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利用废纸制造可再生包装容器(论文文献综述)
赵琦[1](2021)在《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基础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废弃物回收利用被证明是合理的废弃物处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问题。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早已经被一些发达国家实践,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依赖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基础的支撑。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废弃物管理中没有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而是采取鼓励性政策,这样的差异应该引起重视。那么是哪些因素限制了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的运行,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基础可以有效支撑一个国家或地区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是否适合开展强制性废弃物回收利用,这是本研究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产者责任延伸理论等为基础。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研究中与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和筛选,构建了由5个子系统、13个指标组成的“经济-社会-技术-市场-意识”系统。选取了13个有效运行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将主成分分析法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相结合,分析了各子系统对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的影响,并定量化地提出最适宜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时各个发展指标应具备的数值范围。对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基础进行应用。提出制度实施基础判断法则,判断国家或地区目前发展状态对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的适宜程度,避免盲目实施造成人力、物力或资源的浪费。最后以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46个试点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并适当提出未来重点发展路径。结果显示,社会水平、技术水平和意识水平的发展均对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市场水平和经济水平存在“门槛效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只有当经济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市场水平超过一定数值时,才是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的最适当时机。此时,人均GDP通常在27654-40344美元之间;可再生资源及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大于5.0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大于67.54%。当适宜度得分在0.60以下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条件尚不成熟;得分在0.70-0.80之间可以开始实施。我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仅北京市(0.84)、上海市(0.83)和广州市(0.83)三个城市达到适合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阶段;包括南京市(0.79)、苏州市(0.79)在内的18个城市可以开始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泰安市(0.69)、铜陵市(0.68)等20个城市可以选择以试点小区先行实施的方式逐步推广;同时仍存在五个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条件尚不成熟的城市,如长春市(0.59)。本文可以为各国各地区制定废弃物管理政策,以及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纪超[2](2020)在《LM公司瓦楞原纸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涉及工业、生活、文化、教育、科技、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它与国民经济紧密相联同步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基础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纸及和纸板的人均消费量也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中国造纸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纸生产国和消费国。瓦楞纸是包装工业应用最广泛的包装材料,用于包装工业产品和各类民用商品等,而且随着国际市场对货物木质包装检疫的限制,在很多情况下取代了木箱和金属箱。瓦楞原纸作为瓦楞纸的基础材料,根据其特性和不同用途可将不同楞型进行组合,加工制造成不同的包装制品,用以包装不同重量、类型、等级的产品。由于成本相对更为节约而且更为环保,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日常生活。瓦楞纸产品易回收、再生利用,是理想的“绿色包装”材料,符合日益深入人心的环保理念。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一轮国际产业链变革正在进行,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正在进行调整,全球造纸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造纸工业作为制造业配套的基础原材料制造业,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另外,保护碧水蓝天的“环保风暴”,及有关部委2017年提出的禁止洋垃圾进口,2018年采用废纸配给制等,导致原材料对外依赖度较高的造纸行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互联网+”也为造纸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以LM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研究背景及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论述。其次,阐述了有关战略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及研究工具的介绍,通过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进行外部环境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对LM公司内部环境,包括LM公司资源及能力资源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SWOT综合矩阵分析,最终将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利用QSPM矩阵对三种备选竞争战略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弱化劣势,规避威胁的原则,提出LM公司当前适宜采取低成本竞争战略:建设原料基地,而在保障原材料供应的同时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高组织和管理效能,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互联网+”,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等实现产业升级,同时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稳健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文章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在进行战略选择和战略制定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尉薛菲[3](2020)在《中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近二十年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出现了人口数和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双重增长,导致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暴涨,城市垃圾处置产能日益捉襟见肘,且城市内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新建垃圾填埋或焚烧产能存在很强的邻避效应,各大城市陆续出现了垃圾产量增长和产能扩张受限的矛盾,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问题成为城市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处于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预见未来十几年内城市人口数和人均垃圾产能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城市垃圾处置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垃圾分类是城市管理者为了解决城市垃圾围城问题而提出的重要解决方案,中国从2000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但举步维艰,进展缓慢,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和资源压力的持续增大,垃圾分类被中央政府重新提上日程,自上而下加大全国垃圾分类的力度。