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餐饮业的特点与发展策略

常州餐饮业的特点与发展策略

一、试论常州餐饮业的特征与发展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金波[1](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要素边界可视化及评价》文中指出城市群发展受到多要素影响,传统意义下的要素边界属虚拟边界,较难界定大数据背景下,要素的界定和可视化成为可能,并为复杂的城市群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重点将大数据核心技术应用于城市群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采用多源数据、多视角展开的形式,对长三角城市群人口、产业、生态、公共资源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此界定城市群多核心要素下的边界并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各类信息,数据来源主要包含全国统计年鉴数据、百度POI数据、企查查以及客套网企业信息、空气质量历史数据、百度迁徙数据等,分别反应了长三角地区综合实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产业优势和企业聚类、绿色发展水平、人口宏观流动的现状。通过多源数据标准化结果,结合熵权法、主成分分析、间断点分析等分析方法,以BI、GI等软件将多核心要素边界可视化呈现。整合多要素标准化和边界可视化结果,可见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已经在处在较为成熟的网络形态阶段。虽然城市群内部存在明显的地域间差异,包括人口、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优势资源会向几大都市圈聚集,但随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城市、地区均处于提升的态势,部分落后的边界城市在政策推动下得到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红利。综合评价长三角城市群内部177个区县的发展状态,针对其状态提出未来发展建议通过大数据视角下的长三角城市群研究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可行的范式。

张丽琳[2](2021)在《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以江浙沪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速换挡时期,国家鼓励、支持发展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主体,大幅度提高体育服务业的竞争力是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通过发展和壮大体育服务业的比重,推进体育消费内需的有效增加,有利于缓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国民经济素质和运行质量。然而,体育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当今我国不同区域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显着差异,且这种不均衡的状态正在逐渐扩大。纵观国内许多地方,体育服务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难以与体育服务业发达地区的发展形成有效的合力,不仅制约了资本在体育产业的积累,也制约了体育市场的有效开拓,从而影响了整个体育产业发展的速度。由于我国目前对于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研究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至今鲜有以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更缺乏一套必要的理论框架和科学、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使我国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研究的极度稀缺现状与国内外其它产业有关竞争力研究的繁荣现象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钻石模型”对产业竞争力的分析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在遵循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做了如下分析:一是分析了影响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二是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性产业和相关性产业、企业策略、市场结构及同行竞争、政府和机会六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含有13个评价指标的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三是采用了2015年和2017年江浙沪地区相关数据,对该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因此,不仅对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研究,还对区域体育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与意见。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如下主要观点:第一,关于评价模型有效构建的主要结论。1)运用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和一元线性关系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统计数据不可获取问题与数据缺失问题,避免了各地区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存在的客观差异以及人为的主观判断差异;2)充分考虑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的使用情况,避免评价指标因客观差异而存在的双重解释,以筛选出核心的评价指标及同类评价指标最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3)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运用实现了“主观判断验证客观结果,客观结果支撑主观判断”的良性闭环,也验证了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二,关于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1)江浙沪地区体育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较好,但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2)通过时间维度的纵向对比,该模型有助于优化体育服务业资源配置;3)通过六大要素的横向对比,有助于明晰体育服务业发展方向;4)时间维度和六大要素的综合对比,有助于挖掘体育服务业竞争优势。第三,关于提升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建议。1)重视产业规模扩张,做好企业战略定位;2)加强产业间的融合,优化体育产业结构;3)提升政府调控力,细化投入类别。

李卓[3](2021)在《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计量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近年所发生的一次重大跨区域金融风险事件,它使得世界经济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经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一次下行调整。危机产生的严重后果以及此后持续数年的风险处置与应对,促使人们大幅提升对金融风险问题的关注,并拥有更多的历史样本与经验证据去探索金融风险生成演化相关机制,也发展出了更为多元的研究视角。就我国而言,长期的政策刺激以及地方政府具有独特影响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不断累积金融脆弱、加重环境扭曲,导致各地金融风险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中国已有的重大金融风险都是发生在某些特定区域范围之内,特别是近年来浙江温州、内蒙鄂尔多斯、陕西神木等地区相继出现的风险事件,使我们意识到,对于一个经济地理空间十分巨大、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异质性的国家,金融风险会更多地表现出区域性的特征与后果。