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州“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观与旅游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刘乃强,王刚刚,王岩,张雪亮,冯鼎朝[1](2021)在《甘肃省红层与丹霞地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甘肃省新近系—侏罗系碎屑岩红色或杂色地层(俗称红层)分布广泛,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众多造型多样的丹霞地貌,呈现出较高的科研、美学及地学旅游价值。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关于甘肃省红层和丹霞地貌多数景观尚"处在深闺人未识"的境界。文章在梳理红层与丹霞地貌概念、甘肃省的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概略回顾丹霞地貌景观的研究过程、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开发利用现状,深入总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全面查清特色地质旅游资源家底、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渠道,在保护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的建议,以期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不断推动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
孙海霞[2](2021)在《兰州安宁系砂砾岩沉积成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宁系砂砾岩主要出露于兰州安宁区大沙沟和曹家湾一带,其蕴含的信息能够揭示区域构造运动、古气候古环境及成岩环境变化,它对兰州天斧沙宫类丹霞地貌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安宁系砂砾岩的成岩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岩矿特征。(1)野外特征:安宁系砂砾岩层上下的地层呈水平状类丹霞宫殿式地貌。砂砾岩胶结坚硬,垂直节理发育,有时候呈柱状,或蘑菇状。砂砾岩的砾石磨圆度差,分选性差,砂砾岩为钙质胶结。砂砾岩为下伏红色砂层的盖板。(2)砂砾岩的显微特征:砂砾岩的主要碎屑颗粒成分有石英、长石、岩屑。部分长石具有轻微的风化蚀变现象。亦见方解石、铁方解石交代长石现象。胶结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胶结物呈亮晶-泥晶状。胶结方式以孔隙式为主,局部为接触式胶结。阴极发光显示方解石为砂砾岩的主要胶结物。砂砾层的沉积演化过程。砾石层下部的新近系红色砂层形成于大型内陆湖盆,砂砾石经搬运作用在湖泊浅水中沉积形成三角洲或河流冲积相沉积。后期,在气候干热的气候条件下,构造抬升作用使新近系红层遭到强烈的风化侵蚀作用,新近系的砂层和其上的砾石层逐渐脱离湖泊水体形成陆地环境。胶结物形成机制。安宁系砂砾岩是受原始沉积作用、压实-压溶作用、大气降水的淋溶作用所致。砂砾层具有较好的孔隙性和连通性,有利于碳酸盐快速的溶解、蒸发、凝结。气候湿润时,河流携带泥沙砾石汇入湖泊中,大量的矿物离子沉积到砂砾层中;气候干旱时,砂砾孔隙溶液中溶解的碳酸盐矿物离子过饱和,发生沉淀、析出、结晶。随着砂砾层上覆沉积物厚度增大,压实-压溶作用使砂砾层中部分长石溶蚀、原生碳酸岩屑溶解和再结晶。随后,构造抬升使砂砾层接近地表,相对湿润期,大气降水的淋滤为砂砾层带来丰富的胶结物质。砂砾岩胶结物的形成反映了兰州地区自新生代从干旱到湿润,又从湿润到干旱的气候旋回的构造活动。砂砾岩对区域地貌的影响作用。安宁系砂砾岩为兰州丹霞地貌顶界,胶结坚硬,形成一层坚硬的盖板,是宫殿式类丹霞地貌形成的关键。盖板一旦被侵蚀掉,这类丹霞地貌也会消失。丹霞地貌是重要的地质遗迹资源,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经济意义。
许同[3](2019)在《云南高原悬崖景观识别及旅游开发思路研究》文中提出旅游地质资源作为一种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体或地貌景观,其具有观赏性、奇异性、多样性、古老性、丰厚性、地域性及科学性等特征,具有其他旅游资源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目前,如何发掘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体或地貌景观并将其转化成为旅游地质资源并进行开发,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特别是在悬崖地貌这一旅游地质资源上,也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了地质学、地貌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在遥感和ArcGIS等软件的技术支持下,探讨了云南高原悬崖的分布特征,分析悬崖景观发育的地学基础并揭示其旅游价值,后遴选出适合进行旅游开发的悬崖景观并探讨其旅游开发思路,为地学旅游注入更多的新内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依托地理信息数据,借助ArcGIS软件进行地形渲染、坡度提取及等高线提取处理分析后,按照Ottawa国际制图大会中提出的陡崖标注法,借助LocaSpaceViwer软件进行目视解译,厘定了云南高原悬崖的分布特征。云南高原悬崖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差异。(2)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发育与地貌面、岩石、大地构造、断裂构造、水系等地学因子关系密切。