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硫糖铝混悬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论文文献综述)
王倩[1](2021)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药物发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与目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疾病,几乎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发作一次。它可由多种不同的病因引起,这可能对诊断构成挑战。RAU的诊断几乎基于临床表现,有时还伴随着组织活检。然而,并不是每个病例都会出现与特定情况相关的典型临床或组织学特征;疾病的治疗也同样是非特异性的,通常为非靶向抗炎药或免疫抑制剂。虽然已存在几个诱发因素的假说,但RAU的确切发病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显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该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以便为诊断试验和治疗干预的发展确定更具特异性的分子靶点。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促进RAU愈合的关键基因和分子途径,并进一步筛选出RAU的促愈药物。研究材料和方法:在Pubmed2ensembl中执行文本挖掘获取概念相关基因。在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Gene Expression Omnibus,NCBI-GEO)中选择微阵列数据集GSE37265,使用GEO2R在线工具,以校正P值(Adjusted p-value)<0.01和|Log2Fold Change(FC)|≥2为筛选标准,鉴定出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将二者基因取交集后得到候选基因。选用DAVID 6.8中的功能注释工具对候选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信号通路(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通过相互作用检索工具(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STRING)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使用Cytoscape 3.8软件绘制PPI网络,并采用内置插件“MCODE”筛选出核心蛋白质模块。将选定模块对应的候选基因导入药物基因相互作用数据库(The Drug Gene Interaction Database,DGIdb)筛选基因靶向药物。进一步采用半柔性分子对接方法,使用Autodock Tools筛选出潜在的RAU靶向促愈药物。研究结果:1.基于文本挖掘(“Wound healing”和“Recurrent aphthous ulcer”)以及数据集GSE37265处理,确定11个RAU愈合相关的候选基因,分别为CD69、DSG1、GZMB、IDO1、IL1B、IL6、LYZ、MMP1、MMP3、TLR2和VCAM1。2.PPI网络中最显着的蛋白质模块包含9个候选基因,按度值从大到小,分别为TLR2、IL6、IL1B、VCAM1、IDO1、CD69、MMP3、MMP1和GZMB。KEGG Pathway分析和GO分析均显示,候选基因显着富集的条目与炎症和免疫调节关系密切。3.通过药物-基因相互作用分析、Pub Chem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检索,挖掘出69种FDA批准药物,多为抗肿瘤药、抗感染药、抗炎药和抗病毒药;进一步总结出21种药物和7个候选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18种药物、5个候选基因和7条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关系。潜在药物的靶向基因主要参与信号通路的炎症、免疫(包括宿主防御和自身免疫)、抗细菌感染、细胞焦亡和细胞黏附过程。4.半柔性分子对接模拟实验发现,六氯酚(靶向GZMB)、苯达莫司汀(靶向CD69)、阿达帕林(靶向TLR2)、利塞膦酸(靶向IL1B)、替鲁膦酸(靶向IL1B)、甲硝唑(靶向IL6)与对应蛋白质分子的氢键结合能较低,更易与靶向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合,是潜在的RAU靶向促愈药物。研究结论:1.鉴定出的9个候选基因在炎症和免疫调节方面显着富集,分别为TLR2、IL6、IL1B、VCAM1,IDO1、CD69、MMP3、MMP1和GZMB。2.潜在RAU靶向促愈药物多为抗肿瘤药、抗感染药、抗炎药和抗病毒药。潜在药物的靶向基因主要介导信号通路的炎症、免疫、抗细菌、细胞焦亡和细胞黏附过程。3.六氯酚、苯达莫司汀、阿达帕林、利塞膦酸(双磷酸)、替鲁膦酸、甲硝唑是潜在的RAU靶向促愈药物。
方皓,鄢玉芬,陶明宝,陈林,刘友平,陈鸿平[2](2018)在《瓦楞子及不同炮制品对大鼠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瓦楞子及不同炮制品对无水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溃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0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硫糖铝组、生品组、750℃煅品组、850℃煅品组、1000℃煅品组、煅醋淬品组、煅盐水淬品组、煅水淬品组、碳酸钙组、氧化钙组、碳酸钙:氧化钙(1∶1)组,采用无水乙醇烧灼法致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计算各组溃疡指数,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钙离子(Ca2+)含量,测定胃液p H、胃组织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并对胃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瓦楞子及不同炮制品组均能明显降低胃黏膜溃疡指数和胃液p H值;显着升高大鼠血清中SOD含量及VEGF含量,降低大鼠血清中MDA含量,碳酸钙组和碳酸钙:氧化钙(1∶1)组大鼠血清中Ca2+含量显着升高;给药各组均显着升高大鼠胃组织中NO及PGE2含量。结论:瓦楞子及不同炮制品制酸止痛的疗效依次为:硫糖铝组>瓦楞子750℃煅品组>煅淬品组>生品组> 850℃煅品组、1000℃煅品组>碳酸钙:氧化钙(1∶1)组、碳酸钙组、氧化钙组;瓦楞子及不同炮制品制酸止痛的疗效均优于碳酸钙、氧化钙和碳酸钙:氧化钙(1∶1),表明瓦楞子制酸止痛的疗效除了与主成分碳酸钙有关外,还与瓦楞子的一些小分子物质有关。
