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析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郑雅君[1](2021)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核心基础,也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企业在提升创新能力上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在创新投入上不断加强、在创新模式上不断出新。近年来,创新的手段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自建式创新,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并购作为开放式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当前开放共享的发展环境下被更广泛地应用,以并购为手段的开放式创新也由技术并购向更广义创新资源的获取扩展,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逐渐成为企业所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创新模式。完善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对于激发研发人员创新积极性、保障创新机制有效运行、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种创新模式的高效运行首先需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激励机制,这也是公司财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现有研究主要立足于自建式创新的背景,广泛探讨了以薪酬激励契约为主要形式的创新激励的决定机制与优化机制。本研究所关注的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即以获取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为目标、并以并购为实现手段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其在创新主体、创新风险特征、创新绩效形成机制方面与自建式创新均有明显差异。但尚未有研究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特殊性,深入考察高管薪酬激励契约的决定机制与设计原则。本研究将通过考察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揭示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高管薪酬契约决定机制,以期对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的相关研究做出一定补充。本研究在分析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特征的基础上,将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特征嵌入创新薪酬激励机制设计分析框架,提出了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高管薪酬激励理论框架,并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能够显着影响高管薪酬契约的特征,与自建式创新模式下的创新激励机制相比,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高管薪酬契约设计原则、薪酬制定规律有着明显不同。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外部创新资源内部化的创新范式,较之自建式创新具有创新成果不确定性低、创新产出周期短、创新贡献主体在职务体系中上移的特点,并由此决定了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激励政策向高管倾斜且注重短期激励效应的基本特征,以及提升高管薪酬水平、增加薪酬业绩敏感性、扩大高管-员工垂直薪酬差距、向高管倾斜股权激励的薪酬激励契约的制定方式。经过内生性检验等稳健性检验,相关发现依然成立。具体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风险低、周期短的创新模式,使高管的努力更容易通过业绩体现,因此更适合采取业绩薪酬对高管进行激励;同时,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才能与努力程度具有更高要求,所以应支付更高水平的薪酬溢价。具体而言,通过分析并检验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薪酬水平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发现,采取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公司,高管薪酬水平与薪酬业绩敏感性会显着更高,这与已有研究从自建式创新视角发现的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薪酬激励机制存在明显不同。进一步,采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能够显着降低公司的创新风险、提升创新产出,突出体现了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自建式创新之间的特征差异。创新风险的降低与短期创新产出水平的提升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薪酬水平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表明低风险、短周期的创新特征,使业绩薪酬成为更适用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激励方式。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影响高管薪酬契约的效应会受到企业产权性质的影响,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提升高管薪酬水平的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而提升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当上市公司处于市场化水平高的区域时,采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薪酬水平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更显着。其次,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成功更决定于高管的努力与贡献,因此将致使激励主体在职位体系上移,从而将形成更大的薪酬差距;但是权力等隐性激励能够降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拉大薪酬差距的作用。通过分析并检验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员工垂直薪酬差距的影响发现,在采取了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上市公司中,高管与员工间的纵向薪酬差距更大;在总经理不兼任董事长的分权式权力配置模式的低隐性激励模式下,采取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的影响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监督效应对高管权力的抑制降低了对高管的隐性激励,从而为激励高管为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付出更多努力,则需要提高高管与员工之间的垂直薪酬差距水平。最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不仅影响货币性薪酬激励,而且也会提升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的倾向性,并且股权激励同样存在向高管倾斜的特征。通过分析并检验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股权激励的影响,采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上市公司,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的倾向性会提升,并且在创新风险较低的情况下,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股权激励选择倾向性的影响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采取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上市公司,在高管与核心技术人员之间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激励公司高管,而且在向高管授予股权激励比重较高的样本中,股权激励有效期会显着缩短。这些证据表明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股权激励并不以激励高管承担风险为目标,而主要是为发挥短期激励效应,这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在创新风险、创新周期以及创新主体等方面的特征是相匹配的。将股权激励与货币性薪酬激励置于同一分析框架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股权激励对薪酬激励具有替代作用,当采取股权激励时,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提升高管薪酬水平和扩大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作用会减弱,这表明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存在着货币化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之间此长彼消的薪酬激励结构特征。本研究揭示了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基于创新风险缓解效应存在以高薪酬业绩敏感性为特征的薪酬契约优化机制,丰富了创新视角下高管薪酬契约决定机理的研究;基于高管作为创新贡献核心主体的视角,揭示了企业创新与薪酬差距的关系机制,弥补了已有从薪酬差距对低薪酬获得者的立场进行分析所存在的局限性,丰富了创新激励机制下的高管薪酬契约决定机理的研究,并基于高管起决定性作用的特殊性创新背景,揭示了以薪酬为主的显性激励与高管权力获得为主的隐性激励之间替代效应的决定机制,扩展了高管薪酬决定机制的研究。同时,本文所揭示的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激励契约的影响机理,对企业根据不同创新投资模式制定差异化的高管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未来可基于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创新资源的整合效应、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股权激励模式机制设计,以及基于国际视野探讨以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为基础促进科技开放合作的机制与实施模式。
