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投资控制 提高工程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宋彦伸[1](2021)在《连云港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方案比选与分析》文中认为连云港地处江苏北部地区,与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接壤,省内与徐州、宿迁、盐城相邻,辖区内共有小型水库156座。2019年新增注册登记的15座小水库中,有13座安全鉴定结论为三类大坝,需开展除险加固建设。本文结合13座水库的安全鉴定及除险加固工作实际,提出了由于缺乏地区性的方案比选原则和投资控制方法,当工作任务集中或者决策者经验不足的时候,将会出现方案决策不合理,造成资金浪费、工期拖延、运行管理不便甚至无法发挥工程效益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统计分析连云港市上一轮小水库除险加固的投资趋势,基于长期运行管理经验和工程效益发挥情况,提出了适用于地区的方案决策经验和投资控制原则;对小型水库的安全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的局限性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对安全鉴定发现的病险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除险加固计划;将除险加固的方案比选问题划分为大坝加固、溢洪道加固、防渗处理、迎水坡防护、坝顶路等5主要个子项,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分析模型、开展最佳方案的决策研究,将决策者的主观经验以判断矩阵的方式量化,用科学严谨的数学方法计算得出各备选方案的权重,进而得出各子项的最佳方案比选成果。比选完成后对所得成果进行了验证。工程投资的3项指标计算结果均符合本地区小水库除险加固的投资趋势,方案选择情况均符合前文总结的比选经验。因此,研究成果是正确的。本文建立的比选模型、总结的分析研究过程,对提高地区小水库除险加固的综合比选及决策水平具有应用价值,今后可用于本地区的工程决策,也可为类似地区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朱春涛[2](2020)在《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文中认为我国经过治理的河段长度占总河段长度的比例不足35%,河道治理的任务依然繁重。泾河作为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一级支流,是黄河洪水和泥沙的主要来源地。泾河河道的治理,对改善黄河的水质状况、提升流域水污染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泾河新城因河得名,泾河横穿泾河新城,从防洪、治污和生态景观等层面进行泾河河道治理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需求。目前,泾河河道丰水期(汛期)洪水、泥沙和污水对整个流域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平水期和枯水期景观难以满足“南山北水灵动泾河”的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在诸多河道治理工程方案中,如何选择适合泾河流域特点、符合泾河新城城市发展需求和周边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工程方案成为实施河道治理的前提;提出综合反映河道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选择最优效果的工程方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进行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工程方案进行评价决策,构建了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较为完整地从经济效果属性、生态效果属性和社会效果属性三个层面对该工程效益进行了诠释和解释,为方案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对于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其经济效果、生态效果和社会效果在评价中权重分别为13%、51%和36%,结果表明对于该段河道的治理最为关注的是其生态效果,其次是其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上所具备的社会效益。现有的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方案中,方案1是综合效益最优的工程建设方案。在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到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三个工程方案的效益评价结果分别为0.896、0.867、0.735,由此确定方案1为实施河道治理效益最优方案。
赵迪先[3](2020)在《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 ——以镇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绵城市是在借鉴国际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水系统问题提出的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模式。目前我国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研究在构建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大多侧重于选取生态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并参考国家或地方标准以及专家意见进行评分,评价维度不够全面,评价方式受主观判断影响较大,尤其是缺少海绵城市建设社会效益的定量评价方法以及适用于检验海绵城市阶段性建设成果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基于以上现实背景和需求,为了更好地体现海绵城市规划及其实施建设对于城市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本文引入韧性城市理论,以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江苏省镇江市为实证对象,以海绵城市实施建设对城市经济、工程、环境和社会四个层面的韧性提升为出发点,构建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体系。首先,本文在梳理国内韧性视角下城市雨洪灾害治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以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为目标的特点,采用系统科学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建立包含经济效益、工程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四个准则层共十八项指标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为了对比规划实施的实际效果与建设目标之间的偏差,基于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利用对数型功效系数法对各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转换评分,构建模糊判断一致性矩阵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选取几何平均合成法作为合成模型,建立可以反映整体建设目标实现程度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再次,在分析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