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沁旗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初探

喀拉沁旗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初探

一、喀喇沁旗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赵悦[1](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夏国华[2](2017)在《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我国当前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近年来赤峰农业生产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很低。赤峰市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是解决赤峰市资源环境约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和必然的解决手段。本研究以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进步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一是总结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二是系统介绍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三是全面评估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四是分析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并进行优势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五是分析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六是探讨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实现策略和政策保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赤峰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低产耕地面积大,高质量耕地少;农科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服务不到位;水资源短缺严重;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没有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赤峰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抗旱抗灾能力弱;农牧业面源污染渐趋严重;资源条件约束日趋紧张,农牧业生产条件受到限制;农牧业比较效益低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不容乐观。(2)赤峰市还处于现代农业的初步发展阶段,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表现在:现代农业投入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很低,处于现代农业起步阶段;现代农业产出水平较高,处于现代农业的基本实现阶段;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还较低,处于现代农业初步发展阶段。(3)与全国、内蒙古自治区水平相比,赤峰市均具有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的作物有6种:谷子、玉米、荞麦、马铃薯、烟叶、蔬菜,均具有种植规模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7种:谷子、甜菜、莜麦、高粱、绿豆、荞麦、玉米,均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7种:谷子、莜麦、高粱、甜菜、绿豆、荞麦、玉米,同时具有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3种:谷子、玉米、荞麦。在赤峰市畜禽产品中,均具有存栏规模比较优势的畜禽有3种:驴、骡、肉牛,均具有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的畜禽产品有6种:牛皮、绵羊毛、羊绒、牛肉、禽蛋、禽肉,均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畜禽产品有10种:驴、骡、绵羊毛、牛皮、羊绒、绵羊皮、羊肉、禽蛋、牛肉、禽肉。(4)基于赤峰市优势农牧产品,对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区域布局:粮食产业、蔬菜产业、畜禽产业、饲草饲料产业、特色农牧业产业。(5)赤峰市大部分区(旗、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水平较差,特别是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喀喇沁旗、林西县、元宝山区、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红山区这8个区(旗、县)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和科技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6)赤峰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9%,比2014年国家公布的农业科技进步率56%低7个百分点。(7)赤峰市属于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预测了2020年赤峰市各区(旗、县)水资源的供需情况。结果显示2020年仅有宁城县、林西县、元宝山区三个区县不缺水。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1)构建了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测算了赤峰市种植业产品的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种植规模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以及赤峰市畜禽产品的畜禽存栏规模比较优势、畜禽产品产量比较优势、畜禽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3)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赤峰市12个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探讨影响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采用C-D生产函数,评价了赤峰市农业科技水平。

赵玉田[3](2016)在《脆弱生态系统下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和生态源区,是中东部地区赖以存在的生态屏障和得以发展的资源基地。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状态如何直接决定着西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影响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所以,西北干旱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如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不仅关系到西北地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是直接决定着全国的生态安危。决定西北干旱地区脆弱生态形势恶化或者是好转的关键是水资源危机与水资源的脆弱性,换句话说,水生态是决定着我国干旱地区环境脆弱问题的根源。十分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水生态环境却有处在加剧恶化的趋势,被迫调整区域农业结构。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无论是对供水数量还是水质要求在不断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资源配置、调度、取用,水电工程开发、道路建设、工农业排污、森林采伐、矿山采挖等领域出现侵害水资源公共利益保护的越来越频繁和突出。脆弱的干旱地区水资源规定着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经济水平低下,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正确认识当下干旱地区的现实生态环境,认真分析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贸易等水资源配置问题,科学地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补偿恢复机制,实施干旱地区农业高效节水和林草涵养水生态环境,关系西北地区农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西北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顺利开展。论文在完整综述国内外关于脆弱生态区水资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公共产品理论、虚拟水理论、生态足迹理论、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等为指导,通过脆弱区分类和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分析总结了脆弱生态系统下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西北干旱区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生态农业的组织与管理、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比较与选择、水权制度、补偿制度、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制度等建设,并论证了不同制度在水资源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全文的构成共有六个部分,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言,重点是展开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价值、主体架构和研究技术;第二部分为研究综述,系统阐述国内外在此领域研究前沿和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对国内外在脆弱生态区的含义与成因分析、脆弱区水资源、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的现状,过渡到水资源产权制度分析、脆弱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相关进展,由此展开阐述生态补偿的基本概念、生态补偿理论框架和生态补偿的基本准则,期待本研究能为西北干旱区生态补偿工作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三部分对西北脆弱生态区进行合理区划,总结区域分异规律。然后对脆弱生态系统的现实情况进行梳理,并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格局,脆弱区水资源的真实状态及其产生的缘由进行客观分析;第四部分进行了西北干旱区需水量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分析、农业用水效率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干旱区多民族悠久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部分还甘肃地区为例,研究了基于虚拟水当量的农业需水和基于生态足迹运算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对脆弱生态系统下干旱区产业结构调整、人口与水资源关系进行探索。第五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阐述的内容,主要是经过多种利用水资源的治理模式的优劣对比分析,对脆弱生态系统中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各种策略进行阐述。包括构建有力的法律体系、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比较与选择、建设水权制度分析、生态移民、生态补偿机制、节水技术手段与管理制度、生态农业与特色生态旅游业、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与习俗在保护水资源的影响力等等。第六部分为本论文的收尾,不仅是对论文的进行全面总结和突出重点,更交待了论文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仍需进一步厘清的研究方向。

