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燃油暖风机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钟华,刘剑飞,高怀斌[1](2021)在《通用暖风机高原耐久性试验故障分析与排除》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通用暖风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在高海拔地域耐久性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了原因,并进行了故障排除,对暖风机的设计和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婧[2](2015)在《局部通风机变频调速模糊控制器的开发》文中认为近几年,随着煤炭工业向着高度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也有所改善,但瓦斯事故总数和瓦斯事故死亡人数的比例却没有下降。矿井掘进工作面是瓦斯事故的多发地点,而局部通风机是井下掘进生产中的主要设备,其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掘进工作面生产的安全性,其工作的智能化程度取决于控制系统的先进性和自适应性。传统的掘进巷道通风系统智能化程度低,大多是手动调速;目前,部分矿井采用变频调速,但依旧是手动设置风机转速来控制风量,没有达到先进的自动化程度,通风系统能耗大,瓦斯集聚“一风吹”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这种局面严重制约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煤矿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自调整模糊控制算法的局部通风机变频调速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建模仿真,并组建了相应的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调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系统方案正确有效,实验平台可以按照控制规则正确运行。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阐述了目前煤矿瓦斯处理方法及关键技术,介绍了国内外矿用局部通风机及其风量调节技术、局部通风机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掘进巷道局部通风理论,分析了我国局部通风机智能调速系统的技术现状、装备布置及其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功能,提出了本文所设计的局部通风机智能调速模糊控制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制定了详细的控制方式,确定了局部通风机变频调速模糊控制器的总体方案。依据工况确立了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方法的隶属度函数和模糊控制规则,分析对比了几种模糊控制器的动态性能。根据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在常规二维模糊控制算法的基础上采用自调整因子优化控制器性能,并通过MATLAB对该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自调整因子优化的控制器响应速度快。分析了三相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方法,并对该种调制方式进行了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种调制方式可满足控制系统设计的指标,为硬件的编程做准备。在完成系统仿真的基础上,设计了控制系统主回路,确定了DSP(DigitalSignal Processor)型号,设计了硬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电源模块、信号采样及调理电路模块、通讯模块、APS Inverte(rApplied Power System Inverter)故障锁存及缓冲电路模块等的结构,选取了电路参数,进行了数据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各部分硬件电路结构合理,参数正确,稳定性好。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确定了局部通风机变频调速模糊控制器的软件整体方案,采用C语言编写了控制器的主程序及子程序,包括中断子程序、模糊控制子程序、变频子程序等功能模块子程序,并对各功能模块子程序进行了调试。调试结果表明,系统软件编写合理,功能灵活,可移植性强。通过软硬件的联合调试证明,局部通风机变频调速模糊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正确有效,实验平台可以按照控制规则正确运行。
程烨[3](2008)在《燃油暖风机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暖风机是一种供暖设备,为帐篷、房屋、野战医院等提供热量。该论文研究的暖风机是移动式的设备,燃料的选取为柴油。它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燃烧器和热交换系统。燃烧器是一种机电一体化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钢铁冶金等行业中的加热过程。燃烧器是整个加热系统的心脏,对系统的性能起关键的作用,同时燃烧器是加热系统的最大的能耗部件。我国总体能源丰富,但结构不合理,在倡导清洁能源的今天,有必要设计先进的燃烧器控制系统以使燃烧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燃烧器的启动、正常燃烧、熄火在顺序和时间上有严格的要求,并且需要一系列的安全检测保护措施。程控器是燃烧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规定了燃烧器按照一定顺序,实现一系列功能。本文采用PLC作为控制器来控制暖风机。这种程控器具有适应性强、抗干扰能力强、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针对暖风机的运行特点,结合了模糊控制技术,使暖风机安全运行。暖风机的加热对象是大惯性、纯滞后的系统,很难建立其精确的数学模型。模糊控制技术不用建立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可根据熟练操作人员对被控系统的控制经验或专家的知识为依据设计出控制器,实现对系统的快速并且稳定的控制。因此,本文以专家调整的经验为基础,设计出模糊自整定控制器。监控计算机与PLC的数据通信采用MODBUS协议,实现对各个暖风机的状态监控和远程控制。并利用VB设计出良好的监控界面和通信程序。
