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年下半年消费意向调查:六成以上消费者储蓄热情不减(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1](2013)在《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文中研究说明
张巍[2](2010)在《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危机发生的两年来,由于海外消费需求锐减,我国内需不足问题更加凸显,尽管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拉动居民消费需求,但是我国内需低迷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危机来临之前,我国一些生产过剩行业由于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形成互补,海外市场的消费需求替代了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消化了我国部分过剩产能,降低了我国发生过剩危机的可能性,但也同时形成了我国东南沿海部分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严重依赖。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居民长期依靠透支,提前消费、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遭到了惩罚,致使我国外需市场严重萎缩。加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经济相继实行了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我国相关商品出口,使我国的产品出口形式进一步看紧,降低了收入不高的居民生活水平,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原有的生产成本优势正在削弱,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后果。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形成的示范效应,使我国的成本优势遇到了极大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没有挣脱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全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我国多数出口企业都属于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发达国家一方面享受着中国用自身污染和能源消耗的代价为其带来的优越生活,另一方面又指责中国对世界的环境污染要负有主要责任,这样的发展带来的社会成本过于高昂。为支持企业出口,各种优惠鼓励政策使我国政府付出了巨大的税收权益。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并没有得到世界广泛的认可。每每国家间有些风吹草动,反倾销的报复手段就会降临到我国的出口企业,我国政府为鼓励出口而给予的财税让渡所带来的价格优势瞬间化为乌有,可谓得不偿失。十年内中国两次面对外来的金融危机,两次采用了扩张型的政策,这两次应对危机要解决的问题和侧重有何不同?只有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的化“危”为“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低下说明上次扩张型的政策只解决了内需不足的表面问题,深层次的社会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没有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存在着国富民弱的现象,加之,各种社会福利保障措施不到位,致使老百姓无钱消费,也不敢消费。在基础设施相对健全的情况下,居民消费尤其是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和居民可持续消费拉动就成为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经济危机、外需萎缩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迫使政府在外在压力的情况下,痛下决心解决经济运行的质量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经济危机对中国而言就不仅仅是“危”,更是一种“机”论文通过对以下三种方法达到了基本的写作目的:第一,进行了学科交叉研究。论文将财政学与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融合在一起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在研究中注重对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分析,期望通过这样的交叉研究建立一个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研究的新视角,并能够发掘到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普遍规律和我国居民消费的特殊性。第二,进行了比较研究。论文多次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既包括了对我国历史数据的纵向比较,也包括了对同期的其他国家资料的横向比较。通过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探寻了我国居民消费的特殊性并检验了国外经验在中国特殊环境下的适用性。第三,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论文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多是建立在对大量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的基础上的。历史数据的运用对于总结规律,挖掘问题受益很大,对论点论据的证明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帮助。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论证了财税政策对拉动居民消费的有效性,进而说明在诸多财税工具中,哪种刺激方式更利于中国拉动居民消费,为政策建议的科学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全文由两大部分七章组成,第一部分是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与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论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消费需求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国内外学者在扩大国内基本需求方面提出的相应财税对策的研究。接下来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的现状,指出在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中,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快速下降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低迷的主要原因,拉动我国居民消费应当首先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最后,论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本部分内容涵盖了论文第一章至第四章的内容。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提出了财税对策。论文首先回顾和分析了近十年来我国所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并进行了简要评述,为了进一步说明财税政策对拉动内需的有效性,作者运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政策的有效性比较,为提出政策解决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论文对我国目前财税政策中对拉动内需存在着掣肘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就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应当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提出了看法,并进而指出在制度上应当如何完善。本部分内容包括论文的第四章至第七章。通过研究发现,财税政策对解决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为实现这个作用,必须建立新型的以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财税体制。扩大居民消费是一个被国内学者广泛研究的问题,要想做到创新难度极大。通过研究,作者在如下方面有个人的见解:1.定义了“基本消费”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在消费的时候仅仅考虑物的有用性,而不考虑有用性之外的其他因素,属于较低层次的消费。这个概念的定义,是为了说明在收入低下的时候,消费品的功能性作用是消费重点,其他诸如环保因素则受制于收入因素,可以忽略不计。2.发展了“可持续消费”的概念。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作者的突破是,在与“基本消费”的比较中,建立了制约可持续消费的资源约束和收入约束两个关联性不是很大的概念间的联系,即可持续消费是收入约束力降低的情况下才会形成的一个居民高层次消费需求。3.通过比较再分配后居民收入格局的前后变化,得出了目前税收制度对我国居民收入的调节功能弱化,政府运用财政支出方式解决居民收入约束的问题更加有效率,主张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应谨慎面对财产税改革,应着力培养中国的中产阶级阶层。论文的写作涉及了经济学、财政学、生态经济学和消费经济学等各个方面,受学识所限,作者没有办法对这些领域的所有知识运用自如,写作中难免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甚至出现错误。有些新的观点还不成熟,缺乏实践检验,仅代表一家之谈。
