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移动IP协议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丁煜[1](2020)在《低时延低轨卫星移动性管理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服务的不断延伸,低轨卫星网络以其广泛的覆盖面积、相对较低的传播时延、灵活的组网方式与越来越低的卫星发射及使用成本,逐渐从传统地面通信网络的补充演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的新的主要承载,同时也成为未来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性管理技术是低轨卫星网络的基础与支撑性技术,其保证了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会话的连续性。在保证功能性外,当前针对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的研究更侧重于性能的提升,考虑到低轨卫星网络所具有的特点,如网络拓扑高动态性、卫星对地高速相对运动造成用户的频繁切换等因素使得传统移动性管理技术的时延指标不再满足未来网络中低时延应用的要求。同时,我国低轨卫星网络建设还面临着地面站部署受限的附加限制。因此,以我国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项目为背景,设计一套适用于低轨卫星网络的低时延移动性管理方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与研究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阐述了移动性管理技术原理并对其在低轨卫星网络环境中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当前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案同时指出其不足并明确了本文研究课题需解决的问题。具体地,本文研究了四种典型的移动性管理协议,详细分析了协议交互机制并对各协议的切换时延指标作了定量分析。分别从定量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移动性管理协议从哪些方面影响了用户的通信时延,并据此总结出低轨卫星网络中移动性管理协议时延优化所面临的问题,并通过仿真直观地展示了低轨卫星网络环境下前文总结的问题对四种移动性管理协议下用户端到端通信时延的影响。本文特别针对移动性管理协议时延指标作出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方案,能在无需全球布设地面站的条件下实现对移动用户的分区域位置管理。方案主要创新点包括:1.基于地理位置区的卫星网络分簇设计。该设计增加了卫星网络对地面移动用户的服务时间从而降低了移动用户的切换频率。2.移动用户状态信息簇内共享机制。该机制在缩短协议切换处理耗时的同时能有效避免因簇规模过大而导致的地面移动用户信息在簇内过于频繁地同步的问题。3.网络边缘用户“虚切换”机制。该机制避免了因地面管理区与卫星覆盖区不一致导致的网络边缘用户被动切换时会话中断,降低了用户通信时延。4.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架构。能有效解决现有集中式移动性管理技术中普遍存在的次优路由、单点失败等问题,降低了低轨卫星网络中用户端到端通信时延。同时,为准确描述用户在低轨卫星网络中的行为,本文建立了卫星星群服务时间模型与移动用户会话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方案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地数学分析并对协议切换时延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本文在早期开源项目OAI-PMIPv6基础上对源代码进行大量改造、适配与功能添加,实现了本文方案策略并使其能运行于当前Linux开发环境。此外,本文设计并搭建了方案测试与验证网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与功能完整性。
李东昂[2](2019)在《低轨星座的移动性管理技术》文中提出低轨卫星网络能够实现全球覆盖,提供面向全球个人通信服务,是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补充和延伸。在星座系统建设方面,传统低轨星座快速更新换代,新兴低轨星座稳步推进部署,共同促进了低轨卫星网络构建的发展。移动性管理技术是实现卫星组网通信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由于卫星网络的高动态性、拓扑变化等特点,构建一个适用于低轨卫星网络的高效移动性管理机制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针对卫星网络特点以及应用现有地面移动性管理机制所突显的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如下:本文针对低轨卫星网络高动态特性导致用户频繁发生被动切换现象致使移动性管理负荷重和切换时延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代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本文是在MIPv6协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虚拟化移动性管理机制,即虚拟移动IPv6协议,虚拟化侧重于逻辑概念的设定。在该机制中,针对资源严格受限,地面站部署困难的问题,设计了虚拟代理簇协同共管虚拟代理域内用户的网络架构。利用星上处理与交换能力,采用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机制的架构思想,支持虚拟代理簇内的信息共享,降低对单颗卫星的性能要求,也能提高系统的伸缩性。此外,在低轨卫星星座系统中,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高速移动的卫星使得用户经常发生被动移动现象。频繁地切换导致移动性管理协议的信令开销显着增加。同时,网络中长时延链路特性也会导致切换时延的增大。针对移动性管理负荷重和切换时延大的问题,设置了归属移动代理锚点和本地移动代理锚点,用户只有在归属移动代理锚点丢失时才触发到家乡代理的绑定更新,而用户在域内的切换只需更新其域内关系即可。该机制优化了移动性管理协议的流程,能够适应低轨卫星网络的高动态特性,降低对地面站数量的要求,提升移动性管理的性能。在设定场景下,该机制的移动性管理开销仅为移动IPv6协议的64%。最后,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仿真平台,该平台由拓扑管理、移动性管理协议实现以及性能评估和展示三个子系统组成。仿真平台结合本文所提出的新型移动性管理机制,实现了基于虚拟代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协议。在测试仿真环境下,平台实现了功能性测试、协议工作流程测试以及协议运行数据的统计,验证了协议的可用性与高效性。
