一、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与小流域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袁和第,信忠保,侯健,李宗善,杨磊[1](2021)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果显着。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是我国国家战略之一,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进行系统总结十分必要。对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和流域土地利用情况系统分析,整理和总结了黄土高原6个典型流域的治理模式,包括治沟造地、防蚀固沙、生态农业发展、三大体系、梯田开发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等6种模式。对比各治理模式发现,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以环境治理为手段,从而达到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终极目的,措施技术体系构建上体现了从坡面到沟道、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特征;但不同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治理模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基于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两方面探讨了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提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形成机制框架,以期对当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陈总文[2](2021)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麻阳县老溪小流域为例》文中认为通过对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的内涵分析,系统的探讨生态效益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蓄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和土壤改良作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的准则层,采用文献频数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调查法选取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构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老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的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总目标(生态效益)的构成因素,确定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为:蓄水保土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和土壤改良效益。评价体系各子系统(准则层)所占权重为蓄水保土效益(0.5936)、改善生态环境效益(0.2493)、改良土壤效益为(0.1571)。(2)通过各项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的综合实施,蓄水保土效益:实现年保土11.36万t,新增拦蓄水量314.74万m3,土壤减少侵蚀模数为42.41t/hm2。改善生态环境效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林草覆盖率从61.29%提高至69.22%,耕地面积治理后减幅14.74%;有林地面积治理后增幅32.77%;经果林增幅76.62%。改良土壤效益:物理性质,治理后土壤容重减小,其平均值由1.21g/cm3下降至1.18g/cm3;治理后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由治理前的46.31%提升至48.29%;化学性质,治理后土壤中全氮2.22g/kg、全磷0.29g/kg、全钾3.92g/kg和有机质38.56g/kg含量均有增加。(3)林草措施中各林种的蓄水保土量表现为水土保持林>经果林>用材林,水土保持林的蓄水量203.81万m3和保土量1.39万t;经果林蓄水量72.53万m3和保土量2.81万t;用材林蓄水量26.85万m3和保土量1.39万t。(4)老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的综合得分为87.03,使项目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各项指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提升,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袁和第[3](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祝海娇[4](2020)在《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金华梅溪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域旅游的推进、日常生活的旅游化要求产业融合、设施共建共享,这需要在相关工程建设中预先考虑和设计旅游要素,预留旅游发展空间。小流域,特别是低山丘陵地区的小流域在规模尺度、人口和产业集聚等方面更具发展旅游产业优势,适宜在相应的治理工程措施中植入旅游要素。而“多规合一”的提出将“多规”统筹到同一规划空间上来,为小流域治理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规划基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旅游要素植入研究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依据系统论、共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等,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旅游要素植入的概念,认为保护河川形态与风貌是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前提,流域本身的旅游发展潜力是确定是否适宜植入的基础,渐进式主动渗透是旅游要素植入应遵循的路径,最终要实现两者的互相融合与互惠共生;梳理归纳了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产业融合、共建共享、景观美学等植入原则;探讨了要素叠加、规划引导等旅游要素植入方式;就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等不同时间维度以及以治理工程为主线,将综合治理的林草、农业等措施到坡面、拦蓄、防洪等治理工程中分别植入旅游基本要素或服务设施的方式和方法,初步构建了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框架。运用上述理论框架,在分析金华梅溪流域旅游开发现状和潜力、论证旅游要素植入梅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适宜性的基础上,从旅游要素植入的内涵出发,选择梅溪流域综合治理中适宜于旅游要素植入的水系防护与防洪、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工程中的堰坝、堤坝、生态护岸、生态湿地等场景,进行旅游要素植入的具体实践应用剖析,为类似区域流域综合治理中开展旅游要素植入、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杨文婷[5](2020)在《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土保持研究已近百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从黄河流域向全国逐步推广至今,具有丰富的治理模式及经验。