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分类及其与共生植物间的营养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刘鸿飞[1](2019)在《AMF在撂荒植被演替过程中的生态效应及其对种间关系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氮磷养分匮乏是制约陕北黄土丘陵半干旱区草地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与7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其能够通过提高宿主植物对土壤氮磷养分的吸收和同化能力(特别是磷)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竞争力。在植被撂荒演替过程中植物种间关系对维持草地植被生产力和群落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菌根真菌网络(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CMNs)能够通过介导植物间营养元素的传输改变植物种间元素的吸收利用,进而对植物种间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关于AMF在撂荒植被演替过程中的生态效应及其对种间关系的影响机制有待于更加深入地研究。本文首先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系统研究了AMF对黄土丘陵区撂荒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养分积累、种间关系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生态位植物与AMF之间的协同演变机制,探讨了土壤氮磷相对匮乏对植被恢复以及AMF生态效应的限制作用。结合区域氮磷元素相对匮乏的背景,本文进一步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以黄土丘陵区自然演替后期阶段的优势草种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C4植物)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豆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法等方法探讨了AMF对共生植物种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包括对植物种间元素吸收、分配与积累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撂荒演替过程中土壤球囊霉素在各级团聚体中的分配和积累对土壤碳氮含量的恢复,以及维持土壤团聚体和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撂荒演替中植物总生物量的恢复主要受土壤氮含量的限制,并且植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植被总生物量。植物和AMF的共生关系受土壤全磷含量限制,该关系有利于提高宿主植物的竞争能力以及促进生态位的分化,进而促进植被正向演替。随着撂荒演替植物总地上生物量及其与AMF共生关系促进了植物根际球囊霉素的积累,进一步提高了土壤碳氮含量。相比于伴生种,优势种通过AMF在其根际积累更多球囊霉素,进而促进了碳氮在其根际土壤的积累。(2)当土壤氮磷相对匮乏时,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群落中菌根真菌网络优先向白羊草供给氮素,显着增加白羊草地上部和地下部全氮含量以及地下生物量(32.22%),并显着降低达乌里胡枝子地下部全氮含量,但显着增加了其地上(34.52%)和地下生物量(19.44%)。当低氮添加(25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增加向白羊草地下部并减少向达乌里胡枝子的氮素供给,显着提高白羊草地下生物量(31.75%)和达乌里胡枝子净光合速率(13.95%)。当高氮添加(50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减少向达乌里胡枝子的氮素供给,显着降低白羊草地下生物量,但显着增加达乌里胡枝子地下生物量。菌根真菌网络降低了白羊草地下部以及达乌里胡枝子地上部和地下部全磷含量,该负效应随氮添加逐渐减小。土壤氮的有效性增加时,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对土壤磷素的种间竞争加剧,导致对两种植物地上部生长无促进作用。(3)当土壤氮磷匮乏时,菌根真菌网络显着提高土壤CBH活性和水溶性碳磷含量,并显着提高达乌里胡枝子土壤NAG活性和水溶性有机氮含量,但显着降低白羊草土壤NAG活性和水溶性有机氮含量。当低氮添加(25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显着提高土壤BG、AP、和BX活性,进而提高土壤氮磷的有效性,但导致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显着降低。当高氮添加(50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降低了白羊草土壤AP活性和达乌里胡枝子土壤NAG活性,导致白羊草土壤速效磷含量以及达乌里胡枝子土壤水溶性无机氮含量显着降低。虽然氮添加下达乌里胡枝子通过菌根网络竞争氮素的能力弱于与白羊草,但是达乌里胡枝子通过减少植物向土壤的氮素输入来提高植物的氮素利用效率。(4)磷添加增加了植物通过AMF吸收土壤氮素的含量。当低磷添加(30 mg kg-1)时,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群落中菌根真菌网络显着增加向白羊草地上部的氮素供给,同时减少向达乌里胡枝子地上部的氮素供给,进而显着提高白羊草(42.01%)和达乌里胡枝子(109.94%)净光合速率以及白羊草地下部全氮含量,导致显着提高了白羊草(70.67%)和达乌里胡枝子(36.92%)地上部生物量。当高磷添加(100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优先向达乌里胡枝子地上部供给氮素,抑制了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的光合作用,显着提高达乌里胡枝子地上生物量(46.24%),但对白羊草地上部生长无促进作用。相比于土壤氮素匮乏,土壤磷素匮乏对菌根真菌网络在共生植物种间互惠关系的限制作用更大。土壤磷有效性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达乌里胡枝子通过菌根真菌网络与白羊草竞争土壤氮素的能力。(5)当低磷添加(30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显着提高土壤BG、NAG和AP活性,促进了土壤水溶性有机质的降解,导致土壤水溶性碳氮磷含量显着降低。当高磷添加(100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显着提高土壤NAG、CBH、和LAP活性,促进土壤氮循环,并显着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但显着降低土壤AP活性,导致土壤水溶性全磷含量显着降低。随着土壤磷的有效性增加,菌根真菌网络显着降低植物输入土壤的氮素含量,提高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种间的氮素利用效率。
