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徐胜华[1](2021)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初探》文中认为高职院校专业旨在为学校与社会培养一批基础扎实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专业实践的经验,在当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改革,就是需要突破原先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后,认为我国当前部分学校教学模式因循守旧,此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国家与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标准与要求,而且也不利于专业的未来发展,因此本篇文章认为立足于信息化的背景,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改革需要从教学的现实情况出发,这样才能够明确当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一条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发展路径。
令茜[2](2021)在《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案例教学实践研究 ——以《国际贸易流程》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国际商务的日新月异,对中职国际商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不断的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愈发显露出不足。因此,在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中,如何守正创新,引进和吸收其他教学模式,就成为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觅食”式教学模式,是传统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所以,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案例教学实践是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案例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运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结合作者的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核心课程案例教学实践,针对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中职学生的特点,分析和讨论了面向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实践过程。本文主要的工作如下:1)运用文献综述法对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对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总结。2)融合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总结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案例教学的目标定位。3)在实践的基础上,吸收相关案例教学理论,提出了适用于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案例教学流程——“案例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实践反思”,四个主要流程步步衔接、环环相扣。4)通过自己的中职实习教学实践,以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核心课《国际贸易流程》为例,验证了案例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同时形成该门课的可用案例集。本文系统的总结了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专业课案例教学过程,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并为案例开发实践提供了规范的模板。本文的案例教学实践总结对中职财经商贸类相关专业专业课的教学实践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刘灿亮,晁辉[3](2021)在《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专创融合”的学理分析、现实选择及实践路径》文中研究表明"专创融合"即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广谱式"和"嵌入式"是目前普遍认同的职业教育专创融合的实现方式。基于外贸产业转型升级、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三个现实层面分析,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专创融合具有必要性。研究通过系统"嵌入式"方式,从人才培养目标深度融合、课程体系深度融合、师资队伍深度融合、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四个方面探索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
练丽华[4](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就进入快速建设和发展时期。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加速了大湾区一体化,促使多国与大湾区在贸易、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交流愈加频繁。经贸文化交流合作频繁,需要大量精通英语、掌握商务知识、擅长交际、了解跨文化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也对劳动者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行动起来,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与时代同步、与市场接轨,积极寻求解决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的途径策略,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英语人才,主动为大湾区的发展服务。江门市台山培英职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西南部,作为江门市内拥有商务英语专业的两家中职学校之一,培养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责无旁贷。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适应湾区内企业对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研究背景、职业能力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界定关键概念,分析理论基础。接着结合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然后通过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以台山市培英职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对毕业生、在校师生进行调查,了解中职商务英语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现状。然后,通过统计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揭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剖析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本文的框架是:第一部分:引言。陈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分析。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际,界定相关键概念,分析本文的理论基础:市场需求理论、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三部分:结合招聘广告、企业的调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第四部分:调查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第五部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对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需求情况和中职学生的特点,提出几点优化建议:精准定位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把握粤港澳建设背景下职业能力要求;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课程,突显职业能力培养;全力营造真实的商务英语教育教学环境,校企互联互通;提高教学实施过程实效性;打造转接结合双师型教师团队,提高教师能力。第六部分:研究结论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本研究的创新和成果主要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是中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粤港澳大湾区是本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热点,紧贴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的成果有:1.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需求变化及要求。2、以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认真调查分析反思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存在问题,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培养策略具有商务英语专业特点,符合专业实情,是解决目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困境的有益尝试,促进了专业的持续发展,用于指导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为一线的中职商务英语教师和学校提供参考。
