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光男孩与差生女孩(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涵[1](2021)在《网络游戏玩家的媒介形象研究 ——以人民网2012-2020年相关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巨大变革,网络游戏行业掀起发展新浪潮。行业的飞速发展及其全球性的席卷,使网络游戏玩家群体逐渐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同时,信息革命带来传播模式的不断更迭,主流媒体以其权威性在众多媒介中仍保持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媒体所呈现出的关于网络游戏玩家的报道,不仅代表着社会意识对于玩家群体的媒介感知,其呈现出的“象征性现实”也会“培养”社会大众对于网络游戏玩家的看法。本文从新闻报道角度出发,选取人民网2012年至2020年关于网络游戏玩家的报道为样本,使用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共同研究,对于网络游戏玩家群体在人民网中的媒介形象呈现进行分析。同时,本文梳理网络游戏玩家媒介形象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呈现出的形象变化,分析形象嬗变的动因,阐述多种因素与媒介互动导致的结果,对媒体在网络游戏玩家的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与反思。研究发现,媒体在网络游戏发展不同历程中,总体由单一形象向多元形象转变,媒介形象趋于丰富,报道的玩家群体年龄层级不断降低。在政治、市场、科技、文化等多重力量与媒介不断互动过程中,网络游戏玩家的媒介形象也在博弈中达到相对多元化的平衡。然而处于各种场域之中的媒体,在面对网游玩家这类亚文化群体时,仍呈现出一定的迷失与不足。媒体的相关报道中,更突出警示性、教育性,而常常忽略网络游戏玩家的个性、人性。网络游戏玩家的“失语”、被“凝视”、被“标签化”,则会导致媒介形象呈现的模糊与不当,也会使公众对于网络游戏玩家产生认知偏差。媒介形象不仅会导致社会主流意识对网络游戏玩家产生刻板印象,玩家“自我”也会向媒体报道中呈现出的“他我”靠近,形成能动性的“自我实现预言”。随着社会及行业发展,网络游戏玩家愈发受到聚焦与瞩目。人民网作为一众主流媒体中的最强音,更要承担起自身的媒介责任,保持媒介自律,提升报道温度,帮助社会公众更清晰地感知网络游戏玩家这一新生代文化群体。
赵桂凤[2](2019)在《“身体”视域下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生活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生命教育”似乎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热点,但人们的研究往往从生理学方面的角度去理解身体的偏多,而忽视了学校教育中身体的真正意义。即使有关注,却也始终没有能引起教育理论或者说教育实践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这一问题同样出现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近年来,在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措施下,我们的高三语文教学总是收效甚微。尤其是这三年的“选考”制度实施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或是高三学生都略显措手不及之态,学生学习语文的问题也慢慢在他们的身体活动中呈现,却甚少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本文试图以C中学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中的身体活动为研究视角,以教育生活史、教育身体史、学生身体史等理论作为基点,通过观察、访谈和教育生活叙事的方式,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尝试提出合理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第一、二章。该部分概述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基本概念的陈述、文献综述,得出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重点阐述了“学生身体史”的理论研究,通过身体史研究与教育身体的关联,以及研究的意蕴,明确从身体视域研究教育身体的可能与重要意义。从而为从身体视域研究高三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论文的第三、四章。作为本文的主体研究部分,该部分从身体视域出发,对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之身体现状和身体活动作了详细研究。笔者通过抽样调查,选取了五位典型同学进行了访谈、现场和视频观察。在全景式观察叙事和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再通过教育生活叙事的方式,展示了五位同学在新高考制度下语文学习的真实状貌,发现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中存在语文学习心理年龄差异大、语文学习时间被挤压、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该部分主要揭示了C中学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中身体呈现问题的原因,有来自社会的因素,也有来自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因素。由此,笔者提出了相关合理性的反思建议。本论文最大的亮点是通过身体活动这一独特视域,通过观察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中身体的细微动作,来映照高三学生在新高考制度下语文学习生活的真相,从而提供合理性反思建议。其根本目的在于使身体重回语文教育理论的视野之中,以实现真正意义上语文教育身心和谐的全面发展。
索兴梅[3](2018)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文中指出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冲击和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方式。这种发展趋势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还应具备信息素养。可以说,信息素养是今后人们应对全球信息化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信息社会中每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信息素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前途,也影响着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团结、稳定、繁荣和发展。民族院校是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环境,各民族文化在这里发生碰撞和交织。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潮流,引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推动各民族文化的深入交融,也对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出了高要求。