垃圾分类是有效解决垃圾围城的手段,大大减少了流向终端处置环节的垃圾产量,减少了垃圾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垃圾资源化利用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友好和社会友好的手段。本文结合环境经济学、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基础对垃圾分类产业进行经济学分析,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垃圾分类的发展现状、国内垃圾分类的现有模式、垃圾分类的上下游产业链情况进行了全面论述,然后文章使用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将垃圾分类产业的环境负外部性进行货币价值化,创新性地建立了一套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框架,考虑到上海是国内垃圾分类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城市,本文选取上海市作为分析对象,将该经济学分析框架用于上海市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得到了垃圾分类开展前和开展后上海市垃圾处置各个环节的平均投入成本、正效益产出、环境负效益产出等参数,并分析了垃圾分类对垃圾处置各环节投入产出的影响、对全产业链总投入产出的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最后,文章对国内外垃圾分类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垃圾分类政策体系给出了建议。一切的市场活动都出于经济因素的推动,本文通过详细的数据获取和科学的分析计算方法获得了上海垃圾分类产业的相关经济数据,不仅可以给上海市垃圾分类的政策制定和推动方式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还可以给全国其它城市垃圾分类的开展提供借鉴,本文论证的结果不仅证明了垃圾分类在环境效益方面的可行性,同样证明了垃圾分类是具备一定经济效益的,说明了我国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具备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紧迫性。
胡彪,陈龙[4](2017)在《我国废弃资源回收利用的标准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国内外回收利用行业现状出发,对近年来行业领域内典型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规模及产业发展成果进行综述。对国内外回收利用相关标准展开研究,主要针对回收利用相关的标准类别、标准数量及标准覆盖等方面予以总结。最后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建设和行业发展进程,针对我国当前废弃资源回收机制及综合利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回收利用标准体系的若干标准需求,为我国废弃资源回收利用标准体系的发展提供思路。
任慧慧[5](2017)在《纸纤维多孔缓冲材料的研究》文中指出以纸纤维为基材,利用海藻酸钠对纤维进行改性,辅以糊化后的淀粉使聚合物形成连续相,利用聚乙烯醇和甘油对材料进行塑化,将水蒸气发泡与海藻酸钠凝胶固态颗粒球发泡相结合,通过微波加热工艺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轻质缓冲材料,并探究不同物料配比下材料性能的变化。海藻酸钠能够分散纤维并增强纤维强度,使纤维的平均拉伸强度达到47.38MPa。水分含量对多孔材料的密度影响较大,当水与纤维的质量比为16(水/纤维)时,多孔材料的平均表观密度为0.105g/cm3,拉伸强度为0.652MPa,当静态压缩的应力范围处于0.18-0.37MPa之间时,多孔材料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由于海藻酸钠的粘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导致多孔材料的粘度逐渐下降,不利于多孔结构的成型,通过添加淀粉来增强材料的粘度稳定性,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多孔材料的表观密度、拉伸强度以及载荷能力逐渐增加,当淀粉与纤维的质量比为0.5时,多孔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其最小缓冲系数为3.35;改变海藻酸钠的添加比例,材料密度先降低后迅速增加,拉伸强度逐渐增加,载荷能力先降低后增加。当海藻酸钠与纤维的质量比为0.05时,材料的平均表观密度为0.110g/cm3,平均拉伸强度为0.552MPa,材料在0.234MPa的应力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最小缓冲系数为3.09;为了改善纤维的角质化与淀粉回生等现象,增强材料的韧性,加入聚乙烯醇和甘油来提高纤维与淀粉大分子结构的韧性,当聚乙烯醇与纤维的质量比为0.15,甘油与淀粉的质量比为0.25时,材料的最小缓冲系数在3-4之间,针对应力范围在0.161-0.549 MPa之间的产品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此时材料的应变在40%-75%之间。利用方型模具制备不同物料配比下的成型材料,研究表明海藻酸钠凝胶颗粒能够使材料的多孔结构尺寸更加均匀统一,增加单位面积上泡孔的数量,分别以废纸纤维和木质原浆为基材制备的多孔缓冲材料具有不同的缓冲特性,分别适用于应力在0.5-1.5MPa和0.09-0.5MPa之间的产品,对应的材料应变分别在50%-80%和47%-76%之间,其最小缓冲系数分别在2-3和5-6之间,最小加速度值分别在120g和70g左右。
刘敬文[6](2013)在《中国食品包装可持续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末到如今,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本身的发展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迎接和克服这些挑战,人们开始寻找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模式,可持续性设计就是其中之一。可持续设计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认识和战略措施,不仅在发达国家得以广泛地应用,在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得到不断提升的重视。本文以可持续设计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可持续设计的概念及其发展脉络、意义和内涵。从可持续设计的视角,通过对中国食品包装所存在的安全性、过度消耗资源能源、回收率低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设计的策略、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包装企业的管理这四个方面的设计途径。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总结归纳了食品包装的相关概念及其评价体系,以及中国食品包装设计中存在的可持续问题。第二部分针对存在的可持续问题,提出了选择安全、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的方法;第三部分为可持续包装设计过程提供减量化设计、一体化设计、重用设计、耐用设计、拆卸设计等多种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第四部分介绍了如何推进材料的回收、污染的减少和资源、能源的节约;第五部分探讨了企业如何从宏观的角度掌握资源能源的分配,从而达到企业整体的可持续性转变。第六部分从系统化的角度,以可口可乐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所采取的全面性方案与措施为例,为中国的企业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孙丹丹[7](2011)在《包装废弃物处理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包装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过量的包装废弃物,我国城市垃圾中存在大量的包装废弃物其本身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但由于缺乏成熟完善的回收体系,不仅浪费了包装资源,还给政府管理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压力。目前世界各国在管理包装废弃物时基本上都采取先“避免产生”、后“循环使用”、再“最终处理”的管理原则,以达到减少垃圾量、节约资源、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目标。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限制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对包装废弃物的管理产生了很大漏洞。提高技术水平、完善包装废弃物的法律制度建设,将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在系统介绍包装废弃物概念、处理方式及产生危害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包装废弃物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比较法对国外包装废弃物的立法及管理作了深入阐述,通过对国外包装废弃物处理的借鉴与比较,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议。即通过增加企业责任,大力倡导绿色包装,加强政府监管,改变消费者理念及消费习惯,完善循环经济、过度包装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期实现包装废弃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及保护环境的目的。
