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计算模式的演进与发展

网络计算模式的演进与发展

一、网络计算模式的演变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雅姝[1](2021)在《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各种利益诉求增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对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研究已经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指出,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可见,近年来国家安全思想已上升到重要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各种事故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巨灾风险的防范问题、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社会安全类风险,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重大突发事件产生的诸多影响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此背景下,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机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立足于系统理论及5W1H方法,融合演化博弈理论、知识图谱理论、事理图谱理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机理展开研究,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在对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进行实证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1)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基于系统理论及5W1H分析方法定义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的内涵,突破传统从单一维度研究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的局限,从系统观角度出发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要素、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体行为要素(Who)、事件舆情信息要素(What)、事件事理要素(Why)、事件时间要素(When)、事件环境要素(Where)。系统性地从Who(谁推动、促进了事件演变)、What(事件演变的内容是什么)、Why(事件演变的原因是什么)等多维度视角研究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最终基于事件的演变机理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How)。(2)从重大突发事件主体行为的维度(Who)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主体行为演变的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重大突发事件主体行为的演变过程,明确博弈主体是由政府为代表的决策方、以网民为代表的参与方、以媒体为代表的推动方三部分组成,对其博弈动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最后对所构建的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模拟了事件发展热度、事件负面影响持续恶化、政府奖惩机制介入情景下三方主体行为的演变,得出的结论为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主体的管理策略提供现实参考依据。(3)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维度(What)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演变的内容问题。基于知识图谱理论,提出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的构建框架模型及技术架构,进而构建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利用舆情知识图谱挖掘舆情知识三元组、网络传播的路径结构等内容。基于数据驱动思想,通过舆情知识的进一步提取分析得到事件舆情的话题演变、舆情知识网络结构演变等过程。所得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的分析结论有益于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舆情治理。(4)从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维度(Why)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演变的原因问题。基于事理图谱理论,采用事理图谱构建的相关方法,通过本体构建、事件抽取、事件关系抽取等步骤构建了面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事理图谱及其抽象事理图谱。基于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挖掘重大突发事件演变过程中的事理逻辑知识,深入分析事件之间的演变规律和模式,弥补以往未能详尽阐述重大突发事件在微观层面的演变机理和运行过程的短板。基于知识驱动视角,通过事件逻辑知识演变分析、事件演变的传导路径挖掘、事件演变的动因剖析等角度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逻辑与规律,进而把握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脉络,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5)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How)。依据事件的演变机理得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阐述了在突发事件情景下应如何应对的问题。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研究内容,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1)基于事件主体行为演变的主体管理策略;(2)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的舆情信息治理对策;(3)基于事件主体行为演变、事件舆情信息演变、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三个维度的重大突发事件管控问题。理论层面上,立足于系统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知识图谱理论、事理图谱理论、5W1H等多种理论方法,从事件的主体演变、事件舆情信息演变以及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挖掘等多维视角入手,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通过博弈论、知识图谱、事理图谱等方法剖析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阐述事件演变的本质,发现事件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应对策略。基于数据驱动思想,多维度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基于知识驱动思想,挖掘重大突发事件演变逻辑,促进了传统研究范式转型,科学地认识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可以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分析研判和预警,提高事件的总体态势感知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实践层面上,通过爬取微博、中国新闻网、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等平台上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数据,构建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和事理图谱,基于真实数据对理论推演部分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服务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研究逻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为相关部门进行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提供依据,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和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王梓利[2](2021)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现代经济的核心,区域金融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而中国金融资源分布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不均衡特征,也是构成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因而对区域金融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已有研究关注金融在空间上的非匀质性,并开始考虑到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即有助于削弱地理距离带来的信息摩擦,促进金融交易的达成,提供了一种微观机制。但少见中观维度下,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作用的系统性分析。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区域金融学理论,从空间视角出发,探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构建了“运输成本—作用机制—空间效应”的逻辑框架,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区域金融发展及其空间分布。在理论上,是对区域金融理论拓展的尝试,也能够从金融视角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影响提供经验证据。在实践上,关于不同地区金融发展的研究既能够为地方金融服务业的实践提供参考,也可为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首先进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历史研究,基于交易方式的变化,分析运输化与金融发展的阶段演变,并探讨演变过程中交通作用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机理分析,以金融业自身的信息依赖、资金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地域选择特征和金融空间运动为基础,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的自身特性和空间属性。从运输成本出发,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循环累积因果”、“共享、匹配和学习”以及“外部经济”思想,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由此形成了金融区域发展布局,进而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下的区域金融空间效应,构成了本文的机理分析框架。接下来,分别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在作用机制检验部分,构建了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运输成本的四种影响机制进行检验;在空间效应部分,首先运用Dagum基尼系数与收敛模型,以金融货币资源与金融人力资源为主要维度,对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的金融资源空间差异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区域金融收敛条件进行研究,之后对中国三大城市群金融空间联系强度进行了测算,构建了包含相对距离的综合引力强度,比较了时间距离改变前后金融引力强度的变化,并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测度了时间距离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随着运输化水平的提升,金融发展经历了“货币金融—资本金融—交易金融”的历史演化。在“前前运输化”和“前运输化”时期,“物物交易”走向“物币交易”,金融处在以货币为主体功能的阶段,金融功能局限于便利交易,即“货币金融”阶段;运输化1.0和2.0时期,由“物币交易”发展到“币权交易”,金融以社会投融资需求为主导,即“资本金融”阶段;在运输化3.0时期,交易走向虚拟化,金融功能得到扩展,信息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即“交易金融”阶段。这是在运输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货币外延的扩大、金融机构和市场作用的增强、金融功能扩张的过程,交通的作用也由扩大市场规模、创造金融需求,拓展至软信息传递和风险规避、优化金融供给。第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存在影响,其作用机制是基于运输成本产生的,即旅行时间成本节约效应带来的学习共享机制与人力资源匹配机制,货运成本降低效应带来的市场潜能扩张与产业集聚机制;四种机制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距离下存在差异。