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沿江混栽稻区二化螟近年发生为害特点与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杜润帮[1](2021)在《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川渝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方式为单季中稻。除成都平原外,均以山地稻田为主,其地形、气候极为复杂,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较重,稻田肥料流失较为普遍。旱育(秧)、直播、免耕、机栽秧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轻型栽培技术在川渝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生较大变化。部分病虫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水稻纹枯病Thanatcphorus cucumcris(Frank)Donk、稻瘟病pyricutaria oryzae Cav等发生面积扩大、爆发频度较高。由于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甚至滥用导致水稻病虫草害抗药性增强、稻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本研究基于昆虫种群生态学原理与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调查了水稻栽培方式的改变对应的水稻害虫种群数量变化,采用灯光诱捕、田间调查、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大田试验示范等方法,以探索水稻农药化肥减量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优化水稻病虫草害农药化肥减量综合治理和在川渝稻区全面推广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川渝稻区种植方式改变对越冬代螟虫发生数量的影响分析了四川省5个重点测报区县2010-2019年间插秧方式的改变、稻田种养方式的变化以及历年二化螟越冬及冬后一代、二代发生数量。在此基础上结合2019年川渝稻区15个区县不同免耕类型田二化螟发生情况及螟虫种群组成,分析水稻不同栽培模式对川渝稻区螟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稻区各区县传统手工插秧面积逐年减少,机插秧逐年上升,稻渔、稻鸭立体种养稻田逐年增加。二化螟越冬虫量及一代、二代二化螟虫量与插秧方式及稻田种养(鸭、渔)面积逐年增加有关。以传统手工插秧且常年面积不变,则二化螟冬前、冬后、一代、二代虫量逐年上升,以机插秧及稻田种养(鸭、渔)面积逐年增加的稻区,冬前、冬后、一代、二代二化螟虫量呈平稳或下降趋势,虫量逐年减少。四川稻区整体比重庆稻区二化螟越冬数量多,水稻螟虫越冬以二化螟为主,占比88.36%,大螟占比10.14%,三化螟占比1.40%;几种免耕+稻草还田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分别为直播田>传统种收>冬闲田>机械种收>稻渔共育>稻鸭共育,特色类型田“再生稻>冬种榨菜”。插秧方式的变化及稻田种养面积的增加对二化螟越冬数量减少具有协同效用,对大螟数量上升有正反馈作用,不同免耕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不同,水稻机械种收及稻渔(鸭)共育的免耕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量相对较少。2.明确了重庆稻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习性2018-2019年灯下诱虫情况和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重庆稻区主要虫害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2018-2019年秀山县灯下始见期均为4月中下旬,年均迁入峰次为2-3次。白背飞虱和褐飞虱4月下旬灯下有零散虫源逐步迁入,5月下旬-7月下旬持续迁入重庆稻区。稻纵卷叶螟6月下旬-8月上旬持续迁入,但2019年较2018迁入高峰早7-10d;白背飞虱虫量爆发期分别在6月上旬、下旬,7月上旬和下旬。2108年较2019年灯下高峰期白背飞虱推迟20d,褐飞虱推迟13d,田间系统调查白背飞虱持续峰期缩短20d,褐飞虱持续峰期基本一致,但2018年褐飞虱整体呈高爆发趋势。稻纵卷叶螟灯下诱捕与大田赶蛾时间基本一致,2018年较2019年灯下始见期晚22d,灯下诱捕持续时间缩短15d。二化螟灯下诱捕时间两年基本相同,但2019年仍偏早。爆发虫量与迁入、繁殖和气候因素有关;重庆4-7月积雨是导致7月下旬虫量爆发的关键因素。4-7月累计雨期、雨量是导致2019年整体较2018年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早、且虫源多的主要原因。2018年4-7月下雨天数较2019年少9天。3.提出以重庆稻区“两迁害虫”通道为界限的水稻病虫轻发生区和重发生区重庆地区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导致病虫害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渝东南、渝南稻区的秀山、涪陵、南川等区5县分别处于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等“两迁害虫”迁入重庆稻区的“武陵山通道”和“大娄山通道”,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危害较重。重庆稻区其他区县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为害较轻。根据田间发生情况,提出以秀山、南川、涪陵等渝南、渝东南为病虫害重发生区,江津、万州、开州等渝西、渝东北为病虫害轻发生区。4.形成了重庆稻区农药化肥减量综合防治技术方案通过两年的稻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方案,明确重庆水稻病虫重发生区“稻鸭(生物农药)除草+秧苗施药+生物农药+助剂激健+高效低毒低残留复配农药+4次统防统治”的防控方案;重庆水稻病虫轻发生区以二化螟性诱剂+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1-2次统防统治+生物化学农药复配的防治方案。综合形成技物结合的“种、肥、药、机、技”一体化药肥双减增效的综合技术模式。5.化肥、农药减量综合试验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核心实验区结果表明:2019年秀山、涪陵、南川、江津、万州、开州6个病虫害防治区县农药减量为8%-53.08%;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90%以上,亩产增收5.78-158.18元。2020年秀山县、南川区、綦江区、江津区、万州区、合川区、垫江县、涪陵区8个农药化肥核心示范区县,农药减量31.99%-80.37%,肥料减量14.29%-52.39%情况下,水稻增产7.37%-19.39%。肥药减量从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施药方式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优于施肥方式,减量施肥施药对病虫害控制在重发生区明显,轻发生区不明显。肥料核心实验区以增产不增肥、减肥不减产,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降低农药用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吴成斌[2](2018)在《池州市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池州市水稻病虫害7年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及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主要结果如下:池州市水稻病虫害发生的种类高达50余种。