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杉卷赤眼蜂新种记述(膜翅目:赤眼蜂科)(论文文献综述)
康宁,胡红英,黄增倩[1](2021)在《新疆小蜂总科资源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总结了新疆小蜂总科昆虫的研究现状,从形态特征、物种多样性、区系成分、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分析了新疆小蜂总科的物种资源情况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经统计,新疆目前已知小蜂总科16科145属289种,其中金小蜂科Pteromalidae、缨小蜂科Mymaridae和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的物种数在新疆小蜂总科中占有较大的优势,上述优势种群在全国小蜂总科中的物种丰度也较高.在区系成分方面,新疆小蜂总科类群以古北区成分为主,新北区及东洋区成分也较高.对于部分已初步查明生物学特性的小蜂进行了汇总分析,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小蜂人工扩繁、农田实际应用技术以及新疆农田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刘欢欢[2](2020)在《基于模式标本数据探索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文中指出模式标本在保障命名体系稳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包含详细的物种采集地、采集日期、标本采集数量及性别等信息,其收藏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分类学研究程度,整理利用模式标本数据,对于开展一个地区物种多样性研究具有指示作用,可作为评估物种分类工作的参考依据。半翅目昆虫分布广泛、多样化程度高且大多为植食性,是农业和林业的重要害虫,而膜翅目昆虫作为昆虫纲第三大目,大多数种类是对人类有益的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昆虫,在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整理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的模式标本数据用于分析物种分类趋势的研究几乎没有。为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通过建立我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模式标本数据库,运用内容分析法、Arcgis分析、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评估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分类工作,阐明这些新种在中国地区的时空分布现状,全面了解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的物种组成中发现:(1)中国半翅目模式标本数据集中共计3780种,隶属于3亚目87科1306属;中国膜翅目模式标本数据集中共计3334种,隶属于2亚目55科864属;(2)含种和属数最多的科是叶蝉科Cicadellidae(253属、1119种)和茧蜂科Braconidae(156属、816种);含物种数最多的属是木虱科的喀木虱属Cacopsylla(68种)和叶蜂科的叶蜂属Tenthredo(131种)。2.在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正模标本的收藏分布中发现:(1)正模标本有记录保存单位的半翅目共3735种,共涉及67个保存单位,膜翅目共3317种,涉及55个保存单位;(2)收藏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正模标本量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计收藏1004种半翅目昆虫和835种膜翅目昆虫,收藏主要类群是蚜科Aphididae(225种)和姬蜂科Ichneumonidae(133种)。3.在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分类工作评估中的发现:(1)1949-2017年,有420个作者参与半翅目新种发表;1949-2010年,有354个作者参与膜翅目新种发表;发表半翅目和膜翅目新种数量及参与物种描述的作者数随时间均呈增长趋势,在20世纪80-90年代新种发表量最多,2007年之后发表新种数下降较快;(2)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从采集到发表,橱柜时间均值为12年左右,滞后性明显;超过半数的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发表时仅基于单个标本;(3)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在20%的科和作者各分配了约80%的数量,呈现类似“二八规律”所述的不平衡现象。4.在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地理分布格局中的发现:(1)1949-2017年,共计整理中国半翅目所有新种的地理分布点10120条;1940-2010年,共计整理中国膜翅目所有新种的地理分布点12221条。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地区,在西南山地(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东缘、云贵高原)、秦岭、武夷山、五指山等山区;(2)不同采集时间段下,1970年之前采集记录较少,1971-1994年种采集记录最多,进入21世纪后采集记录明显减少。(3)33省份共计采集中国半翅目昆虫模式标本42148份,膜翅目昆虫模式标本29428份,不同地区之间采集的模式标本数有明显差异,采集类群集中在叶蝉科Cicadellidae(10238份),木虱科Psyllidae(10116份),茧蜂科Braconidae(7007份)。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别对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进行分析,从时间上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工作在不断增强,但物种描述趋势变缓,仍有许多物种有待描述,我国昆虫α分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空间上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采集的地域和类群之间存在着不均衡,应该重视采样不足的地区。本研究不仅对分类工作者开展下一步分类学研究有一定启示,而且对中国昆虫物种多样性保护、天敌昆虫利用、有害生物治理提供资料。
