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小细胞肺癌中MMP-9、TIMP-1表达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1](2021)在《ANKRD49过表达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和侵袭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占肺癌的40%以上,是临床最难治愈的肿瘤,鉴定在LUAD发生发展中起作用的蛋白质将有助于阐明发病机理并提供新的预后生物标志物。课题组前期构建了高表达ANKRD49的慢病毒载体LV5-ANKRD49,将其感染H1299细胞后,发现其不参与调节细胞增殖,但是可以促进H129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为研究ANKRD49在H1299细胞迁移和侵袭中发挥的作用,应用Realtime 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为下一步研究ANKRD49在NSCLC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肺腺癌(LUAD)与成对的非肿瘤肺组织中分析ANKRD49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ANKRD49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ANKRD49与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联使用Kaplan-Meier方法和对数秩检验进行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ANKRD49在肺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使用Real-time 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NKRD49过表达NCI-H1299细胞系中MMP-2/9,TIMP-1/2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胶酶谱实验检测ANKRD49过表达NCI-H1299细胞系中MMP-2/9酶活性;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NKRD49过表达NCI-H1299细胞系中SAPK/JNK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提取细胞浆以及细胞核蛋白,研究相关转录因子的核易位。结果:LUAD中ANKRD49升高,与肿瘤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高水平表达的ANKRD49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水平ANKRD49患者;Cox模型表明,肺组织中较高的ANKRD49可以用作LUAD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Real-time q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NKRD49高表达组的NCI-H1299细胞中MMP-2/9的m 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明显升高,而TIMP-1/2的m 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明显下降;明胶酶谱实验结果表明,ANKRD49高表达后可促进MMP-2/9的酶活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ANKRD49过表达后,JNK、ERK、P38的总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但JNK、P38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提取细胞浆、细胞核结果显示,ANKRD49过表达后转录因子ATF2、c-jun核易位增加。结论:临床标本通过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ANKRD49可以作为评估LUAD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可以作为LUAD治疗的潜在治疗靶标;体外细胞实验表明ANKRD49过表达后,对NCI-H1299细胞的增殖能力无影响。ANKRD49高表达组明胶酶A(MMP-2)、明胶酶B(MMP-9)的酶活性升高。ANKRD49过表达后,通过JNK-AP1/ATF2信号通路上调MMP-2、MMP-9促进NCI-H129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周俊[2](2020)在《超保守RNA uc.454抑制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通过研究超保守uc.454在肺癌组织及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意义以及uc.454的表达对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讨uc.454对下游靶分子K-RAS调控机制以及其抑制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信号通路的研究,旨在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uc.454的表达,qRT-PCR方法和RNA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130例NSCLC术后组织标本和9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uc.454的表达水平,分析uc.454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病理关系。2、建立uc.454过表达/沉默稳定表达的肺癌稳定细胞株,然后在细胞水平上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来观察uc.454对肺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3、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K-RAS是uc.454靶基因之一,并证实K-RAS的转录后区域具有uc.454的结合位点。应用uc.454过表达/沉默稳定表达的肺癌细胞株(A549、NCI-H520),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K-RAS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从而了解uc.454能否能直接或间接抑制K-RAS的表达。建立K-RAS转录后区域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uc.454是否通过结合K-RAS的3’UTR抑制K-RAS的蛋白表达。在rescue实验反复验证中,首先使用敲低K-RAS的表达的肺癌细胞,观察对P65/MMP9的信号通路的影响,其次使用uc.454过表达和K-RAS过表达的肺癌细胞株,观察uc.454对P65/MMP9的信号通路的影响。4、查阅文献了解K-RAS调控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信号通路。应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uc.454过表达/沉默后的K-RAS相关信号通路关键分子P65蛋白和MMP9蛋白的表达变化,在蛋白质水平上验证uc.454是否对K-RAS、P65、MMP9有抑制作用。通过qRT-PCR实验检测uc.454过表达/沉默后能否影响K-RAS、P65、MMP9的表达变化,从而在RNA水平上验证uc.454对K-RAS、P65、MMP9能否有抑制作用。5.在体内实验中,将uc.454过表达的肺癌细胞,过继输入给裸鼠荷瘤(皮下注射,尾静脉注射),观察对荷瘤裸鼠的肿瘤大小(体积)、重量及肺部的转移情况;同时进行移植瘤HE染色和免疫组化实验在蛋白质水平上验证uc.454能否对K-RAS、P65、MMP9有抑制作用。结果1、qRT-PCR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uc.454的表达明显下调;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uc.454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uc.454 RNA水平与NSLCL患者吸烟情况、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级均无关(P值分别>0.05),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均有关(P值分别<0.05)。2、划痕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uc.454后,肺癌细胞划痕间伤口愈合距离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抑制uc.454后,细胞划痕间伤口愈合距离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证明过表达uc.454转染组穿膜迁移的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之,敲低uc.454转染组穿膜迁移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uc.454基因序列中含有K-RAS 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确认在K-RAS 3’UTR野生型转染组,uc.454高表达可明显抑制相应的荧光活性,而在突变组uc.454未有这种抑制作用。因此uc.454与K-RAS是直接结合,并具有特异性。