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罗洁班[1](202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障碍成因及转化措施》文中指出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创新教学法的应用,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也成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受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很多教师也在教学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学困生转化尝试。对部分初中学校数学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困生的成因较为复杂,诸多因素影响下,学困生学习障碍极为多样,教学中的转化难度也处于较高水平。文章具体分析学困生学习障碍成因,并基于成因分析提出更为有效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何春娟[2](2021)在《基于VR微课的农村中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探索——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VR技术在数学微课研发中的应用为农村地区学生构建了智能化特征的学习环境,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VR微课可以帮助农村学生在现实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开展高效的智慧教学活动,从而在师资、教学环境、学生素质之间实现更好的平衡,实现了学校教学个性化、家庭教育专业化和社会教育系统化。文章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课为例探索了如何开展基于VR微课的农村中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实践证明,充分发VR技术的优势,能促进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
王永飞[3](2021)在《探究初中化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文中提出教师必须通过组织高质量、多层次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后进生主动调整自身学习方式与学习态度,克服自身所具备的畏难心理,在教师与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复习过去所学的化学学科基础知识。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初中阶段化学教学中后进生的产生原因,并指出了教师应当在组织教学活动、转化后进生时坚持的基本教学原则,总结了提高教学效率、高效转化后进生的可行策略。
倪颖[4](2021)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提高中职学生数学学考合格率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课程思政现阶段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基本方向,而提升学生学考合格率则成为了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对部分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状况,以及学考合格率水平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课程建设上的不到位,教学上存在的不足都会导致学考合格率的降低。学考合格率无法较好提升也表明,整体教学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本文将具体分析学考合格率提升的难点,并提出课程思政理念下更为有效的学考合格率提高策略。
蔡旭红[5](2021)在《当前农村普通高中课堂管理后进生的策略研究 ——以汕头市潮阳区T中学为例》文中指出
罗双明[6](2021)在《乡村小学“边缘”学生困境研究 ——对广西一所村小“边缘”学生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缘起于两个方面:一是微观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宏观角度的公平因为有制度的保障,最终会通过有力的强制措施逐渐得以实现,而微观角度的公平则需要我们从微观角度进行探讨和回应,同时微观教育不公平现象恰恰是导致“边缘学生”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二是个人的双重身份经历。“中心生”和“边缘生”双重身份的经历激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是否有人和笔者一样经历过“边缘生”的经历?他们是什么类型的“边缘生”?“边缘生”这一群体在课堂、班级和校园中需要面对什么样的处境?他们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自己“边缘生”的身份?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变为“边缘生”的?他们是否具有“中心生”的一面?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广西西北边陲一所乡村小学中的四位不同类型的“边缘”学生为个案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四位“边缘”学生产生的背景包括两大方面,首先是社会背景:当地自然地理因素限制大,经济发展滞后、民族特色文化和优秀育人文化逐渐淡化、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孩子缺少陪伴与监护;其次是学校背景:该村小设施设备逐渐齐全,师资专业水平待提升、班级建设规训意味浓厚,学生缺乏自主发展空间。接着,论文主体部分介绍了四个不同类型“边缘”学生的故事,并根据各个“边缘”学生的不同情况结合不同理论分别进行了个因分析。具体如下:第一位研究对象:课堂教学“沉睡者”——杨帆。笔者描述了他作为“游离者”和“表演者”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还介绍了他作为“享受者”和“梦想者”的“非边缘生”的一面。接着运用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从“关心者角色”、“被关心者角色”、“关怀情感和道德情感”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第二位研究对象:同辈群体“自娱者”——覃伶。笔者描述了她作为“独行者”、“另类者”和“期待者”的被班级同学排斥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还介绍了她作为“积极者”的“中心生”的一面。最后笔者运用权力规训和教学机智等理论从教师、家庭和同辈群体角度进行成因分析。第三位研究对象:隐形“被排斥者”——罗强。笔者描述了他作为麻烦“制造者”、“被疏离者”和“继承者”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介绍他所具有的“闪光者”的一面。最后运用标签等理论从教师、社会和家庭三个角度进行成因分析。第四位研究对象:家庭“寄养者”——莫艺。