胡峥[3](2014)在《支持6LoWPAN的移动性管理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低功耗无线个域网LoWPAN (Low-powe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将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6LoWPAN是在LoWPAN上传递IPv6数据包的协议,本文将应用6LoWPAN协议的网络称为6LoWPAN网络。为保证6LoWPAN网络节点在移动过程中与IP网络节点能够持续通信,我们需要移动性管理策略。因此,支持6LoWPAN协议的移动性管理成为物联网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LoWPAN节点的特点是资源严重受限,表现在低数据率、低能耗、低处理能力等方面。在现有的移动IP协议中,移动节点需要参与移动性管理并收发大量信令。此外,现有移动IP协议的信令长度超过了6LoWPAN网络链路层帧的最大载荷,信令在6LoWPAN网络中必须分片传输,这增大了信令的丢失概率和传递时延。因此,现有的移动IP协议不适合6LoWPAN网络。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本文提出WoMIPv6(WPAN oriented MIPv6)协议,利用移动锚点(Mobility Anchor Point, MAP)代理移动节点完成域间切换判断、归属注册、返回可路由过程、对端注册等复杂的移动性管理工作,移动节点只需在每次LoWPAN间切换出现时与所属的移动锚点交换少量的简单的本地注册信令即可完成移动性管理;利用头部压缩方案对移动性扩展头部进行压缩,减少移动节点涉及的本地注册信令长度,这不仅减少了移动节点、接入路由器和移动锚点在本地注册过程中的通信开销,而且因本地注册信令不必分片传输而提高了信令成功发送的概率,降低了本地注册过程的时延。此外,推导了WoMIPv6中移动节点与移动锚点之间本地注册信令的传输时延表达式,并针对不同的链路丢包率,比较了WoMIPv6与分层式移动IPv6的本地注册时延。数值分析表明,在信令传输开销和传输时延两个方面,本文提出的WoMIPv6协议均优于传统的分层式移动IP协议。WoMIPv6协议适用于6LoWPAN网络。
陈俊,吴嘉佳[4](2014)在《基于FHMIPv6的云计算IPv4/IPv6虚拟机迁移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云计算基础平台利用异构网络资源建设的需求,设计实现了基于隧道技术、前缀管理、地址池管理协作及FHMIPv6的云计算IPv4/IPv6虚拟机迁移系统;系统将传统IPv4/IPv6过渡技术与FHMIPv6技术应用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机迁移,利用文中设计的云计算控制引擎作为核心与开发的特权虚拟机交互完成虚拟机迁移;经实验验证系统可实现IPv4/IPv6初期中期后期的虚拟机无缝迁移;该系统可应用于IPv4/IPv6过渡期间云计算基础平台建设。
肖莉贞[5](2013)在《微移动协议下全IP无线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改善移动节点通信质量的移动性管理最有效的方式是IP微移动,它的核心是切换管理。分析微IP协议和IP网络的不足之处,对全IP无线网络的移动性管理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介绍一种目前主流的区域移动性管理协议PMIPv6,并分析其域内切换移动性管理机制。提出一种优化的基于网络的区域移动性管理域内切换管理方法,并与已形成IETF标准的切换管理方法进行性能分析比较,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切换时延和位置更新信令代价。
成谦[6](2012)在《涉及移动IP技术的IETF非专利文献检索策略探索》文中指出涉及移动IP技术的专利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与IETF组织公布的RFC非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涉及移动IP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到相关专利申请文献所涉及的移动IP技术领域与IETF组织公布的RFC非专利文献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基于该对应关系总结得出涉及移动IP技术的IETF非专利文献的检索策略,从而提高相关领域专利申请的审查质量。
吴虎[7](2011)在《移动网络的关键技术与NEMO路由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移动性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了移动性管理,位置管理,切换管理,路由优化,安全机制和流量分配等。在移动IPv6基础上提出的NEMO协议,既保证了子网移动时通信的连续性,又使得移动对子网内的节点是透明的。NEMO技术的应用将更能适应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要求。本文总结了当前网络移动性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对NEMO的特点、工作机制、协议及实现方法进行深入分析,重点研究和关注NEMO中路由优化,切换管理,NEMO内部路由协议等移动性管理问题,提出了NRO和HRO路由优化解决方案。论文首先阐述了移动网络中的MIPv6、NEMO技术和移动网络中的重点研究方向,详细分析了现有的NEMO路由优化的方案,并从数据路径,封装报文开销和协议复杂度方面对各方案进行了性能分析比较。在分析指出现有NEMO协议中存在嵌套NEMO乒乓路由和数据包多层封装的缺陷后,论文提出了基于内部路由的嵌套NEMO路由优化方案NRO。