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新闻报道凸显应有的影响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洪娟[1](2021)在《《新闻联播》在我国新媒体平台中的短视频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经成为用户的普遍选择,传统媒体想要抓住用户注意力,需要在新一轮的革新中引入多种表现形式,短视频就是其中的一种。《新闻联播》对短视频的良好利用有助于提升其在网络空间中的影响力,总结其传播风格可为《新闻联播》接下来的短视频传播提供建议。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定性研究方面,首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联播的短视频进行基本处理,得到联播短视频在时长、推送时间和主要涉及人物等方面的基本状况,结合修辞学和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对作品选题和标题进行分析。其次采用比较分析法,对各平台间短视频呈现出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比如时长、音频等方面。在定量研究方面,首先对《新闻联播》在微博、微信、抖音和快手平台中的可见数据进行基本分析,发现用户参与热情较高的短视频大多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其次使用Python对《新闻联播》在微博中发布的短视频作品的评论进行抓取,并且结合百度AI对获取的76903条评论进行情感分析,发现联播在微博平台的短视频作品引发的情感值处于动态变化中,多为正向,出现负向情感占比较大的局面时也能够迅速调整。分析得出,暂时没有妥善方法处理的民生事件容易引发负向评论,节日类、典型人物或典型人物群体类、大国重器研发类以及展现正面情感类的短视频能够引发较多正向评论。最后使用SPSS对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四个假设进行验证,发现网络用语使用状况、作品选题、出镜主持人状况和视频内涉及到的人物状况对传播效果均存在影响。通过对《新闻联播》发布的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和效果分析,总结出了联播短视频的传播风格,在定位维度表现为提升《新闻联播》已有品牌价值,倾听网民诉求进行内容生产;在内容维度表现为革新选材逻辑,聚焦多方主体;在叙述维度表现为弥合“官”“民”间隙,塑造“交谈”氛围;在宣传维度表现为挖掘核心特色,整合传播渠道。研究者基于《新闻联播》短视频作品的现状,预测其在未来的短视频发布中将逐渐走向平稳期并且持续布局新媒体传播渠道。因此,在未来的短视频发布中可以利用好用户信息获取习惯和渠道的“碎片化”特性,合理利用情感传播,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提升短视频传播效果。
刘梅[2](2021)在《《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叙事学研究(1980-2018)》文中研究表明冬奥会创办至今已走过83年的历程,其独特的冰雪魅力和所承载的挑战自然、追求极限、战胜自我的奥运精神不断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奥运会或是任何体育赛事都缺席不了媒体的传播和报道。奥运会举办期间,媒体都会为受众报道相关的体育赛事状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媒体就是《人民日报》。它是我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报纸,而且从1980年就开始报道冬奥会,为读者呈现每届冬奥会赛事的盛况。2022年我国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第24届冬奥会,届时必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媒体如何报道这场大型体育盛会值得探讨。为媒体更好地报道即将来临的北京冬奥会,以叙事学为理论依据,将《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看做“大型体育盛会”叙事,并视历届冬奥会报道为一个统一叙事过程,运用文本分析法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微观层面,分析《人民日报》历届冬奥会报道的叙事内容和叙事形式;宏观层面,分析《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所构建的意识形态,重点总结《人民日报》的叙事策略,以期为其他媒体报道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在叙事内容方面,从故事的构成的三个要素场景、行为者、事件展开分析,整体上来看,冬奥会报道讲述了开幕式、中国冰雪健儿赛前准备、体育赛事、以及运动员的故事,一个个故事组成冬奥会的叙事群组。在叙事结构方面,叙述者呈个体叙事者和集体叙事者多重叙述者结合;叙事视角内外兼具,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和复合视角多元视角构建冬奥会故事;叙事时间上预叙倒叙结合,叙事时长快慢结合;叙事话语上,冬奥会报道标题的形式多变,修辞特色鲜明,主题丰富,体裁多样。在叙事策略方面,冬奥会报道叙事主题丰富,呈现多样化特征;叙事风格多样,呈现生动化冬奥故事:叙事细节逐步深入化;叙事视角随时间的变化逐渐灵活化和多元化。在意识形态建构方面,《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话语特征表现为三个阶段:初步参与阶段(1980-1988)-学习借鉴,积累经验;取得突破阶段(1992-2002)-值得鼓励,正视差距;稳步发展阶段(2006-2018)-再接再厉,未来可期;结合其话语阶段特征,这一故事背后的话语建构了国家形象感,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进而建构2022年我国举办北京冬奥会的国家理想感,此外还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传达社会价值观念。《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叙事策略有利于为其他媒体报道体育赛事提供借鉴,也能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时,为国内媒体报道提供启示。最后,我国主流媒体在冬奥会报道上要尊重多样的叙事主体,运用多元的叙事视角,报道丰富的叙事主题,采用多样的叙事符号等叙事策略来彰显冬奥魅力,讲好中国的故事,传播中国的文化。
田慧[3](2021)在《《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的叙事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新媒介环境格局,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精英意识与单向传播路径被瓦解,纸媒作为就旧媒介代表如何存活成为新闻界的重要议题,而《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成功,为报业困境带来曙光。其中人物形象塑造是《南方周末》深度报道成功的关键要素,针对《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塑造出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笔者以叙事学理论为根基,以人物形象塑造为支点,综合《南方周末》的报道理念、受众定位、发展历程等,《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真实性与深刻性的特质,还有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借鉴小说文体的三维关系中研究分析,认为丰富的叙事策略和多元的叙事话语是《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人物形象塑造成功的重要手段,虽其中大量借鉴小说文体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但基于二者文体根本属性的不一致,延伸出在叙事意图、塑造手法和互联网环境中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出现的新特征三方面明确区别二者,最终对《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塑造作出相应的反思与建设性意见。