为此,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当前民族院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论文通过对Z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结合个体深度访谈,运用文化适应理论,叙事探究方法,人类学主位和客位分析方法,从家庭、教育经历、社会环境、文化适应、人格特征等方面理解并诠释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跨文化学习中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因素,指出了文化适应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思路和建议。本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及其社会、理论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研究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研究设计。主要包括:本论文研究的理论视角,田野调查点的选择,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内容介绍。本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单纯与大学信息技术教育有关。作为社会中一员,他们的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同其文化发展一样具有连续性。因此,不能忽视个体在进入高校之前原有的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不能脱离现今日益飞速发展的网络大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前后,其成长的家庭、民族文化、民族认同、基础教育经历、大学教育经历、周围社会环境、互联网环境、人格特征等因素都会对其信息素养的构建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本研究基于文化适应理论,运用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层次分析和阐释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本章运用量性研究方法,通过对Z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整体上得知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对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量性的分析和描述,为后续个体访谈研究的内容、深度、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第四章: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的成长经历与故事及其解读分析。本章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即将大学毕业的四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和一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在Z大学零基础学习哈萨克语言文学的汉族大学生,运用叙事探究法,从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家庭、基础教育经历、大学教育经历、社会环境、信息素养、未来目标、人格特征等七个方面来文本呈现他们的成长经历与故事;然后再从家庭、基础教育、大学教育、人格特征等四个方面深入探析和阐释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和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第五章: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主客位分析。本章运用人类学的主客位分析方法,从家庭、基础教育经历、大学学习经历、社会环境、人格特征等五方面再理解和诠释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并分析阐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与其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主位研究基于上一章中大学生个体访谈的文本故事呈现,客位研究则基于文化适应理论视角,即运用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Ward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和Danckwortt的“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对主位呈现的内容加以客位分析。第六章: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通过对前文进行理论归纳和提炼,分别阐述了“跨文化适应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的态度倾向,“文化适应过程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基于“文化适应学习模式”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第七章:理论反思与感悟。主要包括:西方跨文化适应理论应用反思,研究者感悟以及本论文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本论文以教育人类学视角,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尝试探寻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人类学田野研究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当前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研究的视域,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余岑琳[4](2018)在《转型性变革背景下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转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精神层面得到重视,作为学校精神文化核心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教育理论界和改革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从我国现有研究看,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定义仍不够清晰;研究方法十分缺乏;缺少对学校核心价值观转化问题的关注和系统研究。本研究以M校为个案,通过对M校转型性变革历程的梳理以及田野考察方式,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本研究关注的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生成与转化的过程,因这个过程带有强烈的背景性、复杂性和关系性,故而研究者选择通过归纳、提炼一个具体的个案学校——M校的转型性变革历程来展现这一过程。