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测定根龋中的乳酸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根龋中的乳酸含量

一、气相色谱法测定根面龋乳酸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苏琪[1](2018)在《正己胺及六种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文中提出脂肪胺和有机酸是精细化工、医药合成等的重要中间体,在实际生产中,常存在于一个体系中,实现脂肪胺和有机酸的分离测定,对生产质量监控与产品质量检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尼龙单体合成及分离方法研究时,反应的中间产物及产品涉及到正己胺及多种有机酸(十二烷二元酸、庚酸、12-羟基硬脂酸、12-羰基硬脂酸、11-氨基十一烷酸、12-己胺基-12-氧代十二烷酸),对这些物质的测定是合成及分离技术开发的重要内容。现有的脂肪胺及有机酸检测方法各有千秋,但对脂肪胺与有机酸混合物进行有效分离检测的方法未见报道。本文建立了正己胺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对有机酸的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正己胺、混合有机酸、含有正己胺和有机酸的中间产物进行了测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于正己胺与2-溴苯乙酮发生氨解反应生成的2-己胺基-1-苯基乙酮具有紫外光吸收的性质,结合HPLC技术建立了正己胺的HPLC测定方法,优化了衍生及检测条件:衍生试剂用量为n(2-溴苯乙酮):n(样品)=12:1,衍生溶剂为乙腈,衍生温度为回流温度(81.5℃),衍生时间为20 min;色谱柱为Diamons C18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42 nm,流动相为V乙腈:V水=85:15,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 mL/min。测定的正己胺线性范围为0.024-0.4 g/L,在此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线性回归方程为y=3×107 x,检出限为0.016 g/L,对正己胺样品进行了5次平行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0.85%,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用该方法对正己胺中间产物进行测定,正己胺含量为80.04%,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93%。(2)基于有机酸与三乙胺反应生成铵盐,再与2-溴苯乙酮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酯的原理,探索了有机酸的衍生方法和HPLC测定方法。将有机酸与三乙胺在甲醇(溶剂A)中进行胺化反应后,负压蒸出多余的三乙胺和甲醇,再加入乙腈(溶剂B)和2-溴苯乙酮进行取代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光吸收的有机酸苯乙酮酯。通过实验优化了衍生及检测条件:衍生试剂用量为m(三乙胺):m(样品)=8:1,m(2-溴苯乙酮):m(样品)=10:1,胺化和蒸馏温度为30℃,胺化时间10 min,取代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81.5℃),取代反应时间为溶液溶清后1-2 min,色谱条件同(1),进样量为20μL。用该方法对氧化产物、重排产物以及水解产物进行了测定,各物质分离效果较好。

董秀丽[2](2012)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的乳酸》文中认为建立测定小鼠血清中乳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血清样品经高氯酸溶液沉淀蛋白质,离心后取清液,采用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5%甲醇水溶液(含0.2%磷酸),流速为0.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显示乳酸在4.88×10-3—5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检出限为1.5×10-3g.L-1。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

