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叠纪古生物地理植物区系

中国三叠纪古生物地理植物区系

一、中国三叠纪古生物地理区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莹,王向东,胡科毅,黄兴,张水昌,张斌,祁玉平,陈吉涛,要乐[1](2021)在《中国石炭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认为《国际年代地层表》中的石炭系包含密西西比亚系和宾夕法尼亚亚系,各分3统,共7个阶,是全球煤炭、油气等重要能源资源的富集层位。为了统一标准、提高对比精度,并服务于资源勘探开发,本文在详细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石炭纪地层区划、主要剖面的地层划分和对比进行了系统梳理;将中国的石炭系划分为4个地层大区,分别为准噶尔—兴安大区、塔里木—华北大区、羌塘—华南大区和西藏—滇西大区,又进一步将各地层大区划分为11个地层区,并列举了81条地层剖面。基于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的时间约束,详细厘定了中国石炭系不同地层分区之间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框架。准噶尔—兴安大区石炭系以浊积岩和火山岩为主,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塔里木大区除塔里木北缘和华北台地西南部保存有深水沉积外,均为稳定的滨浅海沉积,其中华北分区缺乏密西西比亚系,宾夕法尼亚亚系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发育明显的海侵-海退序列;西藏—滇西大区为冈瓦纳大陆东北缘沉积区,密西西比亚系以陆棚碳酸盐岩或碎屑岩为主,宾夕法尼亚亚系则常常缺失;羌塘—华南大区石炭系序列最为完整,尤其华南地区,以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主,化石丰富多样,是国际石炭系对比的重要标准。

童金南,楚道亮,缪雪,舒文超,郭文伟,吴玉样,苏岳,吴奎,纪开宣,俞映月[2](2021)在《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三叠系海、陆相同时发育,沉积类型齐全,分布广泛,但其分布和发育很不均衡,总体呈现为"南海北陆、东简西杂、下全上缺"的格局。中国南方(包括青藏高原)海相三叠系的基本生物-年代地层框架中,下三叠统直到上三叠统卡尼阶具有区域对比意义,部分标志甚至具有全球对比意义。中国陆相生物-年代地层框架可作为区域陆相地层对比的参照系。在童金南等(2019)对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和化学地层等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三叠纪各区域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进行系统的补充和完善。中国三叠纪地层分区显着受控于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和沉积古地理分异,前者可作为地层区的划分标志,后者着重作为地层分区界线的参考。据此,本文将中国的三叠系划分为10个地层区和若干地层分区,以各地层分区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为基础,借助各地层区综合生物-年代等地层对比标志,结合区域岩相和沉积相演变趋势的关系,建立各地区岩石地层对比关系。本文的地层-岩相-沉积相对比表,不仅完好地表达了印支运动在中国南、北地块间的演变历程,而且也示踪了青藏高原各构造活动带及其间夹的一系列小地块在三叠纪时期的构造活动状态。最后,论文就三叠纪岩石地层对比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岩石地层也应重视其生物-年代属性。

王根贤,陈必河,郑正福,周超[3](2021)在《湖南及邻区志留纪兰多弗里世鲁丹期至埃隆期岩相古地理及加里东期板块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南兰多弗里世鲁丹期岩相古地理格局以桃江—白马山—苗儿山一线为界,其南东为华夏洋壳板块兰多弗里统鲁丹阶周家溪组陆屑浊积深水盆地相,陆屑来自更南东的湘中南褶皱山地;其北西为扬子陆壳板块兰多弗里统鲁丹阶龙马溪组沉积洋盆,南东后缘是上陆棚相,北西前缘是下陆棚相,陆屑都由南东湘中南褶皱山地提供。至兰多弗里世埃隆期岩相古地理发生巨变:龙马溪组顶部Coronograptus cyphus笔石带末即大约440.8±1.2 Ma时,发生华夏洋壳板块向扬子陆壳板块俯冲碰撞事件,华夏洋壳板块周家溪组本身褶皱造山为华夏褶皱山地,华夏洋壳板块洋盆关闭。同时华夏洋壳板块以A型俯冲形式下插到扬子陆壳板块之下,并使扬子陆壳板块南东前缘崛起形成加里东期雪峰造山带。后者将扬子陆壳板块南东前缘牵引、挠曲和凹陷成华夏洋壳板块弧后前陆盆地,小河坝组是该弧后前陆盆地的沉积盖层,陆屑都由南东的雪峰造山带提供。该弧后前陆盆地沉积了三角洲相—滨海相的小河坝组,向北东、北西和南西方向相变为台地相石牛栏组,再向北西陕南紫阳相变为盆地相斑鸠关组。小河坝组两次采集的重砂样均出现蓝闪石,它是蓝闪石片岩标志矿物,蓝闪石片岩是确认加里东期华夏洋壳板块与扬子陆壳板块俯冲碰撞及形成雪峰造山带的判别标志。

