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钾肥用量增产效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娜[1](2020)在《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于2018年至2019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和沈阳市辽中区满都户镇试验基地进行,以农花9号为试材,研究了在相同氮、磷用量情况下,不同的钾素水平对花生植株形态、根瘤特性、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积累以及产量和籽仁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探究钾素对花生生理代谢及产量形成的作用机理,并明确不同地区花生的最佳钾肥施用量,为花生的大田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花生的主茎高和侧枝长对钾素的用量不敏感,钾素的多少与有无没有对其株高造成显着差异,因此推测钾素对花生的株高影响不大;钾素的适量增施能显着提高花生开花下针期的叶面积指数,但两地的效果略有差异,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为T2处理效果最好,辽中试验地为T3处理的效果最显着;钾素的增施对花生总根长、平均根系直径、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辽中试验地的钾素促进效果更好。2.少量增施钾素能促进花生根瘤数量和干重的增加,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T1处理效果最好,整个生育期内根瘤数量和干重的变化不大;辽中试验地T2处理效果最好,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的根瘤数量和干重较苗期有大幅度增加。两地横向比较,辽中试验地的根瘤数和干重远高于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观察各处理的根瘤超微结构可知,钾素的施入使花生结荚期的根瘤提前出现衰老现象,推测其原因可能是钾素的施入促进根瘤的形成和成熟,使其提前进入成熟状态,进而导致衰老的提前出现。3.在微观层面,钾素的增施提高了花生各时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于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提高;在对花生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后发现,钾素的施入提高了花生的光饱和点(Isat)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降低了光补偿点(Lcp)和表观暗呼吸速率(Rd);在宏观层面,钾素的增施提高了花生的群体光合势,延长了花生叶片的工作时间。因此,钾素的增施有利于花生叶片光合效率和光合时长的增加。4.钾素的增施,促进了花生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进而增加了植株氮、磷、钾的吸收积累,提高了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延长了氮和钾的活跃积累期,增加了氮、磷、钾的最大积累量。三种营养元素积累动态模型的Logistic方程显示,氮、磷、钾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均在T2处理的钾肥用量下取得最大值,氮素积累最大速率分别为31.56mg d-1和25.87 mg d-1,大约出现在出苗后60天和65天;钾素积累的最大速率分别为10.69 mg d-1和8.10 mg d-1,大约在出苗后57天和51天;磷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分别为1.31 mg d-1和0.88 mg d-1,出现时间较氮、钾晚,大约为出苗后80天和78天。5.钾素在两地均表现出了对群体产量的促进作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为T2处理的产量最高,钾肥更多的T3处理对花生产量的促进作用减弱,辽中试验地的花生产量则是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3处理产量最高且与CK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着;在花生个体上的表现,如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百果重和百仁重等对钾素用量的响应与产量的规律基本一致。6.花生籽仁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施钾后都有提高,辽中地区的蛋白质和脂肪增加量更为显着。油酸含量有下降的趋势,O/L比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着差异。除此之外,钾素的施入也引起了花生籽仁中含量较少的其他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波动,但规律尚不显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张炜[2](2019)在《钾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大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湖北省是中国马铃薯重要产区之一,马铃薯种植面积25.3万ha。钾作为马铃薯需求量最大的矿质养分,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及品质起着重要作用。适宜的钾肥用量和配比是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措施之一。探究钾肥用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明确湖北省马铃薯钾肥适宜用量及配比,对湖北省马铃薯钾肥的合理施用及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随着2015年中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利用马铃薯替代或部分替代其他主粮加工成粉条、面条、馒头等主食被越来越受到重视。兼顾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善马铃薯加工品质是当前马铃薯主粮化的重点研究内容。淀粉作为马铃薯块茎的主要成分,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直接影响马铃薯食品加工品质及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前景。我们通过钾肥施用调控马铃薯产量的同时,必须关注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的变化。明确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对生产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淀粉及推进马铃薯主粮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多点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钾肥用量以及钾与氮磷配施对湖北省不同地区马铃薯生长、产量、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通过对叶片光合碳代谢的分析,并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分析叶片基因表达情况,揭示钾肥对叶片生长及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通过对马铃薯淀粉组成、结构、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以及老化特性等方面的分析,明确了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湖北省马铃薯钾肥适宜用量通过湖北省平原区(云梦、襄州)和鄂西山区(建始、利川)马铃薯不同钾肥用量(0、120、240、360、480 kg/ha)田间试验得到了不同试验点钾肥效应方程:y=-0.1983x2+114.82x+28334(云梦)、y=-0.1584x2+87.158x+31149(襄州)、y=-0.1131x2+55.252x+23795(建始)、y=-0.1047x2+50.688x+21138(利川),确定了平原区和鄂西山区最佳经济钾肥用量分别为258.3276.1 kg/ha和216.6220.7 kg/ha。与不施钾肥相比,施用钾肥平原区和鄂西山区平均增产35.9%和21.9%,同时提高了大薯率,降低了小薯率。施用钾肥促进马铃薯植株各器官的生长,平原区和鄂西山区马铃薯植株干物质总量分别增加34.5%和21.6%。施用不同量的钾肥,马铃薯植株钾素积累量平原区在209.06308.26 kg/ha之间,比不施钾肥平均增加67.0%;鄂西山区在209.06308.26 kg/ha之间,比不施用钾肥平均增加49.3%。其中50%以上的钾素被分配到块茎中。马铃薯钾肥利用效率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平原区钾肥利用效率高于鄂西山区。(2)明确了马铃薯养分吸收特性以及氮磷钾肥施用比例通过在云梦、安陆、随县、襄州4个试验点氮磷钾配施试验表明,马铃薯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常规施肥处理平均为156.45 kg/ha、58.17 kg/ha和266.40 kg/ha,推荐施肥处理平均为153.85 kg/ha、61.74 kg/ha和275.97 kg/ha。马铃薯植株各器官氮、磷、钾累积分配比均表现为块茎>叶>茎>根。块茎氮、磷、钾累积分配比,常规施肥处理在52.9%61.1%、70.2%76.0%和53.9%63.5%之间,推荐施肥处理在59.8%65.9%、76.2%78.7%和61.4%67.3%之间。在推荐施肥条件下,每生产1000kg块茎N、P2O5、K2O吸收量平均为3.32 kg,1.33 kg和5.95 kg,氮磷钾吸收比为1:0.40:1.79。目标产量为3750045000 kg/ha时,N、P2O5、K2O施用量分别在129219kg/ha、70126 kg/ha、156282 kg/ha之间。每生产1000块茎N、P2O5、K2O施肥量为3.444.86 kg/ha、1.852.81 kg/ha、4.166.27 kg/ha之间。氮磷钾肥施用比为1:0.530.58:1.171.29。