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发现实施小流域蓄、排、引等水土保持工程也能达到海绵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差异、有侧重、有交叠,本质均以节水、蓄水、净水为前提,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为海绵城市拓展流域治理提供应用视角及思路。根据Meta-analysis法定性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建设体系、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作为海绵城市技术落地的基础支撑,因此,参考其区划、运行管理机制及技术措施体系等初步构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过程中,首次利用水土保持区划的方式方法,结合现有海绵城市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海绵城市区划进行优化,并创新性地将部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纳入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体系。海绵城市建设以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参照,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基础划分,既保证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也可避免海绵城市空间尺度的重复,对海绵城市建设范围的边界界定有一定的启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杨建辉[6](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李宗善,杨磊,王国梁,侯建,信忠保,刘国华,傅伯杰[7](2019)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历来受到国家高度关注,涌现了种类多样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目前还缺乏对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总结和整理。本文总结和整理了建国以来黄土高原主要的四类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生物措施模式主要由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组成,工程措施模式包括修建梯田和淤地坝,以及近期涌现的治沟造地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主要体现在坡面、沟道系统整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特点,区域综合整理模式则强调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达到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调整和优化建议,以期对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建设和水土流失科学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王慧娟[8](2019)在《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高塬沟壑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是世界上黄土塬地貌最典型、塬面面积最大的区域。该区耕地分布集中,村落密布,是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为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和优质苹果生产地,也是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城镇开发建设和交通领域的兴起,塬面硬化面积逐渐扩大,地表产汇流规律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塬面不断被蚕蚀,局地沟道侵蚀严重,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该区生产力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土地资源利用等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选取合理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固沟保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水土保持学和土壤侵蚀学理论为基础,选取黄土高塬沟壑区董志塬、洛川塬和太德塬为研究区,以该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主要研究内容,深入调查,在全面了解研究区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分析水土流失成因及其特点,研究确定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其布设,结果表明:根据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不同功能,将研究区布设的措施划分为蓄水措施、截排水措施、边埂防护措施、沟头防护措施、林草措施、条田工程措施及其他配套措施等7类措施;按研究区不同措施的利用价值归纳整合,研究提出适应黄土塬面不同地形条件、侵蚀状况及实际需求的防治措施布设及技术指标,形成各类单项措施点、线、面综合防治模式,即沟头防护模式、塬坡面恢复发展模式、农业节水灌溉模式、经济果业林发展模式、城市景观模式、“塬、坡、沟”三道防线全方位综合防护模式和小流域综合开发模式。通过本次研究,探索找到适用于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体系,达到“固沟保塬”、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符合新时期塬面治理的理念,为正在编制的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孙若修[9](2017)在《北京市房山区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市山区面积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62%,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北京市山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北京市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水土保持成果显着。但缺少对小流域治理效益全面、科学的评价。为此本文选取北京市房山区蒲洼、北窖、红螺谷、云居寺和北车营5条典型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野外调查、室内实验、社会问卷调查与基础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水文模型、土壤侵蚀模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等方法,对5条小流域的生态服务功能、小流域主沟道水文特征和环境治理、社会经济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为北京市房山区小流域后续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蒲洼、北窖、红螺谷、云居寺和北车营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后,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前相比,年均径流量分别减小17.5万m3、14.8万m3、14.6万m3、26.3万m3和25.4万m3;上述5条小流域年均径流系数减小约0.02;最大洪峰流量减小0.9m3/s、0.7m3/s、0.3m3/s、0.7m3/s和0.6m3/s。这表明,小流域综合治理能有效减小地表径流量,消减洪峰流量,降低小流域径流系数。