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烷酸的精制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建功[1](2019)在《非水急冷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的工艺研究》文中指出不溶性硫磺(IS)作为轮胎、橡胶的重要添加剂,具备优异的硫化性能,现已成为子午线轮胎的专用硫化剂。本文以气化法制备IS,采用非水急冷液,对其急冷及固化工艺进行了探究,通过在急冷液中预溶解硫磺或掺入硫粉作为成核剂来提高IS的收率,并在急冷液、萃取液及填充油中添加稳定剂以提高IS的稳定性,还对IS高温稳定性测定专用液体石蜡的标准进行了探究。采用单因素法对急冷过程中各工艺参数进行考察,得到最优化条件为:硫磺聚合温度560℃,聚合时间30min,二硫化碳/硫磺体积质量比为7.5m L/g,此时所得IS的质量收率为42.18%,稳定性为43.82%;提出固化过程中高温IS收率的概念,得到最适宜的固化条件为:固化温度50℃,固化时间5h;搭建中试连续萃取塔,发现IS连续萃取工艺具有可行性,可提高萃取效率。以气化法制备IS,CS2和CCl4作为急冷液,探究了急冷液中预掺混硫磺对IS收率和性质的影响,其中预掺混硫磺的形态包括硫磺颗粒和溶解的硫磺。结果表明,急冷液中溶解硫磺对IS收率的提高幅度较小,溶解硫磺的最佳溶解量为20g S/100g CS2;CS2急冷液中预掺混硫粉的最佳粒径为100~120目,急冷液中硫粉最佳加入量为11.7g S/100m L CS2,该条件下所得IS产品的收率达到48.73%,比不加硫磺粉时提高了6.5%。XRD、SEM及BET分析表明,CCl4作为急冷液所得IS品位低、表面平整、结构密实,比表面较小;而以CS2作为急冷液所得IS品位高、表面粗糙、结构疏松多孔,比表面较大。为了提高IS的稳定性,在急冷液中加入二氯化硫、油酸、α-甲基苯乙烯和α-蒎烯作为稳定剂,发现α-蒎烯加入量为急冷液质量分数的2.0%时,所得IS质量收率可达49.67%,稳定性为66.48%;在萃取及充油过程中加入链烯烃、α-甲基苯乙烯和α-蒎烯作为稳定剂,实验结果表明,含有芳环的烯烃对IS稳定性的提高幅度优于链烯烃。以不同厂家生产的液体石蜡作为内油浴,对IS高温稳定性进行测定,所测IS产品105℃的稳定性差值超过10%,120℃的稳定性差值可达32%。通过对不同液体石蜡的氮含量、馏程及黏度、酸度等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液体石蜡的氮含量对所测IS稳定性的结果影响较大,碱性氮的存在对IS的稳定性不利,建议氮含量应低于1μg/g;馏程及黏度的影响较小,黏度较大将使IS稳定性测定结果较低,建议终馏点应低于450℃,40℃时的黏度低于15mm2/s;而酸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刘擎国[2](2018)在《环境友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组成、固化工艺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固化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纤维及其他树脂或填料共混加工,可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建筑以及国防工业等领域。然而传统的固化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通常以苯乙烯(St)为活性稀释剂和交联剂,在共混过程中,苯乙烯的高挥发性和高毒性长期困扰着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生产过程。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针对邻苯型不饱和聚酯UPE为基材的固化成型,设计与合成了两种低挥发性、低毒的大分子单体,即丙烯酸酯化环氧大豆油HAESO和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HEA-MDI,并从现有的商品中筛选出一种丙烯酸酯类交联单体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作为替代苯乙烯的交联组分。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无苯乙烯不饱和聚酯树脂。通过对不同体系的无苯乙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黏度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固化动力学的分析,为使用无苯乙烯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所述:⑴以环境友好的环氧大豆油(ESO)、丙烯酸羟乙酯(HEA)和邻苯二甲酸酐(PAH)为反应单体合成了环境友好、低挥发性的丙烯酸酯化环氧大豆油(HAESO),以HAESO和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作为不饱和聚酯(UPE)的交联组分制备了不同组成的UPE/HAESO/HDDA树脂体系,并考察所制备的不同组成UPE/HAESO/HDDA树脂体系的黏度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当交联组分HAESO和HDDA含量一定时,树脂体系的黏度会随着HAES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交联组分HAESO/HDDA的含量为55 wt%时,树脂体系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没有明显的变化;在交联组分HAESO/HDDA的含量分别为50 wt%和45 