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学校体育教材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章榕[1](2021)在《新中国70年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变化及价值选择研究 ——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中国成立的70周年当中,我国的课程改革总共经历了九次变革,而每次课程改革都会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进行适时的修正,每一次课程改革带来的体育教材变化都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这九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中国的体育教材也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人教社作为教育部直属单位,参与并且见证了7个版本的体育教科书编写。所以,对人教社七个版本的体育教材按照内容、授课时数、复核评价与考核标准等分类进行了归纳以及总结,从这些归纳和总结结论当中找到体育教材内容的发展趋势。这样的研究具有广泛性的实践意义和指向性的理论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教社7个版本的初中体育教科书。其内容纲要和授课时数的变化是演变历程的基本参照。以体育教科书当中的内容演变历程进行归纳和总结来探寻中国体育教材的演变规律。本文创新性地选择了体育教科书的价值选择为一个审视角度来评价新中国成立70年的体育教科书变迁。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对比法等,通过这些研究方法对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人教社七个版本的体育教材当中的内容变化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新中国70年以来7个版本的人教版体育教材内容变化特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科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涵盖的课程内容越来越多;第二,选修课的比例逐渐增加;第三,理论部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第四,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和多元;第五,指导思想与时俱进。2.体育教科书的演变大致经历了“教材内容不断增多,授课时数分配多样化,项目难度逐渐降低,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演变历程。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政策的指导对体育教材的价值取向影响最大。教材的价值选择呈现出以下特点:由国家政策引导,反映时代特点;将道德培养贯穿于体育教育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4.从价值选择的演变趋势来看,7版教材的价值选择演变呈现出越来越重视体育德育的趋势,从单纯地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到坚持健康水平的提高,直到最新版教材(2012年版)强调“立德树人”原则,都能证明这一价值选择的演变趋势。
徐光建[2](2021)在《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本研究将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构建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并根据模型对影响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多个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助力。本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以把握当前该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本研究寻找到切入点。其次,结合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动作发展规律理论、身体发育规律和共生理论,运用扎根理论法,借助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初步选取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特尔菲法进行三轮专家调查对影响因素进一步优化,并得到最终的影响因素。再次,在最终形成影响因素基础之上,制定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量表;量表修订后最终形成问卷并进行发放;对问卷回收后的数据,借助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最后,借助AMOS软件,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进一步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并拟合,建立最终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指出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实然与应然。(2)提出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主要受课程建设、学校保障、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4个主要因素的影响。(3)构建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课程建设、学校保障、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4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且4个因素都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其中,课程建设、学校保障和家庭环境3个因素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影响很大,应得到重视;社会支持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发展影响较小,但是也不能忽视。(4)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关优化路径:其一,切实履行各级各类体育工作者职责;其二,促进责任担当机制的形成;其三,多部门协同机制的保障;其四,制度环境的完善。
覃宇德[3](2020)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文中指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的外在表现与丰厚的内在蕴涵,形成形象化、生活化的文化符号,是区域文化共同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培育的文化特质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社团的学生源于个体主动自愿选择,社团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互尊互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精神与创造创新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依托学校社团开展传承是当前许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选择。通过实地调查及文献分析表明,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与可操作的经验借鉴,当前学校场域多以照搬传统师徒传承形式,其开展的实效性与传承预期尚有差距。鉴于此,本研究力图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学校社团传承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研究,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深化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前期通过文献研究获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开展传承、协同创新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资料,对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社团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实地考察我国具有代表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托学校开展传承的现状;通过分析文献资料,结合国内成功经验,运用协同创新理论,设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社团传承;运用个案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开展传承实践。