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科学的文艺学是否可能?(论文文献综述)
何嘉欣[1](2021)在《李心峰“元艺术学”研究》文中认为李心峰先生是中国当代着名的艺术理论家,其学术思想涵盖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等领域。他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前瞻性理论体系——“元艺术学”。自20世纪80年代李心峰提出“元艺术学”以来,一些学者注意到“元艺术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李心峰“元艺术学”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梳理和综合论述,对“元艺术学”的内涵理解尚未达成共识,还未能充分认识到“元理论”研究在艺术学领域中的价值和作用。基于此,笔者试图全面阐发李心峰“元艺术学”中的理论精髓,力图归纳出李心峰“元艺术学”中的核心概念、内容及其在艺术学学科中的应用,从而总结“元艺术学”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中的理论价值及意义。当下正是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元艺术学”研究,即“元理论”在艺术学学科中的自觉应用,是很有必要和可行的。全文主要分为三部分,正文包含四章。绪论主要梳理关于李心峰“元艺术学”研究现状,同时明确本文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课题创新性。第一章对李心峰学术历程进行历史性叙述,意在说明李心峰能够提出“元艺术学”的缘由。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以及学科成立对李心峰思想的形成影响颇深;师从林焕平先生、黄海澄先生、董学文先生的过程,为他学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此外,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德索“一般艺术学”、贝尔纳“科学学”为他的“元艺术学”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章对李心峰“元艺术学”的内涵进行阐释。首先对“元艺术学”的概念提出进行追根溯源;其次是辨析了“元艺术学”与美学、文艺学(文学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说明“元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第三章主要对“元艺术学”中拟构的“元艺术批评”、“艺术史哲学”(元艺术史学)、“通律论艺术学”进行进行深入挖掘。核心是对“艺术学的根本道路”的思考,解释何为通律论艺术学,重点阐释艺术学根本道路是走向通律论的艺术学,力求说明通律论艺术学在艺术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第四章指出李心峰“元艺术学”的贡献和局限所在,进一步说明“元艺术学”对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元理论”的研究方法找出艺术学理论学科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学科反思解决这些诸多问题。结语主要对李心峰学术研究的特点进行评价,试图阐明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元艺术学”进行研究。总结出“元艺术学”必将在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完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毛明超[2](2021)在《“一切科学的科学”:德语文艺学概念史》文中研究说明当今德语"文艺学"学科的自我定位,扎根于这一概念自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的发展历程。文学文本既是历史文献又是艺术作品,这一双重特性决定了文艺学既关注文本的生成,又关注形式与效果。德语文艺学产生于语文学实践,饱含民族情结,虽是"不精准科学",但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实证主义与体验哲学,在不同历史阶段与社会学、心理学、民族思想史和文本内在性研究产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其内涵的丰富性。归根结底,文艺学研究的是作为"一切科学的科学"的文学,其目的在于以多重角度阐释审美体验。
易建力[3](2020)在《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史论》文中研究说明文艺生态学是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等各种变量关系中,研究文艺的产生、分布以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学科建设热潮中诞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早期关注的学者较少,只有鲍昌、古远清、张松魁、高翔、范军等人涉足。这一时期的文艺生态学研究在学科界定、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基本建立起了文艺生态学的学科框架以及理论范式,并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自20世纪9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文艺生态学内部开始分化,相继出现了生态美学、生态学批评(也称生态批评)、生态文艺学和生态诗学。与前期的综合化研究路径不同,分化后的文艺生态学走向了精细化、专门化的研究方向,在研究视角上则继承了文艺生态学前期研究中注重从外部因素入手来研究文学的传统,但又从单纯的文学批评走向了文学与文化相结合的批评,甚至有摒弃文学批评向单纯的文化批评的倾向。关于文艺生态学学科历史的专门研究,成果不多,尚未发现一篇有关文艺生态学学科史的研究专文。在偶尔涉及到此课题的论文当中,学者们也似乎更愿意研究生态文艺学或者生态批评的发展历史,对文艺生态学作为学科则关注不多。