向慧[5](2020)在《“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因此,“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以下简称“三型”)是当前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素质的精准研判,也是职业教育应对社会发展的具体回应。综合来看,劳动者素质发展从经验到技能、再到经验与技能相结合、技能与知识结合,最终集知识、技能、创新为一体,同时教育内容上也经历了“应会”、“应知应会”并重到三型合一的发展过程,从而职业教育政策、理论也形成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当前我国对外经贸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亟需按照“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进行培养,按照“三型”的能力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是落实新时期职业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首先,按照目的性抽样原则并结合区域分布和培养方案结构,确定11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样本,对发布时间、整体结构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专业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培养方案更新调整具有滞后性、较少院校认识到商务实践的重要性,且存在培养目标偏向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重理论轻实践和缺乏创新类课程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专业教学标准缺失而课程导向偏离,“三型”劳动者培养要求新而课程适应滞后,专业建设历史短而无课程模板借鉴。然后,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抓取17494条有效数据,按照大数据分析理念,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诉求体现为对相关英语等级证书、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要求较高,且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贸业务运作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基于此,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精准,学生能力体系与社会需求不契合,人才供需脱节,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对企业的需求调研不充分、课程设置中企业角色不到位。因此,优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尤为迫切。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按照职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发展性原则,以企业需求、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个性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的自觉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优化。提出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优化课程目标,对标企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三者有机统一;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促进课程设置从学科体系中心向岗位任务中心转化,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包括增设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创新类课程、商务实际操作技能课程、补充中西方商务文化等。围绕“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以“岗位任务”为主线,以典型岗位任务架构主题模块,呈现“串行-相连”的知识结构,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的“米”字型课程样态。与此同时,为保证这一课程设置顺利实现“三型”目标,还需要健全专业课评估措施,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以及夯实校企合作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机制。
朱洁文[6](2020)在《基于需求分析的Y市X中职商务英语校内实践教学优化研究 ——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贸易及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商务贸易在国际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商务英语人才由此变得尤为紧缺,许多中职学校也将商务英语专业纳入学校的专业体系当中,旨在培养一批英语语言基础扎实,且具备过硬商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国际贸易发展。而促进和增强商务英专业学生各项技能综合性发展的必经途径就是实践教学,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是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并使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真正达到“教、学、做”合一,从而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然而,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并没有按照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和规律来培养本专业学生,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入岗位后实际工作能力不强,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距甚远。需求分析是指导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键,而商务英语专业作为ESP最活跃的分支之一,应当基于需求分析来指导教学。基于此,本研究参考和结合了Hutchinson&Water和Dudley-Evans&St.John提出的需求分析模型,抽取Y市X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17、18级在校生、3名商务英语业课教师及15、16级英语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其进行调查后发现目前该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基于以下问题:目标定位模糊、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教学氛围淡泊、教学评价不严谨。因此,该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校内实践教学无法满足各主体的教学及学习需求。因此本研究以Y市X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校内实践教学为例,基于需求分析分别从教与学双方主体出发,调查与分析其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需求,旨在发现该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教学策略,以提高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教学效果,提升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
王婷[7](2020)在《中职专业群建设案例研究 ——以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校专业群建设可以形成其独有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它逐渐成为职业院校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将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与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对接了起来,使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提升、培养质量变高、减缓了学生们的就业压力,也是培育新兴技能型人才团队建设的重点内容。随着现实的需求以及时代的发展,专业群建设已经不止在高职学校进行,中职学校也开始计划实施,然而发展初期的中职专业群在现实实践中却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发现和完善。本文以中职专业群建设为研究主题,采用案例分析法对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建设进行研究,通过访谈的形式对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内的老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群建设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七个部分来调查研究,分析其中发现的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低,就业岗位明显趋同、专业群建设重形式,轻内涵、专业群管理体制不完善,针对第一个问题从学生、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原因,第二个问题从教学资源、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分析,第三个问题从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以及反馈体系出发分析原因。最后,根据职校专业群建设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第一,加强专业群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紧密动态联系,从市场、学生、学校、国家四个方面出发;第二,优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群增加内涵建设,从特色建设、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实训基地、师资队伍五部分内容分析;第三,为专业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从管理体系、反馈改进、经费投入三方面分析。努力为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提出一些有价值、可借鉴的经验和能促进专业群建设不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促进中职专业群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中职院校的资源整合能力,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刘浩[8](2020)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服务地方港口经济发展视角开展研究的背景介绍特定地区内的社会环境条件、自然条件以及人才技术水平的条件都会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其中港口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最为显着的自然条件之一,而人才则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最为根本的保障因素。地方港口经济是区域经济的类型之一,其发展与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课题组所在地江苏南通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通过研究服务地方港口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对于促进南通地方经济乃至长三角