本研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uc.454和K-RAS有直接关联,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确认在非小细胞肺癌中,K-RAS是uc.454直接调控的靶点之一。在rescue实验反复验证中,当敲除uc.454和K-RAS以及过表达uc.454和K-RAS后下游基因P65、MMP9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当过表达uc.454后,K-RAS及下游基因P65、MMP9的表达明显下调,当敲低uc.454表达后K-RAS及下游基因后P65、MMP9的表达明显上调。4、在裸鼠的体内实验中,uc.454过表达组肺部转移瘤的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皮下荷瘤实验中,uc.454过表达组肿瘤生长的体积和重量变化不大,HE光镜下显示肿瘤生长稀疏,坏死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像较少。qRT-PCR法显示uc.454过表达后K-RAS、P65、MMP9表达下降,而uc.454敲低表达后K-RAS、P65、MMP9表达升高,证实在RNA水平上uc.454对K-RAS、P65、MMP9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uc.454过表达后,K-RAS蛋白、P65蛋白、MMP9蛋白的表达下调,表明在蛋白质水平上uc.454对K-RAS、P65、MMP9有抑制性调控作用。结论1、uc.454在肺癌组织和肺癌细胞系中低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uc.454显着低表达组的预后明显差于相对高表达组;2、uc.454能抑制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3、在肺癌细胞中uc.454直接结合K-RAS 3’UTR,抑制K-RAS的表达;4、uc.454下调K-RAS表达,抑制P65/MMP9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夏露花[3](2020)在《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和探讨nm23基因与其他基因(EGFR,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疾病选取最有效的药物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靶向逆转nm23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在放疗敏感性中的影响研究,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探讨使用PET/CT与增强CT两种检查方法对nm23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分期及对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1)选取180例nm23表达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将其列为研究组。选取上述研究组中的53例非小细胞癌标本的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nm23和EGFR、VEGF基因的表达,对比其差异。对上述1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在不同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方面nm23、EGFR、VEGF三者表达的差异及其相关性。2)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细胞株H1299中nm23 mRNA中表达水平;对照组细胞株A549给予照射处理,实验组则将过表达nm23重组质粒转染A549后给予照射处理;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集落形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各组nm23 mRNA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PI3K和AKT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的差异。3)选取213例nm23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图像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PET/CT组与增强CT组。在PET/CT组中,对比nm23表达强阳性(>++)组nm23表达阳性(≤++)组的SUVmax及GTVPET/CT。观察对比PET/CT组与增强CT组两组图像下,肿瘤分期改变情况、靶区勾画的体积大小、危及器官靶区的照射剂量,评估其对放疗靶区勾画的差异,对分期及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1)EGFR、VEGF和nm23在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非小细胞癌组中的EGFR、VEGF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nm23阳性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GFR、VEGF和nm2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1)在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方面:EGFR、VEGF、nm23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病理类型方面:腺癌组EGFR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组;VEGF、nm23阳性表达率在腺癌、鳞癌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肿瘤分期方面:EGFR阳性表达率在肿瘤分期为Ⅲ—Ⅳ期组高于肿瘤分期为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nm23在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淋巴结转移方面:EGFR、VEGF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高于无淋巴转移组;nm23的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非小细胞癌组织中,VEGF和EGFR不存在明显相关性;VEGF和nm23之间也不存在明显相关性,但EGFR与nm23与之间呈负相关性。2)A549和H1299非小细胞癌细胞株中nm23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549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m23表达水平较低;实验组与对照组MLD值和SF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放疗剂量下,细胞存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放疗剂量下,nm23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放疗剂量下,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PET/CT组中,nm23表达强阳性组SUVmax与GTVPET/CT均低于nm23表达阳性组。PET/CT组与增强CT组两组图像相比,两组在非小细胞癌分期改变、大体靶区体积(GTV)、危及器官的放疗照射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nm23、EGFR和VEGF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临床了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变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及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靶向逆转nm23可增强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3)了解nm2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能够为放疗靶区的制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有助于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使患者获益。