推荐施肥处理马铃薯氮、磷、钾肥利用率平均为39.2%、25.9%和50.1%,比常规施肥分别提高7.9、14.4和10.3个百分点,而肥料折纯总量降低26.8%,产量增加13.0%,收益增加18.5%,产投比增加49.5%。(3)揭示了钾肥对叶片光合碳代谢及衰老的调控机制与不施钾肥相比,钾肥施用促进了叶片生长,提高了块茎产量,单叶干重平均提高32.7%,块茎产量提高45.9%。施用钾肥一方面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以及Rubisco、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活性,促进了叶片光合产物的合成;同时降低了叶片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促进了叶片光合产物的转运。另一方面,施用钾肥降低了叶片MDA、脯氨酸和ABA累积,延缓了叶片的衰老。钾肥施用对叶片生理功能调控存在叶位上的差异。钾肥施用对下部叶片的影响大于上部叶片。我们利用RNA-seq技术对下部叶片开展了进一步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用钾肥叶片中539个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其中255个上调,284个下调。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内稳态、光合作用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光合作用、代谢途径以及次级代谢途径。对差异基因进一步分析表明,施用钾肥上调表达与细胞内稳态相关的谷氧还蛋白等基因,使细胞维持良好的氧化还原稳态。光合作用途径中叶绿素蛋白复合体、ATP酶、PSⅠ、PSⅡ以及细胞色素b6/f复合体关键基因受钾肥施用上调表达,从而促进了叶片光合作用。施用钾肥苯丙烷途径中关键酶咖啡酰辅酶A氧甲基转移酶、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和肉桂醇脱氢酶基因有下调表达。缺钾胁迫导致了碳流向苯丙烷次生代谢方向转变。同时,ABA受体蛋白PYL4基因受钾肥施用下调表达,从而抑制ABA信号。综上所述,施用钾肥一方面通过上调表达光合作用相关基因促进光合作用和同化产物的合成,另一方面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并抑制ABA信号,延缓叶片衰老,从而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提高块茎产量。(4)明确了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与施用135 kg/ha钾肥相比,增加钾肥用量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施用270 kg/ha钾肥马铃薯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最高,比施用135 kg/ha钾肥处理相比分别增加28.6%和32.6%。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降低了淀粉中直链淀粉、直/支比、磷含量和淀粉粒径。钾肥用量并不改变淀粉结晶类型,但淀粉结晶度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钾肥用量增加了淀粉的膨胀度,提高了淀粉吸水膨胀能力。热力学性质分析表明,增加钾肥用量降低了糊化温度,增加了糊化焓,提高了淀粉的糊化程度。淀粉崩解值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增加钾肥用量提高了淀粉的热稳定性和抗剪切能力。同时,增加钾肥用量降低了淀粉的回生值,提高了淀粉糊贮藏期间的透明度,抑制了淀粉糊在冷却和贮藏期间的老化回生。由此表明,提高钾肥用量可以改善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综合考虑淀粉产量与品质,施用270 kg/ha钾肥可获得较高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以及优质的马铃薯淀粉。
田晓飞,李成亮,张民,郭延乐,路艳艳,于小晶[3](2017)在《钾肥用量对大蒜-棉花套作体系产量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钾肥用量对大蒜—棉花套作体系产量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确定2季作物最佳钾肥施用量,为黄淮海平原大蒜—棉花套作地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依据。于2013—2016年在山东省金乡县进行连续4年7季的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CK(0kg/hm2),K90(90kg/hm2),K180(180kg/hm2),K270(270kg/hm2)4个不同施钾量(K2O)处理。大蒜和棉花单季施钾量相同(K2O 0,90,180,270kg/hm2),各处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一致。分析不同施钾量对大蒜、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明确不同施钾量对棉花收获后0—100cm土层速效钾含量和0—20cm土壤钾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施钾处理棉花显着增产18.4%72.7%,皮棉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但K270与K180处理皮棉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不显着;施钾显着提高了棉花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对衣分含量无显着影响。与CK相比,不同施钾处理大蒜蒜薹显着增产10.1%64.2%,鳞茎显着增产8.7%93.3%。2016年K270处理蒜薹产量较其他处理显着增产6.6%64.8%,鳞茎显着增产32.5%93.3%。大蒜经济效益以K270处理最高。增加钾肥施用量显着提高了棉花收获后0—20cm土壤速效钾含量,但各处理60—100cm土层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着。经过4年7季施肥后,K90,K180,K270处理较CK不同程度提高了0—20cm土壤水溶性钾(13.6,20.1,26.1mg/kg)、非特殊吸附钾(10.4,19.6,53.4mg/kg)、非交换性钾(34.3,53.9,140.1mg/kg)和全钾含量,提高了水溶性钾和非特殊吸附钾的比例。综合土壤环境因素、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建议该大蒜—棉花套作区棉花施钾量为K2O 180kg/hm2、大蒜施钾量为K2O 270kg/hm2。
唐保善,杨安民,邢宏宜,贺道华[4](2016)在《磷钾肥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磷钾肥用量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最优设计方法,分析铃数、铃质量、果节数、脱落率、衣分等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磷钾肥用量下,籽棉和皮棉分别增产9.27%17.11%和11.34%21.70%,衣分提高0.59%1.94%,单铃质量增加0.120.49g,单株铃数增加0.823.00,单株果节数增加1.236.78,脱落率降低3.97%7.39%。磷肥效应对铃质量的影响高于钾肥效应,对其他6项指标(单株果节数、单株铃数、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脱落率)的影响表现为钾肥效应高于磷肥效应;95%置信区内,籽棉产量≥3 450.0kg/hm2、皮棉产量≥1 335.0kg/hm2、衣分≥38.7%、单铃质量≥3.85g、单株铃数≥16.0、单株果节数≥40.0、脱落率≤55%时的P2O5、K2O用量为132.11204.70kg/hm2和132.11276.78kg/hm2,平均值为168.41和204.45kg/hm2。
薛欣欣[5](2016)在《水稻钾素营养特性及钾肥高效施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钾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在水稻的生命活动中广泛参与植株体光合作用、CO2的同化率、蛋白质合成、细胞渗透调节、气孔运动、酶活化、有机酸代谢及抗逆反应、籽实品质及产量形成等过程。伴随高产水稻品种的推广种植、复种指数的提高、肥料施用比例的失衡以及我国可溶性钾肥资源的严重紧缺,造成我国南方稻田土壤钾素出现严重亏缺,进而限制了水稻产量。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下不同水稻品种的钾素营养特性及建立了钾素营养诊断指标;明确了不同水稻品种的钾肥适宜用量以及钾素效率差异;阐明了氮钾肥平衡施用及其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互作效应;探讨了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中维持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钾肥适宜用量以及合理的运筹方式,以期为我国南方、特别是湖北省水稻生产中的钾素养分高效管理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及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量施用钾肥显着增加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钾素积累量以及二者在各器官的积累量。水稻地上部干物质和钾素积累与移栽后天数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干物质积累速率和钾素积累速率均随生育进程呈单峰变化特征,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平均为移栽后67.8 d,而钾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平均为移栽后44.0 d。施用钾肥使钾素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延长了3.0 d,钾素最大积累速率增加了3.0 kg/(hm2·d)。施用钾肥明显降低了叶片和籽实器官钾素分配比例,增加了叶鞘和茎秆钾素分配比例,对根部钾素分配比例无明显影响;水稻生育期钾素积累主要集中在分蘖始期至齐穗期,占成熟期积累量的83.6%。(2)第二功能叶片钾含量以及顶1叶和顶4叶钾含量比值(LBKR1/4)均可作为水稻钾素营养诊断的指标。水稻主茎叶片和叶鞘的钾含量存在明显的叶位空间差异,各叶位钾含量对施钾量的响应程度表现为下部叶片(叶鞘)>上部叶片(叶鞘)、叶鞘>叶片。