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林芝地区鸡的主要传染病(论文文献综述)
秦毅,李倩倩,苏贵金,王宇红,孟晶,史斌,刘旻霞,孙博华,陶誉铭,代伶文[1](2021)在《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疾病流行特征及健康评价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西藏、青海和全国地区高原常见传染病、常规传染病和高原地方病的现状、流行特征以及致病原因.基于2002—2018年主要疾病流行特征,解析出西藏和青海地区目前主要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两种主要传染病在西藏地区占比分别为28.1%和46.5%,在青海地区占比分别为46.1%、32.4%;主要地方病为慢性高原病、大骨节病等.分析了3类疾病在青藏高原区域及全国患病情况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差异,甄别了每种疾病主导致病因子,研究了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进一步归纳分析了健康量表法和健康指标体系法的评价原则、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基于目前青藏高原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特点及疾病流行特征,提出了现阶段适用于青藏高原的健康评价方法的框架,研究结果对于提高青藏高原群众健康水平及促进纲要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杨飞[2](2021)在《血清4型禽腺病毒西藏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对雏鸡的致病性》文中研究指明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主要引起包涵体肝炎(inclusion body hepatitis,IBH)和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hydropericardium hepatitis syndrome,HHS)。2010年始,I群禽腺病毒发病呈增长趋势;自2015年夏季开始该病在我国沿海地区呈流行性爆发,其典型的致病性特征是心脏出血、心包内有大量淡黄色透明液体,肝脏肿大,且呈浅褐色,不仅可以导致鸡只死亡,而且使鸡只的生产性能下降、恢复慢且上市晚,直接影响鸡群健康状态和鸡只的质量,对养禽业危害极大。目前,西藏地区未有关于FAdV-4相关的研究报道,本试验从西藏林芝地区某鸡场疑似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肝组织病料中分离得到一株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西藏分离株,采用高通量测序获得FAdV-4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对FAdV-4在雏鸡中致病性进行研究,预期成果将填补有关FAdV-4在西藏地区研究的空白,不仅可推动FAdV-4在西藏地区的诊断取得新突破,还可丰富FAdV-4的组学数据库,为西藏地区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1.一例西藏鸡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临床及分子诊断为明确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某鸡场疑似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病原,采集疑似HHS的鸡肝组织病料,通过观察其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采用显微镜进行包涵体检查,同时基于Hexon基因序列的PCR扩增方法进行分子鉴定,获得Hexon基因序列进行Blast相似性搜索,应用Meg Align和MEGA 7.0软件完成同源性分析及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死亡鸡只可见心包积水,肝脏病变明显,肝脏肿大,早期淤血严重;病程长者,肝脏颜色呈土黄色,质脆易碎,镜检可见肝细胞内有核内嗜碱性包涵体,包涵体界线清晰,形状不规则。基于Hexon基因组核苷酸水平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西藏分离株与FAdV-C在同分支上,该毒株与目前国内流行的FAdV-4毒株同源性高达99%-100%。结果提示,从西藏林芝地区死亡鸡只感染的毒株属于血清4型禽腺病毒。2.血清4型禽腺病毒西藏分离株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为了从西藏林芝地区某鸡场出现心包积液肝炎典型症状的鸡肝中成功分离一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西藏分离株,并对分离到的FAdV-4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基因功能注释。通过尿囊腔注射法接种SPF鸡胚和感染新鲜原代鸡胚肾细胞(chicken embryo kidney,CEK),经多次传代培养后,获得适应CEK细胞的FAdV-4西藏分离株,且FAdV-4的核酸在CEK细胞传代培养中稳定存在。血凝实验表明,FAdV-4西藏分离株不具备凝集鸡、绵羊、大鼠、小鼠等动物红细胞的能力。病毒半数细胞感染量的测定,使用Reed-Muench公式计算FAdV-4西藏分离毒株第11代细胞适应毒的TCID50为107.25/ml。以0.2 m L/枚剂量的病毒感染SPF鸡胚,结果显示接种组死亡鸡胚个体明显小于未接种组,且解剖死亡鸡胚可见肝脏发黄,肿大,质脆易碎;接种鸡胚组死亡率为100%(40/40),孵化率为0(0/40)。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全基因组序列,测序数据进行拼装并进行序列矫正获得FAdV-4西藏分离株全基因组长43711 bp,GC含量为55%,基因数目为38条;其中长度大于500bp的基因数目28条,长度大于1000 bp的基因数目11条;N50长度为1482 bp;38条基因在8个数据库中注释成功,西藏分离株与FAdV-C在同一分支上,同源性在98.2%-100%之间,且全基因组中开放阅读框(ORF19/27/48)3个编码蛋白的缺失,且有一段长为1966 bp基因片段的缺失突变。结果提示,血清4型禽腺病毒西藏分离株的分离可为进一步研究FAdV-4毒株来源以及致病性提供科学理论基础。3.血清4型禽腺病毒西藏分离株对雏鸡的致病性为了探究FAdV-4西藏分离株对雏鸡的致病性,本试验选取160只雏鸡(10日龄80只,20日龄80只),不同日龄的雏鸡各分为对照组(20只)、试验组(口服感染:30只、肌肉注射30只)3组,每只雏鸡试验组接种1ml病毒尿囊液,对照组接种1ml 0.9%的Na Cl溶液。通过制作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织FAdV-4的病毒载量,分离FAdV-4血清,检测包括LDH、AST、ALT相关的生化指标,IL-6和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发病初期死亡鸡只死前无明显变化,精神正常,粪便正常,采食正常,突然死亡。剖检雏鸡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积水,积水中含胶冻样物质肝脏颜色呈土黄色,质脆易碎,病理组织学结果表明,心肌间质出现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包涵体界线清晰,这些包涵体与核膜之间均有晕圈产生,呈微细颗粒、小球状、圆形等各种形状。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显示,在口服感染组和肌肉注射组中的各个脏器均检测有FAdV-4的存在,其中肝脏的病毒载量最高,腺胃、脑中的病毒载量最低,就整体而言各个脏器的病毒载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组LDH、AST、LAT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10日龄组与20日龄组生化指标动态变化相似。细胞因子表达结果表明,试验组IL-6和IFN-γ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先上升后呈下降趋势,表明雏鸡对FAdV-4西藏分离株的入侵产生免疫应答。结果提示,FAdV-4对雏鸡的致病性损害程度与日龄、感染方式相关。