自2000年鲁枢元首次提出对文艺生态学的学科合法性的质疑之后,文艺生态学便长期成为争论的焦点。对于生态批评的指责主要集中在其“重文化批评而轻文学批评”的倾向上,但对于其作为一种批评流派的合法性,学者们少有异议,而对文艺生态学的学科合法性则持肯定态度。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学科史的角度入手,对每种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与探究,最终发现文艺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为学者们所普遍认同,文艺生态学批评是其批评方法,而生态文艺学(生态文艺批评)、生态批评(中国生态批评),均为文艺生态学批评的组成部分,生态诗学是文艺生态学的另一种名称,而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则是文艺生态学及其批评方法的理论指导。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意义作了说明,并就文艺生态学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做了梳理,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做了介绍,此外,还对“文艺生态学”的学科界定进行了说明;正文第一章从影响文艺生态学兴起的外部原因——政治、经济、生态危机、人文土壤、星球意识以及内部原因——对自然写作的呼应、文艺理论的自我革新等两大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二章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梳理了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大体划分出其兴起、分化、建设、深化、新发展等五个发展阶段,并在肯定其学科地位合法性的基础上,对生态文艺学(生态文艺批评)、生态批评(中国生态批评)的从属地位进行了论证;第三章对文艺生态学两个核心范畴:“自然”与“和谐”的内涵和确立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第四章对中国当代文艺学前后两个时期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与评析;第五章则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价,并就“文本内自然的虚构性”和“文本内在中和性”等问题,结合自身感悟,作了一些简单的思考,以作为相关研究的参考。
郑惠生[4](2020)在《“文艺学批评”建设进路:实践、理论和机制》文中指出"文艺学批评"建设对于文艺学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在此,从实践、理论和机制三个角度予以探讨。实践进路就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门别类、深入细化、追本溯源。理论进路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挖掘历史资源、总结典型案例、建立批评模型、重构反思批判、多个学科参与、促进百家争鸣。机制进路主要为学术管理机构一方面淡化刊物级别,加快"进一步剥离了学术文章与学术刊物"的"开放获取"建设,另一方面减少立项资助,并"确保从科学角度对专项资金进行监察";与此同时,还应该通过"制度设计"来调动学术共同体各成员参与学术批评的积极性,大力推动由小同行所进行的针对"文本自身"的学术批评,并以之作为学术成果和项目成果质量鉴定以及奖励的主要依据。
谭诗民[5](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朱立元[6](2019)在《试论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若干理论问题——以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知识体系问题,是我国人文社科界继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问题之后,一个新开辟的理论研讨领域。后现代思想的双重影响构成我们今天重新提出知识问题的特殊语境。对西方思想史上价值论(德性)知识观和价值中立论(科学)知识观这两种主要的知识论传统进行梳理和考辨,可以为我国文艺理论思考提供参照和借鉴。21世纪以来,我国文论界通过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问题的争论,启动了对知识和知识生产问题的多方面探讨。这其中包含三个比较重要的理论问题:一是类似于西方的无涉价值和包含价值取向的两种知识论的分歧;二是知识与理论的关系;三是知识的体系性与片段性的关系。在知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对这些分歧的辩证统一。
郑惠生[7](2019)在《“文艺学批评”建设:创新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应该站在"创新发展"的立场上来进行"文艺学批评"建设。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自身建设、制度建设、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文艺学批评"以"分门别类""深入细化"和"追本溯源"的方式来检讨和疏理既有的"文艺学成果",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美其所美,丑其所丑",使目前已经常态化了的"学术霸权""学术表演""学术谋利""学术复制""学术滥造"得以抑制,让"学术创新"之花得以盛开。