主茎各叶位叶片和叶鞘钾含量均与植株吸钾量和产量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基于第二功能叶稳定性和采样便捷性等特点,倘若以水稻主茎从上往下的第二功能叶作为诊断部位,以最佳产量的95%作为产量临界值标准,本研究条件下,当第二功能叶钾含量在分蘖初期、分蘖盛期、有效分蘖临界期、拔节期、孕穗期和齐穗期分别低于1.34%、1.58%、1.98%、2.09%、1.33%和1.27%时,则水稻植株处于钾素缺乏水平,需要补充钾肥以维持其正常的钾素需求。另外,LBKR1/4与植株吸钾量及稻谷产量也均具有极显着的指数关系,利用LBKR1/4作为水稻钾营养诊断指标可以消除因生育期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当各生育期的LBKR1/4>1.10时,需要补施钾肥,否则存在减产的风险。(3)在土壤缺钾条件下,增施钾肥显着提高稻谷产量,平均增幅为18.9%。不同水稻品种的适宜钾肥用量存在较大差异,变幅为67.6164.0 kg K2O/hm2。各品种百千克籽粒需钾量随供钾水平的增加而显着增加,在不施钾和施钾处理下的变幅分别为1.051.62 kg和1.403.59 kg。各品种钾素利用效率随供钾水平增加而显着降低。根据缺钾胁迫下的稻谷产量以及钾素利用效率、施钾增产率和钾肥适宜用量等指标对8个水稻品种的钾效率进行评价,可以得出华安3号(NO.4)和金优527(NO.7)属于高产高效且高响应易满足型品种,该类型品种可以在土壤供钾水平较低的地区种植,通过少量施用钾肥,可以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和钾肥效率以及达到节约钾肥资源的目的。(4)与氮钾肥均不施用的处理相比,氮钾肥配施处理下两年的稻谷增幅最高可分别达42.2%和62.9%;氮钾肥配比为180 kg N/hm2和120 kg K2O/hm2较为合理,其与单施氮肥和单施钾肥相比,稻谷增幅分别为17.6%和41.1%。氮钾肥合理配施通过增加每穗粒数来提高稻谷产量,其直接通径系数为1.017,总通径系数为0.920。氮钾交互效应对稻谷产量及钾素吸收量均具有显着的影响。氮钾肥合理配施显着提高肥料利用率,氮、钾肥用量分别为180 kg N/hm2和120 kg K2O/hm2时的肥料利用率较高,氮肥和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为12.6 kg/kg和13.5 kg/kg,吸收利用率分别为51.5%和83.9%。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及生育期的推进,水稻叶片SPAD值对氮肥施用的响应程度随之增加;缺氮加快下部叶片的黄化与衰老。缺钾在施氮条件下造成叶片中可溶性糖大量积累,进而导致比叶重增加;水稻叶色(叶绿素含量)在不施氮条件下不受缺钾的影响,而在施氮条件下,缺钾造成水稻叶片单位质量及单位叶面积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着增加,则为田间条件下水稻叶色呈现暗绿的主要原因,从而影响生育期氮素植株营养诊断。(5)不同生态区水稻-油菜轮作条件下,施用钾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油菜产量增幅(7.032.6%)明显大于水稻产量增幅(2.89.1%),且作物产量增幅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在第一个轮作周期内的作物产量增幅在各试验点间的大小顺序表现为:蕲春(砂质粘土)>武穴(壤土)>赤壁(粉质粘壤)>荆州(粉砂粘壤)。作物产量增幅与初始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5)。从不同试验点轮作后的钾素表观平衡情况可以看出,不管施钾与否,轮作周期总的钾素表观平衡均表现为亏损状态,变幅为133.0962.2 kg K/hm2,但通过施用钾肥缓解这种负平衡,并且在不同试验点K2水平时,钾素亏缺水平在允许亏缺范围内。在连续种植条件下,不施钾和低钾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始终低于施钾处理。不同试验点,水稻和油菜季钾肥用量在90180 kg K2O/hm2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产量及维持020 cm和2040 cm的土壤钾含量。(6)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中,水稻季钾肥的后效比油菜季钾肥后效明显。对于轮作系统而言,K90-45处理(水稻季和油菜季各施用90 kg K2O/hm2和45 kg K2O/hm2)和K90-90(水稻季和油菜季各施用90 kg K2O/hm2)处理的作物产量、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均较高;然而K90-45处理相比K90-90处理,可适当减少轮作系统中钾肥的施用量。综合来看,在钾肥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稻-油轮作系统中钾肥施用可以遵循水稻季偏施,油菜季减量的原则。
李书田,邢素丽,张炎,崔荣宗[6](2016)在《钾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品质和棉田钾素平衡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钾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钾肥利用率和棉田钾素平衡的影响,确定钾肥正确的用量和合适的施用时期,可为棉花主产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连续2年在山东平原县、河北威县、新疆昌吉市进行田间试验。钾肥用量试验山东设K2O 0、30、60、120、180、240 kg/hm2,河北设K2O 0、37.5、75、150、225、300 kg/hm2,新疆设K2O 0、18.75、37.5、75、112.5、150 kg/hm2。钾肥施用时期试验3地点均设不施钾(CK)、钾肥100%基施、钾肥50%基施+50%花期追施、钾肥50%蕾期+50%铃期追施、钾肥50%蕾期+50%吐絮期追施、钾肥50%花期+50%吐絮期追施。【结果】山东、河北、新疆试验点上棉花开花期后累积的钾占整个生育期钾素累积量的54%62%、70%73%、49%67%。施用钾肥增加皮棉产量和收益,钾肥用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2013年比2012年明显,三个地点钾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新疆>山东>河北,其最高产量施钾量分别为142、240、174 kg/hm2,经济最佳施钾量分别为136、212、150 kg/hm2。钾肥不同用量除影响某些纤维指标外,对品质的影响没有显着差异。秸秆不还田时,山东和河北试验点钾肥用量180 kg/hm2和150 kg/hm2时可以维持棉田钾素平衡,而在新疆所有钾肥用量下棉田钾素都是负平衡。河北和新疆50%钾肥蕾期+50%钾肥铃期追施、山东50%钾肥基施+50%钾肥开花期追施的皮棉产量、钾肥的农学效率和施钾经济效益高于其他施用时期。钾肥施用时期影响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或纤维伸长率,但因地点和试验年份而不同。施钾时期对纤维整齐度和马克隆值没有显着影响。【结论】钾肥用量对棉花纤维品质没有显着影响,主要影响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山东试验点钾肥的适宜用量为K2O 180 240 kg/hm2,最佳施用时期为钾肥50%基施+50%开花期追施;河北试验点钾肥的适宜用量为K2O 150 180 kg/hm2,最佳施用时期为钾肥50%蕾期+50%铃期追施;新疆试验点钾肥的适宜用量为K2O 112.5 150 kg/hm2,最佳施用时期为钾肥50%蕾期+50%铃期追施。
李继福[7](2015)在《秸秆还田供钾效果与调控土壤供钾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钾是作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而作物吸收的钾主要来自土壤。施用钾肥能够很好地补充土壤钾素,但鉴于我国水溶性钾肥资源相对短缺的局面,一方面要优化钾肥施用、提高钾肥利用率;另一方面拓宽钾肥资源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丰富的秸秆钾和其它含钾岩石物料等均是潜在的钾素资源。本文通过数据调查、田间试验和室内模拟,系统研究了秸秆钾资源(以湖北省为例)的种类、分布特征,秸秆钾替代化肥钾的效果以及秸秆腐解(有机酸)对含钾矿物黑云母的表面溶解,为秸秆钾素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湖北省秸秆资源量和秸秆钾素量年均分别为2 892万t/年和48.3万t/年,水稻、油菜、小麦、玉米和棉花秸秆量占到全省秸秆总量的92.5%,属优势秸秆资源。根据2013年统计结果,湖北省作物秸秆和秸秆钾资源主要分布在襄阳市、荆州市、黄冈市、荆门市、孝感市和宜昌市6个地区,累计分别占到全省总量的74.6%和74.0%,即江汉平原和鄂东丘陵地区是秸秆资源的主产区。基于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秸秆直接还田是秸秆资源利用最根本的途径,也是增加粮食产量和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同时建议秸秆还田应因地制宜,根据地域差异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2)水稻秸秆钾和化肥钾在水-土体系中主要以交换态钾存在,其次是水溶态钾。随着外源钾用量的增加,钾离子易被土壤固定;且在等量条件下,秸秆钾处理的交换态钾比例高于化肥钾处理,而非交换态钾所占比例则相反。因此,在一定外源钾用量范围内,土壤对秸秆钾和化肥钾的固定没有显着差异,而当用量超过阈值时,秸秆的投入会降低土壤对钾素的固定。因此,秸秆钾和化肥钾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够进行替代施用。另外,在秸秆腐解、钾离子释放过程中,秸秆腐解物可以重新吸附环境中的钾离子,且受到腐解时期和外源钾素浓度的双重影响。作物秸秆可以在腐解初期通过吸收水溶液而固定大量的钾离子,也可以在腐解后期通过化学途径和物理途径吸附钾离子,这些固持的钾离子又可供下季作物吸收利用。(3)早稻-晚稻-冬油菜轮作秸秆还田定位试验7年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翻压或覆盖)均能显着提高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量,以油菜籽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无论传统翻耕秸秆还田还是免耕秸秆覆盖均能提高双季稻-油菜轮作体系的生产力、起到培肥地力的积极效应。秸秆还田可显着提高农田系统氮和钾的盈余量。因此,氮肥和钾肥用量可进行适当减少,以便充分利用秸秆氮钾资源。