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湖南水利水电总目录》

2003年《湖南水利水电总目录》

一、2003年《湖南水利水电》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杰[1](2020)在《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城市内涝模拟仿真及预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内涝时有发生,已严重影响人们生命财产和公共交通安全。本文以西安市主城区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西安市历年内涝情况基础上,剖析了西安市内涝形成机理,构建了研究区域SWMM模型,根据内涝成因设计不同情景,基于不同情景对节点积水、管道超载等情况进行模拟,得出不同情景下内涝积水变化,为城市内涝应对提供参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并研发了集监测、模拟、预警及信息展示一体化的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为城市防洪减灾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剖析了西安市内涝成因。强降水是城市内涝的主要致灾因子,西安市近年来内涝和强降水均发生在4-10月,通过对西安市4-10月降水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可知,西安市4-10月降水强度增大,强降水量增多。城市化发展改变城市用地结构,影响区域产汇流过程,采用ArcGIS对西安市市区1995-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西安市市区草地、耕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使得地表持水、滞水及下渗能力降低,产汇流时间缩短,地表径流增多。西安市排水管网设计重现期偏低,雨水与污水管道合流,排水管道密度降低,排水设施管理水平偏低等现象,降低了城市排水能力,易造成城市内涝现象。(2)开展了基于SWMM模型的西安市内涝情景模拟。建立了研究区域SWMM模型,根据内涝成因设计了不同降雨、不同城市化发展水平和不同管网水平三种情景,进行内涝情景模拟。随着降雨重现期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径流系数增大,地表径流和积水节点数增多,积水时间延长,内涝发生风险增大。在不同降雨情景中,研究区域大部分雨水管网设计重现期标准达不到3年,排水能力有待提高,0.3m管径的管道均发生超载且占超载管道比例最大,改变研究区域中0.3m管道的管径,进行不同管网水平情景下的内涝模拟。随着管径的增大,进入管道系统流量增多,溢出地表的流量减少,积水节点数和积水时间减少,内涝发生风险降低。(3)研发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采用J2EE技术架构,基于三维GI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融合空间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水文数据、防汛专题数据及其他数据,调用SWMM模型动态链接库,构建集监测、模拟、预警及信息展示一体化的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系统包括内涝基础信息服务、内涝模拟仿真服务和内涝监测预警服务三个主题服务,基于系统实现内涝基础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展示,节点积水和管道超载的模拟仿真,内涝积水点的动态监测及分级预警服务,为城市内涝快速响应和科学应对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降低灾害损失。

杨洵奕[2](2019)在《近代湖南邮政空间演化研究(1899-1937)》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以邮政为代表的交通通讯业是近代化的重要领域之一。故邮政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研究中的重要命题,长期以来就受到学界关注,改革开放后更是涌现出颇多成果。然而,近代邮政空间演化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如果我们把研究视线从单纯的邮政近代化向外拓展,考察近代邮政空间的演化,可使近代邮政的流变更加清晰,那么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路径也愈发明了,也更发人深思。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利用历版《通邮处所集》和《邮政舆图》等材料,运用经济地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从近代湖南邮政的发展脉络、邮政局所的空间拓展、邮路网络的敷设等方面,多角度的考察近代湖南邮政空间的演化,并探讨其与近代湖南政治空间与经济空间之间的关系。近代邮政进入湖南之前,湘省已有传统的邮驿制度与民信局。1899年,近代邮政随着岳州开埠进入湖南。海关邮政时期,湖南邮政从无到有,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发展速度虽不甚迅速,但也颇具规模,各项业务方兴未艾。邮政脱离海关后成为独立机构,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在新政权与新制度的推动下,湖南邮政局所的规模迅速增加,此后,湖南邮政局所的规模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1922年“撙节减政”的政策实施后,湖南邮政局所的规模有所下降,后逐步恢复。北伐战争对湖南邮政局所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湖南邮政局所规模稳步发展,至全面抗战前夕步入鼎盛阶段。从较长时段来看,与湖北、江西相比,近代湖南邮政局所规模在华中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湖南近代邮政空间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产物,其演化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空间特征。近代邮政作为相对独立封闭的垂直管理机构,湖南邮政空间演化受到中央邮政政策的较大制约,灵活性相对较低。从空间结构上看,近代湖南邮政空间具有层次性,总体上可以分为核心区、中位区、边缘区三层,其邮政发展程度依次减弱,逐步扩散。从其演化性质上看,各县邮政发展可分为传统政治型、经济型、交通型三类。从空间演化路径上看,近代湖南邮政空间演化存在从港口向腹地扩散的运动轨迹,其重心总体向西南迁移,并有逐步扩散达到均衡的趋势,但东强西弱、北强南弱是湖南邮政空间结构性的特点。海关邮政时期,湖南邮路网络在邮驿邮路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以长沙为中心向省内各地辐射,初步形成环形邮路网络,湖南邮路网络的框架基本形成。1914年至1927年,邮政局所规模发展虽然较为曲折,但邮路总长度的起伏相对较小,邮政加强了在湘中地区对沅、资流域的联络沟通,形成数个邮政枢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湖南邮政网络趋于成熟,加强对汽车的使用,建立大量的汽车邮路以代替原有的步班干线邮路,同时也进一步扩张步班支线邮路,将邮政网络向更基层沉淀。湖南邮政空间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政治、经济等多种空间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邮政空间亦重塑着政治、经济等空间。在对邮点、邮路、邮政中心职能指数等关键变量复原的基础上,测算各邮政核心县的邮政腹地范围,并研究近代湖南邮政空间与近代湖南政治、经贸空间的关系。湘省之邮政腹地范围与湖南贸易腹地范围大致吻合。与湘省政治空间相比,清代湖南各府(州)范围同湖南邮政腹地范围大致相当,各府(州)治所在邮政发展中有一定优势,其邮政发展等级较高。民国时期湖南进行过两次县级评定,两次县级评定中,各县县级与同时期邮政等级有所出入,此时间政治空间与邮政空间的关系相对要弱,将评定各县等级的面积、人口、财赋等数据进行中心职能指数运算,其与邮政空间吻合的程度相对较高,邮政空间同经济空间之间的关系更密切。

严忠良[3](2017)在《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方志以独特的体例记录一地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着述,是珍贵的地情文献。现存旧志大约八千多种,占现存古籍中的十分之一左右,数量宏富,内容广泛,对推动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生产都具有较高的价值。作为文化较发达的地区,湖北方志编纂历史悠久,数量之多,普及之广,在全国也有具有特殊地位,尤其是清代,方志编纂取得了显着的成就,某些方志在中国方志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目前学界对湖北方志研究大多侧重于少数几种方志,而对湖北方志整体考察较为薄弱。本文以清代湖北方志为研究重点,兼及清代之前方志,利用文献法、计量学、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在爬梳新旧湖北方志、目录学着作、文集笔记等基础上,系统勾勒湖北方志发展脉络,分析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考述清代佚志状况,探究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组织概况。除了绪论外,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清代之前湖北方志发展脉络。在借鉴前人辑佚成果基础上,利用旧志资料,系统梳理清代之前湖北方志发展脉络。根据湖北方志发展概况,结合中国方志史特征,将湖北方志分为汉魏晋隋唐、宋元、明代三个阶段,探究各阶段湖北方志时空分布、存佚概况、编纂特色以及内容价值等。第二章:对清代湖北方志发展概况作一综述。从宏观的角度探究清代各阶段方志特征、志书种类、编纂体例,以期对清代湖北方志基本认识和把握。第三章:清代湖北方志的时空分析。清代是湖北方志史上的鼎盛时期,探究清代湖北方志的成就,分析方志繁盛的原因,着重探讨清代湖北方志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及其缘由。第四章:探究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组织概况。从编纂流程、经费来源、人员配置等方面揭示方志编纂状况,认为清代湖北方志编纂已经形成了系统严密、有序有效的机制,是清代方志成就的重要体现。第五章:清代湖北佚志考述。系统梳理清代湖北散佚方志,考述书名、卷数、纂修者、流传及其散佚年代等内容;同时探究清代湖北散佚方志原因及其特征,整体上揭示清代湖北散佚方志状况。余论:从历史的脉络来认识和探究清代湖北方志发展的的时代成就,认为清代湖北方志数量宏富,种类齐全,方志理论成熟,修志质量大为提高,是传统社会修志鼎盛时期,同时指出由于清代湖北人才欠缺、学风保守和藏书不足,方志数量和质量与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尚有一定的差距。

