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长篇小说《位置》的创作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瀚尹[1](2021)在《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迟子建小说自问世以来就深受读者们的喜爱,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即是鲜明的地域色彩。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不断突破自我,从对故土的回忆式写作延伸至更宽广的地域空间,关注当下时代的生活变迁,深入故土历史,探究地方文化,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呈现生活的本质和生命的本真,思考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文化的关系,表达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本论文从书写对象、书写策略以及书写价值等角度对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进行考察分析,发掘迟子建地域书写的独到之处,凸显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突出的文学史价值。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评述迟子建小说的研究现状,梳理中国现当代“地域书写”的发展脉络,阐明论文所依托的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正文部分为三章:第一章“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对象”,从现实、历史和文化等三个维度梳理地域书写对象,以社会、人文、地理等地域符号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形态来反映时下的地域风貌和时代症候;依托于现实,在想象的建构中丰满了文学东北的历史厚度,彰显了人文温度;通过具体文化场域描写展现东北文化特质,于文学地理中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原乡世界。第二章“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策略”,围绕散点透视的叙事结构、冷静沉郁的旁观者叙事视角和神秘而充满生命力的地方性话语表达,探究迟子建小说地域书写的叙事艺术。第三章“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价值”,从多重文化省察、对中国传统小说艺术手法的传承转化和对地域性如何顺应文学个性的需求三个向度发掘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价值,凸显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突出的文学史价值。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一定的回顾和检视,同时对迟子建相关创作进行批判性价值反思,对地域书写的未来趋势和广阔前景进行总体的审视。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有了更加丰富、具体的书写对象和稳定成熟的艺术风格,向更为宽广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探寻,在当下和过往之间编织起东北书写经纬,构筑属于迟子建的地域文学世界。在中国地域书写个性逐渐式微的当下,迟子建坚守民间立场,扎根于乡村空间,回应时代变迁,打破城乡书写二元对立局面,积极探索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品格,为当代中国地域书写提供可之借鉴的范本。
隋军[2](2021)在《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主要是指以陕(北部和中部)、甘、宁、青、藏、新和内蒙古为主体的“文化西部”在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乡土小说中体现的审视并思考审美对象的思维角度。其中陕甘宁三省的创作极具代表性,可作为研究的中心。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风貌造就了西部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创作底色。在二十一世纪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中,西部乡村风貌则表现出迅速而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西部作家新的审美对象,并同文学思潮和社会思潮一起,促使西部作家进行新的审美思考和审美表达,创造出具有民俗学和传播学意义的作品。通过分析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可发现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至少具备三类七种审美维度。第一类为现实维度,意为面向现实的思维角度,包括以下三种:一、批判现实维度,有批判传统文化和批判现代事物两个向度,倾向于在不同文化的对比中,针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式书写,饱含对西部村民的深切同情;二、实录生活维度,倾向于以客观态度回忆童年乡村、感怀女性生活和书写当下家乡,力图记录即将消失的乡村生活常态,表现家乡人在不同时代的酸甜苦辣;三、昭彰模范维度,意在刻画以西部独有的血性和刚柔相济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被作家视为模范的场景,但这些方式皆因局限性太大而成为理想。第二类为理想维度,即畅想理想世界的思维角度,包括以下两种:一、点染桃源维度,倾向于选择现实中的积极因素搭建理想世界;二、创构神域维度,偏好构想超现实的积极因素并以之创造超现实的理想世界。