单季秸秆还田替代钾肥试验表明,施钾肥和秸秆还田均能增加水稻产量和地上部钾素累积量,增产效果以秸秆还田配施钾肥最好。秸秆还田条件下,中、高钾土壤(速效钾含量>100 mg/kg),水稻季钾肥用量可以比推荐用量减少20.049.1%;而低钾土壤(速效钾含量<100 mg/kg)当前钾肥用量不足,应适当进行增施,以保证增产效果和培肥地力。高钾土壤长期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水旱轮作定位试验(3年)表明,一个轮作周期后施用钾肥和秸秆还田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尤以冬油菜增产效果最为明显,但仍以秸秆还田配施钾肥效果最好。秸秆还田对水稻和冬油菜三年平均的钾肥吸收利用率没有显着影响,但显着提高了冬油菜季的钾肥农学利用率。同钾肥利用率相比,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后的钾素利用率和钾素农学利用率均有所降低。在连续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季年均钾肥用量可以减少42.2%,并能维持施钾肥的产量水平;冬油菜年均钾肥用量可以减少31.2%,同时比施钾获得更高的产量水平。长期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可以有效缓解水旱轮作体系土壤钾素亏缺状态并显着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以及促进非交换性钾向交换态的转化并维持新的动态平衡。(4)有机酸和含钾矿物表面短时间反应结果表明,含钾矿物黑云母的溶解是从(001)面上的台阶、碎片和凹坑边缘开始。柠檬酸溶液能够显着提高K、Si和Al的释放速率和表面溶解速率,且随着p H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在p H 4.0的柠檬酸溶液中反应70 min后,黑云母表面上产生比p H 6.0和8.0的柠檬酸溶液处理更多的蚀坑。而长时间的反应结果显示,在p H 4.0的弱酸水溶液中反应24 h时,黑云母(001)面上有微型蚀坑出现,其深度介于0.10.9 nm之间,表面变得比较粗糙;反应96 h时,黑云母(001)面上蚀坑较为明显,但仅占总表面的4.8%,蚀坑的深度平均为0.957 nm;反应140 h时,黑云母(001)面上有不稳定的覆盖物沉积,阻碍表层溶解过程的持续进行。在p H 4.0的柠檬酸溶液中,经过24 h培养,(001)面上有大量的蚀坑出现,单层溶解现象明显;48 h时,表面台阶溶解速率显着提高,溶解面积可达总表面的48.7%;140 h时,(001)面上有圆形状胀裂发生,表层(高度,12 nm)发生破裂,产生较多的黑云母碎片,溶解速率进一步加快。随着柠檬酸溶液中Na+浓度的增加,表层溶解速率增大,(001)面上也有次生覆盖物沉积。同时,界面上Na+-K+交换作用加剧,表层结构(高度,210 nm)胀裂现象更加明显。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140 h时,黑云母(001)面的深层结构(深度,20 nm)亦逐渐隆起并引起周边区域产生裂缝(深度,0.11.9 nm),最终导致表层微结构区域水化,形成含钠水化云母。因此,在复杂的根际环境中,有机酸在矿物溶解和矿质元素释放过程中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双重效应。但从长期土壤管理方面考虑,这一过程中对维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有着积极作用。
董合林,李鹏程,刘敬然,刘爱忠,孙淼,赵新华,刘志红,王晓茹[8](2015)在《钾肥用量对麦棉两熟制作物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试验旨在明确施钾量对麦棉两熟制作物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确定周年两季作物最高产量与经济最佳钾肥施用量,为黄淮海平原麦棉两熟制地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于2008 2009年分别在黄淮海平原黄淮亚区的商丘市和黄海亚区的内黄县进行,采用麦棉两季田间定位试验,两季施钾总量设置5个水平(K2O 0、105、210、315、420 kg/hm2),其中小麦和棉花的单季施钾量各占总量的50%(即K2O 0、52.5、105、157.5、210 kg/hm2),各处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一致。分析不同施钾量的麦、棉产量及构成因素、两季产值与效益及钾肥利用率的差异;建立麦、棉钾肥效应方程,计算麦、棉两季最高产量及经济最佳施钾量。【结果】1)与对照(K2O 0 kg/hm2)相比,商丘市和内黄县试验点4个施钾处理的小麦子粒产量显着提高,分别增产6.6%9.8%和7.2%8.9%,以施钾105 kg/hm2的产量最高,但4个施钾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着;施钾可显着提高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施钾对小麦有效穗数无显着影响;商丘和内黄试点小麦经济最佳施钾量分别为75.7 kg/hm2和63.9 kg/hm2,最高产量施钾量分别为143.2 kg/hm2和111.6 kg/hm2。2)与对照(K2O 0 kg/hm2)相比,商丘和内黄试验点4个施钾处理的棉花分别增产42.3%52.5%和10.9%15.6%,以施K2O 105 kg/hm2的产量最高,4个施钾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着;施钾可显着提高棉花单株成铃数和铃重,对衣分无显着影响。商丘和内黄试点棉花经济最佳施钾量分别为106.9 kg/hm2和111.3 kg/hm2,最高产量施钾量分别为113.2 kg/hm2和138.0 kg/hm2。3)施钾可显着提高麦棉两季总产值和效益,均以两季施钾210 kg/hm2的总产值和效益最高,但4个施钾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在一定施钾量范围内,小麦和棉花的氮、磷、钾养分积累量随施钾量的提高而增加,但施钾量超过这一范围后氮、磷、钾养分的积累量趋于稳定。商丘试点小麦钾肥利用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内黄试点小麦钾肥利用率以施钾量105 kg/hm2最高,超过此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小麦、棉花的钾肥偏生产力、农学利用率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麦棉两季钾肥利用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一定施钾量范围内(麦棉两季0 210 kg/hm2),小麦和棉花产量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超过这一范围产量出现下降或趋于稳定;两熟制小麦和棉花施钾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及棉花单株成铃数和铃重;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小麦和棉花产量,但却降低了钾肥利用率。
车升国[9](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吴良泉[10](2014)在《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生产方式和规模化生产的肥料工业之间的矛盾要求区域配肥在理论和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本文在明确了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施肥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研究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区域的磷肥和钾肥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磷肥恒量监控建立了大区域的磷肥推荐技术指标;基于钾肥肥效反应建立了大区域的钾肥推荐技术指标;并结合区域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等特点制定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区域的肥料配方与施肥建议。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农学和经济效应。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整理与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开展的7081、4232和9608个玉米、小麦和水稻田间肥效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玉米、小麦和水稻施磷增产效果显着,其中小麦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最佳(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小麦的平均增产量为0.9t ha-1,增产率为18.8%,缺磷区相对产量为85.8%,磷肥的农学效率为8.8kg kg-1),玉米次之(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玉米的平均增产量为1.1t ha-1,增产率为15.7%,缺磷区的相对产量为88.0%,磷肥的农学效率为12.4kg kg-1),水稻较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水稻的平均增产量为0.8t ha-1,增产率为12.8%,缺磷区的相对产量为89.9%,磷肥的农学效率为13.1kg kg-1)。在玉米上,表现为东北春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的增产效果要高于华北夏玉米区;在小麦上,表现为华北灌溉冬麦区的增产效果略低于其它区域;在水稻上,表现为东北单季稻区和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的增产效果较好,江南华南单双季稻区和西南高原山地单季稻区的增产效果较差;长江流域中游单双季稻区的早稻施磷效果大于晚稻。作物的施磷效应一方面受到土壤速效磷状况的直接影响,随着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高,施磷的增产效应呈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受到不同生产体系和种植制度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和水份的影响。