wt%时,树脂体系的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会随HAESO用量的增加而减少,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会随HAESO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不含HAESO的UPE/HDDA树脂相比,HAESO的加入增加了树脂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其冲击强度都在10.0 kJ/m2以上,断裂伸长率都在4.6%以上,比传统的UPE/St树脂的性能要好,但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与传统的UPE/St树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UPE/HAESO/HDDA的质量比为45/15/40时,其黏度为3186 mPa·s,所得固化树脂的综合力学性能相对较好,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拉伸断裂伸长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2.5 MPa、27.5 MPa、20.5 kJ/m2、6.2%和58℃。⑵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反应单体合成了环境友好、低挥发性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HEA-MDI),以HEA-MDI和HDDA作为不饱和聚酯(UPE)的交联组分制备了不同组成的UPE/HEA-MDI/HDDA树脂体系,并考察所制备的不同组成的UPE/HEA-MDI/HDDA树脂体系的黏度特性、热变形温度、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当交联组分HEA-MDI/HDDA含量一定时,树脂体系的黏度、热变形温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会随着HEA-MD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但其冲击强度都在6.6kJ/m2以上,断裂伸长率都在2.35%以上;其黏度、热变形温度、拉伸强度接近UPE/St树脂,且具有优异于UPE/St树脂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但其弯曲强度和玻璃化温度仍有一定的差距。当UPE/HEA-MDI/HDDA的质量比为50/10/40时,树脂体系的黏度为1913 mPa·s,固化树脂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拉伸断裂伸长率和热变形温度分别为38.9 MPa、10.7 kJ/m2、4.8%和45.8℃,其弯曲强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43.0 MPa和63℃,稍低于传统的UPE/St树脂。⑶以UPE/HEA-MDI/HDDA的质量比为50/10/40的树脂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引发剂含量对树脂体系凝胶时间的影响,以及固化前后双键的转化率,固化过程中的黏度变化、固化过程中树脂的挥发性,同时使用DSC法研究了无苯乙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主要是碳碳双键之间的反应;随着引发剂含量的增加,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逐渐减少;相比于含有苯乙烯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体系固化过程的挥发性只有0.19 wt%,该树脂的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E=42.48kJ/mol,频率因子A=5.523?105,反应级数n=0.880;同时得到树脂体系的特征固化温度,其中,凝胶温度为51.5℃,固化温度为57.8℃,后固化温度为62.8℃。
时振栓[3](2011)在《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缓蚀阻垢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实验室制得水溶性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为主要药剂,采用静态挂片失重法、Tafel极化曲线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根据其分子结构,采用阻碳酸钙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其阻垢性能进行了评价;将其与其它药剂的复配进行了探讨。本文采用静态挂片失重法和Tafel极化曲线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在HCl、HCl-H2S水相体系中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在未调pH的1000mg/L HCl溶液中,25°C、20h且95°C、4h下,缓蚀剂剂量为50mg/L时,缓蚀率达到了90%以上,而在pH6.5-7.0、1000mg/L HCl溶液中,80°C、24h条件下,投加剂量为50mg/L时,缓蚀率达68.5%;(2)在pH6.5-7.0、1000mg/L HCl—500mg/L H2S腐蚀介质中,投加剂量为20mg/L时,在未去除溶解氧的介质中缓蚀率达到73.7%,当去除溶解氧后缓蚀率达到82.2%;在pH6.5-7.0、1000mg/L HCl—100~500mg/L H2S的腐蚀介质中,投加剂量20mg/L,腐蚀率都在0.1g/(m2·h)以下;(3)电化学测试表明,该缓蚀剂在HCl、HCl-H2S水相体系中属于以抑制阳极为主的阴阳极混合型缓蚀剂;(4)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加了药剂后,挂片的表面会形成一层厚度均匀且致密的膜,这能够有效阻止腐蚀介质的侵蚀。