第一章首先界定“深度报道”相关概念,明确与《南方周末》二者的渊源与关系,归纳出《南方周末》深度报道具有理性精神、报道理念宏观性和始终坚持人文性三大特点,还揭示了《南方周末》深度报道成功的两大原因,一是竞争策略上的差异化,做到了紧跟时代媒介环境变化,精准定位读者群和开创全媒体的经营模式;二是做到内容为王,报社秉持优秀办报理念去选材,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去报道,借鉴文学的写作手法为内容加持。第二章宏观角度总结《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的整体属性。《南方周末》一贯以深度报道见长,具有与其他新闻体裁没有的特质,为其人物形象之间产生共性奠基,从而将《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共性特征归纳为真实性、平民性、复杂性和典型性。第三章以叙事学理论为根基分析《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的叙事策略。首先叙事声音中言语正面塑造和非言语隐秘构建人物形象的功能;其次抓住叙事视角中大量运用的限知视角和“反复”,深化受众对于人物形象认知;再者叙事时间上提炼出具有以倒叙为主,时距多重组合,及叙事节奏变化多端的特点,清晰交代新闻事件的同时还控制着情节发展速率,都让人物形象更富有张力。第四章具体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话语,手法上运用意象的反复出现强调突出人物性格,词语隐喻的功能隐射指向人物情感;细节描写中细化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加之受众的联想与想象视觉再现,人物形象更鲜明与真实;词语中应用方言词通俗形象传达人物特色,旧词新用使人物形象传达更为准确凝练。第五章论述《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与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叙事区别,体裁本质属性的不同导致在叙事意图上的审美和真实诉求产生偏差;二者对人物形象塑造手法二者有侧重和争议,深度报道中倾向描写手法中肖像、动作、语言、环境等和修辞手法中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对心理描写和修辞的夸张、想象等借鉴具有争议性,因而不将二者混为一谈;此外紧随互联网时代,《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相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出现“可预测性”新特征,新闻中“标签化”良好运用起着快速建立与传达人物鲜明性格作用。
王荣[4](202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明确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中,转化为社会大众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建设,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中华文化自信的坚强支撑。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基本内涵与意义、内在机理与整体方略设计、外化实践路径三大方面展开了具体论述。文章主要从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与价值理想三个层次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进行了创新性解释,形成了合理完备的三维系统理论建构。同时,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由知向行的过程中,本研究还构建起了“知”、“情”、“信”、“行”四位一体的大众认同和转化的整体方略设计与理论模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大众认同提供了思想支撑与理论依据。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基本内涵与意义方面,本研究从中国社会、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方位出发,阐释清楚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重大意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认同等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揭示出其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需要从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以及价值理想三重维度重点着力,引导社会大众遵循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从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规范来推动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与目标。在实现逻辑与内在机理方面,本研究以当代大学生为例剖析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现状,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方面存在的认知、情感、信仰等问题,探索促进大众由知向行的整体方略设计。文章认为,要在认清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基本现状与挑战的前提下,从“知”、“情”、“信”、“行”四个方面着手,才能真正地从认知转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普遍认同。文章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大众认同需要在知上着力,强化价值认知;要在情上内化,激发情感共鸣;要在信上笃定,锤炼坚强意志;要在行上磨砺,融入生活实践,努力化解社会大众对价值认同的疑惑与挑战,不断引领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强基固本、培根铸魂作用。在具体的外化实施路径方面,本研究从教育体系、文化根基、舆论传播、制度保障四方面出发,设计了促进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认同的整体方略。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教育需要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上下足功夫,从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到社会化再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推动形成全学段、全方位、全覆盖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教育体系。同时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发掘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大众认同的文化根基,形成以文化人的育人体系。文章提出,在舆论传播过程中,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与舆论宣传的同频共振,突出榜样典型的示范引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官方与民间的互促传播,真正构筑起智媒体时代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舆论传播新格局。同时,要凸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制度设计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大众认同的辩证统一高度,通过制度化的形式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实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认同。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接受与认同,才能真正地发挥出其精神涵养与灵魂塑造的作用,才能不断地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与思想引领力,才能让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激荡的长河中挺起精神脊梁。