研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其一,何谓学校核心价值观?其二,M校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如何生成及确立的?其三,在学校转型性变革实践中,作为变革精神核心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如何转化的?其间遭遇了哪些困难与障碍?基于价值观生成和转化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在本研究中,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学校变革背景下,经由学校成员共同选择而初步形成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此时的生成是一种文本性的抽象生成,是作为即将进行的学校变革的精神核心,经由学校成员的共同选择而初步确立的。在这个层面上,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方式有很多,本研究认为,变革中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提炼需要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学校历史文化传统;二是现实变革的需要;三是指向学校未来发展的构想。并且,作为一种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学校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主体应是学校的所有成员。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在第二个层面上,是指学校成员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形成的自己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这是学校变革主体的“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在这个层面上,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转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生成的过程,就是转化的过程;转化的路径,就是生成的路径。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转化是一个过程,本研究在理论上将其细分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紧密相连。转化需要一定的载体作为“抓手”,依据M校的变革历程,本研究认为,转化所借助的重要载体有三大类:“物质环境载体”、“组织载体”和“活动载体”。转化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困难和障碍,包括理论向实践的转化问题以及教师对待变革的态度问题。研究发现,学校变革有着“深度”与“浅度”的区分,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转化也有“深”“浅”之别。要实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转化,从而促进学校“深度”变革,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需要校长具有价值引领的能力;二是需要充分发挥学校中层管理者的重要作用;三是需要学校变革主体,尤其是学校教师的持续的研究性变革实践。
周婧[5](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徐慧[6](2017)在《中学语文合作探究课堂中的教师讲述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教育的发展。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方向。国家及社会日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呼唤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师的讲述是教师知识素养和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让众多语文教师关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合作探究课堂中的讲述,自觉追求、积极探索,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并结合自身的个性化特点,逐步形成属于自己、适合于学生的讲述风格。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既是教师个性在教学中的自然流露,又是培养学生优良个性的重要手段,教师讲述风格的有效形成有助于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教师提升教学和工作的幸福感。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缘由和意义作了介绍,并主要论述了当今合作探究课堂中教师讲述的现状,以及界定了本研究中的中学语文教师讲述风格的概念。第一章主要是以武汉黄陂第六中学为调查对象,展现了当今中学语文教师对课堂讲述的看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二章是在查阅大量书面资料和视频资料的基础上,介绍并分析了四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风格类型,并结合案例阐述了他们讲述风格中存在的优缺点;接着,在第三章中总结了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讲述风格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也提出了几点教师课堂讲述的技巧;最后,在第四章中总结了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讲述风格给我们的启示,帮助更多的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形成自己的讲述风格,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佳教学效果。
毛海平[7](2016)在《用爱轻轻推开童心之窗》文中研究指明不知不觉中,我做班主任十年了。十年的冬去春来,十年的风雨历练,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我对班主任工作深深的爱和对孩子们浓浓的情。班主任工作是繁琐和复杂的,在这期间,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我用爱叩开一扇扇童稚的心窗,细细回想起来,让我感动、难忘、幸福……不再哭泣的书包一年级的孩子要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真是太难了,这不,就整理书包这个最简单的事,我强调、示范了好几遍,还是有好多孩子的书包乱糟糟的。不是上课时找不到
