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淡中见亲切——读《张爱玲散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挺玺[1](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孙景鹏[2](2020)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文中提出“叙述”是语言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是专门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问题的一门尚未成形、有待建构的学问。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建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为此,笔者在通读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叙述学、文体学、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围绕“谁在叙述、怎么叙述”的基本问题,从现代散文叙述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努力把文本细读、叙述分析和理论阐释较好地结合起来,着重辨析和概括现代散文叙述的特点和特长,从中总结和建构出初步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散文叙述学首先要解决“谁在叙述”的问题。“叙述主体”主要探讨散文作者、叙述者与叙述主体的复杂关系、组合形态和叙述功能。中国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大致有作者、叙述者以及作者与叙述者合体三种常见的形态,相应形成自叙、分叙、合叙三种叙述模式,叙述主体意识也有理性、感性和潜意识层面诸因素的错综交融。散文叙述学还要着重解决“怎么叙述”的问题,包含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等主要问题。“叙述角度”探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聚焦三个问题,着重辨析散文叙述的观察方式与思维特点;现代散文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内聚焦的叙述为主,也善用其他人称、视角和聚焦方式。“叙述形态”涉及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和叙述节奏,着重解决散文谋篇布局、组合有序的章法问题。“叙述语言”探讨现代汉语与散文变革的相互关系,辨析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话语特色,以及闲话体、对话体、独语体、训导体等主要语体的叙述特点。“叙述方式”则探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具体表达方式的组合交融关系,以及记叙类、抒情类、议论类三类散文的叙述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散文展开具体研究,不仅能发现散文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而且能开拓散文研究的新景观,推进散文研究的细化、深化和学理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林美貌[4](2019)在《台湾当代散文批评新探索研究》文中指出
董晓平[5](2019)在《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文中提出学界关注到张爱玲的现代性、个人主义、与五四的关系、女性主义、虚无等,她的小说作品既有情爱的世俗,又兼有对人生理性思考的色彩,骨子里作者通过人物的精神世界反应人性和现实世界,这种心理现实主义创作倾向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张爱玲是经过“五四”文学革命洗礼的,处于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沦陷的上海这一特定环境中,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段历史,文化思想、深层心理的研究有待加强。传统文化本质与西方文学蕴含的精神在张爱玲的创作中完美结合。她塑造的人物,多数是生活在时代的夹缝中的人。关于张爱玲研究要有更高更广的视角。她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的否定和怀疑,又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宝贵的东西表现出继承和怀恋,保有传统文化的神韵和审美情趣,又对人物的知觉、内心世界、无意识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开掘。