王崇飞[3](2016)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 ROU)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规律及其与不同因素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辨证诊疗及预防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专家意见,制定统一的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分型调查表,对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华西口腔医院中医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ROU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及四诊资料,确定证型;整理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1)ROU中医证型中脾气虚弱证最多(占39.2%),脾气虚弱证与其他6种证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ROU不同证型性别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血亏虚证患者全部为女性,气血亏虚证分别与脾气虚弱、脾肾阳虚证相比,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ROU各证型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证型饮食偏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U各证型诱因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U各证型情志异常分布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20例ROU患者中女性占总病例数的59.2%,患者在30-59岁年龄段者居多;患者中以无明显诱因发病者为多,占63.3%;患者中无饮食偏嗜者占71.7%,比例最高。(5)120例ROU患者中,轻型ROU患者占96.7%,重型、疱疹型分别占2.5%、0.8%。结论:1、ROU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脾气虚弱证最为多见,胃火炽盛证相对于脾气虚弱证、寒热错杂证、脾肾阳虚证较为少见。2、ROU中医证型中,气血亏虚证与脾气虚弱、脾肾阳虚证相比,以女性更为多见;年龄、饮食偏嗜、发病诱因与ROU中医证型之间无相关性;情志异常在各中医证型中普遍存在。3、ROU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年龄以青年、中年为主。4、多数ROU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无明显饮食偏嗜。5、ROU分型情况以轻型为最常见,重型及疱疹型少见。
李改兰,侯玲君,王韦韦[4](2015)在《英夫利昔治疗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病例报道》文中指出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往往与全身性疾病相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取决于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轻度仅需使用外用制剂,对严重病例需配合使用全身性药物。最近的研究表明英夫利昔治疗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良好的疗效。我们临床使用英夫利昔治疗了3例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2例无基础疾病的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1例为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白塞病患者,无其他重大器官受累。所有患者均接受单次输注英夫利昔,3例患者均表现出快速良好的疗效。这些疗效可持续半年以上,且在1年内患者仅有轻微复发性口腔溃疡出现,并无须增加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结果表明,英夫利昔单抗可用于治疗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
韩亚萍,张洪伟,林泓兵[5](2013)在《中西医结合口腔雾化剂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复方莲柏雾化剂以雾化吸入作为给药方式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a ulcer,RAU)的疗效。方法将276例RA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8例。观察组给予自制复方莲柏雾化剂(成分:莲子心50 g,黄柏150 g,生地200 g,竹叶150 g,白矾25 g,甘草50 g,硫糖铝)雾化吸入,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奥硝唑。5 d为1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临床追踪观察,3例失访者排除(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2%vs 74.5%,P<0.05);经180 d以上随访,观察组治疗后复发周期明显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延长(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溃疡大小、溃疡数目、充血程度及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好转(P均<0.05)。结论复方莲柏雾化剂治疗RAU无毒副作用,方便易行,疗效确切。
