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9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望(论文文献综述)
杨鑫[1](2020)在《土地供给结构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而且关系到人们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繁荣。近十几年来房价的不断上涨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政府和专家学者们都在通过各种途径研究如何才能控制房价的快速上涨。土地供给是房地产市场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土地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的联接环节,更是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协调、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已有的文献,基于地租地价理论、供需平衡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四象限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地价和房价的影响因素,推导出土地供给结构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传导机制。本文认为土地供给结构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有两个传导路径,一方面是通过影响地价使商品房成本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房价,另一方面是通过影响商品房的产品结构改善市场供需不平衡状况来影响房价。本文以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2009年至2018年的土地市场数据和商品房市场数据以及人均GDP、人口密度等数据作为控制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STATA软件来分析土地供给结构和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再按照传导路径分析土地供给结构对地价的影响和土地供给结构对商品房产品结构的影响。发现住宅市场和商业市场的土地供给结构均对房价和地价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住宅市场和商业市场的土地供给结构对其各自市场的商品房产品结构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但也有着各自的市场规律。另外建立土地供给结构调控的政策模拟研究,得出居住用地供给结构和居住用地价格均对住宅价格有滞后性影响,商业用地供给结构对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无滞后性影响,而商业用地价格有滞后性影响。并根据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一些较为合理的政策建议。
王平[2](2019)在《基于WSR框架的城镇住宅用地出让模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土地市场体量庞大、地位关键,房地产市场演变趋向复杂,土地资源和土地市场已经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土地出让模式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完善我国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体系,对包括土地出让制度及其基础上形成的土地市场在内的土地出让模式系统进行优化研究极为必要。本文旨在运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WSR方法论)对我国土地出让模式系统进行优化分析,为土地年租制的探索实践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完善提供思路。在界定土地出让模式系统内容和构成的基础上,基于WSR框架从认知土地出让模式系统(W维)、提出合理性评判准则(R维)、选择分析方法思路(S维)等三个维度阐述了土地出让系统的系统内涵和要求。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模式下:(1)我国财政存在一定程度上土地财政依赖性过强、土地出让收入使用缺乏长效机制以及政府投资收益分配不合理等土地财政不可持续性问题;(2)土地市场的很多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影响市场秩序健康,损害系统主体利益;(3)国家土地相关政策数量多但波动大,政策目标和现实情况经常背离,对参与主体造成时序政策上的不公平;(4)当前土地相关政策制度体系在产权管理、税收制度等多方面存在不协调问题;(5)我国土地出让系统中存在经济、社会等多种子系统风险,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我国现行土地出让批租制度存在的多种弊端和问题逐渐显现,我国应该积极探索土地有偿使用方式的改革创新。土地年租制作为土地出让方式的一种补充形式,能够很好的克服土地批租制中存在的缺陷。对土地年租制进行了制度模式设计和权利分析,土地出让系统主体的定位和关系发生了改变,在财政可持续、市场信息对称、政策协调性、社会经济发展稳定性方面表现的更有效率。土地年租制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政策体系和配套机构的建立完善,既需要年租金征管机构充分发挥职能,创新管理技术,提升管理效率,也依赖于不动产登记体系和土地税收体系等相应制度体系的完善。搜集汇总各种房地产纠纷问题舆情热度并进行解决预期讨论,发现土地年租制能够为各种房地产纠纷问题提供一条很好的解决途径。通过对抚顺、北京、香港等三地年租制实践的探讨,发现我国住宅用地年租制实施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可行性。本文以WSR系统分析方法对我国城镇住宅用地土地出让模式进行了优化分析,为我国住宅用地土地年租制的试点推广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措施建议。
史煜[3](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张洲译[4](2017)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中的地价因素及其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房地产市场也同样发展迅猛,房地产行业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与此同时,土地价格与商品房价格的暴涨不仅增加了民众的生活负担,而且对我国的经济结构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2016年的房价暴涨,对社会安定团结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种局面,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形成了巨大的阻碍。房地产市场既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又对我国经济结构的长远健康发展形成强大制约。面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特殊状况,探讨地价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寻求行之有效的房地产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地租地价理论、供需理论、区位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实证研究进行探讨。首先,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地价与房价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其次,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地价与房价的形成进行了剖析,对我国的房地产政策进行了整理,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阐述地价对房价的影响。然后,通过分析美国与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将中国房地产市场与美国、日本进行对比,分析不同之处,并借鉴他们的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数据资料,对中国、美国、日本的房价与地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我国房价与地价的互动关系中,在4到20个月的短期内,地价处于主导地位,地价变动直接决定房价变动。