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福建经济运行特点及2003年趋势分析

2002年福建经济运行特点及2003年趋势分析

一、2002年福建经济运行特点和2003年走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志[1](2021)在《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新征程中,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事件频繁发生,导致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波动性加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因此科学研判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于提升宏观调控有效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现状测度——实证研究——理论拓展”的总体研究框架,综合采用文献分析、理论梳理、指数测算、动态计量实证研究、DSGE理论模拟等方法对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勾稽关系的规律性特征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梳理了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及其度量,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机制、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机制以及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理论,奠定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可以将经济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界定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发生事件的无法预测性,衡量经济不确定性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运用现有的经济变量作为代理变量、运用专业人士对未来经济预测的分歧程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合成指数法、运用大数据爬虫抓取报纸关键词方法、运用高维宏观数据提取共同因子的方法等5种方法,其中后两种方法被广泛使用。理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投资期权机制、预防储蓄机制、金融摩擦机制、信息传递机制、长期投资机制、H-A传导机制等6个方面,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显着影响。不同经济周期理论下的货币政策调控理论也存在显着差异,催生了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其次,本文测度了我国经济周期指数,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走高的时点大多与特定的经济政治事件相关联,1996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国一共经历了3轮完整的经济周期,第四轮经济周期尚未结束。时变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在经济周期交替变化的时点,经济周期对经济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具有较为显着的负向动态条件相关性,在经济紧缩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剧烈,而在经济扩张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平稳。动态溢出指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显着的时变动态溢出效应,且经济周期波动加大了经济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同样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第三,本文构建了MS-AR模型将我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划分为三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LT-TVP-VAR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程度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时的反应及其调控效果,得出如下结论:(1)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正向时变冲击效应,但在经济不确定性的低、中、高区制下调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2)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政策在调控产出缺口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当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中高区制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的效果比较明显。(3)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调控效果较好,在中、高区制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存在局限性,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效果更优。第四,本文构建TH-SVAR和SEI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基于TH-SVAR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相同经济周期阶段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效应具有对称性,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调控效果呈现出非对称特征。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期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收缩期。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效果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效果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经济收缩期两种政策工具对产出与通胀的调控效果相对复杂。基于SEI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果存在显着差异和非对称特征。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更为有效,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更为有效。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的调控效应更加符合政策预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在经济收缩期优于经济扩张期。最后,本文构建了包含预期因素和异质冲击的DSGE模型探讨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得出如下结论:(1)当模型中引入政策预期因素后可以与数据实现较好的拟合,且预期冲击形式的有效识别使得工具变量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反应程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通胀对利率工具调控较为敏感,数量工具调控对产出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然而数量冲击下产出易出现逆向波动降低调控有效性。当对预期冲击和非预期冲击进行识别后,工具变量的预期冲击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影响作用均有所增加,且目标变量收敛周期均有所缩短。(3)影响产出和通胀波动的占优冲击来源分别为数量政策和利率政策,对冲击来源结构的有效分解可以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和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及货币政策调控实践,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准确识别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稳定经济政策预期,以政策确定性应对经济不确定性。(2)优化货币政策量价配合机制,强化政策工具间的组合协调。(3)加强对微观主体的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刘琦[2](2020)在《清道光二年械斗定例研究》文中指出道光二年械斗定例确立了以死亡人数和聚集人数为标准的量刑规则,开始明确从寻常斗殴中划分具有明确的故意和预谋行为的械斗案件。本文在清代律例体系下,分析斗殴及故杀人律中的械斗条例,摸索在该条例制定以前,乾隆和嘉庆时期的法律规定和行政措施,以及相关章程、司法程序等法律表达。本文以档案材料入手,从实录、奏折和题本等史料记载中统计乾隆、嘉庆时期械斗案件,更宏观地观察道光二年之前械斗案件的法律概念、法律适用,并综合分析其典型模式。通过档案材料梳理道光二年刑部与各省的公文奏折,观其立法制定的过程,以此理解械斗定例中形成更具有对象指向和地域范围的法律内容,更具精细化、实用性、具体化的立法特点,以此发挥刑罚的预防、惩治和维护公正的功能。理论方面,本文尝试使用行动者与结构等模型进行阐释和原因分析。械斗包含各种形式的暴力和形形色色的冲突,也包含法律规制之外的复杂社会生态——民众对社会公义的追求,联合体组织的行动以及社会的结构性困局。在这个法律概念的细化和立法过程中,保存着具有传统中国社会特质的、与传统中国政治相互发展和依存的法律性。

崔微微[3](2020)在《中国保险业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附加资本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保险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热点议题。但与中国保险市场发展不相称的是,保险与银行、证券、信托并列为四大金融支柱产业,保险业是否对宏观经济产生系统性冲击并未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甚至瑞再保险(Swiss Re)早期的保险学者研究发现,非寿险业可能不存在对宏观经济的系统性冲击。随着全球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业的顺经济周期性发展逐步成为研究保险业与宏观经济内在关系的焦点话题。直至今日,保险发展是否存在顺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是学界争论的议题之一。2012年3月保监会展开保险业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China Risk Oriented Solvency System(C-ROSS),简称“偿二代”)建设工作,随后中国保监会2012年初发布《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同时考虑引入宏观审慎框架下的保险业逆周期监管机制。2016年保监会正式实施的“保险业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中,引入了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机制,并且《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2号:最低资本》明确指出,保险公司需要计提逆周期附加资本,但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制定。因此,保险公司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机制有待加速完善进程。为研究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问题,首先弄清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机理是什么?实际中的保险业是否存在顺经济周期现象或顺周期风险?如果存在顺经济周期问题,保险机构监管部门如何构建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中介指标?以及如何设计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研究思路是:梳理相关文献及分析实际经验数据发现并提出问题——中国保险业可能存在顺经济周期现象;然后基于已有研究文献理清保险业顺经济周期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其次依据保险业与宏观经济相关指标构建实证模型,检验保险业发展的顺经济周期现象并进一步实证检验保险业偿付风险的顺周期性,从而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必要性;再次,为实现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首先需确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中介指标,其次便是设计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最后基于保险业逆周期监管问题的研究基础,为宏观监管决策者等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基于已有研究文献理清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性的内在作用机理。