郭若天[3](2019)在《基于黏虫卵为中间寄主繁育稻螟赤眼蜂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黏虫具有易饲养,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繁殖周期短、产卵量大、成本低廉等优点,且黏虫卵可用于赤眼蜂繁殖。水稻螟虫是我国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稻螟赤眼蜂作为水稻螟虫的优势寄生蜂,如何工厂化大批量繁殖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一直是我国生防工作者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主要以北方稻螟赤眼蜂为研究对象,开发以黏虫卵为中间寄主卵繁殖稻螟赤眼蜂的关键技术,为推广黏虫卵工厂化繁殖稻螟赤眼蜂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时长紫外线处理黏虫卵对其孵化和稻螟赤眼蜂寄生的影响通过稻螟赤眼蜂对不同紫外照射时间黏虫卵的寄生卵数和黏虫卵孵化数的分析比较,黏虫卵出虫数随着紫外线照射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下降,当紫外照射处理时间为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时,出虫头数分别达到0.36头、0.16头、0.17头、0头、0头,处理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均显着低于0min和10min。其次,经紫外线处理的30min的寄生数最高,寄生数为28.97粒,与40min处理间未出现显着性差异,且均高于其他处理。60min处理寄生数最低为16.36粒,与其他各处理均出现显着性差异。由此可见,经紫外线处理黏虫卵的最佳时间为30min-40min。2.应用生命表技术评价稻螟赤眼蜂对黏虫卵的寄生潜能编制了不同温度下稻螟赤眼蜂在黏虫卵上实验种群生命表。北方稻螟赤眼蜂在20℃、25℃、30℃、33℃的R0、T、rm和λ分别为22.5068、15.9999、0.1946和1.2148;31.9186、10、0.3463和1.4138;220.4936、8、0.3775和1.4587;7.662、6、0.3394和1.4141。在各温度下,稻螟赤眼蜂羽化当日均达到产卵高峰。不同温度条件下,稻螟赤眼蜂的单雌寄生卵数,雌蜂平均寿命,羽化率均存在显着差异,25℃条件下单雌寄生量显着高于其他三个温度,达到32.88粒,羽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0℃和25℃羽化率无显着性差异,分别达到95.11%和94.34%。综合来看,25℃时,稻螟赤眼蜂在黏虫卵上的各项寄生特性参数均高于其他3个温度,推荐工厂化利用黏虫卵繁殖稻螟赤眼蜂的温度为25℃。3.不同温度冷藏对稻螟赤眼蜂羽化率的影响本文设置4个冷藏温度(2、5、8、10℃)和8个时间梯度(0、3、9、15、20、25、35、40d)以羽化率作为指标,评价冷藏对稻螟赤眼蜂的影响。结果显示稻螟赤眼蜂羽化率均随冷藏时间增加而降低,且温度不同时,降低幅度也有所差异。在10℃条件下冷藏3d、9d、15d、20d的羽化率分别达到94.01%、95.75%、96.17%、90.47%,均与未经冷藏的稻螟赤眼蜂羽化率无显着性差异,且均显着高于其他冷藏时间。在冷藏相同天数条件下,冷藏不同温度的羽化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在冷藏9d、15d、20d、25d、30d、40d条件下,均是8℃和10℃显着高于2℃和5℃。综上所述,在8℃和10℃条件下冷藏20d,稻螟赤眼蜂的羽化率不受影响,建议工厂化生产时冷藏温度为8-10℃,冷藏时间为20d.4.不同温度冷藏黏虫卵对稻螟赤眼蜂寄生黏虫卵数量和羽化率的影响本文设置4个冷藏温度(2、5、8、10℃)和8个时间梯度:0、3、9、15、20、25、35、40d,以寄生黏虫卵数和羽化率为指标,评价冷藏黏虫卵对稻螟赤眼蜂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冷藏温度下,稻螟赤眼蜂对冷藏黏虫卵的寄生量均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而显着降低,黏虫卵在10℃条件下冷藏3d和9d时,稻螟赤眼蜂寄生量分别达到29.21粒和30.90粒,与未经冷藏无显着性差异,但均显着高于其他冷藏时间。黏虫卵冷藏9d以内,对稻螟赤眼蜂寄生无影响。在不同冷藏温度条件下,稻螟赤眼蜂寄生经冷藏过的黏虫卵羽化率均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显着降低。黏虫卵在5℃、8℃、10℃条件下最长冷藏15d,稻螟赤眼蜂羽化率均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综合寄生和羽化率指标,建议工厂化生产时,黏虫卵冷藏时间不宜超过9d。
刘思竹[4](2019)在《中国赤眼蜂科部分属的分类研究(膜翅目:小蜂总科)》文中研究说明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膜翅目:小蜂总科)绝大部分种类均为卵寄生蜂,是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广泛的类群之一。我国赤眼蜂的系统分类研究还不充分,早期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地区和新疆,我国幅员辽阔,地跨东洋和古北两大地理区系,昆虫种类繁多,赤眼蜂科仍有大量未知属种等待发现和确定,了解我国赤眼蜂的种类和地理分布规律对生物防治和天敌昆虫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东北林业大学标本室现有标本的基础上,采用网扫、黄盘诱集、寄主饲养、马来氏网、吸虫塔收集的方法,在研究生学习期间采集的赤眼蜂科标本共计5000余头,制成玻片标本500余个,进行了分类和鉴定。论文共分5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赤眼蜂科分类研究概况;第二章为材料和方法,介绍了本研究采用的赤眼蜂科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绘图与拍照及测量方法;对赤眼蜂科的一般形态进行了概述,并列出了本研究所采用的分类系统;第三章记述了我国赤眼蜂科的部分属、种,共计22属54种,其中包括10个新种:滇异茎赤眼蜂Eteroligosita dianensis sp.nov.,尖尾环索赤眼蜂Hayatia acuticaudasp.nov.,尖突伪寡索赤眼蜂 Pseudoligositaprocessasp.nov.,齐鲁伪寡索赤眼蜂Pseudoligosita qiluensis sp.nov.,信阳寡索赤眼蜂 Oligosita xinyangensis sp.nov.,宽柄拟纹赤眼蜂Lathromeroidea latiscapa sp.nov.,中华似尤赤眼蜂Pseuduscanasinensis sp.nov.,长缘毛邻赤眼蜂 Paracentrobia longicilia sp.nov.,塔棒刺角赤眼蜂Haeckeliania clavata sp.nov.,西藏广赤眼蜂Zagella tibetanasp.nov.;5个中国新记录种:立川氏伪寡索赤眼蜂Pseudoligosita tachikawai(Yashiro,1979),韩国纹翅赤眼蜂Lathromeriskoreanica Hu,Lin et Kim,2007,新黄邻赤眼蜂 Paracentrobia neoflava Yousuf et Shafee,1988,马佐邻赤眼蜂Paracentrobia masovica(Nowicki,1940),优雅圆翅赤眼蜂 Porcopoea elegans Fursov,2007;首次报道了黑角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nigroflagellaris Lin,1994和新黄邻赤眼蜂Paracentrobianeoflava Yousuf et Shafee,1988的雄性,韩国纹翅赤眼蜂Lathromeris koreanica Hu,Lin etKim,2007的雌性。2个属在古北区新分布:似尤赤眼蜂属Pseuduscana Pinto,2006和长脉赤眼蜂属Pterygogramma Perkins,1906。同时整理编制了本研究所包括所有属的分属检索表,以及部分大属的中国已知种类检索表;详细描述了各种的外部形态特征,并附有清晰的形态特征图,列出了引征、寄主和分布,对部分种类拟定了中文名。第四章对赤眼蜂科在我国境内地理区系分布情况进行初步研究。第五章为结论与讨论。