郭乐音,路战远,张德健,张向前,程玉臣[4](2015)在《保水剂对保护性耕作小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利用保水剂达到作物节水增产的目的是农业节水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该研究旨在研究保水剂对保护性耕作田土壤含水量、小麦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的使用可以改善小麦植物学性状,提高土壤含水量和产量。小麦植物学性状在不同处理下总体表现为:保护性耕作大于常规翻耕,水地大于旱地,拌种大于深施。保护性耕作土壤含水量大于常规翻耕,同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水地土壤含水量高于旱地。保护性耕作水地条件下拌种土壤含水量大于深施,且水地拌种比深施高1.66%。保护性耕作产量高于常规耕翻,水地产量高于旱地产量,拌种在不同处理中高于深施2.46.3 kg/667m2。

张德健,路战远,张向前,景振举,姚仲军,程玉臣,王玉芬,张建中,白海,咸丰[5](2014)在《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传统翻耕、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和机械灭茬免耕播种3种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土壤速效养分、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比较,明确了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灭茬免耕播种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的出苗率、不同土层含水量、玉米产量性状、单位产量及总收益均高于传统翻耕,且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和机械灭茬免耕播种的出苗率比传统翻耕高3.3%和7.8%,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的大小顺序均为机械灭茬免耕播种>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传统翻耕,机械灭茬免耕播种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处理的玉米产量比分别高9.01%和3.23%,纯收入比CK增加4305元/hm2和1965元/hm2,即分别比CK高出36.98%和17.65%。说明机械灭茬免耕播种措施最好,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耕作方法又优于传统翻耕。

常旭虹,赵广才,杨玉双,丰明,马少康,王德梅,毕玉强[6](2013)在《农牧交错区耕作方式对土壤性质及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揭示耕作方式对土壤性质及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于2008-2010年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交错区)进行试验。试验设置了3种耕作方式:常规翻耕、免耕留茬和留茬覆盖,比较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小麦产量和品质以及小麦对施入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实施免耕留茬和留茬覆盖这两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及非毛管孔隙度,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并且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适当改善小麦加工品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对氮素的利用率提高3%~4%,土壤残留量降低约1%,减少氮素损失约2%,相应地减轻氮肥对农田环境的污染。此外,小麦对上季残留氮素的利用受耕作方式影响较小。

常旭虹,赵广才,杨玉双,丰明,马少康,王德梅,毕玉强,杨素荣[7](2013)在《我国农牧交错区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交错区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及不同施氮量对小麦氮肥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实施保护性耕作使小麦对氮素的利用率提高3%~4%,减轻氮肥对农田环境的污染;保护性耕作有利于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提高小麦产量.当施氮量由120kg·hm-2增加到360kg·hm-2时,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由36.5%降低为26%;氮素损失增加约5%,对应的氮素损失量则从60kg·hm-2增加到约200kg·hm-2,对环境的污染明显增加.小麦对上季残留氮素的利用受耕作方式影响较小,受上季施氮量影响较大,总体趋势为施氮量越高,小麦利用率越低,损失越多.经过两季小麦种植后,小麦-土壤系统回收的总氮素比例约为44%~50%,其中土壤残留氮素约占施氮量的13%~18%.

