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委员会水文局完成河道堤防优先路段水文调查

长江委员会水文局完成河道堤防优先路段水文调查

一、长江委水文局完成江堤优先段水文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朱俊华[1](2020)在《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大保护政策背景下,生态化发展将是滨江城市建设的主题和方向,而滨江空间重构优化则是转型发展的关键。长江沿线城市城区段滨江区域是长江大保护政策的直接管控区域,是城市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在流域生态化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长江中游区域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且多数城市局限于沿江大堤内部的城区建设,忽略了建设条件改善之后“江-城”关系的转向,从而导致城市产业布局、空间规划与生态化发展模式背道而驰,滨江区域经济低质量发展。如何利用长江大保护契机调整滨江三生空间结构、优化滨江三生空间布局、推动城市经济绿色发展,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本文选择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承担重要角色,具有综合性、联结性、地域性的滨江区域为研究范围;选择地理空间上属于长江中游城市,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的荆州市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荆州市城区段滨江空间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探讨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总结长江大保护在“国家-省级-市县”三个层面的政策落实重点,并从城市发展角度出发,基于“江-堤-城”空间关系,对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进行研究,明晰大保护视角下的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的生态化发展趋势。其次,通过长江防洪工程建设对荆州市的影响分析,明确现时态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明晰荆州城市江城关系重构转向;同时,针对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明确生态化发展思路,树立三生空间重构稳定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环境保护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最后,针对荆州城区段江北滨江空间,以三生空间为切入点,从生态红线落地、分段空间生态化营造、整体空间管控三个层面提出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

熊明[2](2020)在《长江水文测报创新实践70年》文中研究说明水文测报是防洪抗旱、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的基础支撑。回顾了长江水文在水文站网及观测项目、水文监测技术、水文测站管理及资料整编、水文自动测报及预报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历程,全面展示了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70年来长江水文测报技术取得的成就。提出长江水文将进一步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对传统水文、水质、水生态、河道监测手段和方式进行改造与更新,构建智慧水文测报信息网络,整体提高水文测报科技含量,全面实现水文测报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栾华龙,刘同宦,高华峰,杨光荣,林木松[3](2019)在《新水沙情势下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保护研究——以扬中市2017年江堤崩岸治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十几年来随着水沙情势的显着变化,长江中下游干流崩岸险情频发,加强崩岸治理和岸线保护是沿江防洪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梳理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坝下游水沙情势变化、河道冲刷和崩岸情况的基础上,以2017年11月江苏省扬中市江堤崩岸为例,分析崩岸段近期河道演变特征和地勘资料,认为河槽持续冲刷下切贴岸及二元土质结构河岸是崩塌的主要原因,而2016~2017年连续大洪水加了快崩岸的发生。崩岸发生后立即实施了窝塘抢护并修筑临时挡水子堤,随后实施完成干堤复建和窝塘上下游岸线守护工程,实现了2018年成功度汛。此次崩岸的特点和原因在长江中下游较为典型,对崩岸治理与岸线保护具有启示作用。

武菲[4](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曾文[5](2018)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千年来,洞庭湖区以其“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优越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物阜民丰,赢得“鱼米之乡”美誉。目前,洞庭湖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渔业生产基地,在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洞庭湖区的长期开发活动,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近代以来洞庭湖湖泊面积迅速萎缩,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洞庭湖区的围湖造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具体表现为:泥沙大量淤积,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垸老田低,洪涝灾害频发;钉螺滋生,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上述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洞庭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还原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社会共识的复杂历史过程,对了解现代中国社会如何逐步实现从过度开发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对政府、民间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纵向研究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天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和绿色湖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区气候、江湖关系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因素均对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发生着深刻影响。