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篇分析技巧在汉语精读课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管俊英[1](2021)在《系统功能语法下学生语篇分析与精读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分析逐渐受到英语教学的重视,并被广泛引入到精读教学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积累了大量优秀实践成果。语篇分析能够为学生理解语篇提供从上到下的递进式理解图示,还为他们提供了阅读理解所需的理论框架,有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结构,为进一步探索作者创作动机和目的奠定基础。此外,语篇分析还能在学生精读过程中,提高他们对整体课文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挖掘学生的探索潜能。因此,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对学生语篇分析和精读能力展开了分析,以期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路径,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分析和阅读能力。
阮氏兰(NGUYEN THI LAN)[2](2021)在《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教学在我们越南国家已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语教学需求和教学形态也不同。但不管是方法手段上,或是策略上存在差异,最终的目标仍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越南的汉语教学事业,实现汉语教学过程效果的优化。然而,一位教师如何能实现汉语教学优化之目标?应从哪方面入手?据现代教学思想,从教学优化的角度来看,想达成教学优化之目标,必须要从教学优化设计做起,要清楚教学准备实施之前的依据,和所遵循相关过程等,来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优化”该词在教学中一般都指的是创设相关条件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来提高当前教学效率。提到“优化”这一说法,学术界研究者都以苏联着名的教育学家——尤·克·巴班斯基所提“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作为优化方案的根据。这一理论体系对世界学术界来讲,它并不陌生,该理论在很久以前,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苏联学者巴班斯基教授所提出来的一种全新教学学术理论体系。该理论主要运用在教学的理论研究之中,以现代教学系统理论的相关原则和方法,对教学理论体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求索。同时,该理论也获得学术界的共同观点,可以解决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学生的负担,解决教学效率偏低问题,使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最好的效果。目前,通过文献检索方法和实际调查,笔者发现越南汉语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缺陷,面临着瓶颈问题,处于“无顶层设计缺支撑”状态,并与这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不完善,急需现有一套标准、统一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流程方案,帮助每一位越南汉语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条件和教学任务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协调修改,完成即定的教学任务,让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由此,笔者也是怀着笃行致远的目标,为改善越南高校汉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进行撰写本研究。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专业数据库、图书文献检索、调查问卷、非参与性课堂观察、综合数据的整理等工作手段。理论方面上,以二语习得理论、交际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汉语教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指导理论,其中,借鉴巴班斯基教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体系、汉语教学的理论(包括汉语教学设计理论)作为核心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具体如下:第一章是从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去了解在过去中至今的越南汉语教学形态和状况,确认其中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第二章是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共调查了越南河内商业技术大学和越南河内首都大学两所学校的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学校现行汉语教师使用的教材来源、教学的目标、教学所用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课件、课堂活动组织等方面,以及汉语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汉语课堂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等,来了解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实施情况。第三章是根据目前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条件,经过分析原因,针对学校现存的问题试图为越南高校归纳制定,提供一套标准的、规范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方案。第四章是通过优化设计的应用实施研究,来验证笔者的观点,为确认笔者在探索解决方法过程中,更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第五章是笔者为促进实施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方案提供的保障性建议。笔者是一位来自越南的汉语学习者,《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是笔者关注已久的课题,这一课题来源于笔者的汉语学习实践、教学实践和自身经历。在进行本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教学优化设计方案作为目标设计,明显有助提高越南教师对于汉语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习得效果,并且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笔者的观点,证明这一套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教学优化设计方案可以帮助教师们有效地展开教学工作,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衷心希望本研究能为越南的高校之中的汉语言教学优化研究方面的实施提出启示。在实践意义上,可应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低效的问题。在理论意义上,可弥补越南高校教学优化设计研究方面的不足,为越南汉语教师给予理论性的帮助。同时,能够为当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有一定价值性的参考依据。为推动和深化中国、越南两国之间的关系稳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到积极的贡献。