路战远,张向前,张德建,景振举,姚仲军,程玉臣,张建中,白海,王玉芬[8](2012)在《不同灌水量对免耕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提高保护性耕作玉米田的出苗率、产量和经济效益,文章研究了免耕条件下播前不同灌溉量对玉米出苗率、土壤含水量、玉米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灌溉和灭茬浅旋灌溉的出苗率、不同土层含水量、玉米的植物学性状、产量以及总收益和纯收益均高于留茬不灌溉,且留茬灌溉和灭茬浅旋灌溉的出苗率比留茬不灌溉高5.48%和6.38%,不同层次的土壤含水量呈M型变化趋势,留茬灌溉和灭茬浅旋灌溉的产量比留茬不灌溉高13.6%和14.7%,留茬灌溉和灭茬浅旋灌溉的纯收益比留茬不灌溉高11.7%和9.9%。结论:播前灌溉可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和产量。

王帅[9](2012)在《内蒙古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指出内蒙古的保护性耕作工作起步于2000年,目前,已有11个盟市64个旗县实施了保护性耕作项目,到2011年底全区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03万hm2。通过10多年的探索,自治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由过去小面积试验示范走向大面积推广,由项目投入引导逐步走向农牧民自觉接受并主动应用,由个体农机户零散作业深化为农机服务组织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作业,建立了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常旭虹[10](2012)在《小麦产量及品质形成的环境效应与养分高效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氮肥高效利用研究。于2008~2010年在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内蒙古喀喇沁旗进行。主要比较了保护性耕作方式与常规翻耕对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了“小麦—土壤”系统对氮素的回收利用情况。以期为保护性耕作在该地区的推广提供相应的施肥参考及相应技术。第二组为:生态环境与栽培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品质以及其养分利用的研究。试验于2009~2011年在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北片的3个试验点(北京、河北省任丘市、河北省赵县)进行同方案同步氮肥运筹试验,以氮肥施用量、追肥时期和氮肥底追比例为调控因素,研究生态环境与氮肥运筹对不同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对小麦吸收微量元素的调控补偿效应。供试材料为济麦20、皖麦38、京冬8号和中麦8号。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保护性耕作方式有利于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提高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改善小麦加工品质。对施氮量的研究表明,当施氮量由每公顷120公斤增加到360公斤时,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由36.5%降低为26.1%,氮素损失率增加约5个百分点,相应的氮素损失量则从60公斤增加到约200公斤,对环境的污染明显增加。经过两季小麦种植后,小麦—土壤系统回收的总氮素比例约为44%50%,其中土壤残留的氮素约为13%18%。总体趋势为施氮量越高,小麦利用率越低,损失量相对越大。2、生态环境对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及微量元素含量均有显着影响,不同试点产量差距可以达到2000公斤/公顷,蛋白质含量相差1.5个百分点。籽粒中Fe、Mn、Cu、Zn四种微量元素含量极差分别为4.04mg/kg、4.20mg/kg、0.78mg/kg和6.55mg/kg。研究表明,在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充足的条件下,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规律与试验点土壤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不同类型品种间产量、品质以及对微量元素的吸收累积能力也存在显着差异。小麦产量、品质及微量元素含量年度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小麦产量和品质受到种植区域、生产年份气象条件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较大。3、氮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和籽粒主要性状均有显着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则显着提高,沉降值、干湿面筋含量及面包烘焙品质均显着改善。氮肥有利于促进小麦对土壤中铁、铜和锌元素的吸收,但不利于锰元素的吸收积累。兼顾产量与品质,则以每公顷施用180公斤270公斤纯氮为宜。追氮时期的变化对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加工品质没有显着影响。随着追氮时期后延,籽粒中锰、铜、锌元素含量显着提高,但对铁元素的累积不利。随着氮肥底追比例的提高,小麦产量和沉降值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籽粒蛋白质含量、铜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硬度、吸水率及面筋指数则显着提高,且利于改善面包烘焙品质。4、通过对品种稳定性及氮肥调控效应分析表明,受生态环境影响变异较大的性状有产量、籽粒含锌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变异系数均大于10%,表明其稳定性较差。年度间变异较大的性状主要有产量、硬度、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沉降值,但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5、施用氮肥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和品质差异有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适当施用氮肥有利于缩小不同品种间的产量、铁、锰、锌含量的差异,但铜元素差异却逐渐加大;适量施氮有利于减小品种间蛋白质含量的差异,但过量施氮则可能加大其差异。氮肥在不同程度上可补偿生态环境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施用氮肥可以补偿产量、蛋白质含量在生态环境间的变异,提高其稳定性;适量施用氮肥可以补偿籽粒中铁和铜元素在试点间的差异,但过多施氮或施氮太少均不利于锰和锌元素含量的稳定。综合而言,受施氮量影响较大的性状为产量、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和沉降值,表明这些性状对氮肥反应敏感,具有较高的栽培可塑性。氮肥有利于弥补由于生态环境或品种差异而引起的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不稳定性,调节品种差异并补偿生态环境对小麦造成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以每公顷施氮180kg270kg为最适范围。6、追氮时期后延,有利于缩小品种间产量和主要加工品质的差异,对调节小麦品种间的差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早期追施氮肥更有利于缩小试点间产量和主要加工品质的差异,补偿环境对小麦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小麦在不同试点间稳定性。7、提高追氮比例有利于调节品种间产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沉降值、干面筋含量和铜元素差异;烘焙指标受其影响较小;底追比例为5:5时,品种间面筋指数差异最小。提高追氮比例有利于补偿环境变化对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铁元素、吸水率、形成时间、湿面筋、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的影响,提高其生态稳产性;不利于试点间铜元素、稳定时间、沉降值、干面筋和面筋指数的稳定。

