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进中的北海市人民医院(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芳[1](2019)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让子女不堪重负,加之公办的养老机构已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民办养老机构收费居高不下,所以社区居家养老成为普及率最快最便捷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结合机构养老,分散兼集中的双重功能,能够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助洁及康复保健,部分社区还设有法律和心理咨询等服务。本文结合西安市多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例,通过走访22个社区和48份调查问卷,搜集大量数据和一手资料了解当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况和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养老服务资金供不应求,重点在于政府投入不足,资金利用率低,老人需求越来越多。其次社区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现象并存。再次,社区服务种类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服务形式化严重,社会参与度低。最后,养老服务市场混乱,缺少行业标准。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了解到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社区居家养老筹资机制不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制度不统一;养老服务信息沟通阻塞;社区养老服务所需人才不足。本文采用福利多元化、马斯洛需求层次和绩效评估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研法结合文献资料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一是加强社区养老资金支持,丰富服务供给方式;二是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老人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三是加强社区服务专业队伍建设,扩充人员建立激励机制;第四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法规,设立评估机制,重视第三方监督。
韦玉姣[2](2019)在《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在大量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对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研究。文章无意于构建庞大的理论框架,而是通过照片、图纸和阐释,记录和展示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的多样性,进而从一个连续的、历史的角度来诠释他们的演进及其背后的机制。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的地理类型、形态和公共空间的组成及特点,从而从空间角度勾勒出壮族、侗族传统村寨的整体图景。第二部分,选取典型地区的壮、侗族传统干栏民居进行剖析,分析干栏的功能布局、结构、造型、材料等,以获取其形态特点、异同及演化方式。壮族麻栏分别以南壮区和北壮区的典型建筑实例为代表,以掌握南壮麻栏和北壮麻栏之间是否有渊源关系,北壮麻栏如何演化以适应较为寒冷和坡度更陡的山区地理环境。侗族传统干栏分别以三江县南部具有汉文化背景的南寨村、和里村,以及三江县北部高定寨的典型建筑为代表进行分析,以掌握不同文化背景对干栏的影响。第三部分,分别对壮族、侗族六个传统村寨——南壮区的那坡县达文屯、南壮区的扶绥县坡只屯、北壮区的龙胜县龙脊村、三江县北部的侗族高定寨、三江县南部的侗族南寨村、和里村近20年来的演进,进行调研。论文对六个村寨的地理环境及文化背景、产业特点、政府在推进村寨发展中采取的方式和措施、村寨及建筑演变的方式进行分析,以掌握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方式及推动因素。研究表明,壮族和侗族虽相近但彼此之间的影响不大。汉族虽在侗族聚居区侗化,但仍保持汉文化传统,并吸收侗族建筑技艺的精华;侗族建筑不同程度地受汉族影响。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都有一个趋势:更加开放,接受外来建筑技术和材料,因防火和生产方式改变,楼居向半楼居、地居建筑发展,由木结构向砖木结合、砖混及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发展。研究还表明,具有团结互助精神并有固定的一系列仪式活动的村寨或村寨联盟,大多拥有丰富的、代表本民族建筑艺术水平的村寨公共空间。这些空间多由本民族的匠师设计和建造,与环境和谐并体现民族特色。最后,论文提出了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可为广西的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全文共18万字,图表181个)
王炳根[3](2017)在《走向珠穆朗玛——蔡其矫最后的诗情》文中研究指明蔡其矫最后的诗,是在行走中完成的。他用一生的愿望,是要走近珠穆朗玛峰,那不仅是地球的高峰,也是人生与诗歌的高度。依然独自远行1984年与1985年,蔡其矫年届六十六七,而这两年,大的远行就达四次,几乎是马不停蹄般的在路上行走,而所得诗歌也是出奇的多,有时创作旺盛到每一二日便有一首诗入账,成为诗歌创作的鼎盛期。蔡其矫多年形成的习惯是,冬天蛰居北京,开春后前往南方,在南方度过夏天,这种居住方式颠
梁威龙[4](2016)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文中指出人力资源作为国家竞争力的一种表现,为此世界各个国家都加强了对于人才战略储备,以此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思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我国虽作为人力资源大国,但我国缺少优质的人才队伍,一个国家的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人才资源储备。目前众多学者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众多,都是基于国家范畴上的宏观政策研究,但是对于从地方实际情况着手研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则是偏少数,在我们国家想要在城镇化进程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本研究论文的论点就是通过针对城镇化进程下广东省湛江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以对湛江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实践意义作为出发点的。