正是基于上述对于整体环境及历史样本的认知,本文选取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视角开展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结合我国现实状况,认识区域性金融风险。第2章,详细界定区域性金融风险内涵,归纳其特征,并结合当前实际,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生成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理论分析。论述中将关注视角重点放在我国特有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其所面对的区域环境。在金融风险动态演化方面,重点围绕金融体系内部各机构之间,金融体系与政府、企业、家户等部门之间,以及不同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多种关联互动渠道,探讨金融风险区域内外的传染机制,并就区域性金融风险演化发展给予理论描述与说明。其次,构造区域性金融风险测度指标,识别我国区域风险状态及其引致因素。第3章,利用熵权法合成风险测度指标,测算我国各省份区域性金融风险时变特征。结果表明,2009至2017年中国区域性金融风险呈现震荡上升趋势,多数省份2017年金融风险水平已明显高于2009年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风险水平。在风险贡献方面,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为首要风险因素,而信贷相关问题以及房地产泡沫也是明显高于其他因素的重要风险动因。该部分还采用KMV违约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测算,描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峻状态,进一步佐证风险测度结论,也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第三,聚焦政府公共部门,刻画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政府公共部门是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首要来源。第4章,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省际区域性金融风险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二者的空间关联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二者存在共振效应;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而改善经济基础、金融环境、法治环境以及经济参与主体,对于缓释金融风险和地方债务违约风险具有积极作用。第四,关注实体企业部门,实证产业结构变化与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企业部门也是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第5章,立足三次产业结构以及部分重要行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产业结构差异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考察产业结构调整结果与区域性金融风险关系。研究发现,第二产业占比增加总体上可以降低区域性金融风险,而第三产业占比对风险测度的总体影响则为正值。第二产业中,工业占比对区域性金融风险影响表现为负,而建筑业占比的影响表现为正;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以及房地产行业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表现为正,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的影响总体表现为负,住宿和餐饮业未见显着影响。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相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产业结构对区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动态路径。实证结果除基于动态角度进一步验证了第二、第三产业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方向外,还进一步揭示了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重要行业与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关系。最后,站在房地产泡沫传染视角,分析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关联效应。外溢传染是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危害特征。第6章,围绕房地产泡沫这一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引致因素,采用动态DY连通测度方法,实证考察区域性金融风险空间关联问题。研究显示,我国各类别城市群体间的总体连通度测算结果较好地捕捉了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状态,其中,2016至2018年高位运行以及近期连通度明显抬升,提示金融风险引致因素在相应时点的跨区域联动现象。此外,就各类城市群体之间房地产市场关联关系看,一线城市同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群体之间存在持续的较高正向关联,同时,一线城市对二线以及三线城市群体的净溢出效应近期有所减弱,而二线城市对新一线城市与三线城市的净溢出效应近期却显着加强。上述实证结果,不仅描述了地产泡沫传播的方向与力度,也为控制房地产泡沫这一重要风险引致因素提供了区域关联视角下的治理依据。整体而言,本文按照认识区域性金融风险,测度区域性金融风险,识别风险重要引致因素,刻画风险因素作用机理,分析风险空间关联机制的基本逻辑和顺序,围绕中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现实问题,给出了多元视角的计量刻画,对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具有积极理论意义。

陈彦婷[4](2021)在《长三角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休闲是城市的四项基本功能之一,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凸显休闲功能就会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目标,而城市也会逐渐进入一个经济产业休闲化、基础设施休闲化、居民消费休闲化的发展阶段。2019年,我国人均GDP跃上了10000美元新台阶,预示着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即将步入高速度和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而城市休闲化本身是一个综合系统,其发展水平依赖于经济、产业、社会、文化、环境、交通等多种城市要素的和谐共生,因此,城市休闲化综合水平加之其内部系统要素的耦合协调关系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城市休闲化整体质量。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本文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分析长三角城市休闲化综合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程度。立足于城市休闲化的定义和内涵,并借鉴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再结合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实际,运用文献分析、头脑风暴、专家论证等方法,构建由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生活和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交通设施与规模5个子系统4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长三角城市休闲化评价体系。同时,选取27座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照评价体系,对这27个城市2010~201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采用熵值法和CRITIC法组合的客观赋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构建模型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休闲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城际之间的休闲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首尾的落差也较明显;同时,经济水平越高,城市休闲化水平也越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城市休闲化发展程度的重要基础条件;在空间上,长三角区域内越靠近东部(地理意义)的沿海城市的休闲化水平要远优于远离东部(地理意义)的内陆城市。