祁瑛[6](2013)在《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6例临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给予硫糖铝分散片、氟美松片、维生素B2片研磨外涂,硫酸锌溶液口服,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治愈41例,占73.21%,显效8例,占14.28%,有效4例,占7.14%,无效3例,占5.35%,总有效率94.65%。随访1年,2例复发。结论:采取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陈小英[7](2013)在《功劳口疡清的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功劳口疡清(Gong Lao Kou Yang Qing,简称GLKYQ)进行药效学实验及毒理学实验,观察检测其毒性反应及药效结果。方法:通过石炭酸复制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模型,给予功劳口疡清进行干预,观察其能否改善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研究观察功劳口疡清的抗炎作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镇痛实验来研究功劳口疡清的镇痛作用;体内和体外抗菌实验观察功劳口疡清的抗菌作用。应用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研究其毒性作用。结果:功劳口疡清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观察表明:功劳口疡清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醋酸所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功劳口疡清也能对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但功劳口疡清镇痛实验中对物理刺激(热板法)和化学刺激(醋酸法)所引起的疼痛均无明显的镇痛作用。体外抗菌试验观察表明:功劳口疡清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对革兰阴性大肠艾希菌无明显的抗菌作用。体内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功劳口疡清能降低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小鼠的死亡率。研究GLKYQ经口服途径给药的急性毒性。每组小鼠均未出现任何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无法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因此进行最大耐受量(MTD)测定,小鼠最大耐受量为220g生药/kg,小鼠最大耐受倍数为210。功劳口疡清(53.04g生药/kg,21.35g生药/kg,13.26g生药/kg)对大鼠灌胃给药91d、停药21d恢复期后的长期毒性试验观察所见:各组受试大鼠的一般生理活动状况,即:自主性行为、摄食量、体重增长、脏器系数、各项血液学检测指标及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中未见有明显异常改变(P》0.05).在给药期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功劳口疡清高剂量组及功劳口疡清中剂量组出现肺间质炎及肝细胞轻度颗粒变性。恢复期末,空白对照组和高剂量组仍各有2例轻型肺间质炎。其余各脏器未见病理改变。结论:功劳口疡清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但无镇痛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小鼠急性毒性低,长期给药亦未见由药物引起的病理学改变。
王虹[8](2013)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证候特点与遣药组方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文献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常见证型、用药特点,初步揭示其组方配伍规律,为中医临床研究及新药研发提供文献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选择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期刊等数据库,检索1989年至2011年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文献。利用Microsoft access建立资料数据表,并录入成都中医药大学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开发的“中药复方分析”软件。(2)统计分析法:利用频数分析法、关联规则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内治方与外治方的证型、组方药类、核心药物、药对药组、常用方剂及常见证型的常用药物、药组药对、方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证型特点:482首内治方证型中,实证占41.08%,虚证占32.37%;虚实夹杂证占24.07%,以实证所占比例相对较多;频次居前5位的证型为阴虚火旺、心脾积热、湿热困脾、气阴两虚、热毒炽盛。83首外治方证型中,实证占67.47%,虚证占15.66%,虚实夹杂证占14.46%;频次居前5位的证型为热毒炽盛:瘀热内郁;湿热困脾;肾阴亏虚,兼热毒炽盛;阴虚火旺。(2)用药特点:内治方药类居前10位的依次是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收涩药、芳香化湿药、理气药;核心药物使用居前10位的依次为:生地黄、黄连、茯苓、麦门冬、牡丹皮、黄芩、当归、黄芪、黄柏、玄参;常用药对有生地黄、竹叶,泽泻、山药等。