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圆弧形沉积河谷场地在平面SV波入射下的动力响应(论文文献综述)
朱赛男[1](2021)在《考虑水-饱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水下隧道地震响应解析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江、河、湖、海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下隧道的修建数量逐渐增加。在地震作用下,水下隧道随时面临地震破坏的威胁。因此,研究水下隧道地震响应机理,为水下隧道抗震减震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高水压越江海长大盾构隧道工程安全的基础研究》(2015CB057800)课题5“深水长线盾构隧道地震动力响应机理”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土的多孔多相性条件下复杂局部场地波动问题研究》(51378058),采用解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水下隧道地震响应规律,揭示了地震作用下水-土-结构体系的动力流固耦合机理,研究成果可为水下隧道抗震设计提供理论支撑。论文主要开展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可以考虑水-饱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水下隧道地震响应分析模型,将水层和下覆土层分别视为理想流体介质和饱和多孔介质,基于理想流体波动理论和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理论,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和Hankel函数积分变换法,推导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水下隧道对平面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包括:(1)水下无衬砌隧道对平面P1波和SV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2)考虑土层与隧道衬砌有、无滑移两种接触条件下,水下隧道对平面P1波和SV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3)结合工程实际中,水下隧道多采用双层衬砌,建立水下双层衬砌隧道对平面P1波和SV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2.考虑海底浅海沟地形效应,建立了浅海沟下伏海底衬砌隧道对平面P1波和SV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3.在解析解的基础上,得到频域内水下隧道动应力集中系数、孔压集中系数和场地位移。重点分析了入射波特性(入射角度、入射频率)、隧道场地特性(水深、埋深和孔隙率)和隧道结构特性(衬砌刚度、衬砌厚度、饱和土-隧道接触条件)等因素对不同条件下的水下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对水下隧道地震响应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透水条件下的无衬砌隧道的场地位移大于透水条件下的场地位移;(2)P1波入射下的含滑移界面的水下隧道的场地位移大于无滑移界面水下隧道的场地位移,SV波高频入射下的含滑移界面的水下隧道的场地位移小于无滑移界面水下隧道的场地位移;(3)P1波入射时的水深变化对场地位移的影响与频率有关,SV波入射时的水深变化对场地位移影响较小;(4)SV波入射下的水深变化对浅海沟下伏隧道孔压集中系数和动应力集中系数影响很小;(5)水下双层衬砌隧道地震响应明显小于无滑移界面水下隧道的。
任朋[2](2021)在《SH波入射下圆弧凹陷与盆地瞬态响应解析解研究》文中指出局部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是地震学和工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今科学研究工作的热点话题。从1940年加利福尼亚州出色地记录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强震动以来,相关工作陆续开展。根据实际观测和震害调查,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圆弧形凹陷与圆弧形沉积盆地,选取破坏性较强的SH波为入射波。目前,地震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一般在频域内给出,且适用的频带较窄,不能获取可靠的瞬态反应解析解。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推导了圆弧形凹陷对SH波散射问题的宽频带频域解析解。利用此宽频带频域解析解,获取了不同空间点地震反应的宽频带频响函数,基于Fourier变换,给出了SH波入射下圆弧形凹陷地形瞬态动力响应的解析解。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凹陷在脉冲输入与实际地震动输入下瞬态反应的基本特征,并重点分析了凹陷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该效应定义为凹陷周围不同空间点地震反应参数,如其峰值和反应谱等,与自由场(即弹性半空间)地震反应参数之间的比值。其结果表明,在脉冲输入下,凹陷角点位移幅值显着放大,该放大效应与入射角度和脉冲持时有关;在实际地震动输入下,凹陷迎波面角点反应谱放大显着,谱比最大值可高达2.0,且放大效应与凹陷几何参数和入射角度等因素有关。此外,本文验证了基于四节点四边形等参单元,和粘弹性人工边界方法得到的数值解,检验了其精度。地震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是研究局部场地、地形、盆地等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重要理论工具。针对SH波入射圆弧盆地散射问题,现有解析解大部分在频域内给出,不能直接用于研究不规则地形对地震动峰值、反应谱等参数的放大效应。本文推导了SH波入射下圆弧形沉积盆地动力响应的宽频带稳态解析解,通过Fourier变换,获取了瞬态响应的解析解。以此为基础,研究了El Centro波入射下,沉积盆地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以及不同周期反应谱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盆地的宽度和深度、沉积介质的波速、入射波的角度等因素对盆地放大效应有显着影响,地震动反应谱谱比的最大值超过了2.0,而且宽度达到10km的较大型盆地对长周期地震动参数具有显着的放大效应,对于位于这类盆地内的超高层建筑、大型储液罐、大跨度桥梁等长周期结构,应充分考虑盆地对抗震设防参数的影响。