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永久船闸预应力锚索灌浆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江爱军[1](2014)在《边坡锚索孔道藻浆质量与锚固力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锚索在边坡加固中应用非常广泛。孔道灌浆质量对锚索的安全性、耐久性影响显着。在设计中,对于极限锚固力的计算大多采用经验或者试验求得,求解结果不甚准确。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设备、施工水平、地质情况的影响,也使得锚索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从而达不到设计要求,不能发挥加固作用。研究灌浆质量对锚固力的影响,对于锚索锚固机理的研究和锚索施工都有重要意义。孔道灌浆质量问题,以灌浆体不饱满和灌浆体有空洞最为常见。介绍了锚索加固机理和锚固受力机理,选取孔道灌浆不饱满和空洞这两种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拉力集中型锚索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探索了锚索孔道灌浆质量与锚索极限锚固力之间的关系。针对灌浆体不饱满的质量问题,建立了多组不同饱满度的有限元模型,重点计算了在设定的破坏准则下,不同灌浆饱满度锚索结构的极限锚固力,研究了极限锚固力随饱满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灌浆饱满度对极限锚固力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在较低和较高饱满度下,影响不明显,而在饱满度为60%-80%的范围内,影响非常显着。其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灌浆体和土体、灌浆体和钢绞线的粘结强度的影响。针对灌浆体存在空洞的质量问题,主要考虑了空洞的位置、数量、大小三个方面,建立了六组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其极限锚固力。通过结果分析表明,不同位置、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的灌浆体空洞,都对极限锚固力产生不利影响。其中位置的影响非常显着,这与锚固应力在灌浆体上的分布情况密切相关;空洞的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也比较大;但空洞的大小对极限锚固力影响较小。通过对边坡锚索孔道灌浆质量与锚固力的研究,得出在锚索施工中这两种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都对锚索结构的极限锚固力产生影响。因此,为避免施工中出现上述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施工控制点进行设置,确保锚固结构的安全可靠。
邢军[2](2013)在《短预应力锚束低回缩量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预应力锚束施工采用穿心式千斤顶张拉,使用跟进式夹片锚具。张拉过程中,由于钢绞线受力后的弹性变形带动夹片推出锚具至限位板处,限位板挡住夹片的外移只让钢绞线继续伸长,直至最大张拉力。当锁定时,千斤顶回程,越缩夹紧力越大,直至最后锁定。但在夹片回缩时,钢绞线也同时随之回缩,使原张拉力有一定的损失,对于张拉段较长的锚索,这种损失占设计张拉力和伸长值的比例较小,一般可以采用超张拉的方法解决,但对于短锚束而言,或者张拉力较小时,张拉时伸长值较小,钢绞线回缩值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而使得预应力损失较大;而对于张拉力较小的锚索,锁定时的回缩跟进力也小,使得夹片不紧,也容易产生滑丝,这样就很难保证预应力锚束的施工质量。为解决短预应力锚束张拉力损失过大的实际难题,本文就短预应力锚束张拉放张回缩量相对过大的难点,针对锚束张拉控制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出短预应力锚束低回缩量控制工艺的成果,并将该研究成果应用于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预应力闸墩的工程实例中;在预应力闸墩施工中采用低回缩锚具施工技术,达到减少预应力损失的目的;同时对低回缩锚具的回缩量、预应力损失等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了现实工程中短预应力锚索施工中存在的难题,为设计提供依据、并指导施工,保证了施工质量。此前,对于短预应力锚束的损失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方法,本论文中研究的低回缩锚具施工技术的新工艺,在国内水电领域尚属首次应用。该研究成果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指导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钢构等桥梁竖向预应力结构,铁路梁横向预应力结构,斜拉桥塔身周向、横向预应力结构,边坡锚固预应力结构及其它各种较短预应力锚索结构中,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华国辉,吴钰梁,张姗姗,包磊[3](2013)在《高边坡预应力锚索防护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库区地质情况复杂,自蓄水后水位变化导致边坡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库区高边坡预应力锚索防护工程的可靠性直接决定高边坡以及附近建筑的安全,为此,高