胡莹[2](2021)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以中国联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的股权激励起步较晚。在我国国企普遍存在所有者缺位、股权结构单一、监督机制失效等弊端的情况下,大部分国企在实施股权激励时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员工失去信心等问题,导致股权激励没能在国企中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逐渐不被看好。如今,我国正处于中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陆续出台的系列相关政策,都释放了进一步推动国企混改、进行股权激励的信号,国企股权激励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并且,国企通过引入民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促进股权结构多元化、改善法人治理结构等,为股权激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而股权激励的成功实施,能够改善公司治理问题、激发员工活力、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因此,在推进国企混改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拟混改国企开始积极进行股权激励模式的探索。但是,由于国企实施混改及股权激励的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较大,目前真正在混改过程中成功实施股权激励的国企并不多,可借鉴经验匮乏。现有学者关于混改下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缺乏实践案例的检验。因此,如何科学设计股权激励方案以及其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激励效果是拟混改国企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政府和学术界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的案例公司“中国联通”,在混改过程中成功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其激励范围广、时间长、金额大,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中国联通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不单单对本企业有重要作用,对于我国整个国有企业的混改、混改下股权激励的实施同样有着重要意义,不仅丰富了国企混改下股权激励的理论研究,拓展了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角度,还能够为电信行业及其他国企提供实践经验指导和借鉴。本文以中国联通混改为背景,对股权激励、国企混改以及国企混改下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从理论层面上深入地分析了国企混改对其实施股权激励的影响,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具体内容,为后文中股权激励作用路径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案例研究法,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联通混改对其股权激励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剖析了其在混改下实施股权激励的具体动因,结果显示,其实施原因主要包括改善公司治理问题,健全长期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活力,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支撑创新业务发展,最终提升企业价值及财务绩效。其次,本文根据中国联通股权激励方案的内容,结合中国联通的企业性质、发展阶段、战略目标等,探析其方案设计的特点及科学性。再次,本文从中国联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前后的股权结构及代理成本变化方面,分析了公司治理效果的变化;从员工结构及人均绩效变化方面,分析了企业员工情况的变化;从研发投入及研发产出、战略投资者创新业务合作方面,分析了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变化;从市场反应以及财务绩效变化方面,探讨了企业经营绩效的变化。最后,本文对中国联通股权激励计划产生激励效果的作用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本文认为中国联通混改为此次股权激励计划创造了良好的实施环境,促进了股权激励计划的顺利开展。股权激励的成功实施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帮助企业提升了股权制衡度及降低了代理成本,优化了员工结构及提高了人均绩效,增加了研发产出及拓展了创新业务,最终促进了企业价值和财务绩效的提升。结合案例分析,本文也从混改机遇、股权激励方案要素设计以及政策监管三个角度提出了几点启示,即国有企业应抓住混改的机遇积极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根据企业战略定位选择合适的激励对象;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阶段、战略目标等选择合适的激励模式;期限设置要注重中长期激励;业绩解锁条件的设置要兼具挑战性与合理性;政府应加快完善国企混改下实施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加强监管。
王亚斐[3](2021)在《股权激励对创业板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文中指出创业板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活力,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部分体现。股权激励这一长期激励模式在创业板企业的实际应用中是较为普遍的,通过研究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能够给企业内部治理和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引导。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对象大多是主板上市企业、大型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企业或者就某一具体的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进行案例研究,对创业板企业的研究较少。股权激励在现代公司治理研究中较为广泛,研究创业板企业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能够为创业板企业优化内部股权治理机构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在不同产权性质下,不同股权激励模式以及不同激励对象下的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指出现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紧接着就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分析,其次本文以2014年—2019年的创业板企业数据为样本,从不同产权性质下、股权激励模式以及激励对象实施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提出研究假设并进一步构建模型,研究发现:不同产权性质下,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负相关,统计结果不显着;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显着负相关。股权激励模式下,实施股票期权这一激励模式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股权激励对象下,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呈倒U型关系,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显着正相关。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分析并从政府、市场和企业自身提出政策建议。
李紫钰[4](2021)在《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契约要素与效果分析 ——以网宿科技为例》文中指出创业板公司成长性高、创新性高,在发展过程中风险也大。创业板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创新能力,其成长发展依赖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具有私有性质,不利于公司对其进行充分利用,需要有完善的薪酬机制作为使用人力资源的回报机制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其充分利用属于自身的人力资源。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薪酬激励机制能够使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保持一致,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使企业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进行价值创造。2006年开始我国有了关于股权激励的正式规章制度,2008年、2016年和2018年对其进行修改完善,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后关于创业板股权激励相关制度规定也有了相应调整,创业板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更有灵活性。截至2021年1月底,创业板共有61%的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其中29.5%的公司进行了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即一个时间区间内至少有两期股权激励计划同时实施。