气候变化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加重、鱼类资源减少、候鸟的栖息环境恶化、鼠害加重、血吸虫病传播加剧,江湖关系变化导致洞庭湖调蓄能力减弱和洪涝威胁加重。社会因素使得人类一直在能动地改变周遭环境,使自然环境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也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环境治理与保护过程。从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这一历史阶段,洞庭湖区的社会经济尚处于以农垦为主的农业经济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围绕水患、疫病、围湖造田而展开。建国之初,面对洞庭湖区年久失修的堤垸、水患威胁以及疫病危害等主要环境问题,党中央把对荆江和洞庭湖的治理作为头等要事来办。自1952年开始,湖南省委集中力量整修洞庭湖。根据江湖关系的现状和实际,采取了荆江分洪工程、湖区堤垸的修复工程和南洞庭湖整修等工程。这一历史时期里,政府主要是向洞庭湖要地要粮,人与湖争地,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面积急剧减少,“以粮为纲”“向湖中要粮”“几年再造一个县”“农业学大寨”“灭螺与生产并举”等口号盛行,围湖造田、乱围滥垦现象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洞庭湖区堤垸化使得湖面不断被堤垸分割包围,增加了修防负担及抗洪难度,并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局部短缺。洞庭湖区的围垦与抗洪,体现着洞庭湖区农业经济时代的历史特征。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当地的工业进步和发展程度,工业化、城镇化成为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结束的这一历史阶段,是洞庭湖区开始迅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主要围绕新型的工业和城镇污染而展开。1978年改革开放后,洞庭湖区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轻型工业为主、轻重结合的的工业发展格局。在众多工业类别中,石化、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电子信息等新兴现代工业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湖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工业文明在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各种新的社会问题也同步产生,其中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洞庭湖区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而且变得更加严重,到20世纪末演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并逐渐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政府环保意识开始兴起,环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保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一时期,《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日趋完善,省人大开始部署全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主动监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这一时期,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依然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层面,而且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态文明意识尚未觉醒。进入21世纪后,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后,国务院提出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引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作为灾后重建指导原则。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朱镕基2002年6月检查和考察湖南防汛工作时有关恢复洞庭湖往日“浩浩汤汤”景色的指示,拟定了一系列重整洞庭湖的计划,编制规划了“4350工程”,期望通过工程实施使得洞庭湖的湖面面积恢复到1949年前的4350平方公里。这一时期,政府和民间均对洞庭湖区生态日趋恶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开始达成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在贯彻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上,湖南省确立了建设绿色湖南战略,开始严格实行洞庭湖区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实施了综合治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渔民上岸、关闭湖区造纸企业等措施。以2014年4月国务院批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列入国家级发展战略重点示范区为标志,洞庭湖区开始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从鱼米之乡到生态经济区,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构成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展的历史主线。应当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以整合社会力量、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依法治湖为重点,构建洞庭湖生态安全管理模式,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唐国华[6](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胡吉伟[7](2014)在《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系治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分析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文环境变化中的人为因素。通过对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利治理中的政策导向、治水方略、水利机构的利益纷争、湖田开发与太湖水文环境的恶化、治水方式的转变、南京国民政府的防洪措施等问题的分析,来考察水利机构在治水事务中的行为和目的,以及由此引起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特别是治水机构为获取经济利益将湖滩放垦合法化,导致太湖水文环境恶化,加重了自然灾害的程度。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考察揭示出人类的治水活动与太湖流域水系环境变化间的关系。