本文还考察了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的阻垢性能。在Ca2+质量浓度250mg/L、温度80°C、浓缩倍数1.5条件下,当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投加量逐渐增大,其阻垢率也不断的提高。在投加剂量为50mg/L时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的阻垢率达到了63.2%,仅低于同等条件下聚环氧琥珀酸的阻垢率70.6%。对垢物做扫描电镜发现,不加药剂时碳酸钙垢呈规则的六方晶型,结构紧密,利于晶胞堆积和晶体的进一步成长;而加了药剂之后,垢物呈方形片状,结构松散,易被水流冲刷掉,这充分说明了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起到了阻垢作用。将水溶性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与磷系药剂复配后发现:在高浓度盐水腐蚀体系中,锌盐与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复配后消除了点蚀现象,而PBTCA加入后使Zn2+不能形成Zn(OH)2沉淀,这三种药剂的共同作用下消除了点蚀,提高了缓蚀率。在海水腐蚀体系中,当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100mg/L、PBTCA 200mg/L、Zn2+ 20mg/L时,缓蚀率达到87.6%,此时挂片表面较光滑,无点蚀。实验采用正交方法在循环冷却水中取得了较优的复配方案确定为20mg/L PBTCA、40mg/L环烷基甜菜碱、4mg/LZn2+、10mg/L AMPS,在此最佳实验条件下,试验后的挂片表面光亮,水溶液清晰透明,没有明显的沉淀和污垢。本文也用正交法对阻垢试验中的复配方案进行了筛选,较好的复配方案为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10mg/L、PESA 10mg/L、AMPS 5mg/L、PBTCA 5mg/L,而此时阻垢率可以达到83.6%以上。
宋浩[4](2011)在《萃取精馏法提取高纯度丙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概述了国内外丙醛的生产状况、合成方法以及丙醛的分离现状。针对丙醛和水的分离中存在的问题,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对丙醛的生产和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种分离方法的优缺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萃取精馏法提取高纯度的丙醛的生产工艺。丙醛和水的混合液经萃取精馏分离后,可得到高纯度的丙醛。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及溶剂手册,通过对丙醛和水的物性、分子结构以及极性等因素的分析,研究了丙醛、水及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相互之间的影响。从十二大类溶剂中,初步筛选了七种萃取溶剂。然后,用实验分别测定在不同溶剂的作用下丙醛对水的相对挥发度,最终选取甘油作为分离丙醛和水的萃取剂。在常温下,用单级循环汽液平衡釜分别测定了丙醛-水二元体系以及丙醛-水-甘油三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的验证。采用最小方差法并结合汽液平衡数据关联了Wilson、UNIQUAC、NRTL、Margules、Van Laar模型中的相互作用参数,模拟结果表明:Wilson模型关联误差最小。根据二元和三元模拟框图关联了三元汽液平衡数据,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萃取精馏提取高纯度丙醛的分离过程进行了模拟,考察了萃取精馏过程中的溶剂比、出料量以及塔板数对萃取精馏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不同萃取剂对萃取精馏分离的影响。从而得到萃取精馏分离的理论数据。以Aspen plus软件模拟得到的萃取精馏的理论数据为基础进行萃取精馏实验研究。设计并建立萃取精馏装置,考察塔板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可以将丙醛的含量提高到99.7%,收率为91.5%,并且萃取溶剂可再生、循环使用。本文提出的萃取溶剂,丙醛-水的二元和丙醛-水-溶剂的三元汽液平衡数据以及萃取精馏的实验数据为进一步的工业放大实验提供了详细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采用的萃取精馏的分离方法不仅简单,而且能耗低。
郭永辉,杨占奎[5](2010)在《环烷酸镍的应用与制备》文中提出本文简单介绍了环烷酸镍的用途,通过实验说明了环烷酸镍的制备路线及方法。讨论了实验的合成原料的配比及温度对产品的影响。
王国强[6](2008)在《近临界水体系沥青质催化裂解》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溶剂分离的方法,用正庚烷将来自胜利油田四种油样中的沥青质分别提取出来。通过沥青质的元素分析得出四种沥青质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达到91%94%之间;氧、氮、硫等杂原子的质量分数达到5%8%之间。通过四种沥青质的红外光谱与沥青质的核磁共振谱的测定,可知沥青质中有芳环存在,并且沥青质中含有N-H、环烷烃及烷烃C-H及-CH2-。分别以环烷酸镍与环烷酸亚铁为催化剂,在近临界水体系中对沥青质催化裂解,并且通过正交实验分别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沥青质转化率的影响,分析得出适宜反应条件。分别对催化裂解后的沥青质进行元素测定分析,将催化裂解后沥青质元素测定结果与催化裂解前沥青质元素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催化裂解后沥青质的硫元素有明显的下降,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氮元素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通过对催化裂解后的沥青质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分析,并将催化裂解后沥青质红外光谱测定结果与催化裂解前沥青质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可得出,催化裂解后沥青质中的环烷烃及烷烃的C-H键有断裂、芳环数有减少以及-CH2-的数量也有减少。通过对四种沥青质在近邻界水体系中加催化剂与未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的沥青质转化率的对比,可知环烷酸镍和环烷酸亚铁催化剂对沥青质在近临界水体系催化裂解有较好效果。