刘金峰[4](2019)在《ILT4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活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ILT4(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也被称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LIR2)、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0(MIR-10)、或CD85d,该蛋白于1997年被发现,属于激活和抑制性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家族(ILTs),参与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正常生理状态下,ILT4主要在先天免疫细胞中表达,例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DC)和粒细胞。免疫细胞表面的ILT4与配体结合后,可募集含有SH-2结构域的SHP-1或SHP-2磷酸酶,抑制钙动员,进而抑制这些细胞的激活信号。先天免疫细胞和内皮细胞中,ILT4的表达可被一些病理因素显着诱导,包括炎性细胞因子(IL-10、TGF-β、IFN-α、IL16或血小板生成素),与调节性T细胞(Treg)和间充质干细胞相互作用,免疫抑制药物(地塞米松、尼氟酸、雷帕霉素和白藜芦醇)、病原体感染和Toll样受体(TLR)信号传导。据报道,这些病理因素介导的ILT4异常或异位表达,可促进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自身免疫和感染性疾病的进展。虽然有关ILT4在免疫相关疾病作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仍未得到充分研究。最近的研究表明,ILT4在某些肿瘤的肿瘤细胞和相关基质细胞中高表达,包括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NSCLC)、乳腺癌、食道癌和胰腺癌。相关研究表明,ILT4可能直接调节这些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但是,ILT4在NSCLC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从结缔组织中分泌出来的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组对细胞外基质具有降解功能的蛋白酶家族,MMPs家族中的各成员之间在结构上有很高的同源性。MMPs蛋白酶家族主要在人体伤口愈合、细胞外基质构成以及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中MMP-2是MMPs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之一,MMP-2不仅可对细胞外基质进行降解,同时对Ⅳ型胶原(基底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也具有分解的作用,MMP-2在调节细胞迁移、促进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肿瘤浸润和转移创造更为合适的微环境。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多种肿瘤组织检测发现MMP-2在肿瘤组织中均呈现过度表达的状况,同时还证实MMP-2的表达状况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对预测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PI3K是磷脂激酶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依据PI3K在功能和结构上的差异,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Ⅰ、ⅠⅡ 和Ⅲ 型,目前为止,研究相对广泛的PI3K为Ⅰ型,再依据P13K和p1 10结合的亚基的区别,又可将Ⅰ型PI3K再次分为A和B两个亚型。由催化亚基即110α、p11Oβ、p1108和调节亚基(p85)组成IA型PI3K;IB型PI3K与IA型相比,其催化亚基为p110γ。PI3K与酪氨酸残基的蛋白(生长因子受体、连接蛋白、Ras蛋白)发生作用,使PI3K活化。激活后的PI3K诱导磷脂酰肌醇 4,5-双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4,5-bisphosphate,PIP2)磷酸化成为磷脂酰肌醇 3,4,5-三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3,4,5-triphosphate,PIP3),而AKT中的PH结构域则可与PIP3结合,使AKT1的催化结构域Thr308(AKT2的 Thr309,AKT3 的 Thr305)位点被磷酸肌醇依赖性激酶 1(phosphatidylinositol-dependent kinase l,PDK1)磷酸化,AKT1 的 C-末端疏水区域的Ser473、AKT2的Ser474和AKT3的Ser472位点被MTORC2磷酸化,从而激活AKT。p-AKT通过磷酸化结节性硬化复合体(tuberous sclerosiscomplex,TSC)1/2 促使 Rheb GDP 转化为 RhebGTP,从而激活 MTORC1,p70s6 激酶(p70s6 kinase,p70s6K)和真核起始因子 4E 结合蛋白 1(4E-bindingprotein 1,4E-BP1)表达上调。研究目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ILT4在不同种类的恶性肿瘤中均呈现出高表达,ILT4异常高表达是导致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ILT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众多的研究表明,MMP-2和MMP-9在多种肿瘤尤其是NSCLC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ILT4是通过MMP-2还是MMP-9对NSCLC的侵袭和转移产生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有鉴于此,本次研究首先通过免疫组化观察ILT4、MMP-2和MMP-9在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相关性;再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究ILT4敲除对非小细胞肺癌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ILT4敲除对相关机制的影响。研究方法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在蛋白水平上验证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ILT4、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情况;统计分析ILT4、MMP-2以及MMP-9在NSCL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并分析ILT4与MMP-2和MMP-9表达的相关性。2.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分析ILT4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3.使用si-ILT4通过Lipofectaemine 2000试剂转染入A549和域H1299细胞中,将A549和域H1299细胞中ILT4基因敲除。4.采用qRT-PCR法在基因水平检测A549和H1299细胞敲除ILT4后MMP-2和MMP-9的RNA水平差异。5.通过转染siRNA的方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抑制NSCLC细胞系A549和H1299细胞中的ILT-4表达,并设定阴性对照组(转染空包载体)和未进行任何处理的正常对照,观察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以及相关蛋白表达的水平。6.通过细胞迁移试验,分析ILT-4敲除后,在体外中,对两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7.通过Transwell试验,分析ILT-4敲除后,在体外中,对两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8.采用Werstern Blot法对各组细胞中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分析ILT4敲除后,对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9.si-ILT4转染入NSCLC细胞内,使用Lipofectaemine 2000将用于敲除ILT4的si-ILT4转染入A549细胞中,并观察对细胞形态是否存在影响。10.为了验证ILT4对NSCLC细胞系中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NC、si-NC和si-ILT4各组细胞增殖率;11.为了探讨ILT4敲除后对A549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实验对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后的各组A549细胞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同时对各组A549细胞的周期分布进行检测。12.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中ILT4对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以及下游的P53和MMP-2蛋白的影响。研究结果1.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Ⅰ-Ⅱ 期和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ILT4、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与Ⅰ-Ⅱ期NSCLC患者癌组织相比,ILT-4和MMP-2在Ⅲ-Ⅳ期NSCL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增高(P<0.05)。然而,MMP-9在Ⅰ-Ⅱ 期和Ⅲ-Ⅳ期NSCL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2.生存分析结果显示,ILT4阳性表达患者预后总生存率显着低于ILT4阴性表达患者。3.细胞迁移试验结果显示,沉默A549和H1299细胞中ILT4基因可显着抑制A549和H1299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此结果表明在NSCLC细胞系A549和H1299中ILT4为高表达,在沉默ILT4后,A549和H1299细胞的迁移能力得到显着的抑制。