其次,基于功效函数,构建城市休闲化耦合协调模型。研究结果发现:2010~2019年长三角城市休闲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其中,上海、南京和杭州城市休闲化子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略高于其他城市,且后两者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而安徽省内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协调水平不太理想,除了省会城市合肥外,其余城市均处于严重失调的发展的阶段,说明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相对较差。最后,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项要素指标与城市休闲化水平之间的相关度,识别驱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与城市休闲化水平的关联度最高,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次之,交通设施与规模最弱。据此,本文归纳总结长三角城市休闲化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席蔚榕[5](2020)在《江苏省房地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融合为产业蜕变中关键环节部分。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快速时期,产业融合同样可以用于房地产业及旅游产业。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常务会议通过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并提出了“共同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理念,长三角城市便开始加快探寻区域的协调发展新体制,但鉴于各类主客观等原因,致使这一理念并没有有效实施。此外,江苏省正处于战略型调整的重要时期,房地产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发展压力,因此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十分迫切。而旅游业则正迎来“旅游+”时代。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曾指出“旅游+”定义,便是充分施展旅游产业的融合实力和集成效果,为其他相关产业快速推进提供必要平台,提升综合发展水平与价值。而旅游地产便是房地产转型升级的关键部分,是房地产和旅游业相结合的形式,它是由规定土地上进行建设、跟某一系列游览地区在核心内在上有确切联系的项目。目前对旅游地产分析处在初级阶段,并没有对旅游地产关联协调发展进行透彻分析。因此研究江苏省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关联协调情况,对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以江苏省为探究目标,以产业关联为概念基础,以灰色关联法、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等为研究工具,通过定量和实证结合方法,对江苏房地产业-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变化状况展开论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定性阐述江苏省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探寻这两大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与机遇;然后,由灰色理论模型定量分析得到两大产业的关联性高的指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2008-2017年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13个市耦合协调性研究进行实证分析讨论以及空间分析比较;最后,给出江苏省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性进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⑴江苏省两大产业间有较强关联性,且具有显着正向相关性,旅游产业对房地产业综合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国内游客人数,其次是国内旅游收入;⑵江苏省各市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度发展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其各市发展相对不平衡,苏州协调度相对较好,而宿迁最差;⑶借助Arc GIS10.2软件对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进行GIS空间分布分析,看出到2017年时各地级市协调度等级大部分为初级协调,在向好的态势发展,而苏南、苏北、苏中区域各城市发展情况与协调度整体发展情况差异较大。其中苏州协调度处于最高等级状态为中级协调,而宿迁协调度等级处于较低状态,为勉强协调。

郑奇洋[6](2020)在《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负“诗和远方”的文旅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评价与对策研究成为当前文旅融合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论文在对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链融合与空间格局两个维度构建文旅融合发展评价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苏州进行实证评价,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其内在制约因素与提出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论文认为文旅融合发展既是一个产业链解构、重组与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产业空间不断集聚的过程。因此,论文分别建立了“物元-耦合协调”模型与局域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行文旅产业链融合评价和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分析。其中,“物元-耦合协调”模型基于产业链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从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并整合物元分析模型与耦合协调分析模型用于数学分析。该模型既能反映文旅产业链融合的整体情况,又能刻画具体链环的融合程度,具有全面性。而局域空间相关性模型则是结合产业集聚理论与相关性理论对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行拓展而提出的。该模型采用POI数据与数据网格化处理、空间计量等大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刻画空间集聚程度来反映不同空间上的文旅融合程度,具有准确性。基于构建的评价模型,论文选取长三角地区10个主要城市共同参与苏州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证评价以反映苏州的区域文旅融合水平。主要结果如下:苏州文旅产业链融合水平在长三角城市11个样本城市中列第5位,文旅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其中,主要是生产环节和分配环节融合程度不高;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则表现为以低度集聚为主,各地区集聚程度不一,差异化明显的特点。基于评价结果,论文将苏州文旅产业链融合存在的问题总结为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程度低、旅游文化化渠道建设不足、文旅要素配置方式有待优化三个方面。将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区域文旅要素流通不畅和文旅融合空间格局缺乏引导两个方面。并针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推进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内容创新、促进旅游文化化的流通渠道建设、优化文旅要素配置和优化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四个策略。