第三类为探索维度,包括以下两种:一、引介神力维度,致力于思索并展现超现实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二、求法桃源维度,侧重于探索现实中的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三类七种审美维度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构成了审美维度的使用范例。除探索维度的两种之外,其余审美维度都具有或长或短的历史,经历过一系列的嬗变。但不论何种审美维度,背后都存在着“现实主义精神”,都具有相对稳定的色彩倾向,因为不同审美维度倾向的内容结构存在差异,不同审美维度感性和理性的强弱也有所不同。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作家采用的审美维度并不固定,甚至同一部作品都可能表现出多种审美维度。在不同作品中,作家的叙事技巧使用也具有多样性特征,原因为叙事技巧皆为思想表达服务,这其中又涉及到思想感情、前形式、内容、叙事材料以及叙事技巧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此同时,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又不约而同地表现出诗意性,丰富了“诗意性”的内涵。在分析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的过程中,同时还发现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城市与乡村、人与文化及自然环境、“精英”与群众并非绝对对立,而如同中国的多民族一般,是对立中有统一的共同体。
山丹[3](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魏松彦[4](2019)在《《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日报》从创刊之日起就对文艺十分关注。《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是以整个“十七年”文艺批评发展为背景的。时代的变换,在它身上都有所体现。作为最权威的党报党刊,对它进行文艺批评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代文艺批评研究无法绕过的一个领域。本文就从《人民日报》中与文艺批评有关的社论、理论版的批评文章、文艺副刊所载文章进行研究。试图能清晰地展现《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经历的曲折的发展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文艺批评有两个基本的方向,一是对文艺作品的批评,二是对文艺理论的批评。文章各个阶段主要也是按照这两个方向进行研究的。从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年到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之前是文艺批评发展的初期,文艺批评的主要成就是对新的文艺作品的批评和对文艺创作理论问题的探讨,这个阶段的文艺批评虽然包括了政治斗争的开端,但整体上仍然是以追求文艺自身规律为主。从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到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之前是文艺批评发展的中期上半期,这一时期是文艺批评向政治逐渐斗争异变的过程。这一阶段对于文艺作品的批评就明显减少了,同时文艺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文艺思想批判运动。文艺批评以向政治斗争异变为主。1956年到1962年的前半年是文艺批评发展的中期下半期,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文艺批评在逐步的向政治斗争异化的过程中,一旦文艺政策出现宽松的时候就积极地追求文艺自身的规律,两股势力相互发展、相互交织。1962年冬到1965年是文艺批评发展的后期,这个时候文艺批评已经完全沦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不管是对文艺作品的批评还是对文艺理论的批评都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影响下进行的。
李婵娟[5](2019)在《贾平凹小说的历史化与经典化研究 ——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四十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四十年的关系出发,以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写作互动的视角,选择贾平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商州初录》、《浮躁》、《废都》及《秦腔》进行研究,试图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在“寻根文学”的视域下,讨论文学史叙述与贾平凹自我认同之间的错位和联系,说明“寻根文学”不能涵盖他的创作。二是围绕关于《废都》是否是“城市文学”的争论,讨论现代性与反现代性在贾平凹作品评价中的影响。三是围绕《秦腔》的争鸣,讨论后现代乡土文学写作的问题。本文认为,贾平凹既与各个时期的文学潮流密切相关,又以其古典文脉呈现出反现代性写作的倾向,为中国当代小说书写留下了特殊的经验。他坚持民族化写作,但在思想深度上距离世界文学经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绪论部分阐述贾平凹与当代文学思潮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在“历史化”和“经典化”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理清了“历史化”与“经典化”研究的途径,即寻根文本的追认、城市书写中的反现代性和后现代语境下的乡土写作。第二部分在“寻根文学”的视域中探讨文学史的认定与贾平凹自我认知之间的张力。文章采用文学史实追溯法,梳理了“商州”系列小说如何在批评家的追认中被纳入到“寻根文学”的文学史界定中,阐述了贾平凹的民族文学追求与寻根文学在“传统文化”意义上将之吸纳的错位。提出批评界扩大了理论外延,而贾平凹自80年代初就确立了民族文学的写作目标,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能够在不同时期保持自己的文学个性,不盲从文学潮流。第三部分围绕《废都》是否是“城市文学”的争论阐述现代性评价视域的偏狭。通过文献研读和文本分析,我们发现《废都》这部接续古典文脉的城市小说与现代性评价标准之间产生矛盾。提出文学研究应该规避文学“现代性”评价的偏狭,敞开文学评价视域。第四部分围绕《秦腔》的争鸣,讨论后现代乡土文学写作的问题。在文献梳理中,我们发现《秦腔》满足了文学界对后现代乡土文学的期待和本土文学创作的呼唤。因此,后现代乡土文学不会消亡,它在文学当代性、本土性和经典性上对乡土作家提出了挑战。结语部分阐明了贾平凹既以其对时代和文学趋势的把握立于文学潮流内,又因其古典文脉渊源与追求“现代性”的现当代文学主潮相龃龉。具有文人气质的贾平凹四十年来坚持民族化写作,但在思想深度上陷入困境,难以望世界文学经典之项背。