无意识、非理性的活动等研究欠缺,特别是精神分析的角度更是稀缺。运用现代西方的文艺理论解读张爱玲是一种有效途径。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合体发展来的,内在心理与外在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是有相当影响力的文艺流派,有很多大师级的文学巨匠之功。基于对张爱玲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的分析,还有张爱玲文本及创作自身的本质特征,本文尝试对张爱玲写作风格进行分析,根据心理现实主义的涵义和特征:小说中必须含有大量的心理内容,心理和现实之间必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是对象化的心理,也就是必须是对现实的反应,现实必须是心灵化的现实等,本文初步提出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应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并从成因、特征和表现、与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性的关系、价值和局限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上海地域的特殊性、个人成长和情感经历、对内心真实的执着追求……她的小说,通过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符合心理现实主义的艺术规律,把描写的对象放在人物的内心世界,截取一个个稍纵即逝的心理横断面,运用艺术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将其串联,使其动起来,将人物最难以传达、最隐蔽的内心动态用文字表现出来,宣之于众,开掘人们思想心理的最深、最细密处,展露人物内心的动态变化,挖掘人物丰富、多元、变化莫测的心理和思想,通过临摹人们内心世界的欲望与纠结理性看待现实世界和饮食男女。在创作中,作者使客观的现实世界和主观的精神世界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小说中,作者将自己原生心理元素和特征带入作品,成为小说中的现实;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心理内容的独特的环境描写等,体现出心理现实化。另一方面,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都与生存现实血肉相连;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音乐、美术等元素的运用等,体现出现实心灵化。在主客观的融合过程中,作者表现出超尘脱俗的艺术气质和特点,形成了特有的内心临摹——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要有:细节刻画,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内心分析、白描、全能视角的叙述、联想与回忆、象征、白日梦、微表情、微反应等)。张爱玲的心理现实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传统现实主义有所扬弃,主要表现在:避开宏大主题、重视个性、避开英雄悲壮的人物、表现普通人的安稳人生等。对现代主义也起到了推动和发展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考察人与自我的关系、新形式、新题材等。纵观张爱玲的创作,其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主要有:生动极简的叙事策略、强烈的女性意识、对生命本真的思索、独特苍凉的美学、永恒的人文关怀等。其小说创作也存在局限,比如: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虚无主义的倾向等。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成名较早的作家,而且,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一直颇有争议,正如柯灵所说的那样,无法归属任何一个流派。然而,在四十年代的上海乃至中国文坛,张爱玲的确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是有目共睹的。张爱玲的作品在读者中的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在评论家和学术界那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批评的声音高于赞美和认可。苍凉是张爱玲独有的开创性的写作风格,具有不可低估的美学价值。苍凉表现在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在作品的结局,表现在人物的命运,表现在字里行间,苍凉如同洪涛大浪,从作者的心底涌出,源源不断的渗入到她的作品中,哪怕一个句子,都如同掬一抔饮,满浸着苍凉的味道。