社会韧性的提升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城市海绵体社会效益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腾讯宜出行热力数据和核密度分析建立人口估算模型,结合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可达性分析模型,从而对比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后各居民地的绿地可达性提升程度,结果表明:城市海绵体建设后,试点区内所有居民地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公园绿地可达性为“差”的居民地比例明显减少,可达性为“较好”和“好”的居民地比例明显增多,即城市海绵体的建设改善了原有公园绿地配置不合理的状况,带来了显着的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镇江市经过三年试点建设,极大程度地完成了海绵城市规划在节约利用雨水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设定的近期建设目标,提高了城市经济、工程、环境、社会各方面适应和应对雨洪灾害的能力,代入模型计算得到试点区海绵城市规划实施效果综合评价值F=95.000,各准则层评价值由高至低依次为环境效益97.186、经济效益93.618、社会效益93.614以及工程效益91.843,评级均为规划实施效果“好”,总体建设水平较高,实现了对城市韧性的整体提升。本文综合应用当代互联网络位置地图系统的社会大数据和卫星遥感大数据,运用定量化、系统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构建了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体系,且较为创新地提出了基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城市海绵体社会效益评价方法,所建立的模型经验证均具有一定普适性,可以为其他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正文共约45000字,图表28幅。
钟新[4](2020)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渭河咸阳城区段整治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城市发展迅速,河道在城市发展中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落实河长制建设,加快对城市河道的绿色高效建设发展”的建议下,如何提高河道的综合效益、实现河道生态文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就城市河道整治工程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并以渭河咸阳城区段整治工程为例,对该工程的综合效益实施定量化评价,进而为工程和河道整治发展的提高做出理论贡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全面系统分析了渭河咸阳城区段整治工程的工程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和咨询相关专家,构建了渭河咸阳城区段整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大量阅国内外工程文献,系统地遴选出了综合效益的各个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出发,即从工程效益U1方面考虑主要包括防洪效益U11、水量及水速U12、亲水性改善U13;从生态效益U2方面考虑主要包括绿化效益U21、水质改善U22、对人群健康U23;从经济效益U3方面考虑主要包括土地增值效益U31、旅游业发展U32、就业机会发展U33;从社会效益U4方面考虑主要包括社会满意度U41、滨水文化宣传U42、改善休闲娱乐设施U43。针对综合效益难以定量化评价的问题,本研究利用相关文献和行业标准规范并结合工程实际,全面地总结出了城市河道整治工程的综合效益的评价标准。该标准为对评价指标打分和定量化研究提供了依据。(2)构建了针对渭河咸阳城区段整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评价模型。该模型主要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各个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并通过灰色白化权函数模型对最终综合效益的类别进行判别分析。本文结合上述模型对渭河咸阳城区段整治工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计算,同时分析该工程的各类效益,根据最终的计算结果和河道规律特点得出对于该工程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杨惠[5](2020)在《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淮南市谢家集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文中提出人类的发展历程,对能源极具依赖,在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的进程中,人类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其中采煤塌陷区如何治理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十年,世界各国对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工作都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各领域学者也都投入其中,使得生态修复问题成为跨学科的热点问题。淮南为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矿井关闭后有大量的废弃土地,造成大面积的土地水体污染,以及遗留的大量采矿设备及废弃物。土地复垦及生态修复工作若是不能很好的展开,必将对环境、经济、人居等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危害。本文讨论了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效益评估的理论依据。总结出可采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实现采煤塌陷区产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通过淮南市塌陷区损毁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采地质灾害评价、损毁情况预测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了淮南采煤塌陷区的状况。同时对先前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进行分析总结出水系、湿地、种养殖业、工业等四种治理改造模式,提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生态修复效益评价工作做准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将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环境分为三层,通过收集调查所得数据构建判断矩阵,求得各层因素所占权重。以淮南市谢家集区A塌陷区为例,通过SWOT、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七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谢家集区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项目建成后,可复绿弃置地155.6公顷,可复绿的城市棕地449.8公顷,可建设城市绿地共1218公顷,每年可实现生态效益25865万元。通过丰富修复理论基础和争取资金支持两个方面的总结,确保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工程风险;从培育新型产业和促进主导产业转型两个方面,提出塌陷区生态修复后的提升策略,帮助塌陷区尽快恢复经济,促进塌陷区农民再就业,稳定社会和生态环境。图[11]表[8]