赵璧,陈刚,邹亚锐,万珊,李姜丽,吴奎[4](2021)在《湖北省中生代典型古生物群落及其对古环境的启示刍议》文中研究指明湖北省中生代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埋藏保存了不同时期和类型的典型古生物化石群落。结合前人成果和近期研究认识,择要介绍湖北省中生代3个代表性化石群落的主要特点,简要分析其古环境和其他方面的科学意义。湖北省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海生爬行动物群体现了该时期全球罕见的海洋高营养级生物的集群活动,其中包含数量类型占优的地方生物湖北鳄类和捕食者鱼龙类、鳍龙类,以及其他伴生生物,呈现较复杂繁荣的生态景观,说明海洋从二叠纪末生物灭绝后的极端恶劣环境已趋向正常化发展。湖北省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植物群具过渡演化特征,但晚三叠世组合含较多南北植物区系过渡分子,侏罗纪植物组合则与西部四川一带的古植物群趋同并暗示炎热干旱气候,指示中扬子北部在造山背景下的多个晚三叠世滨海独立盆地向侏罗世内陆大型盆地演化。湖北省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群的新研究证明郧阳盆地是某种产"树枝蛋"类恐龙繁衍后代的重要地点,恐龙蛋有较高孵化率,显示该区海拔、生态、气候适宜产蛋;初步观察产蛋活动具明显周期性,代表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产蛋方式可能与成土事件有一定关联。上述化石群落均具显着科学意义,但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探讨其与现代海洋生态系统起源、卡尼期大洪水、三叠纪末陆地生物灭绝、晚白垩世温室气候等地质事件的关联。另外,今后还需加强对湖北中三叠世石松植物、两栖类化石群落的研究。

邢智峰,付玉鑫,郑伟,李妲,李素萍,刘云龙,齐永安,李婉颖,许欣,吴盼盼,张湘赟[5](2021)在《豫西宜阳上二叠统孙家沟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豫西宜阳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在该组中部土门段砂泥互层中发现大量的植物化石碎片和孢粉化石。文中依据孙家沟组沉积特征及孢粉组合区域对比,厘定了土门段的地质时代,并依据孢粉化石的亲缘植物关系和信息函数,结合微量元素Sr/Cu值指标,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了宜阳地区的古气候特征。结果显示:土门段共发现52属孢粉化石,以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与华北地区晚二叠世孢粉组合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推测其地质时代相当于晚二叠世长兴期。孢粉化石属种的植物亲缘关系与欧美镁灰岩统植物成分类似,表明整体上为较炎热的半干旱古气候。该成果可为华北地区晚二叠世晚期的陆相沉积环境、古植物背景以及古气候演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向坤鹏,安亚运,贺永忠,赵磊,刘奎勇,盘应娟,易成兴[6](2021)在《右江盆地西北缘安然背斜东段奥伦尼克期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及地质意义》文中提出罗楼组上部灰岩段是右江盆地西北缘奥伦尼克期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唯一赋存层位,生物地层研究精度较低。本文以安然背斜东段敢南、者堡一带罗楼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测制,对该组上部灰岩段进行系统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结果显示,敢南一带罗楼组上部可识别出5个牙形石带,者堡一带罗楼组上部可识别出3个牙形石带。根据两条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认为右江盆地西北缘奥伦尼克期包含5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依次为:Neospathodus pakistanensis带、Novispathodus waageni带、Neospathodus crassatus带、Icriospathodus collinsoni带以及Triassospathodus homeri-Tr.symmetricus组合带。区内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主要产于Triassospathodus homeri-Tr.symmetricus组合带。该研究结果为罗楼组上部灰岩段海生爬行动物群时代的限定提供可靠的生物依据,并为进行奥伦尼克期海生爬行动物群产出层位的精细对比提供佐证。