这是心理现实化的集中表现。是用真实的人性和心理对现实真诚的回应。在其创作上,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内容,都让人看到了一个和心理现实主义相对应、有着紧密联系的张爱玲。将张爱玲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不但对张爱玲自身的写作倾向和风格有了清晰的定位,而且对于上个世纪中国文坛的创作倾向都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心理现实主义是小说现代化的标志,张爱玲在小说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苏沙丽[6](2018)在《文化自觉、文体精神与小说笔法——贾平凹散文创作论》文中指出从散文创作的本身来说,我们应当重视贾平凹散文的独特价值,它与小说一样构成了贾平凹的艺术世界,而且是一个不可分割与或缺的部分。与此同时,贾平凹也提出了自己的散文理论,并参与创办《美文》杂志,他的理论与践行有着怎样的意义,他与新时期文学开始后三十多年的散文创作有着怎样相生相长的关系,他又作了哪些突破与改革?这也是应当给予思考的。另一方面,基于散文这一文体本身的属性,最贴近于一个作家的精神本质与人生,对于一个小说家而言,我们能够从这样一个相对"真实"的场域里来读取虚构世界里的精神影像,他的审美源头、文学观、创作论,他笔下人物与故事所依托的广阔天地,之于他心心念念的乡土,有着怎样的情感及文化观照?如果散文的"散",让我们觉察到贾平凹小说创作的"精巧",那么,小说的精神旨意与技巧是否也在反哺散文的写作,这之间有着怎样的精神互动与创作关联,同样需要一一勘察。
赵郁飞[7](2017)在《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即以女性为创作主体、创作时间大致框定在1900—2000年的词史研究。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提出的基础上自然成立的,它既是“20世纪诗词研究”的“子菜单”之一,又葆涵有自身特定的独立性。从历史时段讲,自晚清、民国、共和国直至网络时代的一百年中,不可胜数的女词家以佳词丽句秀出闺阃、卓然挺立,不仅足以同世男性相抗轶,壮百年词史之声色;更能上摩前贤之垒,在百年词史镌刻芳名。近百年女性词史构成了对20世纪词史的补益及对千年女性词史的续写,理应获得更多瞩目。女性词将以何等姿态与分量“入史”?在近代词特别是民国词研究呈显出持续热火状态的大背景下,专门的女性词研究不免显得门庭冷落、贫瘠荏弱一些。虽然先行者已贡献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文献与理论工作,但整体系统研究20世纪女性词——也即续写《女性词史》——的工作还仍然处于学界的期待视野当中。其实,对大量女性词文献及理论的搜罗告诉我们:只要理念调转得充分允洽,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具备。这部续写的《女性词史》虽在时段上不得不处于“续”的地位,而其理论意义则越轶出了古代文学研究的藩篱,成为中国文学熔铸对接的一个重要“中观”层面。本文绪论部分包含“近百年女性词史的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三部分,除了解决了选题必要性、合法性的问题外,也基本确定了行文方法论——以政治∕物理时间断限设定章;以本时期内最杰出或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词人设定节,并在她身后选择性地安排与之关联的其他女词人;同时穿插文学潮流、重大问题等其他信息,以期营造丰富、立体、灵活的“学术观感”。虽然并未刻意求全,但正文选取的女词家也即个案也达到了百家左右。第一章“清民之际女性词坛”以传统才媛吕凤、罗庄为核心,以其他官夫人、“名父之女”等不同身份的“旧女性”作为补益,展现民国到来之前的世纪之初的女性词坛。第二章为“以南社诸子为核心的新女性词人群”。在风云万变、百废俱兴的民国,女性词史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新女性”势必造就“新词史”:“人中龙凤女苏黄”、擅书“海外新词”的吕碧城是百年中第一座高峰,她的周围还有胞姊吕惠如、戊戌变法时期杰出女性薛绍徽、千里寻父的康有为之女康同璧等。“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是南社女词人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而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性收藏家潘静淑等都各臻精诣。在“秋风秋雨”笼罩下,还出现了秋瑾至友徐自华、徐蕴华姊妹以及虽属社外而受秋瑾影响深巨的女杰刘韵琴与郭坚忍。南社,为百年女性词史带来了强健的发端。第三章“民国中后期学人与艺人词坛”时期是词史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密集地诞生了沈祖棻、陈小翠、周錬霞、丁宁(具体位置在下一章)“民国四大女词人”——也是百年、千年中的一流词家,为波澜壮阔的女性词史长篇谱就了高潮澎湃的最强章回。