最后,本文总结了整个研究,实现了提供一种研究圆弧形凹陷放大效应与盆地效应的方式,给出部分分析结果,为定量评估地震动以及运用反应谱法抗震设防提供一定的实际价值与依据的初衷。同时,对本文工作有待进一步进行的内容做了说明,展望了局部地形对地震动影响研究,包括SH波入射凹陷和盆地问题,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黄伟纬[3](2019)在《覆水圆弧分层双相饱和场域地震差动理论解》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位处于亚欧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以及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除了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还拥有1.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以及470多万平方千米的水域面积。因此,为了满足国家战略发展和工程技术水平发展的需要,保障水域长大结构在遭受重大地震灾害时的安全性,有必要进一步探究水域环境下场地因素对地震动的影响。对于水域长大结构地震反应研究而言,地震动输入的差异性会很大程度影响结构地震反应,同时地震动输入的合理性又依赖于结构所处地形地质的特点,进而制约结构的地震分析结果。现有研究对长大结构的抗震反应分析既有很大的推动性却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反应结构受到的实际环境作用。为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地震动,本文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对平面P波入射复杂水域地形的地震动场进行研究,该地形具有覆水层、水下地基双相介质(饱和土)、场地非平坦(圆弧场地散射特性)以及第二类分层(分层交界穿越圆弧场地)等综合特征属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推导并得到覆水圆弧分层双相饱和场域的自由波场:引入覆水层对双相饱和介质场地的影响,推导出地震波在饱和土层交界面和土-水交界面的反射和透射系数;确定了每一层介质中的上行波和下行波,得到覆水圆弧饱和分层介质场地的地震波自由场;分析了入射角对不同交界面的反射和透射系数的影响。(2)推导并得到覆水圆弧分层双相饱和场域的散射波场:引入非平坦特性对场地波场的影响,拟定含有待定系数的散射波场,获得场地的所有波场分布;分析不同坐标系下场地边界条件,严格按照数学逻辑推导得到待定系数的值;通过公式退化,将双层饱和介质退化成单层饱和介质,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可靠性。(3)推导了场地的地表位移:推导覆水圆弧饱和分层介质场地的地表位移,基于MATLAB语言,编制了该场地的地表位移计算程序;通过和其它算例对比,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可靠性;分析了场地分层和非分层介质的地面震动特性以及不同入射频率和入射角对地面震动特性的影响。
王莹[4](2019)在《层状半空间中三维沉积盆地和山体地形对弹性球面波的散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着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然而这些地区又多分布着盆地和山脉地形,且近几年沿线地区地震频发,其中多为危害严重的浅源地震,这种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极为不利。然而,在以往关于局部不规则地形的地震动研究中,震源均被假定为平面波。这种假定在震源距较大时,是相对合理的,但对于浅源地震来说,震源距通常较小,入射波的曲率影响不能忽略,此时应采用球面波来模拟震源。但是目前关于球面波入射下局部不规则地形的地震动研究极为匮乏,无法为实际工程抗震设计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指导参数。因此,本文以“一带一路”路线中常见的沉积盆地和山体地形为例,采用间接边界元法(IBEM)并结合层状黏弹性半空间反轴对称(柱面SH波)和轴对称(柱面P-SV波)精确动力刚度矩阵,对球面波作用下盆地和山体附近的地表地震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在柱坐标系下建立层状黏弹性半空间反轴对称和轴对称精确动力刚度矩阵,以此为基础可直接求解出层状半空间场地球面波自由场动力响应,充分发挥该刚度矩阵在求解有关层状半空间场地问题的优势;其次,将层状半空间斜面均布荷载动力格林函数作为基本解来构造盆地(山体)闭合域和半空间开口域内散射波场。该格林函数能够很好的适应不规则边界,且计算结果收敛性好、稳定性高;然后,通过将本文方法的退化结果与已发表论文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提出方法的正确性;最后,以均匀半空间和基岩上单一岩层中三维盆地(山体)地形为例进行数值计算,着重探讨球面波入射下不规则地形几何参数、震源位置、外部半空间动力特性和入射波频率等因素对复杂局部地形动力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球面波入射下,盆地深度、山体高度、震源位置、基岩和单一岩层剪切波速比和入射波频率等因素均会对不规则地形附近地表的地震动产生明显影响;沉积盆地和山体内部会聚集大量地震能量,在盆地和山体内部地表形成明显的局部“聚焦效应”;层状半空间场地与均匀半空间场地对地震波的散射效应有着本质区别。球面波作用下,层状半空间中复杂地形的地震响应是由局部地形自身动力特性、层状半空间动力特性以及两者间动力相互作用决定。
李志远[5](2019)在《复杂层状地基中的波动传播和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地下结构在生活和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下结构一旦发生破坏,对居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多次强震造成地下结构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如洪灾、内涝、火灾等。因此,准确、高效的地下结构抗震安全性评价既是工程设计人员也是科学研究人员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一般可作为地震波散射问题处理,现有文献中地震波散射的计算模型大多假定地基为单相、各向同性、均质介质。实际场地条件要复杂得多,如介质的层状分布、材料的各向异性和地下水等因素。从波动散射问题的研究现状来看,现有的计算模型往往具有一定局限性,或者不适合考虑层状地基,或者对各向异性材料求解困难,或者对含有地下水的饱和介质求解困难等。因此,本文建立了一套地下结构的分析模型,可简便地考虑多种复杂因素,准确地求解复杂层状地基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基于子结构法建立了复杂地基散射问题求解的控制方程,将复杂地基散射问题转化具有规则边界条件层状地基的动力刚度求解和波动响应求解。