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魏向辰[1](2021)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的方法治疗风痰内盛,瘀血阻络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追踪随访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病人,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病例,甄选契合本研究标准者共96例,随机分为3个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针灸组予穴位针刺疗法,中药组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口服,针药并治组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治疗,3组治疗时间为14天。观察治疗前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血脂四项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判断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治疗期间终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情况,追踪随访治疗后3个月病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方面: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3组积分相比较,具有临床统计学差异(P<0.05),针药并治组与针灸组、中药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与中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经治疗后,3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针灸组78.13%,中药组81.25%,针药并治组93.75%,3组之间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针药并治组疗效更佳。(3)给予治疗后,针灸组、中药组及针药并治组7天内TIA终止发生率分别为28.13%、31.25%和56.25%,在治疗后7-14天内TIA终止发作率分别为68.75%、78.13%及93.75%,3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药并治组能更迅速和有效的控制TIA发作次数和降低3个月后中风病的发生率。(4)实验室指标:3组的血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血Hcy在治疗前后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在治疗前后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针药并治组患者的TG、TC、LDL-C及血Hcy水平与中药组、针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与中药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针灸组、中药组及针药并治组在对风痰内盛,瘀血阻络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医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及控制TIA发作、降低3个月后的中风病发生率和降低血脂及血Hcy水平方面均有效果,但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治疗方案对以上情况的改善效果更佳,且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及针灸疗法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李中康[2](2021)在《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动物实验:观察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损伤大鼠体重、血脂水平、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包括:To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p65)、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保护脑组织的机制。2.临床研究:探究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证候间脑卒中病因分型(TOAST分型)特点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包括:TLR4、NF-κBp65、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的激酶1(TAK1)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差异,为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客观依据及辨证思路,为探究中药作用机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1.动物实验: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调脂通脉解毒方低剂量组(以下简称低剂量组)、调脂通脉解毒方中剂量组(以下简称中剂量组)、调脂通脉解毒方高剂量组(以下简称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每组1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尾静脉取血检测血脂。高脂饲料喂养6周制备高脂血症模型后,再次取血检测血脂,用线栓法致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脑梗死损伤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调脂通脉解毒方灌胃,西药组与尼莫地平溶液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记录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评分。灌胃2周后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并取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Lp-PLA2、TNF-α、hs-CRP、IL-6含量。2.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东直门医院及东方医院门诊及住院符合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患者170例及健康体检者10例,根据四诊信息填写临床病例观察表进行证候评分确定中医证候,分析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比较不同中医证候间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脑卒中病因分型及血清TLR4、NF-κBp65、TAK1、IL-6炎症因子水平差异的特点。结果1.动物实验1)大鼠血脂检测显示:经高脂饲料喂养后,各组大鼠血脂水平较喂养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后较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及西药组TC、TG、LDL-C水平均出现降低(P<0.05),高剂量组HDL-C水平升高(P<0.05),其中高剂量组较其他组TC、TG和LDL-C水平下降幅度更大(P<0.05)。西药组与低剂量组相比,在TC、TG和LDL-C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 HDL-C水平上升高(P<0.05)。2)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调脂通脉解毒方各剂量组及西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评分升高(P<0.05),而高剂量组和西药组较其他各组升高更显着(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大鼠脑组织TTC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药各剂量组及西药组均出现脑梗死,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与西药组脑梗死体积均减少(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高剂量组较西药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TLR4水平降低(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和西药组TLR4 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组与西药组TLR4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F-κB p65表达水平比较,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p-NF-κB p65水平降低(P<0.05),西药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水平降低最多(P<0.05)。5)Elisa检测结果显示:Lp-PLA2、TNF-α水平比较,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0.05),且高剂量组降低最多(P<0.05)。hs-CRP、IL-6水平比较,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及西药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hs-CRP、IL-6水平降低最多(P<0.05),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研究1)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痰瘀互结证最多(34.70%),气虚血瘀证其次(21.76%),其余各证候分布较少,分别为风痰阻络证(17.65%)、肝阳上亢证(14.12%)、痰热腑实证(11.76%)。