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芹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青[1](2020)在《营养液配方对盆栽水芹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水芹(Oenanthe stolonifera(Roxb)Wall.)别名水芹菜,为伞形科水芹属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和东南亚,叶柄和嫩茎为食用部位,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维生素及矿质营养,还含有较高的黄酮类、多酚等功能物质,具有保护肝脏、提高免疫力、改善腹泻等药用价值。主要有浅水栽培、深水栽培、深栽软化栽培、培土软化栽培、湿润栽培、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等栽培方式,营养液栽培的研究和应用少,尤其营养液盆栽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水芹盆栽的营养液配方试验,筛选、优化得到水芹盆栽的营养液配方,并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初步研究了营养液对盆栽水芹生长和品质形成的影响,以期为水芹营养液盆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春季选用7种经典营养液配方栽培水芹,以Hoagland配方作为对照,各营养液配方栽培的水芹产量差异显着,且第一茬产量均高于第二茬;除荷兰温室配方栽培的水芹外其他配方第一茬叶绿素含量均高于第二茬,叶片中的黄酮、总酚含量分别是叶柄中的2~3.5倍、3~6.5倍,叶片和叶柄中的IDF含量分别高于55%、48%;第一茬叶片中的SDF含量高于叶柄、第二茬SDF含量均高于第一茬。秋季栽培的水芹产量差异显着,VC、黄酮、总酚、IDF、SDF、TDF 含量分别高于 40 μg/g、1.55 mg/g FW、8.5 mg/g FW、54%、6%、60%。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得出,日本山崎(鸭儿芹)配方春季、秋季栽培的水芹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确定为水芹盆栽最佳经典营养液配方。2、在日本山崎(鸭儿芹)配方基础上,分别对营养液N、K浓度进行优化。3.5 mmol/L的K+浓度盆栽的水芹产量最低,其他浓度略低于对照;各浓度盆栽的水芹VC含量比对照高4.5%以上,3.5 mmol/L的K+浓度盆栽的水芹黄酮、总酚含量最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对照相比均下降。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得出,随着K+浓度的升高综合评价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7、8.49 mmol/L栽培的水芹综合评价值相对较高。9 mmol/L的NO3-浓度盆栽的水芹产量最高达310.70 g,比CK高9.7%;9、10 mmol/L盆栽的水芹VC含量分别比CK高4.3%、0.5%,7 mmol/L盆栽的水芹黄酮、总酚、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最高,IDF含量均高于对照,随着营养液NO3-浓度的升高,水芹SDF含量呈上升趋势、TDF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得出,9 mmol/L的NO3-浓度栽培的水芹综合评价值最高,确定为营养液盆栽水芹最佳NO3-浓度。3、在日本山崎(鸭儿芹)配方基础上,对N、K浓度进行优化。营养液NO3-、K+浓度优化能够提高水芹产量和品质,营养液栽培的水芹产量和品质均优于土壤栽培。营养液盆栽的水芹产量、叶绿素、黄酮、总酚、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显着高于对照,IDF、SDF、TDF含量分别高于52%、10%、67%。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得出,9mmol/L的NO3-浓度、7 mmol/L的K+浓度栽培的水芹产量最高且品质较好,确定为水芹盆栽最佳营养液配方。4、通过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分析营养液与土壤盆栽的水芹地上部分,共检测到485个代谢物,包括类黄酮、酚酸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有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木脂素和香豆素、生物碱、萜类等。筛选出差异代谢物113个,包含上调表达代谢物75个,下调表达代谢物38个。营养液与土壤盆栽的水芹黄酮含量分别为3.13 mg/g FW、2.28 mg/g FW,代谢组学分析发现黄酮类化合物与黄酮类差异代谢物均最多,共检测到黄酮类化合物104个,占总代谢物的21.4%,黄酮类差异代谢物23个,占差异代谢物的20.3%,其中,14个表现为上调,9个表现为下调,整体表现为上调,与测定的绝对含量表现一致;营养液与土壤盆栽的VC含量分别为32.71 μg/g FW、36.26 μg/g FW,代谢组学分析发现VC表现为下调,与测定的绝对含量表现一致。证明整体上营养液盆栽优于土壤栽培。
李薇茹[2](2019)在《芹菜粉的制备和多酚的纯化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芹菜(Apium grauveolens L.)是我国日常食用的蔬菜种类之一,主要分为水芹和旱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芹菜不仅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类以及矿物质钙、铁、磷等,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芹菜素及其糖苷、芦丁及其糖苷、槲皮素及其糖苷、山奈酚、水蓼素、木犀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咖啡酸、绿原酸、鞣质、黄烷醇及其衍生物等多酚类化合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芹菜具有抗癌、增强免疫力、抑菌、杀虫、抑制酶活、抗氧化、抗凝血、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清热解毒、抗心律失常、抗肝炎、抗过敏等功效。目前,芹菜一般以直接鲜食为主,加工利用率较低。由于芹菜的含水量高达90%以上,采摘后常温下的保藏期只有12天,5°C冷藏条件下仅能储藏3天左右,极易腐烂变质,不利于长期保存和食品工业化生产。