王智伟[4](2005)在《变地域燃油暖风机热力性能及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着重围绕高原样机研制中关键技术与结构优化问题,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变地域燃油暖风机热力性能及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获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 为使高原样机能在高海拔地区正常使用,提出了高原样机研制中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分析归纳了炉膛和尾部换热面的设计原则;确定了燃烧器的选型原则及燃烧器的改进方法;确定了系统阻力的计算方法及风机选择的方法。 针对变地域燃油暖风机缺乏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的问题,深入开展了其热力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确立了热力系统设计计算方法,揭示了热力性能变化规律。在详细分析了换热机理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其复杂结构热力系统传热计算数学模型,编制了经实验验证的热力计算软件,为不同容量、不同海拔高度此类暖风机的热力系统设计或较核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软件支持,同时,软件计算所能提供的详尽信息为此类暖风机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基础和改进方向。利用热力计算软件多工况计算与分析,获得了大气压力、过剩空气系数、送风量等各因素对机组热效率影响的规律。并综合分析了海拔高度对机组热力性能的影响。 为实现流动减阻、探寻流动与换热的匹配性,详细进行了多通道空气流动数值研究,数值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送风量、送风口位置各工况对多通道空气流动的速度场、压力场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工况下三通道流量分配比、流量分配比与其换热匹配性、送风口合理位置、机组压力损失等方面的结论。计算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或送风量的改变,均对流量分配比基本没有影响,但此流量分配比与其换热能力比不相匹配,因而结构优化时,应设法减小环形通道、外壳空间通道的流量,或增强环形通道、外壳空间通道的换热能力,从而使两者相匹配。送风口合理位置,应是送风口中心在燃烧室纵向中心线下方垂直距离为82.5mm位置处。 针对高海拔地区点火困难、燃烧不稳定的问题,开展了燃烧器配风器结构优化数值研究,数值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漩流片张角、漩流片位置、喷火筒形状等各工况,对配风器点火电极处的速度、漩流区最大切向速度与中心区最大轴向速度之比、燃烧室中心位置横断面最大回流速度与最大轴向速度之比、进口至出口压力损失等影响规律,获得了配风器的优化结构:漩流片张角应为20°,点火时漩流片的位置应在△z=14.5mm(△z为漩流片距配风器出口处的距离),喷火筒形状应为扩缩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燃烧室空气与油雾混合数值研究,数值分析了液雾喷射角、喷火筒形状、平原/高原等工况,对燃烧室中油雾粒子分散度及空气分布状况的影响,获得了有利于液雾粒子与空气中氧组分充分混合的油雾喷射角、配风器结构型式等。计算分析表明,合理的油雾喷射角为α=50°,合理的配风器结构亦为扩缩型。
李俊[5](2003)在《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当前温室产业化开发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低成本、分布式和智能化的温室监控解决方案,开发了以多个多功能单片机智能控制器为节点、个人微机为监控服务器的基于RS-485总线网络的分布式温室监控系统。 论文分析了温室环境控制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三种控制模式”的控制策略并设计了温室环境控制算法,最终研制出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的硬、软件。硬件主要包括单片机多功能控制器、RS-485通信网络,软件包括控制器软件、监控管理软件、通信模型和程序。设计的单片机多功能控制器可实现“在线”和“离线”两种工作方式,完成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对执行机构的自动控制,具有良好人机接口可实现参数显示、设定功能。控制器“在线”状态可实现和监控服务器的通信并接受监控服务器的高层调控。监控管理软件是采用VB6.0快速开发的,实现了监控服务器对多达64个温室控制节点的控制、管理和维护。监控管理软件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与存储、控制器组态、设备故障诊断、环境参数设定、实时数据的刷新显示和历史数据的多方式显示和打印。采用先进的ADO技术开发了基于MSSQL Server 2000的监控数据库系统。温室现场调试和控制效果试验表明,该系统已经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本课题开发的这套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温室农业由“示范工程”向“产业化生产”方向的转变,是我国当前温室控制系统产品开发有益尝试。值得一提的是,本论文及控制系统整个开发过程对于温室控制系统开发乃至相关的产品开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马勇军[6](2000)在《燃油暖风机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诊断》文中提出