本章对相对火热的沈祖棻研究提出了路径上的反思商榷,回顾了尉素秋、冯沅君的抗战心史,论证了陈小翠所以称为“百年冠冕”的理由,并为“万人低首拜红裙”的周錬霞作出了现代性别意识下的学术判断,最后简述了福建何振岱老人门下“寿香社女词人群”的创作情况。第四章“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中,深入剖析了由民国入共和国的卓越女词人丁宁历经数十年磨折的填词生涯,表彰了共和国第一代女词家代表、曾流落新疆的蔡淑萍记录时代创痛的词业成就,回顾了茅于美的绝美情词,最后梳理了岭南女性词发展小史——包括冼玉清及朱庸斋门下的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其中苏氏以清新明畅的时代风貌堪称分春馆女弟子翘楚。第五章“以学人为主干的新时期词群”。在风雅赓续的荆棘路上,一定是学人保存着那一颗火种。本章首先介绍了词名沉埋的刘柏丽,她以纤手挽起颓势,在新时期鼓荡起英迈的稼轩风,是“当代学辛首功”。特色各异的“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至今还活跃在词坛上,而享誉十数年的李静凤堪称当代婉约大家,她的《散花词》是百年女词人存词量之最。新时期不可不提桃李满天下的叶嘉莹,她继承了苦水门风,并传递到了女弟子曾庆雨、石任之一代青年词人手中。第六章为“网络女性词坛”。如果说民国三十年是“黄金时代”,那么自2000年以来迎来创作、艺术高峰的网络词坛就是女性词的“白银时代”:任淡如创办了最着名的诗词网站之一菊斋,其中不仅有第一代“偶像级”词人孟依依,更有以秦月明、看朱成碧、如月之秋为代表的女性作者,她们为早期网络词史留下亮丽的色彩。问余斋主人、添雪斋是网坛一流女词人的代表,她们一守正、一开新;一雄浑、一奇丽,形成了双峰并峙的局面。发初覆眉横空出世,以空灵幽深的“小眉体”直指人心,带来了女性与文学遇合所能发生的最美妙的“化学反应”。如今最为活跃的新生代女词人夏婉墨、唐颢宇及她们创新意味浓郁的创作,让我们对古典诗词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乐观和希望。第七章“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引入地域观照视角,对文化环境、创作生态有别于大陆的香港、台湾、海外女性词人进行梳理论述。其中佼佼者如香港之张纫诗、潘思敏;台湾之琦君、张荃及海外之李祁、张充和,皆面目自具、各足成家。时间、空间的双重维度共同撑构起繁复多元、生机勃勃的百年女性词史。
冯海洋[8](2016)在《织锦:《海上花列传》的叙事》文中指出《海上花列传》继承了《金瓶梅》、《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叙事传统,是一部近代文学杰作。小说主要以晚清时期上海的青楼娼妓为描写对象,牵引出一段段声色各异的红尘情事,但小说叙事结构和叙事技法的独特选择,使得原本传奇性的题材并没有给读者带来期待中的“艳异”观感,而是充满了浓郁的“日常生活的况味”,呈现出一派“平淡而近自然”的风格。在《海上花》的诸种艺术成就中,叙事艺术无疑是最具特色和研究价值的。而目前关于《海上花》的叙事研究多是宏观的结构探究和中观的理论言说,缺乏对小说文本细节进行微观层面的精细考察。所以,本篇论文就着重在小说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小说展开深入文本肌理的叙事研究。论文第一章探究小说中的聚焦叙事,选取小说中几个重要且突出的聚焦点来整体把握小说的叙事脉络和人物的情感走向,并剖析其中的深层内涵。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小说中广泛运用的对比手法。第三章对贯穿小说始终的穿插笔法进行了具体的实例探究。第四章是对藏闪叙事进行的解读,尤其着重揭示了小说中暗藏的夹缝文章,读者由此也能体会到作者含蓄隐晦的笔法所透露出的传统叙事倾向。
赵秀敏[9](2014)在《张爱玲电影剧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六十年来被大陆以及海外评论不休的在小说领域制造了“传奇”的张爱玲,在电影剧本原创领域再度制造“传奇”。然而她于这方面曾横卓一个时代的成就却鲜少为世人所知,也鲜少为学者评述,成为张爱玲创作研究的一个盲点或者叫“黑洞”。这个“黑洞”关系到张爱玲做为小说家、也做为电影艺术家;做为悲剧家、也做为喜剧家的重新定位问题。这个论域的开启将拓宽拓深做为一个经典作家、一些经典课题的研讨视界。本文从张爱玲电影原创剧本的创作数量、剧本搬上银幕的数量、上座率、票房记录、接受群体的反映等多方面,以翔实充分的史实,论证出这一切构成的一个综合指数判断:张爱玲是中国女性电影编剧家中的“第一人”,是电影剧作家中一个女性先驱者的存在。第一章是对张爱玲的电影艺术观的梳理与评价。涉及到对中国电影题材要“中国化”的主张,对电影叙事策略的喜剧论主张,对戏剧叙事与接受者之间平衡策略,关于电影细节的见解等,这些主张大致构成了张爱玲的电影艺术观念,虽然不成体系,但是都成为了她进行电影剧本创作的自觉趋求,表现了她电影思想在她电影剧本中的渗透。第二章从文化分析角度,对张爱玲电影剧本中的人物镜像构建进行了论析,论证了她在中国电影人物形象的经典性贡献:一是特立独行的中产阶级人物形象;二是叛逆性的女性人物镜像;三是香港多元文化都市众生相等。