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许地山小说艺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文曦[1](2019)在《“立人”的新探索 ——论抗日时期许地山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文中研究指明在许地山研究中,抗日时期的作品一直没有被重视。本篇论文主要以1937-1941年许地山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文化实践为考察对象,重返40年代1的文学现场,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交错的整体视野下考察此时许地山的文学创作。这一研究总体的问题意识为讨论许地山如何以文学的方式回应救亡,揭释一段被忽略的文学历史。笔者将在进行文本细读和史料爬梳的基础上,借用叙述学理论和后殖民理论,对文本结构和文本语境进行阐释。“立人”是本篇论文的核心概念,因此第一章所要梳理的是这个取自鲁迅的概念与许地山的关系,以及从五四到抗日时期,其“立人观”遇到了怎样的新问题。笔者认为,“立人”问题的背后,就是讨论理想的社会(中国)需要怎样的国民的问题,也反映了20世纪的时代命题:个人启蒙与民族救亡的联系和矛盾。总结许地山早期创作,与鲁迅相通之处在于,他亦认为“人”是国族命运的关键。,熟悉世界宗教与民俗学的许地山从东亚文化出发,大胆地结合中国儒家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西方基督教文化,建构理想的国民。但是在抗日之前,“民族”问题几乎没有直接进入许地山塑造理想人性的作品。第二节通过分析抗日时期的文艺背景以及许地山的文艺活动和杂文,我们可以发现其所期盼的“理想的人/民族英雄/圣人”往往是含糊的、暧昧的,有时还相互矛盾。这是抗日时期的新问题。第二章以抗日时期许地山创作的“故”事新编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许地山借用民间典故讲了什么故事?他在新的语境下想象了怎么的“中国人”?毋庸置疑,此时作品中的人物与早期人物有共通之处,无论是从逆境中攀爬起来的武训,还是勇于承担家庭重任的柳迎春,抑或大胆发声的西施,他们都不屈命运,极具韧性,这强悍的精神力量是前后期作品的人物所共有的。但是此时这些从历史中走出的人物却有了更强的国族意识。作者更加清晰地表示:个人的选择决定了中国的形态,而个人精神品质的高低与中国的命运有紧密的联系。这显然提供了一种与通行民族文艺所不同的思路。第三章以成长小说《玉官》为研究对象,分析许地山借两代人的成长和“改造”对其立人观做了怎么样的深化。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许地山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立人途径。一种教的是有字之书,教授的是知识;一种教的是无字之书,针对的是个人德性的培养。而后者是许地山形成“理想的人”的理想途径,此外许地山对政治“改造”人也持有怀疑的态度。余论讨论的是《铁鱼底鳃》这个问题。从雷先生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更深刻地发现许地山“立人观”的两面性。一方面他渴求国民能够提高精神品质,另一方面许地山所期待的理想观念又无法传递出去,甚至无人理解。这正是《铁鱼底鳃》这部小说的悲剧所在,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地山本人对启蒙的悲观情绪。结语认为许地山的立人观是基于文化民族主义下的儒家“圣人”观。更可看出许地山本人是一个文化民族主义者。认为许地山抗日时期的创作是边地作家自觉回应民族形式的文学创作,也是以启蒙回应救亡的尝试,并指出可以用许地山为参照,考察其他边地作家的思考与实践。
吕小小[2](2019)在《经典叙事学视野下裘山山小说的叙事艺术》文中指出裘山山是一位出身军旅的作家,于1995年左右转向了日常生活的书写,并在小说创作中初步显示出了一定的叙事意识。在丰富的创作实践中,她充分调动叙事要素并将之与小说的人文主义关怀相融合。本文将从叙事学的理论着手,以裘山山小说的整体创作为研究对象,细致探讨其小说的叙事艺术,并在探讨过程中着力挖掘其叙事艺术的独特意义。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主要梳理裘山山小说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并说明研究创新点及意义。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裘山山的生平与文学创作观。多次迁居的经历和温暖善良的家庭氛围塑造了裘山山的创作观,主要包括温和的魅力、对生活的设问和有意思、有意义的创作三个方面。第二章主要探讨裘山山小说中的叙事时间,从顺序和时距着手。线性叙事和时间倒错的预叙、倒叙丰富了叙事层次,拓展了叙事容量。作者运用不同的时距使得小说中构建的理想生活能够引起读者注意,借此传递人性本善的坚守;另外,对于日常生活细节的停顿,让叙事富有节奏感。第三章主要分析裘山山小说中的叙事空间,包括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在物理空间中,成都和西藏是裘山山最为熟悉,为其创作提供养料。城乡二元对立的矛盾让人性得到坚守,交通工具发挥了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公共空间在看与被看之中展示了当代人的生存状况,私人空间借助隐私性和安全感让人物回归本心。而社会空间一方面表现在历史社会空间中,除了作为叙事背景,也能够发挥标识和推动的作用。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两性关系中,无论男性在文本中存在与否,都对女性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也激起了女性对凝视和规训的反抗。第四章主要探究裘山山小说中的叙事情境,以作者叙事情境和第一人称叙事情境为主。作者叙事情境借助第三人称和外部聚焦,能够体现价值判断和观念。第一人称叙事情境按照对于故事的介入程度,可以分为目击者和主人公,并通过自我陈述来影响读者,传达善良和温暖。结论主要是在前四章的基础上,总结裘山山小说的叙事艺术以及特点,并探讨背后蕴含的作者的深意。