毋钰灵[2](2019)在《区域性兜兰属和石斛属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组成》文中指出兰科是维管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分布于几乎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我国有着丰富的兰花资源,约1388个记录种,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然而,由于生境的破坏、野外人为掠夺式采集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大多数兰科植物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兰科植物的种子细如尘埃、无胚乳,其生各活史阶段完全或部分地依赖真菌提供碳和其他必需资源。先前有关兰花与真菌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生真菌(包括菌根真菌和非菌根真菌)的分类鉴定上,而不同环境下成年兰花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研究则较少被关注。本研究以兰科植物分布的热点区域,位于中越喀斯特地区的麻栗坡地区为例,对具有较多特有种的兜兰属和种类较多的石斛属植物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组成进行研究,为理解该地区兰科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不同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石斛属植物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组成开展对比研究,为石斛属植物的迁地保护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共采集兜兰属植物7种104个样、石解属植物45种98个样,以ITS3和ITS40F兰花真菌特异性引物为靶标,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其进行扩增子测序。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从7种兜兰属植物共得到1226个OTU,其中OTU914,OTU1489,OTU908,OTU437,OTU1071和OTU1548为6种野生兜兰所共有,分别隶属于未知真菌1、球形马拉色菌(Malassezia globosa)、链格孢属(Alternaria)、未知真菌2、限制马拉色菌(Malassezia restricta)和马拉色菌目(Malasseziales);且所含序列数占比最高的为OTU1071(356532,6.98%)。除麻栗坡兜兰(Paphiopedilummalipo和当地兰花保育中心移植栽培的紫纹兜兰(Paphiopedilum purpuratum)中没有检测到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真菌外,其余所有兜兰的优势菌根真菌均为胶膜菌科真菌;而在全部兜兰属植物中,优势非菌根真菌均为马拉色菌科真菌(Malasseziaceae)。附生的紫毛兜兰(Paphiopedilum villosum)内生真菌丰度和多样性均较高,且节壶菌科(Physodermataceae)真菌为其所特有。2、同域分布的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和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 dianthum)的优势内生真菌一致,但也各自检测到一些不同的内生真菌;同域分布的麻栗坡兜兰和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在科水平检测到的内生真菌类群差异较大。同时,在野生环境下紧密长在一起(小生境相同)的长瓣兜兰和带叶兜兰个体之间共有OTU数均极少。这些结果支持了关于某一地点存在的真菌的总多样性可被划分为多种共存兰花的子集,且各子集间可能很少有重叠的假说。其次,树根基部的硬叶兜兰根中胶膜菌科的丰度显着高于石灰岩缝隙,结合与石灰岩缝隙中硬叶兜兰同域分布的麻栗坡兜兰中并没检测到胶膜菌科真菌,强有力的证明了不同兜兰属植物对菌根真菌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及偏好性。3、移植栽培的亨利兜兰(Paphiopedilum henryanum)个体与野生亨利兜兰个体的内生真菌群落相比,马拉色菌科和节担菌科(Wallemiaceae)的丰度显着增加,而胶膜菌科、隐囊菌科(Dothioraceae)和丝孢酵母科(Trichosporonaceae)的丰度显着下降。有趣的是,下调的3类真菌在移植栽培的紫纹兜兰中没有检测到,而上调的2类真菌在紫纹兜兰中均为优势真菌;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兰花在不同生境中会建立不同的优势真菌以适应新的生境,且仅原生境才有利于胶膜菌科共生体的建立。4、石斛属植物98个样本中,共分离得到3251个OTU。在所有样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真菌为马拉色菌科、皱孔菌科(Meruliaceae)及鬼伞科(Psathyrellaceae)真菌。根据不同的采样地点,除了出现频率高的相同内生真菌外,还有部分内生真菌的出现频率因采样地点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5、通过对生长在不同环境下的相同种类石斛的内生真菌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分布相对较广的石斛属植物内生真菌组成要相对简单,而分布较窄的石斛属植物内生真菌组成较为复杂。这可能是石斛属植物与内生真菌协同进化的过程,内生真菌的分布可能会对石斛属植物的分布造成限制。本文所得结论不仅为利用菌根技术恢复其野生兜兰和石斛种群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对进一步探索兰科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的关系及各真菌的生态功能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蒋玉玲[3](2018)在《辽宁省内九种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兰科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且观赏价值与药用价值极高。菌根真菌对其完成生活史至关重要,研究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对兰科植物的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中国辽宁省境内的9种兰科植物为例,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其根、根际土和根围土中的真菌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细葶无柱兰(Amitostigma gracile),二叶舌唇兰(Platanthera chlorantha),小斑叶兰(Goodyera bomiensis)和山兰(Oreorchis patens)都偏好于和Ceratobasidiaceae共生,长苞头蕊兰(Cephalanthera longibracteata)能与Thelephoraceae,Ceratobasidium和Sebacinaceae共生;羊耳蒜(Liparis makinoana)偏好与Tulasnellaceae共生;珊瑚兰(Corallorhiza trifida)对菌根真菌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只与Thelephoraceae共生;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偏好于和丝核菌共生,比如Rhizoctonia和Sebacinaceae。(2)从群落上看,不同生境的同种兰科植物以及同一生境的同种兰科植物根内的菌根真菌群落之间都有着明显差异;同一生境的不同兰科植物之间也有着各不相同的菌根真菌群落;同时,兰科植物根内的菌根真菌群落和土壤中的菌根真菌群落也具有明显差异,在兰科植物根内出现的菌根真菌在土壤中的丰度并不高,甚至没有。(3)我们还对菌根真菌随兰科植物亲缘关系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但只发现了亲缘关系较近的绶草和小斑叶兰的菌根真菌之间展现了相近的亲缘关系,在其余植物中没有发现。(4)在本次研究中,除珊瑚兰以外的所有兰科植物根中都存在了大量非菌根真菌,而菌根真菌所占比例都远小于非菌根真菌。