游宇[3](2007)在《双歧杆菌CMS-H004株加重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的研究及其抗体的制备》文中指出第一章:双歧杆菌CMS-H004株加重UC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在前期研究发现双歧杆菌CMS-H004株有加重UC损伤作用的基础上,用多株双歧杆菌比较的方法,验证是否CMS-H004株具有加重UC损伤的株特异性。方法:Balb/c小鼠70只,随机分为7组:1)正常组;2)模型组;3)阴性对照(NS组);4)阳性对照(5-ASA组);5)CMS-H004组;6)PFK组;7)JSQ组。5%DSS溶液自由饮用7天造成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通过观察、检测小鼠症状、体征、疾病活动度评分、病理组织学评分、电镜结构、结肠长度、肠道菌群分析、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肿瘤坏死因子浓度等指标,评估双歧杆菌CMS-H004株与培菲康、金双歧中的双歧杆菌菌株对DSS诱导的UC的影响。结果:双歧杆菌CMS-H004株能够明显加重DSS诱导的UC模型损伤。其相当于人类UC的临床表现项目如:体重下降、隐血、血便及死亡时间等出现得最早,便血率、死亡率最高,疾病的DAI积分最高,粘膜损伤的病理学改变也最严重,结肠MPO活性最高,与其它各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PFK、JSQ菌株以上各项损伤指标均没有DSS组严重。饮用DSS后肠道乳酸杆菌数目减少,拟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明显增加,肠球菌、双歧杆菌和总需氧菌无明显变化;CMS-H004组菌群变化与模型组相似,其双歧杆菌数目并未增加。结论:1)在结肠粘膜有损伤的基础上,双歧杆菌CMS-H004株能够加重黏膜损伤;2) DSS可使肠道乳酸杆菌减少,而不影响双歧杆菌数量;应用双歧杆菌CMS-H004株与其相似,但并不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第二章:双歧杆菌CMS-H004株加重UC损伤的机理研究目的:从炎症因子、紧密连接、防御素不同角度体内、体外初步探讨双歧杆菌CMS-H004株加重UC损伤的机理。方法:Balb/c小鼠45只,随机分为3大组、9小组:N3、N5、N7是正常组第3、5、7天:M3、M5、M7是DSS模型组饮用DSS后第3、5、7天;B3、B5、B7是CMS-H004菌株灌肠组饮用DSS后第3、5、7天。5%DSS溶液自由饮用7天造成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结肠组织IL-1β、IL-6、TNF-α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结肠紧密连接蛋白ZO-1和β-防御素-2蛋白质的表达。体外培养HT-29细胞,与双歧杆菌CMS-H004株、PFK株共孵育1小时后用TNF-α刺激3小时,检测其上清LDH含量和NF-κB转录入细胞核的数目。结果:1)饮用DSS诱导损伤后IL-1β、IL-6、TNF-α均开始有表达,但CMS-H004组在饮用DSS第3天后出现表达,而模型组是在饮用DSS第5天后出现,同一时间点CMS-H004组IL-1β、IL-6、TNF-α表达量高于模型组,正常组几乎不表达以上炎症因子。2)正常组小鼠结肠高表达ZO-1蛋白,饮用DSS 7天后模型组和CMS-H004组ZO-1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组,模型组和CMS-H004组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3)正常组小鼠结肠几乎不表达BD-2蛋白,模型组和CMS-H004组在饮用DSS第5天后即有BD-2表达,但CMS-H004组BD-2表达量比模型组少。4) TNF-α刺激HT-29细胞后各组培养液上清中LDH含量无显着性差异。5) TNF-α体外刺激HT-29细胞后,除正常组外均均有NF-κB转录入核,其中CMS-H004组数目最多。结论:1)双歧杆菌CMS-H004株能够促进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提前释放;2)双歧杆菌CMS-H004株能够促进肠上皮细胞NF-κB转录入核;3) DSS和CMS-H004株能破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诱导β-防御素-2表达,可能不是CMS-H004株加重损伤的主要机制。第三章:CMS-H004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相关研究目的:为后续可能的开发、临床研究及专利要求,进一步对CMS-H004专利菌株进行鉴定和相关研究,并将其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方法:通过光镜、电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通过生化反应、X-gal显色、代谢产物检测观察CMS-H004菌株生理、生化特征;通过(G+C)mol%测定、16SrRNA、质粒检测观察其遗传学特性;通过体外耐酸耐胆汁、抗生素敏感实验,研究其相关特性。结果:1) CMS-H004株是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在MRS琼脂平皿上呈现圆形,白色,隆起,不透明,边缘整齐的湿润菌落。2) CMS-H004株能利用葡萄糖、甘露醇、乳糖、蔗糖、麦芽糖、水杨素、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七叶灵、甘油、纤维二糖、海藻糖、松三糖、棉子糖、山梨醇、鼠李糖,API 20A编码为:47757732。3) CMS-H004株主要代谢产物是乙酸和乳酸,比值约为2.63:1,还可产生少量琥珀酸。4) CMS-H004株(G+C)mol%为58.64%,无质粒。利用双歧杆菌特异性引物能够产生预期的扩增条带。5) CMS-H004株体外能够耐酸、耐胆汁。6)氯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四环素、头孢孟多、先锋噻唑、米诺环素、阿奇霉素、利福平对CMS-H004株抑菌圈均大于10mm,庆大霉素抑菌圈为7.5mm左右,其余33种抗生素无明显抑菌圈。结论:1) CMS-H004株是青春双歧杆菌的一株,已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其典藏编号是:CCTCC M 206119。2) CMS-H004株能够耐酸、耐胆汁,可以经过上消化道定植于肠道。3) CMS-H004株对氯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四环素、头孢孟多、先锋噻唑、米诺环素、阿奇霉素、利福平敏感,对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其余33种抗生素耐药。第四章:双歧杆菌CMS-H004株抗体的制备与检测目的:制备双歧杆菌CMS-H004株的兔多克隆抗体。方法:提取CMS-H004株菌体蛋白,加入佐剂作为抗原常规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达到一定效价后取血清,饱和硫酸铵沉淀法盐析、透析脱盐初步纯化兔IgG。用ELISA、免疫印迹和免疫培养的方法检测该抗体的最佳使用浓度、特异性、敏感性,并用此抗体检测UC患者与正常人粪便中的CMS-H004菌株。结果:1)双歧杆菌CMS-H004株能刺激产生兔多克隆抗体,随着抗体浓度不断降低,与CMS-H004菌体蛋白反应也下降,在0.05μg/ml以下反应很弱且变化不大,选用0.5μg/ml为最佳使用浓度。2)不同细菌与抗体(0.5μg/ml)反应,抗体与双歧杆菌CMS-H004菌体蛋白的反应最强,有显着性差异(P<0.05);双歧杆菌PFK、JSQ反应次之,而乳酸杆菌CMS-H001、CMS-H002及NS几乎无反应。3)部分正常人(4/20)和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12)粪便中可见少量CMS-H004菌落生长,其余溃疡性结肠炎(9/12)患者粪便中可见大量菌落生长。结论:1)双歧杆菌CMS-H004株能刺激新西兰大白兔产生抗体,抗体浓度、特异性、敏感性较好。2)小样本检测显示双歧杆菌CMS-H004株存在于20%正常人和所有UC患者粪便中。

