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法配合穴注治疗颈椎病160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赵玮璇[1](2019)在《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网状meta分析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针灸治疗可减少镇痛药的剂量和用药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但未经系统整理的证据良莠不齐,较难直接指导实践。本项目以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为切入点,通过循证医学手段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疗效更优的干预措施方案,采用卫生经济学的评估方式对各种针灸干预方案的疗效成本进行评价,获得可指导临床的高质量证据,筛选出治疗本病中疗效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优选针灸干预方案,提高临床实践水平。方法1.以“针刺、电针、温针、火针、放血、耳针、灸法、拔罐、刺络、针刀”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随机对照试验”等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以及通过手工检索临床试验注册系统、临床试验报告论文等中追踪查阅相关文献,分别记录相应的检索结果;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并记录排除原因和数量,将纳入RCT的基本信息、研究对象、样本量、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等内容录入资料提取表。2.根据ROB 2.0偏倚风险评价工具的使用规范,从以下5个方面来评定文献的偏倚风险:(1)来自于随机过程的偏倚;(2)来自于偏离既定干预的偏倚;(3)来自于缺失数据的偏倚;(4)来自于结局测定的偏倚;(5)来自于选择性报告的偏倚。ROB2评价表格预先与数据提取的电子表格一并设计,其中各研究质量评价由两名研究者在数据提取过程中独立进行,根据ROB 2.0的评价标准记录相应评分。两名研究者的数据间不同的地方,则通过讨论协商解决:若协商后仍不能解决矛盾,则请教上级研究者。最后根据ROB 2.0的评价标准给出对应研究各个维度间的风险评价,以及该研究的总体偏倚风险评价。3.基于贝叶斯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利用R软件下“gemtc”包进行计算;通过“gemtc”调用JAGS进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分别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进行模型的构建,设定模型参数为链数量为3,比例因子为2.5;分别对两个模型运行MCMC模拟,设定运行参数为适应长度为5000,迭代数量为20000次;根据运行结果的“偏倚信息标准”以及Brooks-Gelman-Rubin诊断性参数“潜在规模减少因子”比较两个效应模型,选择DIC较少以及PSRF更为接近1的模型后续分析。通过迭代的轨迹与密度图考察各组对比的迭代收敛性,以及通过Gelman-Rubin-Brooks收敛图考察迭代过程中缩减因子的收敛性。利用节点分离法观察模型的不连续性,P<0.1认为该干预手段对比不连续,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间可能存在异质性,否则不认为该干预手段对比间的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存在异质性。利用杠杆图以及杠杆总和PD评价个数据点对模型的作用,即评价模型的拟合程度。对西药干预措施的种类与各纳入文献中针灸干预方案的疗程进行了网状meta回归。最后通过累积等级曲线下面积图与等级概率进行各干预手段疗效的等级评价。汇总评价指标为风险比,因此,RR值>1代表实验组获益较大,反之RR值<1则对照组获益较大。4.基于频数法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利用R软件下“netmeta”包进行计算。该包通过图论的方法建立模型,对个干预手段进行直接或间接比较的网状分析。首先通过pairwise函数将数据转换为配对效应的格式;然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随机效应模型进行频数法网状meta计算;通过连续性热图考察各模型的连续性,和Bland-Altman图考察平均治疗效应与各模型治疗效应的关系并结合各模型治疗效应的标准误比值,评价各模型拟合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效应模型;接着,通过森林图以及相对效应的联赛表考察各干预手段的治疗效应;再根据频数法计算等级概率,排名各干预手段的治疗效果。异质性通过分离网络法,进行评价,P<0.1认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存在异质性,否则不认为该对比的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存在异质性。发表性偏倚利用漏斗图进行评价,并利用Egger、Begg-Mazumdar、Thompson-Sharp 法对发表行偏倚进行评估,P<0.1 认为该干预手段对比的研究间存在发表性偏倚,否则不认为干预手段对比的研究间存在发表性偏倚。汇总评价指标同贝叶斯框架的评价指标,为风险比。5.按门诊治疗来测量投入成本,直接治疗成本和间接治疗成本,包括治疗过程中的检查费用、药品费用、针灸材料费、固定资产耗损费、患者为做治疗使用的来回公交或地铁费、不良反应与合并症治疗费用;基于频数法框架下网状meta分析所得的RD/NNT,采用卫生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以西药为对照,计算各种针灸干预措施方案的获益净成本与无获益净成本。结果1.通过系统检索各个中文及外文专业数据库,共命中6751项结果。各数据库命中结果数目如下:Medline 706项,EMBASE 1872项,Cochrane图书馆212篇,CNKI 775篇,维普958篇,万方2228篇;其中中文文献3961篇,英文文献2790篇。最终纳入的RCT研究为30篇,研究的发表时间为2006-2018年(在2006-2010年间3篇、2011-2019年间27篇);发表语言为中文28篇、英文2篇,但纳入的所有研究的作者都是中国国籍,并在中国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均为亚洲人种;共有8篇研究报告其受资助情况,其中受国家级资助3篇、省级资助3篇、市级资助1篇、校级资助1篇,有22篇研究没有报告相关受资助情况。