朱煜[8](2011)在《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建设循环型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及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循环型城市是适合我国资源国情的城市模式。为了建设循环型城市、实现城市资源循环的最优化,必须构建城市循环物流系统。为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综合运用资源循环、循环物流、城市物流和物流系统等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概念、要素、结构、功能和构建机理等理论问题,研究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策略和构建模式,建立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方案及实施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及成果主要有:(1)提出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概念,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划分为客体、主体、载体三类要素:客体要素包括城市资源循环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资源;主体要素包括城市范围内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城市循环物流活动的组织或个人;载体要素包括承载客体要素并使之完成在主体要素之间运动的各种设施和设备。(2)以实现城市资源循环的最优化为构建目标,综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客体、主体、载体的构建顺序,从构建策略、构建模式、构建模型和构建评价等方面开展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研究,从而建立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流程与方法。(3)从客体、主体和载体三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模型体系:系统客体的成本收益模型采用边际分析方法,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能够为构建模式选择提供定量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主体的委托代理模型针对各主体要素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模型化和博弈分析,能够保障各主体要素的利益均衡;系统载体的网络规划模型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能够解决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选址和配送问题。(4)以北京市为例,应用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北京市资源循环的总体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源循环相关物流的总体现状及存在问题、重点领域资源循环的物流特性等现实背景,在此基础上,从客体、主体、载体三个方面设计了北京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本文中共有图36幅,表38个,参考文献125篇。
卢伟[9](2010)在《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物质代谢分析模型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质流动和循环是社会代谢过程的表征,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进行交互的重要手段。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打破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相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废弃物的肆意排放对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巨大的生态包袱。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上看,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废弃物正作为一种资源的替代品逐渐被人类加以利用。因此,研究我国废弃物物质代谢模式,对于缓解因废弃物排放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和因资源无序开采所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物质代谢和产业生态学理论框架下,在分析我国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的物质代谢特征的基础上,扩展了传统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建立了废物流分析方法(Waste Flow Analysis, WFA)和废弃物代谢投入产出分析方法(Waste Metabolism Input Output Anlysis, WMIO),并结合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情景分析方法,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能值分析方法和灵敏度分析方法,构建了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物质代谢分析模型(Waste Recycling System Material Metabolism Analysis,WRSMM),以研究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的物质代谢过程。在分析基准年2005年我国废弃物物质代谢模式的基础上,对2005-2030年我国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可能的演化模式进行了情景预测。同时,本研究以秸秆为例,对废弃物的循环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对于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的分析表明,我国废弃循环利用系统当前还存在着资源生产率低,循环利用率不高,循环利用水平低下等问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变化都会对废弃物物质代谢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减量化技术对废弃物物质代谢模式的影响尤为深刻。对于废弃物循环利用路径选择的研究表明,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路径选择主要依赖于决策者的目标,而当前决策者对于废弃物循环利用所关注的目标主要包括了污染物减排效益、经济效益、减碳效益和能源效益。在不同的目标组合下,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路径会发生变化,但在这个政策调控过程中,市场的力量同样需要考虑在内。
乔刚[10](2010)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文中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着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循环经济立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08年,我国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这标志着我国调整循环经济领域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已经诞生。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首的循环经济法律,自实施以来,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形势日益发展,循环经济法律仍然存在或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到其实施效果。社会发展对循环经济立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会发展趋势表明,当今世界正处于巨大变革和转型时期,主要表现为“三重转变”,即: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世界经济形态由资本经济和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转变,社会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上述“三重转变”中,“生态文明”是核心范畴,“循环经济”是基本形式,“可持续发展”是根本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跟踪和把握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把生态文明理念与循环经济立法结合起来进行专门研究,提取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经验,考察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并检讨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在理论、结构、制度和责任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理论上提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理念进步、结构完备、制度完善和责任重塑的若干建议,以期推动立法不断发展,使之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好地促进和保障社会永续发展。