笔者描述了她作为“消极者”、“缺失者”和“被‘虐待’”者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介绍了她作为“被肯定者”的“非边缘生”的一面。最后笔者运用教育公平等理论从教师、家庭和“边缘人”本身进行成因分析。接着,笔者还结合该地区特征从普遍意义上对造成“边缘生”的共因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所有研究和分析,笔者最后探讨了“边缘”学生的转化策略,分别是:社会层面应该吸引农民就近就业,稳定村小师资队伍、加强正向价值观传播,抑制泛娱乐化现象;学校层面应该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去除负面“标签”、加强同辈群体引导,提升异质文化接纳度、缩小家校界限,增加家师沟通频率;教师层面应该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多中心”视角看待“边缘生”,挖掘其闪光点、树立责任意识,多学科教师参与协同育人;家庭层面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父母担任关注者角色、以身作则,父母担任榜样者角色;“边缘”学生自身层面应该对自身“边缘化”处境进行正确归因、成为能够致力于问题解决的高心理弹性者。
乔瑞丽[7](2021)在《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文中指出小学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一些后进生,后进生主要指的是行为习惯有问题,思想品德修养有待提高,而且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进行原因的分析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促进后进生的不断提高。
李良冰[8](2020)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义务教育生物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现代生物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等,以此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课标还要求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倡导教师们积极开展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重要概念教学中有效性的实践应用。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作为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逐步被运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但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还较少,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在文献综述、整理归纳合作学习理论和重要概念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本区初中生物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教育部门自上而下的广泛宣传和推行之下,小组合作学习在本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被一线生物教师们广泛运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小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构建不合理和缺乏有效的小组和个人评价机制,导致小组合作学习难以长期发挥有效性。正是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其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并试图提出了可操作的解决策略。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的有效性,以广州中学初中2018级8班和9班两个平行班学生为对象开展实践研究。过程如下:1)制定研究方案,确定实践目的、时间、步骤和具体过程;2)执行研究方案,包括前期动员并进行小组构建和完善,重点实施了可操作性强的异质分组方法和建立长期有效的积分评价机制,实施阶段包括围绕重要概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设计、设置学习目标和必要的前置性学习、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积极有效的调控和及时有效的评价;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反思。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表明:1)本文结合两个教学案例分析可知,实验班在期末区级统考中,相关重要概念考题得分率均比对照班的高,表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2)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差异极显着(P<0.01),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成绩差异显着(P<0.05),表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业成绩上效果明显;3)实验班后半段(即成绩靠后)学生个人前后测成绩进步相比对照班明显突出,表明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实现对后进生的提高;4)小组合作学习个人和集体效能感问卷调查量化得分为66.7,大于问卷设定的基本分50分,表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优良班级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还通过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的有效实践,提出了适于在本校推广运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体系,为本校乃至广州市初中生物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实践依据。
吴雅英[9](2020)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英语作为初中课程中的基础学科,是初中学生的学习重点。如果想切实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转化后进生就是必要条件。在现在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后进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转化的核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后进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后进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余云露[10](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二、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障碍成因及转化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概述 |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障碍的成因 |