何璟涛[6](2020)在《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文中认为农田水利建设是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1950-1979年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反映了国家对农业发展和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研究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和经验教训,不仅对农田水利史、农业史、中国社会史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前农业发展、农村改革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依据档案资料和地方志资料对1950-1979年间洛阳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进行了学术回顾,包括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及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建国初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及突出问题、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建设的主要过程以及举措、主要工程成效、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影响、建设中的经验与不足。洛阳地区在1950-1979年间进行了全面的农田水利建设,在薄弱的农田水利基础之上,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着农田水利建设。历经三十年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建成了大量的多种类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显着提升了农业效益。在长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中总结出了一些正确的经验,也出现了一些对建设有严重影响的失误。第一部分对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且论述了自然条件对农业、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洛阳地区复杂的自然条件对农田水利建设有利有弊,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难度较大;丰富的河流资源适宜建设蓄水工程、自流灌区;一些区域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难度大;易于水土流失的坡耕地众多,水土流失治理的任务重。第二部分阐述了在建国初洛阳地区农田水利面临的严峻形势及突出问题。建国初洛阳地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并且绝大部分农田没有得到有效灌溉,薄弱的农田水利基础急需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以提升农业效益。第三部分对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建国以后洛阳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农田水利领导机构,使农田水利建设有了机制上的保证。洛阳地区坚持制定水利规划,使农田水利按照规划有章可循的进行建设。大力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建设,积极推行民办公助办水利,由于群众的普遍参与使农田水利建设迅速推进。农田水利经费的投资是采取政府拨款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农田水利经费几十年间总体上不断增长,从而有效推动了农田水利建设。第四部分对1950-1979年间洛阳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历程进行了分段研究,分为六个阶段,分段的依据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建设特点有关。第一阶段:水利恢复与小规模建设的时期(1950-1954年);第二阶段:大规模建设的初步兴起时期(1955-1957年);第三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第四阶段:工程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的时期(1961—1965年);第五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年);第六阶段:巩固和提升现有工程效益的时期(1977-1979年),对这六个阶段的主要农田水利建设历史及阶段性的建设举措进行了概况性研究。第五部分论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对几项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的成效进行了研究,这几种工程分别是自流灌区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库工程、农业井工程、提灌站工程。自流灌区的发展显着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控制住了大量农田的水土流失、建设了大量水库发挥了重要的蓄水防洪作用、机电井大大增加了水利对农田的保险作用、提灌站对农业特别是高山丘陵区的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农田水利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研究,历经三十年的农田水利建设使洛阳地区的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改良了大量农田的基本条件使农田的自身肥力大幅提升;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水利对农业保险性大大增加。第六部分对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一些经验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如在建设中能根据具体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注重不同工程之间的结合以提升整体效益、注重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建设、注重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等。一些不足之处有农田水利化程度较低、大量工程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相差较大、一些建成后的工程缺乏管理、大中型水库的数量较少以及水库质量问题突出、一些时期出现水利摊子铺的过大的问题。造成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一些工作中的人为失误。