菅秀君[7](2005)在《丙醛氧化制丙酸工艺技术开发》文中研究指明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广泛。本文阐述了丙酸的各种性质及生产发展状况,并论述了生产丙酸的3种方法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指出丙醛氧化法生产丙酸工艺成熟,是世界上生产丙酸的最主要方法,以该法生产的丙酸已占美国丙酸产量的90%以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丙醛催化氧化生成丙酸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低丙醛浓度下的氧化反应为一级反应,生成主要副产物乙酸的反应与主反应是平行反应。详述了连续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反应工艺条件以及分段反应的试验结果,研究表明,生成丙酸的氧化反应速度较快,第三周期过渡金属的羧酸盐对丙醛的氧化反应表现出相似的催化效果,但催化剂的加入降低了反应的选择性,采用无催化剂气液相氧化工艺,可以在平稳的条件下达到反应目的,并可简化工艺过程。通过连续氧化反应工艺条件的考察,结果表明,如果采用一段反应器,反应温度60-65℃、反应压力0. 3-0. 5MPa,氧气过量10%的条件条件下,丙醛转化率大于95%,选择性大于98%;如采用两段反应器串联操作,第二反应器温度可提高5-10℃左右,氧醛比0. 7-0. 9,则总的丙醛的反应转化率≥99%,选择性大于97%,试验结果重现性较好。并对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尾气以及反应液中过氧化物的分解反应规律进行安全测试研究,表明反应过程中过氧化物含量可稳定在1%以下,反应尾气中氮气保护气的最低浓度为85%,氧气的最高允许浓度为9. 5%。丙醛气液相氧化反应合成丙酸的精制过程采用常压精馏的方法,实验中采用19块/m理论板的三角螺旋填料塔,塔顶得乙酸以上的轻组份,塔釜是含丙酸99. 5%以上的粗产品。为降低产品的色度,从塔釜气相出料,经冷凝后可得到合格产品。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纯度,试验中还采用了两塔连续精馏工艺,第二塔理论板数为5。运用ASPEN PLUS对分离过程进行了数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为达分离目的所需理论塔板数为20,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经过产物性能分析测试,所得产品纯度在99. 5%以上,不挥发残渣<0. 01%,醛类(以丙醛计)≤0. 05%,重金属(以Pb计)<0. 00005%,色泽(铂-钴)小于15,水含量小于1000PPM即0. 1%。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建立10kt/a的丙酸生产装置,经初步经济核算内部收益率(税后)可达17%,经济效益良好。
崔小明[8](2003)在《丙醛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文中指出介绍了丙醛的性质、生产方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国内外丙醛的生产和消费情况。我国自行开发的丙醛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建议采用自有技术,加快我国丙醛生产,以满足下游产品发展的需要。
崔小明[9](2003)在《丙醛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丙醛的性质、生产方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国内外丙醛的生产和消费情况,提出了发展我国丙醛生产的一些建议。
崔小明[10](2003)在《丙醛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丙醛的性质、生产方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国内外丙醛的生产和消费情况。我国自行开发的丙 醛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建议采用自有技术,加快我国丙醛生产,以满足下游产品发展的 需要。
二、环烷酸的精制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烷酸的精制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水急冷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不溶性硫磺概述 |
1.1.1 不溶性硫磺的发展历史 |
1.1.2 不溶性硫磺的形成机理 |
1.1.3 不溶性硫磺的应用 |
1.2 不溶性硫磺的制备方法 |
1.2.1 辐射法 |
1.2.2 接触法 |
1.2.3 低温熔融法 |
1.2.4 高温气化法 |
1.3 不溶性硫磺的生产过程 |
1.3.1 急冷 |
1.3.2 固化 |
1.3.3 萃取 |
1.3.4 充油 |
