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教育哲学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史宁中数学课程与教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史宁中先生是我国着名的数学教育家。1998年至2012年史宁中担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期间一直在思考中国的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从2005年担任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至今,对数学教育的思考已有十六年。他在数学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其独特的思想,对我国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影响很大。本论文从三个部分探讨了史宁中数学课程与教学思想及其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时代意义。第一部分阐述了史宁中对教育的起源问题、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的阶段问题的思考,以及史宁中结合脑科学、表现遗传学等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回答了“人的知识能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构成了史宁中数学课程与教学思想的基础,即“人为什么能够认知数学”。第二部分系统概括出史宁中数学课程与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数学教育理念、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与评价三大方面。在数学教育理念方面,史宁中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课程目标方面,史宁中提出了新“两基”、新“两能”、“三会”目标,并论述了新“两基”、“三会”和数学核心素养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方面,史宁中提出了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与评价主张。第三部分结合当前数学教材使用情况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了史宁中数学课程与教学思想对当前的数学课程开发和数学教师的启示。其课程思想对教材编写者们编写教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数学教学思想能为教师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直接的借鉴和参考。史宁中本着对学生未来发展和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考虑,积极思考数学教育。他通过对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探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了智慧,发挥了作用。
徐古祥[2](2021)在《中西哲学的会通与创新 ——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严复是倡导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驱,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切中时弊,恢弘而敏锐。同时,他很早就有会通思想,认为文法有“大同者”和“专国者”,应该“举其所会通以为之谱。”严复曾以格义法会通古代经典与现代逻辑学,并指出《易》是本隐而之显,《春秋》是推见至隐,试图超越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以会通与创新、当与不当、救时与救世阐述教育之道。他还丰富和拓深了有关中西哲学会通和创新的内容,比如科学教育理念,民德、民智、民力协调发展理念,中外会通教育理念,意识到人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的本质性诉求,而教育的现代化是建立现代社会的基本前提,并身体力行地推进从理念到效果等全方位的教育现代化。本研究先从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界定入手,认为严复重新发现了人的价值,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并引以为教,以图增强民力、开发民智,更新民德。严复基于救亡图存的背景,以民力、民智、民德为核心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系,阐发了独特的教育本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方法论,开辟了中西哲学会通与创新的先河,奠定了现代教育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然后,以“知”与“言”、“经”与“法”、“变”与“常”这几对范畴分析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以及演变过程,创新性地形成了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早期的“多生于一”,中期的“多胜于一”,晚期的“多定于一”,并以会通与创新取舍中西哲学,以当与不当构建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体系。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既以有所会通的方式探讨西方哲学,尤其是其中的进化论、经验论、实证主义、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并进行借鉴和运用,又以“回照故林”的方式探究中国哲学,尤其是其中的儒家、道家和法家,同时还以启蒙与进化为标准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遵天而演、即物穷理、循名责实、超越絜矩、正谊谋功的教育哲学思想,并产生了己轻群重、学益损道、开塞治群的教育哲学理念。本研究还以教育本质论、教育目的论和教育方法论为视角比较了严复与王国维、孙中山、蔡元培等代表人物的教育哲学思想,审视了他们对中国教育哲学思想转型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了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特色,分析困难,总结价值,并反思其中的限度。严复用心至真,思虑深远,其对中西哲学的会通与创新,一方面注重修整改良与敬谨使用,另一方面兼顾返本与开新,为中国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石迎春[3](2021)在《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过程”的教育,具有极强的“结果导向”;二是对“归纳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学习。小学数学学科,学习内容具有“先验性、抽象性”,儿童掌握这种先于经验、脱离具体情境、经过多次抽象之后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儿童学习的心理机制要求儿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浓缩再现人类数学发展的过程,要经历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要亲历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旨在回应上述的诉求,变革儿童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知识的理解与智慧的生成。“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已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立足实际,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以归纳性教学理论的生成路径为指引,从“宏观的理论阐释——中观的模式建构——微观的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做纵深的探查与研究。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构建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探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本研究围绕三个研究问题:1.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是什么?3.如何修订和完善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具体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本研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基于对国内外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归纳及归纳教学”文献的分析,在结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内涵、典型特征及其条件系统进行了阐述。之后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通过三轮的教学迭代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回应,并对典型特征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完善。