第二,由于保险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与宏观经济之间的顺周期性波动存在差异,因此基于保险业发展演变角度,以保险业及宏观经济样本数据为基础构建时变参数模型(TVP-VAR)并研究得出,无论非寿险还是寿险的发展过程均存在顺经济周期现象,同时其潜在的偿付风险水平也存在顺经济周期特征,且随时间推移顺周期发展强度也随之动态演变。第三,参照《巴塞尔协议Ⅲ》中商业银行资本缓冲机制中“挂钩变量”的设计思路,构建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潜在中介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动态时差相关分析,并结合KLR信号分析等检验潜在中介指标的经济预警效果,最终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中介指标。第四,基于Markov区制转移(MS)模型判别非寿险和寿险业所处的不同发展区制,最终设计出离散式与平滑式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第五,结合保险业顺周期理论及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机制的相关研究,做出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总共分为七章,具体章节设置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着重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及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等相关问题。其中,文献综述部分主要针对金融业顺经济周期问题、逆周期监管机制及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机制等相关问题,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一步对相关研究做出总结与述评。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本章首先界定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性、附加资本及逆周期监管等相关概念。然后基于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公允价值的会计制度以及投资不足理论、宏观审慎监管等方面梳理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性的潜在作用机理及逆周期监管的必要性。第三章中国保险业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发展。本章基于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共同发展趋势以及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内在联系得到,保险业存在顺经济周期发展现象,尤其保险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以及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顺经济周期发展现象愈发显着;最后以保险发展与宏观经济内在关联的数理基础作总结,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为下一章保险业顺经济周期发展及顺周期风险问题的相关实证检验打下基础。第四章中国保险业顺周期发展与顺周期风险的实证检验。本章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分别验证了保险业顺周期性发展现象。首先基于微观角度,以2010年-2018年保险公司财务样本为基础,通过GMM差分估计得到,中国保险业存在顺周期发展现象。然后,基于宏观视角,以时变角度研究保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动态演变路径,通过时变脉冲响应研究了保险业的顺周期发展及顺周期风险问题。基于宏观视角,本章选取2005年-2018年月度数据分别研究非寿险业和寿险业的顺经济周期问题,一方面基于保险发展指标研究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的顺经济周期特征,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保险风险压力指数,分别研究非寿险与寿险偿付风险的顺经济周期性。通过时变参数模型得到,无论非寿险还是寿险的发展水平均存在顺经济周期特征,同时其潜在的偿付风险水平也存在顺经济周期特征,且随时间推移,顺经济周期发展强度呈现逐步递增的演变趋势。第五章中国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的确定。由于中国保险业存在顺周期发展现象且存在潜在顺周期风险隐患,因此对保险业实施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制度存在必要性。为实现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首先需解决其中介指标问题。本章基于静态与动态时差相关分析并结合KLR信号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机制的中介指标。首先,确定设计中介指标的基本原则:第一,指标同保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高且稳定。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既要求与保险业发展相关,又要与宏观经济紧密相连,并且其关联结构要稳定,否则根据中介指标难于判别保险公司计提与释放逆周期附加资本的时点期限。第二,先行预警程度高。保险业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类似于保险业发展的“晴雨表”,能够提前预判宏观经济处于兴衰周期之前,保险业未来的发展走势。其次,基于传统时差相关分析及时变Copula模型的动态时差相关分析,初步确定保险业逆周期监管的潜在中介指标,然后基于KLR信号分析的相关统计指标如噪音信号比、条件危机概率及正确信号发出率等,检验潜在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的预警效果,最终结合时差相关分析、KLR信号分析及保险业实际发展状况等,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机制的中介指标。第六章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的研究设计。本章首先基于Markov区制转换模型能够甄别经济变量的结构性突变这一特征,分别推断出非寿险业和寿险业发展所处的萧条、平稳、繁荣三个不同区制,进而为计算非寿险与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资本比例做出相关准备。其次,基于KLR信号分析,分别评判基于区制转移(MS)模型获取的保险业发展区制与保险业实际发展状态的一致性程度。最后,依据《巴塞尔协议Ⅲ》等相关文献,分别针对非寿险业和寿险业逆周期监管机制,设计出离散式与平滑式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第七章结论、建议与展望。基于对保险业顺经济周期问题及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文章研究结论,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监管问题与建议,展望今后保险业逆周期监管中可能存在的研究方向。本文可能存在如下三方面的创新点:(1)首次相对完整地设计了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的研究方案。2016年正式实施的“偿二代”监管体系中,明确指出保险公司应该计提逆周期附加资本,国际保险监管组织也提出同样要求,但具体计提细则并未公布。国内外学者对保险公司逆周期附加资本的相关研究十分匮乏,更尚未提出一套完整的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本文针对这一监管空白,在吴杰、粟芳等学者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方案的“中介指标”,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因此,对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前瞻性和理论前瞻性。(2)丰富和完善了关于保险业顺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理论研究。关于保险业顺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的研究文献相对匮乏,尤其是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方面的理论研究严重不足,本文基于此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相关理论。第一,已有文献多基于宏观监管角度论证保险业的顺周期性,而由于监管制度致使保险业出现顺周期性的内在作用机理未做阐释。本文基于前人对保险业顺周期发展的理论基础,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偿二代”监管制度引致的保险业顺经济周期发展作用机理,首次基于资产端和负债端等角度阐释了保险业顺经济周期发展的内在制度动力。第二,本文首次基于投资不足理论阐释了保险业顺周期性的作用机理,尤其是宏观经济处于衰退期时,保险业的萧条发展将进一步恶化宏观经济的下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说明了对保险业施行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必要性。第三,本文首次全面系统的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论证了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必要性,一定程度丰富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宏观审慎监管理论体系。(3)研究方法上的改进。第一,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保险业结构调整频繁,受经济政策冲击明显,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下,保险业发展状态不同。已有少量研究文献中,多以微观线性或静态角度研究保险业顺周期性,不能反映保险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基于微观和宏观角度,首次基于保险业发展演变视角研究了保险业的顺周期问题,基于时变参数模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且首次通过构建偿付风险压力指数实证检验了保险业顺周期风险的潜在隐患。第二,已有研究文献基于KLR信号分析确定指标的先行预警效果,但不能确定先行预警期限。本文为解决这一缺陷,将时差相关分析与KLR信号方法相结合,通过设置预警期限较短的窗宽,一定程度能够确定指标的先行预警期限,基于此可以缓解监管滞后性问题。第三,本文对设计的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方案进行了一定的实证检验。首先以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为基础构建Markov区制转移模型,然后设计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最后基于KLR信号分析,对通过Markov区制转移模型所得到的保险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与保险业实际发展状态进行一致性检验,使模型结论更具说服力。

程铖[4](2020)在《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机制和风险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次贷危机的深刻反思使得世界多国的金融监管部门认识到金融统计数据缺失的危害性和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作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的先行军,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制度的建立既有效弥补了信用总量统计数据的缺失,也成为新时期支撑我国宏观调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调控政策要更加精准有效,宏观审慎监管体系要更加健全,对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机理和形成机制这一核心问题以及它带来的产出效应和风险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更有利于揭示社会融资规模的作用规律,对于新时期提升宏观审慎监管能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首先是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属性进行阐释,并对货币供求、信用创造、宏观审慎管理和风险评价等文献回顾得到启发,提出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形成机制、产出效应和风险评价进行研究。其次是在形成机制方面,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量和内部结构的运行状况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了周期性和波动性特征;在利用DCC-garch模型实证检验与货币供应、存贷款、利率、投资等相关变量波动协同性后,发现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的协同性较复杂,与投资需求、价格因素等协同性较强。对于形成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机制,本文尝试构建加入统计缺口因素的信用创造模型,在存在缺口信息和将缺口信息进一步纳入社融循环的创造机制中发现,社会融资的信用创造效应与传统信贷创造的机制明显不同,机制更复杂。