主要研究结论:一,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途径的现实问题出发,阐明学校社团传承的必要性。社会快速变迁导致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场域——家庭、社区文化传承场的作用锐减。学校社团传承其灵活、自主、开放、创新等特性有别于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及与其他成员、社区居民众交流协作的机会,对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与助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积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二,实地考察国内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探析学校传承的问题及成因。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学校身份属性“去社区化”、社会与学校间的场域壁垒、传承形式单一、传承参与主体主动性不够、学校传承机制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青少年实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绵延的需求。三,协同创新理论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是以学校为基点,协同相关利益主体,使因社会快速变迁而崩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结构。传承目标的设定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根本点,彰显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学生成长,体现整体性与本真性。传承路径的规划需整合多方资源,融入多种活动,注重学生的传承体验。传承效果的评价要求主体多元、内容丰富与方法多样,凸显传承人员的主体地位。传承的保障措施应多维联动,实现政策、资金、人才等汇聚与优化。四,通过个案实践,传承效果明显。促进了学生对传承项目技术文化的掌握及德行培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究意识,加深了学生的传承实践体验;提高了教师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经验水平,增进传承参与的主动性;增强了传承参与主体的深度协同与传承资源的有效汇聚,形成整体传承合力;提升了学校在地方的知名度,扩大传承的社会影响力。
樊甜[4](2020)在《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俞子箴是我国近代着名的体育家,被誉为“小学体育专家”。他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将毕生精力投身于体育事业,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研究以俞子箴的学校体育思想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进行整理、归纳,以求梳理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阶段,勾勒出其思想体系,探析其形成因素,寻求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对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本研究通过电子资源、实地考察等渠道,运用文献资料法与实物资料法对俞子箴相关一手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以历史背景为主线,以俞子箴一手资料为依据,运用历史分析法,站在历史的角度返照俞子箴体育思想的发展阶段,透视其隐形的逻辑体系和思想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阐释俞子箴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总结其对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运用专家咨询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可信度检验,以求更加全面地反映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本研究主要对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形成的阶段、核心内容、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总结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对当代的启示。根据对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相关背景的总结,梳理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形成的阶段,主要将俞子箴体育思想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外界的环境、个体所接受的教育等都对个体对体育认识的程度产生较大影响。主要为俞子箴初涉体育、入体校学习阶段;(2)发展阶段:在教育背景的基础上,俞子箴丰富的实践经历为其带来全新的体验,再加上国家相对安定的局势,其体育思想便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沉淀阶段:当战争爆发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动荡不安的局势对个体的思想造成巨大的影响,体育思想由快速发展期转入缓慢沉淀期;(4)成熟阶段: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俞子箴对所在领域的各方面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其思想已经趋于完善。通过对俞子箴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提炼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核心内容:(1)秉持“体育即教育”观:通过体育训练保障健康、培育心灵、养成品性,是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的主要体现;(2)重视小学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奠基作用:认为小学体育乃体育之基本,对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3)强调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性作用:主张借助课外运动谋全校体育蓬勃向上,认为学校体育的普及单靠正式体育课程是较难达到的,须将正式课程与课外运动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4)高度重视科学化的学校体育:提出体育应“以科学为本,教育为用”;对于技术的训练、体质的增进、人格的陶冶、以及行政、管理内容方法等的选择,都应以科学为依据;(5)强调体育对学生品德的促进作用:通过参与各类体育项目,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形成健全的人格;提炼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后,挖掘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因素,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近代体育思潮和西方体育的传入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2)俞子箴丰富的体育实践为其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自身丰厚的体育理论积淀为其学校体育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结合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具体内容,分析了体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1)有助于推动当代社会从多个角度看待体育的教育价值;(2)有助于发挥小学体育对体育的奠基作用;(3)有助于推进“三促进”课外活动模式;(4)有助于践行“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5)有助于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体育的德育价值。