赵仕蕾[6](2019)在《论柳青的“新世界”想象》文中研究说明在20世纪中国的“想象共同体”中,现代国家想象与现代化实践彼此同构,但90年代以来,文学中“乌托邦”的失落造成了理想书写的当下困境。柳青作为从五四走来,亲历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代共和国作家”,他在多种思想资源的影响与指导下,进行着“新世界”的想象与创作。本文运甩“论从史出”的方法,从柳青的小说文本、文艺评论、思想札记及社会史料等方面探入,刀图将作家放置在文学、现实、历史三维的场域下进行分析,梳理出柳青“新世界”想象的生成、演变之脉络。文章由绪论、结语与四个章节构成。绪论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梳理柳青研究的历史脉络。第一章分析“新世界”想象的内部生成,即柳青在三重思想资源的影响下完成着目身人格与世界观的塑造,在“三个学校”理论的指引下确立了创作原则;第二章以《种谷记》等小说为例,论述“新盎界”想象的最初实践及作者的反思、改良过程,概括柳青早期作品甲“新人”的特征与理想玍活图式的雏形。第三章分析《创业史》中“新世界”想象的发展,三要表现为民间、革命与启蒙三重思想资源的调和,柳青将“劳动”作为连接新旧世界的通道,从而塑造了成熟的社会主义新人,描绘出物质与精神层面进一步发展的合作化生活图式,到达其““新世界”想象”的探索高峰。第四章对柳青“新世界”想象的未完成性进行当下的审视。第一部分以柳青对改霞的矛盾性评价及新时期合作化想象的失落,呈现出作家的现实困境;此外,通过《创业史》的文本修改与柳青的晚年思考,表现出作家言身的思想困境,在内外因作用下导致了柳青书写的断裂。第二部分以柳青的争鸣史切入,上升至合作化小说现代性与悲剧性的思考。结语部分以新世纪的两部长篇小说为例,讨论当下文学中“新人”的塑造与理想书写的问题,并对柳青及其“新世界”书写进行了总体性的评价。太文旨在拉开一定距离的今天,平心静气地讨论文学与政治、创作与批评、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努力为我们当下文学中的理想主义书写开拓新的思路。
樊萌[7](2019)在《论刘白羽小说中的战争书写》文中指出刘白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创作生涯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关于刘白羽散文及报告文学的研究非常丰富,而在小说方面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小说研究确有所不及,缺乏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综观刘白羽小说创作,革命战争成为贯穿其中的中心主题,从短篇探索到中篇积累,再到长篇巨制,他从现实生活中凝练出艺术的真实,在小说中展现了丰富的战争历史面貌。本论文以战争书写为切入点,在梳理刘白羽小说创作历程的基础上,研究战争书写的文本表现、艺术特色及历史价值,以期对小说作品进行全面观照,丰富现有的刘白羽研究资料,拓展作家研究领域。第一章对刘白羽的小说创作进行梳理,展现整体风貌。将其创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36-1937年,是他文学生涯的开端,也是小说创作的探索期,主要书写对现实的不满与悲愤。第二阶段是抗战期间,进入转型期,以自己在流亡途中和敌后根据地的见闻为素材,表现抗日军民的丰富生活。第三阶段自1945年至抗美援朝,刘白羽真正参与了战争,此时的小说主要反映战争背景下的革命进程和英雄事迹。第二章主要论述战争书写的多元展现。首先,分析战争环境对人的改造,从农民的觉醒反抗、妇女的思想解放和知识分子改造三个方面阐述小说文本如何表现战争在思想和行动上对人的改造。其次,小说在塑造英雄人物崇高品格的同时,也通过反面形象的刻画表现人物的复杂性,展现战争背景下丰富的生活内容和精神世界。最后,从战时政策和战争进程两个方面来论述刘白羽小说对于战争历史的反映。第三章分析战争书写的艺术特色与价值。选择诗化语言和心理描写两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来发掘小说的审美特质。通过分析刘白羽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积极态度,可以看出他在思想上对主流话语的认同,在创作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战争文学观念。作品中鲜明的时代感和厚重的历史感体现了战争书写的重要价值。而刘白羽自身除作家之外,还是一个军事文学理论家,他主张深入生活、反映矛盾、创作具有史诗和悲剧意义的大作品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同时还大力支持青年作家。他以亲身实践推进了军队文化建设工作,为新时期军事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第四章探究刘白羽坚持战争书写的原因。主要从军人、记者、作家等多重身份的话语选择、俄苏文学的影响、战时思维三个方面来论述,而对于革命文学的坚守、对新时期文学思潮的疏离也使刘白羽的晚年创作面临一定的接受困境。刘白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战火的考验成就了他的灵魂和性格,也影响了他的文学风格和审美选择。他的战争书写可以称为中国现代革命战争史的缩影,在思考历史、关注现实的层面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这无疑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冯思远[8](2019)在《城乡简史 ——范小青小说创作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80年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夜归》以降,范小青笔耕不辍,为我们呈现苏州这座城市的风貌,并以文学的方式超越苏州。