创业板公司连续重叠实施股权激励,其契约要素有何特点以及是否具有更好激励效果需要进行探讨分析,以为创业板其他公司提供股权激励相关经验教训与启示。本文进行连续重叠股权激励相关概念界定和介绍其理论基础后,首先对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其时间、行业与数量分布;然后对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各期计划方案中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其特征;其后对具有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代表性、已连续重叠进行股权激励8年的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各期股权激励计划进行分析,分析其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动因、契约要素特征与效果,总结其成功经验与不足。通过分析发现,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主要动机为吸引与保留核心人才以促进技术创新并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公司中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占比最多,累计连续重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间集中在4年以下,并且大部分公司在同一时间区间内同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数量为两期。激励股权数量占总股本比例大多不超过3%,有效期多为4年和5年,选择的激励模式以股票期权为主,主要以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作为激励对象,行权条件指标较为单一多为财务指标。创业板公司进行连续重叠股权激励有利于其保留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并且提高整体员工素质,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财务绩效。创业板公司应当在保证盈利正常情况下进行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并根据公司阶段发展特征合理选择激励模式与激励对象,引入非财务绩效指标设置合理目标值,调整各期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或解锁期的行权或解锁比例组合。本文创新之处为在研究内容上通过对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时间、行业与数量分布特点,分析其契约要素特点,通过对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典型案例公司进行契约要素与效果方面的分析得出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经验与启示。
周晨茜[5](2021)在《汇川技术股权激励对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展目标,其本质就是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而想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就离不开企业的鼎力支持。只有让企业成为我国创新的中坚力量,不断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让我国产业由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转移,最终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对于企业而言,风险高、投入大的创新活动往往会受到风险规避型高管的抵触,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且,人才作为企业创新的真正驱动力,只有通过吸纳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才能为企业自主研发保驾护航。但是,追求技术创新的企业往往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可见,想要有效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仅需要激励管理层创新,加大研发力度;还要吸纳和留住高端技术人才,在保持创新团队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不同创新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有效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效率。而素有“金手铐”之称的股权激励从其作用机理看来,是解决企业创新现存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基于此,本文以实施过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例,深入研究股权激励的创新激励效果。本文首先论述与股权激励和创新相关的理论,通过文献研读和梳理的过程,厘清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以此为基础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本文以汇川技术为例,在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和股权结构的基础上,从汇川技术股权激励的实施动因出发,通过分析各期股权激励设计特点,结合各期行权/解锁情况,深入探讨股权激励方案的创新激励效果。研究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对比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公司创新变化情况来判断股权激励的创新激励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与行业均值进行对比,以避免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干扰。本文研究发现: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股权激励确有创新激励效果。但是,股权激励的要素设计情况会对其创新激励效果产生影响。在对汇川技术公司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从激励对象来看,高管主要通过创新投入环节来实现其创新激励效果,研发人员则通过影响专利产出环节,实现创新效率的提升。从激励模式来看,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在人才留用方面的效果存在差异。此外,研究过程中还发现:随着汇川技术股权激励方案的推行,其激励效果有所减退。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发现提出相应的建议。
胡辰[6](2021)在《“回购+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模式下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以双一科技为例》文中提出一方面,被激励员工利用股权激励这种激励手段可以从企业打工者的角色转变为企业所有者的角色,从而充分发挥自身对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勤勉尽责的工作以尽可能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而能够有效地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推动公司长久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股权激励也是上市公司,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是其留住人才和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工具。改革之后,根据相关文件指示,本国企业选择股权激励的模式大多都为以下两种——“股票期权”以及“限制性股票”,而根据股份来源,也可分为回购型股权激励以及定向增发型股权激励。纵观我国有关于回购股份的文件政策,其在2018年对回购股份的细则进行了一些修改,与修改前相比,修改后的细则放宽了股份回购的用途条件,这对希望利用股份回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来说,正如“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但是股权激励的效果具有两重性,本文针对处于高新技术行业内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短期效果研究,验证有效激励的程度。本文以双一科技在2018年10月发布激励计划公告起,研究其“回购+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模式下的运营会对企业产生怎样的财务效应以及非财务效应,以其研究结论作为参考,分别对双一科技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与激励前进行对比,根据研究出的数据分析得出,此次激励效果对于双一科技是起到“正效应”还是“负效应”,不仅如此,选择五个与其处于同一行业且主营业务相似、并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利用沃尔评分法与双一科技的相关指标进行横向对比,从而直观有效地评价双一科技实施回购型股权激励方案的效果。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双一科技此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确实对企业本身具有激励作用。针对回购新规背景下的双一科技的研究分析,对探讨我国类似于双一科技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应如何设计股权激励契约具有借鉴意义。
