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冷蒸发器和毛细管的节能计算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明[1](2020)在《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机组的性能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CO2作为新一代制冷剂,凭借其化学性质稳定、无毒、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制冷空调与热泵领域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提高跨临界CO2热泵热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对解决能源问题与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国内外研究重点。本文采用实验研究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跨临界CO2热泵热水机组全年运行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优化运行方案;建立了系统动态模型以研究其动态响应特性,为系统性能改进和优化控制奠定基础。论文首先对某实际跨临界CO2热泵热水机组开展实验研究,分析环境温度对机组能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与过渡季工况下,环境温度对机组制热量与COP的影响有限,制取相同温度的热水,更高的环境温度带来更高的制热效率,而随环境温度继续上升,制热效率提升幅度减缓。环境温度从24℃升至28℃,COP上升3.75%,从28℃升至32℃,COP上升2.34%。冬季工况下,环境温度对制热量和COP的影响较大,制热效率随环境温度降低而迅速下降,且环境温度越低,制热效率降低得越多。环境温度从14℃降至10℃,COP下降12.8%;从10℃至6℃,制热量减少31.8%,COP下降32.9%;研究了出口水温对机组能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环境温度,随出口热水温度上升,机组制热量降低,耗功增大。冬季工况时,出口热水温度从60℃上升至90℃,制热量下降38.9%;夏季时这一数字为10.96%。以实际CO2热泵热水机组为对象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对气冷器和蒸发器建立分布式参数模型,对压缩机和膨胀阀采用准稳态模型。根据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方程将各个部件耦合为完整系统。在验证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开展了跨临界CO2热泵热水系统的动态特性模拟研究。分别选取内部参数(压缩机转速)和外部参数(进水流量)为阶跃输入,模拟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改变压缩机转速可有效调节系统高低压力和出口水温,且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要求高。改变进水流量引起的系统变化较不明显且响应较慢。最后,结合南京市气候条件对某实际CO2热泵热水机组进行全年运行实验,得到机组逐月制热效率的分布,并采用压缩机变频与定时加热的优化策略提升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采用压缩机变频策略后,夏季、过渡季和冬季循环加热模式COP分别提升10.6%、4.9%和6.4%;采用定时加热策略后,冬季直热模式COP提升4.5%,夏季和过渡季COP虽分别下降1.7%和3.7%,但总运行费用却减少31.5%和29.6%。优化后机组全年运行费用为优化前的78%,经济效益提升显着。通过开展上述工作,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跨临界CO2热泵热水机组的运行性能和动态响应特性。研究成果对指导系统优化控制和高效运行提供了思路。
刘玉涵[2](2009)在《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系统动态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工质二氧化碳,作为新一代制冷剂,在制冷空调及热泵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CO2跨临界循环中气体冷却器所具有的较高排气温度和较大的温度滑移,与冷却介质的温升过程相匹配,使其在热泵循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何提高跨临界CO2热泵热水系统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运用仿真的方法对系统及其各部件进行分析,为系统性能改进和控制运行方式提供基本依据。首先,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建立了二氧化碳热泵热水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分析表明,影响系统第二定律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气冷器出口温度、蒸发温度、冷却压力和内部热交换器效率以及压缩机效率。并且,随着排气压力增加,系统第二定律效率存在最大值,此时对应的最优排气压力Popt2并不等同于系统COP最大值对应的Popt。对气冷器、蒸发器和中间换热器建立分布参数动态模型;利用经验公式对压缩机和节流阀建立了稳态模型。