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结果,借鉴国际经验,从土地出让制度、土地供给、调整住宅供给结构、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本文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着重分析:一个是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城市差异,做了分类处理。在实证分析时,将我国分为一、二、三四线城市三类,分别进行实证分析,有效避免了房地产政策、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人口数量不同带来的干扰。第二个是对比关国、日本,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探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不足之处,吸取他们的历史教训,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从完善房地产市场政策、发展住房租赁以及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王家跃[5](2017)在《房地产指数期权定价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房地产价格呈单边上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如果该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管控,将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甚至会有波及到全球经济的可能。本文从房地产衍生品定价出发,研究如何利用房地产衍生品来对冲房地产市场风险。本文首先在无套利理论框架下,构建房地产衍生品无风险组合,从理论上推导出房地产衍生品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并建立房地产指数期权定价模型。然后研究了房地产指数期权定价的数值方法,分别讨论了如何利用有限差分和径向基点插值法求解房地产指数期权模型。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房地产指数期权的交易策略,构造了对特定风险点不敏感的策略组合。最后,本文以中房指数系统里的新房价格指数为样本,对中国房地产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建立了中房指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讨论的有限差分方法能够得到较高精度的期权价格,随着标的离散点划分的越多,求解结果精度越高,随着利率升高房地产指数期权价格减小。本文构建的改进径向基点插值法比传统径向基方法精度高,在不显着增加系统矩阵条件数的情况下,随着执行价格附近离散点越密,结果精度越高。此外,本文讨论的有限差分法和径向基点插值法均可以由于美式期权定价。中国房地产指数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房地产指数表现出与欧美房地产指数类似的性质,其收益率表现出短期正的自相关,长期负的自相关,从长期来看具有均值回复特性等特点。
岳泓名[6](2014)在《长沙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指出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住房体制改革。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国家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程度的提高。为了谋求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区域房地产业开始出现以牺牲环境和部分利益为代价的发展,逐渐出现无序开发、开发结构失衡、短期开发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建筑废料的大增等问题,这些都是不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论文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了对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分析中。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收集其中关于影响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结合长沙市1998-2012年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和评价长沙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进而对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再运用功效函数法来综合分析各类指标对与长沙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因素可以分为房地产因子、城市环境因子、社会生活因子以及能耗污染因子四大因子;长沙市房地产行业整体的协调度为0.4568,总体都处于不太协调的状态,其中:房地产因子的协调度为0.5516,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社会生活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协调度分别为0.4660和0.4906,处于不太协调的状态,能耗污染因子的协调度则最低,为0.3201,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在此基础上,从立法、调整房屋供给结构、住宅产业化、重视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提出促进长沙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董张雨[7](2014)在《经济法视角下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存废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房地产调控政策出现在我们身边已经不再是新鲜的事情,然而,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探讨甚至争论却始终存在。从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至今的十几年里,我们看到的就是且调且涨的奇怪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问题究竟在哪儿?如果其科学性、有效性都被质疑,既不可避免地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又对房地产市场中的实质问题避而不谈,那么它还有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是否有可以取代政策的、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手段存在?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本文的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房地产调控政策存废问题的起因、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等情况。通过文献检索与整理,笔者认为目前学者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侧重点多集中在政策本身,或褒或贬,主要是围绕着政策的内容、形式、效果等展开;或者不同学科从自己的视角对某一类政策做出评价;经济法学者多强调房地产调控政策与经济法、尤其是宏观调控法的关系,引申到对宏观调控的权限、主体、原则、手段等问题的思考。笔者尝试从政策入手,但是试图否定政策,得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经济法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来取代现有政策的结论。本文的第一章介绍了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的市场背景以及其与现行法律的关系。