龚秋月[7](2021)在《上市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研究 ——以汤臣倍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家族企业创始者逐渐意识到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和局限。为了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型,不少家族企业选择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企业管理,但是如何实现企业所有者和职业管理者的利益统一,如何对职业经理人进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是目前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研究课题。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支持和国家政策对“大健康”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营养保健食品制造行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柱逐渐被重视。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汤臣倍健”)作为我国保健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在实施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方案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和问题,对保健品行业的其他上市家族企业未来实施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最优契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双因素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法、事件研究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汤臣倍健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行为进行案例研究。研究发现,汤臣倍健此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使其获利、成长和偿债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激励有效性的持续时间较短,存在后期激励不足的现象。其营运能力在实施股权激励前后没有太大变化,表现较平稳。另外,本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并未能让公司的超额累计收益率(CAR)得到增长,股票市场对本方案的反应也较一般,没得到预期的效果。在人才管理方面,此次激励方案的实施虽然吸引了一批优秀管理人才,不过并没有有效地帮助公司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此次激励方案的实施,没有对公司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带来较大改善。因此,本文认为此方案的实行存在一定优化空间,故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以“四原则、五因素”为优化准则,提出采用复合股权激励模式、适当延长股权激励期限、科学设计行权考核指标、合理设置业绩评价标准等优化建议,以期提升股权激励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助力上市家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能够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申琪[8](2020)在《股权激励对恒瑞医药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在2017年发布了《“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以及《关于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重点强调了医药制造业作为维护公众健康的主力,在政府鼓励其进行研发创新的前提下,需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以及确保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而那些打着低价格幌子,实质上却是生产劣质药品的医药制造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这样的举措体现了,政府对具有研发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创新型医药制造企业的鼎力支持。所以,在市场环境处于利好的状态下,医药制造企业急需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扩大企业研发资金和技术人员的投入,从而达到增强产品技术含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但是,企业往往可能存在代理冲突的矛盾,管理人员不愿意冒险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技术创新,作为缓解这一问题的股权激励,被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重视起来。依照目前整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来看,股权激励研究的方向已朝着企业技术创新不断蔓延。目前,有关股权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案例研究相对较少。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是否有效?以及怎样的股权激励方案对技术创新更有效?针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协助医药制造企业更好地把握股权激励方案,尤其是在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也就此引出研究重点,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是否有效。因此,本文选取医药代表企业恒瑞医药进行案例研究,分析过程分为五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是对股权激励、技术创新以及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进行相关的理论基础梳理。第三部分进入案例分析,通过对恒瑞医药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情况分析,发现其股权激励实施方案的特点,为下一部分的数据分析提供相应的铺垫。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纵向采用对比分析法,通过股权激励前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研发转化的数据对比,以及将股权激励实施前后作为对比变量组,将技术创新的三个阶段指标具体数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来论证恒瑞医药股权激励实施对技术创新的有效性。横向运用功效系数法,分别收集同行业实施复合型股权激励方案的以岭药业、股票期权方案的三诺生物以及未实施股权激励的江中药业的研发投入、研发产出及研发转化的相关指标数据,根据综合打分的排名情况来进一步验证恒瑞医药实施的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有效性。最终综合纵横分析,得出恒瑞医药实施的股权激励对其技术创新是有效的,以及有关恒瑞医药实施股权激励的相关启示。
武业婧[9](2020)在《政府补贴、内部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7月,美国特朗普政府打着“美国优先”的口号一手挑起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如何在中美贸易战这样严峻的情况下维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成为接下来我国发展的重点工作。创新作为驱动国家经济增长和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保障,也是维持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根基。企业是研发创新最关键的主体之一,政府和企业管理者日常工作的重心页逐渐向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偏移。从政府角度而言,政府会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来促进企业进行研发创新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会通过相应的管理激励措施来提升员工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深入研究政府补贴、内部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效应,对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实证研究来对比政府补贴(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这两种方式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的效应的区别,找出对企业研发创新更加有效的激励模式,有针对性地对政府和上市公司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从而为政府和上市公司制定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先总结研究了聚焦于政府补贴、内部激励与企业研发创新的理论及文献,接着对我国当前政府补贴、企业内部激励与研发创新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在理论研究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对各变量进行定义并设计出本文的实证检验模型。此外本文还通过改变样本规模和变量定义方式对实证检验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从而增强了实证结论的可靠性。本文利用我国386家上市公司2013-2018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论如下:(1)政府对企业研发创新的补贴对企业研发创新有显着的正向激励作用,国家可通过政府补贴政策来宏观调控企业的研发创新,从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从内部激励来看,不论是核心技术业务员工股权激励还是高管薪酬激励、高管股权激励,都与企业研发创新有显着正向相关关系。(2)政府补贴、内部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正向影响效应由小到大的排序依次是:高管股权激励、高管薪酬激励、政府补贴(外部激励)、核心技术业务员工股权激励;政府补贴(外部激励)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效应低于内部激励影响效应之和,也低于核心技术业务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效应,但高于高管激励(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影响效应之和。(3)企业规模对政府补贴影响企业研发创新的效应有明显的负向调节效应;高管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而增加;核心技术业务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效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而逐步减小。基于论文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了引导企业有计划的持续性的增加研发投入,政府可以推动和鼓励企业尽快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强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的分类考核与评价。政府应当根据企业规模去调整企业研发创新补贴额度,并建立完善的政府补贴监督机制,从而实现政府补贴资金配置的高效率。企业应时刻关注政府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的变化,充分重视员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核心技术业务员工。企业还要立足自身企业的规模情况及未来发展,科学评估核心技术业务员工和高管团队对企业创新效应影响大小,优化企业内部激励方案并规范披露创新和政府补贴的相关信息。
