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防科工委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哈尔滨工程大学(论文文献综述)
余智敏[1](2021)在《刘达和中国科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达是中国共产党向高等院校派出的首批领导干部之一,先后担任过东北农学院院长,东北林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黑龙江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拥有管理五所大学的经验,在这五所大学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目前,对刘达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以及刘达在清华大学的研究较多,对刘达在中国科大的研究还甚为薄弱。上述五校中,刘达在中国科大任职的时间最长(长达12年)。研究刘达在中国科大的作为,不仅能充实对刘达的研究,还是中国科大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察中国共产党对高等院校的领导,也有重要价值。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口述访谈的方法,以时间为线索,以刘达为中心人物,以“教学改革”、“回炉班”为研究重点,详细梳理了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科大的变化历程。刘达上过大学,来中国科大之前就管理过三所大学,对于如何办大学,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以贯彻毛泽东的“教育改革”指示为由,推行了自己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好工农兵学员为由,办起了“回炉班”。他为中国科大留下和培育了两批独立师资,不但使其脱离了分崩离析的厄运,还为其在改革开放后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毫不夸张的说,他对科大有再造之功。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刘达与中国科大此选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等方面作了说明;对刘达和中国科大相关的研究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第二部分主要对于刘达的整个生平和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的经历进行了介绍,刘达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重视基础建设、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同时还创建了俄文班,并开创了东北林学院的林产化工专业。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刘达主持的“教学改革”。刘达来到中国科大后,主持了中国科大的“教学改革”,出台了几项措施,并提出“选修”“免修”“单科升级”等进一步的教改措施。刘达还完成了学校的系科调整,将学校原有的13个系并成了 6个系。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刘达的经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刘达停职反省,之后一直处于被专政的状态,校园里陆陆续续地成立了许多群众组织,一些群众组织试图“解放”刘达,但未能成功;1969年12月,中国科大迁往安徽,刘达随之南下,1972年终于获得“解放”。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刘达创办教师进修班(俗称“回炉班”)的经历。“回炉班”是由选调回来的1968届、1969届和1970届的中国科大毕业生组成。面对下迁后的薄弱师资队伍,刘达勇于担当,创办“回炉班”,相继开办了进修一班、进修二班。在随后的“批林批孔”、“反回潮”运动中,他果然遭到批判,并最终黯然离开了中国科大。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刘达敢于担当,不但从中国科大应届毕业生中留下了一批师资,还冒着风险,为中国科大保留了一批“政治处理品”师资,并以办“回炉班”等方式,从全国各地召回了一批师资,从而为中国科大建立了独立的师资队伍,令其在下迁合肥后得以免遭肢解、起死回生。他还以贯彻毛泽东“教育改革”指示为由,推行了自己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尽管那些措施实行时间并不长,但它们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令中国科大得以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迅速成为改革的先驱。从这些举措看,刘达不但是中国科大历届党委书记中表现十分突出的,在中央派往高等院校的第一批领导干部中,也是非常突出的。正如朱镕基和李岚清所言,刘达是“杰出的教育家”。
刘志军[2](2021)在《第二课堂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路径》文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第二课堂开展和建设的重要基础。不断优化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哈尔滨工程大学为此进行了探索实践,通过定期更新硬件、制定先进制度、打造特色文化、构建双创体系、善用红色资源等措施,助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落实,值得借鉴参考。
陈念宁,谢勇[3](2021)在《中国科学院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回顾与评析》文中指出中国科学院成立至今,根据国情和院情,创办和管理过多所大学,其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有艰辛曲折,有成功的经验。中国科学院所办的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在促进科教融合,提升大学学术水平等方面,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申晓娟[4](2020)在《新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70年》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图书馆法治建设取得重要成就,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法治体系,为70年来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回顾这一历史进程,有助于管窥法治建设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并对图书馆法治的未来进行深入思考。本文以改革开放(1978年)、专门法立法在地方取得突破(1997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诞生(2005年)、公共图书馆法出台(2017年)为界,分五个阶段对图书馆法治建设70年的历程做了系统回顾与梳理。
