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远物流 强力出击(论文文献综述)
王远伟[1](2014)在《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期,进一步深化转型不可避免,而中国多元化的利益结构已然形成,但社会利益分化和利益结构调整仍然是今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目前以行政性、结构性、市场性为特点的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利益集团还会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深刻发展,但是他们已经能够主动或者被动的干预当前决策者的整个政策运行过程。税收政策是一类特殊的公共政策,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政策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其他类型的政策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它是政府当前最为重要的、也经常使用的政策方式之一。从税收政策的收入职能和调控职能来看,它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集中在一个“利”字上,而“利”本身就是利益集团的核心所在,因此税收政策的任何微小变动都会让利益集团的神经立刻警觉起来。伴随着中国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各种利益集团已经在税收政策过程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迹,不论在税收政策的酝酿、制定还是执行阶段,我们都可以看到利益集团活动的身影。因此税收政策和利益集团是本文的两个主要题眼,而撰写本文的目的就是挖掘隐藏在两者背后的内在联系,关于税收政策和利益集团的分别研究,就目前的国内外现状来看也都可以车载斗量了,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着作中寻找出对税收政策和利益集团之间联系的只言片语来,但是真正系统的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章或着作,国外还是有一些,而在国内可能这类研究则是寥若晨星了。但是正如托尔斯泰曾说,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所以搞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只有全面掌握了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才可能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本文按照税收政策的过程,即按照税收政策的酝酿、制定、执行阶段为主线,围绕着利益集团如何影响税收政策过程这一论题展开研究,以期得到规范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的思路。本文共由6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提出针对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的研究背景并分析研究意义,然后分析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继而归纳研究思路、构建基本框架,最后列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并提出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为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过程之理论分析,主要从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的核心:利益集团理论;作为公共政策之一:税收政策理论;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的制度和制度体系;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学理论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基础奠基。第三章为税收政策酝酿阶段一一税收政策问题的产生及利益集团在其中的影响,首先阐述了税收政策问题的出现和根源,继而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对利益集团或集团联盟参与税收政策制定的进入动力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利益集团在促进税收政策问题出现中的具体影响展开分析。第四章为税收政策制定过程(合法化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影响,首先对中国目前的税收政策制定流程进行具体分析,然后以博弈论为基础对税收政策制定中利益集团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对中国税收政策制定过程利益集团的关注点和影响展开具体分析。第五章为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影响,首先从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执行的原因;利益集团执行税收政策的效果;税收政策执行中利益集团参与主体等方面进行一般综述,然后就企业型利益集团和地方政府对税收政策执行过程的具体影响分别展开研究。第六章构建规范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过程的思路,主要从税收政策酝酿、制定和执行三个方面提出制度建设和具体办法,同时还提出了一些规范利益集团行为的折衷性措施,以期削弱利益集团负面的影响,使其能发挥促进中国税收政策过程的正面效应。由于关于利益集团对税收政策影响的研究目前还是一个空白,所以在税收政策的酝酿、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可能还有一些没有论及到的地方,此外利益集团对税收政策过程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特别是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转型期之内,利益集团的影响手段在不断的更新发展,再加之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不断改革完善,因此可以看出关于利益集团对税收政策过程的影响分析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研究过程。