(2)通过整理与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开展的3124、3924和9490个玉米、小麦和水稻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钾处理相比,东北春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华北夏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玉米施钾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4.0%,4.3%,14.7%,19.4%;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全国小麦施钾的平均增产量为0.7t ha-1,增产率为12.5%,缺钾区相对产量为90.0%,钾肥农学效率为7.2kgkg-1;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全国水稻施钾的平均增产量为0.8t ha1,增产率为12.5%,缺钾区的相对产量为90.1%,钾肥农学效率为9.1kg kg-1。本研究发现钾肥肥效反应仅部分受到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站点属性(例如县域,品种,土壤类型和年份等因素)的差异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钾肥的增产效应,随着产量水平的升高,施钾的增产效果更佳。(3)通过44个夏玉米田间试验的955组植株磷测试数据和56个夏玉米田间试验的953组植株钾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当前优化施肥下夏玉米生产1吨籽粒需磷(P)和钾(K)量分别为3.20kg和15.0kg。单位籽粒产量需磷量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原因是收获指数的增加与籽粒磷浓度的下降;单位籽粒产量需钾量随着产量水平相对稳定,这主要是收获指数增加和秸秆钾浓度增加(由14.0g kg-1增加到18.1g kg-1)相互抵消而籽粒钾浓度基本维持在3.2g kg-1所造成的结果。(4)在建立了大区域磷素肥力分级指标和明确了作物磷素需求量的基础上,基于磷肥恒量监控建立了区域的磷肥推荐技术指标;同时基于钾肥肥效反应建立了区域的钾肥推荐技术指标。结果显示,我国玉米12个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5kgP2O5ha-1(46-123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54kg K2O ha-1(30-64kg K2O ha-1);7个小麦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7kg P2O5ha-1(55-88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50kgK2Oha-1(33-59kg K2O ha-1);8个水稻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1kg P2O5ha-1(59-84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62kg K2O ha-1(45-80kg K2O ha-1)。(5)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养分推荐用量及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的差异,根据“大配方、小调整”的技术思路确定了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生态区域的肥料配方及施肥建议。在12个玉米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16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12个基追结合施肥下的配方和4个一次性施肥配方;7个小麦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9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7个基追结合施肥方式下的配方和2个一次性施肥配方;8个水稻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11个区域肥料配方,其中包括7个高浓度配方和4个中浓度配方。(6)通过2011-2013年的178组田间试验证明,“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比习惯施肥显着提高了作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玉米上(n=63),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9.0-11.4%、氮肥利用效率提高18-22%、经济效益提高1255-1433Yuan ha-1;在小麦上(n=36),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7.6-11.7%、氮肥利用效率提高29-35%、经济效益提高1476-1688Yuan ha-1;在水稻上(n=79),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8.3-10.5%、氮肥利用效率42-48%、经济效益提高2044-2388Yuan ha-1。
二、棉花钾肥用量增产效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花钾肥用量增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钾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
1.2.2 钾素与根瘤特性的关系 |
1.2.3 钾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
1.2.4 钾素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
1.2.5 钾素与养分代谢的关系 |
1.2.6 钾素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
1.3 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花生形态测定 |
2.3.2 花生根瘤特性测定 |
2.3.3 花生光合特性的测定 |
2.3.4 花生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2.3.5 花生养分吸收的测定 |
2.3.6 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2.3.7 花生籽仁品质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钾素对花生形态的影响 |
3.1.1 钾素对花生主茎高的影响 |
3.1.2 钾素对花生侧枝长的影响 |
3.1.3 钾素对花生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3.1.4 钾素对花生根系形态的影响 |
3.2 钾素对花生根瘤特性的影响 |
3.2.1 钾素对花生根瘤数量的影响 |
3.2.2 钾素对花生根瘤干重的影响 |
3.2.3 钾素对花生根瘤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 钾素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钾素对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钾素对花生光合参数的影响 |
3.3.3 钾素对花生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3.4 钾素对花生群体光合势(LAD)的影响 |
3.4 钾素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1 钾素对花生生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2 钾素对花生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 钾素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
3.5.1 钾素对花生氮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
3.5.2 钾素对花生磷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
3.5.3 钾素对花生钾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
3.6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
3.6.1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2 钾素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
3.7 钾素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
3.7.1 钾素对花生籽仁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
3.7.2 钾素对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钾素对花生形态的影响 |
4.1.2 钾素对花生根瘤特性的影响 |
4.1.3 钾素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4 钾素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1.5 钾素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
4.1.6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
4.1.7 钾素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2)钾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 |
1.2 马铃薯钾素营养特性 |
1.2.1 马铃薯需钾特性 |
1.2.2 马铃薯钾肥施用现状 |
1.3 钾在植物体中的重要性 |
1.3.1 钾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2 钾对植物光合的影响 |
1.3.3 钾对植物同化产物转运的影响 |
1.3.4 钾对植物叶片衰老的影响 |