刘杰[5](2020)在《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公平”,党和政府提出“关心特殊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等方针政策,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而言,其身体缺陷补偿和身体康复的重要环节就在于要严格落实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落实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不仅是培养特殊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公平(特殊教育事业)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指标。近年,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稳步发展中略显不足,主要源于缺少特殊学校体育工作自身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受到阻碍,导致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改善。因此,构建一个符合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性的体育工作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工作展开评价及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还有利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系统科学的开展,继而进一步促进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本文以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相关资料深入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征询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目前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体系的缺失,为进一步加强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发挥评价的激励督导作用,切实提高特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国家政策指导和相关评价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借鉴普通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次征询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制定出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在对相关专家调查和咨询的基础上,构建了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和学生体质健康4个一级指标,包括组织机构、管理文件、体育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与竞赛、体育师资、体育经费、体育教学设施、学生发展状况和学生体质监测11个二级指标以及46个三级指标。在专家问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层次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层次分析法权重总排序法获得最终权重,最终形成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客观和准确指标体系的建立,旨在进一步提高今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水平。
陈颖[6](2020)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手段,通过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养的课程。在我国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一个新的阶段。因为在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这是第一次以课程标准的形式规范小学体育课程。此后,教育部又陆续在1932年、1936年、1942年颁布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各学校依据课程标准,开设丰富多样、“土洋并行”的体育运动项目,采取科学化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教育部颁布的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为蓝本,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发展进行研究,以期从中获得珍贵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今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启示。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的兴起与发展(1927年—1935年)展开研究。清末民初体操科发展的奠基,政治环境又相对稳定,“新生活”运动的推进,自然主义体育思潮的熏染等因素为这一时期小学体育课程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具体表现在课时比重居于前列,课程目标详细具体,课程内容种类丰富,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体育教材数量繁多,成绩考查标准明确。最后以安庆市第二实验小学,上海市立求知小学为案例,考察实施情况。其次针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的繁荣与调整(1936年—1949年)展开研究。“战时体育体制”的确立,民族主义体育思潮的冲击下,教育部对小学体育课程作出了调整,其具体表现在课时数依学生年龄进行调整,课程目标增加国防技能,课程内容增设军事训练,体育教材增添战时内容。最后以上海市立西成小学,开封市第一小学为案例,考察实施情况。再次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前后两个时期进行对比以呈现发展的特点:指导思想由自然体育思想向民族体育思想转变,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由个人向社会转变,课程内容由竞技性运动向军事训练转变,课程评价由单一化向综合化转变。最后,总结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参照西方,缺失民族特色;盛行锦标制和选手制体育;偏重军事训练,忽略育人功能;课程标准实施力度不够。当代体育课程应汲取教训,探索体育课程模式;重构体育教学观念;创新育体育课程内容;保障体育课程实施效果。
刘聪[7](2020)在《《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研究(1933-1937)》文中认为《勤奋体育月报》于1933年10月由马崇淦创办,1937年停刊,由上海勤奋书局出版。这段时期正处于民国所谓的“黄金十年”阶段,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各种经济文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勤奋体育月报》对中学体育极为关注,刊载了大量有关中小学体育教材、体育评论、体育书籍、上海学校的体育教育及欧美各国学校体育教育、农村体育教学等文章,更尤其着重探讨中学体育教育的理念、教法和教育改革等问题。同时,《勤奋体育月报》作为当时体育报刊中的典型代表,是各种民国体育刊物中发行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是体育期刊中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之一,它记载了 20世纪30年代详细的体育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主要围绕《勤奋体育月报》这一体育专刊,以其发行的1933-1937年为研究区间,通过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完成对《勤奋体育月报》期刊民国中学体育内容的整体解析,通过刊物反映民国时期学校体育发展问题,得出对当下学校体育事业的有益启示。论文主要分为六个方面。首先,绪论部分对研究的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等做具体说明。第二部分对《勤奋体育月报》的发刊状况详尽介绍。第三部分对《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认识,包括中学体育的主要内容、中学体育的情况、中学体育教材、体育师资、中学体育存在的问题等。第四部分根据《勤奋体育月报》的具体内容及观点提炼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体育救国的观点尤为明显、明确了教学目标、注重体育游戏的开发、“锦标主义”体育盛行等。第五部分根据研究凝练《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历史价值。一是它的历史影响,彰显爱国主义情怀、促进了近代体育理念的传播、促进了近代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为近代体育教育奠定了基础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该刊物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对近代体育的影响。第六部分得出对于当代的启示。要想发展新时代特色体育,首先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中发扬爱国主义;以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对于智慧方面、道德方面、品性方面的培养,使其有健全的发展;以体育教育为基础推进社会体育的发展;阐释实践新体育理念的价值和功效。
