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染料木素和槲皮素体外抗肝纤维化作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许火龙[1](2021)在《槲皮素对肾间质纤维化中p-AMPKα蛋白和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组织中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hosphorylationalpha-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α)蛋白表达及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槲皮素在抗肾纤维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1)选取72只体重约200±10g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 ham组)、模型组(UUO组)、槲皮素治疗组(Que组),每组24只。(2)Sham组、UUO组、Que组大鼠均进行腹腔内注射麻醉(10%水合氯醛0.3ml/100g),再持镊子夹住碘伏棉球进行术口消毒,覆盖无菌孔巾,用手术刀在手术部位竖形切开,第一步先切开皮肤,接着切开皮下组织,然后钝性分离肌肉层,再剪开壁腹膜和脏腹膜等各层,使左侧输尿管游离:(1)Sham组大鼠只剥离输尿管,不结扎输尿管;(2)UUO组、Que组大鼠结扎左侧输尿管。(3)Que组以100mg/kg/d槲皮素(用DMSO溶解),在制模手术前1天给予灌胃,1次/天,给予Sham组和UUO组灌胃等量的0.9%生理盐水。(4)每组在造模后的第3、7、14天末随机分批处死各8只大鼠,把梗阻肾组织取出来,再进行中性甲醛液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然后将其行HE、Masson染色,进而用400X光学显微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p-AMPKα、TGF-β1、Smad3),通过Image-Pr o Plus6.0软件计算平均光密度值(AOD),再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HE染色结果:Sham组肾组织没有出现很明显的病理改变,组内3、7、14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相应时间点,UUO组比Sham组TIS稍增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UUO组梗阻第3天时,梗阻肾形态发生改变,肾小管慢慢出现损伤,梗阻7天、14天时,肾小管逐步扩张、有些小管出现萎缩破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TIS)渐渐增高,组内3天、7天、14天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相应时间点,Que组比UUO组TIS稍降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Masson染色结果:Sham组间质胶原纤维绿染面积较小,组内3、7、14天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相应时间点,UUO组比Sham组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比(RIF指数)稍增高,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UUO组梗阻第3天时,开始出现间质纤维,梗阻7天、14天时,肾间质胶原纤维绿染面积逐步增多,RIF指数逐渐升高,组内3天、7天、14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相应时间点,Que组比UUO组RIF指数有所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结果:(1)p-AMPKα蛋白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及胞核,Sham组p-AMPKα蛋白大量表达,组内3天、7天、14天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相应时间点,UUO组与Sham组相比,p-AMPKα蛋白的表达减少,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UUO组大鼠随着梗阻时间延长,p-AMPKα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UUO组3天、7天、14天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相应时间点,Que组与UUO组相比,p-AMPKα蛋白的表达有所增加,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TGF-β1蛋白表达主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3蛋白表达主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及胞核,Sham组TGF-β1、Smad3蛋白较少表达,组内3天、7天、14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相应时间点,UUO组与Sham组相比,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增加,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UUO组大鼠随着梗阻时间延长,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UUO组3天、7天、14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相应时间点,Que组与UUO组相比,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有所减少,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AMPKα蛋白表达降低、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升高,提示AMPK及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参与肾间质纤维化过程。2.槲皮素治疗后,p-AMPKα蛋白表达升高,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降低,说明槲皮素可能激活AMPK,作用于TGF-β1信号通路,抑制Smad3磷酸化,导致Smad3表达下降,从而减轻肾纤维化。
朱慧[2](2019)在《丹红青成分复方的建立及抗肝纤维化的药效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抗肝纤维化作用环节明确的几种中药成分组成中药成分复方,使之既具有传统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发挥药效的特点,又弥补了中药复方难以在体外开展机制研究的不足,对研创可以阐明机制又有质控保证的中药复方作有益探索。方法:1、筛选四成分最佳配伍剂量:以丹参酚酸B、红景天苷、青蒿琥酯、白藜芦醇为研究对象,采用CCl4腹腔注射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共6w,自第二周起灌胃给药),采用均匀设计法“四因素八水平”分组设计,以肝组织Hyp含量为筛选指标,并用DAS3.0软件NOMEN(Non-Linear Mixed-Effect Modeling)分析获得最佳有效剂量;2、筛选三成分最佳配伍剂量:以丹参酚酸B、红景天苷、青蒿琥酯为研究对象,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腹腔注射造模6w,第二周起给药),采用均匀设计法“三因素八水平”分组设计,以肝组织Hyp含量为主筛选指标,AST、ALT、胶原面积为辅助筛选指标,用DAS3.0软件NOMEN分析获得最佳有效配伍剂量;3、以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验证成分复方的药效:以三成分筛选结果为基础,以扶正化瘀浸膏为对照,在最佳配伍组分基础上加减不同组分及剂量设计分组,观察CCl4小鼠肝组织Hyp含量和血清肝功能的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及胶原纤维程度的变化,对所得最佳配方进行验证,最终确定最优配伍为丹红青方;4、以BDL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验证丹红青方:以丹红青方为观察对象,以扶正化瘀浸膏为阳性对照,观察BDL大鼠肝组织Hyp含量和血清肝功能以及肝组织病理及胶原纤维程度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丹红青方抗肝纤维化作用;5、丹红青方抑制HSCs活化、迁移和收缩实验:(1)丹红青方(丹参酚酸B 10μM、红景天苷10μM、青蒿琥酯50μM)温育HSC 24h,在12h时,加入TGF-β1(10ng/ml),观察丹红青方抑制HSCs活化、增殖的作用。蛋白检测采用Western blot,m RNA检测采用RT-PCR;(2)以划痕法观察,丹红青方及PDGF-BB(10ng/ml)温育LX-2后,在第8h观察迁移面积变化,用Image J软件分析计算迁移面积,观察丹红青方抑制LX-2迁移的作用;(3)用凝胶收缩法观察,JS 1接种凝胶上,以丹红青方温育30min后加入ET-1(10n M)在第12h观察凝胶直径及面积变化,并用Image J软件分析计算凝胶面积,评估丹红青方抑制JS 1收缩的作用。6、全转录组测序实验:采用KAPA RNA Hyper Prep Kit with Ribo Erase(HMR)for Illumina?建库试剂盒构建文库,检测丹红青方抗CCl4模型小鼠基因的变化,用Bowite2.1.0将结果映射到最新的UCSC转录集,用RSEM软件估计基因表达水平,用GO功能富集和KEGG富集法分析主要差异基因。结果:1、⑴丹参酚酸B、红景天苷、青蒿琥酯和白藜芦醇四成分不同剂量的配伍可不同程度降低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组织Hyp含量和胶原沉积面积以及ALT、AST的活性以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均P<0.05)。⑵数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最优组方由红景天苷+青蒿琥酯+白藜芦醇,配伍剂量为红景天苷474 mg·kg-1体重、青蒿琥酯62 mg·kg-1体重、白藜芦醇319 mg·kg-1体重,但药物之间没有交互作用。