彭浪[3](2009)在《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汽车工业已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而在汽车行业内的产能过剩愈加凸显,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极致,使中国走向汽车强国之列,是当前汽车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过剩的理论研究和构建模型。论文主要研究了围绕过剩的机理研究、过剩的概念以及过剩的特征。分析上从绝对过剩和相对过剩展开,并且仔细研究了结构性过剩,提出了合理过剩、过剩度极限概念。在分析历史数据、经验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合理过剩度范围。第二大部分是建模的基础支撑,分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过剩及经济周期理论、供给理论和市场理论。第二模块是中国汽车市场供给研究,主要研究了产能的概念、微观厂商产能计算、产能指标体系,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产能进行评估。并构建等比和变比两个供给模型进行分析,为投资规划分析奠定基础。第三模块是中国汽车市场研究。运用组合模型对中国未来10年的汽车市场进行预测,并充分考虑历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价格指数变化、恩格尔系数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组合预测。市场发展预测态势存在矛盾:“梦想需求”上升,而现实中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导致实际购买下降,因此必然导致需求曲线发生偏转,一种情况是增长速度放缓,另一种情况是曲线调头负增长,用黄金分割数进行修正,找出了市场拐点。在理论上建立逻辑曲线模型,根据市场饱和预测值求出理论拐点。重点分析了国外、国内主要汽车厂商的产能利用率,通过利润率与产能利用率的高度相关性联系,构建了过剩模型,计算出合理的产能利用率值,并以此推导出合理过剩度。在研究了中国汽车的总供给、总需求现状,得出了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结论。第三大部分构建投资规划模型并提出平衡产能过剩的措施。在投资规划方面,从市场总需求模型出发,借助过剩度建立理想总供给模型,然后通过惯性投资因子、固定资产折旧因子和经济周期进行修正,获得实际总供给模型,继而推出具有操作性的投资规划模型。在平衡产能过剩的其它措施方面,从三个层面提出建议:国家层面要成立汽车OAME组织、发展大配厂、鼓励发展小型车、制定科学的旧车报废制度、扩大内需、控制公务车辆进口;企业层面要引导消费、满足个性化、扩大农村市场、自主创新等;还需要扩大出口,占领海外市场。
潘虹[4](2009)在《居民住宅权属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租赁和购置作为住宅权属选择的两种主要方式是满足居民住宅需求的基本途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房地产市场化起步较晚,住宅租赁市场和产权买卖市场的不均衡问题严重困扰着整个住宅市场的健康发展。研究居民住宅权属选择的影响因素对揭示住宅市场的需求规律,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住宅市场不均衡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综述国内外住宅权属选择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住宅市场的具体实际,从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角度出发,构建了包含住宅特征、人口特征、经济特征和心理特征四个维度18个指标的住宅权属选择模型,并以上海市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指标体系中大部分变量都对居民的住宅权属选择有着显着影响,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相同。同时,本文研究了影响上海市居民首次置业行为的各种因素。比较两次实证结果发现,家庭净资产虽然对全部居民的住宅权属选择有着显着影响,但对首次置业行为却没有显着影响,相反地,婚姻状况和房价预期尽管对全部居民的住宅权属选择不产生显着影响但对首次置业者却产生了显着的影响,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否首次置业,购房资助人对居民住宅权属选择都会产生显着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可为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企业投资开发和居民住房消费提供决策依据。
张丽[5](2008)在《教育公平视角下农户子女高等教育投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农村教育投资和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户,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来改变子女社会地位的愿望相当迫切。知识能改变命运,教育将影响个人终身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本文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透视目前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探究造成高等教育不公平的深层原因。本文研究重点是对我国农户子女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分析。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础,从农户家庭经济结构、农户子女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农户子女高等教育的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以及高等学校收费标准等方面对农户子女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得出了明确的研究结论:一是农户子女上大学的经济承受能力弱,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引发了教育不公平现象;二是农户对子女的高等教育投资需求高而成本收益率低,不符合高成本高收益的投资决策理论;三是农户子女与非农户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专业选择和就业结果存在差异。本文认为农户子女高等教育不公平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异和社会阶层分化;为了不断增加农户子女的高等教育投资,促进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就业指导,不断改善农户子女的高等教育投资环境。
韩丽娜[6](2008)在《经济转轨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马克思关于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的论述为基础,同时借鉴、汲取了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消费行为)理论的有益成果,对居民消费行为,尤其是我国经济转轨期的农村居民消费行为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西方消费理论的回顾,分别基于西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视角对消费行为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对近20年来西方消费行为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了追踪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其次,分别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和我国转轨经济中的居民消费行为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处于转轨经济中的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居民消费行为,也不同于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居民消费行为,而是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既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常态,也不是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常态,而是转轨经济的常态。然后,从西方学者消费行为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我国经济转轨期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出发,深入地探讨了中国体制转轨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相关性,提出了中国经济转轨期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假说,指出由于多方面的合力导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发生变化,而政府的制度因素可以使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变化得到解决。再次,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印证了居民消费行为“假说”的真实性;最后,透视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宏观效应,阐释居民消费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说明政府应重视居民消费行为问题的研究,确定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与政策组合,引导居民消费行为,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艾群[7](2006)在《天津盐业市场研究》文中提出盐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长期以来由我国政府垄断并且实行专营的政策。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盐业在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上,同样面临着实行两个根本性的转变的任务。本文以天津市盐业市场为研究对象,部析“专营垄断”为主体的盐业企业,在政府以宏观调控这一“看得见的手”规范市场行为的同时,如何面对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宏观环境,充分重视市场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确立“市场为本”的营销理念,立足于多元化的竞争,加强对盐业市场的研究开发,不断优化企业的市场行为,实施市场营销的有机组合,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综合利用现代经济学、市场学和管理经济学中的市场经济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从盐业市场的现状出发,分别对天津盐业市场环境、市场需求和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对天津盐业市场的开发,着重从“6P”营销组合上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战略措施。