二、喀喇沁旗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喀喇沁旗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2)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1.1.2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赤峰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现代农业内涵的研究
        1.3.2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1.3.3 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水平研究
        1.3.4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研究
        1.3.5 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6 小结
第二章 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现代农业的概念
        2.1.2 现代农业特征和理念
        2.1.3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对比分析
        2.1.4 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区位理论
        2.2.4 交易费用理论
        2.2.5 产业结构理论
        2.2.6 产业组织理论
        2.2.7 技术进步理论
        2.2.8 经济增长理论
    2.3 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2.3.1 集约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3.2 城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3.3 产业化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3.4 特色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3.1 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3.1.1 发展了大批商业化的家庭农场
        3.1.2 政府对农业的有力支持
        3.1.3 成熟的农业服务体系
        3.1.4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高
        3.1.5 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
        3.1.6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3.2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3.2.1 注重发展“特色农庄”和“一村一品”农业模式
        3.2.2 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
        3.2.3 健全的农业协作组织
        3.2.4 完善的农业科研、科技教育培训和推广体系
        3.2.5 建立了政策性金融与农协金融紧密联系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3.2.6 优良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3.3 法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3.3.1 重视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3.3.2 重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3.3.3 重视发展“生态村庄”农业模式
        3.3.4 注重农业的高度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
        3.3.5 注重建设农业培训教育、科研和推广的一体化体系
    3.4 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3.4.1 广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
        3.4.2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能农业
        3.4.3 农业科研投入大,非常重视农业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
        3.4.4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类型多、参与主体多
        3.4.5 注重发展“区域循环”农业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3.5 国外成功经验对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3.5.1 政府政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至关重要
        3.5.2 开展适宜本地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生产
        3.5.3 金融资本支持对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3.5.4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3.5.5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3.5.6 提高农业的信息化水平
        3.5.7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赤峰市基本情况
        4.1.1 交通区位
        4.1.2 地形地貌
        4.1.3 文化历史
        4.1.4 经济概况
        4.1.5 矿产资源
    4.2 赤峰市农牧业资源概况
        4.2.1 气候资源
        4.2.2 温泉、冷泉资源
        4.2.3 森林资源
        4.2.4 草场资源
        4.2.5 河流水文资源
        4.2.6 土壤资源及耕地类型
        4.2.7 野生植物、畜种资源
        4.2.8 农作物品种资源
    4.3 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4.3.1 农牧业经济稳步增长,农牧民收入明显提高
        4.3.2 农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
        4.3.3 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畜产品区域布局和主导产业已经确立
        4.3.4 农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4.3.5 农牧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支撑和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4.3.6 动物疫病防治成效显着,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4.3.7 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初步建立,农牧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4.3.8 农牧业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牧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显着提高
    4.4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特点及优势
        4.4.1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特点
        4.4.2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优势
    4.5 赤峰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5.1 低产耕地面积大,高质量耕地少
        4.5.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服务不到位
        4.5.3 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
        4.5.4 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4.5.5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4.5.6 没有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4.6 赤峰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6.1 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4.6.2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5.1 评价方法
    5.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5.2.1 构建原则
        5.2.2 指标选取
        5.2.3 指标解释
    5.3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5.3.1 层次分析法(AHP)
        5.3.2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5.3.3 数据标准化处理
    5.4 评价结果分析