第一部分通过分析范小青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焦虑,讨论城市化进程中人的异化与孤独,思考苏州这座城市赋予其城市小说的独特性。本文认为,范小青城市小说中的焦虑现象主要体现在身份无法得到自我及他者的认同,而身份可以从社会、性别和语言三个方面进行观照。另一方面,“我是谁”这一问题引发了范小青“我从哪里来”的追问,于是“寻找”成为其小说的内在推动力,“寻找”背后寄托着人的孤独。区别于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城市文学,范小青在作品中审视新时期人类的精神和生存状态,她笔下烟火气的小巷流水呈现出淡淡的哀伤。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其乡土写作中的隐喻,直击现代化进程下农村溃败的现实,背后其实是范小青对传统伦理道德断裂的担忧。当人们在城市中得不到认同企图回归乡土寻找寄托时,却发现这里早已不是想象中的桃花源。本文认为范小青的乡土作品通过疾病和苦难描写含蓄地隐喻了当下农村的生存现状,这是作者对农村医疗等现代化问题的关怀反思,也是其新写实风格的延续。作为隐喻的疾病在作品中被诊断与治疗,但更需要诊治的是农村对待疾病的态度。而狂欢式的闹剧接连在乡土发生,嬉笑背后却是作者对农村现代化的无力感。第三部分将讨论范小青作品中一个神秘的文学空间——“人鬼之境”。面对城市和农村共同的现代化危机,现实的沉重让作者虚构出一个“人鬼”共存之境。这里有游荡在城乡结合部的底层人民,有无法得到认同而精神分裂的知识分子,这里安放的是一个个不安的灵魂。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其小说呈现出神秘主义的倾向。而这样一种意境追求背后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延续,深受佛教文化传统影响的苏州在范小青笔下以一种超越性的姿态呈现。空间意识日益为其对时间(历史)的感悟所取代。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人鬼之境”,都是范小青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文学空间,而这些空间对应的是不同的写作传统。在空间与时间的交织中,真实与虚幻的转换中,我们看到了人生丰富的可能性,这些使其创作富有魅力、发人深省。
邱晓丹[9](2018)在《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1950-70年代的文学为了服务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的规训和自己的主动谋合下,产生了将文学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为符合该时期一定道德、精神、才能、阶级等标准的“英雄”的书写倾向。本文将具有这种书写倾向的文学文本称之为“英雄书写”。英雄书写作为一种既描写了英雄人物、又描写了非英雄人物的立体的文学表达,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非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中隐藏下诸多与之相去甚远的异质成分。这使得英雄书写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是分析当时社会整体思想形态的理想文本。关于1950-70年代的社会思想状况,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该时期社会运行中振聋发聩的一统性地位,学界长期忽略了潜藏在其笼罩之下的其他思想学说的影响。建国后,中国社会进一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它依然受着儒家传统多方面的影响。1950-70年代英雄书写所竭力塑造的、作为该时期国家话语重要内容的“人民英雄”形象,以集体主义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其重要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道德规训。道德规训是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的重要联结点。“人民英雄”概念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矛盾的内涵特质,这其中隐藏着对儒家思想的变异性继承。英雄书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对儒家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社会、宗法制度和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所衔接和继承。这表明1950-70年代社会在其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之下,仍隐藏着一幅儒家传统社会图景。儒家传统在1950-70年代社会的命运,虽然主要表现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压制,但也有因其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而得以加强的一面。儒家学说是一种具有整体观框架的学说,它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兼容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的一种天然独立的整体性社会形态。1950-70年代社会人为的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时期社会整体性形态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的融合使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形态再次打破,再次成为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型社会。