本研究旨在为我国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依据,进一步丰富我国的天敌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所有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东北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郭文超,胡红英,吐尔逊·阿合买提,丁新华,何江,刘宏泉,许建军[5](2016)在《新疆农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指出【目的】为新疆寄生蜂资源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和总结近年来在农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结果】(1)研究在国内外确立并报道了赤眼蜂科、缨小蜂科和蚜小蜂科中国新纪录属3个、新种41个;赤眼蜂科、缨小蜂科、蚜小蜂科和茧蜂科中国新纪录种32个、新疆新纪录种125个。(2)确立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蚜蝇姬蜂资源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共记述了6个属23个新种,中国新记录3种和新疆新记录4种。(2)确立并提出了符合新疆农林生产实际和生态特点的螟黄赤眼蜂、丽蚜小峰、和麦蛾柔茧蜂的人工繁殖工艺技术,确立丽蚜小峰"四室繁蜂法"繁殖技术,提高了繁蜂效率,缩短了生产繁殖周期,降低了繁蜂成本。(3)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设施和设备条件最为完善的寄生蜂天敌繁育研发和生产基地。(4)确立并提出了一整套符合新疆以及我国西北荒漠绿洲生态区干旱、高温特点的赤眼蜂、丽蚜小蜂防治不同农田、果园和设施蔬菜,不同靶标害虫的田间释放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5)该技术成果在新疆13个县市农田和果园进行大规模田间推广示范,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农产品和果品绿色、有机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结论】丰富了我国在农林害虫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为新疆农林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张俊杰[6](2015)在《水稻二化螟赤眼蜂寄生效果评价及其滞育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生产上为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近年来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呈明显上升的态势。目前,水稻二化螟的防治还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随着化学药剂用量的日益增大,对人畜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与影响也越来越突出,而采用生物防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对田间寄生水稻二化螟卵赤眼蜂自然种群采集、鉴定,并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和不同日龄水稻二化螟卵上对赤眼蜂的寄生能力进行测定,筛选出适合本地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优势赤眼蜂种类,同时对赤眼蜂的滞育储存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水稻二化螟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赤眼蜂的采集与鉴定通过直接采集法和挂卵诱集法对稻田水稻二化螟赤眼蜂自然种群进行了调查,并通过雄性外生殖器进行鉴定。结果为:田间直接采集法仅获得稻螟赤眼蜂,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分别为3.03%和14.29%;挂卵诱集得到四种赤眼蜂自然种群,分别为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japonicum Ashmead、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Matsumura、螟黄赤眼蜂T.chilonis Ishii和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 Pang and Chen。诱集到的赤眼蜂平均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分别为48.31%和48.98%,寄生卵的平均羽化率为86.75%,雌雄比平均为1.62:1。2.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对诱集到的四种赤眼蜂在五个不同温度(18、22、26、30和34℃)和四个不同相对湿度(30%、50%、70%和90%)条件下对水稻二化螟卵寄生及适应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温度和湿度对四种赤眼蜂寄生水稻二化螟卵均有显着影响。除30℃和RH 50%外,四种赤眼蜂在其测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二化螟卵的寄生数量差异显着;螟黄赤眼蜂在26℃条件下与其他温度相比,可以寄生更多的水稻二化螟卵;相比较而言,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可以适应更为宽泛的温度范围。在RH 70%时,四种赤眼蜂可以寄生更多的数量的二化螟卵。总的来看,在18-26℃和30-34℃下,松毛虫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分别相比于其它两种赤眼蜂均表现出了更好的寄生能力;在RH 30-70%的条件下,玉米螟赤眼蜂寄生数量最少。通过对不同日龄(0 d、2 d和4 d)的二化螟卵的寄主选择和寄主适应性影响测定,结果表明:无论在非选择试验和选择试验条件下,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对二化螟新鲜卵均有一定的寄主偏爱性。在非选择试验下,玉米螟赤眼蜂对二化螟卵的寄生数量随着龄期的增加而降低,但在选择性试验下却对2日龄卵寄生更多。在0日龄卵和2日龄卵上,松毛虫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表现出相似的寄生能力,然而玉米螟赤眼蜂却对4日龄卵表现出较强的寄生能力。稻螟赤眼蜂可以在0-4日龄卵上发育并羽化出蜂,在0日龄卵上表现为更快的发育速率、更高的存活数量和雌性比率。其他三种赤眼蜂之间除了螟黄赤眼蜂的子代雌性比外,在0-2日龄卵上的发育时间、存活率及子代雌蜂数间差异不显着,且这三种赤眼蜂在4日龄卵上均不能发育到成蜂。综上所述,松毛虫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可以作为防治当地水稻二化螟的优势蜂种,而螟黄赤眼蜂也可以用柞蚕卵作为中间寄主进行大量繁育,也显示出较好的推广应用潜能。3.寄主、温度和诱导历期对两种赤眼蜂滞育诱导的影响在12℃条件下分别测定了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在两种不同寄主(柞蚕antheraeapernyi卵和米蛾corcyracephalonica卵)及四个诱导历期下(10、20、30和40d)的滞育率,结果表明:寄主和诱导历期对两种赤眼蜂滞育率均有显着的影响,且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赤眼蜂滞育率也有显着影响。