经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后,对2012年7月21日和2016年7月20日北京市房山区两场特大暴雨进行降雨—径流模拟,5条小流域在“7.21”暴雨时洪峰流量削减率为16%-35%,“7.20”暴雨洪峰流量削减率为16%-35%;削减暴雨径流总量效益分别为3.3%-7.1%和3.0%-103%;此外,5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后的洪水过程线均比小流域综合治理前的洪水过程线有一定滞后,其中峰现时间滞后30-150分钟。(2)使用土壤水蚀模型CSLE评估了房山5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多年平均降水、近30年最大降水以及当年实际降水三种情景下2005和2015年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蒲洼、北窖、红螺谷、云居寺和北车营小流域使用当年实际降水,土壤侵蚀量2015年比2005年分别减小2424吨、4406吨、53887吨、31206吨和10982吨;使用多年平均降水,5条小流域的中度以下侵蚀面积增加0.93%-9.88%,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减小0.24%-13.06%;使用30年最大降雨,5条小流域的中度以下侵蚀面积增加3.09-4.01%,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减小1.33%-7.89%。通过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发现,三种条件下2015年比2005年土壤侵蚀强度整体减小,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地区土壤侵蚀模数变化明显。(3)对5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物质量进行计算,蒲洼、北窖、红螺谷、云居寺和北车营小流域的涵养水源最大量分别是17.50万m3/年、14.8万m3/年、25.4万m3/年、14.6万m3/年和26.3万m3/年;每年的保肥量分别为10.16吨、14.42吨、136.37吨、92.40吨和25.87吨;植物每年固碳量分别为2761.39吨、2486.31吨、2442.40吨、1443.08吨和2612.38吨;每年释氧物质量分别为5774.92吨、6656.26吨、6538.70吨、3863.35吨、6993.75吨;森林每年产生负氧离子物质量为4658.51 × 1018个、2608.69 X 1018个、3734.34X 1018个、2563.10X 1018个和 3473.01X 1018个。(4)对小流域主沟道评价结果显示主沟道水文地貌等级总体情况较好。蒲洼小流域Ⅱ级(良)以上沟道达35.67%,Ⅲ级(中)以上达68.09%;北窖小流域Ⅱ级(良)以上沟道达79.92%,Ⅲ级(中)以上达97.59%;红螺谷小流域Ⅱ级(良)以上沟道达68.95%,Ⅲ级(中)以上达77.71%;云居寺小流域Ⅱ级(良)以上沟道达70.49%;北车营小流域Ⅱ级(良)以上沟道达54.25%,Ⅲ级(中)以上达72.63%;各小流域内垃圾收集、存放、运输、处理均实现政府统一管理化,流域范围内水质指标整体在国家Ⅱ类地表水质标准范围内,少数沟道水中的NO3-超标,达到国家饮用水要求,生态环境良好。(5)根据2015年社会公共数据计算5条小流域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经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后,蒲洼、北窖、红螺谷、云居寺和北车营小流域经济产投比分别为 23.56:1、24.08:1、69.95:1、15.44:1 和 26.33:1。5 条小流域 2007 年到 2015 年,恩格尔系数减小4.71%-12.21%,收入增长21.60%-135.03%,非农比重增长了 14%-23%,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0.018hm2-0.03hm2,林地面积增加 0.146hm2-0.699hm2,2015年居民对生态环境满意度达到了 85%以上。
邓健[10](2017)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文中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区域小流域属典型的生态经济单元。退耕还林工程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在治理过程出现了人工林草退化、土壤深层水分过度消耗、经济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为提高生态恢复工程效果和小流域治理的可持续性,研究采用系统分析、试验研究、社会调查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软件和SWAT模型对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特征和5个典型小流域景观配置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开展试验和社会调查研究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及农业系统可持续性;依据研究结果和文献资料构建评价模型并评价典型流域配置模式,找出存在的问题;依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并对典型流域配置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比较分析优化前后的评价结果和景观特征;依据评价过程和分析设计和开发小流域退耕还林评价软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平均面积为357.45 hm2-375.80 hm2,多为狭长型;研究流域内>15°的陡坡面积比例较大,土地利用以生态服务型景观为主(71.71%-97.23%),景观斑块破碎化严重;根据不同景观比例将小流域配置模式分为“林草模式”、“林草+耕地模式”、“林草+果园模式”、“林草+耕果兼作模式”和“林草+其他模式”5类;小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变化由多种因子共同驱动。(2)人工植被恢复显着增加了地表植被覆盖、枯落物归还和物种多样性恢复;且显着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等养分积累,土壤酶活性增加,微生物量增加和土壤物理状况改善;此外,与耕地相比植被恢复地显着减少了地表径流量(21.79%-69.65%)和土壤侵蚀量(31.28%-70.93%);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总体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地。(3)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显着减少了区域农户耕地面积(39.59%);也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下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下降19.09%-41.36%),蔬果产量增加,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户均增加0.80人;同时退耕还林使得区域居住环境变好、生活条件改善,94.24%的农户支持退耕还林政策,但46.63%的农户仍选择补贴停止后采取复耕行为;农户态度、社会规范和行为感知能力等多种因素会通过农户复耕意愿而影响农户复耕行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显着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和支出,增加比例分别为190%和359%,收入和支出均向非农化转变;农村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均下降,农户劳动力生产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4)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内3种典型配置模式农业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和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式的农业生产均强烈依赖外部资源投入,对本地资源的利用程度有限,尤其是果树生产为主的模式本地资源贡献最低,仅12.18%;能值产出均以水果和蔬菜为主,占总产出能值的59.70%-98.62%,粮食产出比例次之;大量的外部能值投入对本地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以果树种植为主的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粮食生产为主的模式虽然资源投入较少,但是产出效率也最低;相对来说粮果兼作型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性优于其他两种模式,更适宜于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发展。