赵炎[8](2020)在《天津市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建设现状与案例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指出:学校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逐步形成校园体育“一校一品”以及“一校多品”以来,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积极响应,在体育教学改革上加大改革力度,成为全市首个加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的区域,找到解决对策和提升路径,并结合联盟主席毛振明教授及其专家团队的莅临考察,确定以“一校一品、一生一长”为核心切入点,制定了《天津市和平区体育教学改革实验工作整体方案(2018—2021年)》,旨在利用三年时间推进学校体育“一校一品”工程的建设工作,大幅度、大面积提升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结合各实验校具体情况,为每所学校量身定制《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工作方案集》,为保证天津市和平区各小学校园体育“一校一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研究对改革方案制定一年之后的和平区各小学“一校一品”建设现状进行总结归纳。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天津市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建设现状以及优秀案例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对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及活动开展情况、师资建设情况、学生情况、各种保障情况、建设中产生的影响与实施效果以及优秀案例分析六方面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建设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天津市和平区小学校园体育“一校一品”建设以来,特色体育活动实施多样化,特色体育项目选择综合学生发展需求,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师资力量等等来决定,同时和平区小学师资文凭高,专项分布广;特色项目的开展引起学生们的喜爱,激发学习兴趣。2.多数学校特色体育活动锻炼时长长达一小时,满足“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号召;大部分学校制定了针对“一校一品”的规范管理制度以及奖励机制;同时调查中的半数学校已经拥有两项特色体育项目,正在逐步走向“一校多品”的道路。3.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建设中有优点,但也有体育器材场地欠缺、校本教材开发不完善、校外宣传途径单一、特色项目师资压力大等不足之处可以进行提高,有利于更好地建设学校体育“一校一品”。因此,通过对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建设现状调查分析,本研究提出建议:和平区小学在建设“一校一品”中,应加大资金输入,更完善的建设特色项目器材场地;要加强特色项目师资力量,提高特色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对学校特色品牌的对外宣传,有效增加学校知名度;加强校本教材以及课程的开发,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塑造校园特色体育品牌,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李娟[9](2020)在《1930年代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以《中央日报》的报道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直属党报,是南京国民党当局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同时《中央日报》也是1930年代的重要大众传播媒介,对近代体育的相关报道非常详尽,尤其对于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体育政策、学校体育教育等都有详尽的报道,可以说,《中央日报》是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体育教育的重要史料。本文以《中央日报》的体育报道及其他相关文章,考察1930年代的学校体育教育,主要以1931年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的学校体育教育进行分析,发现这段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是向前发展的,进而折射出我国近代学校体育近代化进程。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为在体育领域巩固其统治地位,加强对学校体育的控制和管理,在政府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相继设立了管理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如组织体育委员会及体育组,在训练总监部内设体育科。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包括《国民体育法》、《国民体育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关于学校体育的法律、规程和条例。同时,为了确保这些机构和法令得到有效的实施,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体育督学系统。这些措施对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其内容与精神有一定的借鉴之处。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力图维护其在体育领域的统治地位,这在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不可能认真地要求其一一兑现。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学校体育教育政策不断完善。其对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体育课时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编辑、体育测验、体育成绩及学生健康、体育场地及设备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使得学校体育教育有章可循,有序发展。同时,国民政府加强体育师资的培养,如举办暑期体育补习班、举行小学教员暑期讲习会,培训现有的体育教师;创办体育专科学校,专门培养体育教师;在已有的师范学校或综合大学里面开设体育系、科。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南京国民政府在学校开始推行体育与军事管理、军训、童子军训练相结合的战时体育制度,对初中以下学生实行童子军训练,高中及以上学生实行军人训练,这时的体育担负着锻炼学生身体、改善民族精神面貌这一时代所赋予它的历史重任。此外,应该看到,南京国民政府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虽然采取了各项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但总体而言是向前发展的。
周小丽[10](2020)在《雷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实施状况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是初中毕业生体育学业考试,是衡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业水平和毕业的标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雷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从1993年开始实施,有27年的历史经验,本论文主要是总结出雷州市实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为以后雷州市实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雷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设定、评分标准、考试场地与器材、考试管理制度、互动影响以及雷州市第一中学实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具体实施方案等内容进行分析调研,其结论如下:1、雷州市中考体育项目持续不变,不完全符合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要求,而且雷州市的游泳项目和耐力项目开展比较慢,到目前为主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还没有800米(女)和1000米(男)耐力跑。2、雷州市中考体育考试评分标准数年不变不合理,性别不同,评分标准相同不科学。3、雷州市体育分数逐年增多,中考体育考试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但是择考、选考、免考条件难以辨别证明真假对考试存在不公平,《国标》占的权重太少,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4、雷州市中考体育测量工具从人工测量到电子测量,考试越来越规范,场地条件越来越优越,但是考试时间比较短,路程远的学生考试休息不充分,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5、雷州市中考体育组织管理考试严格,注重细节、职位分配合理,中考体育考试工作高效,但不能确保择考考生真实情况,可能存在替考现象或者择考条件不真实等现象。6、当前雷州市体育教材选择不统一、教学方法比较旧,学生对体育教师满意度高,考试前个别带队教师比较严厉。7、雷州市中考体育考试备考充分、教育局领导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建立学生体育档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利用媒体宣传中考体育考试功能与作用;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不能完全保证,不能确保教师到课情况。