秦毅[3](2021)在《青藏高原主要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青藏高原传染病、地方病的现状、流行趋势以及影响因素,并对青藏高原不同城市进行基于生活习惯、卫生意识的问卷调查和环境样品检测,基于主要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权法相结合,以西藏自治区为例构建了青藏高原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软件计算西藏自治区2005、2009、2013和2017年四个时间段的健康风险指数(Health Risk Index,HRI),识别出降低健康风险的关键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藏高原主要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和包虫病,其中西藏地区以肺结核为主,占46.5%,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青海以病毒性肝炎为主,占46.1%,患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基数较大,目前仍为全国的2倍。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生存环境、经济水平是目前传染病高发的共同因素。(2)主要的地方病为慢性高原病、大骨节病以及氟中毒,慢性高原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海拔;大骨节病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流行特征显示与海拔、坡度、坡向、微量元素Se有一定的关系,目前主要通过补充Se、易地搬迁来控制;氟中毒通过严格管控茶砖生产以及补充维生素C达到降低患病率的目的。(3)本文对青藏高原个人行为习惯及卫生意识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个人行为习惯差、疾病知晓率低的地方身体异常率更高,因此个人习惯和疾病知晓情况是限制该地区健康水平的主要原因;对环境健康因子(O2·-)检测的结果显示O2·-浓度随海拔上升而上升,而在高海拔绿化带中检出率为零,可以考虑通过科技种树来降低环境中的自由基浓度,进而得到预防高原病的效果。(4)西藏自治区整体健康风险持续下降,其中HRI最低的地区是拉萨市,最高为阿里地区,同时拉萨市也是HRI下降最快的地区,阿里地区是下降最缓的地区。识别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千人医师数和第三产业产值是降低健康风险的关键因子。以西藏自治区七个地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区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05-2017年健康风险下降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驱动因素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千人医师数和第三产业产值的地区,HRI更低,且HRI下降速率更快。(5)对于青藏高原健康水平的提升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居民健康意识行为需要继续提升,科普教育不能松懈;二是优先提升健康风险下降的关键因子,即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千人医师数和第三产业产值。
暴占杰[4](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常攀,石斌[5](2020)在《西藏林芝地区藏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结果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猪是西藏自治区特有的地方猪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为了解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藏猪蓝耳病的疫苗免疫效果,本文对林芝地区藏猪进行猪蓝耳病血清抗体检测,选取林芝地区已按程序免疫的藏猪108头,利用猪蓝耳病抗体诊断试剂盒检测其血清抗体。结果表明,该地藏猪血清中蓝耳病抗体阳性率达到75%,林芝地区的藏猪蓝耳病免疫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预防蓝耳病的发生。
周春香[6](2019)在《不同饲养模式下三个品种猪肠道寄生虫调查及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养猪大国,更是猪肉消费大国。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监测数据,2017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3325万头,出栏商品猪68861万头;2017年猪肉消费量5456.55万吨,人均猪肉消费量达39.76千克,占人均肉类消费结构的60%以上。所以,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同时也是农村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感染猪的寄生虫种类繁多,在养猪生产中猪感染寄生虫十分普遍,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寄生虫还可以感染人体,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很大威胁。中国种猪资源丰富,有很多优质地方猪种,如藏猪、豫南黑猪、民猪、太湖猪等。此外,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还引进多个外来品种,如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等。因地域条件因素,中国多种养猪模式并存,有原始放牧模式、养殖场散养模式、公司集约化养殖模式等。在不同饲养模式下、不同地理区域、不同品种猪的寄生虫感染与流行有何不同,为此本文在西藏林芝米林县、工布江达县和河南三门峡、开封市等4个地区,对不同饲养模式条件下3个品种猪(藏香猪、豫南黑猪、长白猪)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对猪隐孢子虫虫种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进行鉴定,以及人兽共患风险和种系进化关系进行分析,为该地区制定猪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奠定理论基础,为保障公共卫生与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丰富猪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1河南省和西藏林芝地区猪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采集了河南省(开封长白猪229份和三门峡豫南黑猪246份)和西藏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藏香猪225份和米林县藏香猪490份)4个区域的1190份新鲜猪粪便样本,采用卢戈氏碘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粪便样品进行寄生虫检查,共检出5种寄生虫:猪蛔虫(Ascaris suis)、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ssp)、猪毛尾线虫(Trichuris suis)、猪等孢球虫(Isosp ora suis)和阿米巴原虫(Amoeba protozoa),感染率分别为15.71%、11.17%、1.09%、19.07%和26.72%。总的猪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51.59%(614/1190)。西藏林芝地区的感染率为64.34%,河南地区的感染率为32.42%。自然放牧养殖模式寄生虫感染率为90.10%,分别高于散养模式(60.10%)、集约化养殖模式(37.99%)和阶段放养模式(28.86%)的猪。藏香猪、豫南黑猪和长白猪的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64.34%、27.23%和37.99%。感染的优势虫种,在自然放牧模式和集约化养殖模式均为猪等孢球虫和阿米巴原虫,在散养模式为阿米巴原虫和猪蛔虫,在阶段放养模式为猪等孢球虫和食道口线虫。自然放牧和散养猪均可发生2~4种寄生虫的混合感染,而集约化养殖和阶段放养猪未发现3种及以上寄生虫的混合感染。结论:猪肠道寄生虫的感染及感染的优势虫种与猪饲养模式、猪品种和地理区域有直接关系。2河南省和西藏林芝地区猪隐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隐孢子虫体积微小,卵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6 μm。因显微镜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较低,故采用分子检测方法,提取1190份新鲜猪粪便样品的DNA,PCR扩增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SSU rRNA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23份样品呈Cryptospoidium阳性,总感染率为1.93%(23/1190)。