赵刚强[3](2021)在《语篇衔接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泛读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尝试在语篇衔接理论视角下,采用文献综述、语料库分析、偏误分析等方法,对61篇约12581字留学生中级作文语料进行详细分析,对学习者出现的偏误进行归纳概括,并分析偏误成因。在此基础上选择两套中级汉语泛读教材,以典型课文为例,设计泛读教学案例。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汉语泛读教学做一点思考,以期在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提高汉语泛读教学效果,提高学习者在阅读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理论及语料来源等。第二章关于语篇衔接手段相关的语料考察,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进行语料的搜集与整理,从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两方面归纳偏误类型并分析偏误例句。第三章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的泛读课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选取两套中级泛读教材,选择其中典型的课文设计教学案例,在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第四章语篇衔接手段相关的偏误原因分析及泛读教学建议。基于语篇衔接理论分析衔接手段相关的偏误成因,从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分析,尝试给出泛读相关教学建议。第五章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
梁薇[4](2020)在《蒙古国中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写作语篇衔接偏误分析与教学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汉语写作课程作为汉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成为来华留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汉语中级写作课程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开设的专项技能课程,目的是提高其汉语写作能力。本文所探究的中级阶段留学生所指对象为正在学习《发展汉语中级系列教程》的留学生,他们的汉语词汇量达到2000—2500左右,基本符合新汉语水平考试(下简称“HSK”)五级大纲要求。HSK五级考试留学生写作部分的内容不仅要有句子排序,还加入了段落写作,主要考察汉字书写和汉语写作能力。目前,大多数中级水平的留学生可以写出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但是在组句成段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表意生涩、含混的情况。这说明句子的简单累加并不一定能组成正确的语段或语篇,语篇的构成具有特殊规律。如何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提高准确表述语篇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在二连浩特国际学院实习期间,对实习学校的蒙古国中级阶段留学生的写作课堂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收集并分析了蒙古国中级阶段留学生写作课内外作文100篇,HSK5级考试写作训练文章45篇,发现蒙古国留学生在汉语写作上容易产生规避心理,习惯性地选择简单句式进行写作。他们在语篇衔接上所产生的偏误现象大致分为有三类,分别是:关联词汇衔接偏误,逻辑关系衔接偏误和过度衔接现象。同时,笔者也对实习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发现在二连浩特国际学院的汉语课程中,写作课占比最少,新手教师居多,由此可见,在汉语教学环节没有给予写作应有的重视。根据调查和访谈结果,笔者总结了中级蒙古留学生在汉语写作中产生语篇衔接偏误的原因,主要有:母语的负迁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回避心理以及传统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针对以上归纳的偏误类型以及产生偏误的原因,笔者提出三种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一、强化训练,循环式教学,重视培养留学生汉语语篇习惯,以解决由于母语负迁移而产生的衔接词语的误用现象。二、丰富教法,有效地减少学生学习语篇的规避心理。在教授语篇知识的过程中,将对比、直接翻译、语境法相结合运用,从课内培养学生写作态度,落到实处。三、因材施教,反向教学,将语篇立为写作之本,克服传统教法的影响及课程设置等问题。同时,每种策略之下都配以教学活动设计。论文依据语篇衔接理论提出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在实践之后进行总结与反思。旨在提出的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减少学生的规避心理。
黄亮民[5](2020)在《功能语篇分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新世纪以来,语篇学理论和母语教学在西方进入了一种自觉融合的状态。国内近两年来,贡如云在《语篇阅读教学论》中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展示了语篇学范式的研究视角。功能语篇分析理论是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依据进行的语篇分析模式,其系统的语义解释性和分析的可操作性,为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和教学模式提供借鉴。论文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语篇学范式下,以功能语篇分析为理论基础,在文本解读和教学方式上探索一种初中语文的功能语篇阅读教学的变革策略。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调查法,主体部分分四章来论述初中语文功能语篇阅读教学。第一章实地调查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结合文献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集中在文本解读及其教学策略上。第二章,以功能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从文本解读和教学模式层面建构了一种本土化的语文功能语篇阅读教学范式。文本解读可以系统地从语类、语象层、语形层和交际层上分进合击。第三章,选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语篇教学案例进行解读分析,为一线教学提供功能语篇分析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思路。第四章,针对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出初中功能语篇阅读教学的应用策略和评价设计,丰富目前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为语篇阅读教学范式的研究拓宽思路。