4.Transwell侵袭试验结果显示,沉默A549和H1299细胞中ILT4基因可显着抑制A549和H1299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5.qRT-PCR结果显示,沉默ILT4基因的A549和H1299细胞较两种对照细胞其ILT4和MMP-2的基因水平显着下降(P<0.05),而MMP-9的基因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6.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沉默ILT4基因的A549和H1299细胞较对照细胞其ILT4和MMP-2的蛋白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而MMP-9的蛋白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7.在A549细胞中将ILT4沉默后,A549细胞增殖率受到显着抑制;而A549细胞凋亡率伴随着A549细胞大量滞留在G1期而显着升高;8.在A549细胞中将ILT4沉默后,伴随着A549细胞生物活性(增殖、侵袭和迁移)的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得到显着抑制;同时下游的P53蛋白表达显着升高的同时MMP-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结论1.ILT4是诱导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和侵袭的主要因素之一。ILT-4的诱导作用可能通过上调MMP-2的表达量实现,而与MMP-9的表达量无明显相关性。ILT-4是具有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潜在诊断指标。2.ILT4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呈高度表达,并且ILT4的表达量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二者之间呈正相关。ILT4可以作为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3.ILT4沉默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H1299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受到显着的抑制;4.ILT4沉默后具有的抑癌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MP-2蛋白活性实现;5.ILT4沉默后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LT4正向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朱鹏飞,陈刚,钟方明[5](2017)在《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抑制剂(TIMP-1、TI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良性肺病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两组患者肺病组织中的MMP-9、MMP-2、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MMP-9、MMP-2、TIMP-1、TIMP-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研究组患者中MMP-9以及TIMP-1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P<0.05),TIMP-2在鳞癌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P<0.05),MMP-2在鳞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腺鳞癌以及腺癌(P<0.05);出现淋巴结转移的MMP-9、MMP-2、TIMP-1、TIMP-2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随着患者临床分期的增加,MMP-9、MMP-2、TIMP-1、TIMP-2的表达也在升高(P<0.05),出现低分化的患者MMP-9、MMP-2、TIMP-1、TIMP-2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患者(P<0.05)。结论通过检测发现MMP-9、MMP-2以及TIMP-1、TIMP-2的表达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其诊断以及治疗的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罗磊[6](2017)在《香芹酚对非小细胞肺癌1299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因缺乏有效的治疗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造成约150万人死亡。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其中NSCLC占所有肺癌的85%,约75%的NSCLC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尽管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步,但非小细胞肺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5%。NSCLC的发生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表现为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因此,探索肺癌发生、恶化和进展的机制,寻找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靶标是必要的。从植物及中草药中提取有效且毒副反应小的成分作用于相应靶点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发抗肿瘤药物的新途径。香芹酚(carvacrol,CV),化学结构为5-异丙基-2-甲基苯酚,是一种单帖酚,从许多植物中提取,包括水果,蔬菜,香料和草药,香芹酚具有多种用途,如作为安全的添加剂用于化妆品和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是百里香油、香薰精油的主要成分。香芹酚已证实具有多方向的药理作用。多项研究表明,CV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及抗肿瘤等,且对人机体组织细胞毒性较小。近年研究发现,香芹酚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如肝癌细胞、转移性乳腺癌细胞等,香芹酚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具有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然而香芹酚抗肺癌的机制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表明香芹酚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有显着促进凋亡的作用,但作用机制尚无报道。A549及NCI-H1299同属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但NCI-H1299基因组DNA部分P53缺失,不能表达P53蛋白,故两者的凋亡水平及机制有所区别,对抗癌治疗的敏感性及有效性亦存在差异。香芹酚针对NCI-H1299细胞功能的影响,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在此基础上,我们将CV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CI-H1299细胞,选择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TIMP-1)为作用靶点,观察CV对肿瘤细胞凋亡侵袭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香芹酚(0.00、20.0、40.0、60.0、80.0μmol/L)处理NCI-H1299细胞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FCM)技术检测细胞凋亡;Quantitative Realtime-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9、MMP-9、TIMP-1在核酸及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香芹酚显着抑制NCI-H1299细胞增殖,不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P>0.05);有效诱导NCI-H1299细胞凋亡(P<0.05),不表现为浓度依赖性(P>0.05);明显抑制NCI-H1299细胞侵袭(P<0.05)。进一步的Q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表明,香芹酚选择性激活Caspase-9,同时MMP-9表达受到抑制而TIMP-1表达升高(P<0.05)。结论:香芹酚可通过激活Caspase-9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299细胞凋亡,通过下调MMP-9抑制细胞侵袭。