丁相锋[7](2020)在《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输配水系统优化及效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的渭河下游,是以渭河为水源的大型多级电力排灌泵站工程,经过多年的不断建设,交口抽渭灌区农田水利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灌区输配水系统中部分渠道衬砌大面积破损、滑落,淤积严重,输水损失较大,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输配水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不完善、标准不统一,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均比较滞后,这些问题造成了灌区供水保障程度不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偏低、盐碱化未得到有效控制,亟需结合节水改造续建配套与现代化灌区建设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总结灌区节水改造已实施项目的成效与经验,采用系统调查和实例分析的技术研究方法,对灌区输配水系统优化及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促进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灌区、服务农业、服务农民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对灌区输配水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研究,从灌区水资源平衡分析、节水潜能分析,加快交口抽渭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推进,实施输配水系统优化,水资源条件满足,技术条件可行,能较好的改善、恢复灌溉面积,减少耕地的盐碱化,改善中低产田,提高灌区农业总产值。(2)对灌区输配水系统渠道断面优化计算得出,在高地下水位地区,对高挖方渠道来说,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具有渠道抵抗外力条件较好,整体性较强、承载力较高,防渗效果佳,管理维护费用较低的优点,明显优于浆砌石衬砌结构的弧脚梯形断面和浆砌石挡土墙结构“U”型过水断面。(3)对灌区输配水系统管理现状调查及现代化管理需求分析知,充分运用大数据、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完善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能有效的通过提高灌区的管理水平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4)根据灌溉经济效益、水资源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管理效益等方面对交口抽渭灌区输配水系统优化工程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知,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较好,对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汪清宇[8](2019)在《B公司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三五”期间,滨海地区电网全面进入大建设时期,主要任务是完善35千伏及以上主网架结构,改善农村地区10千伏及以下电网发展水平,全面提高滨海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随着电网工程项目的增多,传统的电网工程管理理念无法完全满足现在的管理要求,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相应的需要进行改变和提高。本文首先通过对电网工程特点、国内外电网工程管理的现状、评价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通过专家咨询法初步确定适用于电网工程项目的评价指标。其次,在定量评价中,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各专业专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打分的数据,并进行了因子分析,最终确定B公司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再次,从主、客观两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初始权重,运用熵值法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了评价模型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在定性评价中,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隶属度的概念,解决部分指标难以定量评价的问题,确保对电网工程的评价结果更加准确。最后,通过两个电网工程实例,运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两项工程的全过程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针对电网工程管理现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本文建立的B公司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对电网工程项目评价具有良好的效果,对电网工程各电压等级的项目均具有借鉴意义。
王奕[9](2020)在《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方案优选探讨》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水资源问题成为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问题。水资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均是水资源问题中的一个难题。兴建调水工程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本论文中调水工程指的是跨流域并穿越分水岭的供水工程。水利部在《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中表明,要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调水工程输水线路设置的优化和实施,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工程沿线的地区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因此,调水工程的输水线路的设置显得格为重要。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方案优选研究:首先包含构建工程投资、工程运行管理费、沿线工程效益、工程管理、工程安全运行、工程影响以及公众参与度7项一级指标,以及河道工程投资、建筑物工程投资等24项二级指标的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方案设置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将24项二级指标按照性质,分成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类,并采用专家会议法将所有定性指标定量化,得到各项定性指标的指标值;再次根据正向指标和反向指标的不同计算方法计算得出评价矩阵,最后计算得出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方案的最终评价值。文章以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后续工程为研究实例,以洪泽湖、骆马湖、下级湖为调水节点,将江苏境内后续工程划分为三个调水区间,即:长江——洪泽湖段,洪泽湖——骆马湖段、骆马湖——南四湖段。而后,结合一期工程现状输水方案以及后续工程输水规模要求,对各调水区间拟定多个输水线路方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调水区间不同输水方案下的最终评价值,开展区间内多方案综合比选,确定各个区间的工程最优输水方案。评价结果显示:长江——洪泽湖段最优输水方案为:新开运西线,运东线、运河线维持现状不变的三线输水方案;洪泽湖——骆马湖段最优输水方案为:维持中运河现状,扩大徐洪河的双线输水方案;骆马湖——南四湖段的最优输水方案为:维持中运河——不牢河现状,扩大中运河——韩庄运河的双线输水方案。最后,将上述三个区间的最优输水方案有效结合,分析获得江苏境内后续工程的优化输水方案。最后,采用Visual Basic软件,开发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调水工程输水方案可视化评价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矩阵的计算,可以通过系统内嵌的评价方法对调水工程不同输水方案进行实时评价,实现调水工程最优输水方案的获取功能。