本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以背景意义分析与研究内容为主体,其中涵盖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本论文的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基础理论的阐述与分析,主要是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基础理论着手,辅以城镇化建设相关理论,为湛江市农村人力资源建设提出有关的对策与建议做一个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湛江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对湛江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数据调查。第四部分为湛江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发现湛江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观念传统、整体素质低下、结构构性矛盾等问题。第五部分为国外成功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对美国、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成功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国外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湛江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实际作用的经验借鉴。第六部分是根据湛江市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通过德国、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的国家的成功经验借鉴,为湛江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从观念转变、职业教育培训开发、相关政策开发、健全有关体系等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对策与建议,为湛江市更好更快的推进城镇化做出贡献。
甘玲云[5](2015)在《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已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将促进科技发展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国家优先战略,开始大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我国为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提出大力发展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省(市、自治区)也纷纷制定本地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扶持政策。广西作为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不能局限于现有传统产业,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广西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为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本文广泛借鉴了技术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首先系统梳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概念和主要特征,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对国内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比较,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进而研究了国内发达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为广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借鉴。第三是对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SWOT分析。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概括了当前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进而对其进行SWOT分析,明确了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了解了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为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奠定基础。第四是广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针对前文战略性新兴产业SWOT分析的结果,提出广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徐胜[6](2013)在《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文中指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是广东省人民政府首批认定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2005年3月由阳西县政府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开发建设,用7年时间完成了首期1500亩用地的全面开发,形成了“六通一平”、配套较为完善、环境比较良好的产业承接平台。初期以轻纺服装、五金电子为主导产业,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初期规划过于保守和滞后,当初规划已不再适应现在需要,目前园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在产业特色、企业分布、资源配置、产业产品链、配套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迫切需要对现行规划进行优化调整。本文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展开,首先采用理论分析研究,主要进行园区理论研究综述,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使用PEST方法对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发展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数据和图表对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产业所处市场环境、拥有战略优势资源进行SWOT分析,总结出园区未来可持续发展主要产业:调味品、肉类加工(包括畜禽和水产)、饮料产业。接着通过对园区战略、市场、功能三个方面的定位分析,得出不同阶段导入的三大产业集群:启动产业群、追随产业群和未来可选产业群。