长白猪隐孢子虫感染率为8.30%(19/229),明显高于地方品种藏香猪0.42%(3/715)和豫南黑猪0.41%(1/246);保育阶段仔猪(1~2月龄)隐孢子虫感染率为4.36%(21/482),明显高于哺乳阶段(<1月龄,0.21%,1/467)和育肥阶段(>2月龄,0.41%,1/241)的猪(P<0.01);集约化养猪模式隐孢子虫感染率为8.30%(19/229),明显高于自然放牧(0%,0/101)、散养(0.49%,3/614)和阶段放养(0.41%,1/246)等饲养模式的猪;河南省猪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为4.21%,高于西藏地区的猪(0.42%)(P<0.01)。在1头哺乳仔猪(<1月龄)和1 1头保育仔猪(1~2月龄)的粪便样品中检测到C.suis,在10头保育仔猪(1~2月龄)和1头育肥猪(>2月龄)检测到C.scrofarum。分离到的12个C.suis(52.17%,12/23)和11个C.scrofarum均为种类单独感染(47.83%,11/23),无混合交叉感染。结论:猪隐孢子的感染及感染的种类与猪品种、饲养模式、日龄(或饲养阶段)及所在地理区域有直接关系,C.suis主要感染2月龄以下仔猪,C.scrofarum主要感染2月龄及以上的大猪。3河南省和西藏林芝地区猪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毕氏肠微孢子虫同隐孢子虫一样是一类个体微小的人兽共患肠道寄生原虫,因显微镜检测方法准确率低,实验室常采用分子检测方法。提取1190份新鲜猪粪便样品的DNA,PCR扩增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corytozoon bieneusi)ITS基因,并对MS1、MS3、MS4和MS7位点进行多位点序列分析。结果发现猪E.bieneusi的总感染率为54.2%(645/1190)。在西藏工布江达县猪的感染率为41.3%(93/225),西藏米林县为44.1%(216/490),河南三门峡地区75.6%(186/246),河南省开封地区65.5%(150/229)。西藏藏猪感染率为43.2%(309/715),豫南黑猪感染率75.6%(186/246),长白猪感染率65.5%(150/229)。自然放牧模式感染率为13.9%(14/101),养殖场模式感染率为57.9%(631/1089),两者之间有显着差异(P<0.01)。60日龄以上的感染率为94.6%(228/241),30~60日龄的感染率为64.3%(310/482),30日龄以下的感染率为44.3%(207/467),三者间差异显着(P<0.01)。将获得的序列校准比对后共发现10种E.bieneusi基因型,其中8个为已报道的基因型(EbpC,EbpA,CHG19,CHC5,Henan-Ⅲ,I,D和H),2个为新基因型(XZP-Ⅰ和XZP-Ⅱ)。基于对小卫星/微卫星位点MS1、MS3、MS4和MS7上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别获得18、7、16和13个基因型。通过强连锁不平衡(LD)和重组事件分析,显示本研究检测到的猪E.bieneusi种群为克隆性群体结构。群体间成对遗传距离(FST)和基因流(Nm)均较低,表明来自不同寄主的E.bieneusi群体的基因流动有限,系统发育分析、基因结构分析和遗传网络分析结果均显示存在寄主适应性和地理隔离。结论:猪E.bieneusi的感染与猪饲养模式、日龄有直接关系,猪E.bieneusi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具有广泛流行性、宿主适应性、地理区域隔离性和人兽共患潜力的存在。
李坤[7](2019)在《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牦牛是地理分布非常有限的偶蹄动物之一,也是高寒地区特有牛种,更是高原地区支柱产业,当地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高寒藏香猪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带比较少见的小型猪种,亦是我国珍贵的、独有的猪种。然而,寄生虫病严重威胁着牦牛、藏猪的健康,也制约着牦牛、藏猪产业的发展,某些人畜共患寄生虫,更潜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牦牛频发腹泻病,至今尚不清楚导致牦牛腹泻的具体病原。而寄生虫所致的动物腹泻病,占所有腹泻疾病的40%。故为摸清我国珍贵动物(牦牛、藏猪)的常见原虫流行状态;初步挖掘牦牛腹泻的寄生虫病原体;揭示牦牛、藏猪寄生虫的分子特征、挖掘潜在的药物靶基因。本研究开展了牦牛、藏猪常见原虫的血清学调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牦牛、藏猪寄生虫的分子特征研究;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高原牦牛、藏猪常见原虫血清学调查通过IHA或ELISA的检测方法对在采自我国高海拔地区的四个省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的3582份牦牛血清(2011-2017),开展了牦牛七种寄生虫(弓形虫、犬新孢子虫、泰勒虫、巴贝斯虫、棘球蚴、贝诺孢子虫、住肉孢子虫)的血清学检测。应用ELISA法对2016年采自西藏地区的454份藏猪血清进行了棘球蚴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牦牛这七种寄生虫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5.0%、6.3%、15.1%、21.5%、6.5%、1.1%、0.9%;藏猪棘球蚴阳性率为7.3%。2.我国牦牛、藏猪五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本研究以在我国西藏地区某屠宰场收集的藏猪肺线虫、结节线虫、蛔虫、包虫的包囊及在四川红原地区采集的牦牛蛔虫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寄生虫虫体的线粒体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克隆、序列纯化、基因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MAN、Mega等,分别对这五种寄生虫的9种线粒体基因进行了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发现感染我国藏猪的肺线虫为复阴后圆线虫,其中米林县、林芝县及工布江达县藏猪源复阴后圆线虫与澳大利亚野猪源复阴后圆线虫(NC013813.1)同源性为97.5%-97.7%。感染藏猪的结节线虫为三种混合感染(齿食道口线虫、长尾肠结节虫、猩猩管口线虫)。其中猩猩管口线虫为首次在猪上发现。将从藏香猪胃和结肠分离的猩猩管口线虫与NCBI数据库比对发现,其与猩猩管口线虫(AJ619979.1)同源性分别为89%和90%。基于nad1、cox3和ITS三种分子标记基因,发现藏猪胃、盲肠、结肠的线虫阳性率分别为81.13%、66.04%和77.36%。藏猪蛔虫与猪蛔虫(日本、我国湛江)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8.4%-99.9%,与人蛔虫(日本、巴西、我国临沭)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9.4%-99.7%。藏猪包虫线粒体cox1基因与包虫G4型(AF346403.11)高度同源,说明感染藏猪的包虫为G4型。藏猪包虫线粒体atp6基因与包虫G6型(AY056613.1)同源性较高,说明感染藏猪的包虫为包虫G6型。感染牦牛的蛔虫为牛弓首蛔虫,且与牛弓首蛔虫(AJ937266.1)同源性为99.7%。3.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本研究从我国甘南地区,采集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样品,通过提取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g DNA)和进行18S SSU r DNA序列扩增,应用高通量测序法,全面分析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寄生虫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线虫门和顶复亚门。其中三组牦牛在线虫门上,无显着差异性(p>0.05);而在顶复亚门上,腹泻犊牦牛显着高于腹泻成年牦牛(p<0.05)。在纲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侧口纲、色矛纲和Gregarinasina(顶复亚门的一个纲),而仅有腹泻犊牦牛检测到旋毛纲和纤毛虫纲,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在这5种纲水平上均未发现明显的差异(p>0.05)。