1.4 不溶性硫磺的稳定性及稳定剂 |
1.4.1 不溶性硫磺的稳定性 |
1.4.2 稳定剂的种类 |
1.4.3 稳定效果评价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步骤 |
2.2.1 急冷工艺 |
2.2.2 萃取工艺 |
2.2.3 二氯化硫稳定剂的制备 |
2.2.4 二硫化碳的回收利用 |
2.3 分析方法 |
2.3.1 IS含量的测定 |
2.3.2 高温稳定性的测定 |
2.3.3 IS产品表征 |
2.3.4 液体石蜡性质测定 |
第三章 气化法制备不溶性硫磺工艺研究 |
3.1 急冷液的选取 |
3.2 急冷工艺探究 |
3.2.1 聚合时间 |
3.2.2 聚合温度 |
3.2.3 急冷液用量 |
3.2.4 固化时间 |
3.2.5 固化温度 |
3.3 稳定剂的选取 |
3.3.1 二氯化硫的稳定作用 |
3.3.2 油酸的稳定作用 |
3.3.3 α-甲基苯乙烯的稳定作用 |
3.3.4 α-蒎烯的稳定作用 |
3.3.5 稳定效果比较 |
3.4 连续萃取工艺的探究 |
3.4.1 进料比对不溶性硫磺品位的影响 |
3.4.2 连续萃取工艺的放大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急冷液中预掺混硫磺对IS产品的影响 |
4.1 急冷液中硫磺溶解量对IS品质的影响 |
4.2 急冷液中预掺硫粉粒径对IS品质的影响 |
4.3 急冷液中硫粉加入量对IS品质的影响 |
4.4 产品分析 |
4.4.1 XRD分析 |
4.4.2 SEM分析 |
4.4.3 比表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萃取及充油过程IS稳定性的研究 |
5.1 萃取过程中IS稳定性的研究 |
5.1.1 萃取过程中链烯烃对IS稳定性的影响 |
5.1.2 萃取过程中α-甲基苯乙烯对IS稳定性的影响 |
5.1.3 萃取过程中α-蒎烯对IS稳定性的影响 |
5.1.4 萃取过程中各稳定剂的稳定效果对比 |
5.2 充油过程中IS稳定性的研究 |
5.2.1 充油过程中链烯烃对IS稳定性的影响 |
5.2.2 充油过程中α-甲基苯乙烯对IS稳定性的影响 |
5.2.3 充油过程中α-蒎烯对IS稳定性的影响 |
5.2.4 充油过程中各稳定剂的稳定效果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IS高温稳定性测定专用液体石蜡标准的探究 |
6.1 高温稳定性的测定 |
6.2 液体石蜡性质测定 |
6.2.1 氮含量 |
6.2.2 馏程及粘度 |
6.2.4 酸度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环境友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组成、固化工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简介 |
1.2.1 不饱和聚酯的结构 |
1.2.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交联固化反应原理 |
1.2.3 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反应的引发体系 |
1.3 低挥发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进展 |
1.3.1 成膜剂添加法 |
1.3.2 苯乙烯抑制剂添加法 |
1.3.3 苯乙烯减量法 |
1.3.4 低挥发性单体替代法 |
1.4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动力学 |
1.4.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经验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1.4.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以HAESO和HDDA为交联组分的树脂体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设备与仪器 |
2.2.3 丙烯酸酯化环氧大豆油(HAESO)的合成 |
2.2.4 样品的制备 |
2.2.5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丙烯酸酯化环氧大豆油(HAESO)的鉴定 |
2.3.2 UPE/HAESO/HDDA树脂体系的黏度特性 |
2.3.3 UPE/HAESO/HDDA树脂体系的物理机械性能 |
2.3.4 UPE/HAESO/HDDA树脂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以HEA-MDI和HDDA为交联组分的树脂体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设备与仪器 |
3.2.3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HEA-MDI)的合成制备 |
3.2.4 UPE/HEA-MDI/HDDA树脂体系的制备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HEA-MDI的鉴定 |
3.3.2 UPE/HEA-MDI/HDDA树脂的黏度特性 |
3.3.3 UPE/HEA-MDI/HDDA树脂体系的热变形温度 |
3.3.4 UPE/HEA-MDI/HDDA树脂体系的物理机械性能 |
3.3.5 UPE/HEA-MDI/HDDA树脂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UPE/HEA-MDI/HDDA树脂体系的固化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设备与仪器 |
4.2.3 UPE/HEA-MDI/HDDA树脂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前后的FTIR分析 |