二、燃油暖风机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燃油暖风机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通用暖风机高原耐久性试验故障分析与排除(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暖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1.1 暖风机组成及结构 |
1.2 暖风机工作原理 |
2 故障现象与分析 |
2.1 耐久性试验中燃烧器停机 |
2.2 故障分析 |
2.2.1 环境温度下降对前隔板的影响 |
2.2.2 气压下降对前隔板散热的影响 |
2.2.3 气压下降对燃烧器电机散热的影响 |
3 故障排除 |
4 结语 |
(2)局部通风机变频调速模糊控制器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煤矿瓦斯处理方法及关键技术现状 |
1.3 矿用局部通风机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矿用局部通风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矿用通风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模糊控制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局部通风机智能调速模糊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井下掘进巷道的局部通风理论 |
2.1.1 局部通风机的工作方式 |
2.1.2 掘进巷道瓦斯涌出的特点及规律 |
2.1.3 掘进工作面相关设备的布置情况 |
2.2 局部通风机调速方式的选择 |
2.3 控制系统实验平台技术指标 |
2.4 局部通风机变频调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瓦斯浓度智能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3.1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建模与仿真 |
3.1.1 常规模糊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
3.1.2 常规二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1.3 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1.4 PID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1.5 双模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2 SVPWM 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 |
3.2.1 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技术 |
3.2.2 SVPWM 的实现及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局部通风机智能调速模糊控制系统的硬件开发 |
4.1 控制系统主电路的设计 |
4.1.1 系统主回路功率开关器件选型 |
4.1.2 交流侧 LC 滤波的计算 |
4.2 系统控制电路的设计 |
4.2.1 控制芯片指标 |
4.2.2 控制电路电源的设计 |
4.2.3 信号检测及调理电路的设计 |
4.2.4 APS 故障锁存和缓冲电路设计 |
4.2.5 通讯电路的设计 |
4.2.6 PCB 板的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开发及编程的实现 |
5.1 开发环境及编程语言 |
5.2 软件总体结构及流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6.1 实验装置的构成 |
6.2 硬件电路调试实验 |
6.2.1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调试 |
6.2.2 APS 逆变部分的电路调试 |
6.3 软件程序调试实验 |
6.4 控制系统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燃油暖风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2 暖风机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暖风机结构 |
2.1 壳体 |
2.2 供油系统 |
2.3 燃烧器 |
2.4 控制系统 |
2.5 燃烧室及换热器 |
2.6 送风机 |
2.7 送、回风管 |
第三章 暖风机系统分析 |
3.1 燃烧器部分 |
3.1.1 燃烧器工作方式 |
3.1.2 燃烧器燃烧方式的选择 |
3.1.3 燃烧控制 |
3.1.4 系统控制安全要求 |
3.2 送风换热部分 |
3.2.1 影响暖风机换热部分的因素 |
3.2.2 换热系统模型 |
3.2.3 热力系统传热计算 |
3.2.4 送风机变频调速 |
3.3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
第四章 软硬件系统设计 |
4.1 系统硬件 |
4.1.1 PLC选型 |