叶小建[10](2019)在《房屋建筑造价动态管理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主要就房屋建筑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与现状展开分析,深入阐述了房屋建筑造价动态管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
二、加强投资控制 提高工程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投资控制 提高工程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连云港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方案比选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连云港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现状分析 |
2.1 总体情况 |
2.2 除险加固历史与现状 |
2.3 投资控制统计分析 |
2.4 方案决策统计分析 |
2.5 工程效益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连云港小型水库安全评价 |
3.1 安全评价体系 |
3.2 安全鉴定结论评价 |
3.3 除险加固计划 |
3.4 小结 |
第四章 层次分析法的介绍 |
4.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4.2 比选模型的构造 |
4.3 权重的计算 |
4.4 小结 |
第五章 除险加固方案的比选与分析 |
5.1 概述 |
5.2 大坝加固 |
5.3 溢洪道加固 |
5.4 坝体防渗 |
5.5 迎水面护坡 |
5.6 坝顶路 |
5.7 比选成果分析 |
5.8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1.3.1 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
1.3.2 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河道治理工程 |
2.1.2 河道治理工程效益 |
2.2 理论基础和方法 |
2.2.1 综合评价的理论 |
2.2.2 综合评价的方法 |
3.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分析 |
3.1.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U1) |
3.1.2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U2) |
3.1.3 社会效果评价指标(U3) |
3.2 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
4.泾河新城河道现状及河道治理工程方案创造 |
4.1 泾河新城河道现状 |
4.1.1 工程地理位置 |
4.1.2 工程建设条件 |
4.1.3 工程任务 |
4.2 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方案创造 |
4.2.1 工程方案一 |
4.2.2 工程方案二 |
4.2.3 工程方案三 |
5.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
5.1 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对比 |
5.1.1 工程方案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5.1.2 工程方案生态效益对比分析 |
5.1.3 工程方案社会效益对比分析 |
5.2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1 权重的确定 |
5.2.2 评级等级的确定 |
5.3 工程效益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5.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3.2 分层综合评判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一 |
附表二 |
(3)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 ——以镇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思路与意义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低影响开发与海绵城市相关概念 |
2.1.1 低影响开发 |
2.1.2 海绵城市 |
2.2 国际雨洪管理绩效评价相关研究进展 |
2.3 国内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研究进展 |
2.3.1 国内研究现状与不足 |
2.3.2 国际研究进展与借鉴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章 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构建 |
3.1 韧性城市理论 |
3.1.1 韧性城市相关概念 |
3.1.2 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相关研究 |
3.2 海绵城市建设的韧性提升意义 |
3.2.1 经济韧性 |
3.2.2 工程韧性 |
3.2.3 环境韧性 |
3.2.4 社会韧性 |
3.3 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构建 |
3.3.1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2 海绵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评价方法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绿地可达性的海绵体社会效益评价方法 |
4.1 评价思路 |
4.2 评价方法与原理 |
4.2.1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计算方法 |
4.2.2 基于腾讯宜出行热力数据与核密度分析的人口估算方法 |
4.3 镇江实证研究 |
4.3.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3.2 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 |
4.3.3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镇江市海绵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1 指标上、下限值的确定 |
5.1.2 单项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 |
5.2 指标权重确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城市河道整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渭河咸阳城区段整治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渭河水利建设现状 |
1.1.2 渭河水利存在问题 |
1.1.3 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目标 |
1.1.4 综合治理工程的必要性 |
1.1.5 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河道综合效益评价综述 |