在空间效应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区域条件影响着“金融初始发展不平衡→金融发散→金融收敛→金融一体化”的空间运动过程,在前期,交通基础设施使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趋于扩大;在后期则促进区域金融差异趋于收敛。同时,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促进金融资源空间流动,加强区域金融空间联系。第三,中国八大经济区的金融货币资源自1997年以来表现为“倒U”型变化;金融人力资源整体区域差异呈不断上升趋势;两者的主要差异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交通基础设施对金融资源的区域差异存在收敛机制,但出现阶段性变化特征,交通条件改善促进区域金融货币资源“先发散后收敛”,旅行时间节约对区域金融人力资源的作用表现为“无显着作用—发散—收敛”。从空间上看,交通基础设施对八大经济区金融资源的收敛机制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第四,中国三大城市群金融空间格局表现为“核心—边缘”的结构特征,京津冀为“北京-天津”模式、珠三角的“深圳-广州”模式和长三角的“上海-多核心”模式。三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地区内部的金融联系强度高于珠三角和京津冀,同时存在明显的内部不均衡特征。交通基础设施使区域内时间距离缩短,强化了整体区域金融联系强度,也将促使资本流入自身具有强金融联系的城市。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理论解释的拓展与创新,构建了中观视角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创新了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下区域金融发展理论机理,丰富了区域金融理论思想。第二,实证研究方面的创新,对引力模型进行了改进,考虑了区域内城市之间相对距离的作用。第三,基于历史研究揭示了运输化与金融发展的演变阶段特征,以及此过程中交通角色的拓展,是从历史维度上对区域金融发展研究的延伸与探索。

陈全[3](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及时空演变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以来,随着对自然资本价值的认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为核心的生态资产估算需求日益迫切。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由于受复杂地表与光学卫星成像条件的限制,区域生态环境遥感长期以来面临着混合像元现象严重、高质量光学遥感影像缺失等瓶颈问题,传统基于像元/格网尺度的定量遥感研究方法无法满足区域生态资产精准评估、时空演变机制挖掘以及生态修复决策支持的需求目标,引入遥感图谱认知的前沿理论与方法开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贵州省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典型研究区,以遥感图谱认知理论的“图谱耦合”思想和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分区分层感知—时空协同反演—多粒度决策”的方法论为指导,从生态资产质量与生态资产服务功能维度出发构建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评估框架,按照“空间—时间—属性”的线性认知过程,深度探索融入地貌分区控制的生态资产基本地理空间单元解构,开展多源数据协同的关键生态因子反演计算与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并基于经典地理空间分析方法挖掘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模式与驱动机制,初步实现对区域近20年来生态资产“位置—结构—指标—演化”的深层理解。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生态资产遥感评估与时空演变研究的理论背景深入分析,从评估与挖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近20年来生态资产时空演变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遥感图谱认知理论和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评估框架,提出了深度融入地貌分区控制的生态资产地理单元解构、多源数据协同的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基于地学空间分析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理解和驱动机制揭示等关键问题,为按照“空间—时间—属性”的维度递进开展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在分析传统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研究方法长期存在的问题与短板的基础上,论述了以具有明确地理意义的基本空间单元为空间基准开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分区分层感知模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基本空间单元解构思路,并基于高精度DEM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了区域地貌单元、地理单元与地理图斑/地块三级基本空间单元的解构。(3)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特征,基于生态资产“存量(stock)”和“流量(flow)”的理论内涵和去价值化的系统评估思路,系统构建了以生态系统类型与数量、NPP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岩石裸露率、植被覆盖度等关键生态因子驱动的生态资产质量与服务功能状况评估模型和生态资产综合指数评估模型,完成不同监测期生态资产质量与服务功能等级划分以及地理单元尺度下区域2000-2018年的生态资产综合评估。(4)围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理解的目标,以地理单元与地貌单元为基准,将经典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引入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研究中,从生态资产时空变化格局和生态资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两个方面,分别叠加2000-2018年生态资产变化“图”和驱动因素作用“图”,实现了对不同时间阶段、不同空间尺度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及驱动机制的阐述和揭示,为区域生态治理与修复提供理论基础与科技支撑。

薛明月[4](2021)在《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区域空间得以快速重构,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市群的崛起成为空间重构的较高发展形式。而中国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促使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将迎来新一轮重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城市群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是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特征,其高质量发展成为地理研究领域的前沿主题。基于此,本课题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开展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以期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提供实践参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范式,为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以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梳理高质量发展、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文献的基础上,以系统论、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城市群空间结构等理论为基础,以高质量发展为视角,以城镇体系中经典研究范式为切入点,总结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联系网络的演变规律,探析城市群空间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并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适宜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全文围绕“高质量发展测度→空间结构识别→高质量发展与空间结构关系→优化对策”的研究思路,创新性地展开了高质量发展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关系的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1)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借助熵值法和自然断裂点分类法测度与分析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及其时空演变格局。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平稳波动上升趋势,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及各维度时空演化格局存在异质性,城市群内部表现出不均衡不协调的格局,东部沿海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相对优于内陆城市。(2)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在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层面,分别采用城市首位度和位序—规模法则从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两个维度展开测度与分析。在人口规模方面,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已形成4个超大城市、2个特大城市、33个大城市、31个中等城市、106个小城市的等级规模体系,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小城市数量众多,中等城市发育不足;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等级序列中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断层,等级规模结构偏离金字塔式分布;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完备的金字塔式等级规模结构。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首位度中除珠三角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较为均衡外,其余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均存在失衡现象。东部沿海城市群中除山东半岛城市群趋于集中且呈双中心分布外,其余城市群均为分散且服从单中心分布结构。在经济规模层面,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集中度等级差距较大,城市经济等级规模相对分散,经济首位城市垄断性较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的经济集中度较为均衡,城市经济等级规模分布相对集中。在城市群职能结构方面,分别从职能规模、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三个方面反映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的职能结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制造业、建筑业、金融房地产业、机关团体服务业是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基本职能,能源生产与采掘业、交通仓储邮电业、商业、社会服务业和科教文卫服务业为非基本职能,其中制造业成为东部沿海城市群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各城市群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变化不大;城市群职能规模扩张趋势明显,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一致,各城市群内部超大、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较强,城市职能规模持续扩大,中小城市人口规模较小;东部沿海各城市群的专业化部门较少,各部门的职能强度均不高,各城市群内部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的专业化部门数量总体变化较大。从具体行业职能强度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能源生产与采掘业和交通邮电仓储业、珠三角城市群的制造业、长三角城市群的建筑业和金融房地产业分别为东部沿海城市群中最强的行业;此外,商业和社会服务业主要布局在城市群的省会城市、直辖市等中心城市;科教文卫服务业和机关团体服务业的职能强度总体较弱。