吴延慧[6](2020)在《基于互文理论的语篇结构研究及其教学启示》文中提出本文借助互文理论,遵循语言研究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对汉语语篇结构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不同时空域的互文语篇如何进入当前语篇,当前语篇如何实现自身不同位置话语的前后关联和互用这两方面的内容,并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将二者归纳为嵌入式话语关联互文和调控式话语关联自互文两种类型。文章梳理了这两种互文类型的表现形式,将嵌入式互文分为整体式、特征式、语义式和使用式四种话语嵌入类型,将调控式自互文分为指称式、引语式、标记式和结构式四种话语调控类型。研究发现,嵌入式互文能以参与当前语篇语句构建、充当当前语篇的主体结构、简化语篇语义的承载结构等方式影响语篇结构,起到使语篇结构具备双声性、介入作者读者互动、引入说明和例证、引导读者进行心理联想等作用。调控式自互文之所以能实现,在于语篇结构的非线性,与嵌入式互文有着不同的实现机制和内部结构特征,其能帮助营造被调控话语的现场感、处理语篇现场的临时因素、明示语篇的发展线索、反思语篇的发展进程等。此外,在互文的视角下,结合语篇结构分析的结论,进行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的分析,总结该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
黄婉[7](2020)在《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研究 ——以苏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留学生的阅读课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作为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有关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的研究还有待加强。研究者以苏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留学生的阅读课为例开展了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的教学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中级阅读课的界定与特征、教学目标、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几个方面。研究从中级阅读课的界定与特征出发,考虑本研究的可行性与价值;紧接着对中级阅读教学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研究,发现中级阅读课的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定的建议;随后对中级阅读课常用的教材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自身的教学情况与文献分析结果总结出在教学中教材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教材使用的建议;同时对中级阅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总结出教学方法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教学方法使用的建议;然后利用研究者实际教学观察以及文献分析对中级阅读课的作业布置环节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作业布置环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希望为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的作业布置环节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研究者利用上述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教学设计并开展了实际的教学,同时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总结,证明上述研究的可行性,希望对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沈月[8](2019)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篇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语篇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方面语篇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未形成完整体系;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不足,教师教材等因素影响,语篇教学还处于尝试阶段。所以,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具有丰富词汇储备的高级阶段留学生,在进行对话、写文章时,会有逻辑错乱的现象,这就是学生语篇能力不足的表现,也说明现今语篇教学的成效并不理想。为了学生汉语水平的全面发展,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我们应对语篇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偏误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四部分对语篇能力培养进行探究。第一部分对语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重点介绍衔接理论中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种表现形式;第二部分对四本现行高级阶段留学生教材中语篇练习的设置量和题型等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四本教材练习题虽覆盖的语篇考查内容相似,但在题型和数量有所差别;第三部分通过统计分析BCC语料库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的语篇及其偏误,得出汉语水平高级阶段学习者的语篇偏误呈不平衡现象,且连接、替代、时与体等衔接方式的偏误最为常见,多以衔接手段的冗余、缺失和误用为其表现形式,笔者试分析出偏误是由学习者、教师教材和研究等因素综合影响所形成,并尝试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最后,通过教学设计的方式,提出语篇教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希望有助于高级阶段留学生语篇能力的培养。