再次,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后的实际产出、目标产出和潜在产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检验实际产出效应,证明在社会融资规模对其影响表现为线性和非线性、高低机制转换,存在阈值和门限效应;而社会融资规模对目标产出和潜在产出都有较稳定的冲击路径,正向冲击效应明显。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社会融资规模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合理性验证,双模型论证得到在社会融资规模的风险评价中,整体流动性因素、宏观经济的融资负担率因素以及统计缺口因素是重要影响因素,关注和监测这些指标对于防范社会融资规模带来的金融风险作用显着。本文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研究视角创新。突破以往从货币政策的角度观察社会融资规模,围绕“信息缺口”“风险”这些宏观审慎管理目标,对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产出效应和风险评价进行研究。在产出效应分析中,从管理过程的计划目标、投入等环节对应的实际产出、目标产出和潜在产出三个层次实证分析了会融资规模带来的产出效应,本研究实现了两处研究视角创新。二是识别了统计缺口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机制的影响,通过在传统信用创造模型中加入统计缺口因素,发现形成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效应受统计缺口影响明显,统计缺口越大,可识别的信用创造效应越小,而法定存款准备金、贷款等产生的信用创造效应在统计缺口的影响下也存在弱化。三是构建了包含整体流动性、融资负担率、偿债能力、统计缺口等七个指标的社会融资规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双模型进行论证,指标体系评价效果较好,进行风险监测具有可操作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管理应从加快调整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高效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实施、探索运用大数据的关联性监测方法、构建以社融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管理协调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未来,拓展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口径后对其开展新一轮运行情况、协同性和信用创造研究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在货币、财政“双政策”影响下的社会融资规模的形成机制、风险监测以及区域社会融资规模开展研究的空间也较大。

曹星月[5](2019)在《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基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并把它作为我国这一时期主要的对外开放政策。“一带一路”建设充分依托中国和有关国家现有的双多边机制,在现有的区域合作平台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伙伴关系。中国国内目前处于一个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但产能过剩、利用率不高,投资增长空间受限,同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无法快速打开局面,对外贸易也未完全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阴霾,包括出口贸易在内的中国经济急需转型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而对外投资贸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截止2017年,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了700亿美元,与相关国家货物贸易超过5亿美元。在相关国家中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270多亿美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较快增长。2018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全年承保金额达到6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16.7%;2018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和投资承保金额达1506亿美元,并向“一带一路”沿线出险项目支付赔款6.3亿美元。但是,企业往往面临各种外贸风险,从而对其经营构成严重威胁。出口信用保险是承保在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出口商因为进口国的政治风险或进口商的商业风险遭受损失的一种信用保险,是一个国家财政为促进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安全的政策性、非盈利性的保险业务。出口信用保险的功能首先是当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发生损失时给予经济补偿,保障企业出口贸易的收汇安全,避免坏账,维护出口企业的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银行的稳定运行。第二,在出口信用保险的保护下,可以保证出口商采取更加灵活的结算方式开拓新市场,扩大业务量。第三,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出口信用融资。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信用评级和信用管理。据统计,在出口信用保险的保护下实现的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3%-16%,有的国家甚至超过30%。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1989年,国家指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理以短期业务为主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1994年,政策性银行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也有权办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开始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合经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务院批准建立一个特殊的国家信用保险机构即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2017年,中国信保的出口信用保险拉动我国出口金额超6000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26.7%,对GDP的贡献率为4.91%。对“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作用突出,对企业面向沿线国家的出口和投资的承保金额达1298.52亿美元。近年来,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迅速,为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经济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各不相同。这些差异的综合效应也对各经济区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作用以及出口信用保险的区域差异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作用以及研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本文运用2003—2016年中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出口信用保险以及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区域不平衡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而出口信用保险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则对出口贸易有消极作用。因此,制定差异化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以及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功能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继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中国应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本文针对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是绪论。本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出口信用保险是否能够帮助扩大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以及保障出口企业安全,出口信用保险的区域发展差异是否会阻碍出口贸易的发展。目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然后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研究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数据分析与比较分析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比较了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与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出口信用保险,并找出了参考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的文献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与评论,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框架,研究思路,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出口信用保险进行了一个系统的介绍,包括它的定义、分类、运营模式、功能等等,阐述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历程、分类以及现状,并且介绍了国际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情况并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情况与国际上信用保险市场发达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供借鉴经验。在“一带一路”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险对促进出口可能发挥相当大的积极作用。然后在分析我国信用保险发展现状和与代表性国家进行对比的基础之上,发现现阶段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出口信用保险进行系统性的了解,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阐述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通过第二章我们了解到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目前地区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第三章细分至省级以及东中西区域,通过数据对比进一步研究地区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不平衡,并思考这一不平衡发展的原因所在,再对出口信用保险地区发展不平衡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出口信用保险地区发展不平衡对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首先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查找、确定变量、设定模型,就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是否对出口贸易具有积极影响进行研究,在得到肯定的答案,确认接下来的研究具有意义的前提下,加入出口信用保险地区发展失衡的变量并考察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这样可以直观的看出是有积极还是消极影响、影响多少。如果具有消极影响,考虑这种消极影响带来的后果、原因以及如何消除这一影响。第五章,对如何发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以及平衡出口信用保险地区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根据上一部分的实证分析结果,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确实存在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促进作用。而且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会阻碍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需要缩小地区发展的差异。结合上文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状况的分析、国内外的经验对比、实证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认为应该健全法律法规建设、促进产品创新、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推广力度、完善保险产业链等等。