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就理论价值而言,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注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融合,充分吸收技术、经济和制度等各方面的理论成果,从而拓展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宽度,延伸生态文明的研究视野,优化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方法;二是把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与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既架设了与科学发展观联系的桥梁,又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使科学发展观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解释路径,即从文明、经济和法治相互融合贯通的角度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三是借助生态文明这样一种强大的理论工具和厚重的价值理念来研究循环经济立法,提升了循环经济立法研究的思想高度,夯实了循环经济立法研究的理论基础。就实践意义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循环经济立法的意义,有助于完善循环经济立法,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法制保障;二是对经济社会的意义,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三是对环境立法的意义,有助于促进我国环境立法的转型和完善,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除引言和结语外,全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本体论,主要论述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和循环经济立法三个核心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环境问题及由此引发的生态危机是生态文明兴起的现实基础;人们在反思生态危机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与变革是生态文明兴起的思想渊源;生态保护运动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兴起的重要推动力量。生态文明具有整体性、平等性和多样性。作为一种高级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大大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有力地推动了人类自然观的变革、生态伦理观的形成和人类发展观的转向,对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具有系统性、循环性和环境友好性。在我国,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我国传统的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为背景提出来的。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缓解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方式,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就关系而言,生态文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和具体实践。从本质上看,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是一致的,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都内含可持续发展因素,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共同追求。循环经济法不只包括形式意义上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还包括实质意义上的体现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各项要求的所有立法。在内容上,它涉及与资源开发利用、能源节约、废物回收利用、生态产业等领域的相关立法;在形式上,它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循环经济立法。在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2002年之前的萌芽阶段、2002年到2007年的成长阶段和2008年以后的定型阶段。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调整循环经济领域社会关系的基本法龙头法已经诞生。第二章为借鉴论,主要介绍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特别是发展循环经济领先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在国外,德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均积极开展了循环经济立法。在考察发展循环经济领先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循环经济立法的背景和现状,分析其立法内容和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总结出各国一些有益的做法和实践:循环经济法的理念不断进化,法的目标不断进步,法的体系逐渐完备,结构日趋合理,制度日益健全,内容日臻完善。其中一些具体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作为参考和借鉴。第三章为原理论,主要论证我国循环经济法的理念、价值、定位和原则。本章认为,循环经济法的理念应当坚持生态化取向,实现法理念的生态化,即在立法中将法律的价值取向由人与人的社会秩序向人与自然的生态秩序扩展,引导、促进、规范和保障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这要求循环经济法由传统法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以“生态利益优先”为价值理念。作为该理念的具体要求,循环经济法优先追求社会义务的承担。同时,就调整手段而言,循环经济法是“管制型立法”与“促进型立法”的有机融合。从利益角度分析,循环经济法是环境利益本位法,在部门法的定位上属于环境法而不是经济法。根据基本原则的价值性、特征性和普遍性要求,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由两个构成:一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二是共同责任原则。这两个基本原则最能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循环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追求。第四章为结构论,主要分析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及其内部结构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建议。本章认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是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规范依一定的原则与规律组合而成的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它既包括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也包括宪法和其他体现循环经济内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不同效力等级法律规范当中的具体条文。我国建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理念还存在距离;宪法中缺乏循环经济条款的根本指导;能源、生态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消费等专门领域的配套立法缺乏;相关标准规范空白;地方立法明显不足;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的法律与《循环经济促进法》之间的相互重合和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某些方面的规定甚至相互矛盾和冲突。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思想,坚持生态法学方法论,破除行政管理型和部门立法型法律体系,构建科学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突出“促进”型和参与式的法律体系,建立以法律、经济和技术手段为主,必要的行政手段为辅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在宪法中增加发展循环经济的条款;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加强地方立法;加快其他法律的“生态化”;协调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污染防治等相关领域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关系问题,适时修订相关立法,使各项立法相互协调配套,发挥整体合力。第五章为制度论,主要评估现行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并对重点制度的完善提出具体建议。本章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有科学合理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构建和完善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健康发展并适应循环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法律制度,是循环经济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在循环经济法中的地位、作用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可以分为基本法律制度(基本制度)和专项法律制度(专项制度)。