其次,本研究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为指引,利用视频图像分析法对小学数学10节典型的“关注过程、注重归纳”的教学课例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注重过程的归纳式教学”课堂样态是怎样的,之后确定了“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建构的五个核心要素:“类特征”的学习主题、“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探究性”的操作活动、“贯穿性”的归纳建构、“嵌入式”的学习评价,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Mode of Procedural Inductive Teaching,以下简称“P-I”教学模式)原型,并从指导思想、功能目标、操作流程和实现条件四个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初步构建的“P-I”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主要有:确立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归纳新知——应用巩固这五个环节。最后,将“P-I”教学模式的原型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典型案例结合进行具象化,展开了三轮的教学迭代。一方面是将教学理念转化成了实践,另一方面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检验和修正,同时也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意义、价值、内涵等进行回应。第一轮教学研究是尝试和探索阶段,按照之前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的考察。通过第一轮的教学实践,本研究对“P-I”教学模式原型的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了“P-I”教学模式的变式。第二轮是调整和改进的阶段,在第一轮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P-I”教学模式进行中观的调整。进一步将教学模式的原型及其变式的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并增加了“P-I”教学模式的师生行为指南。第三轮是提升和应用的阶段,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教学模式的细节进行打造,最终将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优化为:“确立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回顾反思”、“应用巩固,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并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至此,经过三轮的教学迭代,本研究构建了与“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相互匹配的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P-I”教学模式原型、变式及其师生行为指南。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P-I”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立足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尝试给出来自实践的探索;2.“P-I”教学模式很好地将“过程教育”与“归纳教学”思想结合起来;3.将“P-I”教学模式做变式的处理,以此来增加模式的灵活性;4.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另外,本研究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了提炼。“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主要有:“聚焦‘核心内容’,确定类特征学习主题”“整体分析学习内容、把握知识本质”“剖析学生前概念、定位学习起点”“形成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有:“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实现多种形式的对话”“经历多种思维的沉思,实现新知的归纳”“对归纳的结论进行辨思,处理好‘或然与必然’的关系”“介入真实情境和任务,实行多元性教育评价”。
王悦[4](2021)在《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革新,各国相继开展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加拿大是位于北美洲的发达国家,包含十个省和三个地区。在教育方面,加拿大由联邦、省、地区三方共同监管加拿大的教育。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B.C省)作为加拿大文化大省之一,拥有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系统,关注其基础教育阶段,即1-12年级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有助于把握B.C省数学课程标准现状,总结课程标准修订的一般规律,结合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现状,为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提供一些建议。为此,该研究基于数学教育哲学观念以及泰勒课程原理,借鉴SEC分析范式,采用文献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对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进行研究。设置了如下三个研究问题:(1)加拿大B.C省数学课程标准如何?(2)加拿大B.C省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什么数学教育哲学观念?(3)加拿大B.C省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如何?首先,对于研究问题一采用文献法,从课程标准结构出发,对B.C省数学课程标准每一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其次,对于研究问题二,从宏观角度出发,采用欧内斯特对于数学教育哲学观念的分类,分别从基本原理和附属原理两个层面,分析B.C省数学课程标准在两个层面共12个要素中的数学教育哲学观念具体体现,进而总结B.C省体现什么数学教育哲学观念。最后,对于研究问题三,基于泰勒课程原理指导,该研究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两大课程编制中的重要环节出发,借鉴SEC分析范式,并构建了课程内容重要主题以及课程组织连续性、顺序性与整合性的评判标准,进而分析加拿大B.C省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情况。通过对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B.C省数学课程标准实行1-12年级一贯制课程标准,结构包含前言、课程开发以及支持三个部分;(2)B.C省数学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注重多元文化并提倡灵活教学;(3)B.C省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了进步教育派和大众教育派数学教育哲学观念;(4)B.C省数学课程标准选择了数、运算、几何概念、消费应用作为课程内容中的重要主题;(5)课程内容组织方面总体较好,其中连续性和顺序性较好,而整合性较差。结合研究结论及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现状,对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提出以下建议:(1)适当增加数、运算主题下的课程内容;(2)将代数主题的引入逐步提前到小学1年级;(3)增加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4)应明确提出民族文化与数学融合的观点;(5)应综合体现多种数学教育哲学观念的优势,避免“单一观念”倾向。
周紫艳[5](2021)在《技术融入教育历程、机制及其哲学意涵研究》文中提出“爱比米修斯的过失”寓旨人必须依靠技术才能适应环境和后天生存,技术是人身体和大脑的分泌物,是构造人与世界的中间环节。技术建构了教育世界以及教育要素,教育技术与教育者具有相互规定性。教育技术是教育世界的存在者,既要“向前寻视”追问教育技术何所用,也要“向后寻视”追问教育技术何所是,即从经历“上手状态”转向追问生成过程。以身体器官为依附的身体技术展现了人身体和大脑信息,由此“原促创”了教育世界。语言文字符号外化和承载着人的信息,促使正式教育诞生。器具技术相对长久地保存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人类信息,为积累教育内容提供可能。造纸印刷术不仅让教育信息更加规范而且批量复制,催生了以学校为标志的正式教育机构。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教育实施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呈现方式以及教育评价模式,尤其是人工智能将至已至,“人机共生”的教育大片即将精彩上演。技术融入教育世界生成教育技术属于技术跨领域迁移,经历教育与技术的互相选择、孕育生成及应用推广过程,教育技术成为教育世界的“站出”者。教育在技术环境中孕育而生,技术规约了教育目标、丰富了教育形式和内容。技术通过“放大-简化”以及具身关系改变教育者经验教育世界的方式,通过器具范式、焦点实践等改变教育世界的存在方式。教育技术在建构教育世界过程中完善自身建构,逐渐成为自行规定的存在者,“意向性”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世界,以“后种系生成”特有方式积累本性。教育技术在大量注入信息过程中,逐渐微型化甚至透明化,实体逐步简化、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齐全、力量更为强大,并具有学习、适应以及自我修复能力,构建了内部强大的进化生态圈,从而具有生物乃至生命特征,加快了自主进化步伐。教育世界要不失时机地引进、原创新技术,促使教育技术在人性化道路上阔步前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构建更加生态、人性、系统的教育技术体系,迎接“人机共生”的教育新世界。