4.3.2 固化剂含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凝胶时间的影响 |
4.3.3 固化剂含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拉伸强度的影响 |
4.3.4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中的黏度变化 |
4.3.5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中固化挥发性变化 |
4.3.6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表观动力学研究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缓蚀阻垢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腐蚀及其机理 |
1.1.1 腐蚀的危害 |
1.1.2 腐蚀的机理 |
1.2 缓蚀剂 |
1.2.1 缓蚀剂研究发展简史 |
1.2.2 缓蚀剂的定义及分类 |
1.3 环烷酸及其有机衍生物 |
1.3.1 环烷酸组成结构及其特征 |
1.3.2 环烷酸有机衍生物 |
1.3.3 水溶性咪唑啉缓蚀剂 |
1.4 甜菜碱 |
1.5 性能研究方法 |
1.5.1 缓蚀性能研究方法 |
1.5.2 阻垢性能研究方法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之处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之处 |
1.6.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在 HCl H_2S H_2O 体系中缓蚀性能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及药品 |
2.3 挂片失重法实验步骤 |
2.3.1 腐蚀介质的配制 |
2.3.2 挂片前处理 |
2.3.3 挂入挂片 |
2.3.4 挂片后处理 |
2.3.5 数据处理 |
2.4 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 |
2.4.1 实验方法 |
2.4.2 数据处理 |
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实验 |
2.6 实验结果及其讨论 |
2.6.1 静态挂片实验 |
2.6.2 电化学极化曲线 |
2.6.3 扫描电镜结果 |
2.7 缓蚀机理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阻碳酸钙垢性能的研究 |
3.1 冷却水成垢及其机理 |
3.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3 碳酸钙阻垢实验 |
3.3.1 实验原理 |
3.3.2 实验贮备液配制 |
3.3.3 实验步骤 |
3.3.4 试验结果评价 |
3.4 扫描电镜步骤 |
3.5 实验结果及其讨论 |
3.5.1 碳酸钙阻垢实验结果及其讨论 |
3.5.2 扫描电镜实验结果及其讨论 |
3.6 阻垢机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与磷系药剂复配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及药品 |
4.3 缓蚀评价方法 |
4.4 阻垢评价方法 |
4.5 实验结果及其讨论 |
4.5.1 高浓度盐水体系中的复配缓蚀实验结果 |
4.5.2 海水体系中的复配缓蚀实验结果 |
4.5.3 复合配方阻碳酸钙垢实验结果 |
4.5.4 循环冷却水复配缓蚀阻垢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萃取精馏法提取高纯度丙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丙醛的性质和用途 |
1.1.1 性质 |
1.1.2 用途 |
1.2 国内外市场需求状况及生产状况 |
1.2.1 国内外市场需求状况 |
1.2.2 国内外丙醛的生产状况 |
1.3 丙醛的合成方法 |
1.4 丙醛的生产工艺 |
1.5 国内丙醛分离研究现状 |
1.5.1 共沸精馏和含盐混合萃取剂萃取精馏结合分离法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萃取溶剂的筛选 |
2.1 萃取精馏溶剂的选择原则 |
2.2 萃取剂的筛选方法 |
2.3 萃取溶剂的初步筛选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条件 |
2.4.2 实验装置 |
2.4.3 实验装置的校正 |
2.4.4 热力学一致性的检验 |
2.4.5 数据处理 |
2.4.6 三元体系中丙醛对水的相对挥发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 |
3.1 概述 |
3.2 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 |
3.2.1 实验操作和分析方法 |
3.3 汽液平衡数据测定及关联 |
3.3.1 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测定和关联 |
3.4 汽液平衡数据的热力学校验 |
3.5 三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萃取精馏过程的模拟 |
4.1 ASPEN PLUS概述 |
4.1.1 Aspen Plus简介 |
4.1.2 Aspen Plus功能特点 |
4.2 设计萃取精馏实验的模拟过程 |
4.3 模拟装置和模拟条件 |
4.3.1 模拟装置 |
4.3.2 模拟条件 |
4.4 萃取精馏过程模拟研究 |
4.4.1 甘油作为萃取剂时对萃取精馏进行模拟研究 |
4.4.1.1 溶剂比变化对分离的影响 |
4.4.1.2 塔顶出料量对分离的影响 |
4.4.1.3 理论板数对分离的影响 |
4.4.2 乙二醇作为萃取剂时对萃取精馏进行模拟研究 |
4.4.2.1 溶剂比变化对分离的影响 |
4.4.2.2 塔顶出料量对分离的影响 |