刘璞[3](2018)在《许地山的小说创作与印度翻译文学:互文性关系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许地山,笔名落华生,是中国现代着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许地山在梵文、宗教方面颇有研究。其中包括泰戈尔小说在内的印度翻译文学作品的译介,与许地山本人的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关联性:从主题思想上看,许地山小说和印度翻译文学都侧重于描写生活、婚姻以及爱情的不易,体现出强烈的宗教意识;从人物形象上看,许地山和泰戈尔都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相似品质的女性形象,传达出人道主义情怀;从艺术风格上来看,许地山的故事结构、叙事视角明显受到了泰戈尔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许地山小说创作和印度翻译文学的互文性关系,寻求其创作与翻译的互文关联。
秦萍[4](2016)在《追崇老庄:许地山道家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许地山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独特的作家之一,他有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人生观,有深具传统道家特色的浪漫主义情怀,有不同于新文苑其他作家的文本书写和学术研究。许地山作品的写作背景广泛而独特——台南、闽粤、南洋和北京;人物形象或性格气质带有明显的宗教文化特色;许地山的创作体现出深度的宗教化和哲理化。对于盛行“宏大叙事”的“五四”文坛,不管是对提倡个性解放的激情表达,还是对传统的否定以及对国民性无情的批判,许地山一直保持着冷静的评判和忠于内心情感的真实。正是这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使他的作品于浪漫之中有着学者般的深邃情思。他关注现实民生,力求寻找当下生活困境的解决之道。但是,他更加追求主体自我的精神超越,勤于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许地山对佛教、基督教、印度教和我国本土的儒家、道家思想文化都兼容并蓄。然而,许地山这颗根深叶茂的思想文化之树,道家思想才真正是它的根和主干。他本人的性格气质、人生态度、创作特色以及学术研究倾向等都深深地刻载上道家思想的烙印。许地山为人真诚,童心未泯,喜欢自然和自由,对世间人事常常怀着平等和赤子之心。这些与生俱来的性格特质和道家的贵真、自然、无为等思想一脉相承。本文追根溯源,以许地山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等作为研究背景,以许地山的小说、散文创作与学术研究倾向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知人论世”人文互证的研究方法,探究道家思想精髓在其文本中的具体体现,重点阐释对自然之境的亲近与崇尚、对社会现实生活的隐逸与疏离、人物性格特质所体现出的阴柔与随顺,从而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许地山顺势安命的生活态度和他一贯追求的“法天贵真”的理想人格及精神境界。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居于主干地位,对于许地山而言,这是他个人所拥有的思想文化精华。本文以此为重点进行论证,在拓宽许地山思想研究范围以及深化其道家思想内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
石梅琳[5](2015)在《读者反应论视角下《落花生》三英译本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重要文学形式。它取材广泛,篇章短小,笔法灵活,情文并茂。中国的散文传统非常深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散文的成就不亚于诗歌。中国现代散文,运用白话文写作,产生和成长于思想革命蓬勃发展的五四运动时期。基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中国现代散文语言平易浅显,自传色彩浓厚,表达富有个性,颇能体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独树一帜。但一直以来散文翻译的研究滞后于散文创作的发展,也远滞后于其他文学体裁翻译的研究。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中国文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至今已有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研究方法研究散文翻译,取得了丰硕成果。享誉世界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奈达,其翻译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是指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是追求目的语和原语信息达成功能上的最接近的、最自然的对等,使目的语读者与原语读者能获得大致相同的反应。