韩隽[5](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刘泱溪[6](2020)在《《长沙晚报》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报道的叙事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活动。《长沙晚报》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报道是以大文化的视角关注时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内容的新闻专版,创刊30多年来,对它的学术性研究很少。而以它为样本,从新闻叙事学的角度探讨其得失,此前未有。基于此,探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纸媒如何进一步办好副刊类周刊,不断提升办报质量,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通过样本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长沙晚报》星期天周刊头版的新闻叙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叙事内容上。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叙事模式使用较多。其中深度报道常使用倒叙、预叙等叙事方式去进行新闻叙事,它注重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而其他体裁的报道则更侧重于采用顺叙方式叙事,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叙事时长方面,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多使用概括性叙事,注重新闻的简洁性;报道叙事内部节奏上,表现为核心事件和催化事件的组合叙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叙事的外部节奏则体现在段落的巧妙设置,使其更具视觉美感。二是叙事框架上。周刊头版新闻中隐蔽的叙事者的使用最为频繁。原因在于新闻专业主义要求叙事者尽可能隐藏自己的感情色彩,通过新闻事实来向受众展现事件本质。叙事视角层面则是以复合聚焦型叙事视角为主,因为单一视角无法满足叙事者对新闻事件的叙述。三是叙事话语上。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报道的遣词造句喜欢选用主观性强烈的形容词;句式上,主观性强的疑问句、感叹句等出现频率较高;它还借鉴文学语言符号,大大增强了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和可读性。运用新闻叙事学理论解读《长沙晚报》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报道,它不仅本身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还为同类型报纸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以及借鉴,也对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纸媒的转型以及做好深度原创有所助益。
肖慧[7](2020)在《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的内容分析(2010-2019)》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深入发展,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庞大的群体也引起了政府、社会以及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作为权威性的党中央主流媒体之一,当然也对这一群体给予了密切关注。本文通过梳理《人民日报》近十年的新生代农民工报道,探究《人民日报》建构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并进行评价,了解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最后从媒介责任角度来探究媒体正确塑造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的可行办法,希望大众能抛开成见,了解客观真实的新生代农民工形象,也让该群体能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来。本文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综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在框架理论的视角下,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将《人民日报》的新生代农民工报道作为分析样本,然后对所构建类目进行内容分析;第三部分是从微观视角出发,具体分析《人民日报》报道框架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并提炼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两大方面,学习技能改变命运、勇于扞卫自身权益、积极参与精神文化活动的积极者形象和难以融入城市、婚恋困难、被关爱的弱者形象。第四部分是对《人民日报》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评价,优点是内容真实有效,新闻来源多元化,语言平民化可读性强,客观立场凸显人文关怀。缺点是报道时间分布集中,新生代农民工主体配角化,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片面化、标签化。第五部分是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结论,反思媒体在塑造新生代农民工形象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并提出从提高媒体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媒体提供互动机会,促进社会各阶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沟通;塑造新生代农民工真实形象,破除刻板印象;打造媒体再教育平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宣传新生代农民工相关国家政策和机制,推动城市化进程;媒体提供法律保护平台,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权益这六个方面来建构媒介责任,希望为大众媒介塑造更真实客观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提供新的视角。
王珅葳[8](2020)在《机器人体育新闻写作对媒体发展的影响 ——对比足球记者小明与新浪体育的俄罗斯世界杯报道》文中认为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时代发展的新产物,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不断扩大,类似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多,对于传媒行业的变革起到了一定影响。未来机器人可能代替人类记者的说法,在新闻业界和学界引起了激烈讨论。机器人新闻写作作为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之一,目前在体育类报道中被广泛推广,并且在各项大型体育赛事中有着很高的使用率。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提升的当下,新闻写作机器人不断被优化,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转变,让新闻从业者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未来媒体人究竟该如何转型避免被机器人淘汰,体育媒体机构在策略上做出战略变革,才能真正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不过目前新闻写作机器人仍存在诸多运行问题,稿件生成机制并不成熟,容易给受众造成误导。