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溪市2001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总结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滕婉莹[1](2021)在《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和气温状况对出生缺陷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2016~2018年乌鲁木齐市出生缺陷的一般情况,分析孕妇在怀孕之前3个月暴露于大气污染和气温状况对出生缺陷的影响。本研究探索了可能导致出生缺陷的孕前暴露危险因素,为乌鲁木齐市出生缺陷预防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也为相关部门预防出生缺陷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6~2018年乌鲁木齐市出生缺陷、气象和大气污染数据。出生缺陷数据包括产母情况、缺陷儿情况、出生缺陷诊断和家庭史4个方面;气象数据包括日均气温、相对湿度、平均气压、日平均风速和日照小时数;大气污染数据包括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10)、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NO2)、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的日平均浓度和臭氧(Ozone,O3)的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出生缺陷数据来源于妇幼监测保健网络;气象及大气污染数据来自于乌鲁木齐市主城区的6个国控监测点。描述性分析2016~2018年出生缺陷、气象和大气污染物的一般情况,进一步探究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分析大气污染物与出生缺陷风险的关系,建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气温状况与出生缺陷的关系。结果:(1)2016~2018年乌鲁木齐市出生缺陷儿1636人次,出生缺陷类型前五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外耳其他畸形和马蹄内翻足。(2)2016~2018年PM2.5、PM10、SO2、NO2和CO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着降低,其中NO2的浓度降幅最大,降低了22.91%,然而PM2.5、PM10和NO2的年平均浓度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O3的浓度呈现连续上涨的趋势,涨幅达到了33.90%。2016~2018年乌鲁木齐市日均气温平均为7.88℃,相对湿度平均为57.51%,气压平均为912.32hpa,日平均风速平均为1.92m·s-1,日照小时数平均为7.46h。2016~2018年,乌鲁木齐市的相对湿度显着降低,2018年比2016年下降了12.90%。(3)PM2.5、PM10、SO2、NO2和CO之间均为正相关,O3和其他污染物之间均为负相关;PM2.5、PM10、SO2、NO2和CO与相对湿度和平均气压之间呈正相关,O3与日均气温、日平均风速和日照小时数之间呈正相关;PM2.5、PM10、SO2、NO2和CO与日均气温、日平均风速和日照小时数之间呈负相关,O3与相对湿度和平均气压之间呈负相关。(4)大气PM2.5浓度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不显着。大气PM10和NO2浓度与出生缺陷风险呈负相关。气温与出生缺陷之间关系是非线性的。在滞后12周,气温为-21.1℃时,效应最为显着,RR值为1.643(95%CI:1.051~2.568)。不同程度的低温对出生缺陷影响的效应不同。在-21.1℃(最低温)和-19.4℃(P1)时,分别在滞后9~12周和滞后10~12周时对出生缺陷风险的影响显着。结论:孕前气温暴露与出生缺陷有关,在怀孕前3个月左右暴露于极端低温(最低温和P1)会使出生缺陷风险上升。
罗忠群[2](2021)在《围产期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近7年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相关临床病例数据资料,研究和总结围产期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统计2013年10月~2020年09月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所有病例资料信息,包括患儿的性别、患儿出生时的孕周、出生时的体重情况、患儿入院就诊时间、手术干预时间、入院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术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情况,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手术方式、术中切除肠管长度、近端肠管直径情况,术后病理组织学评分、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术后肠外营养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等相关资料,是否产前检查、是否产检提示异常、是否通过围产期一体化管理模式入院。按是否通过围产期一体化管理模式入院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的一般资料、术前、术中及术后资料;按照入院年份分为7组,比较不同年份分组的肠闭锁患儿产前检查占比、产检异常占比以及通过围产期一体化管理模式入院的患儿占比变化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共有128例,其中39例(30.47%)通过围产期一体化管理模式入院,为一体化组;89例(69.53%)为非围产期一体化管理模式入院,为非一体化组。全组128例肠闭锁中,男性68名(53.13%),女性60名(46.87%),男女比例约为1.13:1;早产儿35名(27.3%),足月儿93名(72.7%),比例约为0.38:1,最小出生孕周29+2周,最大出生孕周41+2周,中位出生孕周为38周。低出生体重儿34名(26.6%),正常出生体重儿94名(73.4%),比例约为0.36:1,最低出生体重1280g,最高出生体重4300g,中位出生体重为2845g;一体化组中男性占比(66.7%)、早产儿占比(41.0%)、低出生体重儿(43.6%)占比均比非一体化组高。(P<0.05)2.术前资料:全组128例患儿中,入院就诊时间最短为生后0.183h,仅11min,最长就诊时间为生后26天,中位就诊时间为生后33.500h(1天9h30min);手术干预时间最短为生后17.667h(17h40min),最长为生后634h(26天10h),中位手术干预时间为生后90.500h(3天18h30min);一体化组患儿入院就诊时间和手术干预时间明显早于非一体化组(P<0.05)。