梁晓倩[7](2020)在《基于开源数据的京沪高铁站点周边商业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高铁也因其便利和亲民的价位,逐渐成为中国城际交通的主流,中国的高铁时代正在到来。但是在高铁新城掀起建设浪潮的同时,高铁站区的规划也存在“摊大饼”,设施配套不充足和活力缺失等问题。而且我国的城市规划也在朝定量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然而传统的研究手段已经难以满足高铁站周边商业规划的精度要求,需引入新的量化方法并结合实证和理论进行研究。如何较高精度和较大范围的研究不同类型高铁站点周边商业的布局,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开源地图数据,对京沪高铁沿线22个站点周边商业的布局进行讨论研究。首先依据站点全国高铁网络可达性、城际交通可达性和市域交通可达性,结合国家铁路站点分级,将沿线站点分成了四类;再使用Delaunay三角网自适应聚类算法分业态对高德商业兴趣点进行前后两次不同范围的聚类,然后通过以站点为中心的步行半径融合团簇得到站点周边商业范围。并且从业态组合、商业规模和业态位置总结不同类型站点商业布局特征,用影响站点商业布局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来解释各类站点商业布局存在异同的原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每一类站点的商业布局策略。基于上述方法,本文得到以下结论:京沪高铁不同类型站点周边商业布局存在相似和差异,主要体现在业态组合、商业规模和业态位置三个方面,各类站点的人均零售面积均低于国际标准,且第四类站点可能并不需要设置汽车销售维修业态。各类站点之间商业布局存在差异根本原因是可达性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布局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因为站点的长短时驻留人数和位置分布的差异。其中,商业总规模与站点可达性成正比,与长短时驻留人数成正相关,并且对站点到城市中心区的时间变化最为敏感。业态丰富度与长短时驻留人数和可达性成正比,商业分布位置与站场本身大小负相关,长时驻留人数与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相关业态和住区的距离正相关,短时驻留人数对餐饮和零售等业态与站点距离影响更为显着。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使用科学的方法得到一定程度的结论。本文的结论可为京沪高铁站点周边商业设施布局规划的定性、定量、定位提供相对准确和精细的支撑,并且为这些站点周边商业布局规划提供横向和纵向的参照。且本研究使用的数据和方法具有普适性,可应用于全国其他高铁站点周边的设施布局研究。

田少龙[8](2020)在《基于POI数据的合肥中心城区餐饮业空间格局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餐饮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健康的餐饮发展离不开科学的餐饮空间格局,了解与把握当前餐饮空间格局对于宏观调控城市餐饮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研究以合肥市中心城区餐饮业为例,基于合肥市中心城区餐饮业高德地图POI数据,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从餐饮空间格局现状特征、餐饮空间格局评价两个方面对合肥市中心城区餐饮空间格局进行探索,以期为未来餐饮空间格局的优化与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显示,中心城区餐饮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了较强的区位差异,城区中北与东北部餐饮点分布多而密集,而城区西南与西北部餐饮点分布少而分散,高密度的餐饮区域主要集中于合肥老城区。中心城区餐饮在核心分布构上呈现出“两主核、五次核、多小核”的布局特征,整体具有较为完备的核心体系结构,但其核心空间分布位置整体较为集中,且不同辖区在核心体系的完善程度上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中心城区餐饮点在空间位置的分布上与城区人口分布有着较大的关联,且多数餐饮点都依托于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而分布。中心城区餐饮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双环多楔”的空间结构特征,其中“双环”结构的空间位置与合肥城市空间布局中的“主城中心”相契合,而“多楔”在空间分布上则多基于合肥“风扇型”的城市布局基础,并围绕于“双环”周边分布。此外,中心城区餐饮业的整体方向分布与合肥市空间规划中的“双扇”结构也高度的吻合,可以看出合肥城市的空间布局对于其餐饮空间格局的形成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中心城区餐饮在分布形态的演化主要依托于其餐饮分布结构基础,随着餐饮数量的增多而不断的向周边拓展,并在拓展方向上呈现出了一定的南移趋势。中心城区各分类餐饮在其餐饮空间分布密度、餐饮空间分布距离以及餐饮整体集聚程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其餐饮空间分布结构与餐饮空间分布方向上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在针对中心城区餐饮空间格局的评价结果中,以合肥老城中心周边片区的餐饮整体丰富度最高,合肥政务中心周边片区的餐饮整体满意度与热度值最高,合肥中心城区中部及合肥火车站周边餐饮片区的整体可达度最高。在中心城区餐饮空间格局的综合评价结果中,以政务中心周边片区的综合评价结果最高。

邹力子[9](2020)在《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空间差异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的进程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截至今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但伴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状况也有所加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产业集聚作为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探究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探究产业集聚的发展对环境污染具有加剧作用还是降低作用,以及如何在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能达到环境污染水平不断降低的效果。本文以2008-2017年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为研究对象,选取莫兰指数方法分别测算我国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住宿、餐饮业的产业集聚水平,通过构建污染综合指数方法测算我国环境污染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别探究我国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住宿、餐饮业集聚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我国制造业集聚水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住宿、餐饮业集聚水平以及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均具有正空间自相关性;制造业集聚水平以倒“U”型曲线形态对环境污染造成影响,在集聚初期,由于集聚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所带来的正效应难以抵消由扩散效应以及落后的产业结构带来的负效应,但当制造业集聚水平达到一定水平,跨越曲线的拐点后,制造业集聚会对环境污染产生抑制作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也呈倒“U”型曲线关系;住宿、餐饮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也呈倒“U”型曲线关系。因此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出先加剧后降低的趋势,要想达到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必须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使其跨越曲线的拐点。