二、对学校体育教材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学校体育教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70年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变化及价值选择研究 ——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材 |
2.1.2 体育教材 |
2.1.3 价值选择 |
2.2 体育教材内容的研究 |
2.3 体育教材阶段划分的研究 |
2.4 体育教材价值选择的分析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比较研究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初中体育教材内容变化的审视 |
4.1.1 初中体育教材版本变化研究 |
4.1.2 初中体育教材内容研究 |
4.1.3 初中体育教材部分项目变化研究 |
4.1.4 初中体育教材内容变化特征研究 |
4.2 初中体育教材的价值选择研究 |
4.2.1 1957 年出版的《中学体育教学参考书》的教材价值选择 |
4.2.2 1961 年出版的《中学体育教材》的教材价值选择 |
4.2.3 1978 年出版的《中学体育教材》的教材价值选择 |
4.2.4 1987 年出版的《中学体育教材》的教材价值选择 |
4.2.5 1990 年出版的《体育》的教材价值选择 |
4.2.6 2009 年出版的《体育与健康》的教材价值选择 |
4.2.7 2012 年出版的《体育与健康》的教材价值选择 |
4.2.8 初中体育教材价值选择的路径研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核心概念界定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扎根理论法 |
2.2.4 特尔菲法 |
2.2.5 问卷调查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思路 |
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3.1 创新点 |
3.2 研究的不足 |
4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4.1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4.2 动作发展规律理论 |
4.3 身体发育规律 |
4.4 共生理论 |
5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应然与实然 |
5.1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应然 |
5.1.1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异质差异性 |
5.1.2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的整体共存性 |
5.1.3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合作互动性 |
5.2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实然 |
5.2.1 各级课程建设人员内部有缺陷 |
5.2.2 课程建设人员间共生互惠机制未建立 |
5.2.3 “校家社”三方不协同 |
5.2.4 体育考试制度不健全 |
6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的提取 |
6.1 方法选择及提取过程 |
6.1.1 方法选择 |
6.1.2 提取过程 |
6.2 影响因素的初选 |
6.2.1 数据资料收集 |
6.2.2 数据资料分析 |
6.2.3 影响因素的初拟 |
6.3 影响因素的优化 |
6.3.1 优化过程 |
6.3.2 影响因素的确定 |
7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7.1 模型建构的步骤 |
7.2 初始量表的制定 |
7.2.1 初始量表的设计 |
7.2.2 初始量表的发放 |
7.3 初始量表的优化 |
7.3.1 项目分析 |
7.3.2 信度分析 |
7.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7.3.4 验证性因素分析 |
7.4 正式量表的确定 |
7.4.1 正式量表的发放 |
7.4.2 信度分析 |
7.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7.5 模型假设 |
7.6 模型拟合 |
7.7 结果分析及优化路径 |
7.7.1 结果分析 |
7.7.2 优化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半结构式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B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选取问卷(第一轮) |
附录 C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选取问卷(第二轮) |
附录 D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选取问卷(第三轮) |
附录 E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初始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 F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初始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 G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正式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 H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正式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2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3 文化传承与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
1.4.4 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5 文献评析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创新 |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价值追寻 |
2.1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价值 |
2.1.1 学校社团是培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基地 |
2.1.2 助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创新 |
2.2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
2.2.1 健体修身养性 |
2.2.2 思想道德濡化 |
2.3 对建设校园文化的价值 |
2.3.1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性 |
2.3.2 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
2.4 对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 |
2.4.1 促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
2.4.2 提升青少年民族凝聚力 |
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
3.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
3.1.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形式、内容及评价 |