(一)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到位 |
(二)知识学习兴趣偏低 |
(三)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不足 |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具体策略 |
(一)重点培养学困生的数学基础 |
(二)多角度培养学困生知识学习兴趣 |
(三)分层教学法应用下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 |
四、结语 |
(3)探究初中化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课堂中导致后进生学习效果不佳的负面影响因素分析 |
(1)教学方法僵化滞后 |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
(3)学生未能掌握高效学习方法 |
2.教师在转化后进生时应当坚持的基本教学原则分析 |
(1)开展思想教育,采用激励性指导方针 |
(2)采用分层教学法,制定个性化指导策略 |
3.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后进生转化的可行策略研究 |
(1)革新教学模式,引入全新教育理念 |
(2)指明阶段性学习目标,培育学生学习兴趣 |
(3)面向学生传授高效率学习方法 |
4. 结论 |
(4)课程思政理念下提高中职学生数学学考合格率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学生数学学考合格率提高概述 |
二、中职学生数学学考合格率提高的难点 |
(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
(二)后进生转化难度过高 |
(三)固有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
(四)重点知识讲解状况较差 |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学生数学学考合格率提高的具体对策 |
(一)依托课程思政建设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
(二)针对性培养后进生学习自信心 |
(三)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
(四)联系微课等讲解学科重点知识 |
四、结束语 |
(6)乡村小学“边缘”学生困境研究 ——对广西一所村小“边缘”学生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微观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 |
(二)个人的双重身份经历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边缘学生”基本问题研究 |
1.“边缘学生”的内涵 |
2.“边缘学生”的特征 |
3.“边缘学生”的分类 |
4.“边缘学生”的后果审视 |
(二)学校“边缘学生”实证研究 |
1.以学段划分 |
2.以场域划分 |
3.以城乡区域划分 |
(三)研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乡村、乡村学校、乡村小学 |
1.乡村 |
2.乡村学校、乡村小学 |
(二)边缘、边缘学生 |
1.边缘、边缘学生 |
2.相近范畴厘清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观察法 |
3.访谈法 |
4.实物分析法 |
5.个案法 |
(二)研究过程 |
1.进入树人小学 |
2.确定研究对象 |
3.资料收集 |
第1章 社会和学校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一)C乡:自然地理因素限制大,经济发展滞后 |
(二)传统:民族特色文化、优秀育人文化逐渐淡化 |
(三)家庭:父母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孩子缺少陪伴与监护 |
二、学校背景 |
(一)学校:设施设备逐渐齐全,师资专业水平待提升 |
(二)班级:班级建设规训意味浓厚,学生缺乏自主发展空间 |
第2章 课堂教学“沉睡者”——杨帆 |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
(一)教师情况 |
(二)班级情况 |
二、“游离者” |
(一)明目张胆搞小动作 |
(二)被点名后毫不收敛 |
(三)不参与课堂学习 |
三、“表演者” |
(一)背着老师搞小动作 |
(二)被点名后佯装收敛 |
(三)假装参与课堂学习 |
四、“享受者” |
(一)同学眼里的好玩伴 |
(二)笔者眼中的好少年 |
五、“梦想者” |
(一)美好的梦想——“太空人” |
(二)唯一的倾听者——爷爷奶奶 |
六、个因分析:基于关怀伦理视角 |
(一)关心者角色缺失 |
(二)被关心者角色缺失 |
(三)关怀情感和道德情感缺失 |
第3章 同辈群体“自娱者”——覃伶 |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
(一)教师情况 |
(二)班级情况 |
二、“独行者” |
(一)课堂内外独来独往 |
(二)来自同学的负面评价 |
(三)老师的刻意关注 |
三、“另类者” |
(一)不受控制的行为 |
(二)奇怪的言行举止 |
(三)神奇的个人世界 |
四、“期待者” |
(一)期待来自老师的关注 |
(二)渴望友情 |
五、“积极者” |
(一)课堂积极表现 |
(二)课内外积极与老师互动 |
六、个因分析 |
(一)教师:全方位的控制和教学机智的缺乏 |
(二)家庭:资本占有量低 |
(三)同辈群体:对异质文化的排斥 |
第4章 隐形“被排斥者”——罗强 |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
(一)教师情况 |
(二)班级情况 |
二、麻烦“制造者” |
(一)恶劣事件 |
(二)恶作剧 |
(三)态度戏谑 |
三、“被疏离者” |
(一)同辈群体的“背叛” |
(二)同学家长的“隔离” |
(三)老师的有色眼镜 |
四、“继承者” |
(一)充满暴力的家庭传统 |
(二)对物质的欲望 |
五、“闪光者” |
(一)小领导者 |
(二)美术特长 |
六、个因分析 |
(一)教师:负面“标签”的刻板使用 |
(二)社会:泛娱乐化现象的冲击 |
(三)家庭:榜样的缺乏 |
第5章 家庭“寄养者”——莫艺 |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
(一)教师情况 |
(二)班级情况 |
二、“消极者” |
(一)课堂上消极无趣 |
(二)课下人际关系生疏 |
(三)极端的言行举止 |
三、“缺失者” |
(一)“我真正的家” |
(二)亲密关系的缺失 |
(三)缺乏自信心 |
四、“被‘虐待’者” |
(一)“难缠”的家长和“任性”的哥哥 |
(二)莫艺的经历 |
五、“被肯定者” |
(一)个性者 |
(二)热心肠 |
六、个因分析 |
(一)老师: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
(二)家庭:剧烈变故导致儿童偏差行为 |
(三)边缘人本身:低心理弹性者 |
第6章 “边缘生”共因分析和转化策略探讨 |
一、“边缘生”共因分析 |
(一)家庭方面 |
(二)学校教师方面 |
(三)家校合作方面:家校界限明显,家师沟通频率低 |
二、“边缘生”转化策略探讨 |
(一)社会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教师层面 |