这与具有整体观性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不兼容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道德规训特质的英雄书写式微,文学书写朝着彰显个体欲望、去道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承担的道德规训功能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到文学本身。而社会在全面经济转向的冲击下,呈现出人文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局。1990年代的儒学“复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中大陆新儒家的一支表达了如同传统社会时期的用儒家思想干预社会运行的“政治儒学”的构想。中国当代社会这一思想脉络的流变,在文学的英雄书写中得到了完美的映照和见证。此后的文学,还将继续承担这一作用和功能。
刘霞[10](2017)在《日本原爆文学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原爆文学是指以二战末期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原爆文学在日本发展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涵盖小说、诗歌、戏剧、随笔、散文以及评论等多种文学样式,作为战后文学的重要分支,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整个战后文学史,是日本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归纳整理日本原爆文学的生成语境及发展脉络,结合具体文本对其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做一个历史性的梳理与勾勒,从“毁灭”、“创伤”、“反思”三个方面对日本原爆文学的主题意蕴和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对日本原爆文学进行纵横交织的研究。简要来说,纵向研究主要体现在研究的历时性维度。日本原爆文学在战后社会的综合语境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和文本内涵,三大主题的呈现跟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步调基本一致,蕴藏着一种承上启下且相互并列的内在逻辑。而横向研究主要通过对具体的文本细读、解析、阐释与比较,考察各个阶段的文本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的异同,以核认知为主线横向挖掘日本原爆文学的内在主题意蕴和文本价值。具体将从五个部分进行阐释。绪论部分首先对日本原爆文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沿革进行梳理。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归纳和总结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一章“毁灭主题:人间地狱的再现”。本章主要以原民喜的《夏之花》三部曲、大田洋子的《尸横遍街》等作品为文本分析对象,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从“毁灭的序曲”、“毁灭的瞬间”、“毁灭的惨景”三个层面,探讨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毁灭性”在原爆文学中的具体呈现。原民喜、大田洋子等作家基于自身的被爆体验,肩负着厚重的写作使命,通过记忆的书写和历史的证言,再现了广岛和长崎被爆之前的民不聊生、被爆之时的人间地狱之惨状、以及被爆之后人们在废墟上苦苦挣扎的图景。第二章“创伤主题:呐喊与安魂”。本章主要以大田洋子、林京子、井伏鳟二等作家的原爆文学为分析对象,研究原爆文学中的创伤记忆与历史书写。具体从“创伤的症候”、“创伤的展演”、“创伤的安度与复原”等逻辑相继的三个方面,对被爆者的肉体之痛和精神之殇进行分析和阐述,尤其是对作品中表现的女性被爆者因遭受歧视而造成的心理创伤进行更为细致的文本分析。这些作品不再停留在记录的层面,主要聚焦被爆幸存者所承受的身心伤害,关注他们战后的生存状况,思索个体生命的价值,拷问作为一个被爆幸存者在战后如何有尊严地存活下去等更深层面的问题,向人们展示了被爆幸存者的战后是一部言说不尽的血泪史。由此可见,原爆文学不仅对被爆幸存者发出了自强不息的呐喊,也向逝者表达了深切哀悼之情以及对骨肉同胞的无尽追思。与此同时,它对战后的社会矛盾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合理也进行了强烈地控诉。第三章“反思主题:痛定思痛”。本章主要以井上光晴的《手之家》《大地的群像》、堀田善卫的《审判》、小田实的《广岛》以及大江健三郎的核文学为文本分析对象,对原爆文学中的反思精神进行深入探索和挖掘。这些作品突破以往固有视角——狭隘的民族主义视点或个人体验的宣泄,立足国际视野对原爆这场灾难的实质进行思索和反省。多重主题的交错与民族视野的超越,从广岛体验走向世界和平,是作家们历经劫难后痛定思痛的蚌病成珠。如果说井上光晴通过国内视野对被爆者与部落民歧视等社会问题进行批判的话,那么堀田善卫的《审判》以及小田实的《广岛》则是一种国际视野,对被害与加害的相对性以及被爆无国境等问题进行探讨,触碰到道德根本问题的核心之处。此外,大江健三郎通过一系列核文学作品直击时代命脉,把广岛体验国民化,并把这种“屈辱”附上普世价值从而达到世界化的目的,强烈呼吁废除核武器实现世界和平,向人们提出如何面对核时代这一重大课题。最后为结语部分。该部分主要从文学特色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日本原爆文学的总体特征进行概括与评述。首先,日本原爆文学在叙事策略上,纪实与虚构在文本实践中各有侧重,并相互补充彼此衬托。早期的原爆文学,偏重个人体验和历史纪实,现实主义气息浓厚。60年代以后的原爆文学基于文学张力的自身需求,不乏作者的虚构想象。在纪实和虚构之间、生活和艺术之间,日本原爆文学通过虚构想象与历史真实,从而达到了平衡且完美结合,实现了作家抒写历史并反思时代精神价值的创作本心。其次,日本原爆文学不仅从形式上与时俱进地实现了过渡,在对核认知这一层面上也呈现出其突出的特征,从唯一被爆国的民族受害情结到对战争责任的反思,从狭隘的民族愤恨到人类永久和平的演进,核认知从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升到全人类的角度可以说是日本原爆文学超越时空最有价值的表现。总之,日本原爆文学将全部的情感与理性思考都放置于文本载体中,树立了灾难书写的典范,在呈现主题的同时满足了大众情感宣泄的需要,同时也具备了心理疗伤和警示后世的功能。其真实性和历史理性,给人们带来的教诲是鲜明和深刻的,从而使日本原爆文学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当代文学史的特质与意义。