(5)利用频度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结合试验和调查数据分析,构建了包含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固碳释氧、经济收入、生产效率、粮食安全、产业结构和社会影响8个指标因素共19个指标的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从生态恢复为主和社会发展为主两个方向确定了指标权重,最终建立了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和等级划分表。对研究的5个典型小流域配置模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研究流域配置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流域发展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不协调,片面发展严重、高水平农田比例小、部分流域资源压力大、低效传统农业影响流域整体发展、树种管护不到位导致生态效益较低、劳动力转移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不足。(6)结合资料分析、实地调研、试验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在典型小流域综合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层水土流失防控工程体系、合理规划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5个方面的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景观配置模式整体优化途径;并针对4种主要的景观布局要素提出低效林地改造、陡坡低产经济林地退耕、荒山荒地改造、高产农田建设等10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依据提出的优化途径和措施对5个典型流域的农林景观配置模式进行了优化和评价,优化后从生态和社会经济角度均显着提升了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的评价指数,改善了流域整体系统服务功能。(7)设计开发了包括系统管理、数据管理、流域评价、资料查询、决策建议等5个模块的“小流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软件V1.0”,能够用于快速输入流域基础指标得到各类要素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并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查询流域优化的技术措施。总之,本研究从配置模式现状的分析到优化模式的提出,综合多个学科理论和多种方法,为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的评价和优化提供了系统的思路和途径。研究结果能够为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指导,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景观配置模式的评价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与小流域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与小流域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流域概况 |
(1)陕西神木六道沟流域 |
(2)陕西延安羊圈沟流域 |
(3)陕西延安纸坊沟流域 |
(4)甘肃西峰南小河沟流域 |
(5)甘肃天水罗玉沟流域 |
(6)甘肃定西龙滩沟流域 |
2 研究方法 |
2.1 流域信息调查 |
2.2 土地利用及水保措施识别 |
2.3 面积计算 |
3 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及水保措施体系 |
3.1 流域土地利用组成情况 |
3.2 主导治理措施类型 |
3.3 治理措施的布设位置 |
4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
4.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
4.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
4.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4.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多元发展治理模式 |
4.5 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
4.6 半干旱半贫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5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形成机制 |
5.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比较 |
5.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
5.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
(1)生态型小流域 |
(2)经济型小流域 |
(3)综合型小流域 |
5.2 自然条件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影响 |
5.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
5.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5.3 社会经济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影响 |
5.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
5.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5.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
6 结论 |
(2)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麻阳县老溪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 |
1.3.1 国内研究进展 |
1.3.2 国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采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社会经济 |
2.2 老溪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 |
2.2.1 老溪小流域水土流失及成因 |
2.2.2 老溪小流域治理情况及措施 |
2.3 数据采集 |
2.3.1 样地设置 |
2.3.2 土壤采集与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3.1.1 选取评价指标 |
3.1.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体系 |
3.2 权重分析与确定 |
3.3 生态效益计量与分析 |
3.3.1 蓄水保土效益 |
3.3.2 改良土壤效益 |
3.3.3 改善生态环境效益 |
3.4 评价指标分值量化计算 |
3.4.1 无量纲数据处理 |
3.4.2 生态效益评分的等级划分 |
3.4.3 指标量化计算 |
3.5 评价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
1.4.1 径流调控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系统科学理论 |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
1.8.1 “两山”理论 |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取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
