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磷脂酰胆碱对小鼠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边亮[1](2021)在《桑葚多糖组分MFPA1、MFPB1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的药效学再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酒精摄入过量所致的肝脏疾病,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肝脏疾病之一。但在肝病药物市场上,除了抗肝炎病毒药物外,尚无针对ALD的特效药。因此,寻找和利用高效活性成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桑葚多糖是从桑树的果实桑葚中提取分离纯化的一类多糖物质。相关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降血糖、免疫调节、抗肝损伤等生物活性,但是桑葚多糖的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作用机制并未阐述清楚,因此桑葚多糖作为潜在的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治疗制剂,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课题组前期开展了大量与桑葚多糖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药效评价的基础研究工作,明确了其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生物活性部位,制备了多种不同分子量的桑葚多糖,对其结构表征、分子修饰进行了考察,并初步测定了其抗氧化、抗化学性肝损伤、抗酒精性肝损伤活性。在此基础上,本课题选取了两种抗酒精性肝损伤活性最好的桑葚多糖组分,MFPA1及MFPB1,拟对桑葚多糖的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对桑葚多糖组分MFPA1、MFPB1的药效进行了再评价,且从氧化应激及脂质代谢两方面出发,对小鼠的氧化应激水平及差异脂质、脂质代谢通路进行了探索,以期对桑葚多糖抗酒精性肝损伤作用机制进行全面具体的阐述。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60只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划分为五组: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药组,MFPA1组,MFPB1组。建立了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从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形态观察,组织病理学观察三个方面对桑葚多糖的药效进行了再评价,结果如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体重略有下降,肝指数升高,出现明显的生理生化指标紊乱,病理观察可见肝细胞肿胀、空泡化、坏死。与模型组比较,联苯双酯阳性药组和桑葚多糖组血清ALT、AST、TG水平显着降低,病理学观察显示肝细胞结构完整,形态清晰。以上结果表明,该模型诱导成功,桑葚多糖组分MFPA1、MFPB1有良好的保肝效果。2.基于传统的氧化应激靶标,SOD、MDA、GSH-Px,考察了五组小鼠的氧化应激水平,并结合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对其进行了生物学解释。结果显示,桑葚多糖组分MFPA1及MFPB1组小鼠肝脏SOD含量显着升高,MDA水平显着降低;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组小鼠与其它四组有明显分离的趋势,其他四组无分离,说明桑葚多糖组分MFPA1、MFPB1能够有效抑制酒精性肝损伤的氧化应激水平。3.采用了基于高分辨四极轨道阱质谱技术的脂质组学方法,鉴定了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代谢紊乱的脂质,明确了桑葚多糖对脂质代谢异常的改善效果,阐述了桑葚多糖保肝作用的机理机制。肝脏脂质组学结果显示,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导致小鼠肝脏代谢紊乱,正常组与模型组小鼠肝脏中10种脂质含量有显着性差异,桑葚多糖通过改善其中的4种脂质从而调整异常脂质代谢。对上述四种脂质进行代谢途径分析,结果表明桑葚多糖可能通过干预亚油酸、α-亚麻酸和甘油磷脂代谢来发挥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作用。本研究为桑葚多糖作为治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潜在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应用价值。
刘娟娟[2](2021)在《牦牛源乳酸菌筛选及其与菊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酸菌是天然肠道菌群的一部分,由于其广泛的生物学作用,一直以来受到极大的关注。牦牛是高海拔地区的特殊物种,对极端环境有极好的适应能力,但由于长期缺乏充足的营养,易导致肠道菌群及代谢紊乱而患各种疾病。而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高发,使得研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并以此来代替抗生素的生物作用尤为紧迫。故而,在本研究中,从牦牛粪便中分离乳酸菌,通过体外试验评估分离乳酸菌的益生性能、抗菌活性、抗生素敏感性和抗氧化能力,并验证其对小鼠的安全性。此外,确定了菌株L4与菊糖的最佳复合比例并制成乳酸菌复合物,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其对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牦牛源乳酸菌分离鉴定及体外稳定性研究从牦牛粪便中分离到4株乳酸菌,即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海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和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分别命名为L4、E5、P7和W8。体外抗逆性结果显示,4株菌株对各种不良环境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受能力,其中菌株P7对酸、胆盐和消化酶的耐受性较强,而E5的耐温性较好。抑菌实验中,4株分离菌株均可以抑制多杀氏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C8390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BNCC186335)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 NTNC l3349)的生长,其中L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好,E5、P7、W8对大肠杆菌也有很好的抑菌作用。此外,4株菌株主要通过产生有机酸和细菌素,从而发挥抑菌作用。4株细菌对多西环素等7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非常敏感,并且没有溶血活性。2.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4株菌株对羟自由基、DPPH具有一定的清除活力,但清除活力较弱,并且细胞悬浮液与无细胞提取物相比,前者清除能力强于后者。分离菌株抗脂质过氧化的活力与清除自由基相似,抑制率较低。除此之外,4株菌株还原活力均很强且均表现出较强的耐受过氧化氢的能力。3.分离菌株对小鼠安全性的评估以灌胃的方式给予小鼠4株乳酸菌14 d后,未发现小鼠出现腹泻,死亡或其他病理症状,剖检眼观未见明显病变。十二指肠切片显示肠绒毛完好无损,上皮细胞排列有序,且肠绒毛长度显着增加(P<0.01)。4.乳酸菌L4与菊糖复合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当菊糖的添加浓度为0.8%时,对L4的促生长作用最明显(P<0.05),因此选择此浓度的菊糖与乳酸菌复合。基于高通量测序结果,菌株L4和乳酸菌L4-菊糖复合物的补充明显改变了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增加了肠道内菌群的多样性。乳酸菌L4-菊糖复合物的摄入增加了小鼠肠道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及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等有益菌群的丰度。而单纯摄入L4也增加了十二指肠中有益菌群如Marvinbryantia属,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因此,添加L4和乳酸菌L4-菊糖复合物均能促进小鼠肠道菌群向有益的方向转变。4.乳酸菌L4与菊糖复合物对小鼠物质代谢的影响运用非靶向LC-MS代谢组学,表明L4和乳酸菌L4-菊糖复合物的摄入改变了小鼠肠道代谢物。一些脂肪酸、甘油磷脂、氨基酸等代谢物表达水平显着上调,这些物质与黄酮生物合成、系统性红斑狼疮、糖胺聚糖生物合成-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利什曼原虫病、癌症相关胆碱的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等代谢途径相关。L4和乳酸菌L4-菊糖复合物能够调节金雀异黄素、甘草醇、磷脂酰丝氨酸、硫酸软骨素和1-酰基-甘油磷酸胆碱等物质的水平,从而增强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牦牛粪便中分离出4株具有益生特性且安全无毒性的乳酸菌,能显着增加小鼠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增强小鼠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小鼠生长性能。菌株L4和乳酸菌L4-菊糖复合物的补充,能显着增加小鼠肠道的菌群多样性,并向有益的菌群转变。此外,也促进肠道有益代谢物质如脂肪酸、甘油磷脂、氨基酸的产生。因此,这一研究有望为今后牦牛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张鹏敏[3](2021)在《玉米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改善作用及机制探究》文中提出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作为高发病率的慢性肝病之一,并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国内外医学界至今仍未研究出针对性治疗NAFLD的安全有效且无毒副作用的药物。近年来,通过酶解食源性蛋白制备得到的生物活性肽备受关注。玉米肽由于其特有的的氨基酸组成,在抗炎,抗氧化,护肝方面作用突出,因此可能有效干预NAFLD的发展。目的:本文通过建立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来探究玉米肽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改善作用,通过测定细胞因子和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一些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并且进行病理切片分析,从炎症和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脂质积累几个发病机制入手,深入探究玉米肽针对性改善NAFLD的机理。研究内容与结果:(1)建立炎症细胞模型:利用浓度为2μg/m L的LPS诱导巨噬细胞RAW 264.7。分别配制三个不同浓度(10 mg/m L、20 mg/m L、30 mg/m L)梯度的玉米肽,作用于炎症模型细胞后MTT检测结果表明,巨噬细胞随着玉米肽浓度增加其增殖效果先升后降,当浓度为20 mg/m L时效果最佳,表明本实验中玉米肽为20 mg/m L时对巨噬细胞的增殖影响最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玉米肽显着降低模型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的表达水平,同时提高抑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玉米肽能够抑制炎症状态下各细胞因子过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进一步抑制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改善NAFLD的作用。(2)建立NAFLD细胞模型:利用0.6 m M浓度的油酸诱导HL-7702[L-O2]人正常肝细胞。玉米肽作用于NAFLD模型细胞,通过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发现玉米肽可以通过提高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表达,克制ACC活性,降低SREBP-1c的合成,从而减少脂肪积累,达到干预NAFLD的效果。NAFLD脂肪变性细胞内同时会出现胰岛素抵抗,通过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IRS/Akt磷酸化,损伤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肽能够恢复细胞内胰岛素受体底物IRS/Akt蛋白磷酸化水平,证明其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同时可以降低NF-κB转录因子的表达,减少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表明玉米肽能够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缓解NAFLD。(3)建立NAFLD小鼠模型:利用长期饲喂高脂饲料诱导ICR小鼠。玉米肽灌胃处理高脂饮食造成的NAFLD小鼠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玉米肽能够显着降低模型小鼠的体重和肝指数;模型小鼠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的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同时降低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含量。说明玉米肽可以促进脂肪代谢,修复肝损伤。通过小鼠空腹糖耐量试验,玉米肽可以有效提升小鼠体内胰岛素的敏感程度,缓解IR。同时玉米肽能提高模型小鼠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力,并且能够显着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表明玉米肽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够缓解肝脏氧化应激。模型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1、IL-6、TNF-α的表达水平在玉米肽灌胃之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说明玉米肽可以抑制由进食高脂饲料而引发的炎症反应。通过HE染色,并分析小鼠肝脏病理切片,结果表明玉米肽改善肝脏脂肪细胞变性程度。