唐智伟[5](2019)在《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的耐受性及其去除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北京市沙河水库现有水污染(劣V类水质)和水生态退化的现状,筛选出三种常见沉水植物金鱼藻、狐尾藻和轮叶黑藻进行配水实验,考察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不同形态氮和磷的耐受情况,并研究沉水植物对沙河水库水体中COD、氮、磷的去除效能,来验证利用三种沉水植物净化改善沙河水库水质的可能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三种沉水植物对配水中不同形态氮的耐受性规律可表现为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狐尾藻(Myriophyllum)>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耐受范围主要表现为,当NH4+-N浓度小于3 mg/L时,三种沉水植物均能良好的生长;NH4+-N浓度介于3~5 mg/L时,金鱼藻和狐尾藻开始受到胁迫,轮叶黑藻依旧正常生长;随着NH4+-N浓度升至8 mg/L时,以上三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均受到胁迫。NO3--N对三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小,在NO3--N浓度为8 mg/L时,金鱼藻和狐尾藻生长才开始受到胁迫,轮叶黑藻生长不受影响。从对沙河水库水质监测发现,水体中不同形态氮极少超过上述植物良好生长的浓度范围,故水库中的不同形态氮对三种沉水植物的生长不会造成胁迫。其次,配水中TP对于三种沉水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影响,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TP的耐受性大小为轮叶黑藻^金鱼藻>狐尾藻。耐受范围主要表现为,当TP浓度小于0.2 mg/L时,三种沉水植物生长效果较好;TP浓度大于0.4 mg/L时,轮叶黑藻受到一定程度的胁迫,狐尾藻生长受到胁迫性最大,金鱼藻次之;TP浓度为0.6 mg/L时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胁迫性均有增加。由于沙河水库中TP浓度全年波动范围在0.2~0.6 mg/L,故水库中的TP会对沉水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还考察了三种沉水植物对沙河水库实际水体中COD、氮、磷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三种沉水植物主要去除TN中的NH4+-N,对NH4+-N的去除率均可达95%以上,但对NO3--N的去除效果一般;同时对TP的去除效果也很明显,去除率近90%;当添加沉水植物后,水体中COD的去除可达45%左右,相对无沉水植物的水体中去除率有10%的提升。综上可知三种沉水植物对沙河水库的水质有一定程度改善效果。
黄敏[6](2019)在《基于KANO模型的国家级卫生应急队员对卫生应急演练的满意度与需求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开展卫生应急演练是培训卫生应急队伍和人员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检验卫生应急预案、实施方案和程序,进而提升整个卫生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从需求与满意度的视角,就国家级卫生应急队员卫生应急演练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结合演练需求和满意度评价进行探讨与研究,为广西承建的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如何开展一项优秀、科学、高效的卫生应急演练工作提供相应参考建议与对策意见。方法:本研究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广西所承建的两支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进行调查,运用帕累托排列图对过往演练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运用戴布拉图对影响两支队伍成员参与应急演练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运用传统的KANO模型对两支队伍的应急演练的需求项目进行分类判别,再结合重要度矩阵,运用Bette-Worse系数对各需求与满意度进行关联,最终找出每个需求项目的真实属性象限。结果:1、本研究所设计的调查问卷的检测信度的克隆巴郝系数为0,873,检测效度的KMO值为0.627,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小于0.001;2、广西的2支国家级的卫生应急队伍共有队员151人,男性114人(占总数比75.5%),女性37人(占总数比24.5%),所有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5.76岁(标准差为6.037),平均工作年限为11.30年(标准差为6.460),两队伍最高学历都以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为主,职称以中级职称为主,在过去的3年中,所调查的队伍的平均参加演练次数为4.81次(标准差为4.242)。3、两支队伍的队员对过往所有参加的卫生应急演练的中等偏上的满意度评价的占到了总体满意度评价的70.2%;4、总体满意度与队伍的队员职称、演练的通讯保障、演练的公众信息的发布、演练后的预案的完善与修改等情况有所差别,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5、过往演练存在不足的关键因素有:演练的装备不足、演练缺乏适当的后勤保障、演练的硬件设施落后、演练总体次数不足、演练的形式单一和演练的经费不充足;6、影响两支队伍队员参与演练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前五项为:工作离不开、装备不充足、演练的保障不充分、家庭原因和演练形式单一,以即两支队伍在影响因素间有较大的差别;7、传统的KANO模型可以将应急演练的需求分为四种类型:期望性属性需求、魅力型属性需求、必备型属性需求和无差异型需求;8、结合重要度矩阵,运用Bette-Worse系数分析,可得:选取演练类型、选取演练内容、演练规模、安排演练流程、配置装备设施、充足后勤保障、保障经费支持、参演队员的积极与态度、参演队员的预案编写能力和参演队员的应急处置技术属于第一象限的期望型属性,充足后勤保障和政策环境支持属于第二象限的魅力型属性,承建单位重视属于第三象限的无差异型属性,指定演练次数、控制演练时长、安排演练日期、设置考核方式、上级领导重视和参演队员的沟通交流能力属于第四象限的必备型属性。结论:1、本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的信效度良好;2、两支队伍在年龄构成、工龄构成、预备队员构成等方面加强整改,争取早日符合国家相关规定;3、面对过往演练的不足,相关管理人员要正确区分关键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4、需采用多种做法增加卫生应急队员参与应急演练的积极性;5、要明确演练需求属性分类,判别影响满意度的关键因素,6、结合重要度矩阵结果,要明确队伍演练需求的薄弱环节;7、要正确认识两支队伍演练需求差异,科学辩证的开展不同演练。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7](2018)在《机械与运载工程专家——杨士莪》文中研究说明杨士莪院士,1931年出生,祖籍河南省南阳市,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因工作需要,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提前毕业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我国着名的机械与运载工程专家,中国水声科技的主要开拓人之一,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第一批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并培养出第一批水声专业技术骨干。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其它级
周长友[8](2018)在《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文中提出恩格斯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体现为两种类型,一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则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政治学研究长期以来以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为关注重点,较少论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价值分配过程。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中国现代节育运动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部分田野访谈资料,深入考察分析了现代生殖技术进步对节育运动中国家权力空间生产和分配的作用和影响,探讨现代国家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生育权利和资源的价值分配及其政治逻辑。国家权力的扩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重塑了人们的身体观,同时也扩展了政治价值分配的权力空间,从而使医疗化身体、国家化生育和科学化生育成为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主要特征。