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尽可能多地保持芹菜原有的色、香、味、营养成分和功能特性,便于长期保存、运输以及作为功能性食品配料进行应用,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芹菜品质的影响,应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芹菜粉,探究芹菜粉的益菌活性及増菌机理,并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芹菜多酚,探讨芹菜多酚清除亚硝酸钠的效果及作用机理,对提高芹菜深加工技术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水芹品质的影响,优选水芹干燥模式,应用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对鲜水芹进行处理,研究三种干燥方式对水芹粉营养成分和物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干燥过程能量消耗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水芹粉的水分、灰分、蛋白质、还原糖等基本成分的含量差异显着,喷雾干燥的水芹粉中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9.91±0.24)mg/g、(20.68±0.48)mg/g,显着高于其他两种干燥方式;真空冷冻干燥水芹粉的复水比大于喷雾干燥、热风干燥的水芹粉,但喷雾干燥水芹粉的溶解度更大;水芹粉在三种干燥过程能耗的大小顺序依次是:热风干燥<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综合比较,确定喷雾干燥作为水芹粉的加工方式。2.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鲜水芹、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的水芹粉进行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分别鉴定出50、41、51和40种挥发性成分,且均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其中,鲜水芹的特征风味物质为右旋萜二烯、萜品烯和β-蒎烯,喷雾干燥水芹粉的特征风味物质为1-石竹烯、δ-杜松烯和α-香柠檬烯,真空冷冻干燥水芹粉的特征风味物质为右旋萜二烯、萜品烯和环氧石竹烯,热风干燥水芹粉的特征风味物质为1-石竹烯、δ-杜松烯和环氧石竹烯。3.对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乳双歧杆菌应用厌氧培养法,以2%接种量分别在添加水芹粉的乳酸菌培养基中培养48 h,研究喷雾干燥的水芹粉对四种乳酸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水芹粉的MRS培养基相比,将四种乳酸菌分别接入添加三种干燥方式水芹粉的MRS培养基中,48 h后,pH值均降低。与未添加水芹粉的MRS培养基相比,添加不同干燥方式水芹粉的MRS培养基对四种乳酸菌均具有显着的增殖效果;与添加真空冷冻干燥水芹粉的MRS培养基相比,添加喷雾干燥水芹粉的MRS培养基的增殖差异不显着;与添加热风干燥水芹粉的MRS培养基相比,添加喷雾干燥水芹粉的MRS培养基对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增殖差异不显着,但对乳双歧杆菌的增殖差异显着。因此,喷雾干燥的水芹粉对四种乳酸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增殖数分别为2.79、1.63、2.11、2.15(lg CFU/mL),其中对植物乳杆菌的增殖效果最好,为乳酸菌增菌因子和功能性食品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4.以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植物乳杆菌培养液中还原糖残留量、乳酸生成量以及乳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喷雾干燥的水芹粉对植物乳杆菌的増菌机理。结果显示,与未添加水芹粉的MRS培养基相比,添加水芹粉的MRS培养基中还原糖含量明显减少,乳酸含量明显增加;另外,水芹粉可以增加植物乳杆菌培养过程中乳酸脱氢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41倍和1.66倍。表明水芹粉对植物乳杆菌的增殖作用一方面是增加了其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提高了乳酸菌能量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活性。水芹粉可以提高植物乳杆菌对碳源的利用率,增强植物乳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所需的能源。5.为了进一步获得芹菜多酚的纯化物,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芹菜中的多酚类粗提物进行了提取纯化研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附时间和芹菜多酚浓度对大孔树脂吸附量的影响,探讨HPD-600大孔树脂对芹菜多酚的静态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热力学,得出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该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鉴定出芹菜多酚的主要组分为葡萄糖基芹菜素和刺槐素-7-O-芦丁糖苷。6.通过在体外模拟胃液条件下,研究芹菜多酚纯化物的添加量对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获得0.1400 g芹菜多酚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达80.85%,清除效果较好;对芹菜多酚清除亚硝酸钠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芹菜多酚与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规律符合零级反应模型;采用HPLC-MS法对芹菜多酚清除亚硝酸钠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表明芹菜多酚与亚硝酸钠的反应机理可能与多酚上的酚羟基结构被亚硝基取代有关。
唐明明[3](2019)在《水芹的漂烫、超微粉碎及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固体饮料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水芹为原料,主要研究了热水和微波漂烫对水芹质量和感官特性的影响;超微粉碎对水芹理化性质的影响;水芹水提物的降血糖活性以及水芹固体饮料的工艺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比较分析热水和微波漂烫对水芹质量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研究了热水和微波漂烫对水芹的多酚氧化酶酶活、质量损失、植物化学成分、颜色、硬度、风味以及感官质量的影响。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其感官偏好性,进而优化最佳漂烫条件。结果表明,在热水和微波漂烫中,高加热强度有利于灭活多酚氧化酶,增加水芹的亮度和绿值,但会破坏水芹的硬度。同时,微波漂烫有利于降低水芹的质量损失,且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热水漂烫有利于降低水芹的不愉悦的气味和滋味。