3.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3 研究方法 |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4 数据收集说明 |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
3.5 技术路线 |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
6.4 本章小结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
7.1 样地概况 |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
(4)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金华梅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需要产业共融、设施共建、主客共享 |
1.1.2 小流域综合治理未充分考虑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 |
1.1.3 “多规合一”为小流域治理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规划基础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架构 |
1.3.2 不同时间、治理措施的旅游要素植入研究 |
1.3.3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查阅法 |
1.5.2 学科交叉法 |
1.5.3 归纳法 |
1.5.4 应用研究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综述 |
2.1.2 旅游要素植入研究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共生理论 |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建构 |
3.1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与内涵 |
3.1.1 旅游要素植入的概念 |
3.1.2 旅游要素植入的内涵 |
3.2 旅游要素植入的意义 |
3.2.1 有助于提升地方特性 |
3.2.2 有助于促进产业融合 |
3.2.3 有助于实现资源节约 |
3.3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则 |
3.3.1 统筹兼顾原则 |
3.3.2 因地制宜原则 |
3.3.3 产业融合原则 |
3.3.4 共建共享原则 |
3.3.5 景观美学原则 |
3.4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 |
3.4.1 要素叠加 |
3.4.2 规划引导 |
4 不同时空格局下的旅游要素植入 |
4.1 不同时间过程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4.1.1 小流域治理前的旅游要素植入 |
4.1.2 小流域治理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4.1.3 小流域治理后的旅游要素植入 |
4.2 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旅游要素植入 |
4.2.1 坡面工程及其关联的生物、农业措施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4.2.2 拦蓄工程及其关联的生物、农业措施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4.2.3 防洪工程及其关联的生物、农业措施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5 金华梅溪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5.1 梅溪流域旅游开发条件与潜力分析 |
5.2 梅溪流域旅游要素植入的适宜性分析 |
5.2.1 流域规模与尺度 |
5.2.2 河流水环境质量 |
5.2.3 区位与交通条件 |
5.3 梅溪流域旅游要素植入的具体应用 |
5.3.1 水系防护与防洪工程 |
5.3.2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研究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梅溪流域旅游资源类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体系及海绵城市概述 |
2.1 水土保持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
2.1.1 水土保持概念 |
2.1.2 水土保持发展历程 |
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理论 |
2.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概念 |
2.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 |
2.2.3 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体系 |
2.2.4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及总结 |
2.2.5 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案例 |
2.3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
2.3.1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 |
2.3.2 海绵城市国外发展及其主要研究 |
2.3.3 海绵城市国内发展及现状 |
2.4 海绵城市建设核心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绵城市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 |
3.1 基本概念及核心理论相关性 |
3.1.1 基本概念相关性 |
3.1.2 核心理论相关性 |
3.2 建设内容(实施方法/途径)相关性 |
3.3 措施体系及技术支撑相关性 |
3.3.1 措施体系相关性 |
3.3.2 技术支撑相关性 |
3.4 运行管理及效益机制相关性 |
3.5 案例调查相关性分析 |
3.6 海绵城市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关系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海绵城市体系构建 |
4.1 以流域为单元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及必要性 |
4.1.1 以流域为单元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优势 |
4.1.2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采取流域治理的必要性 |
4.2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规划原则及范围划分 |
4.2.1 治理规划原则 |
4.2.2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范围划分 |
4.3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管理 |
4.3.1 理念及目标 |
4.3.2 管理主体和对象 |
4.3.3 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
4.3.4 管理运行 |
4.3.5 绩效考核制度 |
4.3.6 监测评价体系及数据库构建 |
4.3.7 宣传推广、民众参与及监督 |
4.4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及方法 |
4.4.1 流域治理基本思路 |
4.4.2 以流域为单位基本规划、保护原有生态系统 |
4.4.3 生态自然修复 |
4.4.4 以流域为单位布控设计,形成综合治理体系 |
4.4.5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实例——深圳市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基本情况 |
5.1.3 项目现状与问题识别分析 |
5.2 以流域为单元的坪山区海绵城市水系(片区)划分 |
5.3 以流域为单元的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划分 |