对所研究的问题加以经济学的经验实证分析,力求做到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缪鎏[8](2006)在《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消费者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它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住宅市场的供需情况直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从微观层面去了解消费者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是在国家不断出台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对意愿三年内在南京主城区以南购买商品住宅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及对商品住宅的需求情况进行市场调研,对影响消费者购房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政府宏观决策、房地产商商品住宅的正确定位以及商业银行的贷款提供可靠依据。本文结构安排上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环境、房地产市场投资情况以及商品房市场情况三个方面,对全国、上海市、南京市作比较研究。其次,对南京商品住宅市场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作实证研究。主要从消费者个人特征和商品住宅需求两个方面分析。消费者个人特征包括学历、年龄、职业、从事行业、家庭月总收入、拆迁户情况和现居住区域,而商品住宅需求包括购房目的、置业频次、住宅类型需求、室内结构需求、住宅需求特征、购房影响因素、套型面积需求和价格承受能力等。下一章引入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方法,按置业频次对消费者分类,得出家庭收入、消费者职业以及从事行业影响消费者购房行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建立需求收入弹性模型并结合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南京商品住宅属于必需品而非奢侈品。最后,提出利于南京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可行性政策建议,为政府、房地产商和商业银行提供有价值参考。
王雅莉[9](2003)在《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 ——一个城市化经济的均衡模型及其应用》文中提出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各门学科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能够深刻揭示城市化原理和基本机制的,应当是经济学。当然其他学科对于认识城市化现象也有重要作用。本文是针对城市化现象的经济运行过程所进行的分析。 城市化的经济运行分析,在我国还是全新的命题。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必经的质变阶段,但直至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这一阶段的必然性、经济性、社会性、历史性等等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经济学逻辑认识,尽管这种认识对于指导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60年代以来,虽然国内外的城市经济学着作已经很多,但运用均衡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的还不多;其次,我国在跨世纪的发展中,各级政府在现实生产力的推动下,先后确定了以城市化为目标的发展战略,然而对于城市化机制、城市化道路、以及城市化政策策略等经济决策问题的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本文以此为宗旨,在总结城市化经济发生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城市化均衡模型探讨了城市化经济运行过程的运行机制和调节机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部分阐述了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分析意义、内容与视角,指出运用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方法是适用于城市化经济运行问题的,并说明了研究城市化经济运行均衡态和调节城市化经济运行非均衡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1章,在众说纷纭的城市化经济运行的矛盾现象中,根据经济学原理揭示和归纳了两种现实的非均衡状态及其各自内部的不同表现:一是由“城市病”与城市短缺所展现的城市化经济运行的资源约束形态,另是由城市“空心化”、郊区化与村镇经济所展现的城市化经济运行的需求约束形态。同时指出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经济运行的非均衡态是囿于制度性供给约束的特殊非均衡形态。 第2章,总结归纳了城市化经济运行一般状态的历史基础和运行机制,是研究城市化经济运行形态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按照由抽象到具体和由历史到现代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城市化经济运行机理,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农业剩余与比较优势、非农产业、聚集经济、外溢效应四大城市化经济定理;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经济运行沿时间增长的两个内在内容提要机制:城市输出产业的城市化经济增长机制和从专业化到综合化的城市性质变迁机制,它们主要表现为“市”发展的延续;另一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经济运行沿空间增长的两个内在机制: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内部空间扩展机理和表现为城市区域化、城市连绵体的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外部空间扩展机理,它们主要表现为“城”发展的延续。从而纵观了整个城市化经济沿时空纵横的多维空间的运行机理。 第3章,具体分析了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均衡状态,是本文理论的核心部分。首先对构成城市化经济的两个方面“城”的概念和“市”的概念作了专门的界定,然后在分析人们对城的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导出了城需求函数和城供给函数,进而推出了“城,,均衡曲线U;在分析人们对市的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导出了市需求函数和市供给函数,进而推出了“市”均衡曲线Y。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由U曲线与Y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城市化经济均衡的概念,并分析了由此表现的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均衡态。 第4章,分析了城市化经济运行均衡态的目标状态的概念与内涵,是本文理论核心部分的延续。城市化均衡态不等于目标状态,现实中有多种目标状态。对目标状态的选择取决于一定时期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实际矛盾和城市居民的福利倾向。在我国,在加速进行的城市化进程中,其最主要的矛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如卿匝利地向城市转移。因此,从我国来讲,能够使进人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原有的劳动力一起,实现了充分就业,是我国目前城市化经济运行的最理想状态。为此,本章着重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化均衡态的影响,并指出目标状态的实现要靠政府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城市化政策并实施有效的调节。 第5章,分析了城市化经济运行的非均衡态和对非均衡态的调节。这是城市化经济运行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的过渡理论。城市化经济运行的非均衡点由U曲线与Y曲线的交点划分成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四种非均衡态类型:老城萎缩型的城市化非均衡态、开发区型的城市化非均衡态、成长型的城市化非均衡态、老城综合化型的城市化非均衡态。这些非均衡态是城市化经济研究的现实对象,本章根据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实际,研究了四种非均衡态的调节机制,并从城市化均衡状态的要求出发,提出了调节四种非均衡态和“城”非均衡态、“市”非均内容提要衡态的调节措施。 第6章,结论和政策建议。城市化经济运行具有政策依赖性,即保持城市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均衡、保持城市化区域的经济运行均衡和城市产业高级化的动态均衡,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指出城市公共产品配备率增长率的正值性,是保证城市社会福利提高的动态均衡条件。根据中国目前城市化经济运行的目标状态,认为中国现阶段对城市化经济非均衡态的调节,应促使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均衡点
黄小晶[10](2002)在《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文中提出本课题是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和产业经济学科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从农业产业政策的实践出发,从大农业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布局、国内外关联等角度,以农业产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初步形成和发展了政策理论。全文共分9章,主要运用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比较等理论,实证、规范经济学研究等方法进行探讨,对农业产业政策实施绩效、农村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和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国际化等命题以及对策建议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评析。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观点:①初步搭建了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理论框架,设计了政策和结构体系图;②延伸了“农业”概念外延,提出了“大农业”的构想;③提出了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再造和创新的公司化发展方向,设置了农业产业化、公司化发展模式图和产业化公司模型图;设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图和农业资金投入效益模型图;④提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内外贸一体制的观点;⑤建立了农业保障体系参照图,建议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乡镇、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⑥剖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布局、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⑦提出了加大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整体思路;⑧提出了农业支撑体系新观念及扩大政府支农范围、重构农业保险体系、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建议。