在联系网络方面,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低于各城市群内部网络密度,呈现“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海西城市群”的格局,城市群间联系网络差异逐渐缩小;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度数中心度值不断提升,高值区主要以城市群内省会城市、直辖市集中分布;东部沿海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呈现非均衡性空间分布特征;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凝聚子群逐渐由4个二级层面子群、8个三级层面子群演变为4个二级层面子群、7个三级层面子群,各层级子群内部构成变化较大。(3)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与高质量发展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质量发展指数也得以相应提高。东部沿海城市群不同规模城市差距明显,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指数远高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而且差距不断拉大,但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研究时期内各城市经济集中度变动较为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城市群职能结构与高质量发展方面,2008和2018年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度一直居于首位,成为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能源生产与采掘业的灰色关联度一直居于末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在城市群联系网络与高质量发展方面,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对外联系强度与高质量发展在置信度为0.01水平上存在显着的高度相关关系,但二者的空间关联性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性,总体呈现出高对外联系强度—高高质量发展、低对外联系强度—高高质量发展、低对外联系强度—低高质量发展、中等对外联系强度—中等高质量发展四种组合类型的空间关联关系。(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明晰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并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从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联系网络三个层面提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思路,在此基础上从六个层面提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

谢婧[5](2021)在《哈尔滨市区域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哈尔滨市作为我国东北重要老工业基地之一,近些年的城市无序蔓延导致了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对城乡空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胁迫效应,城乡生境斑块破碎化较为严重。为解决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环境恶化的一系列问题、恢复区域景观斑块的连通、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依据城市蔓延动向、行政区划与景观生态学原理,裁切出哈尔滨市城乡空间在中观尺度上的研究范围。引入生态要素耦合的空间观,通过分析哈尔滨近三十年土地类型转移、景观格局演变等,得出各类生态要素在时空尺度上的耦合模式演变,为生态网络的构建及优化提供方向。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对研究区域生态要素的核心区、桥接区及岛状斑块等进行识别与评价,根据可能连通性指数变化量提取出重要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得出潜在生态廊道,通过计算对连通性较弱的区域进行优化补充,归纳廊道宽度、核密度及生态断裂点,结合生态耦合机制的时空变化对生态网络建设细节提出策略。研究旨在通过探究中观尺度上城乡区域空间各类生态要素耦合机制演变与生态廊道布局细节优化措施,实现城市内部与乡村的生态系统联动,提升区域生态效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研究区域1990年、1999年、2008年、2017年四期相等间隔的土地利用变化、计算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重心变化、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等,结果表明近三十年研究区域建设用地重心向南部扩张迅速,生态空间面积下降,生境斑块破碎化加剧、斑块内部趋于均质化。林地、草地、水域生态要素的耦合机制由整体镶嵌演变为破碎化的随机分布,城乡交错处生态破坏较为严重,建设用地扩张对区域景观连通产生阻隔。生态网络的构建与优化应因地制宜,如市中心廊道缓冲区内破碎生态斑块的修补整合、城乡交错处廊道缓冲区内受人为干扰生态斑块的保护与围合、乡村区域廊道缓冲区内生态断裂点的修复连通等。(2)基于MSPA提取出7种景观类型,核心区与桥接区的面积较大。基于dPC指数对景观类型进行分级评价,并在核心区中提取出15个生态源地。结合景观阻力面并基于MCR得出潜在生态廊道共计105条,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沿松花江一带的长岭湖区域及五一村区域,次要分布于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及阿什河流域的部分湿地;潜力踏脚石包含群力外滩生态湿地与部分小尺度城市公园绿地等。研究区东南部廊道存在连通水平不均、缺乏闭合环路等问题,大面积耕地作为人为活动较强区域,对斑块内林地、草地等小型生境产生干扰胁迫,应注重在研究区域东南部修复现有生境并通过补植来增加斑块面积。基于重力模型评价得出重要廊道共计42条,一般廊道共计63条,通过计算补充了 11个生态源地,计算得出220条补充规划廊道。通过廊道网络结构相关指数对比计算,得出网络闭合指数、网络连接度指数、网络连通率指数分别提升了 2.74、5.50、1.82,优化后的生态网络结构相对更为完善。根据核密度分析预测生态安全格局未来发展趋向,计算分析廊道的适宜建设宽度为60m,廊道体系中的生态断裂点以廊道与京哈线、哈长线和绥满高速路的交点居多,可结合地形建设绿道天桥等立体结构进行连通。优化后的生态网络能够提高区域物质能量流动,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综上,城乡区域生态网络的构建与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旨在为哈尔滨市城乡区域空间生态网络建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与规划策略借鉴。

兰措卓玛[6](2021)在《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欧亚大陆史前跨大陆的物质传播和文化交流是当前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尤其“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后,对沿线区域间交流路线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青藏高原是欧亚文明交汇的重要区域,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同时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又是人类对高原环境适应的典型区域,研究这一区域早期交流路线的形成与演变对了解青藏高原的早期交流历史,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和模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研究均为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支持下的概念化路线,尚缺少精细化和具体化研究,导致对高原早期人类互动交流的详细演进过程认识十分有限。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自然因子包括海拔、坡度、植被、河流作为成本数据,与新石器-历史时期遗址点数据共同构成研究的数据源,以图作为理论基础,使用GIS工具,将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重建抽象成带权图(网络)上的路径搜索问题,并基于成本最小原则,使用最优路径重建旧石器-历史时期的交流路线。具体操作是使用Arc GIS(ESRI)软件中的本地Python地理处理工具执行脚本计算,使用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模型,重建旧石器时期路线;使用考古遗址点、聚落点构成的节点集,使用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重建新石器-青铜-历史时期路线;最后,结合古气候、考古证据、文献记载等多项证据从人类适应性角度分析其发展演变及驱动因素。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旧石器时期重建路线约10万km,路线整体上从边缘向腹地扩张,从低海拔逐步向高海拔行进,经过延续的长线进入高原高海拔区间,而且通过短线在高海拔区间活动,活动范围遍布整个高原;新石器时期路线总路线长度约为16900km,共提取出15条主干路线,路线主要沿河湟谷地-澜沧江、长江流域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分布;青铜时期的总路线长度约为16300km,共提取出18条主干路线,在新石器时期路线的基础上,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西南部的路线整体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长度约为39700km,共提取出28条主干路线,东北区、东部区均出现了深入腹地的网络,尤其是腹地路线的出现和向西部延伸的路线以及东南部路线的复杂化,使得路线呈现复杂路网。该重建结果与考古证据印证的“彩陶之路”、粟黍农业传播路线、“玉石之路”、麦作-驯化羊、马-青铜冶金技术的传播路线,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与“丝绸之路”的联系、“羌中道”、“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高度重合,说明重建结果的可靠性。(2)旧石器时期-历史时期的路线总体呈现随机-分散型、边缘-廊道型、边缘-腹地型、复杂-路网型的发展演变。末次冰盛期高原极端气候促进了技术革新,细石器技术的盛行使高原出现狩猎采集人群,路线呈现随机-分散是人类为适应高原狩猎活动的行为表现。新石器时期适宜的环境背景下,仰韶文化的粟黍农业种植技术在适宜该农业发展的区域传播扩散,这些分散的小型农业基地成为串联新石器路线的基础。青铜时期受制于恶劣的气候条件,粟作农业的种植受到挑战,但跨大陆麦类作物、驯化羊、马的传入,拓展了人类向高海拔种植农业和发展牧业的空间,导致重建路线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农业产品的多元化和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人口数量增加,形成稳定的聚落,功能齐全且稳定的聚落为复杂路网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伴随着聚落间复杂的政治、贸易、文化互动,重建路线呈现复杂网络型。(3)重建路线完整呈现了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人类复杂的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路线形成的最终结果,同时反映出的是人类自身、生产方式以及互动交流强度对高原的逐步适应过程。为了适应逐步升高的海拔从而控制走路的成本,早期人类会选择高原河谷作为通道,河谷内坡度较缓、海拔相对较低,植被相对较好,河流的补给充足,相对含氧量较高,这是人类为适应高原自然环境做出的生物适应性行为。从生业模式的角度来看,高原的生业模式经历了旧石器时期的狩猎采集经济-新石器时期农业+狩猎采集经济并存-青铜时期农业+游牧经济全面发展-历史时期农牧业经济+商贸、政治、文化等互动交流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这与旧石器时期人类表现出对高原资源的简单索取-发展至新石器时期对高原宜农区域的主动占据-青铜时期对高海拔区域的开拓-历史时期对高原全面开发利用的交流行为模式相对应;而生业和交流行为模式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路线形成的模式,这一模式表现出新石器时期分散的小型粟作农业区域首先串联起稳定的路线-青铜时期农、牧业混合交界带形成稳定路线-历史时期稳定的路线在聚落间形成的发展模式。从交流强度来看,新石器时期的交流互动是仰韶文化通过高原南部边缘对川西、云南等地的影响,并沿雅鲁藏布江与南亚的互动交流,发展至青铜时期由中亚-沿新疆-河西走廊至高原北缘的互动交流加强,历史时期则是南、北边缘的交流不断强化,伴随着与中原王朝对该地区复杂的政治、文化互动,以及商业贸易的强有力刺激,内外部交流全面加强的结果。