牛玉旭[7](2017)在《CCL25/CCR9生物轴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趋化因子受体9(chemokine receptor 9,CCR9)与多种恶性肿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9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CCL25/CCR9生物轴对NSCLC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以及与因子VEGF-C、VEGF-D、MMP2、MMP9、TIMP1和TIMP2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NSCLC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具体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1.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心外科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共60例,收集其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CR9与VEGF、MMP2、MMP9的表达情况,分析肿瘤组织CCR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他蛋白表达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肿瘤组织中VEGF、MMP2、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2.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SK-MES-1进行药物处理并分组(空白对照组,CCL25 组,CCL25+anti-CCR9 组),通过 Transwell 实验分析 CCL25/CCR9 生物轴对NSCLC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运用Western-Blot、RT-PCR技术从蛋白水平、基因水平检测因子 VEGF-C、VEGF-D、MMP2、MMP9、TIMP1 和 TIMP2 的表达,进一步探索CCL25/CCR9生物轴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具体的分子调控通路。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组织CCR9、VEGF、MMP2、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65.00%vs.25.00%,51.67%vs.16.67%,60.00%vs.18.33%,55.00%vs.10.00%,P<0.05)。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肿瘤组织CCR9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鳞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77.14%vs.48.00%,77.78%vs.26.67%,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组织MMP2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68.89%vs.33.33%,66.67%vs.20.00%,P<0.05)。VEGF 阳性表达、MMP2 阳性表达、MMP9阳性表达患者的肿瘤组织CCR9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VEGF阴性表达、MMP2 阴性表达、MMP9 阴性表达患者(80.65%vs.48.28%,75.00%vs.50.00%,87.88%vs.37.04%,P<0.05),且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肿瘤组织CCR9的表达与VEGF、MMP2 及 MMP9 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339,P<0.05;r=0.257,P<0.05;r=0.530,P<0.05)。2.RT-PCR结果显示:对于腺癌A549和鳞癌SK-MES-1细胞中的VEGF-C,VEGF-D,MMP2,TIMP-2 表达,CCL25 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和 CCL25+anti-CCR9 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癌细胞A549中MMP-9、TIMP-1蛋白的表达,CCL25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和CCL25+anti-CCR9组(P<0.05)。鳞癌细胞SK-MES-1中未发现MMP-9的表达,TIMP-1的表达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Western-Blot结果显示:对于腺癌A549和鳞癌SK-MES-1细胞中的VEGF-C、VEGF-D、MMP2、TIMP-1及TIMP-2蛋白表达,CCL25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和CCL25+anti-CCR9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9蛋白的表达只在腺癌细胞A549中发现,而且CCL25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和CCL25+anti-CCR9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及CCL25+anti-CCR9组相比,CCL25组的腺癌细胞A549和鳞癌细胞SK-MES-1都表现出更高的迁移趋势(280±17vs.159±14、115±9,198±11vs.97±12、7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侵袭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及CCL25+anti-CCR9组相比,CCL25组两组细胞的侵袭趋势也表现地更加显着(101±10 vs.30±7、53±7,63±9 vs.11±3、31±8,P<0.05)结论:1.CCR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同时CCR9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学类型、临床病理分期、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预示肿瘤的高侵袭性与预后不良。2.相较于癌旁组织,CCR9与VEGF、MMP2及MMP9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共同高表达,提示CCR9可能参与调节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并且调节作用与VEGF、MMP2及MMP9关系密切。3.通过对两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SK-MES-1的药物处理,并检测因子 VEGF-C、VEGF-D、MMP2、MMP9、TIMP1 和 TIMP2 蛋白、mRNA 表达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CCL25/CCR9生物轴能显着调节因子VEGF-C,VEGF-D,MMP2,TIMP2的表达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这提示CCL25/CCR9 生物轴或许能通过调节 VEGF-C、VEGF-D、MMP2、MMP9、TIMP1和TIMP2等因子的表达进而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迁移及淋巴结转移等过程。
梁乃超,万晓年[8](2016)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TIMP-1及VEGF的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侵袭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1,TIM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收治的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非细胞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MMP-9、TIMP-1、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中的MMP-9(75.00%)、TIMP-1(70.59%)、VEGF(66.18%)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6.18%、19.12%、13.24%),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织中的MMP-9(60.87%)、TIMP-1(65.22%)、VEGF(76.09%)阳性率与鳞癌(59.09%、54.55%、63.64%)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MP-9、TIMP-1、VEGF的阳性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MMP-9、TIMP-1、VEGF的阳性率随着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分期的增加而上升,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MMP-9、TIMP-1、VEGF表达水平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侵袭、转移情况,且3种物质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非细胞肺癌疾病的发展及恶化.