国家权力和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不仅在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衍生出性别、民族、区域和年龄结构等失衡性权利问题,同时也衍生出配子技术和选择生育等生命和技术伦理问题。这些演变不仅是现代国家生育权利和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产物和结果,也会对未来中国生育政治的权力与权利分配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生育政治的历史过程、运行逻辑、实践后果及时代特征展露无遗。传统社会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人口增长相对缓慢,“广土众民”成为王朝统治者追求的主要政治目标,家庭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成为节育行为的主要实施者和参与者。西方近代节育思想在中国社会的传播不仅带来了生育“价值的颠覆”,而且使部分知识分子将节育运动同提高国民素质和摆脱“东亚病夫”形象的政治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西方医学科学和技术的传入则为在中国社会进行节育实践提供了可能。这促使中国近代节育运动逐渐由观念宣传迈向行动实践,开始在一些沿海大城市零星开展起来,但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和产生的影响均非常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的生育行为迅速从“私域”走向了“公域”,个人身体在技术支持下开始成为国家权力运行的公共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贯彻国家生育意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医疗化身体、国家化生育和科学化生育等现代节育运动的基本特征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生殖医学技术进步带来的身体医疗化现象不仅抛弃了传统医学将人类身体视为一个封闭空间的旧有认知,而且将公民的个人身体内部空间公开地展示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规训之下。生育行为的政治化和技术化转变使国家政治权力成为节育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权力保障,生殖技术则为节育行为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两者紧密协作共同塑造了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基本面貌。公民个人的身体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下成为被规训的后果和对象。在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国家权力的作用下,公民个人身体不仅成为不断被权力化敞视、检查和填充的对象,同时也成为被技术化敞视、检查和填充的对象。医疗化的身体不仅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规训作用下成为了空间编排的消极接受者和时间监控的消极服从者,而且逐渐演变形成了身体“真理”知识的积极驯服者。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化生育以计划生育政策为主要内容,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被认为是政策实施的两项主要宗旨。国家通过建立人口计划目标调控体系和完善人口计划工作指标体系实现对人口增长数量的计划约束,同样通过建立优生目标调控体系和完善优生目标调控方式实现对人口增长质量的计划控制。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国家通过建立从中央、省、地(市)、县、乡、村的六级计划生育行政组织机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构建了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繁密计划生育权力和技术网络,形成了对公民个人身体和生育行为进行权力和技术监视的强大力量。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制度、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度和计划生育政策动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强化了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渗透力度,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公民个体和家庭在面对强势权力和技术干预时的权利失能化倾向。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科学化生育不仅是贯彻国家生育调控意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人们优生优育需求的主要方式。国家通过建立准生证制度、利益导向制度和基层监控制度等权力监控体系实现了对国家化生育意志的科学调控,同时也通过建立计划生育医疗技术监控、避孕药具监控和人口统计监控等方式实现了对人们科学生育行为的国家监控。医疗组织的广泛建立、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医疗技术的普及推广不仅是贯彻国家科学化生育意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人们优生优育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条件。国家计划生育技术体系的建立不仅为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国家优生优育措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国家政治权力对公民个体生育权利和技术资源的分配具有规划性、选择性和非均衡性,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非均衡性的生育权利和生育后果。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节育技术应用中的性别失衡和女性婚姻中的“货币化”倾向等揭示出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固有的性别权利失衡问题。各民族之间生育政策的失衡、民族区域之间生育政策的差异和人口增长状况的差别等问题折射出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民族权利失衡问题。人口增长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则表明了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各区域之间人们享有生育权利的失衡问题。人口年龄结构中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则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各区域之间的人口在青少年抚养和老年人口赡养负担方面的权利失衡问题。医疗资源的城乡失衡、地区失衡和结构失衡问题则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人民享有平等医疗资源的权利失衡问题。在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权力和技术显然会对生育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产生深刻影响。随着现代国家权力的扩张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生育日益公共化、国家化、政治化和技术化,由此衍生出诸多的生育问题并引发了激烈的权利之争。随着社会发展及公民个人独立和权利意识的增长,人们更加关注技术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制约以及人口生产过程中的女性平等、生育平等、生命平等和生育自由等问题,尝试重新思考和确定生育过程中的权力干预的边界和技术渗透的限度问题。这导致人们对于今天中国生育权利和资源分配的非均衡性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问题,国家人口生产的目标及计划生育政策本身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等提出了质疑。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大幅度调整国家人口生产和发展目标及“计划生育”政策。这些国家目标和政策的调整并未改变人口生产资源和权利的国家权威性分配的特征,甚至在一定程度是生育政治逻辑的继续和体现,只是在不同时期国家权力干预和调控的范围、重点、目标以及手段有所不同而已罢了。