陈艳红[4](2018)在《北京地区兰科菌根真菌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文中研究指明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具有天然的菌根共生关系,菌根真菌对种子的萌发和植物的生长都有重要的作用,也被认为是影响兰科植物的生存、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的重要生态因素。研究兰科菌根真菌,对于兰科植物的保育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北京地区的9属10种兰科植物,手参、二叶舌唇兰、蜻蜓兰、大花杓兰、紫点杓兰、凹舌兰、角盘兰、沼兰、绶草及尖唇鸟巢兰,运用石蜡切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单菌丝团分离和室内种子共生萌发等方法对其菌根结构、菌根真菌区系组成、菌根真菌的分离与培养和菌根真菌生态功能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对北京温带地生兰与菌根真菌互作关系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北京地区兰科植物的菌根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发现,根被结构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菌丝通过根被细胞侵入并定殖于皮层薄壁细胞,大多以疏松菌丝或菌丝团的形式存在,表现为典型的兰科菌根特征。2、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北京地区兰科菌根真菌区系组成,共产生总序列数486344,其中担子菌序列数392188,占总序列的80.64%,其余的为少量的子囊菌和未鉴定种。担子菌OTU 194个,其中角担菌科Ceratobasidiaceae、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蜡壳耳目 Sebacinales、革菌科 Thelephoraceae、红菇科 Russulaceae、小菇科Mycenaceae和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真菌为常见的菌根真菌,共83个OTU,序列数为387162,占到担子菌类群的98.72%,而角担菌科Ceratobasidiaceae(20个 OTU)、胶膜菌科 Tulasnellaceae(9 个 OTU)和蜡壳耳目 Sebacinales(34 个 OTU)真菌是主要的菌根真菌,总序列数为378386,在不同兰科植物常见菌根真菌类群中占比94.33%~99.97%,不同种类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特异性不尽相同。同种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组成存在地域差异性。3、运用单菌丝团分离法从北京地区兰科植物根中获得8株菌根真菌,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中4株为胶膜菌科、3株为角担菌科、1株为蜡壳耳目。4、从分离到的8株菌根真菌中筛选对兰科药用植物手参、绶草、角盘兰和羊耳蒜种子具有促萌发活性的菌株,最终筛选到2株促萌发和幼苗建成效果较好的菌株GS2和HH1。其中只有菌株GS2能有效促进手参种子的萌发,显示出手参种子与萌发菌间较高的特异性;而菌株HH1能有效促进绶草、角盘兰和羊耳蒜种子的萌发,表现出较高的促萌发活性。实验中观察记录了该4种兰科药用植物种子共生萌发的过程,显微结构也显示真菌与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或幼苗建立了良好的共生关系。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明确了北京地区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区系组成,所发现的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活性菌株可进一步在兰科植物的人工栽培和野生种群的生态恢复中加以应用。
蒋园园[5](2018)在《白及快繁体系优化及菌根菌的分离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生兰科植物存活和繁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共生菌,共生菌在种子萌发和成苗阶段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贫瘠环境下营养供给,与兰科植物形成了复杂的兰科菌根结构。白及(Bletilla striata)是兰科(Orchidaceae)白及属植物,其假鳞茎含有丰富的白及胶,具有止血、补肺和生肌功效,是珍贵中药材之一。白及种子小,无胚乳,胚细小,外有黄褐色薄种皮,实生繁殖能力弱,生长周期长,无菌组培苗移栽存活率较低,植株发育慢、后期生长弱。重要原因在于其生命过程离不开共生菌的参与。白及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种类多样性及其促生效应的研究,成为白及产业上游关注的热点。因此,本文以重庆秀山县紫花白及(三叉白及)为研究对象,对其实生快速繁殖体系进行优化,从其根部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将分离菌株反接种无菌组培苗,观察接菌效应,建立白及菌根共生体系,筛选出对组培苗生长有显着促进作用的菌根真菌菌株,对之进行形态和分子鉴定,为白及产业种苗的快速繁育与生产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及快繁体系优化。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将无菌白及种子播种到1/2MS、MS和KC平板培养基上,一周后观察发现,与1/2MS、MS培养基相比,白及种子在KC基本培养基上培养萌发快,萌发率高;在KC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A和6-BA,以KC+0.5mg/L6-BA+1.0mg/LNAA平板中白及种子的萌发效果更佳,且易于形成原球茎;壮苗以MS基础培养基为宜,其中以MS+2.5mg/L6-BA+1.0mg/LNAA更佳;激动素KT诱导白及生根效果好,根系粗壮,生根培养基以1/2MS+1.5mg/LKT+0.5mg/LNAA较佳。(2)白及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和形态特征观察。野生白及根在4种培养基中诱导培养内生真菌,其中在MMN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为58.33%。共分离出白及内生真菌28株,根据菌落形态和菌丝的显微特征分成7类。分别将这些菌株与白及组培苗共生,获得2株有益内生真菌MF-1、MF-2。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株促生真菌进行鉴定。MF-1菌株的分子序列与Cladosporium sp.418M13FE0919J的分子序列相似性大于99%,MF-2菌株的分子序列与Cladosporium sp.Nankai20mbsf4的分子序列相似性达99%,均属于枝孢菌属,但属于不同的两个种(菌株)。用MF-1和MF-2接菌白及苗2个月后,取白及根部分制片显微观察发现,MF-1、MF-2菌株都能够侵入白及根部组织,定殖在皮层细胞形成大量的菌丝和菌丝团。表明分离到的这2株内生真菌能够与白及共生形成菌根联合体,属于兰科菌根真菌(Orchid mycorrhizal fungi,OMF)。菌丝侵染主要集中在根尖的中段,在根尖的先端和根基尚未检测到菌丝的侵染。(3)接种菌根菌对紫花白及组培苗生长和光合能力的影响。组培苗根际分别接种MF-1和MF-2两株内生真菌共培养60d,与不接种的对照相比,接种幼苗生长良好,叶色浓绿、根系发达,生长促进作用显着,但2个菌株的促生效应又不尽完全相同。MF-1-1菌株接种的白及,植株长势、原球茎膨大和茎干加粗都较快;MF-2菌株接种的白及,对根的促生效应更佳,新根粗壮,假鳞茎处丛芽分化较早。接种MF-1和MF-2的组培苗叶片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分别增加了43.67%和27.05%,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56.65%和30.29%,白及苗叶片可溶性糖提高了82.01%、41.26%,可溶性蛋白含量25.42%、48.20%,原球茎中多糖含量分别提高89.52%、52.97%。