郑志[4](2007)在《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代谢调控研究》文中指出L-乳酸是食品工业、医药、化工等行业的重要有机酸原料。L-乳酸通过聚合反应生成的聚L-乳酸(PLA)是一种能够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胜任其它合成塑料的用途,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其原料又为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如小麦、玉米、甘薯等,所以被认为是新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材料。可以预言,未来的发酵有机酸市场中乳酸的需求量将超过现有的柠檬酸,而跃居第一位。米根霉(Rhizopus oryzae)是发酵生产高光学纯度的L-乳酸的主要菌株,但目前针对米根霉的研究,仍存在诱变选育盲目性大,菌株易退化,主要代谢机理不明确,发酵参数不稳定等问题。本文基于微生物的代谢控制发酵及代谢控制育种理论,以米根霉碳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LDH)与乙醇脱氢酶(ADH)为对象,较系统地研究了LDH及ADH的分离纯化与催化特性,Mg2+和Zn2+离子及不同通气条件下的米根霉发酵调控模式,进而筛选出米根霉高产L-乳酸的突变菌株。主要结论如下:(1)确定了EDTA定钙法快速测定发酵液中乳酸含量的方法,用10%的NaOH来调节测定液的pH值,钙黄绿素作为指示剂,测定结果有较好的重复性与准确性;建立了反相C18色谱柱,准确测定发酵液中5种有机酸的HPLC法。(2)米根霉LDH粗酶液在30~50℃条件下有较高的稳定性,最适pH 7.5,容易被Mg2+、Ca2+激活,被K+,Zn2+抑制;LDH对NADH的米氏常数Km为7.22×10-4mol/L,对丙酮酸的米氏常数Km为1.24×10-3mol/L;ADH粗酶液的最适催化温度为25℃,最适反应pH值7.5,EDTA、Mg2+和Ca2+对该酶活力的影响较小,但较大的Zn2+浓度对该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酶对乙醛的米氏常数Km为6.8966×10-4 mol/L。(3)米根霉AS3.3461的发酵液中添加Mg2+能够提高LDH的活性,发酵液中Mg2+浓度为0.04%时对LDH活性的激活作用最强,此时乳酸的最大浓度摇瓶条件下为63.17g/L,罐发酵条件下为65.33g/L;少量Zn2+能激活ADH的活性;Zn2+浓度为0.03%时,对LDH活性有一定激活作用,此时发酵液中的乳酸浓度最大。但随着Zn2+浓度增加到0.05%时,对LDH的最大活力产生严重的抑制,乳酸产量显着降低。摇瓶发酵液中Mg2+浓度为0.04%,Zn2+为0.03%时,乳酸转化率最大,为64.24g/L;5L发酵罐条件下最大乳酸转化率Mg2+、Zn2+浓度与摇瓶相同,此时乳酸含量为66.37g/L。(4)米根霉AS3.3461的摇瓶装液量为10%时,乳酸产量达到最大,为69.33g/L,此时LDH活力为6.14U/mL,30%装液量下的乳酸含量及LDH活力均较低;乙醇浓度随着装液量的增加而增大,30%装液量下可达17.48 g/L;摇床转速为220 r/min时,乳酸产量达到最大,为68.14g/L;采用单膜封口发酵时,乳酸浓度为67.5g/L,LDH活力为5.83U/mL,分别比双膜封口发酵提高了64.4%和49.9%;双膜封口发酵下乙醇浓度与ADH活力分别比单膜封口发酵提高了30.0%和25.5%。5L罐发酵中,30%的装液量生成的乳酸量最大,达到69.95g/L,50%装液量生成的乳酸量最小,为64.80g/L;发酵罐转速为600r/min的发酵条件乳酸产量及LDH活力均最大,分别为71.23g/L和6.79U/mL;0.7 L/(L·min)通气条件下发酵液中的乳酸浓度最大,达到71.78g/L。摇瓶发酵中,装液量20%,摇瓶转速220r/min下可得到最大乳酸转化率,此时乳酸含量为68.14g/L,LDH活力为5.97U/mL,乙醇浓度为16.28g/L,ADH活力为15.44U/mL;5L发酵罐条件下40%装液量,600r/min转速及0.7L/(L·min)通气速率,可得到最大乳酸转化率,此时乳酸含量为71.78g/L,LDH活力为6.22U/mL,乙醇浓度为14.83g/L,ADH活力为13.69U/mL。(5)研究采用复合诱变,筛选ADH活力降低的米根霉突变菌株,确定了NTG浓度为0.1mg/mL时,诱变效果最佳;UV诱变的最佳照射时间为180s;筛选出的ADH突变菌株swsp-1-2 L-乳酸发酵浓度达到了81.0g/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6.3%;乙醇浓度为5.6g/L。比出发菌株降低了66.7%。(6)以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含有ldhL的DNA片段,序列测定获得998bp,该序列GenBank登陆号为EF152288。PCR产物T/A克隆后再双酶切,将ldhL片段连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17b,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ET17b-ldhL。pET17b-ldhL转化E.coli BL21(DE3),构建的工程菌再经诱导表达培养,SDS-PAGE电泳分析菌体细胞成分,结果表明克隆的ldhL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实现表达。上述研究结果,为米根霉的代谢控制发酵体系建立、高产L-乳酸突变菌株的定向选育、米根霉工程菌株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获得的高产菌株可用于实际生产应用。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为不同微生物对碳代谢的调控提供参考。