王俊琳[6](2020)在《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教育研究探论》文中认为走向科学是教育研究发展的趋势。在教育研究科学化进程中不容忽视主客二分、方法主义和功利主义等问题。教育研究终究会受到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语言环境的影响,哲学解释学可以开放教育研究视域,是弥补教育研究科学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的积极力量。哲学解释学应用于教育研究的意义在于:恢复前见概念,有利于理解教育研究的经验传统;突出理解与表达,有利于显现教育研究主体的创造性;倡导视域融合,有利于明晰教育研究的对话辩证方法;回归教化精神,有利于追寻教育研究的实践智慧。为此,本文从哲学解释学视域思考了教育研究的性质、对象、主体、方法和目的。首先,立足哲学解释学重新理解教育研究的性质。西方解释学经历了从局部到一般,从认识论到存在论以及存在论与认识论、方法论相结合的三个发展阶段。已有教育研究观主要包括:教育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教育研究是一个事理研究,教育研究是一个主体创造过程,这几种观点各有侧重、相互交叉。本文在反思与综合已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教育研究是作为“读者”的教育研究主体与教育文本在问答对话中进行视域融合,揭示文本中真理意义的理解过程,理解文本意义的过程也是不断通往成人之教化的过程。哲学解释学作为实践哲学和人文科学的哲学的性格可以在弥补教育研究科学主义研究倾向的同时体现教育研究的实践性和人文性。其次,依据哲学解释学重新理解教育研究的对象。已有的教育研究对象观,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反思已有教育研究对象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教育研究对象的特点有:教育研究对象通过教育问题表现出来;教育研究对象与教育研究主体具有生命关联性;教育研究对象通过语言呈现意义;教育研究对象具有不稳定性和模糊性。在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理解文本事件就是理解问题;教育文本意义在研究主体与对象的语言对话中呈现;生命精神和行动通过文本进行客观化表现。基于教育研究对象特点与教育文本特点的契合性,本文提出哲学解释学视域下教育研究对象主要是教育文本的观点。解释学的核心任务就在于理解文本。不同的解释学家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是有差异的,但其历史特征中包含权威性和实践性。作为教育研究对象的教育文本,不仅是狭义的教育活动中的书写文本,而且是与教育研究主体教育体验相联系的,关联于生命意义整体,并由书写而固定化的语言事件,包含书写文本和行动文本。教育文本的基本特点表现为:表达固定化的生命表现、文本意义的开放性、通过语言来表达、表述事件整体。这些特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使理解可以活动于文本呈现出的意义域之内。当然,教育文本作为解释学视域下的教育研究对象既有其超越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再次,基于哲学解释学重新定义教育研究的主体。已有关于教育研究主体的认识存在定义模糊,分类不清的现象。教育研究群体构成人员复杂而多元。哲学解释学视域下教育研究主体是处在一定的历史传统、语言文化和社会关系中理解教育文本的读者,是基于一定的规则、规范、意义标准与教育文本进行对话、比较、批判的“视域融合”的人。教育研究主体,即教育研究者,是教育研究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者和研究活动的推动力量。其中,教育学者属于专业教育研究者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和核心代表,以研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业。从解释学的视域来看,教育研究者是教育研究活动的参与者,教育研究者是教育文本的读者,教育研究者是思考和解释的学习者。为与教育文本进行视域融合并理解文本意义,教育研究主体需要有心理移情、视域融合、语言表达和批判反思等素养。复次,通过哲学解释学理解教育研究的对话辩证方法。哲学解释学的真理观是一种存在论的真理观,真理就是去蔽,是事件的发生。为避免主观之见和流俗之见,伽达默尔提出效果历史意识来维护普遍的真理。追寻真理的方法是对话辩证法,问答逻辑是对话辩证法的基本形式。这种存在论真理观和对话辩证法可以激发教育研究的解释学想象力,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第一,促进教育研究存在论真理观的形成;第二,提倡教育研究对话逻辑的科学性;第三,引导教育叙事和图像研究的发展。最后,遵循哲学解释学发现教育研究的内生性目的是成人之教化。成人之教化是在历史传统和语言境遇中,研究主体与教育文本通过视域融合而获得对文本真理意义的普遍性理解和把握,在此过程中使人们在教育生活世界中养成实践智慧。成人即教化,表现为普遍精神的成长,包含实践性教化和理论性教化。实现教育研究成人之教化目的需要维护传统与理性的统一、体现人文精神的四要素、追寻对话中的一致意见。中国教育研究走向成人之教化努力的方向在于:在本土与外域之间,建设教育研究的话语体系;在实践与理论之间,养成教育研究的实践智慧;在自在与共在之间,构建教育研究共同体。
张姝静[7](2020)在《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及其当代教育价值研究》文中提出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是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过程哲学创始人。他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提出的教育节奏观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显示了怀特海对学校教育理念转变与教育实践变革的深刻洞见。研究与探讨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可以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学术理路,对于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教育节奏观以怀特海过程哲学为理论依托,建立在其哲学体系的过程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现实实有感受过程观以及包容理论的基础之上。怀特海认为,把握好教育过程,对教育而言是根本性的。智力的“存在”是由浪漫、精确与综合运用三个阶段不断“生成”的结果,生成具有过程性、阶段性。因此,教育者应始终在动态的教育过程中研究教育。创造性原则强调,教育者应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力和发展的空间,要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相关性原则与现实实有感受过程观认为,智力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相互交织、彼此关联的,学生的发展是从反应,到补充,到满足,再从反应开始的循环过程。包容理论为怀特海主张遵循学生智力发展规律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其对教育的理解。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涵盖教育节奏中浪漫、精确与综合运用三个阶段的具体内涵、循环过程与基本特征等方面。浪漫阶段是学生开始领悟广泛事实并进行自由探索的阶段;精确阶段是学生通过把握精准的知识细节进而专注系统阐述的阶段;综合运用阶段是学生逐渐摆脱知识细节转向积极运用原理、投身实践的阶段。浪漫阶段以充分的自由为基调,精确阶段以自我约束下的纪律为主要特征,综合运用阶段的特质则是经由纪律作用后的本质自由。三阶段的循环过程是一个以浪漫为起点,经过精确发展,来到综合运用,再从浪漫开始的不断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以“自由—纪律—自由”为节奏特征的过程。怀特海认为,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调节自由与纪律以适应学生个性的自然发展。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对当前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者要从总体上把握教育周期与教育节奏,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教育的浪漫阶段,需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呵护儿童的浪漫天性;在教育的精确阶段,应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精确品质;在教育的综合运用阶段,要遵循本质的自由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黄绮莉[8](2020)在《台湾研究生教育哲学选题与方法研究 ——以2000-2019年学位论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台湾教育哲学继承和发展民国时期教育哲学,与大陆教育哲学一脉相承。但是由于两岸制度、历史、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两者的发展道路并不相同。在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下,台湾教育哲学引介西方教育哲学理论,反思教育研究方法,指导一线教育工作,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为探究2000年以来台湾教育哲学的发展状态,本文以该时间段中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为切入点,使用文献计量学和访谈法对其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以下六部分:首先为引言。对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行阐述,并对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台湾教育哲学等研究和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最后对论文的内容和框架进行简述。第一部分为研究理论基础与设计。在对核心概念教育哲学和学位论文进行界定后,以诠释学和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设计,交代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研究过程。第二部分为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整体情况分析。对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的年度数量趋势、地区分布、学校分布和作者系所分布等整体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第三部分为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首先对该段时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数量趋势进行概述,然后结合其与第二部分的整体情况叙述,总结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所呈现的特征,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第四部分为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首先对该段时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数量趋势进行概述,然后结合其与第二部分的整体情况叙述,总结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所呈现的特征,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反思。首先对本文所归纳的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特征和所分析的原因进行总结,然后在进行反思后,结合访谈内容尝试寻找可供未来研究进行完善的方向。