全组128例患儿中,术前白细胞总数升高数占比13.28%、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占比18.75%,总体升高比例均较低,两组间差距不明显(P>0.05);术前血清hs-CRP升高率、PCT升高率、SAA升高率比非一体化组明显降低(P<0.05)。3.术中资料:全组128例肠闭锁患儿,以回肠闭锁为主,占比41.41%(53例);39例空肠闭锁,占比30.47%;十二指肠闭锁占比26.56%(34例);结肠闭锁最少见,占比1.56%,仅有2例。在一体化组中,则以十二指肠闭锁为主,占比46.15%(18例),非一体化组中,回肠闭锁比例最高,占比49.44%(44例),两组间闭锁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以一期各种类型吻合手术方式为主,其中肠段切除+一期吻合术91例(71.1%)、行隔膜切除+肠管纵切横缝术占比18%(23例)、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占比3.9%(5例)、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占比3.1%(4例)、肠造瘘术5例(3.9%);一体化组无肠造瘘病例。全组128例中有96例术中切除肠管,其中一体化组26例,非一体化组70例,一体化组患儿术中平均切除肠管长度(13.48±4.42)cm平均近端肠管直径(3.00±0.77)均小于非一体化组的平均切除肠管长度(15.68±4.60)和平均近端肠管直径(3.85±1.01)。(P<0.05)4.术后资料:全组128例患儿中共有105例术后进行了病理检查,一体化组患儿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低于非一体化组,病理损害更轻(P<0.05)。全组有122例治愈出院,总治愈率为95.31%;其中一体化组治愈率94.88%(37例),非一体化组治愈率95.51%(85例)。一体化组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中位天数术后第3天)、肠外营养应用时间(中位数8天),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13天)和住院总时间(中位数16天)均明显短于非一体化组,术后恢复更快。(P<0.05)5.产前检查及一体化管理模式情况:本研究128例患儿中有110例(85.94%)进行了产前检查,76例(59.38%)提示产检异常,但仅有39例(30.47%)通过围产期一体化管理模式入院,37例(48.68%)患儿失访;89例为非一体化管理模式入院,包括孕期未行产检18例、产检未发现异常34例以及孕期产检提示异常或怀疑为肠闭锁后未定期复查随访入院的37例。按入院年份对比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倾近,肠闭锁患儿产前检查、产检异常、一体化管理模式占比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1.围产期一体化管理模式能使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干预,有利于患儿术后的恢复。2.围产期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流程仍需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孕产妇依从性,降低失访率。
董鑫[3](2018)在《2013—2017年天桥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2013年10月—2017年9月济南市天桥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9月天桥区妇幼中心辖区分娩的76 223例围产儿,城乡构成及转归构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共监测围产儿数76 223例,出生缺陷630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率8.27‰,低于全省同期水平。结论本次研究发现,提升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病率,有效提高我国优生优育能力。
郭琼英,段丽英,张云飞,刘洪金,史琼珍,郭丽芳,姜琼珍[4](2014)在《澂江县2002-2012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澂江县11年来出生缺陷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法,对全县孕满16周后至5岁以下儿童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并对其影响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出生缺陷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出生缺陷发生率乡村高于城镇,与孕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新生儿出生季节特征别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民族、性别及单、双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为:外耳其它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其它畸形、多指(趾)和先天性脑积水。[结论]降低出生缺陷预防是关键,重点推广一级预防,加强二级预防,积极处理三级预防。
韩侨宇,陆敏[5](2012)在《出生缺陷构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出生缺陷(birth defect,BD)也称先天异常,是指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于孕前或孕期,引起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的解剖学结构和/或功能上的异常[1]。严重缺陷常常引起早期流产、死胎、新生儿或婴幼儿死亡以及存活患儿残疾。据《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中提出我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