2)性别、年龄分布特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67.1±10.8岁。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其中65~80岁的患者占到48.2%,65岁以下患者占35.9%。40~65岁患者风痰阻络证居多(31.15%),65~80岁患者以痰瘀互结证最多(53.66%),80~90岁年龄段的患者气虚血瘀证居多(59.26%)。3)不同证候间脑卒中分型特点:TOAST分型在各中医证候间存在差异(P<0.05),其中痰瘀互结证多表现为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而气虚血瘀证多表现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其余各证候间脑卒中分型无明显差异。4)各证候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与正常组相比,各证候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痰瘀互结证TLR4、TAK1、NF-κBp65表达量最高(P<0.05),气虚血瘀证其次(P<0.05)。肝阳上亢证和痰热腑实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候间IL-6水平比较,气虚血瘀证表达量最高(P<0.05),痰瘀互结证其次,与风痰阻络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调脂通脉解毒方可以调节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并能够减少脑组织中的NF-κB p65和TLR4蛋白的表达,降低Lp-PLA2、TNF-α hs-CRP、IL-6等炎症因子的水平,减轻炎症性损伤,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血脂、抑制TLR4/NF-κB通路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发挥保护作用。2.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以痰瘀互结证和气虚血瘀证为主,不同证候间脑卒中病因分型存在差异,TLR4、TAK1、NF-κB p65、IL-6等炎症因子在不同中医证候中有不同的水平特点,与中医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相符,可作为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型的客观依据。
侯慧敏[3](2021)在《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34、VEGF、MMP-9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观察研究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80±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脑缺血预适应模型组3天(BDP 3d)、5天(BDP 5d)、7天(BD P 7d),中风膏预适应模型组3天(ZFG+I/R 3d)、5天(ZFG+I/R 5d)、7天(ZFG+I/R 7d),每组各8只。S组仅暴露CCA、ECA及ICA,但不阻断MCA,灌服生理盐水;I/R组参照Longa等改进的大脑中动脉二次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BDP组制备脑缺血预适应模型;ZFG+I/R组予中风膏悬浊液预先灌胃,再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在麻醉清醒前后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精神状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各组大鼠进行脑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D34蛋白表达;E LISA法进行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含量测定;RT-PCR技术检测缺血脑组织内VEGF、MMP-9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通过观察脑缺血大鼠的精神、饮食及体重等情况,说明中风膏能够促进脑缺血大鼠一般情况的恢复;(2)中风膏预适应与脑缺血预适应对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对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改善作用,中风膏预适应的保护作用更显着。(3)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大鼠脑组织切片发现脑缺血区CD34蛋白表达增加,说明中风膏对缺血区脑组织具有血管重塑作用;(4)通过ELISA法检测出缺血区脑组织VEGF的蛋白含量增高、MMP-9的蛋白含量降低,RT-PCR技术检测出缺血脑组织内VEGF基因表达增加、MMP-9基因表达减少,说明中风膏具有诱导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再生的作用。结论:中风膏预适应能够诱导脑组织产生缺血耐受机制,而这种机制对脑组织具有延迟保护效应,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而这种保护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加了缺血损伤区域CD34蛋白的表达,增加了VEGF的含量及基因表达、降低了MMP-9的含量及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张笑颜[4](2021)在《通督调神针刺对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通督调神针刺对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为降低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收集60例在安徽省针灸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针药联合组各30例,西药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2粒/次,1次/d;针药联合组在同西药组处理的基础上,予通督调神针刺,6次/周,两组均连续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纳入的TIA患者进行中风先兆证的中医症候评分,测定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rouse斑块积分、血脂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汇总评分及各项数值,观察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1)IMT及Crouse斑块积分治疗前,对两组患者进行IMT及Crouse斑块积分测定,具有可比性(P>0.05)。1疗程后,两组患者IMT及Crouse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对颈动脉IMT及斑块形态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针药联合组患者IMT数值及Crouse斑块积分与西药组相比,下降更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药联合组对颈动脉IMT和斑块形态的干预效果更佳。(2)FIB治疗前,两组TIA患者FIB水平具有可比性(P>0.05)。1疗程后,两组患者FIB数值均有明显下降(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针药联合组对比西药组FIB数值下降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药联合组对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干预效果更佳。(3)Hcy治疗前,对两组患者进行Hcy检测,具有可比性(P>0.05)。1疗程后,两组患者Hcy数值均有明显下降(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针药联合组对比西药组Hcy数值下降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药联合组对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干预效果更佳。(4)血脂水平治疗前,两组TIA患者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1疗程后,两组患者TC、TG、LDL-C数值下降明显,HDL-C数值上升明显(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血脂水平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针药联合组对比西药组TC、TG、LDL-C数值下降更明显,HDL-C数值上升更显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药联合组对患者的血脂水平干预效果更佳。(5)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前,两组TIA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1疗程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下降明显(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均有良好的干预作用。且针药联合组中医症候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药联合组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更佳。(6)总疗效1疗程后,对两组TIA患者总疗效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6.67%,针药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针药联合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差异显着。结论:1、通督调神针刺能够对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产生良性干预。2、通督调神针刺能够有效改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良性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王宝金[5](2020)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配合针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配合针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西医组,每组29例。联合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配合针灸治疗,西医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西医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浆粘度(1.48±0.22)mPa·s、全血低切粘度(11.76±1.24)mPa·s、全血高切粘度(5.22±0.39)mPa·s及血浆纤维蛋白(3.70±0.47)mg/dl均明显高于西医组的(1.33±0.33)mPa·s、(9.38±1.37)mPa·s、(4.34±0.44)mPa·s、(3.08±0.84)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配合针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显着,值得推广。