4.4.2.3 理论板数对分离的影响 |
4.4.3 乙二醇和甘油的混合液(1:1)作为萃取剂时对萃取精馏进行模拟研究 |
4.4.3.1 溶剂比变化对分离的影响 |
4.4.3.2 塔顶出料量对分离的影响 |
4.4.3.3 理论板数对分离的影响 |
4.5 正交实验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萃取精馏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方案的确定 |
5.2 实验装置及条件 |
5.2.1 实验装置 |
5.2.2 实验条件 |
5.2.3 实验分析条件 |
5.3 萃取精馏塔的设计 |
5.4 萃取精馏实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
5.5 实验结果分析 |
5.6 塔板数的变化对丙醛的含量及收率的影响 |
5.7 萃取精馏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分析对比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一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环烷酸镍的应用与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 环烷酸的结构及性质 |
2 环烷酸镍的性质及用途 |
3 环烷酸镍的制备 |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案。 |
3.3 实验讨论。 |
3.3.1 实验温度的影响。 |
3.3.2 原料配比的影响。 |
3.3.3 Nicl溶液的加入。 |
4 结论 |
(6)近临界水体系沥青质催化裂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对沥青质的认识 |
1.1.1 沥青质的定义 |
1.1.2 沥青质的化学组成 |
1.1.3 沥青质中的杂原子 |
1.1.4 沥青质的结构 |
1.2 石油沥青质的溶剂分离 |
1.2.1 石油沥青质溶剂分离的一般规律 |
1.2.2 影响溶剂分离沥青质的因素 |
1.3 沥青质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 |
1.3.1 核磁共振波谱(NMR) |
1.3.2 红外光谱(IR) |
1.4 沥青质的催化裂解 |
1.4.1 背景 |
1.4.2 沥青质的催化裂解 |
1.4.3 沥青质裂解的影响因素 |
1.5 裂解沥青质的目的与意义 |
1.5.1 目的 |
1.5.2 意义 |
1.6 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二章 稠油中沥青质的分离 |
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2.2 稠油的密度测定 |
2.2.1 实验原理 |
2.2.2 计算方法 |
2.2.3 实验步骤 |
2.2.4 稠油密度的测量结果及分析 |
2.3 石油沥青质的分离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实验步骤 |
2.3.3 沥青质的溶剂分离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质结构测定与分析 |
3.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3.2 沥青质胶态粒子宏观结构尺寸的测定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实验结果 |
3.2.4 实验讨论 |
3.3 沥青质的元素测定与分析 |
3.3.1 沥青质的元素的测定 |
3.3.2 元素测定分析 |
3.4 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分析 |
3.4.1 108#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分析 |
3.4.2 32#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分析 |
3.4.3 104#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分析 |
3.4.4 411#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分析 |
3.5 沥青质的核磁共振谱分析 |
3.5.1 104#沥青质的核磁共振谱测定分析 |
3.5.2 411#沥青质的核磁共振谱测定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质的催化裂解 |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1 实验药品 |
4.1.2 实验仪器 |
4.2 催化剂的制备 |
4.2.1 环烷酸镍的制备 |
4.2.2 环烷酸亚铁的制备 |
4.3 在近临界水中沥青质的催化裂解 |
4.3.1 实验原理 |
4.3.2 在近临界水中沥青质的催化裂解正交实验步骤 |
4.3.3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催化裂解后沥青质的组成结构测定与分析 |
4.4.1 催化裂解后沥青质的元素组成测定 |
4.4.2 催化裂解后沥青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
4.5 催化裂解后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与分析 |
4.5.1 Ni~+108#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与分析 |
4.5.2 Fe~(2+)108#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与分析 |
4.5.3 Ni~+32#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与分析 |