相较于复杂几何边界条件引起的散射波动求解,规则边界条件地基的辐射问题和波动输入问题的求解要简便得多,而这种转化对于线弹性介质是完全准确的,没引入任何简化,因此当规则边界条件地基的辐射问题和波动输入问题得到高精度解答时,复杂地基散射问题的解答也是高精度的。通过多种算例验证了本文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如均质半空间中地下孔洞对SV波和P波的散射。据作者所知,现有文献中层状地基中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高精度解很少,尤其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地基、下部为饱和层状地基上部为单相土层的地基中的地下结构的高精度解几乎没有,因此基于本文的数值模型,进行了数值实验,提供了大量的高精度数值算例。(1)推导了各向同性、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地基的格林函数,并给出了数值解,进一步得到内部节点的动力刚度。通过Fourier变换,得到了各向同性和横观各向同性介质中频域-波数域的波动方程,引入对偶变量使波动方程降为一阶常微分方程,利用扩展精细积分对土层进行合并,施加荷载并结合边界条件,得到内部节点的格林函数,进而得到动力刚度。基于扩展精细积分法求解了各向同性、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地基的波动响应。基于以上两部分,结合子结构法,分析了介质的层状分布、椭圆形夹杂和局部褶皱等因素对马蹄孔洞散射作用的影响;讨论了材料的各向异性、地表风化层等因素对复杂衬砌结构波动响应的影响。(2)推导了各向同性、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层状地基的格林函数,并数值求解,进一步得到了动力刚度。基于Biot波动理论,得到了以土骨架位移和孔隙流体压力为未知量的基本方程,对水平向进行Fourier变换,将控制方程变换到频域-波数域,引入广义对偶变量对控制方程进行化简,得到一阶状态方程,依据不同的地表排水条件下建立了层间的对偶关系,施加荷载并结合边界条件,得到内部节点的格林函数,最终得到频域-空间域的动力刚度矩阵。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解法的精确性,并讨论了地基材料的各向异性对地基动力刚度的影响。(3)提出了单相土层和饱和土层共同存在的复杂层状地基埋置基础的动力刚度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可方便地考虑饱和土层和单相土层交界面不同的排水条件,且不但适用于各向同性介质,同时适用于横观各向同性介质。通过与现有文献中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进一步讨论了基础截面形状对刚性条带基础的动力刚度的影响,从本文计算结果来看,基础的埋置形状对摇摆向的动力刚度影响明显,对水平向动力刚度影响较小。(4)基于扩展的精细积分算法,求解了单相土层和饱和土层共同存在的层状地基中的波动响应,结合上一节内部节点的动力刚度,构造了求解这种包含地下水的复杂层状地基地下结构波动响应的计算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单周期的波动响应,验证了自由场波动响应求解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其次采用子结构法分析了自由场的波动响应,验证了子结构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地下水对复杂衬砌结构波动响应的影响。
符瞻远[6](2019)在《城市复杂场地-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以及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建筑(群)建于复杂场地中的情况越发普遍。然而建筑的大量修建多未经历强震考验,对其位于复杂场地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破坏区域与破坏位置工程界缺乏相应的评估,因而地震对城市建筑(群)及周围复杂局部场地的影响愈发受到重视。局部场地包括含特殊地形和不均匀地质的天然场地以及地下车站、隧道、综合管廊等人工场地。由于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使局部复杂场地沿边界产生次生波源,次声波与入射波的叠加使得城市建筑与局部场地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的地震反应更加复杂。目前城市建筑与其近场场地的地震相互动力放大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震害调查和科学研究所证实。故有必要研究地震作用下复杂场地-城市相互作用(即SCI效应),服务震前防灾减灾规划和震后快速救援,对减轻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地铁衬砌隧道与层状沉积盆地两种典型复杂局部场地条件,分别通过间接边界元与粘弹性边界波动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了地铁衬砌隧道-邻近建筑、层状沉积盆地-建筑群的地震动力相互作用。首先采用间接边界元法计算了地铁衬砌隧道-邻近建筑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然后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谐响应分析与瞬态分析研究了层状沉积盆地-城市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表明:(1)建筑物与邻近地铁隧道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整体动力反应规律取决于隧道,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隧道埋深、入射波的频率和角度等因素。隧道位于建筑物正下方时,刚性衬砌隧道对上部结构主要表现为隔震效应;隧道位于建筑物左侧时,隧道对建筑顶部位移有明显放大效应,最大可放大约40%。同时隧道应力也明显增大,最大可放大约43%。因此实际中需根据隧道-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关系,适当调整衬砌隧道与沿线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水平。(2)建筑群数量、建筑间距、超高层建筑的存在对层状沉积盆地-城市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均有一定的影响。建筑群的存在使得层状沉积盆地-建筑群产生相干效应,易导致盆地位移响应幅值的空间重分布。整体上会减弱沉积盆地的地震响应,最大可减小50%左右。盆地的存在对建筑群的影响较为复杂,频率较低时,盆地中心建筑群的地震动位移响应较大。实际工程中应尽量避免建筑群建在盆地中心处附近。