通过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将单一的部件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整个机组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气冷器进水温度和压缩机转速的变化对系统的动态特性有较大的影响。且节流短管流通面积的变化对系统的动态特性也有较大的扰动。这些动态响应特性都将影响到对控制系统的设计。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二氧化碳热泵热水系统性能和结构的优化以及运行控制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王展[3](2005)在《制冷系统核心模型定性重构及其简化模型》文中研究指明在制冷系统仿真中,仿真精度和速度始终是一对矛盾。为了获取高精度的仿真效果,我们必须要建立相对复杂的模型和程序,对于分布式参数模型,要获得稳定的计算结果,单元数目通常要两百个以上。这样就需要较长的仿真时间(尤其是换热器),对于单个部件计算而言问题不大,对于系统仿真和控制策略用仿真而言,就会严重影响仿真速度,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简化。 经典理论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中已被证实其在定性上是合理的,是相对成熟的,对于趋势的控制能力要强于完全的神经网络等建立的简单的黑箱模型。那么,将传统数值仿真模型和神经网络结合起来,用传统模型保证定性方向的正确性,而引入神经网络来建立其相应的简化替代模型,作定量的处理,实现传统方法和神经网络的结合。在这种结合方式中,神经网络只是作为函数逼近器来使用。 也就是说,先建立精确模型,然后再寻求其相应的简单替代模型。这样既保证了仿真的定性的正确性,又可将仿真速度提高约2~3个数量级。 本文在进行广泛文献阅读基础上,首先对制冷系统核心模型进行了定性重构,建立了适合系统用的各部件模型。对于毛细管采用了近似积分方法,建立了新的算法流程,重建了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一维逆流分布参数模型,分析并建立了小型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整体一般算法和特殊已知条件的算法。作者仔细剖析了以往模型中隐藏的数值问题,纠正了以往模型中不易觉察的定性错误,并且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作者基于神经网络,建立了分布参数模型对应的简化模型。详细分析并优化了各部件模型中两相区各参数的辨析关系,建立了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简化模型,取得了良好的近似效果可显着提高了仿真速度,建立了实用化的系统仿真用的部件模型基础。在保证了良好的近似效果的情况下,将计算速度提高了约2~3个数量级,对于系统仿真的实用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好的研究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各部件简化和作为样本的分布参数模型相比较,本文的毛细管简化模型近似度较高,换热器简化模型作为单个部件而言,最大绝对误差也在合理的范围内。但是由于分布参数模型计算结果本身也与实际工况有一定偏差,总体实际误差有扩大的风险。而且当用于系统仿真时,由于系统的多重迭代,很可能导致系统误差的叠加扩大。所以,简化模型的后继跟进工作必然是精度的自校正,这是作者尚未能完成的工作。
梁兆惠[4](2003)在《空调制冷系统性能模拟与能效标准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作为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第二大CO2排放国,每年能源消耗巨大,并且引起的污染问题与温室效应都应得到足够重视。“十五”期间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就指出要在坚持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我国制冷空调设备的用电量已占全国耗电量的20%左右,而空调能耗是整个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产节能空调对国家、设备生产企业、用户都有重要意义。空调制冷系统中应用计算机仿真,具有节省试验费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的优点,已成为研究系统工作特性、优化部件或设备等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空调制冷系统仿真的进展,用VB语言编写了模拟计算程序,此程序通过DLL文件调用美国NIST程序里37种常用工质的物性。调用这些工质物性非常方便、快捷,为仿真模拟计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制冷空调各部件建立了数学模型。选用和建立了全封闭压缩机的数学模型,所得仿真结果与实验对比分析基本满意;毛细管数学模型给出了壅塞流动的判断条件,同时给出了发生壅塞流动时的毛细管长度的计算,并分析了入口压力、质量流量、过冷度等对其的影响;建立了计算充灌量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稳态条件下冷凝器、蒸发器的数学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管子、翅片类型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及不同参数、管子结构对换热的影响,为给强化换热器传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研究了国内外关于空调能效标准进展的情况,对比分析了不同制冷量段风冷空调能效比的水平。