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度,总量调控制度,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重点企业监督管理制度,循环经济统计、标准体系和产品资源消耗标识制度等构成了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制度;而鼓励、限制和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的名录制度,生态设计制度,拆解再利用制度等,属于循环经济法的专项制度。分析评估现行循环经济法律基本制度和专项制度的立法现状,发现各项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应当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从制度的具体内容、法律效力和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基本制度和专项制度进行完善。第六章为责任论,主要检讨我国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现状并提出以生态文明理念重塑循环经济法律责任体系。本章认为,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而言,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应作广义理解,它既包括结果意义上的否定性法律后果,也包括行为意义上的积极性法律要求。强调政府、企业、其他组织和公民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责任以及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必将更好地促使各个主体履行其发展循环经济的职责或义务,从而更好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规定了各个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法律责任。但是,在现有的循环经济法律责任规定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有的强制性行为缺乏责任机制,部分违法责任规定偏轻,对地方政府的责任约束不足,责任激励机制难以落实,责任内容不全面,责任社会化程度不足,责任保障机制不完善等。为此,建议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从各个方面重塑循环经济法律责任:完善强制性行为的责任约束机制,强化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强化地方政府的法律责任,强化责任激励机制,充实责任内容,积极发展保险、基金、社会保障等责任社会化机制,完善企业内部的责任保障机制和人大、司法、执法和公众参与保障机制。为实现上述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利益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比较分析方法贯穿于全文始终。文章对中外不同典型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进行了类比分析,对循环经济法与经济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等等。在分析循环经济立法的定位时,运用了利益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循环经济法是环境利益本位法而不是经济利益本位法。这有别于传统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手段”的分析标准。历史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也在论文中得到充分体现。必须承认的是,由于循环经济立法的发展时间不长,特别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不久,有关循环经济法的理念、原则、体系、制度和责任的内容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发展,我国循环经济法还需要不断完善体系结构、具体制度和法律责任等规定,以更好地保障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总之,生态文明是指导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判断循环经济立法优劣的重要标准。循环经济法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保障。循环经济法代表了环境法发展的新趋势。
二、日本利用废纸制造可再生包装容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利用废纸制造可再生包装容器(论文提纲范文)
(1)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基础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废弃物管理政策研究 |
1.2.2 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对比研究 |
1.2.3 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影响因素研究 |
1.2.4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 |
1.2.5 国内外研究进展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1.3 生产者责任延伸理论 |
2.2 模型方法 |
2.2.1 主成分分析法 |
2.2.2 面板门槛回归模型 |
第3章 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建设发展现状 |
3.1 发达国家废弃物回收利用管理现状 |
3.1.1 发达国家废弃物管理制度实施现状 |
3.1.2 典型发达国家废弃物回收利用发展情况 |
3.2 我国废弃物回收利用管理现状 |
3.2.1 我国废弃物回收利用管理现状 |
3.2.2 我国废弃物回收利用现状及问题 |
第4章 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基础研究 |
4.1 模型构建 |
4.1.1 研究范围 |
4.1.2 指标选取 |
4.1.3 模型处理结果 |
4.2 结果分析 |
4.2.1 影响分析 |
4.2.2 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基础 |
第5章 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度实施基础判断法则 |
5.1 发达国家适宜度得分计算 |
5.2 制度实施基础判断法则构建 |
第6章 我国城市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适宜度分析 |
6.1 46 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废弃物管理办法 |
6.2 我国城市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适宜度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LM公司瓦楞原纸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文献综述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瓦楞原纸的概念 |
2.2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2.1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
2.2.2 战略管理的层次 |
2.2.3 竞争战略的类型 |
2.3 研究工具介绍 |
2.3.1 PEST分析 |
2.3.2 五力模型 |
2.3.3 SWOT分析 |
2.3.4 QSPM矩阵分析 |
3 LM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瓦楞原纸行业环境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3.2.2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3.2.3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3.2.4 客户的议价能力 |
3.2.5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 外部机会与威胁 |
3.3.1 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 |
3.3.2 外部环境带来的威胁 |
3.3.3 外部环境因素评价矩阵 |
4 LM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LM公司简介 |
4.2 LM公司的资源 |
4.2.1 财务状况分析 |
4.2.2 主要产品分析 |
4.2.3 人力资源分析 |
4.2.4 创新资源分析 |
4.3 LM公司的能力资源分析 |
4.3.1 市场营销能力 |
4.3.2 生产能力分析 |
4.3.3 技术研发能力分析 |
4.4 LM公司内部优势与劣势 |
4.4.1 内部优势 |
4.4.2 内部劣势 |
4.4.3 内部环境因素评价矩阵 |
5 LM公司瓦楞原纸业务竞争战略选择 |
5.1 LM公司SWOT分析 |
5.2 LM公司竞争战略的选择 |
5.3 LM公司愿景和使命 |
5.3.1 LM公司的愿景 |
5.3.2 LM公司的使命 |
6 LM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6.1 LM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 |
6.1.1 建设原料基地,降低原料及采购成本 |
6.1.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6.1.3 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扩大盈利空间 |
6.1.4 实施“互联网+” |
6.2 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 |
6.2.1 组织保障 |
6.2.2 人才保障 |
6.2.3 注重技术创新 |
6.2.4 资本保障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
二、研究方法、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垃圾分类研究综述 |