2、以肝纤维化程度变化的数字模型分析结果筛选出的最优组方是红景天苷+青蒿琥酯,考虑到丹参酚酸B抗肝纤维化的实际药效,确定丹参酚酸B、红景天苷和青蒿琥酯组成三成分复方。3、在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开展的验证实验显示,筛选实验的B组3种成分的配比复方抗肝纤维化的药效相对突出,与扶正化瘀方相似,将其命名为丹红青方。4、进一步在BDL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验证丹红青方的药效,其抗肝纤维化的药效显着(P<0.05),不差于扶正化瘀方和任何一种成分。5、丹红青方能抑制TGFβ1诱导的HSC活化和增殖(P<0.05)、抑制PDGF诱导的HSC迁移和活化(P<0.05)、抑制ET-1诱导的JS 1收缩(P<0.05)。6、丹红青方使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内部分基因发生显着差异变化,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4条与组织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1.通过均匀设计的动物实验,以药效学指标评价,获得丹参酚酸B、红景天苷和青蒿琥酯三种成分的特定比例剂量的配方,命名为丹红青方。2.通过CCl4和BDL两种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验证了丹红青方抗肝纤维化的药效。综合评判其药效较其组成成分相对突出,且与扶正化瘀方相似。3.丹红青方保持各单体的生物功能,其具有明显地抑制TGF-Β1诱导的HSC活化的作用、PDGF诱导的HSC迁移的作用以及ET-1诱导的HSC收缩的作用。4.丹红青方可以使肝组织内基因发生表达差异显着变化,其集中的信号通路与课题组前期发现丹参酚酸B、红景天苷、青蒿琥酯各自调控的通路相似。
宋道光[3](2019)在《小叶金钱草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小叶金钱草(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为伞形科天胡荽属植物天胡荽,中国传统中药之一。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电喷雾质谱对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初步鉴定。2、化学成分分离(层析柱色谱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3、波谱表征及结构解析。4、抗炎活性研究。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1通过色谱质谱联用对小叶金钱草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组成进行研究。以色谱峰信息(紫外光谱、质谱数据)、质谱数据库(天然有机化学质谱图集)提供的信息,对化学成分做出初步鉴定。2经HPLC分析,采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对小叶金钱草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初步分离。联合HSCCC分离制备,采取正己烷-正丁醇-水溶剂体系对样品进行分离。最终从中分离得到14种单体化合物,经1H NMR和13C NMR鉴定为:香草酸(1)、4-羟基苯甲酸(2)、原儿茶酸(3)、没食子酸(4)、槲皮素(5)、山柰酚(6)、木犀草素(7)、芹菜素(8)、杨梅苷(9)、槲皮苷(10)、紫云英苷(11)、杨梅素3-O-半乳糖苷(12)、异杨梅树皮苷(杨梅素3-O-葡萄糖苷)(13)和槲皮素3,3’-二-α-L-鼠李糖苷(16)。3采用DM 301型大孔树脂粗分、葡聚糖凝胶纯化、反相硅胶层析分离,结合梯度HSCCC从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种单体化合物。通过梯度HSCCC对分配系数差异较大的化合物15和化合物17进行分离,并在溶剂中添加冰乙酸来改善物质的分配系数,为黄酮苷类化合物分离提供方法学参考。所得化合物经1H NMR和13C NMR鉴定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14)、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15)、槲皮素3,3’-二-α-L-鼠李糖苷(16)和杨梅素3,3’-二-α-L-鼠李糖苷(17)。4经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使用ELISA试剂盒测试单体化合物对RAW 264.7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抑制水平。结果表明化合物2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且有机酸类化合物活性要高于黄酮类化合物。
宋莉,王汉琨,张丁,黄卫锋,李丹,杜德兵,王德成[4](2018)在《染料木素对APAP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染料木素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染料木素低(5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10只。采用灌胃APAP建立小鼠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染料木素药物干预后的影响。应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染料木素可明显减轻模型小鼠肝脏炎性损伤及坏死,减少胶原纤维沉积;TUNEL染色结果显示,染料木素组小鼠肝细胞凋亡数量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染料木素组小鼠肝脏中CTGF、TNF-α、IL-6表达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染料木素具有改善APAP诱导小鼠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的作用。
张琳琳[5](2017)在《桑黄毒理及黄酮提取分离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桑黄(Phellinus baumii)俗称桑臣或桑耳,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北美等地,桑黄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糖类、甾体类、萜类和黄酮类等。桑黄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降血糖和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抗肿瘤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各国学者对其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抗肿瘤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望开发出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目前对桑黄属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糖提取、发酵条件优化和抗癌机理等方面。而对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比较少,但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以桑黄为原料,进行毒理安全性实验,采用乙醇提取桑黄中的总黄酮,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利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桑黄总黄酮,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一步鉴定桑黄总黄酮,并对桑黄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和对DNA的保护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桑黄的毒理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实验测定属于无毒范围,三项遗传毒性实验结果均为阴性;初步验证了桑黄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作用。采用乙醇提取法对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响应面法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9.95℃、液料比为26.10、提取时间为3.81 h,乙醇体积分数为87.16%。考虑到实验具体的操作,确定浸提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0℃,液料比为26,提取时间为3.8 h,乙醇体积分数为87%,实际测得浸提液的总黄酮得率为14.36%,与理论预测值吻合,说明响应面对桑黄总黄酮浸提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将得到的桑黄黄酮类化合物的粗提液进行大孔树脂的分离纯化,通过大孔树脂的静态实验,从6种大孔树脂中选出最佳的大孔树脂DM301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当上样量为20m L时,通过大孔树脂的静态和动态实验确定了纯化桑黄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桑黄总黄酮的上样流速为3 m L/min,上样体积为7 BV,洗脱液为80%乙醇,洗脱流速为1.5 m L/min,洗脱液的体积为4 BV,最后分离纯化得到的桑黄总黄酮的纯度为83.27%。通过外标法,经计算得出1g桑黄黄酮中含有16.3 mg的芦丁和0.13 mg的槲皮素。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联用对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得到6种化合物。考察桑黄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和对DNA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桑黄总黄酮能够很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通过还原力实验,发现桑黄总黄酮的还原力与相同浓度的Vc和BHT相比,相差不大,说明桑黄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力。通过桑黄黄酮类化合物与DNA的紫外吸收光谱可知,在鲱鱼精DNA溶液中加入桑黄黄酮化合物后均出现了增色效应,说明鲱鱼精DNA与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发生作用,形成复合物;通过荧光光谱可知,鲱鱼精DNA对桑黄黄酮具有明显的猝灭作用。在桑黄黄酮类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用溴化以锭作为荧光探针,测定DNA和EB混合液的荧光积分强度,计算出作用常数D为43.7%。