2.利用ROB 2.0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了偏倚风险的评估,可见纳入的研究当中有30%存在重度的偏倚风险,出现的偏倚风险来自于随机化过程;还有60%的纳入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倚,其偏倚风险亦主要来自于随机化的过程;有10%的纳入文献偏倚风险较低。3.在贝叶斯框架下的干预手段排名为:“皮内针+灸法”(第1),“针刺+拔罐”(第2),“火针”(第3),“灸法”(第4),“温针”(第5),“叩刺+拔罐”(第6),“电针+灸法”(第7),针刺(第8),“电针”(第9),“针刀”(第10),“针刺+穴注”(第11),“西药”(第12),“穴注”(第13)。4.在频率法框架下的干预手段排名为:“针刺+拔罐”(第1),“皮内针+灸法”(第2),“火针”(第3),“灸法”(第4),“温针”(第5),“叩刺+拔罐”(第6),“电针+灸法”(第7),“针刺”(第8),“电针”(第9),“针刀”(并列第10),“针刺+穴注”(第11),“穴注”(第12),“阳性对照药”(第13)。综合两种方法所得的排名结果与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考虑到“皮内针+灸法”的干预只纳入了 1篇RCT研究,计算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异,故经综合评定后认为“针刺+拔罐”“火针”“灸法”“温针”是疗效较好的干预措施,而且“火针”这一干预措施较其他三种干预措施纳入了更多的研究数据(10组),故认为其研究结果更稳定。5.根据成本-效果分析所得,获益净成本最小的针灸干预方案前5名分别是“叩刺+拔罐”、“针刺+拔罐”、“针刀”、“火针”与“温针”,而“针刺+穴位注射”和“穴位注射”的95%CI跨过“∞”无穷线,属于无获益的净成本。结论本研究通过两种不同的网状meta法对比各种针灸干预方案对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优劣并排序,综合评估本病目前临床证据,发现“针刺+拔罐”、“火针”、“灸法”与“温针”是对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更优的针灸干预措施;基于纳入研究的NNT值/RD值,对各纳入针灸干预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初步推断“火针”可能是最能同时兼具疗效与经济效益的干预措施。
王丹[2](2018)在《“十字颈部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近年来,随着学习、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且病人年龄也趋向于年轻化。“十字颈部针法”是通过临床应用后总结而出的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刺方法。本课题通过严格的临床设计,通过观察“十字颈部针法”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评分,并与氟桂利嗪胶囊进行对比,为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随机在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针灸三科门诊及住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十字颈部针法”(取穴如下:百会、大椎、双侧天柱、陶道、颈夹脊),日1次,连续6天,2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对照组予口服氟桂利嗪的方法,50岁以上每次5mg,50岁以下每次1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表进行评分,并记录两组的疗效。所有数据最后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评分、ESCV量表总积分及各项因子积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评分、ESCV量表总积分及各项因子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本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方法临床总疗效,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2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痊愈9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十字颈部针法”组的疗效优于口服氟桂利嗪组(P<0.05)。3.安全性分析本课题研究期间,所有患者无晕针、感染、出血、血肿等情况,期间治疗组患者针刺治疗过程中及针刺治疗后生命体征(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均平稳,说明“十字颈部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安全性较高。结论:1.“十字颈部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口服氟桂利嗪具有更好的疗效;2.“十字颈部针法”在改善眩晕、颈痛等症状方面较口服氟桂利嗪法更有优势;3.“十字颈部针法”治疗本病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陈颖[3](2016)在《针刺加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针刺加穴位注射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上的优势,为临床更好地治疗本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和针刺加穴位注射组。单纯针刺组治疗方案:取风府、双风池、双侧对应颈夹脊穴、病侧肩井、天宗、外关、曲池和后溪。针刺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针刺加穴位注射组治疗方案:穴位针刺(取穴同上),配合每次选一个患侧颈夹脊对应点、一个颈肩部阿是穴穴位注射,10次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共计20次。