通过人工神经模型预测,水芹在微波600 W漂烫1 min后获得感官接受性最高。客观颜色和滋味指标是影响感官偏好性最显着的因素,且水芹微波600W漂烫1 min得到的客观颜色和滋味参数可以作为水芹质量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微波漂烫是替代热水漂烫的一种新的加工方式。2、研究了超微粉碎对水芹粉末理化性质的影响。分别通过粗粉碎和超微粉碎获得四种粒径的粉末,分析超微粉碎对水芹的粒度分布、主要化学成分、颜色、功能特性、热稳定性、溶出性以及分散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微粉碎处理可以增加水芹粉的亮度和绿值。同时,超微粉碎处理赋予水芹粉较高的溶解性、持水力、膨胀力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此外,超微粉碎极大地提高了水芹中黄酮、总酚、可溶性蛋白及多糖的溶出度,从而提高该粉末的生物有效性。与粗粉相比,水芹超微粉(<38μm)在胶体溶液中,尤其是在黄原胶溶液中,表现出具有较好的分散性。3、研究了水芹水提物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高血糖小鼠的降血糖活性。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昆明小鼠高血糖模型,灌胃高中低剂量的水芹水提物喂养4周。通过分析小鼠的体重、摄食量、血糖值、器官指数、口服糖耐受量和胰岛素耐受量、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其降血糖活性,并通过Western-blot分析其降血糖作用通路。研究表明,高剂量水芹水提物(400 mg/kg/d)可以显着降低高血糖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及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葡萄糖和胰岛素不耐受量。同时,该提取物可以改善高血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能力,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的功能。此外,还有利于提高小鼠的血清和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Western-blot分析证明水芹水提物可以通过IRS-2/PI3K-Akt和GLUT-4信号通路来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抵抗。4、研究了水芹水提物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芹水提物中富含多糖、黄酮及总酚等降血糖成分。且LC-MS/MS分析鉴定出咖啡酸、绿原酸、对香豆酸、异绿原酸A及异绿原酸B五种酚酸类物质;槲皮素、芦丁、金丝桃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水仙苷、木犀草苷及芹菜素10种黄酮及黄酮衍生物。5、研究了水芹固体饮料的工艺研究。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魔芋粉,研究其对水芹固体饮料的流变特性、稳定性的影响。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不同原辅料的配比。结果表明添加魔芋粉可以增加水芹固体饮料的粘度、持水力、膨胀力和稳定性,且最佳水芹魔芋配比为4:1。经优化可得,水芹固体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水芹粉42.0%、魔芋粉10.5%、低聚果糖21.0%、麦芽糊精26.2%及黄原胶0.3%。该水芹固体饮料营养丰富,清香怡人,色泽鲜艳,口感极佳。
黄志强,吴娜梅,唐明明,孙汉巨,李延红,何述栋,刘和平,郜四羊[4](2019)在《水芹中芹菜素的提取纯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水芹中芹菜素的提取纯化与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首先,以水芹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粗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同时,通过静态吸附,以树脂对粗黄酮的吸附率和解析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AB-8,X-5及HP-20型这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粗黄酮纯化效果,以确定其最佳纯化树脂。采用液相色谱和质谱对纯化后的芹菜素进行分离验证。同时,研究了芹菜素粗提物及单体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粗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5(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 h,乙醇体积分数90%(V/V);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液相色谱结果表明,水芹黄酮粗提物共有4种组分,通过与芹菜素标准品比对,分离出芹菜素单体,并结合质谱图进行鉴定。同时,芹菜素粗提物及单体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都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中芹菜素单体的抗氧化性要大于粗提物,且芹菜素单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
徐璐,夏国华,徐黎明,蒋亚萍,朱孝雷,魏渊,武谦虎[5](2017)在《水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含量测定》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水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和料-液比(D)为影响因素,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水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液(A)、料-液比(1∶30)(D)、提取2次(C)和提取时间0.5 h(B),干燥水芹中平均含0.034 5 g总黄酮/g。结论:黄酮是水芹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且不同地区水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具有差别。
