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特困生现象透析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思[1](2019)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高度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不断建立健全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让许多学生因获得资助得以完成学业、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就要坚持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努力让每个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1)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就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高校是人才、智力、科技的聚集地,理当在脱贫攻坚战中有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其中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彻底脱贫是高校脱贫攻坚的基础工作。本文通过对温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关资助工作人员的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存在六大问题:经济条件差、就业局限多、学业水平不高、素质能力偏低、人际交往面窄和心理承受能力弱。产生原因有:物质条件不足与自身能力薄弱的连锁反应;多方兼顾与精力有限的矛盾分化;急功近利与自我防卫并存等。本文研究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面临的四大难题:即主体的失衡化、内容的单一化、方法的机械化以及效果的短期化。经深入研究,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是:一是优化资助育人主体;二是丰富资助育人内容;三是更新资助育人方法;四是完善资助育人机制。
王敏[2](2020)在《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十四个坚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学生工作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工作模式产生的逻辑起点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教育、管理及服务功能,也必然要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工作及学生主体性需求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学生工作模式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教育、教导为主的教育中心型模式阶段,教育与管理并存的管理中心型模式(即教育—管理模式)阶段,教育、管理和服务并存的服务中心型模式(即教育—管理—服务模式)阶段,现阶段学生工作模式多以服务中心型为主。近些年,学生工作模式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在具体工作中显现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破以往学生工作的局限,化解发展中的困惑与难题,必须转换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将“学生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的新视野,适时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发展性”的学生工作模式——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用“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形象地加以表述。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构建这种模式是实现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打通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高效发挥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功能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为理论基础,指导模式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对高校学生工作、学生工作模式等相关概念准确界定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涵义和特点,抓住“以人为本位”的核心思想,具体阐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核心价值诉求。对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从教育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学工队伍构建模式四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学生工作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和学生本身三个层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借鉴以往高校学生工作的有益经验,结合当前学生思想和心理发展的新特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和主线,从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理论体系,对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理论思考。基本理念突出发展性和层次性,围绕着发展的学生观、发展的学生工作者观、发展的学生工作组织观和发展的学生工作观而展开。同时,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坚持发展性、可持续性和开放性等基本原则的指导意义。围绕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工作者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工作组织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工作全面发展等方面,确立了本研究的基本目标。在基本内容的设计上,着重突出了教育、管理和服务对学生工作模式未来发展的意义。围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设计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核心价值诉求的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从构建“131式”发展型学生教育模式、“131式”发展型学生管理模式和“131式”发展型学生服务模式入手,论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内容。在系统阐述这三种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联系与区别基础上,从“1个核心目标、3大内容体系、1个实践体系”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这三种模式构建的具体思路和实践路径,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和可操作性。为确保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正常运行,又从组织领导保障、队伍保障、物质保障、制度保障等方面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科学合理的运行保障体系。
张颖[3](2013)在《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教育成本分担为现实背景,将分析的重心放在当代中国高校贫困生援助工作的制度探讨以及政府、高校及社会援助行为的互动关系上。思考教育援助行为有效性的最优化乃至政府、高校和社会的援助角色和职能转变问题。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等院校实施全面收费制度从无到有,日趋成熟,高校学生不仅仅要承担自己的生活费用,他们还要承担自己的全部学杂费。由此,经济援助已然刻不容缓。本文指出,政府建立一套以奖、贷、助、补、减、勤等为主体、以高等学校贫困生为对象援助体系的目标模式,是优化教育援助体制的制度保障,而如何完善这一体系则是优化援助行为的突破口。高校贫困生援助制度仍然存在诸多瑕疵,譬如贫困生界定模糊、社会关注与援助力度低、贫困生减免范围力度不够、援助的内容不全面等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援助。社会资助方面,社会对高校贫困生援助的理念比较落后,这就导致了社会援助的力量薄弱。高校贫困生问题是十分复杂而多元的,贫困生不仅仅存在经济贫困,而且要面临由于经济贫困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学业问题、环境压力、就业选择等,且由经济问题而衍生出来的大量难题越来越成为阻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援助目前还存在着目标认识上的偏差、对贫困生心理解读不到位、内容和方法单一化等问题。教育援助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导致贫困生教育援助达不到预期效果。由此,高校贫困生经济窘境背后存在的更深层次的制度性因素为我们深化对援助体系的认识提供了更全面、更广袤的背景。我国高等教育费用实行的是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的成本主体是由主要受益者——受教育者及其家庭进行承担的,国家和社会只起补充的作用。政府通过多元化高校贫困生援助政策,社会通过社会资助的方式来分担一部分的高等教育成本。近年来高校贫困生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到学生个人自身的发展和前途乃至他们家庭当前的生活状态,更高层面上会对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以及我国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产生影响。我国政府、社会、学者以及家庭对贫困生群体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也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理论课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由此设论,目的是从综合援助的角度出发,突破经济资助单一的援助模式,为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提供实证性对策,以期明确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的目标,也为我们探索构建层次清晰、内涵丰富的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体系趋于完善提供了一个方向。