在任何诱导历期内,寄生于柞蚕卵赤眼蜂滞育率均显着高于米蛾卵;无论以柞蚕卵还是米蛾卵为寄主,诱导30d与40d滞育率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诱导10-20d的滞育率;12℃下在五个不同发育阶段(卵、幼虫前、中、后及预蛹初期)对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诱导滞育30d的结果表明:幼虫中期和卵期滞育率最高,是松毛虫赤眼蜂的最佳诱导始期,二者之间差异不显着;螟黄赤眼蜂的最佳诱导始期则是卵期,幼虫中期和幼虫前期次之。在上述试验基础上,选择松毛虫赤眼蜂幼虫中期和螟黄赤眼蜂卵期在四个不同温度(8、10、12和14±1℃)和四个不同诱导历期(10、20、30和40d)下对两种赤眼蜂进行滞育诱导,结果表明:温度和诱导历期对两种赤眼蜂滞育率均有显着的影响,且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赤眼蜂滞育率也有显着影响。无论在任何温度下,两种赤眼蜂的滞育率都是随着诱导历期的延长呈上升趋势。松毛虫赤眼蜂在12℃下诱导20d和10℃下诱导30d均可稳定进入滞育,二者之间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其他温度处理。而螟黄赤眼蜂仅在12℃时才能稳定进入滞育,诱导40d时滞育率最高。4.湿度和诱导历期对松毛虫赤眼蜂滞育诱导的影响将松毛虫赤眼蜂在两个温度(12℃和14℃)和三个不同相对湿度(40%、60%和80%)条件下分别诱导5-30d。通过滞育率比较表明:湿度和诱导历期对赤眼蜂滞育均有显着影响,且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赤眼蜂滞育率也有显着影响。在适宜诱导温度12℃下,较低湿度更有利于滞育诱导。当诱导历期超过20d赤眼蜂已经进入稳定滞育状态后,rh40%的滞育率与rh60%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rh80%;在较高温度14℃下,仅在诱导20d时,rh80%的滞育率显着高于rh40%和rh60%,而在其他诱导历期下差异均不显着。5.母代日龄和光周期对松毛虫赤眼蜂子代滞育的影响在20℃、rh60%、l16:d8条件下,比较不同日龄松毛虫赤眼蜂对子代滞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日龄与末日龄的子代滞育率较高,初羽化的赤眼蜂产的卵滞育率最高,显着高于第3和第6-7日龄赤眼蜂子代,第2日龄与1日龄子代差异不显着。到8-10日末龄时滞育率又有所增加,与1、2日龄差异不显着。将寄生8 h后的松毛虫赤眼蜂寄生卵分别置于上述温湿度及3、6、12、18和21 h五个不同光照条件下发育至羽化出蜂,然后测定其子代分别在12℃和14℃下的滞育率。结果表明:温度和母代经历不同光周期对赤眼蜂滞育诱导均有显着影响,松毛虫赤眼蜂在两个试验温度下均表现出12 h光照对滞育有促进作用,21 h对滞育诱导起反作用。在12℃时,母代经历6 h和12 h短光照显着高于经历21 h长光照下的滞育率;而在较高温度区14℃时,光周期表现更为明显,除光照3 h与18 h差异不显着外,其他短光照区域均显着高于长光照区域。6.松毛虫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对不同滞育诱导条件的响应分别测定了黑龙江省尚志市、辽宁省岫岩县和江苏省泰州市三个不同地理种群的松毛虫赤眼蜂在8、10、12、14℃条件下诱导5-35 d的滞育率。结果表明:地理种群、诱导温度和诱导历期对松毛虫赤眼蜂滞育率均有显着的影响。在8℃诱导20 d后和10℃诱导15-25 d,辽宁种群滞育率显着高于黑龙江种群和江苏种群;在12℃、10 d后和14℃、15 d后,黑龙江种群赤眼蜂滞育率显着高于辽宁种群和江苏种群;而在10℃诱导30 d后,辽宁种群和黑龙江种群间滞育率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江苏种群。对于江苏种群而言,无论是任何诱导温度,滞育率均较低,最高出现在12℃诱导30 d,滞育率达29.56%。7.松毛虫赤眼蜂滞育解除以及生物学特性比较诱导滞育后分别置于0℃和3℃下进行解除滞育,结果表明:温度和储存时间对赤眼蜂滞育解除均有显着影响。解除滞育率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显着提高,两个试验温度下均可以使赤眼蜂解除滞育。在3℃下70 d解除滞育率达到95.91%,与80、90 d差异不显着,显着高于其他时期;在0℃下40-70 d时,解除滞育率显着低于3℃,80 d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与0℃相比,利用3℃可以提前10 d解除滞育。解除滞育后,比较了其与正常发育及冷藏30 d的赤眼蜂当代和子代的羽化率、雌性比、遗留蜂率、折翅率、寿命和单蜂产卵量等六项生物学指标。与正常发育赤眼蜂相比,赤眼蜂滞育后在羽化率、折翅率和寿命上受到显着影响,到了子代后这种影响基本消除,但单蜂产卵量显着增加。而与冷藏30 d的赤眼蜂相比较,在雌性比、折翅率、寿命和子代数量等四项指标均有显着优势,同时,冷藏的赤眼蜂子代也受到显着的影响。
杨怀文[7](2015)在《我国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利用三十年回顾(上篇)》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参阅了从1985—2014近30年有关我国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利用发表的文献,尤其是发表在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的文章。从天敌资源的调查与分类、优势天敌的人工繁殖与释放、与繁殖和释放相关的基础研究、成功的天敌昆虫引进、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期望此文能使读者了解近30年来我国生防前辈所作出的贡献,和后辈继往开来的创新成就;认识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在我国农林业生产曾发挥的作用。由于此文篇幅较长,分上、下两篇发表。天敌资源的调查与分类、优势天敌的人工繁殖与释放归为上篇,与繁殖和释放相关的基础研究、成功的天敌昆虫引进、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策略研究归为下篇。
王丹[8](2015)在《广西甘蔗螟虫卵寄生蜂种类及螟黄赤眼蜂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经济作物,广西省是最大的甘蔗种植区之一,占全国的60%以上。甘蔗螟虫是甘蔗的主要害虫,其中以条螟和二点螟的危害最为猖獗。防治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生物防治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寄生二点螟和条螟的卵寄生蜂进行调查,并展开田间种类调查、鉴定以及室内的一些抗性测定以及田间应用示范等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1.甘蔗螟虫主要卵寄生蜂种类在广西各个蔗区寄生的螟虫卵寄生蜂主要有以下几种:黑卵蜂(Telenomus spp)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和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2.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及抗性赤眼蜂对中间寄主的适应性方面:从寄生量、出蜂量、寿命等指标均可以得出螟黄赤眼蜂占有一定的优势,寄生米蛾卵的数量较多,寿命较长。赤眼蜂对温度的敏感性研究中,在温度为26℃,赤眼蜂的寄生量和出蜂量等达到最佳。赤眼蜂的寿命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在26—18℃间寄生量在会随着温度的降低有所增加,但是羽化率却显着下降;赤眼蜂的雌雄性比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有所提高;玉米螟赤眼蜂对温度更为敏感。赤眼蜂前四个虫态对农药的敏感性表现:预蛹期和蛹期的敏感性大于卵期和幼虫期的敏感性。对于赤眼蜂成蜂来讲,在所选取的4种农药中,杀虫双对赤眼蜂的毒性最大,LR50在7.98xlO-6mg/cm2以上。依次是吡虫啉、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3.赤眼蜂的应用效果研究田间释放赤眼蜂可有效提高甘蔗前期的螟卵蜂寄生率,降低甘蔗成熟期的螟害株率和螟害节率,增加有效茎数和产量,但是在生产上利用其控制甘蔗苗期螟害枯心率的效果不是很显着,没有明显的优势。