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的市场背景,即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了哪些问题才导致政策频频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之后与现存法律部门的关系,则指出了其与民商法、行政法等难以自洽的部分,也探讨了它与经济法、尤其是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本文的第二章,笔者详尽论述了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失灵。房地产市场调控十几年,究竟其调控目标是什么?各类政策在理论上想起到怎样的作用?实际中效果究竟如何?那么,这一部分内容就分类讨论了各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沦为“空调”的现象。当然,政策频频沦为“空调”,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方面与政府方面的顽疾政策根本无法涉及。本文的第三章认真讨论了这一问题。房地产市场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交替出现:严重的供求失衡问题、目前的土地出让制度问题政策无法解决,房地产商的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政策“视而不见”;央行超发货币行为的随意性政策毫无办法,而公共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又不是政策力所能及。因此,在本文的第四章提出这样的观点:为了扭转政策频频失灵的现状,不进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交替循环的死胡同,我们应该尽快用制度来取替政策的存在。经济法视角下,可以充分发挥并完善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法律制度、中央银行法律制度、土地管理法律制度、财税法律制度、以及保障住房法律制度的积极作用。毕竟,已有的法律资源具有政策所不能比拟的稳定性、科学性和效力性,规制和调控市场的同时约束政府的权力,使房地产市场尽快走出且调且涨的怪圈。
王中华[8](2013)在《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对于房地产企业具有突出的重要性;而做好房地产领域的决策,一个关键,又在于机会识别。本文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项目开发决策领域的机会识别,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机会识别导向的项目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法。在绪论部分,主要内容是从环境变化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各种影响的角度,论述了机会识别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重要性。在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部分,从竞争战略理论、项目管理理论、复杂性理论、多维理论、创业理论、创新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机会主义理论等角度,梳理了机会识别的理论基础。尤其是重点梳理或总结了复杂性理论、多维理论、创新理论等;在多维理论部分,本文认为任何影响因素都会作用于对象,而使得对象产生新的属性或使得原有属性发生变化,从而为认识房地产项目开发领域的机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在创新理论部分,本文总结出,从思维方法的视角而言,创新思路的根本来源在于对一切合理性的批判,这也对识别机会提供重要的帮助。在房地产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的特性研究部分,比较详尽的分析了机会识别的内涵、一般属性、来源与途径、内容和种类、影响因素等,从而构建了对房地产项目开发决策中的机会识别的各种属性或特点的比较全面、详细的理解。在房地产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的过程机理研究部分,本文研究了机会识别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的组织、机会搜索、机会评价、机会开发、机会陷阱管理等内容。这部分的创新主要包括:本文认为识别主体不应限于决策者,而应拓展到各种与项目有关的人士中去;机会陷阱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并分析了其原因等。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分析了13个机会因素与房地产项目成功之间的关系,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在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项目产品的性价比、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特定区域的客户需求状况三个因素对于项目的成功,影响比较突出;并据此提出了项目机会识别指数的概念,建立了具体的计量模型,为项目开发决策中项目机会识别,提供了一个量化工具。本文认为房地产项目开发决策领域中机会识别是一个重要问题,且其在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将不断得到更多的认同。
薛楠[9](2013)在《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泡沫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所谓房地产泡沫就是在房地产市场中,市场价格相对于基础价格出现了持续的、非平稳性的上涨。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投资过热、房地产市场供求不平衡等问题日渐增多,国家也不断出台各类政策在调控房地产市场,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同时,关于我国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的问题也一直是众多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争论的焦点。由于我国各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发育状况差距较大,因此我们根据近几年房价的高低将城市划分为三类,并分别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城市,对其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房地产价格增长率/GDP增长率”、“房地产投资额增长率/GDP增长率”、“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房屋施工面积增长率/销售面积增长率”等四个测度房地产泡沫的指标对三类城市的房地产泡沫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类城市房地产市场上都存在泡沫,只是引发泡沫的原因有主有次,泡沫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总体而言,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都可归结为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流动性过剩与投资渠道单一使大量资金流入到房地产市场、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影响着购买行为以及住房保障制度、银行信贷制度、地方政府考核制度等的不健全。因此,应当从抑制流动性过剩、改革土地出让金制度、住房保障制度以及利用税收调节房地产市场的角度提出对于城市房地产泡沫的治理。