翁竞玉[4](2020)在《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地菍总黄酮对糖尿病的干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经口染毒的方式考察地菍总黄酮的急性毒性。分别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及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考察地菍总黄酮的抗糖尿病活性,并利用UHPLC/QTOF-MS技术从血清代谢组学方面探讨地菍总黄酮的降血糖机制,为地菍的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地菍总黄酮对小鼠急性毒性的研究:取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随机分为空白雄性组、空白雌性组、给药雄性组、给药雌性组,每组10只。以最大灌胃体积(0.4 m L/10 g)和最大浓度(140 mg/m L)的地菍总黄酮对给药组小鼠24 h内灌胃给药2次,空白组则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后14 d内观察给药小鼠毒性反应及一般情况变化(体质量、采食量、饮水量)。14 d后将各组小鼠取血后解剖,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称量心脏、肝脏、脾脏、肺及肾脏质量,计算脏器指数。(2)地菍总黄酮对1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取7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及造模组(60只)。将造模组小鼠禁食不禁水10 h后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溶液(150 mg/kg),72 h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FBG),取FBG>11.1 mmol/L列入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将糖尿病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1.2 g/kg)、地菍总黄酮中剂量组(0.8 g/kg)、地菍总黄酮低剂量组(0.53 g/kg)及二甲双胍组(0.6 g/kg),每组10只。给药期间记录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FBG变化,给药21 d后将各组小鼠取血后解剖,检测血清中胰岛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BUN、Scr及24 h尿蛋白水平;计算各脏器指数;制作各组小鼠胰腺HE染色切片并观察病理改变。(3)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地菍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机制: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及造模组(50只)。造模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饮食42 d后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溶液(30mg/kg),72 h后测定FBG并取FBG>11.1 mmol/L列入2型糖尿病模型动物。将糖尿病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0.6g/kg)、地菍总黄酮中剂量组(0.45 g/kg)、地菍总黄酮低剂量组(0.34g/kg)及二甲双胍组(0.25 g/kg),每组6只。给药期间记录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FBG变化,给药35 d后各组大鼠经腹主动脉取血后解剖,检测血清中胰岛素、HDL-C、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TC、TG、MDA、SOD、CAT、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ALT、AST、BUN及Scr水平;计算各脏器指数;制作各组大鼠胰腺HE染色切片并观察病理改变。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应用超高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对各组大鼠的血浆代谢物信息进行数据采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空白组、模型组与给药组间大鼠血清中显着差异的内源性化合物,并通过数据库构建代谢通路网络阐明地菍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的调控机制。结果:(1)地菍总黄酮对小鼠急性毒性的研究:给药组小鼠在两次灌胃地菍总黄酮后均未发生死亡及急性中毒症状。给药14 d后,与空白组小鼠相比,给药组小鼠体质量、饮水量、采食量及各脏器系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给药组小鼠血清中ALT、AST、BUN及Scr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地菍总黄酮对昆明种小鼠的单日最大给药量为11.2 g/kg提取物(折合原生药33.6 g/kg),为临床成人用药量的107倍。(2)地菍总黄酮对1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对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进行监测后发现,给药7 d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小鼠比较体质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饮水量及采食量减少(P<0.05);给药14 d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小鼠比较体质量降低(P<0.01),各给药组小鼠饮水量减少(P<0.05),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小鼠采食量较模型组减少(P<0.05);给药21 d后,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地菍总黄酮中剂量组与地菍总黄酮低剂量组小鼠体质量降低(P<0.05),各给药组小鼠饮水量及采食量减少(P<0.05或P<0.01)。对小鼠的FBG值进行监测后发现,给药1 d后,各给药组小鼠FBG较模型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给药10 d后,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地菍总黄酮中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小鼠FBG值降低(P<0.05或P<0.01);给药20 d后,各给药组小鼠FBG值均降低(P<0.05或P<0.01)。在口服糖耐量实验中,0-2 h内各给药组与模型组小鼠比较血糖值降低(P<0.05或P<0.01);各给药组小鼠口服糖耐量曲线下面积(AUC)均减小(P<0.05或P<0.01)。在血清生化检测中,模型组与空白组小鼠相比胰岛素水平降低(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小鼠相比血清胰岛素水平无差异(P>0.05);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小鼠相比TG水平降低(P<0.05);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与地菍总黄酮中剂量组小鼠HDL-C水平增高(P<0.05);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小鼠LDL-C水平降低(P<0.05);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与地菍总黄酮中剂量组小鼠SOD水平升高(P<0.05);各给药组小鼠MDA含量均减低(P<0.05或P<0.01);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地菍总黄酮中剂量与二甲双胍组小鼠CAT水平升高(P<0.05或P<0.01);各给药组小鼠NO水平无差异(P>0.05);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地菍总黄酮中剂量组与地菍总黄酮低剂量组小鼠Scr含量升高(P<0.05或P<0.01);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地菍总黄酮中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小鼠BUN含量升高(P<0.05或P<0.01)。给药20 d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尿蛋白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小鼠胰岛因链脲佐菌素破坏呈现空泡,但病变程度略轻于模型组。(3)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地菍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机制:对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进行监测后发现,给药7 d后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与模型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给药14 d后,二甲双胍组大鼠体质量增高(P<0.05);给药21 d后,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地菍总黄酮中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大鼠体质量增高(P<0.05或P<0.01);给药28 d及以后,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对各组大鼠的FBG进行监测后发现,给药前各给药组大鼠FBG较模型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给药14 d后地菍总黄酮中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大鼠FBG显着性降低(P<0.05);给药第21 d及35 d,各给药组大鼠FBG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或P<0.01)。在口服糖耐量实验中,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各给药组血糖在0-2 h下降(P<0.05或P<0.01);各给药组大鼠AUC均降低(P<0.01)。在血清生化检测中,模型组大鼠与空白组相比胰岛素水平增高(P<0.01),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地菍总黄酮中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胰岛素水平降低(P<0.05或P<0.01);各给药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TG、TC、LDL-C及V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极上升(P<0.05或P<0.01);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SOD、GSH-Px及CAT水平升高(P<0.01),MDA水平降低(P<0.01);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地菍总黄酮中剂量组大鼠NO水平降低(P<0.05);各给药组大鼠BUN、ALT及AST水平降低(P<0.05或P<0.01)。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大鼠胰岛病变程度轻于模型组。代谢组学共筛选出17种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包括牛磺酸,烟酸,胆酸,磷酸羟基丙酮酸,马尿酸,花生四烯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葡糖醛酸,PGE2,肉碱,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肌醇(PI)。涉及通路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路、甘油磷脂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牛磺酸和牛磺酸的代谢通路、胆汁酸的生物合成通路及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结论:地菍总黄酮最大给药量为11.2 g/kg,未发现对重要器官产生靶毒性,安全性较高。地菍总黄酮能够降低1型糖尿病小鼠及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改善血脂及氧化应激紊乱,缓解糖尿病病程发展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及胰腺病理损伤,提示地菍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糖尿病活性。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路、甘油磷脂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牛磺酸和牛磺酸的代谢通路、胆汁酸的生物合成通路及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可能是地菍总黄酮发挥抗糖尿病药理活性的主要作用途径。