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也是制约新闻写作机器人发展的因素。本文以今日头条的“足球记者小明”的稿件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新浪体育的战报,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新闻写作机器人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写作优劣势、对新闻媒体的积极影响、对媒体的消极影响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认为:(1)足球记者小明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领域中的产物,目前已经能够承担体育赛事报道的任务。在世界杯期间对64场比赛的全程报道,每一场比赛战报内容的撰写,都展现了机器人新闻写作的能力,具备了行业的技术水准,与其他媒体难分伯仲的内容传递。从运作成本上对比,机器人新闻不但能够将人类记者释放出来,从长远来看还能够节省媒体机构的一部分开支。写作机器人可以保证信息即时发布确保媒体的速度优势;另外对内容涵盖面提升,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阅读兴趣;依靠大数据将收集的信息集中到数据库中,新闻写作机器人可为媒体在资源整合上提供便利;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异军突起会让一些媒体人感受到压力,从侧面可以促进提升新闻从业者的素质。(2)尽管新闻写作机器人在体育报道中所占比重增多,并且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但距离完全替代人类还有很大的差距。语句相对独立僵硬,难以得到广泛受众的认同;机器人抓取信息的盲目化,会让新闻媒体失去公信力;而且在互动环节上,新闻写作机器人目前还无法达到人类的交流沟通能力,很难实现在媒体平台上完成流言回复和即时应答等高智能化反馈;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报道中,今日头条的“足球记者小明”只完成了 66篇战报题材类型的报道,内容相对单一,具有一定的选题局限性。(3)新闻写作机器人的优势突出,可以帮助人类在新闻领域继续延伸拓展业务,但同样它的短板也较为明显。因此人类记者与新闻写作机器人共同发展,成为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成为未来新闻媒体改革的关键。人类和人工智能相辅相成,扬长避短,发挥出机器人新闻写作速度快、数据容量大等特点,也要提升人类记者把关能力,凸显出人工在深度报道中的独特优势。为了促使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中的更好应用,应当严控内容质量,做好审核工作。提高新闻写作机器人的科技含量,不断优化和更新系统。完善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反馈机制,让受众对其提出合理的发展意见。同时明确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滥用人工智能只会让新闻机构背负更沉重的压力,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应当提高其使用率。(4)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技术推动媒体发展,人工智能渗透到新闻行业,让大众媒介迎来了新的“十字路口”。未来体育新闻将会进行不同角度的数据信息采集,呈现大量数据新闻。这就需要新闻写作机器人不断完善数据库,人类记者和编辑配合加工,对稿件内容进行润色。未来深度报道将成为各大媒体重点打造的新闻类型,随着人类记者被机器人从繁忙的数据收集工作中释放出来,人工报道需要通过人类记者的采访沟通,利用人类人际交流的优势。因此加大对深度报道市场的拓展,会是未来媒体展现竞争力的主战场。自媒体平台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主要生产短消息和花边新闻的用户将会渐渐被淘汰。自媒体平台需要改善推荐方案,奖惩机制透明化,扶植内容深度化。
张茗睿[9](2020)在《精准扶贫战略下《人民日报》扶贫报道新闻叙事分析(2015-2019)》文中指出新闻媒体宣传精准扶贫工作是党和国家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在脱贫攻坚战役的关键时期,主流媒体应该紧跟党的脚步来做好精准扶贫的宣传工作,坚守好舆论阵地,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让精准扶贫的思想政策准确、深入地落到老百姓心中,为脱贫增添内生动力。本文选取了《人民日报》在2015年至2019年间,与精准扶贫战略主题相关的新闻报道,通过对其进行新闻叙事研究,来分析《人民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是如何在宣传上与党的脱贫战略、方针政策同频共振,发挥好引领导向等重要作用的。本文从叙事者、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节奏这5个角度,对《人民日报》2015年至2019年的精准扶贫报道进行叙事分析,并得出了四点启示:1.多个叙事者共同叙述丰富报道细节;2.多种叙事结构拓展报道深度与广度;3.运用多重视角叙述增加报道可读性;4.适当调整叙事节奏增添报道韵律感.但也应注意,新闻媒体的精准扶贫报道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1.平衡报道体裁;2.增强扶贫对象叙述视角;3.增强贫困户话语权.新闻媒体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因此,新闻媒体要重视精准扶贫报道存在的问题,完善报道策略,以便更好地完成其在脱贫攻坚战中承担的重任.
陈红芸[10](2020)在《后真相时代新闻短视频的意义再生产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闻短视频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新闻短视频作为新的文本形式成为新闻生产者和接受者意义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场域。新闻短视频的生产者通过编码将主控符码支配下的意义植入符号文本之中,为受众解读设定框架。当受众不认可时,就会基于新闻短视频符号文本进行意义重构。新闻短视频的生产者建构的意义在受众的二度编码中被消解。互联网时代,公众的主动性和话语权被解放,对新闻短视频的意义再生产也越来越丰富。本文首先分析新闻短视频的意义生产,结合符号学理论,总结专业媒体与自媒体构建新闻短视频意义的过程。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具体案例,针对受众对新闻短视频意义再生产的表现和特点做出总结,分析认为新闻短视频既可以作为受众解读的蓝本,也可以成为受众再生产的素材。后真相时代新闻短视频的意义再生产具有传播个人符码更具主动性、参与更显情绪化、对抗解读多样化、社群真知重构化的特点。研究发现后真相时代新闻短视频意义再生产的心理机制涉及二元对立的逆反心理、解构拼贴的狂欢心理、表达诉求的利益动机以及进一步觉醒的权利意识。而社会机制方面则涉及文化、技术、阶层三重因素,传统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交织、技术的赋权和话语手段的更新、精英阶层与平民阶层的对立,都推动了受众对新闻短视频的意义再生产。
二、让新闻报道凸显应有的影响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新闻报道凸显应有的影响力(论文提纲范文)
(1)《新闻联播》在我国新媒体平台中的短视频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新闻联播》研究综述 |
2.传统媒体应用短视频研究综述 |
3.《新闻联播》与短视频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案例分析法 |
3.比较分析法 |
4.内容分析法 |
5.情感分析法 |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难点 |
2.研究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概念界定 |
2.研究范围界定及选取原因 |
第1章:《新闻联播》短视频传播的发展概况 |
1.1 《新闻联播》的历史溯源 |
1.2 《新闻联播》短视频的发展概述 |
1.2.1 蓄势期(2016 年 4 月-2019 年 7 月) |