二、去年下半年消费意向调查:六成以上消费者储蓄热情不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去年下半年消费意向调查:六成以上消费者储蓄热情不减(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美国经济金融 |
(1) 美国主要城市仍未从危机中复苏 |
(2) 美国经济复苏进入压力测试阶段 |
进入压力测试阶段 |
六重压力考验 |
欧洲经济金融 |
(1) 欧洲经济复苏机遇大于挑战 |
(2) 德国政府智库:上修德国2013年经济增速预期至0.4% |
日本经济金融 |
(1) 今明两年日本经济增长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安倍经济学”加剧了贫富差距 |
设备投资增加 |
中国旅客增加促进日本消费增长 |
主要风险是出口下降 |
日本经济减速趋势明显 |
(2) 日本要唤醒1600万亿日元“沉睡资金” |
中国经济金融 |
(1) 五大领域改革备受关注投资者热盼经济改革正能量 |
经济企稳增强市场信心 |
五大方面有待破题 |
市场热盼改革正能量 |
(2) 环保部:力争年底前发布实施“大气十条”配套政策 |
(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改革与退出方案 |
地方债的最优透明度管理 |
1.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 |
2.政策建议 |
几种替代的融资比较 |
1.地区异质性对不同地方债政策效果的影响 |
2.发行地方债和土地财政 |
中国金融体系的最优设计 |
(4) 土地制度或现重大变化 |
全球五大央行观察 |
(1) 美联储Lockhart和Kocherlakota:应继续保持宽松 |
(2) ECB首席经济学家称资产购买是选项, 欧元应声跌破1.34 |
(3) 英国央行料失业率提前降至7% 卡尼不排除将失业率门槛调至6.5% |
(4) 日本央行审议委员宫尾龙藏:更关注日本经济下行风险 |
(5) 中国央行重启逆回购更具象征意义 |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
(1) 国际化进程有望加快人民币年内或跃入“5”时代 |
专家:人民币汇率年底进“五”成大概率事件 |
离岸人民币债券大受欢迎 |
(2) 人民币在非洲崛起——走向国际化重要策略支线 |
人民币周边化:亚洲货币锚 |
区域化战略:合纵连横金砖化 |
非洲攻略:“龙的礼物” |
离岸人民币的积累与回流:倒逼国内金融改革 |
(2)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经济危机凸显我国内需不足问题 |
1.1.2 海外市场战略的成本越来越高昂 |
1.1.3 树立可持续消费观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1.1.4 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中西方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1.3.2 关于扩大内需的研究观点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框架安排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关于居民消费的财政理论及启示 |
2.1 凯恩斯以前的主要经济学家有关消费问题的学说 |
2.1.1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消费学说 |
2.1.2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 |
2.1.3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
2.2 凯恩斯及其他经济学派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理论 |
2.2.1 凯恩斯学派的理论 |
2.2.2 其他经济学派的理论 |
2.3 西方财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
第3章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现状 |
3.1 对目前我国消费需求的量的判断 |
3.1.1 近十年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3.1.2 我国目前的消费率与消费结构 |
3.1.3 我国目前的投资需求和净出口 |
3.2 对我国消费需求的质的判断 |
3.2.1 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
3.2.2 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分析 |
3.3 居民消费需求与居民结构 |
第4章 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
4.1 我国居民消费面临的主要约束 |
4.1.1 我国居民消费面临的收入约束 |
4.1.2 我国居民消费面临的资源约束 |
4.2 影响我国居民即期消费的收入约束分析 |
4.2.1 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分析 |
4.2.2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
4.3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对居民的可持续消费形成了资源约束 |
4.3.1 无效供给的表现 |
4.3.2 消费品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市场原因 |
4.3.3 无效供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4.4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其他因素 |
4.4.1 预期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
4.4.2 消费信贷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刺激 |
4.4.3 消费习惯的制约作用 |
第5章 我国刺激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回顾与评价 |
5.1 我国近十年鼓励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回顾 |
5.1.1 1998-2004年的财税政策回顾及评价 |
5.1.2 2005-2008年的财税政策回顾及评价 |
5.1.3 2008年以来的财税政策及评价 |
5.2 财税政策对刺激居民消费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5.2.1 税收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
5.2.2 政府转移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
第6章 现行财税制度对拉动居民消费存在制度性困境 |
6.1 现行税收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不足 |
6.1.1 税收的调节功能机制 |
6.1.2 税收调节功能弱化,加剧了居民消费的收入约束 |
6.1.3 税收调节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
6.2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压抑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
6.2.1 消费环境滞后影响了居民消费 |
6.2.2 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弱化了居民消费能力 |
6.2.3 农村公共产品严重短缺,限制了农民消费 |
6.3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 |
6.3.1 我国社会保障总量投入偏低 |
6.3.2 不同社会群体的保障待遇不公平 |
6.3.3 社会保障目标模糊,措施零敲碎打力度不够 |
6.3.4 对历史遗留问题的逃避形成制度性缺陷 |
6.3.5 统筹层次过低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
6.4 生态财税制度缺失不利于居民的可持续消费 |
6.4.1 生态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
6.4.2 具有生态意义的税制现状分析 |
第7章 提升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财税措施 |
7.1 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措施 |
7.1.1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措施 |
7.1.2 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措施 |
7.2 改进现行税制调节能力的基本构想 |
7.2.1 改进所得税类的基本构想 |
7.2.2 改进商品税类的基本构想 |
7.2.3 其他税类的改进问题 |
7.3 改善公共产品的供应问题 |
7.3.1 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基本公共产品供应 |
7.3.2 解决城乡居民住房消费的财税措施 |
7.4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
7.4.1 西方国家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7.4.2 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
7.5 促进居民实现可持续消费的财税措施 |
7.5.1 西方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
7.5.2 构建我国生态税体系的基本构想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产能过剩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综述 |
1.1.1 产能过剩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 |
1.1.2 产能过剩的理论研究综述 |
1.1.3 产能过剩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 |
1.1.4 中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研究的问题与争议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框架 |