唐莹[10](2020)在《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兴通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成为最热门的话题,高新技术企业在新时代面临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但员工流失率高与创新投入风险大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难题,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效激励机制,其有效实施能起到留住并吸引优秀人才、激励管理层制定高风险研发策略的作用。然而,我国股权激励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未成熟,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存在局限性,股权激励难以发挥应有的激励效果。此外,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类高投入、高增长、高风险的企业,发展变化远远不同于传统类型企业,其不同生命周期呈现明显不同的特点,“一刀切”式的方案设计难以满足不同生命周期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引入生命周期视角来探究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不同生命周期的股权激励方案,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股权激励要素的动态设计,适应企业不同阶段发展需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与价值。本文首先全面剖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现状,分析其激励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生命周期设计激励方案的必要性。接下来,梳理高新技术企业方案设计的原则及要求,合理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结合不同生命周期的特征、目标及人力资本需求就股权激励的核心要素提出了合理的方案设计思路。然后选取中兴通讯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其分别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两期股权激励的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探讨其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并得出本文的结论。
二、析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析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概念界定 |
1.3.2 高管薪酬激励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贡献 |
1.6 后续章节内容安排 |
2 文献回顾 |
2.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动因与后果 |
2.1.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动因 |
2.1.2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后果 |
2.2 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因素 |
2.2.1 高管薪酬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
2.2.2 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 |
2.2.3 薪酬差距及其影响因素 |
2.3 企业创新与高管薪酬激励机制 |
2.3.1 企业创新与薪酬水平 |
2.3.2 企业创新与薪酬业绩敏感性 |
2.3.3 企业创新与薪酬差距 |
2.3.4 企业创新与股权激励 |
2.4 研究述评 |
3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企业创新理论 |
3.1.2 委托代理理论 |
3.1.3 高管激励理论 |
3.2 理论分析框架 |
3.2.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活动特征分析 |
3.2.2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选择 |
4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薪酬水平及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薪酬业绩敏感性 |
4.2.2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薪酬水平 |
4.3 实证研究设计 |
4.3.1 关键变量定义 |
4.3.2 回归模型设计 |
4.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4 实证检验结果 |
4.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4.4.2 相关性分析 |
4.4.3 回归检验结果 |
4.5 稳健性检验 |
4.5.1 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
4.5.2 基于创新视角的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
4.5.3 基于并购视角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
4.5.4 采用自变量滞后项的检验 |
4.5.5 其他稳健性检验 |
4.6 进一步检验 |
4.6.1 创新风险的中介作用机制检验 |
4.6.2 短期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机制检验 |
4.6.3 产权性质的进一步影响检验 |
4.6.4 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影响检验 |
4.6.5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研发投入 |
4.6.6 薪酬委员会的进一步影响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员工垂直薪酬差距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员工垂直薪酬差距的影响 |
5.2.2 权力配置模式的进一步影响 |
5.3 实证研究设计 |
5.3.1 关键变量定义 |
5.3.2 回归模型设计 |
5.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4 实证检验结果 |
5.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5.4.2 相关性分析 |
5.4.3 回归检验结果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
5.5.2 基于创新视角的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
5.5.3 并购视角下的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
5.5.4 增加控制变量 |
5.5.5 其他稳健性检验 |
5.6 进一步检验 |
5.6.1 股权分散程度的进一步影响 |
5.6.2 产权性质的进一步影响 |
5.6.3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薪酬差距-业绩敏感性” |
5.6.4 短期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机制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股权激励机制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股权激励选择 |
6.2.2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下的高管薪酬激励结构 |
6.3 实证研究设计 |
6.3.1 关键变量定义 |
6.3.2 回归模型设计 |
6.4 实证检验结果 |
6.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6.4.2 相关性分析 |
6.4.3 回归检验结果 |
6.4.4 稳健性检验 |
6.5 进一步检验 |
6.5.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股权激励结构设计 |
6.5.2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股权激励有效期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以中国联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 |
1.2.2 关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国企混改下股权激励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国企混改下的股权激励概述 |