繁星[2](2011)在《全球化视角下的中远码头版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远作为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正在朝着大型跨国公司的目标迈进,码头产业无疑是依托航运主业做强的一个产业链平台。4月15日,中远麾下的码头产业旗舰、香港上市公司蓝筹股——中远太平洋对外发布,今年第一季度旗下海内外19个码头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1146.3万标准箱,同比
段炼[3](2009)在《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浪潮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理论框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内外新一轮“区域规划”或“城市地区(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等行动,从实践方面也宣示了原有的国家/行政区区域层级体系已为当今以空间功能结点为枢纽、以流的通道为关联、以流量的大小为主辅的城乡经济社会网络体系逐渐取代这一趋势的出现。因此,作为区域空间功能结点的各级各类城镇建设,其向外辐射影响的规模大小、职能强弱及其空间联结完善度已超越传统的向内统一认知的空间完形、景观多样和人们心理行为感知度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世界性的城镇化进程对于区域自然资源、人类居住环境和城乡空间单元等物质形态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产生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居住拥挤、城乡冲突加剧等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两大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人居环境科学的诞生,并相应产生了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五大层级的人居环境建设体系。其中,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及其所涉及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PRED)之间的关系协调,即以城镇化的区域推进所涉及到的人口、产业和空间三大问题为导向进行综合融贯的研究,以实现区域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关于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选题研究即是由此产生。三峡区域是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一个特定区域,其优良人居环境建设的质量事关三峡工程巨大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发挥。经过十余年的举国投入和区域人民的艰苦奋斗,三峡区域已完成了相关的工程建设和移民迁建任务;但欠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严酷的资源环境条件构成区域人居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速提挡”的瓶颈,而且随着国家投入的结束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确立使三峡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压力骤增,也使其区域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新的战略选择。因此,论文结合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指向,总结和梳理了城市规划学、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和区域资源环境等学科的最新动向,以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为核心,构建了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人口、产业、空间“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同时,论文采用史论文案法对三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纵向梳理,并结合横向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调查,完成了“资源环境容量制约下的人口再分布指引缓解人地矛盾”、“结构优化基础上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破解产业空虚化”、“基于地域格局特点的快速城镇化进程重组城乡空间结构”三方面的新人居环境建设策略提出。第一,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是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支撑,而城镇化推进的本质特征即是城乡人口的迁移与再分布,因此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据人口容量确立人口再分布指引策略。论文结合三峡地域开发背景中的人口增长及空间分布进程,在阐明三峡区域人地矛盾历史源流的基础上,运用相对值评价模型完成了三峡区域区县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评价;同时,论文分析了三峡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与特征,并通过各区县城镇化发展与其人口容量之间的协调度指数计算,提出了人口集聚区、稳定区和疏散区中各区县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再分布指引策略。第二,经济增长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而城镇化进程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因此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在市场的竞争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其竞争力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经济的高效增长。