郝建鹏[6](2016)在《槲皮素纳米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槲皮素(quercetin)作为一种自然界广泛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抗氧化性、抗癌活性、抗炎症等,应用前景广阔,但槲皮素极差的水溶性和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应用。目前改善槲皮素水溶性的方法大都具有操作复杂、耗时长、对机体造成毒害等弊端,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绿色无污染的方法提高槲皮素的生物利用率。在本文,我们结合薄膜超声法和静电沉积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液相合成高分散性槲皮素-脂质体-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的方法。采用扫描电镜、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制备的纳米胶囊进行表征,并进一步评估了所制备纳米微胶囊的槲皮素包埋率。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天然槲皮素和槲皮素纳米微胶囊的相对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最后采用MTT法和台盼蓝拒染实验,评价了槲皮素纳米微胶囊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槲皮素纳米微胶囊包埋率在80%左右,粒径约在600 nm,表面相对光滑,颗粒均匀,壁膜致密,呈较为规则的球形。紫外光谱和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证明槲皮素成功包埋进了纳米微胶囊的内部。稳定性试验表明,槲皮素包埋进入纳米微胶囊后,稳定性得到显着地提高。抗氧化研究表明,在乙醇体系下,槲皮素纳米微胶囊具有与天然槲皮素基本相当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而在水体系下,槲皮素纳米微胶囊具有远远高于天然槲皮素的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铁氰化钾还原能力。抗癌活性研究中,当槲皮素浓度为10μg/mL时,天然槲皮素对癌细胞活力的抑制率为53.33%,而槲皮素纳米微胶囊可达到59.08%,这表明槲皮素纳米微胶囊具有高于天然槲皮素的抗癌活性。本文提出的槲皮素纳米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点,为槲皮素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可为其他憎水性功能因子纳米微胶囊的制备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俊霞[7](2016)在《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及其杀虫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隶属于双子叶植物门木兰亚纲Magnoliidae八角目Illiciales,包括两个属:南五味子属Kadsura Kaempf.ex Juss.和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x.。该科植物为木质藤本,间断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北美东南部。我国是世界上五味子科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两属均产,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和西南部。对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藤茎的9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研究,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溶剂分步萃取法、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手段,得到了37个化合物,综合运用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了35个化合物,其中包括4个三萜类化合物:24-Methylenecycloart-3-one(24-甲叉基环阿尔廷-3-酮)(1)、Schizandronic acid(2)、Kadsuric acid(南五味子酸)(3),Oleanolic acid(齐墩果酸)(4);15个木脂素类:Gomisin A(5)、Gomisin M1(6)、Gomisin M2(7)、Gomisin D(8)、Schisantherin B(9)、Schisanhenol(10)、Gomisin J(11)、Gomisin N(12)、Gomisin G(13)、Schisandrin B(五味子乙素)(14)、Schisandrin C(五味子丙素)(15)、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甲素)(16)、Gomisin C(五味子酯甲)(17)、Gomisin K3(18)、Schizandrin(五味子醇甲)(19);9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20)、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1)、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苷(22)、槲皮素-3-O-芸香糖苷(23)、芹菜素(24)、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25)、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26)、染料木素-7-O-β-D-葡萄糖苷(27)、儿茶素-7-O-β-D-葡萄糖苷(28);3个有机酚酸化合物:绿原酸(29)、阿魏酸(30)、咖啡酸(31);4个其他类化合物:β-谷甾醇(32)、胡萝卜苷(33)、正二十四烷酸(34)、正二十八烷酸(35);其中22、26、27、28首次从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得到。研究系统测定五味子油、果实和藤茎提取物的不同萃取物对桃蚜和小菜蛾的毒杀活性和趋避效果。结果表明,所有的提取物和萃取物在在2000 mg/L对小菜蛾都有杀虫活性和趋避效果,其中五味子油正丁醇萃取物(OB)、五味子果实正丁醇萃取物(FBU)、五味子果实水层萃取物(FW)、五味子藤茎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SET),五味子藤茎正丁醇部位萃取物(SBU)杀虫活性达80%以上;趋避效果达80%以上的初提取物为:五味子油正丁醇萃取物(OB)、五味子果实提取物(F)、五味子藤茎石油醚萃取物(SPE)、五味子藤茎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SET)和五味子藤茎水层萃取物(SW)。所有的提取物和萃取物在在2000 mg/L对桃蚜杀虫活性较差,只有五味子果实石油醚萃取物(SPE)杀虫效果达到时60%以上。所有的提取物和萃取物对桃蚜都有驱避效果,达到时60%以上的初提取物为:五味子油乳化层(OL)、五味子果实水层萃取物(FW)和五味子藤茎正丁醇萃取物(SBU),其余初提取物的杀虫效果和驱避效果较差。Schisandrol A(五味子醇甲)处理桃蚜48小时杀虫效果达到了80.5%,Schisantherin B、Gomisin J、(+)-anwulignan、Schisantherin和Schisandrol A驱避效果达80%以上。处理小菜蛾72小时,Schisandrin B(五味子乙素)的杀虫效果为100%;所有的单体化合的驱避效果较差。后续试验中测定了Schisandrin B对小菜蛾的LC50值为586.22 mg/L,显着低于毒死蜱的杀虫效果211.16mg/L。schisandrol A对桃蚜的LC50值为295.62 mg/L,显着低于植物源农药藜芦碱35.29 mg/L的杀虫效果。表明只有在浓度较高时,其杀虫效果较好,与其他植物源农药相比,毒杀效果总体不高。选用了八种吸附材料,硅藻土、凹凸棒土、钙质膨润土、高岭土、氧化镁(轻烧化氧镁)、活性白土、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铝(r-Al2O3),根据脱色率和对五味子中的总木脂素及总三萜的保留率进行比较,凹凸棒土对五味子果实脱色效果较好,而活性炭对五味子藤茎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并且对木脂素和总三萜都有较高保留率。本文还选取了离子交换树脂D296R、D152、D280、122、001×16和D941对五味子果实提取液进行脱色处理,根据树脂对色素吸附率和对五味子醇甲的保留率的进行比较,选择D941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