张卓远[9](2020)在《保罗·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为先导,对英国新马克主义者、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文化唯物主义践行者、批判教育研究者保罗·威利斯(以下简称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在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的影响下,以民族志研究方法介入英国工人青年阶级亚文化,发展了具有在地性、阶级性、历史性、整体性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本文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化、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主体意识、民族志等关键词,对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哲学理论继承性发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扬弃,对英国文化唯物主义传承性补充和对批判教育哲学的促进性介入。在对马克思劳动理论、文化理论和商品拜物教理论继承和运用的基础上,威利斯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在借鉴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理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和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同时,也对上述理论的局限提出了质疑。在吸收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文化研究及方法论的基础上,威利斯构建了融合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人道主义、文化唯物主义特征的思想。同时,威利斯在吸收批判教育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将文化唯物主义运用于教育哲学领域,形成了具有文化唯物主义特征的批判教育哲学,不仅扩大了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范畴,同时为批判教育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第二,青年亚文化批判。威利斯以大众文化为基础,在继承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他对文化概念和文化属性的独特理解。他从文化的概念及属性出发,逐步挖掘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特征,通过对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突出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意识在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威利斯对文化概念和特征的思考是在继承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吸收雷蒙德·威廉斯“整体的生活方式”、汤普森“整体的斗争方式”和霍尔“理解世界的方式”的基础上,威利斯挖掘了阶级性、大众性、集体性的文化属性,并提出文化是“主体意识的表现方式”的论断。青年亚文化是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主要关注点,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的从属阶级的文化,当这种文化表现出年龄和代际特征时,就出现了青年亚文化。威利斯认为青年亚文化具有阶级性、从属性、非正式性、集体性和艺术性等特点。青年亚文化既受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控制,同时又欲与之抗衡。作为反抗主体的工人阶级青年具有独特的存在样式和抗争方式。威利斯认为,对工人阶级青年的解读要抛弃一元的阶级决定论,提出要从多元维度出发,分析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特征。威利斯用“洞察”和“局限”两个概念来表现青年亚文化的能动性,并通过他们自缚式的抵制,突出工人阶级青年的自主意识。工人阶级青年觉醒,并逐步构建主体意识的过程,就是他们进行洞察和暴露局限的过程,也是抵制的过程。但是,工人阶级的抵制最终再生产了他们的不利地位,形成了抵制的悖论。第三,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文化的商品化和商品的文化化带来了文化商品的发展,文化商品是影响当代人身份认同和文化迅速变革的重要驱动因素。在探究文化商品的特点之前,威利斯首先分析了商品的异化,在威利斯看来,商品的异化也表现为四个特征: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异化、商品与其类本质的异化、商品与人类劳动的异化、以及商品与人类关系的异化。通过对文化商品的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威利斯指出文化商品与一般商品的本质区别在于意义交流,作为“准商品”的文化商品同时受到拜物教和去拜物教的影响,而形成一种动荡的稳定。威利斯对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的最终目的是指出社会主体与文化商品之间的关系,突出社会主体通过对文化商品的选择和意义的重释,实现身份认同、主体意识构建、甚至社会变革的可能。威利斯指出,社会主体对文化商品的选择并不是任意的,它是在文化商品客观可能性和社会主体象征性劳动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在客观可能性和象征性劳动的共同作用下,物质秩序逐渐转变为符号秩序,而符号秩序的转变有可能反作用与物质秩序的形成,并最终引起社会变革。第四,文化形式与文化实践。在威利斯的文化研究理论中,文化形式是重要的研究领域。文化形式包含社会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关系、文化领域和标志领域五个基本要素,以及标志性分析、同源性分析和整体性分析三个分析层次。威利斯认为,文化形式是一种关系:也就是社会主体与周围的客体、机构、实践和工具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形式中,社会主体和客体连接在一起,形成文化关系,进行文化实践。文化形式的形成过程就是文化实践的过程,文化形式的实践过程、实践旨归和生活外显都指向文化形式的实践本质。文化实践具有大众性,威利斯通过“地群美学”与“象征性劳动”的概念,强调工人阶级社会主体的文化艺术创造力,指出从日常生活文化实践中理解大众文化的重要性。第五,文化生产的教育哲学反思。威利斯对教育哲学领域的关注继承了英国文化研究的传统,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英国文化研究与成人教育结合的影响。本文以哲学立场讨论教育,分析威利斯的教育哲学思想。在将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运用在教育分析的过程中,威利斯的教育哲学思想逐渐形成,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威利斯以学校教育为场域,以文化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对学校生活进行了详尽描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哲学思想,丰富了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内容。在教育哲学领域,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批判教育哲学中,批判教育哲学的再生产理论可以为工人阶级的再生产提供一部分解释,但是威利斯并没有全盘接受批判教育哲学的再生产理论,他认识到批判教育哲学再生产理论中存在两个局限:一是默认社会再生产是自动发生的,将社会再生产描绘成抽象的前提,二是认为学校是社会再生产的场所,学生会被动地接受再生产的结果,忽视了主体的创造性和选择性。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威利斯首先分析了结构主义再生产理论、经济-再生产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和符码再生产理论的局限,然后,威利斯从文化生产的角度入手,将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性抵制引入再生产分析。威利斯的文化生产理论并不在于为社会再生产提供另一种解释。而在于强调文化生产在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位置,文化生产推动了文化再生产,进而造成了社会再生产。第六,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特征。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在地性、阶级性、整体性、历史性的基本特征。民族志研究作为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为他的思想创造提供了大量的鲜活记录,威利斯民族志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现象的洞察,更在于理论的总结。