杨清煜[5](2020)在《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文王一支笔对D-半乳糖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摘要】目的通过对大鼠进行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建立大鼠肝损伤的模型。用文王一支笔的提取物液进行干预,观察肝损伤大鼠肝组织相关蛋白和病理形态的改变,探讨文王一支笔对肝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肝损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文王一支笔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n=10)。对模型组、文王一支笔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大鼠分别进行100 mg/kg D-gal皮下注射构建肝损伤模型。同时,文王一支笔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与50、100、200 mg/kg文王一支笔溶液灌胃干预,阳性对照组给予0.05mg/kg亚硒酸钠灌胃处理。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持续42d。动物麻醉后灌注取材,采集心脏血检测血清ALT、AST、DBIL;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特异性酪氨酸激酶B受体(Tyrosinekinase receptor B,Trk B)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TUNEL染色检测肝细胞凋亡的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Bax、Bcl-2、Caspase-3、BDNF、Trkb蛋白的表达;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肝组织内MDA含量、SOD活性。结果1大鼠肝损伤一般情况:正常组大鼠举止行为敏捷、灵活,毛发色泽明亮,进食和饮水如常,体重增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活动较少,毛发较稀疏,有脱毛表现,进食偏少。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和亚硒酸钠干预后,上述状态均有明显改善,体重也相对增加。2血清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活性和DBIL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说明D-gal对大鼠肝功能有明显的影响,提示D-gal诱导的肝损伤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降低(P<0.05),且DBIL的含量也呈现降低的趋势(P<0.05)。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且DBIL的含量也呈现显着降低的趋势(P<0.05)。3形态学变化:(1)大鼠肝脏解剖变化:正常组大鼠肝脏红润,表面光滑,富有弹性,并无病变;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泛黄;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中、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大鼠的肝脏有所改善。(2)肝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正常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核大而圆,无炎性浸润和病理变化。模型组肝损伤大鼠肝小叶结构不完整,排列紊乱,并出现细胞体积肿胀增大、变性、坏死等现象,可见少许淋巴细胞浸润。药物干预后,文王一支笔各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受损情况。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中、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可见较为清晰的肝小叶结构,细胞排列相对整齐,且细胞体积肿胀增大、变性、坏死等情况有所减轻。(3)肝组织BDNF、Trk B的免疫组化结果:在正常组中,大鼠肝组织中无BDNF、Trk B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BDNF、Trk B阳性表达颗粒明显增多,呈特异性的黄色或棕黄色。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大鼠肝组织中BDNF、Trk B阳性表达颗粒降低,且呈现淡黄色。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BDNF、Trk B的阳性表达颗粒显着降低,且呈现微黄色。(4)TUNEL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凋亡细胞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中剂量组细胞凋亡叶显着降低(P<0.05)。4大鼠血清中SOD和MDA水平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肝组织中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中剂量组肝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5 Western Blot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的Bcl-2表达量显着下降,Bax、Caspase-3的表达量显着上升(P<0.05),提示肝损伤大鼠肝细胞凋亡显着。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中、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的Bcl-2表达量均明显上升(P<0.05),BAX和Caspase-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正常组中BDNF、Trk B均无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内BDNF、Trk B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中、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的BDNF、Trk B的表达含量显着降低(P<0.05)。结论文王一支笔可以通过提高肝组织Bcl-2的表达、抑制Bax和Caspase-3的表达,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具有抑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文王一支笔提取物对肝脏的保护可能与降低肝细胞BDNF和Trk B的表达有关。
赵猛[6](2020)在《低剂量钙补充对镉暴露致大鼠肝脏损伤保护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文中认为镉(Cadmium,Cd)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随着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镉被不断排入到空气、水和土壤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镉的生物半衰期长,代谢缓慢,易在机体内蓄积,毒性极强,可引起多种组织和器官的损伤。肝脏作为机体实质性消化器官和解毒器官,是镉进入体内后产生损伤和蓄积的主要器官。据报道,增加钙的摄入能够减少机体对镉的吸收,降低组织中的镉浓度,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由镉暴露引起的肝脏损伤。因此,研究钙补充减轻镉诱导的肝脏损伤作用具有重要的健康意义。然而,现有研究中钙补充的剂量普遍较高,可能会导致机体产生毒副作用(如高钙尿症、肾结石、血管钙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等)。同时,目前对于动物镉染毒方式主要围绕在饮水、腹腔注射和经口灌胃染毒,这些方法难以模拟人类主要经膳食途径暴露于镉的实际情况。为此,探讨在低剂量下的钙补充对膳食镉暴露致肝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具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可为后续研究寻找安全、合理的钙补充剂量提供依据。本课题组前期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GB15193.13-2015)进行了大鼠实验,通过饲料(钙含量为5.0 g/kg)中添加镉(1 mg/kg)建立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大鼠模型,进而观察不同水平钙补充(1.5、4.0、6.0 g/kg)对大鼠的毒作用影响,经90天经口毒性试验后,比较不同钙补充水平对大鼠的毒作用影响,得到了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大鼠的钙摄入最小可见损害作用水平(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为9.0 g/kg。同时根据文献报道,通过13周动物实验给予大鼠膳食中低(1.0 mg/kg)、中(5.0 mg/kg)、高(50 mg/kg)剂量水平镉含量的饲料,分别模拟一般人群(约10μg/day)、高暴露人群(约50μg/day)、污染区人群(约500μg/day)膳食镉暴露水平。基于此,本实验使用前期研究获得的钙摄入LOAEL作为钙补充剂量,对不同水平膳食镉暴露大鼠进行干预,探讨在低剂量下的钙补充对于膳食镉暴露致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低剂量钙补充对膳食镉暴露致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实验选择清洁级4周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70只,体重60-80 g。大鼠随机分成7组(n=10),包括对照组,低、中、高剂量膳食镉暴露组及相应的钙补充组。其中,镉暴露组给予大鼠膳食中不同剂量水平(1.0、5.0、50.0 mg/kg)镉含量饲料,以模拟一般人群(约10μg/day)、高暴露人群(约50μg/day)、污染区人群(约500μg/day)膳食镉暴露水平,钙补充剂量依据前期研究获得的钙摄入LOAEL(9 g/kg)。具体分组如下:A:正常对照组(NC);B:低剂量镉暴露组(Cd1);C:低剂量镉暴露钙补充组(Cd1+Ca);D:中剂量镉暴露组(Cd5);E:中剂量镉暴露钙补充组(Cd5+Ca);F:高剂量镉暴露组(Cd50);G:高剂量镉暴露钙补充组(Cd50+Ca)。其中,A组大鼠以常规饲料(Ca,5 g/kg)饲养;B组大鼠以低镉(Cd,1 mg/kg;Ca,5 g/kg)饲料饲养;C组大鼠以低镉添加钙(Cd,1 mg/kg;Ca,9 g/kg)饲料饲养;D组大鼠中镉(Cd,5 mg/kg;Ca,5 g/kg)饲料饲养;E组大鼠中镉添加钙(Cd,5 mg/kg;Ca,9 g/kg)饲料饲养;F组大鼠高镉(Cd,50 mg/kg;Ca,5 g/kg)饲料饲养;G组大鼠高镉添加钙(Cd,50 mg/kg;Ca,9 g/kg)饲料饲养。实验13周后,下腔静脉取血液样本,处死所有大鼠收集肝脏样本。测定血清中肝功能酶水平、血脂生化指标,肝脏镉含量、抗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低、中剂量镉暴露组大鼠中ALT、AST、TG、TCHO、LDL、HDL、SOD、CAT、GSH、MD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低剂量钙补充后,各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病理结果显示低、中剂量镉暴露组大鼠肝脏结构正常,未观察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经低剂量钙补充后,同样未观察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对于高剂量镉暴露组大鼠,ALT、AST、TG、TCHO、LDL、MDA较对照组显着上升(P<0.05),SOD、CAT、GSH、HDL、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经低剂量钙补充后,TG、TCHO、MDA水平显着下降(P<0.05),GSH水平显着上升(P<0.05)。然而ALT、AST、LDL、SOD、CAT、HDL水平并未发生显着改变(P>0.05)。同时,病理结果显示高剂量镉暴露组大鼠肝脏结构异常,出现空泡变性,肝小梁拥挤,排列紊乱;经低剂量钙补充后,病理结果显示大鼠肝脏结构恢复正常。值得注意的是,各镉暴露组大鼠肝脏中镉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然而经过钙补充后,大鼠肝脏中镉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上述结果提示:高剂量镉膳食暴露可以引起大鼠肝脏结构异常改变(空泡变性、肝小梁拥挤,排列紊乱)、肝脏镉浓度升高、肝损伤(ALT和AST活性上升)、抗氧化能力下降(SOD、GSH、CAT、MDA水平异常)及脂质代谢紊乱(TCHO、LDL、TG、HDL水平异常)。低剂量钙补充后,肝脏病理结果正常,抗氧化能力得到部分改善(GSH和MDA水平得到回调),脂质代谢指标得到部分回调(TG和TCHO水平得到回调)。