在目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前庭目、三毛滴虫目、杆线虫目和Eugregarinorida(顶复亚门的一个目),而Neogregarinorida(顶复亚门的一个目)、毛滴目和Hypotrichomonadida(鞭毛虫刚的一类寄生虫),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检测到。腹泻成年牦牛在毛滴目上,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而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在这其它目水平上均未发现显着的差异(p>0.05)。在科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didae(毛滴目下的一个科)和Haemonchidae(类毛样线虫上科)。而毛圆线虫科仅在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毛滴虫科和网尾线虫科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Plectidae(色矛纲下的一个科)、圆线虫科、Echinamoebidae(变形虫门下的一个科)、衣孢虫科、伪角毛虫科和Panagrolaimidae(线虫目下的一个科),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且在毛滴虫科上,腹泻成年牦牛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在属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内变形虫属、布克斯顿纤毛虫属和血矛线虫属。而绕线属和Echinamoeba(变形虫门下的一个属),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中检测到。毛圆线虫属和锥滴虫属,在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但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未发现该虫属。簇虫属仅在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检测出,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均未发现该虫属。在四毛滴虫属上,腹泻成年牦牛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4.急性腹泻犊牦牛的寄生虫病原调查本研究从我国四川某牦牛牧区,采集了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犊牦牛的新鲜粪便样品。以粪便寄生虫为研究对象、以18S SSU r DNA为切入点、以高通量测序为载体,全面分析了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寄生虫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以发掘潜在的寄生虫病原体。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便血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顶复亚门、槽虫门、苔藓虫门,且健康犊牦牛在槽虫门上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0.0001),而在顶复亚门上,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明显高于健康犊牦牛(p<0.0001)。副基体门仅在健康犊牦牛发现,而Blastocysta、变形虫门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检出。在纲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均检出Trichomonadea、Conoidasida、Phylactolaemata,而健康犊牦牛的Trichomonadea(p<0.001)和Conoidasida(p<0.0001)均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Archamoebae、Aconoidasida、Blastocystidea这三纲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粪便检出,而Hypotrichomonadea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目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Tritrichomonadida、Eugregarinorida和Plumatellida,且Tritrichomonadida、Eugregarinorida在统计学上,健康犊牦牛明显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0.0001)。Pelobiontida、Piroplasmida、Blastocystida、Adeleorina这四目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粪便均检测到,而Hypotrichomonadida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科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didae、Gregarinidae和Plumatellidae这3科,且在统计学上,健康犊牦牛的Simplicimonadidae(p<0.0001)和Gregarinidae(p<0.01)均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Entamoebidae、Theileriidae、Trichomonadidae、Blastocystidae、Cryptosporidae这5科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检测到,而Hypotrichomonadidae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属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s、Gregarina,且健康犊牦牛在这两属上均明显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值分<0.0001和<0.01。Entamoeba、Theileria、Tetratrichomonas、Blastocystis、Cryptosporidium这五种属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检出,而Hypotrichomonas仅在健康组犊牦牛的粪便检测到。5.高原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本研究通过测序,将感染藏猪的肺线虫鉴定为萨氏肺线虫(Metastrongylus salmi),并首次揭示了藏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信息。藏香猪M.salmi的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3722 bp,碱基AT总含量为73.54%,核酸组成为A(23.52%)、C(6.14%)、G(19.60%)、T(50.02%)、N(UCAG)(0.73%)。包含12种蛋白编码基因(cox1、cox2、cox3、nad1、nad2、nad3、nad4、nad5、nad6、nad4L、atp6、cytb),22个t RNA和2个r RNA(rrn L、rrn S),而缺少编码atp8蛋白的基因。藏香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中的nad4L、atp6、nad2、cob、cox3、cox1、cox2、nad5基因的3‘端会紧挨着一个trn碱基序。藏香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可翻译氨基酸4237个,其中以ATA为起始密码子的最多41.7%(5/12);以TAA或TAG为终止密码子的有11个(91.7%)。藏猪M.salmi线粒体基因使用的密码子有63种,苯丙氨酸的密码子UUU的使用频率最高,而除密码子CGC外,脯氨酸的密码子CCC的使用次数最低。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我国珍贵动物(牦牛、藏猪)的七种寄生虫血清流行病学特点;初步探明了牦牛腹泻的潜在寄生虫病原;确定了5种寄生虫的线粒体基因的分子特征;揭示了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信息、提供了分子标记和潜在的药物靶点信息。知己(不断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等)和知彼(全面掌握寄生虫的流行状态、分子特征等),方能有效的解决我国高原牦牛、藏猪的寄生虫疾病,为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助力,为减少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牧民的危害提供理论支持。