对两组治疗前后McGill疼痛询问量表、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分级评分变化及总体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后,针刺加穴位注射组与单纯针刺组的症状体征量表总积分,McGill疼痛询问量表总积分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且针刺加穴位注射组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针刺加穴位注射组的McGill疼痛询问量表分值降分程度高于单纯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针刺加穴位注射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分级评分量表分值降分程度高于单纯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自身分别进行前后的比较时,McGill疼痛询问量表、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分级评分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5)针刺加穴位注射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加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单纯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加穴位注射疗法和单纯针刺疗法都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2)在缓解疼痛方面,针刺加穴位注射组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针刺加穴位注射疗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愈显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3)针刺加穴位注射疗法是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好的组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彬[4](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黎志光[5](2012)在《刮痧结合电针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刮痧疗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疗法,在临床及民间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和患者欢迎。1.古代文献研究刮痧疗法最早记录于宋代,然而其源头亦可能来自上古时代的砭石疗法。然而“痧”的首次出现是指“痧症”,即通过外治法可使患者皮肤出现紫红色的斑点,即所谓“得痧”,之后才发展出通过苎麻蘸水等方式摩擦,使病人“出痧”的治疗方法。又《验方新编》有云:“殊不知刮者系用光圆无破损之清铜钱一文,或用香油在手足弯上拍湿,或用凉水在手足弯上拍湿,然后将钱在手足弯上轻轻刮之。如果是痧,略刮一二十下,必有紫黑点现于皮上,则痧气已出。如病仍不减,则是痧毒太深,即用瓷锋在黑点上将皮略为刺破一点,放出黑血,则病必松,并不用刀也。”故此可见,“刮痧”之本意为通过“刮”来使“痧症”中的“痧毒”、’痧气“充分排出。以此可见,“痧症”即为一种可以通过“刮痧”治疗的病症。故而“刮痧”与“痧症”似为二物,实则一体,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故而在探寻“刮痧”机理与作用时,切不可割断与“痧症”的联系。2.现代文献研究刮痧治疗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它借助刮痧板等工具作用于人体的皮部,对人体造成一种良性的刺激。这种刺激产生痧痕,并且通过经络传导或反射作用将刺激传至体内,调整体内的生理功能,使气血阴阳达到相对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刮痧疗法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物理疗法,一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刺激信号,通过神经反射调节自主神经,遏制病情的发展,对机体的各部位产生协调作用。二是使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强,以使神经和肌肉得到充分的营养,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三是对循环、呼吸、中枢系统具有镇静地作用。四是刺激神经末梢,调节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增强细胞免疫力,增加防御能力。五是局部产生热效应,扩张微血管和毛细血管,增加血容量和局部淋巴循环加速,利于受损组织修复。刮痧疗法的原理作用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免疫作用抗体对各种病菌的侵袭,有抵抗作用。刮痧属于刺激疗法,再刺激作用下,可以增加细胞的免疫功能,产生更多的抗体。②消炎杀菌作用凡是外因病症,多数有病原菌感染,进而各种因素刺激产生炎症现象,也是生理的自然抗体与保卫作用的应变,但会引起疼痛,发烧,而加强体力的消耗和食欲减退,反而是抵抗力下降。刮痧治疗对组织受病毒刺激反应予以安抚,减低疼痛,通畅病灶血液循环,起到间接杀菌消炎作用。③营养作用主要是刺激主持消化作用的神经,加强摄取功能与消化功能。所以刮痧并非直接提供营养物质,而是健脾开胃,增进消化功能。④疏通筋络关节囊、韧带、肌肉附着点等软组织受到损伤时,就会发出痛疼信号,痛疼信号经过神经系统的反射调节作用,使肌肉组织处于紧张状态,肌肉紧张收缩甚至痉挛是紧张状态的外在表现,这是人体自我保护功能,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度,进而缓解病情。这种状态若不及时得以治疗,组织损伤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导致神经系统不断地发出有害冲动信号,加重疼痛或肌肉紧张收缩,继而又会在周围组织引发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等,进一步加重疼痛。刮痧的特殊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升高局部温度,多重刺激下,提高痛阈,更由于刺激皮部的作用是经络通畅,从而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进而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⑤自身溶血作用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出,皮肤局部形成淤血的现象。