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举办净土文化研讨会

太原举办净土文化研讨会

一、净土宗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石晨曦[1](2021)在《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文中指出所谓文化殖民,简言之是指侵略者以文化手段对占领地区的人民进行奴役、洗脑、侵略的过程。其结果是想要创造出一种符合侵略者意图的新型文化,亦即“殖民文化”。近代以来,伴随日本的海外扩张,作为日本传统宗教的神道教逐渐向海外流播。流播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是日本在占领地区强行置地建立神社,以至于大量海外神社应运而生。这些海外神社,是日本侵略者在文化殖民过程中留下的物证,也是“殖民文化”的符号。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接手关东州,并于1905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了首个海外神社——安东神社。以此为发端,日本开启了在中国东北地区建造神社的侵略史。毫无疑问,日本殖民者在中国东北的神社创建行为是一种与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同步的文化侵略行为,它贯穿于日本对华侵略的全过程,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精神输出”的道具。本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时期的神社创建活动,进行全面考察和重点论述。在宏观层面,运用史料分析法对日本神道和神社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不同时期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考察。同时,对国内外先行研究中有关海外神社以及日本在东北地区所建神社的相关数据和具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考证。此外,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神社所处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以直观的形式加以呈现。在微观层面,以日本殖民统治中国东北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为前提,从日本关东军的“满洲布教”入手,探讨“军队神社”“试点神社”“满铁神社”“开拓神社”“国家神社”等五类神社的实态。在此基础上,对日本殖民统治东北时期的神社创建活动所呈现的特点及影响进行评价。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日本创建大量的海外神社,是日本国家宗教——国家神道布教海外的实践。与日本所实施的直接军事统治和政治统治相比,海外神社的侵略性更加隐蔽。这成为日本文化殖民过程的主要特征。海外神社可以寄托军人的思乡之情,也可以成为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的调节器,也可以是民族凝聚力的凝结剂。神社作为国家神道的代言人,从本质上脱离了作为宗教思想传播的社会性文化场所,而转变为特异时空下被政治化的思想强制牢笼。最终,海外神社成为“殖民文化”的符号。

彭蕊蕊[2](2020)在《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文研究》文中指出净土五会念佛行仪是净土四祖法照创立的念佛法门,其行仪文本有广本《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上中下卷)三卷与略本《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一卷,集净土宗行仪之大成。这两部行仪文本在中晚唐宋初广为流传,之后在中原地区绝迹无传,于九世纪中叶传入敦煌的五会念佛行仪赖敦煌藏经洞得以保存,五会念佛行仪亦随着藏经洞的开启进入了学者的视野。净土五会念佛行仪主要内容由四十来篇赞文按一定的程仪顺序排列,为了配合仪式应用的需要,在赞文中加以音乐性的“和声”与“套辞”,并穿插“五会念佛音声”念诵佛号。这样的行仪形式颇具特色,丰富和发展了净土宗行仪。不仅如此,五会念佛行仪亦是佛教仪式文学的代表,前人对其文学性的研究虽有涉足,但仅倾向于单篇赞文的研究,还未有从行仪整体形式角度全面挖掘这些赞文的渊源与价值。鉴于此,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敦煌写本文献为基础材料,立足佛教信仰与仪式关系,将五会念佛行仪置于净土宗思想历史下,就五会念佛行仪渊源、文体来源及文学艺术特征等从文本细读展开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第一节主要概述了弥陀净土信仰产生的思想渊源与大乘精神特质,弥陀净土信仰以“三经一论”建立了其基本理论与修持体系,以其“念佛”修持的便易性与“临终往生”的关怀精神深得普通民众的普遍信仰;第二节在前人对法照生平行迹的研究基础上,将前人所忽略的法照传记虚构部分与写实部分结合考察,丰富了对法照修行实践的认识;第三节分析了五会念佛行仪结构受善导念佛行仪的影响,并对五会念佛行仪结构作简要概述。第二章,探讨了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文文体来源。五会念佛行仪赞文属于佛赞文的一部分,在形式与内容上承袭了印度佛教赞呗的音乐性,又具有汉语体的韵味。此外,五会念佛行仪赞文作为净土宗的仪式内容,在净土仪式、赞文创作实践中又独具魅力,自有其一脉相承的发展历史。第三章,讨论了五会念佛仪式赞文的文学艺术性特征。第一节就五会念佛赞文内容的丰富性分为了三类,并进一步分析了五会念佛赞文的通俗性与修辞的多样性特征;第二节就五会念佛行仪赞文与音乐形式从句式、联章、套辞、和声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揭示了这些形式与法会仪程进行与宣教化俗的联系。第四章,以敦煌写本文献为材料,从写本学研究视角,吸取五会念佛写本文献中呈现的信息,考论出五会念佛在九世纪中上叶已传入敦煌,一直流传于宋初;通过对五会念佛行仪赞散抄写卷抄写形态、同抄现象的解读,发现五会念佛行仪赞文散篇还被用于祭亡仪式、受戒仪式与信徒日常修持诵读之中,说明了五会念佛对敦煌社会生活习俗有深刻的影响。