姚漪婕[9](2020)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优化设计探究 ——以A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国际贸易专业的实务课程的教学设计大多以高职院校的主观意识为主,课程内容的编排依赖于学科属性而并非学科的当前发展趋势及用人需求等。在强调教材课本为主,侧重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日常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存在知识结构偏于固化、零散,知识的岗位使用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伴随我国国际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国内在国际贸易专业实务课程教学培养方向也更为多样化,但是也由此导致了学生职业规划出现不确定性。由此,国际贸易专业的实务课程教学需要强化教学方式、方法、思路等的转化力度,以确保其提供的教学内容和引导方式等能符合学生入职之后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需求。基于以上,文中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务课程教学的优化与改革诉求为基础,以A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为调研和案例分析的对象,在阐述A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及课程教学现有布局的基础上,利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来对比学生、教师对现有课程教学的态度,并提取出A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目前的发展瓶颈。通过调查分析可得,A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目前存在教学定位与岗位要求不符,课程结构及目标不合理,课程评价受限于形式等问题。按照A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优化设计的要求,文中分别从国贸专业上岗知识能力胜任要求、课程目标定位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实施、课程教学评价几个方面着手分析和设计。为保障以上几个方面落实的成效,文中提出A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优化需要明确界定教学目标,三层优化课程结构、保障理论融合实训,灵活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确定考核核心,优化调整评价手段等。
刘浩,徐建群[10](2019)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经济形势背景下,知识经济、互联网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流,我国对外贸易愈加频繁,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极大促进了我国经贸活动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视,面向服务地方经济制定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结合新经济形势背景下对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要求,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对创新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进行了系统探究,仅供参考。
二、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
二、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
(二)教学计划“以不变应万变” |
(三)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
(四)缺乏实习实训平台 |
三、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改革优化策略 |
(一)提升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的应用能力 |
(二)明确学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的总体思路 |
(三)开阔学生的课程学习视野 |
(四)实现学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的创新 |
结束语 |
(2)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案例教学实践研究 ——以《国际贸易流程》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框架 |
(六)研究方法 |
二、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1.教学案例 |
2.案例教学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三、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案例教学分析 |
(一)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案例教学需求分析 |
1.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目标 |
2.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传统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
3.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案例教学目标 |
4.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案例教学原则 |
(二)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案例教学流程 |
1.案例选择 |
2.教学设计 |
3.教学实施 |
4.实践反思 |
(三)保障条件 |
1.物理条件 |
2.心理条件 |
(四)本章小结 |
四、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国际贸易流程》课案例教学课例实践 |
(一)《国际贸易流程》课概述 |
1.课例实践背景 |
2.课程培养目标 |
3.课程培养内容 |
(二)案例教学实践过程 |
1.规划案例 |
2.设计案例 |
3.实施教学 |
4.反思教学 |
(三)本章小结 |
五、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案例教学优化建议 |
(一)深度探索案例开发、应用和研究价值 |
1.加大案例开发力度 |
2.深入案例应用实践 |
3.增强案例研究意识 |
(二)深入挖掘课堂、教学和角色转换 |
1.课堂转换,创设案例情境 |
2.教学转换,围绕案例教学 |
3.角色转换,师生重新定位 |
(三)培养教师、学生素质,紧密师生衔接 |
1.建立卓越教师工坊 |
2.提高学生案例教学的适应度 |
3.紧密师生衔接 |
(四)本章小结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附录 B《国际贸易流程》案例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专创融合”的学理分析、现实选择及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学理层面: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专创融合的内涵解析 |
(一)创新创业教育 |
(二)专业教育 |
(三)专创融合 |
三、现实层面: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专创融合的必要性 |
(一)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
(二)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内在要求 |
(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
四、实践层面: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专创融合的实现路径 |
(一)人才培养目标深度融合 |
(二)课程体系深度融合 |
1.专创融合的职业素养课程体系 |
2.专创融合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
3.专创融合的拓展能力课程体系 |
(三)师资队伍深度融合 |
1.全面提升专业教师业务能力 |
2.培养专业内专职创新创业教师 |
3.组建兼职创业导师团队 |
(四)教学过程深度融合 |
1.“三段递进”教学模式设计 |
2.“双课堂+双平台”教学模式融合推进 |
(1)双课堂教学。 |
(2)双平台教学。 |
3.混合式教学模式 |
五、结语 |
(4)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亟需大量商务英语人才 |
2.国家职业教育的政策要求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
3.用人单位要求中职学校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
4.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要求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
5.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身发展需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文献述评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 |
二、关键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关键概念界定 |
1.粤港澳大湾区 |
2.中职商务英语 |
3.职业能力 |
4.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
(二)理论基础 |
1.市场需求理论 |
2.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需求的变化及要求 |
(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特征 |
1.产业结构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调整 |
2.粤港澳协调发展,资源优势互补 |
3.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
4.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学生求职面临的变化 |
1.就业机会增多 |
2.就业市场变革 |
3.职业能力要求变化 |
(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
1.现代服务业必需的英语应用能力 |
2.跨文化沟通能力 |
3.新技术、新媒体和新知识的持续学习能力 |
4.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
5.良好的团队工作能力 |
四、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
1.调查方法和对象 |
2.调查内容 |