(1)悬崖景观主要发育云南高原悬崖景观主要集中发育在Ⅰ级地貌面(23002430m)、Ⅱ级地貌面(18002080m)与Ⅰ级地貌面的交界处,Ⅲ级地貌面(14501600m)上基本没有悬崖景观的发育;(2)悬崖景观多集中发育在石灰岩和砂岩分布的地区;(3)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上悬崖景观发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悬崖景观大多发育在地质构造单元的边缘及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交界处;(4)悬崖景观的的分布与断层的分布具有空间一致性,深大断裂作为断裂构造的一种表现形态,对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发育起到主导作用;(5)悬崖景观大多发育在南北走向河流的东侧、东西走向河流的南侧。(3)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旅游价值表现在其具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科学价值表现在:(1)云南高原北部地区部分悬崖是揭示云贵高原隆起带动青藏高原隆起的重要地质遗迹,中南部地区部分悬崖是揭示华南褶皱带与扬子地台碰撞的重要证据;(2)云南高原部分悬崖成为揭示地壳演变信息,构造运动演化进程的载体。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美学价值表现在:(1)部分悬崖用其自身不可代替的记录方式,科学精密而又独特的向人们展示了分布地区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具有历史之美;(2)部分悬崖上残留的古生物遗迹及仅靠裂缝扎根生长的植被等皆彰显其生命之美;(3)部分悬崖景观作为一种地质构造遗迹,经历了亿万年的地质环境变迁,具有其他资源无可比拟的运动之美。同时,部分悬崖崖壁上残留着如悬棺、石刻、壁书等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性层积”的产物,是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历史文化价值的体现。(4)以悬崖景观的旅游价值、悬崖资源的空间集聚性、及当地区位状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作为遴选标准,遴选出适合进行旅游开发的五片悬崖景观区,即小江断裂带悬崖景观区、弥勒断裂带悬崖景观区、金沙江沿岸悬崖景观区、鲁甸-巧家悬崖景观区及楚雄-祥云-大姚悬崖景观区。在坚持特色性、合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体验性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开发思路,即将小江断裂带悬崖景观区和弥勒断裂带悬崖景观区开发成地质公园模式,将金沙江沿岸悬崖景观区和鲁甸-巧家悬崖景观区开发成悬崖主题观光体验模式,将楚雄-祥云-大姚悬崖景观区以多种资源协调开发的模式对其进行旅游开发。(5)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旅游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由此提出了以下建议,即:加强悬崖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设,促进地学旅游资源产品化;注重悬崖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注重与周边和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积极争取全方位支持,完善旅游保障。
蒲莎莎[4](2017)在《基于SWOT方法的“天斧沙宫”地质公园开发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游客愈发关注旅游资源的教育意义。兰州市"天斧沙宫"省级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及科普价值,对发展当地旅游业的意义重大。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了"天斧沙宫"地质公园开发现状,尝试为其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建议。
董晓峰,陈致均,陈春宇[5](2016)在《中国省会城市中规模最大丹霞地貌景观新研究——兰州“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观新考察新发现》文中提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与皋兰县交界地带的"天斧沙宫"丹霞地貌较长时间处于待开发状态,近期新增为"甘肃省省级地质公园",亟待加强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兰州"天斧沙宫"丹霞地貌的研究进展;接着,介绍和报告了作者近期对兰州"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观资源的较系统和深入的实地考察及其新发现;其次,对兰州"天斧沙宫"丹霞地貌典型的景观特色进行了分析,尤其强调了类丹霞地貌的特征、赤壁长崖独特景观及干旱区丹霞地貌发育的特点。本文研究和论证了作者对兰州"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观考察中的新发现——西峡景观、东峡景观、"峡中峡"西北支峡景区及对其地的命名与特征分析;同时,提出了宽体岩柱组成的柱廊状的景观长廊的独特丹霞地貌景观的命名——"赤壁长崖"丹霞景观、早中晚发育不同序列的景观区的命名——"赤井人家"等;还在定位分析与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定兰州市"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区为我国省会城市中规模最大丹霞地貌景观。