5.4 以流域为单元构建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及成效 |
5.4.1 建设总体目标及建设策略 |
5.4.2 主要建设内容及成本效益分析 |
5.4.3 主要技术措施 |
5.4.4 管理运行及实施保障措施 |
5.4.5 分析与展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表1 我国部分水土流失类型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附录2 |
问卷调查一(新泉井小流域) |
问卷调查二(永安堡小流域) |
问卷调查三(长坑水库小流域) |
问卷调查四(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重要措施及成效 |
1.1 生物措施模式 |
1.2 工程措施模式 |
1.2.1 梯田 |
1.2.2 淤地坝 |
1.2.3 治沟造地 |
1.3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1.4 区域综合整治模式 |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存在的问题 |
(1)现存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急需经营维护 |
(2)水土流失治理理念亟待更新 |
(3)水土保持治理目标不够系统综合 |
(4)水土流失治理对农民增收贡献不大 |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前景及展望 |
(1)践行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新理念 |
(2)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经营维护与功能提升 |
(3)智能化构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 |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研发与示范 |
(5)水土流失治理支撑乡村振兴战略 |
(8)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1 黄土塬演化过程 |
1.3.2 黄土塬区水土流失成因研究 |
1.3.3 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其布设研究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1.5 三大塬区基本情况 |
2.2 研究区水土流失基本概况 |
2.2.1 水土流失特点 |
2.2.2 水土流失成因 |
2.2.3 水土流失危害 |
2.2.4 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及存在问题 |
2.3 小结 |
3 研究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技术指标研究 |
3.1 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理论基础 |
3.1.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指导思想 |
3.1.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
3.2 研究区塬面措施布设 |
3.2.1 太德塬区主要措施布设 |
3.2.2 洛川塬区主要措施布设 |
3.2.3 董志塬区主要措施布设 |
3.3 措施技术布设研究 |
3.3.1 蓄水措施 |
3.3.2 截排水措施 |
3.3.3 边埂措施 |
3.3.4 沟头防护措施 |
3.3.5 林草措施 |
3.3.6 条田工程措施 |
3.3.7 其他工程 |
3.4 小结 |
4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 |
4.1 典型沟头防护模式 |
4.2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
4.3 “塬、坡、沟”全方位综合防护模式 |
4.4 小流域综合开发模式 |
4.5 小结 |
5 结语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讨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北京市房山区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2.2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组成 |
1.2.3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选取 |
1.2.4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
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概括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植被特征 |
2.1.6 治理前生态环境情况 |
2.1.7 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小流域生态服务功能研究 |
2.2.2 小流域主沟道和小流域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
2.2.3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评价指标 |
2.3.2 数据来源 |
2.3.3 样地的选取与设置 |
2.3.4 土壤调查 |
2.3.5 评估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3 主沟道水文特性和环境治理评价 |
3.1 小流域主沟道水文特性 |
3.2 小流域环境治理情况 |
3.2.1 垃圾处理情况 |
3.2.2 污水处理情况 |
3.2.3 水质调查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4.1 水文效应 |
4.1.1 水文模型参数值的初选 |
4.1.2 水文模型的率定和检验 |
4.1.3 小流域综合治理水文效应评价 |
4.2 保持土壤功能 |
4.2.1 小流域治理前后土壤侵蚀变化 |
4.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化学性质改良 |
4.2.3 小流域年土壤保肥量 |
4.2.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冲性 |
4.3 土壤蓄水能力 |
4.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蓄水量 |
4.4 固碳释氧功能 |
4.4.1 固碳功能 |
4.4.2 释氧功能 |
4.5 积累营养物质功能 |
4.6 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
4.6.1 产生负氧离子量 |
4.6.2 吸收污染物量 |
4.6.3 森林滞尘量 |
4.7 本章小结 |
5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
5.1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效益 |
5.1.1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物质量评价 |
5.1.2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效益价值量评价 |
5.2 小流域综合治理社会效益 |
5.3 小流域综合治理经济效益 |
5.4 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生态效益评估社会公共数据表 |
附表2 沟道水文地貌监测记录表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10)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生态恢复工程概述 |
1.3.2 生态恢复工程综合效益及评价研究 |
1.3.3 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
1.3.4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试验设计 |
2.3 数据处理和计算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域资源和发展现状 |
3.1 研究区域 |
3.2 自然资源 |