研究过程中笔者运用了文献查阅、调查研究、访淡、问卷调查、中外比较分析、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南昌大学为例,进行了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南昌大学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发现一些丞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能充实我国关于贫困生教育援助的研究内容,更深层次期望能为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体系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措施和建议,以一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政策、教育、舆沦、援助体系帮助高校贫困生顺利步入社会。本篇论文包括导论部分和四个章节,大体可概述为:导论:导论部分论述了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的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以及选题的意义,综述了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的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主要从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概念入手,探寻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的理论基础、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政策的历史沿革以及在此基础上了解国外高校贫困生援助状况和我国当前教育援助的现状。在现代高等教育的“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人力资本投资、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当前五种现行的援助方式进行效能分析,从中得出我国在构建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体系时可以借鉴参考的有益经验成果。第二章:通过实证调研和案例分析,以南昌大学为例,全面掌握南昌大学贫困大学生的现状,概述了南昌大学教育援助的基本状况和教育援助的日常工作管理。剖析了南昌大学教育援助工作中的创新之处,并对调查结果从教育援助政策评价、消费心理、学业心理、人际关系问题及就业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第三章:由点到面,从南昌大学的案例入手分析高校贫困生援助中存在的问题,为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相应的依据。我国高校贫困生援助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有:第一,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界定模糊且缺乏合理的机制。第二,教育援助政策设计缺乏可操作性。援助主体承载不够合理,社会救助部门资助贫困生的主体身份被忽视,贫困生资助体系各主体责任分担不合理;援助资源投入和分配流向不均衡;教育援助体系功能不完善。第三,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体系合力不足。表现在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不键全,没有理顺国家、高校、银行和学生之间的经济关系;社会欠缺对贫困生进行补偿援助的理念;援助线条聚类失衡,教育援助区域的差别化;学生诚信缺位且易产生依赖心理。第四、教育援助内容缺失阻碍援助效益最优化。第四章: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援助体系的制度对策。在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政府对高校教育投资的经费紧张,学校经济援助缺乏资金,社会助学效果不佳,高校贫困生贷款缺乏诚信,银行贷款需要承担一定风险,勤工助学运作效率较低、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匮乏等,相应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关注意义探索,以及措施的实际操作可行性的摸索。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探究为:第一,在政府的层面上,有效筹集和优化分配教育经费资源。第二在高校层面上,完善勤工助学的渠道,健全勤工助学的功能,推行弹性学习的制度,为高校贫困生提供更大的空间进行问题的自我解决;加强心理教育,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教育援助的育人功能,让高校贫困生成人成才。第三,在社会层面,建立高校助学贷款信用保险,降低助学贷款银行的信贷风险,由此增加贷款的积极性,保证“有贷有偿”。提高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意识,完善高校学生征信制度,构建学生全国联网的征信系统,以此保障助学贷款的偿还率。
王卫东[4](2012)在《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社会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高等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速推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得到了极大的增加,高等教育资源为更多的人所分享,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公平只是“量”的公平而非“质”的公平。高等教育“质”的公平要求我们在关注入学机会公平的同时,更要关注高等教育过程的公平性,即关注处于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所接受教育的公平性。包括:关注高校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是否得到了尊重,关注学生在高校中是否接受到了合适的教育,关注学生分享到的高等教育资源是否公平,关注学生所得到的各种评价是否公正等。本研究正是基于这种关注,从高校学生主观感受的角度出发,考察了高等教育过程的公平程度,研究了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因素,分析了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的表现及原因,探讨了促进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对策。研究高等教育过程公平具有重大的意义。理论意义表现有二,一是可以丰富高等教育公平理论成果,二是将高等教育过程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研究,可以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实践意义表现有三,一是可以引发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高等教育过程公平问题,二是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进展提供实证分析和参照,三是可以促进高校教师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本研究以高等教育过程公平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分析的角度来考量高等教育过程,具体来说,我们将从高校学生在学期间的知识学习过程、科学研究过程、社会实践过程、评优评奖过程、弱困扶助过程、人际交往过程等六个维度,综合对高等教育过程进行较全面的动态考察。为此,本文的基本逻辑是:围绕“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社会学分析的视角下,什么是高等教育过程公平,考察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维度,影响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因素,我国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程度,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的表现,引起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原因以及促进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对策”等问题逐步进行研究,力图为充实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理论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过程公平水平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本研究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本章阐述了研究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问题,介绍了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阐述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目前关于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研究非常少,更加缺乏关于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选择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从高校学生的层面进行研究,并确定了思辨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引入了统计学方法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以期探讨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第二章是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本章首先审视了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研究中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基本观点,并对核心概念进行了必要的界定;其次对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考察维度进行了分析,提出高等教育过程公平可以从知识学习过程公平、科学研究过程公平、社会实践过程公平、评优评奖过程公平、弱困扶助过程公平、人际交往过程公平等六个维度进行考察;最后探讨了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相关理论。第三章是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实证研究部分。本章力图从高校学生的层面,运用实证的方法,探究高等教育整体过程中的公平性问题。首先简单介绍了调查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对象、思路与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了高校学生的知识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评优评奖、弱困扶助、人际交往等过程的公平程度。第四章是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的分析部分。本章列举了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的表现,具体是指知识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评优评奖、弱困扶助、人际交往等六个维度上的不公平;分析了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的原因,指出忽视权益、强调一统是学习过程不公平的根本原因,资源不足、配置失衡是科研过程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机会偏少、基地不稳是实践过程不公平的直接原因,态度不端、程序失范是评优过程不公平的重要原因,政策缺失、资助不力是扶困过程不公平的外在原因,环境不良、性格缺陷是交往过程不公平的内在原因。