陈晓靓,郭晓青,罗显华,吴娜怡郁,代甜甜[6](2017)在《黔产野生水芹水溶性总黄酮纯化工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考察大孔树脂对黔产野生水芹(简称水芹)水溶性总黄酮的纯化条件。[方法]测定AB-8、DM-130和HP-20 3种大孔树脂对水芹总黄酮的吸附量及解吸率,筛选树脂型号;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HP-20树脂纯化工艺。[结果]HP-2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水芹总黄酮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g∶mL),静置吸附时间为6 h,解吸液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0%,pH为3,解吸温度为40℃,经HP-20处理后的水芹总黄酮纯度较高(提高了9.4倍)。[结论]HP-20树脂较适于分离纯化黔产野生水芹水溶性总黄酮,为水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孙国兵,谷超,陈晓靓,郭晓青,伍庆[7](2017)在《黔产野生水芹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优化黔产野生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DC.总黄酮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含有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再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有量。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50。8个地区样品总黄酮含有量最高的是安顺,为14.52%,而黔东南(凯里)最低,为2.75%。3个季节其含有量依次是秋季>夏季>春季,并在叶中最高,茎次之,根最低。结论秋季采摘的黔产野生水芹叶片中总黄酮含有量最高,更具有开发价值。
侯顺超[8](2017)在《水芹多酚生物活性及其微胶囊制备》文中研究指明水芹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药食同源蔬菜,具有清热解毒、降压降糖等功能。研究发现水芹中功效成分是多酚物质。本课题研究水芹多酚的提取、组分、抗氧化性和对糖尿病的特异抑制活性,最后开发水芹多酚产品,重点在能使其功效放大化的多酚微胶囊,以期为水芹的功能研究和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1)超声辅助优化水芹多酚和黄酮提取工艺:本实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水芹多酚与黄酮工艺。所建响应面分析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得出水芹叶片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31(g/mL)、超声时间为51 min、提取温度为62 ℃、乙醇体积分数为80%,在此条件下,水芹叶片多酚提取量为0.961 g/100g FW,水芹茎秆多酚提取量为0.242 g/100gFW。水芹叶片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38(g/mL)、超声时间为62 min、提取温度为69 ℃、乙醇体积分数为80%,在此条件下,水芹叶片黄酮提取量为0.820 g/100g FW,水芹茎秆黄酮提取量为0.098 g/100g FW。(2)HPLC-MS/MS法水芹多酚成分分析:本实验通过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鲜样、鼓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水芹茎杆和叶片中的多酚物质,并采用HPLC-MS/MS分离分析,该方法成功检测出经过不同方式干燥的水芹中金丝桃苷、异鼠李素、阿魏酸、山奈酚、香芹酚、咖啡酸、槲皮素、芹菜素、芦丁、木犀草素、没食子酸的含量,发现这11种多酚活性成分的含量在不同样品中存在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真空干燥和鼓风干燥会不同程度的破坏水芹中的多酚类物质,冷冻干燥对水芹中多酚类物质破坏最小,说明鲜样水芹更适合冷冻干燥的干燥加工方式,而HPLC-MS/MS方法可为水芹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分析手段。(3)水芹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本实验测定鲜样和不同方式干燥水芹的多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及其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四种水芹提取物对各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为鲜样水芹>冷冻干燥水芹>真空干燥水芹>鼓风干燥水芹。最后将新鲜和不同方式干燥后水芹多酚提取物中11种活性成分分布及含量规律和其抗氧化特性结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主效成分,结果说明水芹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芹菜素、没食子酸、金丝桃苷、槲皮素、芦丁和咖啡酸这几种成分密切相关。(4)水芹多酚对糖尿病关键酶的抑制作用研究:本实验直接从新鲜水芹提取多酚物质,考察了其对糖尿病关键酶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新鲜水芹多酚提取物对α-淀粉酶、葡萄糖苷酶和蔗糖酶的半数抑制浓度大小分别为1.000、3.024和7.910 mg/mL,说明水芹多酚提取物对三种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然后分别考察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这三种单体化合物对糖尿病关键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说明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对α-淀粉酶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最高达到80.34%,山奈酚对葡萄糖苷酶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达到82.27%,三种单体化合物对蔗糖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率都低于50%。(5)水芹多酚微胶囊的制备:本实验主要研究了水芹多酚微胶囊的制备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水芹多酚微胶囊的最佳壁材配方:芯壁比为1:6,β-环糊精和CMC的比例为1:4,单甘酯的用量为8%。稳定性测试表明制备出的水芹多酚微胶囊具有一定的抗还原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体外释放实验发现水芹多酚微胶囊在人造胃液中100 min后释放率达到最大;而在人造肠液中60 min后释放率达到最大。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水芹多酚微胶囊大部分保持良好状态,保证了其稳定性。实验结果说明该配方与工艺简单实用,可作为一种制备水芹多酚微胶囊的有效方法。