曹丽娟[8](2014)在《初中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与调适策略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初中生正处于重要的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时期,是人从童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期。在这一时期内,初中生将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们以旺盛的精力吸取着周围一切知识,不管好的坏的,他们的心理也在这一时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有些变化是往好的方面进行的,有些变化将对初中生的成长带来危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促使初中生发展到该阶段的最好水平。本人担任初中班主任多年,平时在工作中遇到了初中生在学习生活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并试图给以疏导和帮助。本文通过对工作中积累的案例分析,从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学习压力,自我情绪管理三方面出发归纳了初中生常见的主要心理问题:厌学心理、逆反心理、孤僻心理、过失性行为、“早恋”、挫折心理、考试焦虑、不诚信、个性冲动。并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资料的学习,综合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分析完原因后,笔者联系教学中积累的有价值的经验,和相关理论,提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素质,利用学校资源,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家长自身教育素质的,加强家校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在初中生在初中学习阶段所表现出的的实际心理问题的调试策略。
危洋洋[9](2014)在《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现象十分显着。本文以新时期以来产生的新词语为研究对象,分析新词语消退的特点与原因。文章主体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基于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整理相应年代的新词语词典与年编对语料进行收集,然后利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相关语料库和语感三方面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筛选,确定新时期以来消退的新词语的范围,构建新时期以来汉语消退新词语的语料库。在语料库的基础之上对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的整体走势进行概括,描绘出新词语消退的大趋势,然后对消退的新词语进行分时段的研究。第二章,分析消退的新词语的特点,即哪类新词语更容易消退,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循。本文主要从语音、语义、修辞、语法四方面对消退的新词语进行特点的分析。在语音特点上,消退的新词语主要是简缩语和音译造词;在语义特点上,消退的新词语主要受同义关系和语义环境的影响;在修辞特点上,使用比喻、仿拟、谐音等方式创造的新词语更容易消退;在语法特点上主要是通过语言类推机制批量构造的新词群容易消退。第三章,对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原因进行挖掘。本文把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原因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社会因素、语用心理因素、网络传媒因素和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旧事物的消失、新事物的普及、喜新厌旧的心理、从众心理等等因素。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才促使了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现象。
王淑晓[10](2013)在《家长对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的期望现状及问题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以孩子考高分、读重点学校为教育主要目的,无视孩子实际情况,过度期望孩子读重点学校,带给耗资源源不断的压力,给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论文意在让家长理性了解“重点学校”并深刻认识过度期望孩子读重点学校会给孩子带来的多大的负面影响,进而使家长能把握教育期望的尺度,提高教育期望的质量,有效发挥期望的价值。论文切实从家长和孩子的视角上探讨家长过度期望孩子就读重点学校的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分析了家长对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的期望现状,再进一步分析过度期望子女就读重点学校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从孩子、家长、学校、社会等多元角度找出其影响因素,进而从挖掘导致过度期望的深层原因,最后有针对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研究表明:家长确实存在过度期望孩子就读重点学校的问题,而这种过度期望有四大过:过于片面、过于盲目、过于理想、过于功利。追究这四大过的根源在于四大方面,可以通俗理解为家庭成员间相互联系;教育具有持续性,需为更高的教育层次打坚实基础;好的教育能收到高经济效益;教育能赋予权力。最后,研究提出了要消除过度期望就读重点学校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对策。作为孩子应有清晰地自我认知,正确积极地对待学习,并主动跟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与期望。作为家长,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淡化“重点学校”观念;以孩子为本,主动沟通、尊重孩子意愿和选择;应符合子女现有水平和身心特质;应与子女的自我价值发展趋向一致;而且还需考虑“重点学校”的现有状况。
二、阳光男孩与差生女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光男孩与差生女孩(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游戏玩家的媒介形象研究 ——以人民网2012-2020年相关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网络游戏概念界定 |
(二)玩家概念界定 |
四、研究现状 |
(一)媒介形象的研究 |
(二)网络游戏的研究 |
(三)网络游戏玩家媒介形象的研究 |
(四)研究现状述评 |
五、研究样本 |
(一)研究样本采集 |
(二)类目构建 |
六、研究方法 |
第1章 人民网网络游戏玩家的报道内容分析(2012—2020 年) |
1.1 报道数量:整体涨幅较大,特定节点转折 |
1.2 报道体裁:通讯消息占比重大 |
1.3 报道主题:主题丰富,多元构成 |
1.4 报道信源:多种信源,游戏玩家自身较少 |
1.5 报道对象:个体男性为主,群体形象集中 |
1.6 报道倾向性:总体负面为主,逐年趋于中性 |
第2章 网络游戏玩家的媒介形象及嬗变动因 |
2.1 不同时期报道中网络游戏玩家形象的发展 |
2.1.1 网络游戏崛起初期(2012-2014) |
(一)违法犯罪的网瘾青年 |