边坡预应力锚索防护工程必须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从锚索工作机理、边坡修整、锚索设计、锚孔钻取、锚孔清理、锚索制作与安装、锚索基本试验、锚索验收试验、张拉锁定等方面对高边坡预应力锚索质量控制的过程、要求作了详细阐述,并对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刘文[4](2010)在《变顶高尾水隧洞无粘结预应力对穿锚索施工技术》文中提出在变顶高尾水隧洞结构布置中,针对无粘结对穿锚索的特点及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开展科技创新,通过造孔工艺性试验、张拉对比性试验,灌浆试验等多次试验,攻克了高精度锚索孔的钻进工艺、张拉关键技术、对穿水平锚索孔灌浆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优质、高效、快捷、经济地完成了变顶高尾水隧洞1 005束对穿锚索的施工任务。该技术在三峡右岸地下厂房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技术先进,对其它类似工程施工有借鉴作用。
刘文[5](2010)在《变顶高尾水隧洞无粘结预应力对穿锚索施工技术》文中提出在变顶高尾水隧洞结构布置中,针对无粘结对穿锚索的特点及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开展科技创新,通过造孔工艺性试验、张拉对比性试验,灌浆试验等多次试验,攻克了高精度锚索孔的钻进工艺、张拉关键技术、对穿水平锚索孔灌浆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优质、高效、快捷、经济地完成了变顶高尾水隧洞1 005束对穿锚索的施工任务。该技术在三峡右岸地下厂房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技术先进,对其它类似工程施工有借鉴作用。
曾宪明,林大路,李世民,左魁,徐孝华,杜宁波[6](2009)在《锚固类结构杆体临界锚固长度问题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锚固类结构杆体临界锚固长度是指一定岩土介质中锚固类结构杆体的极限锚固长度,超过此长度,其承载力将不再明显增加;未达此长度,其承载力尚有一定潜力可挖。数十年来,特别是近10a来,国内以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对锚固类结构杆体临界锚固长度问题进行研究,取得若干成果。对其中较典型的研究成果作评述和再分析,着重指出:系统的研究仍较为缺乏,直接的研究较为少见,仍处于局部发现问题局部探讨解决的阶段;临界锚固长度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此问题的透彻研究,将对现行国内外基于平均剪应力概念和方法的设计理论提出严重质疑和挑战,并最终将导致锚固类结构传统设计理念的根本性变化;临界锚固长度现象的发现,国外早于我国10多年时间,但作为专用的具有明晰概念的名词"临界锚固长度",目前尚无此称谓。
罗丽娟,赵法锁[7](2009)在《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研究现状与应用综述》文中研究表明简要综述了国内外滑坡(边坡)支护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重点对支挡结构、坡体内部加固等支护方法方面近几年取得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概要描述和分析。通过分析指出,应加强滑坡防治中多种支护方法的综合应用和优化组合,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开发与利用,并进一步开展支护结构全寿命费用分析等研究。
陈勇,陈太为[8](2009)在《水平对穿锚索施工工法》文中提出结合三峡永久船闸直立墙水平深孔对穿锚索的施工实践,阐述了水平深孔对穿锚索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锚索加工、钻孔定位及纠偏、快速钻孔、验孔、索体运输及穿索等难点问题和对策措施;结合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制定了机械设备的组合、劳动力的组织、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和规范、安全事故预防措施等,为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以及常遇问题的处理方法,提供了现场指导,该工法在高陡边坡及大型地下洞室工程施工中推广应用。
杨顺臻[9](2008)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结构体系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挡图墙是应用十分广泛的构造物之一,由于挡土墙设置位置、结构形式、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及所处环境条件等的不同而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别。随着我国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地形狭窄、地势陡峻、地质破碎地段的高挡土墙的建设中,常规结构形式的挡土墙难以满足建设要求。