这三类独步一时的经典镜像书写,在中国电影人物画廊中具有类型化或典型化意义。第三章从艺术分析角度,对张爱玲电影剧本叙事策略的论析:一是叙事策略之转换,她从小说到电影的悲喜剧的换位;二是香港浮世绘中的中国风俗喜剧叙事:三是她所构建的“惊险电影”式喜剧叙事结构;四是她独特的“好莱坞”式中国版叙事策略;五是她的倒金字塔设置——“最优戏剧编码”的自觉述求:六是她干净简单美的“白描式”电影叙事。她的电影叙事完成了张爱玲一个优秀的喜剧艺术家的转换,奠定了中国电影叙事的风俗喜剧艺术的基础。第四章从电影技巧上对张爱玲电影剧本的戏剧结构进行了论证分析:一是论述了用“标准电影剧本格式”书写电影,诸如“三段式结构模式”,路标式的主题牵引动作,以饱满的冲突实现戏剧张力,以凡人的性格贯穿故事等;二是论述她坚持“电影剧本系统”的元素效应,如开端结局设置的“凤头”“豹尾”效应;情节点设置的“钩住”效应;场面设置的“信息”效应等。这些电影专业技巧的娴熟使用,体现了张爱玲之于电影创作的才气与禀赋,也成为了她作为电影剧作家获得时代与大众认可的必要原因。本文力求将中国电影整体发展做为论述的大背景,深入结合电影艺术、电影技术理论,从纵向横向多种角度,从文化分析到艺术分析,运用文本解读、比较研究方法,为张爱玲研究开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黄琳[10](2011)在《“写在水上的”生命体验 ——张爱玲散文研究》文中提出张爱玲研究今日已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显学之一,尤其是在张爱玲小说的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之作颇多,然而学界对其散文的研究则相对而言热度不高。诚然,张爱玲的文名更多是建立在小说之上,但若要全面地了解张爱玲,她的散文是绝对不可绕过的。张爱玲的散文妙语连珠,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学风格,而且散文比任何文体都更加贴近作者的精神实质,能够帮助我们还原最真实的张爱玲。第一章为“早期散文:末世贵族的天才展露”,分别论述了张爱玲早熟的文学尝试、忧郁的底色和自省的趋向。贵族的出身背景和不幸的童年经历,成就了文学天才的生花妙笔,然而她的笔下没有了同龄人的轻盈稚气,更多的是忧郁的底色,为她的苍凉一生埋下伏笔。童年的孤独寂寞使得她的性格趋向内省,对人性有了相当深度的认知,体现在她对男女情爱的敏感和对女性身份的自觉上。第二章为“成熟期散文:乱世才女的心灵写照”,分别论述了张爱玲成熟期散文的机警性、世俗感和语言的陌生化。上海沦陷时期是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连珠缀玉,迭有佳作。张爱玲机警的文风和世俗感的选材是受到英国随笔的影响,也是与她身处沦陷区的历史背景有关。语言的陌生化使其散文在平淡日常琐事的叙写中见出新奇。第三章为“后期散文:客旅异乡的返璞归真”。客居美国的张爱玲孑然一身,四处碰壁,经济拮据,异乡漂泊的挫折艰辛使得她后期的创作风格有了很大转变:理性因素明显增长,创作主体逐渐淡出,语言风格也转向了朴实与平淡,自有返璞归真的美感。结论:张爱玲的散文创作是和她的生命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其散文也受到了英国随笔风格的影响。
二、平淡中见亲切——读《张爱玲散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淡中见亲切——读《张爱玲散文》(论文提纲范文)
(1)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概述 |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三、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 |
第一节 散文作者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散文叙述者的可靠性 |
第三节 散文叙述主体的多重性 |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角度 |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人称 |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视角 |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聚焦 |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形态 |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结构 |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顺序 |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节奏 |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言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