董福祥,郭文超,何江,胡红英[9](2014)在《新疆天山以南阿克苏及巴音郭楞州地区农田赤眼蜂科昆虫资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和了解阿克苏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地区农田赤眼蜂科资源状况。【方法】标本采集采用网扫法,鉴定依据传统形态学分类法。【结果】对采自阿克苏及巴州部分地区农田的赤眼蜂科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共鉴定记述了该科标本10属13种,即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Westwood 4种,其余各属(副赤眼蜂属Paratrichogramma Girault、爱波赤眼蜂属Epoligosita Girault、光脉赤眼蜂属Aphelinoidea Girault、肿棒赤眼蜂属Tumidiclava Girault、环索赤眼蜂属Hayatia Viggiani、寡索赤眼蜂属Oligosita Walker、宽翅赤眼蜂属Ufens Girault、刀管赤眼蜂属Xiphogramma Nowicki、邻赤眼蜂属Paracentrobia Howard)各1种。编制了分属检索表及分种检索表,并附主要形态特征图。除赤眼蜂属外,其余属为该地区首次报道。【结论】在新疆天山以南气候较为干旱的阿克苏及巴州地区,赤眼蜂种类资源较为丰富,数量较多。
向玉勇,张帆[10](2011)在《赤眼蜂在我国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从赤眼蜂的分类、寄主范围、寄生机制、寄生潜能、大规模生产、田间放蜂技术、大面积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我国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杉卷赤眼蜂新种记述(膜翅目:赤眼蜂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杉卷赤眼蜂新种记述(膜翅目:赤眼蜂科)(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小蜂总科资源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疆小蜂总科的主要物种资源 |
2.1.1 金小蜂科资源 |
2.1.2 姬小蜂科资源 |
2.1.3 跳小蜂科资源 |
2.1.4 赤眼蜂科资源 |
2.1.5 缨小蜂科资源 |
2.2 新疆小蜂总科地理分布及区系成分分析 |
2.3 新疆小蜂总科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
3 讨论与结论 |
(2)基于模式标本数据探索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模式标本数据整理利用 |
1.2 分类工作评估 |
1.3 昆虫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 |
1.4 中国半翅目昆虫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 |
1.5 中国膜翅目昆虫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模式标本数据的收集 |
2.2.2 模式标本数据库整理 |
2.2.3 评估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分类工作 |
2.2.4 探索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的空间分布 |
2.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模式标本数据分析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的物种组成 |
3.1.1 科级阶元组成 |
3.1.2 属级阶元组成 |
3.1.3 小结与讨论 |
3.2 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正模标本的收藏分布 |
3.2.1 中国半翅目正模标本的收藏分布 |
3.2.2 中国膜翅目正模标本的收藏分布 |
3.2.3 小结与讨论 |
3.3 评估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分类工作 |
3.3.1 新种发表的时间趋势 |
3.3.2 参与物种描述的作者分析 |
3.3.3 橱柜时间分析 |
3.3.4 发表新种所用模式标本数及各期刊报道新种的情况 |
3.3.5 小结与讨论 |
3.4 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模式标本的空间分布 |
3.4.1 模式标本的地域分布 |
3.4.2 采集趋势和发表趋势分析 |
3.4.3 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中心 |
3.4.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黏虫卵为中间寄主繁育稻螟赤眼蜂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赤眼蜂的形态特征及分类鉴定 |
1.1.1 赤眼蜂的形态特征 |
1.1.2 赤眼蜂的分类鉴定 |
1.2 赤眼蜂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赤眼蜂中间寄主卵及工厂化生产 |
1.3.1 赤眼蜂中间寄主卵 |
1.3.2 赤眼蜂工厂化研究进展 |
1.4 赤眼蜂田间应用概况及品质管理 |
1.4.1 赤眼蜂田间应用概况 |
1.4.2 赤眼蜂的品质管理 |
1.5 稻螟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 |
1.5.1 形态特性 |
1.5.2 生活习性 |
1.6 稻螟赤眼蜂应用概况及存在问题 |
1.7 黏虫卵作为中间寄主的可行性概述 |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紫外线处理黏虫卵对稻螟赤眼蜂繁育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及方案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寄主 |
2.1.3 试验仪器 |
2.1.4 试验方案 |
2.1.5 数据处理 |
2.2 试验设计思路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应用生命表技术评价稻螟赤眼蜂对黏虫卵的寄生潜能 |
3.1 试验材料及方案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寄主 |