最后重点针对启动产业群进行研究,通过对产业现状、产业盈利能力、产业集中度、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和竞争力分析这四个方面分析得出可选择进入启动产业群的行业类别。运用波特钻石评价方法对可能进入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的细分产业进行产业排序,确定出各产业在园区发展的顺序,在以上基础上得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产业未来十年发展阶段目标与策略建议。本文主要采取个案分析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现状描述、问题剖析主要采取个案分析法,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建议主要采取实地调研法。本文以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战略规划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制定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园区总体发展战略,在全面分析园区现状,问题和成果基础上,制定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二期发展战略实施的组织和阶段措施,发挥其对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战略的支撑作用。同时本文对于推动珠三角实现产业有序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合理布局产业转移园,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实现产业集中发展和错位发展,避免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实现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促进广东省产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有着现实的参考意义。
周望[7](2012)在《中国“政策试点”研究》文中认为“政策试点”,是中国治理实践中所特有的一种政策测试与创新机制,具体类型包括各种形式的试点项目、试验区等。作为标识中国政策过程尤其是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关键词,“政策试点”是被运用得最为频繁的改革工具之一。在中国各个层级、各个地区里分布着大量各式各样的政策试点实践。中国政策实践中所广泛存在的“先行先试、典型示范、以点促面、点面结合、逐步推广”等特有词汇和术语亦是根源于此。“政策试点”以其特定的功能和鲜明的特质,给本土政策过程带上了中国风格的深刻印记,是中国改革事业的整个策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在中国“土生土长”起来的一项治理策略和方法论工具,“政策试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对治国理政经验进行不断总结和升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政策试点”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土地改革实践中的主动探索。在经历了各个历史阶段的不断洗礼之后,“政策试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被大规模地运用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成为了深深根植于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关键性机制。同时,伴随着这一演化过程,“政策试点”在发展主线、内容构成、作用方式、运行规范等方面亦产生了相应的规律性变化。“政策试点”发展至今天,其相关要素、主要特征已基本确定下来,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框架。在组成类型方面,可以将“政策试点”划分为两大类七小类:第一个大类型是试点项目,具体又可分为探索型试点、测试型试点和示范型试点等三个小类型;第二个大类型是试验区,具体又可分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部省共建试验区、国务院部委指导建设的试验区、地方自建试验区等四个小类型。在运行过程方面,“政策试点”在实践操作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对稳定的程序和自成系统的做法,可以将其归纳为“两阶段十环节”,它具体是指“先试先行”和“由点到面”这前后两个阶段,以及分别与之对应的选点、组织、设计、督导、宣传、评估以及部署、扩点、交流、总结等共计十个环节。而在这些一般性步骤及环节的背后,还可以进一步将“政策试点”运行过程的内在逻辑及其作用机制抽象为“吸纳—辐射”,其实质是在于强调将试验点的探索权限与上级政府及时有效的控制权限进行充分结合,这是隐含于“政策试点”技术性操作过程背后的精妙逻辑所在。从出现到发展至今,“政策试点”所展现出的生命力与活力,与其在各种治理实践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量政策活动中所施展出的功能密不可分。这首先体现在“政策试点”对制度变迁及政策调整过程中的“内容供给”方面有着相应的贡献,即由于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在制度探索方面呈现出“要素整合”这一特点,而“政策试点”作为致力于实现“要素整合”的基础性方法论工具,需要为其源源不断地提供内容支持。同时,“政策试点”还为确保整个过程稳步前行而提供了重要的“形式保障”,这具体包括控制改革风险、化解推行阻力、降低改革成本、提高成功几率等。“政策试点”的存在及演化是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综合而成,“均衡性治理”——即国家治理体系运行的均衡性逻辑导向,则是这其中最为基础和根本的一个影响因素,是制约“政策试点”的深层次逻辑渊源。“均衡性治理”指的是中国国家治理的结构、功能及行为等诸方面都在不同程度地遵循着均衡性这一逻辑,基本实现形式则是通过确保“正式”的制度性模块与“准正式”的机制性模块这两大板块之间维持着动态的均衡性,并使它们共同发挥作用,来优化治理模式,提高治理绩效。“均衡性治理”昭示着整个治理架构致力于在彼此相异的治理模块之间形成相互配合和补充,也即“制度性”、“实体性”要素集合与“准正式性或非正式性”、“软体性”要素集合之间的对立统一,使它们构成中国国家治理总体特征的一体两面。正是出于保持和维系这一均衡性的考虑,一系列对照于正式制度设置的“准正式”或“非正式”治理机制和工具应运而生,“政策试点”便是其中之一。“政策试点”以其特定的优势及作用形式,服从服务于这一治理导向。这一逻辑导向传递到了“政策试点”的内涵与外延等各个层面,并且随之带来了各种衍生性影响,包括政策时差、政策势差等。以这一逻辑认识为起点和基础,可以对未来“政策试点”的总体发展思路做出相应的考量。