杜玮[9](2016)在《SpiB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转录因子SpiB是ETS家族蛋白的成员之一,主要表达于淋巴细胞中,对B细胞的发育和成熟、T细胞的发育以及浆细胞样树突细胞的生存和发育起到了重要作用。SPIB基因敲除的小鼠不仅导致了T细胞依赖的抗原激活的缺陷,阻断了Ig G1、Ig G2a和Ig G2b的产生,而且严重影响了生发中心的形成和维持。SPIB与它的同族蛋白PU.1双基因敲除的小鼠会发生pre-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实体肿瘤中,已经发现在结肠癌、肝癌和胃癌中SpiB的表达显着升高,但只是基于临床样本的免疫组化结果,究其功能以及作用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本论文中,我们发现SpiB在肺癌中异位表达,并深入研究了该蛋白异位表达的功能及作用的分子机制,明确其表达的高低与肺癌转移的相关性,进而判断该蛋白是否能成为肺癌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点。本研究将丰富人们对肺癌转移调控网络的理解,为临床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1、利用RNA-seq比较了小细胞肺癌H209和非小细胞肺癌A549表达谱的差异,发现小细胞肺癌中一系列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被上调,其中包括SpiB;通过免疫组化检测SpiB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2、利用小鼠皮下注射实验、细胞侵袭、Soft agar、三维培养等实验探讨SpiB表达水平的变化是否会引起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进而判断SpiB异位表达的功能。3、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A549过表达SpiB所引起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找到其所调控的信号通路和靶点基因,并进行回复实验,进一步验证SpiB调控的靶点基因。4、通过3C、Ch IP、Luciferase assay等实验研究SpiB对下游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结果:1、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SpiB在肺癌中异位表达通过对临床肺癌组织的检测,发现转录因子SpiB异位表达于肺癌中,并与肺鳞癌患者的预后呈显着负相关(p<0.05)。2、SpiB通过下调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2(CLDN2基因编码),促进了肺癌的转移与侵袭在不表达SpiB的鼠肺癌细胞LLC1中导入该蛋白之后进行小鼠皮下注射,其肺转移能力较对照组显着增强;过表达SpiB于A549细胞可以改变细胞的生长状态,Soft agar培养中细胞团变得松散,Matrigel三维培养中细胞呈葡萄样的克隆;下调SpiB于H209细胞可使悬浮细胞生长更加紧密。基因芯片的结果显示SpiB可以显着下调Tight junction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上调转移相关基因MMP9等的表达。将Tight junction主要蛋白Claudin-2过表达于A549细胞能够回复SpiB引起的三维培养的表型。体内小鼠实验中,过表达Claudin-2于LLC1细胞可以显着抑制SpiB促肿瘤转移的能力。这说明SpiB主要是通过抑制Claudin-2的表达来促进肿瘤的转移。3、SpiB通过直接结合CLDN2上游顺式调控元件S1,介导S1与启动子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CLDN2基因的转录ChIP检测表明SpiB在CLDN2基因上游有多个结合位点,这些结合位点也是DNase I超敏感位点,是潜在的顺式调控元件。经3C实验验证SpiB可以介导S1与启动子的直接相互作用。通过Luciferase assay和EMSA实验表明S1是基因的沉默子,SpiB直接结合于S1序列上。结论:本论文发现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SpiB在肺癌中异位表达,SpiB结合于紧密连接蛋白CLDN2基因上游的抑制子S1,介导S1与CLDN2基因启动子的相互作用,抑制CLDN2表达,从而破坏了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促进肿瘤细胞转移。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实体肿瘤细胞可以利用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模仿淋巴细胞的低粘附性,实现远端转移。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人们对实体肿瘤转移调控网络的理解,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裴文娅[10](2016)在《基于Th1/Th2、MMPs/TIMPs探讨火针四花穴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火针四花穴(胆俞(双)、膈俞(双))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抗癌药物毒性反应的影响,并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及IFN-γ、IL-4、MMP-9、TIMP-1水平,从而通过Th1/Th2及MMP-9/TIMP-1的平衡探讨火针四花穴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抗癌药物毒性反应的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本研究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火针四花穴配合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TP(紫杉醇+顺铂)/GP(吉西他滨+顺铂)/DP(多西他赛+顺铂)/NP(长春瑞滨+顺铂)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采用TP/GP/DP/NP方案化疗的同时,给予火针四花穴的治疗,每日一次,治疗7天,1周为1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在患者治疗开始的第21天对患者采用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开始的21天分别对患者采用Karnofsky行为表现量表(Karno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肺癌治疗功能评价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进行生存质量评价,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开始的第21天采用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表进行抗癌毒性反应评价。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患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总T细胞、Th细胞、Ts细胞、Th/Ts)、NK细胞、B细胞,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4、MMP-9、TIMP-1水平。结果:RECIST评价比较:观察组有效率(ORR)为20.00%,稳定率(OSD)为73.33%,对照组有效率(ORR)为16.67%,稳定率(OSD)为63.33%。观察组(火针配合化疗组)有效率、稳定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有效率、稳定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比较: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组内比较,治疗后高于治疗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在FACT-L生存质量评分总分、日常活动领域、社会/家庭状况领域、情感状况领域、活动能力领域、其他因素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在日常活动领域、活动能力领域、其他因素领域、FACT-L生存质量评分总分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社会/家庭状况领域、情感状况领域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比较:两组血液系统抗癌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比较,观察组Ⅰ度为2例(6.67%),Ⅱ度为3例(10%),Ⅲ度为2例(6.67%),Ⅳ度为1例(3.33%);对照组Ⅰ度为6例(20%),Ⅱ度为7例(23.33%),Ⅲ度为3例(10%),Ⅳ度为1例(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在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毒性反应分度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胃肠道毒性反应Ⅰ度为1例(3.33%),Ⅱ度为2例(6.67%),Ⅲ度为2例(6.67%),Ⅳ度为0例;对照组Ⅰ度为2例(10%),Ⅱ度为6例(20%),Ⅲ度为5例(16.67%),Ⅳ度为1例(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T细胞、Th/T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h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Ts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K细胞、B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N-γ、IL-4比较:治疗前观察组血清中IFN-γ、IL-4水平分别为15.21±3.50pg/ml、39.30±5.07 