3.1.2 参加校内外活动的情况 |
3.1.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实然保障状况 |
3.2 当前学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审视 |
3.2.1 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 |
3.2.2 传承路径单一 |
3.2.3 学校传承的保障措施乏力 |
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理论基础 |
4.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特征及原则 |
4.1.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 |
4.1.2 协同创新的特征及基本原则 |
4.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与协同创新的联系 |
4.2.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实施前提 |
4.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达成原理 |
4.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及特征 |
4.3.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 |
4.3.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特征 |
4.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 |
4.4.1 统筹与合力 |
4.4.2 创造与创新 |
4.4.3 信任与沟通 |
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设计 |
5.1 传承目标的设定 |
5.1.1 传承目标设置的依据 |
5.1.2 传承目标的内容 |
5.2 传承内容的选择 |
5.2.1 传承内容选择的原则 |
5.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具体内容 |
5.3 传承路径的规划 |
5.3.1 搭建传承平台 |
5.3.2 拓展传承面 |
5.3.3 协调传承参与主体间的关系 |
5.3.4 建设传承项目的特色校园文化 |
5.4 传承效果的评价 |
5.4.1 传承效果评价的主体 |
5.4.2 传承效果评价的内容 |
5.4.3 传承效果评价的方法 |
5.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应然保障措施 |
5.5.1 建立健全资金支持制度 |
5.5.2 营造政策与人文环境 |
5.5.3 培养传承参与的主体,实现功能互补 |
6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实践 |
6.1 传承方案的制定 |
6.1.1 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 |
6.1.2 个案进入的方式与建立研究者的伙伴关系 |
6.1.3 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 |
6.1.4 研究效度与伦理 |
6.2 传承方案的实施 |
6.2.1 社团教学 |
6.2.2 社团活动 |
6.2.3 社团建设的保障措施 |
6.3 传承方案的实施效果 |
6.3.1 传承参与学生取得的成效 |
6.3.2 传承指导教师的收获 |
6.3.3 其他参与主体达成的效果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不足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俞子箴生平简介 |
(三)同时期相关人物概述 |
(四)有关俞子箴的研究 |
(五)有关俞子箴相关着作的研究 |
(六)研究述评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1.资料收集方法 |
2.资料分析方法 |
3.可信度检验方法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阶段 |
1.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
2.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阶段 |
3.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沉淀阶段 |
4.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成熟阶段 |
(二)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
1.秉持“体育即教育”观 |
2.重视小学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奠基作用 |
3.强调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性作用 |
4.高度重视科学化的学校体育 |
5.强调体育对学生品德的促进作用 |
(三)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因素 |
1.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
2.受自身体育实践的影响 |
3.受自身丰厚体育理论积淀的影响 |
4.小结 |
(四)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1.有助于推动当代社会从多个角度看待体育的教育价值 |
2.有助于发挥小学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奠基作用 |
3.有助于推进“三促进”课外活动模式 |
4.有助于践行“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5.有助于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体育的德育价值 |
(五)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建议 |
(三)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俞子箴大事记表 |
附录B 俞子箴主要着作一览表 |
附录C 专家咨询问卷 |
致谢 |
(5)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落实国家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
1.1.2 特殊体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部分 |
1.1.3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特殊教育 |
2.1.2 特殊教育学校 |
2.1.3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 |
2.1.4 评价与评估 |
2.1.5 评价指标体系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 |
2.2.2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 |
2.2.3 关于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研究 |
2.2.4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研究 |
2.3 国外相关研究 |
2.3.1 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 |
2.3.2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 |
2.3.3 关于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研究 |
2.3.4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层次分析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1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现状与分析 |
4.1.1 评价的基本状况 |
4.1.2 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
4.2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3 评价体系指标的筛选和量化分析 |
4.2.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与确定 |
4.2.5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3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等级标准的制定 |
4.3.1 评价标准的概念 |
4.3.2 评价标准选取的原则 |
4.3.3 评价标准的确立 |
4.4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基本流程 |
4.4.1 评价准备 |
4.4.2 评价实施 |
4.4.3 评价工作总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发挥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