孔卓[4](2016)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剧,清政府意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迈开现代化的步伐。洋务派启动并领导洋务运动,兴办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现代化的序幕。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现代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初始动力。民族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本地的工商业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从分散的家庭手工业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过渡,进而变革为现代的机器工业,开启经济现代化并带动其它行业的现代化。本文以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为基本研究目标。以甲午中日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为研究的时间范围。将历史上的常州府城和武进、阳湖两县管辖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常州市所辖主体区域即新北区、武进区、天宁区、钟楼区和戚墅堰区等5区作为研讨的空间范围。对相关史料采用地毯式的挖掘,探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所涉及的经济、教育、文化、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变迁的过程。总结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代常州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勾勒出常州早期现代化的背景是对其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常州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人口变迁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之上,从城市建设、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政治、社会等六个方面展开分析。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包括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近代常州基本建立了以航运、铁路、公路为主干的现代交通体系。乘客可以在轮船、火车、汽车之间进行换乘,大大便利旅客的出行,基本实现交通一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给常州人带来快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同时促进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以邮电通讯、道路修筑、河道疏浚、城市照明、消防设施、城市公共卫生为代表的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开辟公园、兴建图书馆、成立医疗机构为代表的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是近代常州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两个方面。随着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修建,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适应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近代金融业、商业、手工业、现代工业的变化都体现了常州经济结构现代化的进展。近代常州实现了由旧式金融机构钱庄向现代金融机构银行的转变。银行逐渐壮大,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而钱庄和典当铺虽然生存下来,但实力衰弱,无法与银行抗衡。无论新、旧金融机构都推动常州的工商业发展,促进经济的现代化。唐代以后,常州凭借运河和长江的转运功能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明清以来,常州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近代常州出现了为外国商人推销商品和收购原料的买办商人。商家日益重视商品的宣传和促销方法的多样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开始利用自己或社会的资源参与政治运动并为公共利益服务,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清末,常州的梳篦业等手工业中出现拥有雇佣劳动者的手工工场。包买商控制农户的土布生产,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变。这些都表明近代常州的手工业已经从简单商品生产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在传统手工业、商业的基础上常州近代工业发展起来。纺织业、电力工业、粮食加工业等行业都相继建立工厂。这些工厂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用先进的设备,迈进现代化的大门。常州近代工业是以机械化为基石的一种全新生产手段,其建立在股份制公司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手工业的家长制,初步具有现代的管理方式。近代工业和金融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资本开始投资近代工业,间接进入生产领域。近代常州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建立了现代学制。教学内容由儒家经典向现代课程转变。课程设置日益丰富。教育机构趋向正规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考察。教师素质提高,数量增多。民众教育开始并普及。民众学校广泛建立,开展扫盲活动并成立合作社,推广现代休闲娱乐活动。近代教育加快现代文化的传递,培养各类人才、推动反帝反封建革命。清代,常州文化领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民国时期,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学术领域成绩斐然。在书法、绘画、戏剧等艺术领域也收获颇丰。随着近代文化的转型,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图书业和报刊业也快速发展。近代常州的图书出版事业呈现由传统的书铺向现代的出版社过渡的趋势。辛亥革命后到抗日战争前,现代报刊业异军突起,先后有几十种报刊在常州创立,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政治现代化进程。1905年,“武阳商会”成立标志着常州资产阶级初步形成并登上历史舞台。商会具有严密的章程和完备的组织结构,推动了常州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还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从事或间接参与常州社会的各项活动并发挥巨大的影响。商会推动了常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早期现代化,其从事的一系列事业表明常州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推动常州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辛亥革命胜利后,常州军政分府成立,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推进常州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五四运动中,常州的群众斗争已经成为各阶层、全行业的工、学、商等广大群众参与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爱国运动。城市民众在政治生活中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政治权利有一定认识,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影响国家政治事务。近代社会转型、政权更替,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问题愈加严重。常州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有自杀增加、毒品泛滥、盗匪猖獗等社会问题。传统的娱乐形式在市民中仍然广受欢迎。新的娱乐形式开始出现、发展。近代体育兴起,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和民间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是西方近代体育。而民间体育运动仍然以传统体育为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以下特点:内外力的共同作用是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动力;资产阶级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各个层面之间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互相联系,彼此影响;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仍有一些方面不尽如人意。现代化整体水平有限。