上述结果说明低剂量钙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膳食镉暴露引起的肝脏毒性。然而,这种保护作用并不是钙通过降低组织中镉的浓度而引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索低剂量钙补充对膳食镉暴露致大鼠肝脏毒性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二、低剂量钙补充对膳食镉暴露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第一章中正常对照组(NC)、高剂量镉暴露组(Cd50)、高剂量镉暴露钙干预组(Cd50+Ca)大鼠的血清和肝脏样本经UPLC-Q-TOF/MS进行代谢物测定,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提取、优化、识别后,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三种判别模式分析大鼠血清和肝脏样本内代谢物质的差异,进一步结合在线代谢组学数据库分析,探索低剂量钙补充对镉暴露大鼠肝脏产生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大鼠经过高剂量膳食镉暴露后,血清中苹果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的水平上升,精氨酸、柠檬酸盐的水平下降。在给予钙补充后发现上述差异代谢物水平的改变得到了回调;高剂量镉膳食暴露引起大鼠肝脏组织样本中苹果酸、延胡索酸、前列腺素、溶血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水平上升,苯丙氨酸、柠檬酸、花生四烯酸、精氨酸的水平下降。在给予钙补充后发现上述差异代谢物水平得到了回调。相关的代谢通路为能量代谢(三羧酸循环)、脂类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上述结果提示高剂量镉膳食暴露可以引起大鼠体内小分子物质发生异常改变,经低剂量钙补充后,一些差异化合物(精氨酸、柠檬酸盐、苹果酸、溶血磷脂酰胆碱、苯丙氨酸、延胡索酸、柠檬酸、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磷脂酰乙醇胺等)水平有向正常恢复的趋势。这些物质变化提示低剂量钙补充对膳食镉致大鼠肝脏毒性保护作用的可能与机体的能量代谢、脂类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有关。
张昔伟[7](2020)在《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观察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一般情况、肝脏病理学形态、肝功、血脂、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健脾疏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提供实验室依据。研究方法将40只SPF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初步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健脾疏肝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除模型组10只外,其余每组6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行造模。空白组喂养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喂养高脂饲料连续8周。待确认造模成功后,喂养高脂饲料的大鼠重新随机分组。所有组均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空白组按1ml/100g鼠重灌服去离子水,健脾疏肝方各剂量组及易善复组分别给予健脾疏肝方颗粒剂及易善复混悬液灌胃。本实验等效剂量设为健脾疏肝方中剂量组(给药量:15.05g/kg),高剂量组以中剂量组的3倍浓度给药,低剂量组以中剂量组的1/3浓度给药,易善复组给药量:137.3mg/kg(实验用药剂量是根据人和动物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表计算而得),持续干预4周,每日1次,期间自由饮水饮食,观察动物精神状态、毛发、大便及饮水摄食等行为情况,体质量每周称量1次。实验进行到12周末,给予各组大鼠灌胃后禁食24小时,称重后以10%水合氯醛采用腹腔注射麻醉(大鼠体重每100g,用水合氯醛0.3ml)。麻醉起效后,迅速采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液,将血液样品于室温放置2小时后离心(4℃,3000r/min,10min),然后取上清液置于-80℃冰箱保存,做好日期标记待检测,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空腹血糖(FPG)、血清脂联素(ADPN)的水平并根据FINS与FPG数值计算胰岛素抵抗(HOMA-IR)水平,明确各组对肝脏酶学、血脂等指标的影响。取血后迅速摘取肝脏,观察形态并称取肝湿重,计算肝指数(肝湿重/总重量×100%);然后从肝脏右叶组织取大小约0.5cm×0.5cm×0.5cm,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标本,并标好日期,放入冰箱等待检测,后以肝组织匀浆取上清液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水平。研究结果①一般情况及肝脏病理学形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毛色枯黄且色泽黯淡,喜团聚蜷卧,大便干稀不调且气味臭秽,NAS病理评分及肝脏指数显着升高;健脾疏肝方各剂量组及易善复组与空白组相比在大鼠毛色、饮食、行为以及排泄物等方面无明显异常,个别大鼠可见稀软便;健脾疏肝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较模型组肝脏指数显着降低;健脾疏肝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较模型组能明显降低模型组脂肪变性和气球样变评分,健脾疏肝方各组及易善复组均能显着降低小叶内炎症。②肝脏酶学:模型组较正常组血清ALT、AST显着升高;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降低ALT、AST水平,低剂量对肝脏酶学水平无显着影响。③血脂:模型组较正常组血清TG、TC、LDL显着升高,HDL无明显降低;健脾疏肝方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降低TG水平,健脾疏肝方低、中剂量组能显着降低TC水平,健脾疏肝方低、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提高HDL水平;健脾疏肝方中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降低LDL水平。④氧化及抗氧化:模型组较空白组肝组织SOD、CAT水平显着降低,MDA水平显着升高;健脾疏肝方低、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升高SOD水平;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升高CAT水平;健脾疏肝方各组及易善复组均能显着降低MDA水平。⑤胰岛素抵抗:模型组较正常组FINS、FPG、HOMA-IR水平显着升高,ADPN显着降低;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降低FINS水平;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能显着降低FPG水平;各干预组均能显着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水平;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提高ADPN水平。研究结论健脾疏肝方能有效改善NASH大鼠肝组织病理状态,有效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症反应,通过调节大鼠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提高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大鼠肝脏酶学水平,从而减轻大鼠肝细胞损伤。
李鑫琦[8](2020)在《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药效与配伍的机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题依据:黄芪是多年生草本、豆科黄耆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及西北等地,包括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它是一种着名的多效中药,在不同的中药复方配伍环境中能够针对具体的病症发挥各种功效,能够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抗菌等。而由于仿野生黄芪生长年限太长导致产量供不应求,市场出现了生长年限较短的平栽黄芪,且其化学成分与仿野生黄芪相似,但是平栽黄芪的临床药效值得深究。黄芪与当归比例按照5:1配伍而成的当归补血汤因其配伍经典、补血药效显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血虚。且当归补血汤作为补血名方,其治疗血虚的机制与配伍的经典之处依旧值得深入研究。故本研究以当归补血汤为药效评价载体,以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血虚小鼠模型为疾病环境,采用传统药效指标与代谢组学探讨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的药效作用与机制研究,借助代谢组学技术对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机制进行科学阐释,同时借助网络药理学深入挖掘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的机制。目的:比较仿野生与平栽黄芪的补血药效,阐明当归补血汤的补血及配伍机制,为黄芪针对不同功效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为当归补血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1)以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建立复合血虚小鼠模型,借助传统药效指标筛选当归补血汤的最佳剂量,依靠脾脏代谢组学与脂质组学技术明确当归补血汤治疗血虚的药效与机制。(2)以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建立复合血虚小鼠模型,借助血清代谢组学技术比较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的药效。(3)以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建立复合血虚小鼠模型,借助血清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机制。(4)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明确“黄芪-当归”这一核心配伍药对。采用Batman-TCM、GeneCards、OMIM获取并筛选“黄芪-当归”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并通过其Network Analyzer、ClusterViz等工具进行靶点的拓扑属性分析、聚类分析。借助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并依据潜在作用靶点利用PharmGkb、CTD、MESH进行疾病分类。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观精神状态异常、精神萎靡,行动迟缓;体重明显下降;脾脏肿大、胸腺萎缩;血液学常规各项指标均显着降低;骨髓腔内囊性扩张,脂肪细胞增多,骨髓细胞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表明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血虚小鼠模型建立成功。给予复方阿胶浆、当归补血汤低、中、高剂量组之后,综合考察外观精神状态、体重、脏器指数、血液学常规、股骨病理切片各个药效指标后,筛选出当归补血汤治疗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血虚模型的最佳剂量为高剂量组(18 g/kg)。脾脏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分别发现了 8个极性差异代谢物和18个非极性差异脂质代谢物与血虚密切相关,通路分析进一步显示嘧啶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的紊乱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造模中作用最相关。在给予当归补血汤之后能够分别显着回调胞嘧啶、尿嘧啶、磷脂酰胆碱(o-16:1(9Z)/20:0、20:4/20:4、38:6)等7个、10个差异代谢物,恢复至正常水平,通过调节嘧啶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从而改善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导致的血虚。与之前相关研究相比,本实验鉴定的差异代谢物更加全面,且发现当归补血汤能够回调很多脂质代谢物,并通过调节甘油磷脂代谢来改善血虚。(2)血虚小鼠分别给予仿野生和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之后,发现仿野生配伍的当归补血汤的补血效果要强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血清代谢组学发现了 17个血清差异代谢物,并通过通路分析发现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造模会影响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造成花生四烯酸代谢和酪氨酸代谢的紊乱。在分别给予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之后能够发现仿野生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能够显着回调13个血清差异代谢物,回调率为76%;而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仅可以回调8个血清差异代谢物,回调率为47%。