该方案通过根移动路由器代替NEMO内部的移动节点进行家乡注册,使得外部的通信数据直接重定向到NEMO链接的外地网络,改变了传统NEMO中嵌套封装报文的方法,并且支持快速切换,实现了NEMO内部节点通信的路由优化。分析和仿真表明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封装报文开销和切换时延、有效优化NEMO内节点通信数据路径。论文还对微移动协议进行了研究,在分级移动IP协议基础上提出了HRO路由优化方案。通过引入移动锚节点管理本地切换,将大部分的注册报文控制在本地域内,不仅优化了路由,还有效缓解了拓扑结构动态变化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在HRO方案中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移动网络的路由协议,论文详细阐述了该路由协议框架下的路由维护和更新算法。分析与仿真表明HRO方案显着减少了切换时延和传输开销,提高了吞吐量和数据包的传输效率。
黄国盛[8](2010)在《移动IP的切换与移动性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各种无线网络必将融合成为全IP的移动互联网结构。移动互联网能够提供对节点移动的支持,满足人们在移动中获取网络信息的应用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网络层移动性支持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的移动IP是一种在互联网上提供移动性支持的协议,它使移动节点可以使用一个固定的IP地址连接到任何链路上,在从一个子网切换到另一个子网时仍可保持正在进行的通信。为支持节点在网络中的移动性,国内外研究人员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使移动工P协议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移动性支持协议。但移动IP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有许多地方还有待改进和完善。移动IP中的切换与移动性管理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实现基于IP协议的移动计算业务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了移动IP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网络层移动性管理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着重研究了移动IP中的切换与移动性管理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针对移动IP中节点进行子网切换时的呼叫接入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呼叫接入控制策略(Dynamic threshold-base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DT-CAC)。在无线移动环境中有两个重要的连接级QoS参数:切换呼叫掉线率与新呼叫阻塞率。CAC方案优化的目标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小切换呼叫掉线率和新呼叫阻塞率。因中断一个正在进行的切换呼叫比阻塞一个新呼叫更为敏感,传统的呼叫接入控制方案为减小切换呼叫掉线率,常导致新呼叫阻塞率过高。本文通过建立小区呼叫接入控制的马尔可夫模型,限定切换呼叫掉线率与新呼叫阻塞率的比例关系,根据网络负载状态的变化对切换呼叫和新呼叫的接入阈值进行动态调整,在减少切换呼叫掉线率的同时限制新呼叫阻塞率的增加,从而在切换呼叫掉线率和新呼叫阻塞率之间取得平衡,仿真结果表明DT-CAC方案在切换呼叫掉线率、新呼叫阻塞率和系统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2.针对无线移动IP环境中资源紧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报酬机制的动态优化呼叫接入控制策略(Reward mechanism based dynamic optimization on call admission control, RBDO-CAC)。RBDO-CAC方案基于马尔可夫模型建立小区呼叫接入的报酬计算模型,根据系统平均报酬最大化的原则对小区的呼叫接入过程进行动态优化。实验结果表明:RBDO-CAC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系统报酬最大化,使系统能够接纳尽可能多的呼叫请求,有效地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2)系统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动态计算呼叫接入阈值,可较好地适应网络呼叫流量的动态变化;(3)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切换掉线率和新呼叫阻塞率,防止为优先接纳切换呼叫而造成新呼叫阻塞率的无限制增加。实验表明,当小区的呼叫流量较大时,系统资源利用率可以提高6%左右,切换呼叫掉线率和新呼叫阻塞率可以降低8%左右。3.针对移动IP服务质量保证中的移动性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方案(Link layer assisted mobile QoS, L2AMQ)。当有活动数据流的移动节点切换子网时,包含转交地址(Care of Address, CoA)的流标识和会话标识将发生变化,且数据包的路径将发生改变,先前预留的资源将不再可用,移动节点的服务质量可能会因为在新的子网中缺少为移动节点预留的资源而明显下降。L2AMQ结合分层移动管理与链路层辅助切换机理,通过检测链路层信号强度在移动节点即将进入的子网中建立提前预留,以加快QoS路径的切换速度。当移动节点在各子网间切换时,L2AMQ通过建立提前预留和最小化数据包传输路径的变化来减少QoS路径的切换延迟。L2AMQ还通过引入一个新的QoS对象,避免在分层移动管理中使用RSVP隧道,从而减小系统的额外开销,节约系统资源。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协议相比,L2AMQ具有较低的预留阻塞率和会话丢失率。4.