沙金庚[7](2019)在《中国双壳类古生物学的百年发展》文中认为1前言双壳类是自寒武纪就开始出现,现今仍处辐射期的斧足类(无头类、瓣鳃类)软体动物。它们广泛分布于热带至南北两极的海洋、湖泊、江河水域,在海洋中的垂直分布越万米,从潮间带至万米深的深海沟,即使在热泉和冷泉地带也有分布。它们的壳瓣记录了双壳类动物的个体发育/生长全过程。双壳类也是形成石油的有

柯妍[8](2018)在《晚二叠世—三叠纪全球腕足动物定量古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晚二叠世长兴期到晚三叠世末瑞替期这段长约5千3百万年的时期中,发生了地质历史上重大的全球性板块构造运动,联合大陆由聚合转入裂解阶段,同时伴随全球海平面多次波动以及在二叠纪末和三叠纪末发生生物多样性骤降等重大地质历史事件和生物宏演化事件。这一系列事件极大地影响了从古生代演化动物群到现代演化动物群的发展和演化方向。而地质历史中生物地理分布范围的变化和生物地理区的形成和演变不仅是生物迁移、扩散或隔离等演化事件的直接结果,也是相关的地质历史事件的直接反映。因此研究晚二叠世长兴期和三叠纪的生物地理分布和地理区系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了解地质历史中的生物宏演化与地质历史事件协同演化的重要方法。本文以Filemaker数据库为数据采集和管理平台,收集、录入并建立了晚二叠世长兴期到晚三叠世末瑞替期的全球腕足动物分类和古地理分布资料数据库。经过数据清理和整合,文中得到了共包含晚二叠世长兴期到晚三叠世末瑞替期九个时期,来自全球1421个化石点分属181个古地理分析单元的9934条腕足动物有效化石记录(分属2458种、481属、105科、11目)。经过数据转换得到了九个时期的全球腕足动物属的出现的丰度数据矩阵和二元数据矩阵,在此基础上采用了聚类分析(CA)、非度量多维标度变换(NMDS)及最小生成树(MST)三种多元分析方法以及不同的动物群相似性系数,综合分析和识别并划分了晚二叠世长兴期到晚三叠世末瑞替期各时期的腕足动物地理分区。分析发现晚二叠世长兴期到晚三叠世末瑞替期,全球腕足动物的生物地理分布模式发生了重要的转折和变化。晚二叠世长兴期全球腕足动物群可以分为冈瓦纳大区和特提斯大区2个清晰的生物地理大区,在特提斯大区内部华夏区、喜马拉雅区和西特提斯区3个次一级的生物地理区之间的界限也十分清晰。然而,受到晚古生代末期P/T界线附近的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影响,全球腕足动物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二叠纪原有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被摧毁,生物地理分区也不复存在。直到早三叠世晚期奥伦尼克期,才开始出现一些地方性的生物地理区,而直到中三叠世安尼期,全球腕足动物生物地理分区才开始重新建立起来,形成冈瓦纳大区和特提斯大区两个生物地理大区以及后者内部华夏区和西特提斯区两个次一级的生物地理区,西伯利亚地区和喜马拉雅地区的腕足动物群虽然也属于特提斯大区,但与特提斯大区内部其他两个生物地理区之间联系并不紧密。拉丁期西伯利亚地区与特提斯大区之间的联系减弱,终于独立形成了北方大区并不断向南扩张,在晚三叠世诺利期间一度到达南半球中纬度带。瑞替期特提斯大区和冈瓦纳大区的范围均有收缩,北方大区退回到北半球中高纬度带内。文中进一步研究发现,晚二叠世长兴期到晚三叠世末瑞替期全球腕足动物地理区的变化和趋势与这一阶段的全球性重大地质历史事件和生物事件相关。晚二叠世长兴期到晚三叠世全球腕足动物地理分布模式从“冈瓦纳-特提斯两分”模式消失与重建,尤其是北方大区的形成以及“冈瓦纳-特提斯-北方三分”模式的建立的重要转折和变化过程,与欧美大陆和西伯利亚大陆的相向运动和拼合过程紧密相关。随着欧美大陆与西伯利亚大陆从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持续靠拢,位于两者之间的海水通道(The Urals Ocean)逐渐缩小,并在中三叠世末期两大板块拼合最终导致了沟通古特提斯洋与古太平洋东部腕足动物群的海水海道的闭合。这一全球性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隔离直接影响和控制了这一阶段的腕足动物地理区系的变化过程。板块运动引起的海道闭合进一步造成了全球性的大规模洋流循环模式的重大改变。此外,晚二叠世长兴期到晚三叠世的全球海平面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海侵等大规模地质历史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腕足动物的迁移和扩散,并进一步影响了它们的地理分布以及地理区系演变。全球晚二叠世长兴期到晚三叠世末瑞替期腕足动物地理分布以及地理区系的长期动态演变过程和趋势,以及它们对同时期全球性重大地质历史事件和生物事件的反映和响应过程,提供了了解和恢复板块运动过程以及古板块位置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从生物学的角度验证了板块运动以及板块位置变化,为恢复和重建全球古板块和古地理分布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证据。