王谦[5](2014)在《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文中研究说明本篇论文试图通过对严歌苓个人经历的考察并结合作品研读,来深刻透视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层层焦虑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份构建意识。透过文本以及作家经历来挖掘背后深层次的焦虑情绪和创作心态,再进一步研读作家在异质文化下的边缘书写以及在双重视野下产生的对故国的回望与反思,从而探寻作家在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意识。以文本研读和作家经历并行探析的方式,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有关身份/认同、离散等文学理论以及华文文学、女性主义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论文研究写作。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作家的写作意识和心态入手进行分析,凸显他者文化语境以及文化差异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异乡的漂泊经历使得严歌苓对于生命、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她在小说中对移民生活状态进行了全方位的体察感知,特别是围绕身份焦虑引起的生存境遇、生命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学叙述。女性作家身份使得严歌苓关注的目光首先聚焦到了海外女性移民身上,严歌苓在小说中用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无一不体现出作家对女性人生命运的深入思考和观照,而作家通过对女性多层面书写构建的女性情感空间,揭示了女性的生命体验和强烈的女性意识,彰显了独特的女性情感价值观念,具有很深的意蕴。除此之外,严歌苓还注意到与女性同样沦为弱势地位的海外华人男性群体,描绘了男性移民在异域面临的身份危机和精神压抑。第二章主要以作家小说文本分析细读为主,从底层移民生活困境、情感中的痛苦与迷失以及移民在生存空间中的孤独焦虑等几方面对边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困境进行深入揭示和表现。从家园故土来到陌生国度,移民们要去适应完全不熟悉的生存环境,这对他们来说充满着各种挑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无论是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都不高的老一代移民,还是有较高文化知识渴望更好发展的留学生群体,他们都面临着生活的压力,体验着艰难和辛酸。然而,生存上的困苦或许还能忍受,但心灵上的痛苦却让移民陷入了迷失状态,这其中既有情爱的纠葛、亲情的畸变,更有人情的冷漠疏离,甚至连异域的空间当中都充满着陌生和压抑,极度缺乏归属感的海外移民在流动的、不稳定的异域空间中承受着命运的辗转浮沉。第三章主要以严歌苓在多元视域下创作的国内题材小说为对象,从作家多元文化视域的生成、历史透视中的家园批判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作为移民作家,严歌苓在国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在异域深刻的个体体验为其小说创作提供了文学素材,文化身份的转变则使作家具有了开阔的视野和相当的深度,她整合了中西方文化,以跨文化的视域对故国历史进行追寻和思考。家庭的文化氛围、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勤奋努力以及丰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其文学创作的成就,再加上变化的文化身份和生命体验,使得严歌苓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视域。通过文革叙事对故国历史进行透视,对家园进行批判,是严歌苓小说中的重要主题,另外,严歌苓对于故国普通人生存境遇和真实人性也进行了深度观照。在异国的土地上,严歌苓一方面感受着西方的文化和文明,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深深植根于她的内心,她渴望在西方社会获得更多尊重和自由的同时,也希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第四章从作家创作中双语并行的语言追求、多元文化冲击下叙事策略的转换来探讨作家在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过程。严歌苓通过跨文化视域对故国进行回望与反思,肯定了母国文化的精华,批判了糟粕,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思索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并不断进行新的努力和尝试。用中文写小说,用英语为好莱坞电影写剧本,严歌苓在作品中交替使用两种语言、两套话语体系,作者的声音通过这两种语言穿越时空与文化,既有母体文化的根基,又有异域的质素,有助于华文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异域全新的文化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严歌苓审视自我与世界的眼光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她小说叙事策略的转换上。国内时期的创作已显示出作家对于叙事形式独具匠心的设计,在美国进行了系统化的学习之后,严歌苓越来越多地将一些叙事技巧和形式实验运用到创作当中,而作家的目的并不在于叙事策略的创新和试验,她写作的最终诉求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作出努力尝试,进而显示出更为成熟的文化观念。

张蕾[6](2013)在《宋代以来江南地区竹的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是环境变迁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图以人与竹的关系.为切入点,来讨论生态社会问题。通过对历史时期古人对竹子的感受和态度,科学性的观察以及栽培利用等方面讨论人与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论文第一部分是导言,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讨论了早期江南的竹林景观。历史时期的景观变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现代江南的情况是由以往的情况发展演变而来,通过对现在的情况的分析,理解早期文献中对景观情况的描述。农业开发与地理环境变迁是影响景观变迁的重要方面,宋代以前江南地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低山丘陵,而经过农业技术和水利技术的变化,人们离开高地走向低地,并不断地利用水面,从而促进了竹类在平原水网地区的分布和发展。并对古人对竹的分类认知方式作分析,认为古人对竹的分类有实用性的方面,也有文化分类。第二章对不同空间、不同微地貌条件下的水竹景观进行分析。由于文人与竹之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得文人成为竹林景观最主要的塑造者。不仅体现在园林中,也体现在诗文中。从文人园林的建造等方面入手,讨论与竹相关的生态景观如何被塑造。宋代湖州水竹园林是本章讨论的中心,进而理解当时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文人面对不同空间的环境,经过人工经营和管理,塑造出经典的江南水竹园林景观。第三章对江南地区竹类种植与生态进行研究。论文先梳理了古人对鞭根的形态和习性的认识,发现古人认识到竹鞭的特性主要在于延伸性和向肥性,并利用这种性质,通过连鞭移栽母竹的形式大量栽植竹林,从而改变了乡村的面貌。在讨论母竹移栽法和平原、山地种植技术之后,考察古人对竹类植物开花结实现象的认识和应对措施,从而揭示出古人针对这种情况所形成的施肥技术。第四章首先讨论了明清江南地区主要竹种以及竹笋的生产情况,进一步分析乡土竹种分布与水土环境之间的关系、笋期与民众生活民俗之间的关系。以毛竹笋为主的山笋和以哺鸡竹为主的平原笋成为江南地区最普遍分布的笋品。总之,本文通过对宋代以来江南地区以人—竹关系为中心进行的生态研究,揭示了不同人群在江南地区生态基底上塑造生态景观的不同选择和活动,总结了以竹类资源为中心的对自然的认识和管理能力,对于今天我们处理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借鉴意义。