1.2.2 爆发期(2019 年 8 月-2020 年 12 月) |
1.2.3 小结 |
1.3 《新闻联播》的短视频作品分类 |
1.3.1 资讯类 |
1.3.2 评论类 |
1.3.3 宣传类 |
第2章 《新闻联播》短视频作品分析 |
2.1 《新闻联播》短视频作品的样本构成及统计 |
2.1.1 样本构成 |
2.1.2 样本统计 |
2.2 《新闻联播》短视频作品基本状况分析 |
2.2.1 推送时间分析 |
2.2.2 视频时长分析 |
2.2.3 屏幕状态分析 |
2.2.4 电视新闻平移状况分析 |
2.2.5 评论、资讯及宣传占比分析 |
2.2.6 音频分析 |
2.2.7 主要涉及人物分析 |
2.3 《新闻联播》短视频作品标题分析 |
2.4 《新闻联播》短视频作品选题分析 |
第3章 《新闻联播》短视频传播效果分析 |
3.1 平台可见数据分析 |
3.1.1 平台可见数据基本状况 |
3.1.2 用户参与行为积极与错位的短视频类型分析 |
3.1.3 小结 |
3.2 基于Python和百度AI的情感分析 |
3.2.1 基于Python的数据获取 |
3.2.2 基于百度AI的情感分析 |
3.2.3 小结 |
3.3 基于SPSS的短视频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新闻联播》短视频传播效果及其衡量 |
3.3.2 《新闻联播》短视频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3.3 小结 |
第4章 《新闻联播》短视频传播风格及反思 |
4.1 《新闻联播》短视频传播风格 |
4.1.1 定位维度:提升品牌价值,倾听网民诉求 |
4.1.2 内容维度:革新选材逻辑,聚焦多方主体 |
4.1.3 叙述维度:弥合“官”“民”间隙,塑造“交谈”氛围 |
4.1.4 推广维度:挖掘核心特色,整合传播渠道 |
4.2 《新闻联播》短视频传播的反思 |
4.2.1 合理利用“碎片化”特性 |
4.2.2 适当使用情感传播及网络用语 |
4.2.3 高度重视与用户的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叙事学研究(1980-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样本选择与概览 |
1.3.1 选取的缘由 |
1.3.2 样本的筛选 |
1.3.3 样本的概览 |
1.4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与回顾 |
2.1 国内外关于叙事、叙事学理论的研究 |
2.1.1 叙事理论的发展及研究 |
2.1.2 新闻叙事学的发展及研究 |
2.2 国内外关于体育报道的叙事学研究 |
2.3 研究评析 |
3 《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叙事内容及形式分析 |
3.1 《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事实再现 |
3.1.1 故事的内涵及要素构成 |
3.1.2 《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故事的构成要素 |
3.2 《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叙事结构分析 |
3.2.1 《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的叙述者 |
3.2.2 《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的叙述视角 |
3.2.3 《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的叙事时间 |
3.2.4 《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的叙事话语 |
4 《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叙事策略分析 |
4.1 叙事主题丰富,讲述多样化冬奥故事 |
4.2 叙事风格多样,呈现生动化冬奥故事 |
4.2.1 叙事细节逐步深入化 |
4.2.2 叙事场景注重写实化 |
4.2.3 叙事视角渐趋灵活化 |
5 《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意识形态建构 |
5.1 《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叙事话语的分析 |
5.1.1 破冰而入-初步参与阶段(1980-1988):学习借鉴,积累经验 |
5.1.2 万里冰雪-取得突破阶段(1992-2002):值得鼓励,正视差距 |
5.1.3 冰魂血魄-稳步发展阶段(2006-2018):再接再厉,未来可期 |
5.2 《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叙事的意识形态构建 |
5.2.1 构建国家形象感 |
5.2.2 增强民族认同感 |
5.2.3 建构国家理想感 |
6 《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叙事学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尊重多样的叙事主体,呈现客观的体育新闻 |
6.2.2 运用多元的叙事视角,突出真实的体育新闻 |
6.2.3 报道丰富的叙事主题,展现全面的体育新闻 |
6.2.4 采用多样的叙事符号,体现生动的体育新闻 |
参考文献 |
附录:《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样本统计表 |
致谢 |
(3)《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研究理论:叙事学、新闻叙事学、深度报道相关发展 |
(二)研究对象:《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研究综述 |
(三)研究成果:叙事学下《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人物形象塑造 |
三、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 |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 |
一、《南方周末》与“深度报道” |
二、《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 |
(一)坚持贯彻理性精神 |
(二)报道理念的宏观性 |
(三)人文关怀依旧 |
二、《南方周末》深度报道成功的原因 |
(一)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
(二)重塑内容力 |
第二章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人物形象特征归纳 |
一、人物存在的真实性 |
二、人物身份的平民性 |
三、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
四、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
第三章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人物形象的叙事策略 |
一、叙述声音在人物形象上言语与非言语形式 |
(一)言语形式的正面塑造 |
(二)非言语形式的隐秘构建 |
二、建构意义指向,人物形象不断深化 |
(一)文本的反复,聚焦人物特质 |
(二)限知视角的聚焦,“镜子式”的反映人物 |
三、倒序为主,时距多重组合 |
四、富于变化的叙事节奏,赋予人物张力 |
第四章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人物形象的话语分析 |
一、意象化的手法,深化人物形象 |
(一)意象与叙事母题 |
(二)意象的反复 |
(三)词语的隐喻 |
二、视觉上的场景化 |
(一)人物身体特征的独一无二性 |
(二)人物行为动作外显人物性格 |
(三)独白与对话形式的直接引语 |
三、词语上的创新与变异 |
(一)方言词语的创新 |
(二)旧词新用的变异 |
第五章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与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叙事区别 |
一、叙事意图中真实与审美的诉求 |
(一)人物形象在深度报道与小说中真实性 |
(二)人物形象在深度报道与小说中审美性 |
二、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倾向与争议 |
(一)深度报道借鉴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倾向性 |