        5.4.1 评价结果
        5.4.2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评价
        5.4.3 结论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分析及区域布局
    6.1 赤峰市农牧产品产量构成——外部对比分析
        6.1.1 赤峰市种植业产量构成
        6.1.2 赤峰市畜禽产品产量构成
    6.2 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评价
        6.2.1 种植业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方法
        6.2.2 畜禽产品比较优势的测算方法
        6.2.3 赤峰市种植业产品比较优势测算结果
        6.2.4 赤峰市畜禽产品比较优势测算结果
    6.3 赤峰市各区(旗、县)农牧产品生产情况——内部对比分析
        6.3.1 赤峰市各区(旗、县)种植业产品生产情况
        6.3.2 赤峰市各区(旗、县)畜禽产品产量构成
    6.4 基于优势农牧产品的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布局
        6.4.1 粮食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6.4.2 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6.4.3 畜禽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6.4.4 饲草饲料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6.4.5 特色农牧业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6.5 小结
第七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7.1 赤峰市各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分析
        7.1.1 各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的因子分析
        7.1.2 赤峰市农业生产条件的灰色关联分析
        7.1.3 赤峰市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7.2 赤峰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分析
        7.2.1 赤峰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7.2.2 赤峰市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7.3 赤峰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分析
        7.3.1 水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7.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7.3.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形势
        7.3.4 2013 年赤峰市用水情况分析
        7.3.5 2020 年赤峰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策略及保障措施
    8.1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想
    8.2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则
        8.2.1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模式
        8.2.2 农业科技园区模式
        8.2.3 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农业模式
        8.2.4 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8.2.5 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8.3 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8.3.1 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
        8.3.2 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8.3.3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8.3.4 加快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牧业生产力布局
        8.3.5 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三个产业的融合发展
        8.3.6 加强农牧业安全生产管理和防灾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发展保障能力
        8.3.7 加强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8.3.8 加强农牧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8.3.9 强化农牧业面源治理,改善农牧业生产环境
        8.3.10 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提高农牧业对外开放水平
    8.4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8.4.1 深化农村牧区、农牧场和农牧业改革
        8.4.2 建立农牧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8.4.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8.4.4 强化依法治农治牧
        8.4.5 实行目标化管理和差异化考核
        8.4.6 构建完善现代农牧业支撑保障体系
    8.5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9.3.1 不足之处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脆弱生态系统下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生态脆弱区概念
        1.2.2 生态脆弱区成因
        1.2.3 生态脆弱区水资源、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的研究及述评
        1.2.4 生态脆弱区恢复与重建
        1.2.5 脆弱生态系统下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的补偿制度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不足与创新
        1.4.1 论文研究可能的创新
        1.4.2 论文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脆弱生态区农业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公共产品理论
        2.1.1 公共产品理论由来
        2.1.2 公共产品理论特征
        2.1.3 公共产品理论应用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
        2.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3 生态经济学
    2.4 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2.5 虚拟水理论
        2.5.1 虚拟水概念提出
        2.5.2 虚拟水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2.5.3 虚拟水视角下的生态研究
    2.6 生态足迹理论
        2.6.1 生态足迹理论涵义
        2.6.2 生态足迹理论内容
    2.7 互动理论
        2.7.1 互动理论涵义
        2.7.2 基于生态平衡的互动类型
    2.8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2.8.1 水资源承载力涵义
        2.8.2 水资源承载力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开发管理的现实基础
    3.1 西北脆弱生态区划标准
    3.2 我国脆弱生态系统下干旱区划类型与结果
        3.2.1 聚类分析区划法
        3.2.2 经济带区划法
    3.3 西北脆弱生态区现状
        3.3.1 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破坏不断加剧
        3.3.2 脆弱生态环境恶化对西北干旱区的不利影响
        3.3.3 生态环境恶化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不利影响
    3.4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现状
        3.4.1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普遍光照充足
        3.4.2 过度开采地下水源,大大降低地下水位,促使生态环境恶化继续
        3.4.3 水资源缺口拉大,用水矛盾激化
        3.4.4 水污染严重,且重复利用率过低
第四章 脆弱生态系统下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分析
    4.1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总体状况分析
        4.1.1 降水量
        4.1.2 水资源总计量与地表水资源总量