第五章是我国高等教育过程公平对策探讨部分。在上述理论探讨、问题与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从知识学习过程、科学研究过程、社会实践过程、评优评奖过程、弱困扶助过程、人际交往过程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相关对策。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促进高等教育过程公平,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和师生共同完成。本文期望通过对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研究,引起政府、社会、高校等各方面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为促进高等教育过程公平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赵亮[5](2012)在《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 ——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文中指出助学贷款制度建设问题是国内教育资助领域的难点,至今尚无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出台,这一方面使得依靠行政手段全面推行的助学贷款政策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另一方面也使得各方主体利用政策缺陷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利于助学贷款工作的有效推进。面对实践困境,目前国内的理论研究在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均取得了深入发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银行放贷、学生还贷,以及政府如何提高各方积极性三个方面,整体上属于“风险控制型”的研究模式。但以往研究要么过分倚重经济学上的实证分析方法,容易导向一种工具理性的研究范式,从而忽视助学贷款制度本身的价值维度;要么属于一种法律分析,运用法律来剪裁事实,不能有效应对贫困大学生的权利保障问题。由于尽快制定助学贷款相关法律已成为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基本共识,法又是以权利义务关系(即法律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所以,本文确立了以助学贷款法律关系为研究领域,基于法理分析的“权利保障型”研究模式。而教育资助政策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有关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宪政问题,政府如何对待贫困大学生的受助权问题其实就是政府如何保障公民社会权的宪政问题,由此进一步确立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助学贷款法律关系之确立虽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更须以宪政为前提和基础,以贫困大学生受助权为原点,实现制度建设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的根本转型。在研究领域、研究模式、中心论点的统领下,本文以社会主义宪政原理与教育资助政策的关系为主线,首先以法律关系为分类依据,对我国的助学贷款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政策文本上看,助学贷款行政立法呈现出一种“管理法”特征,不仅公民权利的实现以政府行政为根本前提,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完全处于政府行政权控制之下,而且政府的权力与责任存在明显偏差。从政策实践上看,助学贷款管理运作呈现出一种“对抗型”特征,包括行政与法的对抗、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的对抗、行政主体间的对抗。其次,对国内有关助学贷款制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明晰了已有研究的整体进展。并对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的宏观背景进行考察,从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对府际关系、府银关系、府校关系、校生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指出:必须在公共财政理念下完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必须由政策性银行承担助学贷款业务;助学贷款府校关系是需要保留的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助学贷款校生关系则属于外部行政法律关系。而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法”是国内理论与实践领域所公认的、面向民生领域的最重要的法律部门。然后,对贫困生受助权的社会权属性,以及助学贷款法的社会法属性作法理分析。贫困生不仅经济贫困、心理贫困,最重要的是权利贫困,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受教育权是我国明确的一项基本人权,但贫困生的人权问题并非是受教育权的享有意义上的,而是受教育权的保障意义上的。作为社会权的受教育权之实现,需要以贫困生的受助权之实现为前提,要求国家必须力所能及地为公民受教育权的有效行使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以此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而助学贷款法在调整目的、手段、原则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不同于行政法、民商法和经济法,应属社会法部门。再次,以宪政视角重新审视了作为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最重要参考源的美国学生贷款制度建设。美国法律意义上的学生资助制度始于冷战时期,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并非完全基于受教育权之实现的考虑。美国的学生资助政策已经偏离了原定目标,脱离了低收入家庭的现实需要。近二十年美国学生贷款违约率的大幅下跌与再次上涨,其主要影响因素一是经济大环境的变迁,二是营利性高校违约率的起伏。但美国的营利性高校定位于终身教育体系,而我国助学贷款制度所覆盖的高校则是定位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两者有本质的不同。美国助学贷款的市场化运作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奥巴马政府也因此再度将贷款权收归政府。总体来看,美国宪政体制下的政党政治、选举制度、利益集团等因素,是美国学生贷款政策越来越偏向于中产阶级,且缺乏连贯性,并继而影响违约率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前文已有的实证分析、法理分析、比较分析基础上,以宪政视角重新审视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的基本定位。首先明确了受教育权在我国所具有的独立的宪法权利地位,受教育权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根基紧密相连,是公民有效参与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前提。其次,明确宪政虽来源于西方,且在我国发展坎坷,但却是理论和实践领域公认的必然发展方向。而宪政的中国式内涵则决定了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保障问题就是宪政问题,决定着国家的义务形式和法治建设路径。再次,指出现阶段我国的贫困生受助权的保障不仅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问题,更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是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国家反贫困战略的关键环节。最后,通过法理分析从服务行政下的助学贷款国家给付义务、贫困生受助权的救济途径两方面阐述了有关贫困生受助权保障的宪政安排问题。
潘军明[6](2010)在《影响高校贫困生成才的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全面改革和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以及高等教育成本的逐步提高,加之受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严重阻碍了高校贫困生的发展、成才,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作为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成才之路上受制于哪些因素,如何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引导、帮扶,这些问题能否解决是关系到高等教育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作者以石家庄经济学院贫困生群体为研究中心,利用在日常贫困生工作中积累的事例、问卷等,展开调查、研究和分析,最终得出了影响高校贫困生群体成才的因素及对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高校贫困生成才问题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了界定,结合大量的相关调查从生活、学习、心理、就业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生存现状。总结出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自然灾害和家庭收入来源少等方面。第三部分主要从高校贫困生自身和客观环境两个方面对影响高校贫困生成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错误的社会认知、心理压力大、个人能力不全面、社会就业机制不理想等,其中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以石家庄经济学院为例,介绍了我国目前对贫困生帮扶工作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四部分结合前面的分析,从完善高校救助体系、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和注重家庭教育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构建高校贫困生成才保障体系的具体应对措施。