外治方药类居前7位的依次是清热药、解表药、开窍药、补虚药、其他药、拔毒化腐生肌药、收涩药;核心药物频次居前10位的依次为冰片、青黛、黄柏、黄连、五倍子、硼砂、薄荷、孩儿茶、细辛、明矾;常用药对有冰片、青黛,冰片、黄柏等。(3)遣方特点:内治方居前4位依次为导赤散、增液汤、玉女煎、清胃散。(4)证与常配药物、药对:内治方阴虚火证旺常伍黄柏、知母、牡丹皮、生地黄、玄参等;心脾积热证伍生地黄、木通、黄连、竹叶、栀子等;湿热困脾证伍黄芩、黄连、栀子等;气阴两虚证伍白术、生地黄、麦门冬、黄连等;热毒炽盛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金银花等;药对由常用药物相配而成。结论:ROU的病变特点不外虚实两端,但虚实夹杂证亦可见;该病本虚多见阴虚、气阴两虚、阳虚,标实以热、湿为主,虚则气阴两虚,或脾气亏虚,或脾肾阳虚,以致口舌肌膜失养;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以致口舌肌膜灼腐。实则心脾积热,火热上冲;或湿热困脾,湿热上渍:或火毒上攻,熏灼口舌,气血壅滞,血败肉腐,肌膜溃破而为病。久病则虚实兼夹,本虚标实。内治方通过清热、祛湿、散寒、化瘀以消除病因,益气、养阴、温阳以顾护正气;外治用药一方面针对局部辨病,配用具有收湿敛疮,消肿止痛,拔毒祛腐等功效的药物外,另一方面依据整体辨证,采用清热、活血、补气、除湿等治疗,以消除病因、内调脏腑,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辨治模式。
李万鑫,刘军[9](2012)在《以耳鼻喉科为首要症状的白塞病一例》文中研究说明1引言白塞病于1937年由土耳其医生Behcet首次报道,并以之命名,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部位。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以某一器官损害作为首发症状时,临床医生往往容易误诊误治,甚至无法做出诊断。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累及下咽,外院长期误诊误治的白塞病人的
于浩[10](2010)在《活性芦荟口疮药膜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文中指出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活性芦荟口疮药膜中芦荟苷含量和芦荟大黄素含量的方法,并制定在制作芦荟口疮药膜制剂中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标准。方法:通过乙醇提取法从芦荟粉中提取有效成分,并利用HPLC法测定其成分。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条件以ZORBAX-SA-C18 (5μm,200mm×4.6mm)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一水(70:30)溶液;检测波长:在360 nm处测定芦荟苷含量,在430 nm处测定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芦荟苷在0.5-100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5),精密度良好(RSD=0.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2%(RSD=0.4%)。芦荟大黄素在0.25-100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良好(RSD=1.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6%(RSD=0.41%)。芦荟口疮药膜1片(1cm×1cm)中芦荟苷与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分别为5.837μg、0.225μg。结论:所建立的HPLC分析法简便、快速、准确、所测结果稳定、重现性良好,适用于芦荟口疮药膜中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含量的测定和质量的控制。芦荟口疮药膜1片(1cm×1cm)中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标准暂定为芦荟苷4.67μg、芦荟大黄素0.18μg。
二、硫糖铝混悬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糖铝混悬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论文提纲范文)
(1)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药物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表现 |
1.2.2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病因 |
1.2.3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诊断 |
1.2.4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治疗方法 |
第2章 实验材料 |
2.1 分析数据来源 |
2.2 主要分析工具 |
第3章 实验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差异基因的鉴定 |
3.2.1 文本挖掘 |
3.2.2 数据集处理 |
3.2.3 确定候选基因 |
3.3 功能富集分析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3.4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和模块化分析 |
3.5 药物-基因相互作用分析 |
3.6 分子对接 |
3.6.1 药物小分子处理 |
3.6.2 蛋白质大分子处理 |
3.6.3 寻找活性口袋 |
3.6.4 运行分子对接 |
3.6.5 查看分子对接结果 |
3.6.6 PyMOL可视化分子对接结果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差异基因的鉴定 |
4.1.1 文本挖掘 |
4.1.2 数据集处理 |
4.1.3 确定候选基因 |
4.2 基因本体分析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4.3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和模块化分析 |