赵璧[10](2012)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北京市政府投融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集中表现为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资源环境矛盾相对突出。特别是,旧有经济体制僵化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主要问题。原有的只强调效率而忽视发展质量的道路已经难以为继,经济体制必须要改革。除了经济体制因素,各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还要受到本地自然条件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多重困境压力之下,在体制机制尚未作出必要的调整或者是正在经历调整、适配、再调整的关键阶段,肩负着在本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地区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地方政府必须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必须要兼顾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因此,在现有体制机制框架内,通过微观方法的创新去解决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将是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点。经济建设要更重视质量而不再过分强调速度,不能再继续鼓励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要转移到依靠消费和技术进步上来。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加大科技研发、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提供力度。另一方面,未来一个时期国家执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可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全社会资金供给都处于紧张的状态,融资的成本和难度会加大。在此前提下,北京市政府如何能够在资金相对和绝对短缺并存的情况下,保持公共领域产品的提供力度,从而保障首都人民享受发展成果,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对于北京市的管理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北京市政府通过投融资手段,充分发挥有限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金,为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关键领域开辟稳定筹资渠道。然而,北京市的政府投融资本身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北京市政府投融资问题,并利用投融资模式上的创新或者是投融资需求供给管理的优化来为北京市长期可持续发展服务,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采用的是标本兼治的思路,不仅仅是就事论事。因而,本文的重点不是去探讨北京市政府投融资体制机制本身如何变革,而是试图在现有体制机制框架内,站在整体的高度,基于可持续发展这个视角,以金融和财政相结合的手段按“有保有压”的方针,去解决中短期内北京市政府在公共领域的投融资问题。同时,利用政府投融资这一手段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对于其他省市地方政府也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沿着“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分析”的思路,以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发展为背景,重点关注了在“十二五”规划目标背景下北京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投融资问题。在文献综述部分,本文回顾了地方政府投融资的理论背景和现实原因,包括: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地方考核激励制度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并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随后从制度经济学等角度探讨了地方政府投融资的理论基础,以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包括北京市在内的地方政府投融资的主要模式和外国经验做了梳理。在实证部分,本文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和计量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市政府所面临的资金短缺现状,试图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寻找一种中短期的非体制改革的解决办法。本文提出:从需求角度,北京市政府必须“有保有压”抓重点保证地方重点领域的投融资需求;从供给角度,必须创新投融资模式挖潜力,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力量和资源,以期能保证在体制机制变革时期,满足北京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的平衡,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还对北京市政府可能面临的融资风险做了简单探讨。在政策分析部分,本文从融资模式优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等几个方面为北京市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部分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冲动的现实背景是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体制机制背景是地方官员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而地方政府对国有银行过度利用也是投融资冲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述原因所造成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冲动带来了很多风险,包括:因为债务违约可能造成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融资规模过大可能引起的财政风险,地方金融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等。第二,政府投融资行为是一个有多方参与的委托代理行为,人民群众委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治理国家,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管理地方事务。地方政府通过建立投融资平台来缓解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压力。但是在实践中地方政府投融资过度依赖投融资平台,融资平台的资金来源渠道又过度倚重银行贷款,这些都造成融资成本高而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所以,地方政府必须创新融资方式,在分析每一领域公共产品的公共性和盈利性等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投融资模式吸引民间资本,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更有效率的公共产品。第三,外国政府的投融资体制机制相对灵活多样,但是都是结合本国的国情特点逐步确立的。其中,美国的特色模式是市政债券模式,德国的特色模式是融资租赁模式,法国的特色模式是公共事业特许经营模式。中国各个地区之间的投融资模式也有差别。如与上海投融资模式相比,重庆模式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造价高,回收周期长,盈利水平低,民营资本较少参与。天津模式大体上介于上海和重庆之间。北京市在融资模式创新上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但是模式创新所占的比重还较低,这导致了一些不可持续的问题。第四,北京市政府投融资不可持续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越位与市场缺位并存,体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二是,投资总量不足与投资主体单一,北京市的有限财政资金,显然不能满足庞大的社会公共需求相。三是,融资渠道单一与创新不足,过度倚重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较高。第五,根据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在资金约束条件下,北京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有保有压”抓重点,保证重点领域的投融资资金来源,并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选择投融资的重点领域。同时,重点领域的融资模式必须可持续,以市场化融资为基础,在公共领域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积极性,完善对于北京市重点领域投融资的保障。