郭驰[7](2009)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内源影响因素与引导对策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塑造健康的人格,引导其打造受益终生的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开展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途径,是维持高等学校稳定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学校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即从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角度研究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研究涉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主体、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机制等。依据心理学人格特质论与认知行为理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马克思主义主观能动性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透析并抽取其内源影响因素。以科学发展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为指导,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方法、环境理论,提出针对内源影响因素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引导方法与机制。本文首先运用文献法探讨了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研究成果和面临的新问题。结合对新问题的思考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连理工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认知状况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归纳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在肯定积极主流的同时重点分析共性问题并思考其成因。用逻辑分析法梳理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因素并提取主要的内源影响因素(认知因素、人文素养因素和人格发展因素),剖析各内源影响因素组成及作用。最后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和载体提出相应引导对策。本文着重研究并探讨解决以下问题:1、贫困大学生心理现状及共性问题的产生原因。2、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内源影响因素。即:以贫困大学生为主体,作用于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需求的影响因素。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影响因素中主要考虑内源因素,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发展需求,以贫困大学生主体发展为目标,满足内在需求,激发内源动力。3、如何抓住内源影响因素,形成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机制。只有内源影响因素的积极作用才能帮助贫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与价值观念、丰富健康的自身素养、积极健康的人格,才能使他们成为心理发展的主动参与者与直接受益者。本文科学筛分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外因和内因,提出了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内源影响因素这一概念;分析概括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内源影响因素的组成部分及作用;在引导对策上提出了以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为内源动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的观点。
朱沙[8](2010)在《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其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并没有因高等教育大众化量的目标的实现而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还有不断凸现的趋势,引起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异常关注,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基于此,研究政府财政政策如何保障高等教育公平,是当前社会现实提出的迫切要求。这样做不仅能为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的实践方式,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财政政策为焦点,研究政府在保障高等教育公平中的主体作用,在分析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中的财政政策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与揭示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中的政府财政政策体制的表层原因与深层原因,主张政府应通过完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本文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全文共分7章,第1章为导论,2-3章侧重于理论分析,4-7章是基于现实的思考,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导论。这一章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这个命题。首先阐述本文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和文章价值,在分析了大量已有研究文献基础上,明确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然后,阐明分析问题的逻辑框架、文章的研究思路及研究的方法。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高等教育公平的界定与辨析。通过对公平、教育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概念辨析及其理论发展的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高等教育公平评判标准的不同层次,同时认为当前实现中主要需要研究的是如何解决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公平这一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于是以此立据,为论文的下一步分析及对策研究提供可行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分析。首先通过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高等教育与收入分配、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论述对政府投资高等教育做了经济学分析。然后从维护和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和高等教育公平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品”方面对现代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进行了理论分析。文章分析了市场机制、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问题,论证了非政府力量无法真正保障高等教育公平。同时,具体阐释了财政政策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关系。第四章:中国政府高等教育财政制度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历史回顾。文章按照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与学生资助制度的变迁轨迹,分阶段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公平中政府财政政策保障的历史,指出了不同时期所采取的不同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在本章里,主要是对历史上的高等教育免费制度和人民助学金制度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这些财政政策对当时的高等教育公平产生了何种影响。第五章:中国政府高等教育财政制度与高等教育公平的现实考察。本章主要就中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时期主要的财政政策演变进行了梳理,并采用实证的方法就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学生资助制度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审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之后,其公平性的状况到底如何。在研究过程中,文章指出了我国政府在保障高等教育公平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相当的不公平现象,而且这种不公平正在出现加剧的趋势。第六章: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缺失的成因分析——基于财政学的视角。文章从财政学的视角,首先分析了造成当前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中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与学生资助制度的缺陷。然后,本文进一步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其背后的更为深层次原因是在我国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改革对高等教育公平产生的直接冲击,这集中表现为政府有关部门的高等教育公平责任的淡化,公共财政体系的不完善以及高等教育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偏差。第七章:完善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公共财政政策。维护社会和谐是公共财政的核心任务,政府要保障高等教育公平也必须建立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文章从政府职责中公平理念的重构、完善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公平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健全学生资助制度等多个维度探讨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以推行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中国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是如此庞杂,加上可参阅的资料不多,系统地研究财政政策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其难度之大超过笔者预想。尽管如此,本文仍然在下述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第一,选题具有新意。本文着重研究的是中国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问题。在选题之初,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基本上缺乏从政府财政政策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既有的研究也主要是从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而从财政学的角度来进行的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很少有综合了财政学和教育学两大学科的专着研究。