李薪茹[10](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认为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二、试论常州餐饮业的特征与发展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常州餐饮业的特征与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要素边界可视化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围
    1.5 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大数据
        2.1.2 城市群
        2.1.3 城市群发展阶段
        2.1.4 长三角城市群
        2.1.5 城市群综合评价
        2.1.6 城市群多要素边界
        2.1.7 城市群空间
    2.2 研究综述
        2.2.1 城市群概念相关研究
        2.2.2 城市群边界界定方法相关研究
        2.2.3 城市群标准化评价方法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数据获取分析及可视化方法
    3.1 多源大数据获取
    3.2 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3.3 多源数据定量分析方法
        3.3.1 标准化评价方法
        3.3.2 协调度评价方法
        3.3.3 边界界定方法
    3.4 BI、GI数据可视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三角城市群核心要素评价及边界可视化
    4.1 基于统计年鉴综的综合实力评价及边界可视化
        4.1.1 数据准备
        4.1.2 综合实力标准化评价
        4.1.3 综合实力边界可视化
    4.2 基于POI数据的长三角基础设施评价及边界可视化
        4.2.1 数据准备
        4.2.2 基础设施多维评价
        4.2.3 基础设施边界可视化
    4.3 基于企业数据的长三角产业实力评价及边界可视化
        4.3.1 数据准备
        4.3.2 企业实力多维评价
        4.3.3 企业实力边界可视化
    4.4 基于环境数据的长三角环境质量评价及边界可视化
        4.4.1 数据准备
        4.4.2 环境质量标准化评价
        4.4.3 环境质量边界可视化
    4.5 基于百度迁徙的长三角城市中心度评价及边界可视化
        4.5.1 数据准备
        4.5.2 中心度多维评价
        4.5.3 城市群人口吸引力边界可视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综合分析及对策建议
    5.1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综合分析
        5.1.1 基于标准化评价的长三角城市群分析
        5.1.2 基于边界数据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类型分析
    5.2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对比分析及建议
        5.2.1 边界现状与规划预期对比分析
        5.2.2 基于均衡性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以江浙沪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1 区域
        2.1.2 体育服务业
        2.1.3 竞争优势理论
    2.2 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2.2.1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2.2.2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2.3 区域体育产业与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2.3.1 关于理论模型的相关研究
        2.3.2 关于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
    2.4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2.4.1 生产要素与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
        2.4.2 需求条件与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
        2.4.3 支持性产业及相关性产业与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
        2.4.4 企业战略、结构及同行竞争与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
        2.4.5 政府行为与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
        2.4.6 机会与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
    2.5 文献综述总结
        2.5.1 理论基础
        2.5.2 模型运用
        2.5.3 要素构成与分析处理方法
        2.5.4 指标要素优化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专家访谈法
    3.3 层次分析法
    3.4 数理统计法
    3.5 对比分析法
    3.6 实证研究方法
4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1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可量化原则
        4.1.3 相关性原则
        4.1.4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
    4.2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
    4.3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
        4.3.1 指标筛选过程
        4.3.2 主成分分析法
        4.3.3 层次分析法
        4.3.4 计算得分
    4.4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解释
        4.4.1 数据来源
        4.4.2 2015 年数据说明
        4.4.3 2017 年数据说明
5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实证分析——以江浙沪地区为例
    5.1 2015 年江浙沪地区体育服务竞争力总体述评
        5.1.1 TOP区域
        5.1.2 正向平衡区域
        5.1.3 负向平衡区域
        5.1.4 滞后区域
    5.2 2015 年与2017 年江沪地区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对比分析
    5.3 2015 年与2017 年江沪地区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变化趋势
        5.3.1 纵向变化-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与变迁
        5.3.2 横向变化-六大维度竞争能力变化的共性与个性
        5.3.3 综合变化-城市竞争能力变化的共性与个性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评价模型有效构建的主要结论
        6.1.1 同类评价指标间的选取与替代
        6.1.2 核心评价指标的选择与使用
        6.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验证
        6.1.4 评价指标数据的来源与模拟
    6.2 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
        6.2.1 总体较好,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
        6.2.2 纵向对比,有助于优化体育服务业资源配置
        6.2.3 横向对比,有助于明晰体育服务业发展方向
        6.2.4 综合对比,有助于挖掘体育服务业竞争优势
    6.3 提升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建议
        6.3.1 重视产业规模扩张,做好企业战略定位
        6.3.2 加强产业间的融合,优化体育产业结构