王菁菁[8](2012)在《框架理论视角下的《人民日报》西部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来,西部地区一直是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现在,西部大开发已走过十周年,国家再次吹响开发西部的号角,这对新闻媒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研究媒体的西部报道,无论是对政府西部开发的决策研究,还是对媒体报道发展本身,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所有媒体中,本文选取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人民日报》,通过对2001年到2010年10年间的西部报道进行抽样统计和内容分析,运用框架理论的有关知识,总结《人民日报》西部报道在报道领域、报道区域、消息来源、报道主体、报道形式和报道基调上的框架特点,并分析框架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受党报性质和地位的影响,《人民日报》的西部报道呈现出明显的政经和政绩框架,带有鲜明的政府和政策倾向。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发现西部报道框架的形成有着深层的理论根源,传播的偏向、传播模式、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和“刻板印象”理论等都在框架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最后根据框架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为媒体未来的西部报道做一个借鉴,希望媒体继续发挥在西部开发中的积极作用。
彭会资[9](2012)在《客家人的头脑、智慧与精神——从中国与东南亚华人族群说起》文中指出以中国与东南亚华人族群的互动关系为切入口,借助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文字、语言、思维、文化四者相关联的角度,首次探讨客家人视野思维空间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空间的拓展;由通晓多种语言文化而促进头脑可塑性与多样思维:中华民族特有的包举天地人的大观照、大审美、系统整体综合思维及其衍生的圈层思维、综合创新思维、系统比较思维;智慧的累积及其涌流的基础、条件、机遇、过程及个人素质、时代背景;客家精神的守成性与开创性,表现为远离中原而又怀念中原、财富创造过程的能收能放、带着"和"字进入多元文化之境,有助于共建和谐世界,促进全球高级智慧的集成与提升。
卢荻[10](2010)在《谷牧与广东改革开放(下)》文中研究指明(续上期)四、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珠江三角洲广州是祖国的南大门,也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谷牧对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关注。1980年12月13日,他在听取广州市委的工作汇报后强调两点:一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要发挥广州的优势。广州市应成为广东省工业品的主要出口基地。二是广州市在体制改革、管理机构改革方面可以先走一步,撇开
二、前进中的北海市人民医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进中的北海市人民医院(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4.1 预期的研究成果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2.1 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概念 |
2.1.1 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 |
2.1.2 日间照料服务 |
2.1.3 智慧养老 |
2.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论依据 |
2.2.1 福利多元化理论 |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3 绩效评估理论 |
第三章 西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
3.1 西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 |
3.1.1 西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 |
3.1.2 西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 |
3.1.3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 |
3.2 西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存的主要问题 |
3.2.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供给不足 |
3.2.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 |
3.2.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种类单一 |
3.2.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形式化 |
3.2.5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混乱 |
第四章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 |
4.1 社区居家养老筹资机制不完善 |
4.1.1 政府拨款不足 |
4.1.2 筹资方式单一 |
4.2 社区养老服务信息交流不畅 |
4.3 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缺乏 |
4.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缺少规范性 |
第五章 完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 |
5.1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供给 |
5.1.1 扩大社区养老财政支出 |
5.1.2 社区养老资源供给主体多元化 |
5.2 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
5.2.1 建立老人信息库 |
5.2.2 利用信息平台整合资源 |
5.3 加强社区服务专业队伍建设 |
5.3.1 扩大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数量 |
5.3.2 提高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素质 |
5.3.3 建立服务人员的激励机制 |
5.4 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 |
5.4.1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立法 |
5.4.2 加强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监管 |
5.4.3 建立健全评估机制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村寨的定义与性质 |
1.1.1 村寨的定义 |
1.1.2 村的性质及其历史演变 |
1.1.3 寨的性质及其历史演变 |
1.1.4 解放后广西村寨性质的概括 |
1.1.5 本文所研究壮、侗族传统传统村寨的界定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选题意义 |
1.3 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
1.3.1 国外传统村寨(村落)及其建筑研究概况 |