总之,提高能效标准,提高空调制冷装置的能效比,对于开展空调制冷装置节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林[5](2002)在《小型制冷系统仿真及不可逆性分析》文中提出建筑节能是我国十五期间的重要政策,空调能耗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用空调系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空调设备。节省家用空调系统的能耗对于国家、设备生产企业和用户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家用空调制冷系统进行研究,具有节省试验费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的优点,已经成为研究系统工作特性、优化部件或设备、开发设备控制系统的重要手段。 本文首先回顾了空调制冷系统仿真研究的国内外进展,然后基于MH方程建立了CFCs及其替代工质的热力学性质和输运性质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对CFC12及其替代工质HCFC22、HFC134a的在热泵中的循环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同时也表明了HCFC22、HFC134a作为CFC12的替代工质在热泵中具有较好的运行性能。在建立绝热毛细管数学模型基础上,采用以压力为步长的新方法对绝热毛细管进行了仿真计算,采用BP神经网络对制冷剂在毛细管中临界流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大幅度地节省计算时间,因而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在选用和修改全封闭压缩机数学模型、冷凝器、蒸发器分布参数模型和制冷剂充灌量模型并编制了相应仿真程序后,利用以上各部件模型和仿真程序,对某公司生产的KFR-HI/LW型分体落地式家用空调器进行仿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各部件仿真方法和程序是可行的。基于仿真对空调系统各部件的不可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压缩比、过热度、过冷度是导致(火用)损的主要因素。 最后提出了本领域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陈芝久,谷波[6](1989)在《制冷蒸发器和毛细管的节能计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迄今为止,各计算手册、教材及文献中对制冷装置的热力计算都是采用稳态集中参数型方法。近年来我们的研究表明,要住制冷系统巾实现系统性的节能、节材及仿真研究,采用传统的稳态集中参数法是不适应的,因为以上的研究必须了解对象的微观特性及各部件之间匹配关系,而集中参数是对整个装置进行研究,无法对微元进行研究,更无法进行装置的匹配
陈芝久,谷波[7](1989)在《制冷蒸发器和毛细管的节能计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迄今为止,各设计手册、教材及文献中对制冷装置的热力计算都是采用稳态集中参数型方法。近年来我们对制冷装置的优化研究表明,要在制冷系统中系统性地实现节能、节材及仿真研究,采用传统的稳态集中参数法是不适宜的,因为以上的研究需要了解对象的微观特性及各部件之间匹配关系,制冷系统微观特性是指其流动特性、传热特性,集中参数型是对整个装置作研究,它无法对微元进行研究,更无法进行装置的匹配研究,因为匹配研究是建立在保证系统稳定微元特性研究的基础上的,必须采用动态分布参数法。
陈芝久,谷波[8](1989)在《制冷蒸发器和毛细管的节能计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提出了动态分布参数法分析蒸发器与毛细管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小型制冷系统按蒸发器出口蒸气干度X=1的基本优化条件,建立丁一套蒸发器、毛细管及其匹配的节能计算方法。为验证此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建立了专用的基础热工性能试验台与系统匹配试验台,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十分吻合,证明了这节能新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二、制冷蒸发器和毛细管的节能计算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冷蒸发器和毛细管的节能计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机组的性能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CO_2的综合评价 |
1.2.1 CO_2的性质 |
1.2.2 CO_2作制冷剂的历史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二氧化碳热泵热水系统的实验研究现状 |
1.3.2 二氧化碳热泵热水系统仿真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CO_2热泵热水系统的实验研究 |
2.1 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系统 |
2.1.1 系统原理 |