1.2.1 以往研究中的缺陷 |
1.2.2 背景综述 |
1.2.3 研究的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3 产能过剩模型分析的主要方法 |
1.3.1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4 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3.5 经济计量学方法 |
1.4 产能过剩模型的构建 |
1.4.1 产能过剩影响因素分析 |
1.4.2 需求模型的构建 |
1.4.3 供给模型的构建 |
1.4.4 产能过剩模型的构建 |
1.5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理论研究 |
2.1 中国汽车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定义 |
2.1.1 产能过剩的概念 |
2.1.2 由产能过剩定义推演的问题 |
2.2 产能过剩传导机制 |
2.2.1 产能过剩在汽车企业层面的传导机制 |
2.2.2 产能过剩在宏观层面的传导机制 |
2.2.3 产能过剩在出口拉动下的传导机制 |
2.3 产能过剩的诱因分析 |
2.3.1 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鱼刺图 |
2.3.2 产能过剩的宏观基础 |
2.3.3 产能过剩的微观厂商基础 |
2.3.4 产能过剩的环境基础 |
2.4 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2.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2.4.2 中国汽车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指标体系 |
2.5 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理论模型 |
2.5.1 供求关系分析 |
2.5.2 过剩模型 |
2.5.3 过剩度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市场因素预测研究 |
3.1 关联分析 |
3.1.1 影响中国市场的主要因素 |
3.2 组合模型预测 |
3.2.1 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 |
3.2.2 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预测 |
3.2.3 价格预测模型 |
3.2.4 市场预测 |
3.3 中国未来汽车市场拐点分析 |
3.3.1 中国汽车市场总量分析 |
3.3.2 市场饱和分析 |
3.4 金融危机对拐点的修正 |
3.4.1 金融危机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
3.4.2 两个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研究 |
4.1 产能及其计算 |
4.1.1 产能的概念 |
4.1.2 生产能力的计算体系 |
4.2 我国汽车行业产能 |
4.2.1 生产企业和规模 |
4.2.2 主要汽车企业产能规划 |
4.3 产能模型 |
4.3.1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供给的理论模型 |
4.3.2 供给模型的缺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模型 |
5.1 产能利用率 |
5.1.1 产能利用率状况 |
5.2 过剩度 |
5.2.1 概念的提出 |
5.3 产能评价 |
5.3.1 产能模型 |
5.3.2 产能历史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未来汽车市场供给模型 |
6.1 构建供给模型 |
6.1.1 理想供给模型 |
6.2 修正供给模型 |
6.2.1 在建投资对理想供给模型的修正 |
6.2.2 固定资产折旧对供给模型的修正 |
6.2.3 经济周期对总供给的校正 |
6.2.4 总供给模型 |
6.3 投资阶段划分 |
6.3.1 前“①”时代 |
6.3.2 休养年代 |
6.3.3 理性投资年代 |
6.3.4 后“③”时代 |
6.4 投资规划模型 |
6.4.1 投资表 |
6.4.2 投资规划几何模型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平衡产能的措施 |
7.1 从国家层面平衡中国汽车产业生产能力的措施 |
7.1.1 成立汽车 OAME 组织 |
7.1.2 建设资源共享的大总成厂 |
7.1.3 过剩产能转型发展小型车 |
7.1.4 发挥政府的保障职能 |
7.1.5 车辆报废制度和换车奖励政策 |
7.1.6 扩大内需 |
7.1.7 公务车辆控制进口 |
7.2 从企业层面平衡中国汽车产业生产能力的措施 |
7.2.1 引导青年人的消费潜力 |
7.2.2 满足个性化用车 |
7.2.3 鼓励企业内部员工购车 |
7.2.4 价格策略 |
7.2.5 扩大农村市场 |
7.2.6 自主创新 |
7.3 通过出口消化中国汽车工业过剩的产能 |
7.3.1 规范出口秩序,提升产业竞争力 |
7.3.2 调整出口战略 |
7.3.3 在海外建厂 |
7.3.4 重点突破非洲市场 |
7.3.5 发挥出口的价格优势 |
7.4 本章总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8.3 中国汽车车市过千万辆后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居民住宅权属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 |
2.1.1 住宅自有及住宅产权 |
2.1.2 住宅租赁及住宅租赁权 |
2.1.3 生命周期 |
2.2 居民住宅权属选择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
2.2.1 影响因素的分类 |
2.2.2 宏观影响因素 |
2.2.3 微观影响因素 |
2.3 居民住宅权属选择实证分析方法评述 |
2.3.1 实证研究方法 |
2.3.2 实证研究数据 |
2.4 我国国内住宅权属选择研究现状 |
3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
3.1 选择变量与提出假设 |
3.1.1 供给方因素 |
3.1.2 需求方因素 |
3.2 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
3.2.1 模型的选择 |
3.2.2 Logit模型构建 |
3.2.3 Logit模型的评价 |
4 数据收集与变量量化 |
4.1 数据收集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过程 |
4.1.3 问卷回收 |
4.2 变量量化 |
4.2.1 供给方因素的量化 |
4.2.2 需求方因素的量化 |
4.3 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
4.3.1 供给方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4.3.2 需求方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5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模型参数的假设检验 |
5.1.1 参数假设检验方法 |
5.1.2 供给方因素的假设检验 |
5.1.3 需求方因素的假设检验 |
5.2 总样本Logit模型回归估计 |
5.2.1 总样本的统计分析 |
5.2.2 总样本Logit模型分析 |
5.2.3 总样本Logit模型回归结果 |
5.3 首次置业样本Logit模型回归估计 |
5.3.1 首次置业样本的统计分析 |
5.3.2 首次置业样本Logit模型分析 |
5.3.3 首次置业样本Logit模型回归结果 |
5.4 实证结论及政策启示 |
5.4.1 实证结论小结 |
5.4.2 若干政策启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
6.2.1 学术价值 |
6.2.2 实践意义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居民购房决策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2: 居民租房决策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3: 问卷统计原始数据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教育公平视角下农户子女高等教育投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形成 |
2.1.2 关于教育是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讨论 |
2.1.3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1.4 关于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的研究 |
2.1.5 关于教育公平理论的观点 |
2.1.6 教育公平视角下高等教育投资问题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 |
2.2.2 关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制度的研究 |
2.2.3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制度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
2.2.4 农户子女高等教育投资与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
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教育投资和教育公平的理论基础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教育投资 |
1.2 教育公平 |
1.3 农户子女 |
2 教育投资的基本理论 |
2.1 教育投资的合理负担与补偿 |
2.2 教育投资的效率与公平 |
2.2.1 教育投资是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 |
2.2.2 教育投资效率与教育公平是统一的 |
3 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 |
3.1 教育公平具有相对性与动态性 |
3.2 教育公平的基本根源是经济基础 |
3.3 教育的公平并不否定差别 |
3.4 只有发展才能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
1 高等教育投资中的不公平现象 |
1.1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 |
1.1.1 教育资源在不同教育水平间的分布 |
1.1.2 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收入水平社会成员间的分布 |
1.2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中的不公平问题 |
1.3 高等教育结果中的不公平问题 |
2 高等教育投资中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成因 |
2.1 高等教育国家拨款不足与教育成本递增之间的矛盾 |
2.2 收费标准与农户居民承受力限度之间的矛盾 |
2.2.1 从我国自身的纵向比较来看,收费水平超出了居民的负担能力 |
2.2.2 与国际上收费较高的国家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学费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前列 |