张冉,莫舒敏,刘超[6](2016)在《甘肃省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及整合优化分析》文中指出地质公园作为特殊的景区载体,其空间分布与整合优化影响着公园的长远发展和市场效益.以甘肃省地质遗迹点和32处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甘肃省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整合优化.结果表明,甘肃省地质公园的最邻近距离指数为0.527 529,变异系数CV=94.32%,不平衡指数S=0.376 3,表明地质公园分布呈现不平衡和集聚态势;Voronoi图和点密度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主要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集聚在兰州、天水、临夏、甘南等地区;甘肃省地质公园建设区域差异大,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建议申报敦煌雅丹、张掖丹霞、黄河大峡谷世界地质公园,并设计丝路丹霞之旅、冰川之旅、黄河沿岸地质之旅及七彩地质之旅等地质公园专题旅游路线.
罗娜[7](2014)在《兰州仁寿山“天斧沙宫”景观规划设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摘要:在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城市当中,依托自然山地条件建成的工程景观有很多,山地公园是建设城市绿色重要的一笔,不仅提高了城市植被覆盖率,而且它的立体型和层次性与城市高低错落可以相互包容相互呼应。也是城市景观文化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对山地公园这种景观设计做系统研究的学者并不多。为此,本论文以甘肃省兰州市仁寿山“天斧沙宫”为研究对象,从地域景观和文化景观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全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文化是有地域性的,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景观中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与该地域的自然环境要和谐呼应,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其地方性色彩。在发达国家山地景区的开发建设中,已经有许多优秀的成果,然而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处在成长阶段,在目前我国的城市山地景区的改造热潮下,探索现阶段适合我国实际的城市山地景区开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山地景区设计都是由城市环境规划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两个部门各司其职,分别对工程设施方面的建设以及整个生态环境方面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两个部门的协调性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就会出现环境规划部门对其环境的景观效果注重不够等现象。本文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案列,实地对仁寿山“天斧沙宫”的景观环境进行了调查。首先,发掘原始景观中的不合理因素,整治的过程中改善原有生态的不平衡发展状况,尽力抢救“天斧沙宫”经过长年历史积淀形成的类丹霞这种特殊地表形态,把已经丧失的自然景观进行科学性的复苏;其次,文章对地域文化场所精神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将当地许多人文和历史精神通过隐喻或象征的手法融入到自然景观的规划过程中去,使游客在自然景观中对地域文化有一种精神上的联系和想象。然后,地域性景区导向标识规划系统的科学性研究,导向的规划能解决现代城市中信息传递的盲目性,它所具有的功能为城市带来的意义是巨大的,导向的地域性特色展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精髓,衬托出整个城市历史建设者们的智慧结晶;最后,文章阐述仁寿山“天斧沙宫”规划设计后的总体效益,以及为相同富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山地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周琪[8](2010)在《兰州“一河两山”现代山水城市园林系统整合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从二十世纪末开始,自然生态环境在快速城市化的冲击下不断恶化和城市建设不顾地方特点酿出千城一面的城市特色危机,诱发了人们对于城市发展方向的广泛思考,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蔚然成风。山水城市的内涵包含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理想,山水城市建设及其支持系统——园林的建设也都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从山水审美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园林空间系统各要素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城市环境关系的变化过程,寻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和谐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建设山水城市的首要任务。兰州是西北地区具有高原山水风貌的城市之一,由于城市地处狭长的河谷地带,人们身处其中通过肉眼便能够同时观察到城市南北两侧的山形轮廓,若登上城市范围内山地的制高点,绵延的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貌环境与开阔河谷地带的城市景象又将同时展现在游人眼前;依偎着城市奔流远去的黄河是城市天然的视野开阔地带,体现着大河之于城市的独特意义……这一切都使得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市”的典型意义更加突出,同时,兰州市曾拥有城市与山水共生的独特景象,大大小小的园林空间给人们提供了充分感受城市与自然环境间和谐意境的场所,并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安静的成长。