二、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 |
(一)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二)环境经济学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循环经济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发展现状及问题 |
一、生活垃圾分类的定义和内容 |
二、我国垃圾处置行业现状 |
(一)固体废弃物的主要类别 |
(二)我国生活垃圾处置的发展历程 |
(三)我国生活垃圾处置行业现状 |
三、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发展情况分析 |
(一)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 |
(二)试点探索阶段(2000-2015年) |
(三)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 |
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运营主要模式及问题 |
(一)单一线下分类模式 |
(二)线上平台回收模式 |
(三)互联网+智能设备/设施组合模式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链分析 |
一、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链概况 |
二、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
(一)垃圾分类设备 |
(二)垃圾运输车辆 |
(三)垃圾分类信息化 |
(四)垃圾分类运营 |
(五)环卫运营(收转运) |
(六)再生资源回收 |
(七)垃圾处置 |
三、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活垃圾分类经济学分析方法 |
一、生活垃圾分类经济学分析基本思路 |
二、生活垃圾分类的环境经济学分析方法 |
(一)传统投入产出核算分析方法 |
(二)垃圾分类产业的外部性问题 |
(三)基于环境经济学理论的投入产出核算体系 |
三、生活垃圾分类的生命周期评价经济学分析方法 |
(一)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内涵的发展历程 |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原则和步骤 |
(三)生活垃圾分类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建立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活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案例研究 |
一、我国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发展概况及研究目标选取 |
(一)上海市 |
(二)北京市 |
(三)杭州市 |
(四)苏州市 |
(五)南京市 |
(六)研究目标选取 |
二、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产业链的经济学分析 |
(一)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及组成的确定 |
(二)生活垃圾分类和收集环节的投入产出分析 |
(三)生活垃圾收转运环节的投入产出分析 |
(四)再生资源分拣和资源化利用投入产出分析 |
(五)末端处置环节的投入产出分析 |
三、垃圾分类对上海垃圾处置产业链投入产出的影响分析 |
(一)垃圾分类开展前垃圾处置产业链的投入产出 |
(二)垃圾分类开展后垃圾处置产业链的投入产出 |
(三)垃圾分类对总投入产出的影响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外生活垃圾分类发展经验借鉴 |
一、国外生活垃圾分类发展情况分析 |
(一)德国 |
(二)日本 |
(三)美国 |
(四)新加坡 |
(五)瑞典 |
二、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 |
(一)德国 |
(二)日本 |
(三)美国 |
(四)新加坡 |
(五)瑞典 |
三、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的经验借鉴 |
(一)因地制宜的确定垃圾分类体系 |
(二)建立垃圾分类产业链市场化机制 |
(三)完善的法律保障 |
四、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政策分析及建议 |
一、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 |
(一)法律法规体系 |
(二)配套政策 |
(三)经济政策 |
二、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政策建议 |
(一)完善垃圾分类产业管理体系 |
(二)全面开展生产者付费制度 |
(三)建立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税收优惠制度 |
(四)研究制定鼓励垃圾资源化开发利用的政策 |
三、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我国废弃资源回收利用的标准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
1.1 国外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
1.2 我国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
2 国内外回收利用的标准现状 |
2.1 国外标准现状 |
2.2 我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现状 |
2.2.1 我国国家标准现状 |
2.2.2 我国的行业标准现状 |
3 标准需求分析 |
4 结论 |
(5)纸纤维多孔缓冲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缓冲包装材料 |
1.1.1 泡沫塑料类缓冲包装材料 |
1.1.2 充气垫缓冲包装材料 |
1.1.3 植物纤维类缓冲包装材料 |
1.1.4 其他缓冲包装材料 |
1.2 植物纤维 |
1.2.1 植物纤维的结构与特性 |
1.2.2 废纸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
1.3 海藻酸钠 |
1.3.1 海藻酸钠的理化特性 |
1.3.2 海藻酸钠的提取与应用 |
1.4 淀粉 |
1.4.1 淀粉的结构与特性 |
1.4.2 淀粉的理化特性 |
1.5 增塑剂 |
1.5.1 聚乙烯醇的塑化机理 |
1.5.2 甘油的塑化机理 |
1.6 发泡机理及成型工艺 |
1.6.1 发泡机理 |
1.6.2 发泡成型工艺 |
1.7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纸板打浆方法 |
2.2.3 物料混合及预处理方法 |
2.2.4 微波加热及干燥成型方法 |
2.3 实验方案设计 |
2.3.1 纤维改性实验设计 |
2.3.2 物料配比 |
2.4 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 |
2.4.1 表面及微观结构表征 |
2.4.2 密度测试 |
2.4.3 力学性能的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海藻酸钠对纤维的改性 |
3.1.1 海藻酸钠对纤维结构的影响 |
3.1.2 海藻酸钠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 |
3.2 水分含量对多孔缓冲材料的影响 |
3.2.1 水分含量对多孔结构的影响 |
3.2.2 水分含量对材料表观密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 |
3.2.3 水分含量对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 |
3.3 淀粉含量对多孔缓冲材料性能影响 |
3.3.1 淀粉含量对多孔结构的影响 |
3.3.2 淀粉含量对材料表观密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 |
3.3.3 淀粉含量对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 |
3.4 海藻酸钠含量对多孔缓冲材料的影响 |
3.4.1 海藻酸钠含量对多孔结构的影响 |
3.4.2 海藻酸钠含量对材料表观密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 |
3.4.3 海藻酸钠含量对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 |
3.5 聚乙烯醇含量对多孔缓冲材料性能的影响 |
3.5.1 聚乙烯醇含量对多孔结构的影响 |
3.5.2 聚乙烯醇含量对材料表观密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 |
3.5.3 聚乙烯醇含量对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 |
3.6 甘油含量对多孔缓冲材料性能的影响 |
3.6.1 甘油含量对多孔结构的影响 |
3.6.2 甘油含量对材料表观密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 |
3.6.3 甘油含量对多孔缓冲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 |
3.7 成型材料 |
3.7.1 纤维特性分析 |
3.7.2 物料配比对材料多孔结构与表观密度的影响 |
3.7.3 物料配比对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 |
4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6)中国食品包装可持续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可持续设计”的概念及其发展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1.1.3 国内研究现状 |
1.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食品包装的相关概念及其评价体系 |
1.3 中国食品包装设计中存在的可持续问题 |
1.3.1 食品包装材料 |
1.3.2 食品包装设计 |
1.3.3 食品包装回收率 |
第2章 食品包装材料的可持续性选择 |
2.1 可重复利用的包装材料 |
2.2 可食用的包装材料 |
2.3 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
2.4 纳米材料包装 |
2.5 活性智能包装 |