谢璇[7](2011)在《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古代的区域军事与政治堡垒,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从偏居西南一隅的内陆山城,发展成为抗战时期的中国战时首都,其城市发展历程独一无二。这座内陆山城曾因军事防御优势,在南宋晚期长达四十余年的抗蒙战争和近代的抗日战争中,两度闻名于世,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担负起天下兴亡之重任,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两次战争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重庆。南宋晚期,重庆不仅成为全国的抗敌中心,也开发了区域的经济优势,当时修筑的城池,初步奠定了重庆古城的大致范围;抗日战争更使得重庆从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一跃成为中国以至全世界的焦点和世界反抗法西斯的中心。因为战争,重庆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战略的第一个受害城市。但同样源于抵抗战争的城市防御优势,在抗战的八年间,在内迁而来的外部动力作用下,城市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今天的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从改革开放、直辖到西部大开发,城市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发展契机,追根溯源,今天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抗战时期形成的城市格局。本论文是在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框架中,力求从宏观走向微观精细化方向的典型个案;同时也是抗日战争期间,非占领地城市中发展最为重要和特殊的城市。论文以“中国古代城池选址和防御体系”、城市发展机制的“底波率”原理、近代西方城市功能分区思想、有机疏散、卫星城市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引。通过对现有的“陪都档案”、历史文献、地方志等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深入挖掘,对实地进行调研和访谈,应用类比、归纳、推理、数理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构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以战争和城市防御为切入点,以战争形势变化为线索,研究对象范畴通过物质层面上的战时重庆城市防御建设(包括火巷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兵工厂建筑、城市空间拓展等);文化层面的战时建筑思潮、建筑理论、建筑教育等;制度层面上对《陪都十年计划草案》的编制、战时城市管理和法规的制定等;以及建设者层面(包括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建筑的设计者等)等四个层面,全面构建出1937-1949年期间重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发展轨迹以及运行规律等多方面特征。论文的创新点有四点,第一,首次以战争与城市防御角度,深入研究抗日战争期间重庆特殊的防御型城市建设;第二,通过分析战时出于城市安全以及生产建设的需要,城市向乡村疏散这一必然的“自救”过程,探寻战时重庆郊区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城市雏形的动力机制。第三,通过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与战前《首都计划》;战时重庆的分散式功能分区意向与战时西南其他城市计划等的对比,总结出中国近代由国人“自主”完成的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和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城市所采取的不同规划策略。第四,通过分析抗战大后方的建筑思潮和理论特征,以及特殊时期的建筑教育的特殊发展特点,最终力图使本研究成果能进一步拓宽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范畴。

曹志红[8](2010)在《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选题通过收集、整理历史文献中有关食物链顶端的亚洲(主要是中国境内)特有种一一虎的记录,对中国不同地理单元的虎种群历史变迁过程进行复原,恢复其过去的生活史、时空分布变化、数量变化及人虎之间的关系。结合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展开,探讨土地开发、日常社会生活需要、虎贸易利益驱动等人文因素导致的人虎冲突、政府打虎活动对虎历史变迁的影响,揭示人虎关系演变的历程。本文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新疆、陕南、福建、江西、湖南、东北六个区域的虎资源变迁及人虎关系演变进行探讨,并对中国历史上的虎产品利用史、虎产品贸易史进行勾勒,梳理了中国历史上从未间断的打虎活动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全文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也是第1章的内容。主要介绍本研究的主旨和全文结构,勾勒研究简史,介绍研究方法。本研究主旨在于在古动物到现代动物演变之间,补充学术界较为缺乏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内容,通过对典型动物虎的研究,将动物的环境指示意义、动物与人的关系研究推进到历史时期。丰富和完善历史地理、动物地理、环境变迁等学科的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是区域虎历史变迁专题研究,包括第2-7章。第2章对新疆虎的变迁进行了专题研究,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的新疆虎具有很大的神秘性和研究难度,有关新疆虎的各种悬而未决的问题,造成了动物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相对空白的研究状态。本章充分利用岩画、地志、文集和探险考察游记等资料,对历史上的新疆虎进行调查确认与研究:新疆地区至少在距今1-1.5万年前即有虎分布,以后持续不断;其地理分布涉及天山南北,沿水源(河湖)分布于山间谷地、河流绿洲及山前冲积扇地带;其具体生境以芦苇、胡桐树木(胡杨林)等植被为主,具有足供捕食的食物。至清光绪前期新疆虎依然多见,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1899-1916)开始锐减。人类活动叠加的自然环境演化是影响新疆虎变迁的主要因素。生物链偶然因素的参与(肉食性蚂蚁威胁虎的繁殖)也起到了可能的影响作用。第3章以陕南为专题,着重探讨特定时空条件下典型动物资源变迁中的人文因素影响。明清时期是陕南地区移民、开发的高潮时期,历史记录显示,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全面展开和开发地域的渐次扩展,虎资源出现明显的变迁,人虎关系发生明显变化。以乾嘉时期为时间断限,虎的栖息领域出现阶段性萎缩,第一阶段涉及南郑、城固、沔县三地,第二阶段则开始大范围萎缩。人虎冲突逐渐加剧,除一般性人虎冲突事件外,激烈的虎患和打虎活动频繁发生,成为人虎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而导致有计划、有组织、高奖励、高力度的政府性防虎、驱虎、打虎活动开始展开,最终导致虎数量剧减,分布范围显着萎缩,栖息地向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森林资源保存较为完好的高海拔山地后退。第4-6章对华南的三个地区(福建、江西、湖南)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复原了虎的时空分布变迁和数量变化过程,着重分析了虎患现象,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分析其发生的时空特征、烈度等级、原因和应对措施。得出结论:在进入人类文明阶段后,华南地区老虎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都呈逐渐缩小之势,总的来说人类干扰和捕杀是主要因素。在华南地区,虎的栖息地除了森林山地之外,平原地区也曾有虎分布,因为当时的环境条件满足了虎生存所需的植被、水和食物三要素,比现在优越。虎患是华南地区的典型和突出现象,虎患烈度有愈演愈烈之势,人们的应对措施也因而出现了官方捕虎、民间打虎、军队猎杀、官民结合猎捕等形式。明清时期是南方地区历史上人虎冲突最剧烈,人类对华南虎影响最显着的一个时期,是华南虎生存出现危机的一个阶段。第7章对东北地区的虎变迁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讨论了东北地区虎的分布变迁大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东北地区历史上的猎虎活动和虎产品利用情况,探讨东北虎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即该地山高林密的自然条件特点和人类开发进程分散性、断续性的特点,为虎的生存赢得了一线生机。近代东北开禁后,东北虎的生存受到人类前所未有的冲击。第三部分是虎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包括第8-9章的内容。第8章是关于中国历史上虎资源的利用和贸易史的勾勒,讨论了虎的药用、食用历史,勾勒出了虎产品贸易的发展过程。第9章是关于中国历史上打虎活动的讨论,指出打虎活动从史前到1970年代一直存在,明清时期是第一个打虎高潮时期,将虎的分布从平原和低山区推向中山和高山区,但并未对种群的数量造成毁灭性打击,真正起到灭绝性影响的是建国后50-70年代的除害兽运动。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第10章内容。本文的突破性结论体现在几个方面,即填补新疆虎和虎产品利用和贸易史研究空白、丰富和补充动物学对于虎的栖息地选择、生活习性的认识、提出中国打虎活动的概念。最后,本研究阐明了历史环境变迁中人文因素的极端重要性,为特有动物种群变迁研究、濒危动物保护提供历史借鉴。

刘新芳[9](2010)在《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对科普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科普事业的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然而,对科普史的研究,尤其是对建国以来科普史的系统研究,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现有研究成果大多还停留在粗略的描述阶段,缺乏理论的和定量的分析。科普史研究是科普研究的基础。从建国以来我国科普的发展规模与历史积淀来看,科普史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于科普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和传播学理论,将科普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中进行研究。本文以科普内容的变化为线索,将建国以来我国科普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开创与探索阶段(1949-1976),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4),反思探索阶段(1995-2001),创新发展阶段(2002-至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与比较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以及口述史方法等,具体分析了每个阶段科普语境、科普观以及科普的发展情况;从科普主体、科普内容、科普对象等方面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科普的特点。