(二)深度报道借鉴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争议性 |
三、互联网时代中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新特征 |
(一)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可预测性” |
(二)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标签化”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认同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意义与作用研究 |
(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主体的研究 |
(五)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与形成机理研究 |
(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现路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与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涵与意义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构与基本内涵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与形成过程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维系统理论建构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核心要义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概念解析与基本内涵 |
一、大众、认同及价值观认同的概念解析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发展和过程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基本内涵 |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重要意义 |
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价值根基 |
二、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现代化的内在必然要求 |
三、世界文化激荡中挺起精神脊梁的坚强支撑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在机理与逻辑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四个维度 |
一、以全面认知为前提基础 |
二、以情感认同为内生动力 |
三、以坚定信仰为明确方向 |
四、以外化行为为最终目标 |
第二节 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主要问题 |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不足与偏差 |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不够 |
三、市场经济与西方思潮冲击下的价值观信仰弱化 |
四、助益价值观认同的机制不够完善 |
五、网络与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 |
第三节 促进大众由知转行的整体方略设计 |
一、在知上着力,强化价值认知 |
二、在情上内化,激发情感共鸣 |
三、在信上笃定,锤炼坚强意志 |
四、在行上磨砺,融入生活实践 |
第三章 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教育体系 |
第一节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挑战 |
二、学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三、社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阻力 |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教育体系 |
一、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教育体系 |
二、建立分众化的全覆盖教育体系 |
三、健全大中小学阶段衔接的全过程教育体系 |
第三节 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教育对策 |
一、应对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挑战的对策 |
二、应对学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
三、应对社会教育过程中出现阻力的对策 |
第四章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文化根基 |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基本立场 |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实践路径 |
第二节 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重要基础 |
一、革命文化的重要内涵和主体内容 |
二、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及其独特功能 |
三、以革命文化为载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路径 |
第三节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化育功能 |
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促进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作用 |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艺的培根铸魂作用 |
三、拓展文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途径 |
第五章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舆论传播格局 |
第一节 构筑理论与舆论宣传同频共振格局 |
一、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实力 |
二、提升教育传播队伍素质 |
三、打造媒体联动传播矩阵 |
第二节 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良好舆论环境 |
一、突出榜样示范引领,激励大众效仿认同 |
二、优化舆论引导传播,增进大众情感认同 |
三、促进认同建构实践,引导大众自觉参与 |
第三节 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传播路径 |
一、推进党政主导与民间互动共促结合 |
二、综合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 |
三、凸显新媒体在大众传播中的独特优势 |
第六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制度保障 |
第一节 价值观与社会制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
一、价值观与社会制度的同构性 |
二、价值观与社会制度的差异性 |
三、价值观与社会制度的互动性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制度建设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制度建设的目标理想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制度建设的内在灵魂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制度建设的评价标准 |
第三节 以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制度建设目标 |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制度建设途径 |