至于从跨学科的视角入手,进行理论分析、现状分析、提出对策,如此系统地研究此问题的几乎没有。因此,将研究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实现作为选题本身就具有新意。第二,研究视角的突破。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远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单纯从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高等教育公平,或者仅仅满足于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经济学分析,其分析不足以抓住公平问题的全貌。本文从教育学、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公平领域的交织点来透视其内在实质。本文将多方面的学科知识融入到问题的研究中去,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平台。第三,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含义进行了拓展。高等教育公平概念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本文对“公平”、“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概念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以有别于现有的教育财政研究领域中只将“高等教育公平”概念的理解限定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高等教育公平涵义作了扩张性解释,提出了将是否能够促进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公平的最高判定标准,并将这一标准分成为当前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终极目标等四个不同的层次。同时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现实情况,认为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而提出了我国目前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三个具体内容:进入高等教育系统机会的均等、获取不同质量特征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享受公共教育资源受益机会的均等,并以此作为对我国当下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公平现实考察的标准。第四,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的演变以及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详尽的回顾和考察。在历史阶段的划分上,选择了与高等教育公平关系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为依据,将高等教育的历史分为实施成本分担制度之前的免费制度时期(1949-1984年)和实施成本分担制度之后的收费制度时期(1985年以后至今)两大发展阶段进行探讨。选择了与受教育者这一微观主体关系最为直接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作为研究内容,对免费时期和收费时期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五,对我国现实的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时,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两个不同层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中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与学生资助制度存在制度性缺陷这一表层的原因。另一方面更深层次原因是在我国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改革对高等教育公平产生的直接冲击,这集中表现为政府有关部门的高等教育公平责任的淡化,公共财政体系的不完善以及高等教育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偏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实现的建议。于是本文有别于一般的关于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研究,跳出了“就高等教育财政论高等教育财政”的传统研究的桎梏,深入到对高等教育财政背后的政府行为进行思考。第六,对如何完善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本文提出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选择路径在于完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而完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首先要重构政府公平理念,然后从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机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学生资助制度入手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为构建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隗金成[9](2009)在《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问题表现多种多样,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然而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如学校和社会认识不充分、心理档案管理不规范、心理咨询机构利用率低、心理咨询师资力量匮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医学化,等等。本研究旨在通过实施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为探索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方法应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2001级至2007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评价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从2006级七年制筛查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分组,实验组实施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干预模式,对照组单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干预前后心理测试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典型案例和学生现实表现情况进行定性分析,进而评价心理干预效果。结果1、经PHI测试,医学生心理问题筛出率呈现一定比例,其中躯体化、抑郁和兴奋状态比例较高,且得分高于全国常模。2、男生的抑郁量表得分显着低于女生,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现实量表得分显着高于女生,躯体化、兴奋状态量表得分与女生无统计学差异。3、不同年级学生各临床量表得分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中低年级各量表得分普遍偏高,而毕业年级学生各量表得分相对较低。4、不同专业学生躯体化、抑郁、兴奋状态量表得分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日语班学生各量表得分普遍偏高。5、特困生病态人格量表得分显着低于非特困生,其它各量表与非特困生均无显着差异。6、心理干预后,PHI测试各临床量表心理问题筛出率均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实验组抑郁、焦虑、疑心、脱离现实量表得分下降显着,且降幅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焦虑、病态人格、脱离现实量表得分下降显着。结论1、经PHI测试结果显示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躯体化、抑郁、兴奋状态等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引起高度重视。2、医学生心理问题通常以学习障碍、人际关系危机、消极态度、反常情绪行为等为表现,因此对出现上述情况的学生应高度警惕心理问题的发生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3、学习压力、社交障碍、个性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应激性刺激等是导致医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而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的影响暂不明显。4、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对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帮助,特别是在抑郁、焦虑、疑心、脱离现实方面作用明显,且效果优于单纯思想政治教育。
张新星[10](2009)在《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研究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上得起大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从1995年华中科技大学设立资助中心以来,资助中心为全校广大的贫困学生解决了很多实际的问题,并通过不断的摸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建立了“在准确的贫困学生判定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和学校资助力度,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资助包,给予不同的资助”的新资助模式,力求体现资助工作的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资助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高等学校贫困生的成因分析,梳理高等学校贫困生的概念界定和判定方法;总结出该校资助体系之中的贫困生经济资助模式和教育资助模式;探讨高等学校资助体系的问题对策,最后提出树立和谐发展的资助理念、实施多元化的资助措施、探索贫困大学生教育的长效机制等完善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实施对策。
二、高校特困生现象透析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特困生现象透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内涵功能及相关理论 |
一、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内涵界定 |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功能 |