张妍妍[8](2014)在《黄酮强吸附与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及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并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质。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药理活性,如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及杀菌等多种功能,在天然药物化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槲皮素(quercetin)、芦丁(rutin)和染料木素(genistein)是三种典型的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它们的提取与分离在化学与生物医学领域是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本研究通过分子设计的构思,设计制备对黄酮类物质具有强吸附作用的聚合物材料,并采用“接枝聚合与分子印迹同步进行”的新型分子表面印迹技术,制备黄酮分子表面印迹材料,以促进天然药物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研究以及它们的临床应用。显然,本课题研究在生物药学与化学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使用偶联剂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MPS),对微米级硅胶微粒进行了化学改性,制得表面带有伯胺基的改性微粒AMPS-SiO2,使用水和二甲亚砜的混合溶剂,使改性微粒AMPS-SiO2表面的氨基与溶液中的过硫酸铵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了乙酸乙烯酯(VAc)在硅胶微粒表面的引发接枝聚合,制得了高接枝度的接枝微粒PVAc/SiO2。经醇解,将PVAc转变为聚乙烯醇(PVA),从而制备了高接枝度的功能接枝微粒PVA/SiO2。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及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产物微粒进行了表征。并深入研究了主要因素对VAc表面引发接枝聚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氨基与过硫酸盐水溶性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水和二甲亚砜的混合溶剂中,可以高效地实现油溶性单体VAc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经过醇解反应,成功制得表面接枝有功能大分子PVA的功能接枝微粒PVA/SiO2。然后,以接枝微粒PVA/SiO2为固体吸附剂,对槲皮素、芦丁和染料木素三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吸附研究,考察了主要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吸附机理,并研究了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接枝微粒PVA/SiO2表面含有高密度的羟基,使得该接枝微粒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之间,可形成多位点的常规氢键和π型氢键,正是这两种类型的氢键使功能接枝微粒PVA/SiO2对三种黄酮都产生了很强的物理吸附作用。溶剂的竞争吸附对黄酮化合物的吸附容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以弱极性的1,2-二氯乙烷(DCE)为溶剂时,几乎不存在溶剂的竞争吸附,槲皮素、芦丁和染料木素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而在质子溶剂乙醇中,强烈的溶剂竞争吸附使三者的吸附容量均大大降低。升高温度会减弱氢键作用,甚至使氢键断裂,导致吸附容量减小。质子溶剂中电解质的存在,对吸附作用产生负性影响。功能微粒PVA/SiO2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为放热过程,且为焓驱动的吸附过程,吸附模式符合Langmuir模型。最后,使用本课题组新建立的“接枝交联聚合与印迹过程同步进行”的新型分子表面印迹方法,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染料木素为模板分子,凭借主-客体之间的常规氢键和π型氢键两类氢键相互作用,在氨基/过硫酸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作用下,使MAA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在硅胶微粒表面发生接枝交联聚合,除去模板,成功地制备了染料木素分子表面印迹材料MIP-PMAA/SiO2。采用静态、动态及竞争性吸附等实验方法,考察了染料木素印迹材料MIP-PMAA/SiO2对染料木素的识别选择性与结合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染料木素表面印迹材料对模板分子具有优良的结合亲和性,结合容量可高达0.36mmol·g-1,更重要的是该印迹材料对染料木素具有特异的识别选择性,相对于槲皮素和芦丁,MIP-PMAA/SiO2对染料木素的选择性系数分别高达5.4和11.8。研究结果还表明,印迹条件对印迹材料的选择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当单体与模板的比例为4:1,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为5:1时,印迹材料具有最好的识别选择性。依同样的方法,制备槲皮素分子表面印迹材料MIP-PMAA/SiO2,并考察槲皮素印迹材料对槲皮素的识别选择性和结合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印迹材料对槲皮素具有高的结合性能和识别选择性能。结合容量达0.33mmol·g-1;相对于染料木素和芦丁,印迹材料对槲皮素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4.4和7.69。此外,槲皮素印迹材料还具有优良的洗脱性能,以0.001mmol·L-1的NaOH作为洗脱剂,在19个床体积槲皮素的解吸率高达98.1%,有利于印迹材料的再生和重复使用。
唐振闯[9](2013)在《槲皮素调节胆固醇作用及机制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测定补充不同剂量槲皮素后大鼠体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探讨槲皮素影响胆固醇代谢的适宜剂量;探讨槲皮素影响胆固醇代谢的具体途径和相关生物学机制;为深入研究植物化学物生物学作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1、以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在AIN-93配方基础上分布添加0.1%、0.2%、0.4%和0.8%槲皮素,对照组为AIN-93配方饲料,每组动物10头,实验周期五周。实验结束时后,测定血液中和脏器组织中胆固醇含量。2、实验结束最后三天,采用代谢笼,定量饲料摄入量,并收集3天粪便样品;最后,麻醉动物,行胆管插管,收集1h时间内的胆汁,测定胆汁和粪便中胆汁酸含量。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影响LDL-C水平显着的槲皮素剂量水平为干预组剂量,以A1N-93基础饲料为对照组,每组动物10头,实验周期五周。实验结束时,采集肝脏样品,测定与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对雄性Wistar大鼠补充不同剂量的槲皮素后,0.4%槲皮素剂量组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和HDL-C浓度在各组中没有统计学差异。补充不同剂量的槲皮素后TC、FCH和CE含量在肝脏、肾脏、小肠(空肠)及心脏有所下降;但是在睾丸中表现为上升势。2、槲皮素对粪便和胆汁的排出量并没有影响,但是适宜剂量槲皮素能够增加粪胆汁酸和总胆汁酸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给Wistar大鼠膳食中补充0.4%剂量槲皮素,其肝脏中HMG-CoA还原酶活性无统计学差异,7a-羟化酶活性升高(P<0.05),ACAT活性比对照组降低(P<0.05);RT-PCR结果显示HMG-CoA还原酶、ACAT和LDL-R的mRNA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下调(P<0.05),CYP7A1和LXRa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结论本实验研究发现,在AIN-93饲料配方基础上补充0.4%槲皮素5周对Wistar大鼠体内代谢模式具有显着影响,其中,外周血LDL-C水平出现显着升高,其可能机制是槲皮素可能影响LDL-R代谢途径的某个环节,从而抑制或减缓血液中LDL-C的廓清过程。补充一定剂量的槲皮素能够促进Wistar大鼠胆汁酸的排泄,其具体机制可能是升高与胆汁代谢相关的7a-羟化酶活性有关。另外,我们发现适宜剂量槲皮素具有影响胆固醇在体内组织中分布的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槲皮素能调节ACAT的活性及其mRNA表达有关。
许春莲[10](2012)在《长期灌胃槲皮素后小鼠血液与组织内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形式代谢产物分布》文中认为槲皮素属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人类的植物性膳食中含有丰富的槲皮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发现槲皮素在体内易发生分解、甲基化、羟基化、硫酸酯化及葡萄糖醛酸化等一结合反应,生成小分子化合物或生成水溶性更高的代谢物排出体外。国内外对槲皮素在体内水溶性代谢有大量报道,但是对其脂溶性代谢方面研究较少,生物样本的来源及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样本中目标物质的检测非常重要。其研究也多集中于植物组织、短期灌胃动物血浆中的槲皮素水溶性代谢物的提取及检测,鲜见对长期喂养试验以及槲皮素在小鼠各组织内槲皮素代谢分布情况报道。为了进一步更好地探究槲皮素在人体内发挥诸多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和代谢途径,探究槲皮素在机体内可能存在的代谢形式及代谢过程中的可能中间代谢产物,探讨槲皮素在各小鼠体内各组织和血浆内分布代谢情况,根据其在分布情况探讨槲皮素在体内发挥作用的部位,更好地研究槲皮素在机体内发挥抗肿瘤、抗癌和抗纤维化等诸多功能的可能作用形式和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检测血液和组织内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含量的LC-Q-TOF/MS检测方法。