三、推进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多重机制建设 |
结语 |
附录1: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证调查报告 |
附录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5)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中心术语释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
1.3.1 总体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
1.4.3 文献启示 |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长沙晚报》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的叙事内容 |
第一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内容的文本呈现 |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体裁分析 |
二、头版新闻报道的议题类型研究 |
三、头版新闻报道的倾向探讨 |
第二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内容的叙事结构分析 |
一、事件组合形成多元化新闻报道 |
二、序列连接打造表达新闻新空间 |
三、新闻内容的叙事结构策略分析 |
第三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内容的叙事时间 |
一、灵活时序扣人心弦 |
二、合理时长凝聚事实 |
第四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内容的叙事频率 |
一、别树一帜的单一叙事 |
二、秉轴持钧的重复叙事 |
三、简明扼要的概括叙事 |
第五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内容的叙事节奏 |
一、详略得当的内部叙事 |
二、错落有致的外部叙事 |
第二章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框架及行为 |
第一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的叙事者 |
一、客观公正的缺席叙述者 |
二、以理服人的公开叙述者 |
三、举足轻重的隐蔽叙述者 |
四、韬光养晦的超级叙事者 |
第二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的叙事视角 |
一、全面把控整局的零焦点叙事视角 |
二、探索人物内心的内聚焦叙事视角 |
三、客观记录事实的外聚焦叙事视角 |
四、立体呈现报道的复合聚焦型叙事视角 |
第三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的主动叙事行为 |
一、设置悬念吸引受众 |
二、制造冲突拉动情节 |
三、细节描写护航真实 |
四、“四季歌”现象因时而着 |
五、“陌生化”叙事异军突起 |
第三章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的叙事话语 |
第一节 新闻话语叙事的字词选择 |
一、表露心声的形容词 |
二、刻画形象的动词 |
第二节 新闻话语事实建构的句式选择 |
一、强调事实加深印象的疑问句 |
二、直抒胸臆主观表达的感叹句 |
第三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话语中的语言符号 |
一、与文学语言互动兼容的语言符号 |
二、用图片漫画拓展叙事的非语言符号 |
第四节 新闻话语事实建构背后的意识形态 |
第四章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的不足与改进对策 |
第一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的不足 |
一、叙事角度单一化,叙事行为零散化 |
二、细节描写过度,时效性较弱遮蔽真相 |
三、叙事框架情怀缺失,内容存在同质化 |
第二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的改进对策 |
一、创新周刊报道形式,避免叙事视角单一化 |
二、传递重点信息与丰富细节,发挥社会协调功能 |
三、关注报道人文主义,重塑报道审美精神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的头版新闻叙事主要着力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的内容分析(201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 |
1.2.2 形象与媒介形象 |
1.3 文献综述 |
1.3.1 框架理论 |
1.3.2 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现状 |
1.3.3 媒介形象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人民日报》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 |
2.1 新生代农民工报道形式层面的分析 |
2.1.1 报道数量:呈递减趋势,2010 年报道突出 |
2.1.2 报道版面:新农村周刊为主 |
2.1.3 报道体裁与篇幅:通讯为主、千字报道居多 |
2.2 新生代农民工报道内容层面的分析 |
2.2.1 报道主题:主题多元化 |
2.2.2 消息来源:官方来源为主 |
2.2.3 报道立场:客观报道为主 |
2.2.4 行为类型:处于被动状态 |
3 《人民日报》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媒介形象分析 |
3.1 提升自身技能,改变命运的奋斗者 |
3.2 争取话语权,维护权益扞卫者 |
3.3 精神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
3.4 努力融入城市的社会边缘人 |
3.5 多种阻碍下的婚恋困难群体 |
3.6 需要政府和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 |
4 《人民日报》建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评价 |
4.1 《人民日报》建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优点 |
4.1.1 报道内容即时有效,紧贴新生代农民工群体 |
4.1.2 报道新闻来源多元化 |
4.1.3 报道语言平民化,增强真实可读性 |
4.1.4 报道立场客观,凸显人文关怀 |
4.2 《人民日报》建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不足 |
4.2.1 报道时间分布集中,缺少日常关照 |
4.2.2 话语权缺失,新生代农民工主体配角化 |
4.2.3 报道片面化,新生代农民工形象标签化 |
5 反思媒体建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责任 |
5.1 提高媒体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
5.2 媒体提供互动机会,促进社会各阶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沟通 |
5.3 塑造新生代农民工真实形象,破除刻板印象 |
5.4 打造媒体再教育平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 |
5.5 宣传新生代农民工相关国家政策和机制,推动城市化进程 |
5.6 媒体提供法律保护平台,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权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机器人体育新闻写作对媒体发展的影响 ——对比足球记者小明与新浪体育的俄罗斯世界杯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工智能 |
2.1.2 机器新闻写作 |
2.1.3 体育媒体 |
2.1.4 今日头条“足球记者小明” |
2.1.5 新浪体育 |
2.2 关于机器人写作的研究 |
2.3 关于体育媒体发展的研究 |
2.4 关于足球世界杯报道的研究 |
2.4.1 传统媒体对世界杯的报道 |
2.4.2 网络媒体对世界杯报道研究 |
2.4.3 新媒体对世界杯报道研究 |