陈艳红,邢晓科,郭顺星[6](2017)在《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营养关系》文中指出兰科植物与真菌具有天然的菌根共生关系。兰科植物种子细小,无胚乳,自然条件下只有与适宜的真菌共生才能萌发;兰科植物作为有花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有光合自养、混合营养及完全真菌异养等营养类型。近年研究表明,不同营养类型的兰科植物其菌根真菌常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表现出不同的营养作用关系。本文对不同营养类型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营养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兰科植物菌根营养机理、营养关系的变化等进行讨论,以期为兰科菌根营养学研究及菌根技术应用于兰科植物快繁和保育工作等提供参考。
张晋彦[7](2016)在《春兰‘宋梅’和杂交兰组培苗的菌根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兰科植物多数种是着名的药用植物和珍贵的观赏花卉。国兰指原产于我国的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植物。兰科植物菌根是兰科植物与真菌形成的共生联合体,它们在兰科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将菌根技术与组培技术相结合,在驯化培育阶段,通过人工接菌,建立兰花组培苗与真菌共生培养体系,筛选出优良的兰科植物共生真菌,这将为兰花菌剂的研发及其优良种苗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盆栽条件下,采用从4种野生国兰根部分离出的5种被孢霉属Mortierella sp.真菌,配置成200mL/L、400mL/L和600mL/L的液体菌剂对春兰‘宋梅’组培苗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FC5对春兰组培苗生长促进作用更加显着。菌株FC5处理组组培苗鲜重增长率、新生叶片数、株高增长量与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同时FC5促进了幼苗根长度的增加,但对于根条数增多却没有显着的促进作用。2、采用4种真菌,通过固体菌剂和液体菌剂两种接种方式,建立杂交兰组培苗与真菌的共生培养体系。结果表明杂交兰组培苗接种液体菌剂效果普遍优于接种固体菌剂,FC9和FC5菌株对杂交兰组培苗的生长促进作用显着,FC17菌株对杂交兰组培苗的根部生长促进效果显着。3、采用石蜡切片法,在显微镜下观察菌根结构,结果表明春兰和杂交兰均具有菌丝、菌丝结等典型的菌根结构,菌苗共生150d后,菌丝在根内定殖。菌丝由根毛侵入或直接破坏根被组织进入皮层细胞。菌丝常出现在细胞核附近,在靠近外皮层的皮层细胞中有针状晶体,中柱周围皮层细胞内分布有大量淀粉颗粒。4、用CTAB法提取春兰和杂交兰重分离真菌的基因组DNA,PCR产物经纯化、连接和转化后,送菌液测序获得了菌株的rDNA ITS区段的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后,修正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与网上基因库Genbank中登录号为FJ810149.1的Mortierella sp.dd08032序列查询对比,序列相似度达99%以上,结合真菌形态观察,确定重分离真菌均为原接种菌株。
刘舒,陈春黎,刘敏,廖庆刚,赵小兰[8](2016)在《两种内生真菌对大花蕙兰的共生效应比较》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益生真菌对大花蕙兰组培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从野生兰科植物根系分离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出2株真菌菌株C2y1和S1g1,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和ITS序列鉴定,分析2株真菌共生对大花蕙兰幼苗营养生长、矿质元素吸收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检测了真菌在兰花根系中的定殖特点。结果表明:2株真菌能促进大花蕙兰植株根系生长、总生物量增长和叶绿素含量增加;C2y1相比于对照能显着促进大花蕙兰幼苗对N、P、K、Fe等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是菌根化苗Fe元素含量高出对照163.24%;菌株S1g1则显着促进植株对Ca、Mn、Zn的吸收,处理植株的Ca和Zn含量高出对照62.00%和68.09%;形态结构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表明C2y1为兰科丝核菌类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sp.)真菌,S1g1为黄丝菌科Cephalotheca属真菌。显微结构分析表明,C2y1菌丝可侵入兰根皮层细胞,并形成典型的菌丝结,而S1g1仅在兰根的根被组织聚集。菌根化可有效促进大花蕙兰组培苗的营养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而不同种类的真菌对其促进效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互补性。
盖雪鸽[9](2015)在《兰科植物生长形式与菌根真菌区系组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兰科植物(Orchidaceae)是典型的菌根植物,自然条件下其种子的成功萌发和生长的早期阶段对菌根真菌有绝对的依赖性,在有些成年兰科植物中菌根真菌仍起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兰科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形式(地生、附生和石生),然而关于这种格局产生的原因却一直鲜有报道,是否附生是植物为脱离土壤的进化?抑或是植物在基因遗传上的选择?还是其共生者菌根真菌的区系组成影响了这种生长形式的选择?这些问题都还尚未有明确答案。鉴于兰科植物天然的菌根共生关系,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以生长在该地区的三种不同生长形式的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学分析方法,以期从菌根真菌的角度为解释这种自然现象提供理论参考,与此同时,这种共生的生态学研究,为进一步揭开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互作机制奠定基础,更有助于兰科植物的物种保护和野生种群的生态恢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兰科植物根内菌根真菌的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序列(rDNA-ITS)采用PCR扩增、克隆、测序、构建克隆文库的方法,共研究了兰科29属44种植物的菌根真菌多样性,共得到87个真菌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其中“丝核菌Rhizoctonia "类真菌共有53个OTUs: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真菌共有39个OTUs,占全部发现菌根真菌的80.4%,为优势类群;角担菌科Ceratobasidiaceae真菌共11个OTUs,占全部菌根真菌的4.8%;蜡壳耳科Sebacinaceae真菌共3个OTUs,占全部菌根真菌的2.1%;2)对三种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菌根分别研究,分析菌根真菌种类和多样性指数,发现附生>地生>石生,三种生长形式存在多样性差异;分析OTU丰富度,9属13种地生兰中发现25个OTUs,16属25种附生兰中发现50个OTUs,10属14种石生兰中发现24个OTUs,三种生长形式在OTU数量上无显着性差异;3)利用ANOVA、PERMANOVA、PCoA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生长形式作为唯一环境因子时不同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区系差异,发现生长形式能显着地影响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区系组成(p<0.05);4)胶膜菌科真菌在三种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菌根中均占优势,从进化角度分析其在地生、附生和石生兰科植物之间的差异,发现附生与石生、石生与地生、地生与附生之间均表现显着性差异;5)构建兰科植物-菌根真菌互作网络结构,分别对地生、附生和石生兰科植物的整体网络结构和亚网络结构进行嵌套性分析,发现整体网络结构和附生兰-菌根真菌网络具有显着嵌套性(p<0.05),而其他两种没有发现显着性的嵌套性。