范瑜容[3](2020)在《唐代僧人法照研究》文中认为唐中后时期净土宗师法照是净土宗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由于法照的着作并不多,而且在20世纪以前他的主要着作也失传,所以有关法照的研究并不多。自上世纪20年代敦煌藏经洞文献出土后,中外学者发现了大量有关法照的净土赞文,并逐渐对此展开研究。随着对法照及其赞文的深入研究,学术界对法照的净土教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日本学者对此研究最早,也着力最多。到了七八十年代,由于各项条件的熟具备,中国迎来了法照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但由于重要资料的缺失,对法照无法做到全面考证,而且纵观以往研究,仍有一些探索的空间。本文首先全面论述了法照从出家到示寂一生的轨迹。其次主要着眼于五会念佛,以五会念佛音声和赞文两方面入手。就五会念佛音声方面,其音乐方法属于梵呗中的一种特殊唱法,还分析了高声念佛与大声念佛、厉声念佛之间的关系。就赞文方面,对法照的赞文写本再一次进行了归类——专卷和散卷,补了一些漏卷和近几年发现的,另外对这些卷号的情况作了具体分析,重点对P.2130是否为缺失的上卷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然后利用音韵学分析了法照对其他礼赞文的取舍情况以及赞文近体诗风格的特征。最后分析了法照与五会念佛的影响:其一,他融合并促进了各宗派之间的关系;其二,由于五会念佛独有的音乐性,将其与七七斋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促进了弥陀净土信仰的新形态。另外,从空间上看,五会念佛的传播不局限于五台山,不仅传到敦煌,还远传日本;从时间上看,五会念佛一直影响到近代。这些成果都与法照本人的智慧和努力分不开。

焦骏峰[4](2020)在《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文中认为“庐山东林寺”始建于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之手,她是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祥地。由此,慧远大师所创立的净宗一派,传承一千六百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净土宗所提倡的“念佛法门”颇为流行,广为传播,可所谓在佛教八大宗派中,净土宗“念佛法门”巨星璀璨,灵光独耀。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在快节奏与充满竞争现代社会中,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它所形成独特的净宗文化,如何发挥着积极作用去调和处于多变的现代人类?净宗文化,它又有何魅力吸引着现代社会大众的目光?要想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不得不追溯到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缘起。论文以现代净土文化发祥地“庐山东林寺”为中心展开论述,本文先从历史去探讨净宗文化的发源以及东林寺千年历史的变迁。在第三章中,深入地研究东林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它所形成的净土文化通过怎样的方式去适应现代社会,又是如何影响现代人类?尤其在第四章中,祖庭“庐山东林寺”是如何进行一种现代性转化?会着重在东林寺文物胜迹与现代寺院建筑风格艺术上去体现。后面的章节会依次探讨,东林寺所具有独特的现代净土道风、现代僧团建设、现代佛事活动,现代寺院管理、对现代人类临终关怀、民间慈善行谊、弘法教化,国内外净宗文化的弘扬与交流,践行“人间净土”,构建和谐社会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东林寺在现代社会中,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因此,对庐山东林寺的考察对于研究与挖掘净土宗文化、人文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影响,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甄跃达[5](2020)在《傅山道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傅山是明末清初值得关注的一位学术大师。以往的研究过于重视其遗民和启蒙思想家身份,而对他与道家道教的关系认识不足。该文论证傅山道学概念的成立,以此解读其思想在明末清初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的独特意义,深化明清之际思想史和学术史的研究。明末清初精英士人的思想,呈现出在自由思考中走向现实主义的总体倾向;而“一般思想、知识和信仰的世界”,呈现出更强的世俗化特征。傅山的家乡山西,地理区域性突出,多民族聚居,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时代和地域的这些思想文化特征,通过世代的累积和个人的经历,塑造了傅山偏好道家道教的思想倾向。即使他的被后世视为遗民行为的反清活动,也是以道家道教思想为指导的。探讨傅山的道学思想,首先需要分别探讨其道家思想和道教思想,然后分析二者能否统合为道学思想。在道家思想部分,傅山突出了“道”的本体地位。为阐明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关系,他以“精”作为“道”和“气”之间的概念:道中有精,气由精生,经验世界由气生成。在这种认识下,傅山指出人对经验世界存在原生是非和衍生是非两种经验认知;个人回归于道的总体规划是“性修反德”,但此过程中也要打破经验认知,回归“真知”。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双重建构,也使他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和事功思想兼具入世和出世的双重特征。当然,在构建其道学思想过程中,他对老庄之学和黄老道之学的思想都有吸收。傅山确实有宗教信仰,而且他对道教、佛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认识都处于时人的前列。傅山师从郭静中,成为全真道龙门派第六代弟子。《道藏精华》中的丹亭真人传道密书和《玄机口诀》,在内丹思想上与《傅山全书》所见傅山的内丹思想有相似之处。笔者认为傅山纂录两部道书的可能性较大,但支持这种认识的文献证据尚不够充足。傅山的道教思想有比较明显的全真教特征,“性命兼修,修性为先”。他会通道教内丹学、中国传统医学和道家思想,是对道教思想的重要贡献,也是“道学”概念成立的重要理论基础。道学思想是傅山思想的核心,由此形成了他以“觉”为核心的学术思想。“觉”兼具信仰和学术理性双重特征。它可以被视为北方士人在经世致用的时代潮流下,突破了宋明理学学术体系的一项学术成就。傅山在道学思想的基础上诠释和吸收先秦儒、墨、名等家的思想,并大力批判宋明诸子的理学思想。傅山的道学思想借鉴佛教思想之处实多,但在宇宙论问题上始终站在道家思想的立场上。道学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实际蕴含了道的应用和表达问题。傅山的医学思想以人体“水火互藏”说为基础,因此重视人的生理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由于个体的精神状况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较大,所以他在思考“道”与“术”的关系时,注重具体的“世”的背景。傅山不仅对人的表达问题有深刻思考,而且对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艺术形式规律也有自己的探索。他在文学和书法上追求“自然”境界,显示了其文艺思想的道学特征。