2.3 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不完善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
第四章 我国农户子女高等教育投资问题分析 |
1 农户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动态考察 |
2 农户子女的高等教育投资状况调查: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
2.1 大学生家庭经济结构 |
2.1.1 大学生的户主人力资本结构 |
2.1.2 大学生家庭的年收入水平 |
2.2 农户子女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分析 |
2.3 农户子女高等教育的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 |
2.3.1 农户子女的高等教育投资成本 |
2.3.2 农户子女高等教育投资的来源 |
2.3.3 农户子女高等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 |
2.4 农户高等教育消费意愿与认知行为分析 |
2.4.1 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愿性调查 |
2.4.2 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意愿性调查 |
2.5 高等教育收费的动态考察 |
2.5.1 湖南农业大学收费标准考察 |
2.5.2 独立学院收费标准考察 |
2.6 结论 |
3 农户子女高等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分析 |
3.1 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
3.2 社会阶层分化与教育公平 |
第五章 增进教育公平,提升农户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对策 |
1 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
1.1 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在流通中实现农民增收 |
1.2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 |
1.3 加快实施品种、技术、知识更新工程,全面推进科教兴农 |
2 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
2.1 向新生发放资助政策简介,务必做到人手一册 |
2.2 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畅通无阻 |
2.3 采取有效措施,将各项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
2.4 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新资助政策家喻户晓 |
3 完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
3.1 稳定并明确收费项目 |
3.2 收费遵循三条原则 |
4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就业指导 |
4.1 提高教学质量 |
4.2 加强就业指导 |
5 创造良好的教育投资环境 |
5.1 大力提倡民办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
5.2 重视运用税收政策 |
5.3 扩大教育的资金来源 |
5.4 创办农村教育新体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
参考文献 |
农户子女高等教育投资调查问卷 |
表格索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经济转轨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三、研究视点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 |
一、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述评 |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视角下消费行为理论述评 |
一、基于消费方式的理论综述 |
二、边际效用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行为理论述评 |
一、基于现期收入与确定性分析的时代 |
二、基于预期收入与确定性分析的阶段 |
第三节 消费行为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 |
一、理性预期与LC-PIH 相结合的RELC-PIH |
二、消费行为理论的新发展——不确定性与预期消费的时代 |
第三章 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居民消费者行为分析 |
第一节 新古典理论对于消费行为的内外部环境设定 |
一、新古典理论对于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设定 |
二、新古典理论对于消费者行为的内在设定 |
第二节 不同经济体制下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
一、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阶段划分 |
二、不同历史阶段消费行为的特征分析 |
第四章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假说 |
第一节 西方消费理论解释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局限性 |
一、传统消费理论对于解释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局限性 |
二、现代消费理论对于解释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局限性 |
第二节 经济转轨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假说 |
第五章 经济转轨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假说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假说1 的实证检验 |
第二节 假说2 的实证检验 |
第三节 假说3 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假说4 的实证检验 |
第六章 农村居民消费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透视 |
一、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与间接拉动作用 |
二、消费对人力资本的创造作用 |
三、消费需求在经济波动中具有稳定器的作用 |
四、经济体制的变化使消费需求成为引导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因变为可能 |
第二节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的综合评价 |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评价 |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评价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
二、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稳定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七章 政府引导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与政策耦合 |
第一节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从供给方面来看,根本原因是公共产品供给与消费品供给不适应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
二、从需求角度来说,主要源于农村居民的消费率较低,消费倾向下降幅度较快 |
第二节 政府引导农村居民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评价 |
一、我国政府已采取的关于“三农”问题与农民消费问题的相关政策措施 |
二、政府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政策的效应评价 |
第三节 政府引导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导向与政府耦合 |
一、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二、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减缓城乡分配差距加大对消费的影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三、提高政策改革方案的透明度,稳定居民收入消费预期,扩大即期消费 |
四、完善信用制度,开拓农村居民的信贷市场,实现由自我积累型滞后消费向信用支持型提前消费的转化 |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农村居民营造一个公平、放心的消费环境 |
六、政府引导企业开拓市场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满足农民消费需求 |
七、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消费需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相关成果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7)天津盐业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盐业市场的特殊性 |
1.2 盐业市场的发展 |
1.3 盐业市场研究的必要性 |
1.4 本文研究的对象与思路 |
第二章 天津长芦盐业的现状分析 |
2.1 长芦盐区生产与经营模式 |
2.2 食盐专营条件下的天津盐业管理体制 |
2.3 食盐专营后盐业企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
2.4 天津长芦盐业的现状分析 |
第三章 天津长芦盐业市场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盐业的影响 |
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 社会环境分析 |
3.4 行业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天津盐业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
4.1 天津盐业市场需求的变化 |
4.2 天津盐业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
第五章 天津盐业市场开发战略 |
5.1 市场营销目标决策 |
5.2 产品决策 |
5.3 销售促进决策 |
5.4 公共关系决策 |