纪占胜[9](2006)在《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认为研究了西藏及滇西地区石炭纪一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的时空演化规律、讨论了成因及其地质学意义,最终对羌塘盆地油气地质勘探的区域和层系提出了建议。在地层学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拉萨地区旁多群的地层序列、厘定了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岩石地层序列、在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发现了三叠系的碳酸盐岩地层剖面,新建了三叠系江让组、指出敌布错组和坚扎弄组的地层时代不是晚二叠世,而是晚三叠世一早中侏罗世。在青藏高原和滇西地区,共考察10余条剖面,通过系统分析,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了石炭系一三叠系的地层格架。在古生物学方面,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晚石炭世一晚三叠世的牙形石序列。发现了晚石炭世的Neognathodus动物群、中二叠世Vjalovognathus动物群和Rabeignathus动物群、中二叠世中后期的Mesogondolella动物群、晚二叠世长兴阶的Clarkina动物群,在阿里狮泉河地区的左左剖面的左左组中上部发现了早三叠世的牙形石化石。此外,在措勤敌布错的江让组中识别出了早三叠世一晚三叠世的多个牙形石带。在微古植物学上,在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永珠组下部发现了混生孢子组合、在敌布错组和坚扎弄组中发现了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的孢粉组合。系统采集了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腕足类化石,首次建立了腕足类和牙形石化石带的对比关系。发现了牙形石和腕足类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地层划分的意见分歧,指出现在的冈瓦纳相和特提斯相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地层划分的主导门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矛盾,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并在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存在矛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对冰海相杂砾岩、含砾板岩的特点、成因、大地构造背景和时空演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珊瑚、腕足类和牙形石类在形态、结构和古生物地理区系的分析,总结出早石炭世一中二叠世生物群性质暖一冷暖混生一冷一冷暖混生一暖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沉积特征、沉积相的分析得出了相同的规律。在沉积和古生物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炭一二叠纪冰期和冈瓦纳大陆冰川、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谷系、生物群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冈瓦纳一特提斯过渡相区是在早石炭世末期冈瓦纳大陆北缘形成的裂谷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为大陆边缘裂谷,在中二叠世时期裂谷作用增强,发展成陆表浅海,一直持续到晚二叠世末期,而羌南和羌北在晚二叠世末期已经拼合到劳亚大陆,三叠纪早中期,又一次大规模伸展,三叠纪末期受喜马拉雅块体的俯冲碰撞,冈底斯以北隆升成陆地。构建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构造演化模型。在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分布规律的研究基础上,指出羌南和羌北地区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时期,隶属于冈瓦纳大陆的北缘,经过中二叠世和晚二叠世的冈底斯以南地区的裂谷作用的加强和强烈的伸展运动,在晚二叠世末期已经拼贴在劳亚大陆的南缘,在三叠纪时期羌南和冈底斯以南地区又一次强烈的伸展,在雅鲁藏布江一带形成具有洋盆性质的深水盆地,在班公湖一怒江断裂带在附近拉伸出大陆边缘的裂谷,晚三叠世末期,雅鲁藏布江一线俯冲碰撞,冈底斯及以北地区强烈隆升,形成陆地。通过三叠纪时期的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序列,分析出三叠纪在冈底斯北缘、羌南地区形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的岩相配置,通过盆地热演化史和牙形石有机变质成熟度的分析,指出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北缘和羌南的三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沙金庚[10](1999)在《中国双壳类古生物学研究近百年来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近百年来,中国化石双壳类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基础资料的积累到向基础理论方向发展和关门自守到走向世界的过程,逐渐摆脱了“标准化石”和从属地位,走上古生物学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我国几代双壳类古生物学工作者们的努力,中国各地质时期的双壳类组成总貌和双壳类化石的层序地层学已经得到揭示和确定,双壳类的起源、演化、埋葬、古生态和古生物地理学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研究或探讨。双壳类古生物学已经并正在积极而有效地指导或支持地质生产。顾知微院士是我国化石双壳类学科最重要的承传和奠基人。