第六,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可以被认为是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中短期战略目标,所以投融资重点领域的选取必须紧紧围绕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的目标和北京市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这个实际情况来开展。要按照公共产品理论区别不同领域的公共属性和盈利属性,对照各种融资方式的风险、成本和可得性指标,分别有针对性的为重点领域设计融资方案。同时,要充分对各资金渠道作挖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来为北京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最终目标是实现“两个可持续”,即北京市投融资资金及模式的可持续和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七,北京市融资渠道的市场化程度不足,民间资本进入公共领域还存在政策性门槛。因此,北京市一方面要大力引入“PPP”等创新方式优化政府投融资模式,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推进“阳光融资”,充分挖掘民间资本参与北京市建设和公共产品提供的潜能。此外,要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健全风险管理与监控体系,防范北京市政府融资的风险。
二、1999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望(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供给结构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内容、框架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相关概念概述 |
一、土地供给结构相关概念 |
二、房地产市场相关概念 |
第二章 土地供给结构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理论 |
一、地租理论 |
二、地价理论 |
三、供求理论 |
四、资源配置理论 |
五、四象限理论 |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 |
一、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 |
二、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土地供给结构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机制 |
第三章 土地供给现状及商品房市场现状 |
第一节 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土地供给现状 |
一、土地供给制度 |
二、土地供给现状 |
第二节 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商品房市场现状 |
一、商品房市场开发投资现状 |
二、商品房销售面积现状 |
三、商品房价格现状 |
第四章 土地供给结构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影响模型选取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模型选取 |
一、研究方法 |
二、模型的介绍 |
三、确定模型类型检验 |
第二节 相关变量的解释说明 |
一、变量选取及定义 |
二、数据来源 |
第五章 土地供给结构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土地供给结构对房价的影响 |
一、居住用地供给结构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 |
二、商业用地供给结构对办公楼价格的影响 |
三、商业用地供给结构对商业营业用房价格的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土地供给结构对地价的影响 |
一、居住用地供给结构对居住用地价格的影响 |
二、商业用地供给结构对商业用地价格的影响 |
三、小结 |
第三节 土地供给结构对商品房产品结构的影响 |
一、居住用地供给结构对商品住宅产品结构的影响 |
二、商业用地供给结构对商业用房产品结构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模拟土地供给结构政策调控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 |
第一节 居住用地供给结构政策调控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 |
第二节 商业用地供给结构政策调控对办公楼价格的影响 |
第三节 商业用地供给结构政策调控对商业营业用房价格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2)基于WSR框架的城镇住宅用地出让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的综述 |
1.2.1 关于土地出让的关系定位研究 |
1.2.2 关于土地出让模式影响的研究 |
1.2.3 关于土地出让模式问题的研究 |
1.2.4 关于土地出让模式优化的研究 |
1.2.5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土地出让模式分析的WSR框架构建 |
1.3.2 住宅用地出让模式系统的认知 |
1.3.3 住宅用地出让模式合理性评判目标 |
1.3.4 住宅用地出让模式分析分析方法思路 |
1.3.5 当前住宅用地出让模式优化方案和分析 |
1.4 论文的章节组织 |
2 基于WSR框架的分析方法 |
2.1 土地出让模式分析的WSR框架 |
2.1.1 WSR系统分析方法 |
2.1.2 土地出让模式系统的WSR系统分析框架 |
2.2 住宅用地出让模式系统(W) |
2.2.1 住宅用地出让模式相关权利 |
2.2.2 住宅用地出让模式系统主体 |
2.2.3 住宅用地出让模式系统政策规范 |
2.3 住宅用地出让模式的评判准则(R) |
2.3.1 财政持续性目标 |
2.3.2 信息对称性目标 |
2.3.3 时序公平性目标 |
2.3.4 管理协调性目标 |
2.3.5 发展稳定性目标 |
2.4 住宅用地出让模式分析的思路(S) |
3 城镇住宅用地出让模式问题分析 |
3.1 土地财政的可持续性问题 |
3.1.1 当前出让模式下土地财政状况 |
3.1.2 “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 |
3.2 市场主体信息对称性问题 |
3.2.1 当前模式下土地一级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3.2.2 当前模式下土地二级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3.3 时序政策影响公平性问题 |
3.3.1 房地产调控政策时序公平性问题探讨 |
3.3.2 时序政策不公平对各主体的影响 |
3.4 土地管理政策协调性问题 |
3.4.1 税收制度 |
3.4.2 产权管理制度 |
3.4.3 土地使用权到期问题 |
3.5 社会经济发展稳定性问题 |
3.5.1 经济风险问题 |
3.5.2 社会风险问题 |
4 城镇住宅用地出让模式优化建议 |
4.1 住宅用地出让的年地租制 |
4.1.1 土地年租制的内涵和权利分析 |
4.1.2 土地年租制的主要优势 |
4.2 使用权转移支付模式转变 |
4.3 土地市场多主体的重定位 |
4.4 配套机构改革与政策措施 |
4.5 派生社会问题的解决预期 |
4.6 土地年租制应用案例 |
5 结束语 |
5.1 总结 |
5.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现状 |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
2.5 小结 |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
3.5 小结 |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
4.5 小结 |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
5.4 小结 |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
6.6 小结 |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
7.3 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中的地价因素及其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涨的房价 |
1.1.2 高房价的负面影响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4.1 内容安排 |
1.4.2 创新与不足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地租地价理论 |