5.5 权力营销决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消费者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商品住宅市场消费者行为理论 |
2.1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2 商品房市场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的现状及其比较研究 |
3.1 全国现状 |
3.2 上海现状 |
3.3 南京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调研概况 |
4.2 意向购房消费者的频次分析 |
4.3 最优尺度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消费者需求的收入弹性研究 |
5.1 消费和收入的理论概述 |
5.2 建立需求收入弹性模型并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本文结论和主要工作 |
6.2 政策建议 |
6.3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 ——一个城市化经济的均衡模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0章 导论 |
第0章 参考文献 |
第1章 城市化经济运行的两类非均衡态 |
1.1 “城市病”与城市短缺:城市化经济运行的资源环境约束形态 |
1.2 城市“空心化”、郊区化与“小城镇”:城市化经济运行的需求约束形态 |
1.3 制度性供给约束: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经济运行的非均衡态 |
第1章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城市化经济运行机理分析 |
2.1 城市化经济:起源与机制 |
2.1.1 城市起源于城与市的综合 |
2.1.2 城市化起源于工业化 |
2.1.3 城市化经济源于城市和城市化 |
2.2 理论分析前提:城市化经济定理 |
2.2.1 农业剩余与比较优势:城市化经济第一定理 |
2.2.2 非农产业:城市化经济第二定理 |
2.2.3 集聚经济:城市化经济第三定理 |
2.2.4 外溢效应:城市化经济第四定理 |
2.3 城市化经济运行机理分析 |
2.3.1 输出产业: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增长机制 |
2.3.2 从专业化到综合化:城市化经济运行的性质变迁 |
2.3.3 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城市化经济运行的空间扩展 |
2.3.4 城市连绵体: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区域化 |
第2章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均衡态分析 |
3.1 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城”均衡态 |
3.1.1 “城”的经济概念、内涵与特点 |
3.1.2 “城”经济运行的基本内容 |
3.1.3 城需求 |
3.1.4 城均衡态 |
3.1.5 “城”均衡态对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影响 |
3.2 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市”均衡态 |
3.2.1 “市”的经济概念与内涵 |
3.2.2 “市”经济运行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 |
3.2.3 市需求、市供给与市均衡 |
3.2.4 “市”均衡对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影响 |
3.3 “城”与“市”的均衡态分析 |
第3章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中国:城市化经济均衡的目标状态分析 |
4.1 城市化经济均衡的目标状态 |
4.1.1 城市化经济均衡点的变动 |
4.1.2 城市化均衡的目标状态 |
4.1.3 中国对城市化均衡目标状态的选择 |
4.2 劳动力转移:中国当前城市化经济均衡的目标状态 |
4.2.1 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化均衡态的影响 |
4.2.2 充分就业的城市化经济均衡态 |
4.3 浙江: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力供求状态 |
4.3.1 自然增长城市化中的劳动力供给 |
4.3.2 迁移增长城市化中的劳动力流动 |
4.3.3 长入增长城市化中的劳动力需求 |
4.4 浙江:就业潜力空间与城市化 |
4.4.1 就业模式变革:下岗和失业职工的再就业 |
4.4.2 产业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 |
4.4.3 空间性转移: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 |
第4章 参考文献 |
第5章 城市化经济运行的非均衡态及其调节 |
5.1 城市化经济运行的非均衡态 |
5.1.1 “城”与“市”的非均衡态 |
5.1.2 衰退和转型类城市的城市化非均衡态 |
5.1.3 开发型城市的城市化非均衡态 |
5.1.4 成长型城市的城市化非均衡态 |
5.1.5 综合化型老城的城市化非均衡态 |
5.2 城市化经济非均衡态的调节 |
5.2.1 四种典型城市化非均衡态的调节 |
5.2.2 “城”非均衡态的调节 |
5.2.3 “市”非均衡态的调节 |
第5章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6章 中国现阶段城市化经济运行的调节政策 |
6.1 城市化经济运行的政策依赖性 |
6.1.1 公共产品依赖: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均衡 |
6.1.2 一体化依赖:城市区域化的运行均衡 |
6.1.3 产业高度化依赖:城市化增长的动态均衡 |
6.1 城市化经济运行的调节政策 |
6.2.1 大城市化政策 |
6.2.2 城市区域化政策 |
6.2.3 城市现代化政策 |
第6章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文详细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产业发展趋势 |
1.1 “农业”与“大农业”范畴的比较 |
1.2 建立现代“大农业”体系 |
1.3 农业产业地位、产业经济理论 |
1.4 产业政策创造了发达国家经济奇迹 |
1.5 自古以来广泛存在的中国农业政策 |
1.6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政策绩效评析 |
1.7 农业产业政策问题在我国的提出 |
1.8 农业发展趋势 |
1.8.1 世界各国农业份额下降的规律 |
1.8.2 周期性结构失衡和产业的波动运行 |
1.8.3 中国农业份额下降非常态变动成因 |
1.8.4 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
1.9 小结 |
第二章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1 产业结构理论溯源 |
2.2 农业产业结构、结构政策定义及构成 |
2.3 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
2.4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部门结构政策 |
2.4.1 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2.4.2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沿革 |
2.5 农业产业结构宽化、优化、合理化及高度化问题 |
2.5.1 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5.2 私营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5.3 “三资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6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7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效应评析 |
2.8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3.1 产业组织政策理论溯源 |
3.1.1 SCP框架主要内容及三者间关系 |
3.1.2 对SCP框架的评析及框架理论的发展 |
3.1.3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行为与经济绩效 |
3.1.4 SCP框架理论研究的借鉴意义 |
3.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
3.3.1 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3.2 中国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相关政策回顾 |
3.3.4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性障碍 |
3.4 小结: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体问题 |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 |
4.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及实践 |
4.1.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 |
4.1.2 区域产业经济政策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
4.1.3 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现状及变化趋势 |
4.1.4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成因分析 |
4.1.5 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带形成的几个阶段 |
4.2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研究 |
4.2.1 古代农业产业生产及政策变迁的启示 |
4.2.2 广东省的产业布局划分 |
4.2.3 现代广东农业产业地区政策 |
4.3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3.1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3.2 境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4 国际上若干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
4.4.1 主要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
4.4.2 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
4.5 小结 |
4.5.1 中国农业产业区域政策评析 |
4.5.2 比较与启示 |
第五章 农业投入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
5.1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 |