1.3.2 国内河道综合效益评价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河道的综合效益 |
2.1.2 评价体系 |
2.2 河道的评价方法 |
2.2.1 层次分析法 |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2.3 灰色系统理论法 |
2.3 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河道整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指标构建原则 |
3.1.2 指标遴选确定 |
3.1.3 评估指标的含义及量化方法 |
3.1.4 制定评价标准 |
3.2 本章小结 |
4 城市河道整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4.1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
4.2 灰色白化权函数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渭河咸阳城区段河道整治工程实例分析 |
5.1 项目基本情况 |
5.1.1 工程区位及概况 |
5.1.2 工程总投资 |
5.2 自然环境概况 |
5.2.1 地理位置 |
5.2.2 地貌 |
5.2.3 水文地质 |
5.2.4 气象 |
5.3 水文 |
5.3.1 流域概况 |
5.3.2 河段特性 |
5.3.3 水文概况 |
5.4 社会环境概况 |
5.4.1 人口、经济与交通 |
5.4.2 土地利用现状 |
5.4.3 污染源调查 |
5.4.4 河道用水情况调查 |
5.4.5 水功能区划 |
5.4.6 主要环境问题 |
5.5 咸阳市河道概况 |
5.5.1 咸阳市河道建设基本情况 |
5.5.2 咸阳市河道整治发展历程 |
5.5.3 咸阳市河道整治取得的成效 |
5.6 综合效益分析 |
5.6.1 工程效益 |
5.6.2 生态效益 |
5.6.3 经济效益 |
5.6.4 社会效益 |
5.7 渭河咸阳城区段整治工程评价分析计算 |
5.7.1 各层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
5.7.2 层次总排序 |
5.7.3 评价样本矩阵 |
5.7.4 灰色综合评价计算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淮南市谢家集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问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采煤塌陷区 |
1.2.2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 |
1.2.3 生态修复效益评估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点 |
2 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理论基础 |
2.1.1 循环经济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产业链理论 |
2.2 生态修复效益评估理论基础 |
2.2.1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价 |
2.2.2 效益评价小结 |
2.3 文献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实践及问题分析 |
3.1 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概况 |
3.1.1 煤炭资源分布及特征 |
3.1.2 煤炭资源开采现状 |
3.1.3 煤炭资源总体规划及开采总量调控 |
3.2 生态修复实践 |
3.3 生态修复问题分析 |
3.3.1 塌陷区损毁现状评价 |
3.3.2 塌陷区环境影响评价 |
3.3.3 采煤塌陷区地质灾害评价 |
3.3.4 塌陷区损毁情况预测 |
3.3.5 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估 |
4.1 评价方法 |
4.2 评价指标权重及数据 |
4.2.1 经济效益指标 |
4.2.2 社会效益指标 |
4.2.3 生态效益指标 |
4.3 效益评估——以谢家集区A塌陷区为例 |
4.3.1 谢家集区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SWOT分析 |
4.3.2 谢家集区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效果提升策略 |
5.1 丰富修复理论基础 |
5.2 争取资金支持 |
5.2.1 获得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
5.2.2 资金保障 |
5.2.3 积极申报项目和争取支持扶助政策 |
5.2.4 技术支持 |
5.3 培育新兴产业 |
5.3.1 培育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
5.3.2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5.4 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学术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计量分析法 |
3.用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 |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
1.农田水利建设的概念 |
2.洛阳地区建制沿革 |
(七)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 |
(一)地形地质条件 |
(二)水资源情况 |
(三)气候条件 |
(四)农业耕地资源 |
二、建国初洛阳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与突出问题 |
(一)水利建设历史悠久但水利基础薄弱 |
(二)农业面临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 |
(三)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太少 |
(四)落后、原始的水利基础需要发展现代化的农田水利 |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 |
(一)新水利领导机构的设立 |
(二)坚持用规划来指导农田水利建设 |
(三)广泛动员和领导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
1.大力进行群众动员 |
2.大力运用民办公助的方式修建农田水利工程 |
3.依靠大量群众参与修建政府主导的重大水利工程施工 |
(四)实行政府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工程管理方式 |
(五)政府拨款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 |
四、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过程及措施 |
(一)第一阶段:水利恢复与小规模建设的时期(1950-1954年) |
1.进行以渠道为重点的旧有农田水利设施整修 |
2.推行农田水利工程试点以积累技术、经验 |
3.新建了一批以小型为主的农田水利工程 |
4.大力进行河防护田工程建设 |
(二)第二阶段:大规模建设的初步兴起时期(1955-1957年) |
1.以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建设农田水利的初步兴起 |
2.井灌建设迅速推进 |
3.开始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 |
4.渠道建设迅速发展 |
5.开始大量建设小型水库 |
(三)第三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 |
1.全面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
2.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 |
3.提灌站建设迅速推开 |