张小兵[5](2005)在《老年根面龋易感者牙菌斑与唾液中致龋菌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根面龋是发生在牙根牙骨质表面的一种进行性破坏性病损,多见于中老年人。国外资料显示,根面龋的发生率在19 世纪70 年代的20%,到21世纪初已经上升为70%;而国内的资料显示,根面龋的发生率为12%--78%。根面龋的发生过程与光滑面龋的发生过程一样,其致病因素包括暴露的根面、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和产酸菌群。如果老年人根面龋得不到预防和及时的治疗,病变就会向牙体深部发展,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有关根面龋致病菌现在仍有分歧:有些学者认为粘性放线菌是根面龋主要致龋菌,也有研究认为根面龋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还有报道认为根面龋主要由变形链球菌和乳杆菌共同作用引起。目的: 1.对老年人根面龋易感者牙菌斑与唾液中的细菌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研究变形链球菌、乳杆菌和粘性放线菌与老年人根面龋(root surface caries)易感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为预防根面龋提供探索性的实验依据。2. 研究老年根面龋患者唾液中致龋菌和牙菌斑中致龋菌是否有相关性。材料和方法: 收集口腔医院口腔内科门诊患有根面龋的老年人35 例作为实验组(DMFS>50,年龄55-70 岁),有牙根暴露但没有根面龋的老年人35 例作为对照组(DMFS〈15,年龄55-70 岁),取其牙菌斑与唾液样本。标本经震荡稀释后分别经接种于培养变形链球菌的MSB 选择培养基、培养乳杆菌的ROGOSA 选择培养基和培养放线菌的CFAT 选择培养基上。CFAT 选择培养基厌氧37 度,培养3 天,其他选择培养基厌氧37 度,培养2 天。培养后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常规生化反应鉴定菌群属,然后观察三种致龋菌检出情况并记录培养菌落的CFU/ml。各细菌计数采用对数转换[Log10(CFU+1)],应用SPSS FOR WINDOWS 10.0 统计软件对各指标进行统计