1.3.5 钾对植物淀粉合成的影响 |
1.4 马铃薯淀粉的理化特性与食品加工 |
1.4.1 马铃薯淀粉的理化特性 |
1.4.2 环境因素对马铃薯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1.4.3 马铃薯淀粉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1.5 转录组学在马铃薯研究上的应用 |
2 研究背景、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与目的 |
2.3 技术路线 |
3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生长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3.1.4 产量及大中薯率调查 |
3.1.5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 |
3.2.2 钾肥用量对大中小薯率的影响 |
3.2.3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
3.2.4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钾累积分配的影响 |
3.2.5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6 湖北省不同区域马铃薯钾肥推荐用量 |
3.3 讨论 |
3.3.1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3.2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钾素营养的影响 |
3.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3.4 小结 |
4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 |
4.2.2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3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 |
4.2.4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4.2.5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
4.2.6 每生产1000 kg块茎植株氮磷钾吸收量 |
4.2.7 不同目标产量下氮磷钾施用量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碳代谢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点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干重和产量的影响 |
5.2.2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5.2.3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5.2.4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5.2.5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
5.2.6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叶片光合碳代谢的影响 |
5.3.2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叶片衰老的影响 |
5.4 小结 |
6 不同钾肥处理下马铃薯叶片转录组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点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叶片总RNA的提取 |
6.1.4 Illumina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6.1.5 参考基因组对比与转录组组装 |
6.1.6 基因表达定量分析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1.7 GO和 KEGG富集分析 |
6.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6.2 结果分析 |
6.2.1 总RNA质量分析 |
6.2.2 基因组比对结果统计 |
6.2.3 不同钾肥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2.4 不同钾肥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6.2.5 不同钾肥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6.2.6 RNA-seq结果实时定量PCR验证 |
6.3 讨论 |
6.4 结论 |
7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点概况 |
7.1.2 试验设计 |
7.1.3 块茎样品采集与产量调查 |
7.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7.1.5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产量的影响 |
7.2.2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组成的影响 |
7.2.3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粒径分布的影响 |
7.2.4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结晶度的影响 |
7.2.5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膨胀度的影响 |
7.2.6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7.2.7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7.2.8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透明度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钾肥用量对淀粉产量与淀粉组成的影响 |
7.3.2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7.4 小结 |
8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钾肥用量对大蒜-棉花套作体系产量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钾肥用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2.2 钾肥用量对土壤速效钾剖面分布的影响 |
2.3 钾肥用量对土壤不同形态钾素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4)磷钾肥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方法 |
1.3 田间管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磷钾肥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1.1 棉花单株铃数 |
2.1.2 棉花单铃质量 |
2.1.3 棉花单株果节数 |
2.1.4 棉花脱落率 |
2.1.5 棉花衣分 |
2.1.6 回归分析 |
2.1.7 模拟寻优 |
2.2 产量结果与分析 |
2.2.1 对棉花籽、皮棉产量的影响 |
2.2.2 回归分析 |
2.2.3 模拟寻优 |
3 结论与讨论 |
(5)水稻钾素营养特性及钾肥高效施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土壤中的钾 |
1.2.1 中国土壤钾素分布状况 |
1.2.2 土壤钾素形态 |
1.2.3 土壤各形态钾之间的转化及有效性 |
1.2.4 水稻对钾肥的产量响应 |
1.3 水稻钾素的植物生理作用及营养特性 |
1.3.1 水稻钾素的生理作用 |
1.3.2 水稻钾素营养特性 |
1.4 作物钾素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
1.4.1 植株缺钾外观诊断 |
1.4.2 植株组织钾素化学诊断 |
1.4.3 植株酶学诊断法 |
1.4.4 土壤化学诊断法 |
1.4.5 植物钾素营养诊断的现代技术 |
1.5 钾与其它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
1.5.1 钾和氮 |
1.5.2 钾和镁 |
1.5.3 钾与钠 |
1.5.4 钾与其它元素 |
1.6 水旱轮作系统中的钾素管理研究进展 |
1.6.1 水旱轮作种类及分布 |
1.6.2 水旱轮作系统存在问题 |
1.6.3 水旱轮作系统钾素养分管理策略 |
2 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2.2.1 供钾水平对水稻干物质、钾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2.2.2 水稻植株钾素叶位空间分布及其营养诊断指标研究 |
2.2.3 不同品种水稻钾肥适宜用量及钾肥利用效率研究 |
2.2.4 氮钾肥平衡施用及其在水稻生产中的互作效应研究 |
2.2.5 维持水稻-油菜轮作系统高产稳产的钾肥用量及运筹研究 |
2.3 技术路线 |
3 供钾水平对水稻干物质、钾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土壤、植株样品采集及分析 |
3.2.4 计算公式 |
3.2.5 数据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地上部干物质动态变化及特征值 |
3.3.2 各器官干物质动态变化 |
3.3.3 各器官干物质分配 |
3.3.4 地上部钾素积累动态变化及特征值 |
3.3.5 各器官钾含量动态变化 |
3.3.6 各器官钾素积累动态变化 |
3.3.7 各器官钾素分配 |
3.3.8 主要生育阶段钾素积累量 |
3.3.9 钾素生产效率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水稻植株钾素叶位空间分布及其营养诊断指标研究 |
4.1 利用功能叶片钾含量作为水稻钾营养诊断指标的可行性研究 |
4.1.1 前言 |
4.1.2 材料与方法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4 讨论 |
4.1.5 小结 |