但是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兰州受到解放前的战争、解放后盲目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城市山水景象空间意象缺失,园林空间已不能满足突出兰州山水风貌特色、体现兰州市山水审美独特性的要求。因此,本文以西北地区“川谷型”山水城市兰州市内的园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兰州市山水景象空间环境的分析,并从兰州城市园林的分布、空间组织、视觉感知状况等角度入手,挖掘兰州城市园林系统各组成要素的内在关联性以及整个园林系统与城市环境的相关性,结合现代城市游憩生活与旅游开发的需求,借鉴城市视觉环境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进行研究,对兰州市依托“一河两山”景观构架建设而成的园林系统进行了视觉整合,并探讨了如何形成融合山水城市文化与现代游憩生活理念为一体的兰州市完整城市园林系统的视觉整合方法。
冯淑华,沙润,康勇卫,林妙花[9](2008)在《龙虎山丹霞地貌“旅游景观价值—游客审美感知”探讨》文中提出通过对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及其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的分析,按景区空间组合及代表性景观构建了旅游景观谱系。对这些景观进行评价和游客感知度调查,形成游客感知率与景观评价值矩阵,并用坐标法将矩阵划分为4个象限,分析其间的耦合性、差异性和产生机理。结果显示,总体上符合景观赋分值高、游客感知度高,景观赋分值低、游客感知度低的规律,但对一些典型地质遗迹,专家的评价与游客的感知度相差较大。游客仍以直观的山水审美为主,对其蕴含的科学性认知不够。地质遗迹科考产品和科普产品开发不足,尚未形成大众产品。比较不同游客群体的审美感知差异,为旅游产品的市场细分提供依据,并提出丹霞地貌景区建设建议。
马晟坤[10](2007)在《城市滨河游憩带的旅游开发及其空间布局研究 ——以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为例》文中提出滨河游憩带是滨水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对城市化的一种弥补和促动。为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需要,在大城市河流沿岸的郊区出现了市民频繁使用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河流周边地区往往是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居民多在这些区域产生游憩活动,河流周边的这些游憩设施、场所和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了滨河游憩活动频发地带,即滨河游憩带。同时,滨河游憩带也带来了外来旅游者的参与。在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实践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全文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认识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最新进展,对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探讨了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的成因。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受到黄河文化的影响,而就游憩带形成的现代机制来说,城市化是其重要原因,居民近距离游憩的需求是其形成的动因。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的区位条件,对资源进行了分类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游憩者的行为特征、游客需求、游客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区域旅游开发的模式。在此基础上,确定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的开发模式是以黄河为轴线,旅游组团为节点,重点景区为支点,专题和特色旅游线为纽带,实行“点(组团)扩散,纵深辐射,区域联动,网络开发”的战略模式。并在分析了对旅游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游憩带“一心一轴四区”的空间布局模式。第五部分对成都环城游憩带将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主要包括:积极推行政府主导战略,实现旅游一体化发展;加大旅游产品创新力度,提升景区整体竞争力;加快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高游憩带可进入性;实行旅游整合营销战略,打造黄河游憩带品牌;加强景观生态系统保护,实现游憩带和谐发展。
二、兰州“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观与旅游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观与旅游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红层与丹霞地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红层与丹霞地貌的概念 |
2 甘肃省红层与丹霞地貌的分布 |
3 丹霞地貌研究回顾 |
4 丹霞地貌开发利用现状及研究展望 |
4.1 丹霞地貌与地质公园 |
4.2 丹霞地貌与地质文化村 |
4.3 丹霞地貌研究展望 |