pg/ml,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IFN-γ、IL-4水平为19.02±3.51 pg/ml、29.45±3.14 pg/ml,治疗前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4水平分别为15.49±3.43pg/ml、38.61±4.30 pg/ml,治疗后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4水平为12.34±2.95pg/ml、50.74±4.47 pg/ml,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中IL-4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MMP-9.TIMP-1比较:治疗前观察组血清中MMP-9水平、TIMP-1水平、MMP-9/TIMP-1分别为755.16±48.06pg/ml、621.26±91.11 pg/ml、1.24±0.20,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MMP-9水平、TIMP-1水平、MMP-9/TIMP-1为383.14±61.10pg/ml、359.34±43.43 pg/ml、1.07±0.13,治疗前对照组血清中MMP-9水平、TIMP-1水平、MMP-9/TIMP-1分别为776.60±56.17pg/m1、620.74±56.03 pg/ml、1.26±0.11,治疗后对照组血清中MMP-9水平、TIMP-1水平、MMP-9/TIMP-1为445.05±44.77pg/ml、387.77±58.46pg/ml、1.16±0.82。治疗后观察组MMP-9、TIMP-1、MMP-9/TIMP-1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四花穴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肿瘤缓解及肿瘤稳定有一定改善作用,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特别在在日常活动领域、活动能力领域、其他因素领域(临床症状)方面,同时减少血液系统及胃肠道系统抗癌药物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对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有调节作用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火针四花穴升高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血清中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从而调节Thl/Th2平衡,同时降低MMP-9、TIMP-1水平来调节MMPs/TIMPs平衡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
二、非小细胞肺癌中MMP-9、TIMP-1表达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小细胞肺癌中MMP-9、TIMP-1表达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ANKRD49过表达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和侵袭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实验部分: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NKRD49 在人肺腺癌组织和邻近的非肿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患者与随访 |
1.2 构建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ANKRD49 在肺腺癌中的表达 |
2.2 ANKRD49 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 |
2.3 ANKRD49 的高表达水平与LUAD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体外实验:ANKRD49 稳定高表达NCI-H1299 细胞模型中高迁移和侵袭能力相关机制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ANKRD49 感染NCI-H1299 细胞及鉴定 |
2.2 检测ANKRD49 过表达后对NCI-H1299 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3 检测ANKRD49 过表达对NCI-H1299 细胞侵袭和转移相关分子的表达 |
2.4 检测ANKRD49 过表达对明胶酶酶活性的影响 |
2.5 检测ANKRD49 过表达后对MAPK通路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ATF2和AP-1在肿瘤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超保守RNA uc.454抑制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uc.45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
实验方法和材料 |
研究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uc.454表达对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uc.454 抑制K-RAS表达的机制研究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uc.454 通过K-RAS抑制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信号通路研究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综述 非编码RNA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nm23、EGFR、VEGF在 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仪器与试剂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靶向逆转nm23 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PET/CT对 nm23 表达的NSCLC分期和放疗计划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实验观测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nm23 基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4)ILT4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活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ILT4通过调控MMP-2抑制NSCLC的侵袭和迁移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敲除ILT-4抑制NSCLC生物活性机制研究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综述 MMPs蛋白对非小细胞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影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Ⅰ |
外文论文Ⅱ |
(5)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检测MMP-9、MMP-2、TIMP-1、TIMP-2 |
1.3.2 分析MMP-9、MMP-2、TIMP-1、TIMP-2的表达情况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MMP-9、MMP-2、TIMP-1、TIMP-2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 |
2.2 研究组患者MMP-9、MMP-2、TIMP-1、TIMP-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 讨论 |
(6)香芹酚对非小细胞肺癌1299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英文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实验 |
2.2 细胞培养方法 |
2.3 MTT法实验步骤 |
2.4 细胞侵袭能力的检测 |
2.5 细胞凋亡实验 |
2.6 流式细胞术(FCM) |
2.7 细胞计数 |
2.8 Quantitative Realtime-PCR检测caspase-9、MMP-9、TIMP-1 mRNA的表达 |