4.5.4 Fe~(2+)32#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与分析 |
4.5.5 Ni~+104#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与分析 |
4.5.6 Fe~(2+)104#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与分析 |
4.5.7 Ni~+411#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与分析 |
4.5.8 Fe~(2+)411#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测定与分析 |
4.6 沥青质水热裂解反应 |
4.6.1 108#沥青质水热裂解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2 32#沥青质水热裂解正交试验结果 |
4.6.3 104#沥青质水热裂解正交试验结果 |
4.6.4 411#沥青质水热裂解正交试验结果 |
4.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丙醛氧化制丙酸工艺技术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丙酸及其原料的主要性质 |
1.1.1 丙酸的主要物化性质 |
1.1.2 原料丙醛性质 |
1.2 项目的目的、意义及主要试验结果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的生产和消费 |
2.1.1 国外生产和消费 |
2.1.2 国内生产与消费 |
2.2 丙酸生产技术分析 |
2.2.1 乙烯羰基化合成法(Reppe)工艺 |
2.2.2 丙醛氧化法工艺 |
2.2.3 轻质烃氧化合成醋酸副产法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概况 |
2.4 丙醛氧化法生产丙酸的技术经济分析 |
2.5 拟选用的技术路线、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反应过程的基础研究 |
3.1 反应机理及可能的副反应 |
3.2 反应动力学研究 |
3.2.1 试验原料和试剂 |
3.2.2 试验装置与过程 |
3.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丙醛氧化合成丙酸的连续工艺研究 |
4.1 试验原料及设备 |
4.2 试验方法及工艺流程 |
4.3 分析及计算方法 |
4.3.1 分析方法 |
4.3.2 计算方法 |
4.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催化剂的考察 |
4.4.2 原料中含水量的影响 |
4.4.3 循环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4 氧醛比的考察 |
4.4.5 反应压力的确定 |
4.4.6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4.4.7 停留时间的确定 |
4.4.8 重复验证试验 |
4.5 采用分段反应试验结果 |
4.5.1 第一段反应结果 |
4.5.2 第二段反应主要结果 |
4.6 两种反应工艺的试验结果比较 |
4.7 氧化工艺安全测试 |
4.7.1 反应尾气组成 |
4.7.2 反应尾气燃爆试验 |
4.7.3 连续反应过程中过氧化物的变化 |
4.7.4 过氧化物分解试验 |
4.8 小结 |
第五章 丙酸的分离试验研究 |
5.1 分离工艺路线确定 |
5.2 试验装置与过程 |
5.3 分离试验结果与讨论 |
5.3.1 连续分离脱除乙酸等轻组份 |
5.3.2 产品的精制 |
5.4 分离过程的模拟计算结果 |
5.4.1 确定物性计算方法 |
5.4.2 单元操作模块RADFRAC |
5.4.3 模拟结果与试验值的比较 |
5.5 产品性能测试 |
5.6 物料衡算 |
5.7 三废处理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 |
致谢 |
四、环烷酸的精制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水急冷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的工艺研究[D]. 周建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环境友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组成、固化工艺与性能研究[D]. 刘擎国.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3]环烷基咪唑啉甜菜碱缓蚀阻垢性能的研究[D]. 时振栓. 湖南科技大学, 2011(05)
- [4]萃取精馏法提取高纯度丙醛的研究[D]. 宋浩.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5]环烷酸镍的应用与制备[J]. 郭永辉,杨占奎. 价值工程, 2010(24)
- [6]近临界水体系沥青质催化裂解[D]. 王国强. 大庆石油学院, 2008(04)
- [7]丙醛氧化制丙酸工艺技术开发[D]. 菅秀君. 浙江大学, 2005(03)
- [8]丙醛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J]. 崔小明. 化工中间体, 2003(Z2)
- [9]丙醛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J]. 崔小明. 杭州化工, 2003(03)
- [10]丙醛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J]. 崔小明. 化工中间体网刊, 2003(Z2)
标签:不饱和聚酯树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