李谊[6](2004)在《质子磁共振波谱在眼眶肿瘤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1 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在眼眶肿瘤中的应用价值。2 测定眼眶肿瘤离体标本的乙酸、乳酸含量。3 探讨眼眶肿瘤离体标本的乙酸、乳酸含量与质子磁共振波谱所测在体眼眶肿瘤的乙酸、乳酸含量是否吻合。4 研究眼眶肿瘤离体标本的质子核磁共振波谱(9.395T)特征;5 探讨眼眶肿瘤离体标本的质子核磁共振波谱(9.395T)特征与在体眼眶肿瘤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征是否吻合。方法 1 全部病例均行MRI检查、术后病理证实,1HMRS检查采用1.5T,定点分辨波谱序列(PRESS序列)对眼眶内肿瘤和同侧额部正常脑组织进行定位采集,测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乙酸(Ace)和乳酸(Lac)波。2 对手术中获取的6例肿瘤标本(包括海绵状血管瘤2例、炎性假瘤1例、纤维瘤1例、静脉性血管瘤1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各分成两份,一份用乳酸试剂盒对眼眶肿瘤标本进行乳酸含量的测定;一份用乙酸试剂盒对眼眶肿瘤标本进行乙酸含量的测定。3 乳酸、乙酸检测试剂盒所测Lac/Ace值与1HMRS所测Lac/Ace值进行比较。4 对手术中获取的18份肿瘤标本(包括海绵状血管瘤5例、恶性淋巴瘤2例、脑膜瘤1例等)采用400MHz超导磁共振仪BRUKER微量高分辨魔角旋转(HR/MAS)探头对眼眶肿瘤进行1HNMR谱的测试。结果 1 各眼眶肿瘤代谢物曲线下面积在1HMRS表现明显不同,尤其是良恶性肿瘤在乙酸(Ace)和乳酸(Lac)方面差异非常显着(p<0.05)。2 乳酸、乙酸检测试剂盒所测Lac/Ace值为3.79±0.48;1HMRS所测Lac/Ace值为3.48±2.10。所测结果统计学上行t检验,二者无明显差异(t=0.414<t0.05/2,10=2.262,所以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所测结果比较吻合。3 HR/MAS探头用于眼眶肿瘤时可以得到高分辨1H谱,可检测出许多与生化代谢有关的化合物,主要有N-乙酰门冬氨酸(NAA)、胆碱类化合物(Cho)、肌酸(Cr)、乳酸(Lac)、醋酸(Ace)等。4 HR/MAS探头所测波峰值比值(Cr/Lac、Cho/Cr、Lac/Ace)和1HMRS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 1HMRS为眼眶肿瘤的影像诊断和临床诊断提供一个定量分析的方法。2 眼眶肿瘤离体标本的乳酸、乙酸检测结果与在体眼眶肿瘤的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是一致的。3 眼眶肿瘤离体标本的HR/MAS波谱特征与在体眼眶肿瘤的1HMRS特征是一致的。4 提示1HMRS检查可运用于眼眶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吕晓宁[7](2003)在《牙菌斑内氟离子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目前龋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长期以来许多国内外学者从病理解剖学、微生物学、形态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以及临床医学等许多领域入手对口腔微环境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使人们在认识龋病的本质上有了很大进展,但迄今为止关于龋病的发病机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钙离子是形成牙齿硬组织的主要元素之一,而氟离子对牙齿硬组织的代谢具有重要影响,口腔微环境中(包括唾液、菌斑、牙齿硬组织等)钙离子(Ca2+)、氟离子(F-)的转换及其相互作用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确切的作用机理是国内外尚未解决且颇受关注的课题。深入探讨唾液、菌斑中氟离子、钙离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其转换代谢规律、相互作用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对探明龋病的发病机理,促进牙齿硬组织的再矿化,有效地进行龋病的预测、预防和治疗等均有重要意义。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在口腔医学研究领域显示了独到的优越性。目的:自行制备并筛选微型氟离子电极,并将其应用于牙菌斑、唾液氟离子的检测中,建立确实可行的口腔微量样本检测方法,进而深入探讨牙菌斑、唾液氟离子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了解牙菌斑、唾液氟离子与龋病之间的关系,并为进一步阐明龋病的发病机制,促进龋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可靠的实验依据。材料和方法:1. 采用氟化镧电极晶体为敏感膜制备氟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并对其作了各项性能测试,筛选性能优良者用于牙菌斑、唾液中氟离子的检测,并与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检测进行对比。2. 将87个牙釉质分别按照空白对照组、0.5% NaF组、0.5% NaF + 2% CaCl2组处理后,将12个牙釉质(包含6个脱矿处理牙釉质)常规扫描电镜制样,观察牙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的改变。其余75个牙釉质分别浸泡于乳酸凝胶中,分别观测第1、3、7、14、36 h酸蚀凝胶中釉质释放出的氟离子含量。3. 选择早期龋坏患者20名,应用自制的F-ISME对龋坏部位与对侧同名牙上的菌斑氟离子进行检测,观察早期龋齿菌斑中氟离子的浓度与非龋菌斑的氟离子浓度的差别。 <WP=9>4. 选择成人自愿受试者15名,用无氟牙膏刷牙两周后,收集牙菌斑和唾液样本,作为基线水平。使用0.2% NaF+2% CaCl2漱口液漱口1 min,分别收集漱口后1 h和2 h的唾液和菌斑,用氟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测定氟离子浓度,并与基线水平以及0.2% NaF漱口液相比较。5. 选择成人自愿受试者25名,分成5组,每组5人,分别应用五种不同成份牙膏(胺盐牙膏、氟加钙牙膏、氯化锶牙膏、双氟加钙牙膏、氟化钠牙膏)刷牙两周后,观察菌斑和唾液中氟离子的变化。结果:1. F-ISME的的检测下限为2.5×10-6 mol/L,试样的加标回收率平均为95.5%, 线性范围、重现性、稳定性、响应时间、pH适用范围等各项性能良好,对唾液中氟离子的测定与F-ISE基本一致。2. 0.5% NaF + 2% CaCl2溶液组较0.5% NaF组在不同时间点释出的氟含量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与对照组相比氟离子浓度明显增加 (P<0.001)。氟加钙组牙釉质表面出现一层类似于CaF2样的物质,使釉质外层有完整外观覆盖,厚度约为2040 μm。3. 各受试者龋患部位菌斑氟离子浓度为0.61±0.14 μg/g,非龋部位的菌斑氟离子浓度为0.19±0.04 μg/g,龋患部位菌斑氟离子浓度较非龋部位菌斑氟离子浓度高,两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 0.2% NaF和0.2% NaF+2% CaCl2两种漱口液漱口后1 h和2 h,牙菌斑及唾液中氟浓度较基线水平有显着性增高(P<0.05),尤其是0.2% NaF+2% CaCl2漱口液差异较明显。5. 五组牙膏中氟含量以氟化钠组氟浓度最高,胺盐组氟浓度最低。不同成份牙膏对菌斑和唾液中氟离子的影响,氟化钠组、双氟组、氟加钙组刷牙后菌斑、唾液中的氟离子浓度均比空白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具有高度显着性(P<0.001)。氯化锶组刷牙后菌斑、唾液中的氟离子浓度较空白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 自制的F-ISME对氟离子有良好的选择性,其性能稳定,响应范围宽,操作简便,适用于对口腔微量样本中氟离子的检测。2. 氟溶液可以增强牙釉质的含氟量,钙离子可以促进釉质对氟离子的吸收,在酸的侵袭下在釉质表层的钙离子可以促进氟离子的释放,防止釉质脱矿。本实验结果表明经常使用含一定氟离子、钙离子的漱口液能增强唾液源性再矿化作用,为牙齿在受到酸攻击时提供氟的来源,同时增强了牙体组织的抗龋能力。3. 氟在菌斑中主要是以结合状态存在,菌斑pH值呈酸性时,菌斑中氟离子浓度升高而发挥抑菌作用。早期釉质龋部位摄取氟量较健康釉质多,在早期釉质龋损处定<WP=10>期用氟化物处理,可促使脱矿釉质沉积氟化物,促进再矿化。4. 加入钙离子的含氟漱口液可以增加菌斑和唾液中的氟离子释放,并且延长了氟作用时间,从而起到防龋作用。 钙结合氟用于临床防龋,较氟化钠单独作用防龋有一定的优越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5. 含氟牙膏及氟加钙牙膏可以增加唾液和菌斑中氟离子的含量,与菌斑和唾液中氟离子及其它离子如钙离子、磷酸根离子等相互作用有关。锶可增强牙釉质的抗酸力。