对两者都回调的8个差异代谢物的回调程度进行比较发现,仿野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的回调效果高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3)血虚小鼠给予黄芪、当归组和当归补血汤之后,综合分析外观精神状态、体重、脏器指数、血液学常规、股骨病理切片各个药效指标后,发现仿野生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组对血虚的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味药黄芪、当归。仿野生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能够显着回调13个血清差异代谢物,回调率为76%;而单味药当归只可以回调6个差异代谢物,回调率为35%。单味药黄芪能够显着回调4个差异代谢物,回调率为23%。(4)《中药成方制剂》数据库中共收录含黄芪方剂459条,涉及中药641味,将支持度设置为25%进行分析,共得到常用配伍组合33个,主治疾病9种;黄芪常应用于治疗虚劳,将支持度设置为35%,核心组合依然为“黄芪-当归”药对,与古籍记载、临床用药相吻合。筛选后得到“黄芪-当归”药对共105个活性成分,127个作用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黄芪-当归”药对主要涉及免疫应答、氧化应激、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癌症通路、细胞因子及其受体通路、癌症蛋白通路、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来治疗血虚。结论:本课题借助传统药效指标与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方法,基于当归补血汤治疗血虚小鼠的配伍环境,对仿野生与平栽黄芪的药效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比较,明确了仿野生黄芪的补血药效更强,鉴定了更多的血虚相关差异代谢物,更加完善当归补血汤的补血机制研究。同时也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角度阐明了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机制。
卢单华[9](2020)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铁死亡机制:α-突触核蛋白诱导的磷脂过氧化》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丢失和神经元内路易小体(主要成分为α-突触核蛋白(α-Syn))出现为特征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α-Syn低聚化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病理现象,中脑神经元的脂质过氧化也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病理指标,但二者是病因还是病理结果,二者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明确结论。本研究提出科学设想:α-Syn聚集体引发的膜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PL-PUFA)的过氧化可能是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潜在原因,也是帕金森病的重要发病机制。脂质过氧化损伤参与多种疾病机制,磷脂过氧化产物大量累积会引起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ferroptosis),其主要特征为铁离子的负荷增多和大量脂质过氧化物的堆积,这些特征与临床上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分子生物学特征高度吻合。因此,膜磷脂过氧化引发多巴胺能神经元铁死亡可能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病理机制。在目前报道的铁死亡主要通路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是唯一能清除生物膜上脂质过氧化物的酶,对铁死亡的调控起着关键作用。据此,本课题采用(1)突变型α-SynA53T过表达的体内外模型,以探讨α-Syn诱导的膜磷脂过氧化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采用(2)Gpx4基因脑定位敲除小鼠模型,进一步证实磷脂过氧化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并采用LC-MS/MS氧化脂质组学分析检测氧化型磷脂的含量和分型。本研究为帕金森病α-Syn病因说提供新的探索角度,以期为开发相关防治措施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首先,我们采用条件过表达α-SynA53T的PC12细胞以及过表达α-SynA53T的转基因小鼠,探究α-Syn与磷脂过氧化介导的铁死亡之间的联系。体外细胞实验由盐酸多西环素(Dox)作用不同时间诱导不同程度的α-Syn表达,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脂质过氧化水平和铁死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对自然发病(15月龄)的转基因小鼠,我们采用爬杆实验、转棒实验、catwalk来检测小鼠运动与平衡能力及步态分析,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指标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采用试剂盒检测中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中脑组织α-Syn和铁死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q-PCR检测铁死亡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LC-MS/MS氧化脂质组学分析检测氧化型磷脂含量和分型。其次,为了进一步探究α-Sy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磷脂过氧化介导的铁死亡的敏感性是否有影响,我们分别对上述体内外模型给予铁死亡诱导剂干扰。对条件过表达α-SynA53T的PC12细胞给予GPX4抑制剂RSL3和System xc-抑制剂erastin,对过表达α-SynA53T的转基因小鼠给予System xc-抑制剂sorafenib。然后检测脂质过氧化物的堆积、细胞膜的损伤、α-Syn和铁死亡通路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检测小鼠的帕金森病相关行为学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指标,以及采用LC-MS/MS氧化脂质组学分析检测氧化型磷脂含量和分型。最后我们采用负载Cre的腺相关病毒(AAV)对GPX4flox/flox小鼠进行脑定位注射,特异性敲除中脑Gpx4,以此探究中脑Gpx4缺失诱导的磷脂过氧化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采用爬杆实验、转棒实验、catwalk来检测小鼠行为学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采用检测试剂盒检测中脑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中脑组织α-Syn和铁死亡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Dox可诱导PC12A53T细胞条件过表达α-Syn,导致脂质过氧化物4-HNE表达增加,抗氧化酶GPX4和i PLA2β表达减少、转铁蛋白受体TFR1表达增加。自然发病(15月龄)的α-SynA53T转基因小鼠与同月龄WT小鼠相比爬杆时间明显延长,在棒时间减短,catwalk检测中的行走循环、行走步频等多个指标显示运动和协调能力严重受损,此外,还出现中脑黑质TH表达减少。铁死亡相关指标方面,转基因小鼠相比WT小鼠中脑MDA含量增加,Western blot和q PCR结果均显示GPX4和i PLA2β表达减少,TFR1表达增加,LC-MS/MS氧化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鼠中脑组织发生明显的磷脂过氧化,且氧化型磷脂酰胆碱(PC-ox)含量增加最为明显。以上实验结果说明过表达α-SynA53T可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磷脂过氧化损伤和铁死亡。我们对PC12A53T细胞给予RSL3,过表达α-Syn的PC12细胞对RSL3更加敏感,表现为细胞膜损伤程度更严重,脂质过氧化物累积更多,GPX4和i PLA2β蛋白表达减少更明显。同时q-PCR结果也显示类似的结果,表明脂质过氧化导致α-Syn过表达的PC12细胞对铁死亡敏感性增加。此外,我们考察了尚未发病(8月龄)的转基因小鼠,发现未发病小鼠还没有出现运动损伤和铁死亡相关变化,但给予sorafenib处理后,能明显延长这些未发病转基因小鼠的爬杆时间,缩短其在棒时间,catwalk结果也显示步态明显受损,表明sorafenib能加速转基因小鼠出现运动和协调功能障碍。此外,给予sorafenib能明显增加未发病转基因小鼠中脑MDA,减少黑质TH表达。在铁死亡相关指标方面,给予sorafenib加速未发病转基因小鼠中脑组织的GPX4和i PLA2β表达减少,m RNA检测结果显示类似的作用。此外,LC-MS/MS氧化脂质组学分析结果也显示sorafenib明显增加转基因小鼠中脑组织内PC-ox含量。实验结果说明α-Syn与铁死亡诱导剂二者间存在协同效应,sorafenib能够增加未发病转基因小鼠磷脂过氧化水平,加速多巴胺能神经元铁死亡的发生。以上体内外实验结果提示磷脂过氧化增加α-Syn过表达多巴胺能神经元对铁死亡的敏感性。最后,我们对GPX4flox/flox小鼠进行中脑特异性敲除Gpx4,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中脑Gpx4敲除小鼠体重并未受到影响,但是其爬杆时间明显延长,转棒实验的在棒时间明显变短,catwalk结果也显示步态受损,表明其运动和协调能力下降。同时敲除中脑Gpx4导致中脑黑质TH表达明显减少,此外Gpx4-/-小鼠中脑MDA含量增加,GPX4和i PLA2β表达减少,TFR1表达增加,LC-MS/MS氧化脂质组学分析结果也显示中脑Gpx4敲除小鼠中脑组织内PC-ox增加最为明显。以上结果均显示了铁死亡的参与,说明中脑Gpx4缺失诱导的磷脂过氧化可以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铁死亡进而导致小鼠运动功能障碍。研究结论:本课题采用过表达α-SynA53T的体内外帕金森病模型以及小鼠中脑特异性的脂质过氧化模型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铁死亡的分子机制,提出α-Syn堆积导致的磷脂过氧化与其神经毒性密切相关,而对其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铁死亡的干预可能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策略。
肖炯昌[10](2020)在《五味子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基于药物的药理学作用产生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而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镇痛解热药物,过量或长期服用APAP易产生DILI。五味子作为治疗APAP致DILI的理想药源,具有疗效显着、毒副作用小等优势,本课题旨在探究五味子对APAP诱导致DIL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对深入开发传统中药五味子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深远意义。方法:1.以200mg/kg、300mg/kg和400mg/kg三种APAP剂量进行小鼠DILI造模,测定血浆中AST、ALT指标,确定最佳APAP造模剂量。2.以不同剂量的五味子醇提取物进行小鼠给药预保护,并以APAP建立小鼠DILI模型,测定小鼠血浆中AST、ALT和ALP传统生化指标,PNG、GLDH、Arg-1和α-GST肝损伤早期指标,TNF-α、IL-1β和IL-6炎症水平,并测定小鼠肝组织匀浆中MDA、SOD、GSH和GSH-Px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指标。3.采用UPLC-Q-TOF/MS技术鉴定五味子给予大鼠灌胃给药后血浆中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分析五味子入血原型产物和代谢产物。4.以五味子入血成分为基础,结合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获取五味子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利用OMIN和Gene Cards等数据库,以DILI为关键词筛选五味子治疗DILI的潜在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获取靶点和作用通路的相关信息。5.基于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从内源性代谢变化的角度初步探讨五味子醇提取物对小鼠DILI的保护作用机制,运用PCA和OPLS-DA分析方法,根据VIP值和P值筛选差异代谢物,并采用HMDB等数据库进行代谢物鉴定,最终确定五味子治疗APAP诱导致DILI的生物标志物。6.以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的作用靶点为研究对象,进行Real-time PCR验证,推测五味子治疗APAP诱导致DILI的作用通路及机制。结果:1.给予200 mg/kg、300 mg/kg和400 mg/kg剂量APAP均能成功建立DILI模型,AST和ALT的水平与空白组小鼠相比皆呈极显着上升趋势(P<0.01)。2.五味子给药预保护组能显着降低AST、ALT、TNF-α、IL-1β、PNP、MDA水平,能显着升高SOD、GSH水平,改善APAP诱导引起的肝损伤。3.