论文以三峡区域资源禀赋和历史时期产业发展的分析入手,在对现状产业空虚化与结构同质化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对策,并结合区县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实践提出了构建区域产业集群的建议和空间布局结构。第三,城镇化的推进与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空间结构的演进紧密相关,因此空间资源既是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载体,其结构构型也是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状态的指示器。论文结合三峡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与历史进程,在对其区县城镇化空间分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峡西、峡中和峡东三地带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重组策略;并在整合三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的“V”型—“W”型—“U”型模式演进序列基础上编制了三峡区域空间的发展战略构想。三峡区域的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是对三峡区域转型期人居环境建设的尝试性探索,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于中国大多数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论文最后以区域人口再分布方案及相关区县产业集群建设和空间结构重组案例,冀望对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容框架体系作进一步的完善。
党政[4](2008)在《北京宅急送公司品牌公关传播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品牌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品牌形象在当今市场上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竞争利器,没有品牌企业就无法生存。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有很多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对于国内物流快递行业而言,在生存和发展中,本来就存在基础薄弱,资金不足的先天性问题,在无法进行足够规模的广告投入的情况下,如何在最低成本运作下有效完成品牌的建设是一个艰难课题,公关传播理论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途径。公关传播是指的通过有控制的信息传播与沟通活动,谋求建立有利于组织生存发展的适宜关系状态和关系环境。公关关系理论对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帮助组织建立、维护和发展和谐、健康、稳定的公众关系,从而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不可缺少的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其已经成为制定与执行政策的重要依据和提高组织知名度与美誉度、树立企业品牌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首次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的品牌建设中对公关传播理论使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系统的研究了如何制定企业公关传播策略,如何合理运用公关传播策略完成企业品牌建设目的。通过对公关传播理论在物流企业品牌建设方面的研究,希望更多的人对中国物流行业品牌建设现状有所了解,同时希望更多的物流快递公司对公关传播这一信息时代的品牌建设利器有所认识并学会使用。同时本文能够为国内企业尤其是服务性企业如何通过较低的成本完成企业品牌建设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为公关传播理论在企业品牌建设行为方面的应用作一些有益探讨。
辛永娟[5](2004)在《我国大型航运企业现代物流服务战略及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措施》文中研究表明航运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物流服务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使得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均集中力量对陆上运输、海上运输等关键环节进行有效投入,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以求在竞争日益加剧的航运市场站稳脚跟,抢占市场、获得利润。但受中国大环境的制约,我国大型航运企业在开展物流服务的过程中虽然发展迅速,但存在着许多问题,而如何去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其现代物流服务战略的实施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物流服务业给航运企业带来了崭新的扩展空间和丰厚的利润源泉,我国大型航运企业以物流业务作为其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支柱产业,将会极大地巩固其以航运为主业的竞争优势。 本文首先论述了现代物流服务与传统运输服务的区别。其次对我国大型航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背景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物流市场现状、国外大型航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服务的策略,以及我国大型航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必要性,从而说明其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后利用SWOT理论模型对我国大型航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基本条件进行了分析,包括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自身的优劣势等,并以中远集团为例,为我国大型航运企业现代物流服务的开展进行战略定位;同时以中外运和中海集团为例,说明我国大型航运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的重要性。