同时,以科普图书和科普期刊为研究依据,在综合分析基础上,选择典型文本运用计量分析法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科普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以科普内容为依据进行科普史的阶段划分。以往研究对形式关注太多,而内容才是科普的核心要素,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普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且相对集中。建国以来我国科普内容由侧重科技知识到科技知识与科学思想并重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技知识(简称“四科”)为主,再到“四科+两能力”为主,“两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公共决策能力,有着鲜明的历史线索。这种划分方法,更加有利于科普特征的深入分析。二是阶段性案例分析。针对每一历史阶段科普内容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科普期刊和科普图书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科普的层次与特点。三是科普与其语境的关联性研究。根据每一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分析了科普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科普政治语境侧重于政策分析,经济语境更多从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论述,文化语境侧重于科普观的分析。四是科普观历史演进研究。在历史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考察了每一阶段科普观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尤其是科普政策语境对科普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裴艳艳[10](2007)在《王安忆小说主题研究》文中指出王安忆的名字对当代文学研究者不会陌生。因为她是中国当代文坛重要作家之一,她的文学创作始自20世纪70年代中晚期,贯穿于新时期以来的各个阶段,至今仍然笔耕不辍,算来已有30年的创作历程。她在小说、散文、剧本及小说理论等诸方面都有涉猎和建树,作品数量颇丰,尤以小说创作为着。对于她小说的研究始终是一个热点,这是事实。目前研究界对于王安忆小说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局限于对王安忆小说进行单篇、数篇解读,或者对王安忆小说创作历程的单阶段、数阶段进行归纳,而缺乏对王安忆小说创作历程的整体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描述的写法,紧扣王安忆小说文本,按照王安忆小说发表的时间顺序,即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先找出贯穿王安忆小说创作历程的四类题材,然后归纳出王安忆小说的三个主题,旨在对王安忆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梳理,以期对王安忆小说有一个比较客观而全面的认识。全文除引言、结语、附录外,共分四章。引言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王安忆的文学创作情况进行总体统计,意在说明研究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必要性;交代王安忆文学创作的研究现状和不足,指出整体研究王安忆小说的难度;对王安忆小说整体研究的总体构思和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正文从四个方面对王安忆小说整体创作进行描述。第一章主要对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历程进行整体描述。本章按照王安忆小说创作的时间顺序,结合王安忆的自身经历,把王安忆整体小说进行题材分类,依次分为青少年题材、右派·知青·文革题材、文工团·音乐题材、城市生活四类题材。因为这四类题材具有贯穿王安忆整体小说创作的特点,所以按照王安忆小说发表的时间顺序,分别对四类题材小说进行整体描述,从而整体呈现出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主要风貌。第二章主要对王安忆小说的性别主题进行描述。本章对王安忆小说性别主题的描述,按照王安忆小说发表的时间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以两性关系中的爱情、婚姻、性爱三个层次为出发点,分别对这三个层次不同时期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爱情内涵、婚姻内涵、性爱内涵进行整体描述,以客观展示出不同时期王安忆小说中所呈现出来的多样两性关系内涵。第三章主要对王安忆小说的民族主题进行描述。本章对王安忆小说民族主题的描述,以王安忆小说不同时期体现出的民族内涵为线索,依次分别进行描述。具体来讲,王安忆小说中所体现出对于民族问题的思考呈现出一个逐步开阔的过程,这个过程分别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对于个体存在的探究与思考;80年代中期对于本土封闭环境下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自90年代以来到21世纪初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民族之间问题的思考。本章即从这三个层次出发,分别描述它们在不同时期所体现出来的内涵。第四章主要对王安忆小说的地域主题进行描述。本章对王安忆小说地域主题的描述,重点以王安忆对城市形象自觉书写的代表作和高峰作《长恨歌》为例,描述出王安忆对特定历史时期上海这个城市的理解和认识在小说中所构建出来的地域特征。在《长恨歌》中,王安忆对于上海城市特征的建构体现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城市历史的变迁特征中,而这个历史时期上海地域特征的变迁通过女主人公王琦瑶四十年的日常生活史的变化体现出来。因此,本章从《长恨歌》的三部叙事时间结构出发,依次对小说文本中20世纪40年代中期-末期、40年代末期-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里王琦瑶日常生活变化所体现出来的上海地域特征分别进行描述。结语部分通过对王安忆小说的整体归纳和概括,指出王安忆小说创作的特色,以及之于当代文学史的意义和价值,并且针对本文及有关王安忆文学创作中的其它研究问题,提出继续探讨的可开拓空间。附录部分主要对王安忆的经历、小说刊载情况、作品出版情况、研究王安忆文学创作的资料,依次分为王安忆年表、王安忆小说初刊目录、王安忆作品出版目录、王安忆研究资料汇编这四个方面进行统计整理,以期整体显示有关王安忆的创作与研究状况,并希冀对王安忆文学创作研究有所帮助。

二、2003年《湖南水利水电》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湖南水利水电》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城市内涝模拟仿真及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内涝模拟仿真研究进展
        1.2.2 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1.2.3 信息技术在城市内涝中的应用
        1.2.4 存在问题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资源
        2.1.3 社会经济
        2.1.4 内涝情况
    2.2 内涝成因分析数据
    2.3 内涝成因分析方法
        2.3.1 交叉小波变换
        2.3.2 小波相干
    2.4 内涝成因分析
        2.4.1 气候变化
        2.4.2 城市化发展
        2.4.3 排水管网
        2.4.4 管理方面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内涝情景模拟仿真
    3.1 SWMM模型原理
        3.1.1 SWMM模型概述
        3.1.2 SWMM模型计算原理
    3.2 SWMM模型参数率定
        3.2.1 排水系统概化
        3.2.2 模型参数设置
    3.3 基于成因的不同模拟情景设计
    3.4 基于SWMM模型的情景模拟仿真
        3.4.1 不同降雨情景下模拟仿真
        3.4.2 不同城市化发展水平情景下模拟仿真
        3.4.3 不同管网水平情景下模拟仿真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三维GIS的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
    4.1 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结构
        4.1.1 平台架构
        4.1.2 功能模块
        4.1.3 关键技术
    4.2 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开发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库设计
        4.2.3 开发与运行环境
    4.3 系统集成应用
    4.4 系统主题化服务
        4.4.1 城市内涝基础信息服务
        4.4.2 城市内涝模拟仿真服务
        4.4.3 城市内涝监测预警服务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近代湖南邮政空间演化研究(1899-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范围
    三、研究回顾
    四、研究方法
    五、文章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六、文章章节内容
第一章 近代湖南邮政的兴起与演进
    第一节 近代邮政开办前的湖南邮政格局
        一、湖南省内传统邮驿的发展与布局
        二、近代湘省民信局的兴起与布局