蔡惠茹[6](2019)在《明代福建科举家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举家族是指直系五代内与同父兄弟中,至少考出一名进士及一名举人,或者至少考出三名举人的家族。明代福建先后出现这样的科举家族共679个,它们的姓氏分布十分广泛,分别来自98个姓氏,但陈、林、黄、郑、李、张、王、吴等8姓科举家族就占了总数的54.2%,这主要是由福建姓氏虽多但各自人口数量相差悬殊造成的。这些科举家族既广泛分布于福建八府一州的41个县份及6个卫,又高度集中于沿海地区及各府、州的附郭县及大邑,这又主要是受地区科举实力差异的影响。得益于宋代深厚的科举文化积淀,福建早在洪武十七年就产生了首个科举家族,此后由于不同时段举人、进士总数及家族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明代福建科举家族数量呈现出前期最少、中期大幅增长、后期最多但增幅有所放缓的变化态势;而明代福建各府、州因其不同的开发轨迹,又导致其科举家族在时段分布上的不同特点。明代福建科举家族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不过,明代福建属于科举家族的举人、进士总数2128人,仅占明代福建举人、进士总数的25.9%;而出自科举家族的举人、进士就更少,仅1434人,只占全省举人、进士总数的17.43%,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举制度之下的明代福建总体上仍保持着很高的社会流动率。明代福建科举家族最长者绵延了九代,三代以上的科举家族也占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强。但是,明代福建二代科举家族占比高达55.08%,且43.46%的二代及以上科举家族为断代中式,可见科举家族赓续之不易,这与明代科举考试竞争空前激烈、地区整体科举实力及家族自身竞争力息息相关。明代福建科举家族主要来自民籍和军籍,少数来自匠籍、官籍、盐籍和儒籍,在有户类记载的福建进士和科举家族中,民籍进士及科举家族各占其总数的57.7%和61.22%;军籍进士及科举家族各占其总数的30.33%和27.3%;可见,军籍科举家族总体上比民籍科举家族的产生更为困难。明代福建科举家族的官员中,任宰辅、七卿等中央高官者,大体上能辅弼君主决策、分理中央政务;任地方官者,总体上能兴利除弊、平乱安民;而无论京官、地方官,绝大多数敢于直言时政、绳愆纠谬,对明代政治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科举家族是影响福建地方社会的重要力量,虽然也个别科举家族仗势横行乡里,对地方社会秩序产生消极影响,但总体而言,科举家族是当时的模范家族,对福建地方文教事业、地方事务及地方社会秩序主要起着积极的影响。必要的经济基础、良好的家风、深厚的家学,以及地方良好的教育条件,是科举家族形成与延续的主要原因,而优良家风的传承又在其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陈若萱[7](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陈国政[8](2018)在《中国上市公司景气度及其与股市走势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市公司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重要生力军,从1990年至今,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上市公司发展的总体情况缺乏客观评价的指标。股市大幅涨跌起落对资本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何消除这种不利影响,是证券市场监管面临的难题。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股市涨跌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上市公司景气指数进行计算,其次需要对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和股票指数进行关联分析。鉴于上述两个方面的需求,首先对上市公司景气指数进行计算,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中国统计局的企业景气指数研发的方法和长三角小微企业景气指数研发的方法均采用赋权合成法,但是又有各自的不同之处。中国统计局研发的企业景气指数是通过问卷调查来完成的,全部由来自调查的主观数据合成,即期数据赋权0.4,预期数据赋权0.6。而长三角小微企业景气指数的方法是既有问卷调查的主观数据,也有来自企业年报的财务数据,其中客观数据赋权0.4,主观数据赋权0.6。考虑到对上市公司的调查的不太现实,也不可持续性。因此从上市公司年报财务数据选取基础数据作为上市公司景气指数研发指标,采用了生产、销售、投资、现金流、成本、盈利和雇佣七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又有若干个三级指标,共计涉及到十六个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合成上期景气指数和本期景气指数。最后再给上期指数和本期指数分别赋权,上期赋权0.3,本期赋权0.7,然后合成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利用构建的上市公司景气指数研究方法,计算了 2001年到2016年的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数据显示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均位于临界值100之上,并且其总体趋势是向上的。然后计算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交所、深交所、长三角、珠三角、软件服务业和电气设备业的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同时又对2016年上市公司分类景气指数进行了描述,还对2016年部分省市和部分行业的上市公司景气指数进行了计算。通过比较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小板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又明显强于主板上市公司。2008年前,上交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深交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差别不大;2008年后,深交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明显强于上交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然后梳理了沪深两市反映股市涨跌的主要指数,选取了沪深300指数、中小板股票指数、创业板股票指数、上证指数、深圳综指、长三角股票指数、珠三角股票指数、软件服务业股票指数和电气设备业股票指数等九个指数,并技术处理这九个指数,使之方便与相对应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之间的关联分析。分别对上述九个股票指数与其对应的上市公司景气指数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有六个指数之间存在双向或者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特别是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沪深300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其余五个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中有四个为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对相应股票指数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了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对相应的股票指数有着一定的影响。另外三个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分别是创业板指数、上证指数和深圳综指,其原因在于创业板指数时间序列太短,而上证指数和深圳综指是由于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于股票指数之间的样本存在差异,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样本分别为沪深两个市场的A股上市公司,而上证指数和深圳综指的样本还包括两个市场的B股。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是成功构建了上市公司景气指数研究方法,从而奠定了研究上市公司发展的客观指标体系,首次提出了研究股市基本面的方法,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可以作为反映股市基本面的综合指标。并且通过计算检验,本研究所构建的上市公司景气指数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计算的结果也是与上市公司的发展大致相符。同时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股票指数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对股市的涨跌有着一定影响力。

杨伟[9](2018)在《网络新闻数据在宏观经济周期识别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宏观经济周期的识别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一国宏观经济通常呈现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经历过年均10%的高速扩张阶段,随着国家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增速逐渐放缓,截至目前,经济增速维持在7%左右,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对宏观经济周期的研究意义重大,无论是政府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还是企业拟定未来的发展战略,又或者是居民对闲散资金的配置,都需要以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为参考,只有准确、及时的识别出当前所处的经济状态,才能更有效的制定应对措施,以降低因经济波动而造成的影响。自从Burns和Mitchell(1964)开创性的提出被广泛认可的宏观经济周期定义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周期进行了多角度的实证研究,如经济周期的测定与预测、周期的波动性分析、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国际经济周期的研究等。在诸多研究文献中研究人员多采用官方定期公布的宏观经济变量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由于部分变量数据的发布具有滞后性,因此研究结论在时效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数据因其具有的实效性高、涵盖范围广等优质属性逐渐成为一种除官方统计数据以外重要的数据来源,为学者所使用,用以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诸多方面。鉴于识别经济周期时对时效性的要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加入网络新闻数据变量,以期更及时辨析出当前所处的周期区制(1)状态及可能出现的经济拐点。文章通过获取“和讯网”、“新浪财经”、“搜狐财经”中刊登的2002年1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共计126,656篇财经新闻数据作为原始语料库(2),运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LDA模型)提取语料库所反映的30个主题,计算各主题的情绪值序列,同时参照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CEMAC)构造景气指数时的指标筛选原则,最终筛选出7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采用动态因子模型(DFM)估计反映7个主题共同变动趋势的动态因子,即本文所构造的基于网络新闻数据的情绪指数,命名为WEBINDEX。将WEB-INDEX与实际GDP季度同比增长率对比分析发现,二者走势趋同性较高,与实际GDP季度同比增长率相比,在某些时段内WEBINDEX具有领先性,因此可以将WEB-INDEX用于经济周期区制状态识别研究。将WEB-INDEX与实际GDP季度同比增长率数据,通过马尔科夫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进行实证分析,识别我国2002年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结果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共经历了两次扩张过程,分别为:2002年第三季度至2007年第四季度经济“软扩张”阶段,2009年第二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复苏阶段。同时也经历了两次收缩过程,分别为:2008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一季度因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增速下滑阶段,2011年第三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因“欧债危机”及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下滑阶段。本文还利用2002年以来实际GDP季度同比增长率数据,采用单变量马尔科夫机制转移模型实证分析,并作为基准模型与M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加入WEB-INDEX后的MS-VAR模型,在经济周期拐点识别上更加及时,其中经济由扩张状态向收缩状态转换时,可以领先3个季度识别到该拐点,经济由收缩状态向扩张状态转换时,可以领先1个季度识别到该拐点,说明加入网络情绪指数后能够更及时的识别出经济的下行态势,同时也说明将网络新闻数据运用在宏观经济周期区制识别上具有可行性。文中通过分析还发现2002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处于扩张状态的自转移概率为0.9351,平均持续时间为15.41个季度,处于收缩状态的自转移概率为0.9620,平均持续时间为26.32个季度,经济周期存在着非对称性特征。