第二章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考 |
一、优化资助育人主体 |
二、丰富资助育人内容 |
三、更新资助育人方法 |
四、完善资助育人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持的课题以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生工作 |
2.1.2 高校学生工作 |
2.1.3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 |
2.1.4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科学发展观 |
2.2.3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 |
2.3 本章小结 |
3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成绩显着 |
3.1.1 学生工作模式的目标和理念得到明确 |
3.1.2 学生工作模式的内容得到深化 |
3.1.3 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
3.2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教育模式:过于突出教育的共性和塑造的统一性 |
3.2.2 管理模式:过于突出管理的约束性和规范性 |
3.2.3 服务模式:过于突出服务的“大而全”,强调“包下来、管到底” |
3.2.4 队伍构成模式:专职人员配备比例不足,队伍缺乏稳定性 |
3.3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学校对学生工作及其模式构建重视不够 |
3.3.2 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缓慢 |
3.3.3 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理论思考 |
4.1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理念 |
4.1.1 发展的学生观 |
4.1.2 发展的学生工作者观 |
4.1.3 发展的学生工作组织观 |
4.1.4 发展的学生工作观 |
4.2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
4.2.2 坚持发展性原则 |
4.2.3 坚持可持续原则 |
4.2.4 坚持开放性原则 |
4.3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目标 |
4.3.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4.3.2 促进学生工作者全面发展 |
4.3.3 促进学生工作组织全面发展 |
4.3.4 促进学生工作全面发展 |
4.4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内容 |
4.4.1 教育是学生工作的根本内容 |
4.4.2 管理是学生工作的基础内容 |
4.4.3 服务是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索 |
5.1 “131式”发展型学生教育模式的构建 |
5.1.1 “1个核心目标” |
5.1.2 “3大学生教育内容体系” |
5.1.3 “1个学生教育实践体系” |
5.2 “131式”发展型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 |
5.2.1 “1个核心目标” |
5.2.2 “3大学生管理内容体系” |
5.2.3 “1个学生管理实践体系” |
5.3 “131式”发展型学生服务模式的构建 |
5.3.1 “1个核心目标” |
5.3.2 “3大学生服务内容体系” |
5.3.3 “1个学生服务实践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保障体系 |
6.1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组织领导保障 |
6.1.1 组织领导保障的内涵 |
6.1.2 组织领导保障的具体内容 |
6.1.3 组织领导保障需处理的逻辑关系 |
6.2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队伍保障 |
6.2.1 加大管理力度,提升队伍发展质量 |
6.2.2 突出服务意识,拓宽队伍发展空间 |
6.2.3 重视科研能力,提高队伍发展水平 |
6.3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物质保障 |
6.3.1 经费与资金投入保障 |
6.3.2 基础设施保障 |
6.4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 |
6.4.1 学生工作的宏观制度保障 |
6.4.2 学生工作的微观制度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实践运行调查情况问卷(学生版) |
附录B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实践运行调查情况问卷(辅导员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概述 |
第一节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的类别 |
第二节 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的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理论 |
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四、物质与精神关怀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三节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现状 |
一、贫困学生的界定 |
二、我国高校贫困生的现状考察 |
第四节 从贫困生资助政策到国家教育援助体系的变迁 |
一、免费人民助学金制度阶段 |
二、人民助学金制度与奖学金制度并存阶段 |
三、奖学金制度与贷款制度并存阶段 |
四、收费与奖、贷、勤、助、免并存时期 |
第五节 国外高校贫困大学生援助的状况分析 |
一、国外高校教育援助发展的历史变迁 |
二、国外高校教育援助的主要措施和方式 |
三、国外的高校教育援助管理模式 |
四、国外主要发达国家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第六节 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的现状分析 |
一、政府在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配置中的主体地位 |
二、高校是教育援助体系的教育主体 |
三、社会方面 |
第二章 关于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的案例研究——以南昌大学为例 |
第一节 南昌大学教育援助的基本情况 |
一、南昌大学教育援助的日常化工作 |
二、南昌大学教育援助工作中的创新点 |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二节 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对目前援助政策的评价 |
二、消费心理 |
三、学业问题 |
四、人际关系问题 |
五、末来的就业选择 |
第四节 调查结论 |
第三章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高校贫困生界定模糊 |
第二节 援助政策设计尚缺乏可操作性 |
一、援助主体承载不够合理 |
二、教育援助资源投入和分配流向不均 |
三、教育援助体系的功能尚不完善 |
第三节 援助体系合力不足 |
一、国家助学贷款运作机制不健全 |
二、社会缺乏援助观念,援助力量薄弱 |
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
四、学生诚信缺失,易产生依赖心理 |
第四节 援助局限于经济援助,教育援助内容缺失 |
第四章 构建我国高校贫困学生教育援助体系的对策 |
第一节 规范认定标准,建立科学认定体系 |
一、规范认定标准 |
二、认定程序科学化 |
第二节 以经济援助为从基础,拓展经济援助渠道 |
一、确立政府在资助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
二、确保教育援助投入和分配流向的公平 |
三、完善教育援助的经济功能,拓展经济援助渠道 |
第三节 构建一体化方案,促成教育援助体系的合力迸发 |
一、提升政策实施效益,完善教育援助体制 |
二、宣传助学理念,建立良性的社会资助网络 |
三、拓宽奖学金来源,增加奖学金发放的灵活度 |
四、鼓励贫困生自立自强,充分发挥内因作用 |
第四节 统筹兼顾,点面结合,实现教育援助的整体最优功效 |
一、以心理援助为辅助,加大心理关怀力度 |
二、以就业援助为核心,注重提高能力素质 |
三、以校园文化为基石,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
四、以内化知识为目标,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
五、以自我调节为重点,强化自主独立意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附录A: 南昌大学贫困生生存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问卷数据结果分析 |
(4)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问题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公平 |
(二) 教育公平 |
(三) 高等教育公平 |
(四) 高等教育过程公平 |
二、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考察维度 |
(一) 知识学习过程公平 |
(二) 科学研究过程公平 |
(三) 社会实践过程公平 |
(四) 评优评奖过程公平 |
(五) 弱困扶助过程公平 |
(六) 人际交往过程公平 |
三、相关基本理论浅析 |
(一)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
(二) 文化再生产理论 |
(三) 代际资本传递理论 |
第三章 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实证分析 |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意义 |
二、调查内容与对象 |
(一) 调查内容 |
(二) 调查对象 |
三、调查的思路与方法 |
(一) 调查研究的思路 |
(二) 选择的调查方法 |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知识学习过程的公平程度 |
(二) 科学研究过程的公平程度 |
(三) 社会实践过程的公平程度 |
(四) 评优评奖过程的公平程度 |
(五) 弱困扶助过程的公平程度 |
(六) 人际交往过程的公平程度 |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
一、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的表现 |
(一) 知识学习过程不公平 |
(二) 科学研究过程不公平 |
(三) 社会实践过程不公平 |
(四) 评优评奖过程不公平 |
(五) 弱困扶助过程不公平 |
(六) 人际交往过程不公平 |
二、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的原因 |
(一) 忽视权益、强调—统是学习过程不公平的根本原因 |
(二) 资源不足、配置失衡是科研过程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
(三) 机会偏少、基地不稳是实践过程不公平的直接原因 |
(四) 态度不端、程序失范是评优过程不公平的重要原因 |
(五) 政策缺失、资助不力是扶困过程不公平的外在原因 |
(六) 环境不良、性格缺陷是交往过程不公平的内在原因 |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实践方略 |
一、提高知识学习过程公平的程度 |