1.3.2 国外关于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的研究 |
1.3.3 国内关于传统村寨(村落)及其建筑研究概况 |
1.3.4 国内关于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及其背景方面的研究 |
1.3.5 国内关于壮、侗族的传统村寨建筑与及其演进的研究 |
1.3.6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4 本文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
1.5 本文借鉴的理论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
1.5.1 借鉴的理论 |
1.5.2 采用的方法 |
1.5.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广西壮、侗族的自然环境及社会背景 |
2.1 广西的自然环境 |
2.1.1 地理概括 |
2.1.2 地形 |
2.1.3 河流与海港 |
2.1.4 气候和物产 |
2.2 民族渊源——岭南骆越、西瓯的后裔 |
2.2.1 古代广西的世居先民——百越支系之(西)瓯、骆(越)民族 |
2.2.2 发展中的壮、侗族先民——封建社会的蛮、俚、乌浒、僚、峒 |
2.3 封建王朝开发及广西社会制度变迁对壮、侗族的影响 |
2.3.0 秦汉以后的郡县制对壮、侗族的影响 |
2.3.1 壮、侗族现代身份的确立 |
2.3.2 唐至五代时期羁縻制度对壮、侗族的影响 |
2.3.3 宋至清的土司制度对壮、侗族的影响 |
2.3.4 民国广西省县制及“三位一体”基层行政组织对壮、侗族的影响 |
2.3.5 新中国的自治区、市、县及自治县对壮、侗族的影响 |
2.4 壮、侗族分布格局 |
2.5 壮、侗族的传统经济形态与社会组织 |
2.5.1 传统经济形态 |
2.5.2 传统社会组织 |
2.5.3 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
2.6 教育、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及民族文化 |
2.6.1 教育 |
2.6.2 生活习俗 |
2.6.3 民族文化 |
2.6.4 宗教信仰 |
第三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类型、形态和公共空间 |
3.1 壮、侗族村寨的地理类型 |
3.1.1 盆地平峒型村寨 |
3.1.2 山区河谷型村寨 |
3.1.3 山区弄场型村寨 |
3.1.4 高山型村寨 |
3.1.5 小结 |
3.2 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空间形态 |
3.2.1 散布型 |
3.2.2 线型 |
3.2.3 组团聚集型 |
3.2.4 小结 |
3.3 壮、侗族传统村寨的公共空间 |
3.3.1 以室外场地为中心的壮族传统村寨公共空间 |
3.3.2 以具有象征意义的鼓楼为标志的侗族传统村寨公共空间 |
第四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干栏民居 |
4.1 壮、侗族干栏民居的历史背景 |
4.2 壮族的传统麻栏 |
4.2.1 壮族麻栏的类型 |
4.2.2 南壮大叉手麻栏 |
4.2.3 北壮穿斗结构麻栏 |
小结 |
4.3 侗族的传统干栏民居 |
4.3.1 侗族的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 |
4.3.2 侗族传统干栏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及空间处理 |
4.3.3 侗族传统干栏实例 |
4.4 壮、侗族的传统干栏民居的比较 |
4.4.1 观念和文化上的差异 |
4.4.2 结构上的差异 |
4.4.3 屋面曲线的做法 |
4.5 壮、侗族民居的建造过程 |
第五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及启示 |
5.1 壮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 |
5.1.1 农业型壮族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实例 |
5.1.2 农业兼旅游业型村寨及建筑的演进——以北壮区龙脊古壮寨为例 |
5.1.3 壮族村寨演进小结 |
5.2 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 |
5.2.1 农业兼旅游业型村寨及建筑演进实例——三江县高定寨 |
5.2.2 农业型村寨及建筑演进实例——三江县和里村、南寨村 |
5.3 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 |
5.3.1 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特点的比较 |
5.3.2 壮、侗族传统村寨特点的比较 |
5.3.3 壮侗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 |
结语:研究成果、创新点与工作展望 |
一、研究成果 |
1、第一章绪论 |
2、第二章广西壮、侗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3、第三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类型、形态与公共空间 |
4、第四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民居 |
5、第五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及启示 |
二、创新点 |
三、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思路 |
1.2.4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
2.1 农村人力资源 |
2.1.1 人力资源 |
2.1.2 农村人力资源 |
2.2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2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 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2.3.1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2.3.2 国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借鉴 |
3.1 德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3.2 美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3.3 韩国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3.4 澳大利亚农村人力资源的经验 |
3.5 国外人力资源总结 |
第四章 城镇化进程中湛江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4.1 湛江市城镇化现状 |
4.2 湛江市农村人力资源现况 |
4.2.1 湛江市人口数量现状 |
4.2.2 湛江市人力质量现状 |
第五章 城镇化进程中湛江市农村人力资源存在问题 |
5.1 农村人力资源素质问题 |
5.2 农村人力资源观念问题 |
5.3 农村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问题 |
第六章 城镇化进程中湛江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与建议 |