宋福进[9](2016)在《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速与知识经济的来临,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各自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计划,有选择地重点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重点建设作为调整高等教育资源与利益分配格局的一项国家政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多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亟待理清。比如,为什么要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建设,重点建设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何合理选择重点建设对象,重点建设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等等。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以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为主,对重点建设的必要性、分布特征与遴选机制、投入机制、管理机制等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充分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随着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政治论取代认识论并占据了主导地位,政治论的盛行回答了重点建设的必要性问题。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同时存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现象,需要建立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多元化机制。高等教育领域存在各种博弈关系,政府、社会和高校等三方博弈力量构成了博弈的利益主体。公共产品理论和博弈论对如何进行重点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精英与大众、公平与效率、计划与市场是贯穿于重点建设始终、有待协调的三对主要矛盾,这些矛盾关系交织在一起,影响到重点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以平衡三对矛盾关系。回顾我国重点建设的历程可发现,虽然在不同时期的实施方式有所不同,但重点建设始终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美英德日等国的经验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产生离不开政府长远规划和持续稳定的支持。在资源相对有限、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政府无力对所有高校予以均衡投入,齐头并进的绝对公平道路走不通。虽然各国出发点和建设方式不同,但资金投入更加集中、委托第三方机构、公开竞争、立法保障等已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即确立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形成当前格局是经过多次政策调整和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通过对我国重点建设高校分布的演变过程分析发现,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重点建设高校数量经历了大幅波动,区域分布实现从高度集中向相对集中的转变,类型分布出现从专业性向综合性发展的趋势,造成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和学校特色的消失。建议改变政府占主导的局面,建立公开透明的遴选机制,实行以学校与学科相结合的遴选方式,坚持集中与均衡兼顾的区域布局,实现类型多元化并鼓励学校形成特色。在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建立更加公平的财政拨款制度,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投入总量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依然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从投入结构来看,经常拨款不足,专项拨款比例过大,经费配置结构存在失衡的现象,从而导致既没有提高效率又没有保障公平。从投入稳定性来看,我国的重点建设周期性波动现象比较明显,学校无法根据长远规划合理安排资金,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需要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结构,明确重点建设投入的性质和作用,重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我国以中央部委为主进行管理的方式导致部门化的倾向,需要加强中央政府层面的协调,从国家整体层面进行规划和建设,通过立法保障重点建设的实施。进一步深化共建机制,建立省部共建理事会,形成定期会商机制。进一步完善共建内容与措施,明确教育部、地方、高校等共建方的责权利。建立社会各界参加的咨询、审议、评估等机构,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重点建设的组织实施,实行公开竞争机制。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应建立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协调机制,以平衡精英与大众、公平与效率、计划与市场等矛盾关系;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需要合理分层,应继续坚持重点建设;应平衡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标准明确、程序公开、信息透明的遴选机制,优化区域分布,形成特色和优势;应做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明确重点建设投入的性质和作用;通过立法保障重点建设的实施,进一步深化共建机制,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研究从多个视角和学科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回答了当前引发广泛争议的问题,对于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未来走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慧青[10](2009)在《中国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布局结构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反映了高校的空间分布、地理位置以及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高校布局结构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它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联系的纽带,影响着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论文以高校布局结构变革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高校布局的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遵循高校布局结构为何变革、如何变革以及变革什么的逻辑主线,采用文献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系统论、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和高等教育变革等理论的观照下,对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形成机理、空间演变规律以及空间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主要涉及四块内容:一是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历史回顾,重点探讨高校布局结构在不同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的变革历程,并将建国后高校近60年的演变史总结为“两程四段”的过程,“两程”以改革开放为界,“四段”分别是建国初期(1949~1965)、“文革”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初期(1977~1991)和改革开放中后期(1992~)。