2.1.2 供求理论 |
2.1.3 区位理论 |
2.2 地价对房价影响的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章 我国地价对城市住宅房价的影响分析 |
3.1 住宅用地价格的形成 |
3.1.1 我国土地出让制度的变革 |
3.1.2 我国土地价格的形成 |
3.2 住宅价格的形成 |
3.2.1 房地产市场的变革 |
3.2.2 我国房价的形成 |
3.3 我国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分析 |
3.3.1 影响机理分析 |
3.3.2 我国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基于供需理论 |
第四章 与美国、日本的对比与借鉴 |
4.1 美国、日本的房地产市场 |
4.1.1 美国房地产市场 |
4.1.2 日本房地产市场 |
4.2 我国与美国、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对比 |
4.2.1 地价对房价不同影响的对比分析 |
4.2.2 中国与美国房地产市场形态对比 |
4.2.3 从日本房地产市场泡沫中吸取教训 |
4.3 借鉴美国、日本房地产市场的经验 |
4.3.1 提升房地产市场市场化进程 |
4.3.2 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 |
第五章 地价对房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说明 |
5.1.1 国内数据说明 |
5.1.2 美国、日本数据说明 |
5.2 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 |
5.3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检验 |
5.3.1 平稳性检验 |
5.3.2 协整检验 |
5.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4 检验结果分析 |
5.4.1 实证结果分析 |
5.4.2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全文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完善房地产市场政策 |
6.2.2 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
6.2.3 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 |
6.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CRIC数据库对城市划分的说明 |
附录B: 我国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时间序列数据 |
附录C: :美国房地产时间序列数据 |
附录D: 日本房地产市场时间序列数据 |
致谢 |
(5)房地产指数期权定价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2 房地产指数期权模型 |
2.1 期权定价理论基础 |
2.2 房地产指数期权定价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房地产指数期权定价的数值方法 |
3.1 期权定价的常用数值方法 |
3.2 有限差分方法定价 |
3.3 径向基点插值法定价 |
3.4 本章小结 |
4 房地产指数期权策略研究 |
4.1 房地产指数期权的风险管理 |
4.2 房地产指数期权交易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房地产指数的实证研究 |
5.1 中国房地产指数 |
5.2 中国房地产指数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长沙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及内涵 |
2.1.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3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1 城市化理论 |
2.3.2 机会成本理论 |
2.3.3 系统工程理论 |
2.4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2.4.1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财政收入并提升土地价值 |
2.4.2 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兴起及其结构的优化 |
2.4.3 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和就业水平 |
3 长沙市房地产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 |
3.1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回顾 |
3.2 长沙市房地产发展历程状态 |
3.2.1 萌芽阶段 |
3.2.2 培植阶段 |
3.2.3 快速发展阶段 |
3.2.4 创新改革阶段 |
3.3 影响长沙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1 房地产市场因素 |
3.3.2 城市环境因素 |
3.3.3 社会生活因素 |
3.3.4 能耗污染因素 |
4 长沙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1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解读 |
4.2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
4.2.1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2.2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方法 |
4.3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3.1 初始指标体系 |
4.3.2 指标的筛选分析 |
4.3.3 指标体系的筛选确定 |
5 长沙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 |
5.1 评价方法 |
5.2 长沙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 |
5.2.1 评价指标界限的确定 |
5.2.2 评价结果计算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6 长沙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对策 |
6.1 调整房屋供给结构,完善房地产金融支持体制 |
6.2 加强房地产相关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房地产开发的生态化 |
6.3 降低地方经济发展对房地产的依赖性,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
6.4 重视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经济法视角下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存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房地产调控政策产生背景及与现行法律的关系 |
一、房地产调控政策频频出台的背景 |
(一) 房价过快上涨下的民生诉求 |
(二) 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房地产投资过热 |
(三) 政府担当缺失下的结构性失衡 |
二、房地产调控政策与现行法律的关系 |
(一)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性质 |
(二) 房地产调控政策与行政法的冲突 |
(三) 房地产调控政策与民商法的矛盾 |
(四) 房地产调控政策与经济法的关系 |
第二章 房地产调控政策内容及效果评述 |
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目标及内容评述 |
(一)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内容回顾 |
(二)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目标评述 |
(三)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分类评价 |
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际效果评述 |
(一) 税收调控政策的效果 |
(二) 土地调控政策的效果 |
(三) 金融调控政策的效果 |
(四) 限购调控政策的效果 |