2.6 可持续性印刷 |
第3章 食品包装设计的可持续性策略 |
3.1 减量化设计 |
3.1.1 简化结构 |
3.1.2 减少色彩 |
3.2 标准化设计 |
3.3 重用设计 |
3.4 功能延伸设计 |
第4章 食品包装废弃物的可持续性回收 |
4.1 拆解设计 |
4.1.1 材料单一化 |
4.1.2 连接简单化 |
4.1.3 零件最少化 |
4.1.4 部分材料标签化 |
4.2 回收系统设计 |
第5章 食品包装相关企业的可持续性管理 |
5.1 本地化 |
5.2 信息化 |
第6章 实例 |
6.1 包装材料 |
6.1.1 增加回收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率 |
6.1.2 制造PlantBottle(?)包装 |
6.1.3 全面停用PVC标签 |
6.2 包装设计 |
6.3 包装回收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7)包装废弃物处理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包装废弃物的概述 |
1.1 包装废弃物的概念 |
1.2 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及造成的危害 |
1.3 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现状 |
第二章 包装废弃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2.1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缺失 |
2.1.1 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内容 |
2.1.2 生产者责任制度的主体及履行方式 |
2.2 科学技术成为阻碍废弃物处理的一大瓶颈 |
2.3 消费者环保意识及分类处理的缺失 |
2.4 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 |
第三章 国外的立法及经验 |
3.1 德国包装废弃物处理经验及立法 |
3.1.1 二元回收体系与绿点环境标志 |
3.1.2 包装废弃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
3.1.3 包装废弃物管理的经济手段 |
3.2 日本包装废弃物处理经验及立法 |
3.2.1 包装废弃物管理概况 |
3.2.2 包装废弃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
3.2.3 包装废弃物管理的经济手段 |
3.3 美国包装废弃物处理经验及立法 |
3.3.1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限法律约束 |
3.3.2 包装废弃物管理的地方法律法规 |
第四章 对我国包装废弃物处理相关法律的评析 |
4.1 《循环经济促进法》 |
4.2 《清洁生产促进法》 |
4.3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第五章 包装废弃物处理的完善 |
5.1 完善生产者责任 |
5.1.1 企业环境责任法律化的必要性 |
5.1.2 循环经济下我国加强企业环境责任的制度构建及完善 |
5.2 提高消费者意识 |
5.3 加强政府主导责任 |
5.4 完善法律法规 |
5.4.1 加强垃圾分类与回收的立法 |
5.4.2 制定《包装与再生利用包装废弃物条例》 |
5.4.3 制定和完善绿色包装材料的法令法规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建设循环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
1.1.2 我国城市资源循环的现状及问题 |
1.1.3 构建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资源循环理论 |
2.1.1 资源定义与分类 |
2.1.2 资源循环机理 |
2.2 循环物流理论 |
2.2.1 循环物流定义与分类 |
2.2.2 循环物流系统 |
2.2.3 循环物流相关研究 |
2.3 城市物流理论 |
2.3.1 城市物流 |
2.3.2 城市物流体系 |
2.3.3 城市物流规划 |
2.4 物流系统理论 |
2.4.1 物流系统 |
2.4.2 物流系统工程 |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理论分析 |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3.1.1 城市与资源 |
3.1.2 城市资源循环 |
3.1.3 城市循环物流 |
3.1.4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 |
3.2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
3.2.1 客体要素与结构 |
3.2.2 主体要素与结构 |
3.2.3 载体要素与结构 |
3.3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功能 |
3.3.1 系统基本功能 |
3.3.2 系统增值功能 |
3.4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机理 |
3.4.1 系统特性分析 |
3.4.2 系统构建目标 |
3.4.3 系统构建流程 |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客体构建研究 |
4.1 系统客体的构建策略 |
4.1.1 客体要素的关联分析 |
4.1.2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构建策略 |
4.2 系统客体的构建模式设计 |
4.2.1 产品循环模式 |
4.2.2 零部件循环模式 |
4.2.3 材料循环模式 |
4.2.4 不同构建模式的比较 |
4.3 系统客体的成本收益模型 |
4.3.1 建模背景 |
4.3.2 建模过程 |
4.3.3 模型算例分析 |
4.4 系统客体的构建评价 |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主体构建研究 |
5.1 系统主体的构建策略 |
5.1.1 主体要素的关联分析 |
5.1.2 基于参与式治理的构建策略 |
5.2 系统主体的构建模式设计 |
5.2.1 总体设计 |
5.2.2 不同商流模式的比较 |
5.2.3 不同物流模式的比较 |
5.3 系统主体的委托代理模型 |
5.3.1 建模背景 |
5.3.2 建模过程 |
5.3.3 模型博弈分析 |
5.4 系统主体的构建评价 |
5.5 本章小结 6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载体构建研究 |
6.1 系统载体的构建策略 |
6.1.1 载体要素的关联分析 |
6.1.2 基于物流共同化的构建策略 |
6.2 系统载体的构建模式设计 |
6.2.1 双向物流载体分离模式 |
6.2.2 双向物流载体整合模式 |
6.2.3 不同构建模式的比较 |
6.3 系统载体的网络规划模型 |
6.3.1 建模背景 |
6.3.2 建模过程 |
6.3.3 模型算例分析 |
6.4 系统载体的构建评价 |
6.5 本章小结 7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
7.1 北京市资源循环与相关物流的总体分析 |
7.1.1 资源循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7.1.2 物流客体的现状及问题 |
7.1.3 物流主体的现状及问题 |
7.1.4 物流载体的现状及问题 |
7.2 北京市重点领域资源循环的物流特性分析 |
7.2.1 纸循环的物流特性 |
7.2.2 塑料循环的物流特性 |
7.2.3 电子产品循环的物流特性 |
7.2.4 汽车循环的物流特性 |
7.3 北京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方案设计 |
7.3.1 设计依据与思路 |
7.3.2 系统客体构建方案 |
7.3.3 系统主体构建方案 |
7.3.4 系统载体构建方案 |
7.4 北京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实施建议 |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物质代谢分析模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废弃物与物质循环 |
1.2.1 废弃物 |
1.2.2 物质循环 |
1.3 物质循环与循环经济 |
1.4 从循环经济到循环型社会 |
1.4.1 零排放 |
1.4.2 循环型社会 |
1.4.3 中国循环型社会建设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
1.5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方法学综述 |
2.1 废物流分析方法 |
2.2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
2.3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
2.4 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
2.5 其它分析方法 |
2.6 基于废弃物管理体系设计和评估的研究 |
2.7 小结 |
第3章 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物质代谢分析模型 |
3.1 模型基本框架 |
3.1.1 系统定义及模型原理 |
3.1.2 建模方法 |
3.1.3 基本框架 |
3.1.4 模型模块说明 |
3.2 模型计算部分 |
3.2.1 宏观经济预测计量模型 |
3.2.2 废物流分析模型 |
3.2.3 废弃物代谢投入产出模型 |
3.3 模型应用 |
3.3.1 废弃物代谢分析 |
3.3.2 规划问题 |
3.3.3 预测问题 |
3.3.4 技术选择问题 |
3.4 小结 |
第4章 2005 年中国循环利用系统废弃物代谢分析 |
4.1 我国循环利用系统废弃物清单及数据来源 |
4.2 我国循环利用系统废物流分析 |
4.2.1 工业固体废弃物物质代谢分析 |
4.2.2 农业固体废弃物物质代谢分析 |
4.2.3 建筑垃圾物质代谢分析 |
4.2.4 城市生活垃圾物质代谢分析 |
4.2.5 农村生活垃圾物质代谢分析 |
4.2.6 废旧汽车物质代谢分析 |
4.2.7 废旧家电物质代谢分析 |
4.2.8 包装废弃物物质代谢分析 |
4.2.9 我国循环利用系统废弃物物质代谢分析 |
4.3 我国循环利用系统废弃物投入产出分析 |
4.3.1 2005 年我国8 类废弃物投入产出分析 |
4.3.2 2005 年中国各类资源循环利用分析 |
4.3.3 2005 年中国部门废弃物投入产出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循环利用系统废弃物物质代谢情景分析 |
5.1 情景分析的方法 |
5.2 经济情景方案设定 |