高校布局结构在每个阶段变化的内容、特点与表现各不相同。二是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机理分析,通过对高校布局结构变革主体的力量变化、实现方式以及形成机制等问题的探讨,指出高校布局结构变革在国家、社会和高校三大主体相互作用的动力下,在实施手段或方式的措施保障以及作为约束条件的系统环境的变化中最终得以实现。三是从空间演变的角度审视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指出高校布局结构在宏观空间、中观空间和微观空间上的演变规律。从宏观上看,高校布局结构的四个演变阶段实质上是一个空间重构、空间断裂、空间延伸和空间整合的过程;从中观上看,高校布局结构的变革与城市的关系表现为集聚——扩散——再集聚的过程;从微观上看,高校与城市的空间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密切。四是从空间形态上总结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规律,通过“共时态”分析,指出高校布局结构分为六种空间模式,并对集中分布与分散分布两种经典模式的表现形态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共同作用、历史惯性的路径依赖、高校发展的内在诉求和外部效应的客观需要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国防科工委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哈尔滨工程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防科工委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哈尔滨工程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1)刘达和中国科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已有相关研究 |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章 刘达高校管理经验的积累与管理特色的形成 |
2.1 刘达生平 |
2.2 创建东北农学院 |
2.3 创建东北林学院 |
2.4 坚持说真话、办实事 |
第3章 初次主持中国科大的工作 |
3.1 教学改革 |
3.1.1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
3.1.2 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 |
3.1.3 加强外语学习 |
3.1.4 减少学生课外活动量 |
3.1.5 免修、选修、单科升级 |
3.2 系科调整 |
3.2.1 系科调整前的酝酿 |
3.2.2 正式系科调整 |
第4章 特殊时期的焦点人物 |
4.1 对刘达的斗争与保护 |
4.1.1 刘达被停职反省 |
4.1.2 陆续成立的群众组织 |
4.1.3 把看管者转化为“铁杆保皇派” |
4.2 刘达终获“解放” |
4.2.1 随中国科大下迁 |
4.2.2 重新担任党委书记 |
第5章 再次主持中国科大的工作 |
5.1 试图把中国科大从合肥迁回北京 |
5.2 创办“回炉班” |
5.2.1 进修一班和进修二班 |
5.2.2 进修班与工农兵学员 |
5.3 刘达调离中国科大 |
5.4 对中国科大后来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刘达中国科大活动年表 |
附录2 忆刘达和科大——宣雅静谈话录 |
附录3 “刘达与回炉班”座谈会记录 |
附录4 冯焕清、周荷琴访谈录(节选) |
附录5 黎懋光先生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 |
(2)第二课堂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二课堂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存在的问题 |
(一)硬件更新少———影响第二课堂开展的物质基础 |
(二)政策扶持少———影响第二课堂开展的制度基础 |
(三)文化交流少———影响第二课堂开展的文化基础 |
(四)平台搭建少———影响第二课堂开展的实践基础 |
(五)红色资源少———影响第二课堂开展的精神基础 |
二、第二课堂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路径 |
(一)加快硬件换代,先进硬件打造先进课堂 |
(二)加大政策扶持,优秀制度保障优秀业绩 |
(三)鼓励文化交流,多元文化营造多彩校园 |
(四)搭建实践平台,一流平台展现一流水平 |
(五)挖掘红色资源,优质资源传承优良品质 |
三、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探索实践 |
(一)一流硬件支撑一流人才培育 |
1. 抢抓发展机遇,争取多方支持,积极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和提高办学硬件水平。 |
2. 以“百年校园”为目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着力校园自然景观的打造。 |
3. 以哈军工文化园建设为载体,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系统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 |
(二)先进制度护航一流人才培育 |
(三)特色文化烙印一流人才培育 |
1. 打造哈军工及船海特色校园文化。 |
2. 打造冰雪文化。 |
3. 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
(四)双创体系助力一流人才培育 |
(五)红色资源浸润一流人才培育 |
1. 系统总结凝练哈军工精神文化。 |
2. 利用好所在城市的红色教育资源。 |
(3)中国科学院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回顾与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形成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建立 |
2“大跃进”的影响与科技教育政策调整 |
3“科学的春天”与中科院高等教育的复苏和发展 |
3.1 接办大学 |
3.2 继续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
4 进入21世纪,形成以中科院院属大学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
4.1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3 上海科技大学 |
4.4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 |
5 总结与评价 |
(4)新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70年(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1949-1977年:图书馆法制体系的初创 |
1.1 建立出版物样本缴送制度 |
1.2 建立图书馆管理与图书馆工作基本制度 |
1.3 创立图书馆间协作共享的工作制度 |
2 1978-1996年: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驱动下的图书馆法制体系发展 |
2.1 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图书馆法制研究热潮 |
2.2 国家层面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逐步明确 |