喻志颖[7](2018)在《高山峡谷与盆山耦合场地对弹性波的散射》文中认为不规则地形对地震波的散射问题一直以来是地震学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对局部地形的分析主要还是集中在单一地形方面,对于复杂的耦合地形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然而,近些年来很多重大交通工程、大型通讯设备以及超高拱坝等建筑规划于地形条件复杂的高山峡谷和盆山耦合地区,其抗震设防亟需精细可靠的地震动分析,因此研究复合地形对地震波的散射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本文采用间接边界元法对复杂地形地震效应进行了探究,主要工作如下:1、二维高山峡谷地形对弹性波的散射。基于层状半空间精确动力刚度矩阵,并结合直接刚度法推导出层状半空间水平格林函数,与层状半空间斜线格林函数和全空间格林函数共同构成间接边界元法的基本解。通过合理的分域模式,充分发挥半空间格林函数和全空间格林函数构造散射波场的优势,提高了计算效率。通过将地形退化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在频域和时域内研究了均匀半空间和基岩上单一岩土体中高山峡谷地形对平面P波和SV波的散射效应。2、三维盆山耦合地形对弹性波的散射。在不规则散射体附近引入一个虚拟的半椭球面,将三维盆山耦合模型分解为山体和沉积闭合域、附加闭合域和半椭球开口半空间域。闭合域内散射场由全空间格林函数计算,开口域内散射场由半空间格林函数结合轮换对称性计算,显着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将地形退化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在频域内研究了均匀半空间和基岩上单一岩土体中三维盆山耦合地形对平面P波、SV波和SH波的散射效应。研究表明,高山峡谷和盆山耦合地形周围山体高度的改变将对场地附近的位移幅值空间分布产生显着的影响;山体对倾斜入射的地震波具有遮挡作用,且山体越高,遮挡效果越明显,高山情况下峡谷或盆地的位移幅值峰值仅为矮山情况相应位移峰值的60%80%;基岩的存在将显着改变场地各部分间的动力相互作用机制,使得场地对弹性波的散射效应发生明显改变。
廖凯龙[8](2018)在《考虑河谷地形与地震波斜入射的多层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文中指出针对杭嘉湖地区冲淤河谷地形分布广泛的特殊情况,结合当地土体工程特性和抗震设防区划设置现状,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基于动力时程分析以及概率统计方法,给出了适用于杭嘉湖地区多层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对比了不考虑地基、均质地基和局部河谷地基在地震波垂直入射条件下多层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和易损性,并特别考察了房屋结构位于河谷不同位置处的地震响应差异。此外,基于弹性波理论推导了针对无限元边界的斜入射地震波等效边界荷载计算式,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地震波入射角下多层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差异以及易损性,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不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将低估房屋结构的水平位移,对应的易损性性能水平超越概率偏低,结果偏于危险;而考虑土-结相互作用后,层间最大位移发生位置从高层变为1层,这一变形规律更贴近实际调查到的震害现象;(2)河谷地形产生的聚焦效应会在地基中产生竖向地震加速度分量,放大结构柱底水平加速度,使结构产生竖向位移,并增大房屋结构的水平位移、层间最大位移和内力,从而增大相应性能水平的超越概率;河谷不同位置处结构的动力响应不同,在本文所研究的工况中表现为,房屋结构距河谷中心越近,其水平位移越大、相应性能水平的超越概率增量越大,最大增量为12.1%;(3)地震波入射角度对结构的地震响应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SV波斜入射为例,房屋结构在斜入射地震波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受力不对称,靠近震源一侧的剪力大于远离震源一侧;在能量输入一致的条件下,结构的水平向加速度与水平位移随着地震波入射角的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而结构的竖向位移和竖向加速度随着入射角增大而增大;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超越概率随着入射角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特征,在本文研究的4个角度(垂直入射视为α=0°)中,入射角为20°时超越概率最小,30°时概率最大。在地震波斜入射的影响下,均质地基模型最大破坏概率增加量为13.6%,河谷地基模型最大破坏概率增加量为14.0%,可见当地基中存在局部河谷地形时,地震波斜入射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更为显着。
巴振宁,陈昊维,梁建文[9](2018)在《任意多个沉积谷地对平面SV波的散射》文中认为采用间接边界元法研究了入射平面SV波在层状半空间中多个沉积谷地周围的散射问题。该方法将整体模型分解为各个沉积闭合域和开口的层状半空间域。通过在各沉积闭合边界上施加虚拟均布荷载模拟各闭合域内散射波场,通过在层状半空间开口域所有开口边界上施加虚拟荷载模拟开口域内散射波场,通过引入各沉积与层状半空间的连续条件确定所有施加虚拟荷载的密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对均匀半空间中不同间距和不同数量的半圆沉积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多个沉积与单一沉积对应的位移幅值及其放大谱均显不同,沉积间的动力相互作用,使得多个沉积情况对应位移幅值显着大于单一沉积情况。沉积间距的改变导致了沉积间动力相互作用机制的改变,进而改变了放大谱的峰值及峰值周期。沉积个数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强或减弱沉积间的动力相互作用上,而对相互作用机制影响较小,因而不同沉积个数对应的放大谱峰值差异明显而峰值周期较为接近。