        6.3.3 提升政府调控力,细化投入类别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二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评分表
    附件三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详细说明
    附件四 指标精选的四种情况

(3)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框架及研究创新
第2章 区域性金融风险特征与生成因素及其动态演化
    2.1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2.2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因素
    2.3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演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性金融风险测算
    3.1 数据选取与熵权法介绍
    3.2 我国省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测算
    3.3 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的测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
    4.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4.2 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结构差异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
    5.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5.2 产业结构差异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
    5.3 产业结构差异性影响效应的动态实现路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关联效应分析
    6.1 数据选取与模型介绍
    6.2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空间关联实证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致谢

(4)长三角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3.1 技术路线
        1.3.2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城市休闲
        2.1.2 休闲城市
        2.1.3 城市休闲化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城市休闲化研究综述
        2.2.2 国内城市休闲化研究综述
    2.3 理论基础
        2.3.1 系统理论
        2.3.2 耦合协调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长三角城市休闲化水平测度与分析
    3.1 城市休闲化评价指标选取
        3.1.1 研究对象概述
        3.1.2 指标选取原则
        3.1.3 指标构建
        3.1.4 指标内容
    3.2 城市休闲化评价模型构建
        3.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2 指标赋权与评价模型构建
    3.3 长三角城市休闲化水平评价
        3.3.1 长三角城市休闲化水平综合评价
        3.3.2 长三角城市休闲化水平分项评价
        3.3.3 长三角城市休闲化水平分市评价
第4章 长三角城市休闲化耦合协调测度与分析
    4.1 模型构建与计算
        4.1.1 耦合度评价模型
        4.1.2 协调度评价模型
    4.2 长三角城市休闲化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4.2.1 耦合水平
        4.2.2 协调水平
    4.3 长三角城市休闲化耦合协调发展驱动因素识别
        4.3.1 灰色关联分析
        4.3.2 长三角城市休闲化耦合协调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5.2.2 提升休闲产业地位
        5.2.3 完善休闲政策制度
        5.2.4 普及休闲宣传教育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江苏省房地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以及旅游地产的概念与特性
        2.1.1 房地产业的概念与特性
        2.1.2 旅游产业的概念及特性
        2.1.3 旅游地产的概念及特性
    2.2 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基本理论
        2.2.1 产业关联理论
        2.2.2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理论
        2.2.3 熵值法基本理论
        2.2.4 耦合协调度模型基本理论
        2.2.5 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关联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苏省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灰色关联定量研究
    3.1 江苏省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
        3.1.1 江苏省房地产业的发展概况
        3.1.2 江苏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概况
        3.1.3 江苏省旅游地产的发展概况
    3.2 江苏省2008-2017年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灰色关联分析过程
        3.2.1 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
        3.2.2 灰色关联模型指标选取
        3.2.3 样本数据及处理方法
    3.3 江苏省2008-2017年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关联性分析
        3.3.1 江苏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灰色关联性估算
        3.3.2 江苏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关联性成果阐述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江苏省房地产业和旅游业耦合协调性实证研究
    4.1 指标的选取与模型的构建
        4.1.1 耦合协调指标体系建立及数据来源
        4.1.2 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4.2 江苏2008-2017年房地产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同空间差异分析
        4.2.1 每个地级市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协调性计算
        4.2.2 每个地级市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协调性成果阐述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江苏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性推动政策
    5.1 由政府统筹规划,强化各地区各城市的目标协调发展
    5.2 加强政府对房地产业管控,合理引导房地产业开发多样化合理化
    5.3 完善旅游产业基础建设,促进协调发展
    5.4 改善信息化基础建设,建造旅游智慧景区,探寻两大产业新形式
    5.5 不断创新,推动旅游地产的建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1.3.2 文旅融合评价研究
        1.3.3 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分析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概念内涵
        2.1.2 文化产业、旅游业与文旅产业概念内涵
        2.1.3 产业融合与文旅产业融合概念内涵
    2.2 文旅产业链融合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2.2.1 文旅产业链融合内涵