(二)穷困潦倒的追梦者 |
2.1.2 网络游戏掀起热潮时期(2015-2017) |
(一)高额收入的明星玩家 |
(二)网络成瘾的青少年 |
(三)专业独立的女性玩家 |
2.1.3 网络游戏繁荣时期(2018-2020) |
(一)大放异彩的网游从业者 |
(二)巨额消费的儿童玩家 |
2.2 网络游戏玩家媒介形象嬗变的多元力量互动 |
2.2.1 政治话语指引:“警惕”与“发展” |
2.2.2 市场话语互动:“穷困”与“暴富” |
2.2.3 科技话语赋权:“直播”与“消费” |
2.2.4 文化话语增色:“孤僻”与“社交” |
第3章 网络游戏玩家媒介形象呈现的评价与批判 |
3.1 网络游戏玩家形象极化 |
3.2 他者形塑,玩家“失语” |
3.3 报道滞后,时效性不足 |
3.4 对女性玩家的外貌“凝视” |
第4章 网络游戏玩家媒介形象呈现的思考 |
4.1 媒介形象对网络游戏玩家的影响 |
4.1.1 玩家承受的刻板印象加深 |
4.1.2 玩家自我认知向媒介形象趋同 |
4.2 对于媒体在亚文化群体报道中的建议 |
4.2.1 关于媒体机构的思考 |
(一)谨防单一渠道平衡报道信源 |
(二)均衡多元力量承担媒体责任 |
4.2.2 关于媒体从业者的思考 |
(一)保持媒介自律慎用煽情手法 |
(二)提升报道温度展现人文关怀 |
(三)慎重使用标签拒绝模式化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人民网关于网络游戏玩家报道样本 |
附录2 访谈样本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身体”视域下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生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关键词界定 |
1.2.1 学生和高三学生 |
1.2.2 学习、生活和学习生活 |
1.2.3 身体和学生身体 |
1.3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有关学习生活的理论研究 |
1.3.2 国内外有关身体的理论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教育生活史理论 |
2.2 教育身体史理论 |
2.3 学生身体史理论 |
2.3.1 身体史与学生生活之关联 |
2.3.2 身体史研究对于学习生活研究之意蕴 |
2.4 教育生活叙事 |
3 基础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之身体现状 |
3.1 研究样本的筛选 |
3.2 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之时空身体现状 |
3.2.1 时间中的身体 |
3.2.2 空间中的身体 |
3.2.3 情感中的身体 |
4 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之身体活动 |
4.1 非备考阶段之身体活动 |
4.1.1 课堂 |
4.1.2 宿舍 |
4.2 备考阶段之身体活动 |
4.2.1 课堂 |
4.2.2 宿舍 |
4.3 分析与讨论 |
4.3.1 非备考阶段和备考阶段课堂身体活动比较 |
4.3.2 非备考阶段和备考阶段宿舍身体活动比较 |
4.3.3 非备考阶段和备考阶段身体活动总结 |
5 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生活身体活动的归因分析与反思 |
5.1 问题产生的根源 |
5.1.1 社会因素 |
5.1.2 学校因素 |
5.1.3 个人因素 |
5.2 反思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生活访谈提纲 |
附录 B 图表索引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素养 |
二、民族院校 |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 |
第四节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相关研究状况 |
二、国内民族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相关研究状况 |
三、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
第二节 文化适应理论 |
一、文化与文化适应 |
二、文化适应理论模型 |
第三节 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一、田野点选择的原则 |
二、田野点的背景介绍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主要框架内容 |
第三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概述 |
第二节 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
第三节 问卷调查数据整体分析 |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情况 |
二、Z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情况 |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文化适应情况 |
第四节 问卷调查数据单因素分析 |
一、单因素分析方法设计 |
二、单因素对比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的成长经历与故事及其解读分析 |
第一节 叙事探究法在本研究的选择和应用 |
一、叙事探究方法的选择 |
二、叙事探究方法的运用 |
第二节 哈萨克族大学生玛依拉的故事及解读 |
一、玛依拉的故事 |
二、玛依拉的故事解读 |
第三节 藏族大学生扎西的故事及解读 |
一、扎西的故事 |
二、扎西的故事解读 |
第四节 维吾尔族大学生古丽的故事 |
一、古丽的故事 |
二、古丽的故事解读 |
第五节 藏族大学生卓玛的故事及解读 |
一、卓玛的故事 |
二、卓玛的故事解读 |
第六节 汉族大学生小静的故事及解读 |
一、小静的故事 |
二、小静的故事解读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主客位分析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家庭 |
二、基础教育经历 |
三、大学学习经历 |
四、社会环境 |
五、人格特征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家庭 |
二、基础教育经历 |
三、大学学习经历 |
四、社会环境 |
五、人格特征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与其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阐述 |
一、家庭 |
二、基础教育经历 |
三、大学学习经历 |
四、社会环境 |
五、人格特征 |
第六章 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 |
第一节 “跨文化适应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的态度倾向 |
第二节 “文化适应过程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基于“文化适应的学习模式”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 |
第七章 理论反思与感悟 |
第一节 理论反思 |
第二节 研究感悟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转型性变革背景下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的“学校文化” |