采用UPLC-Q-TOF/MS技术,共识别鉴定出戈米辛T、戈米辛J、五味子醇甲、戈米辛D、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乙、当归酰戈米辛Q、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9个入血原型产物和10个代谢产物。4.五味子的9个入血成分和10个代谢成分主要作用于SRC、EGFR、TNF和PTGS2等16个关键靶点,通过凋亡调控、调节细胞死亡和蛋白质氨基酸磷酸化等生物进程调控五味子治疗DILI,共富集到Pathways in cancer、VEGF、Bladder cancer、Erb B signaling pathway和Gn RH signaling pathway及其相互作用等15条信号通路。5.基于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共鉴定出32种与肝损伤过程相关的代谢物质,这些代谢物共富集在视黄醇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卟啉与叶绿素代谢通路和氨基酸代谢通路等13条代谢通路上。6.结合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筛选的作用靶点,共确定PTGS2、SRC、TNF、PLA2G4A和EGFR在内的35个作用靶点,并最终确定23个靶点基因进行PCR验证。结论:1.在对五味子治疗APAP诱导致DILI的药效学研究中发现以200mg/kg APAP剂量造模最适宜,且五味子对APAP诱导致DILI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血浆中的肝酶指标,对抗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以及减轻炎症反应来发挥APAP诱导小鼠所致的DILI。2.通过UPLC-Q-TOF/MS技术共鉴定出五味子9个入血原型产物和10个代谢产物,推测这两种类型的成分可能是五味子产生药效并起到预防或治疗疾病作用的体内效应成分。3.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验证了五味子治疗DILI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充分表明了五味子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4.通过代谢组学技术进一步验证了五味子对APAP诱导的DILI具有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了五味子对DILI的保肝功效可能与视黄醇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等相关代谢通路有关。5.结合代谢组学技术和PCR验证,五味子对APAP致DILI主要通过EGFR/TNF/NFk B通路、EGFR/MDM2/p53通路、EGFR/AA通路、Keap1-NRF2/ARE/HO-1-NQO1通路、PLD1/p21通路和LPCAT1/PI3K/AKT等相关代谢通路发挥治疗及保护作用,为开展治疗APAP致DILI创新中药研发奠定基础。
二、磷脂酰胆碱对小鼠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磷脂酰胆碱对小鼠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桑葚多糖组分MFPA1、MFPB1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的药效学再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主要缩写语说明 |
主要仪器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1.1 酒精性肝损伤的现状研究 |
1.1.1 酒精性肝损伤概述 |
1.1.2 酒精性肝损伤的损伤机制 |
1.1.3 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现状 |
1.2 植物多糖抗酒精性肝损伤活性的研究进展 |
1.2.1 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
1.2.2 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 |
1.2.3 植物多糖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
1.3 桑葚多糖及其衍生物概述 |
1.4 脂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
1.4.1 脂质组学研究内容 |
1.4.2 脂类化合物简介 |
1.4.3 脂质组学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6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桑葚多糖组分MFPA1、MFPB1 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药效学再评价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主要设备 |
2.1.3 实验动物及饲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剂的配制 |
2.2.2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 |
2.2.3 血清的制备及AST、ALT和 TG水平的测定 |
2.2.4 肝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及观察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五组小鼠的体重及存活率分析 |
2.4.2 五组小鼠的肝脏指数分析 |
2.4.3 五组小鼠血清的AST、ALT及 TG水平分析 |
2.4.4 五组小鼠的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氧化应激靶标的桑葚多糖组分MFPA1、MFPB1 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主要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试剂的配制 |
3.2.2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 |
3.2.3 肝匀浆的制备及 SOD、GSH-Px及 MDA含量的测定 |
3.3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多元统计分析 |
3.4.2 五组小鼠的SOD含量分析 |
3.4.3 五组小鼠的GSH-Px含量分析 |
3.4.4 五组小鼠的MDA含量分析 |
3.4.5 氧化应激靶标含量变化的生物学解释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脂质组学的桑葚多糖组分MFPA1、MFPB1 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主要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试剂的配制 |
4.2.2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 |
4.2.3 肝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
4.2.4 肝脏样本预处理方法 |
4.2.5 非靶向脂质组学色谱质谱条件 |
4.3 统计学分析 |
4.3.1 数据预处理方法 |
4.3.2 多元统计方法 |
4.3.3 差异脂质的筛选 |
4.3.4 差异脂质的鉴定方法 |
4.3.5 通路分析和生物学解释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 |
4.4.2 数据质量控制 |
4.4.3 多元统计分析 |
4.4.4 差异脂质的筛选及结构鉴定 |
4.4.5 基于差异脂质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机制分析 |
4.4.6 基于差异脂质的桑葚多糖组分MFPA1、MFPB1 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作用机制分析 |
4.4.7 差异脂质的生物学解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实验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牦牛源乳酸菌筛选及其与菊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乳酸菌的研究进展 |
1.2.2 菊糖的研究进展 |
1.2.3 菊糖与乳酸菌联合应用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菌株 |
2.1.2 试验动物 |
2.1.3 培养基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牦牛源乳酸菌分离鉴定及体外稳定性研究 |
2.2.2 乳酸菌株L4,E5,P7和W8体外抗氧化能力检测 |
2.2.3 L4,E5,P7和W8的动物安全性试验 |
2.2.4 乳酸菌L4与菊糖复合物对小鼠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牦牛源乳酸菌分离鉴定及体外稳定性研究 |
3.1.1 乳酸菌分离 |
3.1.2 分离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1.3 分离菌株生长曲线 |
3.1.4 分离菌株耐酸耐胆盐试验 |
3.1.5 分离菌株对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耐受性试验 |
3.1.6 分离菌株耐热性试验 |
3.1.7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
3.1.8 体外抑菌试验 |
3.1.9 抑菌物质分析 |
3.1.10 自凝集和表面疏水性试验 |
3.1.11 溶血试验 |
3.2 分离菌株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
3.2.1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
3.2.2 DPPH清除能力 |
3.2.3 还原力 |
3.2.4 过氧化氢耐受能力 |
3.2.5 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
3.3 L4,E5,P7和W8对小鼠安全性的评估 |
3.3.1 小鼠生长表现 |
3.3.2 小鼠十二指肠组织学 |
3.4 乳酸菌L4与菊糖复合物对小鼠的影响 |
3.4.1 乳酸菌L4与菊糖最佳组合比例的确定 |
3.4.2 乳酸菌L4与菊糖复合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4.3 乳酸菌L4与菊糖复合物对小鼠肠道代谢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牦牛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稳定性研究 |
4.2 乳酸菌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
4.3 乳酸菌L4,E5,P7和W8对小鼠安全性的评估 |
4.4 乳酸菌L4与菊糖复合物对小鼠的影响 |
4.4.1 乳酸菌L4与菊糖复合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4.2 乳酸菌L4与菊糖复合物对小鼠肠道代谢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3)玉米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改善作用及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
1.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病理学研究 |
1.1.2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现状 |
1.1.3 NAFLD的辅助治疗研究现状 |
1.2 玉米肽 |
1.2.1 玉米肽研究现状 |
1.2.2 玉米肽的生物活性 |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玉米肽对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 炎症细胞模型的改善作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玉米肽成分分析与测定 |
2.3.2 细胞培养 |
2.3.3 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 炎症模型的建立 |
2.3.4 细胞分组及给药 |
2.3.5 玉米肽对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 模型的抗炎作用 |
2.3.6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玉米肽相对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种类 |
2.4.2 玉米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 细胞形态的影响 |
2.4.3 玉米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 细胞增殖的影响 |
2.4.4 玉米肽对LPS诱导后的炎症巨噬细胞RAW 264.7 活性的影响 |
2.4.5 玉米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 分泌TNF-α含量的影响 |
2.4.6 玉米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 分泌IL-1 含量的影响 |
2.4.7 玉米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 分泌IL-6 含量的影响 |
2.4.8 玉米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 分泌IL-10 含量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玉米肽对NAFLD细胞模型的改善作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OA诱导NAFLD细胞模型 |
3.3.2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油酸诱导的LO2 细胞活性 |