这种血斑短时间内就能消散,而产生自身溶血。自身溶血是一种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并且可以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和抑制以及调节内分泌系统平衡的作用。同时,刮痧疗法被广泛的应用在内、外等多门临床学科上。3.颈肩综合征颈肩综合征是颈肩部至臂肘的肌筋发生酸软、痹痛或者乏力感,以及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的病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缓慢,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一般为长期慢性劳损或颈椎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颈肩综合征,主要是颈椎退行性改变,如: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产生无菌性炎症,引起颈肩背部的肌肉痉挛,肌群失去平衡。此时出现颈肩部疼痛而导致活动功能障碍,重者出现上肢麻本。现临床上有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牵引治疗、物理治疗、刮痧治疗等多种疗法。4.刮痧治疗颈肩综合征的META分析通过进行刮痧治疗颈肩综合征的META分析发现: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只有1项随机方法明确,多数试验随机方法不明确,只有1项试验进行随机分组隐藏;没有一项试验采用盲法,其原因可能由于刮痧治疗较难采取盲法,所有试验均未进行样本数估算;多数试验无病例排除标准、脱落及剔除标准;所有试验均未介绍研究者及患者依从性情况;多数试验随访时间不明确。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刮痧或者刮痧结合针灸治疗颈椎病与针灸治疗颈椎病比较既有临床意义,又有统计学意义P<0.0001,RR=1.19,95%CI=(1.09,1.29);P<0.0001,RR=1.18,95%CI=(1.09,1.26),具有较好的精密度,敏感性分析显示Meta分析结果较稳定可靠。安全性良好,1项试验报道了安全性评价,均无不良反应,其他试验未报到。导致临床异质性的主要因素有疗程、用量、纳入研究的质量及研究对象的基线状况等,上述因素在纳入文献中表述不完全或难以量化,所以无法定量分析因此可能导致的临床异质性。漏斗图图形不对称主要与方法学质量低和发表偏倚有关。发表偏倚的原因可能为:由于样本量过小而导致夸大了治疗效果;作为一个多中心研究的分中心,同时报告了各自部分结果,造成多重发表性偏倚;临床试验得到阴性结果而未发表。5.临床试验目的:证明刮痧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具有先进性,该疗法值得推广。方法:本研究将177例颈肩综合征患者分为刮痧配合电针治疗组和单纯电针治疗组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及治疗后3月的总体疗效、症状体征积分、NPQ颈痛量表评分、疼痛评分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颈肩综合征患者以女性居多,发病年龄多见于35岁以上,以风寒湿型和气滞血瘀型患者为多。2.刮痧配合电针治疗颈肩综合征总有效率为93.26%,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组(72.73%)。刮痧配合电针治疗颈肩综合征,在缓解颈肩背痛、上肢疼痛、颈项僵硬、颈肩背重、缓解压痛点、上肢麻木及改善疼痛、患者日常生活状况上等均比单纯电针治疗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刮痧配合电针治疗颈肩综合征安全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及推广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由于研究时间有限及随访跟踪的条件限制,未能进行长期随访,而且由于样本量不够大,最好单独对刮痧再进行一组对照观察,故此有待在未来研究中考虑扩大样本量,增加病例观察时间以便能进行远期疗效观察,如能进行多中心、大样本、分层研究,结果将更严谨,可为循证医学提供更为有力的数据支持。目前刮痧配合电针治疗颈肩综合征的治病机理仍处于假说阶段,有待进行相关基础研究加以支持。
何风[6](2012)在《穴位注射结合循经远端取穴加行动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循经远端取穴加行动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结合循经远端取穴加行动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同时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量表和疼痛的简化McGin量表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1、治疗后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疼痛分级指数(PRI)的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vAS、PPI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穴位注射结合循经远端取穴加行动法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与功能、疼痛症状。2、穴位注射结合循经远端取穴加行动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戚卫[7](1998)在《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文献综述》文中提出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文献综述天津农药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医院(300400)戚卫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骨质病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椎间盘狭小,骨刺形成,椎间孔狭窄而引起的颈、肩、上肢等部位疼痛,沉重麻木和瘫痪等症状...