2.5 小结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案例分析法 |
3.2.4 内容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内容分析 |
4.1.1 对新闻报道标题的分析 |
4.1.2 对新闻报道导语的分析 |
4.1.3 对新闻报道逻辑的分析 |
4.1.4 对新闻背景材料分析 |
4.2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体育媒体的积极影响 |
4.2.1 即时发布确保媒体速度优势 |
4.2.2 内容丰富提升媒体用户黏性 |
4.2.3 方便快捷保障媒体资源整合 |
4.2.4 强化媒体从业者素质 |
4.3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体育媒体的消极影响 |
4.3.1 语句独立僵硬,降低媒体认同感 |
4.3.2 抓取盲目化,媒体公信力易缺失 |
4.3.3 缺乏互动性,制约媒体发展 |
4.3.4 选题局限性强,易使媒体失去专业权威性 |
4.3.5 症结问题难根治,媒体竞争恶性循环 |
4.3.6 泛人工智能当道,媒体品牌有名无实 |
4.4 机器人新闻写作发展的对策研究 |
4.4.1 严控内容质量,提升审核力度 |
4.4.2 提升科技含量,丰富受众体验 |
4.4.3 完善反馈机制,满足受众需求 |
4.4.4 强化媒体从业者素质,做好明确分工 |
4.4.5 明确发展方向,提高机器人写作性价比 |
4.5 未来新闻业发展模式 |
4.5.1 采编数据化,人机协同发展 |
4.5.2 报道深度化,众包新闻新机制 |
4.5.3 角度创新化,自媒体转型挑战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9)精准扶贫战略下《人民日报》扶贫报道新闻叙事分析(2015-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厘清 |
1.2.1 精准扶贫 |
1.2.2 新闻扶贫 |
1.3 文献综述 |
1.3.1 扶贫报道研究综述 |
1.3.2 新闻扶贫研究综述 |
1.3.3 精准扶贫报道研究综述 |
1.3.4 新闻叙事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主题分类 |
2.1 样本选择及类目构建 |
2.1.1 样本选择 |
2.1.2 类目构建 |
2.2 精准扶贫报道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
2.2.1 精准扶贫报道数量统计分析 |
2.2.2 精准扶贫报道体裁统计分析 |
2.2.3 精准扶贫报道主题统计分析 |
2.2.4 精准扶贫报道倾向分析 |
2.2.5 精准扶贫报道主体分析 |
第3章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新闻叙事分析 |
3.1 新闻叙事 |
3.2 多个叙事者向受众展示多方声音 |
3.2.1 记者作为叙事者 |
3.2.2 新闻人物作为叙事者 |
3.2.3 记者+新闻人物 |
3.2.4 小结 |
3.3 多种叙事结构凸显新闻主题 |
3.3.1 新闻文本的常规程式结构 |
3.3.2 新闻文本常规程式的变体 |
3.3.3 超文本结构 |
3.3.4 小结 |
3.4 运用适当的叙事行为增强报道可读性 |
3.4.1 复合叙事视角丰富报道表现形式 |
3.4.2 调整叙事时间增添报道节奏美 |
第4章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叙事启示与建议 |
4.1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叙事启示 |
4.1.1 多个叙事者共同叙述丰富报道细节 |
4.1.2 多种叙事结构拓展报道深度与广度 |
4.1.3 运用多重视角叙述增加报道可读性 |
4.1.4 适当调整叙事节奏增添报道韵律感 |
4.2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叙事建议 |
4.2.1 平衡报道体裁 |
4.2.2 增加扶贫对象叙述视角 |
4.2.3 强化贫困户的话语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样本 |
附录B: 2012年至2019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调查性报道 |
(10)后真相时代新闻短视频的意义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一) 关于“后真相”的研究现状 |
(二) 关于新闻短视频的研究现状 |
(三) 关于意义再生产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
一、新闻短视频的概念及特点 |
(一) 新闻短视频的概念 |
(二) 新闻短视频的特点 |
(三) PGC新闻短视频与UGC新闻短视频的区别 |
二、意义再生产相关概念与理论 |
(一) 意义与符号 |
(二) “再生产”的概念界定 |
(三) 意义再生产概念界定 |
三、后真相语境分析 |
(一) 社交媒体推动后真相时代的到来 |
(二) 后真相时代新闻专业主义受到挑战 |
(三) “后真相”与新闻短视频 |
第二章 新闻短视频的传播符号分析 |
一、新闻短视频中的视觉符号 |
(一) 新闻短视频中的像似性符号 |
(二) 新闻短视频中的指示性符号 |
(三) 新闻短视频中的象征性符号 |
二、新闻短视频中的非视觉符号 |
(一) 新闻短视频中的文字符号 |
(二) 新闻短视频中的听觉符号 |
第三章 后真相时代新闻短视频意义再生产的前提——意义生产 |
一、新闻短视频意义生产主体 |
(一) 专业媒体 |
(二) 新闻短视频意义生产的补充者——自媒体 |
二、新闻短视频意义生产主体的符码 |
(一) 专业媒体的符码 |
(二)自媒体的符码 |
三、新闻短视频的意义生产过程 |
(一) 构建事实和神话运作 |
(二) 不同主体的新闻短视频意义生产过程 |
第四章 后真相时代新闻短视频的意义再生产的表现与特点 |
一、新闻短视频意义再生产的主体: 更为主动的受众 |
二、新闻短视频意义再生产的主要表现 |
(一) 作为生产者的受众: 对符号文本的解构和重组 |
(二) 作为解读者的受众: 三种不同的解读模式 |
三、新闻短视频意义再生产的特点 |
(一) 化被动为主动: 更有效的个人符码传播方式 |
(二) 情绪化参与: 视觉呈现更能集聚注意力 |
(三) 多形式对抗: 对抗式解读为主流 |
(四) 重构社群真知: 真相愈加模糊 |
第五章 后真相时代新闻短视频意义再生产的心理和社会文化机制 |
一、新闻短视频意义再生产的心理机制 |
(一) 逆反心理——二元对立 |
(二) 狂欢心理——解构拼贴 |
(三) 利益动机——表达诉求 |
(四) 权利动机——公民权利意识进一步觉醒 |
二、新闻短视频意义再生产的社会文化机制 |
(一) 文化因素 |
(二) 技术因素 |
(三) 阶层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闻短视频意义再生产的心理机制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让新闻报道凸显应有的影响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闻联播》在我国新媒体平台中的短视频传播研究[D]. 王洪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叙事学研究(1980-2018)[D]. 刘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的叙事学研究[D]. 田慧. 湖北师范大学, 2021(01)
-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研究[D]. 王荣. 东南大学, 2020(01)
- [5]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6]《长沙晚报》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研究[D]. 刘泱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的内容分析(2010-2019)[D]. 肖慧.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8]机器人体育新闻写作对媒体发展的影响 ——对比足球记者小明与新浪体育的俄罗斯世界杯报道[D]. 王珅葳.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9]精准扶贫战略下《人民日报》扶贫报道新闻叙事分析(2015-2019)[D]. 张茗睿. 南昌大学, 2020(01)
- [10]后真相时代新闻短视频的意义再生产研究[D]. 陈红芸.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