5 丹霞地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建议 |
5.1 存在问题 |
5.2 丹霞地貌开发建议 |
(2)兰州安宁系砂砾岩沉积成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安宁系及砾石层研究进展 |
1.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背景 |
第3章 安宁系砂砾层沉积特征 |
3.1 砂砾层剖面特征 |
3.2 砂砾岩岩石、矿物学特征 |
第4章 安宁系沉积环境及演化 |
第5章 安宁系砂砾岩成岩作用 |
5.1 砂砾岩碎屑沉积成岩变化过程 |
5.2 胶结物沉积成岩变化过程 |
5.3 砂砾岩层形成机制讨论 |
第6章 安宁系砂砾岩对区域地貌的影响 |
6.1 丹霞地貌景观 |
6.2 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成机制 |
6.3 丹霞地貌演化过程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云南高原悬崖景观识别及旅游开发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2 人文社会环境分析 |
2.2.1 人口与经济 |
2.2.2 交通条件 |
2.2.3 民族与文化 |
2.2.4 旅游发展现状 |
第3章 云南高原悬崖分布特征研究 |
3.1 云南高原悬崖提取 |
3.1.1 数据来源 |
3.1.2 云南高原悬崖提取方法选择及图像预处理 |
3.1.3 云南高原悬崖提取结果 |
3.2 云南高原悬崖分布特征 |
第4章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的地学基础 |
4.1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地貌面的关系 |
4.2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岩石的关系 |
4.3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
4.4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断裂构造的关系 |
4.5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水系的关系 |
4.6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发育与土壤植被的关系 |
第5章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旅游价值研究 |
5.1 科学价值 |
5.2 美学价值 |
5.3 历史文化价值 |
第6章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旅游开发思路及建议 |
6.1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开发方向及原则 |
6.1.1 开发方向 |
6.1.2 开发原则 |
6.2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遴选 |
6.2.1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遴选标准 |
6.2.2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遴选结果 |
6.3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旅游开发思路研究 |
6.3.1 地质公园模式 |
6.3.2 悬崖主题观光体验模式 |
6.3.3 多种资源协同开发模式 |
6.4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旅游开发建议 |
6.4.1 加强悬崖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设,促进地学旅游资源产品化 |
6.4.2 注重悬崖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
6.4.3 注重与周边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 |
6.4.4 积极争取全方位支持,完善旅游服务保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云南高原悬崖群所对应岩石岩性表 |
附录B 云南高原悬崖群所对应土壤类型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与论文成果 |
致谢 |
(4)基于SWOT方法的“天斧沙宫”地质公园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天斧沙宫”地质公园的SWOT分析 |
(一) 优势分析 (S) |
(二) 劣势分析 (W) |
(三) 机会分析 (O) |
(四) 威胁分析 (T) |
二、“天斧沙宫”地质公园开发战略 |
三、“天斧沙宫”地质公园开发建议 |
(一) 完善景区内配套设施与服务 |
(二) 开展新型营销方式 |
(三) 打造独具特色的多元化旅游产品 |
(四) 旅游合作及错位发展战略 |
四、结语 |
(5)中国省会城市中规模最大丹霞地貌景观新研究——兰州“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观新考察新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观研究进展 |
2“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观资源新考察新发现 |
2.1 西部峡谷路边新发现丹霞地貌景观与典型“赤井人家”丹霞地貌序列景观 |
2.2中部峡谷再考察发现丹霞景源丰富的较大的“峡中峡”———西北支峡 |
2.3 东部两峡谷丹霞地貌形成典型的“赤壁长崖”景观与面临的挑战 |
2.4 分析认定兰州市“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区为我国省会城市中规模最大丹霞地貌景观 |
3“天斧沙宫”丹霞地貌典型的景观特色分析 |