针对移动IP组播通信中移动性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预测的移动组播方案(Mobility prediction based mobile multicast, MPBMM)。因组播通信可以在网络中实现“一到多”的通信,有效地节约网络资源和移动节点的计算能力,在移动IP网络中引入组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移动组播协议不但要管理动态的组成员,且组成员的位置也是动态变化的,移动组播相对于固定网络中的组播更为复杂。MPBMM方案在移动组播中结合移动预测与分层移动管理的思想,当移动节点在组播会话的过程中在子网间漫游时,MPBMM通过移动预测缩减子网切换延迟和最小化组播数据包的丢失。MPBMM还通过分层移动管理,优化组播数据包的传输路径,避免三角路由和隧道聚集问题。仿真实验表明,MPBMM能够减少组播数据包的丢失、减少子网切换延迟、减少组播树重构的频率。当移动节点以不同的移动速度(5-25m/s)在子网之间进行切换时,其最大组播报文丢失率小于2‰,组播报文到达的最大时间间隔为117ms,能较好地满足无线移动环境中实时业务的QoS需求。
钱红燕[9](2010)在《高速移动子网的切换与漫游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Internet服务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被迁移到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也越来越依赖网络。高带宽、低延时、灵活接入以及可移动性成为网络发展的新目标。移动网络的终端设备不仅可以是单个节点,更可扩展为一些移动的小网络,即移动子网。移动子网需要提供更高速度、更高带宽的接入方式。因此,移动子网的整体接入机制很有研究价值。移动子网的整体接入首先要解决移动子网在不同接入点之间的快速切换和无缝切换问题,减少因切换时链路中断造成的数据丢失;其次要解决移动子网在不同IP网络间的漫游,使之在不中断数据传输、不改变自身IP地址的条件下仍能接入不同的网络。本文研究的移动子网切换与漫游关键技术可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全面分析了各种无线和移动网络中的单个移动节点在接入点或基站间的切换机制,然后研究了网络层的移动性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可用于网间漫游的移动IP协议以及对它的各种改进。现有技术主要针对单节点的移动漫游通信,无法对移动子网的整体漫游提供支持。本文研究了可支持移动子网整体切换与漫游的关键技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提出了在单无线链路中切换的触发时机决策算法。通过AP的实际分布位置、无线信号衰减规律,以及STA的移动规律和移动位置确定移动和漫游的切换时机进行切换触发,可以减少切换延迟;提出独立于各种应用的数据链路缓存算法,修改节点的无线驱动模块,保存在链路切换期间网络层交付的数据,待切换完成后重新发送,进一步减少切换过程中的丢包,提高无线链路的服务质量。2)提出在遵循IEEE802.11协议的无线网络中基于双链路实现软切换的DSH机制。设计了可支持双链路切换的无线信道分配机制,并针对小尺寸STA的特点确定了应用DSH的无线信道分配方式;通过全局信号量协同双链路的工作,确定两条链路各自的切换触发时机,确保两条链路不同时进入切换状态,在任何时刻均存在一条可以提供稳定数据传输服务的链路,提高移动传输的可靠性。DSH机制只要求对STA进行功能扩展,不需要修改AP的底层通信机制,在DSH中可以使用支持IEEE 802.1 1协议的任何AP产品,使DSH机制有较好的通用性。3)提出IMIP-RS机制,扩展了移动IP协议,使之可以支持移动子网的整体漫游。IMIP-RS可克服移动IP协议仅支持单个节点漫游的限制,通过家乡代理、外区代理和网内选路代理的服务,结合隧道技术、STA/AP网关技术等实现了多跳的移动IP,可实现高速移动子网的宽带接入。在底层硬件采用IEEE 802.11g标准时,采用TCP传输应用的最高数据传输率可达29Mbps;在要求快速响应的低吞吐量应用中,最大响应时间小于10毫秒。4)在自行研制的STA和AP设备上验证了上述关键技术。综合应用上述单链路快速切换与链路缓存算法、基于双链路的软切换DSH机制和基于扩展移动IP的子网整体漫游IMIP-RS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无线局域网可支持高速移动子网漫游的通信平台MP-RRS的原型系统。MP-RRS可在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子系统上应用,经实际测试验证了MP-RRS中各项关键技术的可行性。测试结果显示,通过MP-RRS可实现高速移动子网的宽带接入,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上述关键技术的可支持高速移动子网漫游的通信平台已在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项目得到应用。
宋梅[10](2009)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多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将是一种基于全IP技术、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方式和无缝漫游功能的异构融合网络。由于各种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底层技术存在差异性,不同的接入网络采用了不同的移动性管理技术、业务质量保证机制以及认证、授权和计费(AAA,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方案,这些传统的单一网络中的解决方案不能有效的支持异构网络间的协同工作,多网络融合仍然面临着诸如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无缝移动的用户感知、提高融合网络整体性能等难题。为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多网络融合的发展需要,在任何环境下为用户提供最佳连接,保证无缝的高效可靠的服务,提高融合网络的整体性能和效率,必须设计开放、高效、与接入技术无关的动态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保证机制、自适应移动性管理方案以及快速移动AAA认证方案,本文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分级移动IPv6 (HMIPv6, Hierarchical Mobile IPv6)框架下基于位置管理的动态QoS预留方案(RM-DQR)。