6.1 改变陈旧观念,更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时代理念 |
6.1.1 政府应充当领头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
6.1.2 农民应强化自身认知,积极参与人力资源开发 |
6.2 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现代农村人才发展的基础 |
6.2.1 落实科教兴农的战略,加大对农村人才培育的投资 |
6.2.2 强化农民培训,加强农民就业能力 |
6.2.3 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开发,提高农村职业技能水平 |
6.2.4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农村社区的教育引导 |
6.3 开发人力资源政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后勤保障 |
6.3.1 完善法律法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最佳的支持 |
6.3.2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大政府投资 |
6.3.3 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从农民身体着手 |
6.3.4 加强农村人口调控,坚决贯彻计划生育政策 |
6.4 完善人力资源制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 |
6.4.1 创建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 |
6.4.2 加强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6.4.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界定 |
2.1.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1.3 SWOT分析法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外经验及启示 |
3.1 各国发展新兴产业经验 |
3.1.1 美国 |
3.1.2 日本 |
3.1.3 欧盟 |
3.1.4 印度 |
3.2 国内经验借鉴 |
3.3 对广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示 |
第四章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
4.2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因素分析 |
4.2.1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 |
4.2.2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劣势 |
4.2.3 构建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
4.3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外部因素分析 |
4.3.1 广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会 |
4.3.2 广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威胁 |
4.3.3 构建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
第五章 广西发展战略新兴性产业的对策建议 |
5.1 广西发展战略新兴性产业的SWOT分析 |
5.2 广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评价(QSPM) |
5.3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
5.4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 |
5.4.1 财政政策方面 |
5.4.2 金融政策方面 |
5.4.3 科技政策方面 |
5.4.4 产业政策方面 |
5.4.5 人才政策方面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6)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战略规划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园综述 |
1.2.2 企业战略规划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现状分析 |
2.1 园区发展历程与现状 |
2.2 园区发展的问题与瓶颈 |
2.2.1 荒地开发导致入园至投产周期长 |
2.2.2 劳动力供给与园区企业需求不匹配 |
2.2.3 本地资源利用率低 |
2.2.4 企业技术支撑平台欠缺 |
2.2.5 生活配套设施不足 |
2.3 当前园区发展的问题与瓶颈产生原因分析 |
2.4 园区发展的战略机遇 |
2.5 阶段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定位食品产业的战略及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分析) |
3.1.1 国际食品产业趋势 |
3.1.2 国内宏观产业环境 |
3.2 工业园区市场环境分析 |
3.2.1 入驻园区的战略分析 |
3.2.2 入园动机分析 |
3.2.3 企业对工业园区的需求 |
3.2.4 竞争对手分析 |
3.3 本地资源分析 |
3.3.1 区位优势 |
3.3.2 食品原料优势 |
3.3.3 水电资源优势 |
3.3.4 原生态环境优势 |
3.3.5 体制和政策优势 |
3.3.6 配套设施优势 |
3.4 园区 SWTO 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战略选择 |
4.1 战略定位 |
4.2 市场定位 |
4.3 功能定位 |
4.4 三大产业群定位 |
4.4.1 启动产业群 |
4.4.2 追随产业群 |
4.4.3 未来可选产业群 |
4.5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启动产业群产业宏观分析 |
4.5.1 调味品行业 |
4.5.2 农副产品加工行业 |
4.5.3 肉类加工行业(畜禽方向) |
4.5.4 肉类加工行业(水产方向) |
4.5.5 饮料行业 |
4.5.6 饲料业 |
4.5.7 食品添加剂行业 |
4.5.8 食品包装与物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竞争力分析及排序 |
5.1 波特钻石评价模型 |
5.2 各个产业在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得分 |
5.3 各个产业在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
5.4 产业选择矩阵 |
5.5 产业链环节分析与选择 |
5.5.1 调味品产业链分析 |
5.5.2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
5.5.3 肉类加工产业链(畜禽方向) |
5.5.4 肉类加工产业链(水产方向) |
5.5.5 饮料生产产业链(以果汁生产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园区产业发展阶段目标与策略建议 |