病害有20余种,中等发生的病害有5种,分别是:条纹叶枯病、水稻胡麻斑病和稻粒黑粉病、水稻恶苗病和南方黑条矮缩病;重发生的病害有3种,分别是: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虫害有30余种,中等发生的虫害有3种,分别是: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稻螟蛉;重发生的虫害有4种,分别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和稻蓟马。自2008年以来,田间稻飞虱种群始见期逐年推后,但是稻纵卷叶螟及二化螟的发生量处于较高水平。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生在水稻孕穗期之后,灌浆期发病最为严重;稻瘟病主要表现为稻叶瘟,其发病率以及病害等级也在逐年增加。通过大田药效试验,筛选出对水稻秧田蓟马有较好防效的药剂: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防效的药剂:阿维菌素微乳剂;对稻飞虱有较好防效的药剂:60%烯啶·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对纹枯病有较好防效的药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和24%己唑醇·嘧菌酯悬浮剂;对稻叶瘟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40%稻瘟灵乳油,对穗期病害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325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淦城,陈前武,盛勇,段瑛,罗小新,郭镁镁,梁玉勇[3](2017)在《永修县历年二化螟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文中指出根据永修县植保站简要分析了永修县二化螟趋重发生的原因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化螟的防治策略。应针对二化螟种群不断积累,迅速回升和二化螟抗药性已显着增强的特点,进行翻耕灭茬,减少虫源基数;做好预测预报,推广科学防虫;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插花稻田;推行综合治理,平衡生态条件。
吴敏[4](2013)在《二化螟和大螟的抗药性监测及二化螟对氟苯虫酰胺的敏感基线》文中指出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其中二化螟常年在我国长江流域为害严重,可造成水稻枯心、白穗、枯孕穗等症状的发生。大螟的危害程度相比二化螟和三化螟较轻,通常在稻田周边零星发生,但其寄主范围广,又因近年来耕作制度及作物布局的变化,大螟的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尤其在21世纪初,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江西等省相继报道,大螟种群数量迅速回升,造成白穗率大幅上涨,已成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针对螟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剂,但杀虫剂抗性的产生与发展,已经导致多种药剂的防治效果逐渐降低。为了明确目前田间常用药剂对大螟的防治效果,选择测定了其对4种药剂的敏感性;为进一步掌握二化螟对田间常用防治药剂的抗性发展动态,于2011-2012年采用点滴法监测了浙、苏、皖、鄂、川及赣等6省19地二化螟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氟苯虫酰胺属双酰胺类杀虫剂,对二化螟具有非常优秀的防治效果,本研究于2010-2012年进行了7省29地二化螟田间种群对氟苯虫酰胺的敏感性监测,初步建立了二化螟对氟苯虫酰胺的敏感基线并进行了抗性水平的评价。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指导田问合理用药和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点滴法进行了大螟不同田间种群对杀虫单、三唑磷、毒死蜱及阿维菌素4种稻田常用药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大螟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上海金山区和青浦区大螟种群敏感性低于江苏连云港种群;4种药剂对大螟的毒杀效果依次为:阿维菌素>三唑磷>杀虫单>毒死蜱,与其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并不一致,因此田间防治水稻二化螟所施用的常用药剂可能并不能达到对大螟的兼治效果,而应选择具有针对性防治效果的药剂来控制大螟。二化螟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田间二化螟种群对杀虫单、三唑磷、毒死蜱、阿维菌素及甲维盐5种药剂的抗性水平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抗性最为严重的二化螟种群来自浙江省,其次为安徽省、湖北省及江西省,江苏省和四川省大部分种群相对较为敏感。浙江苍南、瑞安、象山、金华二化螟种群对三唑磷仍保持了高-极高水平的抗性(RR=58.1-555.5),对毒死蜱已发展至中-高水平抗性阶段(RR=29.8-133.6),对杀虫单为低-中等水平抗性(RR-7.1-23.8),对阿维菌素处于敏感性下降-中等水平抗性阶段(RR=3.4-11.2);安徽庐江、和县、广德、宿松二化螟种群对三唑磷为中等-高水平抗性(RR=15.4-71.9),对毒死蜱产生低-高水平抗性(RR=6.5-78.4),除宿松种群对杀虫单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RR=16.4)以外,其他3个种群对杀虫单处于敏感-敏感性下降阶段(RR=1.3-5.0),4个种群对阿维菌素处于敏感-低水平抗性阶段(RR=1.7-8.1);湖北武穴种群对三唑磷产生了高水平抗性(RR=65.0),对杀虫单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RR=12.7),对毒死蜱和对阿维菌素均产生了低水平抗性(RR=5.8和9.7),而孝感、荆州种群对三唑磷产生了低至中等水平的抗性(RR=9.8和18.4);江西泰和二化螟种群对三唑磷产生了极高水平的抗性(RR201.4);对毒死蜱和杀虫单均为中等水平抗性(RR=22.4和10.4),对阿维菌素产生了低水平抗性(RR=7.5);上高种群对杀虫单为低水平抗性(RR=6.9),对三唑磷和毒死蜱均为中等水平抗性(RR=16.1和15.4);江苏句容种群对三唑磷产生了低水平抗性(RR=6.9),仪征种群对毒死蜱和杀虫单分别产生低水平抗性(RR=8.0和6.0)。除以上地区,其余二化螟种群对4种杀虫剂均处于敏感-敏感性下降的阶段。而对于甲维盐,除浙江瑞安、苍南二化螟种群产生了低水平抗性(5.1-6.0)外,所有种群都保持在敏感-敏感性下降水平。氟苯虫酰胺是一类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的新颖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等鳞翅目幼虫具有非常高的防效,为及时掌握二化螟对其抗性发展动态,延长此类新型杀虫剂资源的寿命,2011-2012两年问采用稻苗浸渍法对采自7省29地的二化螟田间种群进行了氟苯虫酰胺的敏感性监测,并初步建立了二化螟对该药剂的敏感基线,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二化螟种群对氟苯虫酰胺的敏感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最敏感的种群FS12(LC5o=0.032mg/L)与敏感性最低的种群JH12(LC5o=1.090mg/L)之间差异达到34.1倍,同一地理种群在不同年份之间敏感性差异不大,但浙江金华和安徽庐江二化螟种群敏感性2012年比2011年显着下降,选取安徽潜山、广德,四川富顺、大竹、双流、仁寿和江西都昌等7个未曾或很少施用过氟苯虫酰胺的稻区二化螟作为敏感种群,综合7种群数据,得出敏感基线LC50为0.092mg/L;抗性评估结果表明,浙江金华种群已达到了中等水平的抗性(RR=11.8倍),浙江苍南、象山,湖南东安、攸县,湖北钟祥、武穴,江西都昌、上高以及江苏仪征等9个种群也产生了低水平的抗性(RR=5.1-9.0倍),对以上地区应继续密切关注,及时了解对氟苯虫酰胺的抗性发展动态,并进一步加强该药剂的合理使用,延缓其抗性发展。