黄灵慧,全逸峰,葛晟,张熙斌,吴书画,孟兆祥[6](2020)在《滋水清肝饮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滋水清肝饮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降血压、降血糖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滋水清肝饮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一氧化氮)及阴虚阳亢症候积分变化情况,记录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及一氧化氮水平显着升高(P均<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血友病因子水平、内皮素-1水平及阴虚阳亢症候积分均显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56/62),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1.0%(44/62)(P<0.05)。结论滋水清肝饮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降低血液黏稠度,进而改善后循环缺血状态,可能与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
王兆忻[7](2020)在《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的脑梗死(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随机对照试验为标准开展研究。将60例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二级预防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蒺藜皂苷胶囊进行治疗,共治疗28天。记录治疗前,治疗28天后、发病180天后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arthel-Index)、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及中医单项症状评分等项目。用统计学方法,通过组间对比及组内前后对比综合评价药物疗效。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入组后,治疗组脱落2例,故用统计学方法对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患者的MRS评分、B-I评分、NIHSS评分及中医单项症状评分进行分析处理。组内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各时间节点、各项评分组内比较,结果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8天后组内前后比较,下肢不遂、口舌歪斜、痰多三个症状评分P>0.05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时间节点、各项评分均P<O.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28天后对两组患者各项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言语謇涩与痰多两个症状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发病180天后对两组患者各项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言语謇涩、痰多等症状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评分P<O.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所有入组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凝血四项、肝功、肾功能、12导联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与用药相关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变化。结论:本试验初步证明了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疗效。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患者肢体相关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作用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主要的中医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水平与家庭负担。同时用药安全性较高,试验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王桢[8](2020)在《化浊和血颗粒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尿酸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化浊和血颗粒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间80例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痰瘀内阻型)的TIA患者(病例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2人)与对照组(38人),对照组给予脑血管疾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化浊和血颗粒,两组于8周内进行观察及随访。本试验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终点事件、中风先兆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表评分、尿酸水平、血脂水平(TC、TG、LDL-C、HDL-C)、颈部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数据统计,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数据分析,以评价两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组终点事件发生次数、中风先兆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表评分、尿酸水平、血脂水平、颈部血管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不适或临床不良反应。结论:化浊和血颗粒与阿司匹林等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较单纯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效果更优,可有效减少患者后续发病次数,降低尿酸、血脂水平及内膜-中层厚度等,能有效改善相关中医证候,且副作用小,无明显不适或临床不良反应。以上表明化浊和血颗粒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痰瘀内阻型)及降低尿酸水平的有效药剂。
孙继飞[9](2020)在《麦粒灸“中风七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观察麦粒灸“中风七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麦粒灸“中风七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可靠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例为1:1,两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血塞通400mg ivgtt qd,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mg po tid,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po qd,并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麦粒灸“中风七穴”:百会、大椎、风池、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14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评分、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评分、眩晕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变化,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anial Cerebral Dpooler,TCD)检查所收集的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DARS评分比较:经治疗14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DAR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HI评分比较:经治疗14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DHI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4.