胡友峰[8](2019)在《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艺学的知识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本质主义是一种信仰本质存在并致力于本质追求与表述的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主要流派。本质主义对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巨大,中国文学理论的学科建制与本质主义的知识观密切相关。反本质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本质主义对本质主义的批判集中在实体信仰和本质信念上。从反本质主义角度看,本质主义在为中国文艺学研究带来表面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历史性后果。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必须深刻地批判和彻底反思本质主义的知识观,树立新的反本质主义的知识观,重新建立新的文艺学生产模式,走向本文诗学的建构之路。
许晓晓[9](2019)在《《觉社丛书》的佛学阐释与文学研究(1918-19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觉社丛书》是上海觉社在1918年创办时发行的佛教杂志,应读者的需求,它在第五期出版后由季刊改为旬刊《海潮音》,并延办至今,成为中国近代唯一创刊以来未曾中断的佛学期刊。20世纪上半叶,《觉书》是太虚弘扬“人间佛教”理论的媒介平台,它承续着觉社阐明佛理、宣扬佛法的宗旨,担负着改革和复兴佛教的使命,也成为了佛教与近代新式科学、思想之间一决高下的阵地。因此,围绕这一佛学期刊的文学性,发掘它的文学价值,批判分析其中的思想资源,考量它在特定时代的文化、思想建设中的作用,并服务当今的社会文明建设,具有超越社会形态和历史时代的意义。本文以《觉书》中的雅言、杂文和诗歌分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确定它在近代佛教复兴和佛学传播中的地位,窥探它在文学发展中的独特功能,观察其在思想史和文化史中的整体存在形态。此外,本文以《觉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和深刻意义为例,力求发掘这一佛学杂志之于当代社会文明的价值。
肖明华[10](2019)在《作为学科反思的当代文学理论史书写个案》文中认为在晚近二十余年的文艺学学科反思中,出现了一种以书写学科历史的形式来展开学科反思的做法。综观之,历史书写的学科反思往往有时段差异,但重要的往往是百年、六十年和三十年等几种时段的书写。选取其中个案予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它对于养成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历史感和自觉性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文学理论学科听取到建设性的有价值意见。因此,这种文艺学学科反思是值得学界予以关注的。同时,文艺学学科历史的书写也有必要在学科反思的框架下来实践和认知,否则其意义恐怕得不到彰显。
二、作为科学的文艺学是否可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为科学的文艺学是否可能?(论文提纲范文)
(1)李心峰“元艺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课题创新性及关键词界定 |
第一章 李心峰“元艺术学”思想来源和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师承 |
第二节 李心峰“元艺术学”思想形成与学科发展分期 |
第三节 李心峰“元艺术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李心峰“元艺术学”内涵阐释 |
第一节 “元艺术学”概念提出 |
第二节 “元艺术学”与美学、文艺学(文学学)关系辨析 |
第三节 “元艺术学”研究对象 |
第三章 “元艺术学”学科拟构 |
第一节 “元艺术批评学”拟构 |
第二节 “元艺术史学”拟构 |
第三节 “通律论艺术学”拟构 |
第四章 李心峰“元艺术学”思想评价 |
第一节 贡献 |
第二节 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一切科学的科学”:德语文艺学概念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语文艺学的概念 |
二、从民族情结到实证主义:19世纪下半叶的德语文艺学 |
三、社会学与心理学:世纪之交的德语文艺学 |
四、民族精神史与文本内在性: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语文艺学 |
五、总结 |
(3)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四、关于“文艺生态学”的说明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兴起的背景和缘由 |
第一节 文变染乎世情 |
一、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
二、星球意识逐渐成型 |
第二节 对生态文学的呼应 |
第三节 中国文艺理论的内在诉求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文艺生态学在中国的兴起: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
第二节 文艺生态学的分化:20 世纪90 年代 |
第三节 文艺生态学的建设期:新世纪十年 |
第四节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的深化期:21 世纪10 年代初 |
第五节 文艺生态学的新发展:21 世纪10 年代中后期 |
第三章 文艺生态学核心范畴分析——“和谐”、“自然” |
第一节 “和谐”范畴的提出 |
一、“和谐”的早期形态 |
二、“天人合一”——“和谐”的同义词 |
三、“和谐”范畴的确立 |
第二节 “自然” |
一、文本外“自然” |
二、“自然”范围的扩大 |
三、文本内“自然” |
四、“自然”的延伸:社会、精神 |
五、审美化自然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当代文艺生态学的前期研究 |
一、对研究模式的深化 |
二、文学与自然环境 |
三、文学与社会环境 |
四、文学与经济环境 |
五、文学与文化环境 |
六、文学与政治环境 |
七、文学与民族环境 |
八、总结 |
第二节 当代文艺生态学的后期研究 |
一、文学与自然生态 |
二、文学与社会生态 |
三、文学与精神生态 |
四、文学与性别 |
五、文学与种族 |