张旭东[10](2017)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研究》文中认为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环境保护立法日益强化。在环境保护立法浪潮化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我国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得以确立。然而,依托传统民事诉讼程序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受制于立法理念及程序运行规则制约,无法有效实现环境公益保护。程序的设置应当与纠纷的类型相适应。遵循环境问题特质,特别诉讼程序设置个别化原理,建立价值与规则同一的相对独立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显然更为合适。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建构,并不意味着与民事诉讼程序决裂。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本质上属于民事诉讼范畴,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是被作为一种类似海事诉讼特别程序,从民事诉讼程序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特殊诉讼程序形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作为一种特定背景下的程序性制度需求,其程序建构依托于程序价值、法理基础、立法模式、基本原则等基础理论层面支撑。环境公益保护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立法价值导向;程序设置与纠纷的类型相适应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基本法理支撑;制定单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法》是未来立法模式走向;环境公益最大化为首基本原则是具体程序规则设立方向标。基于我国实际情况和域外经验,系统性建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已成为必然。具体方案是,以环境公益最大化为程序规则设立方向标,整合和完善现行散见于民诉法、环保法、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解释、民诉法解释等程序法和实体法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程序规则,增设“诉前通知”和预防性程序规则,扩张原告主体资格,设立包括专门环境法院在内的跨行政区划环境审判机构,赋予法官维护环境公益自由裁量权,确立原告败诉国家和社会分担诉讼费用规则,实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环境(私益)侵权诉讼及环境行政执法协调和有序衔接,确保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专业化建构,达到环境公益保护法律效果。

二、2002年福建经济运行特点和2003年走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福建经济运行特点和2003年走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1.2.2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1.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与贡献
    1.4 论文框架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与度量
    2.2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基础
    2.4 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测度及其协动性
    3.1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走势分析
    3.2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测度和走势分析
        3.2.1 传统经济周期测度方法的总结与利弊评述
        3.2.2 MS-DFM测度经济周期的原理简述
        3.2.3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实时测度
        3.2.4 我国经济周期统计特征与趋势分析
    3.3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检验
        3.3.1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
        3.3.2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相关性检验
        3.3.3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溢出效应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4.1 不同政策目标和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量价选择的初步探讨
        4.1.1 不同政策目标下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4.1.2 经济不确定影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4.1.3 双重背景下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选择的探讨
    4.2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阶段划分
        4.2.1 MS-AR模型
        4.2.2 经济不确定性区制划分
    4.3 LT-TVP-VAR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
        4.3.1 LT-TVP-VAR模型构建
        4.3.2 数据选取与处理
        4.3.3 参数估计与检验
    4.4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与调控机制
        4.4.1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
        4.4.2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产出调控的实时对比
        4.4.3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通胀调控的实时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5.1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典型事实
        5.1.1 经济周期波动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演变
        5.1.2 经济周期扩张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5.1.3 经济周期收缩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5.2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对比
        5.2.1 TH-SVAR模型介绍
        5.2.2 数据选取与检验
        5.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机制检验
        5.2.4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机制检验
        5.2.5 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有效性对比
    5.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非对称性检验
        5.3.1 SEIVAR模型估计原理与脉冲响应函数构建
        5.3.2 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5.3.3 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未预期冲击、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6.1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
    6.2 考虑政策预期因素的DSGE模型构架
        6.2.1 私人家庭
        6.2.2 生产厂商
        6.2.3 政府部门
        6.2.4 货币当局
    6.3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6.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6.3.2 参数校准与设定
        6.3.3 冲击路径识别
        6.3.4 参数贝叶斯估计
    6.4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6.4.1 脉冲响应分析
        6.4.2 方差分解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清道光二年械斗定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清代械斗法律概念的确定化及其类型性分析
    第一节 械斗的现象类型
        一、械斗案件的行动主体分析
        二、械斗案件发生的动因与空间度分析
    第二节 “械”与“斗”的法律概念分析
    第三节 道光二年定例之前械斗案件的典型类型
        一、由合理权利抗争转向的械斗案件
        二、带有群体性符码的联合体械斗案件
        三、涉及边境地区稳定的械斗案件
第二章 乾隆、嘉庆时期关于械斗案件的惩治与防控
    第一节 乾隆、嘉庆时期关于械斗的法律规定
        一、纠众互殴案件的法律规制
        二、嘉庆十五年刑部章程
        三、械斗有关条例
        四、司法程序:秋审复核与即行正法
    第二节 械斗治理的预防与控制方式
        一、施行劝谕
        二、严饬吏治
        三、族长与族产管理
        四、私家兵器与社会治理
        五、整治职业犯罪
    第三节 乾隆、嘉庆时期的械斗案件特点与量刑分析
        一、作为“寻常共殴”械斗案件的量刑规定
        二、乾隆、嘉庆时期的械斗案件统计与特点分析
第三章 道光二年六省械斗定例
    第一节 法律体系上的立法缘由
        一、道光之前并未特设械斗条例溯因
        二、清代“例”的产生形式
        三、行政文书中的定例程序
    第二节 械斗定例的立法过程
        一、械斗定例时间线
        二、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浙江六省立法建议
    第三节 立法思想与量刑原则
        一、立法原则与法律思想
        二、量刑原则
        三、立法技术分析
第四章 道光二年械斗定例的法律实践效果与反思
    第一节 道光二年之后械斗案件的法律实践
        一、道光时期的械斗案件
        二、道光十七年与道光二十年械斗章程
        三、清末械斗案件的司法实践
    第二节 对械斗定例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分析
    第三节 械斗问题的结构性困局
        一、制度与人事
        二、联合体的目的、手段和意义
        三、从犯罪的传染性分析法律控制的逻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乾隆时期械斗案件记录的统计
附录 B 嘉庆时期械斗案件记录的统计
附录 C 条例与表格索引
致谢

(3)中国保险业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附加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关于金融业顺周期研究的相关文献
        1.2.2 金融业逆周期监管相关文献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框架及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保险业顺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相关概念
        2.1.1 保险业的顺经济周期性
        2.1.2 附加资本
        2.1.3 逆周期监管及其相关概念
    2.2 保险业顺周期性相关理论
        2.2.1 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引致的顺周期性
        2.2.2 公允价值的会计制度
        2.2.3 薪酬激励制度的顺周期性
        2.2.4 投资不足理论
    2.3 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保险业逆周期监管必要性
        2.3.1 对微观审慎监管制度的冲击