        2.2.2 文旅产业链融合演进过程
    2.3 文旅融合空间格局的发展规律与特征分析
        2.3.1 文旅融合的空间集聚特征
        2.3.2 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演进过程
第三章 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分析
    3.1 基本概况与背景
        3.1.1 苏州市基本概况
        3.1.2 苏州文旅融合背景
    3.2 优势条件分析
        3.2.1 文化与旅游资源丰富
        3.2.2 文旅产品市场需求庞大
        3.2.3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基础坚实
        3.2.4 文旅融合发展政策环境优越
    3.3 文旅融合现有成效
        3.3.1 文旅产业链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3.3.2 文旅产业空间集聚水平不断提高
        3.3.3 全域旅游文化化新格局初步形成
第四章 苏州文旅产业链融合评价与分析
    4.1 文旅产业链融合的“物元-耦合协调”分析模型构建
        4.1.1 文旅产业链融合评价方法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3 评价因子的选取
        4.1.4 物元分析法
        4.1.5 耦合协调分析法
    4.2 文旅产业链融合的“物元-耦合协调”评价
        4.2.1 样本城市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4.2.2 文旅产业链融合的物元分析与耦合协调度计算
        4.2.3 文旅产业链融合评价结果与特征
    4.3 文旅产业链融合问题分析
        4.3.1 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程度低
        4.3.2 旅游文化化渠道建设不足
        4.3.3 文旅要素配置方式有待优化
第五章 苏州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5.1 文旅融合的局域空间相关性评价模型构建
        5.1.1 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5.1.2 数据提取与前期处理
        5.1.3 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法
    5.2 文旅融合的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
        5.2.1 研究区与数据采集
        5.2.2 文旅产业局域空间空间相关性计算
        5.2.3 文旅产业空间融合评价结果与特征
    5.3 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问题分析
        5.3.1 区域文旅要素流动不畅
        5.3.2 文旅融合空间格局缺乏引导
第六章 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化策略
    6.1 推动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内容创新
        6.1.1 充分挖掘苏州传统文化内涵
        6.1.2 结合新型载体进行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创新
        6.1.3 探索文化资源旅游化新模式
    6.2 促进旅游文化化的流通渠道建设
        6.2.1 推动传统文化场所旅游化
        6.2.2 进行文旅数字化流通渠道建设
    6.3 优化文旅要素配置
        6.3.1 破除文旅要素配置机制障碍
        6.3.2 引导要素向文旅产业配置
        6.3.3 扩大文旅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
        6.3.4 健全文旅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6.4 优化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
        6.4.1 优化区域文旅要素流动环境
        6.4.2 进行系统性产业空间引导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7)基于开源数据的京沪高铁站点周边商业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铁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1.2 城市规划精细化风向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假设和概念界定
        1.3.1 研究的假设
        1.3.2 研究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高铁站点分类相关研究
        1.4.2 商圈范围划定相关研究
        1.4.3 高铁站点周边设施布局研究
        1.4.4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5.3 主要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2.1 高铁站点与周边用地研究
        2.1.1 节点—场所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2.1.2 站点对周边用地的影响研究
        2.1.3 站点交通网络可达性计算模型
    2.2 城市商业聚集研究
        2.2.1 城市商业的聚集效应
        2.2.2 商业网点聚类算法
        2.2.3 商业引力计算模型
    2.3 空间统计学研究
        2.3.1 空间自相关理论
        2.3.2 空间相关性计算模型
        2.3.3 变量敏感性计算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周边商业空间布局分析
    3.1 京沪高铁站点概况
        3.1.1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概况
        3.1.2 网络数据介绍及使用
        3.1.3 实地调研补充
    3.2 站点周边商业范围划定及分类
        3.2.1 站点周边商业范围划定
        3.2.2 京沪高铁站点分级分类
    3.3 不同类型站点周边商业布局现状分析
        3.3.1 商业规模现状分析
        3.3.2 业态组合现状分析
        3.3.3 业态位置分布现状分析
    3.4 不同类型站点周边商业布局异同原因分析
        3.4.1 长短时驻留人数估算
        3.4.2 布局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3.4.3 布局变量相关性和敏感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沪高铁站点周边商业布局特征与策略
    4.1 不同类型站点周边商业布局特征
        4.1.1 不同类型站点商业规模特征
        4.1.2 不同类型站点业态组合特征
        4.1.3 不同类型站点业态位置特征
        4.1.4 各类站点商业布局异同的原因
    4.2 不同类型站点商业布局策略
        4.2.1 高铁站点周边商业宏观布局策略
        4.2.2 不同类别站点商业布局策略
        4.2.3 条件变化时各类站点商业布局应对策略
    4.3 典型站点商业布局详细策略——以天津南站为例
        4.3.1 天津南站概况
        4.3.2 天津南站商业布局分析
        4.3.3 天津南站商业布局策略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兴趣点类别与业态对应表
附录二:其他站点的商圈边界
附录三:部分计算结果附表
致谢

(8)基于POI数据的合肥中心城区餐饮业空间格局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餐饮业迅猛发展的机遇
        1.1.2 大数据科研运用的思路
        1.1.3 合肥市城市建设的契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地调查法
        1.4.3 定量分析法
        1.4.4 定性分析法
        1.4.5 信息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研究相关概念
        2.1.1 POI数据
        2.1.2 餐饮业及餐饮点
        2.1.3 空间格局
    2.2 研究相关理论及其观点
        2.2.1 中心地理论
        2.2.2 城市结构学说