杨贝贝[10](2017)在《饱和半空间中凹陷地形对平面波散射解析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处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紧缺,更多的工程项目将建设在地形复杂的局部地形上。目前,在局部场地对地震响应影响的研究上主要是采用单相介质进行讨论的。但地球表面土层很多情况是饱和介质,目前对饱和两相介质中的局部地形地震动力响应分析还比较少。所以研究饱和两相介质下局部地形对地震响应的影响是一项很有意义和价值的课题。凹陷地形是局部地形中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形,很多学者研究局部地形的地震响应问题都是以凹陷地形为例。目前,很多在研究两相饱和介质中局部地形的动力响应解析解时,大部分是借助了“大圆弧假定”来处理半空间表面边界问题。故可把由“大圆弧假定”所求的解析解看作是一种近似解。也有很多学者通过间接边界元的方法得到了一些成果,但边界元法归根结底是一种数值的方法。在精度和边界上有时很难满足实际需求。本文以Biot饱和两相多孔介质波动理论为基础,利用Hankel函数积分变换和Fourier-Bessel级数展开混合求解的方法,处理水平地表边界条件,避开“大圆弧假定”,以此来研究饱和两相介质中凹陷地形对平面波散射的问题,并得到关于本文方法的一些结论,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Hankel函数积分变换和Fourier-Bessel级数展开混合求解的方法分别得到了平面P、SV波入射下饱和两相介质中凹陷地形在透水边界条件和不透水边界条件下的地震波散射的解析解。2.把本文得到的解退化到单相情况,与前人采用“大圆弧假定”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并得到本文方法的适用范围。通过在饱和两相情况下逼近自由场和应力边界条件计算,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度。另外在饱和两相情况下也和前人用“大圆弧假定”得到的结果作了对比,得到本文方法在处理凹陷地形对地震波散射问题时有一定的优势。3.采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分析了入射波频率、入射角和饱和多孔介质孔隙率对凹陷地形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1)凹陷地形存在时,入射波频率的增加,位移幅值的变化越复杂。(2)入射角度的增加,位移幅值逐渐减小。(3)入射波垂直入射时,位移幅值成对称分布。入射波斜入射时,位移幅值在凹陷地形左侧变化较右侧复杂,且左侧位移幅值也较大。(4)孔隙率增大,水平向位移幅值减小,竖直向位移幅值变化不明显。(5)两种边界条件下的位移幅值变化规律大致相同,但不透水边界条件下的位移幅值较大。
二、圆弧形沉积河谷场地在平面SV波入射下的动力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圆弧形沉积河谷场地在平面SV波入射下的动力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水-饱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水下隧道地震响应解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陆地隧道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
1.2.2 水下隧道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水下隧道场地弹性波场的基本理论 |
2.1 水下场地波动方程 |
2.1.1 理想流体的波动方程 |
2.1.2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 |
2.1.3 单相介质波动方程 |
2.2 水下场地中各介质中势函数、应力和位移关系式 |
2.2.1 直角坐标系 |
2.2.2 柱坐标系 |
2.3 隧道衬砌外表面动力响应指标 |
2.4 小结 |
3 水下无衬砌隧道地震响应解析解 |
3.1 引言 |
3.2 场地模型 |
3.3 边界条件 |
3.4 场地的波场分析 |
3.4.1 自由场波场 |
3.4.2 散射波场 |
3.5 问题的解 |
3.6 位移与应力计算 |
3.7 比较分析 |
3.7.1 P_1波入射 |
3.7.2 SV波入射 |
3.8 水下无衬砌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
3.8.1 P_1波入射 |
3.8.2 SV波入射 |
3.9 小结 |
4 无滑移界面水下隧道地震响应解析解 |
4.1 引言 |
4.2 场地模型 |
4.3 边界条件 |
4.4 场地的波场分析 |
4.4.1 自由场波场 |
4.4.2 散射波场 |
4.5 问题的解 |
4.6 位移与应力计算 |
4.7 比较分析 |
4.7.1 P_1波入射 |
4.7.2 SV波入射 |
4.8 无滑移界面水下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
4.8.1 P_1波入射 |
4.8.2 SV波入射 |
4.9 小结 |
5 含滑移界面水下隧道地震响应解析解 |
5.1 引言 |
5.2 场地模型 |
5.3 边界条件 |
5.4 场地的波场分析 |
5.4.1 自由场波场 |
5.4.2 散射波场 |
5.5 问题的解 |
5.6 位移与应力计算 |
5.7 比较分析 |
5.7.1 P_1波入射 |
5.7.2 SV波入射 |
5.8 含滑移界面水下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
5.8.1 P_1波入射 |
5.8.2 SV波入射 |
5.9 小结 |
6 浅海沟下伏隧道地震响应解析解 |
6.1 引言 |
6.2 场地模型 |
6.3 边界条件 |
6.4 场地的波场分析 |
6.4.1 自由场波场 |
6.4.2 散射波场 |
6.5 问题的解 |
6.6 位移与应力计算 |
6.7 比较分析 |
6.7.1 P_1波入射 |
6.7.2 SV波入射 |
6.8 浅海沟下伏海底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
6.8.1 P_1波入射 |
6.8.2 SV波入射 |
6.9 小结 |
7 水下双层衬砌隧道地震响应解析解 |
7.1 引言 |
7.2 场地模型 |
7.3 边界条件 |
7.4 场地的波场分析 |
7.4.1 自由场波场 |
7.4.2 散射波场 |
7.5 问题的解 |
7.6 位移与应力计算 |
7.7 比较分析 |
7.7.1 P_1波入射 |
7.7.2 SV波入射 |
7.8 水下双层衬砌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
7.8.1 P_1波入射 |
7.8.2 SV波入射 |
7.9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SH波入射下圆弧凹陷与盆地瞬态响应解析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局部地形的分类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与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及数学模型 |
2.1 弹性理论 |
2.2 Fourier-Bessel波函数展开法 |
2.3 Graf加法公式 |
2.4 Fourier变换 |
2.5 基线校正 |
2.6 数学模型 |
2.6.1 圆弧形凹陷 |
2.6.2 圆弧形沉积盆地 |
2.7 小结 |