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奈达提出了读者反应论,也是功能对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奈达是真正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到翻译标准中的第一人,主张评价译文的翻译质量,要将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反应是否一致。在某种程度上,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就像是市场调研测试公众对产品的反应。就某一产品而言,无论其在理论上多么完美,或是在陈列上多么美观,如果公众对其反应不好,它也不会被市场接受。这个比喻形象得说明读者反应论可以用来衡量翻译作品的优劣,从而提高翻译质量。现如今,读者反应论已经越来越多得被应用到各种文学体裁的翻译中,散文也不例外。本文作者剖析了三点原因来阐述读者反应论应用于散文翻译的可行性:一、奈达认为,翻译应以意义优先,形式其次。中国现代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这决定了其翻译不应受韵律的约束,而应注重意义的表达,与奈达的观点不谋而合;二、读者反应论注重目的语读者的反应,翻译的宗旨是使目的语读者与原语读者获得大致相同的反应。中国现代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体,在翻译过程中没有必要追求逐字逐句的形式对等。其翻译的主要目标就是使目的语读者能够完全理解译文,从而获得与原语读者大致相同的反应。由此可见,读者反应论和中国现代散文翻译都高度重视目的语读者的反应;三、奈达认为翻译即交际,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翻译中国现代散文的目标之一是向目的语读者传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目的语读者在阅读中国现代散文的译本时也期望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可以说,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是不同语言和文化的读者之间交流的桥梁。读者反应论要求目的语读者能与原语读者获得大致相同的反应,这就满足了双方交流的需求。基于以上三点原因,本文作者认为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去探讨提高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的质量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尝试从奈达的读者反应论的视角来探讨中国现代散文翻译,选取了中国现代散文中的名篇《落花生》的三种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落花生》是许地山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全文语言真切质朴、行文流畅,虽字数不多,却寓意深远。选取的三种英译本分别是由刘士聪,张培基,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进行翻译的。在读者反应论的理论框架下,本文从词汇选择、句法运用和篇章结构三个方面对三种译本进行比较赏析,提出好的翻译作品应充分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和需求,尽量克服文化障碍,力求使目的语读者与原语读者达成相同的感受,以促进双方之间文化的交流,加快信息的传递。这些翻译大师们在散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本读者产生和中文读者相近的反应,运用了一些独特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作者根据他们的译本归纳出直译、意译、添加、删减、合句、分句、重组等散文英译策略和方法。总之,本文为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的研究视角提供了有益补充,即读者反应论的视角,这是一项具有意义的尝试。本文阐述了将读者反应论应用于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研究的可行性和意义。通过对《落花生》三种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验证了翻译大师们在从事散文翻译时会充分考虑读者的反应和接受能力。在中国现代散文翻译中,译者首先要明确译文的目的语读者。译者作为不同文化间的语言桥梁,在翻译时应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以便满足读者反应论的要求。希望本文能够对散文翻译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王晓亭[6](2013)在《论裘山山小说的日常生活书写》文中提出本论文以裘山山的小说为研究对象。裘山山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逃脱了宏大叙事的牢笼,挣脱了新写实小说中“一地鸡毛”的束缚。她小说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挖掘了日常生活的人情美与人性美,给人一种温暖的感动。她书写普通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表现人的生存状态,追求生活原态的趣味、平实,透露着对人性的关怀,散发着一种人文精神的追求,表现出对某种理想生活的向往,给人一种向上而生的力量。裘山山始终秉持着朴实的平民立场和温和的人文情怀,对生活生命充满爱和敬重,既写出了都市边缘人、女性弱势群体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困境,为他们呼吁和呐喊,同时也写出了他们的坚韧、宽容、旷达、乐观。