2.9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spase-9、MMP-9、TIMP-1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科学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CCL25/CCR9生物轴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免疫组化法检测CCR9、VEGF、MMP2、MMP9在NSCLC中的表达情况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部分 CCL25/CCR9轴阻断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VEGF-C、VEGF-D、MMP2、MMP9、TIMP1和TIMP2 mRNA表达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第三部分 CCL25/CCR9轴阻断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VEGF-C、VEGF-D、MMP2、MMP9、TIMP1和TIMP2蛋白表达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第四部分 CCR9对NSCL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参加科研情况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TIMP-1及VEGF的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侵袭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测方法 |
1.3 结果判定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MMP-9、TIMP-1、VEGF水平比较 |
2.2 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9、TIMP-1、VEGF水平比较 |
2.3 不同临床特征中MMP-9、TIMP-1、VEGF水平比较 |
3 讨论 |
(9)SpiB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转录因子SpiB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转录因子SpiB在肺癌中的异位表达 |
1.2.2 体内实验中SpiB可以促进LLC1的肺转移 |
1.2.3 体外实验中改变SpiB的表达影响细胞的侵袭 |
1.2.4 改变SpiB的表达影响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
1.3 讨论 |
1.3.1 SpiB在肺癌中的异位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 |
1.3.2 SpiB通过降解胞外基质和破坏细胞间紧密连接来促进肿瘤的转移 |
1.3.3 改变SpiB的表达影响细胞三维培养的表型 |
1.4 小结 |
二、SpiB通过下调紧密连接蛋白来促进肿瘤转移与侵袭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SPIB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
2.2.2 在肺癌中Claudin-2与SpiB表达的负相关性 |
2.2.3 Claudin-2 可以回复SpiB破坏的紧密连接 |
2.2.4 Claudin-2 可以抑制SpiB的促肿瘤转移和侵袭能力 |
2.2.5 SpiB促进A549细胞分泌MMP9 降解胞外基质 |
2.2.6 下调MMP9不能回复SpiB促侵袭的表型 |
2.3 讨论 |
2.3.1 SpiB在肺癌中的过表达引起的基因表达的变化 |
2.3.2 细胞间紧密连接与细胞侵袭 |
2.4 小结 |
三、SpiB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的机制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CLDN2基因启动子的确定 |
3.2.2 CLDN2基因上游染色质的空间构象 |
3.2.3 CLDN2 基因上游顺式调控元件S1、S3的功能研究 |
3.2.4 SpiB在 CLDN2基因上的结合位点的鉴定 |
3.2.5 SpiB不影响CLDN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 |
3.2.6 SpiB调控MMP9表达的机制研究 |
3.3 讨论 |
3.3.1 CLDN2基因的表达受到染色质高级结构的调控 |
3.3.2 SpiB调控CLDN2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机制 |
3.3.3 SpiB调控MMP9基因表达的机制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转录因子ETS家族蛋白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Th1/Th2、MMPs/TIMPs探讨火针四花穴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肺癌的分型 |
2 肺癌TNM分期 |
3 流行病学 |
3.1 发病率及死亡率 |
3.2 危险因素 |
4 治疗 |
4.1 手术 |
4.2 放疗 |
4.3 化疗 |
4.4 分子靶向治疗 |
4.5 其他 |
5 中医学对肺癌的认识 |
5.1 病因病机 |
5.2 辨证分型 |
5.3 中医药治疗 |
6 针灸对癌症的认识 |
6.1 历代文献中针灸对癌症的治疗 |
6.2 针灸治疗肺癌现状 |
7. 火针的作用 |
7.1 火针的起源与发展 |
7.2 火针的作用 |
8. 四花穴的演变及发展 |
8.1 四花穴的源流及定位 |
8.2 四花穴的主治 |
第二部分 火针四花穴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1.6 中止观察标准 |
1.7 安全性评价 |
1.8 意外情况处理 |
2 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肿瘤客观指标评定标准(RECIST标准) |
3.2 生存质量评价 |
3.3 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 |
3.4 T细胞亚群 |
3.5 NK细胞、B细胞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5.1 基线比较 |
5.2 RECIST评价比较 |
5.3 生存质量评分 |
5.4 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比较 |
5.5 T细胞亚群 |
5.6 NK细胞、B细胞比较 |
6 讨论 |
6.1 四花穴取穴依据 |
6.2 火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
6.3 火针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的作用 |
6.4 火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6.5 结论 |
6.6 不足及展望 |
第三部分 火针四花穴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IFN-γ、IL-4、MMP-9、TIMP-1的影响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及设备 |
1.3 样品采集 |
2 方法 |
2.1 准备工作 |
2.2 操作步骤 |
2.3 计算样品浓度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治疗前后IFN-γ、IL-4比较 |
4.2 治疗前后MMP-9、TIMP-1比较 |
5 讨论 |
5.1 火针四花穴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Th1/Th2的影响 |
5.2 火针四花穴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MMP9/TIMP1的影响 |
5.3 结论 |
5.4 不足及展望 |
5.5 研究的创新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非小细胞肺癌中MMP-9、TIMP-1表达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ANKRD49过表达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和侵袭的初步研究[D]. 孙佳.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超保守RNA uc.454抑制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D]. 周俊. 苏州大学, 2020(06)
- [3]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D]. 夏露花.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4]ILT4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活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刘金峰. 山东大学, 2019(02)
- [5]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朱鹏飞,陈刚,钟方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7(32)
- [6]香芹酚对非小细胞肺癌1299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 罗磊.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8)
- [7]CCL25/CCR9生物轴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 牛玉旭. 武汉大学, 2017(06)
- [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TIMP-1及VEGF的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侵袭的相关性[J]. 梁乃超,万晓年.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6(10)
- [9]SpiB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调控研究[D]. 杜玮. 天津医科大学, 2016
- [10]基于Th1/Th2、MMPs/TIMPs探讨火针四花穴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D]. 裴文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