2.1 国企混改及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 |
2.1.1 混改所有制经济 |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 |
2.1.3 股权激励的含义 |
2.1.4 股权激励的模式 |
2.2 国企混改对国企实施股权激励的影响分析 |
2.2.1 混改政策为国企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制度保障 |
2.2.2 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使股权激励动机更加纯粹 |
2.2.3 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使股权激励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
2.2.4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提升了员工参与股权激励的信心 |
2.3 国企混改下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激励理论 |
2.3.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中国联通混改下实施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 |
3.1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介绍 |
3.1.1 行业状况 |
3.1.2 公司简介 |
3.1.3 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况及影响 |
3.1.4 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过程 |
3.2 中国联通混改下股权激励的动因 |
3.2.1 改善公司治理问题是大势所趋 |
3.2.2 健全长期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活力 |
3.2.3 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支撑业务创新发展 |
3.2.4 提升企业市场价值及财务绩效 |
3.3 中国联通混改下股权激励的具体方案 |
3.3.1 股票来源与授予价格 |
3.3.2 激励对象与授予数量 |
3.3.3 激励模式、期限与解锁条件 |
3.3.4 资金去向与退出机制 |
3.4 中国联通混改下股权激励方案的特点 |
3.4.1 激励对象的选择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匹配 |
3.4.2 从企业自身出发选择适合的激励模式 |
3.4.3 期限设置注重员工中长期激励 |
3.4.4 业绩解锁条件兼具挑战性及合理性 |
4 中国联通混改下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及作用路径 |
4.1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前后的激励效果分析 |
4.1.1 公司治理效果分析 |
4.1.2 员工情况分析 |
4.1.3 研发创新能力分析 |
4.2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前后的企业经营绩效分析 |
4.2.1 市场反应分析 |
4.2.2 财务绩效分析 |
4.3 股权激励计划产生激励效果的作用路径分析 |
4.3.1 股权激励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路径 |
4.3.2 股权激励激发员工活力的作用路径 |
4.3.3 股权激励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的作用路径 |
5 结论与启示 |
5.1 中国联通混改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结论 |
5.1.1 混改为股权激励创造了良好的实施环境 |
5.1.2 股权激励提升了股权制衡度及降低了代理成本 |
5.1.3 股权激励优化了员工结构及提高了人均绩效 |
5.1.4 股权激励增加了研发产出及拓展了创新业务 |
5.1.5 股权激励提升了企业价值及财务绩效 |
5.2 对国企在混改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启示 |
5.2.1 抓住混改的机遇积极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
5.2.2 根据企业战略定位选择合适的激励对象 |
5.2.3 从企业自身出发选择合适的激励模式 |
5.2.4 期限设置要注重中长期激励 |
5.2.5 业绩解锁条件需兼具挑战性及合理性 |
5.2.6 完善国企混改下实施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股权激励对创业板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
第三章 股权激励对我国创业板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型构建 |
第三节 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性检验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契约要素与效果分析 ——以网宿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创新 |
1.4.2 本文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股权激励 |
2.1.2 连续重叠股权激励 |
2.1.3 股权激励契约要素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双因素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最优契约理论 |
3 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现状分析 |
3.1 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现状 |
3.1.1 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时间分布 |
3.1.2 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行业分布 |
3.1.3 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同时实施方案数量分布 |
3.1.4 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实施情况 |
3.2 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契约要素分析 |
3.2.1 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模式 |
3.2.2 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对象 |
3.2.3 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力度 |
3.2.4 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有效期 |
4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
4.1 网宿科技公司发展概况 |
4.2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动因 |
4.2.1 开拓细分市场与加强团队建设 |
4.2.2 把握发展机遇促进公司成长 |
4.2.3 保障技术创新与成果安全 |
4.3 网宿科技各期股权激励计划内容与实施情况 |
4.3.1 网宿科技各期股权激励计划内容 |
4.3.2 网宿科技重叠股权激励计划内容特征 |
4.3.3 网宿科技各期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情况 |
4.4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契约要素分析 |
4.4.1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模式 |
4.4.2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对象 |
4.4.3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力度 |
4.4.4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有效期 |
4.4.5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行权条件 |
4.5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效果 |
4.5.1 股权激励与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关系 |
4.5.2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财务绩效分析 |
4.5.3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非财务绩效分析 |
4.6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成功经验与不足 |
4.6.1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成功经验 |
4.6.2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不足 |
4.7 网宿科技连续重叠股权激励相关启示 |
4.7.1 根据公司发展特征选择激励模式 |
4.7.2 根据公司发展特征合理选择激励对象比例 |
4.7.3 根据公司盈利情况与发展需要确定激励力度 |
4.7.4 引入非财务指标作为行权业绩条件指标并合理设置目标值 |
4.7.5 各期股权激励计划选择不同行权或解锁比例组合 |
4.7.6 股权激励计划方案相互补充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汇川技术股权激励对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 |
1.2.2 创新的影响因素 |
1.2.3 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
1.2.4 影响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两者关系的因素 |
1.2.5 股权激励契约要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1.2.6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股权激励 |