太湖流域由苕溪、荆溪、运河、吴淞江、黄浦江等水系组成,包括江苏省苏南、浙江嘉兴、湖州等市,历史上这一地区被称为“江南水乡”,税赋甲天下。这一地区优越的水文环境是在人为改造下形成的。筑东坝斩断来水,修塘堤防御海潮,建闸口抵御江水倒灌,这些水利设施为江南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然而,人为改建后的水利设施使太湖流域的水利环境充满了脆弱性,一旦失去人为治理,生态环境便很难自我调适。近代以来,太湖流域水利失修,水旱频发,从而导致社会环境动荡。这是本文第一部分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第二部分剖析了由于政府错误的治水策略引起太湖流域水文环境的恶化。政府在治理与破坏之间陷入矛盾的窘境,一方面,表现出积极治理的姿态;另一方面,治水机构以利益获取作为治水的最高准则,改变明清时期的禁垦政策。实施“浚垦兼施”的治水方略,将湖滩放垦合法化,破坏了水文生态的平衡。湖滩开发致使东太湖排洪水道缩减,防洪能力降低,水灾风险增加。1931年水患虽称天灾,但是,水利不修,人谋之不力亦是不容忽视的致灾因素。第三部分论述了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利治理政策上的导向,以及由此引起各水系间水文环境的巨大差异。民国政府继承了明清政府固守东坝的治水策略,将水患遏制在东坝上游地区。高淳县作为潴水区,为维护太湖下游地区的经济稳定作出了牺牲。由于可耕地资源短缺,当地百姓为获取有限的农业资源发生械斗,社会动荡加剧。与乡村水利建设相比,政府更关心城市的排水工程。为实现南京国际都市计划,南京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下水道建设,城市防水能力显着提升。第四部分考察了水利机构在治水事务上的利益冲突,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水利治理方式的转变。北洋政府时期水利机构林立,系统纷岐,缺乏统筹规划,遇事互相推诿,水利治理乏善可陈。1931年长江水灾后,南京国民政府统一水利机构,加强了水利建设,吴淞江、白茆河、城市内河等重要河段的堤坝、河床都得到了修缮,水利状况明显改善。需要指出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在1931年水灾之后实施了一系列水利治理措施,促进了太湖流域的水利发展。强制拆圩、废田还湖、堤防协修、联合布控等举措改善了水利失修的局面,提高了防洪抢险的应对能力。与1931年南京城水患相比,1935年南京城区水患的成功预防,进一步证明,人为治理的缺失,人类活动的破坏是太湖流域灾害多发的关键因素。本文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南京国民政府防洪治水上的作为。另外,尽管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文生态遭到破坏,但太湖水系的改变主要是“支流淤塞与微地貌”的变化。若要考察太湖流域水利格局的整体转变,还需要将时限向下延伸至20世纪60年代。“大跃进”时期联圩并圩、废坝建闸、大兴水库、湖滩开发等水利运动对太湖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加剧烈。为此,本文的结语部分对太湖流域水利格局的转变进行了简要描述,以便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近代太湖流域水文环境的变化。

李国琴[8](2013)在《江汉平原历代防洪方略研究》文中指出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因其特殊的流域自然特点和重要的经济地位,史上江汉平原饱受洪灾威胁。在此背景下,千百年来,江汉平原防洪减灾方略与实施构成了一部长序列的历史。本文从社会学、历史地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史料收集与整理、分析工作,探究江汉平原防洪方略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区域防洪建设与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的关系,从历代政府及民间防洪方略中汲取得失、经验及教训,分析现今防洪思想、策略及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而合理有效制定实施防洪方略,同时为其他流域防洪建设提供借鉴。全文从结构上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内容技术和方法等前期工作。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分析。概述了江汉平原地理位置、自然概况和社会经济概况。重点分析本区洪灾成因和防洪建设现状,以及历代洪灾演变。第三章,江汉平原历代防洪史。本章是全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将江汉平原的防洪史划分为五大阶段,分别为:防洪治河的建立与兴起时期(夏商—秦汉),传统防洪工程与技术发展时期(三国—唐宋),防洪建设普遍发展时期(元明清),防洪科学与技术的承前启后期(清末—民国),现代防洪科学体系的形成(建国以后)。同时,对各个时期的防洪建设、治水思想与方略演变等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小结。第四章,江汉平原历代防洪思想与措施的思考。首先从影响江汉平原防洪方略选择的两大要素着手,分析防洪方略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水土资源开发的关系,论证江汉平原历代防洪方略的经验与不足之处。其次,本文提出江汉平原今后防洪方略与建设上的对策建议,主要从防洪方略的选择、防洪措施的实行以及区域水土资源管理与规划等三方面展开。

彭秀华[9](2013)在《大坝运行对中华鲟自然繁殖影响及修复措施研究》文中指出中华鲟为我国古老的特有珍稀物种,1981年随着葛洲坝工程的修建,其洄游通道被阻断,其主要产卵场被迫由原来长约800km的江段压缩于葛洲坝坝下约4.5km的江段。三峡水利水电枢纽的建设虽然已不存在对中华鲟洄游路径产生阻隔的作用,但相对于葛洲坝水利水电枢纽来说,三峡水库具有更强的流量调节性能,从而会使下游水文水动力环境发生变化。随着上游各大型梯级电站(如金沙江梯级、雅砻江梯级等)的开发将会形成进一步的水文叠加效应,葛洲坝下游的水文水动力条件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研究大坝运行对中华鲟生存环境尤其是水动力条件的影响,不仅可补充中华鲟繁殖时的水文水动力监测数据,另一方面对中华鲟天然产卵场的修复及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同时还可为水库生态调度提供参考。本文利用理论分析、数理统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坝运行对中华鲟产卵栖息环境影响及修复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鲟鱼类的生活特性、大坝建设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以及鱼类栖息地模型的资料搜集及分析研究,获得中华鲟在截流前后的生活特性以及栖息地研究保护现状。(2)在收集整理已有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中华鲟产卵环境多年变化情况,并对中华鲟产卵场影响因子(流速、水深、水温、底质、含沙量等)进行了因子分析,找出三个主因子,其中流速、含沙量及底质主要影响中华鲟卵孵化的条件;水深、流速主要影响中华鲟产卵的条件;水温及食卵鱼数主要影响中华鲟卵存活的条件。(3)三峡蓄水前后(自葛洲坝截流后)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特性及有效栖息地面积变化情况分析。