2.3 一个相对较为全面系统的图书馆行政规章体系逐步形成 |
2.4 建立图书馆评估制度 |
2.5 图书馆标准化工作起步 |
2.6 建立图书馆专业人员职称评定制度 |
2.7 建立图书馆有偿服务制度 |
3 1997-2004年:从“法制”到“法治” |
3.1 图书馆法治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
3.2 形成了通过部署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的政策环境 |
3.3 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重要内容 |
3.4 总分馆制建设思路及政策部署开始在东部地区萌芽 |
3.5 图书馆法治理念有了跨越式进步 |
4 2005-2016年:公共文化政策驱动下的图书馆法治体系建设 |
4.1 部署免费开放政策,引发学界业界强烈反响 |
4.2 在国家层面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总分馆建设政策体系 |
4.3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释放强劲政策红利 |
4.4 部署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的政策思路得以延续 |
4.5 强化以标准化促进专业化、均等化发展的策略 |
4.6 由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构成的图书馆专门政策文件体系继续发展 |
4.7 相关领域政策体系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
5 2017年至今:中国特色图书馆法治进入新时代 |
6 结语 |
(5)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的耐受性及其去除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我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现状 |
1.1.2 北京市沙河水库水质污染现状 |
1.2 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
1.2.1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危害 |
1.2.2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 |
1.3 高等沉水植物在富营养水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
1.3.1 沉水植物修复富营养水体的主要功能 |
1.3.2 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影响因素 |
1.3.3 国内利用沉水植物修复营养化水体研究现状 |
1.4 北京市土着沉水植物调研 |
1.4.1 北京市主要沉水植物群落分析 |
1.4.2 北京市主要沉水植物种类概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土壤及植物材料 |
2.2 实验装置 |
2.3 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不同形态氮(无机氮)的耐受性研究 |
2.4 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TP (PO_4~(3-))的耐受性研究 |
2.4.1 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TP (PO_4~(3-))的耐受性实验 |
2.4.2 三种沉水植物在COD、N、P复合污染水体中对TP的耐受性实验 |
2.5 三种沉水植物对沙河水库COD、N、P的去除效能实验 |
2.6 测定方法 |
2.6.1 水质指标 |
2.6.2 植物酶性指标 |
2.6.3 植物叶生理指标 |
3 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不同形态氮(无机氮)的耐受性研究 |
3.1 三种沉水植物对NH_4~+-N的耐受性研究 |
3.1.1 NH_4~+-N对三种沉水植物体内POD含量的影响 |
3.1.2 NH_4~+-N对三种沉水植物体内MDA含量的影响 |
3.1.3 NH_4~+-N对三种沉水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1.4 NH_4~+-N对三种沉水植物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2 三种沉水植物对NO_3~--N的耐受性研究 |
3.2.1 NO_3~--N对三种沉水植物体内POD含量影响 |
3.2.2 NO_3~--N对三种沉水植物体内MDA含量影响 |
3.2.3 NO_3~--N对三种沉水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4 NO_3~--N对三种沉水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3 三种沉水植物对TN的耐受性研究 |
3.3.1 TN对三种沉水植物体内POD含量的影响 |
3.3.2 TN对三种沉水植物体内MDA含量的影响 |
3.3.3 TN对三种沉水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4 TN对三种沉水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TP (PO_4~(3-))的耐受性研究 |
4.1 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TP的耐受性研究 |
4.1.1 TP对三种沉水植物体内过POD含量的影响 |
4.1.2 TP对三种沉水植物MDA含量的影响 |
4.1.3 TP对三种沉水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1.4 TP对三种沉水植物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2 三种沉水植物对COD、N、P复合污染水体中TP的耐受性研究 |
4.2.1 COD、N、P复合污染水体中TP对三种沉水植物POD含量的影响 |
4.2.2 COD、N、P复合污染水体中TP对三种沉水植物MDA含量的影响 |
4.2.3 COD、N、P复合污染水体中TP对三种沉水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4 COD、N、P复合污染水体中TP对三种沉水植物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三种沉水植物对沙河水库COD、N、P的去除效能研究 |
5.1 三种沉水植物对沙河水库COD、N、P的去除效能 |
5.1.1 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能 |
5.1.2 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TP的去除效能 |
5.1.3 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COD的去除效能 |
5.2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基于KANO模型的国家级卫生应急队员对卫生应急演练的满意度与需求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模型-理论基础 |
三、材料与方法 |
3.1 、调查对象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 、调查方法 |
3.4 、资料分析方法 |
四、结果 |
4.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
4.2 、卫生应急演练现状 |
4.3 、过往演练存在问题与影响队员参与演练的因素分析 |
4.4 、卫生应急演练总体需求分析 |
4.5 、KANO模型调查结果分析 |
五、讨论 |
5.1 、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情况 |
5.2 、卫生应急演练现状即其满意度情况 |
5.3 、过往演练存在的问题即其应对建议 |
5.4 、影响队员参与演练的因素分析即其优化对策 |
5.5 、卫生应急演练需求情况即其建议 |
六、结论 |
6.1 、研究价值 |
6.2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第一作者论着 |
2、非第一作者论着 |
(8)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选题背景与意义 |
2、研究综述 |
3、本研究尝试解答的问题 |