宋璟瑶[9](2019)在《近二十年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研究综述》文中提出篇章教学是汉语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篇章教学研究已开展了二十余年,其研究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体现在研究领域的拓展、视角的丰富、方法的多样化,以及理论基础和教学法的与时俱进等。这些研究成果集中在篇章教学的总论性研究、对本体理论的应用、不同课型和具体教学内容的研究等方面。未来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体系的构建、国别化教学、多阶段与多课型的教学探索、篇章测试及与篇章习得研究的结合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伊榕[10](2019)在《汉语写作语料的衔接与连贯分析 ——以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孔院汉语学习者为例》文中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以培养汉语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其中,写作教学是学习者在掌握一定词汇、语法以及汉字的基础上的输出训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笔者在赴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实习期间,收集了本科四年级学生的221篇作文作为语料,经过初步阅读分析,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面对作文时不知该如何下笔,写出来的作文语意欠清晰、语段表达不流畅、语体风格不符合书面语要求,由此发现写作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国内外关于此类论题已有的研究成果上,笔者尝试以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为理论指导,对吉国学生汉语作文中出现的衔接与连贯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一些特征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奥什孔院的汉语写作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所帮助。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内容,表明研究思路和意义。第二章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相关研究做详细综述,并介绍语篇衔接手段,包括指称、省略、替代、词汇衔接、连接等,以及连贯理论。第三章是本篇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运用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方法分析作文语料中出现的语篇问题。第四章是对第三章所发现的语篇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出吉国学生的语篇特征,进一步分析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第五章是根据发现的语篇问题,对奥什孔院的汉语写作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最后是小结部分,总结笔者的主要观点,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之处。
二、语篇分析技巧在汉语精读课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篇分析技巧在汉语精读课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功能语法下学生语篇分析与精读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系统功能语法下语篇分析与精读教学的理论框架 |
二、系统功能语法下语篇分析的主要模式 |
三、当前英语精读教学现状 |
四、系统功能语法下学生语篇分析与精读能力的培养路径 |
(一)文化语境 |
(二)情景语境 |
(三)语言 |
1. 概念功能 |
2. 语气情态 |
3. 主位结构 |
五、结语 |
(2)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发展呈现新需求 |
(二)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亟需解决低效问题 |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是低效问题解决的关键 |
(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设计研究不足 |
(五)本研究者具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研究的条件 |
二、概念界定 |
(一)外语教学 |
(二)高校汉语教学 |
(三)汉语教学的优化 |
三、文献综述 |
(一)外语教学优化研究 |
(二)汉语教学优化研究 |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一)二语习得理论 |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三)汉语教学理论 |
(四)交际学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步骤 |
第一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公元前1 世纪至黎朝时期) |
(一)社会背景:封建社会政治、宗教上的影响和需求 |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建立最早的封建社会汉语教学大学 |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个别式教学 |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育资源受限,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
二、形成阶段(阮朝时期至1975 年) |
(一)社会背景:受政治的影响,汉语成为越南人学习的一种外语 |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汉语主要由国家公办外语系大学进行教授 |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递—接受为标准教学形式 |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学效果处于低效状态 |
三、发展阶段(1975 年至今) |
(一)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教育的需求,汉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公办大学及民办大学大量开设汉语系 |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达—交换信息为标准教学形式 |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面临瓶颈问题 |
第二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 |
一、现状描述 |
(一)调查对象 |
(二)数据收集方法 |
(三)调查结果 |
二、现状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设计问题 |
(二)课堂教学实施问题 |
三、原因分析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三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的优化 |
一、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 |
(一)能够引导教学活动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
(二)要考虑到课程时间标准、精力的消耗和教学环境条件 |
(三)要明确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学生能否达到汉语能力培养目标的可能性 |
二、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内容 |