利用优化改进后的栖息地适宜性曲线,结合三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三峡蓄水前后(自葛洲坝截流后)中华鲟产卵场的水动力场及适宜性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三峡在对水量的调蓄作用下,其下泄流量(葛洲坝视为径流式电站)与中华鲟有效栖息适宜面积成非常明显的二次函数关系,当流量在15000m3/s时出现峰值。为中华鲟自然繁殖生态调度提供借鉴。(4)葛洲坝厂内调度对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特性及有效栖息地面积变化情况分析。利用优化改进后的栖息地适宜性曲线,结合三维水动力模型,模拟葛洲坝厂内不同机组开启工况下中华鲟产卵场的水动力场及适宜性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当下泄流量不满足葛洲坝全电厂机组开启泄流时,应优先考虑开启大江机组。同时在选择开启大江机组的情况下,加大大江机组泄流能力对下游中华鲟有效产卵栖息面积有所改变。当泄流能力增加值在0200m3/s范围内时,WUA值随泄流能力增加而增加,当泄流能力增加值大于200m3/s时,随着大江机组泄流能力的增加WUA呈下降趋势。(5)修复措施的提出。针对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现状并结合水库调度运行情况,一方面可从水库生态调度出发,结合实际来流预报在中华鲟产卵期进行针对中华鲟繁殖需求的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度;另一方面,可从改善中华鲟产卵栖息地地形情况出发,以水深浅流速大则降低河床高程、水深大流速小则抬高河床高程的思路,通过开挖或抛投预制结构从而优化中华鲟产卵栖息所适宜底质地形结构的方法改善中华鲟栖息水动力场情况。

石武英[10](2013)在《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中国历来是一个多种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抗灾救灾成为中国历届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建国初期,在新旧政权交替,执政党面临执政资源相当匮乏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连续发生了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居于长江流域腹地的湖北省不仅面临着旧势力的破坏和千疮百孔的破败局面,而且还发生了严重的水旱灾害,特别是1954年,湖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巨大洪灾。天灾人祸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给新生政权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对此,省委省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第一任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说:“防汛抗灾是湖北天大的事。”省政府承担起组织领导防汛救灾的重任。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湖北省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新建了相关机构,初步形成了上下一贯的救灾体制;在这种举国体制下,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大力防灾、抗灾、救灾。他们组织全省民众加固堤坝、兴修水利、实施治理水患的综合举措;进行灾前防汛和灾后生产自救,对灾民进行紧急救助和妥善安置,领导、扶助他们开展农、副业生产,与严重的水灾作坚决的斗争;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全力动员全省人民,积极调动全省各阶层民众的积极性,使得灾区人民和非灾区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全力协助政府抗灾救灾,加上全国其它兄弟省区的鼎力相助,使救灾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最终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政权的巩固。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救助积累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历届政府的经验,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这些不足和缺陷正是今天防灾救灾工作所要吸取的教训。本文以建国初期湖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进行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为研究基点,以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动为背景,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7年内湖北省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和历史经验。由于历史时期的特殊性,湖北省抗洪救灾的实践和经验是在历次大水灾中逐步摸索和形成的,特别是在经历1954年的特大水灾后基本完善。7年间实际形成了举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民动员的抗洪救灾局面。本文在总体研究取向上注意如下两点:首先,注意从抗灾救灾的具体方针、措施和实际效果中考察当时中国共产党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和历史经验。其次,注意从抗灾救灾过程中考察党、国家与民众的互动关系。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建国初期湖北省党委和政府领导人民抗洪救灾的史实,还原历史原貌,促使当代的灾害史研究进一步深入,并通过抗灾救灾这一重大事件来看出新生政权在内忧外患,执政资源匮乏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积极应对灾害、整合社会、获得拥护、巩固政权,并为我国当前的抗灾救灾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二、长江委水文局完成江堤优先段水文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委水文局完成江堤优先段水文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时代背景:共抓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1.2.2 发展背景:长江大保护背景下,流域生态化发展趋势
        1.2.3 现实背景:长江大保护促进滨江区域空间重构
    1.3 相关概念梳理
        1.3.1 长江大保护
        1.3.2 城区段滨江区域
        1.3.3 三生空间
        1.3.4 空间优化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流域层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研究综述
        1.4.2 城市层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1.4.3 滨水空间层面:空间重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1.4.4 小结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1.6.1 研究对象的样本意义
        1.6.2 资料收集与整理