赵阳,王德江,吴庭友,张春云,张桥,秦吉洋[5](2013)在《杂交稻·粳稻混栽区二化螟发生及测报技术规范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仪征市10多年来的调查数据和相关试验结果,分析了二化螟在单季稻区以及杂交稻、粳稻混栽情况下的发生规律,并据此探索了相对应的测报技术规范。结果表明,二化螟的为害特点是1、2代主要为害杂交稻,第3代为害粳稻,粳稻是当地3代过渡世代的桥梁田。依据全国和江苏省测报办法,明确每一代测报定性关键调查项目、方法和要求,形成了适合仪征市的二化螟测报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张真真[6](2012)在《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其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基线的建立》文中提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常年在长江流域发生较重。针对该害虫的防治目前主要依靠使用化学农药,而二化螟的抗药性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上的化防效果。为明确田间二化螟种群对常用杀螟药剂的抗性变化情况,采用点滴法测定了采自7省12地的二化螟田间种群对三唑磷、毒死蜱、杀虫单和阿维菌素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二化螟种群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存在显着地理差异。浙江瑞安、苍南、金华、象山种群,江西泰和种群,湖北武穴、孝感种群以及安徽庐江种群对三唑磷处于高-极高抗性状态,抗性倍数在42.5-302.5之间;江苏仪征、邗江种群和四川达州种群对三唑磷仍较为敏感,抗性倍数为1.3-3.9,其中江苏仪征种群对该药剂最为敏感。浙江象山种群和安徽庐江种群对毒死蜱处于高水平抗性状态,抗性倍数在64.5-78.4之间;浙江苍南、瑞安、金华种群,江西泰和种群,湖南攸县种群,湖北孝感种群和江苏邗江种群对毒死蜱为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在13.6-30.6之间;江苏仪征和湖北武穴种群对该药剂为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5.2-9.7;四川达州种群对毒死蜱相对最为敏感,抗性倍数为2.3。江苏仪征、邗江种群,四川达州种群和安徽庐江种群对杀虫单敏感,抗性倍数在1.1-2.1之间,以江苏邗江种群最为敏感,其余种群对杀虫单抗性水平为低-中等水平,抗性倍数在7.1-16.2之间。浙江苍南、瑞安、金华和江西泰和种群对阿维菌素产生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在5.6-7.5之间;其余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均处于敏感-敏感性下降状态(RR=0.6-4.5),其中最敏感的种群为四川达州种群(DZ11)。对三唑磷、毒死蜱、杀虫单和阿维菌素抗性水平最高的种群分别为浙江苍南种群(CN11,RR=302.5),安徽庐江种群(LJ11,RR=78.4),浙江瑞安种群(RA10,RR=16,2)和江西泰和种群(TH11,RR=7.5).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南部二化螟种群的抗性普遍高于我国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氯虫苯甲酰胺在我国登记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为指导田间合理用药,用稻苗浸渍法首次对采自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22个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进行了监测,并建立了田间水稻二化螟种群对该药剂的敏感基线。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二化螟不同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最敏感和敏感性最低的种群分别为四川富顺(FS11)种群和湖北武穴(WX10)种群,LC50分别为为0.821mg/L和16.704mg/L,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敏感性差异为20.3倍。其余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LCso值在1-11mg/L之间,部分种群的敏感性存在显着差异,但并未发现田问种群的敏感性差异存在地理分布规律。同一地理种群2010年与2011年之间的敏感性基本上没有大的差异,仅安徽庐江种群2011年的LC50有所下降。将所有31个种群所测数据进行合并计算毒力回归式,得出混合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平均LC50为4.412mg/L,建议以Y=1.014X-0.654作为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基线。测定了各地方种群二化螟的酯酶、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并将这些酶活性大小与其相对应种群对三唑磷、毒死蜱、杀虫单及阿维菌素的毒力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各地理种群酯酶、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均有差异,活力最高和最低种群分别相差3.9、6.2和2.4倍,但这种差异与其对三唑磷、毒死蜱、杀虫单、阿维菌素这四种药剂的抗性没有相关性。
向玉勇,张帆,夏必文,郭荣[7](2011)在《我国水稻螟虫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水稻螟虫是我国水稻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我国水稻产区发生呈加重趋势。笔者综述了螟虫在我国多种种植类型下发生的现状,并根据近年全国各地螟虫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各地防治螟虫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螟虫综合治理对策。
王霞[8](2011)在《宣州区近年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分析宣州区19962010年二化螟发生特点,探讨最佳防治策略。[方法]利用宣州区近15年水稻二化螟历史资料,从种植制度、气候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二化螟发生态势呈"钟"形变化。19961999年种群数量提升期,20002004年快速发展期,20052007年发生程度快速下降期,20082010年为种群轻发期,但局部表现重发。种植制度的调整和栽培方式的变化是形成这一虫情特点的主要原因,气候因素引起这一总体趋势的局部震荡;氟虫腈等农药广泛使用是导致2005年后二化螟虫口数量快速下降的重要因素。[结论]二化螟的防治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用药为重点的持续控制策略。