4.水土流失治理迅速推进 |
5.井灌建设的重点转向机电井建设 |
6.建设一批大型自流灌区 |
(四)第四阶段:工程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的时期(1961-1965年) |
1.调整、巩固农田水利建设阵线 |
2.强调工程的勘测设计以及审批程序以确保质量 |
3.农田基本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4.进行水库整修、续建以提升质量和效益 |
5.推进自流灌区配套和管理工作 |
6.水轮泵站和电灌站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五)第五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年) |
1.在曲折中建设 |
2.大力建设机电井、机电灌站 |
3.推进小型水库建设、进行水库除险行动 |
4.发展喷灌、滴灌工程 |
5.进行大规模的大寨田建设 |
6.大力推进河流治理 |
(六)第六阶段:巩固和提升现有工程效益的时期(1977-1979年) |
1.着重强调恢复和加强水利管理以提升效益 |
2.压缩工程项目,对工程进行续建、配套 |
五、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 |
(一)典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成效 |
1.自流灌区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 |
2.成功治理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区域 |
3.建成了大量能蓄水防洪的水库 |
4.大量的农业井发挥了重要的水利保险作用 |
5.提灌站对农业特别是高山丘陵区的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的积极影响 |
1.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 |
2.改良了大量农田的基本条件 |
3.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水利对农业保险性大大增加 |
六、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与不足 |
(一)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 |
1.根据具体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 |
2.注重不同工程之间的结合以提升整体效益 |
3.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建设 |
4.注重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 |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 |
1.建设速度相对缓慢,农田水利化程度较低 |
2.大量工程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相差较大 |
3.一些建成后的工程缺乏管理 |
4.大中型水库的数量较少以及水库质量问题突出 |
5.一些时期出现水利摊子铺的过大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输配水系统优化及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区现状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灌区输配水工程优化研究 |
1.3.2 灌区效益评价研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灌区现状调查分析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自然状况 |
2.1.2 水资源条件 |
2.1.3 作物组成及灌溉制度现状 |
2.1.4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灌区工程现状 |
2.2.1 渠首引水枢纽 |
2.2.2 抽排水站及供电线路 |
2.2.3 灌区渠系工程 |
2.2.4 排水沟系工程 |
2.2.5 信息化工程 |
2.2.6 管理运行 |
2.2.7 灌区水生态 |
第三章 灌区已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成效调查分析 |
3.1 灌区改造项目调查 |
3.1.1 近几年的灌区续集配套节水改造实施情况 |
3.1.2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
3.1.3 灌区实施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等项目的主要经验 |
3.2 灌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灌区水利基础设施仍存在一定短板 |
3.2.2 灌区信息化建设与目前要求仍存在差距 |
3.2.3 灌区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仍然存在 |
第四章 灌区输配水系统调查分析 |
4.1 灌区输配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输水工程(干渠)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2 配水工程(田间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3 灌区管理及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 灌区水资源调查及节水潜力分析 |
4.2.1 灌区节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2.2 节水措施 |
4.2.3 节水规划及节水潜力分析 |
4.3 灌区水资源平衡水资源供需分析 |
4.3.1 水资源条件 |
4.3.2 灌区农灌用水总量控制和灌溉定额分析 |
4.3.3 灌区现状供需平衡及设计水平年供需平衡计算 |
第五章 灌区输配水系统优化研究和改造提升建议 |
5.1 输配水系统优化原则 |
5.1.1 灌区节水改造的主要方向 |
5.1.2 输配水系统优化的主要任务 |
5.1.3 输配水系统优化的要求 |
5.2 输配水系统优化及提升改造建议 |
5.2.1 输水干渠优化设计 |
5.2.2 田间工程改造提升建议 |
5.2.3 灌区输配水管理体系优化建议(信息化改造提升) |
第六章 灌区输配水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
6.1 评价层次结构分析 |
6.2 评价指标体系 |
6.3 效益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1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 |
6.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6.4 综合效益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6.4.1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6.4.2 隶属度函数确定 |
6.4.3 交口抽渭灌区效益综合评价 |
6.4.4 灌区效益综合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B公司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确定指标研究方法 |
1.4 研究方法及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电网工程项目的基本概念 |
2.1.1 电网工程项目的特征 |
2.1.2 电网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流程 |
2.2 全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 |
2.2.1 项目管理的概念 |
2.2.2 全过程管理的概念 |
2.2.3 电网工程项目评价方法的不足 |