杨庆芝,牛忻群[8](1996)在《中医外治颈椎病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中医外治颈椎病的回顾与展望山西省太原市北城正骨医院(030032)杨庆芝山西省肉种鸡场医务所(030032)牛忻群主题词脊柱骨赘病/针灸疗法,颈椎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骨质疾病,又称颈椎综合征,为颈椎或其附近组织的病理改变而造成的颈神经根、颈脊...
侯文男[9](2021)在《基于citespace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系统梳理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领域的相关文献,清晰的展现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准确的把握研究现状,找到学科的领军人物及主要的研究单位,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研究方向信息及数据参考。方法:本研究将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的有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章作为数据来源,共纳入1052篇文献。对中药进行数据规范。将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以记事本形式保存。将关键词K1逐项记录文献包含的穴位、方剂、中药、配合的治法,分别建立不同的数据库,并以记事本形式保存。导入citespace软件,以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数据统计及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1.该领域发表文献以2010年为界,2010年前每年发文量总体逐年增多,偶有下降,2010年后发文量开始回落,但仍保持较高水平。2.该领域受基金支持较少,国家基金为主导力量。3.该领域形成了三大作者合作网络,各网络均有其核心作者。4.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为河南中医学院,各研究机构间多为独立研究,存在少数合作及跨地域合作,主要集中在北方。5.关键词共现显示,文献关键词涉及了文献的研究方法,如临床观察、多中心研究、线性相关、前瞻性研究等;不同流派的手法如:传统推拿手法、龙氏手法、Mulligan手法、孙氏手法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辨证分型如:气滞血瘀证、风寒湿阻证、肝肾亏虚证等;除手法外配合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针灸、小针刀、温针灸、低周波、电针等;除手法外配合的物理治疗方法如:牵引、TDP、中频等;除手法外配合的西医治疗方法如:神经根阻滞、仙灵骨葆等;量化指标如VAS评分、CASCS评分等;结论:1.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领域年发文量虽偶有起伏,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仍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领域的热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传统推拿手法、龙氏手法、Mulligan手法为在手法治疗CSR领域内的热点研究手法;神经根阻滞为手法治疗CSR领域内西医辅助治疗方式的研究热点;中药为手法治疗CSR领域内中医辅助治疗方式的研究热点,生物力学研究为热点研究内容,前瞻性研究为热点研究方法。3.针灸配合手法治疗CSR时,首选夹脊穴,其次配穴可多选取位于上肢及头部的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4.中药配合手法治疗CSR时,处方可以以葛根汤为基础加减,内服首选葛根,外治首选红花,配伍的药物内服外治均可选归肝经的温性的辛味药物。5.手法治疗CSR领域的研究机构多为独立研究,合作交流较少,河南中医学院处于领先地位,研究前沿阵地为中医院校及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为手法治疗CSR领域合作最广泛的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为比较活跃机构。6.手法治疗CSR领域形成了三大研究团队,分别是以詹红生为核心的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研究团队、以朱立国为核心的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研究团队、石印玉为代表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团队,这些团队有望在未来几年活跃在手法治疗CSR研究领域,继续推动该领域的发展。7.手法治疗CSR相关研究论文受到基金项目支持较少,申请成功率较低,但国家重视其发展。
吴柏宽[10](2021)在《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查找近十年中国知网(CNKI)中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期刊类文献,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与关联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文献平台数据库,从2011年-2020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检索方法为检索词以题名“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含“针灸”或“针刺”或“刺络拔罐”。将检索到的结果排除明显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后,进行全文下载并阅读,严格地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将纳入的文献录入EXCEL表中并进行分类整理,EXCEL表中包含了腧穴出现频次统计、腧穴在经络分布统计(十四经)、奇穴与特定穴的统计、腧穴分布规律(头颈部、腰背部、上肢部、下肢部、胸腑部)、评价方法和治疗方法(单法、双法、三法及以上)的结果。并将EXCEL表中的统计结果导入IBM SPSS Modeler 18.0以及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腧穴的关联分析与腧穴的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检索符合标准的文献147篇,纳入总的腧穴使用次数为990次。1.腧穴出现频次统计:25种腧穴使用频次≥10次,依据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前10种腧穴分别为风池、颈夹脊穴、百会、天柱、大椎、风府、太冲、太阳、完骨、合谷;2.腧穴在经络分布统计(十四经):督脉217次,足少阳胆经200次,足太阳膀胱经1 14 次;3.奇穴、阿是穴与特定穴的统计:奇穴、阿是穴与特定穴的腧穴一共出现574次,奇穴取穴频次最多174次,输穴76次、原穴75次;4.腧穴分布规律:头颈部641次、上肢部125次、下肢部133次;5.评价方法: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使用的最普遍,第二是使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第三则是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做出的疗效评价;6.148篇治疗方法大多使用双法98篇,占比66%;7.腧穴关联分析的研究:风池-颈夹脊穴、风池-百会、风池-颈夹脊穴-内关出现的频次最多;8.腧穴聚类分析的研究:分析频次大于20次的穴位,结果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可分6类,第一类为足三里、三阴交、印堂、太阳;第二类为太冲、内关、大椎;第三类为风府;第四类腧穴为合谷、后溪;第五类腧穴为风池、百会、颈夹脊;第六类为天柱、完骨。结论:1.本研究认为,风池、颈夹脊穴、百会为CSA取穴频次前三的腧穴。督脉、胆经、膀胱经为CSA取穴频次前三的经脉,且前六条经脉都为阳经。2.头颈部为CSA取穴中腧穴分布频次最多的部位、下肢部次之。3.根据穴性分类结果,奇穴取穴频次最高,输穴次之。奇穴又以位于头颈部的颈夹脊穴取穴频次最多,与腧穴在人体部位分布规律相互呼应。