    1.7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1.7.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长江大保护政策与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1 长江大保护的政策分析
        2.1.1 国家政策
        2.1.2 省级政策
        2.1.3 市县政策
        2.1.4 小结
    2.2 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2.1 发展视角下长江中下游滨江城市分类
        2.2.2 “江-城”分离类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2.3 “江-城”一体类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2.4 小结
    2.3 大保护视角下长江中下游城市生态化发展趋势
        2.3.1 空间生态化重组
        2.3.2 产业生态化发展
        2.3.3 城区段滨江区域成为城市地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现状与挑战
    3.1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现状
        3.1.1 长江防洪工程建设及其对荆州城区段影响
        3.1.2 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3.1.3 水系水质现状分析
        3.1.4 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3.2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防洪安全存在隐患
        3.2.2 生态系统整体性面临挑战
        3.2.3 岸线利用有待提升
        3.2.4 滨江可达存在阻碍
    3.3 荆州城市江城关系重构转向
        3.3.1 由“城因水生”转向“水因城活”
        3.3.2 由“沿江伸展”转向“拥江发展”
        3.3.3 由“江城分离”转向“江城互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化发展思路
    4.1 遵循生态化整体发展基本理念
        4.1.1 滨江区域整体空间协调发展
        4.1.2 滨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4.2 生态产业成为滨江区域经济增长点
        4.2.1 生态农业
        4.2.2 生态旅游
        4.2.3 文创产业
    4.3 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三生空间组织
        4.3.1 三生空间组织方法——横断面规划
        4.3.2 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化发展适应性分析
        4.3.3 滨江三生空间重构稳定生态安全格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
    5.1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思路
    5.2 长江大保护下的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落地
        5.2.1 上位规划对于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划定
        5.2.2 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细化逻辑
        5.2.3 长江大保护政策推动荆州城区段滨江生态红线精准落地
    5.3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分段空间生态化营造
        5.3.1 滨江空间的生态化营造愿景
        5.3.2 连续性生态空间营造
        5.3.3 生产空间生态化营造
        5.3.4 开放性生活空间营造
    5.4 通过横断面规划对城区段滨江区域进行整体空间管控
        5.4.1 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横断面选取
        5.4.2 荆州城区段滨江现状空间梯度分区特性分析
        5.4.3 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整体空间导则管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点
    6.2 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荆江河断面要素历年变化表(基本河槽)
附录3 2018 年荆州市城区主要河湖水质状况
附录4 荆州市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数量
附录5 荆州市境内主要水系自然保护区名录
附录6 荆州市城区段滨江区域用地规划图

(2)长江水文测报创新实践7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文站网及观测项目
2 水文监测技术
    2.1 水位、雨量
    2.2 流量
    2.3 泥沙
    2.4 水质
    2.5 水生态
    2.6 河道测绘
3 水文测站管理及资料整编
    3.1 水文测站管理
    3.2 水文资料整编
4 水文自动测报及预报
    4.1 水文自动测报
    4.2 水文预报
5 结语

(3)新水沙情势下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保护研究——以扬中市2017年江堤崩岸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水沙情势下长江中下游干流崩岸情况
    1.1 水沙情势变化
    1.2 河道冲淤变化
    1.3 近期崩岸情况
2 扬中市2017年江堤崩岸及应急治理
    2.1 崩岸险情与抢护
    2.2 崩岸原因分析
        (1) 局部河势调整、近岸河床持续冲刷下切和近年大洪水作用是崩岸发生的主要动力因素。
        (2) 河岸固有的地质组成是窝崩发生的内在因素。
    2.3 崩岸应急治理与岸线守护
        (1) 干堤复建工程。
        (2) 岸线守护工程。
3 对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保护的启示
4 结 语

(4)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五、本文中使用的几个概念的说明
第一章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1949年前洞庭湖区环境变迁的回顾
        一、晚清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二、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一、气候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二、长江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三、四水水系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第三节 人类经济活动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的环境变迁
        一、发展战略与洞庭湖环境变迁