第三章 SH波入射圆弧形凹陷瞬态响应 |
3.1 理论公式推导 |
3.2 算例分析 |
3.3 验证有限元 |
3.4 小结 |
第四章 SH波入射圆弧形沉积盆地瞬态响应 |
4.1 理论公式推导 |
4.2 算例分析 |
4.2.1 盆地不同空间点的放大效应及入射角的影响 |
4.2.2 盆地特性对放大效应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3)覆水圆弧分层双相饱和场域地震差动理论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形效应对地震动影响 |
1.2.2 单相介质的平面波入射不同场地的理论研究 |
1.2.3 双相介质的平面波理论研究 |
1.2.4 平面波入射复杂地形研究总结 |
1.3 存在问题与本文主要的工作内容 |
第2章 饱和多孔介质中地震波的基本理论 |
2.1 饱和多孔介质弹性波理论 |
2.1.1 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
2.1.2 波动方程的模型 |
2.1.3 波动方程的通解 |
2.2 饱和多孔介质中弹性波的势函数与应力和位移的关系 |
2.2.1 直角坐标系 |
2.2.2 圆柱坐标系 |
2.3 两种函数转化公式 |
2.3.1 Fourier-Bessel展开式 |
2.3.2 Graf加法变换公式 |
第3章 覆水圆弧饱和分层场地的自由场域理论解 |
3.1 覆水场地模型与基本理论 |
3.1.1 场地模型 |
3.1.2 饱和双相介质中的波函数 |
3.1.3 覆水层中的波函数 |
3.2 覆水场地边界条件 |
3.3 自由场理论解 |
3.4 反射和透射系数分析 |
3.4.1 饱和土层交界面的反射和透射 |
3.4.2 土-水交界面的反射和透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覆水圆弧饱和分层场地的散射场域理论解 |
4.1 覆水圆弧饱和分层场地波场分布 |
4.1.1 自由场分布 |
4.1.2 散射场分布 |
4.1.3 总波场分布 |
4.2 散射场波函数系数求解 |
4.2.1 待定系数求解 |
4.2.2 理论验证 |
4.3 地表位移表示及其分析 |
4.3.1 地表位移表示 |
4.3.2 地表位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层状半空间中三维沉积盆地和山体地形对弹性球面波的散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盆地地形对地震波的散射研究现状 |
1.2.2 三维山体地形对地震波的散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三维沉积盆地地形对弹性球面波的散射 |
2.1 引言 |
2.2 计算模型和理论公式 |
2.2.1 层状黏弹性半空间精确动力刚度矩阵 |
2.2.2 三维层状半空间中球面波源自由波场求解 |
2.2.3 层状半空间开口域及沉积盆地闭合域散射波场构造 |
2.2.4 坐标系转化及总波场求解 |
2.2.5 边界条件 |
2.3 方法验证 |
2.4 算例分析 |
2.4.1 均匀半空间中三维沉积盆地地形对球面波的散射 |
2.4.2 层状半空间中三维沉积盆地地形对球面波的散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山体地形对弹性球面波的散射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与理论公式 |
3.2.1 三维层状半空间中球面波源自由波场求解 |
3.2.2 层状半空间开口域及山体闭合域散射波场构造 |
3.2.3 坐标系转化及总波场求解 |
3.2.4 边界条件 |
3.3 方法验证 |
3.4 算例分析 |
3.4.1 均匀半空间中三维山体地形对球面波的散射 |
3.4.2 层状半空间中三维山体地形对球面波的散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本文主要研究及结论 |
4.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复杂层状地基中的波动传播和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地震波散射问题的算法综述 |
1.2.2 单相介质地震波散射研究 |
1.2.3 饱和介质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
1.2.4 饱和介质地震波散射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各向同性层状地基中马蹄形孔洞的散射分析 |
2.1 引言 |
2.2 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基本模型 |
2.3 层状地基的动力刚度 |
2.3.0 基本方程 |
2.3.1 边界条件 |
2.3.2 精细积分算法 |
2.3.3 内部点格林函数 |
2.3.4 动力刚度 |
2.4 自由场的波动响应 |
2.5 验证性数值算例 |
2.5.1 单元尺寸敏感性分析 |
2.5.2 圆柱形孔洞对SV波的散射 |
2.5.3 浅埋管道的波动响应 |
2.5.4 沉积河谷对平面波的散射 |
2.6 马蹄形孔洞的散射场分析 |
2.6.1 层间阻抗比的影响 |
2.6.2 埋置深度的影响 |
2.6.3 土层厚度的影响 |
2.6.4 椭圆形夹杂的影响 |
2.6.5 褶皱场地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地基中复杂衬砌的地震响应 |
3.1 引言 |
3.2 层状地基的动力刚度 |
3.3 自由场的波动响应 |
3.4 验证性数值算例 |
3.4.1 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的格林函数 |
3.4.2 层状地基中埋置冲击荷载的时程响应 |
3.4.3 浅埋隧洞的动应力集中系数 |
3.4.5 层状地基中椭圆形沉积河谷的散射场 |
3.5 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地基中复杂衬砌结构的地震响应 |
3.5.1 各向异性对复杂衬砌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
3.5.2 地表风化层对复杂衬砌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
3.5.3 复杂衬砌形式对动力响应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各向同性饱和层状地基的动力响应 |
4.1 引言 |
4.2 状态空间方程 |
4.3 应力-位移关系求解 |
4.3.1 边界条件 |
4.3.2 精细积分算法 |
4.3.3 内部点的格林函数 |
4.3.4 动力刚度 |
4.4 数值算例 |
4.4.1 饱和均质半空间中均布埋置荷载的动力响应 |
4.4.2 饱和均质半空间地表刚性基础的动力刚度 |
4.4.3 饱和成层半空间地表刚性基础的动力刚度 |
4.4.4 孔隙率对饱和层状地基动力刚度的影响 |
4.4.5 耗散系数对饱和层状地基动力刚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层状地基的动力响应 |