4.1.2 扩充模块 |
4.1.3 人机接口HMI |
4.1.4 氧传感器 |
4.2 PLC程序开发 |
4.2.1 WinProladder开发软件 |
4.2.2 内部寄存器配置 |
第五章 PID控制器设计 |
5.1 PID的发展 |
5.2 PID控制的基本概念 |
5.3 模糊控制器 |
5.4 模糊控制器的研究 |
5.4.1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
5.4.2 常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5.4.3 输入模糊化 |
5.4.4 模糊决策 |
5.4.5 输出反模糊化 |
5.5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 |
第六章 MODBUS通讯方案设计 |
6.1 MODBUS总线的简介 |
6.2 MODBUS的消息帧格式 |
6.3 MODBUS协议的实现 |
6.3.1 硬件结构 |
6.3.2 软件设计 |
第七章 PLC控制系统中的抗干扰分析及措施 |
7.1 PLC控制系统干扰的主要来源 |
7.2 工业环境中常见的干扰防治措施 |
7.2.1 选择抗干扰性能选择 |
7.2.2 电源的选择 |
7.2.3 滤波及软件抗干扰措施 |
7.2.4 PLC系统中常见元件干扰及其解决措施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变地域燃油暖风机热力性能及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4 本文研究工作 |
2 高原样机研制关键技术 |
2.1 引言 |
2.2 高原样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 炉膛和换热面积的正确设计 |
2.3.1 炉膛正确设计 |
2.3.2 尾部换热面的正确设计 |
2.4 燃烧器的选型及其改进 |
2.5 送风系统阻力的正确计算和送风机的选择方法 |
2.5.1 送风系统阻力的正确计算 |
2.5.2 送风机的选择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热力性能理论与实验研究 |
3.1 研究背景及方法 |
3.1.1 问题的提出 |
3.1.2 拟解决的问题 |
3.1.3 研究的技术难点及对策 |
3.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2 热力计算数学模型 |
3.2.1 换热系统及传热原理 |
3.2.2 热平衡方程组及其封闭性 |
3.2.3 传热计算的难点及解决对策 |
3.2.4 换热计算公式筛选及确定 |
3.3 结构化的程序设计 |
3.3.1 计算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3.3.2 结构化的程序模块 |
3.3.3 结构化的计算框图 |
3.4 暖风机系统平原与高原冷热态实验 |
3.4.1 空气换热通道流量分配实验 |
3.4.2 平原热态实验 |
3.4.3 高原热态实验 |
3.5 热力计算的实验验证 |
3.5.1 平原热力计算的实验验证 |
3.5.2 高原热力计算的实验验证 |
3.6 机组热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6.1 冷空气温度t_ik对机组热效率的影响 |
3.6.2 送风量V_k对机组热效率的影响 |
3.6.3 过剩空气系数α对机组热效率的影响 |
3.6.4 燃油量B对机组热效率的影响 |
3.6.5 大气压力P对机组热效率的影响 |
3.7 海拔高度对机组热力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
3.7.1 海拔高度对机组热效率η影响的综合分析 |
3.7.2 海拔高度对机组热力系数ζ影响的综合分析 |
3.8 本章结论及展望 |
本章附录3-1~3-2 |
4 多通道空气流动数值模拟及换热性能分析 |
4.1 研究背景及方法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拟解决的问题 |
4.1.3 研究的技术难点及对策 |
4.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4.2 物理模型描述及计算工况 |
4.3 数学模型描述及求解方法 |
4.3.1 控制方程及其封闭性 |
4.3.2 通用微分方程 |
4.3.3 紊流模型及近壁面处理 |
4.3.4 求解方法及计算模型的筛选计算工况 |
4.4 计算对象图形的构建及网格的划分 |
4.5 边界条件 |
4.6 数值解的有效性及计算模型的选择计算 |
4.6.1 数值解的验证 |
4.6.2 数值计算模型的选择计算 |
4.6.3 采用网格自适应技术后的计算实效 |
4.7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7.1 不同送风量的影响 |
4.7.2 不同海拔高度(大气压力)的影响 |
4.7.3 不同送风口位置的影响 |
4.8 本章结论及展望 |
4.8.1 有关CFD技术方面的结论 |
4.8.2 计算工况数值分析的结论 |
4.8.3 本问题研究工作展望 |
本章附图4-1~4-6 |
5 燃烧器配风器结构优化及燃烧室空气动力场数值研究 |
5.1 研究背景及方法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拟解决的问题 |
5.1.3 研究的技术难点及对策 |
5.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5.2 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
5.2.1 物理模型描述及模拟工况 |
5.2.2 数学模型描述及求解方法 |
5.3 燃烧器配风器空气射流速度测定实验 |
5.3.1 实验目的及内容 |
5.3.2 实验测试系统及测试仪器 |
5.3.3 测试方法及测点布置 |
5.3.4 实验测试数据及整理 |
5.4 燃烧器配风器空气射流数值计算的实验验证 |
5.4.1 实验解与数值解的对比数据表 |
5.4.2 实验解与数值解的对比曲线 |
5.5 计算模型的筛选 |
5.5.1 计算模型筛选方案 |
5.5.2 计算模型筛选计算结果 |
5.6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6.1 海拔高度影响的数值分析 |