        二、人口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三、农业生产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第二章 水患、围湖造田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1949-1978)
    第一节 政府对洞庭湖区的认识、规划和治理
    第二节 水患危机与洞庭湖环境保护
        一、洞庭湖区水患危机
        二、洞庭湖区的水利建设
    第三节 疫病危机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
        一、洞庭湖区的疫病危害
        二、疫病防治与环境保护
    第四节 围湖造田工程与洞庭湖区环境恶化
        一、持续不断的围湖造田运动
        二、围湖造田对洞庭湖区环境的破坏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绩效
        一、洞庭湖环境的局部改善
        二、洞庭湖区环境存在严重隐患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与洞庭湖区环境保护(1979-1999)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一、洞庭湖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二、生产责任制实施后农业的大发展
        三、工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危机
    第二节 环保意识的觉醒与洞庭湖区环保机构的建立
        一、政府环保意识的觉醒
        二、洞庭湖区政府环保机构的建立
        三、政府环保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第三节 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治理
        一、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源头
        二、污水的治理
    第四节 洞庭湖区面积继续缩小与环境保护
        一、洞庭湖区面积急剧缩小导致的环境问题
        二、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工程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绩效
        一、洞庭湖区治理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二、环境危机比较严重
第四章 生态理念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与修复(2000-2016)
    第一节 新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危机日趋严峻
        一、洞庭湖区水土流失严重
        二、血防压力加大
        三、水质污染加剧
        四、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第二节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一、洪水频发引发政府对洞庭湖区生态系统的反思
        二、政府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第三节 政府修复洞庭湖区环境的主要措施
        一、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二、造纸企业污染治理工程
        三、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
    第四节 社会各界与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
        一、社会各界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修复的讨论
        二、社会环保团体的快速增加
        三、社会各界开展的环保活动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绩效
        一、洞庭湖区环境恶化的趋势开始得到扭转
        二、形势依然严峻
第五章 评价
    第一节 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一、鄱阳湖治理的历程与主要经验
        二、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环境保护的绩效
    第二节 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特点
        一、政府是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主体
        二、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社会共识的形成
    第三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
        一、主要经验
        二、主要教训
结语: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1.1.1 鄱阳湖简介
        1.1.2 鄱阳湖流域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1.2.5 研究成果述评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2.1 鄱阳湖的成因
        2.1.1 湖泊成因分类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2.4.4 小结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3.2.1 水旱灾害属性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3.3.1 湿润指数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4.1 前言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4.2.1 彭蠡泽的变迁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4.2.5 小结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4.3.4 结束语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4.4.4 结束语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5.2.1 流域降水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5.2.5 小结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5.4.2 入湖泥沙过程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5.5.2 入湖污染负荷
        5.5.3 湖区水流特征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系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区域和时段
    三、基本概念阐释
    四、学术史回顾、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五、资料来源
第一章 太湖流域水系环境变迁
    第一节 太湖流域水系环境考察