通过赋予民族志想象力,威利斯在传统民族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伯明翰文化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特征。第七,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评价。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向在于探索亚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探索教育哲学的多元维度、探寻了社会主义“自为的”工人阶级的可能性和促进积极的文化解放。由于威利斯思想巨大的影响力,很多学者都从各自的领域出发理解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正因如此造成他们无法把握威利斯思想的全貌,造成对威利斯的误解。他们认为威利斯渲染了工人阶级命运的悲观色彩、忽视了女性群体的亚文化研究、偏向本质主义与还原论、对民族志研究施加了主观影响、夸大了“抵制”的革命意义。在对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进行整体性分析后,这些质疑逐渐被澄清,威利斯思想的真实全貌显现出来。尽管西方学术理论在阐释中国社会现象时都会显得贫乏无力,然而,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及其所运用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和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或许对我们理解、分析和阐释当代中国文化、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现象会有所帮助,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文化建设带来启示。
杨淑瑶[10](2020)在《个体学习与整全成人 ——基于《理想国》中“洞穴喻”的教育哲学阐释》文中指出伴随着科学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学习化社会已然到来,互联网授课、网络直播等新技术的出现让各种学习资源更加丰富,显然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所学知识。然而,若个体的学习只是为了获得某种技能、学历或者文凭,不再关心个体的生命本身,那么学习的本来意义也荡然无存,这才是学习时代的危机所在。在这个学习化时代,我们或许应该重新思考学习之于个体成人的意义,反思学习与个体生命整全的联系。本论文试图通过分析柏拉图《理想国》“洞穴喻”中所蕴含的教育哲学思想,找寻学习与个体整全成人之关联。柏拉图用洞穴来比喻受过教育与缺乏教育的人的本质,被视为教育中最经典的隐喻,也是《理想国》中教育思想的核心。因此,认识柏拉图,理解“洞穴喻”,或许会从源头给教育研究者一些启发。本论文以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喻”为基本结构,一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理解学习何以关涉个体整全成人。柏拉图认为,学习是个体灵魂中拥有的能力,是灵魂的眼睛,由此以学习作为个体“看”世界的基础。个体的整全成人则是从身体到灵魂的超越,从而实现德性的完满;以“洞穴喻”作为认识和理解个体学习与成人的背景:“洞穴”是人们生存的基本境遇,往返洞穴的内与外则可以看做个体的学习与成人的历程,在“下降——上升——下降”之路中实现灵魂的转向。接着以洞穴之内的无知作为个体学习的开端。这是个体最初基本的生存状态,生存于“洞穴”中的个体,身体被束缚无法转动,而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这是洞穴内个体的根本性境遇。只有身体挣脱锁链获得解放,个体才能身体转向看见火光,这是个体心智的启蒙,这一阶段是作为理智学习的准备。接下来阐述了个体在洞穴中崎岖小道的学习。这一阶段对应着个体的理智学习阶段。分别从理智学习的艰难、理智学习的展开与灵魂何以克服艰难走向上升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个体理智学习的具体展开主要从理智学习的目标、理智学习的过程、理智学习的结果来阐述理智学习科目对个体的成长成人的影响,这些预备科目的学习是个体实现灵魂转向的重要媒介。最后论述了个体走出与返回洞穴的学习历程,个体通过哲学学习实现灵魂的转向,并不断追求更高的美善理念,从而获得德性,他会选择再次返回洞穴。在这个意义上,学习成为了个体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向善的生命实践,引导个体追寻着“技艺”之上更高的美善,个体由此走向了整全性成人。
二、计算教育哲学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教育哲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史宁中数学课程与教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教育哲学 |
(二)数学哲学 |
(三)数学课程目标 |
(四)数学教学思想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数学课程与教学思想研究现状 |
(二)关于数学教育思想研究现状 |
(三)关于史宁中教育思想研究现状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访谈法 |
第一章 史宁中数学课程与教学思想的基础 |
一、史宁中对教育的哲学思考 |
(一)教育的本源 |
(二)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史宁中对数学的哲学思考 |
(一)数学概念如何存在问题的历史认识 |
(二)数学概念如何获得问题的历史认识 |
(三)史宁中对人认知数学的本能的理解 |
第二章 史宁中数学课程与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理念 |
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新“双基”、新“双能”目标 |
(一)数学基本思想 |
(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
(三)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
三、高中数学课程“三会”目标 |
(一)数学的眼光 |
(二)数学的思维 |
(三)数学的语言 |
四、新“双基”、“三会”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一)从新“双基”到“三会” |
(二)“三会”与数学核心素养 |
五、对数学教学过程的主张 |
(一)传递数学背景知识——教师教学的“起点” |
(二)把握数学知识本质——教师教学的“关键” |
(三)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学生学习的“目的” |
(四)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学生学习的“升华” |
六、对数学学习评价的主张 |
(一)不强调计算速度:重思考深度、轻技巧训练 |
(二)评价内容要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 |
(三)采用满意原则加分原则: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 |
第三章 史宁中数学课程与教学思想的时代意义 |
一、对数学教材编写的启示 |
(一)关注数学运算的一致性 |
(二)关注数学运算的整体性 |
二、对数学教师教学的启示 |
(一)关注数学知识蕴含的核心素养 |
(二)以主题为基础、集体设计教学方案 |
结束语 |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中西哲学的会通与创新 ——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成就与展望 |
三、研究方法、主要思路、主要创新 |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二)研究的主要思路 |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一章 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系 |
第一节 常变: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历史过程 |
一、“多生于一”:严复早期的教育哲学思想 |
二、“多胜于一”:严复中期的教育哲学思想 |
三、“多定于一”:严复晚期的教育哲学思想 |
第二节 知言: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界定及基本内容 |
一、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界定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教育本质论 |
三、严复教育哲学思想中的教育目的论 |
四、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教育方法论 |
第三节 经法: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方法与效果 |
一、以会通与创新取舍中西哲学思想 |
二、以“当与不当”构建教育哲学思想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西方哲学的会通与创新 |
第一节 遵天而演: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与进化论 |
一、严复对进化论的认知 |
二、进化论在严复教育哲学思想中的地位 |
三、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进化论的会通与创新 |
第二节 即物穷理: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与经验论 |
一、严复对经验论的认知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经验论的会通与创新 |
第三节 循名责实: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与实证主义 |
一、严复对实证主义的认知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实证主义的会通与创新 |
第四节 超越絜矩: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与自由主义 |