第三章 房地产调控政策失灵的原因 |
一、房地产市场垄断推高房价的现状政策并无涉及 |
(一) 房地产市场中的垄断行为与房价 |
(二) 房地产市场中的具体垄断行为 |
二、房地产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市场秩序的现状政策并无规制 |
(一) 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
(二) 房地产市场中具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三、中央银行运用金融措施的非连贯性政策无法约束 |
(一) 房价高企与央行超发货币不无关系 |
(二) 央行货币权力应该受到约束和限制 |
四、国家对建设用地的垄断导致房价高企政策视而不见 |
(一) 国家对建设用地的垄断与涨价归公 |
(二) 国家垄断土地带来的问题 |
五、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根源原因政策无法改变 |
六、住房保障制度建立的严重迟缓政策无力支撑 |
(一) 政府担当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二) 保障性住房建设迟缓的现状 |
第四章 由经济法制度取代政策发挥作用 |
一、发挥反垄断法的作用,规制房地产市场垄断行为 |
(一) 对横向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 |
(二) 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规制 |
(三) 完善反垄断法规制房地产市场的建议 |
二、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规制房地产市场不正当竞争 |
(一) 对虚假宣传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 |
(二) 对商业贿赂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 |
(三) 对不正当招投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 |
(四) 对不正当有奖销售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 |
(五)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房地产市场规制的建议 |
三、完善中央银行法律制度,规范央行发行货币行为 |
(一) 建立对货币政策权力的监督 |
(二) 建立对货币政策的评价机制 |
(三) 强调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责任 |
四、完善土地法律制度,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 |
(一) 改变垄断性的土地供应结构 |
(二) 改革现有的土地出让形式 |
(三) 严格土地管理 |
五、完善财税法律制度,规范政府财政行为 |
(一) 财政支出要更注重实质公平 |
(二) 通过专项补助的设立弥补“先天不足” |
(三) 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力求统一 |
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体现政府担当 |
(一) 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 |
(二) 加快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 |
(三) 完善保障性住房梯度覆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 竞争战略理论 |
二、 项目管理理论 |
三、 复杂性理论 |
四、 多维理论 |
五、 创业理论 |
六、 创新理论 |
七、 经济周期理论 |
八、 机会主义理论 |
九、 几种理论与机会识别研究的关系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 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决策研究 |
二、 机会识别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研究框架提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界定的依据 |
二、 界定的内容 |
三、 重要概念的辨析 |
第二节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一、 项目开发的特征 |
二、 项目开发环境的变化 |
三、 机会识别的经济分析 |
四、 识别机会的可能性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框架的层次关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的特性 |
第一节 机会识别的内涵 |
一、 对象论视角下的内涵 |
二、 主体论视角下的内涵 |
三、 过程论视角下的内涵 |
四、 结果论视角下的内涵 |
五、 方法论视角下的内涵 |
第二节 机会识别的一般特征及启示 |
一、 认知特征 |
二、 方法特征 |
三、 分布特征 |
第三节 机会的来源和识别途径 |
一、 机会的来源 |
二、 机会识别途径 |
第四节 机会识别的内容和种类 |
一、 机会识别的内容 |
二、 机会的种类 |
第五节 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 |
一、 个人特质 |
二、 条件与环境 |
三、 资源基础 |
四、 知识与能力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的过程机理 |
第一节 机会识别的主体和组织 |
一、 主体的范围和类型 |
二、 各主体的责任和资源 |
三、 各主体的相互关系 |
四、 识别主体组织 |
第二节 机会搜索 |
一、 机会搜索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机会搜索动机 |
三、 机会搜索途径 |
四、 机会搜索的条件 |
五、 机会搜索的模式 |
第三节 机会评价 |
一、 机会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
二、 机会评价的原则 |
三、 机会评价的内容 |
四、 机会评价的概念模型 |
第四节 机会开发及开发后评价 |
一、 机会开发的内涵 |
二、 机会开发的地位和作用 |
三、 机会开发的影响因素 |
四、 机会开发的模式 |
五、 机会开发控制 |
六、 机会开发后评价 |
第五节 机会识别陷阱 |
一、 陷阱的含义及预防的重要性 |
二、 陷阱产生的原因 |
三、 陷阱的来源 |
四、 陷阱的分类和表现 |
五、 陷阱的预防和应对策略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实证的理论模型构建 |
一、 实证分析的理论框架 |
二、 假设提出 |
三、 理论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数据获取 |
一、 问卷设计过程 |
二、 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分析 |
一、 数据筛选和质量评估 |
二、 相关性分析 |
三、 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
四、 综合结论 |
第四节 计量模型估计 |
一、 计量模型的初步估计 |
二、 计量模型的确定 |
三、 对模型的分析与验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 重视机会识别导向的项目开发 |
二、 机会识别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
三、 机会识别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
第二节 主要建议 |
一、 在多维理论和认识论指导下积极开展机会识别 |
二、 识别主体的能力建设是关键 |
三、 把握趋势与未来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 研究的不足 |
二、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附录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9)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泡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历史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论文整体构架思路 |
2 房地产泡沫相关理论及测度方法 |
2.1 房地产泡沫的界定 |
2.2 房地产泡沫形成的机理 |
2.2.1 基于供需关系的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 |
2.2.2 基于房地产市场结构性供应体系的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 |