        2.3.2 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2.3.3 保险市场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基础
        2.3.4 保险业逆周期监管的必要性
    2.4 本章小结
3.中国保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联性发展
    3.1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3.2 中国保险业与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
        3.2.1 中国保险业总体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趋同性
        3.2.2 中国非寿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趋同性
        3.2.3 中国寿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趋同性
        3.2.4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与宏观经济的互联互动
    3.3 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界定及共同发展趋势
        3.3.1 经济周期与保险周期的基本概念及划分
        3.3.2 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趋同性发展
    3.4 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波动的数理基础与研究假设
        3.4.1 宏观经济作用于保险发展的数理基础
        3.4.2 保险发展作用于宏观经济的数理基础
        3.4.3 研究假设
    3.5 本章小结
4.中国保险业顺周期发展与顺周期风险的实证检验
    4.1 基于微观视角的顺周期发展检验
        4.1.1 指标设计与数据分析
        4.1.2 模型构建
        4.1.3 模型结论
    4.2 基于宏观视角的顺周期发展检验
        4.2.1 时变参数模型理论基础
        4.2.2 TVP-VAR模型的估计方法
        4.2.3 样本数据及指标体系构建
        4.2.4 时变参数模型脉冲响应分析
    4.3 基于偿付风险压力指数的顺周期风险检验
        4.3.1 指标设计
        4.3.2 模型估计
        4.3.3 保险市场偿付风险压力的顺周期性
    4.4 本章小结
5.中国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的确定
    5.1 确定保险业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思路
        5.1.1 筛选保险业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的基本原则
        5.1.2 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的具体思路
    5.2 潜在的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体系设计
        5.2.1 Copula模型的相关理论
        5.2.2 构建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相关指标的基础准备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构建
        5.2.4 保险发展指标及潜在中介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5.3 保险发展与潜在中介指标之间的时差相关分析
        5.3.1 非寿险业与潜在中介指标之间的静态时差相关分析
        5.3.2 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非寿险业动态时差相关分析
        5.3.3 寿险业与潜在中介指标之间的静态时差相关分析
        5.3.4 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寿险业动态时差相关分析
    5.4 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潜在中介指标之间的差异化分析
    5.5 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最佳中介指标
        5.5.1 关于KLR信号分析的相关理论
        5.5.2 基于KLR信号分析筛选非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
        5.5.3 非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最佳中介指标的确定
        5.5.4 基于KLR信号分析筛选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
        5.5.5 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最佳中介指标的确定
    5.6 本章小结
6.中国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方案的研究设计
    6.1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模型的相关理论
        6.1.1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模型的理论基础
        6.1.2 滤波与平滑
        6.1.3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动态回归模型
    6.2 关于保险业的Markov区制转换模型相关参数估计
        6.2.1 基于非寿险业的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参数估计
        6.2.2 基于寿险业的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参数估计
    6.3 基于KLR信号分析对保险业发展区制划分的评判
        6.3.1 关于非寿险业马尔科夫区制划分的检验
        6.3.2 关于寿险业马尔科夫区制划分的检验
    6.4 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的设计
        6.4.1 非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的设计
        6.4.2 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的设计
    6.5 本章小结
7.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缓解“偿二代”监管制度引致的顺周期风险应对能力
        7.2.2 构建应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
        7.2.3 缓解公允价值计价引致的顺周期性波动
        7.2.4 构建薪酬激励制度的长期机制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机制和风险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统计对信息缺口的关注
        1.1.2 我国金融监管转向关注宏观审慎管理
        1.1.3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面临新挑战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和统计属性
        2.1.1 概念形成、完善及评价
        2.1.2 统计构成、编制原则及评价
        2.1.3 统计指标的实践环境
    2.2 社会融资规模形成的理论基础
        2.2.1 货币供求理论与信用创造
        2.2.2 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与信用观点
        2.2.3 理论启示
    2.3 社会融资规模研究的文献回顾
        2.3.1 金融监管当局对社会融资规模的研究
        2.3.2 对社会融资规模是否可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目标的文献研究
        2.3.3 关于社会融资规模的其他重要经济金融指标关系的研究
        2.3.4 关于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研究
        2.3.5 文献评述
    2.4 宏观审慎管理的文献回顾
        2.4.1 宏观经济管理的相关文献
        2.4.2 宏观审慎监管的相关文献
        2.4.3 理论启示与文献评述
第三章 社会融资规模运行现状的形成
    3.1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波动特征和原因分析
        3.1.1 存量指标的形成过程
        3.1.2 存量趋势特征的形成和原因分析
        3.1.3 影响存量形成的因素
    3.2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波动特征和原因分析
        3.2.1 增量指标的形成过程
        3.2.2 增量趋势特征的形成和原因分析
        3.2.3 影响增量形成的因素
    3.3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的波动特征和原因分析
        3.3.1 结构性指标的形成过程
        3.3.2 结构性趋势特征的形成和原因分析
        3.3.3 影响结构形成的因素
    3.4 波动的动态相关性分析
        3.4.1 DCC-Garch模型及变量选取
        3.4.2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相关变量的动态相关性
        3.4.3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相关变量的动态相关性
        3.4.4 主要结论
第四章 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机制分析
    4.1 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路径模拟
        4.1.1 表内业务
        4.1.2 直接融资
        4.1.3 贷款核销
        4.1.4 表外业务
        4.1.5 其他融资
    4.2 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机制
        4.2.1 存在货币统计缺口的信用模型
        4.2.2 存在货币统计缺口和社融循环的信用模型
        4.2.3 实证检验
第五章 社会融资规模的产出机制分析
    5.1 社会融资规模与实际产出水平
        5.1.1 STR模型和变量选取
        5.1.2 变量检验和模型估计
        5.1.3 检验结论解释
        5.1.4 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意义
    5.2 社会融资规模与目标产出水平
        5.2.1 目标产出的界定
        5.2.2 社会融资规模对目标产出的影响路径
    5.3 社会融资规模与潜在产出水平
        5.3.1 潜在产出的含义
        5.3.2 社会融资规模对潜在产出的影响路径
第六章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综合评价与监测
    6.1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评价的模型选择
        6.1.1 基本思路
        6.1.2 因子分析模型
    6.2 社会融资规模的风险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6.2.1 指标体系构建
        6.2.2 因子分析模型的检验和构建
    6.3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综合评价
        6.3.1 因子分析结果评价
        6.3.2 人工神经网络的验证和评价
    6.4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监测
第七章 宏观审慎框架下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管理的对策
    7.1 加快调整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
        7.1.1 拓展和补充现有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
        7.1.2 创新性构建社会融资规模的资金使用统计口径
        7.1.3 补足社会融资规模关联性指标统计口径短板
    7.2 高效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实施
        7.2.1 建立健全金融业标准化统计制度
        7.2.2 重点搭建金融业综合统计信息平台
    7.3 探索运用大数据的关联性监测方法
        7.3.1 强化金融系统内部的大数据关联
        7.3.2 运用跨行业的数据关联监测方法
    7.4 构建以社融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管理协调机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课题情况
附录 B 部分月度原始数据表
附录 C 部分季度/年度原始数据表
附录 D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综合评价得分表