文章的最后从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大型航运企业现代物流服务战略实施中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其战略实施提出了应对措施:航运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思路应该是建立由航运企业最高管理层向下的三条纵向并行的管理机制,即进行物流规划与设计机制的再造、物流操作管理机制的再造和客户反馈管理机制的再造;组织结构重组应突出组织扁平化,航运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物流公司,并且物流公司宜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航运企业物流总公司应为利润中心而各区域公司均为成本中心;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实施中强调注重完善人才选拔和使用培养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建立与市场接轨的分配激励机制以及重点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
龙江[6](2004)在《基于竞争优势的物流成长》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以及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同步发展,成为推动物流业在全球发展的源动力,“联系与流动”也正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的重要内容——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的主题即为“促进联系”,报告强调,“跨国公司的分布日益广泛、流动性日益加强”,“各种因素和职能越来越自由的流动”以及“日益增强的竞争”使跨国公司“更加依靠与外部伙伴(供方、买方、甚至是竞争者)的联系”。近年来,物流正逐渐成为新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产业成长与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增长点。 竞争优势与物流成长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一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研究如何增强竞争优势时都将物流战略作为其战略选择之一;其二表现为,物流业作为一个产业(综合性服务产业和物质生产部门),其自身成长需要具有竞争优势,其兴盛繁荣也离不开竞争力的增强。物流成长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竞争优势是物流成长的动力所在。在波特竞争优势分析的战略工具——价值链所包含的五项基础活动中,有两项是与物流有关的活动(即进货物流与出货物流),由此可见,物流与竞争优势之间具有极其重要的内生关系。基于此,本论文选择了两个领域的结合点所存在的问题空白作为研究展开与深化的切入点,即把物流成长与企业和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相结合,尝试对物流业的竞争优势领域进行系统研究,以探索物流业在竞争中成长,在成长中竞争的内在规律与机制。 本论文构建了一个基于竞争优势的“物流成长”系统框架,以研究在物流成长过程中如何增强与创造竞争优势以及如何使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得以可持续成长的相关理论问题。在这个框架中,物流成长是核心,竞争优势是成长的最终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重点从三个角度予以剖析:其一,企业物流、物流企业与物流产业成长变迁过程中的竞争优势分析;物流产业形成后,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变迁(物流联盟)过程中的竞争优势分析;其三,在物流成长过程中,通过创新推动物流可持续成长变迁的竞争优势分析。 在物流成长的系统框架中,首先对“物流成长”的概念与范围进行了界定,以确定后续研究的基调,并从概念成长、阶段成长以及技术成长三方面的维度对物流成长进行了理论综述。其次,通过考察物流成长的内部路径与外部路径以探索物流成长的内在机制,提出其路径成长轨迹遵循着“聚变—裂变—聚变”的变迁过程。不论是在物流成长的聚变阶段还是在其裂变阶段,都体现出增强与创造竞争优势的需求,特别反映在对降低物流成本的追求以及差异化服务的提供方面。然后,论文从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联盟优势和创新优势三个方面对“物流成长”框架进行了展开研究,其中,“联盟优势”是对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从产业内向产业外的延伸与拓展,而“创新优势”则是对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从传统向现代、从静态向动态的延伸与拓展,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随着物流成长路径从物流产业内部(企业物流的“聚变”直至物流企业的“裂变”)走向物流产业外部(物流联盟直至动态物流联盟),随着物流成长创新程度和创新能力的从低到高增强,带来的是一个竞争优势不断得到获取、创造以及持续的动态成长过程。对于物流成长的联盟而言,其优势创造重点体现在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共生经济效应以及速度经济效应的实现上;对于物流成长的创新而言,思维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则是造就物流成长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与保证。 本论文在竞争优势理论的框架内研究物流成长及其与竞争优势构建之间的内在和外在联系,以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分析企业如何适应组织变革的要求,按照物流成长的要求协调和处理复杂的物流和信息流,使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创造得以顺利实现,并探讨物流成长过程中物流理念、物流管理、物流服务以及物流制度的变迁对物流成长的作用,从促进联系的角度分析物流成长的竞争状况,并对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创造战略提出建议。