潘越[7](2021)在《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各自为政”和游客出行的“两极化”已成为制约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结合理论研究的网络化转化和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实践需求,提出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网络结构及其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研究的构建思路和方法,以期为区域性旅游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流动空间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旅游供求均衡理论以及机器学习理论等理论,对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进行探究。遵循“研究框架-实证研究-优化提升”的逻辑思路,其中研究框架部分以“网络结构构建→结构特征提取→响应效果检验→响应系统模拟”的递进式思路成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特定区域为研究范围,以区域内城市为节点,融合网络、交通、气象以及统计年鉴等多源异构数据,对区域O-D旅游吸引力作用强度进行测算,进而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为下文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奠定基础。第二,剖析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围绕“空间差异-空间关联-空间集聚”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的特征提取框架,分别构造原值、二值、Top三种网络形式,综合运用GIS数据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等,互补揭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演化特征及结构特征。第三,检验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基于游客流动倾向视角,探讨旅游吸引力网络的空间效率。以“百度指数-网络关注度”为O-D游客流动倾向对流数据来源,构建区域游客流动倾向网络,在明晰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体系的交互响应机理的基础上,多维尺度探讨二者响应效果。第四,建立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预测模型。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筛选区域旅游吸引力影响核心指标;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运行机理。进而未来可通过设定不同情境,预测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为对策建议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第五,开展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典型案例区,以“五一”小长假为研究时段,构建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多角度、全方位剖析区域网络结构特征,探究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并根据测算结果,训练BP神经网络,为京津冀地区旅游一体化的理论构建与战略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第六,提出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水平提升对策。根据理论研究与实证结果,结合现实政策确立,从统筹制定区域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合理优化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科学引导区域旅游者行为、加快推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展对策解析,力求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的最佳匹配。

任珂[8](2021)在《面向空气污染的时空多变量数据可视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空气污染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之一在于区域协同治理和污染物联合防控。无论是从大气科学的角度研究模拟模型,还是从数据科学的角度挖掘空气污染大数据模式和特征,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理论和手段难以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而且,模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污染数据集规模大、复杂度高,这些都为空气污染的协同分析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引入交叉学科思想,充分结合传统模型的科学性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方法的特征分析能力,可为分析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污染传输的不确定性以及潜在污染源演化规律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本文以空气污染数据和后向轨迹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可视化和数据挖掘理论为基础,提取大数据中蕴含的污染模式和异常事件,量化后向轨迹模型的不确定性,并在两者基础上研究集成数据特征和科学模型的潜在污染源识别方法,从“时间-空间-多变量”三个角度分析空气污染及污染源的演化规律,最终设计并开发多视图协同的可视分析系统,提高空气污染感知效率,实现交互式挖掘数据中蕴含的知识和空气污染现象。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针对空气污染潜在模式与异常的可视分析方法和系统。空气污染监测数据是一种典型的时空多变量复杂数据,仅使用独立的量化指标或算法难以实现数据的渐进式挖掘,据此提出可视分析系统探索数据中的模式与异常。为了创建可识别多变量信息的数据可视空间,提出复合最小二乘投影算法,有效减少投影过程中的信息损失,实现多变量分布的快速感知。其次提出多变量模式提取和时空联合异常检测方法,识别常规模式并揭示隐藏的多种异常事件。在此基础上,设计针对常规模式和异常的可视化图标,总结丰富的背景信息并追踪不同的时变状态。通过对空气污染监测数据的应用案例研究,证明该方法和系统能够引导用户交互式探索污染物的关联模式,快速发现污染变化异常的时期或地区,以及分析污染的周期性时变趋势和城市群协同变化规律。(2)提出针对后向轨迹模型不确定性与运动趋势的可视分析方法和系统。后向轨迹模型是一种操作简单且应用较广的空气污染溯源模型,但是模拟轨迹处于三维地理空间,运动趋势难以观察,并且模型的不确定性在分析过程中常被忽略,据此提出可视分析系统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基于变分自编码器和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提出三维轨迹深度表示方法,有效度量轨迹的形状相似性,提升对与时空无关运动趋势的发现能力。在此基础上,量化轨迹集合模拟的不确定性,并分析不确定性与地理位置的潜在关联。设计三维轨迹可视化图标和视图,清晰展示轨迹的三维运动趋势以及对比地理邻域内的不确定性分布。本文将该方法和系统应用于空气污染后向轨迹模型,展示模拟轨迹运动趋势并量化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与地理邻域、天气系统等外在因素间的潜在关联,并结合交互式视图探索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3)提出针对潜在污染源识别及演化的可视分析方法和系统。目前基于后向轨迹模型的污染溯源方法精度较低,同时不同污染物、不同时期的污染源分布差异不容忽视,据此提出融合数据特征的可视分析方法探索潜在空气污染源。基于后向轨迹模型和空气污染大数据特征,提出耦合污染传输及共现关系的潜在污染源识别方法,建立动态的多污染物、多关系地理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地理分布特征相似性度量方法,提取污染源协同分布模式并评估模式的重要性。设计多层级的污染源可视化图标和多视图协同分析框架,实现后向轨迹模型和数据特征在识别污染源时的交叉验证,最终探索污染源分布模式和多变量时序演化规律。本文在真实数据集和合成数据集上开展对比实验,验证了方法在数据投影、模式提取和特征学习上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多个应用案例证明了可视分析系统在探究空气污染问题上的实用性。基于对时空多变量空气污染数据的可视分析方法研究,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分析污染分布规律、传输不确定性以及污染源演化等问题,为空气污染的“靶向治疗”和减排决策提供方向支持和科学依据。

史丁尹[9](2021)在《基于POI可达性的杭州城市居住空间和房价分异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主要是从居住地出发,到达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等的发生地。因此,住宅的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可达性是居住选址时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对周边土地进行建设和开发,城市建成区成倍拓展,城市内部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不断凸显。与此同时,学区、地铁、景观等新兴影响因素,使得居住空间和住房价格的影响机制复杂化。本文首先通过GIS分析杭州城市居住空间从2006年到2012年乃至2018年的分布演变规律,细化研究居住空间分异情况,利用杭州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进行社会因子生态分析,提取出了主导杭州市居住分异的因子。在此基础上,对住宅小区到城市中心、就业中心等相关POI的可达性进行测算,探究居住空间的演变与POI可达性之间的相关性和耦合性。另一方面,观察住房价格在时空维度上的变化,构建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讨POI可达性对房价的动态影响。时空模型展现出了优于传统的地理加权模型(GWR)和混合地理加权模型(MGWR)的拟合优度。最后总结探究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所示:(1)对杭州市新建住宅小区区位分布及其变化进行统计研究,发现杭州城市居住空间沿着交通干线不断外拓发展,从单中心发展为多中心的分布模式。(2)杭州市居住空间呈现马赛克化的格局特征,居住分异的主导因子的提取以及集群聚类的分析表征出居住空间分异形成原因的复杂性。(3)GTWR回归结果表明,城市中心、就业中心、商业中心、学校、公园景点等POI的可达性都是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其对房价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近年来居民对于教育质量和交通便捷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4)城市房价分异不止于表达,也是推动居住空间演变的重要驱动机制,此外还有POI可达性的引导作用以及宏观层面外部因素的驱动作用,综合形成了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复杂的驱动机制。

孙娜[10](2020)在《中国高铁网络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研究》文中提出伴随三次《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提出与实施,中国进入了高铁建设的鼎盛时期,逐步形成了覆盖范围广、层次丰富、结构复杂的网络格局。高铁越来越处于综合交通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在改善客运服务、优化空间格局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国内外关于高铁的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形成了多视角、多尺度、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体系。但与高铁的经济效益、空间结构效应等相比,网络自身空间格局特征的探讨还比较少,主要体现在大尺度宏观格局认识的缺乏、网络关联特征刻画不足,以及网络动态演化缺乏连续的追踪与判断。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础,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高铁网络的空间格局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第一,遵循“个体行动者—地方网络—整体网络”的逻辑思路,使用2014-2019年城市间O-D高铁运营频次矩阵、距离矩阵、社会网络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高铁网络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全面的揭示;第二,以高铁网络的节点、联系和域面特征作为判别依据,提炼网络演变的概念模式,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模式特征进行总结;第三,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取高铁网络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并构建实证模式,使用二次指派方法(QAP)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关结论如下:(1)节点中心性与可达性的时序变动。随着高铁网络建设的推进,节点中心度整体提升,但中介度变化较小且普遍较低,网络连接对于部分节点的依赖性程度较高。节点功能与地位的时序变动重塑了网络的空间格局,改变了由少数东部城市主导的格局,呈现出多中心、均衡化的发展趋势。高铁的开通提升了沿线城市的可达性,具有明显的“廊道效应”。近年来,可达性的空间差距逐步缩小,空间连续性得到提升,这体现了中国高铁建设兼顾区域公平的特点。(2)高铁经济圈的形成与演化。高铁建设与公交化运营带来了时空压缩与同城化效应,推动了高铁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从空间形态看,2h高铁经济圈经历了“局部集聚—干线串联—片状绵延”的发展过程,圈内联系强度明显提升,联系结构趋于复杂化。4h高铁经济圈主要以省会城市为中心,伴随高铁线网扩张与运行服务的改善,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联系强度具有圈层递减的特点。(3)网络宏观格局特征与演变过程。中国高铁网络整体上由东向西拓展,网络规模扩大、密度提升,但仍处于弱连接状态,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网络连接性与联系强度均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特点。