5.1.1 资金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
5.1.2 农业产业资金类型、特征及形式 |
5.1.3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体系 |
5.1.4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回溯 |
5.1.5 外国政府农业资金投入情况 |
5.1.6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 |
5.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 |
5.2.1 土地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
5.2.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回溯 |
5.2.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评析 |
5.2.4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评析 |
5.2.5 土地流转政策评析 |
5.3 农业产业人力投入政策 |
5.3.1 人力资源政策理论溯源 |
5.3.2 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
5.3.3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政策基本要求及特点 |
5.3.4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投入现状 |
5.3.5 中国城镇就业结构政策 |
5.3.6 中国农村就业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
5.4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政策 |
5.4.1 农业产业技术政策理论溯源及政策回溯 |
5.4.2 技术、农业产业技术与高新技术 |
5.4.3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的重要性 |
5.4.4 中华民族的创新力及国家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 |
5.5 农业产业投入与产出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国际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
6.1 农业市场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
6.1.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
6.1.2 市场的历史成因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 |
6.1.3 以价格改革为主线的改革历程 |
6.1.4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因素 |
6.2 农业国际化、区域产业国际化的内涵 |
6.3 中国及国外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及政策支持 |
6.3.1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框架及农业保护政策 |
6.3.2 农业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
6.4 各国农业产业政策的借鉴意义 |
6.5 农业国际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利弊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农业产业关联政策 |
7.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
7.1.1 区域产业关联的内涵 |
7.1.2 产业关联政策理论 |
7.2 在“经济相对过剩”背景下的需求结构 |
7.3 增收减负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3.1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 |
7.3.2 农民负担其实又是农民收入问题 |
7.3.3 农民增收主要碍障是结构问题 |
7.4 扶贫问题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4.1 扶贫政策理论溯源 |
7.4.2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沿革 |
7.4.3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制约因素 |
7.5 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5.1 城镇化推进政策沿革 |
7.5.2 国家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动因分析 |
7.5.3 城镇化推进的政策性障碍 |
7.6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6.1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回溯 |
7.6.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障碍 |
7.7 小结 |
第八章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 |
8.1 农业产业政策执行绩效及对农业产业结构框架的构想 |
8.2 新形势下中国农业产业政策调整依据 |
8.3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取向 |
8.4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方法和途径 |
8.4.1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方法 |
8.4.2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思路 |
8.5 农村产业结构政策调整选择 |
8.5.1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部门结构 |
8.5.2 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 |
8.5.3 合理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
8.6 加快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政策选择 |
8.6.1 做好“现代物流”“枢纽”文章 |
8.6.2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
8.6.3 建立生产、加工、流通中介服务组织 |
8.6.4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
8.6.5 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 |
8.7 建立农业支撑体系政策选择 |
8.7.1 转变政府职能 |
8.7.2 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 |
8.7.3 以引进人才为重大工程 |
8.7.4 建设农业保险体系 |
8.7.5 加快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8.7.6 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力度 |
8.7.7 增收减负和扶贫 |
8.7.8 增强动员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能力 |
8.8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
8.8.1 改革农村户籍制度 |
8.8.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 |
8.8.3 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
8.8.4 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8.8.5 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8.9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选择 |
8.10 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取向 |
第九章 总结与思考(附理论创新及论文要点分布表) |
附表1 国家产业结构政策 |
附表2 国家产业组织政策 |
附表3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
附表4 国家产业区域政策 |
附表5 国家产业关联政策 |
附表6 广东各类型产业政策 |
四、去年下半年消费意向调查:六成以上消费者储蓄热情不减(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A].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2013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 2013
- [2]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D]. 张巍.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8)
- [3]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的研究[D]. 彭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07)
- [4]居民住宅权属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潘虹.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3)
- [5]教育公平视角下农户子女高等教育投资问题研究[D]. 张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6]经济转轨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D]. 韩丽娜. 吉林大学, 2008(12)
- [7]天津盐业市场研究[D]. 艾群. 天津大学, 2006(06)
- [8]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消费者行为研究[D]. 缪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11)
- [9]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 ——一个城市化经济的均衡模型及其应用[D]. 王雅莉. 东北财经大学, 2003(03)
- [10]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 黄小晶. 暨南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