李海霞[6](2020)在《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世俗化问题探究》文中认为佛教自两汉之际由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敦煌成为传播路上的必经之地,事实证明佛教在敦煌扎根发芽,使敦煌成为一佛教都市。隋唐至北宋的敦煌,更是将当地佛教发展推至极盛。佛界最重视的离俗原则亦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随着与世俗力量的交流碰撞而发生了极大变化——世俗化。“唐中后期五代宋初”的敦煌历经吐蕃占领时期及归义军政权统治时期,是敦煌政治历史上较长且完整存续的重要时段,特殊的政治环境于佛教世俗化的推进产生重要影响。佛教文化兴盛的敦煌留下了丰富的石窟及文书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得知,该时期的佛教世俗化在佛寺、僧尼、佛法等佛教界重大内容中皆有体现。文章以“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的世俗化”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文献学研究方法,主要利用敦煌写本文献资料及莫高窟供养人题记,从佛寺、僧尼及佛法三方面对吐蕃及归义军时期的敦煌佛教世俗化问题进行探究。文章除绪论外,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对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的发展概况进行叙述,在唐王朝历代帝王佛教政策的背景下,结合敦煌文书资料探讨吐蕃及归义军时期敦煌地方政权与佛界势力的相互依存关系。吐蕃占领时期保留了敦煌佛教势力,且采取崇佛政策;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继续发展,官寺数量达十七所,僧尼人数上千人。但二者皆非无限制的护佑佛教,其间实行的压制佛教发展的举措同样值得注意,这些举措体现了世俗政权与教界相互抗衡却不得不彼此借力的微妙关系。第二、三、四章以佛寺、僧尼、佛法为划分依据,逐章进行探析。佛教寺院作为僧尼居止、各项佛教活动甚至世俗活动也以之为中心开展的场所,是佛教发展的基础,是探究佛教发展离不开的论题,也是了解敦煌佛教世俗化绕不开的一环,故而作“佛寺与佛教世俗化”一章,从佛寺建立、寺院经济、寺院管理等三节进行论述。第三章“僧尼与佛教世俗化”研究。首先讨论了敦煌僧尼的来源及组成,进一步探究当地世家大族和佛界之密切联系,紧接着将“僧尼公度、卖度、僧尼籍及其管理”等僧尼受戒中所体现的佛教世俗化现象加以论述。随后,集中力量讨论僧尼生活中“饮食文化上的不合戒律、经济生活中的过度敛财、俗世关系中的‘不离家’及政治上的过度参与”等世俗化表现。第四章“佛法与佛教世俗化”研究。藏经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敦煌人“诸《经》皆奉”,“多宗并行”;佛事活动的“平民化、大众化”,生、老、病、死皆与佛教密切相关;宣扬方式的“通俗化、自由化”,俗讲变文与讲因缘因时而生;佛事目的的“世俗化、功利化”,于释门抑或于俗世而言,佛事的宗教旨意渐弱。

郭彩霞[7](2019)在《布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的慈云寺研究》文中认为佛寺,是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场所,是佛教文化的空间载体。在我国的宗教建筑保护策略的影响下,许多着名的佛寺作为文物古迹被保存下来,成为城市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部分佛寺的祭祀仪式活动和周边的民俗活动也得以存活下来。但是,很多在县城乡村中已经被评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古建筑群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象,仪式祭祀活动等非物质文化有逐渐消亡的态势,那么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审度此类建筑及存在于其中的仪式活动是对其基本的尊重。本文以建筑学基本理论为前提,以被评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大同市天镇县慈云寺为研究对象,引入社会学中的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从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展开对慈云寺建筑及仪式空间的研究,以点带面的方式描绘慈云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期望基于社会学角度来探究佛寺。通过对慈云寺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绘,对建筑布局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出其特点和规律。结合地方文献史料和申请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资料,了解慈云寺的建筑的形制发展和改变,以及寺中现存的宗教祭祀仪式情况,并对宗教祭祀方面的仪式活动进行跟踪调研,进而分析影响佛寺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利用布迪厄场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和研究工具,从建筑场域和仪式空间场域的角度分析佛寺的构成,进而研究得出慈云寺空间的形成原因和作用机制,对佛寺建筑空间的演变与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以及宗教仪式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综合全面性的理解。最终通过对佛寺建筑与仪式空间的研究分析与总结,挖掘出社会发展和文化因素对慈云寺未来的发展的影响,并为慈云寺在之后发展中得到更妥善合理的保护与使用提出可行性建议。论文通过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论证了慈云寺的成因和作用机制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息息相关。慈云寺存在体现了当地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宗教、文化和建造技术的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同时,总结了社会发展和文化因素对未来佛寺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慈云寺在之后发展中,在保护其建筑文化与地域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同时,须将其融入到时代的发展中。