第二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引语 |
第三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体 |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方式 |
第一节 叙述与记叙和描写 |
第二节 叙述与抒情 |
第三节 叙述与议论和说明 |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的发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应用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张爱玲小说心理现实主义的背景及成因 |
第一节 心理现实主义概述 |
第二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源泉 |
第三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接受环境 |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心理现实化 |
第一节 带有张爱玲心理特质的人物心灵性格 |
第二节 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 |
第三节 独特的环境描写 |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现实心灵化 |
第一节 从小说三要素看现实心灵化 |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 |
第三节 从美术、音乐等元素的运用看现实心灵化 |
第四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特有的内心临摹 |
第一节 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 |
第二节 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 |
第五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第一节 注重细节刻画 |
第二节 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 |
第三节 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 |
第四节 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 |
第六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写作与传统现实主义、现代性的关系 |
第一节 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扬弃 |
第二节 以最真实的状态走近现代性 |
第七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创作风格 |
第二节 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和虚无主义倾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6)文化自觉、文体精神与小说笔法——贾平凹散文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人情散文心 |
二、另一种文化散文 |
三、文体与精神的互文性 |
四、虚实之间小说笔法 |
(7)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纲 |
一、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 |
二、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 |
三、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 |
第一章 清民之际女性词坛 |
第一节 凡鸟偏从末世来:论吕凤词 |
一、漱玉为骨格,杂采诸家 |
二、吕凤与聊园词社 |
三、传统才女的精神困境 |
四、庚子变局中的女性书写:许禧身、刘鉴 |
五、左又宜 |
第二节 最后的女性遗民罗庄 |
一、“今日犹自不能忘”的遗民情怀 |
二、“被男人宽容出来的才女” |
三、李慎溶 |
第二章 以南社诸子为中心的民国新女性词人群 |
第一节“谁识隐娘微旨”:论吕碧城词 |
一、狂慧与奇哀:吕碧城词的艺术特质 |
二、“近三百年词家之殿军”辨 |
三、圣因长姊吕惠如 |
四、薛绍徽、陈芸 |
五、康同璧 |
第二节“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 |
一、“天予此生潇洒,不负雄奇骚雅”:论张默君词 |