二、评长篇小说《位置》的创作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长篇小说《位置》的创作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迟子建小说的创作与研究现状 |
二、“地域书写”的发展脉络 |
三、选题缘由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对象 |
第一节 当下现实境遇的文学关照 |
一、扎根地域:关注当下社会变迁 |
二、欲望的人:对人性的再思考 |
三、生态苦难:期盼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二节 文学想象视域的历史建构 |
一、建筑街道潜藏地域城市历史 |
二、“伪满洲国”的想象渗透历史真相 |
三、从线性历史发现“超稳定文化结构” |
第三节 地方文化指征的文本映射 |
一、萨满文化浸润下的文化心理 |
二、风俗节日透露出的隐秘情感 |
三、集体性格刻画塑造民族精神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策略 |
第一节 散点透视:断面解剖式结构认知 |
一、“去中心化”的人物群像表达 |
二、“空间并置”的时空处理方式 |
三、“多线并行”的情节结构安排 |
第二节 旁观者视角:冷静而沉郁的“客观”介入 |
一、他者旁观:空间距离呈现全面叙述 |
二、自我旁观:时间距离造就沉郁喟叹 |
第三节 地方性话语:神秘而充满生命力的叙述表达 |
一、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语 |
二、充盈生命力的“野性比喻” |
三、深谙东北文化的意象表达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价值 |
第一节 对话与交流下的文化省察 |
一、地域文化的展示与塑型 |
二、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思考 |
三、中外碰撞下的文化自信 |
第二节 对中国小说传统艺术的转化重构 |
一、日常生活叙事:传统叙事方式的创造性转化 |
二、“灵异元素”:小说中国式书写的人文复魅 |
第三节 地域性:超越城乡书写的文学品格 |
一、乡土传统空间的复归 |
二、城市地域个性的彰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概述 |
第一节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创作背景 |
一、地理背景 |
二、时代背景 |
小结 |
第二节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审美维度的内涵与内容 |
一、审美维度的内涵 |
二、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审美维度的内容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实维度 |
第一节 批判现实维度 |
一、批判传统文化 |
二、批判现代事物 |
小结 |
第二节 实录生活维度 |
一、回忆童年乡村 |
二、感怀女性生活 |
三、摹写家乡现状 |
小结 |
第三节 昭彰模范维度 |
一、血性侠情范式 |
二、侠义守望楷模 |
三、刚柔相济圭臬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想维度 |
第一节 点染桃源维度 |
一、勾勒理想传统 |
二、展现纯美人情 |
小结 |
第二节 创构神域维度 |
一、晕染神性时空 |
二、搭建超时空神域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探索维度 |
第一节 引介神力维度 |
一、神力无奈退守 |
二、探索于交错时空 |
小结 |
第二节 求法桃源维度 |
一、诉诸修心无果 |
二、受制于碎片化时空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重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
第一节 文学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
一、重审技巧与思想的关系 |
二、审美维度的嬗变 |
三、揭示感性、理性与作品色彩 |
四、审美维度的体系性、作家审美的复杂性与泛化的诗意性 |
小结 |
第二节 社会历史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
一、呼应文学思潮与社会思潮 |
二、彰显文学的民俗学和文化传播价值 |
三、昭示五组共同体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人民日报》概况与“十七年”的界定 |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初期:文艺批评对文艺规律的探索以及向政治斗争偏离 |
2.1 对新作品的关注 |
2.2 对创造新英雄人物的理论探讨 |
3 中期上:文艺批评向政治斗争异化 |
3.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影响下的批判运动 |
3.2 对文艺作品的批评 |
4 中期下:科学理性与政治斗争相交织 |
4.1 对自身审美特征的探讨 |
4.2 “修正主义”的批判运动 |
5 后期:文艺批评完全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
5.1 “左”倾思潮下对文艺理论的批判 |
5.2 对修正主义影片的批判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贾平凹小说的历史化与经典化研究 ——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四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贾平凹与“寻根文学”关系研究 |