(5)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基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评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出口信用保险概述及其发展
    2.1 出口信用保险的内涵
        2.1.1 出口信用保险的定义及运营模式
        2.1.2 出口信用保险的分类
        2.1.3 出口信用保险的关键变量
        2.1.4 出口信用保险的运营模式
    2.2 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历程
        2.2.1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历程
        2.2.2 代表性国家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历程
    2.3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现状及发展趋势
        2.3.1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现状
        2.3.2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趋势
    2.4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
    2.5 出口信用保险对“一带一路”战略的作用
        2.5.1 分散“一带一路”中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
        2.5.2 为“一带一路”中的经贸互通提供风险保障
        2.5.3 为出口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以及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地区发展不平衡分析
    3.1 省级划分比较
        3.1.1 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省域差异
        3.1.2 出口信用保险赔付支出省域差异
    3.2 按东中西部区域划分比较
        3.2.1 东中西部保费收入差异
        3.2.2 东中西部渗透率差异
    3.3 地区差异原因分析
        3.3.1 外部环境因素
        3.3.2 需求因素
        3.3.3 供给因素
    3.4 出口信用保险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理论解释
    3.5 出口信用保险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机理
4.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4.2 数据来源
    4.3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4.4 回归分析
        4.4.1 平稳性检验
        4.4.2 面板数据计量分析
    4.5 回归结果
        4.5.1 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4.5.2 出口信用保险地区发展不平衡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4.5.3 其他控制变量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4.6 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于出口贸易的进一步研究
5.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宏观层面
        5.2.2 微观层面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明代福建科举家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主要内容
    五、本文“科举家族”的界定及相关说明
    六、本文主要创新点
    七、本文依据的基本史籍
第一章 明代以前福建科举家族概况
    第一节 唐五代福建科举家族的滥觞及其背景
        一、福建科举家族的滥觞
        二、福建科举家族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宋代福建科举家族的发展及原因
        一、福建科举家族的发展
        二、福建科举家族发展的原因
    第三节 元代福建科举家族的凋零及原因
        一、福建科举家族的凋零
        二、福建科举家族凋零的原因
第二章 明代福建科举家族的姓氏、地域、时段分布特点及成因
    第一节 科举家族的姓氏分布及其特点与成因
        一、姓氏分布及其特点
        二、姓氏分布特点的成因
    第二节 科举家族的地域分布及其特点与成因
        一、地域分布及其特点
        二、地域分布特点的成因
    第三节 科举家族的时段分布及其特点与成因
        一、时段分布及其特点
        二、时段分布特点的成因
第三章 明代福建科举家族的规模、代数、户类分布特点及成因
    第一节 科举家族举人、进士的规模
        一、科举家族举人、进士的总规模与不同量级
        二、科举家族举人、进士规模的地域差异与时段变化
        三、科举家族的举人、进士规模与社会流动
    第二节 科举家族的代数分布及其特点与成因
        一、代数分布及其特点
        二、代数分布特点的成因
    第三节 科举家族的户类分布及其特点与成因
        一、户类分布
        二、户类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
        三、户类的变动及其原因
第四章 福建科举家族对明代政治的影响
    第一节 科举家族举人、进士的官至状况
        一、科举家族举人、进士所至最高官品分布
        二、科举家族举人、进士所任最高官职分布
    第二节 科举家族之高级京官的影响
        一、辅弼君主决策
        二、分理中央政务
    第三节 科举家族之地方官员的影响
        一、兴利除弊
        二、平乱安民
    第四节 科举家族官员对时政的态度
        一、直言时政
        二、绳愆纠谬
第五章 科举家族对明代福建地方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科举家族与福建地方文教事业
        一、积极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
        二、热心地方教育事业
    第二节 科举家族与福建地方事务
        一、积极投身公共设施的建设
        二、身先士卒抗倭御贼
        三、为民陈情赈灾济民
    第三节 科举家族与福建地方社会秩序
        一、对福建地方社会秩序的积极影响
        二、对福建地方社会秩序的消极影响
第六章 明代福建科举家族兴衰的原因
    第一节 经济基础对科举家族兴衰的影响
        一、良好的经济基础有利于科举家族的形成与延续
        二、外来资助为少数科举家族的形成提供必要支撑
        三、家境窘迫是科举家族断绝的重要原因
    第二节 家风对科举家族兴衰的影响
        一、良好家风的传承是科举家族兴盛的内在动力
        二、母教对家风的特殊影响
    第三节 家学对科举家族兴衰的影响
        一、明代科举分经考试和福建科举家族的治经情况
        二、“一经传家”是科举家族成功的秘诀
    第四节 影响科举家族兴衰的其他因素
        一、地方教育水平
        二、地方治安状况
结语
附录1 :明代福建举人、进士相关统计表
附录2 :明代福建科举家族基本信息长编
附录3 :明代福建科举家族基本信息汇总简表
征引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1.1.3 基本概念界定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1.2.3 研究意义
        1.2.4 研究框架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1.3.1 理论梳理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后记

(8)中国上市公司景气度及其与股市走势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三、研究特色及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企业景气指数文献综述
        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三、对相关文献综述的评价
    第二节 有关股市涨跌理论
        一、流动性理论
        二、股权激励理论
        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四、基本面理论
第三章 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方法构建
    第一节 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方法构建思路
        一、总体思路
        二、构建原则
        三、构建目标
    第二节 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指标体系
        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指标选择
        二、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指标的特点
        三、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指标的处理
    第三节 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方法构建
        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计算方法
        二、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方法的应用
第四章 上市公司景气指数纵向分析
    第一节 上市公司历年景气指数
        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呈现缓缓上行的趋势
        二、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增长幅度变化
        三、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
        四、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变化与GDP变化之间的关系
        五、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好于全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六、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强于长三角小微企业景气指数
    第二节 上市公司历年分类景气指数
        一、生产景气指数
        二、销售景气指数
        三、投资景气指数
        四、现金流景气指数
        五、成本景气指数
        六、盈利景气指数
        七、雇佣景气指数
    第三节 不同板块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一、主板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二、中小板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第四节 不同市场区域行业景气指数
        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三、长三角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四、珠三角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五、软件服务业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六、电气设备业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第五节 上市公司景气指数特征
        一、上市公司景气总体指数运行平稳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明显好于中小板和主板
        三、近年来深交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明显强于上海
第五章 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横向分析
    第一节 上市公司基本概括
        一、上市公司发展情况
        二、上市公司区域分布
        三、上市公司行业分布
    第二节 上市公司分省市景气指数
        一、广东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二、浙江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三、江苏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四、北京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五、上海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六、山东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七、四川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八、福建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九、湖北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十、安徽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第三节 上市公司分行业景气指数