“温和的坚韧”五个字可以概括出裘山山小说的品质,裘山山的日常生活书写中有温和的人性关怀,同时也有坚韧的生命成长。她为日常生活书写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范式,为当代文学的审美价值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同时为文学理论的价值建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可能。论文利用主题学、叙事学以及日常生活的相关理论,从小说的叙事内容、叙事姿态、价值意义等层面展开论述。目的通过裘山山的日常生活书写,探讨一种理想的日常生活书写范式,加深对日常生活书写在当代文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论文首先梳理了现代以来小说中日常生活书写的流变,从完全忽视到走向另一种极端,通过与新写实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作对比,从总体上把握了裘山山小说中日常生活书写的主要特质,即温暖的人性关怀。其次从裘山山小说日常生活书写的叙事内容来凸显作品中温暖的人性关怀。裘山山不仅关注着她的写作对象的物质困境,还关怀着她们的精神困境,尤其是都市边缘人和女性的精神困境。再次从裘山山小说日常生活书写的叙事姿态来凸显作品中温暖的人性关怀。通过介入的叙事姿态,叙述主体直接给予叙述对象以关怀;通过和解的叙事姿态,叙述主体通过调和矛盾来关怀叙述对象。论文的最后探讨了裘山山日常生活书写的当代价值,透出对审美价值建构和文学理论价值建构的思考。
龚敏律[7](2012)在《沈从文眼中的基督教文化》文中认为研究沈从文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应该注意一个颇有文化意味的研究视角,即沈从文作为一个湘西人,眼中的基督教文化与处于汉民族文化中心地带的其他现代作家对基督教文化的体认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某种不同。沈从文以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人格批判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人格即是巫傩、佛道与基督精神的融合体。
黄娇娇[8](2012)在《一个“异质”的文学存在 ——论许地山的创作特色》文中研究指明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他不仅是五四时期最大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而且在新文学的创作上也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思想见解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别具一格。在他的创作中,尽管数量不多,但却不乏创新之作。许地山一生与宗教结有不解之缘,他的作品也因此呈现出扑朔迷离的形态,众多研究者更喜欢从宗教这单一角度切入,而对其丰富的创作视野关注不足。即使研究者在宗教方面发现了他的独特之处,但对他作品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在研究上也容易受限在单一的宗教框架之下,忽视他在创作实践中“异质”而丰富的超时代命题和曲折又富有传奇、哲理性的故事叙述。事实上,许地山在文学创作、翻译、宗教、教育、编辑出版,以及文学活动的诸多领域,都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许地山创作中最有特色的“异质”性。论题将从两个层面上分别展开:其一,阐述本文对“异质”性的界定和依据,并结合爱德华.索亚提出的“异质空间”(又称为“第三空间”)的理论来探讨许地山如何在他创作中体现出“异质”性;其二,进一步探讨许地山是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借助特殊的生活经历、自身性格、宗教信仰、文化修养和当时文学思潮中的关系来突显出自己的“异质”性。以宏观时代为独特视角,客观解读文本,可避免在理解文本上的单一性和褒贬不一的误读法,也构成本文将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上述研究目的,除“绪论”外,本文将从以下四个部分来展开:绪论主要通过前人对许地山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分类,以时间为轴来探讨,不同背景下研究者多变主题和主要参考的因素,从不同研究者对许地山创作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并结合如沈从文、矛盾和老舍等对许地山作品的评价,去探讨为何当今研究者们对许地山作品的理解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性,并论述因误读对作家和其作品造成接受上的差异性,尽量避免因受到概念化影响而对作家和文本产生负面消极的主观情绪,忽视作者在其余部分的重要贡献。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异质”性在许地山创作中的具体体现。以许地山在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南洋时的创作题材为重点分析对象,以他创作中的“异质”性及爱德华.索亚“异质空间”理论为辅,对他创作特色的形成和变化以及构成文本和思想观念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则是创作风格的比较。风格是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以许地山与当时文学思潮的关系和他在文学研究会中“异质”的存在与个人价值为切入点,引出同一时代背景下不同作家的比较。