一、严复对自由主义的认知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自由主义的会通与创新 |
第五节 正谊谋功: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与功利主义 |
一、严复对功利主义的认知 |
二、功利主义在严复教育哲学思想中的地位 |
三、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功利主义的会通与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的会通与创新 |
第一节 己轻群重:严复对儒家的会通与创新 |
一、严复之前的儒家哲学思想以及教育理念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儒家的会通与创新 |
第二节 学益道损:严复对道家的会通与创新 |
一、严复之前道家哲学思想及其教育理念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道家的会通与创新 |
第三节 开塞治群:严复对法家的会通与创新 |
一、严复对法家哲学与法哲学的认知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法家哲学的会通与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 |
第一节 严复与王国维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 |
一、严复与王国维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共同点 |
二、严复与王国维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差异点 |
第二节 严复与孙中山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 |
一、严复与孙中山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共同点 |
二、严复与孙中山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差异点 |
第三节 严复与蔡元培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 |
一、严复与蔡元培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共同点 |
二、严复与蔡元培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差异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严复教育哲学思想会通中西哲学的价值与限度 |
第一节 严复中西哲学会通与创新中的困难 |
一、会通研究中的资料选择 |
二、会通研究中的英国哲学 |
三、比较研究与参验印证 |
第二节 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中西哲学的会通 |
一、严复教育哲学思想会通中西哲学的价值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会通中西哲学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修整改良与敬谨使用 |
二、返本与开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召唤“过程的、归纳的”教学 |
(二)教育改革诉求“注重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
(三)知识的“先验性”和儿童学习心理机制呼唤“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四)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
二、研究问题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阐释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构建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修正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的研究 |
(一)“过程教育”涵义及价值 |
(二)课程中的“过程目标” |
(三)关于“过程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二、关于“归纳”及“归纳教学”的研究 |
(一)“归纳推理”涵义及价值 |
(二)数学课程中的“推理能力” |
(三)关于“归纳式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三、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
(二)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
(三)教学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四、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阶段 |
(三)研究框架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研究的学校 |
(二)研究的学科 |
(三)典型课例的选取 |
(四)实践研究的教师和学生 |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
(一)文献分析 |
(二)视频图像分析 |
(三)课堂观察 |
(四)访谈 |
(五)作品分析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一)教学模式理论阐释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二)教学模式原型构建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三)教学模式实践修订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
第四章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理论阐释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现实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基本内涵 |
(一)归纳式教学 |
(二)过程性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典型特征 |
(一)情境性 |
(二)过程性 |
(三)建构性 |
四、“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条件系统 |
(一)教学的情境性条件 |
(二)教学的过程性条件 |
(三)教学的建构性条件 |
五、小结 |
第五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构建 |
一、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结构 |
(三)教学方式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核心要素 |
(一)“类特征”的学习主题 |
(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
(三)“探究性”的操作活动 |
(四)“贯穿性”的归纳建构 |
(五)“嵌入式”的学习评价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设计 |
(一)指导思想 |
(二)功能目标 |
(三)操作流程 |
(四)实现条件 |
四、小结 |
第六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迭代 |
一、模式的第一轮运用:宏观的尝试和探索 |
(一)第一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一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一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一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二、模式的第二轮运用:中观的调整与改进 |
(一)第二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二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二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二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三、模式的第三轮运用:微观的提升与应用 |
(一)第三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三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三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三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四、三轮教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一)三轮迭代教学研究概述 |
(二)对三轮迭代教学研究的评鉴 |
(三)对“P-I”教学模式的讨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对研究问题的回应 |
(一)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的修订与完善 |
二、研究结论 |
(一)“P-I”教学模式阐释 |
(二)“P-I”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 |
(四)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主要术语界定 |
1.5 创新点 |
2 理论背景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背景 |
2.1.1 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2.2.1 中国数学课程标准现状 |
2.2.2 加拿大数学课程标准研究 |
2.2.3 其他数学课程标准研究 |
2.2.4 研究方法 |
2.3 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框架 |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 研究思路 |