        一、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二、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三、软件服务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四、电气设备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五、化工原料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六、元器件行业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七、房地产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八、汽车配件行业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九、通信设备行业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十、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十一、互联网上市公司景气指数
    第四节 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省市及行业的关系
        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省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行业成长的关系
第六章 上市公司景气度与股市走势相关性分析
    第一节 沪深两市股票指数
        一、沪深主要股票指数
        二、上证重点股票指数
        三、板块股票指数
    第二节 相关性研究指数选取
        一、沪深300指数
        二、中小板股票指数
        三、创业板股票指数
        四、上证指数
        五、深圳综指
        六、长三角股票指数
        七、珠三角股票指数
        八、软件服务业股票指数
        九、电气设备业股票指数
    第三节 格兰杰因果检验条件与方法
        一、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条件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公式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步骤
    第四节 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股市走势的实证检验
        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沪深300走势检验
        二、中小板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中小板股票指数检验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创业板股票指数走势检验
        四、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上证指数走势检验
        五、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深圳综指走势检验
        六、长三角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长三角股票指数走势检验
        七、珠三角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珠三角股票指数走势检验
        八、软件服务业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软件服务业股票指数走势检验
        九、电气设备业上市公司景气走势与电气设备业股票指数走势检验
    第五节 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股市走势分析
        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股票指数关联分析
        二、公司内在价值对景气指数与股票指数关联的解释
第七章 结论与应用
    第一节 结论
        一、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指标方法构建是可行的
        二、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与股票指数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检验关系
    第二节 相关应用
        一、通过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来了解产业发展趋势
        二、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证券市场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后记

(9)网络新闻数据在宏观经济周期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文章结构与内容安排
    1.4 文章可能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2.文献综述
    2.1 宏观经济周期研究方法演变
        2.1.1 NBER相关方法在经济周期研究中的应用
        2.1.2 BB算法在经济周期研究中的应用
        2.1.3 马尔科夫机制转移模型在经济周期研究中的应用
        2.1.4 动态因子模型在经济周期研究中的应用
        2.1.5 MS-DFM模型在经济周期研究中的应用
        2.1.6 经济周期研究方法小结
    2.2 网络新闻数据在宏观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2.3 文献综述小结
3.新闻主题提取和经济周期识别方法说明
    3.1 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LDA)设置
    3.2 动态因子模型(DFM)的设置
    3.3 马尔科夫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设置
4.WEB-INDEX的构建及分析
    4.1 基于LDA模型的新闻主题的提取
    4.2 基于情感分析法主题情绪值的计算
    4.3 目标主题的筛选
    4.4 目标主题情绪变动分析
        4.4.1 工业主题情绪值走势分析
        4.4.2 农业主题情绪值走势分析
        4.4.3 房地产主题情绪值走势分析
        4.4.4 投资主题情绪值走势分析
        4.4.5 金融货币主题情绪值走势分析
        4.4.6 物流主题情绪值走势分析
        4.4.7 对外贸易主题情绪值走势分析
    4.5 基于DFM的WEB-INDEX构建
    4.6 WEB-INDEX与GDP对比分析
5.基于MS-VAR模型的经济周期区制状态识别分析
    5.1 MS-VAR模型形式的确定
    5.2 MSI(2)-VAR(2)模型参数估计
    5.3 基于MSI(2)-VAR(2)经济周期区制状态识别分析
6.MSI(2)-VAR(2)与基准模型的对比分析
7.结论及展望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本文不足之处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8.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问题之提出
    第一节 环境公益侵害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一、环境公益侵害及私益诉讼救济的局限性
        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一种环境公益救济方案
        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属性:公共性
    第二节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程序定位
        一、《民事诉讼法》中的定位:适用传统(普通)民事诉讼程序
        二、相关司法解释中的定位:隐形的特别诉讼程序
        三、定位重新审视:一种特别诉讼程序
    第三节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设置的现实必要性
        一、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与环境实体法协调发展的需要
        三、顺应司法改革的需要
        四、程序规范化、系统化的需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价值分析
        一、程序公正(正义)价值:坚守公益底线
        二、程序效益价值:基于理性的视角
        三、程序安定价值
    第二节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法理基础
        一、程序相称原理
        二、程序分化原理
        三、法律自创生理论
    第三节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立法模式
        一、立法模式类型
        二、现行立法模式困境
        三、立法模式选择
    第四节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设计秉持的基本原则
        一、环境公益最大化原则
        二、有限处分原则
        三、有限调解原则
        四、预防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主体特别规则
    第一节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一、原告资格立法进程及实践
        二、原告诉讼实施权的理论基础
        三、原告主体资格的路径选择
        四、原告起诉的序位
    第二节 管辖法院
        一、审判机构专门化
        二、管辖案件范围
        三、案件管辖定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审理与执行特别规则
    第一节 审判程序中的特别规定
        一、起诉标准:“合理性”向“可能性”回归
        二、立案告知制度
        三、禁反诉规则
        四、有限职权探知
        五、预防性程序规则
        六、因果关系证明回归:因果关系推定
        七、诉讼费用规则
    第二节 执行程序中的特别规定
        一、主动移送执行
        二、实行环保案件执行回访制度
        三、引入第三方监督制度
        四、采用替代性修复方式
        五、预防性执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保障与协调
    第一节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有效运作之保障
        一、内部智力支持:审判主体专门化
        二、外部智力支持:完善鉴定制度
    第二节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相关程序制度之协调与衔接
        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环境(私益)侵权诉讼的协调
        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环境行政执法的衔接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词

四、2002年福建经济运行特点和2003年走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王国志. 吉林大学, 2021(01)
  • [2]清道光二年械斗定例研究[D]. 刘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中国保险业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附加资本研究[D]. 崔微微.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4]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机制和风险监测研究[D]. 程铖.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基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视角[D]. 曹星月.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6]明代福建科举家族研究[D]. 蔡惠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 [7]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8]中国上市公司景气度及其与股市走势相关性研究[D]. 陈国政.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12)
  • [9]网络新闻数据在宏观经济周期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 杨伟.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2)
  • [10]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研究[D]. 张旭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2002年福建经济运行特点及2003年趋势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