在选择相同的异域色彩、浪漫风情、宗教信仰为主题进行创作时,许地山在众多交集中却更加突出了他创作的“异质”性,也揭示了他对当时文学思潮、文学内在精神、主题与形式、创作观念等方面,都有着自己非常鲜明的独特认识。文章结合文本解读来发现他们之间的裂隙,进一步阐释其观念及创作之间的差异性。第三部分以分析具体文本为主,由离奇丰富的情节、多变有序的结构、贴切多样的创作方法,分析许地山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格。许地山在创作实践中所构成的“超脱与淡然”的思想,最能突出他自身创作中的独特性,如不同宗教文化对他产生的影响在他创作中具体的投射。结语部分,论述许地山创作中最为突出的“异质”性,并结合文中所涉及到的“异质空间”(又称“第三空间”),理论阐述其在许地山创作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此理论来打破在理解作家和其作品时,因概念化框架的局限性和看问题的单一性所导致的误读。本文引入了全新的视角来拓宽研究视野,并展示作家和作品所蕴含的更多丰富内容的可能性,也巧妙地沟通了不同时代研究者之间的争论,从而让读者对许地山创作中的“异质”性有更明确的认识。
苏永前,吴千桃[9](2011)在《许地山小说与中国古典诗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充分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时的复杂性,以许地山为典型个案,通过文献梳理、文本细读等方法,重新审视其小说与中国古典诗学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在整个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小说家中,许地山是十分独特的一位;当多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不无偏激地对古典文学传统进行否定之时,许地山却在自己的小说实践中,通过对意境的营构、传奇性情节的设置和古典叙事手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向传统的回归。
刘侠[10](2010)在《许地山小说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许地山是五四时期颇有影响的作家,乃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其创作风格显示出与文学研究会同仁独异的个性,在文坛上颇有声誉。本文旨在通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许地山小说从开始发表到2008年之间的接受状况进行研究。由于年代的不同、主导思想的不同、接受角度的不同,各时代的读者对许地山小说的接受和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同一时期的研究者之间也存在着迥异的看法。如何对作家及文本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本论文分为四章,以读者的接受作为研究对象,对许地山的小说作接受研究,力图展现不同时期读者对许地山小说做出的不同反应的历史过程,体现各个时期不同读者的接受视野,展示不同时代接受者的审美趣味及关注点所在,并进一步寻找这种审美趣味变化背后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同时针对许地山小说80多年来的接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章梳理许地山小说作品在新文化背景下(1921-1949年)的接受情况。在本章节中,笔者重点分析了接受者们对许地山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哲学思想及人生观、作品现实指导意义、宗教这几个方面所生成的接受视野。这些接受视野有的已经得到公认,形成既定视野,有的尚待继续深化、具体化。第二章分析在当代文学这个大环境(1949-1978年)中的许地山小说作品接受状况。由于时代的原因,许地山接受研究环链在这一时期转了一个弯,无论是关于浪漫主义的介入、还是对许地山30年代以后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的接受、抑或是对许地山心路历程的分析,都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接受特色,其中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第三章重点讨论许地山小说作品在80年代“人的文学”环境(1979-1989年)下,接受者的接受活动。由于这一时期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的形成,许地山小说接受活动有了新的进展和收获。不仅许地山的生平受到关注,浪漫主义和宗教思想得到重新阐释,接受者还运用了多种接受方法,使得许地山小说作品在艺术特色、创作阶段等接受点上生成了新的接受视野。第四章是对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环境下(1990-2008年)的许地山小说作品接受的分析研究。相对前三个阶段而言,这一时期的许地山小说接受视野有了新的延展和敞开,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研究论着,而且作品中的宗教意识形态在这一阶段受到了接受者的格外重视。结语部分对许地山小说作品接受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诸如普通读者的接受淡出许地山小说作品的接受视野、许地山创作阶段及转向、许地山小说研究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还有待发掘等问题作了必要的思考。