肖相云,李氏天[6](2012)在《广西两家医院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状况。方法对2009年广西两家医院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家医院围生儿监测围生儿4054例,围生儿出出生缺陷率为13.81‰。其中男性占60.71%;女性占39.29%。出生缺陷的原因分布,首位为胎儿水肿综合征占25%、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占21.43%、唇裂与腭裂占17.86%、脑积水占8.93%、多指多趾占12.50%,其他占14.29%。出生缺陷儿的转归,活产占30.35%,治疗性引产占44.64%,死胎占25%。结论围生儿出生缺陷活产比例较高,加强监测,减少出生缺陷活产,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孙晓明,舒星宇,周建芳,毛京沭,陶勃,王璇[7](2010)在《江苏人口出生缺陷现状及科学干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江苏省出生缺陷发生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典型案例对江苏省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管理学诊断。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江苏省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目前的出生缺陷干预模式缺乏有效的部门间协调机制和科学指导,缺乏稳步推进的长效机制,存在资源不足和服务能力缺乏等问题。据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建立省级高层协调和多部门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突出重点干预领域,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提高出生缺陷干预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技术水平。
韦瑞敏,张宁[8](2010)在《2006~2008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我院产科2006~2008年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对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2008围生儿出生缺陷率26.27‰(244/9289),2006年出生缺陷率为25.96‰,2007年出生缺陷率为24.03‰;2008年出生缺陷率为29.3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着性。出生缺陷的原因分布,前5位依次为水肿综合征占33.20%、先天性心脏病占12.30%、唇裂与腭裂占11.89%、脑积水占6.15%、无脑儿占4.92%,足内翻外翻占4.51%。围生儿出生缺陷的转归,活产占43.85%,治疗性引产占39.75%,死胎占16.39%。结论减少出生缺陷的工作重点在预防,应加强优生知识的宣传,提高产前检查,产前诊断技术,降低有缺陷胎儿的活产率,降低出生缺陷的出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周丽琼,贺晓艳,岳佳,杨美英,文玉婷[9](2009)在《通海县1996~2006年出生缺陷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我县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动态变化及流行特征,分析实施干预措施对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有效性,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和统计标准,对我县1996年1月—2006年12月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监测围产儿40937例,发生出生缺陷413人,发生率10.09‰
马振侠,杨生秀[10](2006)在《17356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银川市出生人口中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2004年银川市住院分娩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的围产儿进行登记、检查。结果17356例围产儿中,检出186例出生缺陷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72‰;其中男性101例、女性81例、性别不明4例;单发畸形161例,多发畸形25例,检出畸形34种。结论城市出生缺陷率高于农村,P<0.05,具有显着意义;孕产妇年龄<25岁和>30岁出生缺陷发生的几率在增加;文化程度越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越高;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
二、玉溪市2001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总结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溪市2001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总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和气温状况对出生缺陷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资料收集 |
1.1 大气污染和气象资料 |
1.2 出生缺陷资料 |
2 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模型介绍 |
3 质量控制 |
3.1 出生缺陷诊断 |
3.2 数据的录入与校正 |
4 统计方法 |
4.1 一般分析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时间序列分析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1.1 孕妇及出生缺陷患儿的一般情况 |
1.2 大气污染物的一般情况 |
1.3 气象因素的一般情况 |
2 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 大气污染和气温状况对出生缺陷的影响 |
3.1 大气污染对出生缺陷的影响 |
3.2 气温状况对出生缺陷的影响 |
讨论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1.1 出生缺陷的一般情况 |
1.2 大气污染和气象因素的一般情况 |
2 大气污染和气温状况对出生缺陷的影响 |
2.1 大气污染对出生缺陷的影响 |
2.2 气温状况对出生缺陷的影响 |
2.3 总结 |
3 建议 |
4 局限性与展望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2)围产期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先天性肠闭锁的诊治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2013—2017年天桥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基础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