邓新航[8](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刘燕[9](2019)在《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园林文化是四千多年来华夏文明的重要因子,而在中国园林史学研究中,存在重华夏,轻夷狄的情况,这也就使得辽代园林史的研究一直未受重视。辽代园林一方面体现了契丹族作为游牧民族的人文风情,辽阔草原上契丹族的艺术审美,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原汉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给契丹族带来的影响。辽代园林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相对落后社会文化形态主动向先进文化形态去吸收学习的特征。无论辽代是如何选择吸收借鉴先进汉文化,汉文化对于契丹游牧民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和学习辽人的思维方式,探究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交织机理,对于全面认识辽代园林风格、演变规律至关重要。因此研究辽代园林,不仅是对辽代园林、少数民族园林史的补充更是对中国园林史的补充。论文主要分为三大块,首先通过梳理辽代园林的自然人文环境,指出辽代是以契丹游牧民族为主体,极具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国家。游牧文化有极强的流动和瞬时性,游猎已经可以满足契丹人的娱乐、精神需求,而园林作为中原地区的艺术形态趋于固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园林与契丹游牧文化具有相斥性。建国后,以契丹游牧文化为本位政策与中原汉文化政策之间的互动,在辽代209年的统治中始终存在。在两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也正是基于文化的交织,园林艺术在辽代才得以发展。其次通过整理分析数个园林个案,发现辽代园林兼具奔放粗犷的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唐宋园林文化特征,寺庙园林以风景化为主要特征,私家园林以生产要素、崇佛礼佛为造园主题,皇家园林在游猎习俗影响下多围绕湖泊生态环境而建。最后,本文总结了辽代园林从无到有,直至全盛的发展体系,提出捺钵文化下的皇家园林对后世金代、元代,乃至明清园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自此开启了北京地区皇家园林的序幕,辽代园林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古典园林的多民族文化内涵。

雷亚伦[10](2019)在《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打造文化主题景区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开发成为了一种流行。然而,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相关利益部门却普遍把这一特殊文化资源视为创建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和吸引游客观光的重要手段。在“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利益驱动之下,他们一方面打着弘扬中国传统佛教文化和佛法精神的旗号,另一方面却做着“不如法”设计。一些景区为了应对相同性质景区之间的激烈竞争和满足游客追新猎奇的想法,不惜斥巨资去建造巨型露天佛像、过于豪华的室内外装饰、佛俗迥异的景观小品、泥古的佛教建筑等途径去吸引游客和信众。这种“不如法”设计不仅有损原佛教文化遗存的历史价值、佛教教义、国家宗教法规,同时也不符合当代佛教景区建设“人间佛教”、“人间净土”的实际需要。面对这种“不如法”趋势,自1994年国务院颁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制订了一系列条例,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法律越严佛像越高的窘境。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各利益相关者对当前佛教景区设计诉求存在差异,且利益主体各方制衡力有强弱之分。作为一名设计学研究者和佛教景区景观设计实践者,本文以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禅宗美学“心性”思想为核心论点,针对当前佛教景区“不如法”设计的流行,提出在“心性”思想指导下的设计语境能够更好满足当前佛教景区的现实诉求,有效阻止“不如法”设计的盛行,并予以案例和实践证实本文观点。第一章为禅宗美学“心性”史论梳理,从社会文化宏观背景和禅宗美学发展史的理解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在“心性”思想影响下“宗教禅”到“美学禅”的演变过程,挖掘围绕禅宗思想本源“心性”而产生的审美基本特征。第二章为汉传佛教寺院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梳理,解读禅宗美学“心性”对古代佛教寺院彻底汉化的影响。第三章为案例分析,针对佛教景区发展现状、设计问题、原因展开深入探讨,提出受禅宗美学“心性”思想启示的设计语境能够有效满足当前景区各方利益的诉求,提供“如法”设计形式,并结合案例给予证明。第四章为理论实证,以参与和调研的南京栖霞三论宗佛教文化园、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实证本章提出的论点。最后,本文认为,佛教景区与旅游开发实际不存在本质矛盾,依据“心性”的审美设计原则,是可以实现共赢的。当代佛教景区既是僧人诵经礼佛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社会大众旅游观光、体验佛教文化、学习佛法精神的“人间净土”,而它真正的魅力在于亲身体验佛教对人调心、净化内心、提升生命的内在品质功能。这一点与禅宗“心性”审美思想相当契合。

二、净土宗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净土宗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先行研究概况
        (一)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二)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日本神道与神社概述
    第一节 神道发展要略
        一、词称溯源
        二、发展历程