二、许地山小说艺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许地山小说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立人”的新探索 ——论抗日时期许地山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重读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立人”——进入许地山抗日文学创作的起点 |
第一节 立人·五四·许地山 |
第二节 抗日的新问题 |
第二章 论“故”事新编中的“新”人 |
第一节 不一样的民间 |
第二节 民族·女·英雄 |
第三节 面向世界的中国圣人 |
第三章 论成长小说《玉官》中的“旧人”改造 |
第一节 对“空心”国民的讽刺 |
第二节 对“旧”人的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经典叙事学视野下裘山山小说的叙事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裘山山生平及文学创作观 |
第一节 生平与文学历程 |
第二节 文学创作观 |
一、创作目的:温和的魅力 |
二、创作内容:对生活的设问 |
三、创作理想:有意思和有意义 |
第二章 叙事时间 |
第一节 顺序 |
一、线性叙事 |
二、时间倒错 |
第二节 时距 |
一、场景 |
二、停顿 |
第三章 叙事空间 |
第一节 物理空间 |
一、宏观物理空间 |
二、微观物理空间 |
第二节 社会空间 |
一、历史社会空间 |
二、性别社会空间 |
第四章 叙事情境 |
第一节 作者叙事情境 |
一、编辑者全知类型 |
二、中立的全知 |
第二节 第一人称叙事情境 |
一、目击者类型 |
二、主人公类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4)追崇老庄:许地山道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内容 |
第一章 道家哲学范畴辨析 |
第一节“道”与“道家” |
第二节“自然”与“无为” |
第二章 许真人的道家气象 |
第一节 追本溯源话地山 |
第二节 落花生的率真与纯朴 |
第三节 坚守创作与研究的自由 |
第三章 文本中蕴含的道家思想 |
第一节 对自然的态度:亲近与崇尚 |
第二节 对社会现实的态度:隐逸与疏离 |
第三节 对人物性情的赞美:柔静与随顺 |
第四章 人文同体皈依道家 |
第一节 追求的生活态度:顺势安命 |
第二节 皈依的理想人格:法天贵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论文部分 |
二、着作部分 |
附录:许地山大事记及创作年表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读者反应论视角下《落花生》三英译本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Research Methods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to Modern Chinese Prose |
2.1.1 Definition of Modern Chinese Prose |
2.1.2 Features of Modern Chinese Prose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Prose Translation Abroad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Prose Translation at Home |
2.4 Overview of the Prose Translation Works of Liu Shicong, Zhang Peiji and Yang Xianyi & Gladys Yang |
2.4.1 Liu Shicong and His Works |
2.4.2 Zhang Peiji and His Works |
2.4.3 Yang Xianyi & Gladys Yang and Their Works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to Nida |
3.1.1 Nida and His Works |
3.1.2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Nida's Translation Theories |
3.2 Correlation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nd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
3.3 Correlations of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and Prose Translation |
3.3.1 The Essence of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
3.3.2 The Importanc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Response in the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Application of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to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Peanut |
4.1 The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to Prose Translation |