邱刚,芮亚培,刘锁珠,李坤,韩照清,黄淑成,罗厚强,兰彦芳,李家奎[8](2018)在《西藏林芝地区藏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为调查西藏林芝地区藏猪支原体感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林芝地区454份藏猪血清样品进行测定,发现林芝地区藏猪支原体肺炎总阳性率为72.69%,林芝县藏猪血清阳性率高于米林县和工布江达县,雌性藏猪血清阳性率高于雄性,且不同生长阶段藏猪血清阳性率差异显着(P<0.05),其中仔猪血清阳性率最高。说明西藏林芝地区藏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率相对较高,可为藏猪支原体性肺炎防控提供依据。
刘锁珠,张辉,巴桑,李家奎[9](2017)在《西藏林芝地区藏猪胃肠道寄生虫病的驱虫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筛选出治疗藏猪寄生虫病的复合驱虫药,笔者在西藏林芝地区2个养猪场随机选取130头藏猪,分成13组(1组12组为试验组,13组为对照组),每组10头。将伊维菌素片、阿苯达唑片及吡喹酮片3种药物进行研磨,分别以低、中、高3种剂量与饲料混合对藏猪进行胃肠道寄生虫驱虫试验,并于第10天进行第2次喂药。喂药后0 d、5 d、10 d、15 d分别采集新鲜粪便,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及沉淀法进行虫卵镜检、计数、统计分析,从而筛选出最佳驱虫药物及最佳剂量。结果显示,伊维菌素片、阿苯达唑片、吡喹酮片驱除效果明显,没有副作用,虫卵减少率最高为100%,最低为66.67%,效果甚佳;其中3种药物联合用药时,中、高剂量均能达到良好驱虫效果。试验证明,联合用药对藏猪寄生虫的驱杀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罗厚强[10](2017)在《林芝藏猪消化道寄生虫调查及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以草为主的地方特色品种,藏猪因对高海拔地区严寒、缺氧等极端气候具有极好的适应能力而成为青藏高原牧民主要的食物来源和经济来源,其作用不可或缺。由于采取自由放牧的形式,粗放的管理模式,畜群结构不合理以及藏猪品种的退化,再加上薄弱的疾病防控意识,因此近年来藏猪的各种疾病,尤其是寄生虫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最为常见的寄生虫是蛔虫和细颈囊尾蚴,一旦发生感染,严重影响藏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不但给藏猪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提高人类感染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的风险。故本研究在西藏藏猪消化道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蛔虫和细颈囊尾蚴的分离和鉴定以及线粒体基因组学等方面展开调查和研究,结果如下:1.西藏林芝地区藏猪消化道寄生虫流行情况调查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粪便虫卵检查法,112头屠宰藏猪、73份粪便进行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共检测出寄生虫11种,隶属于5门、6纲、9目、10科、10属,其中线虫5种,绦虫蚴2种,原虫2种,吸虫1种,棘头虫1种。优势虫种为细颈囊尾蚴(42.9%)、野猪后圆线虫(38.4%)、棘球蚴(33.0%)、蛔虫(30.4%)、肝片吸虫(26.8%)、食道口线虫(18.8%)、毛首线虫(15.2%)、球虫(15.1%)、结肠小袋纤毛虫(6.8%)、蛭形巨吻棘头虫(5.6%)、六翼泡首线虫(2.7%)。调查结果表明,林芝地区藏猪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普遍,感染率较高。2.藏猪蛔虫nad1、cox1和cox2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本试验以屠宰藏猪体内分离的蛔虫为研究对象,运用PCR方法,以不同引物分别扩增nad1、cox1和cox2三个基因序列,扩增后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转化,并对扩增后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以鉴定藏猪蛔虫的种类。结果显示:藏猪蛔虫的nad1、cox1和cox2序列均与猪蛔虫(登录号:X54253.1,猪蛔虫)相似性为99%。调查结果表明,此次分离的蛔虫属于猪蛔虫。本研究是首次通过藏猪蛔虫三个线粒体基因片段nad1、cox1、cox2进行分离、鉴定和分子标记。3.藏猪细颈囊尾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及cox2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本研究以西藏林芝地区屠宰藏猪体内分离出来的细颈囊尾蚴为研究对象,用ELISA和PCR方法,首次扩增藏猪细颈囊尾蚴的cox2基因序列,并对扩增后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以鉴定藏猪蛔虫的种类。结果显示:藏猪细颈囊尾蚴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3.93%(2014:42.86%;2015:45.35%),其中公猪和母猪的阳性率分别为43.39%,44.56%,不同年龄段的藏猪细颈囊尾蚴的阳性率范围为30.20%63.79%,结果显示:本次分离到细颈囊尾蚴株与甘肃、青海和四川分离株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本研究是首次通过对藏猪细颈囊尾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cox2基因进行分离和鉴定,旨在为西藏地区藏猪细颈囊尾蚴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数据。4.藏猪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本试验对藏猪蛔虫、细颈囊尾蚴的线粒体DNA进行提取、建库和测序、功能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猪蛔虫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4128 bp,编码基因12个(cox1-3,nad1-6,nad4L,atp6,cytb)、rRNA 2个(rrnL、rrnS)、t RNA 35个;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3607 bp,编码基因12个(cox1-3,nad1-6,nad4L,atp6,cytb)、rRNA2个(rrnL,rrnS)、t RNA 22个。猪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碱基A、T含量明显高于C、G含量,分别为71.74%和70.90%。猪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密码子分别为4385(不含终止密码子304个)和4194个(不含终止密码子341个)。两者密码子种类均为63个,TTT使用最多,分别为15.51%和10.44%;蛔虫最少的为CAA(0.05%)、CGC(0.05%),细颈囊尾蚴最少的为CGC(0.05%)。均翻译20种氨基酸,猪蛔虫苯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比例最高,为17.13%、16.03%、10.86%;细颈囊尾蚴为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比例最高,为16.48%、11.76%、11.06%。猪蛔虫氨基酸比列最低的为谷氨酰胺(0.73%)、组氨酸(0.62%);细颈囊尾蚴氨基酸比列最低的为谷氨酰胺(1.29%)、色氨酸(1.67%)、丙氨酸(1.81%)。进化分析表明:藏猪蛔虫与人蛔虫(NC-016198.1)同源性高达99%;与X54253.1同源性高达99%;与中国湛江分离虫体(登录号为HQ704901.1)同源性为98%。该结果与之前报道的人蛔虫与猪蛔虫高度同源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二者可能为同一种虫体。藏猪细颈囊尾蚴与参考的甘肃分离株(登录号:GQ228819.1)同源性均高达99%。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西藏藏猪消化道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以及2种常见寄生虫(蛔虫、细颈囊尾蚴)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较为全面了解藏猪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的流行情况,并通过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及线粒体基因组测序,这对于了解藏猪寄生虫的分离鉴定、进化分析,种内遗传变异情况,乃至藏猪寄生虫的防控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西藏林芝地区鸡的主要传染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林芝地区鸡的主要传染病(论文提纲范文)