俞坚[9](2016)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水芹叶总黄酮类化合物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水芹叶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萃取功率和时间等因素对水芹叶总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和响应曲面分析法,确定其较优萃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22∶1 m L/g、萃取功率563 W和萃取时间4.2 min时,水芹叶总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达44.7 mg/g。
千春录,侯顺超,殷健东,林晨,刘笑,顾林,金昌海,陈学好,李良俊[10](2016)在《响应面试验优化水芹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文中提出以水芹为试材,采用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其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水芹黄酮工艺,最后对水芹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8(g/mL)、超声时间62 min、超声温度69℃、乙醇体积分数80%,在此条件下,水芹叶黄酮提取量为8.201 mg/g(鲜质量),该结果与预测值8.238 mg/g接近,表明所建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水芹叶黄酮含量远高于茎秆,且都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中茎秆黄酮抗氧化能力强于叶黄酮,这可能是茎秆和叶黄酮成分差异所致。
二、水芹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芹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营养液配方对盆栽水芹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水芹栽培现状 |
1.1.1 水芹栽培方式 |
1.1.2 水芹品质研究 |
1.2 盆栽蔬菜 |
1.2.1 盆栽蔬菜研究概况 |
1.2.2 盆栽蔬菜产业现状及影响因素 |
1.3 蔬菜综合评价的数学方法应用 |
1.3.1 主成分分析法 |
1.3.2 隶属函数法 |
1.3.3 层次分析法 |
1.3.4 多种数学方法结合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经典营养液盆栽对水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春季营养液盆栽对水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2.2 秋季营养液盆栽对水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营养液盆栽对水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2.3.2 营养液盆栽对水芹品质的影响 |
第3章 营养液NO_3~-、K~+浓度对盆栽水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营养液K~+浓度对盆栽水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2.2 营养液NO_3~-浓度对盆栽水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2.3 营养液NO_3~-、K~+浓度优化对盆栽水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营养液NO_3~-、K~+浓度对盆栽水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3.2 营养液NO_3~-、K~+浓度对盆栽水芹品质的影响 |
第4章 营养液与土壤盆栽水芹的比较代谢组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营养液盆栽水芹代谢物鉴定注释 |
4.2.2 营养液盆栽水芹代谢组学差异分析 |
4.2.3 营养液盆栽水芹差异代谢产物分析 |
4.2.4 营养液盆栽水芹主要品质指标的代谢物分析 |
4.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芹菜粉的制备和多酚的纯化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芹菜的研究进展 |
1.1.1 芹菜简介 |
1.1.2 芹菜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
1.1.3 芹菜深加工和产品开发现状 |
1.2 植物多酚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多酚的功能研究现状 |
1.2.2 植物多酚的提取方法 |
1.2.3 植物多酚的分离纯化方法 |
1.3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干燥方式对水芹粉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水芹粉的制备工艺流程 |
2.2.2 水芹粉基本成分的测定 |
2.2.3 水芹粉中黄酮、多酚含量的测定 |
2.2.4 水芹粉物理特性的测定 |
2.2.5 干燥总能耗的计算 |
2.2.6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 |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干燥方式水芹粉中基本成分含量的测定 |
2.3.2 不同干燥方式水芹粉中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2.3.3 不同干燥方式水芹粉物理特性的研究 |
2.3.4 不同干燥方式的能耗比较 |
2.3.5 不同干燥方式水芹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芹粉对乳酸菌生长效果及增殖机理的探讨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培养基的制备 |
3.2.2 供试菌种的活化 |
3.2.3 水芹粉对乳酸菌增殖效果的研究 |
3.2.4 水芹粉对乳酸菌增殖作用的机理研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水芹粉对乳酸菌增殖效果的探讨 |
3.3.2 水芹粉对乳酸菌增殖机理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孔树脂纯化芹菜多酚及其组成分析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芹菜多酚的提取纯化 |