二、手法配合穴注治疗颈椎病160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法配合穴注治疗颈椎病16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网状meta分析及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
一、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和分类 |
二、近十年针灸治疗常见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回顾 |
一、卫生经济学概述 |
二、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
第三节 NNT值在疗效评价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中应用 |
一、NNT值 |
二、NNH值 |
三、NNT值与疗效评价 |
四、NNT值与卫生经济学评价 |
第四节 常用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
一、常用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的概述 |
二、“Risk of Bias 2.0”工具简介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文献的科学计量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及资料来源 |
二、系统检索SCI与SCI-E的临床文献 |
三、采用CiteSpace进行文献的计量分析与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制作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发表文献年份的基本情况 |
二、研究机构合作分析 |
三、国家/地区合作分析 |
四、关键词共现分析 |
五、共被用引分析 |
第三章 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基本特征以及偏倚风险评估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资料来源 |
三、检索方法 |
四、研究的筛选 |
五、数据提取 |
六、ROB2.0工具的偏倚风险评价 |
第二节 纳入研究的情况概述与偏倚风险评估 |
一、检索结果 |
二、RCT文件筛选、纳入过程及其结果 |
三、纳入RCTs文献的基本信息 |
四、合并干预措施分组 |
五、各纳入RCT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第四章 贝叶斯框架下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的网状meta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及资料来源 |
二、基于贝叶斯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纳入研究中各干预手段有效人数 |
二、各干预手段间直接对比(网络)的基本情况 |
三、贝叶斯框架下各研究间网络模型 |
四、模型收敛性考察 |
五、模型拟合度考察 |
六、节点分离法考察直接与间接证据间异质性 |
七、各干预手段对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应 |
八、网状meta回归分析 |
九、贝叶斯框架下各干预手段对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排名 |
第五章 频数法框架下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的网状meta分析及与贝叶斯法的对比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及资料来源 |
二、基于频数法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频数法框架各干预手段间网络关系 |
二、频数法模型连续性考察 |
三、效应模型拟合度比较 |
四、分离网络法考察直接与间接证据的异质性 |
五、频数法框架下各干预手段对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
六、频数法框架下各干预手段对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的排名 |
七、选择性发表偏倚 |
第三节 不同计算框架下网状meta分析结果的对比 |
一、不同计算框架下的效应值比较 |
二、不同计算框架下干预手段的排名比较 |
第六章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卫生经济学评价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投入(干预方案成本)测量 |
三、需治疗人数(NNT)计算 |
四、成本—效果分析(CEA)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治疗成本估算 |
二、各干预手段风险差(RD)以及需治疗患者数(NNT)的估算 |
三、各干预手段的净成本计算 |
第七章 讨论 |
第一节 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SCI文献科学计量分析 |
第二节 纳入文献的筛选及偏倚风险评估分析 |
第三节 两种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的结果解读 |
一、两种框架下干预手段排名结果的解读 |
二、综合两种网状meta分析结果比较不同针灸干预措的效果 |
第四节 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分析 |
一、成本-效果分析的表现方式 |
二、综合疗效评价与卫生经济学分析比较不同针灸干预措施的优劣 |
第五节 火针疗法在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应用及优势 |
一、火针疗法在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应用 |
二、火针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优势 |
第六节 创新点与展望 |
一、创新之处 |
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名词中文、英文、简写对照表 |
附录2 Revised Cochrane risk-of-bias tool for randomized trials (RoB 2)内容节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十字颈部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研究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分组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3.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3 两组患者ESCV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