4.2 利用水稻叶位钾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作为钾营养诊断指标的可行性研究 |
4.2.1 前言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4 讨论 |
4.2.5 小结 |
5 不同品种水稻钾肥适宜用量及钾肥利用效率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土壤、植株样品采集及分析 |
5.2.4 计算公式 |
5.2.5 钾肥肥效模型和推荐用量的确定 |
5.2.6 数据统计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钾肥用量对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及增产率的影响 |
5.3.2 钾肥用量对不同品种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5.3.3 钾肥用量对不同品种水稻地上部钾素吸收的影响 |
5.3.4 钾肥用量对不同品种水稻地上部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
5.3.5 不同品种水稻钾肥推荐用量 |
5.3.6 不同品种钾效率评价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氮钾肥平衡施用及其在水稻生产中的互作效应研究 |
6.1 氮钾肥施用对水稻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
6.1.1 前言 |
6.1.2 材料与方法 |
6.1.3 结果与分析 |
6.1.4 讨论 |
6.1.5 小结 |
6.2 不同施氮量下缺钾对水稻叶片营养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
6.2.1 前言 |
6.2.2 材料与方法 |
6.2.3 结果与分析 |
6.2.4 讨论 |
6.2.5 小结 |
7 维持水稻-油菜轮作系统高产稳产的钾肥用量及运筹研究 |
7.1 稻-油轮作条件下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
7.1.1 前言 |
7.1.2 材料与方法 |
7.1.3 结果与分析 |
7.1.4 讨论 |
7.1.5 小结 |
7.2 稻-油轮作系统下钾肥运筹研究 |
7.2.1 前言 |
7.2.2 材料与方法 |
7.2.3 结果与分析 |
7.2.4 讨论 |
7.2.5 小结 |
8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水稻钾素营养特性及营养诊断指标 |
8.1.2 水稻钾肥高效施用技术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钾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品质和棉田钾素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钾肥用量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和棉田钾素平衡的影响 |
2.1.1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和钾素吸收的影响 |
2.1.2对皮棉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2.1.3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
2.1.4对棉田钾素平衡的影响 |
2. 2 钾肥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及棉田钾平衡的影响 |
2.2.1对皮棉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
2.2.2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2.2.3对棉田钾素平衡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7)秸秆还田供钾效果与调控土壤供钾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世界秸秆资源概况 |
1.2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 |
1.3 长期秸秆还田效益 |
1.3.1 长期秸秆还田对养分固持和释放的影响 |
1.3.2 长期秸秆还田对化肥施用的替代作用 |
1.3.3 长期秸秆还田养分管理 |
1.4 钾矿资源 |
2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课题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湖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估与对策 |
2.2.2 秸秆钾素释放与再吸附机理研究 |
2.2.3 秸秆直接还田替代化学钾肥效果研究 |
2.2.4 有机酸对含钾矿物表面溶解和结构转化的影响 |
2.3 技术路线 |
3 湖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估与对策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秸秆资源利用对策 |
3.5 小结 |
4 秸秆钾素释放与再吸附机理研究 |
4.1 水稻秸秆钾与化肥钾释放与分布特征模拟研究 |
4.1.1 前言 |
4.1.2 材料与方法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4 讨论 |
4.1.5 小结 |
4.2 不同腐解时期水稻秸秆对钾离子释放与吸附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
4.2.1 前言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4 讨论 |
4.2.5 小结 |
5 秸秆直接还田替代化学钾肥效果研究 |
5.1 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稻-油轮作系统生产力、养分循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
5.1.1 前言 |
5.1.2 材料与方法 |
5.1.3 结果与分析 |
5.1.4 讨论 |
5.1.5 小结 |
5.2 稻田不同供钾能力条件下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效果研究 |
5.2.1 前言 |
5.2.2 材料与方法 |
5.2.3 结果与分析 |
5.2.4 讨论 |
5.2.5 小结 |
5.3 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还田秸秆替代钾肥效应研究 |
5.3.1 前言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3.4 讨论 |
5.3.5 小结 |
6 有机酸对含钾矿物表面溶解和结构转化的影响 |
6.1 不同pH条件下柠檬酸对黑云母溶解和转化的影响 |
6.1.1 前言 |
6.1.2 材料与方法 |
6.1.3 结果与分析 |
6.1.4 讨论 |
6.1.5 小结 |
6.2 酸性柠檬酸盐对黑云母表面溶解和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
6.2.1 前言 |
6.2.2 材料与方法 |
6.2.3 结果与分析 |
6.2.4 讨论 |
6.2.5 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课题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钾肥用量对麦棉两熟制作物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试验设计 |
1.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施钾量对麦、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 2 施钾量对麦、棉两季产值和效益的影响 |
2. 3 麦棉两季经济最佳和最高产量施钾量 |
2. 4 施钾量对麦、棉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
2. 5 施钾量对麦、棉植株干物质、氮、磷、钾积累量及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 1 钾 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钾肥合理用量 |
3. 2棉 花 施 用 钾 肥 的 增 产 效 应 及 其 钾 肥 适 宜用量 |
3. 3施钾量对小麦和棉花养分吸收和钾素利用率的影响 |
(9)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 |
1.2.2 肥效反应 |
1.2.3 作物养分需求规律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不同区域玉米施磷效应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中国玉米施肥分区 |
2.2.2 数据来源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区域玉米施磷效应 |
2.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对玉米施磷效应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不同区域小麦施磷效应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
3.2.2 数据来源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区域小麦施磷效应 |
3.3.2 土壤有效磷含量对小麦施磷效应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不同区域水稻施磷效应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区域水稻施磷效应 |
4.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对水稻施磷效应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不同区域玉米施钾效应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钾肥施用现状调查 |
5.2.2 田间肥效试验 |
5.2.3 取样和实验室分析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当前农民施钾现状 |