李海东[9](2011)在《单季稻地区一代二化螟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随着耕作制度的变更、品种更新以及害虫抗药性增强,二化螟在许多地区危害加重,甚至出现局部爆发危害现象,给水稻高产、稳产带来极大威胁。为了搞好二化螟防治,江苏等地区运用推迟播栽期和隔离育秧等措施进行栽培避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水稻生育期所限,推迟播栽和隔离育秧并不能完全避开发蛾高峰,因此还需筛选持效期较长的药剂进行移栽前施药(送嫁药)。此外,春季螟蛾在不接触水稻的情况下,是否仍能利用其他寄主正常繁衍种群,目前也不清楚。为了明确并进一步提高“利用栽培避螟,选用高效药剂,狠治一代”等综合治理技术措施的效果,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杀虫剂对二化螟的毒力测定采用四龄幼虫Potter喷雾塔法和初孵幼虫饲料涂药法分别测定了1.8%阿维菌素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氟铃脲乳油、10%醚菊酯乳油、40%毒死蜱乳油、50%稻丰散乳油、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15%三唑磷微乳剂、40%丙溴磷乳油9种杀虫剂对二化螟四龄幼虫和初孵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虽然方法和试虫龄期不同,但两种生测方法测定的9种药剂对二化螟的室内毒力顺序基本一致,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毒力最高,氟铃脲、醚菊酯、毒死蜱和稻丰散次之,杀虫单、三唑磷和丙溴磷相对较差。为生产上防治二化螟提供了药剂选择的直接参考依据。2、防治水稻二化螟复配药剂的筛选利用四龄幼虫Potter喷雾塔法和初孵幼虫饲料涂药法,分别检测了以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醚菊酯、毒死蜱等为主的13种不同的复配药剂组合。结果发现两种测定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即13种组合中有2种组合为增效作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毒死蜱+三唑磷),6种组合为相加作用(毒死蜱+稻丰散;毒死蜱+丙溴磷;阿维菌素+三唑磷;氯虫苯甲酰胺+醚菊酯;氯虫苯甲酰胺+三唑磷;氯虫苯甲酰胺+丙溴磷),3种组合为拮抗作用(醚菊酯+丙溴磷;氯虫苯甲酰胺+氟铃脲;氯虫苯甲酰胺+稻丰散)。两种测定方法结果不一致的仅有醚菊酯+稻丰散和醚菊酯+毒死蜱2种组合,以四龄幼虫Potter喷雾塔法测定时分别表现为相加和增效作用,而以初孵幼虫涂药法进行测定时则分别表现为拮抗和相加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讨论发现2种方法共同检测出的增效配伍中,毒死蜱+三唑磷已经被推广应用,而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是本研究新发现的增效复配组合,同时对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不同配比组合用potter喷雾塔法进行生测筛选,结果发现其不同配比的共毒系数顺序为CTC2:1>CTC1:1>CTC4:1>CTC1:4>CTC1:2,即以LC50按2:1复配时CTC值最大(347.18),增效明显;配比1:1、4:1的CTC值分别为166.08和147.83,有增效作用;配比为1:4和1:2的CTC值均小于100。进一步研究开发,可以为二化螟防治提供新型有效药剂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一方面通过混用延缓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抗药性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害虫防治的用药成本。同时本研究还建议在生产上应避免混合使用表现为拮抗作用的复配组合药剂。3、不同药剂防治二化螟的持效期分析本研究利用不同剂量毒死蜱喷雾处理稻苗进行接虫试验,验证了用药浓度与持效期的正相关关系。而后在不产生药害的前提下采用不同剂量喷雾处理,比较了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防治二化螟的持效期。喷雾处理稻苗后定期接种蚁螟观察发现,喷施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0倍液,可以维持在14 d内接种蚁螟无侵入为害,而用高剂量1:1000倍液处理稻苗后,28 d内接虫二化螟的死亡率仍达到100%,不能侵入危害;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1:1000倍液仅在7d内接种蚁螟无侵入为害,使用高剂量1:500倍液处理后,延长至14d内无侵入危害;40%毒死蜱乳油1:1000倍液处理后7d的防效仅为84.3%,使用高剂量1:300倍液处理,7d内无侵入危害,14d的防效仍为89.5%。不同药剂的持效性差异明显,并且与药剂的毒力不完全一致。讨论分析认为,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的持效期较长,使用高剂量处理可以进一步延长其持效期。因此,生产上在不产生药害和经济许可的情况下,使用高剂量进行移栽前处理(送嫁药),可以更有效的防治水稻本田早期的螟虫危害,减轻螟虫后续世代的发生量,并避免本田过早用药干扰天敌种群的建立。4、二化螟寄主选择及寄主对种群的影响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就二化螟对不同寄主的产卵选择,以及在不同寄主上初孵幼虫的成活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二化螟种群在茭白、水稻、小麦、甘蔗、玉米上的落卵量分别为48.03%、44.16%、3.38%、2.39%、2.04%,二化螟在水稻、茭白上所产卵粒的分布无显着差异,但显着大于在小麦、玉米和甘蔗上的产卵量。水稻二化螟初孵幼虫在茭白、水稻、小麦、甘蔗、玉米上的成活率分别为10.75%、51.22%、44.11%、1.45%、7.15%,在水稻和小麦上的成活率无显着差异,但显着大于在茭白、玉米和甘蔗上的成活率。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的多种传统寄主实际上有显着差异,本研究综合分析认为仅有水稻最适宜水稻二化螟的繁殖。本文首先测试确定了这9种常用药剂对二化螟的毒力顺序,为生产上防治二化螟提供了药剂选择的直接参考依据。筛选确定了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是防治二化螟新的增效复配组合,可以用混用的方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一方面通过混用延缓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抗药性的产生,另一方面降低害虫防治的用药成本。通过研究不同剂量和不同药剂的持效期,确定了生产上可以通过选用持效期长的药剂,在不产生药害的前提下,使用高剂量进行移栽前处理,以便更有效的防治水稻本田早期的螟虫危害,减轻螟虫后续世代的发生量,并避免本田过早用药干扰天敌种群的建立。通过研究二化螟对不同寄主的产卵选择,以及在不同寄主上初孵幼虫的成活率,发现二化螟在不同寄主上的产卵量和成活率有显着差异,其中仅有水稻最适宜水稻二化螟的繁殖,由此证实阻止一代二化螟在水稻上产卵繁殖,可以降低当地二化螟种群的密度。