4.2.2 大孔树脂纯化芹菜多酚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4.2.3 芹菜多酚的组成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HPD-600 大孔树脂对芹菜多酚的纯化效果 |
4.3.2 HPD-600 大孔树脂纯化芹菜多酚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
4.3.3 芹菜多酚结构的鉴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芹菜多酚对亚硝酸钠清除作用的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芹菜多酚对亚硝酸钠清除率的测定 |
5.2.2 芹菜多酚清除亚硝酸钠的动力学研究 |
5.2.3 芹菜多酚与亚硝酸钠反应机理的探究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亚硝酸钠标准曲线的建立 |
5.3.2 芹菜多酚对亚硝酸钠清除作用的效果 |
5.3.3 芹菜多酚清除亚硝酸钠的动力学研究 |
5.3.4 芹菜多酚与亚硝酸钠的反应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水芹的漂烫、超微粉碎及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固体饮料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芹 |
1.1.1 水芹简介 |
1.1.2 水芹的生物活性 |
1.1.3 水芹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2 果蔬制品的漂烫护色研究现状 |
1.2.1 果蔬漂烫的方法 |
1.2.2 果蔬漂烫护色的研究进展 |
1.3 超微粉碎的研究现状 |
1.3.1 超微粉碎的定义和分类 |
1.3.2 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 |
1.3.3 超微粉碎在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
1.4 果蔬固体饮料的研究现状 |
1.4.1 果蔬固体饮料的定义和分类 |
1.4.2 果蔬固体饮料的性质研究 |
1.4.3 果蔬固体饮料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热水漂烫和微波漂烫对水芹质量和感官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与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漂烫对水芹内部中心温度的影响 |
2.2.2 漂烫对水芹多酚氧化酶的残余酶活的影响 |
2.2.3 漂烫对水芹质量损失的影响 |
2.2.4 漂烫对水芹植物化学成分保留的影响 |
2.2.5 漂烫对水芹颜色变化的影响 |
2.2.6 漂烫对水芹的硬度和软化率的影响 |
2.2.7 漂烫对水芹的气味的影响 |
2.2.8 漂烫对水芹的滋味的影响 |
2.2.9 感官评价 |
2.2.10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微粉碎对水芹粉末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超微粉碎对水芹粉末粒径分布的影响 |
3.2.2 超微粉碎对水芹粉末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 |
3.2.3 超微粉碎对水芹粉末颜色的影响 |
3.2.4 超微粉碎对水芹粉末颗粒表观形貌的影响 |
3.2.5 红外光谱分析 |
3.2.6 超微粉碎对水芹粉末加工特性的影响 |
3.2.7 热稳定性分析 |
3.2.8 超微粉碎对水芹粉末溶出特性的影响 |
3.2.9 超微粉碎对水芹粉末分散特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芹水提物的降血糖活性及活性成分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芹水提物对小鼠体重、摄食量以及脏器指数的影响 |
4.2.2 水芹水提物对小鼠空腹血糖水平的影响 |
4.2.3 水芹水提物对小鼠口服葡萄糖耐受量和胰岛素耐受量的影响 |
4.2.4 水芹水提物对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影响 |
4.2.5 水芹水提物对小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的影响 |
4.2.6 水芹水提物对小鼠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活性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
4.2.7 组织病理学观察 |
4.2.8 Western blot分析 |
4.2.9 水芹水提物的活性成分分析 |
4.2.10 水芹水提物中酚类的LC-MS/MS分析 |
4.2.11 水芹水提物中活性成分对其降血糖活性的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芹固体饮料的工艺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试剂与设备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魔芋粉添加量对水芹固体饮料流变特性的影响 |
5.2.2 魔芋粉添加量对水芹固体饮料膨胀力和持水力的影响 |
5.2.3 魔芋粉添加量对水芹固体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5.2.4 原辅料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 |
5.2.5 饮料配方正交试验 |
5.2.6 验证试验 |
5.2.7 水芹固体饮料的理化及微生物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水芹中芹菜素的提取纯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原料与试剂 |
1.2 仪器及设备 |
1.3 芹菜素的提取及纯化 |
1.3.1 工艺流程 |
1.3.2 操作要点 |
1.4 试验方法 |
1.4.1 水芹中粗黄酮含量标准曲线的确定及其含量测定 |
1.4.2 水芹中粗黄酮提取的单因素研究[7-9] |
1.4.3 水芹中粗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 |
1.4.4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水芹粗黄酮[10-12] |
1.4.5 制备型液相色谱制备芹菜素 |
1.4.6 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验证芹菜素 |
1.4.7 质谱分析 |
1.4.8 抗氧化活性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芹中粗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 |
2.1.1 水芹中粗黄酮提取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2.1.2 水芹中粗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的确定 |