(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出场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核心概念的研究 |
(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特征及表达形式 |
(三)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路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反思 |
三、概念界定 |
(一)转型性变革 |
(二)学校核心价值观 |
(三)生成 |
(四)转化 |
四、研究问题与目的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田野调查法 |
第二章 田野地点概述 |
一、田野点的选择 |
(一)为何选择M校 |
(二)如何进入“田野” |
二、田野点概况 |
(一)P区:发展历史悠久的工业基地 |
(二)M校:“文化大革命”后学校合并的产儿 |
第三章 “育魂”: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初步生成 |
一、生成背景:“风雪严冬”中的学校转型性变革 |
(一)新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以“新基础教育”理念统领办学 |
二、生成过程:寻找变革的精神动力 |
(一)一所学校的棒球情结 |
(二)“领育制”教育理念的反思 |
第四章 “化成”:以“自育”为核心的学校转型性变革 |
一、保障:扁平化的学校管理组织变革 |
(一)构建“责任人”与“合作者”融通的管理方式 |
(二)组建“自育型”管理组织 |
二、日常:教师的研究性变革实践 |
(一)日常研究性学习实践 |
(二)“教研共同体”的研究与探索 |
三、强化:评价与激励 |
(一)《M校教职工考核制度》的修订 |
(二)“美丽的自育一刻”评选 |
四、学校成员的“新生活”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学校核心价值观生成与转化的一般路径 |
(一)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路径 |
(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转化路径 |
二、“深度”与“浅度”之分 |
(一)学校变革的“深”与“浅” |
(二)学校核心价值观转化的“深”与“浅” |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三、硕博论文 |
后记 |
(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中学语文合作探究课堂中的教师讲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改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现状 |
(二) 语文教师形成讲述风格的重要性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实地访谈法 |
(四) 个案研究法 |
四、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关于教师讲述的概念研究 |
(二) 关于教师讲述的优缺点研究 |
(三) 关于教师讲述的革新研究 |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中学语文教师讲述风格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讲述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中学语文教师课堂讲述的调查现状及分析 |
一、调查概况介绍 |
二、中学语文教师对当前课堂讲述的看法 |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师讲述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中学语文教师讲述风格意识淡薄 |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讲述的境况不佳 |
三、教师讲述现状对学生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
第二章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讲述风格鉴赏与课堂讲述研究 |
第一节、蕴味灵活型:钱梦龙 |
一、钱梦龙:“自学成才”与“三主四式” |
二、结合案例分析导读法的讲述风格 |
三、总结导读教学法讲述风格的优缺点 |
第二节、民主亲切型:李镇西 |
一、李镇西:爱的教育、诗意人生 |
二、结合案例分析民主教育的讲述风格 |
三、总结民主教育讲述风格的优缺点 |
第三节、简练精美型:余映潮 |
一、余映潮:高雅教学 |
二、结合案例分析板块式创新课堂的讲述风格 |
三、总结板块式教学讲述风格的优缺点 |
第四节、兼容并包型:于漪 |
一、于漪:人文教育 |
二、结合案例分析总结人文教育的讲述风格 |
三、总结人文教育讲述风格的优缺点 |
第三章 合作探究课堂中教师讲述的有效策略 |
第一节、语文特级教师讲述风格形成的规律 |
一、教师讲述的内容依据 |
二、教师讲述的风格表现 |
第二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讲述的技巧 |
一、恰当把握讲述时机 |
二、讲述过程有学生“介入” |
三、从文本的“这一个”出发 |
四、讲究讲述时的语言表达 |
五、讲述时紧密联接学生的思维动向 |
第四章 研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讲述的启示 |
第一节、教师讲述对学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
二、引导学生思维和认知发展 |
三、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 |
第二节、教师讲述有益于中学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形成 |
一、强化自主发展意识,树立爱学生、爱教育的教学观念 |
二、深入了解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 |
三、储备知识理论,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 |
四、在教学过程中反思、实践、创新 |
五、机智应对多重角色,增强职业和生活的幸福感 |
六、结合个性正确定位,追求属于自己的风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8)初中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与调适策略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二章 学校场域中出现的初中生主要心理问题 |
第一节 学校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
一、师生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
二、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
第二节 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
一、学习压力大,让学生承受挫折 |
二、学习压力大,给学生带来考试焦虑 |
三、学习压力大,让学生做出不诚信行为 |
第三节 学生自身个性发展带来的问题 |