目前在国内外的工程实践中将大吨位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常用于滑坡稳定治理和边坡松散土体的稳定治理中,本文将大吨位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与桩板机构有机的结合,解决了以松散土体为锚固受力体的墙后楔形高填方稳定问题,对类似地势高挡土墙的修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依托工程云南个旧~冷墩二级公路K22+336.01~K22+513.39段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工程,研究了挡土板、肋柱和锚索的结构,锚索、混凝土和注浆料等主要材料质量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研究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结构承受的土压力和结构内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肋柱可视为支承于刚性支座的简支梁或连续梁,当锚索层数为三层或三层以上时,内力计算图式可近似地看成连续梁:当锚索为二层,且基础为固定端或铰支端时,则按连续梁计算内力:基础为自由端时,应按双支点悬臂梁计算内力。锚索按轴心受拉构件考虑。挡土板可按以肋柱为支点的简支板计算,其计算跨度为净跨加板的两端搭接长度。为取得现场实际资料与数据,确定土体的极限承载力,从而最终确定预应力锚索锚固段的实际长度和结构分布,同时检验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需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根据现场拉拔试验和现场施工锚索轴力监测结果表明:坡体碎石土体的摩阻力在215.2Kpa以上,设计的三种吨位的索体锚固段安全系数都在1.55以上,符合规范要求:锚索轴力完全控制在设计和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且使得桩、锚均处于良好的受力状态之中。
刘利军[10](2007)在《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锚固技术》文中认为系统地介绍三峡船闸高边坡加固的锚固系统,重点介绍预应力锚索和结构锚杆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以及论证锚固效果。
二、三峡永久船闸预应力锚索灌浆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永久船闸预应力锚索灌浆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边坡锚索孔道藻浆质量与锚固力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边坡锚索加固 |
2.1 边坡问题概述 |
2.1.1 边坡分类 |
2.1.2 边坡破坏机理及形式 |
2.1.3 预应力锚索在边坡加固中的作用 |
2.2 边坡锚索结构类型 |
2.2.1 边坡锚索的分类 |
2.2.2 典型边坡锚索结构与特点 |
2.3 边坡锚索锚固机理 |
2.3.1 边坡锚索锚固机理研究现状 |
2.3.2 边坡锚索的极限抗拉承载力 |
2.3.3 边坡锚索的破坏特性 |
2.3.4 基于剪切滞模型的锚索锚固机理 |
2.3.5 基于损伤理论修正剪切滞模型的锚索锚固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边坡锚索锚固力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
3.1 边坡锚索锚固力计算方法简介 |
3.2 边坡锚索锚固力计算公式法 |
3.2.1 灌浆体与土层界面锚固力计算 |
3.2.2 灌浆体与锚索的锚固力计算 |
3.3 边坡锚索锚固力计算有限元分析法 |
3.3.1 方法简介 |
3.3.2 基本思想 |
3.3.3 基本步骤 |
3.3.4 本构模型 |
3.3.5 屈服准则 |
3.3.6 破坏准则 |
3.4 边坡锚索锚固力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粘结应力 |
3.4.2 结构形式 |
3.5 孔道灌浆中的质量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边坡锚索孔道灌浆饱满度对锚固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4.1 数学建模 |
4.1.1 模型结构形式 |
4.1.2 模型结构尺寸 |
4.1.3 模型材料选择 |
4.1.4 模型结构建立 |
4.1.5 边界条件设置 |
4.1.6 模型分组设定 |
4.2 结果分析 |
4.2.1 计算结果 |
4.2.2 结果分析 |
4.2.3 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边坡锚索孔道灌浆空洞对锚固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5.1 数学建模 |
5.1.1 模型结构形式 |
5.1.2 模型分组设定 |
5.1.3 型结构建立 |
5.2 分析结果 |
5.2.1 计算结果 |
5.2.2 结果分析 |
5.3 对比分析 |
5.3.1 少量小空洞不同位置影响 |
5.3.2 少量大空洞不同位置影响 |
5.3.3 大量小空洞不同位置影响 |
5.3.4 钢绞线周围不同大小少量空洞影响 |
5.3.5 土体周围不同大小少量空洞影响 |
5.3.6 钢绞线周围不同数量小空洞影响 |
5.3.7 土体周围不同数量小空洞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边坡锚索灌浆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 |
6.1 边坡锚索施工工艺 |
6.1.1 边坡锚索施工工艺简介 |
6.1.2 边坡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图 |