2.2 分析出生缺陷儿的诊断依据构成情况 |
2.3 分析出生缺陷儿的转归构成 |
3 讨论 |
(4)澂江县2002-2012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2.1 诊断 |
1.2.2 监测项目 |
1.2.3 质量控制 |
1.2.4 资料收集 |
1.2.5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一般数据 |
2.2缺陷特征 |
2.3缺陷类别 |
2.4 出生缺陷影响因素分析 |
2.4.2 发生出生缺陷的其它可疑危险因素 |
2.5 出生缺陷与诊断依据、确诊时间构成 |
3 讨论及建议 |
3.1 出生缺陷发生率 |
3.2 出生缺陷类别 |
3.3 影响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因素 |
(5)出生缺陷构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出生缺陷的分布与种类 |
1.1 出生缺陷的分布 |
1.2 出生缺陷的种类 |
2 出生缺陷的发病及影响因素 |
2.1 遗传因素 |
2.2 环境因素 |
2.2.1 物理因素 |
2.2.2 化学因素 |
2.2.3 生物因素 |
2.2.4 心理因素 |
2.2.5 父母不良生活习惯 |
2.2.6 孕妇自身状况 |
2.3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因素 |
3 展 望 |
(6)广西两家医院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性别分布 |
2.2 出生缺陷原因分布 |
2.3 出生缺陷的转归 |
3 讨论 |
(7)江苏人口出生缺陷现状及科学干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 |
三、江苏出生缺陷发生现状 |
1.总体情况 |
2.病种分布 |
3.地区分布 |
4.人群分布 |
5.趋势预测 |
四、江苏出生缺陷干预系统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1.预防出生缺陷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省级协调机制和科学指导 |
2.出生缺陷干预发展不平衡, 缺乏稳步推进的长效机制 |
3.预防出生缺陷的资源不足, 服务能力缺乏 |
4.当前出生缺陷预防干预模式存在局限性 |
五、江苏出生缺陷科学干预的战略思考和实施对策 |
1.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提高对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认识水平 |
2.建立省级高层协调、多部门合作、稳步推进的长效运行机制 |
3.坚持群众参与, 综合预防, 突出重点干预领域 |
4.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 提高出生缺陷干预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技术水平 |
5.借鉴国际社会成熟的干预经验,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
(8)2006~2008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分析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006~2008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率 |
2.2 2006~2008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的性别分布 |
2.3 2006~2008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原因分布 |
2.4 2006~2008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的转归 |
3 讨论 |
(10)17356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监测医院: |
1.2 监测对象: |
1.3 资料收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玉溪市2001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总结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和气温状况对出生缺陷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D]. 滕婉莹.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2]围产期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D]. 罗忠群.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3]2013—2017年天桥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 董鑫.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06)
- [4]澂江县2002-2012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 郭琼英,段丽英,张云飞,刘洪金,史琼珍,郭丽芳,姜琼珍. 卫生软科学, 2014(02)
- [5]出生缺陷构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韩侨宇,陆敏. 中国优生优育, 2012(05)
- [6]广西两家医院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 肖相云,李氏天.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01)
- [7]江苏人口出生缺陷现状及科学干预对策研究[J]. 孙晓明,舒星宇,周建芳,毛京沭,陶勃,王璇.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4)
- [8]2006~2008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 韦瑞敏,张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0(02)
- [9]通海县1996~2006年出生缺陷调查研究[A]. 周丽琼,贺晓艳,岳佳,杨美英,文玉婷. 玉溪市第十五届儿科年会论文集, 2009
- [10]17356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分析[J]. 马振侠,杨生秀. 宁夏医学杂志, 2006(01)
标签:缺陷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