5.6.2 漩流片张角影响的数值分析 |
5.6.3 漩流片位置影响的数值分析 |
5.6.4 喷火筒形状影响的数值分析 |
5.7 本章结论及展望 |
5.7.1 计算模型方面的结论 |
5.7.2 物理问题方面的结论 |
5.7.3 展望 |
本章附图5-1一5-~8 |
6 燃烧室空气与油雾混合数值研究 |
6.1 研究背景及方法 |
6.1.1 问题的提出 |
6.1.2 拟解决的问题 |
6.1.3 研究的技术难点及对策 |
6.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6.2 物理模型及模拟工况 |
6.3 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
6.3.1 控制方程及其求解 |
6.3.2 离散相模型 |
6.3.3 网格的划分 |
6.3.4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6.4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6.4.1 油雾喷射角影响的数值分析 |
6.4.2 海拔高度影响的数值分析 |
6.4.3 喷火筒型式影响的数值分析 |
6.5 本章结论及展望 |
7 本文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温室控制系统研究概况和趋势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温室群环境监控的特点和要求 |
2.2 硬件和软件总体设计 |
2.2.1 分布式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2.2.2 监控服务器和控制器功能定位 |
2.2.3 多功能控制器总体设计 |
2.2.4 软件总体设计 |
2.2.4.1 控制器软件总体设计 |
2.2.4.2 监控管理软件总体设计 |
2.2.5 系统可靠性设计 |
2.2.5.1 硬件可靠性设计 |
2.2.5.2 软件可靠性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室环境调控技术 |
3.1 温室环境调控简介 |
3.1.1 温度控制 |
3.1.2 湿度控制 |
3.1.3 光照控制 |
3.1.4 CO_2浓度控制 |
3.1.5 常见的调控组合方案 |
3.2 温室环境控制策略研究 |
3.2.1 双位控制策略 |
3.2.2 两种工作方式 |
3.2.3 设定值控制模式 |
3.2.4 即时干预控制模式 |
3.2.5 智能控制模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功能温室智能控制器的研制 |
4.1 控制器硬件设计 |
4.1.1 主模块设计 |
4.1.1.1 单片机选择 |
4.1.1.2 外部时钟电路 |
4.1.1.3 “看门狗”电路 |
4.1.2 数据采集功能块设计 |
4.1.2.1 硬件电路设计 |
4.1.2.2 标度变换 |
4.1.2.3 软件设计 |
4.1.3 控制输出功能块设计 |
4.1.4 串行通信功能块设计 |
4.1.5 人机接口设计 |
4.1.6 系统供电模块设计 |
4.1.7 控制器附件设计 |
4.2 基于多任务机制的控制器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监控管理软件研发 |
5.1 监控管理软件简介 |
5.2 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
5.2.1 Windows环境多机通信技术研究 |
5.2.2 实时数据的实时存储技术研究 |
5.2.3 周期性和非周期性通信协调技术研究 |
5.2.4 设备组态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
5.3 基于SQL SERVER 2000的监控数据库系统构建 |
5.3.1 数据库设计 |
5.3.1.1 表设计与创建 |
5.3.1.2 索引设计与创建 |
5.3.2 OLE DB和ADO数据库编程 |
5.3.2.1 与SQL Server的交互 |
5.3.2.2 数据操作ADO编程 |
5.3.2.3 ADODC控件编程 |
5.3.3 数据库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研制 |
6.1 基于RS-485总线的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
6.2 分布式多机通信研究与实现 |
6.2.1 分布式通信的特点和要求 |
6.2.2 监控服务器端通信程序的实现技术 |
6.3 通信模型的设计与通信实现 |
6.4 应用与效果 |
6.4.1 控制系统数据显示 |
6.4.2 “离线”工作方式试验 |
6.4.3 “在线”工作方式试验 |
6.4.3.1 即时干预控制模式试验 |
6.4.3.2 设定值控制模式试验 |
6.4.3.3 智能控制模式试验 |
6.4.4 试验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四、燃油暖风机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通用暖风机高原耐久性试验故障分析与排除[J]. 李俊,钟华,刘剑飞,高怀斌.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1(01)
- [2]局部通风机变频调速模糊控制器的开发[D]. 李婧.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3]燃油暖风机控制系统研究[D]. 程烨. 天津工业大学, 2008(10)
- [4]变地域燃油暖风机热力性能及结构优化研究[D]. 王智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05)
- [5]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研制[D]. 李俊. 江苏大学, 2003(01)
- [6]燃油暖风机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诊断[J]. 马勇军. 汽车电器,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