2.3 房地产泡沫的测度方法 |
2.3.1 房地产泡沫测度模型 |
2.3.2 房地产泡沫测度指标 |
2.4 典型国家房地产泡沫情况分析 |
2.4.1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 |
2.4.2 爱尔兰房地产泡沫 |
3 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泡沫测度 |
3.1 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现状 |
3.2 我国各类城市房地产市场状况 |
3.2.1 城市类型的划分 |
3.2.2 各类城市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现状分析 |
3.2.3 各类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现状分析 |
3.2.4 各类城市房地产投资现状分析 |
3.2.5 城市房地产市场政策分析 |
3.3 基于测度指标的城市房地产泡沫分析 |
3.3.1 I 类城市房地产泡沫分析 |
3.3.2 II 类城市房地产泡沫分析 |
3.3.3 III 类城市房地产泡沫分析 |
3.3.4 三类典型城市房地产泡沫情况对比分析 |
4 我国城市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分析 |
4.1 自身条件与市场因素引发的价格上涨 |
4.1.1 土地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引发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
4.1.2 流动性过剩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膨胀 |
4.1.3 消费预期进一步推高了房地产价格 |
4.2 制度与政策性因素引发的价格上涨 |
4.2.1 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 |
4.2.2 银行贷款制度不完善 |
4.2.3 地方政府考核制度不完善 |
5 我国城市房地产泡沫的治理及预警措施 |
5.1 改革土地的出让制度 |
5.2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
5.3 抑制过剩的货币流动性 |
5.4 利用税收杠杆调节房地产市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北京市政府投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主要不足 |
第五节 本文内容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政府投融资理论 |
一、投融资理论 |
二、政府投融资理论 |
第二节 政府投融资与公共产品理论 |
第三节 政府投融资与制度经济学理论 |
一、基于路径依赖的模式分析 |
二、基于激励相容的模式设计 |
三、基于博弈理论的安全分析 |
四、基于委托代理看融资平台 |
第四节 政府投融资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投融资 |
三、政府投融资促可持续发展 |
四、可持续的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历史体制变迁与现实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变迁和发展历程 |
一、单一财政资金占统治地位阶段(1978年以前) |
二、投融资体制改革初步启动阶段(1978年-1987年) |
三、投融资体制改革局部调整阶段(1988年-1991年) |
四、投融资体制改革攻坚发展阶段(1992年-1997年) |
五、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推进阶段(1998年至今) |
第二节 北京与其它省市模式总结比较 |
一、上海率先改革,多元模式之路 |
二、天津效率为先,分级分散管理 |
三、重庆独具特色,八大投共发展 |
四、北京政府主导,创新社会参与 |
五、北京市与其它省市比较与启示 |
第三节 外国经验借鉴 |
一、美国政府投融资体制和市政债券模式 |
二、德国政府投融资体制和融资租赁模式 |
三、法国政府投融资体制和特许经营模式 |
四、国外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和模式总结 |
第四章 北京市政府投融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
第一节 北京市投融资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越位和市场竞争缺位 |
二、投资总量不足与主体单一 |
三、融资渠道单一与创新不足 |
第二节 北京市政府公共投资资金短缺 |
一、公共投资资金的预测思路 |
二、北京市公共投资资源分析 |
三、北京市公共投资历史分析 |
四、地区公共投资供给的预测 |
五、财政资金相对与绝对短缺 |
第三节 北京市全社会投资资金紧张 |
一、北京市区域投资需求分析 |
二、北京市区域投资供给预测 |
三、北京市区域投资资金紧张 |
第四节 北京市融资资金来源单一 |
第五章 从可持续发展视角解决北京市政府投融资面临的主要困难 |
第一节 总体解决思路 |
第二节 北京市政府投融资模式优化完善 |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改进方向 |
二、优化北京市重点领域融资模式 |
第三节 北京市必须保证重点领域的投融资 |
一、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二、北京市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 |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点 |
四、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的选择 |
第四节 地方政府采用的主要融资模式 |
一、主要融资模式介绍 |
二、主要模式特征分析 |
三、融资工具应用领域 |
第五节 重点融资领域的融资需求与可持续融资模式设计 |
一、轨道交通建设 |
二、保障房建设 |
三、水务建设 |
四、中关村创新产业园区建设 |
五、土地储备 |
六、其他重点领域 |
七、小结 |
第六节 北京市政府投融资可持续性分析 |
一、外部市场变化分析 |
二、财政可持续性分析 |
三、结论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财政政策保障措施 |
一、加强融资需求管理,阳光融资鼓励创新 |
二、软硬齐抓改善条件,财税激励民间投资 |
三、拓展政府收入来源,杠杆发挥最大效益 |
第二节 金融政策保障措施 |
一、信用体系与社会规范优化 |
二、促进金融机构的跨区发展 |
第三节 体制机制保障措施 |
一、健全政府投融资风险管理体制 |
二、加强政府投融资风险外部监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1999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供给结构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 杨鑫.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2]基于WSR框架的城镇住宅用地出让模式分析[D]. 王平. 武汉大学, 2019(06)
- [3]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中的地价因素及其国际比较研究[D]. 张洲译. 东南大学, 2017(04)
- [5]房地产指数期权定价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D]. 王家跃.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
- [6]长沙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岳泓名.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7]经济法视角下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存废问题研究[D]. 董张雨. 中国政法大学, 2014(02)
- [8]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研究[D]. 王中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03)
- [9]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泡沫问题研究[D]. 薛楠. 山西财经大学, 2013(10)
- [10]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北京市政府投融资研究[D]. 赵璧.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