6.1 总体目标 |
6.2 第一阶段目标‐启动产业群的建立和发展 |
6.2.1 关键问题 |
6.2.2 策略和建议 |
6.3 第二阶段目标‐追随产业群的建立和发展 |
6.3.1 关键问题 |
6.3.2 策略和建议 |
6.4 第三阶段目标‐未来可选产业群的建立和发展 |
6.4.1 关键问题 |
6.4.2 策略和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7)中国“政策试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与价值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选题的价值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一、 关于“政策试点”功能的探讨 |
二、 关于“政策试点”过程的分析 |
三、 关于对“政策试点”局限的认识及有关对策建议 |
四、 可继续探究的空间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 基本概念 |
二、 理论支持 |
三、 基本设定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可能的创新与研究工作的限度 |
第二章 “政策试点”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政策试点”的发展历程 |
一、 革命时期的探索 |
二、 新中国前期的经验得失 |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广泛推行 |
四、 新世纪以来的新进展 |
第二节 对“政策试点”演变的总体分析 |
一、 主线:从内源到开放 |
二、 内容:围绕治理日程适时更新 |
三、 方式:从单一到多样 |
四、 运作:从经验到规范 |
第三章 “政策试点”的基本类型 |
第一节 试点项目 |
一、 探索型试点 |
二、 测试型试点 |
三、 示范型试点 |
第二节 试验区 |
一、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二、 部省共建试验区 |
三、 国务院部委指导建设的试验区 |
四、 地方自建试验区 |
第四章 “政策试点”的运行过程 |
第一节 “先试先行”:试点的展开 |
一、 选点 |
二、 组织 |
三、 设计 |
四、 督导 |
五、 宣传 |
六、 评估 |
第二节 “由点到面”:试点成果的推广 |
一、 部署 |
二、 扩点 |
三、 交流 |
四、 总结 |
第三节 “吸纳—辐射”:“政策试点”过程的内在逻辑 |
一、 “吸纳—辐射”的内涵 |
二、 “吸纳—辐射”的作用机制 |
三、 实质:确保试点过程的“可控性” |
四、 指导性与积极性的有效结合 |
第五章 “政策试点”的实然效应 |
第一节 “要素整合”:“政策试点”的工具效应 |
一、 “要素整合”的内涵 |
二、 “政策试点”是实现“要素整合”的基础性方法论工具 |
三、 实现“要素整合”的前提条件及其对“政策试点”的影响 |
四、 “政策试点”实现“要素整合”的基本形式 |
第二节 “循序渐进”:“政策试点”的策略效应 |
一、 控制改革风险 |
二、 化解推行阻力 |
三、 降低改革成本 |
四、 提高成功几率 |
第六章 “政策试点”的逻辑归宿及演变 |
第一节 “均衡性治理”:“政策试点”的逻辑指向 |
一、 “均衡性治理”的内涵 |
二、 “均衡性治理”的维系机制 |
三、 “政策试点”是实现“均衡性治理”的关键“技术支持” |
第二节 “政策试点”的衍生影响 |
一、 “准正式”治理机制的衍生影响 |
二、 政策时差:试验点与非试验点之间的政策摩擦 |
三、 政策势差:试验性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冲突 |
第三节 “政策试点”演进的总体观 |
一、 “政策试点”演进的法治观 |
二、 “政策试点”演进的横向观与纵向观 |
结语 政策过程的“中国故事” |
附录 “政策试点”资料汇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况 |
(8)框架理论视角下的《人民日报》西部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
1.2.1 框架理论 |
1.2.2 媒体西部报道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4.1 个案研究法 |
1.4.2 内容分析法 |
1.4.3 样本与抽样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说什么”框架分析 |
2.1 “说什么”类目 |
2.2 “说什么”类目分析 |
2.2.1 报道领域框架 |
2.2.2 报道议题框架 |
2.2.3 报道区域框架 |
2.2.4 报道主体框架 |
2.2.5 消息来源框架 |
2.2.6 报道基调框架 |
第三章 “怎么说”框架分析 |
3.1 “怎么说”类目 |
3.2 “怎么说”类目分析 |
3.2.1 篇幅框架 |
3.2.2 版面位置框架 |
3.2.3 体裁框架 |
第四章 西部报道框架分析的传播学研究 |
4.1 框架特点 |
4.2 框架形成原因 |
4.3 对主流媒体西部报道的未来建议 |
4.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客家人的头脑、智慧与精神——从中国与东南亚华人族群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客家人视野思维空间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空间的拓展 |
三、人脑的可塑性与多样思维 |
(三) 系统比较思维 |
四、智慧的累积及其涌流 |
五、客家精神的守成性与开创性 |
六、结语 |
(10)谷牧与广东改革开放(下)(论文提纲范文)
四、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珠江三角洲 |
五、引导经济特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
六、重视发挥广东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 |
四、前进中的北海市人民医院(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张云芳. 西北大学, 2019(12)
- [2]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D]. 韦玉姣. 东南大学, 2019(05)
- [3]走向珠穆朗玛——蔡其矫最后的诗情[J]. 王炳根. 神剑, 2017(06)
- [4]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D]. 梁威龙. 浙江海洋大学, 2016(03)
- [5]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甘玲云. 广西民族大学, 2015(10)
- [6]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 徐胜.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7]中国“政策试点”研究[D]. 周望. 南开大学, 2012(06)
- [8]框架理论视角下的《人民日报》西部报道研究[D]. 王菁菁. 山东大学, 2012(02)
- [9]客家人的头脑、智慧与精神——从中国与东南亚华人族群说起[J]. 彭会资.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 [10]谷牧与广东改革开放(下)[J]. 卢荻. 广东党史,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