6.2 灌浆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成果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2)短预应力锚束低回缩量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预应力闸墩施工技术要求 |
2.1 概述 |
2.2 锚索材料及张拉设备 |
2.2.1 锚索用钢绞线 |
2.2.2 锚具、夹具 |
2.2.3 塑料波纹管 |
2.2.4 张拉设备 |
2.3 预埋件施工 |
2.3.1 塑料波纹管的测量放样 |
2.3.2 锚垫板与螺旋筋安装 |
2.4 锚束的制作与安放 |
2.4.1 锚索下料 |
2.4.2 编束 |
2.4.3 锚束的运输方案及技术要求 |
2.4.4 穿束 |
2.5 张拉 |
2.5.1 张拉准备 |
2.5.2 张拉顺序 |
2.5.3 张拉应力控制 |
2.5.4 张拉施工其他要求 |
2.5.5 张拉检验标准 |
2.6 真空灌浆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
2.7 试验与验收 |
2.7.1 试验 |
2.7.2 验收 |
2.8 小结 |
第3章 低回缩锚具研究 |
3.1 概述 |
3.2 OVM 锚具 |
3.3 OVM 钢绞线低回缩量锚固体系组成 |
3.3.1 低回缩量锚具(张拉端) |
3.3.2 夹片式常规群锚锚具(固定端) |
3.4 小结 |
第4章 低回缩锚固体系施工工艺 |
4.1 施工整体工艺流程 |
4.2 主要仪器设备 |
4.3 预埋件的安装 |
4.4 成孔及预埋件 |
4.5 测量放线 |
4.6 钢筋托架的结构型式 |
4.7 定位钢筋固定 |
4.8 托架钢筋及塑料波纹管安装与固定 |
4.9 波纹管的连接 |
4.10 锚垫板与螺旋筋安装加固 |
4.11 钢筋焊接工艺 |
4.12 预埋件的保护 |
4.13 锚束的制作与安装 |
4.13.1 下料 |
4.13.2 编索 |
4.13.3 穿索 |
4.13.4 工作锚板、夹片及垫板安装 |
4.14 张拉 |
4.14.1 张拉准备 |
4.14.2 单根预紧 |
4.14.3 第一次张拉 |
4.14.4 第二次张拉 |
4.15 孔道真空辅助灌浆 |
4.15.1 真空灌浆的主要优点 |
4.15.2 施工准备 |
4.15.3 制浆 |
4.15.4 真空辅助灌浆 |
4.16 施工控制要点 |
4.17 小结 |
第5章 锚索张拉力与测力计关系研究 |
5.1 锚索受力性能试验介绍 |
5.2 锚索张拉控制和锁定损失计算 |
5.3 试验锚索中测力计与千斤顶出力关系 |
5.4 锚索测力计与千斤顶配套标定 |
5.5 施工中千斤顶出力与测力计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回缩锚具回缩量及锁定力损失成果分析 |
6.1 回缩量 |
6.2 锁定损失量 |
6.3 短锚索第二次张拉内缩量成果表 |
6.4 短锚索稳定后成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下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边坡预应力锚索防护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程概况 |
3 锚索工作机理及伸长量计算 |
3.1 预应力锚索工作机理 |
3.2 锚索理论伸长值计算 |
4 预应力锚索施工与控制 |
4.1 边坡修整 |
4.2 钻孔与清孔 |
4.3 锚索的制作与安装 |
4.4 孔内注浆 |
4.5 预应力锚索基本试验 |
4.6 预应力锚索验收试验 |
4.7 张拉、锁定 |
4.8 封锚 |
5 结语 |
(6)锚固类结构杆体临界锚固长度问题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现场试验与监测研究 |
3 模型试验研究 |
4 理论分析研究 |
5 综合研究 |
6 结论 |
(7)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研究现状与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削方减载 |
2 全方位排水 |
3 支挡结构 |
3.1 抗滑桩 (锚索抗滑桩) |
3.2 挡墙 |
3.3 柔性防护结构 |
3.4 生态护坡结构 |
4 坡体内部加固 |
4.1 土锚、土钉 |
4.2 岩石锚杆、锚索、锚梁 |
4.3 微型桩 |
4.4 格构梁 (锚索、锚杆格构梁) |
4.5 加筋土 |
4.6 其它方法 |
5 结语 |
(8)水平对穿锚索施工工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工法特点 |
3 适用范围 |
4 工艺原理 |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5.1 施工工艺流程 |
5.2 操作要点 |
(1) 施工准备。 |
(2) 造孔。 |
(3) 验孔。 |
(4) 锚索孔地质缺陷处理。 |
(5) 编索。 |
(6) 穿索。 |
(7) 承压垫座混凝土浇筑。 |
(8) 预紧张拉。 |
(9) 封孔灌浆。 |
(10) 外锚头保护。 |
6 材料、设备与劳动组合 |
6.1 材 料 |
(1) 锚索体材料。 |
(2) 锚具。 |
(3) 灌浆材料。 |
6.2 设 备 |
6.3 劳动组合 |
7 质量控制 |
8 安全措施 |
9 环保措施 |
10 效益分析 |
(9)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结构体系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土墙的构造 |
2.1 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土墙的构造与布置 |
2.1.1 预应力锚索桩板板式挡土墙的构造 |
2.1.2 预应力锚索桩板板式挡土墙的布置 |
2.2 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土墙的稳定原理及构造体系 |