2.2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
2.3 制备型液相色谱分析结果 |
2.4 质谱分析结果 |
2.5 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 |
2.5.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2.5.2 清除羟基自由基 (·OH) 能力 |
2.5.3 清除超氧阴离子 (O2-·) 能力 |
3 结论 |
(5)水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 水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
2.5.1 提取溶剂的考察 |
2.5.2 提取时间的考察 |
2.5.3 提取次数的考察 |
2.5.4 料-液比的考察 |
2.6 方法学考察 |
2.6.1 精密度试验 |
2.6.2 稳定性试验 |
2.6.3 重复性试验 |
2.6.4 加样回收试验 |
2.7 水芹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3 讨论 |
(6)黔产野生水芹水溶性总黄酮纯化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材料。 |
1.1.2 试剂。 |
1.1.3 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水溶性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1.2.1. 1 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
1.2.1.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2.1. 3 水溶性总黄酮粗提液的制备。 |
1.2.1. 4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1.2.2大孔树脂的预处理及筛选。 |
1.2.3 HP-20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单因素试验。 |
1.2.3. 1 吸附料液比。 |
1.2.3. 2 吸附时间。 |
1.2.3. 3 乙醇洗脱体积分数。 |
1.2.3. 4 p H。 |
1.2.3. 5 解析温度。 |
2 结果与分析 |
2.1 3种大孔树脂对水芹总黄酮吸附性能的影响 |
2.2 HP-20树脂对黔产野生水芹提取液中黄酮类物质的静态吸附单因素试验 |
2.2.1 吸附料液比对HP-20树脂静态吸附的影响。 |
2.2.2 吸附时间对HP-20树脂静态吸附作用的影响。 |
2.2.3 乙醇洗脱体积分数对HP-20树脂静态解吸作用的影响。 |
2.2.4 p H对HP-20树脂静态解吸作用的影响。 |
2.2.5 解析温度对HP-20树脂静态解吸作用的影响。 |
2.3 水芹水溶性总黄酮提纯产物分析 |
3 结论 |
(7)黔产野生水芹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2 方法 |
2.1 水芹总黄酮含有量测定[11-13] |
2.2 提取工艺优化 |
3 结果 |
3.1 单因素试验 |
3.1.1 乙醇体积分数 |
3.1.2 提取时间 |
3.1.3 提取温度 |
3.1.4 料液比 |
3.1.5 正交试验 |
3.1.6 验证试验 |
3.2 总黄酮含有量测定 |
3.2.1 不同地区 |
3.2.2 不同季节 |
3.2.3 不同部位 |
4 讨论和结论 |
(8)水芹多酚生物活性及其微胶囊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芹的研究概况 |
1.1.1 水芹的理化特性 |
1.1.2 水芹的生理活性 |
1.2 多酚的研究概述 |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
1.4 植物多酚的提取方法 |
1.4.1 溶剂提取法 |
1.4.2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4.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4.4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
1.5 液质连用技术 |
1.6 抗氧化能力体外评价方法 |
1.7 植物多酚类抑制糖尿病关键酶作用 |
1.7.1 植物多酚降血糖的研究现状 |
1.7.2 植物多酚降血糖的机理 |
1.8 微胶囊技术 |
1.9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0 研究内容 |
1.10.1 超声辅助优化水芹多酚提取工艺 |
1.10.2 HPLC-MS/MS法测定水芹组分分析 |
1.10.3 水芹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 |
1.10.4 水芹多酚对糖尿病关键酶的抑制活性作用 |
1.10.5 水芹多酚微胶囊的制备 |
第二章 超声辅助优化水芹多酚和黄酮提取工艺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水芹多酚和黄酮提取工艺 |
2.2.2 多酚和黄酮含量测定 |
2.2.3 单因素实验 |
2.2.4 响应面优化设计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超声波辅助优化水芹黄酮提取 |
2.3.2 超声波辅助优化水芹多酚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燥方式对水芹多酚组分影响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HPLC-MS测定条件 |
3.2.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水芹处理组多酚提取物的HPLC-MS定性分析 |
3.3.2 水芹处理组多酚提取物的HPLC-MS定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芹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和设备 |
4.1.3 主要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2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3 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4 还原力的测定 |
4.2.5 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水芹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
4.3.2 水芹多酚组分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4.3.3 水芹多酚组分与抗氧化能力的主成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芹多酚对糖尿病关键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试剂和材料 |