5.1 引言 |
5.2 基本方程 |
5.3 应力-位移关系求解 |
5.3.1 精细积分算法 |
5.3.2 波数域中的格林函数 |
5.3.3 频域-空间域中的格林函数 |
5.4 数值算例 |
5.4.1 饱和层状地基均布埋置荷载的位移响应 |
5.4.2 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地基地表荷载的位移响应 |
5.4.3 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均质地基埋置荷载的动力响应 |
5.4.4 各向异性对条带基础动力刚度的影响 |
5.4.5 排水条件对条带基础动力刚度的影响 |
5.4.6 土层厚度对条带基础动力刚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下卧饱和土层单相层状地基中埋置基础的动力刚度 |
6.1 引言 |
6.2 埋置基础的动力刚度 |
6.2.1 弹性土层和饱和土层的合并 |
6.2.2 埋置基础的动力刚度 |
6.3 数值算例 |
6.3.1 均质半空间中矩形条带基础的动力刚度 |
6.3.2 基础埋深对矩形基础动力刚度的影响 |
6.3.3 孔隙流体对矩形基础动力刚度的影响 |
6.3.4 Biot压缩性系数α的影响分析 |
6.3.5 Biot压缩性系数M的影响分析 |
6.3.6 截面形状对埋置基础动力刚度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下卧饱和土层单相层状地基中复杂衬砌结构的地震响应 |
7.1 引言 |
7.2 下卧饱和层状半空间弹性土层中的波动响应 |
7.2.1 基本方程 |
7.2.2 饱和层状地基中波动传播 |
7.2.3 单相土层和饱和土层交界面处的波动传播 |
7.2.4 下卧饱和层状半空间单相土层中的波动响应 |
7.3 数值算例 |
7.3.1 SV波入射时地表时程响应 |
7.3.2 子结构法求解自由场的波动响应 |
7.3.3 复杂衬砌结构的地震响应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工作总结 |
8.2 创新点摘要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城市复杂场地-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理论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4 本文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2.1 间接边界元模拟方法 |
2.2 黏弹性边界波动有限元方法 |
2.2.1 人工边界 |
2.2.2 黏弹性边界和地震动输入方法 |
2.2.3 黏弹性边界精度验证 |
第三章 地铁衬砌隧道-邻近建筑地震动力相互作用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 |
3.3 波场分析 |
3.4 边界条件及求解 |
3.5 方法验证 |
3.6 算例分析与数值结果 |
3.6.1 地表位移反应 |
3.6.2 建筑顶部位移反应 |
3.6.3 隧道应力 |
3.6.3.1 隧道位于建筑物正下方情况衬砌动应力反应 |
3.6.3.2 隧道位于建筑物左侧衬砌动应力反应 |
3.7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三维层状沉积盆地-城市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频域分析) |
4.1 引言 |
4.2 整体计算模型 |
4.3 精度验证 |
4.4 层状沉积盆地-城市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频域分析) |
4.4.1 场地及建筑群模型 |
4.4.2 建筑数量对沉积盆地-城市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 |
4.4.3 建筑间距对沉积盆地-城市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 |
4.4.4 超高层建筑对沉积盆地-城市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三维层状沉积盆地-城市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时域分析) |
5.1 引言 |
5.2 地震波选取 |
5.3 建筑数量对沉积盆地-城市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 |
5.4 建筑间距对沉积盆地-城市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 |
5.5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高山峡谷与盆山耦合场地对弹性波的散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维凸起与二维凹陷地形对地震波的散射研究现状 |
1.2.2 三维凸起与三维沉积谷地对地震波的散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高山峡谷地形对弹性波的散射 |
2.1 引言 |
2.2 计算模型和相应公式 |
2.2.1 求解闭合域总波场 |
2.2.2 求解开口域总波场 |
2.2.3 边界条件 |
2.2.4 时域结果求解 |
2.3 方法验证 |
2.4 算例与分析 |
2.4.1 频域数值计算 |
2.4.2 时域数值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盆山耦合地形对弹性波的散射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与求解 |
3.2.1 求解闭合域总波场 |
3.2.2 求解开口域总波场 |
3.2.3 边界条件 |
3.3 方法验证 |
3.4 数值算例分析 |
3.4.1 均匀半空间结果 |
3.4.2 基岩上单一岩土层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本文主要研究及结论 |
4.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考虑河谷地形与地震波斜入射的多层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
1.2.2 局部河谷地形地震响应研究 |
1.2.3 地震波斜入射对结构影响的研究 |
1.2.4 地震易损性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分析模型 |
2.1 引言 |
2.2 土体有限元模型 |
2.2.1 摩尔-库伦模型 |
2.2.2 初始地应力的施加方法 |
2.2.3 地基阻尼的设置方法 |
2.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 |
2.3.1 框架结构的二维等效方法 |
2.3.2 钢筋模拟方法 |