通过周期性测量小区间的历史切换强度或历史业务流量强度,动态自适应地将历史切换强度/业务流量强度较大的邻居小区划归到同一移动锚节点(MAP, Mobility Anchor Point)管理域内,从而在重新进行QoS预留时,能够有效的将重建路径控制在域内范围。所提出算法能够有效减少系统QoS信令开销和QoS路径重建时延。(2)针对分级移动IP结构存在的负荷集中和单点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级移动IP的自适应移动性管理方案,包括自适应的MAP选择方案和高效的MAP故障发现和恢复机制。自适应的MAP选择方案基于分布式MAP结构,通过采用二层触发机制提供的底层信息,基于策略自适应地选择MAP来有效地进行MAP负荷分担。提出了高效的MAP故障发现和恢复机制,采用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ICMPv6)消息来发现MAP故障,减少了故障发现时间,利用主备用绑定信息加快了MAP故障恢复的过程。理论上分析了自适应移动性管理方案的性能,并同标准的分级移动IPv6协议进行了比较。数值和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移动性管理方案的MAP可靠性、分组丢失率以及MAP故障发现和恢复时间都得到了优化。(3)通过分析现有的移动IP和AAA的融合方案不足,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AAA认证方案(E-AAA, Enhanced AAA)。该方案中引入快速分层移动IPv6的思想,给出了具体的切换密钥生成和管理方案,该方案的提出,保证了切换过程的安全性。E-AAA方案的提出,在保障切换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解决了切换过程中由于引入认证过程而造成的过大开销,不仅使得在域内的认证开销得到了降低,而且域间的开销同样得到了进一步地降低。(4)提出了一种适用于3GPP-WLAN融合网络的融合AAA的最优部署方案。首先给出了一种融合认证架构,并且基于该融合认证架构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设置认证矢量组的AV数目、发起AV请求的次数以及每个AV可以使用的重认证次数,可以使得系统开销降低到最小。该方案的提出,将对未来移动IPv6商业部署时,相关AAA设施部署提供理论指导。
二、微移动IP协议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移动IP协议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低时延低轨卫星移动性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现状 |
1.2.2 低轨卫星网络的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时延优化面临的问题 |
2.1 移动性管理技术 |
2.1.1 移动性管理技术概述 |
2.1.2 几种典型移动性管理技术的简介 |
2.1.3 具体移动性管理协议切换时延分析 |
2.2 移动性管理技术时延优化面临的问题 |
2.2.1 移动性管理协议对用户通信时延的影响 |
2.2.2 问题总结 |
2.2.3 仿真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方案 |
3.1 低轨卫星网络组成 |
3.2 现有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案分析 |
3.3 基于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方案CBLS-DMM |
3.3.1 系统架构 |
3.3.2 系统功能划分 |
3.3.3 方案流程详述 |
3.3.4 针对网络边缘用户的“虚切换”机制 |
3.4 方案建模与关键问题分析 |
3.4.1 方案建模 |
3.4.2 方案关键问题分析 |
3.5 协议切换时延分析 |
3.5.1 用户状态更新时延 |
3.5.2 用户状态簇内同步时延 |
3.6 方案仿真与分析 |
3.6.1 仿真流程及参数设定 |
3.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inux的 CBLS-DMM方案实现 |
4.1 方案实现 |
4.1.1 框架概述 |
4.1.2 关键信令消息格式设计 |
4.2 基础准备工作 |
4.2.1 Linux内核简介 |
4.2.2 Linux内核裁剪 |
4.2.3 Linux内核编译与安装 |
4.2.4 源码移植工作 |
4.3 方案测试运行 |
4.3.1 实验环境设计 |
4.3.2 程序运行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低轨星座的移动性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 |
1.2.2 移动性管理技术 |
1.3 研究内容以及论文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及其面临的挑战 |
2.1 移动性管理技术概述 |
2.2 移动性管理协议 |
2.2.1 移动性管理协议分类 |
2.2.2 移动性管理协议简介 |
2.2.3 移动性管理协议总结 |
2.3 卫星网络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虚拟代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 |
3.1 现有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策略分析 |
3.2 基于虚拟代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协议 |
3.2.1 系统模型 |
3.2.2 基于虚拟代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 |
3.3 分析模型 |
3.3.1 用户移动和流量模型 |
3.3.2 绑定更新(注册)信令开销 |
3.3.3 切换时延 |
3.3.4 缓存空间 |
3.4 性能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
4.1 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协议仿真平台总体设计和方案 |