建立血液和组织中槲皮素脂溶性和水溶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检测方法,并逐步建立血浆及子宫、卵巢、乳腺、下丘脑、肾上腺、脂肪、肌肉、脑和肝脏等器官甲醇和正己烷洗脱相基质的槲皮素及异鼠李素标准曲线,结果显示该方法稳定、准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及较低检出限。2.研究槲皮素在长期灌胃过程中血浆中水溶性及脂溶性代谢产物分布情况。研究发现空白对照组始终未检测到对应的代谢产物,表明试验所选饲料适合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小鼠灌胃槲皮素低中高三剂量组,在灌胃期间各时间段小鼠血浆中在检出限范围内均未检测出未酶解的游离存在的槲皮素和异鼠李素,表明小鼠体内游离态的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含量很低或不存在。0h时间段除第1天外均检测出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形式的脂溶性和水溶性代谢产物,可认为随着灌胃时间的增长,槲皮素和异鼠李素脂肪酸酯浓度在小鼠血浆累积,且相同灌胃条件下0h血浆异鼠李素脂肪酸酯浓度高于槲皮素脂肪酸酯。其余时间段均有一定浓度的槲皮素水溶性和脂溶性代谢物检出,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和单次灌胃代谢时间上的规律性,随着灌胃剂量增加在小鼠体内代谢物浓度增大,代谢物浓度随着取血时间的延迟亦有所增加。同等剂量组和相同灌胃取血条件下,脂溶性代谢产物中槲皮素脂肪酸酯略高于异鼠李素形式脂肪酸酯,整体上水溶性代谢产物中异鼠李素形式水溶性代谢产物比槲皮素形式水溶性代谢产物要高,代谢总量上槲皮素形式代谢要明显高于异鼠李素形式的代谢。3.研究小鼠各组织中槲皮素水溶性及脂溶性代谢产物的分布情况。空白对照组始终未检到对应的代谢产物,表明试验所选饲料适合本实验研究。游离态未酶解组分均未检出槲皮素及异鼠李素。槲皮素低中高三剂量组小鼠各组织中均能检测出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形式的脂溶性和水溶性代谢产物,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形式代谢物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下丘脑、乳腺、子宫、卵巢、肾上腺等器官中代谢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器官,肌肉和脂肪中含量不高,肝脏和脑中含量较低,水溶性代谢产物和脂溶性代谢产物中槲皮素形式均高于异鼠李素形式。各组织中槲皮素形式代谢产物中脂溶性代谢较水溶性略高,而异鼠李素形式代谢产物中水溶性代谢略高于脂溶性代谢,两种代谢形式中脂溶性代谢略高于水溶性代谢。随着灌胃剂量的增加,更多的水溶性代谢物在乳腺内富集,以往研究中有槲皮素对乳腺癌治疗作用的报道,槲皮素水溶性代谢物可能在其治疗乳腺癌疾病中承担活性因子的作用。槲皮素形式代谢物在肾上腺、下丘脑、乳腺、子宫和卵巢等内分泌调节器官中含量明显大于其他器官,可能与其在治疗乳腺癌、子宫肌瘤等方面发挥的抗癌作用有一定关系,可推测其在小鼠体内可能通过作用机体的内分泌系和生殖器官进而实现其生理功能。肝脏是机体内最大的代谢转化器官,槲皮素在肝脏中内含量很低,可认为槲皮素在肝脏内转化后并不在此富集。
二、染料木素和槲皮素体外抗肝纤维化作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染料木素和槲皮素体外抗肝纤维化作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槲皮素对肾间质纤维化中p-AMPKα蛋白和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英文缩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图 |
(2)丹红青成分复方的建立及抗肝纤维化的药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四种中药成分最优组方的筛选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药物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均匀设计实验方案 |
2.2 模型制备 |
2.3 分组及给药 |
2.4 标本留取 |
2.5 血清生化学检测 |
2.6 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
2.7 肝组织学观察 |
2.8 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面积图像处理半定量分析 |
2.9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 |
2 各组小鼠体重、肝体比、脾体比比较 |
3 各组小鼠肝脏脾脏大体观察 |
4 各组小鼠肝组织HE染色观察 |
5 肝组织天狼猩红染色观察 |
6 各组小鼠肝脏胶原沉积面积测定 |
7 各组小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变化 |
8 各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检测 |
9 四成分复方最适剂量配比的计算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三种中药成分最优组方的筛选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药物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均匀设计实验方案 |
2.2 模型制备 |
2.3 分组及给药 |
2.4 标本留取 |
2.5 血清生化学检测 |
2.6 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
2.7 肝组织学观察 |
2.8 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面积图像处理半定量分析 |
2.9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 |
2 各组小鼠体重、肝体比、脾体比比较 |
3 各组小鼠肝脏脾脏大体观察 |
4 各组小鼠肝组织HE染色观察 |
5 各组小鼠肝组织天狼猩红染色观察 |
6 各组小鼠肝脏胶原沉积半定量分析 |
7 各组小鼠肝脏胶原沉积面积测定 |
8 各组小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检测 |
9 各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检测 |
10 三成分复方的最适剂量配比计算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以CCl_4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筛选验证中药成分复方的抗肝纤维化药效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药物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模型制备 |
2.2 分组及给药 |
2.3 标本留取 |
2.4 血清生化学检测 |
2.5 肝组织羟脯氨酸 |
2.6 肝组织学观察 |
2.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 |
2 各组小鼠体重、肝体比、脾体比比较 |
3 各组小鼠肝脏脾脏大体观察 |
4 各组小鼠肝组织HE染色观察 |
5 各组小鼠肝组织天狼猩红染色观察 |
6 各组小鼠肝脏胶原沉积半定量分析 |
7 各组小鼠肝脏胶原沉积面积图像处理 |
8 小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检测 |
9 各组小鼠血清ALT和 AST活性检测 |
讨论 |
小结 |
第四部分 以BDL大鼠模型验证丹红青复方的抗肝纤维化药效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药物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模型制备 |
2.2 分组及给药 |
2.3 标本留取 |
2.4 血清生化学检测 |
2.5 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
2.6 肝组织学观察 |
2.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
2 各组大鼠体重、肝体比、脾体比比较 |
3 各组大鼠肝脏脾脏大体观察 |
4 各组大鼠肝组织HE染色观察 |
5 各组大鼠肝组织天狼猩红染色观察 |
6 各组大鼠肝脏胶原沉积面积图像处理 |
7 各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变化 |
8 各组大鼠血清生化学检测 |
讨论 |
小结 |
第五部分 丹红青方对肝星状细胞功能改变的影响 |
实验一 丹红青方抑制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增殖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细胞 |
1.2 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所用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细胞复苏 |
2.2 细胞培养与传代 |
2.3 细胞冻存 |
2.4 药物配置和干预方法 |
2.5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2.6 Real time PCR检测 |
2.7 分离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 |
2.8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丹红青方能够抑制TGF-β1 诱导的LX-2 增殖 |
2 丹红青方抑制TGF-β1 诱导的LX-2 上调表达Col.I蛋白 |
3 丹红青方抑制TGF-β1 诱导的LX-2 上调表达a-SMAm RNA和Col.Im RNA |
4 丹红青方抑制TGF-β1 诱导的JS1 上调表达Col.I m RNA和a-SMA m RNA |
5 分离的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的鉴定 |
6 丹红青方抑制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增殖 |
实验二 丹红青方抑制PDGF诱导的肝星状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细胞 |