陈晓芳[10](2014)在《兰科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黄花白及的共生关系研究及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体系的初步构建》文中认为近年来,兰科植物及其菌根真菌共生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自然条件下,兰科植物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都离不开菌根真菌的参与。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 Schltr.)是一种地生兰科植物,也是贵州省境内重要的中药材之一。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过度采挖和生境的破坏,导致其野生资源日趋濒危。本研究通过对兰科植物黄花白及菌根真菌的分离,将分离的的菌根真菌与黄花白及种子重新构建建立共生体系,筛选并鉴定出对黄花白及种子有促生作用的真菌种类,并尝试建立促生真菌Sebacina sp.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遗传转化体系。上述研究将为深入研究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兰科植物与内生真菌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也为菌根真菌在野生兰科植物人工驯化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传统的组织培养方法,分离黄花白及的菌根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两株有促生作用的菌根真菌,分别为Epulorhiza sp.和Sebacina sp.。2.分别将Epulorhiza sp.和Sebacina sp.两株菌根真菌与黄花白及种子进行共生萌发,Epulorhiza sp.和Sebacina sp.两株菌根真菌对黄花白及种子的萌发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比对照的萌发率分别高出8.61%和18.43%,并且将共生体切片显微观察,在黄花白及萌发的种子组织中观察到典型的兰科菌根结构。3.建立Sebacina sp.菌根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原生质体制备的优化条件为:液体YEPG中培养了60h的新鲜幼嫩菌丝,在28℃下,使用裂解酶(10mg/ml)与崩溃酶(20mg/ml)作为组合酶解液、1.2mol/L KCl酶解1.5h,原生质体产量达到5×107个/ml。4.本研究对Sebacina sp.的原生质体进行CaC12-PEG介导的GFP基因的遗传转化和对Sebacina sp.菌丝进行根癌农杆菌介导(ATMT)的GFP基因的遗传转化的初步试验,确定其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并探索了一些遗传转化的条件,为进一步得到转化子奠定重要基础。
二、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分类及其与共生植物间的营养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分类及其与共生植物间的营养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AMF在撂荒植被演替过程中的生态效应及其对种间关系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丛枝菌根真菌和菌根真菌网络概述 |
1.3.2 丛枝菌根与植物种间关系 |
1.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实验设计 |
2.2.2 盆栽实验设计 |
2.3 技术路线 |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三章 撂荒演替中AMF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恢复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土壤团聚体测定 |
3.2.2 土壤球囊霉素测定 |
3.2.3 土壤碳、氮、磷及其碳组分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团聚体特征 |
3.3.2 土壤团聚体球囊霉素变化特征 |
3.3.3 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及其碳组分变化特征 |
3.3.4 土壤团聚体球囊霉素与碳氮的相关关系 |
3.4 讨论 |
3.4.1 撂荒演替中土壤团聚体养分与团聚体稳定性的耦合关系 |
3.4.2 撂荒演替中AMF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恢复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撂荒演替中AMF对植被和土壤养分恢复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菌根侵染率测定 |
4.2.2 土壤碳、氮、磷测定 |
4.2.3 土壤球囊霉素测定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植被动态变化 |
4.3.2 AMF相关特性动态变化 |
4.3.3 土壤碳、氮、磷动态变化 |
4.3.4 AMF对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撂荒演替过程中不同生态位植物与AMF的协同演变机制 |
4.4.2 撂荒演替过程中AMF对球囊霉素含量恢复的影响 |
4.4.3 撂荒演替过程中AMF对土壤养分恢复的驱动机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氮添加下AMF对共生植物种间关系及元素分配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生物量和根系形态测定 |
5.2.2 光合特征测定 |
5.2.3 植物和土壤碳、氮、磷含量测定 |
5.2.4 土壤球囊霉素含量测定 |
5.2.5 植物和土壤13C和15N含量测定 |
5.2.6 土壤酶活性测定 |
5.2.7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pH和 AMF相关特性 |
5.3.2 植物生物量特征 |
5.3.3 植物光合生理特征 |
5.3.4 植物根系形态特征 |
5.3.5 共生植物间各器官碳、氮、磷分配特征 |
5.3.6 共生植物间土壤碳、氮、磷的固定 |
5.3.7 共生植物间通过AMF的碳、氮传输 |
5.3.8 共生植物间土壤酶活性 |
5.3.9 植物光合生理与植物生长和元素分配的耦合关系 |
5.3.10 AMF和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积累和活化的耦合关系 |
5.4 讨论 |
5.4.1 氮添加下AMF对共生植物种间关系的光合生理作用 |
5.4.2 氮添加下AMF对共生植物间元素固定和分配的影响 |
5.4.3 氮添加下AMF对共生植物间土壤养分固定与活化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磷添加下AMF对共生植物种间关系及元素分配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生物量和根系形态测定 |
6.2.2 光合特征测定 |
6.2.3 植物和土壤碳、氮、磷含量测定 |
6.2.4 土壤球囊霉素含量测定 |
6.2.5 植物和土壤13C和15N含量测定 |
6.2.6 土壤酶活性测定 |
6.2.7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土壤pH和 AMF相关特性 |
6.3.2 植物生物量特征 |