4.2 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协议仿真平台实现 |
4.2.1 拓扑管理系统 |
4.2.2 移动性管理协议 |
4.2.3 性能评估和展示系统 |
4.3 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协议仿真平台测试 |
4.3.1 测试场景设定 |
4.3.2 功能性测试 |
4.3.3 协议实现 |
4.3.4 数据统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支持6LoWPAN的移动性管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6LoWPAN的提出 |
1.1.2 6LoWPAN解决的问题 |
1.1.3 移动性管理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IP协议 |
1.2.2 6LoWPAN移动性管理相关研究 |
1.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主要章节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主要章节 |
第2章 移动IPv6技术 |
2.1 移动IPv6概述 |
2.2 移动IPv6中几个基本概念 |
2.3 移动IPv6的主要信令格式 |
2.4 移动IPv6的基本工作原理 |
2.5 对端节点基本操作 |
2.6 归属代理基本操作 |
2.7 移动节点基本操作 |
第3章 微移动性管理策略 |
3.1 微移动性管理概述 |
3.2 常用微移动IP协议 |
3.2.1 Cellular IP |
3.2.2 HAWAII IP |
3.2.3 EMA |
3.2.4 TeleMIP |
3.3 分层式移动IPv6—HMIPv6 |
3.3.1 HMIPv6的主要思路 |
3.3.2 HMIPv6中新增的概念 |
3.3.3 HMIPv6的基本操作 |
3.3.4 HMIPv6中新增的信令与选项 |
3.3.5 移动节点基本操作 |
3.3.6 移动锚点基本操作 |
3.3.7 归属代理和对端节点的基本操作 |
第4章 适用于6LoWPAN的移动IP协议 |
4.1 传统的微移动性管理不适用于6LoWPAN网络 |
4.2 WoMIPv6协议主要内容 |
4.3 WoMIPv6的信令压缩方式 |
4.4 WoMIPv6中关键信令的格式 |
4.5 WoMIPv6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5章 总结 |
5.1 本文总结 |
5.2 将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4)基于FHMIPv6的云计算IPv4/IPv6虚拟机迁移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网络架构 |
2 迁移设计 |
2.1 FHMIPv6的IPv4/IPv6网络虚拟机宏移动迁移 |
2.2 FHMIPv6的IPv4/IPv6网络虚拟机微移动迁移 |
3 实验分析 |
(5)微移动协议下全IP无线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微移动IP协议及移动IP网络的不足 |
2 全IP无线网络移动性管理关心的问题 |
3 基于PMIPv6的区域性移动管理方案的设计 |
3.1 PMIPv6的工作原理[4~6] |
3.2 域内快速切换管理方法改正设计 |
4 性能分析 |
4.1 切换延迟时间分析 |
4.2 位置更新信令代价分析 |
5 结语 |
(6)涉及移动IP技术的IETF非专利文献检索策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移动IP技术简介 |
涉及移动IP技术的专利申请概况 |
检索策略探索 |
1. 涉及移动IP技术的主要RFC协议文献 |
2. 专利申请所涉及移动IP技术领域与主要RFC协议文献的对应关系 |
(1) 涉及隧道技术的应用 |
(2) 涉及安全机制的应用 |
(3) 涉及移动节点切换机制的应用和改进 |
(4) 涉及网络地址转换NAT机制的应用和改进 |
(5) 涉及消息格式的扩展 |
3. 检索策略总结 |
4. 检索策略效果验证 |
总结 |
(7)移动网络的关键技术与NEMO路由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IPv6 技术 |
1.2.2 移动IPv6 技术 |
1.2.3 NEMO 技术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MIPv6 与NEMO 技术 |
2.1 移动互联网 |
2.1.1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含义 |
2.1.2 网络层移动性管理的重要性 |
2.1.3 移动互联网中的主要术语 |
2.2 MIPv6 技术 |
2.2.1 移动IPv6 基本过程 |
2.2.2 移动IPv6 路由优化通信模式 |
2.3 NEMO 技术 |
2.3.1 NEMO 基本协议 |
2.3.2 嵌套NEMO 网络 |
2.3.3 嵌套NEMO 中乒乓路由问题的描述 |
2.3.4 NEMO 研究中的重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有NEMO 路由优化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
3.1 基于非隧道直接路由优化方案 |
3.1.1 直接路由优化主要思想 |
3.1.2 扩展支持协议PSBU 方案 |
3.1.3 MIRON 方案 |
3.1.4 直接路由优化存在的问题 |
3.2 基于隧道的路由优化方案 |
3.2.1 ARO 方案 |
3.2.2 RRH 方案 |
3.2.3 ROTIO 方案 |
3.3 MIRON、ARO、RRH、ROTIO 各方案的比较与性能分析 |
3.3.1 数据路径的比较与分析 |
3.3.2 封装报文开销的比较与分析 |
3.3.3 协议复杂度及其它支持方面的比较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套NEMO 路由优化方案NRO 研究 |
4.1 NRO 路由优化方案的基本出发点 |
4.2 NRO 方案的基本描述 |
4.3 嵌套NEMO 内部的路由更新过程 |
4.4 NRO 方案的流程图及伪码实现 |
4.5 NRO 方案的通信路由优化过程 |
4.5.1 CN 节点到NEMO 内部节点的通信路由优化 |
4.5.2 NEMO 内部节点到CN 节点的通信路由优化 |
4.5.3 NEMO 内部节点间通信的路由优化 |