(一)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保障学生学习权益 |
(二) 根据特点设置课程,针对差异选择教法 |
二、创新科学研究过程公平的思路 |
(一) 加大学生科研投入,拓宽学生科研项目 |
(二) 合理配置科研资源,促进科研资源平衡 |
三、改善社会实践过程公平的方法 |
(一) 社会提高重视程度,增加实践机会总量 |
(二) 完善实践活动体系,加快实践基地建设 |
四、优化评优评奖过程公平的路径 |
(一) 选择合理评价方法,规范评优评奖程序 |
(二) 端正评优评奖态度,加强评优过程监督 |
五、增强弱困扶助过程公平的实效 |
(一) 健全扶困法律政策,强化政策导向作用 |
(二) 增大弱困资助力度,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
六、提升人际交往过程公平的能力 |
(一) 营造和谐人际环境,形成平等交往态度 |
(二)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三、本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等教育过程公平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状况访谈提纲 |
后记 |
(5)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 ——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制度实践背景 |
(二) 理论研究背景 |
(三) 研究领域的确定 |
二、研究综述 |
(一) 助学贷款主体关系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分析 |
(二) 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法学分析 |
(三) 研究现状总结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模式的确立 |
(二) 中心论点的确立 |
(三)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政策文本中的法律关系 |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制定概貌 |
(三) 政策文本中的法律关系 |
(四) 我国助学贷款行政立法的“管理法”特征 |
二、政策实践中的法律关系 |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实践概貌 |
(三) 政策实践中的法律关系 |
(四) 我国助学贷款管理运作的“对抗型”特征 |
第二章 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影响因素与宏观背景 |
一、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概况 |
(一) 银行放贷的影响因素 |
(二) 学生还贷的影响因素 |
二、财政体制与府际关系 |
(一) 财政体制改革 |
(二)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府际关系 |
(三) 公共财政体制与高等教育投入 |
三、金融体制与府银关系 |
(一) 金融体制改革 |
(二) 银行体制改革下的府银关系 |
(三) 政策性银行与助学贷款政策性 |
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府、校、生三方关系 |
(一)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与府校关系 |
(二) 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与校生关系 |
五、社会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确立与发展 |
(一) 社会法的起源与国际发展概况 |
(二) 社会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第三章 以贫困生受助权为中心的助学贷款法律关系 |
一、“贫困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辨析 |
(一) 以经济能力为本位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二) 贫困生的弱势群体特征 |
二、公平与效率视野下的贫困生权利 |
(一) 公平、效率与倾斜保护 |
(二) “管理法”与权利保护 |
三、贫困生受助权的社会权属性 |
(一) 贫困生受助权的人权基础 |
(二) 贫困生受助权的社会权属性 |
四、助学贷款法的社会法属性 |
(一) 助学贷款法不同于民法 |
(二) 助学贷款法不同于行政法 |
(三) 助学贷款法不同于经济法 |
(四) 助学贷款法的社会法本质 |
第四章 宪政视野下的美国学生贷款制度建设 |
一、中美助学贷款比较研究概况 |
(一) 特点总结 |
(二) 经验借鉴 |
二、美国学生贷款制度建设的宪政视角 |
(一) “分权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拨款制度 |
(二) “国家本位”下的高等教育资助制度 |
(三) 家庭收入、贷款拖欠率与学生就学特征 |
(四) 中产阶级、选票与联邦资助对象的偏离 |
(五) 违约率大幅下降的背后 |
(六) 贷款过度市场化的隐忧 |
第五章 宪政视野下的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 |
一、受教育权保障问题就是宪政问题 |
(一) 受教育权的独立宪法权利地位 |
(二) 宪政的中国语境 |
(三) 宪政的“中国式”内涵与受教育权保障的国家义务 |
(四) 社会主义本质视阈下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反思与重构 |
二、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的宪政安排 |
(一) 服务行政下的助学贷款国家给付方式 |
(二) 助学贷款给付行政的启动 |
(三) 助学贷款的启动与发放 |
附录一: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法规分类汇总(1999年-2011年) |
附录二:助学贷款相关专着汇总(截止到2011年) |
附录三: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样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影响高校贫困生成才的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的目的、现状及意义 |
(二)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三)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形成的原因及现状 |
(一) 高校贫困生的界定 |
1. 界定的原则 |
2. 界定的方式 |
(二) 高校贫困生形成的原因 |
1. 社会因素 |
2. 家庭因素 |
3. 自然因素 |
(三) 高校贫困生的现状 |
1. 高校贫困生的数量比例 |
2. 高校贫困生的生活状况 |
3. 高校贫困生的学习状况 |
4.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 |
5. 高校贫困生的就业状况 |
二、影响高校贫困生成才的因素分析 |
(一) 社会认知的错误 |
1. 对贫困的错误观念 |
2. 对一些新观念的误读 |
(二) 贫困造成的心理压力 |
1. 难以排解的心理障碍 |
2. 脆弱的心理承受力 |
3. 不良的就业心态 |
(三) 亟待提高的综合素质 |
1. 人格品质发展不同步 |
2. 知识结构不合理 |
3. 能力结构严重滞后 |
(四) 复杂多变的社会因素 |
1. 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
2. 社会就业机制不理想 |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高校贫困生群体成才保障体系 |
(一) 针对高校贫困生开展专题思想政治教育 |
1. 帮助高校贫困生正确面对困难 |
2. 尽力消除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隐患 |
3. 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
(二) 完善对高校贫困生的各种经济资助制度 |
1. 改革高校贫困生奖、助学金制度 |
2. 改革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制度 |
3. 完善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制度 |
(三) 优化高校贫困生成长环境 |
1. 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融入贫困生 |
2. 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增长贫困生的能力 |
3. 用良好的舆论环境善待贫困生的自尊心 |
(四) 做好贫困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
1. 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能力 |
2. 拓宽就业渠道,促进贫困生稳定就业 |
(五) 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作用 |
1.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2. 建立学校和家庭的互动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7)贫困大学生心理内源影响因素与引导对策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
1.1.1 问题产生的背景 |
1.1.2 问题提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1.2 研究概述 |
1.2.1 研究现状及观点概述 |
1.2.2 目前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 |
1.2.3 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内源影响因素 |
1.3 选题意义 |
1.3.1 有利于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1.3.2 有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 |
1.3.3 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2 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
2.1 认知状况调查情况 |
2.1.1 社会观与价值观总体良好 |
2.1.2 人际狭窄与倾吐方式匮乏 |
2.1.3 价值取向呈现两极对立 |
2.1.4 压力来源复杂 |
2.2 16PF呈现两高两低的显着差异 |
2.2.1 聪慧性与兴奋性偏低透射出素养缺乏 |
2.2.2 忧虑性与世故性偏低表现出不良的认知倾向 |
2.2.3 次元因素对照反映了人格结构与动力的差异 |
2.3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归纳 |
2.3.1 经济条件阻碍正常学习和生活 |
2.3.2 不良社会观念增加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
2.3.3 教育环境给贫困大学生心理带来直接冲击 |
2.3.4 家庭环境造成了贫困大学生素养与自信的缺乏 |
2.3.5 对贫困及社会的不正确认知是贫困大学生不良心理倾向的根源 |
2.3.6 长期的负面人格倾向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威胁 |
2.3.7 人文素养底蕴缺乏是贫困大学生寻求自我认同的障碍 |
3 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内源影响因素透析 |
3.1 认知因素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起点 |
3.1.1 客观的自我认同感与幸福感 |
3.1.2 正确的贫困观和价值观 |