2.1.2 创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激励理论 |
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 |
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概况 |
3.2 股权激励方案要素制定的具体情况 |
3.2.1 股权激励的模式选择情况 |
3.2.2 股权激励授予比例的选择情况 |
3.2.3 股权激励有效期的选择情况 |
3.2.4 股权激励考核指标的选择情况 |
4 汇川技术股权激励概况 |
4.1 公司概况 |
4.1.1 汇川技术发展历史 |
4.1.2 汇川技术股权结构 |
4.2 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动因 |
4.2.1 行业发展驱动 |
4.2.2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
4.2.3 吸纳并留住技术人员 |
4.3 股权激励方案的具体内容 |
4.4 汇川技术股权激励方案的特征 |
4.4.1 激励方式 |
4.4.2 激励对象 |
4.4.3 激励力度 |
4.4.4 授予价格 |
4.4.5 业绩考核条件 |
4.5 股权激励实施结果 |
5 汇川技术股权激励影响公司创新的案例分析 |
5.1 股权激励对创新投入方面的影响 |
5.1.1 股权激励对研发资金投入的影响 |
5.1.2 股权激励对研发人员投入的影响 |
5.2 股权激励对创新产出方面的影响 |
5.2.1 对专利产出的影响 |
5.2.2 新产品产出情况 |
5.3 股权激励对创新创收方面的影响 |
5.3.1 营业收入 |
5.3.2 投入资本回报率 |
5.3.3 净资产收益率 |
5.4 汇川技术股权激励影响公司创新的作用路径 |
5.4.1 激励高管,提升其风险承担能力 |
5.4.2 激励核心技术人员,吸纳和留住人才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科学选择股权激励模式 |
6.2.2 合理设计业绩考核条件 |
6.2.3 激励范围与授予份额相协调 |
6.2.4 严格考核个人业绩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回购+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模式下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以双一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评述 |
1.2.1 股票回购的信号传递 |
1.2.2 国外回购动机相关文献 |
1.2.3 国内回购动机相关文献 |
1.2.4 股权激励模式的影响因素 |
1.2.5 股权激励计划绩效评价指标 |
1.2.6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逻辑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回购式”股权激励 |
2.1.2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 |
2.1.3 高新技术行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企业契约理论 |
2.2.3 股权激励理论 |
2.2.4 绩效评价理论 |
3 中国股权激励主要模式的演化及应用现状 |
3.1 我国回购型股权激励现状分析 |
3.2 高新技术企业“回购+限制性”股权激励发展分析 |
3.2.1 高新技术企业特征分析 |
3.2.2 高新技术企业回购对公司经营行为的影响 |
3.2.3 限制性股权激励模式现状分析 |
4 双一科技股权激励计划及动因分析 |
4.1 双一科技公司简介 |
4.1.1 企业基本情况 |
4.1.2 股权结构分析 |
4.2 双一科技股权激励计划分析 |
4.2.1 股权激励模式 |
4.2.2 股权激励对象 |
4.2.3 股权激励相关期限 |
4.2.4 股权回购及行权 |
4.2.5 股权激励考核方案 |
4.3 双一科技“回购+限制性”激励模式的动因分析 |
4.3.1 双一科技实施股权回购动因分析 |
4.3.2 双一科技实施限制性股票动因分析 |
5 双一科技“回购+限制性”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 |
5.1 双一科技股权激励财务效果分析 |
5.1.1 盈利能力分析 |
5.1.2 发展能力分析 |
5.1.3 偿债能力分析 |
5.2 双一科技股权激励非财务效果分析 |
5.2.1 股价变动分析 |
5.2.2 研发投入产出分析 |
5.2.3 职工离职率 |
5.3 与同行业未实施股权激励企业对比分析 |
5.3.1 评分细则 |
5.3.2 比较对象的选择 |
5.3.3 比较企业的综合评价 |
5.3.4 双一科技历年综合评分对比 |
6 双一科技激励计划评价与结论 |
6.1 双一科技激励方案不足点 |
6.1.1 绩效考核制度单一 |
6.1.2 经营管理与发展速度不符 |
6.2 研究结论 |
7 回购型股权激励风险分析及建议 |
7.1 风险分析 |
7.1.1 激励对象的风险 |
7.1.2 预期业绩风险 |
7.1.3 公平公正性的缺失风险 |
7.2 研究建议 |
7.2.1 加强风险控制 |
7.2.2 优化运营管理和人力资源配置 |
7.2.3 合理选择股权来源 |
7.2.4 注重中长期激励目标 |
7.2.5 加强回购监管力度 |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上市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研究 ——以汤臣倍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研究 |
1.2.2 关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 |
1.2.3 关于家族企业及其治理模式的研究 |
1.2.4 关于家族企业股权激励的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家族企业 |
2.1.2 职业经理人 |
2.1.3 股权激励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最优契约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双因素理论 |
第3章 我国上市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现状分析 |
3.1 我国上市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及特征 |
3.1.1 主要模式 |
3.1.2 主要特征 |
3.2 我国上市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 |
3.2.1 激励模式的选择 |
3.2.2 授予数量的选择 |
3.2.3 激励期限的选择 |
3.2.4 考核指标的选择 |
3.3 我国上市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
3.3.1 股权激励模式单一 |
3.3.2 股权激励强度不足 |
3.3.3 激励期限相对较短 |
3.3.4 考核指标不够全面 |
第4章 汤臣倍健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
4.1 汤臣倍健简介 |
4.1.1 公司简介 |
4.1.2 公司股权结构 |
4.2 汤臣倍健股权激励的实施内容及过程 |
4.2.1 实施内容 |
4.2.2 实施过程 |
4.3 汤臣倍健股权激励动因分析 |
4.3.1 推动经营方式的优化 |
4.3.2 保障管理人才的稳定 |
4.3.3 降低委托—代理成本 |
4.4 汤臣倍健股权激励效果分析 |
4.4.1 市场反应分析 |
4.4.2 传统财务绩效分析 |
4.4.3 EVA经济增加值分析 |
4.4.4 非财务绩效分析 |
4.5 汤臣倍健股权激励方案评价 |
4.5.1 汤臣倍健股权激励的可取之处 |
4.5.2 汤臣倍健股权激励的不足之处 |
第5章 汤臣倍健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优化的思考 |
5.1 汤成倍健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的基本原则 |
5.1.1 制约性原则 |
5.1.2 差异化原则 |
5.1.3 持续性原则 |
5.1.4 可实现性原则 |
5.2 汤臣倍健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所考虑的因素 |
5.2.1 市场竞争 |
5.2.2 政策环境 |
5.2.3 行业属性 |
5.2.4 企业特性 |
5.2.5 企业股权结构 |
5.3 汤臣倍健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的优化建议 |
5.3.1 采用复合股权激励模式 |
5.3.2 适当延长股权激励期限 |
5.3.3 科学设计行权考核指标 |
5.3.4 合理设置业绩评价标准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8)股权激励对恒瑞医药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股权激励的模式 |
1.2.2 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
1.2.3 股权激励有效性评价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效性的基础理论 |
2.1 股权激励的概述 |
2.1.1 股权激励的概念 |
2.1.2 股权激励的模式 |
2.1.3 股权激励对象 |
2.1.4 股权激励行权条件 |
2.2 技术创新的概念与评价指标 |
2.2.1 技术创新的概念 |
2.2.2 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 |
2.3 股权激励有效性的概念与评价方法 |
2.3.1 股权激励有效性的概念 |
2.3.2 股权激励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
2.4 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
2.4.1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2.4.2 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
第3章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实施方案 |
3.1 恒瑞医药简介 |
3.1.1 恒瑞医药业务概要 |
3.1.2 恒瑞医药主要经营情况 |
3.2 恒瑞医药实施股权激励的动因分析 |
3.2.1 内部动因 |
3.2.2 外部动因 |
3.3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情况 |
3.3.1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方案基本情况 |
3.3.2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分配情况 |
3.3.3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考核标准 |