二、中国三叠纪古生物地理区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三叠纪古生物地理区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石炭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石炭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2 中国石炭纪生物带
3 中国石炭纪地层区划、代表剖面和划分对比
    3.1 准噶尔—兴安大区(I)
        3.1.1 准噶尔区(I1)
        3.1.2 内蒙古—吉林区(I2)
        3.1.3 兴安区(I3)
    3.2 塔里木—华北大区(II)
        3.2.1 塔里木区(II1)
        3.2.2 祁连—贺兰山区(II2)
        3.2.3 华北区(II3)
    3.3 羌塘—华南大区(III)
        3.3.1 羌塘—横断山区(III1)
        3.3.2 华南区(III2)
    3.4 西藏—滇西大区(IV)
        3.4.1 冈底斯区(IV1)
        3.4.2 藏南区(IV2)
        3.4.3 滇西区(IV3)
4 讨论和结论

(2)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三叠系的发育和分布特点
2 中国三叠纪生物-年代地层框架
3 中国三叠纪地层分区及岩石地层对比
    3.1 北疆—兴安地层区(I)
        3.1.1 阿尔泰地层分区(I1)
        3.1.2东西准噶尔地层分区(I2)
        3.1.3准噶尔—吐哈地层分区(I3)
        3.1.4 伊宁—中天山地层分区(I4)
        3.1.5 北山地层分区(I5)
        3.1.6 内蒙—大兴安岭地层分区(I6)
        3.1.7 松辽地层分区(I7)
        3.1.8 小兴安岭—南楼山地层分区(I8)
        3.1.9 鸡西—延吉地层分区(I9)
    3.2 塔里木地层区(II)
        3.2.1 塔北地层分区(II1)
        3.2.2 塔中—敦煌地层分区(II2)
        3.2.3 塔西南地层分区(II3)
    3.3 那丹哈达岭地层区(III)
    3.4 华北地层区(IV)
        3.4.1 北祁连—阿拉善地层分区(IV1)
        3.4.2 鄂尔多斯地层分区(IV2)
        3.4.3 晋—豫西地层分区(IV3)
        3.4.4 阴山—辽西地层分区(IV4)
        3.4.5 辽东吉南地层分区(IV5)
        3.4.6 冀鲁皖地层分区(IV6)
        3.4.7 北秦岭—南召地层分区(IV7)
    3.5 昆仑—秦岭—川西地层区(V)
        3.5.1 喀喇昆仑地层分区(V1)
        3.5.2 南祁连地层分区(V2)
        3.5.3 东昆仑—西秦岭地层分区(V3)
        3.5.4 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分区(V4)
        3.5.5 可可西里—巴颜喀拉—马尔康地层分区(V5)
        3.5.6 义敦—中甸地层分区(V6)
    3.6 扬子地层区(VI)
        3.6.1 盐源—丽江地层分区(VI1)
        3.6.2 攀枝花—楚雄地层分区(VI2)
        3.6.3 康滇地层分区(VI3)
        3.6.4 上扬子南缘地层分区(VI4)
        3.6.5 南盘江—右江地层分区(VI5)
        3.6.6 十万大山地层分区(VI6)
        3.6.7 上—中扬子地层分区(VI7)
        3.6.8 下扬子地层分区(VI8)
    3.7 东南地层区(VII)
        3.7.1 湘粤赣地层分区(VII1)
        3.7.2 浙闽粤地层分区(VII2)
        3.7.3 台湾地层分区(VII3)
        3.7.4 海南地层分区(VII4)
    3.8 台东—南海地层区(VIII)
    3.9 西藏—滇西地层区(IX)
        3.9.1 羌北—昌都—思茅地层分区(IX1)
        3.9.2 羌南—保山地层分区(IX2)
        3.9.3 冈底斯—腾冲地层分区(IX3)
    3.1 0 喜马拉雅地层区(X)
        3.1 0. 1 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X1)
        3.1 0. 2 高喜马拉雅地层分区(X2)
4 关于三叠纪岩石地层对比的几个问题讨论
    4.1 关于岩石地层对比
    4.2 关于岩石地层单位的生物-年代属性
    4.3 关于岩石地层名称的选用(同物异名)问题