2.1.2 CO_2流动与换热特性 |
2.2 实验设备与步骤 |
2.2.1 实验装置及部件 |
2.2.1.1 压缩机 |
2.2.1.2 蒸发器 |
2.2.1.3 气冷器 |
2.2.1.4 电子膨胀阀 |
2.2.2 测量装置及方法 |
2.2.2.1 测量装置 |
2.2.2.2 试验方案 |
2.2.2.3 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3.1.1 夏季工况 |
2.3.1.2 冬季工况 |
2.3.1.3 过渡季工况 |
2.3.2 出水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O_2热泵热水系统部件仿真模型 |
3.1 气冷器动态模型 |
3.1.1 数学模型 |
3.1.2 换热系数与压降关联式 |
3.1.3 程序编制 |
3.2 蒸发器动态模型 |
3.2.1 数学模型 |
3.2.2 换热系数与压降关联式 |
3.2.3 除霜模型 |
3.2.4 程序编制 |
3.3 压缩机准稳态模型 |
3.3.1 数学模型 |
3.3.2 程序编制 |
3.4 膨胀阀准稳态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_2热泵热水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4.1 系统动态仿真 |
4.2 模型验证 |
4.3 变工况动态特性 |
4.3.1 变转速动态响应 |
4.3.2 变进水流量动态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O_2热泵热水系统性能优化 |
5.1 CO_2热泵热水系统全年运行性能 |
5.1.1 系统概况及气象参数 |
5.1.2 全年运行结果 |
5.2 优化运行方案 |
5.2.1 变频参数调节 |
5.2.1.1 压缩机频率对系统的影响 |
5.2.1.2 循环加热变频策略 |
5.2.2 峰谷定时控制 |
5.3 优化方案与经济性分析 |
5.3.1 优化运行方案 |
5.3.2 经济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系统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2 二氧化碳热泵热水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系统仿真与优化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及其特点 |
2.1 CO_2的基本物理性质 |
2.2 跨临界CO_2循环 |
2.2.1 临界点的定义与性质 |
2.2.2 超临界CO_2的热力学性质 |
2.2.3 影响跨临界CO_2循环效率的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
3.1 热力学模型及假设 |
3.1.1 热泵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2 第二定律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 结果及讨论 |
3.2.1 排气压力对第二定律效率的影响 |
3.2.2 第二定律效率的最优压力 |
3.2.3 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第二定律效率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系统部件仿真模型 |
4.1 气冷器动态模型 |
4.1.1 物理模型 |
4.1.2 数学模型 |
4.1.3 定解条件 |
4.1.4 程序的编制 |
4.1.5 计算精度与收敛性的讨论 |
4.2 蒸发器动态模型 |
4.2.1 数学模型 |
4.3 中间换热器动态模型 |
4.3.1 物理模型 |
4.3.2 数学模型 |
4.3.3 定解条件 |
4.3.4 程序的编制 |
4.4 压缩机模型 |
4.4.1 压缩机的数学模型 |
4.4.2 程序的编制 |
4.5 节流装置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5.1 部件仿真结果及分析 |
5.1.1 气冷器仿真结果与分析 |
5.1.2 蒸发器仿真结果与分析 |
5.1.3 压缩机仿真结果与分析 |
5.1.4 节流装置仿真结果与分析 |
5.2 系统动态仿真 |
5.2.1 系统动态仿真输入条件 |
5.2.2 系统动态仿真的边界条件 |
5.2.3 系统动态仿真的计算流程 |
5.2.4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后续工作 |
6.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课题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制冷系统核心模型定性重构及其简化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制冷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人工智能技术在系统仿真中的运用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制冷系统仿真核心模型和算法 |
2.1 压缩机 |
2.1.1 全动态模型 |
2.1.2 全稳态态模型 |
2.1.3 两节点态模型 |
2.2 毛细管 |
2.3 换热器(冷凝器或蒸发器) |
2.4 制冷剂的热物性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统数字模型的定性重构 |
3.1 压缩机数学模型 |
3.1.1 活塞式压缩机 |
3.1.2 全封闭旋转式压缩机 |
3.1.3 仿真结果 |
3.2 毛细管模型 |