1.2 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细胞复苏、传代及培养 |
2.2 药物的配置 |
2.3 实验分组及干预方法 |
2.4 细胞划痕实验(实验重复3次) |
2.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丹红青方能够抑制PDGF诱导的LX-2 迁移 |
2 丹红青方抑制PDGF诱导的LX-2 的增殖 |
实验三 丹红青方抑制ET-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收缩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药物的配制 |
2.2 鼠尾胶原提取 |
2.3 凝胶制备 |
2.4 药物的干预 |
2.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丹红青方能抑制JS1收缩 |
讨论 |
小结 |
第六部分 丹红青方影响CCl4模型小鼠肝组织信号通路的筛选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基因芯片 |
2 方法 |
2.1 RNA样品抽提及质检 |
2.2 文库构建 |
2.3 库检 |
2.4 上机测序 |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结果 |
1 显着性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2 显着性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类和KEGG通路分析 |
讨论 |
小结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核转录因子 NF-κB 在肝纤维化和中药抗肝纤维化机制中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3)小叶金钱草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词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资源分布 |
1.1.2 植物学特征 |
1.1.3 化学成分 |
1.1.4 主要药理作用 |
1.2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简介 |
1.3 核磁共振波谱数据解析 |
1.3.1 化合物结构解析的一般程序 |
1.3.2 区分杂质峰及测试氘代试剂 |
1.4 研究方案设计 |
1.5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小叶金钱草乙酸乙酯萃取物HPLC-ESI-MS/MS分析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样品提取 |
2.3 色谱质谱条件 |
2.4 HPLC-ESI-MS/MS正负离子模式离子流色谱图 |
2.5 小叶金钱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LC-MS/MS初步鉴定 |
2.6 小结 |
第三章 小叶金钱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 |
3.1 样品提取与前处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色谱条件 |
3.1.3 乙酸乙酯萃取物制备及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样品制备 |
3.1.4 HPLC分析 |
3.2 样品F1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
3.2.1 F1样品高速逆流色谱溶剂系统选择及优化 |
3.2.1.1 K值的测定 |
3.2.1.2 溶剂系统的确定 |
3.2.1.3 溶剂系统的优化 |
3.2.2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及结果分析 |
3.3 样品F2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
3.3.1 F2样品高速逆流色谱溶剂系统选择及优化 |
3.3.1.1 K值的测定 |
3.3.1.2 溶剂系统的确定 |
3.3.1.3 溶剂系统的优化 |
3.3.2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及结果分析 |
3.4 样品F3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
3.4.1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及结果分析 |
3.5 样品F4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
3.5.1 F4样品高速逆流色谱溶剂系统选择及优化 |
3.5.1.1 K值的测定 |
3.5.1.2 溶剂系统的确定 |
3.5.1.3 溶剂系统的优化 |
3.5.2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及结果分析 |
3.6 结构解析及鉴定 |
3.7 小结 |
第四章 小叶金钱草正丁醇萃取物化学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 |
4.1 仪器与试剂 |
4.2 色谱条件 |
4.3 分离样品的制备 |
4.4 正丁醇萃取物紫外光谱吸收特征 |
4.5 高速逆流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及优化 |
4.6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及结果分析 |
4.7 结构表征 |
4.8 小结 |
第五章 小叶金钱草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 |
5.1 仪器与试剂 |
5.2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 |
5.3 抗炎活性试验 |
5.4 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数据处理 |
5.5 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标准曲线 |
5.6 单体化合物活性测试结果 |
5.7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个人简历 |
(4)染料木素对APAP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 |
2.2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3 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 |
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染料木素对APAP致肝纤维化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3.2 染料木素对APAP致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2.1 HE染色: |
3.2.2 Masson染色: |
3.3 染料木素对APAP致肝纤维化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TUNEL, ×200) |
3.4 染料木素对APAP致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组织中CTGF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 染料木素对APAP致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组织中IL-6表达的影响 |
3.6 染料木素对APAP致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组织中TNF-α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桑黄毒理及黄酮提取分离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桑黄的研究进展 |
1.2 桑黄的主要化学成分 |
1.2.1 多糖类化合物 |
1.2.2 黄酮类化合物 |
1.2.3 萜类化合物 |
1.2.4 吡喃酮类化合物 |
1.2.5 甾体类化合物 |
1.2.6 其他活性物质 |
1.3 桑黄的药理作用 |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 |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1.5.1 分光光度法 |
1.5.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3 毛细管电泳法 |
1.5.4 其他测定方法 |
1.6 桑黄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7.1 充分开发利用桑黄资源 |
1.7.2 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桑黄毒理安全性实验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2.2.2 小鼠遗传毒性试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小鼠急性毒理实验结果 |
2.3.2 Ames试验结果 |
2.3.3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 |
2.3.4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响应面法优化桑黄中总黄酮的提取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 |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2.1 桑黄子实体的预处理 |
3.2.2 桑黄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
3.2.3 桑黄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
3.2.4 响应面法优化桑黄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
3.3 结果分析 |
3.3.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3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