3.3.3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玉米肽预处理NAFLD模型细胞的活性 |
3.3.4 油红O染色判断NAFLD细胞模型的建立 |
3.3.5 玉米肽对NAFLD细胞模型脂肪变性改善作用的测定 |
3.3.6 NAFLD模型细胞内产生胰岛素抵抗的检测 |
3.3.7 玉米肽对NAFLD模型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通路改善作用的测定 |
3.3.8 玉米肽对NAFLD模型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改善作用的测定 |
3.3.9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浓度的油酸对LO2 细胞活性的影响 |
3.4.2 不同浓度玉米肽对NAFLD模型细胞活性的影响 |
3.4.3 油红O染色筛选玉米肽预处理浓度 |
3.4.4 玉米肽对NAFLD细胞模型内脂肪积累的改善作用 |
3.4.5 玉米肽对NAFLD模型细胞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
3.4.6 玉米肽对NAFLD模型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4 玉米肽对NAFLD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动物饲喂 |
4.3.2 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 |
4.3.3 肝指数测定 |
4.3.4 葡萄糖耐量试验 |
4.3.5 血清生化分析和炎性因子测定 |
4.3.6 玉米肽对肝组织中抗氧化酶活的测定 |
4.3.7 组织学观察 |
4.3.8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小鼠NAFLD模型评价 |
4.4.2 玉米肽对小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变化的影响 |
4.4.3 玉米肽缓解模型小鼠胰岛素抵抗 |
4.4.4 玉米肽降低高脂饮食模型小鼠血脂水平 |
4.4.5 玉米肽缓解高脂饮食模型小鼠肝损伤 |
4.4.6 玉米肽改善高脂饮食模型组小鼠肝脏氧化损伤 |
4.4.7 玉米肽降低高脂饮食模型组小鼠炎症反应 |
4.4.8 肝脏病理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地菍总黄酮对糖尿病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地菍总黄酮对小鼠急性毒性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药材的鉴定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地菍总黄酮的提取纯化 |
2.2 地菍总黄酮含量测定 |
2.3 地菍总黄酮的最大给药量测定 |
2.4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地菍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
3.2 地菍总黄酮的最大给药量测定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地菍总黄酮对1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药物的配制 |
2.2 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
2.3 分组及给药方法 |
2.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5 指标检测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地菍总黄酮对1型糖尿病小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
3.2 地菍总黄酮对1型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
3.3 地菍总黄酮对1型糖尿病小鼠血脂的影响 |
3.4 地菍总黄酮对1型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
3.5 地菍总黄酮对1型糖尿病小鼠肾功能的影响 |
3.6 地菍总黄酮对1型糖尿病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3.7 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学的观察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地菍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药品的配制 |
2.2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
2.3 分组及给药方法 |
2.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5 生化指标及胰腺组织病理学切片的检测 |
2.6 代谢组学检测 |
2.7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
3.2 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的观察 |
3.3 代谢组学多元统计分析 |
3.4 生物标记物的鉴定与分析 |
3.5 代谢通路分析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结论 |
结语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文王一支笔对D-半乳糖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肝损伤的认识 |
2 西医对肝损伤的认识 |
3 BDNF-Trk B信号通路与肝损伤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化学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6)低剂量钙补充对镉暴露致大鼠肝脏损伤保护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主要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低剂量钙补充对膳食镉暴露致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1 引言 |
2 仪器与材料 |
3 实验部分 |
4 结果与讨论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章 低剂量钙补充对膳食镉暴露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
1 引言 |
2 仪器与试剂 |
3 实验部分 |
4 结果与讨论 |
5 讨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代谢组学在环境污染物毒性及其作用机制中的应用 |
1 代谢组学技术 |
2 代谢组学方法在环境污染物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中的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3. 诊断 |
4. 治疗 |
5. 问题与展望 |
综述一: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病名归属 |
2.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辨证论治的认识 |
4.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用药的认识 |
5. 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问题与展望 |
综述二: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健脾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总结 |
综述三: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健脾疏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饲料 |
1.3 实验药物 |
1.4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
2.1.1 实验动物的适应性喂养 |
2.1.2 动物分组及造模 |
2.2 给药方法与剂量 |
2.3 动物实验造模及干预流程图 |
2.4 动物标本的采集 |
2.5 观察指标 |
2.5.1 一般情况 |
2.5.2 肝脏指数 |
2.5.3 血清指标的测定 |
2.5.4 肝组织病理 |
2.5.5 胰岛素抵抗指数 |
2.5.6 大气肝匀浆指标测定 |
2.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大鼠的一般状况和肝指数 |
2. 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2.1 肝脏肉眼观察情况 |
2.2 肝脏电镜观察情况 |
3. 血清及肝组织相关指标 |
3.1 对血清ALT、AST的影响 |
3.2 对血清TG、、TC、 HDL、LDL的影响 |
3.3 对肝脏SOD、 CAT、 MDA的影响 |
3.4 对血清FINS、 FPG、 HOMA-IR及ADPN水平的比较 |
讨论 |
1. 中药复方“健脾疏肝方”方药分析及药理研究 |
2. NASH模型选择的依据 |
3. 健脾疏肝方治疗NASH可能的机理 |
3.1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
3.2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肝指数的影响 |
3.3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肝功及血脂的影响 |
3.4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
3.5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联素的影响 |
结论 |
讨论部分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药效与配伍的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2.1 本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血虚概述及动物模型研究 |
2.1.1 血虚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 |
2.1.2 血虚中医药治疗 |
2.1.3 血虚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
2.2 当归补血汤 |
2.2.1 当归补血汤的组方配伍规律 |
2.2.2 当归补血汤对心血管及血液疾病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第三章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给药剂量筛选及脾脏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药材 |
3.2.2 试剂 |
3.2.3 仪器 |
3.2.4 实验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药物制备 |
3.3.2 动物分组、造模与给药 |
3.3.3 样本采集 |
3.3.4 传统药效样本处理 |
3.3.5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脾脏代谢组学研究 |
3.4 实验结果 |
3.4.1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给药剂量筛选 |
3.4.2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脾脏代谢组学研究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干预血虚小鼠的药效比较及血清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药材 |
4.2.2 试剂 |
4.2.3 仪器 |
4.2.4 实验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药物制备 |
4.3.2 动物分组、造模与给药 |
4.3.3 样本采集 |
4.3.4 传统药效样本处理 |
4.3.5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4.4 实验结果 |
4.4.1 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干预血虚小鼠的药效比较 |
4.4.2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机制及血清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药材 |
5.2.2 试剂 |
5.2.3 仪器 |
5.2.4 实验动物 |
5.3 实验方法 |
5.3.1 药物制备 |
5.3.2 动物分组、造模与给药 |
5.3.3 样本采集 |
5.3.4 传统药效样本处理 |
5.3.5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的配伍机制研究 |
5.4 实验结果 |
5.4.1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的配伍药效研究 |
5.4.2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的配伍机制研究 |
5.5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作用机制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黄芪用药规律分析 |
6.2.2 黄芪在虚劳方剂中的用药规律分析 |
6.2.3 “黄芪-当归”核心组合药对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
6.3 结果 |
6.3.1 含黄芪方剂组合规律 |
6.3.2 黄芪在虚劳方剂中的用药规律 |