4.2 The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 Peanut and Its Three English Versions |
4.3 Comparison among the Translation Versions under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
4.3.1 Lexical Level |
4.3.2 Syntactic Level |
4.3.3 Textual Level |
4.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Modern Chinese Prose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 Thesi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Appendix Ⅲ |
Appendix Ⅳ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6)论裘山山小说的日常生活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目的及方法 |
2 裘山山小说日常生活书写的内容 |
2.1 都市边缘人的生活困境和精神抚慰 |
2.2 女性的孤寂心灵和爱情追求 |
3 裘山山小说日常生活书写的姿态 |
3.1 介入的叙事姿态 |
3.2 和解的叙事姿态 |
4 结语:裘山山小说日常生活书写的当代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7)沈从文眼中的基督教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边城”走向京城的价值观转向 |
二多重视角下的基督教文化认知 |
三基督教、佛教、自然有灵论“三位一体”的创作模态 |
(8)一个“异质”的文学存在 ——论许地山的创作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异质空间”与许地山创作关系 |
2.1 内在因素:许地山的“异质”存在 |
2.2 外在因素:转型时代中作品“异质”的生存尴尬 |
第三章. 大时代下的与共性与个性 |
3.1 许地山与五四文学思潮的关系 |
3.2 文学研究会中“异质”的存在与个人的价值 |
第四章. “异质”文本的解读 |
4.1 宗教色彩掩盖下的“异质”性——以《缀网劳蛛》为例 |
4.2 异域风情下“异质”的对比——以艾芜的缅甸题材为例 |
4.3 跨语境下的创作——《命命鸟》“异质”的解读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附录:许地山生平大事年表 |
后记 |
(9)许地山小说与中国古典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境的营构 |
二、传奇情节的设置 |
三、古典叙事手法的运用 |
四、结语 |
(10)许地山小说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新文化背景下许地山小说的接受境遇 |
一、奇特的异域情调及传奇色彩得到接受者的首肯 |
二、"浪漫主义风度下具有一副写实的骨骼"接受视野的生成 |
三、许地山小说中哲学思想及人生观的体现受到关注 |
四、阅读效应接受点的介入和发展 |
五、宗教接受视野的最初介入 |
第二章:当代文学背景下的小说接受研究 |
一、早期浪漫主义色彩接受视野的转向 |
二、以《春桃》为代表的后期现实主义作品得到较好的评价 |
三、许地山由空想到现实的心路历程成为重要的话题 |
第三章:80年代"人的文学"旗帜下接受视野的重构 |
一、接受者对许地山生平的介入 |
二、划分创作阶段的接受视野之贡献 |
三、许地山小说的艺术特色成为一个显着的接受点 |
四、许地山早期的浪漫主义作品得以重评 |
五、对于宗教的重新接受和阐释 |
第四章:九十年代以来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说接受 |
一、许地山小说研究中几类接受视野的生成 |
二、小说中的宗教文化进一步得到接受者认同和升华 |
三、接受者关于许地山宗教意识倾向的深化和新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许地山小说艺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立人”的新探索 ——论抗日时期许地山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D]. 胡文曦.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经典叙事学视野下裘山山小说的叙事艺术[D]. 吕小小. 厦门大学, 2019(08)
- [3]许地山的小说创作与印度翻译文学:互文性关系探究[J]. 刘璞. 中国文艺家, 2018(05)
- [4]追崇老庄:许地山道家思想研究[D]. 秦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6(01)
- [5]读者反应论视角下《落花生》三英译本比较研究[D]. 石梅琳. 吉林大学, 2015(08)
- [6]论裘山山小说的日常生活书写[D]. 王晓亭. 重庆师范大学, 2013(S2)
- [7]沈从文眼中的基督教文化[J]. 龚敏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09)
- [8]一个“异质”的文学存在 ——论许地山的创作特色[D]. 黄娇娇. 北京大学, 2012(03)
- [9]许地山小说与中国古典诗学[J]. 苏永前,吴千桃.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10]许地山小说接受研究[D]. 刘侠.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