3.3.4 回归方程方差与拟合度分析 |
3.3.5 响应面分析 |
3.3.6 提取条件优化及验证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桑黄总黄酮和鉴定实验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桑黄总黄酮粗提物的制备 |
4.2.2 含量测定 |
4.2.3 树脂的预处理及装柱 |
4.2.4 大孔树脂的吸附和解析实验 |
4.3 桑黄黄酮的鉴定 |
4.3.1 还原反应 |
4.3.2 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
4.3.3 硼酸反应 |
4.3.4 碱性试剂反应 |
4.3.5 酸性试剂反应 |
4.4 桑黄黄酮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
4.4.1 样品处理 |
4.4.2 色谱条件 |
4.4.3 质谱条件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大孔树脂筛选结果 |
4.5.2 最佳吸附洗脱条件的选择 |
4.5.3 桑黄黄酮鉴定结果 |
4.5.4 液相串联质谱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桑黄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和与DNA作用的研究 |
5.1 试剂与仪器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溶液的配制 |
5.2.2 还原能力的测定 |
5.2.3 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测定 |
5.2.4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5.2.5 抑制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5.2.6 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测定 |
5.2.7 桑黄黄酮与DNA的紫外吸收 |
5.2.8 桑黄黄酮与DNA荧光光谱的测定 |
5.2.9 试样荧光积分含量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还原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2 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3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4 抑制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5 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6 紫外吸收 |
5.3.7 荧光光谱 |
5.3.8 作用常数D的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槲皮素纳米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槲皮素简介 |
1.2 槲皮素的生理功能 |
1.2.1 槲皮素的抗肿瘤作用 |
1.2.2 槲皮素的抗氧化作用 |
1.2.3 槲皮素的抗炎作用 |
1.2.4 槲皮素的抗菌作用 |
1.2.5 槲皮素的抗病毒作用 |
1.2.6 槲皮素的其他生理功能 |
1.3 纳米微胶囊的简介 |
1.4 纳米微胶囊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
1.4.1 化学法 |
1.4.2 物理法 |
1.4.3 物理化学法 |
1.5 纳米微胶囊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6 纳米微胶囊的应用 |
1.6.1 纳米微胶囊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
1.6.2 纳米微胶囊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1.6.3 纳米微胶囊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 |
1.6.4 纳米微胶囊在塑料工程中的应用 |
1.7 本论文的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槲皮素纳米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及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槲皮素纳米微胶囊的制备原理 |
2.3.2 材料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槲皮素纳米微胶囊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相对稳定性研究 |
3.3.2 抗氧化性研究 |
3.3.3 抗癌活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及其杀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五味子科药用植物研究综述 |
1.1 五味子科植物学分类研究概况 |
1.2 五味子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1 木脂素类化学成分 |
1.2.2 三萜类化学成分 |
1.2.3 多糖 |
1.2.4 其他 |
1.3 木脂素药理/生理活性研究及主要物质基础 |
1.3.1 抗肝炎活性 |
1.3.2 抗肿瘤活性 |
1.3.3 抗HIV活性 |
1.3.4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
1.3.5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3.6 抗氧化与自由基清除作用 |
1.4 三萜药理/生理活性研究及主要物质基础 |
1.4.1 抗肿瘤 |
1.4.2 抗HIV |
1.4.3 抗HBV活性 |
1.4.4 抗白血病活性 |
1.4.5 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结果 |
2.3 化合物结构解析 |
2.3.1 三萜类化合物 |
2.3.2 木脂素类化合物 |
2.3.3 黄酮类化合物 |
2.3.4 有机酸类化合物 |
2.3.5 其他类化合物 |
2.4 实验部分 |
2.4.1 药材来源与鉴定 |
2.4.2 仪器、填料和试剂 |
2.4.3 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五味子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的杀虫活性成分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提取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和驱避活性测定结果 |
3.2.2 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和驱避活性测定结果 |
3.2.3 单体化合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和驱避活性测定结果 |
3.2.4 单体化合物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和驱避活性测定结果 |
3.2.5 Schisandrin B对小菜蛾杀虫活性测定结果 |
3.2.6 Schisandrol A对桃蚜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五味子果实和藤茎提取液脱色剂的筛选 |
4.1 不同脱色剂对五味子果实和藤茎中总木脂素的影响 |
4.1.1 仪器、试药和材料 |
4.1.2 方法与结果 |
4.1.3 小结 |
4.2 不同脱色剂对五味子果实和藤茎中总三萜的影响 |
4.2.1 仪器、试药和材料 |
4.2.2 方法与结果 |
4.2.3 小结 |
4.3 离子交换树脂对五味子木脂素的脱色精制研究 |
4.3.1 仪器与试药 |
4.3.2 方法与结果 |
4.3.3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黄酮强吸附与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物活性 |
1.1.1 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
1.1.2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
1.1.3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及药理活性 |
1.1.4 槲皮素等三种典型黄酮类化合物 |
1.2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
1.3 固相萃取法分离纯化黄酮及其机理 |
1.3.1 固相萃取技术 |
1.3.2 固体吸附剂 |
1.3.3 氢键相互作用与黄酮的分离 |
1.4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黄酮分离中的应用 |
1.4.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
1.4.2 传统分子印迹技术 |
1.4.3 新型分子表面印迹技术 |
1.4.4 黄酮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1.5.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2 功能接枝微粒 PVA/SiO_2的制备与表征 |
2.1 原料与仪器 |
2.1.1 原料 |
2.1.2 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接枝微粒 PVAc/SiO_2的制备及表征 |
2.2.2 功能接枝微粒 PVA/SiO_2的制备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制备功能接枝微粒 PVA/SiO_2的化学过程 |
2.3.2 功能接枝微粒 PVA/SiO_2的表征 |
2.3.3 表面引发接枝聚合的高接枝度特点 |
2.3.4 主要因素对表面引发接枝聚合的影响 |
2.3.5 接枝微粒 PVAc/SiO_2的醇解反应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功能微粒 PVA/SiO_2对槲皮素和芦丁的强吸附作用的研究 |