3.1“类丹霞地貌”是黄土分布地区出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丹霞地貌 |
3.2“赤壁长崖”是兰州“天斧沙宫”最重要的地貌景观 |
3.3 陡崖上的次级地貌发育突显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发育特点 |
4 结语 |
(6)甘肃省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及整合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肃省地质公园的建设现状 |
1.1 甘肃省主要地质遗迹的分布 |
1.2 甘肃省地质公园的建设 |
2 甘肃省地质公园的空间分布 |
2.1 空间分布概况 |
2.2 空间分布均衡性 |
2.3 空间分布密度集聚特征 |
3 甘肃省地质公园空间整合优化策略 |
3.1 世界地质公园品牌的塑造 |
3.2 地质公园精品旅游路线的设计 |
4 结论 |
(7)兰州仁寿山“天斧沙宫”景观规划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 |
1.3.2 国外文献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二、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
2.1 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规划设计 |
2.1.1 景观的由来 |
2.1.2 地域文化 |
2.2 地域景观规划的发展 |
2.2.1 国内发展 |
2.2.2 国际发展 |
三、仁寿山具体概况 |
3.1 仁寿山的历史 |
3.2 仁寿山的环境 |
3.3 仁寿山开发的必要性 |
四、仁寿山“天斧沙宫”景区规化设计 |
4.1 规划背景 |
4.1.1 影响因素 |
4.1.2 生态景观评价 |
4.2 规划的目的意义及手段 |
4.2.1 规划的目的意义 |
4.2.2 规划手段 |
4.3 景区标识导向的系统规划要求 |
4.3.1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分类 |
4.3.2 标识导向在地域文化中的特色设计 |
4.3.3 标识导向在景观规划中的功能 |
五、仁寿山“天斧沙宫”总体规划效益 |
5.1 社会经济意义 |
5.2 人文意义 |
5.3 生态意义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兰州“一河两山”现代山水城市园林系统整合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缘起及研究背景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缘起 |
1.2 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2.1 园林及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园林系统的概念界定 |
1.2.2 论文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划定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3 论文研究框架 |
2 山水城市园林系统整合建设基础理论研究 |
2.1 山水城市建设与城市园林系统的关联性 |
2.1.1 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发展 |
2.1.2 城市园林系统与山水城市建设的关系 |
2.2 整合的概念及基本方法步骤 |
2.2.1 整合的概念 |
2.2.2 整合的方法和具体步骤 |
2.2.3 山水城市园林系统视觉整合方法构建 |
2.3 视觉整合方法的相关基础理论 |
2.3.1 视觉感知的基本要素及其相关概念 |
2.3.2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视觉感知基础理论 |
2.3.3 城市景观视觉分析的基本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兰州"一河两山"城市园林风景条件概述 |
3.1 兰州城市自然环境及城市历史文化条件概述 |
3.1.1 兰州城市自然环境概况 |
3.1.2 兰州城市历史文化特征 |
3.2 兰州城市山水格局分析 |
3.2.1 形胜释义 |
3.2.2 形胜选择及其视觉观照 |
3.2.3 兰州山水形胜分析 |
3.2.4 小结 |
3.3 兰州古八景景点概述 |
3.3.1 八景模式的确立及其原则 |
3.3.2 兰州古八景分布及其现状情况梳理 |
3.3.3 兰州古八景视觉感知状况分析 |
3.4 兰州山水城市园林系统现状格局分析 |
3.5 兰州城市园林(不包含古八景)现状情况梳理 |
3.5.1 依南北两山建设的现状园林景点情况 |
3.5.2 滨河黄河风情线沿线现状园林景点情况 |
3.5.3 其它位置的现状园林景点情况 |
3.5.4 兰州市现状各园林风景点视觉感知状况调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兰州"一河两山"山水城市园林系统整合建设研究 |
4.1 兰州山水城市园林系统变迁状况分析 |
4.1.1 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变迁状况研究 |
4.1.2 兰州城市园林系统变迁状况分析 |
4.2 兰州山水空间代表性园林景点选择 |
4.2.1 城市典型山水空间景象选择标准 |
4.2.2 兰州典型山水园林景点选择 |
4.3 兰州山水空间赏景点选择 |
4.3.1 兰州典型山水园林景点视觉分析 |
4.3.2 兰州山水空间最佳赏景点选择 |
4.4 兰州"一河两山"山水城市园林系统整合 |
4.4.1 秩序的建立 |
4.4.2 联系的加强 |
4.4.3 兰州山水城市园林系统整合环境生态发展目标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龙虎山丹霞地貌“旅游景观价值—游客审美感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与旅游景观谱系 |
1.1 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和景区分布 |