(一)内容要以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为基础 |
(二)内容要有完整性 |
(三)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
(四)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水平可接受的可能性 |
(五)内容要符合教程规定的课时标准 |
(六)内容要符合当前的教学条件和物质条件 |
三、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理据 |
(一)二语习得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三)汉语教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四)交际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四、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形态 |
(一)教学设计优化的理念 |
(二)教学设计优化的形式 |
(三)教学设计优化的原则 |
(四)教学设计优化的方法 |
五、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条件 |
(一)汉语教师能力要满足工作的专业性要求 |
(二)教学方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 |
(三)发挥现有教学条件的可能性 |
(四)创造适合本土学习的教学条件 |
六、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过程 |
(一)课堂教学的前期信息调查分析阶段 |
(二)课堂教学的中期的课程策划阶段 |
(三)后期教学实施阶段 |
第四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施优化 |
一、准备的优化 |
(一)教学对象分析的优化 |
(二)教学环境分析的优化 |
二、运行的优化 |
(一)教学目标定制的优化 |
(二)课堂管理组织的优化 |
三、评估的优化 |
(一)评估的标准 |
(二)评估的内容 |
四、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
(一)初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
(二)中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
(三)高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
第五章 促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建议 |
一、教材编写的建议 |
(一)推动针对越南本土学生的教材编写 |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二、教师教学的建议 |
(一)教师的自身素养 |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方面 |
三、教学管理的建议 |
(一)创设必要的教学基础条件 |
(二)提升教师们的教学管理主体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研究对象综合信息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研究对象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校教学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教学对象特征的访谈提纲设计 |
附录五 教师的汉语教学现状及教学观念调查问卷 |
附录六 越南高校教师的访谈提纲设计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3)语篇衔接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泛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 |
1.2.1 关于语篇及语篇衔接理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2 语篇衔接理论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1.2.3 汉语泛读教学及教材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理论、方法、语料来源 |
1.3.1 研究理论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语篇衔接手段相关的语料考察与偏误分析 |
2.1 语篇衔接手段相关的概念 |
2.1.1 语篇的概念 |
2.1.2 衔接理论与衔接手段 |
2.2 语法衔接手段相关的偏误 |
2.2.1 省略手段使用不当 |
2.2.2 替代手段使用不当 |
2.2.3 连接手段使用不当 |
2.2.4 照应手段使用不当 |
2.3 词汇衔接手段相关的偏误 |
2.3.1 原词复现使用不当 |
2.3.2 同、近义词复现使用不当 |
2.3.3 上下义词复现使用不当 |
2.3.4 概括词复现使用不当 |
2.4 语篇衔接手段相关问题小结 |
第三章 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的泛读课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
3.1 泛读教材的选择 |
3.1.1 对外汉语泛读教材的编写现状 |
3.1.2 本文所选择的泛读教材 |
3.2 衔接手段在教材编排中的考察与分析 |
3.2.1 衔接手段在《风光汉语·中级泛读》编排中的体现 |
3.2.2 衔接手段在《拾级汉语泛读课本》编排中的体现 |
3.2.3 衔接手段在两套教材中的对比与思考 |
3.3 泛读课案例设计与分析 |
3.3.1 语法衔接手段案例设计——以课文《东方威尼斯苏州》为例 |
3.3.2 词汇衔接手段案例设计——以课文《当你成了时间富翁以后》为例 |
3.3.3 基于衔接手段泛读案例的设计与思考 |
3.4 语篇衔接理论应用于泛读教学的思考 |
第四章 语篇衔接手段相关的偏误成因分析及泛读教学建议 |
4.1 语篇衔接手段相关的偏误成因分析 |
4.1.1 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 |
4.1.2 学习策略、学习态度方面 |
4.1.3 教学、教材方面 |
4.2 语篇衔接手段相关的泛读教学建议 |
4.2.1 从教师角度来看 |
4.2.2 从学生角度来看 |
4.2.3 从教材角度来看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总结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蒙古国中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写作语篇衔接偏误分析与教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理论概述与研究现状 |
1.语篇衔接理论概述 |
2.国外语篇衔接研究现状 |
3.国内语篇衔接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蒙古国中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一)蒙古国中级阶段留学生情况基本概述 |
(二)汉语教师的基本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1.汉语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2.写作教师访谈总结分析 |
二、蒙古国中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写作教学偏误原因分析 |
(一)汉语写作中语篇衔接偏误分类 |
1.关联词汇衔接不当 |
2.逻辑关系衔接混用 |
3.汉语写作中的过度衔接现象 |
(二)汉语写作中产生语篇衔接偏误的原因 |