3.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
4.调查的信度和效度 |
(二)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1.中职商务英语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
2.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
3.中职商务英语学生的学习现状 |
4.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 |
5.中职商务英语语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 |
(三)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困境 |
1.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精准 |
2.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
3.教育教学无法发挥校企合作优势 |
4.教学实施过程不能突显职业能力的培养 |
5.师资情况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
(四)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困境的原因分析 |
1.学校对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性、创新性和系统性 |
2.教师培养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上进动力 |
3.企业与学校无法实现互惠互利,合作难以持续深入 |
4.学生学习内在驱动力不足,职业能力提升意识不强 |
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 |
(一)精准定位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
(二)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课程,突显职业能力培养 |
(三)全力营造真实的商务英语教育教学环境,校企互联互通 |
(四)提高教学实施过程实效性,渗透职业能力培养 |
(五)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团队,提高教师能力 |
六、研究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问卷调查(毕业生卷) |
附录2.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问卷调查(学生卷) |
附录3.企业访谈大纲 |
附录4.教师访谈大纲 |
附录5.毕业生访谈大纲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国家意志之导向:高职“三型”劳动者培养的政策要求 |
2.现实困境之诉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实际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文献述评与启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三型”劳动者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
3.课程设置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七)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点 |
一、“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分析 |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1.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2.需求分析理论 |
(二)培养“三型”劳动者的逻辑分析 |
1.培养“三型”劳动者是历史的必然 |
2.培养“三型”劳动者是逻辑的必然 |
(三)“三型”劳动者培养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
1.“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知识要求 |
2.“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技能要求 |
3.“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要求 |
4.“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综合要求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基于专业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 |
(一)样本提取 |
1.样本总体 |
2.研究样本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1.培养目标定位 |
2.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的现状分析 |
3.专业课程内容的现状分析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透视 |
1.培养目标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 |
2.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 |
3.技能培训不充分,理论、实践“脱钩” |
4.职业发展难支撑,创新课程匮乏 |
(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1.专业教学标准缺位,课程导向偏离 |
2.“三型”目标新,课程适应滞后 |
3.专业建设历史短,无课程模板借鉴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需求:基于企业招聘数据的分析 |
(一)数据采集 |
1.数据信息源及工具 |
2.数据采集目的 |
3.数据采集分析过程 |
(二)数据分析 |
1.数据编码 |
2.企业需求现状分析 |
(三)结果讨论 |
1.结论:企业岗位要求与“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吻合 |
2.问题:既定培养目标与企业“三型”需求对接不精准 |
3.原因:课程设置中的企业角色不到位 |
四、“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设计 |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和依据 |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 |
(二)优化课程目标: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 |
1.基础知识目标 |
2.职业技能目标 |
3.创新能力目标 |
4.“三型”目标的有机统一 |
(三)优化课程内容: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 |
1.从学科体系中心到岗位任务中心 |
2.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
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 |
(四)优化课程结构:以“三型”目标牵引岗位任务主题模块 |
1.建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要求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样态 |
五、“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 |
(一)健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估措施 |
(二)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 |
(三)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建设 |
(四)夯实校企合作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6)基于需求分析的Y市X中职商务英语校内实践教学优化研究 ——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需求分析 |
2.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
3.校内实践教学 |
4.商务英语实践教学 |
(二)理论基础 |
1.ESP需求分析理论 |
2.CBE能力本位理论 |
二、Y市X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校内实践教学需求分析 |
(一)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校内实践教学需求现状调查 |
1.问卷设计 |
2.样本选取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商务英语专业在校生需求调查分析 |
2.商务英语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
3.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访谈记录分析 |
三、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1.教学目标模糊 |
2.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 |
3.教学氛围淡泊 |
4.教学评价不严谨 |
(二)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校内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融合度不紧密 |
2.教学模式的设置固化于传统教学观念 |
3.教学支撑主体建设水平有待完善 |
4.教学评价体系缺乏针对性 |
四、优化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策略 |
(一)基于岗位群确立实践教学目标 |
(二)构建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 |
1.教学内容——以外贸业务员工作流程为主线序化教学内容 |
2.教学组织过程——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开展综合实训 |
3.教学组织形式——以“业务技能”为导向开展专项实训 |
(三)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 |
1.组建双向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
2.融合完整的岗位经验指导实践教学活动 |
3.创建真实化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 |
(四)设置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 |
1.评价内容规范化 |
2.评价主体多元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商务英语专业在校生学习需求问卷 |
附录2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教学需求访谈提纲 |
附录3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学习需求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7)中职专业群建设案例研究 ——以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专业群建设已经成为职校发展的时代趋势 |