3.1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调控问题 |
3.2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科学调控问题 |
3.3 现代节育运动调控衍生的失衡性问题 |
3.4 现代生育政治中的权力与权利分配之争问题 |
第一章 医疗化身体: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节育控制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兴起 |
1、中国近代节育政治的兴起 |
2、中国现代节育政治运动的演变 |
第二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身体权力化“规训” |
1、身体的权力敞视 |
2、身体的权力检查 |
3、身体的权力填充 |
第三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身体技术化“规训” |
1、身体的技术敞视 |
2、身体的技术检查 |
3、身体的技术填充 |
第四节 身体的失控: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个体化失能 |
1、身体空间编排的消极接受者 |
2、身体时间监控的消极服从者 |
3、身体“真理”知识的积极驯服者 |
第二章 国家化生育: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调控 |
第一节 国家人口调控目标下的节育运动 |
1、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发展历程 |
2、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调控体系 |
3、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指标体系 |
第二节 国家优生目标调控下的节育运动 |
1、国家优生工作的发展历程 |
2、国家优生目标的调控体系 |
3、国家优生目标的调控方式 |
第三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计生组织体系 |
1、计划生育组织体系 |
2、计划生育运行方式 |
第三章 科学化生育: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技术监控 |
第一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组织、资源与技术控制 |
1、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组织控制 |
2、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资源控制 |
3、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技术控制 |
第二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社会监控体系 |
1、国家化生育权力监控体系 |
2、国家化生育技术监控体系 |
第四章 失衡性权利:生育权利的非均衡性及后果 |
第一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性别失衡问题 |
1、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出生人口性别失衡问题 |
2、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性别平等问题 |
3、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女性与婚姻 |
第二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民族失衡问题 |
1、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人口生育政策之间的失衡问题 |
2、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地域之间生育政策失衡问题 |
3、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状况之间的失衡问题 |
第三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区域失衡问题 |
1、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城乡失衡问题 |
2、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地区失衡问题 |
第四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年龄结构失衡问题 |
1、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中的城乡差异 |
2、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中的地区差异 |
第五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医疗资源失衡问题 |
1、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城乡失衡问题 |
2、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地区失衡问题 |
3、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结构失衡问题 |
第五章 技术性失衡: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权利之争 |
第一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妇女解放与奴役之争 |
第二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生育权与生命权之争 |
第三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公民平等权之争 |
第四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国家权力与公民自由之争 |
第六章 生育政治:现代国家生育权利和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及其逻辑 |
第一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内涵 |
1、生育的概念 |
2、政治的概念 |
3、生育政治的概念与内涵 |
3.1 什么人享有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
3.2 人们在什么时候享有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
3.3 人们怎么样获得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
第二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中的权力与权利分配逻辑 |
1、生育政治权力和权利分配的一般逻辑 |
2、生育政治权力与权利分配的特殊逻辑 |
3、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特征 |
第三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逻辑演变 |
1、节育运动中的国家权力干预将减弱,社会和家庭自主调控力度将增强 |
2、节育运动中的消极技术干预力量将减弱,积极技术干预力量将增强 |
3、个人自主生育和科学选择生育将会给节育运动带来的新的伦理和法律挑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认识论与政治论:重点建设的必要性 |
2.2 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的多元化机制 |
2.3 博弈论:高等教育各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 |
2.4 重点建设的主要矛盾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程回顾与国际借鉴 |
3.1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程回顾 |
3.2 美国联邦政府科研拨款:国家利益导向的持续投入 |
3.3 英国科研拨款改革:以质量评估为基础的拨款机制 |
3.4 德国卓越计划:从均衡发展到有选择性投入 |
3.5 日本COE计划:从政府指定到公开竞争 |
3.6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分布特征与遴选机制 |