6.3.3 植物光合生理特征 |
6.3.4 植物根系形态特征 |
6.3.5 共生植物间各器官碳、氮、磷分配特征 |
6.3.6 共生植物间土壤碳、氮、磷的固定 |
6.3.7 共生植物间通过AMF的碳、氮传输 |
6.3.8 共生植物间土壤酶活性 |
6.3.9 植物光合生理与植物生长和元素分配的耦合关系 |
6.4 讨论 |
6.4.1 磷添加下AMF对共生植物种间关系的光合生理作用 |
6.4.2 磷添加下AMF对共生植物间元素固定和分配的影响 |
6.4.3 磷添加下AMF对共生植物间土壤养分固定与活化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进展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区域性兜兰属和石斛属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兰科植物 |
1.2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 |
1.3 兜兰属菌根真菌研究情况 |
1.4 石斛属菌根真菌研究进展 |
1.5 同质园的基本概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兜兰属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研究 |
2.1 研究材料及预处理 |
2.1.1 研究材料 |
2.1.2 根样的预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DNA抽提和PCR扩增 |
2.2.2 扩增子测序 |
2.2.3 真菌多样性评估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分析 |
2.4.1 OTU数目统计 |
2.4.2 OTU-Venn图 |
2.4.3 物种注释及分类学分析 |
2.4.4 OTU系统进化分析 |
2.4.5 Alpha多样性指数统计 |
2.4.6 NMDS分析 |
2.5 讨论 |
3 石斛属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研究 |
3.1 研究材料及采集地点 |
3.1.1 海口同质园采样 |
3.1.2 麻栗坡地区采样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OTU数目统计 |
3.3.2 OTU-Venn图分析 |
3.3.3 OTU PCA分析 |
3.3.4 物种及其丰度注释分析 |
3.3.5 样本多样性分析 |
3.4 讨论 |
4 结论 |
4.1 兜兰属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 |
4.2 石斛属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辽宁省内九种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兰科植物的濒危原因及现状 |
1.2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现状 |
1.2.1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 |
1.2.2 兰科植物对共生菌根真菌的选择性 |
1.2.3 兰科植物根与土壤中的菌根真菌 |
1.2.4 不同生育期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 |
1.2.5 不同生境的兰科植物菌根真菌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预处理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剂与试剂盒 |
2.4 试验方法 |
2.4.1 植物物种鉴定 |
2.4.2 根、根际土和根围土样品中真菌基因组DNA提取、扩增及测序 |
2.4.3 数据库选择与测序数据筛选 |
2.4.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辽宁省内九种兰科植物的共生真菌多样性 |
3.2 生境对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群落的影响 |
3.2.1 生长于同一生境的绶草真菌群落比较 |
3.2.2 生长于不同生境的二叶舌唇兰的真菌群落比较 |
3.2.3 生长于不同生境的山兰根中的真菌群落组成与比较 |
3.3 同一生境不同兰科植物的真菌群落结构比较 |
3.4 兰科植物亲缘关系与其共生菌根真菌选择的关系 |
3.5 兰科植物根与其周围土壤中菌根真菌群落之间的关系 |
3.5.1 兰科植物根与土壤中菌根真菌群落的比较结果 |
3.5.2 根际土与根围土中菌根真菌的差异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兰科植物的共生真菌群落 |
4.1.2 生境与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关系 |
4.1.3 兰科植物种类对其菌根真菌的影响 |
4.1.4 兰科植物亲缘关系与菌根真菌选择的联系 |
4.1.5 兰科植物根与土壤中的菌根真菌群落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北京地区兰科菌根真菌资源的发掘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营养关系 |
1 兰科植物种子萌发与菌根真菌的营养关系 |
2 不同营养类型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营养关系 |
3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营养关系的变化 |
4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营养关系的机制研究 |
5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营养关系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北京地区兰科植物的资源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北京地区兰科菌根真菌资源 |
第一节 北京地区兰科菌根的形态特征 |
第二节 北京地区兰科菌根真菌的区系组成 |
第三节 兰科菌根真菌区系组成地区间的比较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北京地区兰科菌根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促进4种兰科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的活性菌株发现 |
第一节 促进手参种子萌发的菌根真菌 |
第二节 促进角盘兰种子萌发的菌根真菌 |
第三节 促进绶草种子萌发的菌根真菌 |
第四节 促进羊耳蒜种子萌发的菌根真菌 |
参考文献 |
主要结论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白及快繁体系优化及菌根菌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白及的概述 |
1.1.1 白及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
1.1.2 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 |
1.2 白及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1.2.1 白及的外植体的选择 |
1.2.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白及组织培养研究 |
1.2.3 不同调节剂对白及组织培养研究 |
1.2.4 不同添加剂对白及组织培养研究 |
1.3 兰科植物的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
1.3.1 兰科植物内生真菌的概述 |
1.3.2 菌根真菌对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的作用 |
1.3.3 菌根真菌对兰科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
1.3.4 兰科植物菌根结构特点 |