    第二节 近代邮政在湘初建与扩张
        一、清末海关控制下邮政在湘建立
        二、脱离海关后湘省邮政规模的急速扩张
    第三节 民国时期邮政在湘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肇始邮政改制与邮政局所规模的维持
        二、“撙节减政”后邮政局所规模的收缩与逐步恢复
        三、南京国民政府与邮政局所规模的稳步发展
    第四节 湘邮多疲敝:近代湘鄂赣三省邮政发展规模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湖南邮政分布的时空变迁
    第一节 晚清基于通商口岸的邮政空间分布
        一、1905年邮政空间分布
        二、海关邮政末期湖南邮政空间分布
    第二节 北洋时期邮政改制与湖南局所重心的调适
        一、驿站裁撤后湖南邮政在湘资流域的扩张
        二、邮政空间的局部调整与巡邮区的划定
        三、邮政局所在湘江流域的收缩
        四、北伐前夕邮政发展格局的基本维持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与湖南邮政空间的稳定发展
        一、南京国民政府对湖南邮政空间的调整
        二、抗战全面爆发前湖南邮政格局
    第四节 近代湖南邮政空间的长时段考察
        一、近代湖南邮政空间格局变化幅度的逐步降低
        二、近代湖南邮政发展重心向西南的迁移
        三、近代湖南邮政空间的向外扩散
        四、近代湖南的邮政空间等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湖南邮路网络的铺设
    第一节 晚清海关对湖南邮路网络的初步构建
        一、对传统驿路网络的充分利用
        二、环形邮路网络的基本形成
    第二节 北洋时期湘省邮路的延伸
        一、东西联系的加强
        二、北洋政府末期湖南邮路网络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邮路网络的成熟
        一、公路邮路的出现与主次邮路的收缩
        二、全面抗战前夕湖南邮路网络的成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南邮政空间与政经空间
    第一节 湖南邮政空间与经贸空间
        一、湖南邮政腹地的演变
        二、邮政空间同经贸空间的比较
    第二节 湖南邮政空间与政治空间
        一、1917年湖南各县县等与邮政县级
        二、1931年湖南各县县等与邮政县级
        三、邮政腹地与行政区划
    本章小结
结语
    一、近代湖南邮政空间演化路径
    二、湖南邮政空间演化的特征
    三、近代湖南邮政空间与近代湖南经济空间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3)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代之前湖北方志的编纂
    第一节 汉魏晋隋唐时期湖北方志编纂
    第二节 宋元时期湖北方志编纂
    第三节 明代湖北湖北方志编纂
第二章 清代湖北方志的编纂
    第一节 清代各阶段湖北方志特征
    第二节 方志种类
    第三节 方志体例
    第四节 方志举略
第三章 清代湖北方志数量时空分布分析
    第一节 繁盛的清代湖北方志
    第二节 清代湖北方志的时间分布
    第三节 清代湖北方志的空间分布
第四章 清代湖北方志组织编纂与经费来源
    第一节 清代湖北方志修志流程
    第二节 清代湖北方志经费来源
    第三节 清代湖北方志的修志人员
第五章 清代湖北散佚方志研究
    第一节 清代湖北散佚方志考述
    第二节 清代湖北散佚方志特点
    第三节 清代湖北方志散佚原因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所发表科研成果

(4)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资料综述
    四、研究理论及方法
    五、论文框架
    六、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常州现代化的背景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沿革
    第二节 人口变迁
        一、古代人口演变
        二、近代人口变迁
第二章 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
    第一节 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
        一、航运
        二、铁路
        三、公路
        四、交通现代化的综合评估
    第二节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
        一、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
        二、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
第三章 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一节 金融业的演变
        一、钱庄的发展
        二、典当的衰落
        三、银行的兴起
    第二节 商业现代化的嬗变
        一、传统商业的变动
        二、现代商业的开展
    第三节 手工业的转变
        一、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二、近代手工业的裂变
    第四节 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扩散
        一、工业的起步和发达
        二、工业的意义
        三、工业的不足
        四、工业发展评估
第四章 教育体制的转换
    第一节 完备的传统教育
        一、传统教育的组织形式
        二、传统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 发达的近代教育
        一、新式学校教育的创立和成长
        二、民众教育的开始和普及
        三、近代教育的价值
第五章 新文化的显现
    第一节 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
        一、辉煌的学术
        二、杰出的艺术
    第二节 现代气息的图书发行业和报刊业
        一、别具一格的图书发行业
        二、异军突起的报刊业
第六章 现代政治的进展
    第一节 资产阶级的形成
        一、行会组织
        二、商会
    第二节 风起云涌的民主革命
        一、常州辛亥革命吟
        二、爱国救亡的五四运动
第七章 近代常州社会问题和生活方式的考察
    第一节 社会问题显现
        一、自杀增加
        二、毒品泛滥
        三、盗匪猖獗
        四、迷信充斥
        五、赌风盛行
    第二节 多姿多彩的休闲生活
        一、传统的娱乐形式
        二、新娱乐形式出现
        三、演说风气渐兴
    第三节 现代体育运动的诞生
        一、学校体育运动的革新
        二、民间体育运动的继承和发扬
        三、现代体育竞赛体制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相关界定
        一、 海外华文文学与海外华人文学
        二、 文化身份
    第二节 与选题有关的国内研究综述
        一、 对女性视角的研究
        二、 对人性主题的研究
        三、 对创作艺术风格的研究
        四、 比较研究
        五、 对于身份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 文化碰撞中的写作意识和心态
    第一节 “他者”文化语境下的写作意识
    第二节 文化差异下的创作心态
第二章 异质文化语境下的“边缘”书写
    第一节 底层移民现实重压下的生存困境
    第二节 “失语”与“失根”下的痛苦迷失
        一、 悲欢离合的爱恋情欲
        二、 扭曲变形的另类亲情
        三、 疏离隔膜的冷漠人情
        四、 分裂畸变的复杂人性
    第三节 生存空间中的孤独、归属焦虑
        一、 都市繁华背后的冷漠
        二、 开放公共空间的隐喻
        三、 学校、公寓、餐馆等生活工作空间的展示
        四、 双重边缘化的文化符码——唐人街
第三章 跨文化视域下对故国的回望与反思
    第一节 多元文化视域的生成
    第二节 历史透视中的家园批判
    第三节 传统文化观念的延续与守望
第四章 重构身份的艺术策略
    第一节 双语并行的语言追求
    第二节 多元文化冲击下叙事策略的转换
    第三节 平等、和谐文化观的生成与身份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严歌苓创作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宋代以来江南地区竹的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关于选题
    二 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 概念界定
第一章 宋代以前江南的竹林景观
    第一节 现代江南地区的地理地貌与植被分布
    第二节 农业开发与地理环境变迁影响下的早期竹林景观
    第三节 古人对竹的分类与江南常见竹种
    小结
第二章 微地貌与水竹景观塑造
    第一节 文人与竹审美
    第二节 庭院微环境中的竹景观
    第三节 城中水竹园林
    第四节 乡村小生境下的景观维护
    小结
第三章 竹林栽培与环境选择
    第一节 鞭根与鞭性
    第二节 根与竹花防治
    第三节 竹类移栽与竹园经营
    第四节 竹林经营技术与生态
    小结
第四章 笋的培育与农家生活
    第一节 竹笋品种与产地
    第二节 笋期与生活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竹类专谱简介
附录二 太湖地区现代常见竹种名称及相关描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7)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1.1 缘起
        1.1.2 意义