4.4 药物-基因相互作用分析 |
4.5 分子对接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瓦楞子及不同炮制品对大鼠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药物 |
1.2 动物 |
1.3 试剂 |
1.4 仪器 |
1.5 方法 |
1.5.1 实验动物分组 |
1.5.2 药物配制及给药 |
1.5.3 胃溃疡模型制备[8, 9] |
1.5.4 胃溃疡指标检测 |
1.5.4. 1 大鼠胃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
1.5.4. 2 溃疡指数测定 |
1.5.4. 3 胃液p H值测定 |
1.5.4. 4 大鼠血清SOD、MDA、VEGF和Ca2+含量测定 |
1.5.4. 5 大鼠胃组织NO含量和PGE2表达检测 |
2 结果 |
2.1 对大鼠胃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2.2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
2.3 对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和胃液p H值的影响 |
2.4 对大鼠血清SOD、MDA、VEGF及Ca2+含量的影响 |
2.5 对大鼠胃组织NO和PGE2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理论研究 |
1.1 中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
1.1.1 中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名的认识 |
1.1.2 中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3 中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分型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
1.2.1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1.2.2 对本病相关因素的研究 |
2.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2.1 研究资料来源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标准 |
2.2.6 研究方法 |
2.2.7 统计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一般资料分析 |
2.3.2 ROU证型与相关因素分析 |
2.4 结论 |
3. 讨论 |
3.1 ROU女性患病率高,中、青年多发 |
3.2 ROU发病诱因 |
3.3 ROU与饮食偏嗜 |
3.4 ROU的中医证型分布 |
3.5 对本病的认识和探讨 |
3.5.1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脾胃相关 |
3.5.2 脾胃虚损为本病重要病机 |
3.5.3 治疗用药当重视顾护脾胃 |
3.5.4 情志失调为本病常见伴随症状 |
3.5.5 预防调护 |
3.5.6 临床意义 |
4.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文献综述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西医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件2 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分型调查表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英夫利昔治疗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病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典型病例 |
2 结果 |
3 讨论 |
(5)中西医结合口腔雾化剂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疗效比较 |
2.2 复发周期比较 |
2.3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 |
3 讨论 |
(6)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6例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选择 |
2 治疗方法 |
3 疗效标准 |
结果 |
讨论 |
(7)功劳口疡清的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索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功劳口疡清药效学试验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GLKYQ对实验性大鼠口腔溃疡模型的影响 |
2.2 GLKYQ的抗炎作用 |
2.2.1 GLKYQ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 |
2.2.2 GLKYQ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2.2.3 GLKYQ对角叉菜胶性大鼠足关节肿胀的影响 |
2.3 GLKYQ的镇痛试验 |
2.3.1 热板法 |
2.3.2 扭体法 |
2.4 GLKYQ的抗菌试验 |
2.4.1 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纸片法) |
2.4.2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
2.4.3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功劳口疡清急性毒性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功劳口疡清长期毒性试验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证候特点与遣药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现状 |
1.1 复方配伍规律文献研究进展 |