5.2.1 经济要素情景方案设定 |
5.2.2 人口和城市化情景要素设定 |
5.2.3 消费水平要素情景设定 |
5.2.4 能源要素情景设定 |
5.2.5 产业结构情景设定 |
5.2.6 产品产量情景设定 |
5.2.7 产品结构情景设定 |
5.3 技术水平情景设定 |
5.3.1 产污系数(减量化技术)情景设定 |
5.3.2 综合利用率(再循环技术)情景设定 |
5.3.3 回收率、再循环率和再利用率情景设定 |
5.4 我国循环利用系统废物流预测 |
5.4.1 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预测 |
5.4.2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预测 |
5.4.3 固体废弃物回收量及循环利用量预测 |
5.4.4 废物流全景预测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技术选择分析——以秸秆为例 |
6.1 系统假定及系统边界设定 |
6.1.1 系统假定 |
6.1.2 系统边界 |
6.1.3 参照系统 |
6.2 技术选择方法及模型 |
6.2.1 经济投入产出-环境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 |
6.2.2 模型应用假定 |
6.3 数据质量评估 |
6.4 环境影响分析 |
6.5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
6.6 环境经济综合分析 |
6.7 灵敏度分析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国民经济各部门编号及分类 |
附录B A2 情景下国民经济各部门最终需求增长率 |
附录C 秸秆循环利用企业样本点选择 |
附录D 生命周期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
附录E 13 类秸秆循环利用技术成本收益分析结果 |
附录F 13 类秸秆循环利用技术生命周期评价结果 |
附录G 传统技术参照系统生命周期评价结果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
第一章 本体论: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及其立法 |
第一节 生态文明概述 |
一、生态文明缘起 |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三、生态文明的特征 |
四、生态文明的价值 |
五、生态文明与中国 |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一般原理 |
一、循环经济的历史产生 |
二、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三、循环经济的内涵 |
四、循环经济的特征 |
五、循环经济的价值 |
第三节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一般关系 |
一、生态文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 |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 |
三、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
一、2002年之前的循环经济立法 |
二、2002年至2007年的循环经济立法 |
三、2008年以后的循环经济立法 |
第二章 借鉴论:国外循环经济立法考察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考察 |
一、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 |
二、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 |
三、欧盟的循环经济立法 |
四、其他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 |
第二节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启示 |
一、循环经济法的理念不断进化 |
二、循环经济法的目标不断进步 |
三、循环经济法的体系逐渐完备 |
四、循环经济法的结构日趋合理 |
五、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日益健全 |
六、循环经济法律内容日臻完善 |
第三章 原理论:生态文明视野下循环经济法的理念、定位与基本原则 |
第一节 循环经济法的理念: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
一、传统环境法的理念及其局限 |
二、我国现行循环经济法的理念与目标 |
三、循环经济法理念的生态化 |
第二节 循环经济法的本位:从权利到义务 |
一、社会法时代的到来:从个体权利到社会义务 |
二、环境法和循环经济立法优先追求社会义务的承担 |
三、循环经济法是"管制型立法"与"促进型立法"的融合 |
第三节 循环经济法的定位:从经济法到环境法 |
一、法律部门属性的划分标准:从调整对象到利益关系 |
二、经济法是经济利益本位法 |
三、循环经济法是环境利益本位法 |
第四节 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
一、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研究现状 |
二、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确立标准和特征 |
三、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 |
第四章 结构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
第一节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一、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
二、体系建构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距离 |
三、纵向体系存在的问题 |
四、横向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议 |
一、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二、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纵向体系的完善 |
三、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横向体系的完善 |
第五章 制度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内涵与层次 |
一、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内涵 |
二、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分层 |
第二节 我国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
一、基本制度的现状 |
二、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
第三节 我国循环经济专项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
一、循环经济专项制度的基本状况 |
二、主要专项制度的内容及其完善 |
小结 |
第六章 责任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法律责任 |
第一节 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现状与检讨 |
一、循环经济法律责任内涵的广义化 |
二、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立法现状 |
三、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重塑循环经济法律责任 |
一、完善强制性行为的责任约束机制 |
二、强化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
三、强化地方政府的法律责任 |
四、强化责任激励机制 |
五、充实责任内容 |
六、建立健全责任社会化机制 |
七、完善法律责任保障机制 |
结语:迈向生态文明的循环经济立法 |
一、互动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循环经济立法 |
二、循环经济法与环境法的新趋势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日本利用废纸制造可再生包装容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基础与实证研究[D]. 赵琦. 吉林大学, 2021(01)
- [2]LM公司瓦楞原纸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纪超. 西南大学, 2020(06)
- [3]中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D]. 尉薛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我国废弃资源回收利用的标准需求研究[J]. 胡彪,陈龙.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7(09)
- [5]纸纤维多孔缓冲材料的研究[D]. 任慧慧.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1)
- [6]中国食品包装可持续性设计研究[D]. 刘敬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 [7]包装废弃物处理的法律问题研究[D]. 孙丹丹. 西北民族大学, 2011(06)
- [8]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研究[D]. 朱煜.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7)
- [9]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物质代谢分析模型及其应用[D]. 卢伟. 清华大学, 2010(08)
- [10]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D]. 乔刚. 西南政法大学, 2010(09)
标签:生态文明论文; 城市垃圾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活垃圾处理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