3.1.3 试验方案 |
3.1.4 数据处理 |
3.2 试验设计思路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稻螟赤眼蜂寄生黏虫卵的生命表 |
3.3.2 以黏虫卵为中间寄主的稻螟赤眼蜂生命表参数及寄生特性比较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冷藏温度对稻螟赤眼蜂及黏虫卵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及方案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供试寄主 |
4.1.3 试验方案 |
4.1.4 试验设计思路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低温冷藏稻螟赤眼蜂对其羽化率的影响 |
4.2.2 低温冷藏黏虫卵对稻螟赤眼蜂寄生量的影响 |
4.2.3 低温冷藏黏虫卵对稻螟赤眼蜂羽化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不同时长紫外线处理黏虫卵对出虫数和稻螟赤眼蜂寄生数的影响 |
5.1.2 应用生命表技术评价稻螟赤眼蜂对黏虫卵的寄生潜能 |
5.1.3 不同温度冷藏对稻螟赤眼蜂羽化率的影响 |
5.1.4 不同温度冷藏黏虫卵对稻螟赤眼蜂寄生和羽化率的影响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中国赤眼蜂科部分属的分类研究(膜翅目:小蜂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赤眼蜂科分类研究概况 |
1.2.1 世界赤眼蜂科分类研究概况 |
1.2.2 中国赤眼蜂科分类研究概况 |
1.3 赤眼蜂科的经济重要性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采集方法 |
2.2.2 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
2.2.3 标本观察、绘图与拍照 |
2.2.4 标本测量 |
2.2.5 主要分类特征及术语 |
2.3 模式标本存放地缩写 |
2.4 形态特征及相关术语 |
2.4.1 赤眼蜂科的一般形态 |
2.4.2 缩略词 |
2.5 赤眼蜂科分类系统 |
3 各论 |
3.1 赤眼蜂科分属检索表 |
3.2 单棒赤眼蜂属Doirania Waterston,1928 |
3.2.1 长棒单棒赤眼蜂Doirania longiclavata Yashiro,1980 |
3.3 异茎赤眼蜂属Eteroligosita Viggiani,1976 |
3.3.1 滇异茎赤眼蜂Eteroligosita dianensis sp.nov |
3.4 环索赤眼蜂属Hayatia Viggiani,1982 |
3.4.1 尖尾环索赤眼蜂Hayatia acuticauda sp.nov |
3.5 伪寡索赤眼蜂属Pseudoligosita Girault,1913 |
3.5.1 长索伪寡索赤眼蜂Pseudoligosita elongata(Lin,1994) |
3.5.2 大眼伪寡索赤眼蜂Pseudoligosita grandiocella (Lin,1994) |
3.5.3 肿脉伪寡索赤眼蜂Pseudoligosita krygeri (Girault,1929) |
3.5.4 长角伪寡索赤眼蜂Pseudoligosita longicornis (Lin,1994) |
3.5.5 宽翅伪寡索赤眼蜂Pseudoligosita platyoptera (Lin, 1994) |
3.5.6 尖突伪寡索赤眼蜂Pseudoligosita processa sp. nov |
3.5.7 齐鲁伪寡索赤眼蜂Pseudoligosita qiluensis sp. nov |
3.5.8 立川氏伪寡索赤眼蜂Pseudoligosita tachikawai (Yashiro, 1979)中国新记录 |
3.5.9 飞虱伪寡索赤眼蜂Pseudoligosita yasumatsui(Viggiani et Subba Rao, 1978) |
3.6 爱波赤眼蜂属Epoligosita Girault, 1916 |
3.6.1 指突爱波赤眼蜂Epoligosita digitata Lin, 1990 |
3.7 缨翅赤眼蜂属Megaphragma Timberlake,1924 |
3.7.1 十毛缨翅赤眼蜂Megaphragma decochaetum Lin, 1992 |
3.7.2 斜索缨翅赤眼蜂Megaphragma deflectum Lin, 1992 |
3.8 寡索赤眼蜂属Oligosita Walker, 1851 |
3.8.1 暗褐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brunnea Lin, 1994 |
3.8.2 红色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erythrina Lin, 1994 |
3.8.3 日本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japonica Yashiro, 1979 |
3.8.4 欧洲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mediterranea Nowicki,1935 |
3.8.5 黑翅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nigriptera Yuan et Cong, 1997 |
3.8.6 黑角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nigroflagellaris Lin, 1994 |
3.8.7 曲缘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pallida Kryger, 1919 |
3.8.8 灰翅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polioptera Lin, 1994 |
3.8.9 血色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sanguinea (Girault,1911) |
3.8.10 长突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shibuyae Ishii,1938 |
3.8.11 信阳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xinyangensis sp. nov |
3.9 窄翅赤眼蜂属Prestwichia Lubbock, 1864 |
3.9.1 潜水窄翅赤眼蜂Prestwichia aquatica Lubbock, 1864 |
3.10 光脉赤眼蜂属Aphelinoidea Girault,1911 |
3.10.1 土耳其光脉赤眼蜂Aphelinoidea anatolica Novicky, 1936 |
3.10.2 长盾光脉赤眼蜂Aphelinoidea gwaliorensis Yousuf et Shafee,1985 |
3.11 毛翅赤眼蜂属Chaetostricha Walker, 1851 |
3.11.1 圆索毛翅赤眼蜂Chaetostricha cirifuniculata Lin, 1994 |
3.11.2 长尾毛翅赤眼蜂Chaetostricha silvestrii (Kryger, 1920) |
3.11.3 印度毛翅赤眼蜂Chaetostricha terebrata Yousuf et Shafee, 1985 |
3.12 类宽赤眼蜂属Densufens Lin,1994 |
3.12.1 多毛类宽赤眼蜂Densufens multiciliatus Lin, 1994 |
3.13 纹翅赤眼蜂属Lathromeris Forster, 1856 |