4.5.4 快速切换算法 |
4.6 NRO 方案的性能分析与评估 |
4.6.1 时延性能建模 |
4.6.2 时延性能分析与比较 |
4.6.3 传输开销建模 |
4.6.4 传输开销分析与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微移动协议的HRO 路由优化方案研究 |
5.1 引言 |
5.2 微移动管理 |
5.2.1 微移动概述 |
5.2.2 HMIPv6 移动管理协议 |
5.3 HRO 路由优化方案的提出 |
5.4 HRO 方案的NEMO 内部路由协议 |
5.5 HRO 方案中各功能实体的操作及数据结构 |
5.6 HRO 方案的通信路由优化过程 |
5.7 切换过程 |
5.8 HRO 方案性能分析与评估 |
5.8.1 时延性能解析与比较 |
5.8.2 传输开销解析与比较 |
5.8.3 吞吐量评估建模 |
5.8.4 吞吐量分析与比较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8)移动IP的切换与移动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术语中英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移动IP的移动性支持 |
2.1 移动IP协议概述 |
2.1.1 移动IP的设计目标 |
2.1.2 移动IP中新的结构实体 |
2.2 移动IPv4的移动性支持 |
2.2.1 移动IPv4扩展的协议操作 |
2.2.2 移动IPv4中数据包的路由 |
2.3 移动IPv6的移动性支持 |
2.3.1 与移动IPv4的不同点 |
2.3.2 MIPv6扩展的选项与消息 |
2.3.3 移动IPv6的协议操作 |
2.4 对移动IPv6的协议扩展 |
2.5 移动IP中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IP切换管理中的呼叫接入控制及其动态优化 |
3.1 概述 |
3.2 相关工作分析 |
3.3 一种适用于分层移动IPv6的动态阈值呼叫接入控制方案 |
3.3.1 模型分析 |
3.3.2 基于动态阈值的呼叫接入控制 |
3.3.3 仿真与性能分析 |
3.4 基于报酬机制的呼叫接入控制动态优化 |
3.4.1 模型分析 |
3.4.2 基于报酬机制的呼叫接入控制动态优化 |
3.4.3 仿真与性能分析 |
3.5 两种方案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IP中端到端QoS保证中的移动性管理 |
4.1 概述 |
4.2 相关工作分析 |
4.3 一种链路层辅助的移动QoS保证方案 |
4.3.1 QoS路径的建立 |
4.3.2 报文分类与数据包转发 |
4.3.3 QoS路径预切换通知 |
4.3.4 域内QoS路径切换 |
4.3.5 域间QoS路径切换 |
4.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IP移动组播中的移动性管理 |
5.1 概述 |
5.2 相关工作分析 |
5.3 基于动态移动预测的移动组播方案 |
5.3.1 网络模型 |
5.3.2 组播的加入/退出 |
5.3.3 MPBMM移动预测算法 |
5.3.4 组播数据包的转发 |
5.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高速移动子网的切换与漫游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切换与漫游技术 |
1.2.1 链路层切换与漫游技术 |
1.2.2 网络层切换与漫游技术 |
1.2.3 高层切换与漫游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高速移动子网的切换与漫游研究现状 |
2.1 引言 |
2.2 无线局域网中切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
2.2.1 无线局域网的切换过程 |
2.2.2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切换算法 |
2.2.3 无线切换算法的研究现状 |
2.3 链路软切换机制的研究现状 |
2.3.1 硬切换与软切换 |
2.3.2 移动点与接入点协作完成的软切换 |
2.3.3 由移动点完成的软切换 |
2.4 网络层漫游技术的研究现状 |
2.4.1 宏移动协议 |
2.4.2 微移动协议 |
2.5 传输层和应用层切换与漫游的研究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切换时机决策和缓存的单链路快速无缝切换机制 |
3.1 引言 |
3.2 切换时机决策算法 |
3.2.1 邻居 AP 选择 |
3.2.2 切换时机决策算法的原理 |
3.2.3 切换时机决策算法的描述 |
3.2.4 切换时机决策算法的分析 |
3.3 无缝切换Handoff-Buff 算法 |
3.3.1 WLAN 的无线驱动架构 |
3.3.2 Handoff-Buff 算法 |
3.3.3 Handoff-Buff 算法描述 |
3.4 切换时机决策算法与Handoff-Buff 算法的验证 |
3.4.1 IxChariot 测试与结果分析 |
3.4.2 Ping 测试与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双链路的软切换机制 |
4.1 引言 |
4.2 支持软切换的无线信道分配机制 |
4.2.1 无重叠的软切换信道分配机制 |
4.2.2 部分重叠的软切换信道分配机制 |
4.3 双链路软切换机制DSH |
4.3.1 DSH 的工作机制 |
4.3.2 DSH 的切换过程 |
4.3.3 DSH 中的切换决策算法 |
4.4 DSH 的分析 |
4.5 DSH 的测试与结果分析 |
4.5.1 测试环境 |
4.5.2 Ixchariot 测试与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扩展移动IP 的子网整体漫游机制 |
5.1 引言 |
5.2 移动子网整体漫游的需求 |
5.3 子网整体漫游机制IMIP-RS 的设计 |
5.3.1 IMIP-RS 中的多跳网络结构 |
5.3.2 IMIP-RS 中移动注册消息的传递 |
5.3.3 IMIP-RS 中数据的传递 |
5.3.4 IMIP-RS 中的关键算法 |
5.4 IMIP-RS 的测试与分析 |
5.4.1 测试环境 |
5.4.2 移动子网中节点的通信测试及结果分析 |
5.4.3 移动 STA 的通信测试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支持高速移动子网漫游的通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6.1 引言 |