1.3.5 白及的内生真菌研究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紫花白及快繁体系优化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培养基 |
3.1.3 试验方法 |
3.1.4 萌发培养基优化筛选 |
3.1.5 壮苗培养基优化筛选 |
3.1.6 生根培养基的优化筛选 |
3.1.7 数据计算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培养基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 不同激素配比下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3 不同激素对白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4 不同激素配比对白及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紫花白及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初步观察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内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
4.3.2 白及根样表面消毒时间筛选 |
4.3.3 白及内生真菌的菌落形态和菌丝显微结构观察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不同消毒时间对内生真菌分离培养的影响 |
4.4.2 不同诱导培养基对内生真菌的分离的影响 |
4.4.3 内生真菌的形态观察 |
第5章 白及苗菌根共生体系建立及菌根菌的分子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共生菌根菌的分子鉴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有益内生真菌的筛选 |
5.2.2 菌根体系建立和菌根结构观察 |
5.2.3 菌根真菌的分子鉴定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菌根真菌对白及的促生效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菌根真菌对白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6.3.2 菌根真菌对白及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影响 |
6.3.3 菌根真菌对白及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影响 |
6.3.4 菌根真菌对白及组培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
6.3.5 菌根真菌对白及组培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6.3.6 菌根真菌对白及原球茎多糖含量的影响 |
6.3.7 菌根真菌对白及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6)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营养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兰科植物种子萌发与菌根真菌的营养关系 |
2 不同营养类型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营养关系 |
2.1 自养型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营养关系 |
2.2 完全真菌异养型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营养关系 |
2.3 混合营养型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营养关系 |
3 兰科植物和菌根真菌营养关系的变化 |
4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营养关系的机制研究 |
5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营养关系的研究展望 |
(7)春兰‘宋梅’和杂交兰组培苗的菌根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兰科菌根真菌研究 |
1.1.1 兰科菌根真菌研究进展 |
1.1.2 真菌对兰科植物的促生作用研究 |
1.1.3 真菌代谢物与兰科植物的生长发育 |
1.1.4 兰科植物的菌根化方法研究 |
1.1.5 兰科菌根结构的研究 |
1.1.6 兰科菌根真菌分离鉴定的研究 |
1.1.7 兰科菌根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
1.1.8 兰科植物与真菌的专一性研究 |
1.1.9 兰科菌根菌剂的应用前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2 内生真菌对春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内生真菌与春兰组培苗的共生培养状况 |
2.2.2 内生真菌对春兰组培苗生物量的影响 |
2.2.3 内生真菌对春兰组培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菌株对春兰生长的影响 |
2.3.2 不同接种剂量对春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2.3.3 共生培养时间对春兰生长的影响 |
2.3.4 环境条件对春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2.3.5 春兰与内生真菌专一性 |
3 不同菌剂接种方式对杂交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内生真菌与杂交兰组培苗的共生培养状况 |
3.2.2 内生真菌对杂交兰组培苗生物量的影响 |
3.2.3 内生真菌对杂交兰组培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菌株对杂交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接种方式对杂交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3.3.3 影响菌根化育苗的因素 |
4 两种兰科植物菌根显微结构观察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春兰菌根结构 |
4.2.2 杂交兰菌根结构 |
4.2.3 内生真菌入侵的过程 |
4.3 讨论 |
4.3.1 真菌入侵的方式 |
4.3.2 真菌入侵的程度 |
4.3.3 真菌侵染后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
5 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分离方法筛选 |
5.2.2 真菌的形态观察 |
5.2.3 DNA序列分子鉴定 |
5.3 讨论 |
5.3.1 消毒方法对真菌重分离的影响 |
5.3.2 分离方法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
5.3.3 分子鉴定的前景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6.2.1 兰科菌根真菌的鉴定 |
6.2.2 兰科菌根真菌的筛选 |
6.3 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两种内生真菌对大花蕙兰的共生效应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供试材料 |
1.2培养基 |
1.3试验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内生真菌与大花蕙兰共培养结果 |
2.2有益真菌的鉴定 |
2.3真菌对大花蕙兰营养生长的影响 |
2.4不同真菌处理对大花蕙兰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5真菌接种对大花蕙兰矿质元素的吸收影响 |