何月平[10](2008)在《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治理与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筛选研究》文中指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危害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10年来,二化螟的发生为害迅速回升,严重阻碍了水稻的稳产和高产。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主要手段。原先在水稻上大量使用的5种有机磷类高毒农药如甲胺磷、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等已于2007年1月1日起被全面禁止使用,且我国许多稻区二化螟已对常用治螟药剂杀虫单(双)和三唑磷等杀虫剂产生了高水平的抗性,并且近几年已监测到浙东南地区的田间二化螟种群对新型高效杀虫剂氟虫腈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因此,在防治二化螟方面,现在迫切需要寻找理想的药剂品种,来替代被禁用的高毒药剂以及替换或轮换二化螟已具有抗性的常用药剂。本项研究旨在监测二化螟对常用药剂抗性的时空动态和研究田间二化螟种群抗药性进化机制,为二化螟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测定田间二化螟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和评估二化螟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风险,为评估菊酯类杀虫剂是否可以在稻田中应用提供科学论据;针对目前高毒有机磷农药被禁用的政策,从现有杀虫剂中挑选出多种药剂,测定其对二化螟的室内毒力,以期选出理想的替代药剂作为推广部门进行大田药效示范试验的候选品种,再经天敌安全性及抗性风险评估,最终选出替代高毒农药的药剂品种。为了监测我国田间二化螟对常用药剂的抗性时空动态,在2003~2006年期间采用点滴法测定了苏、浙、沪、赣和桂等五省(市、自治区)共9个二化螟田间种群对三唑磷、杀虫单、氟虫腈和阿维菌素等常用药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所测种群对阿维菌素均处于敏感阶段(RR<5)。除浙东南地区二化螟对氟虫腈具有中等水平抗性(2006年的RR为19.1~23.4倍)之外,其它种群对氟虫腈均敏感。不同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和三唑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浙东南地区种群对三唑磷和杀虫单分别产生了极高和高水平抗性;江苏高淳种群对三唑磷和杀虫单分别产生了高和极高水平抗性;江西南昌和广西桂林种群对三唑磷和杀虫单产生了中等至高水平抗性;上海青浦种群对三唑磷低抗和对杀虫单中抗;江苏常熟对三唑磷和杀虫单低抗;江苏连云港种群对杀虫单低抗和对三唑磷敏感。统计分析表明在2002~2006年的五年期间浙江瑞安种群对三唑磷和杀虫单抗性总体态势为上升趋势,对氟虫腈的抗性逐年上升。为了评估菊酯类杀虫剂是否可以在稻田中应用,我们测定了田间二化螟种群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和进行了二化螟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风险评估。在2004~2005年期间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江苏连云港和常熟、浙江瑞安及广西桂林四个二化螟田间种群对10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七种对鱼高毒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S-氰戊菊酯、顺式氯氰菊酯及甲氰菊酯)>三种对鱼低毒菊酯类杀虫剂(乙氰菊酯、醚菊酯和氟硅菊酯)>甲胺磷和杀虫单。同时我们发现有些二化螟田间种群对某些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正在明显降低,特别是瑞安种群二化螟对高效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年度间变化最大(抗性倍数分别从2004年的16.2、10.6倍上升到2005年的131.4、60.4倍),这是国内外首次检测到二化螟对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报道(He et al.,2007)。另外发现瑞安种群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与结构似乎有相关性,即对含α-氰基和乙烯基的环丙烷羧酸菊酯类杀虫剂产生高水平抗性,而对菊酸部分为异戊酸的氰戊菊酯很敏感,结合抗药性生化机制研究结果推测这种相关性可能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解毒代谢有关。我们还进行了二化螟对乙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风险评估。乙氰菊酯筛选以2004年采自上海青浦地区二化螟(QP04)为起始种群,室内测定该种群对乙氰菊酯抗性水平很低(RR=5.6),筛选了8代后,抗性倍数上升到15.2倍,上升了1.72倍,估算所得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1474,对其中的连续筛选4代(F8~F11)进行估算所得h2为0.2239。溴氰菊酯筛选以2005年采自江苏连云港地区二化螟(LYG05)为起始种群,室内测定该种群对溴氰菊酯很敏感(RR=2.2),筛选5代后,抗性倍数上升到5.8倍,上升了1.67倍,估算所得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6618,对其中的连续筛选3代(F0~F2)进行估算所得h2为1.4314。初步评估表明二化螟对乙氰菊酯的抗性风险明显低于对溴氰菊酯的抗性风险。为了探究田间抗性二化螟对常用药剂抗性机制的生化特性,于2007年采用田间多抗性瑞安二化螟种群(RA07)为测试种群(对三唑磷、杀虫单、溴氰菊酯和氟虫腈的抗性水平分别为204.8、164.8、42.9和6.5倍),分别研究了脱叶磷DEF、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及增效醚PBO等三种增效剂对上述四种杀虫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BO对溴氰菊酯有显着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4.93倍),DEF和DEM对溴氰菊酯的毒力几乎无影响;DEF对三唑磷有弱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38倍),DEM和PBO对三唑磷的毒力没影响;DEF、DEM和PBO对杀虫单和氟虫腈的毒力都几乎无影响。进一步对该种群二化螟的可能与抗性相关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的离体活力进行测定,以室内敏感品系LYG05为参照品系发现,以α-醋酸萘酯为底物测定的RA07种群二化螟体内全酯酶的比活力是LYG05敏感品系二化螟的1.37倍,且差异显着。以对硝基苯醚为底物测定的RA07种群二化螟体内多功能氧化酶的比活力是LYG05敏感品系二化螟的1.74倍,且差异显着。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增强是该种群对溴氰菊酯抗性的重要机理,酯酶可能是对三唑磷抗性的一个原因,但三种解毒代谢酶与对杀虫单和氟虫腈的抗性无关。为了筛选出防治二化螟的高毒农药替代品种,我们于2005年采用点滴法测定了6类共22种供试药剂对江苏连云港、浙江瑞安、江西南昌和广西桂林四个具代表性的田间二化螟种群的毒力。发现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四个种群的毒力次序大致类似,如阿维菌素类药剂和氟虫腈对二化螟的毒力最高,硫丹和杀虫单的触杀毒力最低,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氟铃脲和氟啶脲)对二化螟具有较高的毒力,特别是对抗性二化螟仍表现出很高的杀虫活性。因此推荐氟虫腈、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氟铃脲、氟啶脲、哒嗪硫磷、喹硫磷、辛硫磷及毒死蜱等11种药剂作为候选品种供推广部门进行大田药效和示范试验的,结合天敌安全性及抗性风险评估,最终可选出替代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药剂品种供推广应用。
二、沿江混栽稻区二化螟近年发生为害特点与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沿江混栽稻区二化螟近年发生为害特点与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水稻生产现状 |
2.水稻主要害虫生物生态学特征 |
2.1 水稻螟虫 |
2.1.1 水稻螟虫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 |
2.1.2 耕作栽培制度与螟虫演变关系 |
2.2 水稻两迁害虫 |
2.2.1 稻飞虱类 |