3.2.1 过冷液体区 |
3.2.2 亚稳态液体区 |
3.2.3 气液两相区 |
3.2.4 经验公式和其它模型 |
3.2.5 毛细管仿真流程 |
3.2.6 传统毛细管模型中的缺陷及改进方法 |
3.3 冷凝器模型 |
3.3.1 基本控制方程 |
3.3.2 管外有效传热面积 |
3.3.3 制冷剂侧的对流换热与摩擦损失 |
3.3.4 空气侧的对流换热 |
3.3.5 仿真算法 |
3.3.6 冷凝器模型的数值问题及解决办法 |
3.4 蒸发器模型 |
3.4.1 基本控制方程 |
3.4.2 管外有效传热面积 |
3.4.3 制冷剂侧的对流换热与摩擦损失 |
3.4.4 空气侧的对流换热 |
3.4.5 仿真算法 |
3.5 制冷剂热物性模型 |
3.6 系统模型与算法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简化和精度校正 |
4.1 神经网络的应用方法及重点 |
4.2 毛细管模型的简化方法 |
4.2.1 假设前提 |
4.2.2 壅塞态两相区神经网络关联模型 |
4.2.3 非壅塞时预测方法 |
4.2.4 整体仿真流程 |
4.2.5 本文毛细管简化模型的创新点 |
4.3 冷凝器模型的简化方法 |
4.4 蒸发器模型的简化方法 |
4.5 预期的系统模型的精度校正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空调制冷系统性能模拟与能效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制冷系统仿真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制冷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制冷系统分析 |
2.2 压缩机模型的建立 |
2.3 冷凝器模型的建立 |
2.4 蒸发器模型的建立 |
2.5 毛细管模型的建立 |
2.6 充灌量模型的建立 |
2.7 制冷系统计算流程图 |
2.8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制冷系统部件模拟与对比分析 |
3.1 压缩机模拟对比 |
3.2 充灌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3 毛细管模拟结果分析 |
3.4 换热器性能模拟研究与进展 |
3.5 误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调器能效标准的研究 |
4.1 空调能效标准的发展 |
4.2 不同制冷量段能效水平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今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5)小型制冷系统仿真及不可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制冷系统仿真模型 |
1.3 我国制冷系统仿真研究情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方法 |
第二章 制冷剂热力学及输运性质模型 |
2.1 CFC12及其替代工质的现状 |
2.2 基于MH状态方程的替代工质热力学模型 |
2.3 替代工质热力学性质模型验证 |
2.4 制冷剂的输运性质 |
2.5 CFC12、HCFC22和HCF134a的工作性能比较 |
2.6 小结 |
第三章 毛细管仿真模型 |
3.1 绝热毛细管模型 |
3.2 基于神经网络的毛细管临界流量预测 |
3.3 毛细管仿真新方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小型制冷系统用压缩机仿真模型 |
4.1 压缩机概述 |
4.2 旋转式压缩机数学模型 |
4.3 仿真结果 |
第五章 冷凝器仿真模型 |
5.1 冷凝器概述 |
5.2 冷凝器数学模型 |
5.3 仿真算法 |
5.4 计算结果 |
第六章 蒸发器仿真模型 |
6.1 蒸发器概述 |
6.2 蒸发器数学模型 |
6.3 仿真算法 |
6.4 计算结果 |
第七章 制冷剂充罐量模型 |
7.1 冷凝器和蒸发器充罐量 |
7.2 空泡系数模型 |
7.3 系统充罐量 |
第八章 KFR-43LW/HI型空调器的稳态仿真与实验 |
8.1 KFR-43LW/HI型空调器的稳态仿真 |
8.2 空调器的性能实验 |
8.3 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比较 |
第九章 基于仿真的不可逆性分析 |
9.1 空调器各部件的(火用)损分析 |
9.2 基于仿真的各部件(火用)损计算 |
第十章 结束语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制冷蒸发器和毛细管的节能计算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机组的性能模拟与实验研究[D]. 张永明. 东南大学, 2020(01)
- [2]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 刘玉涵. 中南大学, 2009(04)
- [3]制冷系统核心模型定性重构及其简化模型[D]. 王展. 湖南大学, 2005(07)
- [4]空调制冷系统性能模拟与能效标准的研究[D]. 梁兆惠. 天津大学, 2003(01)
- [5]小型制冷系统仿真及不可逆性分析[D]. 王林. 湖南大学, 2002(01)
- [6]制冷蒸发器和毛细管的节能计算法研究[A]. 陈芝久,谷波. 上海制冷学会一九八九年年会论文集, 1989
- [7]制冷蒸发器和毛细管的节能计算法研究[J]. 陈芝久,谷波. 能源研究与信息, 1989(01)
- [8]制冷蒸发器和毛细管的节能计算法研究[J]. 陈芝久,谷波. 制冷学报, 19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