从关联形态看,全国尺度上的复杂网络格局取代了区域尺度上的轴带式联系形态,整体上与“八纵八横”网络相对应;跨区域高铁干线的开通和更多区域、城际线路的增加促进了“点对点”密集联系形态的形成。此外,高铁客运的距离衰减效应明显,城市联系呈倒“U”型,开行列车数呈倒“V”型。(4)高铁网络格局的演变模式。中国高铁网络的空间格局变动剧烈,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2014年及以前处于发育阶段,地方网络发育以极核模式为主,全国网络主要沿干线呈轴带式扩展。2015-2016年稳定拓展,伴随“四纵四横”网络的全面贯通,次级核心节点的辐射范围扩大,高铁干线串联起沿线的多个中心,形成串珠模式。2017年进入繁荣阶段,主干网络、区域网络和城际网络交叉、重叠,向多中心网络化方向发展。(5)高铁网络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高铁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行政等级与战略规划有助于网络建设与结构完善,且影响程度在近年有一定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收入水平具有抑制性作用,城市间的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建立密切的联系;从变化趋势看,人口规模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此外,在网络发育阶段,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着,随网络建设推进,产业结构的抑制性作用上升。结合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随着高铁站点、轨道等设施的空间布局趋于稳定,运行服务改善将成为提升网络运力与效率的关键。第二,在高铁网络发达地区要避免过度扩张,注重改善高铁与铁路、航空、公路和城市公共系统之间的连接性,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第三,战略规划是促进高铁网络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重要力量。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高铁网络的空间格局特征与时空演变趋势,弥补了研究在深度与广度方面的不足;二是提炼和总结了中国高铁网络格局的演变模式,分别是极核式、轴带扩展式、串珠模式和多中心网络式;三是采用二次指派方法(QAP)实证分析得出行政等级、战略规划是促进中国高铁网络发育与完善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则具有抑制作用;四是采用网络爬虫和编程对数据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和整理,突破了高铁网络时空演变分析在数据上的局限性,为后续研究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共有图28幅,表20个,参考文献187篇。

二、网络计算模式的演变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计算模式的演变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研究进展
        1.2.2 国外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基于事理图谱的事件演变研究进展
        1.2.4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知识图谱理论
    2.2 事理图谱理论
    2.3 5W理论
    2.4 演化博弈理论
    2.5 自然语言处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基本内容
    3.1 重大突发事件内涵与分类
        3.1.1 重大突发事件内涵
        3.1.2 重大突发事件分类
        3.1.3 重大突发事件特征
    3.2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3.2.1 事件演变的构成要素
        3.2.2 事件构成要素的关联关系
    3.3 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
        3.3.1 演变机理内涵
        3.3.2 演变机理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大突发事件的主体行为演变
    4.1 问题描述
    4.2 事件主体的演化博弈分析
        4.2.1 博弈主体分析
        4.2.2 博弈动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4.3 假设与模型构建
        4.3.1 模型假设
        4.3.2 模型构建
        4.3.3 均衡点与稳定性分析
    4.4 模拟仿真分析
        4.4.1 重大突发事件热度影响下的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4.4.2 负面影响持续恶化情景下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4.4.3 政府介入采取奖惩机制情景下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演变
    5.1 舆情信息演变概述
        5.1.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
        5.1.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
    5.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理论模型构建
        5.2.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构建框架模型
        5.2.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技术架构
    5.3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
        5.3.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本体构建
        5.3.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
    5.4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数据层构建
        5.4.1 数据源选取及采集
        5.4.2 数据预处理
    5.5 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的舆情演变分析
        5.5.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的时序演变分析
        5.5.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传播路径结构解析
        5.5.3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内容分析
        5.5.4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评论话题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
    6.1 重大突发事件的事理图谱研究范式
        6.1.1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内涵
        6.1.2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构建的逻辑模型
        6.1.3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的事理挖掘流程
    6.2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构建
        6.2.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6.2.2 事理图谱构建流程
    6.3 重大突发事件抽象事理图谱构建
        6.3.1 事件泛化
        6.3.2 公共卫生事件抽象事理图谱
        6.3.3 事件知识存储
    6.4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分析
        6.4.1 因果事件提取
        6.4.2 事件的因果逻辑知识分析
        6.4.3 事件演变的传导路径挖掘
        6.4.4 事件演变的动因剖析
    6.5 重大突发事件的动态演变
        6.5.1 事件演变的动力学流图构建
        6.5.2 仿真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7.1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概述
        7.1.1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时代背景
        7.1.2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目标
        7.1.3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特征
    7.2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思路及过程
        7.2.1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思路
        7.2.2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过程
    7.3 重大突发事件主体管理策略
        7.3.1 重大突发事件的参与用户管理
        7.3.2 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平台管理
        7.3.3 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管理
    7.4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治理研究
        7.4.1 事件舆情信息治理问题的提出
        7.4.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治理对策
    7.5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模型构建
        7.5.1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的重大意义
        7.5.2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面临的挑战
        7.5.3 重大突发事件的管控模型
        7.5.4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模型功能
    7.6 本章小节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思路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2.3 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1.4 概念界定
        1.4.1 交通基础设施
        1.4.2 金融
        1.4.3 金融资源
        1.4.4 金融发展
        1.4.5 区域金融
    1.5 理论基础
        1.5.1 区域金融理论
        1.5.2 金融地理理论
        1.5.3 新经济地理理论及其发展
2 文献综述
    2.1 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2.1.1 距离与信息
        2.1.2 制度与文化
        2.1.3 经济发展
        2.1.4 市场发展
        2.1.5 人力资本
    2.2 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特征
        2.2.1 金融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2.2.2 资本流动及其空间特征
        2.2.3 金融集聚及其发展模式
        2.2.4 金融辐射与金融一体化
    2.3 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
        2.3.1 交通基础设施对要素流动的影响
        2.3.2 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2.3.3 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贸易的影响
    2.4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2.4.1 马克思流通理论的相关论述
        2.4.2 产业经济视角的相关研究
        2.4.3 金融地理视角的相关研究
        2.4.4 历史分析视角的相关研究
    2.5 综合述评
3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历史演变分析
    3.1 金融中心的历史演变与交通的作用
        3.1.1 地中海贸易时期金融集聚的雏形
        3.1.2 商业革命时期区域金融中心的转移
        3.1.3 工业革命时期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3.2 不同时期交通影响下的区域金融发展案例
        3.2.1 16-17 世纪的阿姆斯特丹:航运、贸易及融资方式
        3.2.2 战前美国银行业的稳定性:铁路的作用
        3.2.3 近代上海金融业发展:港口贸易的繁荣
    3.3 运输化与金融发展的阶段演变
        3.3.1 由“物物交易”走向“物币交易”阶段
        3.3.2 由“物币交易”发展“币权交易”阶段
        3.3.3 虚拟交易阶段
        3.3.4 交通的作用