3.4 恒瑞医药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特点 |
3.4.1 采用的模式为限制性股票激励 |
3.4.2 滚动性实施激励计划对象不断扩大 |
3.4.3 解锁考核标准独特 |
第4章 股权激励对恒瑞医药技术创新有效性的纵横分析 |
4.1 实施股权激励前后对恒瑞医药技术创新的纵向有效性分析 |
4.1.1 恒瑞医药创新投入分析 |
4.1.2 恒瑞医药创新产出分析 |
4.1.3 恒瑞医药创新转化能力分析 |
4.2 实施股权激励前后对恒瑞医药创新的横向有效性分析 |
4.2.1 比较企业的基本情况 |
4.2.2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评价指标原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及标准值的确定 |
4.3 股权激励对恒瑞医药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分析结果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2.1 恰当选择激励模式,有效推动技术创新 |
5.2.2 设置滚动性激励计划,持续发挥激励创新效果 |
5.2.3 运用科学解锁考核标准,激发技术人员研发热情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各企业相关指标实际值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政府补贴、内部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政府补贴和内部激励的理论发展综述 |
2.1.1 政府干预理论 |
2.1.2 人力资本理论 |
2.1.3 委托代理理论 |
2.1.4 激励理论 |
2.2 政府补贴、内部激励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文献综述 |
2.2.1 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创新 |
2.2.2 内部激励与企业研发创新 |
2.2.3 政府补贴、内部激励与企业研发创新 |
2.3 文献评述 |
3 政府补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及研发创新现状分析 |
3.1 上市公司研发创新现状 |
3.2 政府补贴现状 |
3.3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 |
3.3.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几种模式 |
3.3.2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特点 |
3.4 总体现状分析 |
4 研究设计及变量选取 |
4.1 研究假设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变量定义 |
4.3.1 被解释变量 |
4.3.2 解释变量 |
4.3.3 控制变量 |
4.4 模型设计 |
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实证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对政府的政策建议 |
6.2.2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兴通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构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股权激励 |
2.1.2 生命周期 |
2.1.3 高新技术企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最优契约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博弈论 |
2.2.5 激励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股权激励要素设计研究 |
2.3.2 不同生命周期股权激励效应及模式研究 |
2.3.3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效果研究 |
2.3.4 股权激励效果评价指标研究 |
2.3.5 文献评述 |
2.4 股权激励作用路径分析 |
2.4.1 股权激励对于研发创新的作用路径 |
2.4.2 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现状分析 |
3.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要素分析 |
3.1.1 激励模式分析 |
3.1.2 有效期分析 |
3.1.3 激励额度分析 |
3.1.4 激励对象分析 |
3.1.5 激励价格分析 |
3.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方案设计较为单一 |
3.2.2 激励力度较为不足 |
3.2.3 缺乏针对性、灵活性与长效性 |
3.3 基于生命周期设计高新技术企业激励方案的必要性 |
3.3.1 契合生命周期的激励方案针对性、灵活性及适用性更强 |
3.3.2 科学的方案设计能够充分发挥激励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机理分析 |
4.1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原则 |
4.1.1 动态原则 |
4.1.2 适度原则 |
4.1.3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
4.1.4 核心技术人员是激励主体的原则 |
4.2 股权激励方案要素设计基本要求 |
4.2.1 激励对象 |
4.2.2 激励价格 |
4.2.3 激励额度 |
4.2.4 激励条件 |
4.2.5 有效期 |
4.3 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 |
4.3.1 基于现金流的生命周期划分 |
4.3.2 基于销售收入的生命周期划分 |
4.4 高新技术企业基于生命周期的股权激励动态设计 |
4.4.1 成长期特点、目标、人力资本需求及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
4.4.2 成熟期特点、目标、人力资本需求及相应的方案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5.1 中兴通讯基本情况 |
5.1.1 公司简介 |
5.1.2 股权结构 |
5.2 中兴通讯生命周期判定 |
5.2.1 基于现金流的生命周期判定 |
5.2.2 基于销售收入的生命周期判定 |
5.3 选择中兴通讯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的原因 |
5.3.1 生命周期的更迭具有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征 |
5.3.2 股权激励的推出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与战略意义 |
5.4 中兴通讯两期股权激励方案的主要内容与实施结果 |
5.4.1 第一期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5.4.2 第二期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5.4.3 基于生命周期的两期激励方案对比与合理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兴通讯基于生命周期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效果分析 |
6.1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设计效果分析 |
6.1.1 市场表现分析 |
6.1.2 人员变动分析 |
6.1.3 研发能力分析 |
6.1.4 财务绩效分析 |
6.2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设计效果综合评价 |
6.2.1 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之处 |
6.2.2 股权激励计划的不足之处 |
6.3 改善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 |
6.3.1 采取滚动激励方式增强股权激励的适应性及长效性 |
6.3.2 激励条件的设置要综合考虑企业特征及所处生命周期 |
6.3.3 成长期采用股票期权模式可以适当增加惩罚性条款 |
6.4 本章小结 |
7 结束语 |
7.1 结论 |
7.2 本文的贡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析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研究[D]. 郑雅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以中国联通为例[D]. 胡莹.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3]股权激励对创业板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D]. 王亚斐.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4]创业板连续重叠股权激励契约要素与效果分析 ——以网宿科技为例[D]. 李紫钰.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5]汇川技术股权激励对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D]. 周晨茜.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6]“回购+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模式下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以双一科技为例[D]. 胡辰.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7]上市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研究 ——以汤臣倍健为例[D]. 龚秋月.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8]股权激励对恒瑞医药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分析[D]. 申琪.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9]政府补贴、内部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D]. 武业婧. 山东大学, 2020(10)
- [10]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兴通讯为例[D]. 唐莹.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