    1.2 研究状况
        1.2.1 国内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2.2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1.2.3 近代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1.2.4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1.3 研究范畴与理论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跨度
        1.3.3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战时防御安全的抗战首都的选择
    2.1 战争与城市防御
        2.1.1 战争与城市的关系
        2.1.2 中国古代的城池防御
    2.2 南宋晚期的山地城市防御体系
        2.2.1 山地城池防御体系的构筑
        2.2.2 作为防御中心的重庆城
        2.2.3 具有山地特色的要塞式城池
        2.2.4 要塞式山地城池的典例──合川钓鱼城
    2.3 抗日战争与国府迁都
        2.3.1 防御战争的都城迁移
        2.3.2 抗战初期的迁都预演
        2.3.3 抗战大后方与国防中心区的形成
    2.4 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
        2.4.1 从军事城邑到区域商贸中心的重庆古城
        2.4.2 近代立体战争下的重庆城市防御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时重庆城市御灾防卫与市区重建
    3.1 战时首都重庆面临的城市安全问题
        3.1.1 日军的“无差别轰炸”战略
        3.1.2 重庆应对空袭轰炸的现实问题
        3.1.3 空袭轰炸对重庆城市的破坏
    3.2 临战应急型防空体系的建立
        3.2.1 战时城市的消极防空体系
        3.2.2 构筑战时城市防空设施
        3.2.3 战时城市的其他御灾形式
    3.3 开辟火巷与战时城市御灾
        3.3.1 火巷是城市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3.3.2 开辟火巷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3.3.3 火巷带动的旧市区道路改造
    3.4 战时重庆旧市区城市空间改造
        3.4.1 抗战前重庆市区的改造和拓展
        3.4.2 战时重庆市区的道路系统改造
        3.4.3 战时防空下的房屋布局特点
        3.4.4 体现战时象征意义的空间改造
        3.4.5 旧市区城市新中心的形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时重庆城市防空疏散与乡村建设
    4.1 战争空袭与城市向乡村疏散
        4.1.1 城市成为空袭轰炸的主要目标
        4.1.2 疏散是乡村建设的特殊机遇
    4.2 战时首都重庆城市向乡村疏散
        4.2.1 战时安全疏散的组织
        4.2.2 市民疏散原则与地点的确定
        4.2.3 疏散促进重庆近远郊乡村的发展
        4.2.4 国民政府中枢和主要机构的疏散
    4.3 疏散与开发并存的战时歌乐山建设
        4.3.1 山洞疏散区
        4.3.2 歌乐山战时医疗卫生中心
        4.3.3 战时歌乐山区的开发
        4.3.4 歌乐山风景区的建设
    4.4 作为迁建区建设典范的北碚
        4.4.1 战前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试验
        4.4.2 战时防空要求下北碚市区改造
    4.5 市民疏散与郊外市场的营建
        4.5.1 郊外市场营建委员会的成立及任务
        4.5.2 郊外市场的选址与建设
    4.6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建设
        4.6.1 战前全国的平民住宅试验
        4.6.2 战时重庆的居住危机
        4.6.3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时重庆近郊分散式工业区建设
    5.1 国民政府内迁工厂计划与实施
        5.1.1 兵工厂的内迁
        5.1.2 民营厂的内迁
    5.2 迁渝工厂的选址与布局
        5.2.1 近代中国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普遍形式
        5.2.2 防空要求和现实条件下的战时工厂选址
        5.2.3 内迁工矿厂区建设
    5.3 作为内迁工厂建设典例的第50 兵工厂
        5.3.1 从广东潖江炮厂到广东第二兵器厂
        5.3.2 内迁后第50 兵工厂的建设
    5.4 战时重庆工业区与城市近代化
        5.4.1 战时分散式工业区(点)的形成
        5.4.2 战时工厂建设促进的乡村城市化
        5.4.3 战时工厂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变化
        5.4.4 战时工业区的发展及现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时重庆教育文化区的形成
    6.1 抗日战争与学府西迁
        6.1.1 战前重庆的教育建筑
        6.1.2 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轨迹
    6.2 抗战期间全国教育中心的形成
        6.2.1 战时重庆的教育
        6.2.2 结合疏散的内迁学校分布
        6.2.3 内迁学校的校舍建设
        6.2.4 校中之校的中央大学
        6.2.5 内迁北碚的复旦大学
    6.3 内迁先驱南开中学
        6.3.1 建校经过
        6.3.2 校园建设概况
        6.3.3 教育理念与校园规划
        6.3.4 现代主义风格的校园建筑
    6.4 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重庆大学
        6.4.1 战前的重庆大学
        6.4.2 战时重庆大学的发展
    6.5 “沙磁文化区”的形成与城市发展
        6.5.1 战前沙坪坝的初步城市化
        6.5.2 战时的“沙磁文化区”
        6.5.3 战时教育促进了重庆城市发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战时重庆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教育
    7.1 战时重庆的设计与营建机构
        7.1.1 战时在渝的营造厂
        7.1.2 馥记与嘉陵新村的建设
        7.1.3 战时在渝的设计机构与建筑师
    7.2 战时的建筑学术研究
        7.2.1 战时防空的重视
        7.2.2 新建筑运动的继续
        7.2.3 对“古典样式”建筑的反思
    7.3 战时重庆的新建筑
        7.3.1 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
        7.3.2 现代山地建筑的探索
        7.3.3 杨廷宝先生设计作品剖析
    7.4 战时首都的建筑教育
        7.4.1 战前中国的建筑教育
        7.4.2 战时的中大建筑系
    7.5 战时创立的重庆大学建筑系
        7.5.1 成立与发展
        7.5.2 教学体系的形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抗战背景下重庆的城市管理与计划实施
    8.1 战时重庆城市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
        8.1.1 战前重庆城市管理
        8.1.2 战时国民政府对重庆的经营
        8.1.3 战时重庆市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机构
    8.2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导入与传播
        8.2.1 现代城市“功能分区”思想
        8.2.2 城市分散理论在战时中国的运用
    8.3 “重庆市建设方案”与陪都功能分区计划
        8.3.1 “重庆市建设方案”内容
        8.3.2 战时陪都分散式的城市功能分区
        8.3.3 战时城市功能分区计划的意义
        8.3.4 嘉陵江三峡实验区战时计划纲要
    8.4 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8.4.1 编制背景
        8.4.2 组成与框架
        8.4.3 主要内容
        8.4.4 实施情况
        8.4.5 评价与总结
    8.5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歌乐山陪都主要军政要员及社会名流住宅建设概况一览表
    附录2 抗战时期山洞建筑一览表
    附录3 重庆市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附录4 重庆市部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附录5 重庆市城区部分厂区工业遗产调查表(以解放前建设为主)
    附录6 重庆市工务局1941 年登记甲等营造厂一览表
插图总目录
表格总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于选题的解说
    第二节 研究简史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 工作方法和资料讨论
    第五节 本文结构及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历史上新疆虎(Panthera tigris lecoqi)的调查确认、历史变迁及其人文影响因素
    第一节 新疆虎研究述评
    第二节 新疆是否有虎?