    3.4 本章小结
4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4.1 金融业特性及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属性
        4.1.1 金融业自身特性
        4.1.2 空间视角下的区域金融发展
    4.2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4.2.1 基于旅行时间成本的学习与共享机制
        4.2.2 基于旅行时间成本的人力资源匹配机制
        4.2.3 基于货物运输成本的市场潜能扩张机制
        4.2.4 基于货物运输成本的产业集聚机制
    4.3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空间效应的作用分析
        4.3.1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区域金融空间差异
        4.3.2 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区域金融空间联系
    4.4 本章小结
5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选择
    5.2 基本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5.2.1 旅行时间成本节约的作用
        5.2.2 货物运输成本降低的作用
    5.3 基于旅行时间成本节约效应的作用机制检验
        5.3.1 学习与共享机制
        5.3.2 人力资源匹配机制
    5.4 基于货物运输成本降低效应的作用机制检验
        5.4.1 市场潜能扩张机制
        5.4.2 产业集聚机制
    5.5 内生性处理
    5.6 本章小结
6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空间效应的实证检验
    6.1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
        6.1.1 空间差异分解
        6.1.2 收敛机制分析
    6.2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空间联系的实证分析
        6.2.1 金融空间联系强度的构建与分析
        6.2.2 时间距离对金融联系强度影响的计量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及时空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现状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生态资产理论研究进展
        1.2.2 生态资产评估体系与方法研究进展
        1.2.3 生态资产遥感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2.4 喀斯特地区生态资产评估研究进展
        1.2.5 研究进展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科学问题
    2.2 研究内容
        2.2.1 研究内容设计
        2.2.2 研究内容逻辑关联
    2.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案
        2.3.2 研究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4.1 研究区代表性论证
        2.4.2 研究区概况
        2.4.3 研究区自然环境
        2.4.4 研究区社会经济
        2.4.5 研究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三章 生态资产评估与时空演变研究框架构建
    3.1 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资产评估
        3.1.1 生态资产评估范围
        3.1.2 生态资产评估内容
    3.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面临的困难
    3.3 遥感图谱认知理论
        3.3.1 地学信息图谱
        3.3.2 遥感信息图谱
        3.3.3 遥感图谱认知理论
        3.3.4 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
    3.4 基于遥感图谱认知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研究框架
        3.4.1 评估框架
        3.4.2 关键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资产评估基本空间单元解构
    4.1 引言
    4.2 基于分区分层感知模型的生态资产基本空间单元解构
        4.2.1 分区分层感知模型
        4.2.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基本空间单元解构
    4.3 基于高精度DEM的地貌/地理单元划分
        4.3.1 基于高精度DEM的地貌单元边界优化
        4.3.2 基于高精度DEM的地理单元划分
    4.4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理图斑/地块提取
        4.4.1 地理图斑/地块提取方法
        4.4.2 地理图斑/地块精度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源数据协同的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
    5.1 引言
    5.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
        5.2.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评估体系
        5.2.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方法
    5.3 多源数据协同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率反演
        5.3.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率反演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3 喀斯特山区岩石裸露率反演方法
        5.3.4 喀斯特山区岩石裸露率反演结果
    5.4 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
        5.4.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
        5.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4.3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方法
        5.4.4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结果
    5.5 不同尺度下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结果
        5.5.1 地块与像元尺度的生态资产质量与服务功能状况评估
        5.5.2 地理单元尺度的生态资产综合评估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与驱动机制分析
    6.1 引言
    6.2 基于时空动态度模型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6.2.1 不同地理单元生态资产时空变化特征
        6.2.2 不同地貌单元生态资产时空变化特征
    6.3 基于ESTDA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分析
        6.3.1 生态资产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6.3.2 生态资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6.3.3 生态资产局部空间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6.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6.4.1 生态资产时空变化分异的地理探测
        6.4.2 生态资产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及交互作用分析
        6.4.3 生态资产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作用强度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城市群空间重构
        1.1.1.2 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新时代的现实选择
        1.1.1.3 东部沿海城市群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1.2.1 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1.2.2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研究
        1.2.3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证研究
        1.2.4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方法
        1.2.5 研究评述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群
        2.1.2 高质量发展
        2.1.3 空间结构
        2.1.4 城市群空间结构
        2.1.5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2.2.3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2.4 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
    3.1 研究范围及发展现状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研究区域发展现状
    3.2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3.2.1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3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3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3.3.1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序演变特征
        3.3.2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变特征
第4章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
    4.1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4.1.1 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测度方法
        4.1.2 基于人口规模的东部沿海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4.1.3 基于经济规模的东部沿海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4.1.4 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与高质量发展分析
    4.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4.2.1 城市群职能结构测度方法
        4.2.2 东部沿海城市群基本职能判定
        4.2.3 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职能规模演变
        4.2.4 东部沿海城市群专业化部门演变
        4.2.5 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职能强度的演变特征
        4.2.6 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与高质量发展分析
    4.3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演变分析
        4.3.1 城市群联系网络测度方法
        4.3.2 东部沿海城市群整体网络特征
        4.3.3 东部沿海城市群个体网络特征
        4.3.4 东部沿海城市群关联线特征
        4.3.5 东部沿海城市群凝聚子群演变特征
        4.3.6 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与高质量发展关联分析
第5章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
    5.1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5.1.1 完善体系建设,促进创新发展
        5.1.2 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
        5.1.3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
        5.1.4 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5.1.5 全面改善民生,助力共享发展
    5.2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思路