4 结果与分析 |
4.1 B.C省数学课程标准 |
4.1.1 背景 |
4.1.2 前言 |
4.1.3 课程开发 |
4.1.4 支持 |
4.1.5 课程评价 |
4.2 数学教育哲学观念 |
4.2.1 基本原理 |
4.2.2 附属原理 |
4.2.3 小结 |
4.3 课程内容 |
4.3.1 课程内容选择 |
4.3.2 课程内容组织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修订 |
5.2.2 关于未来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SEC分析范式主题细目表 |
附录 B SEC分析范式认知水平细目表 |
附录 C 课程内容条目分布表 |
致谢 |
(5)技术融入教育历程、机制及其哲学意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教育与技术相伴而生 |
第一节 教育缘起及界说 |
第二节 技术缘起及界说 |
第三节 技术与教育相伴而生 |
第三章 技术融入教育的历程 |
第一节 身体技术融入教育 |
一、身体器官融入教育 |
二、语言文字技术融入教育 |
第二节 器具技术融入教育 |
一、造纸和印刷术融入教育 |
二、物化技术融入教育 |
第三节 视听技术融入教育 |
第四节 信息技术融入教育 |
一、信息技术融入教育 |
二、系统方法技术融入教育 |
第五节 智能技术融入教育 |
一、教育大数据 |
二、“互联网+”重塑教育领域 |
三、“AI+”赋能教育 |
第四章 信息技术时代技术融入教育的机制 |
第一节 教育技术选择 |
一、建构教育世界的现实需要 |
二、技术发展的潜在需要 |
第二节 教育技术生成 |
一、教育与技术“整合”生成论 |
二、教育与技术“融合”生成论 |
第三节 教育技术应用 |
一、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世界 |
二、教育技术在应用中创新推广 |
第五章 技术融入教育的哲学意涵 |
第一节 教育技术是教育世界的“站出者” |
一、作为“源出于……”意义上的“站出” |
二、作为“站入到……”意义上的“站出” |
第二节 教育技术建构了教育世界 |
一、教育技术“原促创”了教育世界 |
二、技术建构了教育世界 |
第三节 教育技术具有自主性 |
一、教育技术是自行规定的存在者 |
二、教育技术自我进化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教育研究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开放视域:教育研究的意义 |
2.1 走向科学的教育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 |
2.2 哲学解释学应用于教育研究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3 理解的过程:教育研究的性质 |
3.1 不同发展阶段中的解释学样貌 |
3.2 解释学理解的教育研究观 |
本章小结 |
4 教育文本:教育研究的对象 |
4.1 教育文本是主要教育研究对象 |
4.2 教育文本的基本涵义与特点 |
4.3 教育文本对象观对教育研究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5 文本读者:教育研究的主体 |
5.1 教育研究主体的定义与分类 |
5.2 教育研究者是教育文本的读者 |
5.3 教育研究者的理解与表达素养 |
本章小结 |
6 对话辩证法:教育研究的方法 |
6.1 教育研究的解释学方法论反思 |
6.2 对话辩证法是理解教育文本之道 |
6.3 存在论真理观与对话辩证法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7 成人之教化:教育研究的目的 |
7.1 教育研究目的观概述与反思 |
7.2 成人之教化的内涵与类型 |
7.3 教育研究成人之教化实现的条件 |
7.4 中国教育研究走向成人之教化努力的方向 |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等 |
(7)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及其当代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1.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
2.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3.有关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系统研究相对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教育节奏 |
2.浪漫阶段 |
3.精确阶段 |
4.综合运用阶段 |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内关于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研究 |
2.国外关于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研究 |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理论基础 |
(一)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思想 |
(二)与教育节奏观相关的过程哲学思想 |
1.过程性原则 |
2.创造性原则 |
3.相关性原则 |
4.现实实有感觉过程观 |
5.包容理论 |
二、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主要内容 |
(一)怀特海“教育节奏”的三个阶段 |
1.领悟广泛事实的浪漫阶段 |
2.专注系统阐述的精确阶段 |
3.积极实践原理的综合运用阶段 |
(二)怀特海“教育节奏”三阶段的循环过程 |
三、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基本特征 |
(一)自然而充分的自由精神 |
(二)自我约束下的纪律精神 |
(三)纪律作用后的本质自由 |
四、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当代教育价值 |
(一)把握教育周期与节奏,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 |
1.正确理解教育中的循序渐进 |
2.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
(二)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呵护儿童的浪漫天性 |
1.注重儿童兴趣与基本能力的培养 |
2.创设利于儿童存疑及发问的情境 |
(三)合理调控自由与纪律,培养学生的精确品质 |
1.教育内容要做到专注与集中 |
2.教育方式要把控速度和界限 |
(四)遵循本质的自由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1.大学应以充满想象的方式传授知识 |
2.大学要在知识与生命之间架起桥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台湾研究生教育哲学选题与方法研究 ——以2000-2019年学位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 学术缘由 |
2. 个人缘由 |
(二)研究目的、问题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问题 |
3.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 |
2. 关于台湾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 |
3. 关于台湾教育哲学发展的研究 |
(四)论文内容和框架 |
1. 论文内容 |
2. 论文框架 一、研究理论基础与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 教育哲学 |
2. 学位论文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三)研究设计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 |
4. 研究过程 二、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整体情况分析 |
(一)数量年度趋势变化分析 |
(二)地区分布情况:以经济发达区域为主 |
(三)学校分布情况: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主 |
(四)作者系所分布情况:以教育学系为主 三、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
(一)研究主题整体状况 |
1.2000-2008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主题整体状况 |
2.2009-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主题整体状况 |
(二)研究主题的特征 |
1. 以个人取向为主 |
2. 以西方理论基础为主 |
3. 以联系实践为主 |
(三)原因分析 |
1. 西方文化影响:西化、个人取向 |
2. 高等教育市场化:多元化 |
3. 台湾教育哲学本身的性质:实践性 四、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
(一)研究方法整体状况 |
1.2000-2008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整体状况 |
2.2009-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整体状况 |
(二)研究方法的特征 |
1. 对方法的界定并不统一 |
2. 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 |
3. 以教育研究方法为主 |
(三)原因分析 |
1. 在量质之争中的坚持 |
2. 台湾教育哲学的学科属性 |
3. 文化思潮的交互影响 五、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新意与不足 |
1. 研究新意 |
2. 研究不足 |
(三)未来研究方向 |
1. 澄清教育研究与台湾教育哲学之间的界限 |
2. 阐明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
(一)2000-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目录 |
(二)2000-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检索情况表(仅含有效数据) |
(三)访谈提纲 后记 |
(9)保罗·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