2.6真菌与兰根形成的共生结构观察 |
3讨论 |
(9)兰科植物生长形式与菌根真菌区系组成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兰科菌根生态学研究进展 |
(一) 兰科菌根简介 |
(二) 形成兰科菌根的真菌类群 |
(三) 影响兰科菌根真菌区系组成的生态因素 |
(四) 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生态适应的相关性 |
(五) 兰科菌根生态功能及应用的研究 |
(六) 兰科菌根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 |
(七) 兰科菌根生态学研究展望 |
第二章 不同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
第一节 地生兰的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
第二节 附生兰的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
第三节 石生兰的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
第三章 不同生长形式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区系组成相关性研究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不同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 |
(三) 不同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多样性 |
(四) 不同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区系组成 |
(五) 不同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菌根网络结构 |
(六) 相关性分析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兰科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黄花白及的共生关系研究及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体系的初步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兰科植物及兰科菌根真菌共生研究综述 |
1. 兰科植物及其菌根研究概况 |
1.1 兰科植物概况 |
1.2 兰科菌根概况 |
1.3 兰科菌根真菌研究概况 |
1.4 兰科菌根真菌的生态功能 |
2.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互作及共生研究现状 |
3. 丝状真菌遗传转化体系在真菌与植物互作中应用 |
3.1 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研究概况 |
3.2 PEG 介导的真菌遗传转化概况 |
3.3 ATMT 机理及其在真菌转化中应用 |
3.4 GFP 基因在丝状真菌中表达和应用 |
4.兰科植物黄花白及及其生物学 |
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兰科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黄花白及共生关系的研究 |
1.前言 |
2.材料 |
2.1 黄花白及植株和种子 |
2.2 培养基 |
3. 方法 |
3.1 菌根真菌的分离与保存 |
3.1.1 菌根真菌的分离 |
3.1.2 菌根真菌的保藏 |
3.2 筛选促进黄花白及种子萌发率的菌根真菌 |
3.3 促生菌根真菌鉴定 |
3.3.1 促生菌根真菌形态鉴定 |
3.3.2 促生菌根真菌分子鉴定 |
4.结果与分析 |
4.1 菌根真菌鉴定 |
4.2 种子萌发率的统计和分析 |
4.3 黄花白及与菌根真菌共生 |
4.4 共生培养基的选择 |
5.讨论 |
5.1 菌根真菌的分离与保存 |
5.1.1 消毒时间对菌根真菌分离的影响 |
5.1.2 不同保菌方法对菌株的影响 |
5.2 共生培养基对共生的影响 |
5.3 菌根真菌 Epulorhiza sp. 和 Sebacina sp. 的促生效应 |
第三章 兰科菌根真菌 Sebacina sp.的 EGFP 基因的遗传转化 |
1.前言 |
2 材料 |
2.1 菌株载体 |
2.2 药品试剂 |
2.3 培养基 |
3.方法 |
3.1 原生质体的制备 |
3.1.1 Sebacina sp. 菌丝的培养和收集 |
3.1.2 酶解时间和维稳剂 |
3.1.3 原生质体的纯化 |
3.1.4 原生质体核染色 |
3.1.5 原生质体复生 |
3.2 PEG 介导 GFP 基因的遗传转化 |
3.2.1 Sebacina sp.菌株潮霉素敏感性测试 |
3.2.2 质粒 DNA 的提取与 GFP 基因的 PCR 分析 |
3.2.3 原生质体 PEG 介导转化 |
3.3 农杆菌介导 Sebacina sp. 菌丝体转化 |
3.3.1 农杆菌抗潮霉素基因(hyh)PCR 验证 |
3.3.2 农杆菌诱导培养 |
3.3.3 农杆菌介导转化 |
4.结果和分析 |
4.1 原生质体的制备 |
4.1.1 制备原生质体菌龄的选择 |
4.1.2 原生质体维稳剂和酶解时间 |
4.1.3 原生质体核染色 |
4.1.4 原生质体复生 |
4.2 PEG 介导 GFP 基因转化的初步实验 |
4.2.1 Sebacina sp. 菌株潮霉素敏感性测试 |
4.2.2 GFP 基因表达载体的 PCR 分析 |
4.2.3 转化子的筛选 |
4.4 农杆菌介导 Sebacina sp. 菌丝体转化 |
4.4.1 农杆菌 HYH 基因 PCR 验证 |
4.4.2 农杆菌介导 Sebacina sp. 菌丝体转化初步试验 |
5. 讨论 |
5.1 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复生 |
5.2 原生质体的 PEG 介导转化 |
5.3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菌丝体的遗传转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分类及其与共生植物间的营养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AMF在撂荒植被演替过程中的生态效应及其对种间关系的影响机制[D]. 刘鸿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2]区域性兜兰属和石斛属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组成[D]. 毋钰灵. 云南大学, 2019(03)
- [3]辽宁省内九种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D]. 蒋玉玲. 沈阳农业大学, 2018(11)
- [4]北京地区兰科菌根真菌资源的发掘和利用[D]. 陈艳红.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5]白及快繁体系优化及菌根菌的分离鉴定[D]. 蒋园园. 西南大学, 2018(01)
- [6]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营养关系[J]. 陈艳红,邢晓科,郭顺星. 菌物学报, 2017(07)
- [7]春兰‘宋梅’和杂交兰组培苗的菌根化研究[D]. 张晋彦.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5)
- [8]两种内生真菌对大花蕙兰的共生效应比较[J]. 刘舒,陈春黎,刘敏,廖庆刚,赵小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 [9]兰科植物生长形式与菌根真菌区系组成的相关性研究[D]. 盖雪鸽.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5(01)
- [10]兰科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黄花白及的共生关系研究及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体系的初步构建[D]. 陈晓芳. 贵州师范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