论文共分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对国、内外有关物流成长以及物流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成果进行分析与综述,确定论文的结构框架与研究内容,并指出研究成果中的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提出了物流成长的理论框架。首先对“成长”与“发展”这两个术语进行了对比评析,旨在阐明论文的选题为什么是“物流成长”而不是“物流发展”,并指出物流成长具有竞争性、持续性、创新性和变迁性等特点。该章以理论综述为主,一方面,在概念成长分析中将物流概念成长划分为“前成长期”、“中成长期”和“后成长期”,分析了从“Physiea一nistribution”到“Logisties”的概念成长变迁,以判断物流理念的未来成长方向。在阶段成长分析中对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物流成长阶段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明确物流成长所处的阶段并能够以正确的方向为指引顺利成长。通过技术成长分析以阐明物流技术是如何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并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来增强竞争优势。另一方
赵丽君,周江华[7](2003)在《试探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的转变》文中提出我国加入WTO后,物流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单纯的海运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因此,航运企业必须提供综合物流服务,才能立足市场。文章分析了物流市场的需求,并为我国传统航运企业提出了转变的对策。
二、中远物流 强力出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远物流 强力出击(论文提纲范文)
(1)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与不足 |
2 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过程之理论分析 |
2.1 利益集团理论 |
2.1.1 利益集团概念 |
2.1.2 利益集团的特征及类型 |
2.1.3 利益集团的影响手段与途径 |
2.1.4 利益集团形成机理及利益诉求的动态化 |
2.1.5 中国利益集团的演进及分类 |
2.2 公共政策与税收政策 |
2.2.1 公共政策 |
2.2.2 税收政策 |
2.3 制度及制度体 |
2.3.1 制度、政策与利益集团 |
2.3.2 西方国家的制度体系——以美国为例 |
2.3.3 中国的制度体系 |
2.4 政策价值取向与心理学 |
2.4.1 政策过程中的价值观与价值冲突 |
2.4.2 政策过程中的心理学分析 |
2.4.3 政策过程中的理论模型及一般程序 |
3 税收政策酝酿阶段——税收政策问题的产生及利益集团在其中的影响 |
3.1 税收政策问题的出现及根源 |
3.1.1 政策问题的产生分析 |
3.1.2 税收政策问题的产生分析 |
3.2 利益集团或集团联盟参与税收政策过程的进入动力分析——从博弈论的视角 |
3.2.1 势均力敌情况下的进入动力分析 |
3.2.2 力量不均衡情况下的进入动力分析 |
3.3 利益集团在税收政策问题出现中的具体影响分析 |
3.3.1 国企、外企和中小企业的应对表现 |
3.3.2 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应对表现 |
3.3.3 各部委、地方政府及超大型国企的应对表现 |
4 税收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影响 |
4.1 中国税收政策制定流程 |
4.1.1 税收政策与决策机构以及决策机构之间的关系简要分析 |
4.1.2 以法律、法规、规章确定的税收政策制定流程 |
4.1.3 以其他税收规范性文件确定的税收政策制定流程 |
4.2 税收政策制定中的利益集团博弈理论分析 |
4.2.1 税收政策的决策机构在处理建议不同情况下,对利益集团的行为理论分析 |
4.2.2 关于利益集团对决策者进行“游说”策略的理论分析 |
4.2.3 通过“讨价还价”博弈分析税收政策制定过程 |
4.3 中国税收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集团的关注点及具体影响分析 |
4.3.1 一般综述 |
4.3.2 利益集团的关注点及影响分析 |
5 税收政策执行阶段中的利益集团影响 |
5.1 关于利益集团和税收政策执行之理论综述 |
5.1.1 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执行的原因 |
5.1.2 对利益集团执行税收政策效果分析 |
5.1.3 税收政策执行中的利益集团参与主体分析 |
5.2 企业型利益集团对税收政策执行的影响分析 |
5.2.1 偷逃税、节税、避税对税收政策执行的影响程度分析 |
5.2.2 影响税收政策执行工具之偷逃税分析 |
5.2.3 影响税收政策执行工具之节税避税分析 |
5.2.4 影响税收政策执行工具之税收转嫁分析 |
5.2.5 企业对税收政策的具体影响行为 |
5.3 地方政府对税收政策执行的影响分析 |
5.3.1 地方政府在税收政策执行中的行为动机 |
5.3.2 地方政府影响税收政策执行的具体表现 |
小结 |
6 构建规范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过程的思路 |
6.1 税收政策酝酿中构建规范利益集团影响行为的思路 |
6.2 税收政策制定过程中构建规范利益集团影响行为的思路 |
6.3 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构建规范利益集团影响行为的思路 |
6.3.1 构建关于税收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 |
6.3.2 关于规范企业型利益集团的思路 |
6.3.3 关于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思路 |
6.4 规范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过程的当前措施 |
6.4.1 税收政策酝酿阶段的当前措施 |
6.4.2 税收政策制定阶段的当前措施 |