宋金凤[8](2003)在《凋落物中的有机酸及其对森林土壤的磷释放效应》文中认为本论文以我国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落叶松(Larix dahur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红松(Pinus koraiens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以及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暗棕壤为基础,应用气相色谱系统对这四个不同树种当年新鲜凋落物及半分解凋落物中有机酸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同时还研究了凋落物中优势低分子量有机酸(草酸)对暗棕壤难溶性磷素的释放效应。 结果表明: (1)本文所采用的凋落物中有机酸的气相色谱法测定是一种可靠手段,该方法操作简单。所检出的13种有机酸回收率均在74.66%~87.45%之间,经精密度检验,CV在1.53%~8.54%之间,符合分析要求。 (2)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森林凋落物中。对于未分解凋落物样品而言,所检出的7种低分子量有机酸中草酸所占比例最大,6种高级脂肪族有机酸中油酸或亚油酸所占比例最大。在半分解凋落物中,草酸含量最多,其次为亚油酸,再次为油酸。同一树种未分解凋落物中有机酸量明显多于半分解凋落物。 (3)草酸能明显促进暗棕壤A1层磷的释放,且磷的释放量随草酸浓度增加而线性增加。草酸对B层土壤磷的释放量远低于A1层。就暗棕壤而言,草酸阴离子的解磷贡献率远远超过酸溶解作用。 (4)有机酸对土壤磷的释放具有累加效应。土壤磷释放主要由草酸载荷量决定,而与草酸的加入方式(多次或一次性)关系不大。土壤磷释放量y与草酸载荷量x间的回归方程为y=-0.0008x2+0.2125x,R2=0.9919。 (5)根据土壤磷释放量与草酸载荷量回归方程,估算出森林凋落物层溶出的草酸对A1层土壤的磷释放量为2.085 kg╱hm2.yr,大约相当于中龄林或成熟林年吸收磷量的1/3~1/4。

王铎,张兆莲,黄爱玲,丁伟山[9](2001)在《气相色谱法测定根面龋乳酸含量》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根面龋乳酸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法。方法 :气相色谱检测为柱长2 0 0 0mm ,内径 3mm ,固定相GDX 10 1,柱温 14 0℃ ,进样器温度 15 0℃ ,氢焰检测器温度 160℃。标准品乳酸和根面龋标本用 2 .5 %质量浓度偏磷酸溶解并匀化。离心后取上清液加入 10 %质量浓度高碘酸混匀后进样分析。结果 :线性回归方程为h =0 .962 6+ 3.5 412w ,r =0 .9991,回收率为 99.93%~ 10 0 .0 6% ,精密度为0 .2 2 %~ 0 .2 3%。结论 :该方法的精密度、可靠性、重复性均较好 ,可用于根面龋牙本质乳酸的检测。

王铎,汪竹平,丁伟山[10](1999)在《气相色谱法测定根面龋中有机酸含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根面龋牙本质标本中的有机酸作定性定量测定。方法:30 名患者( 年龄45 ~78 岁)的44 个牙齿的根面龋牙本质标本,以25g/L 偏磷酸溶解,低温离心(10 000r/min,4 ℃,10min),上清液作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大多数根面龋标本中均检测到乳酸、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少数标本中还检测到戊酸。各有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甲酸(19 .11±4 .71)g/L;乙酸(2 .76 ±1 .38)g/L;丙酸(1.18 ±0 .84)g/L;乳酸(1 .05 ±1.2)g/L;丁酸(0 .81 ±0 .42)g/L;戊酸(0.04 ±0.15)g/L。结论:根面龋中的有机酸以甲酸、乙酸和丙酸为主,占各有机酸含量的92 .4 % ,主要是细菌利用龋损中胶原等内源性物质而产生的。

二、气相色谱法测定根面龋乳酸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相色谱法测定根面龋乳酸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正己胺及六种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脂肪胺概述
        1.1.1 正己胺的性质及用途
        1.1.2 脂肪胺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1.1.2.1 分光光度法
        1.1.2.2 离子色谱法
        1.1.2.3 毛细管电泳法
        1.1.2.4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
        1.1.2.5 气相色谱法
        1.1.2.6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 有机酸概述
        1.2.1 12-羟基硬脂酸简介
        1.2.2 12-羰基硬脂酸简介
        1.2.3 12-己胺基-12-氧代十二烷酸简介
        1.2.4 庚酸简介
        1.2.5 十二烷二元酸简介
        1.2.6 11-氨基十一烷酸简介
        1.2.7 有机酸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1.2.7.1 气相色谱法
        1.2.7.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7.3 其他检测方法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溶液配制
    2.3 正己胺衍生方法
    2.4 有机酸及混合样品衍生方法
    2.5 色谱条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衍生原理
        3.1.1 正己胺衍生原理
        3.1.2 有机酸衍生原理
    3.2 色谱条件优化
        3.2.1 色谱柱的选择
        3.2.2 流动相及柱温的选择
        3.2.3 检测波长的确定
        3.2.4 最佳色谱条件
    3.3 正己胺的HPLC测定
        3.3.1 衍生条件
        3.3.1.12-溴苯乙酮用量的影响
        3.3.1.2 衍生温度的影响
        3.3.1.3 衍生时间的影响
        3.3.2 稳定性实验
        3.3.3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3.3.4 重复性实验
        3.3.5 加标回收实验
    3.4 有机酸的HPLC测定
        3.4.1 衍生条件
        3.4.1.1 溶剂的选择
        3.4.1.2 衍生试剂用量的确定
        3.4.1.3 蒸馏温度的确定
        3.4.1.4 取代反应温度的确定
        3.4.1.5 取代反应时间的确定
        3.4.2 三乙胺对正己胺测定的影响
    3.5 实际样品测定
        3.5.1 正己胺样品测定
        3.5.2 氧化产物的测定
        3.5.3 重排产物的测定
        3.5.4 水解产物的测定
    4.讨论
        4.1 衍生条件优化
        4.2 正己胺与有机酸混合样品的测定
    5.结论
    6.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双歧杆菌CMS-H004株加重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的研究及其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表
论文正文
    第一章:双歧杆菌CMS-H004菌株加重UC损伤动物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章:双歧杆菌CMS-H004菌株加重UC损伤的机理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章:双歧杆菌CMS-H004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相关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章:双歧杆菌CMS-H004菌株抗体的制备与检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及完成论文情况
致谢