        一、太湖流域的自然环境
        二、水利环境的人为改建
    第二节 :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素描
        一、圩田劳作的生产场景
        二、文人笔下的太湖印象
    第三节 太湖流域水利事业的荒废
        一、水利失修与旱涝频发
        二、水旱灾害与社会动荡
第二章 太湖流域水文环境的恶化
    第一节 围垦与湖泊环境的破坏
        一、湖田的过度开发
        二、湖泊环境的破坏
    第二节 湖田生态与利益获取
        一、人为建构的湖田生态
        二、水利机构的利益获取
    第三节 从过度放垦到适度调整
        一、放垦与禁垦之辩
        二、护圩与拆圩之争
        三、南京国民政府强制拆圩
    第四节 天灾与人祸:太湖流域水灾原因考察
第三章 太湖流域水利治理事务中的政策导向
    第一节 东坝上游水利治理的缺失
        一、被遗弃的上游
        二、生存困境中的暴力冲突
        三、上游生态环境的衰落
    第二节 东坝下游水利治理的积极筹划
        一、水利机构的设立与重组
        二、治水策略的形成与论争
        三、泄水干河的治理与支河的忽视
    第三节 城市水利的侧重与乡村水利的缓慢发展
        一、城市饮水危机与改良
        三、乡村水利的缓慢发展
第四章 太湖流域水利治理方式的转变
    第一节 区域分治中的利益行为
        一、畛域之见
        二、迎神祈雨
    第二节 水利治理困境中的多方博奕
        一、吴淞江治理中的合作与对立
        二、白茆河水利治理的挫折
        三、赤山湖治理的争论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统一治理
        一、白茆闸水利工程
        二、吴淞江截弯取直
        三、工赈浚河
第五章 太湖流域现代化水利治理机制的建立
    第一节 水利管理制度化
        一、水利机构的统一
        二、水利治理的现代化转变
    第二节 防汛预警机制的建立
        一、废田还湖
        二、堤防协修
        三、联合布控
    第三节 太湖流域水利治理的顿挫
        一、水利环境的再度恶化
        二、战后水利修复计划
结语
    一、太湖流域水文环境的破坏与治理
    二、太湖流域水利新格局的形成
征引文献
致谢

(8)江汉平原历代防洪方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防洪研究
        1.2.2 国内防洪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可能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3.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环境与变迁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自然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汉平原防洪建设现状
        2.2.1 江汉平原洪灾成因
        2.2.2 防洪工程建设
        2.2.3 生态治理
    2.3 汉平原洪灾概述
        2.3.1 历代洪灾演变
        2.3.2 典型洪灾年
3. 江汉平原历代人类防洪史
    3.1 夏商—秦汉(BC21世纪-AD3世纪):防洪治河的建立与兴起时期
        3.1.1 防洪传说与起源
        3.1.2 水利工程的兴起
        3.1.3 预灾系统的建立
        3.1.4 治水思想的萌芽
        3.1.5 小结
    3.2 三国—唐宋(3-13世纪):传统防洪工程与技术发展时期
        3.2.1 防洪治水的发展
        3.2.2 水利科技的进步
        3.2.3 治水行政的健全
        3.2.4 以护城为主的治河方略
        3.2.5 小结
    3.3 元明清(1271-1840):防洪建设普遍发展时期
        3.3.1 水利堤防和管理
        3.3.2 城市防洪建设
        3.3.3 治水方略的发展
        3.3.4 生态治河的提出
        3.3.5 小结
    3.4 清末—民国(1840-1949):防洪科学与技术的承前启后期
        3.4.1 防洪建设的频繁更迭
        3.4.2 现代水利管理体系的探索
        3.4.3 欧风东渐后的治水思想与技术
        3.4.5 小结
    3.5 建国以来(1949-):现代防洪科学体系的形成
        3.5.1 防洪工程规模化
        3.5.2 流域治理综合化
        3.5.3 防洪非工程体系化
        3.5.4 防洪治水方略转变
        3.5.6 小结
4. 江汉平原防洪思想与措施思考
    4.1 历代防洪方略的经验启示
        4.1.1 防洪方略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4.1.2 防洪方略与水土资源开发的关系
        4.1.3 防洪方略的历史体验与思考
    4.2 江汉平原防洪建设的方向
        4.2.1 探索人水和谐的综合性防洪方略
        4.2.2 完善防洪工程系统与非工程措施
        4.2.3 加强地区水土资源管理与发展规划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9)大坝运行对中华鲟自然繁殖影响及修复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鲟鱼生活特性研究
        1.2.2 鲟鱼栖息环境研究
    1.3 研究区域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中华鲟栖息影响因子的因子分析
    2.1 中华鲟栖息影响因子
        2.1.1 流量
        2.1.2 流速
        2.1.3 水位
        2.1.4 含沙量
        2.1.5 地形及底质
        2.1.6 水温
    2.2 因子分析
        2.2.1 因子分析原理
        2.2.2 中华鲟栖息地生态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
        2.2.3 主因子的选取
        2.2.4 主因子意义分析
    2.3 小结
第3章 模型建立
    3.1 水动力模型
        3.1.1 控制方程
        3.1.2 模拟范围地形概况
        3.1.3 网格划分
        3.1.4 边界条件的处理
        3.1.5 动边界处理
        3.1.6 模型率定及参数的选取
    3.2 栖息地模型
        3.2.1 栖息地适宜性标准分析
        3.2.2 HSI 值计算方法
    3.3 小结
第4章 三峡、葛洲坝运行对中华鲟栖息地的影响
    4.1 三峡水库流量调度对中华鲟栖息地影响
        4.1.1 三峡工程对中华鲟资源影响因子分析
        4.1.2 工况设计
        4.1.3 结果分析
    4.2 葛洲坝厂内调度对中华鲟栖息地水动力场因子的影响
        4.2.1 葛洲坝工程对中华鲟的影响分析
        4.2.2 工况设计及结果分析
    4.3 三峡、葛洲坝中华鲟生态需水量优化曲线
    4.4 小结
第5章 中华鲟栖息产卵场修复措施
    5.1 中华鲟生态调度方案研究
        5.1.1 目标函数
        5.1.2 约束条件
        5.1.3 调度方案对比分析