5.2.2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加强特殊学生体质培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A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B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C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硏成果目录 |
(6)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体育受到国家的极大重视 |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值得研究和借鉴 |
3.我国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有待完善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课程 |
2.学校体育 |
3.学校体育课程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1.关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的研究 |
2.关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的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4.案例研究法 |
一、小学体育课程的兴起与发展(1927-1935) |
(一)发展背景 |
1.清末民初体操科发展的奠基 |
2.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
3.“新生活运动”的推进 |
4.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熏染 |
(二)小学体育课程兴起与发展的表现 |
1.课时比重居于前列 |
2.课程目标详细具体 |
3.课程内容种类丰富 |
4.教学方法形式多样 |
5.体育教材数量繁多 |
6.成绩考查标准明确 |
(三)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情况的案例考察 |
1.安庆市第二实验小学 |
2.上海市立求知小学 |
二、小学体育课程的繁荣与调整(1936-1949) |
(一)发展背景 |
1.“战时体育体制”的确立 |
2.民族主义体育思想的冲击 |
(二)小学体育课程繁荣与调整的表现 |
1.课时数依学生年龄调整 |
2.课程目标增加国防技能 |
3.课程内容增设军事训练 |
4.体育教材增添战时内容 |
(三)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情况的案例考察 |
1.上海市立西成小学 |
2.开封市立第一小学 |
3.乡村小学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指导思想由自然体育思想向民族体育思想转变 |
(二)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由个人向社会转变 |
(三)课程内容由竞技性运动向军事训练转变 |
(四)课程评价由单一化向综合化转变 |
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的问题及启示 |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
1.参照西方,缺失民族特色 |
2.盛行锦标制和选手制体育 |
3.偏重军事训练,忽略育人功能 |
4.课程标准实施力度不够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的当代启示 |
1.探索体育课程模式,形成中国特色课程体系 |
2.重构体育教学观念,树立尊师重教的风气 |
3.创新体育课程内容,落实体育的育人功能 |
4.保障体育课程实施效果,发挥体育实际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研究(1933-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步骤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步骤 |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创新点 |
第二章 《勤奋体育月报》的发刊概况 |
2.1 《勤奋体育月报》发刊状况 |
2.1.1 《勤奋体育月报》发行时间、期卷 |
2.1.2 《勤奋体育月报》主创人、编辑、作者 |
2.1.3 《勤奋体育月报》发展阶段 |
2.2 宗旨和内容 |
2.2.1 宗旨 |
2.2.2 内容 |
2.3 发行的影响及地位 |
第三章 《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的主要内容 |
3.1 对于体育思想的讨论 |
3.1.1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
3.1.2 救亡图存的体育军事化思想 |
3.2 中学体育的情况 |
3.2.1 中学学制 |
3.2.2 每周体育时间分配 |
3.2.3 早操或课间操组织大纲及教材支配 |
3.2.4 课外运动的组织与管理 |
3.2.5 体育教学反思 |
3.3 中学体育教材 |
3.3.1 刊登大量的体育教材内容及教科书 |
3.3.2 中学体育教材的实用效果 |
3.4 体育师资的认识 |
3.4.1 描述了体育师资的现状 |
3.4.2 理想中的中学体育教师 |
3.5 中学体育存在的问题 |
3.5.1 重文轻武的观念根深蒂固 |
3.5.2 学校当局漠视体育 |
第四章 《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特征 |
4.1 体育救国的观念尤为明显 |
4.2 明确了体育教学目标 |
4.3 注重体育游戏的开发 |
4.4 “锦标主义”体育盛行 |
第五章 《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价值 |
5.1 彰显爱国主义情操 |
5.2 促进了近代体育理念的传播 |
5.3 推动了近代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 |
5.4 为近代体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第六章 《勤奋体育月报》对当代体育工作的启示 |
6.1 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中发扬爱国主义 |
6.2 以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6.3 以体育教育为基础推进社会体育的发展 |
6.4 阐释实践新体育理念的价值和功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天津市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建设现状与案例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大力提倡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
1.1.2 “一校一品”相关政策的相继提出 |
1.1.3 “一校一品”与小学体育教学的相适应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阐释 |
1.3.1.1 一校一品的概念阐释 |
1.3.1.2 品牌的概念阐释 |
1.3.1.3 学校品牌概念阐释 |
1.3.2 “—校一品”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学校体育品牌相关研究现状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地考察法 |
2.2.5 案例分析法 |
2.2.6 逻辑归纳法 |
2.2.7 数理统计法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一校一品”概念界定 |
3.1.2 校园体育品牌概念界定 |
3.2 “一校一品”工程理论基础研究 |
3.2.1 全国“一校一品”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
3.2.2 天津市“一校一品”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
3.3 天津市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建设现状分析 |
3.3.1 和平区小学开展“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及活动情况分析 |
3.3.1.1 和平区小学开展“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分析 |
3.3.1.2 和平区小学开展“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选择的参考依据分析 |
3.3.1.3 和平区小学开展“一校一品”特色体育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分析 |
3.3.1.4 和平区小学每周“一校一品”特色活动开展时间及频率分析 |
3.3.2 学校师资建设情况分析 |
3.3.2.1 教师执教年限情况分析 |
3.3.2.3 教师专项水平情况分析 |
3.3.3 学校学生情况分析 |
3.3.3.1 学生特色技能能力与知识水平情况分析 |
3.3.3.2 学生对校园体育“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喜爱情况 |