1.母语负迁移导致衔接词汇的混用误用 |
2.留学生自身学习状态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
3.汉语教师专业水平导致教学内容失当 |
三、蒙古国中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写作教学策略 |
(一)循环式教学,克服母语负迁移 |
(二)丰富教法,减少规避心理 |
(三)反向教学,立足语篇写作 |
四、蒙古国中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写作中语篇衔接问题测试与反思 |
(一)蒙古国中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写作测试分析 |
1.期末试题命制分析 |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
(二)中级写作课堂的观察与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功能语篇分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来源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与本课题相关的概念 |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专着 |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理解之困与呼唤 |
第一节 基于文本理解的初中生问卷调查 |
一、问卷调查目的与对象 |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基于文本理解的初中教师问卷调查 |
一、问卷调查目的与对象 |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代呼唤 |
一、阅读教学呼唤语用意识 |
二、教学方式呼唤学生主体 |
三、文本解读呼唤方法指导 |
第二章 初中语文功能语篇阅读教学的建构和作用 |
第一节 初中语文功能语篇阅读教学的建构 |
一、功能语篇分析理论的适切性 |
二、解读中的功能语篇分析视角 |
三、功能语篇阅读教学模式设想 |
第二节 初中语文功能语篇阅读教学的作用 |
一、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理解力 |
二、提高学生的语篇鉴赏能力 |
三、提高学生的语篇表达能力 |
第三章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功能语篇例析 |
第一节 语类解读例析 |
一、语类和语文课程的教育目的 |
二、语类和语篇内在的教育意义 |
第二节 语象层解读例析 |
一、在语类基础上确定语象 |
二、语象解读的主次和细化 |
第三节 语形层解读例析 |
一、还原和比较 |
二、标题和结尾 |
三、语段的关系 |
第四节 交际层解读例析 |
一、语篇中要注意交际层因素 |
二、交际意义在语篇中的体现 |
第四章 初中语文功能语篇阅读教学的应用策略及评价 |
第一节 初中语文功能语篇阅读教学的应用策略 |
一、学案处理好单篇和整体的关系 |
二、用好语篇预测阅读和总结策略 |
三、指向语篇世界的情境和活动设计 |
第二节 初中语文功能语篇阅读教学的评价 |
一、评价学习目标的表述与设定 |
二、语篇学习的表现性评价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基于互文理论的语篇结构研究及其教学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对象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 |
1.4 研究的现状回顾 |
2 互文视角下的语篇结构分析 |
2.1 互文理论对语篇结构研究的启示 |
2.2 互文理论对语篇结构研究的适用性 |
2.3 借助互文理论的语篇结构分析程序 |
2.4 语篇结构中话语关联互文的类型 |
3 语篇结构中的嵌入式话语关联互文分析 |
3.1 嵌入式互文关联的形式 |
3.2 嵌入式互文关联的语篇结构影响 |
3.3 嵌入式互文关联的功能 |
4 语篇结构中的调控式话语关联自互文分析 |
4.1 调控式自互文关联的形式 |
4.2 调控式自互文关联的实现机制和结构特征 |
4.3 调控式自互文关联的功能 |
5 互文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语篇教学分析 |
5.1 互文理论指导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的需求 |
5.2 互文理论对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的启示 |
5.3 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示例 |
6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研究 ——以苏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留学生的阅读课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的课程性质研究 |
(二) 关于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目标的研究 |
(三) 关于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使用教材的研究 |
(四) 关于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
(五) 关于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的作业布置研究 |
(六) 小结 |
三. 研究内容的概述 |
四.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问卷法 |
(三)课堂观察法 |
(四)访谈法 |
第一章 关于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的界定与作用 |
第一节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的界定 |
(一) 对外汉语教学中级阶段的界定 |
(二) 对外汉语阅读课的界定 |
(三)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的界定 |
第二节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的作用 |
(一) 对学生汉语水平提升方面的作用 |
(二) 在对外汉语阅读课中的“过渡性”作用 |
第二章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目标分析 |
第一节 中级阅读课的教学目标 |
(一) 中级阅读课教学的整体目标 |
(二) 在教学中目标设定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目标设定所出现的问题 |
(一) 教师重视度不够 |
(二) 目标设定不明确 |
(三) 未充分考虑学生个体情况 |
第三节 对教学目标设定的建议 |
(一) 提高教师的重视度 |
(二)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
(三) 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 |
第三章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材使用分析 |
第一节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常用教材 |
第二节 对教材使用所出现的问题分析 |
(一) 教师未带领学生充分了解教材 |
(二)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够灵活 |
第三节 对教学过程中教材使用的建议 |
(一) 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对阅读学习的正面意义 |