(3)湖南及邻区志留纪兰多弗里世鲁丹期至埃隆期岩相古地理及加里东期板块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扬子陆壳板块与华夏洋壳板块上奥陶统—志留系兰多弗里统多重地层对比
2 晚奥陶世古地理和古构造概况
3 湖南志留纪兰多弗里世鲁丹期岩相古地理
    3.1 湘中南褶皱山地(Ⅰ)
    3.2 华夏洋壳板块兰多弗里世鲁丹期沉积洋盆(Ⅱ)
    3.3 扬子陆壳板块兰多弗里世鲁丹期沉积洋盆即华夏洋壳板块前陆盆地(Ⅲ)
4 湖南志留纪兰多弗里世埃隆期岩相古地理
    4.1 华夏褶皱山地(湘中南部分)(Ⅰ)
    4.2 北东、北北东向弧形桃江—白马山—苗儿山板块碰撞带(Ⅱ)
    4.3 加里东期雪峰造山带(Ⅲ)
    4.4 扬子陆壳板块兰多弗里世埃隆期沉积洋盆即华夏洋壳板块弧后前陆盆地(Ⅳ)
5 华南洋
6 对张家界地区小溪峪组时代及特列奇阶地层与上覆地层接触关系的商榷
7 几点认识

(4)湖北省中生代典型古生物群落及其对古环境的启示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北省中生代地质演化背景
2 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
    (1) 海生爬行动物集群出现。
    (2) 地方性海生爬行动物的繁盛与高度分异。
    (3) 鱼龙的出现。
3 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植物化石群
    (1) 晚三叠世植物的“南北混生”。
    (2) 侏罗纪植物的过渡演化和大陆性特征。
    (3) 黄陵背斜两翼三叠纪—侏罗纪的植被演变。
4 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群
    (1) 产“树枝蛋”类恐龙。
    (2) 恐龙产蛋行为和规律。
5 小结和展望

(5)豫西宜阳上二叠统孙家沟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宜阳大雨淋剖面地层特征和沉积环境
    2.1 地层特征
    2.2 沉积环境
3 孢粉样品采集和分析
    3.1 孢粉样品采集
    3.2 孢粉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孢粉化石埋藏特征
    4.2 植物群特征
        4.2.1 古生态特征
        4.2.2 莲座蕨目
        4.2.3 盾籽目
        4.2.4 开通目
    4.3 地质时代厘定
    4.4 古气候特征
        4.4.1 孢粉植物群类型指示的古气候
        4.4.2 孢粉化石信息函数指示的古气候
        4.4.3 古气候演化
5 结论

(6)右江盆地西北缘安然背斜东段奥伦尼克期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罗楼组剖面列述
    2.1 敢南剖面
    2.2 者堡剖面
3 罗楼组上部灰岩段牙形石生物地层
    3.1 敢南剖面
        3.1.1 Neospathodus pakistanensis带
        3.1.2 Novispathodus waageni带
        3.1.3 Neospathodus crassatus带
        3.1.4 Triassospathodus homeri-Tr. symmetricus组合带
        3.1.5 Chiosella timorensis带
    3.2 者堡剖面
        3.2.1 Icriospathodus collinsoni带
        3.2.2 Triassospathodus homeri-Tr. symmetricus组合带
        3.2.3 Chiosella timorensis带
4 牙形石带对比及意义
5 结论

(7)中国双壳类古生物学的百年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主要进展
    2.1 系统分类和演化
    2.2 地层学
    2.3 古生态、埋葬、古地理和古气候学
        2.3.1 古生态和埋葬学
        2.3.2 古地理和古气候学
        1)古生物地理学
        2)古地理和古气候学
    2.4 研究方法
    2.5 为地质生产和国家建设服务
    2.6. 教育和科普
3. 国际学术地位
4. 结束语