2.3.3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
2.3.4 混凝土本构关系的调整 |
2.3.5 框架结构阻尼的设置方法 |
2.4 土与结构动力接触模拟方法 |
2.5 地震动输入 |
2.5.1 动力时程积分算法 |
2.5.2 人工边界条件 |
2.5.3 地震动施加方法 |
2.5.4 地震动反演方法 |
2.5.5 所用地震动记录介绍 |
2.5.6 幅值调整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河谷地形的多层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型建立及模态分析 |
3.2.1 模型概况 |
3.2.2 模态分析 |
3.3 考虑河谷地形影响的时程分析 |
3.3.1 河谷地形下场地的放大效应 |
3.3.2 河谷地形对结构加速度的影响 |
3.3.3 河谷地形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
3.3.4 河谷地形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
3.4 考虑河谷地形影响的易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地震波斜入射的多层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SV波斜入射方法 |
4.2.1 平面SV波斜入射的等效荷载计算方法 |
4.2.2 平面SV波斜入射算例验证 |
4.3 均质地基SV波斜入射分析 |
4.3.1 均质地基模型建立 |
4.3.2 SV波斜入射对结构加速度的影响 |
4.3.3 SV波斜入射对内力的影响 |
4.3.4 SV波斜入射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
4.3.5 SV波斜入射对易损性的影响 |
4.4 河谷地基SV波斜入射分析 |
4.4.1 河谷地基模型建立 |
4.4.2 SV波斜入射对结构加速度的影响 |
4.4.3 SV波斜入射对内力的影响 |
4.4.4 SV波斜入射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
4.4.5 SV波斜入射对易损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饱和半空间中凹陷地形对平面波散射解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局部地形的研究方法及现状 |
1.2.1 理论分析方法 |
1.2.2 解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目标 |
1.7 创新点 |
2 两相饱和土中弹性波基本理论 |
2.1 两相饱和多孔介质中弹性波的理论发展 |
2.2 两相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 |
2.3 两相饱和多孔介质的本构关系 |
2.4 饱和多孔波动方程的解 |
2.5 饱和两相介质中的材料参数及其简化 |
2.5.1 弹性模量和动力质量系数 |
2.5.2 材料参数特殊情况下的简化 |
2.6 本章结论 |
3 凹陷饱和土场地对平面P波的散射 |
3.1 凹陷地形模型 |
3.2 边界条件 |
3.2.1 透水边界条件 |
3.2.2 不透水边界条件 |
3.3 场地中的波场分析 |
3.3.1 自由波场分析 |
3.3.2 凹陷场地中的波场分析 |
3.3.3 场地中总波场势函数 |
3.4 圆弧处零应力边界条件的处理 |
3.5 半空间零应力边界条件的处理 |
3.6 问题的解 |
3.6.1 透水边界情况 |
3.6.2 不透水边界情况 |
3.6.3 地面位移表达式 |
3.7 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
3.7.1 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
3.7.2 本文方法的适用范围 |
3.8 方法的精度分析和对比验证 |
3.8.1 方法的精度分析 |
3.8.2 两相情况下的对比验证 |
3.9 计算与分析 |
3.9.1 透水边界下位移分析 |
3.9.2 不透水边界下位移分析 |
3.10 本章结论 |
4 凹陷饱和土场地对平面SV波的散射 |
4.1 凹陷地形模型 |
4.2 边界条件 |
4.3 场地中的波场分析 |
4.3.1 自由波场分析 |
4.3.2 凹陷场地中的波场分析 |
4.3.3 场地中总波场势函数 |
4.4 圆弧处零应力边界条件的处理 |
4.5 半空间零应力边界条件的处理 |
4.6 问题的解 |
4.6.1 透水边界情况 |
4.6.2 不透水边界情况 |
4.6.3 地面位移表达式 |
4.7 方法的有效性和对比验证分析 |
4.7.1 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
4.7.2 方法的正确性和精度分析 |
4.7.3 两相情况下的对比验证 |
4.8 计算与分析 |
4.8.1 透水边界下位移分析 |
4.8.2 不透水边界下位移分析 |
4.9 本章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下阶段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圆弧形沉积河谷场地在平面SV波入射下的动力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水-饱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水下隧道地震响应解析分析[D]. 朱赛男.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SH波入射下圆弧凹陷与盆地瞬态响应解析解研究[D]. 任朋.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02)
- [3]覆水圆弧分层双相饱和场域地震差动理论解[D]. 黄伟纬. 天津大学, 2019(01)
- [4]层状半空间中三维沉积盆地和山体地形对弹性球面波的散射[D]. 王莹. 天津大学, 2019(01)
- [5]复杂层状地基中的波动传播和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研究[D]. 李志远.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6]城市复杂场地-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模拟研究[D]. 符瞻远. 天津城建大学, 2019(06)
- [7]高山峡谷与盆山耦合场地对弹性波的散射[D]. 喻志颖. 天津大学, 2018(06)
- [8]考虑河谷地形与地震波斜入射的多层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D]. 廖凯龙. 浙江大学, 2018(01)
- [9]任意多个沉积谷地对平面SV波的散射[J]. 巴振宁,陈昊维,梁建文. 振动与冲击, 2018(05)
- [10]饱和半空间中凹陷地形对平面波散射解析方法的研究[D]. 杨贝贝. 北京交通大学, 2017(11)