        4.1.3 总用水量
        4.1.4 人均用水量
    4.2 西北脆弱生态区供水来源
        4.2.1 雨水补给
        4.2.2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2.3 冰雪融水补给
        4.2.4 湖泊沼泽补给
        4.2.5 地下水补给
    4.3 西北干旱区需水量预测
        4.3.1 生活需水量预测
        4.3.2 农业需水预测
        4.3.3 工业需水预测
        4.3.4 生态环境需水量
    4.4 基于生产配置效率的农业节水潜力估计
        4.4.1 农业节水潜力估算
        4.4.2 农业节水效率结果比较
    4.5 西北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分析
    4.6 水资源配置策略优化
    4.7 水资源在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7.1 水资源要素贡献计量的方法
        4.7.2 水资源贡献估算的计量模型
    4.8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4.8.1 统计指标选择
        4.8.2 分析方法
        4.8.3 生产函数模型的构建
        4.8.4 数据来源
    4.9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4.9.1 水价调整
        4.9.2 节水组织与管理
        4.9.3 农业节水制度建设
    4.10 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
        4.10.1 民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与节水
        4.10.2 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水资源保护
        4.10.3 民族地域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需水量的承载力实证分析
    5.1 基于虚拟水贸易的西北脆弱区农业需水量的实证分析
        5.1.1 农业虚拟水含量计算
        5.1.2 农业虚拟水资源量化
    5.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西北区域生态人口承载力分析
        5.2.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口承载力理论分析
        5.2.2 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肃人口承载力实证分析
        5.2.3 生态足迹与人口承载力的分析结论
第六章 西北脆弱生态区水资源保护开发的制度设计思考
    6.1 总体原则
        6.1.1 上下游联动、地表地下水统一调度原则
        6.1.2 工程规划与管理规范相结合原则
        6.1.3 科学规划、重点突出,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原则
        6.1.4 凸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原则
        6.1.5 生态法治的原则
    6.2 构建完备的脆弱生态区法律体系
        6.2.1 原有法律制度在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力度有限
        6.2.2 制定“生态脆弱区法”
        6.2.3 完善生态脆弱区的政策法规体系
    6.3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保护利用
        6.3.1 农业节水的重要作用
        6.3.2 生态农业的组织与管理
        6.3.3 各种旱区水资源利用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6.4 构建水权制度
        6.4.1 水权的科学界定
        6.4.2 水权配置高效
        6.4.3 建立农业水资源市场
        6.4.4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6.5 构建水资源补偿的生态转移支付制度
        6.5.1 生态补偿
        6.5.2 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构建
        6.5.3 构建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配套措施
    6.6 水资源利用的技术手段与管理制度
        6.6.1 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的优势面理论
        6.6.2 大力提高和推广灌溉节水技术
        6.6.3 适宜干旱区的植物种植与项目管理
        6.6.4 集雨利用模式
    6.7 加大生态旅游开发力度
        6.7.1 生态农业旅游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带动作用
        6.7.2 生态旅游开发是旅游扶贫的成功模式
        6.7.3 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6.8 因地制宜,发展西北干旱区特色林草植被
        6.8.1 就地取材,推广经济植被,实现水土保持与经济收入双丰收
        6.8.2 因地制宜,发展集水高效农业
        6.8.3 尊重习俗,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构建文化制衡格局
    6.9 生态移民
        6.9.1 生态移民与利益整合
        6.9.2 建立“生态无人区”,共建人与自然融合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提高水资源配置规划水平
        7.2.2 控制人口规模,减轻农业水生态压力
        7.2.3 生态移民
        7.2.4 农业水资源有偿使用
        7.2.5 推广应用科技手段,实现高效生态治理与水源涵养
        7.2.6 采取各种类型富有成效的节水措施,优化水资源农业配置效率,实现农业节水目标
        7.2.7 发展生态林业
        7.2.8 建设生态经济特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保水剂对保护性耕作小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品种
        1.1.2 保水剂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
    1.4 处理方法
        1.4.1 拌种
        1.4.2 深施
    1.5 测定项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水剂对小麦性状的影响
        2.1.1 保水剂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2.1.2 保水剂对小麦地上干鲜质量的影响
        2.1.3 保水剂对小麦根干鲜质量的影响
        2.1.4 保水剂对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1.5 保水剂对小麦分蘖数的影响
    2.2 保水剂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3 保水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5)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2.2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田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3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田0~20 cm土层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2.4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2.5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6)农牧交错区耕作方式对土壤性质及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试内容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2 耕作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2.3 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当季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4 不同耕作模式下冬小麦对上季残留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5 耕作方式对“小麦—土壤”系统回收氮素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7)我国农牧交错区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2.2 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当季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2.1 当季氮肥分配比例
        2.2.2 氮肥在不同土层中的残留比例
        2.2.3 小麦和土壤中来源于肥料氮素的比例
    2.3 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上季残留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4 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小麦-土壤系统回收氮素的影响
3 讨 论