1.2.2 《废都》的城市书写研究 |
1.2.3 《秦腔》争鸣研究 |
1.3 历史化、经典化的路径与方法 |
2 寻根文学:文学史叙述与自我认同的张力 |
2.1 寻根文学叙述史中的贾平凹 |
2.1.1 被追认的寻根文学代表作家 |
2.1.2 文学史家的划定 |
2.2 贾平凹的文学探索与寻根文学叙述的错位 |
2.2.1 从“文学流寇”到建立“根据地” |
2.2.2 从《商州初录》到《浮躁》 |
2.2.3 寻根文学叙述的错位 |
2.3 贾平凹与寻根文学之间的张力及文学史的体例问题 |
2.3.1 寻根文学的历史误解 |
2.3.2 民族文学的共同追求 |
2.3.3 文学史的体例问题 |
3 城市文学:从《废都》争鸣看现代性评价视域的偏狭 |
3.1 《废都》:关于“城市文学”的论争 |
3.1.1 “城市文学”的现代性批评 |
3.1.2 “废都”精神的准确把握 |
3.2 现代城市文学的“他者” |
3.2.1 传统文化的现代追寻 |
3.2.2 古典文学传统的跨时代接力 |
3.2.3 现代城市文学的“他者” |
3.3 “城市文学”:现代性批评的视域 |
3.3.1 当代城市文学流变:从“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 |
3.3.2 《废都》:城市文学序列的“内”与“外” |
3.3.3 城市文学现代性评价视域的偏狭 |
4 关于《秦腔》的争鸣——兼论后现代乡土文学写作 |
4.1 《秦腔》争鸣:两极化的批评 |
4.1.1 “乡土中国叙事的杰出文本” |
4.1.2 “一部形式夸张、内容贫乏的失败之作” |
4.2 后现代乡土文学与文学本土性 |
4.2.1 期待后现代乡土文学 |
4.2.2 呼唤文学本土性 |
4.2.3 《秦腔》:文学性与文学经典 |
4.3 迷惘中的立碑式写作 |
4.3.1 主体的分裂 |
4.3.2 止于时代记录 |
4.3.3 后现代乡土文学的写作 |
5 结语 |
5.1 传统文人的怀旧怀乡 |
5.2 文学潮流的内与外 |
5.3 民族文学书写与世界文学视野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论柳青的“新世界”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2. 柳青研究70年述评 |
第一章 “新世界”想象的内部生成与创作原则 |
1. “新世界”想象的思想来源 |
2. “三个学校”的创作原则 |
第二章 “新世界”想象的早期实践 |
1. 具有新品格的人物出观 |
2. 理想生活图式的初步呈现 |
第三章“新世界”想象的探索高峰 |
1. 新人形象的成熟 |
2. 《创业史》宇理想生活图式的发展 |
第四章 未完成的“新世界”想象 |
1. “新世界”想象的现实困境 |
2. 作家的个人困境 |
3. “新世界”想象的当下审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论刘白羽小说中的战争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战争书写的时代语境 |
第一节 苦闷中的挣扎与觉醒 |
第二节 解放区生活纪事 |
第三节 战时见闻录 |
第二章 战争书写的具体展现 |
第一节 战争环境对人的改造 |
一、农民的觉醒反抗 |
二、妇女的思想解放 |
三、知识分子改造 |
第二节 英雄品格与平凡人性的冲突 |
一、军队内部矛盾的表现 |
二、战争中的人性悲歌 |
三、村庄群体的分化 |
第三节 战争历史的还原 |
一、战时政策的反映 |
二、战争进程的表现 |
第三章 战争书写的艺术特色与价值 |
第一节 浓厚的抒情色彩 |
一、诗化语言 |
二、心理描写 |
第二节 红色理性精神 |
一、对主流话语的认同 |
二、时代感与历史感 |
第三节 对军事文学的贡献 |
一、军事文学理论 |
二、鼓励青年作家 |
第四章 战争书写原因探究 |
第一节 多重身份下的话语选择 |
第二节 俄苏文学的影响 |
第三节 战时思维的制约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刘白羽“战争书写”主要作品篇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城乡简史 ——范小青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城市的焦虑 |
第一节 社会身份 |
第二节 性别身份 |
第三节 文化身份 |
(一) 环境物产 |
(二) 民间风俗 |
第三章 乡土隐喻 |
第一节 乡土日常 |
第二节 疾病隐喻 |
第三节 女性关怀下的疾病叙事 |
第四章 神秘空间 |
第一节 人鬼之境 |
第二节 鬼魅叙事的传统 |
(一) 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 地域文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文学的“英雄”主题 |
0.1.2 建国后的“英雄”书写 |
0.1.3 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 |
0.1.4 英雄书写的80年代转向 |
0.2 研究意义 |
0.2.1 社会思想史意义 |
0.2.2 文学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4 文献与研究综述 |
0.4.1 50-70年代的英雄研究 |
0.4.2 新时期的英雄研究 |
0.4.3 现当代文学中的儒家传统研究 |
0.5 论文大纲 1. 文学英雄书写的形成 |
1.1 当代文学的权力受封 |
1.1.1 “一体化”研究范式之外 |
1.1.2 文学的主动性 |
1.2 社会建设事业与文学部门 |
1.2.1 建国初社会的理想氛围 |
1.2.2 胡风的诚挚理想 |
1.2.3 文学内部的竞争与格局确立 |
1.3 革命思维与文学真理标准 |
1.3.1 社会建设的革命思维 |
1.3.2 革命的文学标准 |
1.4 文学的英雄书写时代 |
1.4.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
1.4.2 “谁当主角”? |
1.4.3 英雄的“工农兵”出身 |
1.4.4 说不尽的“知识分子”与《青春之歌》 |
1.4.5 文学的选择与浩然的崛起 2. 道德:英雄特质与儒家伦理 |
2.1 成长型英雄与神化型英雄 |
2.1.1 集体的“人民”与个体的“英雄” |
2.1.2 成长型英雄书写 |
2.1.3 神化型英雄书写 |
2.2 英雄与儒家的道德联结 |
2.2.1 儒学的道德教化历程 |
2.2.2 英雄书写的道德规训:正己与正人 |
2.2.3 儒家方法的运用:“致广大,尽精微” |