(2)血清4型禽腺病毒西藏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对雏鸡的致病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病原学 |
1.1.1 禽腺病毒分类 |
1.1.2 病毒培养 |
1.1.3 禽腺病毒的形态结构 |
1.1.4 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理化特性 |
1.1.5 禽腺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1.1.6 禽腺病毒对宿主免疫系统影响 |
1.1.7 禽腺病毒对宿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2 禽腺病毒的流行病学与致病性 |
1.2.1 国内外流行现状 |
1.2.2 流行规律与致病性 |
1.3 禽腺病毒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1.3.1 临床症状 |
1.3.2 病理变化 |
1.3.3 鉴别诊断 |
1.4 禽腺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
1.4.1 临床诊断 |
1.4.2 电子显微镜法和包涵体检查 |
1.4.3 病毒分离 |
1.4.4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4.5 血凝试验 |
1.4.6 抗原检测 |
1.4.7 抗体检测 |
1.5 禽腺病毒疫苗研究 |
1.6 防控措施 |
1.7 试验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一例西藏鸡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临床及分子诊断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本采集与保存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材料及试剂 |
2.1.4 病鸡剖检和包涵体检查 |
2.1.5 病毒基因组DNA、RNA提取 |
2.1.6 Hexon基因扩增及测序 |
2.1.7 Hexon基因序列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临床症状 |
2.2.2 病理剖检和包涵体检查 |
2.2.3 Hexon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2.2.4 Hexon序列同源性分析及种系发育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血清4 型禽腺病毒西藏分离株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1.3 病毒悬液的制备 |
3.1.4 病毒在鸡胚及鸡胚肾细胞中的传代培养 |
3.1.5 血凝实验 |
3.1.6 半数细胞感染剂量的测定 |
3.1.7 病毒对SPF鸡胚致病性 |
3.1.8 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基因功能注释 |
3.2 结果 |
3.2.1 PCR病原鉴定 |
3.2.2 血凝实验结果 |
3.2.3 病毒感染力测定结果 |
3.2.4 病毒对SPF鸡胚致病性 |
3.2.5 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分析 |
3.2.6 FAdV-4 西藏分离株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血清4 型禽腺病毒西藏分离株对雏鸡的致病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病毒悬液的制备 |
4.1.2 试验动物 |
4.1.3 主要仪器 |
4.1.4 主要材料及试剂 |
4.1.5 雏鸡的饲养与样品收集 |
4.1.6 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
4.1.7 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织FAdV-4 的病毒载量 |
4.1.8 ALT、AST、LDH生化指标检测 |
4.1.9 ELISA检测IL-6和IFN-γ |
4.1.10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临床症状 |
4.2.2 病理组织学变化 |
4.2.3 组织中病毒载量的检测 |
4.2.4 生化指标(LDH、AST、ALT)检测 |
4.2.5 细胞因子(IL-6、IFN-γ)检测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青藏高原主要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青藏高原疾病研究现状 |
1.2.2 健康问题社会决定因素 |
1.2.3 人体健康评价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与气候特征 |
2.1.2 生活习惯与社会经济 |
2.1.3 医疗与教育 |
2.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第3章 青藏高原主要疾病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主要疾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1 传染病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2 地方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 基于现场调查的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个人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3.2.2 环境健康影响因子(O2·~-)的分布特征 |
第4章 青藏高原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以西藏自治区为例 |
4.1 建立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建立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方法的确定 |
4.2 健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健康风险关键因子识别 |
4.3 健康风险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3.1 健康风险评价准则层时空变化 |
4.3.2 健康风险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4.3.3 健康风险变化的驱动因素 |
4.4 健康风险指数与疾病变化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5)西藏林芝地区藏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结果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方法 |
1.1材料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6)不同饲养模式下三个品种猪肠道寄生虫调查及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我国猪肠道寄生虫的防治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隐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河南省和西藏林芝地区猪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河南省和西藏林芝地区猪隐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和西藏地区猪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牦牛和藏猪概况 |