(8)不同灌水量对免耕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灌水量对免耕玉米出苗率的影响
    2.2 不同灌水量对免耕玉米田间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3 不同灌水量对免耕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性状的影响
    2.4 不同灌水量对免耕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9)内蒙古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强化措施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技术应用科学合理成效显着
深入思考加快发展

(10)小麦产量及品质形成的环境效应与养分高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环境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2 栽培措施与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3 生态环境和氮肥运筹对小麦吸收微量元素的影响
        1.2.4 生态环境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稳定性的影响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点概况
        2.1.1 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2.1.2 生态环境与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研究
    2.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2.2.1 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2.2.2 生态环境与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研究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3.1 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2.3.2 生态环境与栽培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研究
        2.3.3 测定方法
第三章 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影响
    3.1 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及蛋白含量的影响
    3.2 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作物—土壤”系统回收氮素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微量元素利用的时空差异
    4.1 不同生态环境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微量元素利用的影响
        4.1.1 不同生态区冬小麦产量及籽粒性状比较
        4.1.2 籽粒中微量元素的环境间差异
        4.1.3 生态环境对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4.2 冬小麦产量品质性状及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的年度差异
        4.2.1 不同年度间冬小麦产量及籽粒性状比较
        4.2.2 冬小麦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年度间差异
        4.2.3 不同年份对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4.3 年份和地点交互作用对小麦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5.1 小麦产量及籽粒性状变化
    5.2 微量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
    5.3 对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5.4 生态环境与施氮量互作效应
        5.4.1 产量及籽粒性状变化
        5.4.2 微量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
        5.4.3 对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追氮时期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6.1 产量及籽粒性状变化
    6.2 微量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
    6.3 对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6.4 生态环境与追氮时期互作效应
        6.4.1 产量及籽粒性状变化
        6.4.2 微量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
        6.4.3 对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氮肥底追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7.1 产量及籽粒性状变化
    7.2 微量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
    7.3 对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7.4 生态环境与氮肥底追比例互作效应
        7.4.1 产量及籽粒性状变化
        7.4.2 微量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
        7.4.3 对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7.5 小结
第八章 小麦产量品质的稳定性及氮肥调控补偿效应研究
    8.1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研究
    8.2 氮肥对品种和环境的调控补偿效应研究
        8.2.1 施氮量对品种和环境的调控补偿效应
        8.2.2 追肥时期对品种和环境的调控补偿效应
        8.2.3 氮肥底追比例对品种和环境的调控补偿效应
    8.3 小结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9.1 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9.2 冬小麦养分利用及产量与品质的环境效应
    9.3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养分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9.4 小麦产量品质的稳定性及氮肥调控补偿效应研究
    9.5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喀喇沁旗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2]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夏国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3]脆弱生态系统下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策略研究[D]. 赵玉田. 兰州大学, 2016(08)
  • [4]保水剂对保护性耕作小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郭乐音,路战远,张德健,张向前,程玉臣.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04)
  • [5]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张德健,路战远,张向前,景振举,姚仲军,程玉臣,王玉芬,张建中,白海,咸丰.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2)
  • [6]农牧交错区耕作方式对土壤性质及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J]. 常旭虹,赵广才,杨玉双,丰明,马少康,王德梅,毕玉强. 核农学报, 2013(08)
  • [7]我国农牧交错区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J]. 常旭虹,赵广才,杨玉双,丰明,马少康,王德梅,毕玉强,杨素荣.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4)
  • [8]不同灌水量对免耕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J]. 路战远,张向前,张德建,景振举,姚仲军,程玉臣,张建中,白海,王玉芬.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06)
  • [9]内蒙古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实践与思考[J]. 王帅. 当代农机, 2012(10)
  • [10]小麦产量及品质形成的环境效应与养分高效利用研究[D]. 常旭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标签:;  ;  ;  ;  ;  

喀拉沁旗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