2.3 文本英雄的儒家道德特质 |
2.3.1 “公私”观念向宋学传统的回归 |
2.3.2 “人人英雄”与“满街皆圣人”? |
2.3.3 从积极入世到“人定胜天” |
2.3.4 圣人“三不朽”与英雄“立功” 3. 英雄书写中的儒家传统社会图景 |
3.1 小农社会特质的遗存 |
3.1.1 向土地回归的“人民” |
3.1.2 《武训传》与扫盲运动 |
3.1.3 《不能走那条路》与农地欲望 |
3.2 宗法:“女英雄”书写中的男权机制 |
3.2.1 女性事业心:最合乎理想的嫁妆 |
3.2.2 《李双双小传》与孙庄 |
3.2.3 《春暖时节》:启蒙人丈夫对妻子的改造 |
3.3 宗法:“改造”不了的家庭与血缘 |
3.3.1 “落后”人物集锦 |
3.3.2 《山乡巨变》与家庭价值认同 |
3.3.3 《艳阳天》与“阶级”概念的儒化 |
3.4 “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 |
3.4.1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礼运篇》 |
3.4.2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答顾东桥书》 |
3.4.3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大同书》 |
3.4.4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共产主义 |
3.4.5 两种乌托邦理想的融合 4. 历史转型与英雄书写的没落 |
4.1 整体中国与儒学基础 |
4.1.1 “完整的历史世界” |
4.1.2 儒家的自然整体观 |
4.1.3 近代历史的转型 |
4.2 50-70年代的回归与终结 |
4.2.1 《叶里藏金》与一元价值 |
4.2.2 《千重浪》与自力更生 |
4.2.3 《铁军的步伐》与路线斗争 |
4.3 整体观与英雄书写 |
4.3.1 天地万物非一体下之“仁” |
4.3.2 50-70年代的整体观与集体主义 |
4.3.3 加入全球化 5. 美丽新世界 |
5.1 英雄书写的余韵 |
5.1.1 “伤痕”文学与英雄的“思想解放” |
5.1.2 新时期的社会共同理想 |
5.1.3 社会经济转向与理想书写转型 |
5.2 现实主义文学的拐点:从路遥到王朔 |
5.2.1 路遥理想中的集体性取向 |
5.2.2 王朔反叛的个体性倾向 |
5.2.3 文学显学地位与80年代文学 |
5.3 成为“文学”的文学 |
5.3.1 “人文精神大讨论” |
5.3.2 《我爱美元》与去道德化的90年代文学 |
5.3.3 纯文学的失落 结语:道德困局与儒学“复兴”?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
(10)日本原爆文学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日本原爆文学 |
(一) 原爆文学的概念与诞生背景 |
(二) 原爆文学的发展沿革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毁灭主题:人间地狱的再现 |
第一节 毁灭的序曲 |
一、《毁灭之序曲》: 时空维度下的灾难预示 |
二、《毁灭之序曲》: 多重视角下的精神幻灭 |
第二节 毁灭的瞬间 |
一、《夏之花》等: 原爆瞬间 |
二、《来自废墟》等: 原爆的次生毁灭 |
第三节 毁灭的惨景 |
一、《尸横遍街》等: 人的毁灭 |
二、《来自废墟》等: 家园的毁灭 |
三、《广岛的回忆》: 城市文明的毁灭 |
小结 |
第二章 创伤主题: 呐喊与安魂 |
第一节 创伤的症候 |
一、肉体之痛 |
二、精神之殇 |
第二节 创伤的展演 |
一、普遍性的个体创伤 |
二、独特性的女性创伤 |
第三节 创伤的安度与复原 |
一、《祭场》: 艰难的哀悼与安魂之路 |
二、创伤记忆与历史书写 |
小结 |
第三章 反思主题: 痛定思痛 |
第一节 多重主题的交织: 井上光晴的原爆文学 |
一、《手之家》: 多重主题的反思 |
二、《大地的群像》: 多重主题反思之深化 |
第二节 战争责任之思: 堀田善卫的《审判》 |
一、《审判》: 加害者保罗与恭助的对比 |
二、《审判》: 罪与罚 |
三、《审判》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
第三节 民族主义视野的超越: 小田实的《广岛》 |
一、《广岛》: 民族与种族歧视的交织 |
二、《广岛》: 被害与加害的辩证思考 |
三、《广岛》的进步意义 |
第四节 核时代的生存之道: 大江健三郎的核文学世界 |
一、《广岛札记》: 大江反核之旅的起点 |
二、《治疗塔》: 现代危机的预言 |
三、核时代的生存之道 |
第五节 原爆认知及战争反思 |
一、反对战争抑或反对战败 |
二、“请安息吧,战争错误不再重演” |
三、“提起广岛时” |
小结 |
结语 |
使用文本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四、评长篇小说《位置》的创作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研究[D]. 张瀚尹. 江南大学, 2021
- [2]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D]. 隋军.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3]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D]. 魏松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贾平凹小说的历史化与经典化研究 ——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四十年[D]. 李婵娟. 宁波大学, 2019(06)
- [6]论柳青的“新世界”想象[D]. 赵仕蕾. 浙江大学, 2019(01)
- [7]论刘白羽小说中的战争书写[D]. 樊萌.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8]城乡简史 ——范小青小说创作论[D]. 冯思远. 苏州大学, 2019(04)
- [9]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D]. 邱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日本原爆文学主题研究[D]. 刘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