3.3.3.3 学生课后主动练习情况 |
3.3.4 学校开展“一校一品”各种保障情况分析 |
3.3.4.1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情况分析 |
3.3.4.2 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经费资金情况分析 |
3.3.4.3 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校本教材开发情况分析 |
3.3.4.4 学校“一校一品”制度体系情况分析 |
3.3.4.5 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宣传途径分析 |
3.3.5 和平区“一校一品”建设中产生的影响及实施效果分析 |
3.3.5.1 德育对和平区小学开展“一校一品”校园特色体育的影响分析 |
3.3.5.2 和平区小学开展“一校一品”产生的积极影响 |
3.3.5.3 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开展实施效果分析 |
3.4 天津市和平区昆明路小学开展“一校一品”特色体育案例分析 |
3.4.1 和平区昆明路小学背景介绍 |
3.4.2 昆明路小学“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选择 |
3.4.3 昆明路小学“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开展基础 |
3.4.3.1 昆明路小学师资力量 |
3.4.3.2 特色项目器材场地设施的保障 |
3.4.3.3 足够特色体育项目经费的支持 |
3.4.3.4 领导对“一校一品”的支持 |
3.4.3.5 对特色体育项目的宣传以及良好的氛围 |
3.4.4 和平区昆明路小学特色乒乓球运动建设策略分析 |
3.4.5 和平区昆明路小学“一校一品”特色乒乓球运动建设成效 |
3.5 天津市和平区小学校园体育“一校一品”建设中的优点与不足 |
3.5.1 天津市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建设中的优点 |
3.5.2 天津市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建设中的不足 |
四.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9)1930年代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以《中央日报》的报道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以《中央日报》为主题的研究 |
二、以近代学校体育为主题的研究 |
第三节 《中央日报》的概述 |
一、《中央日报》的概况及特点 |
二、《中央日报》的体育报道情况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校体育行政管理与体育法规 |
第一节 学校体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 |
一、组织体育委员会及体育组 |
二、在训练总监部内筹设体育科 |
第二节 学校体育法规的制定和公布 |
一、专门的学校体育法令 |
二、其他有关学校体育的法规 |
第三节 体育督学的设置 |
一、建立体育督学制度,制定选用职员办法 |
二、推行体育督学制度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初中的学校体育教育 |
第一节 小学、初中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
一、体育教育目标 |
二、体育课程标准 |
三、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
四、实施情况与评价 |
第二节 小学、初中体育教材、体育测验及体育师资 |
一、体育教材的编写 |
二、体育测验、体育成绩及学生健康 |
三、小学、初中学校体育师资和场地设备 |
四、实施情况及其评价 |
第三节 童子军体育教育及军事训练 |
一、中国童子军的产生及国民党童子军的筹建 |
二、童子军体育教育的推行 |
三、学校童子军的体育及军事训练—以南京为例 |
四、总体评价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中和大学体育教育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关于高中以上学校体育的规定 |
一、体育教育目标 |
二、体育课程标准 |
三、体育课程内容 |
四、实施情况及其评价 |
第二节 高中以上学校体育教材与体育师资 |
一、体育教材的编写 |
二、体育师资的培养 |
三、实施情况及总体价 |
第三节 高中、大学的体育军事训练 |
一、高中以上学校学生体育军事训练政策 |
二、高中以上学校学生体育军事训练的推行 |
三、高中以上学生的体育军事训练——以南京为例 |
四、总体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雷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实施状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 |
1.1.2 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
1.1.3 雷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现实需要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1 中考体育对学校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 |
1.2.2.2 中考体育考试方案的研究 |
1.2.2.3 中考体育的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中考体育概况 |
1.3.1 我国中考体育概况 |
1.3.2 广东省中考体育概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实地考察法 |
2.2.6 逻辑推理法 |
2.2.7 个案研究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雷州市中考体育实施的基本情况 |
3.2 雷州市中考体育具体实施状况 |
3.2.1 雷州市历年中考体育项目设定状况 |
3.2.2 雷州市中考体育评分标准状况 |
3.2.3 雷州市中考体育分数变化状况 |
3.2.4 雷州市中考体育考试场地与器材状况 |
3.2.5 雷州市中考体育组织管理状况 |
3.3 雷州市实施中考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动影响 |
3.3.1 当前雷州市实施中考体育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
3.3.1.1 体育教材 |
3.3.1.2 体育教学方法 |
3.3.1.3 体育课教学满意度 |
3.3.1.4 课外体育活动 |
3.3.2 雷州市学校体育对中考体育考试的影响 |
3.4 雷州市中考体育实施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 |
3.4.1 中考体育考试的成功经验 |
3.4.2 中考体育考试的存在问题 |
3.5 个案分析 |
3.5.1 雷州市第一中学的概况 |
3.5.2 雷州市第一中学实施中考体育的具体措施 |
3.5.3 雷州市第一中学实施中考体育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四、对学校体育教材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70年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变化及价值选择研究 ——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例[D]. 章榕.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D]. 徐光建.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D]. 覃宇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研究[D]. 樊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5]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刘杰. 河南大学, 2020(02)
- [6]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研究[D]. 陈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研究(1933-1937)[D]. 刘聪.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4)
- [8]天津市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建设现状与案例分析研究[D]. 赵炎.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9]1930年代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以《中央日报》的报道为中心的考察[D]. 李娟.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10]雷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实施状况调查研究[D]. 周小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