1.1 牦牛和藏猪的简介 |
1.2 牦牛和藏猪的分布 |
1.3 牦牛和藏猪的价值 |
1.4 牦牛和藏猪的养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2 牦牛的主要寄生虫病 |
2.1 牦牛球虫病 |
2.2 牦牛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 |
2.3 牦牛皮蝇蛆病 |
2.4 牦牛包虫病 |
2.5 牦牛弓形虫病 |
2.6 牦牛犬新孢子虫病 |
2.7 牦牛隐孢子虫病 |
2.8 牦牛贾第鞭毛虫病 |
2.9 牦牛微孢子虫病 |
2.10 牦牛弓首蛔虫病 |
2.11 牦牛肝片吸虫病 |
2.12 牦牛住肉孢子虫病 |
2.13 绵羊夏伯特线虫病 |
3 藏猪的主要寄生虫病 |
3.1 藏猪弓形虫病 |
3.2 藏猪肺线虫病 |
3.3 藏猪包虫病 |
3.4 藏猪蛔虫病 |
3.5 藏猪旋毛虫病 |
3.6 藏猪结节线虫病 |
3.7 藏猪疥螨病 |
3.8 藏猪鞭虫病 |
3.9 藏猪球虫病 |
3.10 藏猪棘头虫病 |
4 寄生虫病的危害 |
4.1 寄生虫病对家畜的危害 |
4.2 寄生虫病对人的危害 |
4.3 寄生虫病对畜牧产业的影响 |
5 寄生虫的主要检测方法 |
5.1 流行病学 |
5.1.1 剖检 |
5.1.2 虫卵检测 |
5.1.3 血清学检测 |
5.2 寄生虫分离鉴定 |
5.2.1 形态学鉴定 |
5.2.2 分子鉴定 |
5.3 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
5.4 高通量测序 |
5.5 组学研究 |
6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一章 牦牛、藏猪七种寄生虫疾病的血清学调查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待检血清 |
2.1.2 ELISA和 IHA检测试剂盒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及结果判定 |
3 检测结果 |
3.1 牦牛弓形虫的检测结果 |
3.2 牦牛犬新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3 牦牛和藏猪棘球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4 牦牛巴贝斯虫、泰勒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5 牦牛贝诺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6 牦牛住肉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弓形虫在青藏高寒地区牦牛的流行情况 |
4.2 犬新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3 棘球蚴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4 巴贝斯虫和泰勒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5 贝诺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6 住肉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5 总结 |
第二章 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样品采集 |
2.1.3 实验仪器 |
2.1.4 试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牦牛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18S SSU rDNA V4片段扩增 |
2.2.3 PCR扩增产物电泳、回收纯化 |
2.2.4 PCR产物荧光定量、混样 |
2.2.5 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 |
2.2.6 文库质检与测序 |
2.2.7 测序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3.2 微生物18S SSU rDNA V4 区的PCR扩增结果 |
3.3 测序量与序列长度统计 |
3.4 牦牛样本Alpha多样性分析 |
3.5 Alpha多样性指数计算与差异性分析 |
3.6 不同分类水平上腹泻牦牛与健康牦牛寄生虫差异性分析 |
3.6.1 门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2 纲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3 目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4 科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多样性 |
3.6.5 属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多样性 |
4 分析讨论 |
第三章 急性腹泻牦牛的寄生虫病原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样品采集 |
2.1.3 实验仪器 |
2.1.4 试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牦牛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18 S SSU rDNA V4片段扩增 |
2.2.3 PCR扩增产物电泳、回收纯化 |
2.2.4 PCR产物荧光定量、混样 |
2.2.5 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 |
2.2.6 文库质检与测序 |
2.2.7 测序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g DNA)提取结果 |
3.2 微生物18S SSU rDNA V4 区的PCR扩增结果 |
3.3 测序量与序列长度统计 |
3.4 Alpha多样性分析 |
3.5 Alpha多样性指数计算与差异性分析 |
3.6 不同分类水平上腹泻犊牦牛与健康犊牦牛寄生虫差异性分析 |
3.6.1 门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2 纲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3 目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4 科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5 属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4 分析讨论 |
第四章 牦牛、藏猪五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虫株的收集与保存 |
2.2.2 虫株的形态学鉴定 |
2.2.3 虫体基因组DNA(g DNA)的提取 |
2.2.4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电泳和切胶回收 |
2.2.5 DNA定量、基因克隆、质粒提取及测序 |
2.2.6 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 |
3 结果 |
3.1 PCR扩增结果 |
3.2 DNA定量、基因克隆、质粒提取结果 |
3.3 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
4 讨论 |
5 总结 |
第五章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DNA检测 |
2.3.3 肺线虫线粒体文库构建 |
2.3.4 藏猪肺线虫测序文库质量检测 |
2.4 测序 |
2.5 测序结果处理与分析 |
2.5.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装 |
2.5.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注释 |
2.5.3 进化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DNA提取结果 |
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数据结果 |
3.3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概况 |
3.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估计 |
3.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装结果及评价 |
3.4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分分析 |