3.1 原料与仪器 |
3.1.1 原料 |
3.1.2 仪器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2 功能微粒 PVA/SiO_2对槲皮素和芦丁的吸附实验 |
3.2.3 考察主要因素对功能微粒 PVA/S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功能微粒 PVA/SiO_2对两种黄酮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3.3.2 功能微粒 PVA/SiO_2对黄酮化合物的吸附性能与机理 |
3.3.3 主要因素对功能微粒 PVA/S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4 氢键作用力下的吸附热力学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功能微粒 PVA/SiO_2对染料木素强吸附作用的研究 |
4.1 原料与仪器 |
4.1.1 原料 |
4.1.2 仪器 |
4.2 实验部分 |
4.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2 功能微粒 PVA/SiO_2对染料木素的吸附实验 |
4.2.3 考察主要因素对功能微粒 PVA/S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功能微粒 PVA/SiO_2对染料木素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4.3.2 功能微粒 PVA/SiO_2对染料木素的吸附性能与机理 |
4.3.3 主要因素对功能微粒 PVA/S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4 氢键作用力下的吸附热力学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染料木素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特性的研究 |
5.1 原料和仪器 |
5.1.1 原料 |
5.1.2 仪器 |
5.2 实验部分 |
5.2.1 PMAA/SiO_2的制备及 PMAA 与染料木素相互作用的考察 |
5.2.2 染料木素分子表面印迹材料 MIP-PMAA/SiO_2的制备与表征 |
5.2.3 考察 MIP-PMAA/SiO_2对染料木素的识别与结合性能 |
5.2.4 考察印迹条件对 MIP-PMAA/SiO_2结合选择性能的影响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MAA/SiO_2对染料木素的吸附行为与吸附机理 |
5.3.2 染料木素分子表面印迹材料 MIP-PMAA/SiO_2的制备过程 |
5.3.3 分子表面印迹材料 MIP-PMAA/SiO_2的表征 |
5.3.4 MIP-PMAA/SiO_2对染料木素分子的识别与结合性能 |
5.3.5 印迹反应条件对 MIP-PMAA/SiO_2结合选择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槲皮素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特性的研究 |
6.1 原料与仪器 |
6.1.1 原料 |
6.1.2 仪器 |
6.2 实验部分 |
6.2.1 PMAA/SiO_2的制备及 PMAA 与槲皮素相互作用的考察 |
6.2.2 槲皮素分子表面印迹材料 MIP-PMAA/SiO_2的制备与表征 |
6.2.3 考察 MIP-PMAA/SiO_2的结合性能与识别选择性 |
6.2.4 考察印迹条件对 MIP-PMAA/SiO_2结合选择性能的影响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MAA/SiO_2对槲皮素的吸附行为与吸附机理 |
6.3.2 槲皮素分子表面印迹材料 MIP-PMAA/SiO_2的制备过程 |
6.3.3 分子表面印迹材料 MIP-PMAA/SiO_2的表征 |
6.3.4 MIP-PMAA/SiO_2的识别与结合性能 |
6.3.5 印迹反应条件对 MIP-PMAA/SiO_2选择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槲皮素调节胆固醇作用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槲皮素对大鼠体内胆固醇分布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槲皮素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槲皮素对肝脏胆固醇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全文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长期灌胃槲皮素后小鼠血液与组织内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形式代谢产物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槲皮素的药理作用 |
1.1.1 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 |
1.1.2 抗纤维化作用 |
1.1.3 抗肿瘤作用 |
1.1.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1.5 抗病毒作用 |
1.1.6 其他生物学作用 |
1.2 槲皮素体内代谢研究现状 |
1.2.1 吸收 |
1.2.2 转化与转运 |
1.2.3 排泄 |
1.3 槲皮素检出方法研究进展 |
1.3.1 植物中的提取及检测 |
1.3.2 血浆中萃取及检测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性 |
第2章 样品中槲皮素及异鼠李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仪器及试剂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2.3 主要工作溶液 |
2.3 实验方案 |
2.3.1 色谱及质谱条件 |
2.3.2 线性关系和精密度考察 |
2.3.3 空白加标回收率 |
2.3.4 各标准曲线的建立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液相-质谱结果 |
2.4.2 线性关系和精密度考查 |
2.4.3 空白加标回收率 |
2.4.4 正己烷洗脱相标准曲线 |
2.4.5 甲醇洗脱相标准曲线 |
2.5 总结 |
第3章 长期灌胃槲皮素小鼠血浆中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形式代谢产物含量分析 |
3.1 引言 |
3.2 仪器及试剂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主要工作溶液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饲养 |
3.3.2 小鼠血浆的获取 |
3.3.3 槲皮素脂溶性和水溶性代谢产物的分离 |
3.3.4 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血浆中游离型检测结果 |
3.4.2 长期灌胃槲皮素小鼠血浆中水溶性代谢产物的检测 |
3.4.3 长期灌胃槲皮素小鼠血浆中脂溶性溶性代谢产物的检测 |
3.4.4 血浆中总的代谢产物 |
3.5 小结 |
第4章 长期灌胃小鼠组织中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形式代谢产物分布情况分析 |
4.1 引言 |
4.2 仪器及试剂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2.3 工作液 |
4.3 实验方法 |
4.3.1 动物饲养 |
4.3.2 组织的获取 |
4.3.3 槲皮素脂溶性和水溶性代谢产物的分离 |
4.3.4 检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小鼠基本情况 |
4.4.2 组织内游离型检测结果 |
4.4.3 长期灌胃槲皮素小鼠体内水溶性代谢产物在各组织的含量检测 |
4.4.4 长期灌胃槲皮素小鼠体内脂溶性代谢产物在各组织的含量检测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染料木素和槲皮素体外抗肝纤维化作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槲皮素对肾间质纤维化中p-AMPKα蛋白和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D]. 许火龙. 佳木斯大学, 2021
- [2]丹红青成分复方的建立及抗肝纤维化的药效机制[D]. 朱慧.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小叶金钱草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D]. 宋道光.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4]染料木素对APAP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J]. 宋莉,王汉琨,张丁,黄卫锋,李丹,杜德兵,王德成. 中药材, 2018(11)
- [5]桑黄毒理及黄酮提取分离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张琳琳. 南昌大学, 2017(05)
- [6]槲皮素纳米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郝建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2)
- [7]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及其杀虫活性研究[D]. 刘俊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
- [8]黄酮强吸附与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 张妍妍. 中北大学, 2014(08)
- [9]槲皮素调节胆固醇作用及机制探讨[D]. 唐振闯.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10]长期灌胃槲皮素后小鼠血液与组织内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形式代谢产物分布[D]. 许春莲. 南昌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