    第二节 作为建筑物的神社
        一、构造与样式
        二、社格制度
        三、社会功能
    第三节 作为“超宗教”的神社
        一、明治时期的神社整理
        二、神社祭祀的变革
第二章 神国思想与海外神社
    第一节 海外神社创建的原点
        一、神国思想的内在驱动
        二、神国思想的扭曲变异
    第二节 海外神社类型的多样化
        一、天皇制国家下的神社分类
        二、海外神社的界定与分布
        二、海外神社在中国的萌芽
第三章 “尊皇尚武”的神社:从“满洲开教”到“军队神社”
    第一节 关东军保护下的“满洲开教”
        一、三条教则与教育敕语
        二、军人敕谕与随军布教
        三、对华布教与战地祭祀
    第二节 关东军部队内的“军队神社”
        一、供奉间谍的护国神社
        二、731部队里的东乡神社
        三、国界线上的东宁神社
        四、军事要塞里的守护神社
        五、“军队神社”特点
第四章 不断扩张的神社:从“试点神社”到“开拓神社”
    第一节 关东州时期的“试点神社”
        一、“关东州”的界定
        二、扩张期的神社制度
        三、“试点神社”概述
        四、“试点神社”特点
    第二节 “满铁”资助下的“满铁神社”
        一、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与满铁附属地
        二、神社行政与总体布局
        三、时代印记里的安东神社
        四、都市中心里的新京神社
        五、铁路要线上的奉天神社
        六、辽东湾内的营口神社
        七、千金山上的抚顺神社
        八、农事试验场里的公主岭神社
    第三节 “满洲开拓构想”下的“开拓神社”
        一、日本“满洲移民”概述
        二、“移民提案”与“一团一社”
        三、弥荣开拓团与弥荣神社
        四、城子河开拓团与城子河神社
        五、“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与船上神社
        六、镜泊学园与镜泊神社
        七、“麻山事件”与哈达河神社
第五章 伪满洲国法西斯文化专制的象征
    第一节 法西斯文化专制的强化
        一、神职教育与祭祀官养成计划
        二、国民精神总动员与慰灵祭
        三、伪满“靖国神社”——建国忠灵庙
        四、伪满“国家神社”——建国神庙
    第二节 国家神道思想的歧途
        一、国家神社的角色转变
        二、战后的逆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东北地区神社列表
附录二:日本开拓团大事记
附录三:神道文化大事年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选题研究的界定及范围
    二 选题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 研究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净土五会念佛行仪的形成及内容
    第一节 弥陀净土思想及信仰
        一 弥陀净土思想体系
        二 弥陀净土信仰修持的大乘精神
    第二节 法照与五会念佛法门的创立
        一 法照其人
        二 衡山创立五会念佛
    第三节 五会念佛行仪内容结构
        一 法照之前净土行仪结集
        二 五会念佛行仪内容
        三 五会念佛行仪结构
第二章 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文体溯源
    第一节 汉文佛赞的生成与发展
        一 中印传统赞文
        二 汉文佛赞的生成
        三 隋唐佛赞的发展
    第二节 净土宗与净土赞
        一 印度净土赞的兴起
        二 《无量寿经》的文学性影响
        三 唐前净土赞的创作
第三章 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之文学艺术特征
    第一节 五会念佛行仪赞之文学特征
        一 赞文内容的丰富性
        二 语言的通俗性
        三 修辞技巧的多样性与功能性
    第二节 五会念佛行仪赞之音乐性特征
        一 “五会念佛”音声
        二 赞文句式
        三 “和声”与“套语”
第四章 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文之写本研究
    第一节 五会念佛行仪赞文写本与赞文之流传
        一 五会念佛行仪赞写本概述
        二 五会念佛行仪赞在敦煌流传时间考
    第二节 五会念佛行仪赞在敦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一 祭亡仪式上的应用
        二 受戒仪式上的应用
        三 日常修持念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唐代僧人法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材料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法照生平及其着作
    一、生平与活动
        (一)出生
        (二)出家求学
        (三)五台山传法
        (四)建造竹林寺
        (五)游行太原、长安
        (六)示寂
    二、法照着作
        (一)着作《观行仪》
        (二)着作《略法事仪》
        (三)法照的诗
        (四)大圣竹林寺记
第二章 五会念佛
    一、五会念佛概况
    二、五会念佛声律源流
    三、关于五会念佛赞本的分析
        (一)《五会赞》
        (二)《叹西方净土五会妙音赞》
        (三)《极乐五会赞》
        (四)《叹五会妙音赞》
        (五)《净土五字赞》
第三章 法照礼赞文研究
    一、关于法照的赞偈
        (一)《观行仪》和《略法事仪》所收赞偈
        (二)关于五会念佛赞文的敦煌写本分类
        (三)卷号整理情况的分析
        (四)对P.2130是否为卷上的再分析
    二、法照诗与赞文的特点
        (一)法照诗的文学特征
        (二)法照赞文的规范性和时代性、地方性
第四章 法照与五会念佛的影响
    一、法照个人的影响力及其原因
        (一)影响力
        (二)对法照崇拜的原因
    二、五会念佛的传播及影响
        (一)五会念佛的传播
        (二)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状况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文献综述