(8)晚二叠世—三叠纪全球腕足动物定量古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数据及方法
    2.1 数据准备
    2.2 主要研究方法和原理
3 晚二叠世—三叠纪全球腕足动物地理区系
    3.1 基于多元分析方法的生物地理区划分
    3.2 晚二叠世—三叠纪全球腕足动物地理区的变化和趋势
4 腕足动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4.1 晚二叠世—三叠纪腕足动物的分布与多样性
    4.2 影响和控制腕足动物地理分布的因素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三、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第一节 西藏石炭-二叠系的研究历史
    第二节 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古生物地层区系划分
    第三节 西藏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地层和古生物特色
    第四节 冈瓦纳-特提斯过渡相区的石炭-二叠系研究意义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主要研究剖面和工作重点介绍
第二章 拉萨地区旁多群形成环境与时代的研究
    第一节 拉萨地区石炭-二叠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二节 旁多群地层层序的完善
    第三节 旁多群的沉积构造、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解释
    第四节 坠石在旁多群中的发现及意义
    第五节 生物地层和地层年代
    第六节 旁多群的划分和对比
第三章 申扎地区石炭系和二叠系的研究及其意义
    第一节 申扎地区石炭-二叠系的地层划分
    第二节 沉积特征和环境解释
    第三节 古生物及地层时代的研究现状及争论焦点
    第四节 永珠组下部的混生微古植物群
    第五节 腕足类和牙形石时代意见的分歧
    第六节 德日昂玛-下拉剖面的研究意义
    第七节 扎杠-木纠错剖面中上二叠统的地层和古生物研究
第四章 夏岗江混生植物群及其地层时代新解
    第一节 研究历史及现状
    第二节 坚扎弄组和敌布错组的孢粉学研究
    第三节 敌布错组下伏地层中三叠纪牙形石的发现
第五章 狮泉河地区中、上二叠统牙形石的发现
    第一节 羊尾山剖面那子夺波组顶部的牙形石动物群
    第二节 左左地区羊尾山组和左左组的牙形石动物群
第六章 羌南-保山地层区石炭-二叠系的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羌南地层小区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序列
    第三节 保山地层小区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序列
    第四节 Rabeignathus 牙形石动物群发现的意义
    第五节 丁家寨组时代下限的新认识
第七章 石炭-二叠纪古生物群和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成因及其意义的探讨
    第一节 古生物群时空演化规律
    第二节 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
    第三节 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的成因
    第四节 地层古生物学和构造学意义
第八章 青藏高原三叠系时空格架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第一节 西藏三叠系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节 夏岗江植物群时代修订和江让组发现的意义
    第三节 三叠系的时空格架及其演化过程
    第四节 西藏三叠系研究的地质意义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实测剖面描述
图版说明
图版

四、中国三叠纪古生物地理区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石炭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李莹,王向东,胡科毅,黄兴,张水昌,张斌,祁玉平,陈吉涛,要乐. 地层学杂志, 2021
  • [2]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童金南,楚道亮,缪雪,舒文超,郭文伟,吴玉样,苏岳,吴奎,纪开宣,俞映月. 地层学杂志, 2021
  • [3]湖南及邻区志留纪兰多弗里世鲁丹期至埃隆期岩相古地理及加里东期板块构造演化[J]. 王根贤,陈必河,郑正福,周超. 地质论评, 2021(06)
  • [4]湖北省中生代典型古生物群落及其对古环境的启示刍议[J]. 赵璧,陈刚,邹亚锐,万珊,李姜丽,吴奎.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1(05)
  • [5]豫西宜阳上二叠统孙家沟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J]. 邢智峰,付玉鑫,郑伟,李妲,李素萍,刘云龙,齐永安,李婉颖,许欣,吴盼盼,张湘赟. 古地理学报, 2021(05)
  • [6]右江盆地西北缘安然背斜东段奥伦尼克期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及地质意义[J]. 向坤鹏,安亚运,贺永忠,赵磊,刘奎勇,盘应娟,易成兴. 地质学报, 2021(08)
  • [7]中国双壳类古生物学的百年发展[J]. 沙金庚. 生物进化, 2019(04)
  • [8]晚二叠世—三叠纪全球腕足动物定量古生物地理学研究[D]. 柯妍.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3)
  • [9]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D]. 纪占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6(01)
  • [10]中国双壳类古生物学研究近百年来的发展[J]. 沙金庚. 江苏地质, 1999(01)

标签:;  ;  ;  ;  ;  

中国三叠纪古生物地理植物区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