第五章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的评价和思考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一、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所取得的成就 |
二、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的不足 |
第二节 对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的再思考 |
一、文本内自然的虚构性 |
二、文本的内在“中和”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文艺学批评”建设进路:实践、理论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艺学批评”建设的实践进路 |
(一)分门别类 |
(二)深入细化 |
(三)追本溯源 |
二、“文艺学批评”建设的理论进路 |
(一)挖掘历史资源 |
(二)总结典型案例 |
(三)建立批评模型 |
(四)重构反思批判 |
(五)多个学科参与 |
(六)促进百家争鸣 |
三、“文艺学批评”建设的机制进路 |
(一)既有学术管理评价机制的盲区 |
(二)既有学术管理评价机制的危害 |
(三)既有学术管理评价机制的改进 |
1. 价值重估。 |
2. 行政惰性。 |
(四)可期待的前景 |
(5)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文艺学批评”建设:创新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何建设 |
(一)文艺学需要“创新发展” |
(二)“文艺学批评”现实严峻 |
二、如何建设 |
(一)自身建设 |
1. 找到根据。 |
2. 确定选题。 |
3. 小心求证。 |
4. 恰当评价。 |
(二)制度建设 |
1. 应该把文艺学批评成果视为是文艺学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
2. 应该为“揭丑性”“抗恶性”的文艺学批评成果加分。 |
3. 应该公开“财政资助项目”的专家评审意见。 |
(三)平台建设 |
三、未来怎样 |
(8)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艺学的知识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质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学科化建设 |
二、本质主义文艺学的困境与反本质主义文艺学的出场 |
三、反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与本文诗学建构的可能 |
(9)《觉社丛书》的佛学阐释与文学研究(1918-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觉社与《觉社丛书》 |
第一节 “人间佛教”建设下的觉社与《觉社丛书》 |
第二节 《觉社丛书》发行之目的 |
第二章 雅言分部:包罗万象的雅正之言 |
第一节 若即若离的佛教与儒学 |
第二节 一以贯之的思辨传统 |
第三节 类比使用与语言气势 |
第四节 个体行为指导与精神关照 |
第五节 现实社会的摄入与反思 |
第三章 杂文分部:佛学的回真向俗与济学利生 |
第一节 佛教实践与机构建设 |
第二节 “济天下”与“善其身” |
第三节 佛学与西学思想批判 |
第四节 文学开放与诗禅互证 |
第四章 诗歌分部:一方情采允集的禅土 |
第一节 悠扬缱绻的酬和赠答诗 |
第二节 罕譬而喻的发愿参禅诗 |
第三节 以实为重的记事诗词 |
第四节 山水流韵的游景诗 |
第五节 旨远情深的咏物诗 |
第六节 缠绵蕴藉送友怀友诗 |
第七节 长歌薤露的悼亡诗 |
第五章 《觉社丛书》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觉社丛书》的影响力与《海潮音》的出世 |
第二节 觉社及《觉社丛书》的弊端刍议 |
第三节 《觉社丛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作为学科反思的当代文学理论史书写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十年时段中的文艺学学科历史书写及其学科反思 |
二、六十年时段中的文艺学学科历史书写及其学科反思 |
三、百年时段中的文艺学学科历史书写及其学科反思 |
四、作为科学的文艺学是否可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心峰“元艺术学”研究[D]. 何嘉欣.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一切科学的科学”:德语文艺学概念史[J]. 毛明超.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1(01)
- [3]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史论[D]. 易建力.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2)
- [4]“文艺学批评”建设进路:实践、理论和机制[J]. 郑惠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5]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试论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若干理论问题——以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为例[J]. 朱立元. 文艺研究, 2019(09)
- [7]“文艺学批评”建设:创新的视角[J]. 郑惠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7)
- [8]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艺学的知识建构[J]. 胡友峰. 百家评论, 2019(03)
- [9]《觉社丛书》的佛学阐释与文学研究(1918-1919)[D]. 许晓晓. 暨南大学, 2019(02)
- [10]作为学科反思的当代文学理论史书写个案[J]. 肖明华.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