第三章 在学校场域中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家庭因素 |
一、家庭的教育方式 |
二、家庭类型 |
第二节 学校因素 |
一、教师的素质 |
二、学校环境 |
第三节 学生自身因素 |
一、生理发育所引发的心理变化 |
二、心理发展的矛盾 |
第四章 在学校场域初中生中的心理问题的调适策略 |
第一节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一、提高家长教育素质 |
二、家校合作 |
三、让特殊家庭的学生享受家的温暖 |
第二节 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
一、提升教师的教育素质 |
二、利用学校资源,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
三、优化学校评价标准和课程设置,减轻学生负担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关于词语消退的界定 |
第三节 语料库的构建 |
一、语料来源 |
二、筛选过程 |
第四节 定量分析 |
一、新词语消退现象整体走势的概述 |
二、新词语消退现象的分时段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消退的新词语的特点 |
第一节 语音特点 |
一、简缩语 |
二、音译造词 |
第二节 语义特点 |
一、语义背景的消失 |
二、同义替换 |
三、同音同形异义词 |
第三节 修辞特点 |
一、仿拟造词 |
二、谐音造词 |
三、比喻造词 |
四、夸张造词 |
第四节 语法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会因素 |
一、旧事物的消失 |
二、新事物的普及 |
三、社会热点的消退 |
第二节 语用心理因素 |
一、喜新厌旧的心理 |
二、从众心理 |
三、避俗求雅心理 |
第三节 网络传媒因素 |
第四节 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家长对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的期望现状及问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重点学校”的历史发展过程及问题 |
1.1.2 “重点学校”问题引发的现实触动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期望教育的理论基础 |
1.3.2 关于家长对孩子教育期望的研究 |
1.3.3 关于重点学校的研究 |
1.3.4 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的依据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依据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家长对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的期望现状调查 |
2.1 “家长对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的期望”调查问卷设计 |
2.1.1 问卷的目的 |
2.1.2 问卷结果假设 |
2.1.3 问卷的内容设计 |
2.1.4 问卷调查对象 |
2.1.5 问卷调查情况 |
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2.1 家长与学生问卷对比结果的问题分析 |
2.2.2 家长期望现状分析 |
第3章 家长对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的过度期望的负面效应 |
3.1 家长过度期望的现状分析 |
3.1.1 何为过度期望 |
3.1.2 家长过度期望的现状分析 |
3.2 家长过度期望子女就读重点学校产生的负面影响 |
3.2.1 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
3.2.2 扭曲孩子的价值观 |
3.2.3 孩子易产生心理问题 |
3.2.4 亲子关系淡漠 |
3.2.5 加重家庭经济压力 |
第4章 家长过度期望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的原因分析 |
4.1 影响家长对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的主要因素 |
4.1.1 孩子因素 |
4.1.2 家长因素 |
4.1.3 学校因素 |
4.1.4 社会因素 |
4.2 家长过度期望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的深层原因 |
4.2.1 家庭社会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和影响 |
4.2.2 人才的培养即教育具有持续性 |
4.2.3 教育可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经济收益 |
4.2.4 教育能赋予个人权力 |
第5章 家长和孩子如何面对就读“重点学校”问题 |
5.1 子女如何面对父母过高期望其就读重点学校的问题 |
5.1.1 孩子有清晰地自我认知,正确积极地对待学习 |
5.1.2 孩子应主动跟父母沟通 |
5.2 父母如何处理过度期望子女就读“重点学校”产生的问题 |
5.2.1 家长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淡化“重点学校”观念 |
5.2.2 以孩子为本,主动沟通、尊重孩子意愿和选择 |
5.2.3 家长的教育期望应符合子女现有水平和身心特质 |
5.2.4 家长的教育期望应与子女的自我价值发展趋向一致 |
5.2.5 家长的教育期望需考虑“重点学校”的现有状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阳光男孩与差生女孩(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游戏玩家的媒介形象研究 ——以人民网2012-2020年相关报道为例[D]. 刘静涵. 吉林大学, 2021(01)
- [2]“身体”视域下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生活的研究[D]. 赵桂凤. 宁波大学, 2019(06)
- [3]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D]. 索兴梅.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4]转型性变革背景下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转化研究[D]. 余岑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6]中学语文合作探究课堂中的教师讲述研究[D]. 徐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7]用爱轻轻推开童心之窗[J]. 毛海平. 教育艺术, 2016(02)
- [8]初中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与调适策略的案例研究[D]. 曹丽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14(12)
- [9]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D]. 危洋洋. 黑龙江大学, 2014(03)
- [10]家长对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的期望现状及问题分析研究[D]. 王淑晓. 湖南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