第3章 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选取 |
3.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1.2 确定指标选取方法 |
3.2 评价指标收集 |
3.3 评价指标统计与分析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3.3.2 问卷数据收集 |
3.3.3 问卷数据统计 |
3.3.4 数据信度检验 |
3.3.5 数据效度检验 |
3.3.6 因子分析 |
3.4 确定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 |
第4章 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价模型构建 |
4.1 确定各项指标权重 |
4.1.1 确定评估方法 |
4.1.2 层次分析法 |
4.1.3 确定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价模型的各指标初始权重 |
4.1.4 熵值法 |
4.1.5 确定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价模型的各指标最终权重 |
4.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模型构建 |
第5章 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价模型实证分析及建议 |
5.1 实证分析 |
5.1.1 项目介绍 |
5.1.2 对两项工程进行管理水平评价 |
5.1.3 评价结果分析 |
5.2 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9)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方案优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调水工程相关研究 |
1.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
1.2.3 尚待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调水工程线路方案评价 |
2.1 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其应用 |
2.1.1 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 |
2.1.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2.2 调水工程输水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2.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2.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 调水工程输水方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2.4 调水工程输水线路设置影响因素指标评价矩阵的确定方法 |
2.4.1 定量指标的评价矩阵 |
2.4.2 定性指标的评价矩阵 |
2.5 调水工程输水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后续工程输水方案比选 |
3.1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境内工程基本概况 |
3.2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后续工程基本要求 |
3.2.1 线路设置要求 |
3.2.2 输水规模要求 |
3.3 各输水区间段方案初拟 |
3.3.1 长江——洪泽湖段 |
3.3.2 洪泽湖——骆马湖段 |
3.3.3 骆马湖——南四湖段 |
3.4 评价指标与指标权重确定 |
3.4.1 一级指标及其权重 |
3.4.2 二级指标及其权重 |
3.5 各输水区间段不同输水线路方案的评价 |
3.5.1 长江——洪泽湖段 |
3.5.2 洪泽湖——骆马湖段 |
3.5.3 骆马湖——南四湖段 |
3.6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后续工程输水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4 调水工程输水方案评价系统开发 |
4.1 系统功能 |
4.2 系统开发工具 |
4.3 系统实现 |
4.3.1 登录系统 |
4.3.2 系统功能实现 |
4.3.3 退出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生产项目 |
(10)房屋建筑造价动态管理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房屋建筑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性 |
2 房屋建筑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与现状 |
3 房屋建筑造价动态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工程造价编制水平影响 |
3.2 施工因素影响 |
3.3 建筑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
3.4 劳动力因素影响 |
3.5 竣工阶段结算精准性的影响 |
4 房屋建筑造价动态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
4.1 在投资估算阶段科学控制造价编制 |
4.2 在设计阶段以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 |
4.3 在施工阶段合理控制造价变更 |
4.4 在结算与决算阶段精准对接工程造价的顺承关系 |
4.5 全过程利用工程造价大数据云平台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
5 结语 |
四、加强投资控制 提高工程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连云港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方案比选与分析[D]. 宋彦伸. 扬州大学, 2021(08)
- [2]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D]. 朱春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 ——以镇江为例[D]. 赵迪先. 南京大学, 2020(09)
- [4]城市河道整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渭河咸阳城区段整治工程为例[D]. 钟新.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淮南市谢家集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D]. 杨惠.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6]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D]. 何璟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输配水系统优化及效益评价研究[D]. 丁相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B公司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价研究[D]. 汪清宇. 天津大学, 2019(01)
- [9]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方案优选探讨[D]. 王奕. 扬州大学, 2020(06)
- [10]房屋建筑造价动态管理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分析[J]. 叶小建. 江西建材,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