第2章 庐山东林寺的历史
    2.1 东林寺的历史沧桑
    2.2 历代名僧与东林寺
        2.2.1 莲宗初祖—慧远大师
        2.2.2 西林鼻祖—慧永大师
        2.2.3 东方释迦—智者大师
        2.2.4 日本高僧—澄圆大师
        2.2.5 六次东渡—鉴真大师
        2.2.6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
        2.2.7 临济宗师—释常总
        2.2.8 禅宗泰斗—虚云大师
    2.3 历代名士与东林寺
        2.3.1 桃源中人—陶渊明
        2.3.2 丹元道人—陆修静
        2.3.3 脱去青衫便是僧—白居易
        2.3.4 民族英雄—岳飞
        2.3.5 阳明心学—王守仁
        2.3.6 向往东林寻莲社—陆游
        2.3.7 护持东林道风—崔黯
        2.3.8 维新领袖—康有为
        2.3.9 佛教领袖-赵朴初
第3章 东林寺与现代社会
    3.1 现代社会信仰的缺失
    3.2 构建现代人类心灵的一片净土
        3.2.1 净土宗文化的流变及对现代人的影响
        3.2.2 净土法门之特色与现代人修行
第4章 净土宗文化的外化—东林寺现代建筑与造像
    4.1 东林祖庭的建筑布局与特征
    4.2 东林祖庭的文物胜迹与景观艺术
    4.3 东林大佛
        4.3.1 顺天应人—启建东林大佛
        4.3.2 启建大佛的助缘与艰辛过程
        4.3.3 大佛造像的意义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4 东林净土苑
        4.4.1 东林净土苑的建筑布局与造像壁画风格
        4.4.2 东林净土苑是现代净土文化荟萃与结晶
第5章 现代东林道风
    5.1 东林寺现代伽蓝僧团
    5.2 东林寺现代佛事活动
        5.2.1 东林寺的佛七与闭关
        5.2.2 东林寺的往生助念与临终关怀
        5.2.3 东林寺的慈护与放生
    5.3 东林寺义工精神
第6章 现代东林寺方丈对净土文化的弘扬与贡献
    6.1 中兴之师—果一上人
        6.1.1 果一上人的出家因缘
        6.1.2 重光祖庭,振锡东林
        6.1.3 勤俭苦修,佛门楷模
    6.2 正法传续—传印法师
    6.3 继往开来—大安法师
第7章 践行“人间净土”开创现代净土文化传播的新局面
    7.1 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传播机构设置
        7.1.1 《净土》杂志的创办
        7.1.2 开办净土研习班与网络班
        7.1.3 东林印制部与佛艺研究所
        7.1.4 视听部与发行部
        7.1.5 文宣部与网络部
        7.1.6 净宗文化研究所
    7.2 净土文化佛学夏令营
    7.3 民间慈善行谊,弘扬净土精神
    7.4 净土文化交流
    7.5 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所表现出的意义与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傅山道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1. 关于傅山
        2. 关于“道学”
    二、研究现状分析
        1. 关于傅山道家思想的研究
        2. 关于傅山与道教的研究
        3.傅山思想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傅山与道家道教之因缘
    第一节 时代和地域
        一、时代思潮
        二、地域社会
    第二节 家世和生平
        一、傅山的家世
        二、“本自才情人”
        三、道士与遗民
        四、“老来归宿”
    第三节 道学与傅山的反清活动
        一、“忠孝神仙”
        二、“圣人不仁”
第二章 傅山的道家思想
    第一节 道与气
        一、有无论
        二、论理、气
    第二节 道与识
        一、原生是非和衍生是非
        二、“修性反德”: 工夫论的路径规划
        三、“真知”和“情实”: 道的两个面向
    第三节 黄老与老庄
        一、方外人行方内事
        二、政治思想
        三、事功思想
第三章 傅山的道教信仰与思想
    第一节 傅山的宗教观
    第二节 傅山的道教思想
        一、道派师承
        二、道教着述
    第三节 内丹理论
第四章 道学与傅山的学术思想体系
    第一节 道学与傅山的学术研究
        一、傅山的学术观
        二、道学与儒学
        三、道学与佛学
        四、道学与名家、墨家思想
    第二节 道学与傅山的医学、文艺
        一、道学与傅山的医学思想
        二、道学与傅山的文艺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世俗化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关于本研究专题的含义界定
        (一)研究时限
        (二)敦煌佛教世俗化及世俗化程度
    三、研究史回顾
        (一)佛寺
        (二)僧尼
        (三)佛法
        (四)佛教世俗化
第一章 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发展概况
第二章 佛寺与佛教世俗化
    第一节 世俗政权参与捐建、修营、赐额佛寺
        一、世俗政权与寺院修建
        二、寺名由来及赐额情况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世俗社会
        一、寺院经济来源
        二、财政用途
        三、关于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剥削现象
    第三节 寺院管理
        一、僧职任命
        二、僧务管理
第三章 僧尼与佛教世俗化
    第一节 僧尼来源及组成
    第二节 僧尼受戒
    第三节 僧尼生活
        一、饮食文化中的饮酒与“非时”食
        二、经济生活中的敛财
        三、俗世关系
    第四节 佛教影响的世俗信众
第四章 佛法与佛教世俗化
    第一节 藏经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
    第二节 佛事活动的“平民化、大众化”
        一、转经、抄经