2.2.2 稻纵卷叶螟 |
2.3 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 |
3.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
3.1 水稻化肥农药减量 |
3.2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
3.2.1 物理防治 |
3.2.2 化学防治 |
3.2.3 生物防治 |
3.2.4 应用生态工程控制水稻病虫害 |
引言 |
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2.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二章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川渝稻区二化螟越冬种群数量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
1.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
1.1.2 虫情资料 |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
1.2.1 调查内容 |
1.2.2 调查方法 |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四川稻区部分区县历年水稻插秧方式与稻田种养方式变化分析 |
2.2 四川稻区部分区县历年二化螟越冬数量与分析 |
2.3 插秧方式及稻田种养方式与二化螟越冬代相关分析 |
2.4 重庆市螟虫越冬种类及分布 |
2.5 水稻不同类型田二化螟越冬虫源分析 |
3.小结和讨论 |
第三章 重庆秀山县水稻主要虫害发生规律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方法 |
1.1.1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 |
1.1.2 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调查 |
1.1.3 水稻螟虫田间光诱调查 |
1.2 虫情资料与气象资料 |
1.3 调查时间 |
1.4 调查地点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稻飞虱发生情况分析 |
2.1.1 稻飞虱灯下发生动态分析 |
2.1.2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分析 |
2.1.3 稻飞虱发生规律分析 |
2.2 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分析 |
2.3 二化螟灯下诱捕数量分析 |
2.4 气候条件与水稻迁飞害虫发生动态分析 |
3.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应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示范地设计方法 |
1.2 病虫害调查区域及方法 |
1.2.1 二化螟调查方法 |
1.2.2 稻飞虱调查方法 |
1.2.3 稻纵卷叶螟调查方法 |
1.2.4 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调查方法 |
1.2.5 农药减量效果 |
1.2.6 增益效果 |
2.结果与分析 |
2.1 示范区用药结果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期 |
2.2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及防治效果 |
2.2.1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重发生区县发生程度及防治效果 |
2.2.2 对水稻病虫害轻发生区县防治效果 |
2.3 减量用药的减药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
3.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不同肥药双减组合对水稻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试验规划 |
1.3 试验材料 |
1.4 试验方法 |
1.4.1 试验设计 |
1.4.2 水肥管理 |
1.4.3 产量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施肥情况比较 |
2.2 施药情况比较 |
2.3 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 |
2.4 水稻主要经济性状及增产效果 |
3.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池州市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水稻病虫害发生现状 |
1.2.1 稻瘟病 |
1.2.2 稻纹枯病 |
1.2.3 稻曲病 |
1.2.4 二化螟 |
1.2.5 稻纵卷叶螟 |
1.2.6 褐飞虱 |
1.3 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 |
1.3.1 稻瘟病的防治 |
1.3.2 稻纹枯病的防治 |
1.3.3 稻曲病的防治 |
1.3.4 二化螟的防治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 |
3.2 水稻主要害虫药剂组合筛选 |
3.2.1 供试药剂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调查方法 |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水稻病害发生种类 |
4.2 水稻虫害发生种类 |
4.3 水稻害虫优势种群发生规律 |
4.3.1 稻飞虱发生规律 |
4.3.2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 |
4.4 水稻病害优势种群发生规律 |
4.4.1 纹枯病发生规律 |
4.4.2 稻瘟病发生规律 |
4.5 化学药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田间防效 |
4.5.1 药剂对稻蓟马田间防治试验 |
4.5.2 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田间防治试验 |
4.5.3 药剂对稻飞虱田间防治试验 |
4.5.4 药剂对纹枯病田间防治试验 |
4.5.5 药剂对稻叶瘟病田间防治试验 |
4.5.6 药剂对穗期病害田间防治试验 |
4.5.7 水稻理论测产 |
5 讨论 |
5.1 水稻上主要病虫发生规律演变 |
5.1.1 二化螟、纹枯病等常发性病虫逐年加重 |
5.1.2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两迁害虫重发频次增加 |
5.1.3 灰飞虱、稻曲病等次要病虫危害水平上升 |
5.1.4 白叶枯病、三化螟等部分重要病虫变为次要病虫 |
5.1.5 稻水象甲、南方黑条矮缩病等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 |
5.2 主要病虫害发生演变原因分析 |
5.2.1 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 |
5.2.2 药剂和防治方法 |
5.2.3 气候因素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永修县历年二化螟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二化螟在永修县趋重发生的原因与特点 |
1.1 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杂交优质稻的全面推广普及种植 |
1.2 有效越冬虫源增多 |
1.3 气候变化有利于二化螟发生 |
1.4 抗药性增强, 天敌数量骤减 |
2 防治对策 |
(4)二化螟和大螟的抗药性监测及二化螟对氟苯虫酰胺的敏感基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二化螟为害与抗药性研究进展 |