        5.2.1 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优化思路
        5.2.2 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优化思路
        5.2.3 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优化思路
    5.3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5.3.1 完善城市群等级规模体系,提升不同城市的功能效益
        5.3.2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强化城市群群内群际空间联系
        5.3.3 明确城市职能定位,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5.3.4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5.3.5 共建生态宜居城市群,推进绿色城市群建设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5)哈尔滨市区域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城镇化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城市生态资源破碎化
        1.1.2 传统生态规划无法适应城镇化作用下特殊的城乡空间分区
        1.1.3 城乡生态网络构建优化的契机与挑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1.3.2 生态网络研究进展
    1.4 研究区域概况
        1.4.1 研究范围的确定
        1.4.2 研究区域生态空间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在研究中的应用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1 概念辨析
        2.1.2 景观生态学对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2.2 生态修复理论
        2.2.1 概念辨析
        2.2.2 生态修复对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2.3 生态网络理论
        2.3.1 概念辨析
        2.3.2 生态网络对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2.4 本章小结
3 哈尔滨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的预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3.2.2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
        3.3.2 土地利用转移过程
        3.3.3 景观格局重心转移变化
        3.3.4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3.4 本节讨论
    3.5 哈尔滨市城乡区域空间生态耦合机制演变规律
    3.6 本章小结
4 哈尔滨市区域生态网络构建
    4.1 研究方法
        4.1.1 基于MSPA方法的生态源地识别
        4.1.2 景观连通性评价
        4.1.3 阻力面的构建
        4.1.4 基于MCR方法的生态廊道构建
    4.2 研究结果
        4.2.1 基于MSPA的景观格局分析
        4.2.2 景观连通性评价与生态源地提取
        4.2.3 基于MCR的生态网络构建
    4.3 本章小结
5 哈尔滨市区域生态网络优化策略
    5.1 研究方法
        5.1.1 生态网络优化原则
        5.1.2 生态网络结构优化原理
        5.1.3 基于重力模型的生态廊道重要性评价
        5.1.4 基于廊道网络结构指数的优化对比
        5.1.5 生态廊道的土地组成与适宜建设宽度设置
    5.2 研究结果
        5.2.1 生态廊道重要性评价
        5.2.2 补充生态源地的选择
        5.2.3 补充生态廊道的构建
        5.2.4 生态廊道适宜建设宽度
        5.2.5 生态网络核密度评价
        5.2.6 生态网络断裂点识别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旧石器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1.2.2 新石器-青铜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1.2.3 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交流
        1.2.4 人类与文化交流路线的研究方法综述
        1.2.5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历史文化概况及阶段划分
        2.1.3 现代交通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模型构建
        2.3.1 构建最低成本(W)
        2.3.2 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联通模型(E)
        2.3.3 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E)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青藏高原交流路线的重建结果
    3.1 旧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1.1 基于NDVI权重的重建结果
        3.1.2 基于NPP权重的重建结果
        3.1.3 基于坡度权重的重建结果
    3.2 新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2.1 东北路线区
        3.2.2 东部路线区
        3.2.3 东南路线区
        3.2.4 西南路线区
    3.3 青铜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3.1 东北路线区
        3.3.2 东部路线区
        3.3.3 东南路线区
        3.3.4 西南路线区
    3.4 历史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4.1 东北路线区
        3.4.2 东部路线区
        3.4.3 东南路线区
        3.4.4 西南路线区
        3.4.5 腹地路线区
第四章 重建路线的演变过程
    4.1 旧石器时期-随机分散型
    4.2 新石器时期-边缘廊道型
    4.3 青铜时期-边缘腹地型
    4.4 历史时期-复杂网络型
    4.5 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演化与人类适应关系
    5.1 地理环境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1.1 地形地貌
        5.1.2 坡度
        5.1.3 植被
        5.1.4 河流
    5.2 环境演变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3 生业模式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3.1 狩猎采集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5.3.2 农业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5.3.3 农牧业并重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5.4 交流强化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5 聚落-战争因素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7)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旅游吸引力
        2.1.2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
        2.1.3 游客流动倾向
    2.2 相关理论
        2.2.1 流动空间理论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3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2.4 旅游供求均衡理论
        2.2.5 机器学习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构建
    3.1 总体思路
    3.2 网络范围界定
    3.3 网络节点提取
    3.4 网络连线赋权
        3.4.1 测度模型选取
        3.4.2 目的地影响力测评
        3.4.3 客源地出游力测评
        3.4.4 目的地-客源地时间距离测评
    3.5 网络拓扑结构绘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4.1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评价体系综合识别
    4.2 基于原值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差异特征认知
        4.2.1 空间总体差异特征
        4.2.2 空间相对差异特征
    4.3 基于二值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关联特征识别
        4.3.1 数据处理
        4.3.2 网络节点位置评价
        4.3.3 整体网络结构评价
    4.4 基于Top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集聚特征判定
        4.4.1 数据处理
        4.4.2 网络集聚特征测度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检验
    5.1 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交互响应机理
        5.1.1 旅游吸引力驱动下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机理
        5.1.2 游客流动倾向驱动下旅游吸引力响应机理
    5.2 区域游客流动倾向测评
        5.2.1 游客流动倾向数据来源
        5.2.2 游客流动倾向衡量方式
        5.2.3 游客流动倾向特征分析
    5.3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检验
        5.3.1 区域总体响应效果
        5.3.2 城市局部响应效果
        5.3.3 城市间路径响应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预测模型建立
    6.1 指标来源与处理
        6.1.1 旅游吸引力相关指标
        6.1.2 游客流动倾向相关指标
        6.1.3 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衡量指标
    6.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影响因素遴选
        6.2.1 地理探测器作用原理
        6.2.2 地理探测器适用条件
        6.2.3 地理探测器模块划分
        6.2.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影响因素遴选的基本步骤
    6.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构建
        6.3.1 BP神经网络模型概述
        6.3.2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6.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响应系统建模的基本步骤
        6.3.4 对比模型构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7.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7.1.1 研究区域概况
        7.1.2 研究时段截取
        7.1.3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7.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构建
        7.2.1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各要素分析
        7.2.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关系矩阵构建
    7.3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的空间维度特征分析
        7.3.1 基于原值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7.3.2 基于二值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7.3.3 基于Top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7.4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检验
        7.4.1 京津冀区域游客流动倾向测评
        7.4.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
    7.5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模拟预测
        7.5.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指标遴选