2.2.1 支挡受力原理 |
2.2.2 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土墙的构造体系 |
2.3 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土墙体系的材料要求 |
2.3.1 锚索 |
2.3.2 混凝土 |
2.3.3 注浆料 |
2.4 小结 |
第三章 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土墙结构计算 |
3.1 车辆荷载换算 |
3.1.1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进行计算 |
3.1.2 按车带宽均摊进行计算 |
3.2 土压力计算 |
3.2.1 计算参数 |
3.2.2 主动土压力计算 |
3.2.3 土压力修正 |
3.2.4 土压力分布 |
3.3 肋柱的支点反力和内力计算 |
3.3.1 方法一:视肋柱为双支点悬臂梁时的内力计算 |
3.3.2 方法二:视肋柱为连续梁时的内力计算 |
3.4 肋柱底端支承应力验算 |
3.4.1 容许应力法 |
3.4.2 极限状态法 |
3.5 锚索的内力计算 |
3.6 挡土板的内力计算 |
3.7 小结 |
第四章 预应力锚索桩板板式挡土墙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
4.1 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土墙墙面系的施工工艺 |
4.1.1 墙面系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
4.1.2 施工前准备 |
4.1.3 钢筋预制 |
4.1.4 模板安装 |
4.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
4.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控制参数 |
4.2.3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
4.3 水泥混凝土施工 |
4.3.1 护壁砼的施工 |
4.3.2 肋柱砼的浇注 |
4.4 挡板安装 |
4.5 桩后回填土 |
4.6 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施工 |
4.6.1 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 |
4.2.2 压力分散型锚索的维护保养 |
4.7 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土墙的施工和监测技术要求 |
4.8 小结 |
第五章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计算工程实例 |
5.1 个冷二级公路建设条件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地层岩性 |
5.1.3 水文地质 |
5.1.4 地震 |
5.1.5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5.2 方案比选 |
5.3 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土墙结构内力计算 |
5.3.1 技术标准 |
5.3.2 设计资料 |
5.3.3 土压力计算 |
5.3.4 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土墙内力计算 |
5.4 现场试验 |
5.4.1 预应力锚索现场基本试验(抗拔力试验)一般规定 |
5.4.2 压力分散型锚索基本试验 |
5.4.3 拉拔试验张拉成果统计与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三峡永久船闸预应力锚索灌浆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边坡锚索孔道藻浆质量与锚固力关系研究[D]. 江爱军.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3)
- [2]短预应力锚束低回缩量控制技术研究[D]. 邢军. 吉林大学, 2013(04)
- [3]高边坡预应力锚索防护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J]. 华国辉,吴钰梁,张姗姗,包磊. 土工基础, 2013(02)
- [4]变顶高尾水隧洞无粘结预应力对穿锚索施工技术[J]. 刘文. 隧道建设, 2010(S1)
- [5]变顶高尾水隧洞无粘结预应力对穿锚索施工技术[A]. 刘文. 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6]锚固类结构杆体临界锚固长度问题综合研究[J]. 曾宪明,林大路,李世民,左魁,徐孝华,杜宁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S2)
- [7]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研究现状与应用综述[J]. 罗丽娟,赵法锁. 自然灾害学报, 2009(04)
- [8]水平对穿锚索施工工法[J]. 陈勇,陈太为. 人民长江, 2009(06)
- [9]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结构体系及应用研究[D]. 杨顺臻. 重庆交通大学, 2008(S1)
- [10]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锚固技术[J]. 刘利军.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