        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佛教岁时佛俗
    第三节 宣扬方式的“通俗化、自由化”
        一、俗讲
        二、说因缘
    第四节 佛事目的的“世俗化、功利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布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的慈云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场域理论研究现状
        1.3.2 佛教建筑及空间研究现状
        1.3.3 慈云寺建筑及空间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研究框架
2 布迪厄场域相关理论与佛寺场域建构
    2.1 布迪厄场域理论相关概念
        2.1.1 场域
        2.1.2 场域组成元素——资本
        2.1.3 场域实践产物——惯习
    2.2 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应用及其优势
        2.2.1 应用
        2.2.2 应用的优势
    2.3 佛寺场域的构建
        2.3.1 场域与佛寺的关系
        2.3.2 物化的建筑空间——建筑场域
        2.3.3 仪式化的本体空间——仪式空间场域
        2.3.4 影响因素
        2.3.5 运行逻辑
        2.3.6 实践结果——惯习的产生
    2.4 本章小结
3 慈云寺概况
    3.1 区位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行政区位划分概况
    3.2 历史沿革
    3.3 宗教文化
        3.3.1 宗教
        3.3.2 民俗文化
    3.4 建筑概况
        3.4.1 选址
        3.4.2 布局
        3.4.3 院落空间
        3.4.4 单体建筑
        3.4.5 建筑细部
    3.5 宗教仪式活动
    3.6 本章小结
4 慈云寺场域解析
    4.1 建筑场域
        4.1.1 政治决其存
        4.1.2 经济定其基
        4.1.3 文化牵其魂
    4.2 仪式空间场域
        4.2.1 政治规其定位
        4.2.2 经济保其规模
        4.2.3 文化扬其特色
    4.3 建筑场域与仪式空间场域之间的互动
    4.4 运行逻辑
        4.4.1 资本的转化
        4.4.2 惯习产生与运作
    4.5 本章小结
5 慈云寺的发展研究
    5.1 存在的价值及意义
    5.2 空间场域展示现状
    5.3 佛寺场域发展趋势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一、圣观音图像类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一、经济背景
        二、文学背景
        三、佛教背景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附录二 表格目录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价值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价值
    1.3 辽代园林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第二章 辽代园林发展的自然、人文环境
    2.1 辽代政权兴亡与经济发展
        2.1.1 时局动荡与政权更迭
        2.1.2 原始经济到封建经济
    2.2 辽代的疆域与自然地理
        2.2.1 自北向南拓展疆域
        2.2.2 北方地理气候特征
    2.3 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2.3.1 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
        2.3.2 效仿中原建立定居城市
        2.3.3 “学唐比宋”方针下文化政策宽松
第三章 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下的辽代园林发展机理
    3.1 契丹游牧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
        3.1.1 游牧民族固有的空间观
        3.1.2 “逐水草而居”中形成的生态文化观
        3.1.3 游猎活动下骑马游观的审美方式
    3.2 辽代契丹族对汉文化的接纳认同与文化交织
        3.2.1 辽代中原汉文化的重要构成
        3.2.2 辽代契丹族对汉文化的接纳认同
        3.2.3 辽代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交织作用
    3.3 文化交织下园林萌芽
        3.3.1 佛教文化催生寺庙园林
        3.3.2 游牧定居文化结合下的私家园林
        3.3.3 捺钵与皇家园林
第四章 以山林为载体的寺庙园林
    4.1 辽代寺庙园林个案研究
        4.1.1 城市寺庙
        4.1.2 山林寺庙
    4.2 寺庙园林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
        4.2.1 造园要素空间特征
        4.2.2 择园址、审地形
        4.2.3 园林文化内涵
第五章 以生产为载体的私家园林
    5.1 私家园林概况
        5.1.1 佛教化私园
        5.1.2 庄园园林
        5.1.3 别墅园林
    5.2 私家园林特征分析
        5.2.1 华丽粗犷的北方地域风格
        5.2.2 实用主义的风格特征
第六章 以湖泊为载体的皇家园林
    6.1 皇家园林概况
        6.1.1 大内苑囿
        6.1.2 行宫苑囿
        6.1.3 离宫苑囿
    6.2 皇家园林特征及文化内涵
        6.2.1 造园要素空间特征
        6.2.2 园林文化内涵
第七章 辽代园林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历史地位
    7.1 辽代园林发展演变历程
        7.1.1 混沌初开,审美发端
        7.1.2 借鉴吸收,多元发展
        7.1.3 佛风禅韵,寺庙独大
    7.2 辽代园林历史地位
第八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辽帝游幸表