        7.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响应系统模拟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水平提升对策
    8.1 统筹制定区域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
        8.1.1 强化多中心一盘棋思想
        8.1.2 培育层次合理等级体系
        8.1.3 推进跨区域旅游合作网络
    8.2 合理优化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
        8.2.1 打造高效交通网络体系
        8.2.2 注重跨城市旅游线路整合
        8.2.3 健全全方位旅游服务
    8.3 科学引导区域旅游者行为
        8.3.1 创新区域旅游营销模式
        8.3.2 调节区域旅游流流向
        8.3.3 管控区域旅游流流量
    8.4 加快推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8.4.1 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8.4.2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8.4.3 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面向空气污染的时空多变量数据可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面临的挑战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架构
第2章 相关工作
    2.1 空气污染模型及溯源方法
    2.2 空气污染数据可视分析
    2.3 多变量数据可视分析
    2.4 时空数据可视分析
    2.5 不确定性数据可视分析
第3章 空气污染时空模式提取与异常检测可视分析
    3.1 简介
    3.2 任务与概览
    3.3 模式提取与异常检测
        3.3.1 数据范围及向量化表示
        3.3.2 模式可视探索
        3.3.3 潜在模式提取
        3.3.4 时空异常检测
    3.4 可视化与系统设计
        3.4.1 投影视图
        3.4.2 趋势视图
        3.4.3 交互
    3.5 评估与验证
        3.5.1 CLSP评估
        3.5.2 NHC评估
        3.5.3 应用案例一: 探索多变量模式
        3.5.4 应用案例二: 寻找时序异常
        3.5.5 应用案例三: 探索地理异常
    3.6 讨论
        3.6.1 合理性
        3.6.2 通用性
        3.6.3 可扩展性
        3.6.4 局限性
    3.7 本章总结
第4章 后向轨迹模型不确定性及运动趋势可视分析
    4.1 简介
    4.2 概览
    4.3 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4.3.1 后向轨迹模型
        4.3.2 Path2Vec轨迹深度表示方法
        4.3.3 不确定性量化
    4.4 可视化与系统设计
        4.4.1 轨迹相关视图
        4.4.2 轨迹运动趋势可视化图标
        4.4.3 邻域对比视图
        4.4.4 交互设计
    4.5 评估与验证
        4.5.1 Path2Vec评估
        4.5.2 应用案例一: 探索不确定性与地理区域的潜在关系
        4.5.3 应用案例二: 分析天气系统对不确定性的影响
    4.6 讨论
        4.6.1 通用性
        4.6.2 可扩展性
        4.6.3 局限性
    4.7 本章总结
第5章 潜在空气污染源识别及演化可视分析
    5.1 简介
    5.2 任务和概览
    5.3 空气污染影响关系网络
        5.3.1 传输贡献
        5.3.2 污染共现
        5.3.3 影响关系网络构建
    5.4 污染源协同分布模式
        5.4.1 地理分布特征矩阵生成
        5.4.2 地理分布特征相似性度量
        5.4.3 模式提取
        5.4.4 模式评估
    5.5 可视化与系统设计
        5.5.1 潜在污染源概览视图
        5.5.2 模式演变视图
        5.5.3 模式对比视图
        5.5.4 交互设计
    5.6 评估与分析
        5.6.1 应用案例一: 污染影响分析
        5.6.2 应用案例二: 潜在污染源概览分析
        5.6.3 应用案例三: 污染源协同分布模式演变分析
    5.7 讨论
        5.7.1 通用性
        5.7.2 可扩展性
        5.7.3 局限性
    5.8 本章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1.1 研究内容总结
        6.1.2 理论方法创新点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及其含义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基于POI可达性的杭州城市居住空间和房价分异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提纲
        1.4.1 技术路线
        1.4.2 章节安排
    1.5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居住空间的相关理论
        2.1.1 城市居住空间理论基础
        2.1.2 城市居住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2.1.3 居住空间分异模式研究
        2.1.4 居住空间分异动力机制研究
    2.2 城市内部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研究
        2.2.1 城市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
        2.2.2 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
        2.2.3 住房价格研究模型的演进
    2.3 住宅小区到POI的可达性
        2.3.1 可达性定义
        2.3.2 可达性测度方法
        2.3.3 住宅相关兴趣点的可达性测算及其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2.4 借鉴与启示
3 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3.1 研究思路与逻辑
    3.2 研究范围和数据基础
    3.3 POI选取与可达性模型测度
        3.3.1 住宅小区POI的选取
        3.3.2 可达性模型测度
    3.4 住房价格模型与变量
    3.5 本章小结
4 杭州市居住空间演变与分异
    4.1 杭州市居住空间格局演变
        4.1.1 住宅小区分布密度演变
        4.1.2 城市交通发展和住宅小区分布相关性
        4.1.3 POI可达性与住宅小区分布相关性
    4.2 杭州市居住空间分异
        4.2.1 数据处理
        4.2.2 主导居住空间分异的因子提取
        4.2.3 聚类分析
        4.2.4 杭州主城区社会空间分异的格局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住宅价格时空分异:基于POI可达性的视角
    5.1 住宅价格时空模型
        5.1.1 GTWR模型构建
        5.1.2 GTWR模型回归结果
    5.2 POI可达性对住宅价格分异演变的影响
        5.2.1 各个POI的影响分布变化
        5.2.2 住宅价格分异机制的时空演变
    5.3 本章小结
6 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
    6.1 住宅价格分异与居住空间演变的交互
        6.1.1 住宅价格空间分异演变
        6.1.2 基于住宅价格视角的居住空间演变
        6.1.3 住宅价格分异与居住空间分异的耦合
    6.2 POI可达性对居住空间分异的推动
        6.2.1 城市中心可达性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6.2.2 邻里可达性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6.2.3 教育资源可达性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6.2.4 居民个体选择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6.3 宏观层面的外部因素的驱动
        6.3.1 国家和地方宏观政策因素
        6.3.2 历史背景和城市规划因素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中国高铁网络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3.1 研究问题
        1.3.2 内容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2.1 世界高铁建设历程回顾与高铁相关研究的概述
        2.1.1 世界高铁建设历程回顾
        2.1.2 高铁相关研究的概述
    2.2 高铁网络空间格局特征的相关研究
        2.2.1 可达性测度
        2.2.2 网络空间格局特征
        2.2.3 高铁网络格局演变的动因分析
        2.2.4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2.3 基础理论
        2.3.1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2.3.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3 节点属性与高铁经济圈的时空变动
    3.1 研究对象、方法与数据
        3.1.1 高铁网络构建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3 研究方法
    3.2 节点属性与变动
        3.2.1 节点中心性的时序变动
        3.2.2 可达性及空间格局变化
    3.3 高铁经济圈的形成与演化特征
        3.3.1 2h高铁经济圈
        3.3.2 4h高铁经济圈
    3.4 本章小结
4 网络宏观格局特征及演变趋势
    4.1 研究方法
    4.2 网络密度与空间差异性
        4.2.1 网络密度
        4.2.2 空间差异性
    4.3 网络关联形态与层级特征
        4.3.1 网络关联形态
        4.3.2 网络关联层级特征
    4.4 客运联系的空间分异特征
        4.4.1 距离衰减规律
        4.4.2 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关联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高铁网络格局的演变模式
    5.1 网络演变模式的判别依据
        5.1.1 节点
        5.1.2 联系
        5.1.3 域面
    5.2 网络演变的概念模式
        5.2.1 极核模式
        5.2.2 轴带扩展式
        5.2.3 串珠模式
        5.2.4 多中心网络式
    5.3 网络演变的阶段划分与网络模式
        5.3.1 网络发育阶段
        5.3.2 网络稳定拓展阶段
        5.3.3 网络繁荣阶段
    5.4 本章小结
6 高铁网络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6.1 影响因素提取与模型构建
        6.1.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1.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6.2 实证方法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相关性分析结果
        6.3.2 回归分析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网络计算模式的演变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D]. 刘雅姝.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D]. 王梓利.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及时空演变机制研究[D]. 陈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D]. 薛明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哈尔滨市区域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D]. 谢婧.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6]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D]. 兰措卓玛.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7]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D]. 潘越. 燕山大学, 2021(01)
  • [8]面向空气污染的时空多变量数据可视分析[D]. 任珂.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基于POI可达性的杭州城市居住空间和房价分异演变研究[D]. 史丁尹. 浙江大学, 2021(06)
  • [10]中国高铁网络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研究[D]. 孙娜.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网络计算模式的演进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