二、“总芳馨怀抱意难禁”:论陈家庆词 |
第三节“秋风秋雨”词人群:徐自华、徐蕴华 |
一、“秋山秋水带余哀”:忏慧词人徐自华 |
二、南社“格律派”女将徐蕴华 |
三、刘韵琴、郭坚忍 |
第三章 民国中后期女性词坛 |
第一节 千秋谁似李夫人:论沈祖棻词 |
一、“藏钩射覆总难猜”:“词史”还是“心史”? |
二、“难从故纸觅桃源”:《涉江词》的“奄有众妙”与自我局碍——兼谈词体拟古之得失 |
三、写情圣手盛静霞 |
四、王兰馨 |
第二节 乱世萍踪:尉素秋与冯沅君 |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论尉素秋词 |
二、知行兼擅的词学名家冯沅君 |
三、梁璆的《菩萨蛮·五都词》 |
第三节 百年冠冕陈小翠词 |
一、“算能传、天壤惟文字”:陈小翠的填词生涯 |
二、“湖海胸襟,珠玑咳唾”:陈小翠“词人之词”论 |
三、“三百年来女布衣”:“中性视角”与高士情怀 |
四、“鸳蝴词”传人温倩华 |
五、艺苑词侣顾飞、顾青瑶、陈乃文、陈懋恒 |
第四节“一生爱好是天然”:论周錬霞词 |
一、艳词中女作手 |
二、“峻嶙奇气不堪驯” |
三、爱国女俦杨令茀 |
第五节 寿香社女词人合论 |
一、寿香社词群简论 |
二、王真、何曦、王德愔、施秉庄 |
三、刘蘅、叶可羲、张苏铮、薛念娟、王闲、郑元昭 |
第四章 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 |
第一节“不种黄葵仰面花”:论丁宁词 |
一、“百灵噎恨听哀弦” |
二、刚柔并举、骨采相兼 |
三、“民国四大女词人”简论 |
四、“慷慨使气”的吕小薇词 |
第二节 蔡淑萍与“边雁啼秋”的《萍影词》 |
一、“边雁,边雁,南去云天漫漫” |
二、笃诚与忧患 |
三、丁小玲 |
四、王筱婧、李蕴珠、宋亦英 |
五、周素子的“传体词”与张雪风《鹃红词》 |
第三节“妾有夜光珠,采掬经沧海”:论茅于美词 |
一、叙写一己情事的《夜珠词》 |
二、“此是纯粹之诗” |
三、志洁情芳的张珍怀词 |
四、黄墨谷、柯昌泌、吴君琇 |
第四节 广东现当代女性词人举述 |
一、“岭南巾帼第一”冼玉清 |
二、分春馆女弟子群: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 |
第五章 以学人词为主干的“新时期”词坛 |
第一节“不变惟此变,渤海半扬灰”:论刘柏丽词 |
一、当代学辛首功 |
二、“风雅不亡缘善变” |
第二节 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 |
一、渊雅雍容的段晓华词 |
二、幽秀深窈的景蜀慧词 |
三、剑气箫心的李舜华词 |
第三节“衣边吹散余馨”:论李静凤词 |
一、“藕孔藏身”、“天机触发”的创作观 |
二、雅厚深挚的《散花词》 |
三、谷海鹰与“天心冷、清骨难描”的《捞月集》 |
四、周燕婷、韩倚云、伊淑桦、徐源 |
第四节 叶嘉莹与红蕖词弟子 |
一、“人生易老梦偏痴”:论叶嘉莹词 |
二、曾庆雨、石任之 |
第六章 网络女性词坛 |
第一节 早期网络女词人群体扫描 |
一、“菊斋主人”任淡如与“葬花教主”孟依依 |
二、秦月明、看朱成碧、秦紫箫、萼绿华、采薇、兰之幽兮 ..239三、如月之秋、蓝小蚁、蓝烟、绿烟、飘茵 |
第二节 网坛“二斋”:问余斋主人与添雪斋词 |
一、上揖湖海楼的问余斋词 |
二、“这一抹、灵魂澄碧”:论添雪斋词 |
第三节“我是池中素色莲”:发初覆眉与“小眉体” |
一、从“与子宛如初见”到“与俱磨欲尽,壮骨与春鬓” |
二、“白是情痴红是慧”的小眉体 |
三、非烟、让眉、苏画舸、岛姬 |
第四节 性灵小兽夏婉墨 |
一、“会有心花出我襟” |
二、“生气百年虎虎” |
三、“浩歌悲泣”的陆蓓容词 |
四、黄佳娜、罗恺文、唐颢宇 |
第七章 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 |
第一节“海自波涛云自闲”的香港女性词坛 |
一、南海女子张纫诗 |
二、“学稼轩”的潘思敏与琴人蔡德允 |
三、黄倩芬、刘佩蕙等 |
第二节“过江名士,海陬人杰”:台湾女词家举述 |
一、天风阁传人琦君、张荃 |
二、张雪茵、江芷 |
第三节 海外女性词坛 |
一、“掷平生万事天之末”:论李祁词 |
二、“人间装点自由他”:论张充和词 |
三、赵文漪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8)织锦:《海上花列传》的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聚焦叙事 |
一、人:赵朴斋 |
二、事:王莲生叫局 |
三、景:雨 |
四、地:一笠园 |
第二章 对比叙事 |
一、简繁、虚实的对照 |
二、人物对比:罗子富与钱子刚 |
三、其他方面的对比 |
第三章 穿插叙事 |
一、闲笔不闲 |
(一) 阿巧 |
(二) 杨家娒 |
(三) 阿金大求荐 |
(四) 小伙计请客 |
(五) 一次莫名的失火 |
(六) 一段偶成的姻缘 |
二、酒席中的穿插妙笔 |
(一) 蔼人之意不在酒 |
(二) 姚二爷喝醉了 |
(三) 爱珍家也摆起路头酒 |
三、穿插叙事的层次感 |
(一) 诸十全 |
(二) 李漱芳 |
第四章 藏闪叙事 |
一、回目点题 |
二、回目深意 |
三、夹缝文章 |
(一) 庄荔甫与戒指 |
(二) 施瑞生伤风 |