(4)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代谢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乳酸简介
        1.1.1 乳酸的结构与性质
        1.1.2 乳酸的生产方法
    1.2 L-乳酸的应用
        1.2.1 L-乳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2.2 L-乳酸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1.2.3 L-乳酸在轻工、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1.2.4 L-乳酸在农业中的应用
        1.2.5 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
        1.2.5.1 可生物降解塑料
        1.2.5.2 可生物降解医用材料
    1.3 发酵法生产L-乳酸的代谢途径
        1.3.1 同型乳酸发酵菌
        1.3.2 异型乳酸发酵
        1.3.3 混合酸发酵
    1.4 米根霉发酵法生产L-乳酸的研究进展
        1.4.1 米根霉发酵产L-的代谢机理
        1.4.1.1 米根霉的碳代谢网络
        1.4.1.2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代谢工程研究
        1.4.2 米根霉生产L-乳酸的发酵工艺进展
        1.4.2.1 发酵原料
        1.4.2.2 发酵方式
        1.4.3 代谢控制发酵
        1.4.3.1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1.4.3.2 代谢控制发酵简介
        1.4.3.3 以无机盐、通气为调控措施的米根霉代谢控制发酵
        1.4.4 米根霉菌种诱变选育进展
        1.4.5 米根霉的代谢控制育种
        1.4.5.1 代谢控制育种概述
        1.4.5.2 筛选营养缺陷型是代谢控制育种的有效措施
        1.4.5.3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代谢控制育种思路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课题来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发酵液中乳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仪器、试剂及供试材料
        2.1.1 材料
        2.1.2 检测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EDTA定钙法测定发酵液中乳酸含量研究
        2.2.1.1 CaCO_3的加入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2.1.2 碳酸钙过量并过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2.1.3 pH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2.1.4 测定回收率实验
        2.2.1.5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EDTA定钙法的测定结果比较
        2.2.2 反相HPLC法测定发酵液中乳酸方法的建立
        2.2.2.1 定性测定
        2.2.2.2 标准曲线绘制
        2.2.2.3 重复性试验
        2.2.2.4 回收率试验
        2.2.2.5 发酵液的测定
    2.3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米根霉LDH和ADH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种
        3.2 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2.4 培养基
        3.2.5 LDH的初步分离提取
        3.2.6 LDH粗酶液的特性研究
        3.2.7 ADH的初步分离提取
        3.2.8 ADH粗酶液的特性研究
        3.2.9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米根霉LDH粗酶液的酶学特性研究
        3.3.1.1 温度对LDH活力的影响
        3.3.1.2 反应体系pH值对LDH活力的影响
        3.3.1.3 不同离子对LDH活力的影响
        3.3.1.4 NADH浓度对LDH酶活性的影响及K_m测定
        3.3.1.5 丙酮酸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及K_m测定
        3.3.2 米根霉ADH粗酶液的酶学特性研究
        3.3.2.1 温度对ADH活力的影响
        3.3.2.2 反应体系pH值对ADH活力的影响
        3.3.2.3 不同离子及EDTA对ADH活力的影响
        3.3.2.4 乙醛浓度对ADH活力的影响及Km的测定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Mg~(2+)与Zn~(2+)对米根霉的发酵调控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菌种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4.2.4 培养基
        4.2.5 实验方法
        4.2.6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出发菌株发酵特性研究
        4.3.2 摇瓶条件下Mg~(2+)与Zn~(2+)离子调控米根霉As3.3461发酵特性
        4.3.2.1 不同Mg~(2+)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4.3.2.2 不同Zn~(2+)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4.3.3 发酵罐实验研究
        4.3.3.1 罐发酵条件下不同Mg~(2+)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4.3.3.2 罐发酵条件下不同Zn~(2+)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不同通气条件对米根霉的发酵调控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5.2.2 培养基
        5.2.3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5.2.4 不同通气条件下的米根霉发酵特性
        5.2.5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摇瓶条件下不同通气条件发酵实验
        5.3.1.1 不同装液量下的碳代谢特性
        5.3.1.2 不同转速下的碳代谢特性
        5.3.1.3 限氧条件下的碳代谢特性
        5.3.2 发酵罐条件下不同通气条件发酵实验
        5.3.2.1 不同装液量下的碳代谢特性
        5.3.2.2 不同转速下的碳代谢特性
        5.3.2.3 不同通气速率下的碳代谢特性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米根霉ADH突变株的代谢调控选育及发酵特性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培养基
        6.2.3 实验方法
        6.2.3.1 筛选方案设计
        6.2.3.2 ADH突变株筛选原理
        6.2.3.3 亚硝基胍(NTG)的致突变机理
        6.2.3.4 紫外线(UV)的致突变机理
        6.2.3.5 二次诱变
        6.2.3.6 诱变育种步骤
        6.2.3.7 ADH突变菌株的初步摇瓶发酵研究
        6.2.3.8 遗传稳定性试验
        6.2.4 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ADH突变株的筛选条件的确定
        6.3.1.1 丙烯醇最适筛选浓度的确定
        6.3.1.2 NTG诱变最佳剂量
        6.3.1.3 紫外诱变最佳剂量
        6.3.2 米根霉ADH高产菌株的二次诱变选育
        6.3.2.1 NTG诱变效果
        6.3.2.2 UV诱变效果
        6.3.3 swsp-1-2突变菌株的发酵特性初步研究
        6.3.4 突变株swsp-1-2的遗传稳定性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米根霉LD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乳酸脱氢酶基因ldhL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7.2.2 表达载体pET17b-ldhL的构建及验证
        7.2.3 乳酸脱氢酶基因ldhL的诱导表达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下一步研究建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内容