1.1 二化螟发生历史及为害现状 |
1.2 二化螟的抗药性 |
2 大螟的发生与治理 |
2.1 大螟的发生与为害现状 |
2.2 大螟治理策略 |
3 氟苯虫酰胺研究进展 |
3.1 理化性质及毒性 |
3.2 生物活性 |
3.3 作用机理 |
3.4 环境安全性与前景展望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水稻大螟对常用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螟田间种群对四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
3 讨论 |
第三章 二化螟对五种常用药剂的抗药性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江流域稻区二化螟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 |
2.2 讨论 |
第四章 二化螟对氟苯虫酰胺的敏感基线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杂交稻·粳稻混栽区二化螟发生及测报技术规范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规律 |
1.1 发生和为害时期 |
1.2 杂交 (籼) 稻为主害对象田 |
1.3 粳稻为3代过渡桥梁田 |
2 测报技术规范化应用探索 |
2.1 第1代预测预报 |
2.1.1 发生程度。 |
2.1.2 发生期。 |
2.2 第2代预测预报 |
2.2.1 发生程度。 |
2.2.2 发生期。 |
2.3 第3代预测预报 |
2.3.1 发生程度。 |
2.3.2 发生期。 |
3 结论与讨论 |
(6)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其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基线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二化螟发生危害与抗药性现状 |
1.1 二化螟发生危害与暴发原因 |
1.1.1 二化螟的为害与分布 |
1.1.2 二化螟的发生历史与现状 |
1.1.3 二化螟种群消长原因 |
1.2 二化螟抗药性现状及治理 |
1.2.1 防治二化螟用药历史 |
1.2.2 二化螟的抗药性发展及现状 |
1.2.3 二化螟的抗性风险评估与交互抗性 |
1.2.4 二化螟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
1.2.5 二化螟的抗性治理 |
2 氯虫苯甲酰胺的研究进展 |
2.1 氯虫苯甲酰胺简介 |
2.2 氯虫苯甲酰胺作用机制 |
2.2.1 鱼尼丁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
2.2.2 氯虫苯甲酰胺的作用机理 |
2.3 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研究现状 |
2.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二化螟对四种田间常用药剂的抗药性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1.4 解毒酶活性测定 |
1.4.1 酶液制备 |
1.4.2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活力测定 |
1.4.3 酯酶活力测定 |
1.4.4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测定 |
1.4.5 总蛋白测定 |
1.5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江流域稻区二化螟种群对主要杀虫剂的抗性 |
2.1.1 二化螟对三唑磷的抗药性 |
2.1.2 二化螟对毒死蜱的抗药性 |
2.1.3 二化螟对杀虫单的抗药性 |
2.1.4 二化螟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 |
2.2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代谢酶活性 |
2.2.1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的活性 |
2.2.2 酯酶活性 |
2.2.3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基线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药剂 |
3.1.3 生物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宣州区近年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数据处理 |
2 虫情特点 |
2.1 年度间越冬残虫、成虫的差异 |
2.2 地域间的差异 |
2.3 代别之间的差异 |
2.4 越冬代成虫初见期变异系数较大, 发蛾高峰期相对稳定 |
3 虫情分析 |
3.1 气候因素 |
3.2 种植制度、栽培方式、种植品种调整更新 |
3.2.1 栽培方式的改变。 |
3.2.2 水稻品种改变引起水稻二化螟种群数量的变化。 |
3.2.3 不同区域的不同种植制度形成了不同的虫情特点。 |
3.3 农药的科学使用 |
3.3.1 锐劲特引进与大面积推广使用。 |
3.3.2 水稻螟虫天敌有效控制作用。 |
4 防治策略 |
4.1 坚持狠治一代的防治对策 |
4.2 充分利用农业防治措施, 有效压低虫口基数 |
4.3 调整施药品种, 提高防效 |
4.4 推进物理防治 |
(9)单季稻地区一代二化螟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二化螟分布与危害 |
2 二化螟发生原因分析 |
2.1 气候因素 |
2.2 耕作栽培制度与水稻品种的变化 |
2.3 二化螟抗药性的发展 |
2.4 天敌控制作用的减弱 |
3 二化螟寄主选择行为与种群消长规律 |
3.1 不同寄主对二化螟越冬幼虫生物学影响 |
3.2 不同寄主对二化螟幼虫发育和种群的影响 |
4 二化螟的综合防治 |
4.1 及时准确的虫情预测预报 |
4.2 选育抗虫水稻品种 |
4.3 调整防治策略 |
4.4 加强农业防治措施 |
4.5 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 |
4.6 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 |
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防治水稻二化螟药剂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虫饲养方法 |
1.2 供试药剂和水稻 |
1.3 试验器材 |
1.4 二化螟人工饲料 |
1.5 毒力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otter测定二化螟四龄幼虫结果 |
2.2 初孵幼虫毒力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药剂复配对水稻二化螟毒力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试虫死亡的检查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otter喷雾塔法测定不同杀虫剂复配对二化螟四龄幼虫的毒力作用 |
2.2 饲料涂药法测定不同杀虫剂复配对二化螟初孵幼虫的毒力 |
2.3 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增效复配最佳配比筛选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药剂防治二化螟的残效期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药剂及水稻 |
1.2 试验方法 |
1.3 计算防效公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40%毒死蜱不同浓度接种二化螟初孵幼虫防效试验 |