6.4.3 税收政策执行阶段的当前措施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三峡区域 |
1.2.2 快速城镇化 |
1.2.3 区域人居环境 |
1.2.4 人口再分布 |
1.3 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述评 |
1.3.1 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1.3.3 三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
1.4 研究目的、方法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结构 |
2 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建构 |
2.1 “三位一体”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框架 |
2.1.1 三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现状 |
2.1.2 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三位一体”分析框架 |
2.2 区域人口空间过程 |
2.2.1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与再分布 |
2.2.2 人口空间再分布路径 |
2.3 区域产业空间组织 |
2.3.1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优化 |
2.3.2 区域产业空间组织模式 |
2.4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
2.4.1 城乡地域变迁中的空间结构演进 |
2.4.2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途径 |
2.5 小结: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几点理论认识 |
3 三峡区域人口迁移与空间再分布 |
3.1 人口的动态发展特征 |
3.1.1 地域开发与建制沿革 |
3.1.2 人口发展简述 |
3.1.3 移民主导下的三峡人口发展特征 |
3.2 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3.2.1 人口空间分布 |
3.2.2 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因素的相关性 |
3.2.3 人口分布的合理性评价 |
3.3 城镇化发展进程研究 |
3.3.1 三峡区域城镇化历史 |
3.3.2 现状城镇化水平分析 |
3.4 三峡区域人口再分布指引 |
3.4.1 城镇化发展指数研究 |
3.4.2 人口容量指数研究 |
3.4.3 基于城镇化与人口容量协调发展上的人口再分布指引 |
3.5 小结:三峡区域人口迁移与空间再分布的几点结论 |
4 三峡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 |
4.1 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 |
4.1.1 资源条件分析 |
4.1.2 历史进程分析 |
4.1.3 产业发展与生态变迁 |
4.2 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趋势 |
4.2.1 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 |
4.2.2 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3 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
4.3 产业结构优化 |
4.3.1 产业结构优化方向及重点领域 |
4.3.2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 |
4.3.3 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对策 |
4.4 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空间布局 |
4.4.1 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环境因素 |
4.4.2 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
4.4.3 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 |
4.5 小结:三峡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几点结论 |
5 三峡区域城乡演进与空间结构重组 |
5.1 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
5.1.1 空间结构形成的自然基底 |
5.1.2 城乡关系演变历程 |
5.1.3 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
5.2 城镇化空间结构的现状问题 |
5.2.1 城镇化空间分异现象 |
5.2.2 空间结构现状特征 |
5.2.3 空间结构问题分析 |
5.3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组策略 |
5.3.1 峡西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策略 |
5.3.2 峡中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策略 |
5.3.3 峡东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策略 |
5.4 人口功能区基础上的三峡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
5.4.1 界定人口功能区 |
5.4.2 人口功能区演进模式讨论 |
5.4.3 人口功能区演进基础上的三峡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
5.5 小结:三峡区域城乡空间演进与空间结构重组的几点结论 |
6 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几个问题探索 |
6.1 三峡区域人口再分布指引 |
6.1.1 人口再分布的城镇化推进问题探析 |
6.1.2 区县中心城区建设规模指引 |
6.2 万州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6.2.1 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基础 |