5.1.2 仪器和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水芹多酚的提取制备 |
5.2.2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5.2.3 水芹多酚对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
5.2.4 水芹多酚对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
5.2.5 水芹多酚对蔗糖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
5.2.6 数据分析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水芹多酚对糖尿病关键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
5.3.2 三种多酚单体对糖尿病关键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
5.3.3 各抑制剂对糖尿病关键酶抑制作用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芹多酚微胶囊制备 |
6.1 材料和仪器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仪器与设备 |
6.2 试验方法 |
6.2.1 水芹多酚微胶囊制备工艺 |
6.2.2 水芹多酚微胶囊化最佳条件的确定 |
6.2.3 水芹多酚微胶囊稳定性实验 |
6.2.4 水芹多酚微胶囊体外释放实验 |
6.2.5 水芹多酚微胶囊电镜扫描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水芹多酚微胶囊制备单因素实验 |
6.3.2 水芹多酚微胶囊稳定性实验 |
6.3.3 水芹多酚微胶囊的体外释放实验 |
6.3.4 水芹多酚微胶囊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6.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水芹叶总黄酮类化合物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水芹叶总黄酮类化合物标准曲线的测定 |
1.2.2 水芹叶总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的测定 |
1.2.3 单因素实验设计依据前期预实验的结果 |
1.2.4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 |
1.2.5 萃取方法比较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1 乙醇体积分数对水芹叶总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的影响 |
2.1.2 液料比对水芹叶总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的影响 |
2.1.3 萃取功率对水芹叶总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的影响 |
2.1.4 萃取时间对水芹叶总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的影响 |
2.2 响应曲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 工艺优化与验证实验 |
2.4 萃取方法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10)响应面试验优化水芹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与试剂 |
1.2仪器与设备 |
1.3方法 |
1.3.1水芹黄酮的提取 |
1.3.2黄酮含量的测定 |
1.3.2.1标准曲线的绘制 |
1.3.2.2样品测定 |
1.3.3单因素试验 |
1.3.3.1料液比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1.3.3.2超声时间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1.3.3.3超声温度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1.3.3.4乙醇体积分数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1.3.4响应面试验优化 |
1.3.5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1.3.6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1.4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单因素试验结果 |
2.2响应面试验结果 |
2.3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 |
3结论 |
四、水芹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营养液配方对盆栽水芹生长和品质的影响[D]. 刘青. 扬州大学, 2020(05)
- [2]芹菜粉的制备和多酚的纯化及活性研究[D]. 李薇茹. 吉林大学, 2019(12)
- [3]水芹的漂烫、超微粉碎及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固体饮料的工艺研究[D]. 唐明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4]水芹中芹菜素的提取纯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J]. 黄志强,吴娜梅,唐明明,孙汉巨,李延红,何述栋,刘和平,郜四羊. 农产品加工, 2019(02)
- [5]水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含量测定[J]. 徐璐,夏国华,徐黎明,蒋亚萍,朱孝雷,魏渊,武谦虎. 抗感染药学, 2017(09)
- [6]黔产野生水芹水溶性总黄酮纯化工艺[J]. 陈晓靓,郭晓青,罗显华,吴娜怡郁,代甜甜.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2)
- [7]黔产野生水芹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J]. 孙国兵,谷超,陈晓靓,郭晓青,伍庆. 中成药, 2017(02)
- [8]水芹多酚生物活性及其微胶囊制备[D]. 侯顺超. 扬州大学, 2017(01)
- [9]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水芹叶总黄酮类化合物工艺的研究[J]. 俞坚.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9)
- [10]响应面试验优化水芹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J]. 千春录,侯顺超,殷健东,林晨,刘笑,顾林,金昌海,陈学好,李良俊. 食品科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