        2.2.3 集聚经济理论
        2.2.4 增长极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餐饮业研究
        2.3.2 POI数据的运用研究
        2.3.3 行业空间格局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及数据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合肥市概况
        3.1.2 合肥空间布局发展历程
        3.1.3 研究区范围
    3.2 研究数据获取及分类
        3.2.1 数据类型
        3.2.2 数据来源
        3.2.3 数据重分类
    3.3 研究数据分布
        3.3.1 餐饮整体分布概况
        3.3.2 分类餐饮分布概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肥中心城区餐饮业空间格局识别
    4.1 餐饮点空间关系分析
        4.1.1 餐饮点密度分析
        4.1.2 餐饮点空间距离分析
        4.1.3 餐饮点空间位置分析
    4.2 餐饮空间结构分析
        4.2.1 餐饮布局中心分析
        4.2.2 餐饮核心体系分析
        4.2.3 餐饮结构特征分析
    4.3 餐饮空间形态分析
        4.3.1 餐饮形态演化分析
        4.3.2 餐饮集聚特征分析
        4.3.3 餐饮分布方向分析
    4.4 分类餐饮差异性比较
        4.4.1 分类餐饮分布密度比较
        4.4.2 分类餐饮空间距离比较
        4.4.3 分类餐饮核心结构比较
        4.4.4 分类餐饮集聚特征比较
        4.4.5 分类餐饮方向分布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肥中心城区餐饮业空间格局评价
    5.1 餐饮空间格局评价方法
        5.1.1 数据格网方法
        5.1.2 空间连接
        5.1.3 叠加分析方法
    5.2 餐饮空间格局评价因子
        5.2.1 因子选取原则
        5.2.2 因子选取结果
        5.2.3 因子来源及评分标准
    5.3 餐饮空间格局评价结果
        5.3.1 餐饮丰富度
        5.3.2 餐饮满意度
        5.3.3 餐饮可达度
        5.3.4 餐饮冷热度
        5.3.5 餐饮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餐饮空间格局方面
        6.1.2 餐饮空间格局评价方面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空间差异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结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结构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可能具有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相关理论
        2.1.2 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与住宿、餐饮业
        2.1.3 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
        2.1.4 环境污染的相关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产业集聚相关文献综述
        2.2.2 环境污染相关文献综述
        2.2.3 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相关文献综述
        2.2.4 研究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产业集聚与环境的发展分析
    3.1 我国产业集聚的发展历史
    3.2 我国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
        3.2.1 设立开发区
        3.2.2 发展特色小镇
    3.3 我国废水、二氧化硫及烟(粉)尘排放现状
    3.4 我国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现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集聚和环境污染的指标测算与空间效应分析
    4.1 产业集聚指标测算
        4.1.1 产业集聚测算方法选择
        4.1.2 产业集聚测算结果分析
    4.2 环境污染指标测算
        4.2.1 环境污染测算方法选择
        4.2.2 环境污染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4.3 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分析
        4.3.1 空间自相关检验
        4.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3 莫兰散点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空间差异实证研究
    5.1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5.1.1 数据来源
        5.1.2 变量说明
    5.2 模型设定
        5.2.1 空间面板模型介绍
        5.2.2 模型构建
    5.3 实证检验结果
        5.3.1 面板计量模型检验结果
        5.3.2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检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发展建议
        6.2.1 政府政策建议
        6.2.2 企业发展建议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致谢

(10)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二、专业结构调整
        三、产业需求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适配理论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案例研究方法
        二、案例选择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第三节 案例描述
        一、案例背景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试论常州餐饮业的特征与发展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要素边界可视化及评价[D]. 金波. 浙江大学, 2021(01)
  • [2]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以江浙沪地区为例[D]. 张丽琳.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2)
  • [3]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计量研究[D]. 李卓. 吉林大学, 2021(01)
  • [4]长三角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研究[D]. 陈彦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江苏省房地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席蔚榕.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6]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评价与优化研究[D]. 郑奇洋.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7]基于开源数据的京沪高铁站点周边商业布局研究[D]. 梁晓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基于POI数据的合肥中心城区餐饮业空间格局实证研究[D]. 田少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9]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空间差异影响研究[D]. 邹力子. 苏州大学, 2020(03)
  • [10]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常州餐饮业的特点与发展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