6.2.2 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
6.3 江津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空间结构重组 |
6.3.1 江津区域空间结构建设基础 |
6.3.2 影响因子及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
6.4 小结: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几个问题探索的几点结论 |
7 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7.2.1 研究难点 |
7.2.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三峡区域相关调查情况表 |
B 论文数据处理基础数据表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主持及参与的科研 课题、获奖情况 |
(4)北京宅急送公司品牌公关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选题背景 |
(一) 北京宅急送公司基本情况 |
(二) 物流行业背景与竞争形势分析 |
二、企业品牌战略中的公关传播策略 |
(一) 公关传播策略在企业品牌战略中的优势作用 |
(二) 企业品牌战略中公关传播策略实施的常见路径 |
(三) 物流企业品牌战略中的公关传播策略 |
三、北京宅急送公司品牌公关传播现状分析 |
(一) 北京宅急送公司品牌公关传播现状 |
(二) 北京宅急送公司品牌公关传播存在的问题 |
四、北京宅急送公司品牌公关传播策略 |
(一) 北京宅急送公司公关组织体系建设策略 |
(二) 北京宅急送公司公关传播策略 |
(三) 北京宅急送公司危机公关策略 |
(四) 北京宅急送公司网络公关策略 |
五、北京宅急送公司品牌公关传播建设对企业的启示 |
(一) 品牌意识决定品牌战略的制定 |
(二) 公关传播意识促进品牌战略实施 |
(三) 公关传播策略需要创新 |
六、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我国大型航运企业现代物流服务战略及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五节 本文创新之处以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现代物流服务与传统运输服务的区别 |
第一节 现代物流服务的界定 |
第二节 现代物流服务方式与传统运输服务方式的区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背景与必要性 |
第一节 中国物流市场现状 |
第二节 国外大型航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服务的策略借鉴 |
第三节 我国大型航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航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战略定位 |
第一节 SWOT理论模型概述 |
第二节 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三节 内部条件分析 |
第四节 航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战略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物流服务战略实旌中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
第一节 航运企业业务流程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措施 |
第二节 航运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
第三节 航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改革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6)基于竞争优势的物流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1 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稳定发展 |
1.1.1.2 WTO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关注物流服务 |
1.1.1.3 物流服务竞争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新焦点 |
1.1.1.4 中国正逐步开放物流服务市场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物流成长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关于物流成长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结构与内容 |
1.3.1 研究的结构框架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 文献资料检索汇总 |
第2章 物流成长概念:理论框架 |
2.1 物流成长的概念分析 |
2.1.1 成长与发展:概念比较 |
2.1.2 物流成长:概念的界定与解析 |
2.1.2.1 物流成长的概念 |
2.1.2.2 物流成长的对象:“点”与“面”的关系集合 |
2.1.2.3 物流成长的内涵 |
2.2 物流成长的相关理论综述 |
2.2.1 物流成长之概念成长 |
2.2.1.1 物流概念的“萌芽期” |
2.2.1.2 物流概念的“前成长期” |
2.2.1.3 物流概念的“中成长期” |
2.2.1.4 物流概念的“后成长期” |
2.2.1.5 物流概念成长之比较 |
2.2.2 物流成长阶段 |
2.2.3 物流成长之技术成长 |
2.2.3.1 从MRP到MRPⅢ |
2.2.3.2 DRP与DRPⅡ |
2.2.3.3 JIT |
2.2.3.4 ERP |
2.2.3.5 CRM |
2.2.3.6 ERM |
2.3 物流成长:一个理论框架 |
2.3.1 物流成长的理论框架 |
2.3.2 物流成长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2.1 成长的起源:竞争 |
2.3.2.2 成长与进化理论 |
2.3.2.3 生命周期理论 |
2.3.2.4 竞争优势理论:从竞争战略到国家竞争优势 |
2.3.2.5 资源基础理论:从资源到能力 |
第3章 物流成长的路径 |
3.1 聚变与裂变:基本概念与延伸 |
3.2 物流成长的内生路径:聚变 |
3.2.1 联系:物流成长聚变的基本条件 |