3.5 安全性分析 |
4.讨论 |
4.1 中西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4.2 国内外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现状 |
4.3 “十字颈部针法”的理论依据 |
4.4 问题与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1 |
附录1 |
附录2 综述 |
参考文献 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针刺加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临床资料 |
(一)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中止试验标准 |
6. 脱落标准及剔除标准 |
(二) 分组和治疗 |
1. 样本量估算及随机分组 |
2. 对照方法 |
3. 盲法设计 |
4. 治疗方法 |
(三)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
1. MCGILL疼痛询问量表 |
2. 疗效评价标准 |
2.1 McGill疼痛询问量表评定 |
2.2 症状和体征改善评定 |
2.3 总体疗效评价 |
3. 安全性评价 |
4. 依从性评价 |
(四) 统计学方法 |
1. 数据录入 |
2. 统计分析 |
二、研究结果 |
(一) 病例入选与临床试验完成情况 |
(二) 一般资料比较 |
(三) 基础病情资料比较 |
(四) 治疗结果 |
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量表总积分比较 |
2. 治疗前后MCGILL疼痛询问量表总积分比较 |
3. 治疗后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五) 安全性分析 |
(六) 依从性观察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基础 |
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3. 现代医学疗法现状 |
(二) 中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
(三) 本研究的取穴依据 |
(四) 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特色 |
(五) 本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四、研究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4)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材料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
2.1 研究背景 |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2.3.3 文献筛选流程 |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2.3.5 质量控制措施 |
2.4 结果 |
2.4.1 文献检索结果 |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
2.5 讨论 |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4 研究的局限性 |
2.6 结论 |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3.2 研究内容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技术路线图 |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3.3.3 文献筛选流程 |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3.3.5 质量控制措施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结果 |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
3.5 讨论 |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4 研究的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技术路线图 |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4.3.3 文献筛选流程 |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4.3.5 质量控制措施 |
4.4 结果 |
4.4.1 文献检索结果 |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
4.5 讨论 |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4 研究的局限性 |
4.6 结论 |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内容 |
5.3 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调查方法 |
5.3.3 技术路线 |
5.3.4 统计分析 |
5.3.5 质量控制措施 |
5.4 结果 |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
5.5 讨论 |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
5.5.4 研究的局限性 |
5.6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刮痧结合电针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探讨 |
1 古代文献研究 |
1.1 :源流 |
1.2 痧症病因 |
1.3 痧症分类 |
1.4 痧症病机 |
1.5 痧症鉴别 |
1.6 痧症治疗 |
1.7 刮痧方法 |
1.8 痧症禁忌 |
1.9 痧症预后 |
1.10 总结 |
2. 刮痧疗法现代研究 |
2.1 刮痧的基本概念 |
2.2 刮痧疗法的机理 |
2.3 刮痧疗法的操作 |
2.4 刮痧疗法禁忌症 |
2.5 刮痧疗法现代研究 |
3 颈肩综合征 |
3.1 概述 |
3.2 颈肩部生物力学 |
3.3 颈肩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
3.4 颈肩综合征的病理分期 |
3.5 颈肩综合征的诊断 |
3.6 颈肩综合征的治疗 |
4 刮痧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
4.1 研究目的 |
4.2 资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随机化分组设计及试验方法 |
1.3 观测指标 |
1.4 疗效评定标准 |
1.5 安全性评价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数资料分析 |
2.2 疗效结果 |
2.3 两组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
3. 讨论 |
3.1 中西医对颈肩综合征的认识 |