1.2 复发性口腔溃疡方剂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检索方法 |
2.2.2 分析方法 |
2.2.3 资料搜集 |
2.2.4 资料规范 |
2.2.5 资料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内治方 |
3.1.1 证型分析 |
3.1.2 药物分析 |
3.1.3 常用方剂 |
3.1.4 证-药-药对-方剂关联分析 |
3.2 外治方 |
3.2.1 证型分析 |
3.2.2 药物分析 |
4 讨论 |
4.1 复发性口腔溃疡之病因病机探讨 |
4.1.1 历代文献概述 |
4.1.2 证类病机分析 |
4.2 中药复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配伍规律探讨 |
4.2.1 配伍清热药 |
4.2.2 配伍祛湿药 |
4.2.3 配伍温里药 |
4.2.4 配伍补虚药 |
4.2.5 配伍活血化瘀药 |
4.2.6 配伍理气药 |
4.2.7 配伍解表药 |
4.2.8 配伍收涩药 |
4.3 复发性口腔溃疡方剂常用药对配伍意义探析 |
4.3.1 生地黄、竹叶 |
4.3.2 山药、泽泻 |
4.3.3 山药、山茱萸 |
4.3.4 竹叶、木通 |
4.3.5 茯苓、山茱萸 |
4.3.6 茯苓、半夏 |
4.3.7 生石膏、地黄 |
4.3.8 柴胡、白芍 |
4.3.9 黄连、肉桂 |
4.3.10 黄柏、砂仁 |
4.3.11 冰片青黛 |
4.3.12 冰片黄柏 |
4.3.13 青黛黄柏 |
4.4 药物、药对、方剂与证候关联探究 |
4.4.1 生地黄与药对、方剂、证候关联 |
4.4.2 黄连与药对、方剂、证候关联 |
4.4.3 黄柏与药对、方剂、证候关联 |
4.4.4 茯苓与药对、方剂、证候关联 |
4.4.5 麦门冬与药对、方剂、证候关联 |
4.4.6 冰片与药对、方剂、证候关联 |
4.4.7 青黛与药对、方剂、证候关联 |
4.4.8 五倍子与药对、方剂、证候关联 |
4.5 内治方与外治方用药差异性分析 |
4.6 外治方选用清热药分析 |
结语 |
创新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研究进展 |
附录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以耳鼻喉科为首要症状的白塞病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病情介绍 |
3 讨论 |
3.1 病因研究 |
3.2 治疗方法 |
3.2.1 硫唑嘌呤 |
3.2.2 环磷酰胺 |
3.2.3 沙利度胺 |
3.2.4 硫糖铝混悬液 |
3.3 体会 |
(10)活性芦荟口疮药膜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仪器与试剂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原料与试剂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的确立 |
2.1.1 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标准品检测波长的确立 |
2.1.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确定 |
2.2 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 精密度实验 |
2.4 重现性实验 |
2.5 加样回收率实验 |
第三章 样品实验 |
3.1 芦荟口疮药膜的制备 |
3.1.1 芦荟有效成分的提取 |
3.1.2 膜剂的制备 |
3.2 芦荟提取物和芦荟口疮药膜中芦荟苷及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
3.2.1 芦荟提取物中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
3.2.2 芦荟口疮药膜中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
第四章 讨论 |
4.1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四、硫糖铝混悬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药物发现研究[D]. 王倩. 吉林大学, 2021(01)
- [2]瓦楞子及不同炮制品对大鼠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比较研究[J]. 方皓,鄢玉芬,陶明宝,陈林,刘友平,陈鸿平.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8(06)
- [3]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D]. 王崇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4]英夫利昔治疗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病例报道[J]. 李改兰,侯玲君,王韦韦.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5)
- [5]中西医结合口腔雾化剂的临床研究[J]. 韩亚萍,张洪伟,林泓兵. 中国临床研究, 2013(10)
- [6]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6例临床效果观察[J]. 祁瑛. 青海医药杂志, 2013(07)
- [7]功劳口疡清的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D]. 陈小英.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8]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证候特点与遣药组方规律研究[D]. 王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9]以耳鼻喉科为首要症状的白塞病一例[J]. 李万鑫,刘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2(01)
- [10]活性芦荟口疮药膜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D]. 于浩. 延边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