2.2 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持效期 |
2.3 杀虫剂对水稻幼苗的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第五章 二化螟寄主选择性与种群消长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寄主植物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成虫在不同寄主上的产卵选择性 |
2.2 接种初孵幼虫在不同寄主上的成活率 |
2.3 二化螟幼虫在不同寄主上的发育情况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治理与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为害与防治 |
1.1 二化螟的发生历史 |
1.2 二化螟的发生为害现状 |
1.3 影响二化螟种群消长的原因分析 |
1.3.1 耕种因素 |
1.3.2 气候因素 |
1.3.3 防治因素 |
1.4 二化螟的防治 |
2 五种高毒农药的替代 |
2.1 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替代项目启动 |
2.2 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替代品种的开发与筛选 |
2.2.1 低毒有机磷杀虫剂 |
2.2.2 杂环类杀虫剂 |
2.2.3 昆虫生长调节剂 |
2.2.4 生物杀虫剂 |
3 害虫抗药性:进化、机理、研究方法和抗性治理 |
3.1 害虫抗药性的进化历史 |
3.2 害虫抗药性进化本质分析 |
3.3 害虫抗药性的机理 |
3.4 害虫抗药性的研究方法 |
3.5 害虫抗药性治理 |
3.5.1 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基本原则 |
3.5.2 害虫抗药性治理的策略 |
4 二化螟抗药性发生演变与研究进展 |
4.1 二化螟抗药性发生概况 |
4.2 二化螟抗药性机理 |
4.3 二化螟抗药性遗传 |
4.4 二化螟抗药性治理 |
5 本项研究的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毒力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敏感品系与敏感毒力基线 |
2.2 二化螟对四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
2.2.1 杀虫单 |
2.2.2 三唑磷 |
2.2.3 氟虫腈 |
2.2.4 阿维菌素 |
2.3 近五年(2002~2006)田间二化螟对杀虫单、三唑磷、氟虫腈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的时空差异 |
3 讨论 |
第三章 二化螟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及来源 |
1.3 敏感性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二化螟种群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
2.1.1 江苏连云港二化螟种群(LYG04、LYG05) |
2.1.2 浙江瑞安二化螟种群(RA04、RA05) |
2.1.3 江苏常熟二化螟种群(CS04) |
2.1.4 广西桂林二化螟种群(GL05) |
2.2 二化螟对菊酯类杀虫剂的剂量反应和抗性水平的数据统计分析 |
3 讨论 |
3.1 我国一些地区二化螟已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 |
3.2 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能否在水稻田中推广应用的看法 |
第四章 二化螟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风险评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药剂筛选方法 |
1.4 生物测定方法 |
1.5 抗性现实遗传力的估算 |
1.6 抗性发展速率预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化螟对乙氰菊酯的抗性风险评估 |
2.2 二化螟对溴氰菊酯的抗性风险评估 |
3 讨论 |
第五章 二化螟抗药性的生化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及试剂 |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1.4 测定方法 |
1.4.1 生物测定方法 |
1.4.2 酶活力测定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活体增效测定 |
2.2 酶活力测定 |
3 讨论 |
第六章 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治二化螟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的室内筛选 |
2.1.1 22种杀虫剂对江苏连云港二化螟种群 |
2.1.2 21种杀虫剂对浙江瑞安二化螟种群 |
2.1.3 17种杀虫剂对江西南昌二化螟种群 |
2.1.4 17种杀虫剂对广西桂林二化螟种群 |
2.2 不同种群二化螟对药剂的剂量反应和抗性水平的数据统计分析 |
3 讨论 |
全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成果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三 发表文章被索求情况 |
四、沿江混栽稻区二化螟近年发生为害特点与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D]. 杜润帮. 西南大学, 2021(01)
- [2]池州市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吴成斌.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4)
- [3]永修县历年二化螟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 淦城,陈前武,盛勇,段瑛,罗小新,郭镁镁,梁玉勇. 生物灾害科学, 2017(02)
- [4]二化螟和大螟的抗药性监测及二化螟对氟苯虫酰胺的敏感基线[D]. 吴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9)
- [5]杂交稻·粳稻混栽区二化螟发生及测报技术规范应用[J]. 赵阳,王德江,吴庭友,张春云,张桥,秦吉洋.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3)
- [6]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其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基线的建立[D]. 张真真.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7]我国水稻螟虫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J]. 向玉勇,张帆,夏必文,郭荣. 中国植保导刊, 2011(11)
- [8]宣州区近年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J]. 王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5)
- [9]单季稻地区一代二化螟防控技术研究[D]. 李海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10]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治理与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筛选研究[D]. 何月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