(四)家庭层面 |
(五)“边缘”学生自身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产生的根本原因 |
1.1家庭因素 |
1.2学生自身的因素 |
1.3学校因素 |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后进生转化的具体措施 |
2.1教师联合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
2.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转化 |
2.3加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转化 |
三、结束语 |
(8)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
1.2.3 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4.4 观察法 |
1.4.5 实验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小组合作学习 |
2.1.2 生物学重要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合作学习理论基础 |
2.2.2 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调查 |
3.1 天河区初中生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过程 |
3.1.4 调查结果 |
3.2 天河区初中生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访谈调查 |
3.2.1 访谈对现象 |
3.2.2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2.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观察与分析 |
3.3.1 观察目的 |
3.3.2 观察方法 |
3.3.3 观察对象 |
3.3.4 观察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调查小结 |
3.4.1 现状 |
3.4.2 应对策略 |
第四章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
4.1 实践目的 |
4.2 实践对象 |
4.3 实践时间 |
4.4 实践步骤 |
4.5 实践准备 |
4.5.1 前期动员 |
4.5.2 构建学习小组 |
4.6 实施阶段 |
4.6.1 围绕重要概念构建进行合作学习设计 |
4.6.2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
4.6.3 设置前置性学习任务 |
4.6.4 积极有效的监督和指导 |
4.6.5 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
4.7 教学案例 |
4.8 实践结果与分析 |
4.8.1 实验前后测成绩分析 |
4.8.2 重要概念掌握效果分析 |
4.8.3 对后进生转化效果分析 |
4.8.4 小组合作学习对个人和班级的影响问卷调查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小组合作学习成功开展对小组科学构建的建议和要求 |
5.2.2 小组合作学习成功开展的教学建议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情况访谈提纲和记录 |
附录三 广州中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
附录四 2011版《生物学课程标准》50个重要概念 |
附录五 实验班教学案例二和对照班教学设计 |
附录六 实验后测试题及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
附录七 研究期间个人获奖情况 |
致谢 |
(9)初中英语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转化后进生的意义 |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转化后进生的优势 |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
四、结语 |
(10)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
1.1.3 个人兴趣指向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1.1 理论意义 |
1.2.1.2 实践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小学教师 |
1.4.2 教师职业困惑 |
1.4.3 叙事研究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
2.4.1 访谈法 |
2.4.2 观察法 |
2.4.3 实物收集法 |
2.4.4 文献分析法 |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
2.5.1 研究的伦理 |
2.5.2 研究的效度 |
2.5.3 研究的推广度 |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
5.1 内部影响因素 |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
5.2 外部影响因素 |
5.2.1 社会环境 |
5.2.2 学校因素 |
5.2.3 家庭因素 |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
附录7:图片汇集 |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障碍成因及转化措施[J]. 罗洁班. 求学, 2021(35)
- [2]基于VR微课的农村中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探索——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例[J]. 何春娟. 教育信息技术, 2021(Z2)
- [3]探究初中化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 王永飞. 当代家庭教育, 2021(23)
- [4]课程思政理念下提高中职学生数学学考合格率的教学实践研究[J]. 倪颖.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08)
- [5]当前农村普通高中课堂管理后进生的策略研究 ——以汕头市潮阳区T中学为例[D]. 蔡旭红.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6]乡村小学“边缘”学生困境研究 ——对广西一所村小“边缘”学生的个案研究[D]. 罗双明.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A]. 乔瑞丽. 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21
- [8]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 李良冰. 广州大学, 2020(02)
- [9]初中英语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分析与研究[J]. 吴雅英. 校园英语, 2020(23)
- [10]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