3.4.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编码/非编码基因分析 |
3.4.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GC含量分析 |
3.4.3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与氨基酸分布分析 |
3.5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功能分析 |
3.6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可视化分析 |
3.7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8)西藏林芝地区藏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用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
1.2 方法 |
1.2.1 样品采集 |
1.2.2 猪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测定 |
1.2.3判定标准 |
1.2.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9)西藏林芝地区藏猪胃肠道寄生虫病的驱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药品及用药方法 |
1.3.1 试验用药 |
1.3.2 用法及剂量 |
1.4 效果判定 |
1.5 数据分析[11] |
2 试验结果 |
2.1 3种驱虫药对藏猪的安全性评价 |
2.2 3种驱虫药物对藏猪线虫驱虫效果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10)林芝藏猪消化道寄生虫调查及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一部分 综述部分 |
1 寄生虫分类 |
1.1 传统分类鉴定 |
1.2 分子鉴定 |
1.2.1 PCR-RFLP |
1.2.2 RAPD |
1.2.3 AFLP |
1.2.4 SSCP |
1.2.5 DNA序列分析 |
1.2.6 线粒体基因组鉴定方法 |
2 蛔虫的研究进展 |
2.1 虫体形态特征和生活史 |
2.2 流行病学 |
2.3 临床症状 |
2.4 诊断与防治 |
3 细颈囊尾蚴的研究进展 |
3.1 细颈囊尾蚴的形态特征 |
3.2 生活史 |
3.3 流行病学 |
3.4 诊断 |
3.4.1 制片诊断 |
3.4.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5 鉴别诊断与防治 |
4 藏猪概况 |
4.1 藏猪的品种特性 |
4.2 藏猪疫病的研究概况 |
4.2.1 藏猪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
4.2.2 藏猪病毒性性疾病的研究 |
4.2.3 藏猪寄生虫性疾病的研究 |
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一章 西藏林芝地区藏猪消化道寄生虫流行情况调查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动物 |
2.2 调查方法 |
2.3 虫种、虫卵鉴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藏猪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
3.2 藏猪消化道寄生虫形态特征 |
3.2.1 线虫 |
3.2.2 绦虫蚴 |
3.2.3 吸虫 |
3.2.4 原虫 |
3.2.5 棘头虫 |
3.3 寄生虫的混合感染率 |
4 讨论 |
第二章 藏猪蛔虫nad1、cox1和cox2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虫株与总DNA的提取 |
2.2.2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纯化与序列测定 |
2.2.3 PCR产物检测 |
2.2.4 PCR产物纯化 |
2.2.5 克隆构建 |
2.2.6 序列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CR扩增结果 |
2.3.2 序列比对结果 |
2.3.3 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藏猪细颈囊尾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cox2基因扩增、序列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调查范围、对象和内容 |
2.2.2 血清学检测 |
2.3 细颈囊尾蚴的采集 |
2.4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2.5 cox2基因片段的扩增、纯化与序列测定 |
2.5.1 cox2基因片段的扩增 |
2.5.2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2.5.3 载体构建 |
2.6 序列分析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藏猪细颈囊尾蚴的感染情况 |
3.2 PCR扩增结果 |
3.3 进化分析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藏猪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线粒体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2.3.2 线粒体DNA提取与检测 |
2.3.3 构建文库 |
2.3.4 DNA末端修复反应 |
2.3.5 Adaptor连接 |
2.3.6 DNA片段的选择性回收 |
2.3.7 PCR扩增 |
2.3.8 PCR产物的纯化 |
2.3.9 文库质量检测 |
2.4 测序 |
2.4.1 序列拼接和组装 |
2.4.2 基因组分分析 |
2.4.3 基因组聚类分析 |
2.4.4 功能分类分析 |
2.4.5 生物系统发育树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藏猪蛔虫与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结果 |
3.2 线粒体基因组组分分析 |
3.3 两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A+T含量 |
3.4 两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对应的氨基酸序列 |
3.5 两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密码子偏好性 |
3.6 线粒体基因功能分析 |
3.7 线粒体基因进化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致谢 |
四、西藏林芝地区鸡的主要传染病(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疾病流行特征及健康评价方法[J]. 秦毅,李倩倩,苏贵金,王宇红,孟晶,史斌,刘旻霞,孙博华,陶誉铭,代伶文. 环境化学, 2021(06)
- [2]血清4型禽腺病毒西藏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对雏鸡的致病性[D]. 杨飞. 西藏农牧学院, 2021(08)
- [3]青藏高原主要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 秦毅.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5]西藏林芝地区藏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结果检测[J]. 常攀,石斌. 甘肃畜牧兽医, 2020(01)
- [6]不同饲养模式下三个品种猪肠道寄生虫调查及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周春香. 扬州大学, 2019(01)
- [7]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D]. 李坤.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8]西藏林芝地区藏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的调查[J]. 邱刚,芮亚培,刘锁珠,李坤,韩照清,黄淑成,罗厚强,兰彦芳,李家奎. 动物医学进展, 2018(02)
- [9]西藏林芝地区藏猪胃肠道寄生虫病的驱虫效果研究[J]. 刘锁珠,张辉,巴桑,李家奎. 当代畜牧, 2017(27)
- [10]林芝藏猪消化道寄生虫调查及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D]. 罗厚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