3.1.3 明确坚定的意志指向 |
3.2 人格因素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 |
3.2.1 积极合理的人格动力 |
3.2.2 完善健全的人格结构 |
3.2.3 良性持续的人格发展 |
3.3 人文素养因素是贫困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基础 |
3.3.1 优雅怡情的艺术素养 |
3.3.2 丰富厚重的文史素养 |
3.3.3 开阔广泛的人际素养 |
4 基于内源因素的引导对策与措施 |
4.1 以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合理认知的内化 |
4.2 以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校园文化环境提升贫困大学生人文素养 |
4.3 以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
4.4 以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实现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 |
4.5 积极促进四个“三位一体”的合力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1.2.1 高等教育公平的相关研究动态 |
1.2.2 关于财政政策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内容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文章可能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2. 高等教育公平的界定与辨析 |
2.1 公平概念的提出 |
2.2 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渊源 |
2.2.1 教育公平的内容 |
2.2.2 对高等教育公平的思考 |
2.3 高等教育公平的经济学解释 |
2.3.1 高等教育公平的经济学内涵 |
2.3.2 高等教育公平的具体内容 |
2.3.3 高等教育机会分配公平的判定标准:基于经济学的分析 |
3. 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分析 |
3.1 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一般理论分析 |
3.1.1 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 |
3.1.2 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 |
3.1.3 高等教育与收入分配 |
3.1.4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 |
3.2 现代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分析 |
3.2.1 维护和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 |
3.2.2 高等教育公平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品" |
3.3 非政府力量无法真正保障高等教育公平 |
3.3.1 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导致高等教育的公平 |
3.3.2 非营利组织无力单独承担维护高等教育公平的责任 |
3.4 财政政策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关系分析 |
3.4.1 财政政策是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实现的基础 |
3.4.2 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公平标准 |
4.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历史回顾 |
4.1 实施免费高等教育政策的背景和具体内容 |
4.1.1 实施免费高等教育政策的背景 |
4.1.2 免费高等教育时期的财政政策 |
4.2 推行免费高等教育政策的成因 |
4.2.1 中国推行免费高等教育的外部因素 |
4.2.2 中国推行免费高等教育的内部因素 |
4.3 免费高等教育政策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 |
4.3.1 世界范围内对免费高等教育政策的批判与反思 |
4.3.2 中国免费高等教育政策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 |
5.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与高等教育公平的现实考察 |
5.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与高等教育公平 |
5.1.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演进 |
5.1.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 |
5.1.3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对高等教育公平产生的冲击 |
5.2 学生资助制度与高等教育公平 |
5.2.1 收费制度时期学生资助制度的演进 |
5.2.2 对学生资助制度公平性的考察 |
6. 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缺失的成因分析——基于财政学的视角 |
6.1 高等教育不公的表层原因: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与学生资助制度的缺陷 |
6.1.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在中国的异化 |
6.1.2 高等教育学生财政资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高等教育不公的深层原因: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改革对高等教育公平产生的影响 |
6.2.1 主观原因:政府有关部门公平责任的淡化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 |
6.2.2 客观原因: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 |
6.2.3 改革导向原因:过度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引发教育公平问题 |
7. 完善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公共财政政策 |
7.1 重构政府的公平理念与责任,维护高等教育的公共性 |
7.1.1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公平理念的必然选择 |
7.1.2 高等教育产业化不应成为高等教育财政政策改革的方向 |
7.1.3 强化政府在保障高等教育公平中的财政责任 |
7.2 完善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机制 |
7.2.1 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 |
7.2.2 开辟财政支持高等教育的新渠道 |
7.3 建立公平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
7.3.1 合理确定不同的分担主体的责任 |
7.3.2 完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
7.4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
7.4.1 学生资助项目的构成分析 |
7.4.2 强化国家助学贷款中的政府责任 |
7.4.3 完善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等辅助性资助方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9)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二、英文缩略语 |
三、论文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五、参考文献 |
六、附录 |
综述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研究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高等学校贫困生概念界定及成因分析 |
2.1 贫困生概念的界定 |
2.2 贫困生的成因分析 |
2.3 多元化贫困生判定方法 |
3 华中科技大学贫困生资助模式 |
3.1 资助包 |
3.2 贫困生经济资助模式 |
3.3 贫困生教育模式 |
3.4 可借鉴之经验 |
4 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
4.1 “假贫”现象 |
4.2 奖助学金重“优”不重“贫” |
4.3 助学贷款额度、审核、偿还机制有待完善 |
4.4 资助关注授“鱼”而非授“渔” |
5 完善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的对策与建议 |
5.1 树立和谐发展的资助理念 |
5.2 实施多元化的资助措施 |
5.3 探索贫困大学生教育的长效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四、高校特困生现象透析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研究[D]. 李思思. 温州大学, 2019(01)
- [2]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研究[D]. 王敏.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3]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及其对策研究[D]. 张颖. 武汉大学, 2013(07)
- [4]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社会学分析[D]. 王卫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6)
- [5]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 ——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D]. 赵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6]影响高校贫困生成才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 潘军明.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6)
- [7]贫困大学生心理内源影响因素与引导对策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为例[D]. 郭驰.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 [8]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的考察[D]. 朱沙.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9]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评价[D]. 隗金成. 中国医科大学, 2009(07)
- [10]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研究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D]. 张新星. 华中科技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