(二)中职建设专业群有利于推进职校现代化发展 |
(三)中职专业群建设的不完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职专业群建设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概述 |
一、专业群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专业 |
(二)专业群 |
(三)电商物流专业群 |
二、专业群建设的理论概述 |
(一)集群理论 |
(二)资源观理论 |
第二章 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个案呈现 |
一、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建设概况 |
二、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的建设过程 |
(一)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二)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的目标定位 |
(三)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建设内容呈现 |
(四)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建设的管理评价体系 |
三、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建设成效 |
(一)形成育人特色,缓和同质化竞争 |
(二)降低成本,办学规模的扩大 |
(三)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 |
(四)增强了企业进校园的意向 |
第三章 X职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调查研究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
(三)调查工具的设计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的目标定位分析 |
(二)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建设内容分析 |
(三)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建设的管理评价体系分析 |
三、X职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低,就业岗位明显趋同 |
(二)专业群建设重形式,轻内涵 |
(三)专业群管理体制不完善 |
四、X职校专业群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低,就业趋同 |
(二)专业群建设重形式,轻内涵 |
(三)专业群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四章 中职专业群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加强专业群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紧密动态联系 |
(一)瞄准就业市场需求,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二)专业链、产业链和岗位链对接实现“以链建群” |
(三)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高度融合实现“精准定位” |
(四)校企共建课程,共编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二、提高专业群内涵建设的意识 |
(一)树立建设特色专业群的意识 |
(二)打造特色课程体系 |
(三)教学资源建设信息化 |
(四)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
(五)重视专业师资团队建设 |
三、为专业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
(一)优化专业群管理体系,构建动态调整机制 |
(二)明确划分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 |
(三)构建专业群质量监控体系 |
(四)建设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专业群的运行反馈机制 |
(五)政府加大专业群建设经费投入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中职专业群建设研究专业带头人访谈提纲 |
附录二 X职校中职专业群建设访谈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基于服务地方港口经济发展视角开展研究的背景介绍 |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地方港口经济的互动关系 |
基于服务地方港口经济发展视角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
基于服务地方港口经济发展视角的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
准确定位符合实际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 |
理顺知识、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质三者的关系 |
实施工学结合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在实施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改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
开展双语授课模式 |
改革考试形式 |
结束语 |
(9)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优化设计探究 ——以A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职业能力 |
2.1.2 职业能力价值取向 |
2.2 能力本位教育 |
2.2.1 能力本位教育的内涵 |
2.2.2 能力本位教育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
2.2.3 能力本位教育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中的必要性 |
第三章 A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
3.1 A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调研 |
3.2 A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A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优化 |
4.1 国贸专业上岗知识能力胜任要求 |
4.1.1 职业岗位能力及素质结构要求 |
4.1.2 职业岗位素质及知识结构要求 |
4.2 课程目标定位优化设计 |
4.2.1 基于职业能力价值取向设计课程目标 |
4.2.2 结合岗位要求设计培育取向 |
4.3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
4.3.1 职业基本能力模块优化设计 |
4.3.2 职业延伸能力模块 |
4.3.3 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优化设计 |
4.4 课程教学实施设计 |
4.4.1 理论课程的教学实施设计 |
4.4.2 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设计 |
4.5 课程教学评价设计 |
第五章 A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
5.1 明确界定教学目标,三层优化课程结构 |
5.2 保障理论融合实训,灵活应用现代教学手段 |
5.3 确定考核核心,优化调整评价手段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 |
附录3 学生访谈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论文数据采集 |
(10)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经济形势背景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 |
(一) 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总量增加 |
(二) 对国际贸易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
(三) 对国际贸易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增强 |
二、当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够合理 |
(二) 实践教育和实训模式相对陈旧 |
(三) 高职师资队伍机构不合理 |
三、新经济形势背景下推进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措施 |
(一) 优化国际贸易课程体系的建设、对接国际化专业教学课程 |
(二) 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战水平 |
(三)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突出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 |
四、结语 |
四、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初探[J]. 徐胜华.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1(13)
- [2]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案例教学实践研究 ——以《国际贸易流程》课为例[D]. 令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专创融合”的学理分析、现实选择及实践路径[J]. 刘灿亮,晁辉.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02)
- [4]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为例[D]. 练丽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5]“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向慧. 西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需求分析的Y市X中职商务英语校内实践教学优化研究 ——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D]. 朱洁文.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0(07)
- [7]中职专业群建设案例研究 ——以x职校电商物流专业群为例[D]. 王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刘浩. 中国中小企业, 2020(04)
- [9]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优化设计探究 ——以A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姚漪婕.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10]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 刘浩,徐建群. 青年与社会, 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