眩晕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评分比较:经治疗14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眩晕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s-CRP、Hcy水平比较:经治疗14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s-CRP水平、Hcy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TCD血流参数比较:经治疗14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较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论1.麦粒灸“中风七穴”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可以明确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DARS评分、DHI评分、眩晕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评分及TCD的血流参数。表明麦粒灸“中风七穴”能够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和整体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2.麦粒灸“中风七穴”可降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hs-CRP水平,未能降低Hcy水平,这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艾灸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3.麦粒灸“中风七穴”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未见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李兴锋,陈炜,吴林[10](2020)在《中医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风病的高致残率、高发病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负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中风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及早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查阅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文献,从中药、针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温和灸、舌针等几个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研究近况。
二、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样本含量估计 |
1.2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
3 病例收集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病例剔除标准 |
3.4 脱落病例标准 |
3.5 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
4 研究方案 |
4.1 分组方法 |
4.2 基础治疗方案 |
4.3 针灸组治疗方案 |
4.4 中药组治疗方案 |
4.5 针药并治组治疗方案 |
4.6 合并症处理原则 |
5 观察指标 |
5.1 一般临床资料 |
5.2 安全性指标监测 |
5.3 疗效性指标监测 |
6 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
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完成病例情况 |
2 一般人口学特征 |
3 ABCD2 评分和TIA危险因素比较 |
4 入院时症状持续时间比较 |
5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情况比较 |
6 临床疗效分析 |
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终止发作情况 |
8 实验室指标比较 |
8.1 血脂指标 |
8.2 血同型半胱氨酸指标 |
9 随访3个月中风病发生情况 |
10 不良反应分析 |
讨论 |
1 立法依据 |
2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
2.1 立方依据 |
2.2 药物分析 |
3 针灸治疗中风先兆的探讨 |
3.1 针灸治疗中风先兆的古籍记载 |
3.2 组穴依据 |
3.3 现代机理研究 |
4 疗效分析 |
4.1 中医临床疗效分析 |
4.2 TIA停止发作的情况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情况 |
4.3 实验室指标分析 |
4.4 不良反应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西医诊治进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
1 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 |
2 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
3 血脂异常与脑卒中关系密切 |
4 缺血性脑卒中的调脂治疗 |
5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
6 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反应 |
7 TLR4/NF-κB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 |
8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药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2 中医药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3 中医药在现代研究中发现的新作用 |
4 中医药针对疾病治疗难点发挥的作用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 |
2 药物与试剂 |
3 主要仪器 |
4 实验器械 |
5 动物饲养 |
6 实验方法 |
7 取材 |
8 观察与检测指标 |
9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体重的影响 |
2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3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
4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5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p-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
6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 |
7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Lp-PLA2、TNF-α水平的影响 |
8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hs-CRP、IL-6水平的影响 |
讨论 |
1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2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3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
4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证候间脑卒中分型及炎症因子水平特点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 |
2 各中医证候患者脑卒中病因分型(TOAST分型)特点 |
3 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炎症因子差异比较 |
4 不同中医证候积分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的临床研究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34、VEGF、MMP-9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主要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药物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各实验组大鼠生活状态观察 |
3.2 中风膏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
3.3 中风膏对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3.4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CD34 蛋白浓度的影响 |
3.5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VEGF浓度的影响 |
3.6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MMP-9 浓度的影响 |
3.7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VEGFm RNA表达的影响 |