6.2 MP-RRS 的功能需求 |
6.3 MP-RRS 的系统架构 |
6.4 MP-RRS 的设计 |
6.4.1 STA 子系统的设计 |
6.4.2 漫游/切换子系统的设计 |
6.5 MP-RRS 的实现 |
6.5.1 STA 与AP 的硬件实现 |
6.5.2 STA 软件子系统的实现 |
6.5.3 漫游/切换软件子系统的实现 |
6.6 MP-RRS 的应用及测试 |
6.6.1 MP-RRS 的应用环境 |
6.6.2 测试环境 |
6.6.3 单链路工作方式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6.6.4 双链路工作方式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多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 |
1.2.1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
1.2.2 异构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 |
1.2.3 异构网络融合面临的挑战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3.1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 |
1.3.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HMIPV6下基于位置管理的动态QOS预留方案研究 |
2.1 引言 |
2.1.1 NSIS基本原理 |
2.1.2 区域位置管理相关研究 |
2.2 HMIPv6下基于区域位置管理的动态QoS预留方案 |
2.2.1 分布式区域位置管理摸型 |
2.2.2 算法流程描述 |
2.2.3 算法的数学描述 |
2.3 系统性能分析 |
2.3.1 信令开销分析 |
2.3.2 系统时延分析 |
2.3.3 时延抖动分析 |
2.4 仿真实验 |
2.4.1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置 |
2.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自适应移动性管理方案研究 |
3.1 引言 |
3.1.1 移动IP存在的问题 |
3.1.2 分级移动IP基本原理 |
3.1.3 分级移动IP存在的问题 |
3.2 自适应MAP选择方案 |
3.2.1 分布式MAP结构 |
3.2.2 基于二层触发机制的MAP选择方案 |
3.2.3 基于策略的MAP选择算法 |
3.3 高效的MAP故障发现和恢复机制 |
3.3.1 移动IP中HA的故障发现和恢复机制 |
3.3.2 MAP故障发现和恢复机制 |
3.3.3 性能分析 |
3.3.4 仿真和结果分析 |
3.4 全IP异构融合无线网络仿真平台 |
3.5 移动IP试验床 |
3.6 本章小结 |
3.7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移动IP和AAA结合方案的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1.1 AAA基本模型 |
4.1.2 移动IP-AAA模型 |
4 1.3 EAP |
4.2 移动IP网络环境中AAA认证优化方案 |
4.2.1 研究现状 |
4.2.2 方案描述 |
4.2.3 开销模型的建立和性能分析 |
4.2.4 仿真性能分析 |
4.3 一种优化的基于EAP的切换认证机制 |
4.3.1 研究基础 |
4.3.2 联合协调的切换认证系统架构模型 |
4.3.3 域内切换的EAP重认证机构 |
4.3.4 域间切换的EAP预认证机构 |
4.3.5 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3GPP-WLAN中融合AAA相关问题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关研究基础 |
5.2.1 WLAN与3GPP异构网络融合架构 |
5.2.2 3GPP-WLAN融合网络中的EAP-AKA认证 |
5.3 融合AAA方案的最优部署策略 |
5.3.1 方案描述 |
5.3.2 理论分析 |
5.3.3 仿真和性能分析 |
5.3.4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列表 |
四、微移动IP协议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时延低轨卫星移动性管理技术[D]. 丁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低轨星座的移动性管理技术[D]. 李东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3]支持6LoWPAN的移动性管理策略[D]. 胡峥.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 [4]基于FHMIPv6的云计算IPv4/IPv6虚拟机迁移系统设计[J]. 陈俊,吴嘉佳.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4(02)
- [5]微移动协议下全IP无线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研究[J]. 肖莉贞.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3(29)
- [6]涉及移动IP技术的IETF非专利文献检索策略探索[J]. 成谦.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2(05)
- [7]移动网络的关键技术与NEMO路由优化研究[D]. 吴虎. 苏州大学, 2011(06)
- [8]移动IP的切换与移动性管理研究[D]. 黄国盛. 中南大学, 2010(01)
- [9]高速移动子网的切换与漫游关键技术研究[D]. 钱红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1)
- [10]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多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研究[D]. 宋梅.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