3.2.1 气候和水文资源 |
3.2.2 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 |
3.2.3 耕地资源 |
3.2.4 植被资源 |
3.3 社会经济条件 |
3.3.1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 |
3.3.2 人口数量和构成 |
3.3.3 农业生产状况和资料投入 |
3.4 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
3.5 研究区资源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类型及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现状 |
4.1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形态特征分析 |
4.2 典型小流域范围的界定和地貌分析 |
4.2.1 流域范围的界定和流域特征分析 |
4.2.2 流域坡度分析 |
4.2.3 流域坡向分析 |
4.3 典型流域农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和配置模式类型 |
4.3.1 农林景观构成要素和分类 |
4.3.2 研究区主要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类型 |
4.4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现状和特征分析 |
4.4.1 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现状分析 |
4.4.2 流域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4.4.3 流域景观功能类型特征分析 |
4.5 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变化的驱动因子 |
第五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流域退耕还林综合效应分析 |
5.1 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应分析 |
5.1.1 退耕还林的植被恢复效应分析 |
5.1.2 退耕还林的土壤恢复效应分析 |
5.1.3 退耕还林地水土保持效应 |
5.2 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应分析 |
5.2.1 农户调查基本资料 |
5.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5.2.3 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
5.2.4 劳动力转移 |
5.2.5 农户成果维护意愿 |
5.3 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应分析 |
5.3.1 农民经济收入和支出 |
5.3.2 农村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 |
5.3.3 农林业产值 |
5.3.4 劳动力生产效率 |
第六章 典型流域景观配置模式农业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
6.1 能值分析的步骤和数据处理 |
6.2 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6.2.1 环境资源能值投入结构 |
6.2.2 外部辅助能值投入结构 |
6.3 能值产出结构分析 |
6.4 典型流域农业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
6.4.1 自然资源水平 |
6.4.2 农业经济资源水平 |
6.4.3 农业社会资源水平 |
6.4.4 系统发展可持续性 |
6.5 流域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
6.5.1 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
6.5.2 农业发展模式的提升途径 |
第七章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
7.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7.1.1 构建流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7.1.2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来源和方法 |
7.1.3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7.2 评价模型 |
7.2.1 评价指标的权重 |
7.2.2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7.2.3 综合评价的等级标准 |
7.3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评价 |
7.3.1 评价结果及分析 |
7.3.2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八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优化 |
8.1 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整体优化途径 |
8.2 农林复合系统构成要素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途径 |
8.2.1 生态林地 |
8.2.2 经济林 |
8.2.3 草地 |
8.2.4 农田 |
8.2.5 其他要素 |
8.3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优化方案 |
8.3.1 配置模式优化的原则 |
8.3.2 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优化方案 |
8.3.3 优化前后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和分析 |
8.3.4 优化后配置模式景观特征分析 |
8.3.5 优化前后农户经济收入分析 |
8.4 优化的配置模式评价 |
8.5 优化配置模式评价结果和分析 |
第九章 小流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软件设计 |
9.1 开发综合评价软件的目的和需求分析 |
9.1.1 综合评价软件开发的目的 |
9.1.2 软件的需求分析 |
9.2 综合评价软件的开发原则 |
9.3 综合评价软件的总体框架设计 |
9.3.1 软件的逻辑结构和流程 |
9.3.2 软件的功能模块 |
9.3.3 软件的数据需求 |
9.3.4 软件开发和运行环境 |
9.3.5 软件使用范围 |
9.4 软件的运行界面 |
9.5 软件不足和展望 |
第十章 结论、讨论和创新点 |
10.1 结论 |
10.2 讨论 |
10.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与小流域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J]. 袁和第,信忠保,侯健,李宗善,杨磊. 生态学报, 2021(16)
- [2]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麻阳县老溪小流域为例[D]. 陈总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金华梅溪为例[D]. 祝海娇.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5]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D]. 杨文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 李宗善,杨磊,王国梁,侯建,信忠保,刘国华,傅伯杰. 生态学报, 2019(20)
- [8]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研究[D]. 王慧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9]北京市房山区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D]. 孙若修.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D]. 邓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