(二) 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并利用教材 |
(三) 灵活地处理教材的安排 |
第四章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方法分析 |
第一节 中级阅读课教学过程中的常用方法 |
第二节 中级阅读课教学方法使用的问题 |
(一) 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征 |
(二) 未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征 |
第三节 对中级阅读课教学方法使用的建议 |
(一) 充分地考虑学生的个体特征 |
(二) 充分地考虑教学内容的特征 |
第五章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的作业布置分析 |
第一节 中级阅读课作业布置的常用方法 |
第二节 中级阅读课作业布置出现的问题 |
(一) 忽视作业布置环节 |
(二) 作业布置形式单一 |
(三) 作业布置的要求不具体 |
(四) 作业布置的内容未呈现课程特色 |
第三节 对中级阅读课作业布置的建议 |
(一) 应该重视作业布置的环节 |
(二) 作业布置的形式应该多样 |
(三) 作业布置的要求应该具体 |
(四) 作业内容应体现课程特色 |
(五) 布置作业要以学生为中心 |
第六章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
第一节 教学因素 |
(一) 本课课型 |
(二) 教学对象 |
(三) 使用教材 |
(四) 教学内容 |
(五) 教学目标 |
(六) 教学方法 |
第二节 教学过程 |
第三节 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篇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语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语篇定义 |
2.2 语篇语言学 |
2.2.1 语篇衔接理论 |
2.2.2 主位—述位理论 |
2.2.3 已知信息—新信息理论 |
第三章 高级教材中的语篇练习题分析 |
3.1 关于高级阶段的限定 |
3.2 四本教材的选取 |
3.3 教材中语篇练习题分析 |
3.3.1 总体练习题量和语篇练习题量的统计分析 |
3.3.2 语篇练习题型的考查 |
3.3.3 教材中语篇练习覆盖的语篇教学内容 |
第四章 高级阶段学习者语篇偏误分析与建议 |
4.1 语料来源与偏误统计 |
4.1.1 语料来源 |
4.1.2 偏误统计 |
4.2 偏误分析与建议 |
4.2.1 常见偏误种类 |
4.2.2 偏误原因 |
4.3 语篇教学的建议 |
第五章 教学设计 |
5.1 教学原则 |
5.2 设计实例 |
5.2.1 教学设计 |
5.2.2 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近二十年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的地位与总论性研究 |
(一) 篇章教学的地位研究 |
(二) 篇章教学总论性研究 |
二、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的本体理论研究 |
三、不同课型中的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研究 |
(一) 写作课中的篇章教学研究 |
(二) 阅读课中的篇章教学研究 |
(三) 口语课中的篇章教学研究 |
四、对外汉语具体教学内容的研究 |
(一) 语段教学研究 |
(二) 不同语体或体裁的篇章教学研究 |
1. 口语体。 |
2. 书面语体。 |
(三) 篇章修辞教学研究 |
(四) 篇章教学具体项目的研究 |
五、篇章教学法与篇章练习研究 |
(一) 篇章教学法研究 |
(二) 篇章练习研究 |
结语 |
(10)汉语写作语料的衔接与连贯分析 ——以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孔院汉语学习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2 语篇衔接与连贯研究综述及理论介绍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语篇”概念界定 |
2.1.2 国外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研究情况综述 |
2.1.3 国内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研究情况综述 |
2.2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介绍 |
2.2.1 衔接手段 |
2.2.2 连贯 |
3 奥什孔院学生汉语写作语料分析与讨论 |
3.1 语篇衔接问题 |
3.1.1 指称 |
3.1.2 省略 |
3.1.3 逻辑连接 |
3.1.4 词汇衔接 |
3.2 语篇连贯问题 |
3.2.1 语篇语境 |
3.2.2 主位推进模式 |
4 奥什孔院学生作文语篇特征及原因分析 |
4.1 语篇特征 |
4.1.1 语篇内容不连贯 |
4.1.2 语篇写作结构单一 |
4.1.3 语篇语言不得体 |
4.2 语篇问题原因分析 |
4.2.1 母语语法及语序影响 |
4.2.2 汉语知识混淆 |
4.2.3 学习者个人因素 |
4.2.4 其他外因因素 |
5 语篇问题对汉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
5.1 树立语篇教学意识 |
5.2 重视语篇阅读教学 |
5.3 强化词汇及语法知识的渗透 |
5.4 制定写作教学计划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语篇分析技巧在汉语精读课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功能语法下学生语篇分析与精读能力研究[J]. 管俊英.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12)
- [2]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D]. 阮氏兰(NGUYEN THI LAN). 西南大学, 2021(01)
- [3]语篇衔接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泛读教学研究[D]. 赵刚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蒙古国中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写作语篇衔接偏误分析与教学初探[D]. 梁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功能语篇分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 黄亮民.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互文理论的语篇结构研究及其教学启示[D]. 吴延慧. 暨南大学, 2020(04)
- [7]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研究 ——以苏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留学生的阅读课教学为例[D]. 黄婉. 苏州大学, 2020(03)
- [8]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篇能力培养研究[D]. 沈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近二十年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研究综述[J]. 宋璟瑶. 武陵学刊, 2019(03)
- [10]汉语写作语料的衔接与连贯分析 ——以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孔院汉语学习者为例[D]. 伊榕.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