3.2 刮痧配合电针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穴位注射结合循经远端取穴加行动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 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描述 |
1.2 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描述 |
1.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症候研究 |
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代医学认识 |
2.1 定义 |
2.2 生物力学 |
2.3 发病机理 |
2.4 诊断标准 |
2.5 定位诊断 |
2.6 影像学表现 |
3 中、西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非手术治疗研究 |
3.1 针灸治疗 |
3.2 推拿整复 |
3.3 中药治疗 |
3.4 中成药治疗 |
3.5 牵引治疗 |
3.6 封闭疗法 |
3.7 综合疗法 |
4 量表评定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1.2 一般资料 |
2. 病例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终止试验标准 |
3. 治疗方法 |
4. 疗效观察 |
4.1 观察指标 |
4.2 统计学处理 |
4.3 治疗结果 |
讨论 |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一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评定表 |
附表二 简化McGin疼痛量表 |
个人简历 |
(9)基于citespace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设计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数据 |
2.1 数据来源 |
2.2 检索方法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数据筛查 |
2.6 数据库建立 |
2.7 数据的规范化 |
2.7.1 数据规范化准则 |
2.7.2 数据规范化处理 |
第二部分 可视化分析及结果 |
1 研究总体分析 |
1.1 文献的年代分布 |
1.2 文献基金资助情况 |
1.3 载文期刊情况分析 |
1.4 文献的作者分析 |
1.5 文献的来源机构分析 |
1.6 关键词的共现分析 |
1.7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领域的研究热点预测分析 |
2 配合治法分析 |
2.1 针灸选穴分析 |
2.2 中药及方剂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文献表述 |
2 发文年代及载文期刊分析 |
3 基金支持情况 |
4 研究机构与作者网络分析 |
5 手法种类研究分析 |
6 辅助治疗方式研究分析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一 中西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Citespace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中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 病名溯源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证候分型 |
4 中医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 |
4.1 针刺治疗 |
4.2 针法与灸法联合治疗 |
4.3 针刺联合中药 |
4.4 针刺联合推拿 |
4.5 针刺联合针刀 |
4.6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 |
4.7 针刺联合拔罐 |
5 小结 |
二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 |
1 椎动脉型颈椎病概述 |
2 流行病学 |
3 颈椎病的定义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进展 |
4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4.1 机械压迫性学说 |
4.2 交感神经学说 |
4.3 体液学说 |
4.4 血液流变学 |
4.5 血管自身病变 |
5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
5.1 非手术治疗的基本疗法及应用原则 |
5.2 手术治疗 |
6 小结 |
前言 |
第二部分 数据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选择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数据预处理 |
3.2 文献规范化 |
3.3 腧穴名称规范化 |
4 数据分析 |
4.1 使用的软件 |
4.2 数据分析的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情况 |
5.2 统计结果 |
6. 讨论 |
6.1 结果分析 |
6.2 数据挖掘小结 |
7 问题与展望 |
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手法配合穴注治疗颈椎病160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网状meta分析及卫生经济学评价[D]. 赵玮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十字颈部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王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针刺加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陈颖.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4]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5]刮痧结合电针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研究[D]. 黎志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6]穴位注射结合循经远端取穴加行动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何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1)
- [7]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文献综述[J]. 戚卫. 天津中医, 1998(03)
- [8]中医外治颈椎病的回顾与展望[J]. 杨庆芝,牛忻群. 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6(S1)
- [9]基于citespace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知识图谱分析[D]. 侯文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D]. 吴柏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