3.2.2 物流成长的功能聚变 |
3.2.3 物流成长的“聚变式管理” |
3.2.4 物流成长的技术聚变 |
3.2.4.1 物流技术聚变:与功能聚变相辅相成 |
3.2.4.2 物流技术聚变:过程技术的变迁 |
3.2.5 企业物流:物流聚变的结果 |
3.2.5.1 物流聚变导致企业物流 |
3.2.5.2 跨国公司:基于能力的企业物流聚变 |
3.2.6 物流聚变的阻力 |
3.3 物流成长的外生路径Ⅰ:裂变 |
3.3.1 物流成长裂变的外部力量 |
3.3.2 物流子公司:组织内部的物流成长裂变 |
3.3.3 第三方物流:组织外部的物流成长裂变 |
3.3.3.1 第三方物流:裂变与成长 |
3.3.3.2 服务外包:裂变的内部驱动力 |
3.3.3.3 第三方物流:组织裂变中的服务聚变 |
3.3.3.4 跨国公司: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成长 |
3.4 物流成长的外生路径Ⅱ:裂变后的聚变 |
3.4.1 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再聚变 |
3.4.2 物流园区:物流成长的布局“聚变”与产业集群 |
3.4.2.1 物流产业集群的“聚变效应” |
3.4.2.2 物流园区:物流空间布局的“聚变” |
3.4.2.3 跨国公司:物流园区成长的助推剂 |
第4章 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 |
4.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理论比较 |
4.2 物流成长的比较优势逻辑 |
4.2.1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下的物流成长 |
4.2.2 考虑物流成本的比较优势原则 |
4.2.3 国际贸易新理论下物流成长对福利的影响 |
4.3 物流成长: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
4.3.1 第三方物流生成:比较优势下专业分工的产物 |
4.3.2 第三方物流成长: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
4.4 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服务成长的竞争优势 |
4.4.1 服务是物流的核心使命 |
4.4.2 价值链:物流活动的竞争优势分析 |
4.4.3 跨国公司:基于价值链全球化的物流成长 |
4.4.4 服务利润链:物流服务的竞争优势分析 |
4.4.4.1 服务利润链:服务业的价值链 |
4.4.4.2 物流成长的服务利润链 |
4.4.4.3 物流成长:基于客户服务的物流服务成长 |
4.4.4.4 物流成长:基于生命周期的物流服务成长 |
第5章 物流成长的联盟优势 |
5.1 物流成长的联盟优势效应 |
5.1.1 物流联盟成长的交易费用机理 |
5.1.1.1 物流联盟:物流关系的成长变迁 |
5.1.1.2 物流联盟:交易费用理论基础 |
5.1.1.3 物流联盟:交易费用的节约 |
5.1.1.4 物流联盟:混合规制结构的产物 |
5.1.2 物流联盟的竞争优势效应 |
5.1.2.1 物流联盟:资源共享与核心能力互补的优势效应 |
5.1.2.2 物流联盟:动态联盟的优势效应 |
5.1.2.3 物流联盟:竞争优势效应评价 |
5.2 物流成长的联盟优势创造 |
5.2.1 物流成长的联盟静态优势创造 |
5.2.2 物流成长的联盟动态优势创造 |
5.2.2.1 物流联盟的规模经济效应 |
5.2.2.2 物流联盟的范围经济效应 |
5.2.2.3 物流联盟的共生经济效应 |
5.2.2.4 物流联盟的速度经济效应 |
第6章 物流成长的创新优势 |
6.1 物流成长创新的优势特征 |
6.1.1 创新概念的成长解析 |
6.1.2 物流成长创新的特征 |
6.2 物流成长优势创新的必要性 |
6.2.1 物流成长优势创新:范围视角 |
6.2.1.1 物流成长优势创新:全球视角 |
6.2.1.2 物流成长优势创新:国内视角 |
6.2.2 物流成长优势创新:技术视角 |
6.2.3 物流成长优势创新:风险视角 |
6.3 基于竞争优势的物流成长创新 |
6.3.1 以思维创新造就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 |
6.3.2 以制度创新造就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 |
6.3.2.1 物流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
6.3.2.2 价值链创新:物流制度创新的突破口 |
6.3.2.3 价值链创新的优势路径选择 |
6.3.3 以技术创新造就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 |
6.3.3.1 信息技术创新促进价值链重构 |
6.3.3.2 信息技术滞后制约现代物流成长 |
6.3.3.3 信息技术创新促进物流成长的高级化 |
6.3.4 以服务创新造就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 |
6.3.4.1 物流成长的服务创新原则 |
6.3.4.2 物流成长的服务创新思路 |
第7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试探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航运企业现阶段面临的困境。 |
2. 我国综合物流服务需求市场分析。 |
3. 我国航运企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对策。 |
四、中远物流 强力出击(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益集团影响税收政策过程研究[D]. 王远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2]全球化视角下的中远码头版图[J]. 繁星. 中国远洋航务, 2011(05)
- [3]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段炼. 重庆大学, 2009(10)
- [4]北京宅急送公司品牌公关传播策略研究[D]. 党政. 兰州大学, 2008(12)
- [5]我国大型航运企业现代物流服务战略及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措施[D]. 辛永娟. 上海海事大学, 2004(04)
- [6]基于竞争优势的物流成长[D]. 龙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7]试探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的转变[J]. 赵丽君,周江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