1.1 .马克思的哲学理论 |
1.1.1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
1.1.2 .马克思的文化理论 |
1.1.3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 |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 |
1.2.1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理论 |
1.2.2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
1.2.3 .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 |
1.3 .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
1.4 .批判教育哲学 |
第二章 青年亚文化批判 |
2.1 .文化、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 |
2.1.1 .文化是主体意识的表现方式 |
2.1.2 .文化的属性 |
2.1.3 .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 |
2.1.4 .威利斯青年亚文化研究 |
2.2 .作为反抗主体的工人阶级青年 |
2.2.1 .特殊在场:工人阶级青年主体的存在样式 |
2.2.2 .多元存在:工人阶级青年主体的亚文化特征 |
2.2.3 .风格抵抗:工人阶级青年主体的抗争方式 |
2.3 .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意识 |
2.3.1 .成为工人: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觉醒” |
2.3.2 .追求差异: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洞察” |
2.3.3 .放弃革命: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局限” |
2.3.4 .抵制悖论: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自缚”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 |
3.1 .文化商品的产生:文化商品化与商品文化化 |
3.2 .文化商品的哲学反思 |
3.2.1 .一般商品异化的四重表现 |
3.2.2 .彰显文化商品本质的意义交流 |
3.3 .文化商品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3.3.1 .文化商品拜物教 |
3.3.2 .文化商品具有客观可能性 |
3.3.3 .象征性劳动延伸文化商品价值 |
3.4 .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的逻辑:从物质秩序到符号秩序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形式和文化实践 |
4.1 .文化形式 |
4.1.1 .文化形式的基本要素 |
4.1.2 .文化形式分析的三个层次 |
4.2 .文化形式的实践本质 |
4.2.1 .文化形式的实践过程 |
4.2.2 .文化形式的实践旨归 |
4.2.3 .文化形式的生活外显 |
4.3 .文化实践的大众性:从“地群美学”到“象征性创造力” |
4.3.1 .基于日常生活文化实践理解大众文化 |
4.3.2 .基于社会主体的“象征性创造力” |
4.3.3 .基于大众实践的“地群美学”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文化生产的教育哲学反思 |
5.1 .文化生产的“座架”:学校教育 |
5.1.1 .学校教育中的亚文化与协商 |
5.1.2 .学校教育对社会主体的分化与整合 |
5.1.3 .学校教育、国家制度与再生产 |
5.2 .社会再生产:教育的践行方式 |
5.2.1 .结构主义再生产理论 |
5.2.2 .经济..教育再生产理论 |
5.2.3 .文化再生产理论 |
5.2.4 . “符码”再生产理论 |
5.3 .文化生产: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 |
5.3.1 .再生产不同于社会再生产 |
5.3.2 .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和再生产 |
5.3.3 .文化生产与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 |
5.4 .小结 |
第六章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特征 |
6.1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
6.1.1 .在地性 |
6.1.2 .阶级性 |
6.1.3 .整体性 |
6.1.4 .历史性 |
6.2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
6.2.1 .民族志的想象力 |
6.2.2 .民族志研究的意义 |
6.2.3 .民族志研究的特征 |
第七章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评价 |
7.1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向 |
7.1.1 .挖掘亚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
7.1.2 .探索教育哲学的多元维度 |
7.1.3 .寻求“自为的”工人阶级的可能性 |
7.1.4 .解放文化的积极建构 |
7.2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质疑 |
7.2.1 .渲染工人阶级命运的悲观色彩 |
7.2.2 .忽视女性群体的亚文化研究 |
7.2.3 .偏向本质主义与阶级还原论 |
7.2.4 .施加主观影响的民族志研究 |
7.2.5 .夸大“抵制”的革命意义 |
结语:文化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个体学习与整全成人 ——基于《理想国》中“洞穴喻”的教育哲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育完整性的缺失导致对个体整全发展的遗忘 |
(二)个体整全成人的重要性 |
(三)古典学习观对整全成人的现实意义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习 |
(二)个体整全成人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研究 |
(二)关于《理想国》中“洞穴喻”的教育思想研究 |
(三)关于《理想国》学习观念的研究 |
(四)关于个体整全成人教育的研究 |
(五)关于学习与个体整全成人之间关系的研究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学习何以关涉个体整全成人:从《理想国》谈起 |
第一节 理解《理想国》中的学习与成人 |
一、学习作为个体“看”世界的基础 |
二、灵魂中德性的完满作为个体学习的中心 |
三、从身体到灵魂的学习过程指向整全性成人 |
第二节 洞穴喻作为个体学习与整全成人的背景 |
一、洞穴作为理解《理想国》的基础:认识学习和成人的境遇 |
二、往返洞穴的内与外:个体学习的历程 |
三、作为永恒的洞穴:个体整全成人的根本性视域 |
第二章 洞穴之内的无知:个体学习的开端 |
第一节 “无知”作为囚徒的生存境遇 |
一、洞穴喻中被束缚的洞穴囚徒 |
二、囚徒之眼“看”的学习 |
三、火光与阴影之间“意见”的学习 |
第二节 身体解放与学习的展开 |
一、身体的“转向”与个体学习的开始 |
二、关于“音乐”“体育”的学习 |
三、感性学习作为理智上升的准备 |
第三章 崎岖小道中的学习:个体灵魂的上升 |
第一节 理智学习的艰难 |
一、个体天性的差异与理智学习的不同方向 |
二、灵魂中“欲望”与“激情”对理智学习的影响 |
三、智术师的影响与学习方向的再次“选择” |
第二节 理智学习的展开 |
一、理智学习的目标:在变的世界中寻求和把握不变 |
二、理智学习的过程:以不同的科目提升人的灵魂 |
三、理智学习的结果:灵魂的不断上升 |
第三节 个体何以克服艰难走向上升之路 |
一、教师的引导作为外在力量 |
二、早期美好事物的经历作为生命底色 |
三、对智慧的爱欲成为灵魂上升动力 |
第四章 走出与返回洞穴的学习:整全性成人的获得 |
第一节 走出洞穴:个体学习与“灵魂的转向” |
一、灵魂之眼的“看”的学习与理性获得 |
二、哲学学习与灵魂转向的发生 |
三、理念世界中对善的学习与德性养成 |
第二节 返回洞穴:个体学习的继续与整全成人的磨砺 |
一、现实公共生活的要求 |
二、持续性的学习之爱 |
三、整全成人的必然选择 |
结语:重申走向整全成人的学习 |
一、始于身体与超越身体 |
二、追寻美善理念与整全性成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计算教育哲学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史宁中数学课程与教学思想研究[D]. 刘洋.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2]中西哲学的会通与创新 ——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 徐古祥.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D]. 石迎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究[D]. 王悦.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5]技术融入教育历程、机制及其哲学意涵研究[D]. 周紫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教育研究探论[D]. 王俊琳.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7]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及其当代教育价值研究[D]. 张姝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台湾研究生教育哲学选题与方法研究 ——以2000-2019年学位论文为例[D]. 黄绮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保罗·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D]. 张卓远. 山西大学, 2020(12)
- [10]个体学习与整全成人 ——基于《理想国》中“洞穴喻”的教育哲学阐释[D]. 杨淑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