1.2 龙虎山旅游景观谱系构建 |
2 龙虎山旅游景观价值—游客审美感知分析 |
2.1 旅游景观评价及游客感知度调查 |
2.2 旅游景观价值—游客审美感知关系分析 |
2.3 不同游客群体的景观审美感知差异分析 |
3 结论与建议 |
(10)城市滨河游憩带的旅游开发及其空间布局研究 ——以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休闲游憩产业的蓬勃发展 |
1.1.2 兰州滨河游憩带发展存在诸多不足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
1.2.2 对环城游憩带研究的有益补充 |
1.2.3 兰州滨河游憩带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理论依据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1.3 综述简要评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旅游区位论 |
2.2.4 旅游中心地理论 |
2.2.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6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7 旅游业的区域合作与区域联合开发理论 |
3 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的空间范围及其形成机制 |
3.1 空间范围 |
3.2 形成背景 |
3.2.1 黄河历史文化内涵 |
3.2.2 河流对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的配置作用 |
3.3 形成机制 |
3.3.1 兰州地区城市化是游憩带形成的重要原因 |
3.3.2 居民近距离游憩的需求 |
3.3.3 政府政策导向 |
3.3.4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
4 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开发条件分析 |
4.1 区位条件 |
4.1.1 自然区位 |
4.1.2 交通通讯及经济区位 |
4.1.3 旅游区位 |
4.2 资源状况 |
4.2.1 旅游资源分类 |
4.2.2 单体资源评价 |
4.2.3 资源总体评价 |
4.3 市场特征 |
4.3.1 游客样本分析 |
4.3.2 问卷问题分析 |
5 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旅游空间布局 |
5.1 布局影响因素 |
5.1.1 旅游资源 |
5.1.2 区位条件 |
5.1.3 客源市场 |
5.1.4 旅游交通 |
5.2 布局模式选择 |
5.2.1 区域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
5.2.2 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旅游空间布局模式选择 |
5.3 布局思路与方案 |
5.3.1 布局原则 |
5.3.2 布局思路 |
5.3.3 布局方案 |
6 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开发对策 |
6.1 积极推行政府主导战略,实现旅游一体化发展 |
6.2 加大旅游产品创新力度,提升景区整体竞争力 |
6.3 加快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高游憩带可进入性 |
6.4 实行旅游整合营销战略,打造黄河游憩带品牌 |
6.5 加强景观生态系统保护,实现游憩带和谐发展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件 |
附图一 |
附图二 |
附图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兰州“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观与旅游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红层与丹霞地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刘乃强,王刚刚,王岩,张雪亮,冯鼎朝. 甘肃地质, 2021(04)
- [2]兰州安宁系砂砾岩沉积成岩研究[D]. 孙海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云南高原悬崖景观识别及旅游开发思路研究[D]. 许同.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基于SWOT方法的“天斧沙宫”地质公园开发战略研究[J]. 蒲莎莎.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12)
- [5]中国省会城市中规模最大丹霞地貌景观新研究——兰州“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观新考察新发现[J]. 董晓峰,陈致均,陈春宇. 甘肃科技, 2016(17)
- [6]甘肃省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及整合优化分析[J]. 张冉,莫舒敏,刘超.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7]兰州仁寿山“天斧沙宫”景观规划设计分析[D]. 罗娜.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3)
- [8]兰州“一河两山”现代山水城市园林系统整合建设研究[D]. 周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9]龙虎山丹霞地貌“旅游景观价值—游客审美感知”探讨[J]. 冯淑华,沙润,康勇卫,林妙花.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02)
- [10]城市滨河游憩带的旅游开发及其空间布局研究 ——以兰州百里黄河风情游憩带为例[D]. 马晟坤. 西北师范大学,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