3.8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MMP-9m RNA表达的影响 |
4.讨论 |
4.1 缺血预适应保护机制研究 |
4.2 中药预适应现代研究 |
4.3 中风膏主要组成治疗中风研究 |
4.4 中风膏在ICVD中的应用研究 |
4.5 中风膏预适应对实验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4.6 中风膏预适应对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
4.7 中风膏对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影响 |
4.8 中风膏预适应对大鼠脑组织中CD34 蛋白、VEGF?MMP-9 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
4.8.1 中风膏对CD34 蛋白的影响 |
4.8.2 中风膏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
4.8.3 中风膏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 |
5.结语 |
5.1 结论 |
5.2 体会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1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书 |
附录2 实验动物设施使用证明 |
附件 |
(4)通督调神针刺对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中风先兆的认识 |
1.1 病名及发展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药治疗中风先兆 |
2 现代医学对TIA的认识 |
2.1 危险因素 |
2.2 西医治疗TIA |
3 颈动脉粥样硬化 |
3.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TIA |
3.2 针刺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案 |
2.2 针具选取及疗程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标准 |
2.6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基线比较 |
3.2 治疗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1 研究结果 |
1.1 安全性分析 |
1.2 观察指标分析 |
1.3 评价量表及总疗效分析 |
2 通督调神 |
2.1 选择通督调神的意义 |
2.2 通督调神的应用 |
2.3 选穴依据 |
2.4 通督调神对CAS的意义 |
3 药物选取分析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配合针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西药治疗方法 |
1.2.2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方法 |
1.2.3 针灸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
3 讨论 |
(6)滋水清肝饮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2组治疗前后脑部血流速度比较 |
2.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2.3 2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
2.4 2组治疗前后阴虚阳亢症候积分比较 |
2.5 2组治疗效果比较 |
3 讨 论 |
(7)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研究现状 |
1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溯源 |
2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诊断的认识 |
4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的治疗 |
5 小结 |
6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研究现状 |
1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2 脑卒中的病因分型 |
3 脑梗死恢复期二级预防 |
4 小结 |
5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标准 |
4 治疗方案 |
5 观察指标 |
6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处理 |
7 临床观察与结果 |
8 药物安全性评价 |
9 脱落病例 |
讨论 |
1 对风邪致病的讨论 |
2 对风痰瘀阻证的讨论 |
3 对刺蒺藜的讨论 |
4 临床疗效分析 |
6 问题展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化浊和血颗粒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尿酸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1.5 中止或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特征 |
3.2 两组相关临床评分比较 |
3.3 安全性观察 |
3.4 病例脱落分析 |
4. 结论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TIA与尿酸的认识 |
1.1 TIA与动脉粥样硬化 |
1.2 尿酸与动脉粥样硬化 |
1.3 尿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
2. 传统医学对TIA的认识 |
2.1 “中风先兆”病名溯源 |
2.2 血浊理论的概念 |
2.3 血浊的病理机制 |
2.4 TIA与血浊 |
3. 化浊和血颗粒组方及方药分析 |
3.1 方剂组成 |
3.2 配伍分析 |
3.3 方药分析 |
4. 临床疗效分析 |
4.1 中医证候量表评分 |
4.2 终点事件 |
4.3 尿酸浓度 |
4.4 血脂水平 |
4.5 内膜-中层厚度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TlA的现代中西医认知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患者知情同意书 |
病例观察表 |
致谢 |
发表论文 |
(9)麦粒灸“中风七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的研究现状 |
综述二: 祖国医学对眩晕病的认识及灸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 |
3 研究方法 |
4 技术路线 |
5 观察指标 |
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治疗前基线比较 |
2 治疗结果 |
3 安全性结果观察 |
4 本研究完成情况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结果分析 |
2 “中风七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理论分析 |
3 麦粒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探讨 |
问题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 |
附录2 眩晕障碍量表(DHI) |
附录3 眩晕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医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 |
1.1 益气活血法 |
1.2 益气补血法 |
1.3 活血通络法 |
1.4活血开窍法 |
1.5 化痰熄风法 |
1.6 化痰祛瘀法 |
1.7 补气升阳法 |
2 针灸 |
3 穴位注射 |
4 穴位埋线 |
5 舌针 |
6 温和灸 |
7 刮痧 |
8 健康宣教 |
9 结语 |
四、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D]. 魏向辰.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2]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D]. 李中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34、VEGF、MMP-9的影响研究[D]. 侯慧敏.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通督调神针刺对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研究[D]. 张笑颜.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
- [5]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配合针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J]. 王宝金. 中国实用医药, 2020(34)
- [6]滋水清肝饮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黄灵慧,全逸峰,葛晟,张熙斌,吴书画,孟兆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24)
- [7]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兆忻.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化浊和血颗粒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尿酸水平的影响[D]. 王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麦粒灸“中风七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孙继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10]中医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研究进展[J]. 李兴锋,陈炜,吴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