    5.2 现有中华鲟产卵场地形结构改善方案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及创新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10)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局限及提升空间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和成因
    一、建国初期湖北省政权的建立和行政区划
        (一) 湖北省政府的成立
        (二) 省属地方行政区划概况
        (三) 新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状况
    二、建国初期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
        (一) 全国的水灾灾情
        (二) 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
    三、灾情成因
        (一) 地理因素
        (二) 历史原因
        (三) 战争因素
第二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救灾体制的初步建立
    一、湖北省防汛救灾的方针政策
        (一) 防汛方针
        (二) 救灾方针
    二、防汛救灾机构的新建
        (一) 救灾机构的新建
        (二) 防汛机构的新建
    三、防汛救灾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第三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的抗洪抢险工作
    一、荆江分洪工程的修建
        (一) 修建原因
        (二) 规划述略
        (三) 工程实施
        (四) 工程完成的重大意义
        (五) 工程运用及效益
    二、1949年至1953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一) 1949年的抗洪抢险概况
        (二) 1950年防汛情况
        (三) 1952年防汛情况
    三、1954年抗洪抢险情况
        (一) 组织动员
        (二) 查堤防汛、加固培修堤防
        (三) 采取紧急分洪,牺牲局部保全局
    四、1955—1956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一) 1955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二) 1956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第四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的救灾工作
    一、抢救与安置灾民
        (一) 抢救灾民
        (二) 转移灾民
    二、实施临灾救济
        (一) 粮款紧急赈济
        (二) 以工代赈,进行修堤
        (三) 对灾民实行医疗救助
    三、组织灾民生产自救
        (一) 通过减租减息运动促进灾民生产自救
        (二) 发放农贷扶助,支援灾区生产
        (三) 通过互助合作运动促进灾民生产救灾
        (四) 大力发展副业和手工业生产,依靠供销合作社收购和推销
第五章 人民军队是抢险救灾的主力军
    一、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二、参加抗洪抢险
    三、捐献款物救济灾民
第六章 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对救灾工作的响应和推动
    一、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救灾动员
        (一) 召开各类会议
        (二) 通过报纸媒介等进行舆论宣传
        (三) 组建宣传网,设立宣传员和报告员,进行面对面宣传
    二、灾区群众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 积极参加防汛抢险
        (二) 节约渡荒与开展社会互济互助
        (三) 自力更生,生产自救
    三、非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
        (一) 人力支援
        (二) 物力支援
        (三) 社会捐助
        (四) 热情接待和安置灾民
    四、红十字会对灾区人民的援助
第七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抗洪救灾的成就与经验
    一、抗洪救灾工作的成就
        (一) 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二) 缓解了灾情,为农副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 为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造奠定了基础
        (四)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凸显了全国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历史经验
        (一) 党政军一体化的高度集中的举国机制是救灾工作的重要特点
        (二) 充分发动群众与坚决依靠群众是生产救灾成功的内在动力
        (三) 贯彻“有备无患,防重于治”的精神是战胜洪水的前提
    三、防汛救灾中的失误与偏差
        (一) 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存在问题
        (二) 政府对救灾款物的管理存在欠缺,对赈灾腐败现象缺乏监管机制
        (三) 救灾的社会化程度过低,政府是救灾的主体,其他力量发挥不够
结语
参引文献
后记

四、长江委水文局完成江堤优先段水文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朱俊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长江水文测报创新实践70年[J]. 熊明. 水利水电快报, 2020(01)
  • [3]新水沙情势下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保护研究——以扬中市2017年江堤崩岸治理为例[J]. 栾华龙,刘同宦,高华峰,杨光荣,林木松. 人民长江, 2019(08)
  • [4]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5]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D]. 曾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6]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7]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系治理研究[D]. 胡吉伟. 南京大学, 2014(12)
  • [8]江汉平原历代防洪方略研究[D]. 李国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9]大坝运行对中华鲟自然繁殖影响及修复措施研究[D]. 彭秀华. 三峡大学, 2013(04)
  • [10]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D]. 石武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长江委员会水文局完成河道堤防优先路段水文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