(5)老年根面龋易感者牙菌斑与唾液中致龋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正文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附图
原始数据
致谢

(6)质子磁共振波谱在眼眶肿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写字中英文对照
第一部分 质子磁共振波谱在眼眶肿瘤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离体眼眶肿瘤的乙酸、乳酸含量测试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在离体眼眶肿瘤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附件
    波谱图谱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7)牙菌斑内氟离子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牙菌斑内氟离子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前 言
    第一部分 氟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测定唾液中游离氟的初步探讨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第二部分 含钙、氟的溶液对牙釉质表面超微结构及氟浓度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第三部分 牙菌斑内氟离子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实验一 个体龋患状况对菌斑中氟离子的浓度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实验二 含钙、氟的漱口液对唾液和菌斑中氟离子浓度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实验三 几种不同成份的牙膏对菌斑、唾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全文小结
致 谢
照 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学术交流及发表论文一览表

(8)凋落物中的有机酸及其对森林土壤的磷释放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1.1 森林土壤凋落物层及其作用
        1.1.1 森林土壤凋落物层
        1.1.2 森林土壤凋落物对森林土壤的作用
    1.2 土壤中的有机酸
        1.2.1 土壤中有机酸的来源
        1.2.1.1 有机残体的分解
        1.2.1.2 微生物代谢
        1.2.1.3 植物根系分泌
        1.2.1.4 凋落物分解释放
        1.2.2 土壤有机酸的含量
        1.2.3 有机酸在物质循环和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1.2.3.1 参与土壤矿物的风化、形成,改变矿物的表面化学性质
        1.2.3.2 与土壤单体铝的相互作用与铝毒的缓解
        1.2.3.3 使土壤难溶性磷有效化
        1.2.3.4 土壤难溶性铁与有机酸螯合而活化
        1.2.3.5 影响Zn、Cu、Mn、Cd、Pb等重金属元素的有效性
        1.2.4 土壤有机酸过量积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直接影响(毒害作用)
        1.2.5 有机酸的测定
    1.3 本项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2 研究方法及探索
    2.1 实验样品的获取
        2.1.1 采样地区概况
        2.1.2 凋落物样品收集与制备
        2.1.3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2.2 凋落物中有机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2.2.1 仪器设备及主要条件
        2.2.2 主要试剂
        2.2.3 色谱条件的选择
        2.2.3.1 载气流速的选择
        2.2.3.2 色谱柱的选择
        2.2.3.3 柱温的选择
        2.2.3.4 气化温度的选择
        2.2.3.5 检测器及其温度的选择
        2.2.3.6 进样时间及进样量
        2.2.4 有机酸标样的配制
        2.2.5 各有机酸标准溶液进样浓度与峰面积相关性的确定
        2.2.6 凋落物样品前处理(衍生化反应)
        2.2.7 样品分析的定性与定量
        2.2.8 方法的可行性检验
        2.2.8.1 最小检出限
        2.2.8.2 方法精密度、重复性测定
        2.2.8.3 回收率测定
    2.3 有机酸释放土壤磷素养分实验
        2.3.1 土壤磷的提取
        2.3.1.1 基本提取过程
        2.3.1.2 浸出液脱色问题
        2.3.2 浸出液中磷的比色测定
3 结果分析
    3.1 凋落物中有机酸的种类与含量
    3.2 草酸对森林暗棕壤磷的释放效应
        3.2.1 不同浓度草酸溶液对暗棕壤磷的释放效应
        3.2.2 多次连续浸提的解磷效果
        3.2.3 草酸累积荷载量与土壤磷释放量的关系
        3.2.4 有机酸释放土壤磷素养分的数量估算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气相色谱法测定根面龋乳酸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正己胺及六种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D]. 苏琪.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的乳酸[J]. 董秀丽. 光谱实验室, 2012(05)
  • [3]双歧杆菌CMS-H004株加重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的研究及其抗体的制备[D]. 游宇. 中南大学, 2007(01)
  • [4]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代谢调控研究[D]. 郑志.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4)
  • [5]老年根面龋易感者牙菌斑与唾液中致龋菌分析[D]. 张小兵. 广西医科大学, 2005(05)
  • [6]质子磁共振波谱在眼眶肿瘤的应用研究[D]. 李谊. 第二军医大学, 2004(01)
  • [7]牙菌斑内氟离子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吕晓宁. 第三军医大学, 2003(01)
  • [8]凋落物中的有机酸及其对森林土壤的磷释放效应[D]. 宋金凤. 东北林业大学, 2003(04)
  • [9]气相色谱法测定根面龋乳酸含量[J]. 王铎,张兆莲,黄爱玲,丁伟山.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1(06)
  • [10]气相色谱法测定根面龋中有机酸含量[J]. 王铎,汪竹平,丁伟山.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1999(03)

标签:;  ;  ;  ;  ;  

气相色谱法测定根龋中的乳酸含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