6.3.3 “黄芪-当归”核心组合药对分子机制探讨研究结果 |
6.4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1.1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给药剂量筛选及脾脏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
7.1.2 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干预血虚小鼠的药效比较及血清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
7.1.3 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机制及血清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
7.1.4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作用机制研究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铁死亡机制:α-突触核蛋白诱导的磷脂过氧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 氧化应激与帕金森病 |
2 α-Syn与帕金森病 |
3 铁死亡的研究进展 |
4 铁死亡与帕金森病 |
5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α-突触核蛋白(A53T突变型)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磷脂过氧化介导的铁死亡 |
1 实验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剂配制 |
1.4 实验细胞株及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PC12~(A53T)条件过表达细胞传代培养及冻存 |
2.2 Liperfluo-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 |
2.3 鼠尾鉴定小鼠基因型 |
2.4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2.5 爬杆实验 |
2.6 转棒实验 |
2.7 Catwalk步态分析 |
2.8 中脑组织石蜡切片制作 |
2.9 免疫荧光检测中脑黑质致密部TH的表达 |
2.10 小鼠中脑组织中MDA含量的检测 |
2.11 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内相关蛋白的表达 |
2.12 q-PCR检测小鼠脑内相关基因的表达 |
2.13 LC-MS/MS检测中脑组织中氧化型脂质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α-突触核蛋白(A53T)对PC12 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
3.2 α-突触核蛋白(A53T)对PC12 细胞中铁死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3.3 α-突触核蛋白(A53T)对小鼠行为学表征的影响 |
3.4 α-突触核蛋白(A53T)对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
3.5 α-突触核蛋白(A53T)对小鼠中脑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
3.6 α-突触核蛋白(A53T)对小鼠中脑铁死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3.7 α-突触核蛋白(A53T)对小鼠中脑铁死亡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
3.8 α-突触核蛋白(A53T)对小鼠中脑氧化磷脂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磷脂过氧化增加α-Syn~(A53T)过表达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对铁死亡的敏感性 |
1 实验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剂配制 |
1.4 实验细胞株及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PC12~(A53T)条件过表达细胞传代培养及冻存 |
2.2 MTT检测细胞存活率 |
2.3 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检测细胞毒性: |
2.4 C11 Bodipy(581/59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 |
2.5 C11 Bodipy(581/591)-激光共聚焦成像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 |
2.6 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的破损 |
2.7 PI荧光拍照术检测细胞膜的破损 |
2.8 鼠尾鉴定小鼠基因型 |
2.9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2.10 爬杆实验 |
2.11 转棒实验 |
2.12 Catwalk步态分析 |
2.13 中脑组织石蜡切片制作 |
2.14 免疫组化检测中脑黑质致密部TH的表达 |
2.15 小鼠中脑组织中MDA含量的检测 |
2.16 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内相关蛋白的表达 |
2.17 q-PCR检测小鼠脑内相关基因的表达 |
2.18 LC-MS/MS检测中脑组织中氧化型脂质 |
2.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多巴胺能神经元PC12 细胞铁死亡模型的构建 |
3.2 α-Syn~(A53T)过表达PC12细胞对铁死亡敏感性增加 |
3.3 RSL3 增加α-Syn~(A53T)过表达PC12~(A53T)细胞的细胞膜损伤 |
3.4 RSL3 增加α-Syn~(A53T)过表达PC12 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 |
3.5 RSL3对α-Syn~(A53T)过表达PC12 细胞铁死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3.6 RSL3对α-Syn~(A53T)过表达PC12 细胞铁死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3.7 Sorafenib加速A53T转基因小鼠出现运动与协调功能障碍 |
3.8 Sorafenib加速A53T转基因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 |
3.9 Sorafenib促进A53T转基因小鼠中脑发生脂质过氧化 |
3.10 Sorafenib对 A53T转基因小鼠中脑铁死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3.11 Sorafenib对 A53T转基因小鼠中脑铁死亡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
3.12 Sorafenib对 A53T转基因小鼠中脑氧化磷脂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小鼠中脑Gpx4 的敲除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 |
1 实验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试剂配制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鼠尾鉴定小鼠基因型 |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脑定位注射 |
2.3 爬杆实验 |
2.4 转棒实验 |
2.5 Catwalk步态分析 |
2.6 中脑组织石蜡切片制作 |
2.7 免疫组化检测中脑黑质致密部TH的表达 |
2.8 小鼠中脑组织中MDA含量的检测 |
2.9 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内相关蛋白的表达 |
2.10 q-PCR检测小鼠脑内相关基因的表达 |
2.11 LC-MS/MS检测中脑组织中氧化型脂质 |
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中脑Gpx4 敲除对小鼠表征的影响 |
3.2 中脑Gpx4 敲除对小鼠中脑铁死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3.3 中脑Gpx4 敲除对小鼠中脑铁死亡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
3.4 中脑 Gpx4 敲除对小鼠中脑 α-Syn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
3.5 中脑Gpx4 敲除对小鼠中脑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
3.6 中脑Gpx4 敲除对小鼠中脑氧化磷脂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总结 |
2 创新点 |
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五味子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五味子对APAP诱导致小鼠DILI的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APAP诱导小鼠DILI模型的建立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总结与讨论 |
第二节 五味子醇提取物对APAP诱导的小鼠DILI的药效学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总结与讨论 |
第三节 五味子醇提取物对APAP诱导的DILI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总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基于UPLC-Q-TOF/MS对五味子大鼠体内入血成分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总结与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五味子治疗DILI作用靶点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总结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筛选五味子治疗APAP致 DILI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总结与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基因的筛选及PCR验证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基因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总结与讨论 |
第二节 Real-time PCR验证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总结与讨论 |
5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五味子化学成分及保肝作用研究进展 |
1 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
2 五味子保肝作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磷脂酰胆碱对小鼠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桑葚多糖组分MFPA1、MFPB1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的药效学再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D]. 边亮.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牦牛源乳酸菌筛选及其与菊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研究[D]. 刘娟娟.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玉米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改善作用及机制探究[D]. 张鹏敏. 烟台大学, 2021(12)
- [4]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地菍总黄酮对糖尿病的干预作用[D]. 翁竞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
- [5]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文王一支笔对D-半乳糖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D]. 杨清煜. 湖北民族大学, 2020(02)
- [6]低剂量钙补充对镉暴露致大鼠肝脏损伤保护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D]. 赵猛. 东南大学, 2020(01)
- [7]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的影响[D]. 张昔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药效与配伍的机制比较研究[D]. 李鑫琦. 山西大学, 2020(01)
- [9]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铁死亡机制:α-突触核蛋白诱导的磷脂过氧化[D]. 卢单华. 暨南大学, 2020(12)
- [10]五味子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肖炯昌.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