5.3.2 不同区域玉米施钾效应 |
5.3.3 玉米施钾增产效应的变异来源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不同区域小麦施钾效应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
6.2.2 数据来源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区域小麦施钾效应 |
6.3.2 土壤有效钾含量对小麦施钾效应的影响 |
6.3.3 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小麦施钾效应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不同区域水稻施钾效应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
7.2.2 数据来源 |
7.2.3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区域水稻施钾效应 |
7.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钾含量对水稻施钾效应的影响 |
7.3.3 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水稻施钾效应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不同产量水平夏玉米的磷素需求规律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数据库来源 |
8.2.2 植株分析 |
8.3.3 数据分析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产量、磷浓度和磷吸收 |
8.3.2 不同磷管理策略下的磷需求 |
8.3.3 优化施磷下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磷需求 |
8.3.4 不同产量水平下花前花后干物质和磷累积动态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九章 不同产量水平夏玉米的钾素需求规律 |
9.1 前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数据库来源 |
9.2.2 植株分析 |
9.3.3 数据分析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产量、钾浓度和钾吸收 |
9.3.2 不同钾管理策略下的钾需求 |
9.3.3 优化施钾下不同产量水平下的钾需求 |
9.3.4 不同产量水平下花前花后干物质和钾累积动态 |
9.4 讨论 |
9.5 小结 |
第十章 中国玉米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
10.1 前言 |
10.2 材料方法 |
10.2.1 中国玉米施肥分区 |
10.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
10.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
10.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
10.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
10.3 结果与分析 |
10.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
10.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
10.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10.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
10.4 讨论 |
10.4.1 区域间养分推荐用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
10.4.2 玉米配方设计中氮肥基追分配的问题 |
10.4.3 大配方与小调整的关系 |
10.5 小结 |
第十一章 中国小麦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
11.1 前言 |
11.2 材料方法 |
11.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
11.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
11.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
11.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
11.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
11.3 结果与分析 |
11.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
11.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
11.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11.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
11.4 讨论 |
11.4.1 我国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 |
11.4.2 我国小麦生产中磷肥的合理施用 |
11.4.3 我国小麦生产中钾肥的合理施用 |
11.5 小结 |
第十二章 中国水稻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
12.1 前言 |
12.2 材料方法 |
12.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
12.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
12.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
12.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
12.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
12.3 结果与分析 |
12.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
12.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
12.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12.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
12.4 讨论 |
12.4.1 我国水稻氮磷肥的合理施用 |
12.4.2 中低浓度水稻配方肥的设计与高产条件下钾肥用量的调整 |
12.5 小结 |
第十三章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试验验证 |
13.1 前言 |
13.2 材料与方法 |
13.2.1 数据来源 |
13.2.2 试验设计 |
1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3 结果与分析 |
13.3.1 “大配方、小调整”与农民习惯在肥料用量上的差异 |
13.3.2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3.3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增收效果 |
13.3.4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3.4 讨论 |
13.4.1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增产增效原因分析 |
13.4.2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应用前景 |
13.5 小结 |
第十四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14.1 综合讨论 |
14.2 主要结论 |
14.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棉花钾肥用量增产效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刘娜.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2]钾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研究[D]. 张炜.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3]钾肥用量对大蒜-棉花套作体系产量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J]. 田晓飞,李成亮,张民,郭延乐,路艳艳,于小晶.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3)
- [4]磷钾肥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J]. 唐保善,杨安民,邢宏宜,贺道华. 西北农业学报, 2016(11)
- [5]水稻钾素营养特性及钾肥高效施用技术研究[D]. 薛欣欣.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6]钾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品质和棉田钾素平衡的影响[J]. 李书田,邢素丽,张炎,崔荣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1)
- [7]秸秆还田供钾效果与调控土壤供钾的机制研究[D]. 李继福. 华中农业大学, 2015(11)
- [8]钾肥用量对麦棉两熟制作物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J]. 董合林,李鹏程,刘敬然,刘爱忠,孙淼,赵新华,刘志红,王晓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5)
- [9]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10]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D]. 吴良泉.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