3.13.1 韩国纹翅赤眼蜂Lathromeris koreanica Hu et al., 2007中国新记录 |
3.14 拟纹赤眼蜂属Lathromeroidea Girault, 1912 |
3.14.1 宽柄拟纹赤眼蜂Lathromeroidea latiscapa Liu et Li,2014 sp. nov |
3.15 似尤赤眼蜂属Pseuduscana Pinto, 2006古北区新分布 |
3.15.1 中华似尤赤眼蜂Pseuduscana sinensis sp. nov |
3.16 长脉赤眼蜂属Pterygogramma Perkins, 1906古北区新分布 |
3.16.1 短棒长脉赤眼蜂Pterygogramma breviclavatum Lin, 1994 |
3.17 尤氏赤眼蜂属Uscana Girault, 1911 |
3.17.1 粗腿尤氏赤眼蜂Uscana femoralis Lou, 1996 |
3.17.2 纹胸尤氏赤眼蜂Uscana rugatus Lin, 1994 |
3.18 邻赤眼蜂属Paracentrobia Howard,1897 |
3.18.1 褐翅邻赤眼蜂Paracentrobia fuscusala Hu et Lin, 2004 |
3.18.2 长缘毛邻赤眼蜂Paracentrobia longicilia sp. nov |
3.18.3 马佐邻赤眼蜂Paracentrobia masovica(Nowicki,1940)中国新记录 |
3.18.4 新黄邻赤眼蜂Paracentrobia neoflava Yousuf et Shafee, 1988中国新记录 |
3.18.5 六斑邻赤眼蜂Paracentrobia yasumatsui Subba Rao, 1974 |
3.19 异赤眼蜂属Asynacta Forster,1856 |
3.19.1 榆紫叶甲赤眼蜂Asynacta ambrostomae Liao, 1987 |
3.20 刺角赤眼蜂属Haeckeliania Girault,1912 |
3.20.1 塔棒刺角赤眼蜂Haeckeliania clavata sp. nov |
3.21 圆翅赤眼蜂属Poropoea Forster,1851 |
3.21.1 优雅圆翅赤眼蜂Poropoea elegans Fursov, 2007中国新记录 |
3.21.2 日本圆翅赤眼蜂Poropoea morimotoi Hirose, 1963 |
3.22 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Westwood, 1833 |
3.22.1 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 1941 |
3.22.2 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 1926 |
3.22.3 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 1974 |
3.22.4 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pintoi Voegele, 1982 |
3.22.5 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 1904 |
3.23 广翅赤眼蜂属 Zagella Girault, 1918 |
3.23.1 西藏广赤眼蜂Zagella tibetana sp. nov |
4 生物地理分布研究 |
4.1 中国赤眼蜂科属级生物地理分布格局 |
4.2 赤眼蜂在中国境内的生物地理分布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新疆农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材料 |
1. 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小蜂总科寄生蜂资源 |
2. 1. 1 赤眼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1. 2 蚜小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1. 3 缨小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1. 4 跳小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1. 5 姬小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1. 6 金小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2 姬蜂总科寄生蜂资源 |
2. 2. 1 茧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2. 2 新疆荒漠绿洲区姬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3 其它寄生蜂资源 |
2. 4 优势寄生蜂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
2. 4. 1 赤眼蜂人工繁蜂技术 |
2. 4. 2 丽蚜小蜂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
2. 4. 3 麦蛾柔茧蜂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
3 讨论 |
4 结论 |
(6)水稻二化螟赤眼蜂寄生效果评价及其滞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一 赤眼蜂种类的鉴定与分布 |
1 形态学分类 |
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二 蜂种资源调查及利用 |
三 寄主及寄主适合性 |
1 赤眼蜂在寄主卵内的发育 |
2 寄主适合性 |
3 工厂化生产的中间寄主卵 |
四 储存技术 |
1 中间寄主卵的储存 |
2 寄生卵的储存 |
五 本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水稻二化螟发生及防治现状 |
2 水稻二化螟寄生蜂的研究与应用 |
3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水稻二化螟优势赤眼蜂种类的筛选 |
一 赤眼蜂的采集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二 水稻二化螟优势赤眼蜂种类的筛选 |
1 不同温湿度对赤眼蜂寄生能力的影响 |
2 不同二化螟卵日龄对赤眼蜂的寄生能力影响 |
第三章 优势赤眼蜂种类的滞育诱导机制研究 |
一 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滞育敏感始期的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二 寄主和诱导历期对两种赤眼蜂滞育诱导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三 温度和诱导历期对两种赤眼蜂滞育诱导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四 湿度和诱导历期对松毛虫赤眼蜂滞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五 母代日龄对赤眼蜂子代滞育诱导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六 母代经历不同光周期对子代滞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七 松毛虫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对不同滞育诱导条件的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八 低温解除滞育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九 滞育及非滞育赤眼蜂生物学特性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我国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利用三十年回顾(上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生物防治队伍的组建 |