4.1 重点建设高校数量分析 |
4.2 重点建设高校区域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 重点建设高校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遴选机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投入机制 |
5.1 高等教育投入总体情况 |
5.2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投入分析:以“211 工程”、“985 工程”为例 |
5.3 重点建设高校财政投入结构:基于72 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 |
5.4 重点建设投入的性质与作用 |
5.5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管理机制 |
6.1 中央政府层面的管理方式 |
6.2 中央与地方的共建机制 |
6.3 美英德日的经验借鉴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建议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10)中国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第一章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系统论的指导思想 |
一、系统、结构与功能 |
二、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三、高校布局结构的特征 |
第二节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一、教育系统外各因素对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影响 |
二、教育系统内各因素对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影响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变革的理论 |
一、社会变迁研究概要 |
二、高等教育变革研究的理论框架 |
三、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理论意蕴 |
第二章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高校布局结构的变革 |
一、建国后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
二、建国后高校布局结构演变的历程 |
三、建国后高校布局结构变化的总结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今高校布局结构的变革 |
一、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
二、改革开放后高校布局结构演变的历程 |
三、改革开放后高校布局结构变化的总结 |
第三章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主体的力量变化 |
一、计划经济时期各主体的角色地位 |
二、市场经济时期各主体的角色变化 |
第二节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实现方式 |
一、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主要方式 |
二、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方式选择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形成机制 |
一、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动力源泉 |
二、手段或方式的实施——措施保障 |
三、系统环境的变化——约束条件 |
第四章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规律性认识(上):空间演变 |
第一节 高校布局结构的空间意蕴 |
一、关于空间 |
二、高校布局结构的空间意蕴 |
第二节 高校布局结构的宏观空间演变 |
一、空间重构 |
二、空间断裂 |
三、空间延伸 |
四、空间整合 |
第三节 高校布局结构的中(微)观空间演变 |
一、中观空间演变过程 |
二、微观空间结构演化 |
第五章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规律性认识(下):空间形态 |
第一节 高校布局结构的空间模式 |
一、均匀分布与随机分布 |
二、集中分布与分散分布 |
三、条状分布与块状分布 |
第二节 集中与分散模式的表现形态 |
一、高校布局结构的宏观区位 |
二、高校布局结构的中观区位 |
三、高校布局结构的微观区位 |
第三节 集中与分散模式的形成原因 |
一、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共同作用 |
二、历史惯性的路径依赖 |
三、高校发展的内在诉求 |
四、外部效应的客观需要 |
结语 |
一、高校布局结构的多维性 |
二、一个审视高校布局结构演变的新视角 |
三、一种解释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理论架构 |
四、空间模式:高校布局结构的新诠释 |
五、高校布局结构发展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
附录二: 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 |
附录三: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
附录四: 普通高校历年合并情况 |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变动情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国防科工委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哈尔滨工程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刘达和中国科大[D]. 余智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2]第二课堂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路径[J]. 刘志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1(15)
- [3]中国科学院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回顾与评析[J]. 陈念宁,谢勇.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01)
- [4]新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70年[J]. 申晓娟. 图书馆杂志, 2020(01)
- [5]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的耐受性及其去除效能研究[D]. 唐智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基于KANO模型的国家级卫生应急队员对卫生应急演练的满意度与需求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敏.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7]机械与运载工程专家——杨士莪[J].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 奋斗, 2018(12)
- [8]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D]. 周长友.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9]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协调机制研究[D]. 宋福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中国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D]. 陈慧青. 厦门大学, 2009(12)
标签:大学论文; 沉水植物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论文; 刘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