    附录 B 辽代园林营建年表
    附录 c 西辽园林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及致谢
致谢

(10)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思路框架与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禅宗“心性”的美学思想发生与历史演进
    1.1 禅宗思想的创立与“心性”美学的雏形
        1.1.1 拈花微笑的美学史价值
        1.1.2 达摩禅法的美学解读
        1.1.3 “东山法门”的美学意味
    1.2 “心性”美学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1.2.1 南顿北渐之争及美学影响
        1.2.2 马祖道一对于“心性”美学彻底本土化的构建
        1.2.3 从宗教禅到美学禅
    1.3 “心性”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1.3.1 “即心即佛”审美思想与摆脱羁绊的自由精神
        1.3.2 “不立文字”审美思想与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
        1.3.3 “空观”审美思想与物我同一的审美意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心性”对历代汉传佛教寺院设计的影响
    2.1 两晋—南北朝:“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初创
        2.1.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2.1.2 “世间即涅盘”美学思想与寺院选址
        2.1.3 “清静无为”美学思想与凿窟修禅的盛行
        2.1.4 历史经验:“心性”影响下的禅寺“佛向自然寻”
    2.2 隋唐:“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兴起
        2.2.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2.2.2 隋唐寺院建筑空间的基本格局
        2.2.3 “空无”美学思想与禅林的兴起
        2.2.4 历史经验:“心性”启示下的禅寺“农禅双修制”
    2.3 唐中叶以降:“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兴盛与演变
        2.3.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2.3.2 百丈禅寺:“不立佛殿,唯树法堂”的向心之象
        2.3.3 百丈禅寺的变异
        2.3.4 历史经验:基于“心性”的禅寺“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心性”对当代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
    3.1 当代佛教景区调研现状
        3.1.1 汉族地区重点佛教景区的整体情况
        3.1.2 佛寺类型分析
        3.1.3 景观空间设计特征
    3.2 当代佛教景区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3.2.1 不如法设计的主要特征
        3.2.2 不如法设计的主要原因
        3.2.3 案例分析
    3.3 “心性”在当代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
        3.3.1 “即心即佛”审美思想与完善的游憩活动体系
        3.3.2 “不立文字”审美思想与环保教化功能
        3.3.3 “空观”审美思想与超越景观的“禅境”
        3.3.4 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性”理论实践及案例分析
    4.1 “心性”美学思想下的三论宗佛教文化园艺术规划设计
        4.1.1 三论宗佛教文化园概况
        4.1.2 三论宗“祖庭”文化景观空间序列的构建
        4.1.3 塑造象征、比拟性的佛教文化景观符号
    4.2 传承与“创新”——法门寺文化景区景观空间设计
        4.2.1 法门寺文化景区概况
        4.2.2 基于“心性”影响下的古法门寺“圣地”
        4.2.3 缺乏“心性”禅境下的新法门寺“胜地”
    4.3 “心性”在当代佛教景区实践经验的总结
        4.3.1 明确佛教景区设计理念和目标
        4.3.2 塑造与当地环境相融合的整体空间格局
        4.3.3 营造具有“禅境”的景观空间氛围
    本章小结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中图片来源
    二、旅游信息需求访谈调查表
    三、作者参与的实践项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净土宗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D]. 石晨曦.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文研究[D]. 彭蕊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唐代僧人法照研究[D]. 范瑜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D]. 焦骏峰. 南昌大学, 2020(01)
  • [5]傅山道学思想研究[D]. 甄跃达.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世俗化问题探究[D]. 李海霞. 兰州大学, 2020(01)
  • [7]布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的慈云寺研究[D]. 郭彩霞.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8]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9]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D]. 刘燕. 天津大学, 2019(01)
  • [10]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D]. 雷亚伦. 上海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太原举办净土文化研讨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