1.2 生物防治项目的设立 |
1.3 天敌昆虫的大规模应用 |
2 天敌资源的调查与分类 |
2.1 全国性的天敌普查 |
2.2 天敌昆虫的分类专着 |
2.3 重要害虫的天敌昆虫资源调查 |
3 优势天敌的人工繁殖与释放 |
3.1 最大规模应用的天敌——赤眼蜂 |
3.2 较大规模应用的寄生蜂 |
3.3 重要捕食性天敌的繁殖与利用 |
3.4 大规模应用的重大林木害虫天敌昆虫 |
3.5 捕食螨的大量繁殖与商品化 |
(8)广西甘蔗螟虫卵寄生蜂种类及螟黄赤眼蜂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甘蔗的经济价值 |
1.2 广西甘蔗的发展现状 |
1.3 广西甘蔗螟虫的危害情况和主要种类 |
1.4 主要甘蔗螟虫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 |
1.5 甘蔗螟虫防治的现状 |
1.5.1 农业防治 |
1.5.2 物理防治 |
1.5.3 生物防治 |
1.5.4 化学防治 |
1.6 赤眼蜂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 |
1.6.1 国外赤眼蜂防治的研究现状 |
1.6.2 我国赤眼蜂防治的研究现状 |
1.7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材料来源 |
2.1.2 试验器材 |
2.1.3 试验药剂 |
2.2 方法 |
2.2.1 广西不同生态蔗区螟卵赤眼蜂的种类调查研究 |
2.2.2 赤眼蜂的适应性研究 |
2.2.3 赤眼蜂的敏感性研究 |
2.2.4 螟黄赤眼蜂的应用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广西主要蔗区的螟卵寄生蜂 |
3.1.1 甘蔗螟虫卵寄生蜂种类及分布 |
3.1.2 主要螟卵寄生蜂的形态特征 |
3.2 赤眼蜂的适应性 |
3.2.1 对螟虫卵块的适应性 |
3.2.2 对中间寄主(米蛾卵)的适应性研究结果 |
3.3 赤眼蜂的敏感性 |
3.3.1 赤眼蜂对温度的敏感性 |
3.3.2 赤眼蜂对农药的敏感性 |
3.4 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效果 |
3.4.1 甘蔗苗期的防治效果 |
3.4.2 甘蔗后期的防治效果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甘蔗螟虫卵寄生蜂的种类 |
4.1.2 赤眼蜂对中间寄主的适应性研究 |
4.1.3 赤眼蜂对温度的敏感性 |
4.1.4 赤眼蜂对农药的敏感性 |
4.1.5 螟黄赤眼蜂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新疆天山以南阿克苏及巴音郭楞州地区农田赤眼蜂科昆虫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材料 |
1. 2 方法 |
1. 2. 1 标本的测量 |
1. 2. 2 分类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阿克苏及巴州地区农田赤眼蜂科种类记述 |
2. 1. 1 阿克苏及巴州地区农田赤眼蜂科已知属检索表 |
2. 1. 2 阿克苏及巴州地区农田赤眼蜂科各属及种类记述[6 ~13] |
2. 2 舟蛾赤眼蜂T. closterae Pang et Chen( 图2) |
2. 3 暗黑赤眼蜂T. pintoi Voegele( 图3) |
2. 4 玉米螟赤眼蜂T. ostriniae Pang et Chen( 图4) |
2. 5 广赤眼蜂T. evanescens Westwood( 图5) |
2. 6 爱波赤眼蜂属Epoligosita Girault |
2. 7 光脉赤眼蜂属[10 -11]Aphelinoidea Girault |
2. 8 眼蜂属Tumidiclava Girault |
2. 9 环索赤眼蜂属Hayatia Viggiani |
2. 10 寡索赤眼蜂属Oligosita Walker |
2. 11 宽翅赤眼蜂属Ufens Girault |
2. 12 刀管赤眼蜂属Xiphogramma Nowicki |
2. 13 邻赤眼蜂属Paracentrobia Howard |
3 讨论 |
4 结论 |
(10)赤眼蜂在我国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赤眼蜂的分类 |
2 赤眼蜂的寄主范围 |
3 赤眼蜂的寄生机制 |
4 赤眼蜂的寄生潜能 |
5 赤眼蜂的大规模生产 |
6 赤眼蜂的田间放蜂技术 |
6.1 放蜂时间 |
6.2 放蜂数量 |
6.3 放蜂方法 |
7 赤眼蜂的大面积应用效果 |
8 赤眼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8.1 防治效果受环境影响大 |
8.2 技术要求高, 农民操作不熟练 |
8.3 缺少综合性防治措施 |
9 前景展望 |
四、杉卷赤眼蜂新种记述(膜翅目:赤眼蜂科)(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小蜂总科资源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J]. 康宁,胡红英,黄增倩.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1(03)
- [2]基于模式标本数据探索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D]. 刘欢欢.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3]基于黏虫卵为中间寄主繁育稻螟赤眼蜂的关键技术研究[D]. 郭若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4)
- [4]中国赤眼蜂科部分属的分类研究(膜翅目:小蜂总科)[D]. 刘思竹.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5]新疆农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J]. 郭文超,胡红英,吐尔逊·阿合买提,丁新华,何江,刘宏泉,许建军. 新疆农业科学, 2016(01)
- [6]水稻二化螟赤眼蜂寄生效果评价及其滞育机制研究[D]. 张俊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8)
- [7]我国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利用三十年回顾(上篇)[J]. 杨怀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05)
- [8]广西甘蔗螟虫卵寄生蜂种类及螟黄赤眼蜂应用技术研究[D]. 王丹. 广西大学, 2015(03)
- [9]新疆天山以南阿克苏及巴音郭楞州地区农田赤眼蜂科昆虫资源研究[J]. 董福祥,郭文超,何江,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2014(01)
- [10]赤眼蜂在我国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向玉勇,张帆. 河南农业科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