    第三节 新疆虎的历史变迁
    第四节 影响新疆虎变迁的因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陕南移民开发状态下的人虎冲突
    第一节 移民开发地域的渐次扩展与虎生活领域的逐渐缩小
    第二节 人虎冲突的加剧和打虎活动的展开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时期福建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第一节 史前时期虎遗存分布及其折射出的虎生境
    第二节 历史时期虎的地理分布大势
    第三节 元代以前福建地区开发进程与人虎关系的演变
    第四节 明清时期:虎患的全方位考察与开发高潮的到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时期江西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第一节 历史时期江西虎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历史时期江西的人虎冲突——虎患与打虎
    第三节 历史时期江西地区的人虎接触、虎利用与虎文化
    第四节 虎与明清时期江西生态环境变迁探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第一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虎的地理分布大势
    第二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虎的时代变迁大势
    第三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人虎关系——虎患与打虎
    第四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人虎关系——接触、利用与文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北地区虎的历史变迁及人虎关系
    第一节 东北虎的历史分布变迁
    第二节 东北虎之劫—东北的近代移民与开发
    第三节 从山林之君到医药之宝—人类对东北虎的认识和利用
    第四节 东北虎种群延续原因之探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历史上虎资源的利用和贸易史
    第一节 药用
    第二节 食用
    第三节 历史上的虎产品贸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历史上的打虎活动
    第一节 明代以前:打虎与英雄
    第二节 明清时期:以官府捕虎为主
    第三节 民国时期:分散打虎
    第四节 建国以来:除害兽运动与盗猎活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
    第一节 全文结论
    第二节 价值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境内出土的虎化石及虎骨
附录2 新疆虎大事记
附录3 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
附录4 关于《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补充通知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现状与思考
    1.3 本文研究范围
        1.3.1 "科普"的概念界定
        1.3.2 本文研究范围
    1.4 研究架构与方法
        1.4.1 研究架构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科普事业的开创与探索阶段(1949-1976)
    2.1 共和国科普事业复兴的新语境
        2.1.1 政治语境
        2.1.2 经济语境
        2.1.3 文化语境
    2.2 科普工作的开创与探索
        2.2.1 科普组织的开拓
        2.2.1.1 科普局的探索
        2.2.1.2 全国科普协会的推动
        2.2.1.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
        2.2.2 科普读物的多样性
        2.2.2.1 科普期刊统计分析
        2.2.2.2 科普图书统计研究
        2.2.2.3 《十万个为什么》个案分析
    2.3 1949-1976中国科普特征分析
        2.3.1 科普内容以基本科学技术知识为主
        2.3.2 科普的受众以工人和农民为主
        2.3.3 科普的主体以政府、中国科协与科技工作者为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普事业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4)
    3.1 共和国科普语境的转换
        3.1.1 政治语境
        3.1.2 经济语境
        3.1.3 文化语境
    3.2 科普工作的发展
        3.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普及
        3.2.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普及成果统计
        3.2.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影响
        3.2.2 科普读物的繁荣与波折
        3.2.2.1 科普期刊的统计分析
        3.2.2.2 科普图书分析
        3.2.2.3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个案研究
    3.3 1977-1994 科普工作特征分析
        3.3.1 科普内容拓展为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的普及
        3.3.2 科普主体以政府、科协和科技工作者为主
        3.3.3 科普受众以农民、干部和青少年为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普事业的反思探索阶段(1995-2001)
    4.1 传统科普向现代科普转型的动因
        4.1.1 党和政府的推动
        4.1.2 传统科普观的转型与创新
        4.1.2.1 传统科普观的特征与现实困境
        4.1.2.2 基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科普观的形成
    4.2 科普工作的创新
        4.2.1 科学精神的宣传与普及
        4.2.2 科普读物的新特点
        4.2.2.1 引进科普期刊的思考
        4.2.2.2 欧美译着的大量出版
        4.2.2.3 "第一推动丛书"案例分析
    4.3 1995-2001科普工作的特点分析
        4.3.1 科普内容拓展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
        4.3.2 科普主体多样化
        4.3.3 科普受众以青少年、农民和领导干部为重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科普事业的创新发展阶段(2002-至今)
    5.1 科普创新发展的语境分析
        5.1.1 政治语境:科普法制化
        5.1.2 经济语境:建设创新型国家
        5.1.3 文化语境:基于和谐发展意识科普观
    5.2 科普事业的创新发展
        5.2.1 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
        5.2.2 科普读物的创新与不足
        5.2.2.1 科普期刊的困境与出路
        5.2.2.2 科普图书现状与特点分析
        5.2.2.3 《万物简史》个案分析
    5.3 2002-至今科普的特征分析
        5.3.1 科普内容强调科技意识和科技能力的培养
        5.3.2 科普主体呈现多元化与媒体化
        5.3.3 科普受众的两极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大力推进科普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
        6.1.1 科普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6.1.2 科普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
    6.2 我国科普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6.2.1 完善科普政策体系
        6.2.2 提高科普创作水平
        6.2.3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
    6.3 未来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相关成果

(10)王安忆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王安忆小说概观
    第一节 青少年题材
    第二节 右派·知青·文革题材
    第三节 文工团·音乐题材
    第四节 城市生活题材
第二章 性别主题——人和人:男人和女人
    第一节 爱情
    第二节 婚姻
    第三节 性爱
第三章 民族主题——人和自我、家族、民族
    第一节 个体存在之思
    第二节 本土封闭环境下的民族文化
        一、《小鲍庄》的产生背景
        二、《小鲍庄》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小鲍庄》的传统文化反讽意味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思考
第四章 地域主题——女人和城市——以《长恨歌》为例
    第一节 20 世纪40 年代中期-末期的城市——日常生活式的声与色
    第二节 40 年代末期-60 年代中期的城市——疏离政治的日常生活
    第三节 70 年代末-80 年代中叶的城市——不拘一格的时尚开放潮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王安忆年表
附录二 王安忆小说初刊目录
附录三 王安忆作品出版目录
附录四 王安忆研究资料汇编

四、2003年《湖南水利水电》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城市内涝模拟仿真及预警系统研究[D]. 王小杰.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2]近代湖南邮政空间演化研究(1899-1937)[D]. 杨洵奕.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3]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研究[D]. 严忠良. 武汉大学, 2017(06)
  • [4]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D]. 孔卓. 扬州大学, 2016(12)
  • [5]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D]. 王谦.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6]宋代以来江南地区竹的生态史研究[D]. 张蕾. 复旦大学, 2013(03)
  • [7]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D]. 谢璇.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8]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 曹志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7)
  • [9]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D]. 刘新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10)
  • [10]王安忆小说主题研究[D]. 裴艳艳. 河南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2003年《湖南水利水电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