(三) 阿金与张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张爱玲电影剧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张爱玲电影剧本创作概览 |
一、上海时期(1946—1949) |
二、香港时期(1957—1965) |
第二节 张爱玲电影剧本研究概况 |
一、中国大陆的张爱玲电影剧本研究 |
二、香港的张爱玲电影剧本研究 |
三、台湾的张爱玲电影剧本研究 |
四、海外的张爱玲电影剧本研究 |
第三节 张爱玲电影剧本研究方法 |
一、文本阐释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张爱玲的电影艺术观 |
第一节 张爱玲关于电影题材的主张 |
一、中国电影要“中国”化 |
二、中国电影要关怀社会问题 |
第二节 张爱玲对电影叙事策略的主张 |
一、“电影喜剧性”论 |
二、“平稳而接近许多人”论 |
三、“细节考究”论 |
四、“把握观众心理”论 |
第二章 张爱玲电影剧本人物形象 |
第一节 中产阶级形象塑造 |
一、推中产阶级至银幕中央 |
二、“公寓式”文化寓言模型 |
三、中产阶级生命态度观照 |
四、中产阶级形象的经典意义 |
第二节 女性形象书写 |
一、男性电影编剧对女性的“凝视” |
二、颠覆男性“凝视”的原创性起点 |
三、性别的原生态呈现 |
四、对抗父权的反叛之音 |
第三节 多元文化都市人物的形象展示 |
一、不安的香港土生族群镜像 |
二、焦虑的香港移民族群镜像 |
三、开明的香港新生代族群镜像 |
四、多元文化集于一身的都市人物镜像 |
第三章 张爱玲电影剧本叙事策略 |
第一节 悲与喜的换位书写 |
一、喜剧精神的守望:思想与智慧的化合 |
二、喜剧的表现策略 |
第二节 风俗喜剧之形成 |
一、喜剧性构思中含着悲酸 |
二、寓谐于庄的喜剧艺术 |
第三节 “惊险电影”式风俗喜剧叙事结构——《太太万岁》《情场如战场》个案论析 |
一、“惊险电影”式叙事 |
二、“惊险电影”式结构 |
第四节 “好莱坞”式中国版叙事策略——《情场如战场》《一曲难忘》《魂归离恨天》个案分析 |
一、“好莱坞”式故事桥段 |
二、“好莱坞”式类型片题材 |
三、“好莱坞”式爱情剧冲突 |
四、“好莱坞”式人物塑造 |
第五节 倒金字塔设置 |
一、情节:“一个好看的故事” |
二、人物:“类型式再现” |
三、主题:寓言式文化指涉 |
四、冲突:抵向大文化圈 |
第六节 “白描式”电影叙事 |
一、点到为止的场景描写 |
二、干净利落的场景转换 |
三、简净清爽的对白设计 |
第四章 张爱玲电影剧本戏剧结构 |
第一节 “标准电影剧本格式”书写 |
一、“三段式结构模式” |
二、路标式的主题牵引动作 |
三、饱满的戏剧冲突 |
四、凡人的性格贯穿故事 |
第二节 “电影剧本系统”的元素效应 |
一、开端结局:“凤头”“豹尾”效应 |
二、情节点设置:“钩住”效应 |
三、场面设置:“信息”效应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写在水上的”生命体验 ——张爱玲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张爱玲散文研究现状评述 |
二、张爱玲散文创作研究的意义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早期散文:末世贵族的天才展露 |
第一节 早熟的文学尝试 |
第二节 忧郁的底色 |
第三节 内省的趋向 |
第二章 成熟期散文:乱世才女的心灵写照 |
第一节 机警性:走向苍凉的讽世 |
第二节 世俗感:捕捉都市文化中的"日常况味" |
第三节 陌生化:精灵飞舞的语言森林 |
第三章 后期散文:客旅异乡的返璞归真 |
第一节 理性因素明显增长 |
第二节 创作主体的淡出 |
第三节 语言风格转向朴实平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平淡中见亲切——读《张爱玲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 [1]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D].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台湾当代散文批评新探索研究[D]. 林美貌.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5]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D]. 董晓平. 吉林大学, 2019(10)
- [6]文化自觉、文体精神与小说笔法——贾平凹散文创作论[J]. 苏沙丽. 东吴学术, 2018(03)
- [7]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D]. 赵郁飞. 吉林大学, 2017(09)
- [8]织锦:《海上花列传》的叙事[D]. 冯海洋. 山东大学, 2016(02)
- [9]张爱玲电影剧本研究[D]. 赵秀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10]“写在水上的”生命体验 ——张爱玲散文研究[D]. 黄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